福特嘉年华,发动机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得好还是自然吸气得好

如何看待如今自然吸气发动机不断向小排量涡轮增压方向发展?
我的图书馆
如何看待如今自然吸气发动机不断向小排量涡轮增压方向发展?
【陈琴的回答(14票)】:
如何看待如今自然吸气不断向小排量方向发展?
过了一个月来看这个题发现竟然又吵起来了……
NA党和涡轮党你们到底什么仇什么怨……
而且我感觉大家好像都是离题万里地在谈NA和涡轮哪个好,题主问的好像并不是这个问题啊……
这对整个行业乃至能源、环保领域以及个人用户分别有怎样的影响?
1.对汽车行业有什么影响。
题主的问法其实不太对……downsizing是业界部分厂商选择的一种降低油耗的技术路线之一,不是这个趋势对汽车行业有影响而是汽车行业选择了这个趋势。
2.对能源领域有什么影响。
还是烧油……能有什么影响……
3.对环保领域有什么影响。
downsizing是节油技术,与此同时排放也会降低,对环保有那么一点点贡献吧,不过标定不好的话很容易PM爆表就是了。
4.对个人用户有什么影响。
我个人的观点是爱买NA的买NA,爱买涡轮的买涡轮……反正我下一台肯定卖混动……能有什么影响……
哦最后顺便插一句,我司接下来要推的1.2t百公里油耗是5开头的。
【ZJEdward的回答(50票)】:
增压化和小型化现在看起确实是趋势,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策的原因。
因为欧洲是有排量税的(有待确认),而天朝汽车行业的政策制定者一般都是师从德国(从排放标准到各种试验工况都是跟欧洲一模一样),所以学习欧洲设置排量税,而中国市场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各厂商都很重视中国市场的开发,他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产品研发思路,来适应中国的政策法规。
除了排量税,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排放标准,欧洲的ECE标准和中国的国V标准循环工况太简单太落后了,你敢相信模拟日常汽车使用工况就是下面这个图:
就是几个匀加减速、怠速和匀速运动,这种老掉牙的工况让欧洲涡轮车来跑,很轻松就跑出极好的油耗和排放成绩。就是几个匀加减速、怠速和匀速运动,这种老掉牙的工况让欧洲涡轮车来跑,很轻松就跑出极好的油耗和排放成绩。
而美国的FTP工况明显就现实的多,更多的加减速,几乎就没有匀速的部分
另外还有两段补充工况,最后加权得出来综合油耗。所以为啥说工信部的油耗根本就不可信,因为现在用的工况完全没法模拟日常使用,京6现在貌似要采用美标的循环工况了,而且欧洲人自己也受不了这种老旧的工况了,顶着车企压力要搞新的工况。另外还有两段补充工况,最后加权得出来综合油耗。所以为啥说工信部的油耗根本就不可信,因为现在用的工况完全没法模拟日常使用,京6现在貌似要采用美标的循环工况了,而且欧洲人自己也受不了这种老旧的工况了,顶着车企压力要搞新的工况。
下面放个图让大家看看欧洲工况是何等的不靠谱:
目前来说涡轮增压做的好的大都是在欧洲市场上的巨头,如大众、PSA这种大集团,他们本身受欧洲政策影响最大,所以最有意愿开发涡轮增压发动机。
外来者如通用则直接用欧宝(德国)的技术,福特欧洲开发了福克斯、蒙迪欧致胜等欧洲特供车型(或者说为了在欧洲市场上有竞争力而研发涡轮增压车型),然后他们又把这些欧洲车型拿到天朝来卖,简直是无缝对接,反正天朝各种汽车行业标准政策法规都是抄欧洲的,反观那些不咋爱用涡轮的,无非也就是欧洲市场上卖的一般的,如日系三强,本来就卖的一般,为何还要单独为欧洲市场开发发动机呢?日系的主战场从来都是美国啊。
所谓增压发动机更适合城市路况?这都误解成啥样了,城市路况开开停停,转速上不去涡轮就是个摆设,人欧洲用涡轮是因为要避税没办法,加上经常跑高速(像德国这种不限速的国家)。涡轮增压对于北上广这种大城市来说就是噩梦,这不大众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不就烧机油吗?实际上最适合涡轮增压的反而是大排量发动机,现在这种小排量增压完全是本末倒置。
针对评论中的质疑:
1.欧洲大部分地区都是按碳排放收税的,按排量收税的很少。
这一点我确实没做好功课,印象流了,欧洲汽车税制究竟如何还得请教高人。
2.增压引擎省油的关键就在于利用增压的扭矩平台特性,在中低转速就可以充分发挥发动机的效率。
省不省油已经有很多文章解答过了,同动力的自吸和涡轮发动机,油耗基本一样。
