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告诉你能像童年和朋友们在墙边玩玻璃球,现在这只能幻…

童年记忆&1——玩乐篇
童年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时光的荏苒,总是毫不留情地篡改着身边的一切,当你发觉了自己的成熟,并为之窃喜地时候,又有多少纯真与你擦肩而过呢?于是你开始感叹岁月的匆匆、感叹世事的无常,于是你追忆,追忆那些尘封的往事,然而翻看着那些往事,你会突然发现岁月中最单纯、最快乐、最让人留恋的会是那少不更事的童年时光。
我出生于七十年代的初期,童年生活在我脑海中定格的是一幅幅黑白的画面,画面中是一张张傻乎乎的、充满着天真的笑脸,他们穿着几乎可以说是统一的、同一款式的五个扣子的上衣,塑料底的布鞋,或静或动,模糊的呈现着童年的某个场景。那时候我们每一个家庭在经济条件上是没什么差别的,都没什么钱。尽管社会分工有些许不同,但当时的人们都似乎十分的满足于现状,并充分享受着“均贫富、等贵贱”的生活状态。那时候的我们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玩具,但伙伴们能够聚在一起自由的呼啸、打闹、翻墙、爬树、游泳、滑冰、捉迷藏,其本身就是童年中的精彩。当然我们也有许多自己廉价的或自力更生的玩乐项目,如今据以退出历史舞台了。经过我搜肠刮肚、冥思苦想后,我还真的想出了十来种当时作为我们男孩子认为有趣的一些活动,现在我把它如实的记录下来。小孩子们可以当笑话听听,但不要笑话我们,当时就是这个样子;同龄人们和我一起倒退到咱们那个年代,一起回忆咱们曾经共同经历过的美好童年吧!
&&& 一、&卖玩意儿的
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大地映射到一片的霞光。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啾啾”的鸣叫声,这是吹奏泥哨的声音,那种由泥捏成并烧制的鸟状的哨子。孩子们太熟悉这种声音了,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出自己的家门,因为他们知道卖玩意儿的又来了。卖玩意儿的多是附近村里的农民,大都推着一辆老式的铁驴自行车,车后椅架上摽着一个铁笼子,铁笼子里凌乱地摆挂着几十种的玩具。笼上插着的是风车或气球,笼子里有男孩子喜欢的玻璃球、泥模、面具、砸炮枪、泥娃娃、小卡片;也有女孩子喜欢的皮筋、头绳、沙包……。而卖玩意儿的吹奏泥哨是专为招揽小孩子的一种手段。当他看到孩子们都出来了,就将车子倚在树上或墙边,任由孩子们去挑选。孩子们则兴奋地围拢在铁笼四周观看着、评论着。那时候这些东西可以拿钱买,也可以拿粮票或物品换,但我们大多因为口袋没钱,所以看得多、买得少。卖玩意儿的有时看出点儿端倪来就不耐烦地催促着“快去,找家大人要钱去,要不我走了”。记得有一次旁边胡同的一个孩子用他姐姐剪下来的一根长辫子换了满满两裤口袋的玻璃球,还有一些别的东西。看着他满载而归的骄傲表情,我一直遗憾自己为什么没有一个姐姐呢?长着长辫子的那种。
&&& 二、钓蜻蜓
在雨季,尤其是在大雨快要来临之前,因为气压低的缘故,大群大群地红蜻蜓超低空的飞翔。我们这群孩子手举扫帚全神贯注地扑打着,一边扑一边大声念着口诀“蚂螂(口语,蜻蜓的意思)蚂螂高,下火烧;蚂螂蚂螂矮,没人逮”,似乎在安抚着蜻蜓,进而放松警惕。当我们将红蜻蜓扑倒在地,我们会小心地翻开扫帚,在扫帚苗的空隙间抓到它,这是一种最小儿科的扑捉方式。而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是钓蜻蜓。那是一种绿色的蜻蜓,身量要比红蜻蜓略大,飞得高,飞得快,不易捕捉。我们的方法是先想方设法捉住一只母蜻蜓,用一根细线拦腰将它拴住,然后“∞”字型舞动自己的胳膊,母蜻蜓只能扑腾着随着我们的手势挣扎着飞翔。这时天空中飞翔的、正在发情期的公蜻蜓看到后,就会误以为是母蜻蜓正在向它示爱,所以义无反顾地向母蜻蜓飞去,并将其拥入怀中,不再放手。而我们看到后则会放慢摇臂的幅度,慢慢地将两只蜻蜓放到地上,然后用手将其捕获。对了,在我们舞动胳膊钓蜻蜓的时候也是念口诀的,因为时间太久的原故,口诀我已忘记了。前段时间遇到儿时玩伴胡朝杰询问此事时,他也不大记得,说容我想想。几天前收到朝杰发来的短信,记录的是我们钓蜻蜓时的口诀“嘞嘞嘞,老蜻婆,回头了,盖楼了,回头给你个大老母子,快来配对来啵”!看完后我哈哈大笑,没错没错,就是它。你听听,你听听,用语多粗俗啊!
