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房间黑色三连星有声有色

绿色免费汉化软件之家,用户体验最好的软件下载基地!
当前位置: &
MVBOX三连麦视频捕捉、录像功能怎么使用?
MVBOX三连麦视频捕捉、录像功能怎么使用?
  【百科】最近MVBOX特别推出&单麦、双麦、三连麦&视频捕捉+录像功能,能将每个房间的精彩表演以及晚会能更多地呈现给大家,下面小编为大家做个简单操作:
  1、请先下载MVBOX最新版本:
  2、打开MVBOX点击屏幕捕捉:
  3、打开后可以看到选择区域尺寸
  4、在区域尺寸处选择您所需要录制的尺寸,比如三连麦,您就选择&774X234(三麦)&(如有需要可以选取516x234双麦或单麦)
  5、同时取消跟随鼠标的对勾选项
  6、出现三麦宽度屏幕捕捉窗口,鼠标左键点住下面画面中灰色顶框部分
  7、拖动至晚会现场三麦位置,捕获昵称和视频内容(注意将闪动红蓝提示边框对齐三联麦边框,不用捕获视频下边的功能条)
  8、打开房间混音。(此步很重要哦,录出来的视频才会有声音~)
  9、 MVBOX主界面点击录制,选好录制音频,并在视频窗口下方选择录像即可
  10、 录像结束后,右键点击录制的视频,打开文件目录,即可观看!为了更方便找到文件,您对文件名进行修改即可。
&&&&&&& 大家喜欢的话可以自己尝试下!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热门应用推荐王庆平事迹介绍之敬业爱岗篇
发布时间: 17:24&&|&&类别:档案资料&&|&&
&& 人人都是一支笔,  天天都在写人生;  人生处处是考场,  事事都要交好卷。       --王庆平  《我爱背号码》软件的由来  1999年7月,王庆平调任通信站三连连长。他发现,话务员接转电话查询一个号码需1.5秒钟。&如果把这1.5秒钟省下来,通信保障的效率不是能进一步提高吗?&有股子创新精神的王庆平感到,只有人和装备的最佳结合,才能达到最大的保障效率。他提出:学英语有《我爱背单词》软件,我们也要开发一个《我爱背号码》的软件,让大家在轻松愉快中熟记每一个号码,把查询电话号码时间节省下来。  有人感到王庆平的设想意义不大。他给大家算了一笔细帐:现在一个话务员每个班次接转话量约为400次,每次接转查询时间加起来,一个班次下来得浪费10分钟。10分钟对现代战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巡航导弹可以飞行150公里,超音速飞机可以飞行500公里,而洲际弹道导弹可以飞越超过5000公里的距离。&为了抢回这10分钟,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之一搏吗?&王庆平此语一出,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可是,开发软件是一项系统工程,知识涉及广泛,作为一个普通连队谈何容易!他领着连队几名骨干&折腾&开了。  王庆平想先去有关研发部门探探路。他来到驻地一家颇有名气的软件开发公司,接待他的陈工程师带着疑惑的目光说:&我搞了十多年软件开发,和部队科研单位也打过不少交道,一位基层带兵的连长来找我合作,还是头一回。&他委婉地谢绝:&想法不错,难题不少,你们还是先回去自己搞搞看吧。&吃了闭门羹,王庆平没有气馁。他心里明白,啃下这块&硬骨头&,单纯靠外力恐怕不行,得通过自主创新去克难蹈险。于是,他集中精力投入到这套软件的研发之中。  开发一个软件,必须攻克VB语言--可视化编程高级语言这个堡垒。运用VB语言编程,必须通晓电脑硬件、操作系统和相关应用软件的基础知识。每逢节假日,王庆平就挤公交车去上海计算机研究所查阅资料,买来《软件工程》、《离散数学》、《新电脑生活丛书》,从最简单的Powerpoint软件,到Flash、Authroware、3Dmax等高级软件的操作,他和攻关小组反复研究,硬是凭借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钻劲,短短3个月内就能运用自如。  《我爱背号码》软件&毛坯&出来了,但数千组号码、单位番号代号和上万个用户姓名,怎么按照软件的设计构想、模块划分等,同步进行优化组合、重新排列,使之与整个软件系统相融合,是一项繁琐枯燥、艰苦细致的工作。他们向专家和技术人员请教,认真研究《我爱背单词》软件和《俄罗斯方块》、《教你下围棋》等游戏软件的原理。根据谐音法、序列法、联想法等分类,经过200多次修改,仅手稿就装了两麻袋,突破了&在快乐的人机对话中背记号码&的难关。  不料,这套软件试运行不久就遭遇一个几乎是毁灭性的挫折,系统经常出现死机、程序中断。王庆平带着这个难题找到那位软件研发公司的陈工程师。看着王庆平他们呕心沥血的成果,这位工程师被感动了:&看来你们几个小伙子还真是干事业的。&在陈工程师指导下,他们又在软件中开发了一个辅助功能--&系统维护&,这个功能可以像&杀毒软件&那样随时进行故障报警、维护和排除。经过六个月的不断改进,这套软件终于正常运行,安全稳定系数通过了权威部门的技术鉴定,并获得警备区科技练兵成果一等奖。  2000年,《我爱背号码》软件正式在通信站使用。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枯燥乏味的电话号码,如今轻松有趣、简单好记了。这套软件应用后,带来了惊人的效率:话务员掌握号码的速度提高了3倍,接转电话的速度提高了6倍。当年,通信站在参加南京军区组织的话务考核评比中,四个项目总评名列第一。获奖归来的官兵们深知王庆平为此付出的心血,怀着感激发出一个共同心声:我爱背号码!    肋骨断了18天&&  在王庆平的遗物中,有一张保存完好的X光片,片中记载着一个铮铮铁汉18天的&永恒精彩&。  1999年夏,上海青浦地区突发洪灾,肆虐的洪水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灾情就是命令。王庆平顾不上临产的妻子,带领通信保障应急分队冒雨出征,临时通信指挥所设在朱家角一幢二层楼里。6月29日深夜,风刮个不停,雨越下越猛。节骨眼上,通信载波机出现故障,指挥部有线通信突然中断。  &有线断了用无线,一定要保证指挥通信畅通!&王庆平下达快速抢修命令后,迅速组织进行无线通信联络。他操起两部对讲机就向楼下的电台车奔去。由于雨天地滑,他一脚踩空,&嘭&地一声,胸部重重撞在楼梯口护栏上。刹那间,他眼前一黑,一阵刺痛电击般传遍全身,人顿时失去重心,瘫坐在地上,而手中紧紧攥住的近万元的对讲机却丝毫未损。他好不容易站起来,踉踉跄跄闯进雨幕,咬着牙登上电台车。  王庆平胸部被撞部位一会儿就发青发紫了,可他始终坚持在抗洪一线。此后的日子里,他感到胸部时常疼痛,不敢大口喘气,不敢甩开膀子走路,睡梦里翻转身也会被痛醒,特别是咳嗽一声,胸口如刀剐般。他取出急救包里的绷带将胸部绑得严严实实。站里军医一再催促他去医院检查,可他没当回事,总以为是点皮肉伤,不会有大问题。在抗洪最紧张的日子里,他昼夜不离岗位。  一天上午,他随通信站汪主任冒雨查看通信线路,暴雨冲刷的乡间路面坑洼不平,王庆平下车时不留神,脚下一滑差点摔倒,&哎哟!&一声,他斜靠在车旁的一棵树上,脸色煞白,大汗淋漓。汪主任关切地问:&你怎么了?要不要去医院看看?&王庆平一边用双手捂着受伤的胸部,一边解释:&没什么!没什么!前几天不小心撞了一下。&&哎!你可不能马虎,不要拖出毛病来。&&估计没什么大问题,现在抗洪紧张,正是用人的时候,我能挺过去。&受伤后的那些天,他凭着年轻硬撑着,有时实在痛得难受,就吃几粒止痛片,贴几张跌打膏。几天后,妻子汤梅来电话,他怀着歉意告诉她:&你快临产了,自己可要小心啦!&却只字未提自己的伤情。  抗洪胜利回撤时,军医把王庆平架上车送到第85医院检查治疗。X光片结果出来了:第10根肋骨骨折。医生在灯下指着片子问:&伤多久啦,怎么伤的?&&18天&&&  &你怎么能这样玩命!&医生一时竟不敢相信,一个大活人,肋骨断了18天,真不知是怎么&挺&过来的!   绘制通信路由图  1999年11月,时任通信站三连连长的王庆平发现,通信大楼传输中心的路由图是官兵们手工绘制的,通信路由没有确切地标注在地图上,而只是简易标记了路由走向,看起来不形象直观,线路出现故障后,传输分队只能向线路外勤维护分队报出故障点的概略方位,外勤分队有时为了找准故障点要走许多冤枉路。当时,全军上下掀起了群众性科技练兵的热潮,王庆平琢磨着怎样借科技练兵的东风,重新用电脑在地图上绘制一张标注精确、美观实用的通信路由图,提高判定故障点的精确度和检查通信路由走向、排除线路故障的效率。  王庆平知道新装备与老装备的传输方式、传输过程截然不同,而自己对线路原理几乎是个&门外汉&,制作路由图又必须同时掌握线路和传输专业要领。为此,王庆平打起背包住进位于市郊的线路维护分队,连续四天跟官兵一起训练、查线,虚心向线路维护技术骨干学习。回到连队后,他抱着一大堆线路维护、通信传输、光端机工作原理图,一头扎进了通信路由图绘制的课题中。