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高高”是个危险游戏,但是宝宝几个月可以举高高都喜欢,怎么破

摘要:抱着宝宝转圈圈、把宝宝抛到半空接住、给宝宝挠痒痒,这都是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和宝宝玩的游戏。你知道吗?其实这些游戏是具有危险性的,可能会伤害到你的宝宝。以下介绍6种常见的危险游戏,家长们要注意咯!
亲子游戏可以增加宝宝和父母之间的互动,增进彼此的感情,同时也能开发宝宝的智力。但是父母在逗宝宝玩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一些游戏中存在危险性。父母要多加注意,避免在游戏中伤害到宝宝而导致“乐极生悲”!
  小编在此盘点六种常见的危险游戏,家长要注意咯!
  1、宝宝张口接食物
  家长将小零食往宝宝的方向抛,宝宝仰头张嘴接住食物。这个游戏很危险,由于被抛的零食比如花生,体积较小,宝宝一旦成功用嘴接住,在一笑一吸间就很有可能直接呛入气管,轻则咳嗽,重则窒息。
  大人在做这个游戏时尚且容易发生危险,年纪小的宝宝就更难控制了,因此为避免发生食物呛到气管的意外,家长还是不要做这个游戏,好好地喂食宝宝吧!
  2、抱着宝宝转圈圈
  一些电视剧中男主角总是在煽情的时候抱着女主角转圈圈。你要知道,他们已经是成年人了,当然可以应对得了这个游戏的危险!宝宝被家长抓住两只手腕,家长快速地360度转圈,宝宝随着在半空中旋转。在这个刺激的游戏中,宝宝因为离心力作用而“飞起来”,很容易对宝宝的身体造成伤害。这个动作一方面很容易导致宝宝手腕或肘关节脱位,另一方面,在快速的转圈结束之后,宝宝落地后容易头晕眼花,必定会站立不稳,从而跌倒受伤。
  因此在做这个游戏时要加倍小心了,家长可以选择把手卡在宝宝的腋下而不是抓着孩子手腕,这样家长也能够在旋转中抓得更稳,以免离心作用太强而飞出去或者对孩子拉扯的作用力太大。
  另外,孩子落地时,家长也应该先要扶稳孩子一下,以免他站不稳跌倒。如果孩子出现恐慌情绪或者哭闹,家长就不要再做了。
  3、把宝宝抛到半空接住
  爸爸们很习惯将宝宝抛到空中然后再伸手接住,这种逗宝宝玩的方式似乎很常见,但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爸爸可能会觉得宝宝在半空中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而且爸爸也非常有自信自己能够稳稳地接住下落的宝宝。一些大胆的宝宝尚且觉得这个好刺激,但更多的宝宝在半空中是很没有安全感的,他们不但不会觉得好玩,而且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害怕的事情。
  如果抛得过高,宝宝虽然体重比较轻,但由于重力作用,接住宝宝时相互作用力还是不小的,在匆忙之间,大人再想接住宝宝时,手指很有可能会戳到宝宝。若是戳到眼睛等脆弱的部位,伤害就更大了,万一没有接稳宝宝,后果就更加不堪设想了。
  因此小编建议,爸爸可以用“举高高”游戏来代替抛宝宝,这样安全性得到保障的同时,宝宝也能够享受在半空中的快乐哦!
  4、“拔萝卜”游戏
  拔萝卜游戏就是让宝宝在地上站立,家长用双手捂住宝宝耳朵两侧,做“拔萝卜”状将孩子从地面上拔起。这个就像是揠苗助长的故事,以为有利于宝宝的长大长高,其实医生说这个游戏最容易扭伤宝宝的手腕关节和肩关节,导致脱臼,严重者会伤害到宝宝的颈椎,危及生命或瘫痪。人的颈椎非常的脆弱,特别是宝宝的身体还没有定型,突然的拉伸或者扭动很容易伤害到宝宝,因此家长们不要和宝宝玩这个游戏了!如果想要宝宝健康成长,建议家长还是多带孩子到户外走走,多跑跑跳跳,营养充足,孩子必定能够快高长大哦!