&&& 三、看小人书
童年的我们平常也不光是傻玩,也同样地需要文化知识的摄入,其中看小人书是我们的最爱。那时我们经常结伴到街上的小人书摊上去看书。书摊的主人大多是在沿街的墙边戳一个硕大的木板,木板上贴满了已裁剪下来的种类繁多的小人书封面,封面上用毛笔写有编号。小读者可以根据画面内容取决于到底看哪一本,然后告诉摊主编号,摊主会从木箱里取出相应的小人书,2分钱看一本,小读者交钱拿书后就可坐在小板凳上仔细阅读了。我们每次去每人口袋里都装着几分钱,在书摊上每人租一本,围坐在一起阅读,读完一本后,偷偷地和旁边的伙伴互换一下继续看,有时花2分钱可以看一两个小时、七八本书。我们的小聪明着实给摊主带来了许多的无奈。
当然我们也有囊中羞涩的时候,五六个孩子只有一个带钱的,那我们也去,租一本书,出钱的坐在小板凳上,其余几个或蹲或站四周一围,就看这一本。中间的孩子有模有样地翻看着,他看完一页就翻,也不顾及后面的哥们,充分享受着作为消费者带来的优越感。
在我们那个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年代,我们在小人书里获取了许多的知识,我们在其中看到了孙悟空的桀骜不驯、古代战场的金戈铁马、革命烈士的英勇无畏、善恶黑白的水火不容,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童年生活。
&&& 四、搧元宝
我今天所提到的“元宝”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大元宝,而是一种用纸折成的正方形的东西,至于为什么叫“元宝”已无从考证,反正从小大伙都这么叫。折元宝的材料大多是家长废弃的纸烟盒或是旧书本。具体玩法是:甲乙两人,乙把元宝放在地上,甲则用手中的元宝或搧或砸它,目的是把对方的元宝搧的翻过来;翻不过来,乙则拿起元宝搧甲的那个,翻来覆去,搧过来为止。搧过来的是赢家,对方被搧过来的元宝就成了你的战利品。那时候我们经常每人手里拿着好几个元宝互相竞技,不管酷暑严寒。
记得有一次我输光了手中的所有元宝,看着几个对手兴高采烈的神情,我恼羞成怒,放出狠话:“你们别走,你们等着”。说完我跑回家中,在箱子里找出了父亲的一本《解放军大画报》,撕下了两页整幅约有两开的铜版纸,迅速地又叠了一个元宝。当我拿着这个“40&40”的大家伙,气势汹汹地出现在几个对手面前的时候,几个人一愣,同时发出“嚯”的一声惊叫后,一转眼从我眼前消失了。
&&& 五、棋类游戏
童年的时候,我们对相对高难度一些的围棋、中国象棋是没什么兴趣的。适合我们的是军棋、斗兽棋、跳棋和那种依靠掷筛子走步的低智商棋,但我们玩的最多的则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的两种棋类游戏:一种叫“憋燕子”;一种叫“二十人打虎”。“憋燕子”是先在土地上用树枝画一个四方框,框内画一个&,&的右侧再画一个圆叫做陷阱,然后两个人各找两个砖头或土喀喇放在四角上,就可以玩了。玩法非常简单,谁不慎走错一步,就会被对方的棋子憋住。这种棋主要靠反应能力,不允许细想,得快走,真要是慢慢走,走一个月也分不出个输赢。