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练招聘周建

黄河故道武术魂--凤凰紫金山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黄河故道武术魂
中华豫北杨玘屯&&黄河故道武术魂&&&&&&&&&&&——浚县教体局许身顺武术人生传记&&&&神州大地,,卫河,这条徜徉着诗歌音符的母亲河畔,座落着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在县城东侧,有一座古迹荟萃、风光优美的大伾山。山地东麓,是闻名的国家级风景区,有中国最早、华北最大著名的&八丈佛爷七丈楼丕山大佛,紧傍纵穿而过的河上线省道东边,横亘着如今沧海桑田的黄河故道,有一个绿树蓝天簇拥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之乡和正在申报中的国家级武术之乡杨纪屯村。杨尽卒良马多死,士卒疲病。徐茂功奉李密之命坚守粮仓,其部将杨纪收容疲病士卒,扎寨黄河金堤(今杨纪屯一带),屯兵垦田,休养生息。战士稼樯之余,练兵习武,强身健身,在此成家立业,节日到来,用狮子舞和武术表演,烘托节日气氛,掀起节日喜庆高潮,庆祝传统节日。从此,将武术套路,代代传承下来。武吧是浚县民间对武术的俗称,因武术表演刀枪剑戟大比拼发出乒乒啪啪声音,悠远豪放、浑厚粗犷,不由得使人感慨万千地想起那首辛稼轩&梦回吹角连营的恢宏场景。当年大将军杨纪屯兵的地方,迄今已成为狮子舞和武术传承文化发源地。村里上至八十老翁,下至三岁玩童,家家户户,都与&狮子舞和武术结下了源远流长的情结。吃杨纪屯一口饭,洪拳炮拳看个遍;喝杨纪屯一口水,学会打拳又踢腿这句民谚说的不是别处,正是河南浚县黎阳镇杨纪屯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远古的遗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继承与发扬,形成了浚县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社火武会,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领狮声声震天动地,武术表演枪刀剑戟,七十二蹬上山端起,大殿珍珠卷帘出去!这些流传在民间的顺口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浚县民间文化的深厚和杨玘屯狮子舞和武术的悠久和精彩,也彰显出杨纪屯狮子舞和武术的非凡精彩和独占鳌头,是民间狮子舞和武术出类拔萃的娇娇者。&&&&&向南,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村杨玘屯招牌处向左拐,通往西杨纪屯的乡间道路,到达村西的西大河(坑)和西大庙,在腊月和正月时,以西大庙为中心彩旗飘飘,锣鼓喧天,狮子舞、武术、秧歌队的精彩表演,东西大街道路两旁路灯辉煌,大红灯笼两边高高挂,相互映衬,繁华热闹,令人留恋忘返。正是:这里的文化悠远深邃,这里的村庄奥妙瑰丽,这里的民风质朴纯厚,这里的发展日新月异。这里有蕴育泱泱五千年华夏文明滔滔黄河的故道,这里是隋朝末年凝聚感情的武术圣地。在这里,阅尽历史的沧桑,探寻尘封的记忆;在这里驱车探访当年黄河大堤,迹象自然的旖旎;在这里,漫步在田园阡陌,享受农家淳朴的气息。中国通站在大伾山巅,所指点孔子弟子七十二、唯有子贡是圣贤的端木子贡庙,清晰可见,都充分体现出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渊源流长,文物荟萃,古迹众多,如诗如画风景这边独好。闻名全国,全省知名、活跃豫北武坛,德高望重,建国浚县职业,被大家颂扬为:黄河故道“武术魂”许身顺的小出师和武术生涯发源地,就是他的家乡——杨玘屯。&&许身顺,男,汉族,1950年出生,浚县黎阳镇西杨玘屯村,武术世家。自幼酷爱拳术和刀枪剑戟等各种兵器械套路,6岁时在杨玘屯武堂就开始练习大洪拳、小洪拳、炮拳,对刀枪棍棒器械各种套路就能娴熟掌握,以聪颖好学,机灵敏捷,出类拔萃,崭露头角。1974年被浚县体委特聘为业余体校武术教练,从1974年任教,开辟了职业武术教练生涯新的里程碑。至20120年带队训练队员一千余名,经常年的辛勤刻苦训练,带领队员多次参加省、市级各类重大武术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向上级运动队输送了多批运动员,如:张全有、丁希州等。也为浚县争创了省级武术重点县,省级武术之乡,国家及武术之乡荣誉称号。在多年从事武术中成绩显著,受到省、市、县三级领导的嘉奖,多次授予优秀、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36年体育(武术)工作中的经历和培养和培养训练中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1、1972年5月参加安阳地区在安阳市举办的武术比赛中:双拐进双枪、镰术对练套路获得第一名。2、1973年6月参加安阳地区在清丰县举办的武术比赛中获得:个人个人优秀表演奖;同年10月,参加安阳地区第一届在滑县举办的教练员培训班。3、1974年5月,被浚县教体局特聘为浚县武术首任职业教练,参加工作在县体委业余体校,担任武术教练,招收队员带队训练。同年7月,参加安阳地区在长垣县举办的武术比赛中获得优秀奖。同年10月参加安阳地区在安阳市二所举办的第二届武术武术教练员学习班。4、1976年6月,参加安阳地区举办的巡回表演团,在安阳市十多个单位表演,受到安阳市领导的亲切接见。5、1978年4月,参加河南省在林县举办的第一节武术教练员培训班。6、1981年10月,参加安阳地区六县武术教练员比赛,获得:长兵、短兵、拳三项总分第一名。