那段日子里,王庆平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搭了进去,短短半个月就啃完了《光纤传输网维护规程》、《长途光缆维护手则》、《数字通信原理》等专业书籍,弄清了线路维护专业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  路由图上要标注台站、路由、路由级别、性质等多种要素,为了精确制作,王庆平到上海市有关部门复制了标准的电子版上海地图,在去除地图上一些无关标识后,开始按比例在地图上标注通信线路。  原以为能很快完成路由图标注的王庆平,再一次遇到了&拦路虎&,市区、郊区通信线路分布疏密不均,部分区域通信线路过于密集,绘制在地图上看不清楚,采用常规的标注办法无法达到最佳视觉效果。王庆平知难而进,一连几天挑灯夜战,还利用双休日到兄弟部队和专业院校求教,又在上海市西中学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一种功能更齐全的绘图专用软件的操作技能,采取局部等比例放大等措施,才算解决了绘图技术难题。为让官兵在一张路由图上能够准确地看清每一条通信线路的确切走向,王庆平对每一个标注位置都要精确计算,拿不准时还要到实地勘察后才进行标注。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在战友们的帮助下,王庆平终于完成了长6米、宽4米的路由图绘制任务。从此,传输分队判定线路故障点的精确度明显提高,官兵只要用仪表并结合路由图进行测算,就能向线路外勤维护分队提供误差不超过几十米的故障点方位,抢通线路的时间明显缩短。    研制电源远端监控报警系统  每到用电高峰期,通信站机房就会因为电压不稳或设备短路出现一些故障,站里的程控机房、传输机房和一号台的设备将无法工作,影响了警备区首长机关的通信畅通。2001年夏季,断电问题尤为频繁,电源分队的检修工作量比平时高出了好几倍。每次线路出现故障,官兵们都要楼上楼下、院里院外地跑,工作效率很低,严重影响通信保障质量。  &能不能搞一个电源远端监控报警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王庆平的想法立即得到了电源分队长张文的积极响应。说干就干,在王庆平的带领下,他们先是到地方一家电力公司了解咨询,并请他们在技术上给予支持。得到的回答是:光设计费一项就要5000元钱!这么大一笔钱对一个基层连队来说确实不是个小数目。  王庆平决定自己干!他毛遂自荐当攻关组长,选调了分队长张文等业务骨干担任组员。没有经费,王庆平找组织找领导反映,请求给予支持;没有资料,他跑书店、上网查;没有材料,王庆平就带着官兵到市场采购或自己动手在站里的仓库里修旧利废&&  王庆平带领技术骨干,依据&电源吸合&和&弱电控制强电&的工作原理,很快找到了研制电源远端监控报警系统的技术&支撑点&。接着,他们把东挪西凑来的降压器、整流器、稳压器、继电器、发光二级管和电铃等零部件,逐一定位排序,经过20多次的实验,终于完成了系统的前期制作。为了解决系统的散热问题,王庆平在自制的系统木箱底板上钻了两个小孔,装上计算机CPU风扇;为了寻找系统的最佳安装点,他们根据大楼各机房的位置、线路走向,科学设计图纸、铺设电缆线。王庆平精通电器维修,他知道,焊接线路是个细活,线路接错电流会把系统零部件烧毁不说,稍有不慎,手还会被烙伤。为了把电缆线中细如发丝的240条电线,一根根准确地焊接到继电器圆珠笔孔小的&触点&上,王庆平用上穿针引线的细功夫进行焊接,尽管手指尖多处被烧得发红的烙铁烫伤,脱了好几层皮,可他仍然坚持高质量地完成了焊接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连续20多天的苦干,仅用2000元便成功地研制出了电源远端监控报警系统,实现了电源分队值班员不出机房,便可以通过监控系统现场判断故障出在哪,并可直接上机维修,工作效率一下子提高了20多倍。地方一家电力公司得知这一消息后,还专门派人来部队参观见学。   挑战新装备  2000年国庆期间,通信站三连担负军委领导在沪视察的通信保障任务。  A、B双线路铺完了,电话机连接上了,自动切换机开通了&&可一调试,在使用A线路时,自动切换机上相应的指示灯没亮。线路不通,赶紧查找&病症&。查终端,电话机设备完好;查线路,数十公里的线路一厘米一厘米地检查,仍然没有发现问题&&那一晚,王庆平带着王洪军等技术骨干忙碌到了深夜12点,却依然一头雾水。  会不会是自动切换机出了问题?王庆平把目光聚焦到了这台新装备上,决定对它开膛剖肚。其他战士不免担心起来:&连长,那可是价格昂贵的高科技装备啊!万一拆坏了,这责任谁承担得起?&  &越是高新技术装备,我们越要钻进去,把它学懂弄通,否则打起仗来会贻误战机啊!&王庆平亲自动手,拆开了自动切换机。五、六十个集成块密密麻麻,让人眼花缭乱。王庆平找来了一本厚厚的介绍集成块国际标准的书,现学现用。针对书中关于集成块各支脚的介绍,再比照切换机说明书中的线路图,他最终弄清楚了电流的走向,并画成草图记在纸上。然后,用万用表对每个集成块的各个支脚一一进行测试。结果全部完好无损。  再对集成块外围的电阻、二极管一一进行测试。终于发现有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电阻被烧坏。找到了病根,而此时已是第二天上午。王庆平顾不上休息,马上骑着自行车,跑徐家汇、北京东路等各大电子商城,买回来型号匹配的电阻和二极管。王庆平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取出烧坏的电阻和二极管,小心翼翼地换上新的。最后,终于在军委领导来沪之前,让自动切换机恢复正常运转,圆满完成了通信保障任务。   &铁人一号&  2005年清明节,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王庆平烈士墓前的石阶上,摆满了鲜花。鲜花丛里,摆放着一个别致的小铁人。看到这个小铁人,通信站的官兵们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王庆平的外号:铁人一号。  一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晚上11点以后睡觉,早上六点出操,修东西能忘记吃饭,和战士谈心能谈三个小时&&这就是&铁人一号&最常见的工作方式。  2000年7月,王庆平任三连连长。一天深夜,女战士小梁突然口吐白沫,全身抽搐。情况非常紧急,王庆平得知后冲进房间背起小梁就往楼下跑。在下楼时,由于跑得太急,王庆平一不小心扭了脚,当时脚踝就肿得像馒头一样。大家都劝他到卫生室看一下,但王庆平却说:&快送小梁到医院要紧!&大家背起小梁就往医院跑,而王庆平也一拐一拐地跟在后面。直到凌晨两点,小梁脱离了危险,王庆平才回到站里休息。第二天一大早,连队原定由连长王庆平组织长跑,大家都以为连长昨晚扭伤了脚,早上的长跑肯定要取消了。可这时,王庆平却一跛一跛地走到队列前面,声音洪亮地对连值班员说:&组织长跑!&长跑开始后,王庆平竟然还跟着大家一起跑。大家被连长的这股铁劲感动了,跑得格外卖力。  2004年6月,通信站进行营院整治和俱乐部改造,在得知工程公司仅布局设计费就近万元时,王庆平一口回绝了,主动将这项设计活揽了下来。由于时间紧,开完会王庆平就将自己关进了俱乐部里,用尺和笔在俱乐部里量量画画,在堆满图纸的房间画图、算面积,量了画画了量。连续两天,每晚都到凌晨1点多才休息,仅铅笔就用了六七支。第三天中午,俱乐部管理员赵玉华端来饭菜,王庆平冲他摆摆手说:&没空吃饭了,我要赶紧把图纸送到工程公司去。&说完就转身下楼,骑上自行车不见了踪影。下午,王庆平回到通信站,他高兴地对小赵说:&请教了专家,人家说方案可行,再小作修稿就可以了。&小赵说:&你还没吃饭啊,我去给你弄点来。&&不饿!&王庆平说完,又摊开图纸画了起来。  像这样&超负荷&的加班,对王庆平来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官兵们问他哪来这么多的事,他总说:&不想什么事也没有,一想就发现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时间不够用啊!&副连长蒋燕至今忆起王庆平还泪流满面地说:&我们嘴巴上说他是'铁人一号',但心里总觉得他实在太累了&&&   一件&奢侈品&  王庆平有一件&奢侈品&--笔记本电脑。这是烈士遗物中唯一一件值钱的物品。  了解王庆平的人都知道,他一向节俭。很小的时候,他就和哥哥王卫平拎着一个蛇皮袋,在家附近拾些废铜烂铁、瓶瓶罐罐和废旧报纸等。然后,走上两站路的距离,卖到废品收购站。一次卖三五分钱,日积月累攒到六七角钱后,他们就给家里买些生活用品,给自己买课外辅导教材看。他工作后,买了一辆自行车,零件换了又换,可他就是舍不得买一辆新的。战士们经常看到他穿的毛衣袖口破得脱了线,他晾晒的内衣大都很破旧,平时难得有一件像样的便装。可就是这么一个生活上&吝啬&的人,却买了台全站价格最高的电脑。  2002年,王庆平从新兵营回来后,干起通信站副教导员的活,平时用电脑设计制作的工作越来越多,原有的办公电脑已跟不上图形设计、音视频编辑等操作的需要。他劝服了妻子,毫无顾虑地拿出18000元,买了一台高配置、大容量、多功能的笔记本电脑。