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减法算式,被减数 减数 差的和是、减数、商、除数各是多少

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总结(精选19篇)由网友“幼白咩”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篇1: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用字母表示:a÷b= (b≠0)。4、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5、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6、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7、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的一个叫做公因数。8、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①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②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③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④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⑤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9、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1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1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12、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13、特殊情况下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①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数。②互质的两个数,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14、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同分子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15、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小数化分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必须约成最简分数;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形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个顶点。2、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4、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S=6、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7、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8、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 长=体积÷(宽×高) 宽=体积÷(长×高)高=体积÷(长×宽)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V= a×a×a9、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010、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11、体积单位的互化: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数乘以进率;把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数除以进率。12、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13、容积单位:升和毫升(L和ml) 1L=1000ml 1L=1000立方厘米 1ml=1立方厘米14、容积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五年级数学怎么提升1、上课时专心一致上课时要全心投入课堂活动,这项要求是老生常谈,却是学好数学最简单的途径。孩子有时会自恃数学能力很好,或许是在补习班已学过相关的课程内容,或许是挑战权威,认为老师不够专业,解题能力不比自己厉害,也或者受到其他同学的干扰或自己主动与同学交谈,以致未跟上课堂的学习,更忽视了老师的讲解,这种行为实在是不太聪明。因为上课不专心通常会遭到老师的指正,若再答不出老师问的问题,可是大大的失了面子;若是因不专心而漏失应学而未学的重点,可就连里子也失去了。2、下课后认真习写题目并检视解题方法五年级的数学题目不但题目难度提升,计算亦较复杂,计算能力不佳的孩子,会发现自己常常计算错误,在教学经验中还常发现孩子连九九乘法都背错,例如:8×4=36等。要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及速度,适度的练习是必要的,所以孩子应每日准时完成功课,老师通常会考量孩子们的需求,分派数学功课让孩子回家写,孩子应积极完成,并建议习写完后,自行检视自己的解题方式是否又快又好?若不然,则尝试其他的解题方式。如此一来,不仅可透过写作业,加强解题的熟练度,更可透过多一次的尝试,练习不同的解题方式,活化自己的思考。3、遇到问题勇于发问五年级孩子常因好面子或怕自曝其短,而不愿主动询问师长,不耻下问是学习知识的方式之一,更何况是不耻“上”问;请孩子勇于发问,课堂上遇到不懂之处则问;习写作业时,不懂则问;遇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懂则问;问师长、问爸妈、问同学,多询问可触发思考,有时在问答的过程中,灵机一动,困难的数学问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何乐而不为?4、多涉猎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学习不应局限于教科书中,在生活中,可以尽量增加孩子接触数学问题的机会,有许多儿童书籍、儿童杂志或数学网站中呈现了经典又有趣的数学问题,例如:河内塔问题、渡河问题等,不仅可以让孩子多方尝试不同的数学题目,从解题中得到乐趣,而且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可将解题做为亲子之间共同的任务,让解题也变成家庭乐趣来源之一!5、寻找志同道合的同伴五年级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也开始了重视同学多于重视师长的阶段。若能透过班级、社团或营队,让孩子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不仅可以透过对话与讨论,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深化彼此的数学思考,也可在孩子的学习过程受折或成绩不理想时,凭借友谊的力量,减低沮丧感,增加挫折忍受力,更可透过良性竞争,激发孩子主动向上的学习意愿,可谓好处多多呢!6、避免过度干涉,以免造成反效果家长从旁协助功课习写时,宜给孩子适度表达自己想法和犯错的机会,部分家长因心急,在孩子未完整作答前,便批评孩子的算法,长此以往,导致孩子不是不愿意接受家长的指导,就是过度依赖他人指导,无法独立思考、完成习题,更甚者,只等着抄袭他人的答案,拒绝自己尝试作答,这可就得不偿失了。篇2: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知识点一、意义1、小数乘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3.2+3.2+3.2+3.2+3.2改用乘法算式表示为(3.2×5),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是(5个3.2是多少)2、小数乘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二、算理1、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要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简记为:一算,二看,三数,四点,五去;2、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3、乘法的验算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还可以用计算器验算。4、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用字母表示:a×b=c(a不等于0)b>1,a>cb=1,a=cb三、积的近似数1、求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这一单元主要用四舍五入法。步骤如下:先按照小数乘小数的方法算出积,再按题目的要求和“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注意: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随便去掉。如:0.599保留两位小数是(