“二十人打虎”则相对复杂一些,即在土地上画一个四方框,并将其等分为16个方格,然后在下端每个线段的交界出摆放四个石子当做四个人,共摆放五墩;老虎则有两个稍大一些的砖头代替,摆放在人的上方两侧。老虎可以跨越着吃人,人方则想方设法去结伴阻止老虎跳跃,而它们的最终结局是要么老虎把人方吃光,要么人成群地把老虎憋住,让它不能动。总之,这两款益智的游戏让我们这群玩疯了的孩子也偶尔的动一动脑子。棋局一散,我们拍拍屁股就回家,留下了一地的残局。
&&& 六、弹玻璃球
弹玻璃球(以下简称弹球),是一种很好玩的游戏。玻璃球分两种:一种是纯白玻璃的,晶莹剔透,据说它本是工厂制作玻璃纤维的一种原料,价格便宜;一种是球体内嵌有各种颜色花瓣状的东西的,我们叫它“桔子瓣”,价格稍贵一些。弹球游戏两人或多人均可参与,具体玩法是首先用碎瓦片在地上挖六个小洞,然后在小洞前方两米开外划一条开始线,在小洞后方两米外划一条终点线。小伙伴们按先后顺序,从开始线发球,自己弹自己的球儿,需要逐个进入到每个小洞,当进完这六个小洞后,将球儿弹出终点线,这样你的球儿就成精了,然后用这个球不管弹到谁的球,那么那个球就归你所有了。弹球对技术要求很高,要稳、要准、要狠,这种近乎于赌球的形式,吸引着我们这群男孩子。
作为孩子中的一员,我的弹球技术是很糟的,几乎是输多赢少。记得很多次当我输光口袋里的玻璃球,尤其是其中包括几个“桔子瓣”的时候,我总是找我的童年挚友胡朝杰帮忙。胡朝杰是我童年时的偶像,他心灵手巧,各种玩乐项目都高人一筹,并为人仗义。当他听我说完输球经历后,眉都不皱一下,一脸严肃地从家里拿着两个玻璃球,随我来到球赛现场,并投入了战斗,几个回合下来,我的球又乖乖的回到我口袋了。当他听我说“行了,差不多了。”他才收手、回家。那一刻,他那矮小的背影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愈显高大。
&&& 七、十五逛灯
孩子眼中的春节是又可以穿一件新衣服、可以解解馋、可以放鞭炮了。那时父母每每春节都为孩子作稍稍大一些的衣服,以便为孩子的成长打出一点量来;大锅炖肉、大锅熬鱼也是为了慰劳一下全家拮据的一年;至于一挂挂的鞭炮我们可是真舍不得一下子放完,而是将它们拆成一颗颗的,零零碎碎的过年,慢慢地品味这个过程,也好等待着正月十五的到来。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可以不吃元宵,但我们不可以不去逛灯。正月十二、三已经有孩子开始逛灯了,十五那天则达到顶峰。天一擦黑,外面就开始有孩子在召唤同伴了,“逛灯嘞,逛蜡嘞,谁要不出来挨骂嘞。”听到呼唤,我们手提灯笼走出了自己的家门。当时的灯笼只有两种,一种是折纸制成的,或圆形或筒状,内插一支小蜡烛;一种是塑料的灯笼状的,内插一支小蜡烛;也有家庭条件差点的孩子,就从家中拿出一个搪瓷茶缸,里面点燃一支蜡烛。夜深了,我们举着灯笼成群结队地在漆黑的夜里玩耍,那摇曳地烛光映射着我们兴奋的脸庞,我们歌唱、我们说笑、我们忘记了时间的存在,那可是我们童年里每年仅有的一次夜生活,而我们就是星光与烛光间最快乐的精灵!
