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35式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功夫课堂:陈正雷大师讲解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34式-35式)
查看: 1527|
评论: 0|来自: 转载
摘要: 陈正雷,1949年生,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氏十九世人,大专学历,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系传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现任河南省武术协会副 ...
&&&&& 陈正雷,1949年生,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氏十九世人,大专学历,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系传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现任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陈家沟太极拳研究院技术顾问。出生于武术世家,8岁开始习艺,师承伯父陈照丕研练家传陈氏太极拳,后再承堂叔陈照奎深造。平日练功刻苦勤奋,功夫深厚纯正,理论研究颇具造诣,人称“太极金刚”。
上一篇:下一篇:
Copyright @ CNTJQ.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温县体育局(黄河路4号) 邮政编码:454850 服务热线: 6128088 手机:
QQ:9450042
版权所有:温县陈家沟太极拳研究院
温县武术协会陈式太极拳
第2代传人:
第3代传人:
第4代传人:
第5代传人:
第6代传人:
第7代传人:
第8代传人:
第9代传人:
第10代传人:
第11代传人:
第12代传人:
(依入门次序排列)《洪均生陈式太极拳(陈式洪架太极拳法传真)》(蒋家骏)【摘要_书评_试读】- 蔚蓝网
您的浏览历史
顾客评分:
已有0人评论
字数:237000&&&&&
页数:257&&&&&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太极大家将家骏对陈式洪架太极拳法的全面解读。
《洪均生陈式太极拳:陈式洪架太极拳法传真》是著名太极拳家蒋家骏先生对陈式洪架太极拳法的全面解读,内容包括陈式太极拳打手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走架打手行功要言、陈式太极拳缠法基本规律图解;以及陈式洪架太极拳一路和二路拳详释等,内容丰富,语言简练、理法详实、结构严谨,对武校学生、太极拳专修者、爱好者都有很好的指导、示范作用,可作为太极拳技击教材和参考读物。
陈式太极拳打手对身体各部姿势的要求陈式太极拳缠法基本规律图解陈式洪架太极拳一路详释
第1式 金刚捣碓
第2式 揽擦衣
第3式 六封四闭
第4式 单鞭
第5式 左转身金刚捣碓
第6式 白鹅亮翅
第7式 搂膝拗步
第8式 初收
第9式 斜行拗步
第10式 再收
第11式 前堂拗步
第12式 演手红捶
第13式 右转身金刚捣碓
第14式 十字手
第15式 庇身捶
第16式 背折靠
第17式 下演手红捶
第18式 双推手
第19式 三换掌
第20式 肘底看捶
第21式 倒卷红
第22式 白鹅亮翅
第23式 搂膝拗步
第24式 闪通背
第25式 进步演手红捶
第26式 退进步揽擦衣
第27式 六封四闭
第28式 单鞭
第29式 上云手
第30式 高探马
第31式 右插脚
第32式 左插脚
第33式 蹬一根
第34式 前堂拗步
第35式 击地捶
第36式 踢二起
第37式 护心拳
第38式 旋风腿
第39式 蹬一根
第40式 演手红捶
第41式 小擒打
第42式 抱头推山
第43式 三换掌
第44式 单鞭
第45式 前招
第46式 后招
第47式 野马分鬃
第48式 左转身六封四闭
第49式 单鞭
第50式 退步双震脚
第51式 玉女穿梭
第52式 揽擦衣
第53式 六封四闭
第54式 单鞭
第55式 中云手
第56式 摆脚
第57式 跌岔
第58式 金鸡独立
第59式 朝天蹬
第60式 倒揩红
第61式 左进步挤
第62式 顺拦肘
第63式 白鹅亮翅
第64式 搂膝拗步
第65式 闪通背
第66式 进步演手红捶
第67式 进退步揽擦衣
第68式 单鞭
第69式 下云手
第70式 高探马
第71式 十字脚
第72式 指裆捶
第73式 猿猴献果
第74式 六封四闭
第75式 单鞭
第76式 铺地鸡(穿地龙)
第77式 上步七星
第78式 下步跨虎
第79式 转身双摆莲
第80式 当头炮
第81式 左转身金刚捣碓陈式洪架太极拳二路(炮捶)详释
第5式 搬拦捶
第6式 猿猴献果
第7式 护心拳
第8式 连环炮
第9式 搂膝拗步
第10式 右转身靠
第11式 井拦直入
第12式 风扫梅花
第13式 金刚捣碓
第14式 十字手
第15式 庇身捶
第16式 撇身捶
第17式 斩手
第18式 翻花舞袖
第19式 演手红捶
第20式 飞步拗拦肘
第21式 大红拳
第22式 右转身高探马
第23式 小红拳
第24式 高探马
第25式 玉女穿梭
第26式 倒骑龙
第27式 闪通背
第28式 进步演手红捶
第29式 裹身鞭
第30式 右转身裹身鞭
第31式 兽头势(或手肘势)
第32式 劈架子……
摘要与插图
会阴穴(位于两便之间)称作裆。练习陈式太极拳者对腰裆两部位之要点练法不可不知,一开一合,一转一动,腰裆各有专注,且贵互用,故宜分析明白。  腰之要点日:拧腰、活腰、塌腰。  裆之要点日:松裆、合裆、扣裆。  拧腰时裆须扣,不扣则散;活腰时裆须松,不松则滞;塌腰时裆须合,不合则浮。凡塌腰合裆者为蓄劲;活腰松裆者为柔劲;惟发劲时须扣裆拧腰(以上腰裆之要点摘自陈子明著《陈氏世传太极拳术》)。  “肾囊两旁谓之裆,贵圆贵虚,不可夹住”。其练法:“两大腿根要开裆,开并不在大小,即一丝之微亦算得开,盖心意一开,裆即开矣。不会开裆者腿虽岔三尺宽.不开仍然不开。是在学者细心参之。”  裆随尾骨之微往后翻而旋转下塌,则自然开圆。我在这里结合“裆部”谈谈陈式太极拳与其他各式太极拳的区别——臀部尾骨微向后翻的问题。  陈鑫先生指出:“尾骨长强穴(尾骨下端)微向后翻”。这样的姿势可使小腹下边斜向里收。一则使气自然沉于丹田,二则使大腿根的两条大筋放松,可加大躯干旋转的角度,以保持重心的平衡。其他各式太极拳都以敛臀为规律,其实也不算错。我认
0人参与评分
很好(5星,4星):
一般(3星,2星):
不推荐(1星):&&&
写购物评价,赢购物积分,可换购物券!好书不要私藏哦,分享给别人吧!
温馨提示:由于每位咨询者提问时间及蔚蓝网促销等不同原因,以下回复仅对提问者3天内有效,其他网友仅供参考!
1件商品成功放入购物车
购物车共件商品,商品金额合计¥97.10
购物车中已有该商品
非常报歉,本商品没有库存暂时无法购买,如果您仍需要该图书
请输入邮箱做缺货登记,到货后我们会给您发邮件通知。
非常抱歉,您购买的数量超过库存,当前最多可买303件,请您修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