)2、通常情况下,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分”的是百分位。四、混合运算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关于乘法分配律的简算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案例:0.25×4.78×40.65×2022.4×1.5-2.42.4×0.6+2.6×0.612.5×32×0.25五、解决问题1、实际生活中的估算应用,可以估大或者估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2、分段计费的问题,比如乘坐出租车的问题、电费水费的问题都属于分段计费。解决方案有两种:第一种分段计费后在合并;第二种全程单价计算然后再加上少算的金额。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知识点1、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方程和等式的关系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表示。(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出答案。5、数量关系式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小学五年级奥数学习的学习方法1、合理安排学习计划根据小升初的形势,六年级寒假就应该是综合复习的时候。这样从三年级暑假开始算起,到六年级寒假只有两年半的时间。我们建议学生在两年半时间里一定要扎实学习奥数知识。整个学习过程要按梯度进行,切莫一味做难题,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一步一个台阶。兼顾竞赛、仁华、重点学校培训班,早做规划,早做 准备。2、巩固基础知识由于还有一年就要转入小升初的复习阶段,所以五年级之前的奥数基础内容一定要掌握好。之前的奥数内容以应用题、计算为主。对于基本应用题建议利用方程的方法求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计算问题需要对基本的简算方法了如指掌,因为这些方法也是以后分数计算和综合混合运算的基础。3、多做专题练习五年级是接触专题最多的时期,小学阶段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也都集中在这个阶段。其中数论、行程问题、排列组合是重中之重,如果这几个专题掌握的不好,想上一个理想的中学是非常困难的。做专题练习也不能光看做了多少道题,要保证练一道会一道,真正的理解并掌- -握所做的题目,日积月累,几个重点难点也就不再是老大难问题了。4、选择合适的班型秋季的课程将继续依从《新概念奥林匹克丛书》的安排,实行科学的数学课程体系。该体系由《数学思维训练 导引》(已出版)、《数学思维训练 课本》(未出版)和《数学思维训练 教师用书》(未出版)三个部分组成。丛书有很强的系统性、趣味性、实用性、权威性。它的难度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兴趣篇、拓展篇、超越篇,分别对应新华数课本班、新华数竞赛班和新华数尖子班。无论是注重打牢奥数基础的学生,还是希望在奥数竞赛上摘金夺银的学生,在这里都可以找到适合你的课程。经过暑假的 学习,你一定对自己的实力和潜力有所了解,在秋季的学习中,学生和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选择合适的班型。5、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尽早参加数学竞赛,能够帮助孩子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另外熟悉比赛题型,为五、六年级在重要竞赛中获奖无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篇3: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填空。1、某厂计划每月用煤a吨,实际用煤b吨,每月节约用煤(
)吨。2、一本书100页,平均每页有a行,每行有b个字,那么,这本书一共有(
)个字。3、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4、根据运算定律写出:9n+5n=( + )n=
a×0.8×0.125=( × )ab=ba运用(
)定律。5、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订阅《希望报》186份,比五年级少订a份。186+a表示(
)6、一块长方形试验田有4.2公顷,它的长是420米,它的宽是(
)米。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3厘米,底是19厘米,它的腰是(
)。8、甲乙两数的和是171.6,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甲数。甲数是(
);乙数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含有未知数的算式叫做方程。(
)2、5x表示5个x相乘。(
)3、有三个连续自然数,如果中间一个是a,那么另外两个分别是a+1和a-1。(
)4、一个三角形,底a缩小5倍,高h扩大5倍,面积就缩小10倍。(
)三、解下列方程。3.5x=140
2x+5=40
15x+6x=1685x+1.5=4.5
13.7—x=5.29
4.2×3—3x=5.1(写出检验过程)篇4: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倍数问题:2的倍数有哪些?2的倍数有:2,4,6,8 …例1、 小蜗牛找倍数(找出3的倍数)。练习3、5的倍数有哪些?7的倍数呢?5的倍数:7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 ),( )的倍数。用字母表示因数与倍数的关系:a x b = c (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a、b都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说一说:在0、3、4、7、15、16、77、31、62中择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1、根据算式:4×8=32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的倍数?2、根据算式:63÷7=9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的倍数?3、判断:1.2÷0.2=6我们能说0.2和6是1.2的因数;1.2是0.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吗?为什么?小试牛刀1. 填空:(1)3×7=21,( )和( )是( )的因数,( )是( )和( )的倍数。(2)72的因数是( ),最小倍数是( ),最小因数是( )。(3)一个数(0除外),它的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 )。2.判断:(1)6是因数,30是倍数。 ( )(2)因为8÷0.8=10,所以8是0.8和10的倍数,0.8和10是8的因数。 (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小于这个数。 ( )(4)甲数比乙数大,甲因数的个数比乙数多。3、写出各数的因数或倍数。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知识点( )平均分成( )份,这样的( )份用(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这样的( )份用( )表示。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例如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把它叫单位“1”。把 看成单位“1”,每个 是 的1/4。练习每个茶杯是(这套茶杯)的( )分之( )。每袋粽子是( )的( )分之( )。每种颜色的跳棋是( )的( )分之( )。阴影的方格是( )的( )分之( )。二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例如 ( )的分数单位是( ),( )的分数单位是( ),( )的分数单位是( )。三 分数与除法思考1、 把三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几个?2、 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几个?3、 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3÷5= (块)篇5:五年级数学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知识点1、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方程和等式的关系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表示。(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出答案。