7、1981年12月,带领队员参加安阳地区在浚县举办的武术比赛,在闭幕式上省委副书记、副省长韩劲草,安阳地区副书记葛继谦,亲切接见浚县队员,并合影留念(刘培森三项总分第二名,周建军拳第一名、棍第一名、剑第二名,丁希州拳第三名、枪第一名、剑第一名,任利军拳第二名、枪第二名、刀第二名,曹红波棍第二名,申俊红拳第一名、刀第一名,周玉兰拳第二名、剑第三名,姚水霞刀第三名)。8、1982年4月13日参加河南省在平顶山举办的武术比赛,浚县队一名队员代表安阳地区参赛。9、1982年12月5日,参加安阳地区在滑县举办的武术比赛,8名队员参赛(刘培森拳第一名、枪第二名、刀第二名,丁希州拳第四名、枪第三名、刀第二名,丁希州拳第四名、枪第三名、剑第三名,团体总分第二名)。10、1983年3月17日参加河南省在安阳地区举办的武术比赛,3名队员代表安阳地区参加比赛。(刘培森拳术第三名,丁希州传拳第四名、自选拳第五名,周建军传拳第六名、醉剑第五名)11、1983年8月,应邀参加河南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包公》剧组,特聘担任武打演员。12、1983年12月1日参加安阳市在文化宫举办的武术比赛,8名队员参赛(周建军长、短兵、拳总分第一名,蒋晓奇总分第五名,岳晓华总分第五名,张如会总分第六名)。13、&1983年12月22日参加河南省在郑州市举办的武术比赛,浚县队一名队员代表安阳市参赛。14、&1984年被安阳市命名为“国家二级裁判”。同年11月1日参加河南省武术干部培训会议;11月23日参加河南省儿童、少年武术测验赛,担任裁判;12月16日参加河南省各地、市、县的武术会议上,被河南省政府命名浚县为:“全省九个武术重点县之一。15、&1985年9月25日,参加河南省第一届武术重点县在延津县举行的大赛,率8名队员参赛(周建军传拳第二名,曹红勇自选枪第六名,张国堂醉剑第六名,集体基本功第五名);同年12月7日参加河南省在安阳市召开的教练员选材考试会议。同年被浚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成绩优异,被评为劳动模范”证书。16、&1986年3月,被聘为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八二级指导教师;同年9月12日参加河南省第六届全运会在平顶山举办的武术比赛,率队6名队员代表鹤壁市参赛。同年被鹤壁市命名为:“鹤壁市体育腾飞先进工作者”。10月1日参加河南省第二届武术重点县在卫辉市举办的武术比赛,率8名队员参赛(周建军自剑第二名、醉剑第二名,杨艳青自剑第四名,薛晓华自枪第三、双剑第三名、自拳第六名,张国堂自枪第五名、自剑第三名)。10月5日参加鹤壁市第四届全运会武术比赛,率领14名队员参赛(刘培森张国堂、申俊红、曹红波、蒋晓奇、薛晓华、杨艳青、张如会、曹红勇、周建军第一名22、第二名13、第三名9、第五名1,共计50个奖项)。17、&1987年10月5日鹤壁市第四届全运会武术比赛中获得:金牌7块,银牌12块,铜牌13块,第三名8,第五名9,第六名8,团体总分第一名:金杯一座)(成年组:刘培森、张全有、杨学平、任利军、刘希恒、申俊红;少年组:曹红勇、张国堂、周建军、蒋晓奇、周玉兰、杨艳青、张如会、薛晓华)。18、&1988年4月,被聘为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八四级指导教师。6月30日,参加豫北五市县在浚县举办的武术比赛,率领8名队员参赛(周建军自剑第三名,薛晓华少林拳第三名,周玉兰自枪第五名,团体总分第一名)。7月15日参加河南省在郑州市举办的省农民运动会武术比赛,率领2名队员参赛(周建军三等奖,周玉兰三等奖)。7月18日,参加河南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在焦作举办的武术比赛,率领8名队员代表鹤壁市参赛。19、&1988年10月29日,参加河南省第三届武术重点县在浚县举行的大赛,率领10队员参赛(刘培森自刀第一名、自枪第一名、传拳第一名,周建军自拳第一名、自剑第三名、自棍第三名、传拳第三名、传械第二名,周玉兰拳术第五名、剑术第六名、枪第六名,岳晓华拳第六名、刀第五名、枪第五名、传拳第六名、传械第四名,张国堂拳第五名、传械第六名,李德普传统器械第六名。团体总分第二名,集体基本功第二名、道德风尚奖。)。20、&1988年,参加西安电影制片厂和黄河音像公司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奇侠出山》,在剧中特邀扮演铁掌陈三。21、&1981年1月被聘为:郑州工学院社会科学系浚县大专班八八级体育教师。22、&1989年10月14日参加河南省第五届武术重点县在汝州举行,率领10名队员参赛(岳晓华自选枪第二名,蒋立波自选刀第三名)。23、1990年10月8日参加河南省第五届武术重点县在商丘举行,率领7名队员参赛(岳晓华自选枪第二名、自选拳第四名,丁希州自选枪第四名)。24、&1991年10月25日河南省第六届武术重点县在新乡举行,率领9名队员参赛(许国强自选枪第四名,张林森获老年组二等奖)。25、1991年浚县武术协会成立,被选举为秘书长。26、&1992年、11月24日参加河南省在洛阳“五星杯”武术比赛,率领6名队员参赛(申风亮规定拳第四名,任利军自选棍第五名,许国强自选刀第五名)。27、&1996年6月23日参加河南省第三届农民运动会在郑州举行武术比赛,率领3名队员,代表鹤壁市参赛(周玉兰三节棍第二名、自选剑第三名,许艳霞自选棍第五名)。28、&1997年3月16日,参加河南省在省体育馆举办的96年武术比赛新规则比赛套路指定动作培训会议。29、&1997年10月,记载入《中国武术家名典史册》。