多年以后,我看到小孩子手举着镶着灯泡的、画着奥特曼的、响着电子音乐的灯笼、机械地被父母领着逛灯的样子,我觉得他们十分可笑,也十分可怜。现在的孩子们呀!
&&& 八、铁丝枪
男孩子喜欢枪是天性,在没有钱买模型枪的年代,这种用粗铁丝窝制的铁丝枪应运而生了。铁丝枪也有两种:一种是打纸团的,它的制作原理类似于弓弩,先将粗铁丝窝成一个枪状,枪的前端系有皮筋,然后用纸折成的子弹放在皮筋上,将皮筋拉至枪尾,固定好,最后扣动扳机,扳机处铁丝带动起后端的皮筋,这时子弹随即射出了。这种枪,如果赶上皮筋好、子弹折的硬,打到人身上也挺疼的;另一种铁丝枪制作比较复杂,用料多了自行车链子瓣、车条和火柴,火柴固定在链子瓣中间,扣动扳机后,橡皮筋带动车条做成的撞针,击打到链子瓣中间的火柴磺上,引起了爆炸,火柴棍儿随即射出,这种枪声、光、电全活。当然,这种枪如果没有家长或大孩子帮忙的话,我们自己是很难制作的。
记得小学时候,前桌同学捎到学校一把火柴铁丝枪,上课的时候仍低着头爱不释手的把玩,不慎扣动了扳机,安静的教室里发出了“砰”的一声巨响,女生们吓得跳了起来。讲台上老师用眼一扫,眼光停留在我的前桌,因为从他的书箱里飘出了一缕缕的白烟。老师瞪着眼睛,怒气冲冲地向他走去,当然挨几下打、没收枪械、罚站、叫家长这些程序对他是必不可少的了。
&&& 九、打架
大人们总爱用“猫皮狗脸”来形容当时我们这群孩子间的喜怒无常。今天玩的还好好的,明天可能就会因为什么原因谁也不理谁,一晃没几天,又如影随形的好成一个人。有时候就是真的打起来,路过的大人也只是笑笑,懒得管我们。想想他们也真是高瞻远瞩,知道我们也就这两下子。开始侧身用肩膀互相拱,看谁厉害。然后摔跤,滚成一团,赢着将输者压在身下,问对方“服了吗?”对方说服了,就拍拍土起立;对方说不服,顶多也就再多压会儿,也没别的。
当然我们也会有群殴事件发生的,主要发生在居民区与居民区之间的孩子们。许多次的战役我都有参与,但我不是挑事者,也从未问过具体的发生原因。总是在家听到伙伴们的召唤(&&&快出来,我们和&&&的打起来了),就跑出家门,投入战斗。战斗双方,一方是本居民区的玩伴;一方是附近居民区的孩子,双方各成一个战队,远距离的互相投掷土喀喇或砖头。前进的呼喊声不绝于耳,像那些革命的先驱们,有时历时半个多小时,胳膊扔累了的、受点小伤的、无组织无纪律的都悄然离队了。当群殴的队伍越来越少,剩下的几个打着也没劲了,就悻悻地宣布停战,回家吃饭去了。
十、冰棍儿败火
我想了很长时间,这一小段文字是否应当归类在这篇文章当中,因为我想要说的是一种食物,与玩乐游戏并不搭调,但我们童年时的零食真是少的可怜,不可能再为它独立成篇,然而一根小小的冰棍又在我的童年中显得尤为重要,反正是《童年记忆》吗,放在其中也不至于扰乱全局吧!
