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奇谭游戏二的三个历程是什么意思

分析贴:古剑二中的那些暗示和隐喻
来自: (天高地广,心远即安)
古剑二的剧情有很多留白,有许多地方需要脑补。编剧又喜欢玩隐喻,人与人有镜像,事与事有呼应,重重叠叠,耐人寻味。
先从小处说起。许多看似与主线无甚关联的小人物、小事件,实则是重要人物或事件的投影。比如,捐毒浑邪王的故事,“镜花水月”刚打开的第一则故事,非常明显是影射沈夜。
“千年以来,众神护佑着捐毒的子民。而众神终要步入沉眠,永恒的黑夜即将来临,绝望的残影将在天际舞动,带来无尽的飞沙,吞噬丰饶的沃土。然而众神仁慈,在沉眠之前,将吾王浑邪赐予了信民。伟大的神之子降临大地,他戴上了神赐的黄金指环,向众神居住的天宇虔诚祈祷,最终与神祇缔成了契约。他付出了自身的欢愉,换来永不枯竭的水源,从此捐毒之王再无笑颜,但举国之民再不必忍受饥渴之苦。他付出了自身的慈悲,换来捐毒人丁兴旺,从此捐毒之王再无慈悲之心,但举国之民合家欢乐,儿孙满堂。他牺牲了自己的双亲,换来捐毒举国富饶,从此捐毒国往来客商不断,国民生活富足,但国王的父母却长眠地下。……”
这个影射太明显了,相信有很多人都看出来了,就不多说了。
还有几则小故事,不知道有没有人留意过。比如,江陵玄妙观救白露的剧情,貌似和主线没有什么关系。但整段剧情前前后后一直回响着夏夷则主题音乐“剑诀浮云”,尤其是白露坚持要去地牢寻找母亲遗骨、看到了母亲留下的带血的簪子、叹息”如今这样,当真生生死死……也不能知道了……”,白露寻母救母而不得的无奈之情,与夏夷则此刻的心情恰是对照(虽说一周目的此时还没有为玩家揭示),是侧面衬托夏夷则身世。
另一段侧面表现人物心情的剧情是朗德寨巴叶之死。还记得这时播放的是什么音乐吗?对了,是闻人羽的主题,苍茫的&塞下曲&。当时在场的主角有乐无异、闻人羽、夏夷则三人,为什么单单只和闻人羽有关系呢?她的一句台词透露了关键:“这太残忍了……有时得知真相,反而比什么都不知道更难受……”。这句话是双关的。表面说的是巴叶母子,而巴叶是被雩风打死的,雩风在战前刚刚向闻人羽透露了她师父被抓住并受虐待的事情,这才是这句话背后所指。因此这里反复回荡着闻人羽的主题音乐,不仅仅是烘托气氛,而是和白露剧情播放夏夷则主题一样,是一种对主角的侧面烘托。
灵虚道人和翻天印这一段,表面上也是和主线无关的。但是在这里有两个暗示,都与主角有关,一石二鸟。第一个就是言灵偈,很多人都看出来了。翻天印之灵是这样对夏夷则说的:“嘿嘿……本尊咒你……众叛亲离、一世畸零……咒你为至亲至信之人所杀,死无葬身之地……嘿……你这一生……所憎如影随形,所求永不可得……事与愿违,永无安宁……”。这段已经见过有人分析,我们在游戏中没有看到夏夷则的结局,但是看到了另一个人的结局,与这段话完全吻合,就是沈夜。夏夷则与沈夜互为镜像,这也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了。在这里,言灵偈就是一个暗示。现在当然潜龙在渊的DLC也出来了,夏夷则的结局已经说出来了。其实,就算不说出来,言灵偈也已经提示出了他的命运,他必登九五之位,因为“帝王都是天煞孤星”(没记错的话这句话见于网友为克诚的分析帖子)。
翻天印的第二个暗示,是灵虚与翻天印的关系。在与翻天印大战前,众人以为翻天印就是灵虚(因为长得一样),于是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翻天印之灵:哈哈哈哈哈哈!灵虚?!本尊与他悬若霄壤,如何竟会错认!本尊贵为翻天印之灵,乃造化之钟毓、天地之至宝,强过灵虚不知凡几!只因天赋无形,本尊才借他面目现身。
……
夏夷则:在下曾经听闻,灵性法宝若经邪术与主人同化,两者心意相通,威力便成倍增长。然而主人若是心智不坚,便会反遭法宝强行驱使。
……
翻天印之灵:便是欺瞒诱骗,本尊也不屑为之,更遑论强迫于他?是灵虚自己甘受本尊驱策,以成全他除妖净世之夙愿!