30、&1998年8月20日参加在郑州举行的河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武术比赛,率领1名队员参赛(张展番自选剑第三名)。31、1998年12月,晋升为“中国武术六段”职称。32、&1998年,在业余训练中成绩显著,被鹤壁市授予:“业余训练先进工作者”称号。33、&1998年任河南省武术协会理事,鹤壁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4、&1999年授予:“河南省体育运动五十年”证书。35、&1999年被鹤壁市人事局、体育局授予:“鹤壁市群众体育先进个人”。36、&2002年任浚县教育体育局业余体校副校长;同年在教师节被浚县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2002年11月24日,浚县组队代表鹤壁市参加河南省全民健身、体育进社区体育比赛,集体育、太极拳、剑术比赛,率领12名队员,在郑州市体育馆参赛。荣获太极拳、剑术两项冠军,副省长贾连朝亲自颁奖并合影留念。2005年,荣获“河南省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2008年被河南省命名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一晃过去了。回想起以前的工作及比赛场景,广大体育武术爱好者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许身顺热爱体育事业,在体育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浚县武术体育事业的振兴和弘扬传承,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奉献了自己的大半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将永远载入体育武术史册。许身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退休后,“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体育事业的发展,更加关心家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杨玘屯的武术文化。常常与杨玘屯武术传承人,对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的杨玘屯武术文化,面对濒临失传的局面,心忧如焚,废寝忘食,千方百计地出主意、想办法,抢救挖掘,谋划传承弘扬,被乡亲们拥戴尊称为“武术魂”。他时刻做到退而不休,岗退志不退,时刻听从组织召唤,要把夕阳当朝阳,与时俱进,继续发挥余热。决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誓为武术体育事业奋斗终身。衷心祝愿和希望:浚县的体育事业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蒸蒸日上,蓬勃发展,更上一层楼。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欢迎您来我的凤凰博客
1975年参加工作,喜爱文学,喜爱摄影网络传媒,愿意广交海内外天涯各界朋友,切磋交流人生哲理、情感天地、人生感悟、知识性、文学、图片等等。谢谢光临!!!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教学相长网__洪泽县教师研修网
&&&&&&&&&&&&&&&&&&&&&&&&&&&&&&&&&&&&&&&&&&&&&&&&&&&&&&&&&&&&
您现在的位置:工作动态&>>&计划总结&>>&正文
县教师研修中心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人:周建高&&&&日期:&&&& 点击:802&&&&IP:222.184.7.10
&&&&&&&&&&&&&&&&&&&&&&&&
2014年上半年,县教师研修中心始终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统领全局,以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年初制定责任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突出教研重心,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进程
以“自主学习”为核心课堂教学模式已作为全县2014年申报市局创新创优项目。为此,今年上半年,我县依据各校教学模式构建进展情况,以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进程。
一是举行教学模式论证。3月份组织县级教研专家分别对各校以“自主学习”为核心课堂教学模式文本进行了研读并提出修改意见;4月份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模式专家论证会,先后邀请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市直属学校校长戴铜、唐玉辉、庄德勇及市教研室魏惠等对全县所有学校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逐一论证指导,同时规范了文本呈现的统一格式;5月份指导各校在专家论证建议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模式结构并重新形成新的文本材料,同时再次进行县级教研专家研读;6月份邀请省教育杂志社专业人员再对各学校文本进行修订。目前,各校课堂教学模式结构基本定型,文本规范基本统一。