夏日的午后,太阳肆虐地发着威,大地像着了火,连知了都烦躁地叫个不停。孩子们大都躲在家中,避开这个时段出门玩耍。这时一声清脆地叫卖声让我和家中的小弟弟竖起了耳朵,“冰棍儿败火”,卖冰棍的来了。我们两个将期盼的目光共同的投向母亲,母亲则故意地躲避着我们的目光,也许是那个比我小六岁的弟弟的目光更接近于无辜与渴求,母亲犹豫了一下,还是在口袋里掏出一毛钱来。我们迅速地接过钱,跑出房门,一边跑一边喊“卖冰棍儿的”,真怕他等不到人,走了。
那时卖冰棍儿的大多推个小车或骑一辆自行车,车上驮一个刷着白漆的木箱,上面画着两根交叉的冰棍或干脆就写冰棍两个字。卖冰棍儿的停下车子,问攥着钱气喘吁吁地跑到他面前的我们“买嘛样儿的”。其实那时冰棍品种极少,就两种:3分钱一支的水果冰棍;5分钱一支的奶油冰棍。“买俩5分的”我举起钱,卖冰棍儿的掀起木箱上扣着的棉被(当时没有冰柜,只能用棉被使木箱内外隔热)拿出两支递给我们。
我们举着冰棍回家后,包开冰棍纸,看着冒着冷气的冰棍心旷神怡。弟弟年纪太小,怕拿不好,就自己用一个小碗接着;我因为是哥哥,比弟弟要懂事一些,总会举着冰棍来到母亲面前问:“妈,您咬口吗?”我知道母亲是肯定摇头的,这时我再坐下来吃。当时吃冰棍是不能咬的,太浪费,得慢慢地舔、慢慢地品,那感觉是现在的孩子怎么也感受不到的。
在稿纸前,我虔诚地还原着童年里一个个温暖的故事,不时的露出些许微笑,不时的发出声声叹息。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有一些故事记忆里确实的存在过,却又模糊地找不出任何的蛛丝马迹。忘记得就干脆让它过去吧!
前段时间在淘宝网上我发现一个商家在出售我小时候经常玩的那种泥模儿,就是那种用泥烧制成的类似于月饼模的一种玩具,用和好的泥放在模子里一压一扣,一个漂亮的小泥坯就出来了,里面印有花卉、动物、人物等图案。经过我与商家的讨价还价,最后以每个20元的价格买了5个(哎,当时只是一毛钱一个呀)。收到货后,我爱不释手,利用周日时间,骑车到运河边挖了一些土,在家和起泥来,因为运河边的土品质好、粘性大。和好硬泥,我反复地摔打,以发挥它的最大功效。我还叫来儿子,希望他和我一起来感受一下。我一边摔打着泥巴,一边祥林嫂似的向儿子讲述着自己童年的往事,自己更是沉浸其中。泥巴摔好了,揪下一块来放在泥模中轻轻摁压后,又轻轻一磕,一个漂亮的小泥坯诞生了。我回味着这个过程,突然发现儿子早已偷偷溜到屋里看他的NBA去了,他对此毫无兴趣。哎!那个年代的故事也许只属于那个年代的人,就像我的这篇文章,真正能读懂的也就是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人,那群已接近不惑之年的,曾经单纯、朴实,并有些怀旧的孩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编辑推荐252
精品故事11
注册时间日
选择浏览模式:
单张浏览 |
友情提示:使用键盘左右键可前后浏览
取鸡眼,那是要动刀子的,这丫头行吗?不知需不需要license?