权威杂志consumer reporter曾出过一次报告,对美国市场上的主流车型进行测试,同动力的na和涡轮机油耗几乎一样。
地址如下:
英文阅读困难的同学也可参考一下新车评网的翻译文章:
Small turbocharged engines are marketed as delivering the power of a large engine, with the fuel economy of a smaller one. That's a tempting proposition, but our testing shows these small-displacement turbos are not delivering on the promises.
By now, we've tested many cars with these engines, and lots of competitors with traditional, naturally-aspirated powerplants, big and small. Generally, the turbocharged cars have slower acceleration and no better fuel economy than the models with bigger, conventional engines. Looking at EPA fuel-economy estimates (calculated based on laboratory tests), some of these cars' turbocharged engines seem to have an advantage. But we found those results don't match the findings from .下图表为报告中的节选,0-60 mph相当于是百公里加速时间,EPA mpg是在美国环保局的工况下油耗,CR mpg为杂志社自己测的油耗,25 mpg约为9.4升每百公里,27 mpg约为8.7升每百公里。
表中的各种车型都是北美爆款车型,同样在天朝也很红的,如Ford Fusion其实就是蒙迪欧,Optima就是起亚k5,下面SUV里的Eecape就是以断轴闻名的翼虎。表中的各种车型都是北美爆款车型,同样在天朝也很红的,如Ford Fusion其实就是蒙迪欧,Optima就是起亚k5,下面SUV里的Eecape就是以断轴闻名的翼虎。
以上各种车型都是各自厂商的主流车型,性能差不多,可见在中级车中涡轮增压的蒙迪欧反而是油耗最高的,同样翼虎也是SUV中油耗最高的,1.6T比2.4L的油耗还高,2.0T的福特机头比日系的V6发动机油耗还要高的多,是不是大家的世界观都颠覆了?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日系不上涡轮增压吧,既然你费尽心思最后油耗动力比我还弱,我干嘛要用可靠性那么差的涡轮机,大众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出过的丑事大家都还历历在目吧,(很可惜因为大众几款神车在北美卖的太差了,CR都没拿过来测)。
要知道CR可能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汽车杂志了,可信度还是极高的。以后再有谁说涡轮增压省油大可拿这篇报告给他看。
中低转速发挥效率我不太懂,就不乱说了。(晚上查个资料再更新)
3.日系三千卖的一般。。。。折叠吧
有图有真相:
相比而言日系卖的难道不差?雅阁都退出欧洲了。相比而言日系卖的难道不差?雅阁都退出欧洲了。
【车师傅的回答(6票)】:
试着答一下,作为先后两台涡轮车的车主。在德国。
欧盟的税好像不叫排量税,而是排放税,二氧化碳排放越多,税额越高。然后车辆都有一个能耗标识,跟国内冰箱彩电差不多。
同意大家的意见,涡轮是上高速用的。
德国城里限五十,我想让涡轮刚开始转转二档就已经六十了好么。当然了,我的车涡轮介入是稍微晚点儿。
同时,如果我认真的慢慢开,在城市里全程转速不用到2000的。很多车扭矩平台是在左右开始,看上去是配合了城市工况,但是发动机最较劲的是什么时候,是从零起步啊。
涡轮恰恰是此时完全没帮助。
而且,油门不给足,当今的小涡轮增压也不会上足的。不要只看曲线图,曲线图都是最大喷油量吧。
另举一例,如果小轿车涡不涡轮不明显,但在大型MPV上,Multivan的大众2.0TDI对奔驰Viano的2.2T对奔驰Viano的3.0T为什么在舒适性上依次完败?因为涡轮增压提供不了让人舒服的起步低扭,低速还得看排量。
但是,上了高速,我说,不管排量大小,有涡轮真是好。小排量涡轮机上了高速真比城市表现好太多。好在哪?