5、数量关系式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一、小数乘整数 (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 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思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二、小数乘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小学五年级数学解题技巧1、对照法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例2:判断题: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2、公式法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例3:计算59×37+12×59+5959×37+12×59+59=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59×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60-1)×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3、比较法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比较法要注意:(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例4:填空:0.75的位是(),这个数小数部分的位是();十分位的数4与十位上的数4相比,它们的()相同,()不同,前者比后者小了()。这道题的意图就是要对“一个数的位和小数部分的位的区别”,还有“数位和数值”的区别等。例5:六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75棵树没有种;如果每人种7棵,则缺少15棵树苗。六年级有多少学生?这是两种方案的比较。相同点是:六年级人数不变;相异点是:两种方案中的条件不一样。找联系:每人种树棵数变化了,种树的总棵数也发生了变化。找解决思路(方法):每人多种7-5=2(棵),那么,全班就多种了75+15=90(棵),全班人数为90÷2=45(人)。4、分类法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叫做分类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分类即要注意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要做到大类之中的各小类不重复、不遗漏、不交叉。例6: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可分成几类?答:可分为三类。(1)只有一个约数的数,它是一个单位数,只有一个数1;(2)有两个约数的,也叫质数,有无数个;(3)有三个约数的,也叫合数,也有无数个。5、分析法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要素,并对这些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推导的一种思维方法叫做分析法。依据:总体都是由部分构成的。思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总体,先把整体的各部分或要素割裂开来,再分别对照要求,从而理顺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就是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选择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这种解题模式是“由果溯因”。分析法也叫逆推法。常用“枝形图”进行图解思路。例7:玩具厂计划每天生产200件玩具,已经生产了6天,共生产1260件。问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思路:要求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必须知道: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和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已知,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题中没有告诉,还得求出来。要求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玩具,必须知道:实际生产多少天,和实际生产多少件,这两个条件题中都已知。6、综合法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各个要素联结起来,并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推导和一种思维方法叫做综合法。用综合法解数学题时,通常把各个题知看作是部分(或要素),经过对各部分(或要素)相互之间内在联系一层层分析,逐步推导到题目要求,所以,综合法的解题模式是执因导果,也叫顺推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条件较少,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数学题。例8:两个质数,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它们的和即是11的倍数又是小于50的偶数。写出适合上面条件的各组数。思路:11的倍数同时小于50的偶数有22和44。两个数都是质数,而和是偶数,显然这两个质数中没有2。和是22的两个质数有:3和19,5和17。它们的差都是小于30的合数吗?和是44的两个质数有:3和41,7和37,13和31。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吗?这就是综合法的思路。篇6: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册1、方法:化大为小或化繁为简,画图,列表,再总结应用2、植树问题:(1)、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类似问题有:竖电线杆,两端插旗......)(2)、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类似问题有:锯木头,剪铁丝......)(3)、一端栽一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间隔数=棵数(类似问题有:敲钟听声,上楼时间.....)3、锯木问题:段数=次数+1;次数=段数-1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4、方阵问题: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或者是(边长-1)×4;单边边长=(最外层数目+4)÷4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5、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6、过桥问题总长=车身长+车间距×车间隔数+桥(路长)速度=总长÷时间7、出租车计费(信件邮资、洗照片)等问题。计算时分成两部分。(1)标准部分。已经知道总价的,不再计算,不知道总价需计算。(2)超出部分。超出数量×超出单价。最后相加。篇7: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形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个顶点。2、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4、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S=6、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7、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8、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 长=体积÷(宽×高) 宽=体积÷(长×高)高=体积÷(长×宽)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V= a×a×a9、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010、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11、体积单位的互化: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数乘以进率;把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数除以进率。12、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13、容积单位:升和毫升(L和ml) 1L=1000ml 1L=1000立方厘米 1ml=1立方厘米14、容积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技巧善于质疑问难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有疑开始的,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会学习,应从学会提出疑问开始。如学习“角的度量”,认识量角器时,认真观察量角器,问自己:“我发现了什么?