拍摄日期: 09:21:19
上传日期: 11:34:53
您的IE浏览器的版本过低,低版本的浏览器在处理javascript文件时存在问题,无法支持Ajax功能,全面使用好看簿,IE浏览器的版本至少为6.0SP2,请使用。求一篇关于童年娱乐记忆的文章(有铁皮青蛙,玻璃球和纸叠的东西南北中的)_百度知道
求一篇关于童年娱乐记忆的文章(有铁皮青蛙,玻璃球和纸叠的东西南北中的)
我记得曾经在别人的空间里看过一篇日志,内容就是关于我们小时候(应该是针对80后的)经常玩的玩具,有铁皮青蛙,玻璃球,纸叠的东西南北中和画片还有小浣熊方便面等等,现在想起来真的很令人怀念。可是我想不起来是在谁的空间看的了。所以想请问哪位发个链接我再发表到空间里。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童年的时候,我在周围一些大人们的眼中是个坏孩子。他们认为我调皮、惹事,因而常常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和我一样。其实,我淘气的时候,比如“手指捅灯头”(1),比如“拧自行车气门芯”(2),还比如“走路不避水坑”(3),都是很淘气的表现,捣乱、搞恶作剧,多数的时候是有意淘气而已,比一般的孩子淘气多一点而已。
没有学习的压力,也没有家长的过多管制。更多的是像只自由奔放的山羊,在大自然的旷野里嘻戏。不能不说,有一个对于人的一生是多么的有意快乐的童年,义。往事历历在目,有些事情想起来的确也值得回味。
我出生农村里,我一生都不能忘怀的美丽的小山村,家里虽不富有,然而我的童年是快乐温馨的。印象中,童年时,天空总是很蓝很蓝的,阳光洒满大地,暖暖的,柔柔的。田野的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鸟儿永远唱着欢快的歌,夕阳西下时,天上红霞朵朵,儿时的世界真美!
那时候我们放学后,就相约小伙伴一块走进田野,嘻戏着,追逐着,唱着,闹着,笑着,我们玩着好多游戏,女孩子总是玩跳皮筋,踢毽子,捉迷藏,还有过家家等。男孩子会玩抽陀螺,玻璃球;滚铁圈,攻城,也叫跑司令部,那时我最喜欢踢足球。还有好多好多。我们都喜欢看小人书,谁拥有的小人书最多,谁就最牛。
在那年月,物质和精神都很匮乏的年代,最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电影了。那时,在农村一年能够看上一到两场电影,那是最开心的事了。每当听说村里要放电影,我们一帮小伙伴甭提有多高兴了。我会兴奋得吃不香,睡不好,只盼时间快点,我总是快快吃完晚餐,急匆匆约上小伙伴,早早的赶到放映场地,占领最好的位置,等待那美好的开始。记忆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泰坦尼克号》、《闪闪的红星》、《地道战》等;有时放映中途下雨了,我都会坚持看完,尽管被雨淋湿了,但心里是满足的,快乐的。记得有一个星期天,我们四个小伙伴偷偷地跑到县城去看《买花姑娘》看得泪眼婆娑;来回走了近几个小时,到家都半夜时分了,挨了骂是免不了的,可心里快乐,一点都不后悔。
那个年代,每个家庭孩子都很多,少则两个,多则四五个。做父母的能拼尽全力维持好一家人的吃穿用,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根本无暇再顾及到孩子们的管束。大多数家庭都是听任孩子们自生自长,我也跟那时的孩子们一样,有着“草样的年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在外面整日“疯”玩儿,很少受到父母的限制。
夏天是童年的快乐时光。叫上三两个伙伴,一起去河里游泳,我不会游,只是人们常说“狗刨”,一玩就玩到夕阳西下;那才叫开心和快乐!