而有谁知道,就这18000元钱,却是他和妻子一年多的积蓄。  笔记本电脑买回来后,第二天便被王庆平拿到了办公室,从此成了通信站的办公电脑。妻子汤梅为此抱怨,&你不假公济私,但也不能假私济公啊!&然而,王庆平每天用笔记本电脑处理的工作太多了:寄给战士家长的贺年卡的设计要用它,站里画廊设计要用它,给退伍老兵制作纪念光盘要用它&&哪一个设计任务都需要这高效的笔记本电脑作平台。他给妻子算账:以往设计好给退伍老兵的视频资料后,都要拿到地方电脑公司刻录成盘,刻一张盘就要10多元,现在,用自己笔记本电脑里的刻录设备,每年刻录100张就能省下1000多元钱,这对我们单位可是不小的节约啊!  为确保电脑始终保持良好性能,王庆平每次翻阅《电脑报》时都特别留心有无新的软硬件介绍,一旦有便会把它记在笔记本里。每月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他到市场上把有关软件、硬件买回来。战友们说,&在通信站里,他的电脑配置永远是第一。&  王庆平就是这样,在生活上节俭,在工作上&奢侈&;对集体大方,对自己节俭。   一盏&不灭&的灯  在通信站官兵的心目中,王庆平办公室里的灯好像是一盏永远都&不灭&的灯,早上战士们没起床就亮了起来,晚上直到王庆平查完哨,甚至等他啃完一本书,弄懂一个未懂的问题,乃至深夜,它总是这么不知疲倦地亮着。  1998年3月,新兵刚下连的一天深夜,新战士曹华平站夜哨,一点半到三点半。一上哨,曹华平就用警惕的目光扫了一下营区。这时,他发现从一扇窗户里还透出灯光,曹华平来到了指导员王庆平的房门前。  &唉,指导员怎么连灯也忘关了,开着灯竟然能睡得着!&想完,曹华平就慢慢地推开指导员虚掩的门准备关灯。一推开门,小曹惊然发现指导员正穿着大衣在写着什么。由于动作不大,全神贯注的王庆平并没有发现曹华平。曹华平见状,连忙退了出来,慢慢地带上了门。那盏灯也一直亮到凌晨两点多&&  熟悉王庆平人都了解,王庆平是通信站里的大忙人,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看一本书是一口气,琢磨一个东西不顾早中晚,干一件事是不管吃饭天黑。熟悉王庆平的人也都知道,王庆平从小就是爱学爱钻的人,刚来通信站时他只懂载波专业,一年后通信站里的4个专业他样样精通。  王庆平在当通信二连指导员期间,有一次连队保障的通信设备出现故障。连长出差在外,若联系厂家工程师从外省赶过来维修,时间不允许。正在大家焦急之时,王庆平一挽袖子说了声&我来试试!&便在设备前摆弄起来。起初大家怀疑他的能力,可没想到半小时后,故障在他的手里一举排除。王庆平的修理绝活从此名扬全站。但是有谁能想起,一个个深夜,一个个午后,王庆平忍着严寒酷暑拿着修理书籍在啃,拿着电烙铁、万能表在试验的情景呢?  2001年,王庆平被提升为通信站副教导员。通信站的官兵跟王庆平开玩笑说:&当上了副教导员,你这下轻松了吧,没东西需要学了吧?&可是,王庆平房间里的那盏灯仍孜孜不倦地亮着。  当了副教导员,王庆平负责管站里的文化建设。一管上文化工作,王庆平更加忙了起来。小到一只装音箱的木箱子,大到通信站里的俱乐部改建工程,王庆平什么都要问一问,什么都要管一管,什么都要学一学。功放坏了自己修,隔音板材料自己找,舞台设计自己弄&&  当干部13年,换了6个岗位,但无论到哪,王庆平总是一如既往地忙碌着学习着。除了干好本职工作,王庆平还是个多才多艺的青年,书画、雕刻、电脑、电器,他也很擅长。有时,通信站的官兵也经常跟他开玩笑:&副教导员,你都懂这么多了,还每天起早贪黑地学什么啊?&每每这时,王庆平总是一脸谦虚地说:&哪里啊,岗位在换,任务也在变。部队需要的,正是我要学的!&   &电脑通&  王庆平是全站计算机方面的姣姣者。全站22名大学生干部,包括4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对他的计算机运用技能都佩服不已。  其实1999年王庆平刚到三连任连长时,他对电脑的操作还仅局限于入门水平。但上任没多久,南京军区组织话务专业授课比武,要求每个军级单位的通信站都要制作一系列课件参赛。刚开始,王庆平认为不就做个课件吗?只要课备得好,课件还不是小菜一碟。谁料,等他真正开始制作课件,才发现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这下可急坏了王庆平。他边学边干,摸索着制作了一个课件,可是拿到司令部通信处,别人对他说:&连长,你这课件太简单了,怎么能拿到军区去呢!&王庆平顿时满脸通红。&我就不信玩不转电脑?&王庆平下决心要征服电脑。他买来了《幻灯制作》等&新电脑生活丛书&,从最简单的打字、Powerpoint软件操作等学起,向指导员胡小平请教。他白天忙着连队的管理训练,晚上熄灯后打开电脑对着教材研究,不过12点不睡觉。3个月后,构思巧妙、美观大方的4个课件便呈现在官兵们面前,大家惊叹不已。这4个课件在军区比武中全部受到好评,为连队比武夺冠作出了重要贡献。  成功给王庆平带来了喜悦,也让他深刻体会到掌握高科技知识的重要性。渐渐地王庆平成了一个电脑迷。王庆平对连队官兵说:&信息时代不懂电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盲。&王庆平首先给自己制订了电脑知识学习计划,自费订阅了《电脑报》、《微型计算机》杂志,购买了《多媒体软件》、《三维动画制作》等书刊,天天学习到深夜。他有时利用节假日到电脑市场,一蹲就是半天,与电脑的销售商、维修商套近乎、请教问题。只有中专学历的他在电脑学习中经常碰到陌生的英文单词,王庆平决定搬掉这只&拦路虎&。英语学习需要日积月累、长期不懈的坚持,而他当连长事务性工作又多,没有整块时间用来学习。怎么办?于是他就用小纸条,在正面写上英文,反面注上中文。集会前、睡觉前、吃饭后&&一有空就拿出来看一眼。后来,凡是电脑里冒出的英文单词再也没有能难倒他的。  有了厚实的英语底子,王庆平学电脑也更轻松了。《电脑报》上只要有最新软件介绍,他都要到街上买回来学习操作。如今,Flash、Authroware、3Dmax等软件,在他手下都能运用自如。通信站俱乐部改建的装修方案、每年送老兵文艺晚会的背景图、站部的宣传廊画板等,都是由他用电脑亲手设计而成的。站里谁的电脑坏了,也都请他来解决,几乎每次他都手到病除。    &非典&时期的上尉放映员  2003年4月&非典&时期,通信站严禁人员外出。几天下来,看着门外的霓虹闪烁,听着营院外的喧闹声,站内的官兵们顿感营区里的冷清和枯燥。  一天晚饭后,通信站二连技师吴东单突然听到这么一条通知:晚上篮球场集合看电影!看电影?&非典&期间怎么还有人来放电影?吴东单一脸的疑惑。  晚上六点半,&非典&期间通信站内的首场电影开始放映了,篮球场边的幕布上映出了几个红色大字:冲出亚马逊!全场欢声雷动。没想到还是部大片,吴东单也是一脸的兴奋。兴奋之余,吴东单才发现,今天的幕布比以前的小多了。带着疑虑,吴东单自然地朝放映位置看去。只见一束强光从篮球场中央发射了出来,原来是一台投影仪,投影仪边上是一台电脑。吴东单恍然大悟,原来是简易的电脑投影放映。&这肯定是站里放的吧!&边上的战友在一旁嘀咕。吴东单又好奇地看了看电脑边那个忙碌地点着鼠标的&放映员&,还是个上尉呢!吴东单一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就知道肯定是王庆平副教导员。果然,音箱里传来了王庆平那沙哑的声音:&今天第一次组织小电影放映,以后每周两场&&&话音一落,&哗哗&的掌声就响了起来。接着,王庆平精心制作的一组防&非典&幻灯片开始放了起来,什么&三勤一防&、&五个要&、&七不准&,十分形象生动。接着新片《冲出亚马逊》就开映了,随着电影的开映,通信站的官兵也逐渐融入了欢乐的世界&&  从那以后,《大决战》、《决战沪宁杭》等百部优秀爱国主义电影又走上了通信站小电影的银幕,使官兵们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紧接着,王庆平又策划出了小广播、小晚会、小图书室等活动,不仅有了电影,还有了歌声、书声和笑声。   一个木制调音盒  在三连,至今还保留着一个木制调音盒。  它由六块三合板用钉子、订书针合钉而成,长约10厘米,呈一个精致的看台形小木盒。调音盒的一边用钢笔写着制作日期&日&,正面装有两个黑色塑料旋钮,周围用钢笔画着刻度,表示着音量的大小。调音盒外侧有6个插孔,整齐排列。将它与音响设备连接起来测试,效果非常好。  三连官兵谈起了它的来历。王庆平当连长后,发现连队俱乐部因经费紧张,除了两台电视机外,影碟机、调音盒、功放等设备都没有,文化活动难以开展。王庆平首先向司令部公勤队借来4个闲置在仓库里的坏音箱,自己把它拆开,将里面未损坏的喇叭合并同类项,重新按高中低音喇叭分类,组合成两个新的音箱。通过东拼西凑,影碟机、功放等设备陆续进了俱乐部。最后还缺一个调音盒,王庆平到市场上一打听要上千元,情急之下,他萌发了自制调音盒的想法。  王庆平到图书馆翻阅相关书籍,弄通调音盒工作原理,又到乐器商场,绘下调音盒式样,抄录说明书里的线路图等图文资料。再到电子市场,选购来旋钮等元器件。最后,找来三合板,用刀切割木板,按照线路图连接电子元器件,装钉成小木盒&&那段时间,俱乐部的灯常亮到凌晨一二点。