除了油耗之外,高速区的加速是相当凌厉滴,这点真心比自吸发动机表现好。我一直觉得,这也正是日本车在德国不太卖得动的一大原因。
所以,如果是城市用车,买够排量,也就是中级车够2.0,紧凑型车够1.8,小型车够1.6。带不带涡轮其实无所谓。
君不见,中国高速限速只有120?开200超时速160的车,在德国很普通,在中国要准备很多钱。
另外在德国开涡轮车开的爽,速度也差不多是120的两倍了。最近没上高速,过些日子得去拉拉了。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1.欧洲一半都是柴油车,这个才是欧洲节能减排降油耗的主力。柴油机也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所以,发展小排量汽油涡轮增压发动机,从技术路线上来说是一脉相承的。这个才是欧洲发现汽油涡轮增压机路线的基础。
2.美国人和日本人为什么不热衷于搞柴油发动机?因为美日企业最大的美国市场,消费者受不了柴油机的气门顶杆和高压油轨产生的噪音。他们喜爱安静舒适,而只有自然吸气的汽油机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美日企业在油耗问题上的解决方案更倾向于选择汽油机加混合动力。
一句话,在只能挑一条路线的时候,欧洲选择了柴油机,美日选择了电动机。
【李煊的回答(10票)】:
泻药。在我常开的四辆车中,三辆是自然吸气1.4+1.8+2.4,一辆是插电混动550p。在开过为数不多的增压车之后,我依旧认为,城市道路日常通勤,选择自然吸气是更合适的。只有将增压引擎一直保持在涡轮介入的工况下,才有意义。这一波涡轮热潮从排放入手,自欧洲袭来,用车环境上的不同很大。我希望厂家能够继续努力开发更优秀的自然吸气引擎,和混动系统,但也愿意张开双臂拥抱涡轮潮流。对厂家,排放压力可以缓解。对消费者,维护费用会上升,满意度应该也会上升。
【maomaobear的回答(0票)】:
在中国热销与政府导向有很大关系。
以前排量税是1.4为界。现在是阶梯收费,以前大排量车多交200,现在要多交4000,但是动力现在的高功率2.0t能比当年的v8啊!