我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通过观察、思考,你可能会说说:“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刻度会不会比两个刻度更方便量呢?”,“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等等,不同的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在度量形状如“V”时,你可能会想到不必要用其中一条边与量角器零刻度线重合的办法。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即增加主体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激发创造欲望,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第一,树立自信,培养毅力。小学数学特别是高年级小学数学练习常有繁杂的计算,比较难懂和不易推理的证明,学生对此应有充足的信心,顽强的毅力和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做到善始善终。第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课后练习的重要性。不论是预习练习,课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复习练习,告知学生不能只满足于找到解题方法,或是简单的得到答案就好,而不动手具体练习一练,学生应避免犯“眼高手低”的毛病。课后实际联系不仅可以提高解答速度。掌握解题的技能技巧,而且,许多的新问题往往常在练习中出现,这样既能巩固知识要点,而且对我们整个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最有效地检验。第三,养成勤思考、先思考,后解答,再检查的良好习惯。例如遇到一个题,特别是拿起来还没有具体解题思路的题目,学生不能盲目地进行练习和解答,无效计算只是徒劳无功,特别是在考试中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首先应深入领会题意,分清题意。弄清题目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思考,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最后再作解答。要切记的是,题目解答完毕后,必须进行反复的检查与验算。第四,善观察,用技巧。对于一些创新性的题目,学生应该大胆联想,灵活运用公式,寻找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转具体为抽象,则可得巧解,似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篇8:五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1、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字母公式:C=(a+b)×2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三角形:面积=底×高÷2;字母公式:S=ah÷2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2、单位换算的方法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3、常用单位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4、图形之间的关系(1)、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面积,等底,则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面积,等高,则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4)、把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了。5、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1)仔细观察,确定组合图形可以分割或添补成哪些可以计算面积的基本图形。(2)找到计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所需要的数据。(3)分别计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然后再相加或相减。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知识点1.可能性事件的发生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确定的事件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不确定的事件用“可能”来描述。2.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多少有关,相同条件下,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越小。《可能性》练习题一、填空题。1、掷一枚骰子(骰子的数字分别是1、2、3、4、5、6),单数朝上的可能性是(
)。2、某商家开展抽奖活动,10张奖卷有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小明第一个去抽,他得到一等奖的可能性是(
),如果第一次他抽中二等奖,那他再次抽中二等奖的可能性是(
)。3、在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上数字,使得正方体掷出后,“5”朝上的可能性为1/2。正方体有(
)面要写上“5”。4、从一副扑克牌(四种花色、去掉大小王)中,抽到5的可能性是(
),抽到红心5的可能性是(
),抽到黑桃的可能性是(
)。5、从1-9共9个数字中任取一个数字,则取出的数字为偶数的可能性为( )。A.0B. 1C.5/9D.4/96、某人射击一次,击中0-10环的结果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击中8环的可能性是( )。A.1/12B.1/11C.1/10D.1/97、从写有1-6的6张卡片中任抽一张,抽到是2的可能性是( )。A.1/2B.1/4C.1/5D.1/68、有10张卡片,分别写有1-10,从中随机抽出一张,则抽到5的可能性有多大?抽到偶数的`可能性有多大?9、时扔两枚硬币,如果一个是反面则李丽胜,两个同时为正面或同时为反面则王军胜,这个游戏公平吗?说明理由。如果扔100次,两个都是正面大约会出现多少次?10、设一盒中有10个白球,6个红球,2个黄球,从盒中任取一球,哪种颜色的球被取到的可能性?哪种最小,分别为什么?11、刘佳国庆节到北京旅游,她带了白色和黄色两件上衣,蓝色、黑色和红色3条裤子,她任意拿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穿上,共有多少种可能?二、下面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1,哪些发生的可能性为0。(1)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2)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儿东西。(
)(3)太阳从西边升起。(
)(4)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五条主动预习主动预习,不仅能提前了解上课内容,在听课的时候有的放矢,还能锻炼孩子的自学能力。具体做法:认真阅读教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把一个长方体的高去掉2厘米后成为一个正方体,他的表面积减少了48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一些学生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问题,比如上题。同学们对求体积的公式虽记得很熟,但由于该题涉及知识面广,许多同学理不出解题思路,这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解题时的思考方法。这道题从单位上讲,涉及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从图形上讲,涉及到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从图形变化关系讲:长方形→正方形;从思维推理上讲:长方体→减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减少部分四个面面积相等→求一个面的面积→求出长方形的长(即正方形的一个棱长)→正方体的体积,经老师启发,学生分析后,学生根据其思路(可画出图形)进行解答。有的学生很快解答出来:设原长方体的底面长为X,则2X×4=48得:X=6(即正方体的棱长),这样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为:6×6×6=216(立方厘米)。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解答数学问题总的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注意回顾以下问题:(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图形?(3)本题你是怎样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转化的?(4)解本题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5)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那里?