几天后,一个结实精巧的调音盒完美出炉。  当年八一建军节,调音盒派上了用场。共建单位的同志被部队的节俭作风所感动,当年底,给通信站赠送了一台专业调音盒。而连队则珍藏起了这个木质调音盒。三连指导员张彤霞说:&这个调音盒已成为连队的'传家宝'。&   提神的教育课  &听他讲课,我们特别来精神!&二连士官曹华平对王庆平任二连指导员时上的第一堂政治教育课记忆犹新。  那天,大家一坐下,王庆平就笑呵呵地问大家:&战友们,你们留意过夜空里的星星么?你们喜欢哪一颗?&&我喜欢北斗星!&&我喜欢流星!&&我喜欢启明星!&&我喜欢水星!&&&大家纷纷举手踊跃发言。说着,王庆平就从一大堆资料里调出了许多星星的图片和资料。&大家看,这些星星每一颗都有它的作用和用途,都在无私地散发着它们的光芒!今天我们这堂教育课的题目就叫《星大星小皆发光》,如何正确看待革命分工&&&听着王指导员的话,大家这才恍然大悟。接着,王庆平又请七八名新战士来谈自己的理想。谈完了理想,王庆平又给大家讲了&南京路上好八连&大学生士兵公举东如何正确面对岗位分工,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士兵的故事&&大家聚精会神地听指导员讲课,都入了迷。  &王指导员上课语言幽默,形式生动,时不时还向我们提问,让大家都参与进来,课堂气氛很热烈。课后,他还组织我们讨论,问我们课讲得好不好,这样讲行不行?&  为当好一名指导员,王庆平在备课、授课上花了很多功夫,想了很多点子。每次上教育课前,他都要去图书馆、上网上搜集大量的资料。最近发生什么重要大新闻,社会上流行什么,出了什么新书,以及对这些如何评价?等等。大家都能从他的教育课里了解到许多新信息新知识。听了王庆平的课,大家都说:提神醒脑长知识。   &要像手表一样准时&  干工作不拖拉,风风火火。这是通信站官兵对俱乐部管理员赵玉华的评价。一说起这个,赵玉华眼眶就湿润了。他说:与王副教导员相处,我改掉了许多坏习惯。  刚当俱乐部管理员时,赵玉华还是个初来乍到的新兵。站里安排他负责管理图书,打扫卫生,开放各类娱乐室。记得,2004年站里筹备迎&八一&文艺演出期间,站里三个连队每晚都要分批来俱乐部排练节目。第一天晚上七点半,计划安排三连来俱乐部排练。结果赵玉华因整理图书晚到了十分钟,事后,王庆平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对他说:&连队的排练时间很紧张,你这个管钥匙的一定要准时到场。&  又过了一个星期,那天晚上赵玉华因为外出购买俱乐部用品,没有手表掐时间,又比预约时间晚到了五分钟。当赵玉华满头大汗跑来开门时,王庆平就站在等候的队伍前,赵玉华以为王副教导员这次肯定会严肃地批评他。没想到,王庆平也没有批评他。排练的人员走后,王庆平拿起拖把帮助小赵打扫卫生。边打扫卫生,王庆平就边和小赵说:&连队一天只有12小时用来工作训练,你一人迟到大家都得等你。干工作必须要有时间观念,当管理员也一样。连队战士的时间非常宝贵,他们利用休息时间排练,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工作忙而随意耽误他们的时间。干工作就要像手表一样准时,宁可提前,决不能迟到!&听着听着,小赵的脸就红了。打那以后,小赵逐渐养成了准时的好习惯,再也没有耽误过工作。   做事追求完美  王庆平身边的战友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即他做事标准非常高,要求非常严,心也非常细。他生平最喜欢说:&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把它做好,做完美。&  2003年老兵退伍前夕,通信站举办文艺晚会,王庆平前后忙了近两个月。从演出的会标、舞台的布景到台上的背景图片,一一潜心制作;从节目的编排到节目的彩排,一一亲自把关。经常是深夜十二点后,他还忙着舞台的设计,考虑着各种道具的摆放,琢磨着音响设置的最佳方案。  文艺晚会里有一个&枪林弹雨&的舞蹈节目,描绘的是一个英雄班集体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畏艰难险阻,不怕牺牲,英勇完成任务的感人场景。当时由于没有专业的音响灯光设备和服装道具,演出效果大打折扣,王庆平看后深感遗憾:&如果能加工一下,再配上专业设备该多好啊!&为了能让这个节目的场面烘托得更为壮观,把革命战士的英雄本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开始奔波于附近的戏剧学院和文艺演出单位之间,寻找帮助。他一边找专业的导演请教,回来后自己潜心研究编排,一边聘请专业舞蹈老师现场指导。11月底,当这场文艺晚会演出时,在场观看的领导、同事、战士被深深地打动了。战友们笑夸王庆平:&有你这么优秀的导演,电视台的导演也要下岗了。&  2003年8月,警备区司令部直属队开展首届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王庆平组织几名干部制作竞赛活动需要的幻灯片。为了几道竞赛题,王庆平已经让大家几次更换了设计方案,最后大伙一直忙到凌晨一点多,完成后,满以为这一次可以过关了。正当要关电脑准备离开时,王庆平从机房查班回来了。他看完大家的&杰作&后,只有一个评价:&再改改!&接着,他在电脑屏上不停地比划着:这几个地方还不够好,如果这样是不是会更好点呢?同时,他开导大家道:&干工作应当不断追求完美,每项工作都要做到一次比一次成功,一次比一次精彩!&后来,参加完竞赛活动的官兵都认为,考题出得科学合理,很受教育。而熬夜加班的几名干部也体会到了追求完美所带来的喜悦。  舞台幕后的故事  最近几年,通信站官兵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站里文艺晚会一年比一年好看,一台比一台精彩,晚会不仅本站官兵爱看,驻地老百姓也常常赶来饱眼福。官兵们都说:这应归功于副教导员王庆平。  2004年11月,王庆平和站里的骨干们又为退伍老兵文艺晚会忙开了。资金短缺,王庆平找到上级领导和静安区民政部门协调,请他们给予支持。没有道具和服装,他几次登门到警备区战士业余演出队借用。为设计一个有气势、有军味的舞台,他苦思冥想了好几个夜晚。为节约经费,他带领战士到批发市场去采购泡沫塑料、买木条&&  连续加班的李盈芬埋怨王庆平:&我们又不是搞专业文艺晚会,标准这么高干嘛?又是雕长城、军徽、白鸽的,又是挂军旗、国旗的,有必要吗?&  王庆平说:&现代文化传媒太发达了,电视文艺频道和报刊杂志多,官兵们欣赏文艺水平也越来越高,节目质量不高能行吗?&  &可我们毕竟是部队,又不是专业演出队。&李盈芬说。  王庆平笑了笑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就拿退伍兵专场文艺晚会来说,这些老兵当年都怀着保卫祖国的一腔热血来到部队,如今就要退伍返乡开始新的生活,让他们看一场精彩的文艺晚会,给他们的军旅生活再添一些精彩,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再美好还不只是一瞬间。&听了他的话,李盈芬感叹地说。  &不!我要把这些变成老兵永久的记忆,把节目拍下来,穿插一些他们平时工作生活的镜头、照片,制成光盘送给他们,让他们永远珍藏,珍藏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王庆平略带调侃地说。  当年底,退伍老兵的行囊里都装着由王庆平亲手刻录的一张光盘。   吹& 哨  &邹队长,吹哨集合打扫饭堂!&1998年10月的一天,刚调入通信二连的分队长邹慧接到了指导员王庆平下达的第一个任务。  &是!&邹慧应声答到。接着,拿出随身携带的哨子吹了起来:&嘘--集合!&听了哨声,王庆平立即皱起了眉头:&你这哨声怎么像蛐蛐叫,有气无力的,没点军味!&邹慧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来,我教你吹哨!&  &哨声似命令,哨声能传神,哨声能吹出军人阳刚之气,能吹出战斗力。节奏明快的哨声能让军人刹时清醒,充满活力。能否吹好哨是一名军人特别是指挥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你瞧我的!&王庆平说着从邹慧手里抢过哨子:&嘘--嘘!嘘!!&顿时,清脆、嘹亮、激昂的哨声冲荡着整个军营。  &那怎样才能吹好哨呢?&听了王庆平的哨声,羡慕不已的小邹迫不及待地向王庆平请教。  &一声长,两声短是集合哨;连续短促声是紧急集合哨;一声长声是听口令哨。&王庆平看了看小邹接着又说:&吹哨的动作要领是,拇指和食指握住哨身两侧,将哨嘴送入口中,两唇含紧哨嘴,两侧不漏气缝,然后深吸一口气,猛地将气匀速地吹出,接着立刻换气,吹两个短促音!哨音要像弹钢琴、发电报一样,长音如行云流水,短音铿锵有力,嘎然而止!&  一席话说得邹慧连连点头,于是,他拿着哨子到一个僻静之处按照要领练了起来&&半个月后,营区的上空飘荡起清纯、嘹亮、高亢、激昂的哨声。  &我也参加考核!