油耗方面看车重和排量的搭配,小车小排量市内是省油的。高速上t,油耗动力和大排量车差不多。还是比较实用的。
大排量车低速下烧油也很多,大排量车开发发动机闭缸还不如小排量车加t。
所以小排量上涡轮稳压还是有它的道理。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大车也上1.5t,而且涡轮介入转速还很高。低速动力不足,也不省油就没意义了。
所以,小排量涡轮稳压还是看涡轮不介入的时候能不能从容的带起来车
【张强张耳朵的回答(113票)】:
涡轮增压其实源自欧洲和美国的贸易战,为了保护欧洲本土的汽车市场,不让美国车日本车冲击欧洲车市,于是搞出了对美系日系非常不利的排量税,欧洲本土车商也积极配合政府的保护政策,纷纷推出涡轮增压车型,并投入了大量的营销成本,使得消费者接受了『涡轮增压就是高科技,就是牛逼,就是环保,就是省油』的概念。于是小排量涡轮增压在欧洲很火爆,自然,在中国掌握话语权的欧系厂商不愿意再为中国消费者的需求重新开发一套动力系统,更是直接拿欧洲的发动机来中国卖,教育中国消费者实在太容易,坐坐广告就好。
涡轮增压并非什么高科技,柴油拖拉机上都有用,所谓的节油也是体现在怠速空转时由于排量小更省油罢了,跑起来,特别是跑高速,同功率的涡轮和自吸比,还是自吸更省油的。论保养和故障率,那涡轮要麻烦的多。如今自动启停技术非常成熟,大排量自吸的怠速耗油劣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整体来说,在没有严格的高成本排量税的前提下,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并非最适合中国市场,如今大家一窝蜂的去搞小排量涡轮发动机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欧系营销做的好,国人好忽悠罢了。其实中国的城市状况更接近日本,人口密集,交通拥堵,油价不便宜。日本最畅销的K-CAR才算最适合中国,小排量自吸MPV,价格实惠,维护成本低,空间利用率高。
同样在高架上堵车,你1.5T堵着,我1.5自吸也堵着,我跟你的差别,只在于你多花了好几万买了个不转的涡轮而已。
【卞老板的回答(2票)】:
本田高转NA和法拉利,兰博基尼,还有宝马M3,这些自然吸气引擎,随着欧洲法规永远消失了
【jinseng的回答(7票)】:
这个问题不知道从何谈起。增压化、小型化是世界潮流,当然要向这个方向发展了。
至于影响,自然是环保、节能,并且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即使是插电混动,跟小排量增压也并行不悖,比如宝马i8、沃尔沃XC90 T8、新一代Audi Q5 Hybrid、大众高尔夫GTE、奥迪A3 etron、比亚迪秦/唐都是涡轮增压引擎。
相比于自然吸气引擎,增压引擎更适合于城市路况,能充分发挥发动机的效率。而自然吸气更适合于地广人稀的美国、加拿大这类国家。高转大负荷才是自然吸气自由发挥的天地。小排量自然吸气的出路是改成阿特金森引擎,配合电动机,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CR的测试结果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在高转速高负荷情况下,增压引擎并不比自然吸气省油。原因在于:测试的工况。CR测试的工况更严苛,停车时间更短,加速更快,途中再加速的工况更多,驾驶风格更激烈,而欧洲ECE的测试工况则与我们日常驾驶的情况更近似。
CR测试经常会采取在500英尺距离内从20迈加速到40迈的方法,在这种测试方法下,小排量涡轮增压根本不省油。
而且CR认为不光是涡轮增压不省油,就连混合动力的油耗数据都被高估了。
CR测试的混动车型油耗数据:
----------------------------------------------------------------------------------------------------------------
附注:有不少人以为欧洲都是按排量收税,由此得出涡轮增压的流行与排量税有关。这种以讹传讹的消息流传甚广,如果我告诉你,欧洲还有好多国家是按碳排放征税的,那么你还会得出那种肤浅的结论呢?
【刘南飞的回答(0票)】:
完全是政府油耗政策导向的结果。
【郝一品的回答(16票)】:
奥迪,2T的高速定速巡航90,油耗六升
2.4的,8升上下,如果120,无论无何都要9升以上
相比…现在开的新款揽胜标轴…3T的,五人满载…定速118…平均时速105油耗10升…
换作老款V8 5.0的…
市内小排增压的已经有人回答了,我就不说了…
我也没开过2.0T以下的涡轮车…
但是我还是可以武断的说,市内大众一票小排增压的绝对没有卡罗拉1.8自吸开起来顺手,因为涡轮你输出平台需要到一定转速,自吸车尤其是丰田4AT的那油门一点就窜就是走街串巷小老鼠の不二选啊!