  5、给宝宝挠痒痒
  家长想要逗宝宝快乐地笑一笑,便会给宝宝挠痒痒,宝宝就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但有专家称,如果通过挠痒痒这种方式让宝宝被动地长时间地笑则是不可取的。宝宝年纪小没有自主意识,如果逗笑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宝宝瞬间窒息、缺氧,严重时引起暂时性脑缺血,有损脑功能。过分张口大笑还容易造成下颚关节脱臼。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别的情况,千万不能逗宝宝笑,就是在宝宝吃东西的时候,很容易导致食物直接呛入食管,非常危险。因此家长想要逗笑宝宝要注意时机也要注意方法哦!
  小编认为,家长陪伴宝宝一同玩乐,能够更好地拉进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也能够达到很好的与孩子沟通效果,只要父母陪伴在身边,宝宝感到安全感和父母的爱,自然会享受其中而高兴快乐地笑起来。
  6、捏宝宝鼻子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家长总是不经意地捏捏宝宝的鼻子,或许这是家长出于爱的亲昵动作;或许家长只是想逗逗宝宝玩,让他开心地笑;或许妈妈想要把宝宝的鼻梁捏高一点,让他以后长成一个帅哥、美女。
  无论家长是抱着哪种心态去捏捏宝宝鼻子,这种行为对宝宝的鼻子有害无益。宝宝还很小,鼻腔粘膜娇嫩、血管十分丰富,经常捏它的话,很有可能会损伤黏膜和血管,直接导致鼻腔的防御屏障能力下降,从而增加被细菌、病毒侵犯的风险。
  所以,如果爸爸妈妈想要做一些类似捏鼻子的亲昵动作,不妨用手指轻刮宝宝鼻梁或者亲吻宝宝额头代替,这样宝宝也同样能够从爸妈这些小动作中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哦!&
南京美素家园团员编号:Friso&130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3-05-06 19:23
啊哦,很危险、
发表于:13-05-06 19:26
玩也要注意哦
南京美素家园粉丝团团员编号:Friso142
发表于:13-05-06 20:32
南京美素家园粉丝团团员编号:Friso072
发表于:13-05-06 21:03
我来学习下
南京美素家园粉丝团团员编号:Friso113
发表于:13-05-06 21:32
发表于:13-05-06 22:07
我来学习一下!
南京美素家园粉丝团团员编号:Friso112
发表于:13-05-06 22:40
进来学习了
南京美素家园粉丝团团员编号:Friso002
耙粑麻麻最爱小牛牛
小牛牛要健康快乐滴成长!
发表于:13-05-07 10:15
进来学习下
南京美素家园粉丝团团员编号:Friso106
然然是家中的快乐天使,爸爸妈妈会永远爱你!
发表于:13-05-07 13:18
以后要注意了
南京美素家园粉丝团团员编号:Friso092
悠悠是妈妈的小天使,妈妈永远爱你!
发表于:13-05-07 13:28
南京美素粉丝团团员编号:A066
发表于:13-05-07 15:28
照顾孩子一定要当心
南京美素家园粉丝团团员编号:Friso098
发表于:13-05-07 16:55
很注意这些的
南京美素家园粉丝团团员编号:Friso137
发表于:13-05-07 22:06
南京美素粉丝团团员编号:Friso030
发表于:13-05-07 22:45
宝宝的眼睛好大
南京美素粉丝团团员编号:Friso028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宝宝3岁前 父母要如何更好的陪伴成长
发布时间: 18:45
有时父母跟宝宝相处就犹如一场战争,一旦处理的不好就很容易出现各种矛盾和冲突。这样很多父母们都苦恼不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形形色色的亲子战争要如何处理才更不会伤感情
如何化解 不可避免的亲子战争
&&&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尤其是跟宝宝之间的相处,不是你全心全意的付出,他们就可以感受到的,宝宝的世界跟我们成人是有所不同。所以跟宝宝之间出现矛盾多多少少还是会有的。所以就会出现有亲子战争实质上是一场场争夺生活的斗智斗勇。遇到以下情景的亲子战争,你会怎么化解呢?&&& 战争1:不合时宜的玩耍&&& 有时孩子吃完饭想到楼下和其他小朋友玩捉迷藏,有时家里来了客人他嚷嚷着要妈妈带他去公园玩。&&& 孩子VS家长&&& 孩子的世界随心所欲,想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还要求作为家长的我们全力配合。