二是组织外出观摩学习。3~5月份,全县分三批组织各校校长、分管校长和各学科骨干教师赴市开发区徐杨中学,学习观摩该校531“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通过外出学习观摩活动,有效地引领全县教干和学科骨干教师主动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性。
三是举行学科研讨推进活动。上半年,小学部以实小、涧小、外小为基地,打造以自主学习为核心课堂教学模式。先后在实小、涧小、外小举办了“华应龙名师课堂讲习会”、“名校课堂巡礼(2014洪泽)”活动、全县音乐教师教学研讨会。初中部以外高、二中、共中为基地,打造以自主学习为核心课堂教学模式展示活动。3月份,在共中举行了全县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暨共中“小组合作,同伴互助”校本教学模式研讨活动,邀请了市开发区徐扬中学王成兵校长及他的课改核心团队为共和中学校本模式下的自主课堂教学进行指导;4月份,在二中举行了全县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推进暨“四步转换教学法”教干示范课展示活动。通过以上活动展示与研讨,有效引导教师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模式构建进程之中。
目前,全县所有学校已形成了本校教学模式,实验学科已具有成型的教学课例。全县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曾在第四届全省教研室主任高级研修班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向”主题论坛上作发言交流,受到与会同志的好评。
二、强化质量中心,坚持抓质量分析与高中考备考工作
首先,定期召开初、高中学情分析会。上半年,初中部先后2次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议,分别从与外县区的成绩比较、前后两次之间学校成绩比较、本县内学校之间的成绩比较、学校内班级之间的成绩比较四个层面对相关年级调查测试及中考绩进行分析。高中部,在每次全市高三调研测试后,均召开阶段“学情分析会”,重在发现问题,查找不足;重在追根求源,探明症结;重在查漏补缺,及时跟进;重在巩固成果,消除隐患。从而为全县初、高中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适时召开复习研讨会。4月份,初中部组织九年级学科教师举办中考备考培训及研讨会,邀请了市教研室学科教研员以“如何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为中考学科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对中考复习教学进行指导。高中部举行了“高三二轮复习教学研讨会”,邀请了市教研室学科教研员为我县二轮复习教学把脉诊断,专家们用发人深省的话题、富有哲里的语言、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分析了我县二轮复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介绍了先进、高效的复习策略和方法,并针对我县实际给出量身定做的复习建议。
第三,组织中考模拟联考活动。5月份,我县与金湖县、清浦区联合举行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三县区坚持“命题靠近中考、监考从严要求、阅卷规范操作、质量客观分析”的原则,力求通过联合模拟测试,进行中考前的“实兵演练”,一方面为学生中考迎考提供经验,另一方面为九年级复习工作把诊号脉,引领方向,寻求策略。同时,还学习借鉴高考备考经验,开展了中考前全县统一模拟测试工作。测试试题由学科教研员组织学科骨干教师联合命制,经打磨后提供给学校,县教研室统一规定测试时间、日程,并对考试组织、试卷批阅、成绩上报相应的要求。每次测试后,县教研室对各学校上报的成绩及时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后提供给各学校,作为各学校对本校中考备考情况分析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教学研究,努力增强学科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加强对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卷研究。一月初,我们组织召开期末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命制工作专题研讨会。研讨会上,各学科教研员以上学期末试卷中的试题为例,分别交流了本学科试卷命制的指导思想、命制的原则,测试内容的选择、测试题型和试题难度的确定等方面的内容。重点交流了能够反映评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试题,集中研讨了如何通过学业水平评价,引导教师积极构建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形成以“评”导“学”,以“学”促“教”的“倒逼”机制。另外,小学部还围绕三年级学业水平测试,结合与省教研室开展的“基于学业水平测试提升区域教学质量”的项目,对全县近3000名三年级在校生进行学业测试的答题方式模拟练习和测试,有效地指导了各校通过测试,分析、提高本区域学生的学业水平。