灵虚想驱使翻天印,反而被它反客为主、受其驱策,这种关系有没有让你想到谁?对了,就是沈夜和砺罂。沈夜为了拯救烈山部,一样甘愿受砺罂驱策,往下界投矩木枝,祸害苍生。灵虚是沈夜的另一镜像。
关于夏夷则与沈夜互为镜像,还有一个证据,好像还没人提过。和他们有关的妹子,也是对应的。夏夷则官配阿阮,可以看作沈夜最在乎的两个妹子沧溟+沈曦的合体。先看阿阮和沧溟。沧溟和矩木融为一体,阿阮本就是草木之灵,同样出自于神农。“冰蝶”梗对应“冥蝶印”。两个人都为打败砺罂,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大部分灵力。再看阿阮和沈曦。沈曦每三天失忆一次,让沈夜痛苦万分;阿阮也是深度失忆症患者,大部分事情都想不起来,而且每过几年(貌似是三年?)会被打回露草之形,对前世不复记忆,也使夏夷则一直为之忧心。沈曦第一次出场,沈夜就给她讲巫山神女的故事,而阿阮,正是巫山神女化成的碎片之一。
这些小线索小情节说完了,再说说主线。
古剑二的主线是什么呢?归结起来就是三个人、三把剑。
三个人是谢衣、偃甲谢衣和初七。三把剑,是昭明、晗光和无名之剑。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三个人和三把剑的线索很乱,甚至三把剑存在感太弱,几乎没有必要。直到后来理清了头绪,发现三个人就是三把剑,这线索一下子就清晰了起来。
我们先来看看谢衣的经历。当年的谢衣,是沈夜培养的得意弟子。面对砺罂的邪恶计划,谢衣与沈夜决裂,分道扬镳,出逃下界。百年前捐毒之夜,沈夜追踪到谢衣下落,将其打伤并带回流月城,抹去记忆重塑成杀手初七。最后,初七在神女墓找回自己作为谢衣的“前世”记忆,心情复杂地死去。
接下来看看神剑昭明的经历。神剑昭明刚铸成,就受到伏羲的器重。天柱倾塌之役,昭明为斩鳌足而崩碎。铸剑师禺期不甘心,来到下界,仿造昭明铸造之法,重铸了晗光。最后,昭明碎片被找回,晗光和昭明被合铸成一把无名之剑。
谢衣和昭明就这样简单对应了吗?不。关键还在于星罗岩之夜,禺期与乐无异关于昭明崩碎原因的一段谈话。对话是这样讲的:
乐无异:一般事物越是强猛,越难长久稳定。只要一段时间过去,其中哪个弱了一点,哪个强了一些,不就全乱套了?师父的偃甲图谱上说,强极则辱,刚者易折,宁可多用木头,也少用些灵性宝物。要不然,做出的偃甲虽然当时很强,但只要过上一两个月,就一定会坏。
禺期:……强极则辱……刚者易折……原来……如此…………
乐无异:你怎么样?头还疼吗?
