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意注节

您当前的位置: →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以完美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想象内涵、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受人民的喜爱。历来古诗的教学都是有板有眼,走的规矩。特别是在我们英德这样的山区,教师一般都是在学生熟读古诗的基础上,用串讲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意,大概体会一下诗中所描绘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老师教的累,学生学得闷,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明显,更谈不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了。怎样才能把古诗教学的课堂上的生动、有效呢?这学期,利用我校开展的“专任教师教学交流课活动”的机会,我一改传统的教法,大胆地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教学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S版六年级第二册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作。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通过实际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成功:&&&1、从诗题入手,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课上,我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理解诗题。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谈到了相关的内容。如,“元二”:姓元,在家里排行老二,朋友睨称他元二。“使”:出使,身带使命,不得不去。“安西”:长安以西,西北边疆地区,俗称西域;其次学生通过收集送别诗,已经体会到了每首诗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不同表现,所以加上生动的课件画面,学生的学习情感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2、以“读”为主,把“读”作为贯穿整节课的主线。我先让学生初读,在读中读准生字;再读古诗,读准诗中的多音字“朝”“更”“舍”;在学生能流利地读出古诗时,教给学生平仄的读法,根据平仄规律读出文字本身的节奏和韵味;又通过情境创设,以情引读,读出文字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读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大声读、默读、齐读、个人读、同桌互读、指名读、找伙伴读、老师范读、引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按照读的不同进程,学生读的水平在一点点提高。对诗中的情感也得到了很好的体会。&&&3、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唐诗教学巧妙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唐诗教学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对平日里感到乏味的唐诗有一种全新的感受,仿佛在其思维中注入“兴奋剂”,让他们紧跟着“感觉“走,眼前会浮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这样一来,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文化素养和阅读欣赏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并促进身心健康。因此我从网上搜集到一些适合本课使用的图片并制作成简单的课件,通过课堂上的播放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感受当时渭城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与元二喝酒、送别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并让学生欣赏了《阳光三叠》,拓展时,我又让学生听着歌曲《祝福》写写自己的离别经历,这样无论是从视觉还是听觉上都让学生们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熏陶。&&&&&4、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通过想象再现文中的画面。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这一特色虽然更多地体现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但细品这首送别诗,也不难感受出诗中的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面。因此,我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重现这些画面,让他们在读悟之间有所见。在课堂上,我设计了大量的想象,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一问题作为明线贯穿始终。先让学生在初读后想象诗中的景和人,学生不难体会到诗中的美景和故人;再借助音乐,让学生想象诗人与好友以前相处的画面。既然是故人,他们以前会有过怎样的相处情景呢?因为如果学生没有感受到朋友之间的交情之深,自然无法体会此时的离别之痛。在此基础上,我话锋一转,通过图片和音乐向学生展示出遍地黄沙,风尘滚滚的阳关的画面,想象元二在途中可能会遇到的艰难险阻。这一次的想象与上面的想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正是这种鲜明的对比渲染了他们离别的愁绪,学生的情感也自然达到了高潮。5、良好的过渡语起到了良好的熏陶作用。一堂课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不同的知识板块组成的。而连接这些知识板块的就是过渡语。好的过渡语简洁明快、自然得体、紧密连贯,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让人不知不觉。设计精妙的过渡语,更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的课文内容,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在这一节课的设计上,我巧妙地用了既衔接紧密又优美的过渡语来连接前后的内容,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良好的过渡语同样是一节课的成功关键所在。如在导入新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现在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句古诗,(齐读),你们知道这些诗都是关于什么方面的诗呢?(送别)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送别的诗。”在学生理解了课题,转入理解前两句诗意时我是这样过渡的:“刚才我们从题目中已经知道,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那么王维又是在哪儿送?什么时候送呢?请大家再默读这首诗,并读读课后注释,边读边思考”。在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句时,我又是这样过渡的:“多么美的渭城啊!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就是在这个如诗、如画的美景之间,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他又是怎么送别友人的呢?我们读读后两句。”在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受诗中的画面时,我的这个过渡语起到了顺水推波的作用:“此去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当时阳关以西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想想看,元二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这样的过渡,激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也为下面的情感升华打下了基础。为了让学生的情感再次升华,我用“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呀!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生齐:西出阳关无故人”。“再看看窗外,小雨还在下着,杨柳依依,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别离——师引读(齐读前两句)”。这样的过渡语能把学生的思想、情感再次带进诗中,又适时地让学生进行了朗读训练。&&&&&当然,本节课教学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时铺垫做得不足,以致学生对两人离别的情感体会平面化了,并没有立体起来。渭城和安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一个充满生机,一个满目荒凉;一个春意盎然,一个却黄沙满天;一个随处都可听到浓浓的故乡话,见到可亲的亲人,一个却举目无亲。可是课堂中我虽然做了一些对安西资料的补充,但是仍然没有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学生不能体会出元二与王维的离别其实是一种生离死别,王维对友人的情感是留恋、牵挂、担忧、祝福的复杂情绪。&&&&虽然,每一节课都不可能是十分完美的,但是,每一节课的磨砺对我们都会有收获。而把这些收获和经验积累起来,那将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呀!&
∷相关资料∷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日 15:41
视频简介:王维一大早赶到渭城送别即将出使安西的好朋友元二,在长安人看来,安西是遥远的西北边疆,路途遥远不说,而且饮食习惯风土人情都跟京城是大相径庭。王维在好友策马离开之时,为其吟唱了《送元二使安西》。
&&|&&&&|&&&&|&&&&|&&教《送元二使安西》有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教《送元二使安西》有感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走进经典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7|
上传日期: 08:45:1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送元二使安西注音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