&  王庆平到三连任连长,在传输、电源、长机、话务四个机房坚持跟班作业了半年时间。他对指导员胡小平说:&所有连队干部,包括你我在内,都应挑选一门专业和战士一起参加年终考核。&  胡小平是警备区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他性格内向,和早自己两年入伍的王庆平配合很默契,但对王庆平的新设想有不同意见。他说:&哪有连队干部尤其是主官和战士一起参加考核的说法,若真考不好,以后怎么直得起腰板。&  第一回合,两名主官没有形成共识。隔了几天,王庆平主动敲响了胡小平的房门,性格直爽的他坐下来第一句就问:&指导员,你看我们还是带个头和战士一起参加考核吧?&胡小平不动声色,平心静气地说:&连长,我觉得你这个想法不实际&&&  &我们要求战士做到的,作为连队主官,应该带头做到啊!&王庆平打断了他的话,   &我都这么久没接触专业啦,如果考不好,以后怎么在战士面前树立威信?&  王庆平说:&你看,我上军校学的是载波,现在打算考电源专业。我们在工作上是一对好搭档,相信考试也不会差!&  沉思了许久,胡小平终于点头了:&好,我也参加考核!&  年终考核时,王庆平选电源专业,胡小平则选了传输专业,两人成绩均为良好。从那以后,三连官兵爱学习、肯钻研的劲头更足了,连队的各项工作也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  东西南北话&小康&  日上午,通信站电教室里传来阵阵掌声。由王庆平组织的一场东西部战士&东西南北话小康&的讨论会正在紧张热烈地进行。  回忆起这场由王庆平负责组织的讨论会,通信站主任相建华至今记忆犹新:&这几年,许多贫困地区的战士退伍后直接留在上海打工。每年退伍前,都有许多战士私下里外出找工作。2002年底,王庆平就专门作了调查,当年退伍的战士有81%的人直接留在上海打工。对此,王庆平精心筹划准备着这场讨论会。为了鼓励退伍战士返乡建设家乡,他还专门请来了6名在家乡有成功创业经历的退伍战士和上海高校的专家。那场讨论会开得很成功。当年退伍时,仅有2名退伍战士留在上海打工,其他都积极要求返乡。&  &专家们预测:未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重心将移到西部。西部大开发后,西部现在是一天一个样,十年大变样。东西部的差距也是暂时的,各方数据也在不断缩小。我们宁夏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家看这是我带来的图片和数据&&&讨论会上,老战士刘佳面带着笑容,将3块事先准备好的展板揭开,介绍起了这几年家乡的变化:人均月收入达1500元,花园式居住小区得到普及,现代化工厂成群结队&&一席话一比较,来自西部的官兵看到了家乡奔小康的新希望。  &入伍前,我在镇里的工厂上班,月工资不足400元。去年退伍我上班的第一个月,就拿了1700元的工资;入伍前,我们村里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去年退伍时,我叔叔开着自己买的现代小汽车来接我!&谈及今非昔比的家乡变化,去年刚退伍的安徽籍战士夏军凯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一张张照片,一组组数据,一对对比较,让来自宁夏、青海、四川、浙江、安徽、江苏等11个省市的官兵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变,仿佛听到了家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声。  &这几年我们家乡乡镇企业因为引进不到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去年一年就倒闭了14家。在这里我呼吁退伍战士返乡后应积极为家乡建设出力!&现任家乡某实业有限公司经理的退伍战士张存福,用闪动的泪花动情诉说着&&  &西北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能源和资源比较厚实,但如何将这些转变为经济建设的累累硕果呢?南方是我国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基地,许多地方已经率先步入了小康社会。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正在加大。如何从我做起化解这些矛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呢?下面我们请上海师范大学经济学张教授给我们现场答疑,大家欢迎!&东西南北各方的退伍战士和官兵进行讨论后,一旁的王庆平又连忙请来上海师范大学的张教授为官兵们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关问题以及官兵心中的困惑进行了现场解扣子。在场的官兵们举手提问的提问,写纸条的写纸条,现场好不热闹。  直到开饭号吹响时,这场&东西南北话小康&的讨论会才很不情愿地收了场。  以旧换新  王庆平生前总喜欢给儿子乐乐讲《阿拉丁神灯》的故事,故事里巫师乔装打扮成卖灯人到阿拉丁家门&以旧换新&的事王庆平也干过一回。  刚担任三连连长不久,王庆平发现通信员总是隔三差五跟他报告说拖把、扫帚什么的又没有了,需要重新买。他就挺纳闷,每次都是集体组织打扫,统一拿工具,统一放回工具,工具房的钥匙只有通信员有,怎么会丢呢?于是他开始利用打扫卫生的时间仔细观察,非要找出个究竟来。  一个周日的下午,连队照例打扫饭堂卫生,大伙干得热火朝天,王庆平走到饭堂中间,他突然发现垃圾桶里有半截扫帚柄,仔细一看,里面还躺着一个龇牙咧嘴的扫帚头,聪明的王庆平不动声色,通知值班队长下达命令:&带工具操场集合!&拎着已经&尸首分家&的扫帚,王庆平严肃地说:&只断了个柄,就扔掉,那你这个同志拿什么干活,还不是要偷工减料?从今往后,凡有劳动工具损坏,必须拿旧工具其中的一部分来换新工具。否则自己负责!&  打那以后,战士们不自觉地就会小心地使用手中的劳动工具,发现有破损的,不再是像以前那样随手乱丢,而是找来铁丝绳子什么的自己修好。这样,劳动工具的寿命自然就长了,战士们不仅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动手能力也增强了。  连队小广播  在通信站,三连的小广播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直深受官兵们的喜爱。它既是连队官兵成才、沟通、交流的平台,也是连队弘扬正气、公平、创新的载体&&  1999年7月,王庆平调到三连当连长。不久,他就发现许多战士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大家除了看电视、录像,就是打球、打牌。王庆平决定好好利用连队小广播,开拓它的教育引导功能。连里一些战士劝王庆平:&这是指导员管的事,你怎么也管起来了!&&什么你的我的!只要对连队建设有益,谁干都一样!&王庆平说。  在他的精心筹划下,连队的小广播预期开播了。王庆平首先选派两名普通话讲得好的战士担任播音员,并要求播音员每周一换,人人都必须轮流组稿、上播音台。他还结合连队官兵的实际,先后开辟了&知识了望角&、&时事点评&、&军事长廊&、&一句话英语&等7个栏目,丰富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连里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官兵友爱的故事也适时一一登场;要是遇到哪位战士过生日,小广播里的《战士点歌台》专栏准会给他一个惊喜&&每天晚上熄灯前,小广播也会准时响起轻音乐,王庆平说,这是帮大家放松放松心情,好休息。  连队的小广播,不仅成了王庆平工作上的助手,而且也成了官兵生活中的良师益友。连里战士生活上遇到麻烦或困难,只要通过小广播,大家就会伸出援助之手,献言献策互帮互助,官兵们的难题随之也被一一解决。  当好新时代&好八连&的传人  不管是当队长、指导员,还是任连长、副教导员,在王庆平的心里有一条不成文的&铁规定&:每逢新兵下连、老兵退伍时,他雷打不动要带着战士到&好八连&连史馆去听一堂艰苦奋斗教育课,引导官兵学习&好八连&的艰苦奋斗精神,争当新时代&好八连&的传人。  在王庆平的心里,&好八连&就象是一座教育和引导官兵成长成才取之不竭的宝藏。1997年8月,王庆平从公勤队长岗位调任通信站二连任指导员。通信站和&好八连&一样都位于上海市中心的繁华地段,连队战士出营门几步之遥就是&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那璀璨闪烁的霓虹灯,那琳琅满目的名特商品时时诱惑着连队的官兵,影响着官兵的思想行为。  