(6)你做过与本题类似的题目吗?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异同?(7)本题你能发现几种解法?其中哪一种?那种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吗?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各环节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学生解题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篇9: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五年级数学各单元重点知识点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五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知识点1、方法:化大为小或化繁为简,画图,列表,再总结应用2、植树问题:(1)、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类似问题有:竖电线杆,两端插旗......)(2)、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类似问题有:锯木头,剪铁丝......)(3)、一端栽一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间隔数=棵数(类似问题有:敲钟听声,上楼时间.....)3、锯木问题:段数=次数+1;次数=段数-1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4、方阵问题: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或者是(边长-1)×4;单边边长=(最外层数目+4)÷4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5、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6、过桥问题总长=车身长+车间距×车间隔数+桥(路长)速度=总长÷时间7、出租车计费(信件邮资、洗照片)等问题。计算时分成两部分。(1)标准部分。已经知道总价的,不再计算,不知道总价需计算。(2)超出部分。超出数量×超出单价。最后相加。五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针对练习:1、列竖式计算。27×0.430.86×1.21.2×1.4(计算并验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7.06×2.4-5.72.33×0.5×40.65×1053.76×0.25+25.84.8×0.251.2×2.5+0.8×2.5篇10:五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总结具体内容 重点知识 学生的实际学习困难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1.单位“1”的意义: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2.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3.分数单位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反来,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等于被除数,分母相等于除数,分数相等于除号。5.“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办法: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真分数和假分数 1.真分数的意义: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2.真分数的特征:真分数﹤1。3.假分数的意义:分子比分母大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4.假分数的特征:假分数≦1。5.带分数的意义:由整数(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真分数。6.带分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分数部分,中间加“又”字。7.带分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分数部分,分数部分的分数线与整数的中间对齐。8.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是分母倍数时,能化成整数;当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篇11:五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知识点1、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方程和等式的关系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表示。(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出答案。5、数量关系式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五年级上册数学《多边形的面积》练习知识点一、填空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cm、4cm和5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斜边上的高是( )。解答:6c㎡ 2.4cm【解析: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中,斜边是最长的,所以两条直角边分别3cm、4cm。两条直角边相当于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3×4÷2=6c㎡,则斜边上的高=6×2÷5=2.4cm】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16cm,腰是acm,高是b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cm,面积是( )c㎡。解答:2a+168b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厘米,腰长是5厘米,底边上的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解答:124.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 ),它的高和面积都会( )解答:不变变大5.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它的高和面积都会( )。解答:不变变小6.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高和面积( ),周长( )。解答:不变变小7.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底相等面积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cm,三角形的高是( )。解答:20cm8.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底是25cm,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dm。解答:1.259.把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面积是( )。解答:64平方厘米【解析:用剪拼的方法改变了形状,面积是不会变的。只有用拉抻的方法改变形状,面积才会变。】10.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分别是5cm、9cm、6cm,面积是( )平方分米。解答:0.4211.一堆圆木,最顶层有5根,最底层有14根。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圆木,这堆圆木一共有( )根。解答:95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第一,树立自信,培养毅力。小学数学特别是高年级小学数学练习常有繁杂的计算,比较难懂和不易推理的证明,学生对此应有充足的信心,顽强的毅力和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做到善始善终。第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课后练习的重要性。不论是预习练习,课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复习练习,告知学生不能只满足于找到解题方法,或是简单的得到答案就好,而不动手具体练习一练,学生应避免犯“眼高手低”的毛病。课后实际联系不仅可以提高解答速度。掌握解题的技能技巧,而且,许多的新问题往往常在练习中出现,这样既能巩固知识要点,而且对我们整个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最有效地检验。第三,养成勤思考、先思考,后解答,再检查的良好习惯。