我自己开过觉得涡轮迟滞最轻的就是X6 35i了,记得没错是1250开始进入扭矩输出平台。这让我对奥迪这种A4L、A6L国内配个低功2T涡轮机先入为主导致不喜欢涡轮机家用车的想法大为改观也开始慢慢推荐涡轮机了,因为奥迪的涡轮车市内拉上两个人,需要加速的时候…
即使CVT波箱有液力变矩器加持…在你起步需要急加速的时候真的…
那种低功涡轮小排机心有余力而不足的肾虚感是阵阵袭来…
没办法,怪我咯,租车行没有高功四驱双离合的A4L啊…
反观皇冠2.5,起步轻快,市内省油,的确高速油耗是劣势
但是人家自吸机做得好啊…你宝马神机N52是好不假技术也有对吧?
你烧机油吧?卧槽我丰田不烧啊!
小排涡轮机就是市场保护的结果,你国车辆VIN码学美国,怎么没把人家美国不限制大排自吸机给学来了?
车船税从360一下子跳到4500的路巡心在滴血…我高油耗但是我不一定高排放啊!你看看涡轮机是二氧化碳排放少了,可是排出来的可吸入颗粒物不少啊…
人家欧洲小排那是柴油机啊…!你学什么汽油机啊…小排柴油我很口水啊…低扭有力又省油,你大爷的倒是进口来卖啊!你国政策法规学也不学完什么鬼啊!
说多都是泪,怀念90年代大家奇思异想车场,一个牌子的车也长的不一样,看看现在车厂的外观
一丑丑一窝,不丑的那个就是还没改款
总结,小排涡轮还是进口途欢2T柴油吧,汽油涡轮我还是建议3.0以上的。那叫锦上添花。小排涡轮汽油机那叫火上浇油,市内频繁起步那种肾虚感加塞都挤不上我还不如回家换QQ
0.8还比你省油
【大纳言的回答(9票)】:
对于小排量增压发动机,开发的主要方向为节能、环保、高性能。对于以上三点很好理解。首先排量大,能耗自然大,受油价的影响,小排量代表着节油。其次排量小,产生的污染物也有限,就如很多答友提到的欧标,控制碳排放。第三,在前两者基础上,要尽可能的提升小排量发动机的性能,使其尽可能达到大排量发动机的性能指标。然尔除此之外,小排量还有一个天生优势,就是小型化和轻量化,这一点对于减少机舱布置难度,提高比功率都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标志着技术的先进性。东西越小,越精致,越高能,这些都代表着技术的先进性。
然尔小排量与高性能是互相矛盾的,这就首先提到了增压。有的答友说,增压技术并不先进,这一点我就不同意。增加一套增压器,要相应对发动机点火,标定,进排气、润滑、冷却等问题都要综合考虑,往往要对整机进行较大的改动。所以有人说涡轮不先进,我不懂这位答友是真正的技术达人,还是对此技术根本就是一知半解。第二,为什么要增加涡轮,真的如有的人说的没什么用么?我近期对比了几个增压机和非增压的性能曲线图,增压对中高转速工矿的扭矩与功率影响作用非常明显。一台1.5的发动机在转的功率能达到50kw.h左右,扭矩120牛米左右,而1.5T在此工况,功率能达到90左右,扭矩往往能达到170以上。再说到2.0排量的发动机数据,与1.5t的相近,然尔中速扭矩和功率,却又逊色了。所以我想问,说增压无用的人,你们是怎么对比的。随便拿两台不同厂家不同配置的车胡乱的对比么?记得有人说翼虎和日系车比,如何如何,请问你只提到了油耗和功率,你关注整车重量了么,考虑变速箱的影响了么,考虑到标定策略的影响了么,如此含糊的对比就否定增压器为无用,这结论是不是太草率了?我们说,小排量增压有什么劣势,低速时候动力性不足,很自然是由于低速工况涡轮未介入,进而不能产生增压效果。然尔针对这一点,工程师非常明智的采用了主动增压方式,比较常见的是增压,这就是对低速涡轮未介入时,使用曲轴直接带动机械轮对燃烧室进行增压,然尔这又加大了整机负载,所以控制策略很明显,在低速时采用机械增压,增加起步和低速的响应;在高速时启用涡轮增压,减少整机负载,使用废气带动涡轮介入。这样就有了前几年vw闻名业界的TSI系列发动机,这套发动机无一例外的配备在vw的所有小排量中低端车型中(国内阉割版就不在此赘述)。此后不久,福特推出ecoboost,集合直喷双增压等多项技术,使得3缸1.0排量发动机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升功率和扭矩,同时又能达到高超的节能减排效果。
答友中有人说,大排量发动机更适合涡轮,小排量增压是本末倒置。如此说法真是闻所未闻,如此说小排量发动机动力性不行,还不增加其动力性,那就一位搞大排量,怎么节能,怎么减排?