王庆平发现二连这个只有几十号人的男女兵混编连队,有75%以上的官兵是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独生子女,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也许是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连里一些男兵穿衣戴帽互相攀比,你穿名牌我也用名牌;一些女兵们的馋嘴更收不住,整天零食不停嘴;有少数官兵甚至还伸手向家里要钱,用上了动辄数百元的高档商品。王庆平还发现连里官兵们缺少一股&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嗷嗷叫&的精神面貌。平时,要是遇有上级的评比、比武时,连队干部骨干常常是抱着&两头不冒尖&的态度。  连队战士身上的问题,指导员王庆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去教育官兵,用&好八连&的艰苦奋斗精神去引导官兵。王庆平组织连队官兵走进只有一路之隔的&南京路上好八连&。请八连班长公举东讲述自己如何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毅然到部队来报效祖国的心路历程;请&好八连&指导员给官兵们讲述八连官兵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建连育人&&  站在&好八连&连史馆,感受着八连的优良传统,二连的官兵也在思考着。参观学习之余,王庆平对连队战士说:&我们学习'好八连'就是要学习八连官兵弘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和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的精神。&王庆平将&好八连&的新老&三件宝&请进了二连的教育课堂,让&好八连&&节约五个一&走进了二连的教育课堂,也让&好八连&与时俱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走进了二连官兵的心里&&在&好八连&艰苦奋斗精神的熏陶下,二连的官兵们个个深受教育,明白艰苦奋斗并不是过苦日子,关键要时刻树立奋斗不止的思想意识,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  在王庆平的带领下,二连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打了翻身仗,一举跨入先进行列。连队党支部被警备区政治部评为先进党支部,还先后获得了基层建设先进连队和通信战备值勤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一张板凳  在王庆平的办公桌前,有一张不起眼的方形木板凳。有的官兵爱坐它,因为自己有什么烦心事,只要走进王庆平的办公室找到他,他总是热情地让你坐上这张板凳,面对面、心贴心地与你交流。有的官兵怕坐它,因为一旦坐上去后,王庆平就会不厌其烦地指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经常谈很久。但这些怕坐的人后来渐渐也都爱上了这张板凳,战士傅海燕就是其中一个。  2004年10月底,王庆平筹备老兵退伍晚会。和往年一样,他让文学功底较好的傅海燕写节目串词。由于傅海燕那段时期,忙着年终总结和自身退伍后的就业等事情,总静不下心来写串词,王庆平已经让她改了好几遍。  一次,傅海燕又被请进了王庆平的办公室。王庆平手拿着串词稿对傅海燕说:&你坐下来,我们再改改!&王庆平挪出了办公桌前的板凳。  &不了。我站着听就行了。&傅海燕&客气&地回绝道。自己则倚在了门边,一副随时撤离的架势。  &只有坐下来,才能静下心来。&王庆平嗓音沙哑地说道,&我觉得这可能是你军旅生涯里咱们最后一次合作了,我很欣赏你的文笔,我昨天想了一晚上,觉得还有几个地方要改改,你看看这样行不行&&&  傅海燕听了,红着脸坐了下来。不由自主地一抬头,天哪,副教导员满眼血丝,脸部因操劳过度已经略显浮肿,一夜间好像老了许多。耳边再听着王庆平逐条逐句讲述不足之处,傅海燕眼睛模糊了。副教导员这样拼命,还不是为了给我们这些即将退伍的老兵留下军旅生涯的一段回忆吗?&副教&&&小傅哭了,&今天晚上熄灯前我坚决完成任务!&  后来,那台晚会不仅赢得了老兵们的阵阵掌声,而且也赢得了前来观看的机关领导的赞不绝口。  斯人已逝,板凳犹在。傅海燕后来含着泪说:&真想再坐上这张板凳,听一听王副教导员说话,感受他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傅海燕的话立刻引起大家的共鸣。  一个都不能少  &庆平,你刚才在给谁打电话呢,打了那么长时间,我有通知都打不进来,以后谈恋爱打电话时间短一点,这可是上班时间!&直工处参谋徐祖明等公勤队长王庆平刚一接起电话,就批了他一顿。  &我刚才在给一位老首长打电话呢,&。&  &给老首长打电话就可以时间打那么长了?&徐参谋的声音加大了几分。  &徐参谋,我是想把本周&&这样,等什么时候见面时再讲吧。&王庆平欲言又止。  &那行,你先记个通知。&徐参谋急着把通知让王庆平记起来。通知后,徐参谋还忙着别的事,没来得及和王庆平多讲,便挂上了电话。  三天后,徐参谋到公勤队检查工作,王庆平正在给全队战士上法制教育课,徐参谋站在一旁暗自数了一下,怪了,公勤队70来号人居然一个都不少地坐在那儿听课。要知道,公勤队的人可不比连队,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岗位,要想把他们召集到一起可真不容易。徐参谋决心问个究竟。  &庆平,你是怎么把人召到一块搞教育的?&等王庆平讲完课后,徐参谋急急地问。  &我每周都坚持一堂教育,但刚开始人员难落实确实让我伤透了脑筋,有一次教育只有十几个人在位。但公勤队的管理您是知道的,每一名战士都对应一个岗位,人散事杂,如果不参加教育,不知会变成啥样。为了确保一个都不能少,我想了个办法,就是每周日晚点名前就排好下一周的教育时间,我提前三天时间一个个给老首长打电话,一方面问问老首长和公务员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向他们预约一下教育的时间,请他们支持我们搞教育,没特殊的事,让公务员到那一天都来参加,由于提前三天告知,老首长们也都能理解,战士们基本上都能参加教育了。&  &提前三天预约?你做得可真不错呀!&徐参谋赞赏道。  &你那天下通知,我正巧在挨个给老首长们打电话,向他们预告这次法制教育的时间,电话就打不进来了。我想还是什么时候当面给您解释一下好,在电话里就没给您说。&  &你怎么不早讲呀!&徐参谋笑着擂了王庆平一拳。  一次难忘的拉练  2000年夏季的一天,天阴沉沉的,在衡山路、徐家汇、八万人体育馆的道路上,由男女兵组成的一支队伍,身着迷彩服,身背挎包、水壶,腰扎武装带,雄赳赳气昂昂阔步向前走着&&  王庆平为了对官兵进行传统教育,他标新立异,在连队开展&重走长征路,唱红军歌曲&活动,组织大家拉练30公里,途中只喝一壶清水,啃两个馒头。出发前一天晚上,王庆平作了简短动员。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官兵们高举着鲜红的&八一&军旗,兴致盎然、意气风发地按计划向目的地出发。  &下面,我们一起唱一支歌《十送红军》。&王庆平带头起了调,&一送里格红军&&预备唱!&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格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全连官兵抒情高歌,不知吸引了多少路人赞赏的目光。  突然,天刮起了大风,路边的树枝也疯狂地摇曳起来,没过多会儿,老天像被捅破了似的,哗啦啦地下起了雨&&  &大家不要停,继续向前走,发扬我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精神,不达目的不停步!&风雨中王庆平大声鼓励着大家。  雨在飞,歌在飞,可队伍的脚步却没有停下来&&  中午12点多钟部队按计划准时到达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全连官兵庄严肃穆地向先烈们敬献了花圈,在鲜艳的军旗下重温军人誓词: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  &收获是要付出辛勤汗水的&  与王庆平共过事的人都说,他有非常强的集体荣誉感和争先创优意识;他是一位爱岗敬业,永远瞄准第一的优秀基层干部。他时常教育官兵&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  2001年8月,南京军区为提高话务员专业水平,准备举行全区&话务专业大比武&。通信站筹备参加比武的重任交到了时任三连连长王庆平的身上。  面对这次全区部队话务专业比武,通信站大多数同志有畏难情绪:一方面,战士们已有许多年没有参加&话务专业大比武&,缺乏参加大赛经验;另一方面,站内的话务机台设备刚刚更换,大家对新机台的操作还不够熟练。  