秋天,山上、野地里、河水边、公路旁的各种果子开始成熟了,这是伙伴们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桃子、枇杷、樱桃鲜红诱人,水葡萄、旱葡萄淡翠蜡染般剔透,鲜美的果子早就让伙伴们垂涎欲滴了。
我亦喜水葡萄的酸中带甜。秋日田间,时常可以见到生长在河边的水葡萄。水葡萄因为生长在水边,含水量大,显得要比旱葡萄晶莹剔透得多,味道也要好吃得多。在地里玩腻了,伙伴们就采些水葡萄来吃。也许是近年来人为的破坏和气候的恶化,童年时的水葡萄现在已经很难得一见了。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早已进入知天命的年纪。每每回忆起童年的往事,心中总会涌出一丝留恋与不舍。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富足,早已经没有了我童年时的生活之忧,但也少了那时的很多快乐。
已经记不清楚是哪位哲人曾经说过:上帝是公平的,他在给你困顿生活的时候,同时会赋予你这种生活所拥有的快乐;在给你富足生活的时候,也会从中抽去很多已有的幸福。现在的生活虽然富足了,但我总是感觉到跟过去相比好像缺少了些什么。还是难忘童年,难忘童年那虽困顿却快乐的时光。蒋一明
和这2篇你看下。呵呵。我们的童年啊。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
其他类似问题
玻璃球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们那80后童年时玩的那些游戏,现在想起来回味无穷啊_百度知道
我们那80后童年时玩的那些游戏,现在想起来回味无穷啊
今天和同事们无意间聊到了小时候,呵呵,大家了小时候的事情好像都特开心,那时虽然苦,没什么高档玩具,更不用说吃香喝辣了,但我们可以大声说出我们小时候过的很开心。不知道你们和你们玩的一样不,我们是农村的可能会有出入吧。总结一下就有几个经典的,1:丢沙包,泡泡城,这个没人不知道吧,男女都可以玩。2不知道该叫什么,就是一个人背一个人人多的时候会有好几组,然后就是背人的那个背着人去撞别的组,‘咚’撞一下然后上面的人厮打,上面谁先掉下来谁就输了,男孩玩的多有时女孩也会选择玩当然是在上面撕打的角色。3:电房,怎么解释呢,就是画个四方形,然后把所有人分成2队一对是在四方形里面的,一对是在外面的,里面的人往外冲,外面人去追,只要碰到她,他就不能动了,要等里面人来救...4捉迷藏,这个也都知道吧,不过我们这有点不一样哦,就是我们选择的地点不可能是在一个家,而是一个村,村子好大,躲得人有时找好几个小时都找不到,所以后来规定几个地点不能出那个范围圈,这个范围权力的大树,厕所...都是藏身之地。5那个,忘叫什么了,就是找各种烟,然后叠成3角形用手挽好几个姿势后打下去,忘记怎么算赢了...6溜溜蛋,玻璃球的,这个玩法很多,是大一点时候才玩到的,开始玩的挺好后来有人炸金花赌那啥略过了,和溜溜蛋一个时代的患有仆画,和溜溜蛋一样的命运。7:臭汰,就是大家石头剪刀布最后输的那个当臭汰,然后大家一边跑一边笑着喊你臭汰,各种侮辱,臭汰追,臭汰追到并且碰了你一下,那你就是臭汰了,重复上家。8:攻城,大家分2对一个对一个4方形老家有1个人会看家,其他人一只脚着地出去打架把敌人绊倒就赢了,当然最后的是要你们放的人去把他老家里面的炮楼提到【炮楼就是2块砖做成的】9:还是攻城,这个收麦子以后玩的多,农村都会有小麦杆堆起来的草垛,还是2放人,一方站草垛上,一方玩上冲,‘攻守站’10跳山羊,蹲下从你背上过去就OK。过不去的就要换蹲下了。其实还有很多可能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手贱了说这些见笑了,但是有时想起来自己真的会情不自禁的傻笑,那个年代我们没见过电脑,没有手机,没有MP3,说句不怕丢人的,我们村那是只有1个电视,换号那家人每天晚上会搬出来让我们全村人都可以看电视,记得看的第一部电视剧是叫‘江湖恩仇录’现在生活好多了,可能很多人都不记得了也可能是我比较怀旧吧,这些画面从没消失过,有的只是渐渐模糊,我们长大了,我们是农村来的,在这个繁华的都市我希望有自己的落脚点,有自己的事业,但我不想在这里有个比老家房子还要更值得我留恋的家。我希望我结婚后我的小孩会在我老家长大,农村人的诚实朴素,我希望他也能拥有,城市里的勾心斗角,爱慕虚荣不是我们能承受的
提问者采纳
2 3 5 8 9 都没玩过小时候跳皮筋的时候非常多 还有跳鞍马
一同学弯腰,背拱起来,一同学助跑过来should撑拱起的背跨过去捡石子,手里的石子丢到空中,马上抓一个或多个石子再接住空中的石子更小的时候是丢手绢 甩飞机
其他类似问题
回味无穷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楼主有个好童年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想告诉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