例如遇到一个题,特别是拿起来还没有具体解题思路的题目,学生不能盲目地进行练习和解答,无效计算只是徒劳无功,特别是在考试中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首先应深入领会题意,分清题意。弄清题目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思考,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最后再作解答。要切记的是,题目解答完毕后,必须进行反复的检查与验算。第四,善观察,用技巧。对于一些创新性的题目,学生应该大胆联想,灵活运用公式,寻找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转具体为抽象,则可得巧解,似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篇12: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册轴对称1.轴对称的意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完全重合时的点叫做对应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互相重合的线段叫做对应线段。2.五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重点知识点: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3.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重合。旋转 1.旋转的意义:物体绕着某一点运动,这种运动叫做旋转。2.图形旋转方向:钟表中指针的运动方向成为顺时针旋转;反之,称逆时针旋转。3.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应的度数,相对应的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角相等。4.图形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 1.设计图形的基本方法:利用平移、旋转或对称,可以设计简单而美丽的图案2.运用平移设计图案的方法:(1)选好基本图形;(2)确定平移的距离;(3)确定平移方向;(4)画出平移后的图形3.运用平旋转计图案的方法:(1)选好基本图形;(2)确定旋转点;(3)定好旋转角度;(4)沿每次旋转后的基本图形的边缘画图。4.运用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1)选好基本图形;(2)定好对称轴;(3)画出基本图形的对称图形。篇13: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册立体图形【认识、表面积、体积】一、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二、圆柱的特征:一个侧面、两个底面、无数条高。三、圆锥的特征:一个侧面、一个底面、一个顶点、一条高。四、表面积: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叫做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五、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六、圆柱和圆锥三种关系:①等底等高:体积1︰3②等底等体积:高1︰3③等高等体积:底面积1︰3七、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①圆锥体积是圆柱的1/3,②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③圆锥体积比圆柱少2/3,④圆柱体积比圆锥多2倍。八、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锥1、差2、柱3、和4。篇14: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形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个顶点。2、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4、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S=6、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7、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8、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 长=体积÷(宽×高) 宽=体积÷(长×高)高=体积÷(长×宽)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V= a×a×a9、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010、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11、体积单位的互化: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数乘以进率;把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数除以进率。12、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13、容积单位:升和毫升(L和ml) 1L=1000ml 1L=1000立方厘米 1ml=1立方厘米14、容积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指导立体图形【认识、表面积、体积】一、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二、圆柱的特征:一个侧面、两个底面、无数条高。三、圆锥的特征:一个侧面、一个底面、一个顶点、一条高。四、表面积: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叫做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五、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六、圆柱和圆锥三种关系:①等底等高:体积1︰3②等底等体积:高1︰3③等高等体积:底面积1︰3七、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①圆锥体积是圆柱的1/3,②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③圆锥体积比圆柱少2/3,④圆柱体积比圆锥多2倍。八、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锥1、差2、柱3、和4。篇15:五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总结1、方法:化大为小或化繁为简,画图,列表,再总结应用2、植树问题:(1)、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类似问题有:竖电线杆,两端插旗......)(2)、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类似问题有:锯木头,剪铁丝......)(3)、一端栽一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间隔数=棵数(类似问题有:敲钟听声,上楼时间.....)3、锯木问题:段数=次数+1;次数=段数-1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4、方阵问题: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或者是(边长-1)×4;单边边长=(最外层数目+4)÷4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5、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6、过桥问题总长=车身长+车间距×车间隔数+桥(路长)速度=总长÷时间7、出租车计费(信件邮资、洗照片)等问题。计算时分成两部分。(1)标准部分。已经知道总价的,不再计算,不知道总价需计算。(2)超出部分。超出数量×超出单价。最后相加。五年级数学差怎么提高1、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从孩子的每一次作业、单元测验以及学校学习中,肯定孩子进步的地方,增加孩子的自信。特别是不要经常将数学成绩与她的其他科目成绩比较,让孩子认为自己是偏科的,应该给孩子树立各科全面发展的榜样。2、强化计算专题的训练。孩子应该从小养成勤于思考,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注意力难以集中主要是孩子以前接触数学的练习题量较少,养成做题拖拉的不良习惯,而数学成绩不理想也打击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希望通过强化计算专题的训练,系统地给孩子复习,让孩子期末成绩进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找个补习机构是采用小班授课,课堂气氛浓厚、让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下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有很多的发言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树立孩子的自信。