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专业训练水平?王庆平组织话务分队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发动,提出&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力争第一&的目标。他还和技术骨干一起认真筹划制定了科学的训练计划,并选出6名技术全面的业务尖子,进行强化训练。  在迎接比武的三个月里,王庆平亲自组织参赛者集训,力求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训练效果。从脑功、口功、手功、耳功一步步抓起,一项项攻关。为提高大家的打字速度,他每天拿着秒表计时,并把每个人前一天的训练成绩与第二天的进行比较。两三周内,参赛队员就能平均每分钟打100多字。制作课件是战士们参赛的弱项,他就亲自给大家上课,教大家课件制作,并对每个人的课件进行具体的指导和修改。他既当听众又当评委,战士每讲一遍,他就跟着认真地讲评和分析一遍,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大家再来一遍。经常一天内,王庆平要听50多遍参赛者的教学,自己跟着讲评50多遍。有时战士感到&烦&了,他总勉励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们要知道收获是要付出辛勤汗水的。&  距比赛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参赛队员中兵龄最短的战士潘成玲在&四会&教练员授课训练中,成绩一直不理想,心理压力较大,怕给这次专业比武抹黑,训练情绪低落。一天中午,她找了连长王庆平,&我不想参加这次比赛了,请连长重新换一个人吧!&王庆平便苦口婆心,帮助潘成玲解开心中的疙瘩,同时给小潘加开训练&小灶&,隔三岔五为她&打气&,并及时表扬她训练中&微小&的进步&&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在最后专业比武中,通信站话务分队取得了南京军区第二名、省军区系统第一名的好成绩。  &指导员,我们服你!&  1997年8月,王庆平从公勤队队长岗位调通信站二连任指导员。  当时二连职级较高的技术干部占干部总数一半以上,缺少一股&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冲劲,满足于&两头不冒尖&的&宽松&氛围,连队已经连续6年没有评上先进。  王庆平一到连队,为了取得官兵们的理解和支持,他找全连的每一位同志谈心,找问题根源,解思想扣子,定对策措施,争取让连队早日重返先进行列。连队一直注重专业训练,但对共同课目训练抓得不够。王庆平将共同课目训练作为作风养成的有力抓手,从每一个队列动作严抠细训。针对连队驻在闹市区,没有专门的训练场,体能训练难组织,王庆平从抓长跑入手,每周都要带男兵跑两次5公里,带女兵跑两次3公里。他还针对个别干部离开营区不请假的现象,以身作则,干部与士兵按同一标准执行,严格请销假制度。  在王庆平和全连同志共同努力下,连队建设逐步走向正规。第二年,连队就打了翻身仗,连队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一举跨入先进行列。感受到光荣的官兵们终于明白了王庆平的苦心。这年的大年三十,全连同志异口同声地对王庆平说:&指导员,我们服你!&  在王庆平带领下,1998年12月,二连因成绩显著受到警备区司令部嘉奖;1999年6月,二连党支部被警备区政治部评为先进党支部;1999年,二连被警备区司令部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连队;1999年,二连被警备区司令部评为通信战备值勤先进单位。  道& 歉  在通信站官兵的心目中,王庆平既是一个严厉有加的领导,又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大哥;他对别人要求严格,对自己也从不放松。他的办公桌抽屉里放着一本&教训录&,偶有工作上的失误,他都要一一记录在案,避免下次重犯;和别人每每产生误会,他都要主动找别人沟通,化解矛盾。王庆平向李盈芬道歉的事就是其中一件。  &小李,不好意思,昨天,没有经过你的同意,我不该把你最爱的'老伙计'拆散了架!&一大早上班,王庆平便一手拎着画架,一手敲开李盈芬的画室。  李盈芬看了他一眼没有搭理他。  &你瞧,它跟以前一样完好无损了。真是对不起,请李大画家不要生气了,我向你道歉!&王庆平言语中透着真诚。  &别!别!副教导员你也是为了工作。&面对王庆平真诚和坦率,李盈芬也不好意思起来。  事情还得从2003年11月说起,接连几天,王庆平的心情特别好,站里新建成的俱乐部竣工了,为了庆贺这一喜事,他跑前颠后的为&庆典&忙乎着。  为了给俱乐部的&金匾&找个支架,他先是想让战士抬着觉得不严肃,想用木条新做一个架子觉得不雅观,再想买一个新架子,跑了几个商店,最便宜的也要300多块钱,用一次就进仓库,觉得太奢侈了&&怎么办?他仔细一思忖,突然想起站里的李盈芬有一个画画用的铁架子,何不借来用一下,这样即省了钱又美观大方。于是,他找到李盈芬借来了画架。  俱乐部的牌匾往架上一放,大小、高低正合适,美中不足的是架子中间的杆子长出一大截。王庆平没有多加思考,找来了螺丝刀、钳子,连拧带拽地就拆卸起来&&  &副教导员,你怎能这样?没经过我的允许就把画架拆散了,你看漆都掉了!&带领战士前来打扫卫生的李盈芬,撞见自己心爱的画架正在&遭劫&,心疼得大声嚷了起来。  &我,别发火呀,你听我解释?&  &我不听,你就是不该把我的画架拆了!&李盈芬满脸涨得通红,气冲冲地跑出了俱乐部&&  谁都不能特殊  &你的领带没系好,太松了!军帽里不能塞东西&&&想起王庆平,张文就会想起当年他在三连当分队长时王庆平说的那些话。尤其是2001年8月发生的一件事更令他刻骨铭心&&  那天,连队晚饭前集合,张文动作稍微慢了一些,部队集合完毕,他才匆匆赶到,没有喊&报告&就直接跑进队列,这一举动没逃过王庆平的眼睛,他命令:&张文,出列,你入列喊报告了没有?&  &到,没有,是!&张文在众目睽睽之下红着脸,憋着一口气走出了队列,只得重新喊了一声:&报告!&才得以重新入列。事后,张文对这件事有些想不通,当天晚上便找连长王庆平&理论&开了。  &连长,我大小也是个干部,总不能让我在全连面前难堪吧,有必要那么较真吗?&张文闷着气对王庆平开了&火&。&那你说,我应该怎样做呢?&王庆平反问道。  &干部不能像战士一样要求,你这样做未免有些小题大做!&张文说。&什么小题大做?对战士要求严,对干部要求就得更严,没有过硬的干部,就没有过硬的连队!&王庆平严肃地说。  &我&&&听了王庆平的话,张文哑口无言。  王庆平接着说:&在三连没有特殊的人,制度面前没有特殊人,三连的荣誉是一茬又一茬官兵严格要求创出来的。&  张文心里的怨气消了。如今,张文也当上了连队主官,他说:&在连队管理上,我也像老连长一样严格要求每一名官兵。&  &朝霞晚霞我都管!&  已是深夜十一点多了,细雨随风斜斜地挥洒着,这使得渐已入深的冬夜愈加静谧寒冷。到机关帮助工作没多久的吴跃忠加完班走出了办公楼。刚一走进临时住宿点公勤队的大门,他便看到一个人影在向外张望着。  &谁,这么晚了还没睡?&  &是跃忠吗?我,庆平,你今天又加班了?&  &对呀,机关嘛,总有忙不完的事,你怎么这么晚了还没睡?&  &我们还有一名老首长的公务员没归队,我在等他回来呢。&王庆平边把吴跃忠让进队部边说。  &听说你现在每个星期都要到老首长家巡回走访一趟?&  &对,我们公勤队的工作不比连队,事情多且杂,公勤队只有我一个主官,仅仅找战士谈心还不一定能了解全面情况。到老首长家里去,既可以了解公务员的情况,又可了解老首长的需要,以便于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老首长我们处有专人管理,你操那个心干啥?这样累不累呀?&  &看你这话说的,战士们是朝霞,老首长是晚霞,他们都是太阳发出的光,我不管他是几点钟的太阳,只要对我们公勤队建设有利的事,对老首长服务有利的事,我都要管,都得对他们负责,为他们服务!&王庆平的玩笑中富有几分哲理。  回到宿舍,吴跃忠怎么也睡不着觉。  &王老抠&  2004年6月,通信站俱乐部要翻新改造,王庆平负责工程的牵头工作。由于工程时间相对较紧,站里建议由施工队来全程实施。但王庆平为了节约经费,主动揽下了搬迁、俱乐部布局设计等活,节约经费2万多元。  工程开始后,王庆平天天在工地上来回转,空调、音响、投影等设备的安装调试都由他自己动手解决。在进行俱乐部文化活动中心的吸音板制作时,王庆平听说施工单位吸音板材料报价1000多元一个平方,而且材料还达不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当天下午,他就骑着自行车跑了5个建材市场打听。当了解到嘉定区的F1赛场新闻发布厅的隔音材料最好时,王庆平立即乘公交,花近两个小时跑到赛场打听,最终打听到了生产该隔音材料的厂家,并买来了这种隔音效果又好、价格又便宜的吸音板。