二是根据县域学校实际开展区域教研活动。因我县布局调整,形成了乡镇学校同轨学科教师少,难以开展教研活动,县城学校同轨因学科教师人多,教师的课时多,难以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的问题,今年上半年我们尝试分乡镇和城区两个区域开展区域教研活动。初中部在4月份分别在朱坝中学、黄集中学、岔河中学、共和中学开展了乡镇学校区域教研活动,5月份分别在县实验中学、县二中、外国语中学、新区中学开展了城区学校区域教研活动。
三是加强课堂教学的调研。我们把开展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调研作为教研工作基础工程来抓,一是通过对各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调研,以及深入课堂听课、查阅教师备课笔记和学生作业,调研相关学校学科教师运用学校教学模式情况,力争做到及时把握各学校教学管理和学科教学工作的现状;二是对教学管理和学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并给予理论与操作层面上的指导。上半年,学科教研员人均听课近40节,查阅教师教案占教师总数一半以上,查阅学科作业占学生总数五分之一以上。各学科教研员在相关学校为学科教师开设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题的讲座。
四、搭建平台,努力为全县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1.开展优课评比活动。上半年,高中部就35岁以下,36至40岁两个年龄段的青年教师进行了教学基本功竞赛,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竞赛活动在激励先进,为市、县教研活动做好人才储备的同时,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初中部组织了初中语文、心理健康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举行了思想品德、历史学科命题竞赛;根据县青年教师基本功考核结果,推荐了初中语文等十四门学科青年教师参加市教学基本功竞赛,力求通过竞赛内容的专业性引领,促使初中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把握教学内涵,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小学部对全县青年教师组织进行了基本功技能考核,通过考核促进了广大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素养的成长,同时各学科还选拔产生了一共12名选手推荐参加市级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熊维刚、杨娟、徐艳红等老师代表洪泽县参加了淮安市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优秀课堂教学评比展示,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2.发挥“名师工作室”团队作用。高中部继全县高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之“精研一节课,提升一批人”系列活动之后,本学期开始实施“全县高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之‘研教一体、结对研修’系列活动”。本次系列活动由县各学科教研员牵头,一线教师自愿参加,通过优化组合组成语文、英语学科5-8人,其它学科3-5人的学科研究小组,形成了教研与教学深层融合、教研员与一线教师深度互动的全新研修机制。通过研、教互动,观课议课,同课异构,反复实践,深入剖析课堂,从研、教两方面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探索,进而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理念和业务能力。小学部通过“张辉名师工作室”、 “李建成名师工作室”教学观摩、研讨、交流活动及“千校万师”教学活动开展,让老师们明确教学过程中的差距,分析形成差距的原因,找到解决差距的途径,实现教学的逐步均衡。
五、优化服务,强化管理,促进课题研究常态化
1.优化服务。我们分别在4月中旬和5月上旬,对被市级立项的110多项课题,分两次进行了开题论证,论证活动聘请市县级专家达60余人,指导各研究课题的主持人和参与研究人员近600人;6月中旬,邀请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4名专家,对被省批准立项的3项“重点资助课题”进行开题论证指导,同时组织全县近300名课题研究人员进行观摩。各项课题的顺利开题,有效的促进了课题研究的健康推进。
2.强化管理。上半年,我们定时发布课题研究的操作指令,引导课题主持人和研究人员根据自身课题的序时进度制订计划、明确措施,大量阅读、寻求支撑,大胆探索、收集信息,认真分析、提炼成果,例如本学期开学初我们提醒各课题组迅速拿出新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与措施,在开题时对课题的相关变更情况进行规范操作;我们还不定期的利用深入学校的机会,有机地将课题调研、服务与指导揉合在其他的业务活动中,比如我们会在教研听课时随机了解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指导和帮助课题研究人员解惑释疑。细致到位的服务,促进了课题的常态化和普及化。