但作为家长的我们总是有很多的顾虑,出于健康的原因不能让他饭后跑跑跳跳;出于安全的原因不让他下雨的时候往外跑&&无所顾忌的孩子是很难理解你的用心良苦的,他们只认为你对他的自由诸多限制,因此他们也只能用哭闹来反抗你的权威了!&&& 和平策略:后果教育法&&& 类似这种情况,你苦口婆心的劝说一般是没有用的,有可能还会战火升级。如果他吵吵闹闹坚持如此,那你只好先提前告知他后果。比如下雨天他要到外面玩水,你告诉他容易摔跤,而且会很脏。但他还是坚持,你就只能让他这样做,当他不小心摔倒了,或者裤子弄湿很不舒服,玩兴大减,你就可以趁机对他进行教育了。&&& 很多时候,虽然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宝宝好,可由于年纪还小,她根本无法理解我们的用意,所以总是跟我们对着干。与其简单的说教,还不如让她切身体会来得效果好。&&& 战争2:不好好吃饭&&& 每次妈妈喊宝宝吃饭,他总是迟迟不愿过去,非得妈妈把他从电视旁拉过去,没吃上几口就又跑去房间玩爸爸的手机。让他乖乖吃饭真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 孩子VS家长&&& 孩子不愿意乖乖吃饭很多时候是因为坐不住,能够诱惑他的事物太多了,他都忙不过来了怎么能静心坐着呢?但我们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而且怕孩子养成不良的吃饭习惯,所以宁愿自己辛苦一点,又喊又抓亲自喂饭,要孩子一口一口把他吃完。&&& 和平策略:避免分心的刺激&&& 妈妈可以在开饭前避免让孩子做一些让他兴奋的游戏或者看卡通片,建议让孩子参与制作晚餐,让孩子有一个心理的接受和适应的过程。&&& 吃饭时,尽量营造创造宽松、安静的进餐环境,电视、玩具等这些很容易让孩子分心的刺激要尽量避免。如果孩子出现吃两口就跑去玩的情景,家长不要急着去把他抓回来,他不吃就不强迫他,只是告诉他,晚饭过后就不能再吃东西,即使肚子饿也不会获得食物。家长要说到做到,适当时让他饿一下,让他明白不好好吃饭就会饿肚子。&&& 战争3:面临危险情景&&& 爸爸刚泡完茶,宝宝总是一次次地试图用手去拿茶壶玩,爸爸只能一次次喝止不能碰,很烫!&&& 孩子VS家长&&& 2岁左右的孩子总喜欢和家长对着干,越是不准的事情他越想做,这个时期的孩子总是想用行动去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但孩子的生活、社会经验不足,往往容易出危险差错,所以我们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不准。&&& 和平策略:与其阻止,不如教导&&& 其实,很多对孩子来说是危险的事物,恰恰又是孩子将来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果孩子想要玩火或者刀子,你可以主动地去教导他,而不只是说危险。你可以抓住他的手凑近火炉,或者拿刀尖轻轻戳一下他的手指,他急着往回缩,你就知道他已经了解到了这些痛楚,下次就不再敢乱来了。&&& 宝宝还小,常常使自己置身于危险中而不自知,其实,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大可不必严厉阻止,只要因势利导,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使战争消失,还可以让宝宝学习和探索的内容扩大。&&& 战争4:穿衣到底谁做主&&& 有几次穿衣服时,宝宝就兴奋的宣告她要自己拿,但又总是拿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衣服来,妈妈和宝宝争持不下。&&& 孩子VS家长&&& 孩子喜欢穿得漂漂亮亮得到夸奖,按照心情随心搭配,为什么妈妈总是对我衣服的选择诸多阻挠?家长的原意是让宝宝穿得既可爱又舒服,但宝宝总是一意孤行地乱穿一气。夏天坚持穿个透气很差的,到了外面又嚷着不舒服!&&& 和平策略:给他有限的选择&&& 妈妈既想要满足宝宝自主权,又想要宝宝的行为合你心意?你可以给他有限的选择。你可以试着在宝宝起床前先准备好两套风格完全不一样的衣服,以供她选择,只要不让她看见衣柜里的其他衣服,相信她会乐意的在你给她准备好的衣服里做出选择。&&& 宝宝虽然是个小人儿,但也有自己的眼光及想法,凡是合理的要求,我们都可以尽量满足她,但想要达到我们的要求,又让她自主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宝宝有限的选择。这样坚持下来,不仅可以让孩子充分享受到被尊重被肯定的快乐,还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及做决定的能力。
宝宝3岁前 父母要如何更好的陪伴成长