事后,施工队的老板无奈地对王庆平说:&真服了你!&  7月,恰逢上海高温。一天,俱乐部里的一台老功放突然不工作了。王庆平听说后,当天中午就带着赵玉华,两个人穿着背心在修理间里摆弄起来。看着王副教导员满头大汗地忙了一中午也没修好,赵玉华就有些怨言:&拿出去修算了,要不了几个钱!&但王庆平却没有放弃,查找到了原因后,写了一张小纸条,让小赵骑车出去买配件。赵玉华骑着自行车,跑了12家修理铺,才买齐了这些老配件。买回来后,经王庆平一摆弄,不一会儿就开始工作了。  &能做的做,能修的修,不能做不能修就买。要买就要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这是王庆平对赵玉华说的话。如今,王庆平走了,但他&王老抠&的精神却被赵玉华继承了下来。  喊& 歌  &军歌就是战歌。战歌是喊出来的,这才有气势!&王庆平当二连指导员时说的这句话,官兵们至今铭记在心。那次喊歌的场面,二连的官兵们难以忘怀。  1998年3月的一天晚上,二连看完新闻联播后,连队组织学新歌。教大家跟唱、让大家背歌词,教歌员在台上忙得不亦乐乎。四十分钟过后,全连在指导员王庆平的带领下进行试唱,结果大家唱得不齐,声音也不够大,一点气势也没有。  这时,王庆平下令&一个分队一个分队来!&  这次唱得比较齐,但声音还不是非常响亮。&你们这叫唱歌啊?一点力量都没有。我们唱歌不是培养歌唱家。军歌就是战歌,军人唱歌就是要有力压千钧之势,这样才能出士气,才能出战斗力!&说着,王庆平给大家示范,用他沙哑的嗓门喊了起来,他的声音虽然沙哑,但穿透力很强,如炮弹出膛,铿锵有力,当时全连的官兵都被这歌声感染了。示范完,王庆平命令全连官兵人人站出来单个较量,一个一个来唱。二连的教室里雄壮的歌声响彻了整个营院。  从那以后,二连的歌声成了通信站里一道铿锵的风景线,集会、看电影和演出时,二连的歌声一直不停地震撼着每一位听众。那歌声以一种特有的方式,诠释出了军人的阳刚美。  &止血贴&  王庆平在西安通信学院学习时一直很刻苦,他曾为此得了一个外号叫&止血贴&。  通信专业中有一门电话线头接续操作课,其中最难的就是给断处打结。为了学好这一专业技能,王庆平搜罗来半截电线,一有时间就勤加练习。从此,3队的学员便发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新景观:王庆平一有时间就拿出电线,先把电线剪断,然后再接好,接好后又剪断,如此往复不断。大家都笑他傻,他却一点反驳的言语都没有。由于电线很硬,有时里面的钢线外露,在练习中,他的手常常被勒出一道道血口,而每次手被勒破后,他都是贴张止血贴,然后继续练习。  在一次电话线接续实习课上,授课教员段景汉惊奇地发现,王庆平的动作总是比别的学员快很多,而且线接得也好。授课教员感到纳闷:一样的上课时间,怎么学生之间掌握的进度不一样?后来当他看到王庆平贴满了止血贴的双手后,才恍然大悟。那堂课结束时,老师好好表扬了他。同学们也因此亲切地给王庆平起了个外号叫&止血贴&,纷纷向他请教电话线接续技巧。  心会跟爱一起走  王庆平牺牲的噩耗传来,警备区许多离退休老首长当即流下了热泪;王庆平的追悼会上,许多老首长全然不顾年老体弱互相搀扶着来了,他们是给王庆平送行来了,他们要再看一眼这个热心的小王&&  1995年7月,王庆平调任警备区司令部公勤队队长。工作岗位的变换也带来了服务对象的转变,从以前单纯做好排里战士的工作,到现在既要做好战士的工作,又要保障好老首长的生活起居,工作任务重了,可王庆平对工作的那份热情却没变,他把工作想得更细,抓得更实。战士因公外出,无论多晚,他都要坚持等到最后一人回来才休息。任公勤队长的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平均每天休息仅6个小时。他经常对队里的战士们讲:老首长们现在年纪大了,手脚不太灵便,我们就要一心一意当好他们的&眼睛&和&手脚&。  在公勤队,王庆平给自己定下这样一个铁规定:每周必须要到三十多户老首长家走访一遍。他还特意准备了一个小本子,上面不仅详尽地记录了三十多户老首长的姓名、年龄、电话等等,就连许多不属于他负责的老首长们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脾气性格、个人喜好等,他也都一一记录在本子上,他说:老首长年纪大了不方便,我们年轻人多跑跑腿应该的。有一年夏天,他听队里的一位战士反映:一位住顶楼的老首长家屋顶隔热不太好,晚上房间里太热。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着两名战士去了那位老首长家,用砖头、水泥薄板在顶楼上搭了一个简易隔热层。王庆平把尽心照顾好每一位老首长当成照顾自己的父母一样,赢得了三十多户老首长的一致赞誉。  1997年8月,王庆平调任司令部通信站二连指导员。可王庆平的心却依然挂念着这些为人民奋斗了一生的老首长们,到新单位报到之初,他就利用休息时间挨家挨户将他以前保障过的老首长们的家跑了个遍,主动给每位老首长们留下自己的新电话号码,并给老首长们承诺:只要有事打个电话,他随叫随到。  讲起王庆平,警备区第一干休所的一些老首长们眼含热泪地说:小王啊!对我们老人又尊敬又细心啊!离休干部路佩聚在一次闲聊中听原上海警备区余副司令员说起这样一件事: 1999年7月,警备区下发通知要求各部队要做好防台防汛准备工作,王庆平接到通知后,想到他腿脚不灵便,怕防台风的工作没做好,就立即拨通老首长家里的电话,细心询问老首长家中的门窗关好了没有,有没有需要加固的,需不需要人帮助&&直到得到老首长的肯定答复后,他这才放心地挂了电话。  弥足珍贵的党员标志  通信站三连退伍女兵张蓓蓓,珍藏着一枚珍贵的党员标志。  那是2001年8月的一个晚上,一阵哨声把通信站三连官兵集合到电视室。王庆平进来,第一句话就是:&现在检查党员标志佩戴情况。&个别没有佩戴的官兵听到连长宣布的决定,急得面面相觑,没想到连长动了真格。张蓓蓓心中也是忐忑不安,因为自己的党员标志背后的别针断了,无法佩戴只能放在口袋中。可张蓓蓓想,自己毕竟带在身上了,等检查到自己时,从口袋中拿出来解释一下,也许可以&过关&。  看着没有佩带的战友被点名出列,张蓓蓓有点为自己口袋里装着党员标志而庆幸。王庆平走到她面前问:&张蓓蓓,你的党员标志呢?&她掏出来说:&在这里,别针坏了。& 王庆平接着问:&坏了几天呢?&&三天。&张蓓蓓小声地回答。  &出列!&王庆平严厉得让张蓓蓓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红着脸走出队列,感到十分委屈,眼泪不由得夺眶而出。检查结束后,王庆平将张蓓蓓留了下来。&你是不是觉得很委屈?&王庆平问道。张蓓蓓看了一眼王庆平,没有讲话。&你是一名党员,还是一名优秀班长,更要当好榜样。你的党员标志别针都坏了三天了,还没有修好,你的党员意识哪里去啦?&王庆平接着说:&把你党员标志交给我。&张蓓蓓不知连长是什么意思,疑惑地将党员标志交给他。  第二天吃早饭时,王庆平从口袋中掏出一枚党员标志递给了张蓓蓓。她接过来一看,背面的别针已经修复,连长的形象在她心目中不由得更加高大起来。  背挎包洗澡  &现在我宣布,以后连队官兵洗澡一律要着装整齐,统一背挎包排队去洗澡。&1998年11月一次周末点名,王庆平对全连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通信二连是一个基础比较薄弱的单位,王庆平从公勤队长调到二连当指导员之前,连续6年没有沾过先进的边,王庆平看连队组织官兵洗澡稀稀拉拉,有的不戴帽子不说,换洗衣服携带也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规范,有的用塑料袋提着,有的用脸盆端着,还有的干脆用报纸把衣服一卷,拿在手里&&  连队身处上海市中心,离警备区司令部浴室有1公里路,要穿过北京西路、胶州路、新闸路三条大街,路上有外国朋友,也有来自祖国各地的游客,以这样的形象走在街上能行吗?岂不让别人看解放军的笑话!再说,连队正规,不光要在操场上正规,集会时正规,正规要体现在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举一动上。  要求提了能否取得效果,关键是抓落实。没过几天,连队再一次组织洗澡,值班员集合队伍后,刚要带走,却被王庆平叫住了:&等一下!等一下!&此时,他急匆匆地从宿舍里追了出来说:&黄志国,你怎么还拎着袋子去洗澡?&&指导员,这有啥子关系。&战士小黄回答。&怎么没关系,咱们不同于老百姓,军人的形象要靠大家来维护,你走在大街上不也代表着解放军吗!&听了王庆平的话,小黄拔腿跑回宿舍&&  岁月飞逝,转眼过了8年,连队的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战士走了一批又一批,可背挎包洗澡的规矩一天也没有破过。 &
(本文来自<>纪念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卡尔三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