禺期:……嘿,痛快!痛快啊痛快!好小子,这几千年来吾不敢想、不能想之事,如今总算有个了局!一迟就迟了几千年哪……好在,终是来了。
“强极则辱、刚者易折”,这是昭明崩碎的原因,这话,还是由谢衣说出来的。但我们反过来看看,当年的谢衣,不也是如此吗?捐毒之夜,正为我们再现了当年沈谢对决的情况,刚者易折,同样是谢衣性格的写照。
那么谢衣与昭明对应、偃甲谢衣与晗光对应、初七与无名之剑对应?不,等一下。不要忘记了古剑二的副标题“永夜初晗凝碧天”,初晗初晗,初七与晗光才是一对。偃甲谢衣是何人?是谢衣留在世间的一丝幻影而已,就好比阿阮之于巫山神女一般。
单单是“永夜初晗”,还不构成初七对应晗光的有力证明。晗光被称为“邪剑”,历代主人均横死。初七是个杀手,被沈夜称为“一柄利剑”,阿阮说他血腥味很重。晗光没有最终铸造完成,需要吸取人的灵力。初七说自己是个“没有心愿”的人,说“这个胸膛里,早已没有了心跳的声音”。主角团与初七在神女墓最后了断,主角团去神女墓是为了寻找昭明剑心的,而初七也阴差阳错地在神女墓找回了“前世”记忆。他不再是一个没有过去的初七,他找回了自己的心。
这样说来,那无名之剑该与谁对应呢?这里有两句话可以参考。一句是初七死后,乐无异在海边怀念他,屏幕上打出来竖版的字体:“……那间墓室被整个埋入地下,而那扇石门,也再没有开启的可能。最终我还是无法判断,那个永沉水底的人,究竟是谢伯伯,还是名叫初七的暗杀者……虽然仔细回想起来,无论哪一个,对我而言,都不过是个陌生人……”对于那个救他命的人,乐无异不知道该怎样称呼他的名字。另一句话,就是初七本人在墓室里说的最后一句:“谢衣,你真是个有趣的人啊。”这里,谁是谢衣?如果初七认为自己是谢衣,那么他应该说“我真是个有趣的人”,但他偏偏说了“你”来称呼自己,说明他既不认为自己就是谢衣,也不认为自己还是初七。应该说,恢复了记忆之后的初七,已经不是初七,也不是谢衣,而是另外一个没有名字的人,对应最后才出来的那把无名之剑。
这个关系厘清了之后,再来看看与昭明各个碎片有关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也是貌似与主线无关,实则有关的。
昭明之柄,就是浑邪王指环。浑邪王影射沈夜,前面已经说过了。昭明之柄,就是谢衣与沈夜的关系。
昭明之影,是封印于星罗岩的火龙伏英。在“镜花水月”中,可以查看“封印残片”词条,读到火龙伏英的故事。全文是:
上古时代,妖兽作乱星罗岩,此地人类部族向神农祷告求援,神农遂将昭明之“影”投入此地。“影”主剑之凶煞,落地后化为火龙伏英。火龙和毒兽搏斗,山峦崩摧,惊天动地,最后火龙终于战胜了毒兽。
但毒兽虽死,其毒性却没有散去,尸体及兽血流及之处四处流毒,草木凋零、生灵涂炭。火龙将自己的灵力注入岩层、使其不会被毒血渗透,并用毒兽身上的鳞甲尖刺刺入地下,将经过法力处理的岩层和邪毒一道深深钉在地底。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火龙沾染了太多毒兽之血。兽血中的邪毒激发了火龙本身的凶煞,火龙逐渐变得狂躁不安,并且自身凶煞之气持续扩散,无法克制。
神农本想将火龙收回,却因火龙现状而未能如愿,只得将其封印在凶兽埋尸地上方的深山之中。此外,神农以灵力凝结为山顶水源,使其从各处缝隙流入地下岩层;他还在山顶水源留下了一块“神石”。
浸泡神石的水对净化毒性很有效用,足以慢慢消灭凶兽遗留的邪毒。而随着毒性缓解,火龙的凶煞之气也将渐渐得到控制。
经过数千年,余毒几已净化净尽,火龙的凶煞也已不足为患——然而神农却再也未曾出现,于是它始终未能回归天界。
这个故事是不是很熟悉?!火龙伏英和烈山部的命运如出一辙啊。本来是去帮忙的,帮了之后就回不来了,被封印、被遗忘。很有意思的对应关系是,烈山部因为适应不了地面浊气而无法回来,火龙是因为身上带有毒性而无法回来。昭明之影,也就是谢衣所背负的烈山部的命运。
昭明之光与什么故事相关呢?当然不是那个出来搞笑的奴奴。这个故事在剧情中一带而过,很容易被忽略。在星罗岩打败火龙后,主角团打算去往从极之渊寻找昭明之光时,闻人羽复述了仙人息妙华所讲的一个故事:
闻人羽:据说上古时,南海从极之渊里住着一条应龙。后来,天柱倾覆引发地动,从极之渊海底礁洞崩塌闭合,许多水族被困在了岩层底下。……应龙心性仁慈,奋力从崩塌的岩石中开出通路。最后,水族们顺利逃生,而它自己却力竭而死……饱含灵力的龙血混入海水,那一片水域瞬间封冻起来。后来神农偶然经过,察觉海中凝聚不散的灵力,就将一个发光之物投入了海水。