&&& 在宝宝3岁之前,是宝宝所有能力最为关键的时期,这段时期,父母可谓说与宝宝之间存在有很大的关系。若是家里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可以把宝宝放到幼儿园或者其他早教中心进行照顾&&& 1、3岁前最好把孩子留在身边&&& 白天家长工作繁忙,将孩子托给幼儿园或者家里老人照顾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但是3岁前是孩子性格、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家长角色的缺失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启蒙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也有消极影响。&&& 在孩子的眼睛里,爸爸如山一般雄伟,妈妈似海一般温暖,爸爸妈妈是无可替代的。3岁前孩子需要感知到父母的爱,获得安全感。即使工作再忙,爸妈每天也应该保证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宝宝呆在一起,聊聊天、做做游戏,参与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不错过与孩子快乐的每个时刻,这你和孩子最最珍贵的财富。&&& 2、妈妈篇:宝宝两三个月能认出妈妈&&& 宝宝在两三个月时,就能感知到妈妈与别人不一样;七八个月大的宝宝就能表现出对妈妈的依恋,表现出认生。宝宝虽然对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需要安全感和妈妈的保护。由于孕期、母乳的关系,会对妈妈有更多的依恋,这阶段的宝宝眼睛里就只有妈妈,妈妈就是我,我就是妈妈,这是宝宝让自己变得安全的共生幻想,孩子潜意识中认为,妈妈就是保护神,对妈妈有很强的依赖感。&&& 妈妈可以这样做:&&& 妈妈是第一个好朋友。妈妈这个好朋友角色是非常重要呢,妈妈给予宝宝更多的关爱和安全感,是宝宝发展社交能力的重要力量来源哦!在孩子睡觉前和他讲个床头故事,给他最温柔的抚摸、亲吻,道声晚安。宝宝时刻感受着妈妈的温柔和爱,有了这一份安全感,宝宝才能更好地去面对外部世界,建立更多良好的人际关系。&&& 安抚孩子分离焦虑。3岁前妈妈还是尽可能地在孩子身边照顾她,给他最大的安全感。但是妈妈白天确实有工作,那就需要做好孩子分离焦虑的心理抚慰,让他明白这些分离是短暂的,告诉他你很快就会回来和他玩。让他知道,妈妈一直都在他身边。&&& 下班抱抱孩子。下班回来,有时候妈妈真的很想立刻倒在沙发上。但,你绝不想给孩子留下一个疲惫、迟钝,甚至对他漠视的印象吧。进家门前打起点精神,一边喊着孩子名字一边进门。孩子出来迎接妈妈的话,妈妈要捏捏孩子的脸蛋,抱抱他,大声地夸赞他,让他体会到妈妈的存在。&&& 3、爸爸篇:爸爸角色不容忽视&&& 很多爸爸认为自己既不细心又没耐心,照顾孩子的工作还是给妈妈承担,自己打打杂就好。但其实在孩子3岁前,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父亲对孩子爱的价值观的确认、个性的均衡发展以及身份的确认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经常和妈妈呆在一起的孩子,个性比较敏感,对新环境的适应时间比较长。相反,如果和爸爸互动比较多的孩子,则会比较勇敢,喜欢探索新事物,个性上会更加的独立和自信。&&& 2岁半左右的孩子开始产生性别意识,专家指出会模仿父亲的所有行为来确认自己的性别身份,在这个过程中,爸爸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榜样,其实这无形之中培养了孩子有担当、独立、果断的品格和冒险创新精神。而爸爸的爱在早期便奠定了女儿一生对异性的看法。爸爸的一言一行,很容易影响到的价值观和择偶观。&&& 爸爸可以这样做:&&& 父子亲密接触。买一个悬挂式,鼓励爸爸经常把宝宝放在里面带着,这能加强他与宝宝的亲密关系。空间上的接近是加强父子联系的最自然方法,尤其是当一天快结束时,宝宝往往容易,这时让爸爸把宝宝放在背带里,出去转转,妈妈就能有个时间稍微休息一下或者做些自己的事了。&&& 打造父子空间。每天尽可能抽更多的时间陪宝宝聊聊天,爸爸还可以陪宝宝玩玩具,做游戏,比如可以玩举高高游戏,爸爸把孩子举到空中,每次一玩,宝宝就会疯得不得了,咯咯直笑,宝宝和爸爸的感觉就更亲近了。&&& 反抗期做好情绪控制。两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这是孩子自我意识产生后心理上的第一次飞跃。这个时期的孩子最突出的表现是闹独立,千方百计摆脱大人的摆布,试试自己的本事。一些爸爸对于吵闹不已的孩子感到厌烦,甚至用打骂的方式制止孩子的叛逆。对于爱反抗的孩子,爸爸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充分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是可以改变孩子的。过于粗暴的方式很伤亲子关系哦!