六、努力做好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
一是积极做好两级平台新闻、资源上传等工作,实时更新“淮安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数据。
二是统筹电教经费,4月底完成初中理化生虚拟实验软件平台安装高度工作,并在5月份对全县网络管理员进行了虚拟实验软件平台使用培训,利用网络对全县初中理化生教师在网上实施了培训。
三是完成市级数字化校园创建申报工作,县职业中学申报成功。同时,征集中小学电脑制作作品,全市12个省一等奖我县有2个一等奖。
四是组织开展“书香江苏&#8226;网上读书”活动,完成市级优秀校园网站评比工作,我县实小、机关幼儿幼儿园送省参评。
七、做实五件工作&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
上半年,全县共组织2009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其中,491名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合作专题培训;103名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网络培训,含自主组织学前教育网络培训班1个,50名教师参加学习;举办高中语、数、英学科教师培训班3个,参培人数126人;举办全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全县教研科研管理、全县幼儿园园长、中小学网络管理员、中小学音乐教学等培训班5个,参培人数835人;举办初三9门学科复习培训,参培人数174人;同时,与县教育局相关科室配合,先后举办全县中小学会计业务知识、全县教育系统关工委春季骨干、全县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小学武术教练员等培训班4个班,培训人数230人,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培训任务,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多次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精心谋划。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化发展日趋重要,教师培训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建设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培训工作新机制,已成为时代的一个紧迫课题。如何优化培训内容,增强教师培训工作实效性,年初,就组织相关人员在开展问卷调查、座谈调研基础上,制定并下发了《洪泽县2014年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今年教师培训重点,即要以小学语、数、英,初、高中9门学科及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为重点,着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要以新教师岗前培训为重点,引导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环境,掌握教育教学规律;要以班主任培训为重点,全面提升班级管理水平;要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业务技能培训为重点,促进中青年骨干教师综合能力提高为重点。同时,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培训计划按月作了具体安排,从而保证培训计划针对性、培训效果实效性。
二是完善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培训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在原有教师培训相关规定基础上,完善出台了《洪泽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学校优秀管理员优秀学员评选办法》。该《办法》从组织领导、条件保障、校本培训、省市培训、工作成效、加分项目等6个方面具体而又明确提出了先进学校、优秀管理员、优秀学员考评办法。同时,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办法》特别规定:凡年度内学校教师培训工作受到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教师培训部门表彰的或学校参加省、市培训教师获得“优秀”格次的,可给予相应加分。凡年度内参加省、市培训项目有1人成绩不合格的,或受到通报批评的,一律取消先进学校评选资格。目前,全县各学校对教师培训工作非常重视,不仅配齐了培训管理员,而且学校一把手还亲自抓教师培训工作。