仔细读一下这段故事,应该也很熟悉吧?水底、崩塌的岩石、为救他人力竭而死,这是谁?分明就是神女墓的初七啊。当然,如果你认为是最后流月城崩塌时的沈夜,也行,这是又一重对应关系。昭明之光是什么呢?就是让初七一定要救出乐无异的那种信念吧?也就是谢衣所说的“生命至为灿烂、至为珍贵而永不重来”的信念。
昭明的最后一个部分,昭明剑心,它所对应的又是什么故事?主角团在神女墓寻找昭明剑心,发现神女墓有种奇异的灵力,会引发人的记忆。在这些复现的记忆之中,我们看到了司幽与巫山神女的故事。而神女墓剧情之后,“镜花水月”也多了一个词条——神女墓随葬品:
神女殿下喜欢独自坐在山顶,看阳光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雾霭散去,现出苍莽的山林与草原。她还喜欢在鲜花盛放的草地上吹响巴乌,鸟兽们听到了,就来到她的身边,或静静聆听,或相伴起舞。
她就像天际永恒燃烧的太阳,灿烂、温暖,充满生机。
而我,却属于黑夜。
我们影族与别不同,唯有在黑夜中,才能发挥我们全部的实力。
神农神上说,如果世间存在活生生的杀戮兵器,那一定就是我们。
大地上最强的一族。
大地上最先绝灭的一族。
媲美众神的杀戮能力、无与伦比的反应速度、长久的寿数。我们拥有凡人渴望拥有的一切。
然而我们仍不满足,仍在谋求变得更强。
最终,经历漫长的时光,我们成为了几乎能与众神比肩的强者。而代价是,我们绝对不能照射阳光,日间必须沉睡,否则便将死去。
我们这一族的命运,在十日攀上天宇、切断长夜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黑夜瞬间抛弃了大地,我们失去了庇护。灼热的阳光刺透了树叶、石缝、水面,猝不及防的族人们呼号着,在烈火般的骄阳中纷纷倒下。皮肤皲裂,流出脓血;气血沸腾,从口鼻中喷涌而出……最后化为灰烬,在阳光下消散无踪。
而我身为一族之长,对此毫无办法。
灵力越强的族人,坚持得越久,经受的痛苦却也越多。
当黑夜第二次未能按时降临,族人们终于陷入绝望。我们引以为傲的杀戮能力,此刻却毫无用处。
垂死的族人们开始将灵力传递给我。我们像信仰神一样信仰力量,可以任由身体死去,却不甘于力量泯灭。我是族中最强的人,他们相信,我能活到最后。
一个、两个;十个、百个……身体每一刻都更痛楚,灵力每一刻都更强大。生与死,就这样在粉身碎骨的剧痛中,静静对峙。
白昼持续了三天。
第三天傍晚,当我睁开双眼,看到东方天宇已然暗去,黑夜如期降临。
体表与脏腑的伤口已开始愈合,我正独自躺在厚厚的、还带着余温的灰烬之中。星斗横空,夜风过耳,一切恍如往日,只有影族不复存在。
我转过头,就看到了神农。他曾规劝我们不要盲目追逐力量,这一刻,他眼中满是叹息。
“你已经越过了凡人的界限,不能继续留在这里。愿不愿意跟我走?”他问。
我明白他的意思。而我无论如何都想活下去,这是族人们唯一的愿望。
我说:“好。”
……
后来,在神农神上帮助之下,我渐渐可以略微承受阳光直射。
再后来,众神登天而去,我被渡为仙身。
沧海桑田、劫灰飞尽,黄尘清水三山下,变更千年如走马。
历经数次灾难,远古部族先后灭绝。这人世间,从来就没有永恒。即便强如影族,在日月之威面前,也不过一捧微温的余烬。
终于,连我这样只懂得杀戮的野兽,也开始学会悲悯。
毕竟众生皆苦。
……
神女殿下似乎觉察到了我的目光,回头看向我。
然后她笑起来,向我招手。
那样美丽、那样光芒四射的生命,即便只是远远看着,双眼都像要被灼伤熔化。
那些暗夜深处发生的事,你或许永远也不能明白吧……这样也好。这样,最好。
按下心底突然浮起的喟叹,我点了点头,向她走去。
之前也有网友分析,“影族”的命运与流月城烈山部刚好对应,“影族”灭族于永昼,而烈山部被困于永夜中力求挣脱。司幽对影族命运的领会,“历经数次灾难,远古部族先后灭绝。这人世间,从来就没有永恒。即便强如影族,在日月之威面前,也不过一捧微温的余烬。终于,连我这样只懂得杀戮的野兽,也开始学会悲悯。毕竟众生皆苦”,与瞳死去之前闪回的一段与谢衣的对话异曲同工(你看,谢衣必须出现在这里):
谢衣:不过,瞳……你真的认为,与心魔合作,烈山部就能生存下去?