还有答友说,增压和自吸跑高速,自吸省油,这点我认为也不够严谨,如果说油耗相差不大还勉强,详细的请对比性能曲线看下,其实很难讲谁更省油,而且增压机的扭矩能在很大的转速区间内保持较高的数值,自吸在这一点必然是不足的。而且你提的这个前提必须是1.5t和2.0自吸去比,2.4t和3.0自吸去比等等。你如果说1.5和1.5t来比,根本就比不了。1.5t的发动机无聊从功率还是扭矩,都可以比拟2.0自吸。
最后我想说,小排量增压是市场趋势,也是业界数十年多方权衡后提出的最优策略,其优势和发展空间显而易见。
【赵之皓的回答(0票)】:
区别就在于你的排量后面比别人多一个t。而且涡轮增压还分不同种类,定压得,脉冲的,还有混合的,不过涡轮在怠速冷启动时候就是不转,他是为了增加中高负荷的进气量的。
【陈阿脑的回答(0票)】:
大方向不懂,也不知道。
就个人而言,朝九晚五族还是老老实实买NA吧,除非你喜欢1档拉80。
Turbo的魅力在于那种暴躁的推背感,就如同爱上一匹野马你得给它配个草原...
个人感觉小排量配个涡轮在城市里跑还不如配个内回压的尾鼓。
以上观点在Supercharger面前均不成立。
【光阴的回答(0票)】:
欧盟排量税
【正常人干得出这事的回答(0票)】:
完全是排量税在起作用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从目前的趋势上来看小排量涡轮增压的确是一个大的趋势。连一直钟情自然吸气的宝马都放弃了排量相对较大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换装了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毕竟民用车是一个光大的市场,在政策跟燃油经济性等各种压力下各大汽车厂商分分在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领域发力。涡轮增压技术在近几年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我相信在传统燃油发动机技术受到环境自己政策等方面的限制的情况下涡轮增压技术仍然会成为各大汽车厂商的必争之地!