三是专题部署。今年上半年,县局就全县教师培训工作先后2次召开专题会议。一次是2013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暨2014年教师培训工作部署,局党委全体成员及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分管培训副校(园)长出席会议。另一次就教师参加国家、省网络培训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和部署,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分管校(园)长、培训管理员等出席会议,市教育局师资处赵慧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另外,县委、县政府从“科教兴县”大局出发,全面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上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2014安排了155万元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从而确保了全县教师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注重过程。为使培训取得实实在在效果,让参培教师真正学有所得,先后邀请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席华龙、著名高中英语特级教师、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何仁毅等22名资深专家、学者来洪讲学,有效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同时,培训方案制定做到内外结合。每次培训前,我们都要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对有些学科培训,为达到更好效果,还专门邀请外地专家为我们设计培训方案。如今年上半年初中、高中学科教师全员培训,就分别委托南通市海门教师培训中心、淮安市教研室进行整体规划与实施,从实施效果来看,确实达到了内容实在,贴近教学的效果,深受参培教师的好评。
五是做好服务。每次培训班开班前,我们都对培训目标、内容、对象、地点、授课专家以及相关要求作周密的考虑。每次培训班开班时,均组织相关人员提前30分钟到位,负责参训人员签到,对未能及时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电话提醒。对参加培训的所有教师,除免交培训等相关费用外,还免费享受中午午餐,从而有效解决了教师因培训带来的来回奔波和经济负担的问题。每期培训班结束后,我们都及时组织人员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从办班通知、实施方案、培训安排到领导讲话、专家讲稿、参训人员名单,再到调查测试试卷、培训小结等,全部收集整齐,装订成册,及时存档,保证各类培训资料齐全。
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是把县域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引向深入,由实验学科向所有学科。通过组织教师理论竞赛、课堂教学评比、深入学校课堂调研与验收,让“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所有学校、所有学科得到校本性、学科性的推进。
二是把区域教研活动引向深入,由一个年级向所有年级辐射。深入研究和实践区域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以及学科教师参与方式,让有效的区域教研活动引领校本教研发展,让区域教研活动的效益惠及所有学校、所有学科的教师。
三是把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引向深入,由单一研究课堂教学向相关领域推进。力求做到研究课标、研究学科教学与研究评价相结合,研究中考与省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相结合,让研究成果转化为提高县域教学质量的贡献率。
四是扎实推进“研教一体、结对研修系列活动”,并进行成果展示汇报。同时,继续推进青年教师基本功过关考核。
五是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尤其要继续做好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科全员培训;全县教师教学业务技能培训;自主举办的9个学科省级网络培训和450人次的国家、省网络培训;小学、初中英语引智培训等。
六是继续增强科研服务意识,加强研究指导,严格过程督查,强化资料管理,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学校办学品味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促进教育高位优质均衡。
&&&&&&&&&&&&&&&&&&&&&&&&& 洪泽县教师研修中心
&&&&&&&&&&&&&&&&&&&&&&&&&& 二一四年六月九日
教学相长网&&&&地址:洪泽县育才路2号 &&邮编:223100&&联系电话:0&&备案:苏ICP备号-1
设计制作:&&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术教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