瞳:……不。时间已经过去太久了……这个世界,早已经不再属于我们。就连那些比我们更强的部族,也都已绝灭殆尽……盛极而衰、枯荣轮转,此乃天道。就算没有伏羲结界和心魔,这一切也不会有所不同。
谢衣:……你果然全都明白。那为何你还赞成铤而走险?
瞳:我们这些人……生于寒夜,也将无声无息灭亡于寒夜。就像上古遗留至今的幽魂,早已被时间长河抛弃,出生便注定了不幸……然而即便如此,即便前方只有一线萤火般微弱的光芒……即便手脚溃烂、面目全非……也还是忍不住想亲眼看一看,那个或许充满光明的未来。
盛极而衰、枯荣轮转,此乃天道。这就是历尽沧桑变迁后的司幽、谢衣和瞳共同的领悟。
好,这里再理一遍。谢衣,对应昭明。昭明的各个碎片,对应着谢衣不同的方面:
昭明之柄,对应谢衣和沈夜的师徒缘;
昭明之影,对应谢衣所背负的烈山部命运;
昭明之光,对应谢衣“生命珍贵永不重来”的信念;
昭明剑心,对应谢衣对“天道”的领会。
此前,对谢衣这个角色存在一个很大的争议:他真的想帮助烈山部逃出流月城吗?如果是这样,他为什么最后把通天之器拆除分散,让重组变得几无可能(谢衣帛书原话:重组之机十分渺茫)?如果不是机缘巧合、主角团凑齐了偃甲蛋,是根本不可能找寻到昭明的全部线索的,也就不可能打败砺罂、拯救烈山部。那么把昭明四个碎片所代表的内容凑齐之后,这个争议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谢衣最终悟出天道,并决定把烈山部的命运交给天道。
在这一番分析之下,是不是又可以得出一个呼应关系?谢衣及初七的缔造者沈夜,以及三把剑的缔造者禺期,也是一重对应?这里我大胆地猜测一下,这两个角色上面,都有工长君的投射。比如,有烛龙员工说起过古剑二某个boss和工长君做派一样,工长君也曾自称“本座”。以及,禺期被称为“老头子”,也是工长君常常自称的。
古剑二的故事乍看不完整,实则是个多面体,需要从各个侧面去推敲,用一位网友的话来说,“非常耐嚼”。为什么这样写故事呢?我想,也是考虑到大家多玩几个周目时不至于对剧情没有了新鲜感,给大家一些探索的乐趣吧。但是,这样的写法也带来了问题,比如重要剧情交代不清(百年前捐毒之夜的真相始终没有说清楚),而剧情集中的时候信息量又太大,被吐槽在动画中插播游戏(比如谢衣三小时、神女墓一步一剧情等),节奏没有掌握好。总的来说,和一代剧情相比,二代剧情显得过于弄巧而失去了大气。
当然,这里说的仅是个人理解。欢迎大家回帖探讨。
(完)
补充:
既然有人提到主角团存在感太弱,我再来说两句乐无异这个角色。
乐无异是晗光的最后一任主人,晗光是他亲爹兀火罗传下来的。
乐无异是谢衣的徒弟,拼出了通天之器,继承谢衣遗志去寻找昭明。
乐无异是初七拼死也要救出的人。
乐无异身上集中了昭明晗光、谢衣初七两条线索。
回头再想一想,无名之剑的对应,说是恢复记忆的初七也不合适。恢复记忆的初七,且看作是植入了昭明剑心的晗光吧。乐无异带去流月城的,就是这把剑,初七虽死,但这把剑回到了流月城,也就是初七回到了流月城。
最后的无名之剑,是禺期用昭明和晗光两把剑合铸的,并且把它郑重交给了乐无异。应该说,乐无异才是无名之剑的对应,乐无异本身也还是一个无名小辈,但他身上传承了谢衣和初七的遗愿。乐无异手执无名之剑,就和百里屠苏手执焚寂一样,是人剑合一,注定无敌。
这样想来,乐无异还是有很强的存在感的啊。
推荐到广播
901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感恩·惜缘)
(進擊の玉米獸)
(深水埗一枝花)
(深水埗一枝花)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剑奇谭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