但是涡轮增压也不全都是优点,只不过在目前空气质量等环境政策的因素影响下,各个厂商也不得不在这方面发力!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大排量高转速=费油,如果转速低的话。不一定费油的
主要还是法令限制,我国用了欧洲法律,完全不适合我国国情
而且小排量+T 燃烧不如大排自吸彻底,多少赞助了pm2.5
【黄郅凯的回答(0票)】:
众所周知的,在技术水平类似的情况下,类似动力输出峰值的较小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和较大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前者在一定的工况下,具有燃油效率的优势,但是在工况变化较为剧烈或者干脆是节气门全开的情况下,后者则具有燃油效率的优势。附上一份数据
紧凑级车方面(均使用AT或者CVT等非MT变速箱版本数据)
涡轮增压车型
雪佛兰科鲁兹1.4T,燃效26MPG;
自然吸气车型
本田思域1.8L,燃效29MPG;
丰田花冠1.8L(最新十一代车型),燃效32MPG;
马自达3 2.0L(国内对应车型为Axela 2.0L),燃效33MPG;
中级车方面(均使用AT或者CVT等非MT变速箱版本数据)
涡轮增压车型
福特Fusion 1.5T,燃效24MPG
福特Fusion 2.0T,燃效22MPG
(以上两款车型对应车为长安福特蒙迪欧)
雪佛兰迈锐宝2.0T,燃效24MPG
现代索纳塔2.0T,燃效22MPH
自然吸气车型
丰田凯美瑞2.5L,燃效27MPG
丰田凯美瑞3.5L,燃效26MPG
本田雅阁2.4L,燃效30MPG
本田雅阁3.5L,燃效26MPG
日产Altima 2.5L(国内对应车为日产天籁2.5L),燃效31MPG
日产Altima 3.5L,燃效24MPG
马自达6 2.5L(国内对应车为马自达Atenza 2.5L),燃效32MPG
PS:美国使用的MPG(每加仑燃效可行驶的英里数)为燃效值,非油耗值,数字越大,燃效越高,也就是油耗越低。与我国以及欧洲诸国常用的*L/100km的油耗值的大致换算方式为,以235除以MPG值。
个人非常怀念自吸时代
馆藏&6386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更多选车参考:
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发动机有啥区别
  发动机可谓是汽车心脏,一颗强劲有力的心脏车辆既能有一个良好的性能,又能延长汽车寿命。那么问题来了汽车发动机是自然吸气好还是涡轮增压的好?是不是涡轮的提速很快然后又省油?然后自燃吸气的属于老式车才会使用的技术?耗油然后提速慢?那自燃吸气是不是慢慢的就会退出现在的车市?接下来听小编给大家耐心讲解!
  首先,不得不承认,涡轮几乎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不仅越来越多的家用轿车开始使用涡轮增压,就连一直坚持以高转速榨取自然吸气发动机(以下简称“自吸发动机”)最大马力而闻名的法拉利也重新拾起涡轮,推出了其近二十年来首款涡轮增压车型。
  加速:自吸平顺,涡轮提速快
  涡轮增压,通俗地讲通过压缩发动机废气来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在与自然吸气车型相同排量的前提下,涡轮增压器能大幅提升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就加速性能而言,同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要优于自吸发动机,在空旷路段和高速状态下优势明显。但在发动机低转速工况下,由于涡轮增压器需要的发动机废气排放量不足,涡轮发挥的作用受限,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一定的响应迟滞现象,比如油门踩下去后过一会车才往前蹿。相比之下,自吸发动机车型的加速更加平顺和线性,特别是低速状态下,开起来会更舒服。
  油耗:同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和自吸发动机其实相差不大
  在谈到涡轮增压发动机时,很多人会提到它更省油。但其实,与同级别的自吸发动机相比,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省油优势并不是很明显。之所以说它省油,主要还是因为涡轮增压发动机能够以较小的排量获得与更大排量的自吸发动机差不多的输出功率,在动力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排量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当然就更省油。
  保养:同样差别不大
  如果不是车主刻意挑选更好的机油,现在大部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日常保养费用和自吸发动机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包括保养周期、保养项目、工时费等都差别不大。很多车主在意的更换涡轮问题其实大可不必担心。随着技术的成熟,目前涡轮增压器的使用寿命已经大大延长,绝大多数都能伴随车辆寿命终身。
  自然吸气发动机比较可靠完善,涡轮增压则在各项性能指标上有优势。现阶段,这两种发动机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没有谁能完全压倒谁,但作为新技术,涡轮增压的技术前景比自然吸气要好。(汽车维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大 中 小 |
汽车网址大全:
微博购车团还想在主楼增加内容?
还想在主楼增加内容?
图片最多上传9张
您的赞赏是对楼主的鼓励!
金额须在1~200元之间
此帖由于异常操作被冻结1小时,暂时无法修改,冻结期至
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
图呦,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然吸气改涡轮增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