80妈妈4大新潮招 打破早教传统
&&& 对于老一辈的父母大多都认为,现在80后的新爸妈就犹如大朋友教小朋友一样。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完全正确的,80后的父母在教育下一代是有自己的一套原则的。那么他们的新潮做法科不科学呢?下面我们看看初为父母的80后是怎么打破传统,用新招教育子女的!&&& 很多老一辈认为,80后对子女的教育是大朋友教小朋友,其实在他们看来不成熟的80后其实对下一代的教育有着自己的一套原则,他们的新潮做法是不科学的吗?难道传统的早教方式就一定是好的?我们看看初为父母的80后是怎么打破传统,用新招教育子女的!&&& 1、和孩子吵架锻炼辩论能力&&& 在80后的印象中,父母总是摆出一副我是老板的姿态,不容许犯错的子女做任何辩护,但是他们却愿意和孩子争吵。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孩子争吵提供了锻炼孩子推理、辩论、协商能力的绝佳机会。这项针对157名孩子历时两年的研究发现,学会为自己辩护的孩子也会在其他场合使用这一技巧。只要孩子的观点合情合理、态度平静,就可以一直陪他谈下去。&&& 2、给糖果吃也对身体有好处&&& 每个人都知道吃糖损伤牙齿,还容易让孩子变胖。不过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一项为期5年的调查发现,经常分给孩子适量的糖果反而使得他们更健康。研究人员对1(图老师整理).1万名2岁至18岁的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一组每天摄入4克糖果,另一组根本不吃糖。&&& 研究结果表明,吃糖的一组变胖的几率比另一组少22%。此外,研究还发现,吃糖果的孩子患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也相对降低。这项研究想要告诉大家的道理是,在营养均衡、经常锻炼的前提下,长期、适量地给孩子吃一些糖果对他们的身体有好处。&&& 3、让孩子玩泥巴力&&& 户外的细菌并没有人们想象的恐怖。其实,孩子们玩泥巴可变得更聪明,并能驱赶抑郁情绪,预防疾病。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泥土中含有一些分支杆菌。实验证明,分支杆菌能让人反应更快,更灵敏,同时还会刺激大脑分泌更多快乐激素血清素。即便接触没有分支杆菌的泥土,孩子们的免疫力也会得到增强。孩子2岁前接触的病原体种类越多,哮喘、心脏病和的风险就会降低。&&& 4、危险游戏更易克服生活恐惧&&& 没错,每年都有一些孩子会因玩危险的游戏受伤。不过,跌倒或从高处摔下一般会造成皮肤淤青或骨折,而且不会持续很久。挪威理工大学的心理学家表示,受伤是孩子心理与生理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喜欢爬高或者高速骑车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克服生活的恐惧。的确,从孩子们掉下梯子的那一刻起,他们就知道这不是世界末日,梯子看起来也不再那么恐怖。& 搜索“图老师”或者“tulaoshi_com”加关注,每天最新的美食、健康、育儿、美妆、、手工DIY等教程让你一手全掌握。推荐关注!【微信扫描下图可直接关注】
点击查看更多与《》的相关经验
相关知识点
相关育儿百科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宝举高高的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