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一对一辅导,效果更好,更能针对孩子的问题进行辅导。3、学习是一个自主、长期的过程。平时孩子的学习是比较努力,如果遇到假期的黄金学习时段,孩子可以全心全意投入数学学习中,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查漏补缺,这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篇16: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方程和等式的关系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表示。(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出答案。5、数量关系式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图形的变换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2、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3、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篇17: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学习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二、学习难点:1.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2.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因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4.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5.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6.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7.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三、知识点概括总结: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如下图所示: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特性是相同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3.轴对称的性质: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以下性质:(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对称轴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4.轴对称图形的作用:(1)可以通过对称轴的一边从而画出另一边;(2)可以通过画对称轴得出的两个图形全等。5.因数:整数B能整除整数A,A叫作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约数。在自然数的范围内例:在算式6÷2=3中,2、3就是6的因数。6.自然数的因数(举例):6的因数有:1和6,2和3.10的因数有:1和10,2和5.15的因数有:1和15,3和5.25的因数有:1和25,5.7.因数的分类:除法里,如果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商都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我们将一个合数分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样的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8.倍数:对于整数m,能被n整除(n/m),那么m就是n的倍数。如15能够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也就是说一个数的倍数的集合为无限集。注意:不能把一个数单独叫做倍数,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9.完全数:完全数又称完美数或完备数,是一些特殊的自然数。它所有的真因子(即除了自身以外的约数)的和(即因子函数),恰好等于它本身。10.偶数:整数中,能够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11.奇数:整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12.奇数偶数的性质:关于奇数和偶数,有下面的性质:(1)奇数不会同时是偶数;两个连续整数中必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2)奇数跟奇数和是偶数;偶数跟奇数的和是奇数;任意多个偶数的和都是偶数;(3)两个奇(偶)数的差是偶数;一个偶数与一个奇数的差是奇数;(4)除2外所有的正偶数均为合数;(5)相邻偶数公约数为2,最小公倍数为它们乘积的一半。(6)奇数的积是奇数;偶数的积是偶数;奇数与偶数的积是偶数;(7)偶数的个位上一定是0、2、4、6、8;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13.质数: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14.合数:比1大但不是素数的数称为合数。1和0既非素数也非合数。合数是由若干个质数相乘而得到的。质数是合数的基础,没有质数就没有合数。15.长方体:由六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长方体.长方体的任意一个面的对面都与它完全相同。16.长、宽、高:长方体的每一个矩形都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相交的线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17.长方体的特征:(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至少有两个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特殊情况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面都是长方形,并且完全相同。(3)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还可分为四组,每一组有3条棱。(3)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4)长方体相邻的两条棱互相(相互)垂直。18.长方体的表面积:因为相对的2个面相等,所以先算上下两个面,再算前后两个面,最后算左右两个面。设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则它的表面积S:S=2ab+2bc+2ca=2(ab+bc+ca)19.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设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则它的体积V:V=abc=Sh20.长方体的棱长:长方体的棱长之和=(长+宽+高)×4长方体棱长字母公式C=4(a+b+c)相对的棱长长度相等长方体棱长分为3组,每组4条棱。每一组的棱长度相等21.正方体:侧面和底面均为正方形的直平行六面体叫正方体,即棱长都相等的六面体,又称“立方体”、“正六面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22.正方体的特征:(1)有6个面,每个面完全相同。(2)有8个顶点。(3)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4)相邻的两条棱互相(相互)垂直。23.正方体的表面积:因为6个面全部相等,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一个面的面积×6=棱长×棱长×6设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它的表面积S:S=6×a×a或等于S=6a224.正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设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它的体积为:V=a×a×a25.正方体的展开图: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一共有11种。小学数学知识点26.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27.分数分类:分数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百分数28.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一。如:1/2,3/5,8/9等等。真分数一般是在正数的范围内研究的。29.假分数:分子大于或者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假分数通常可以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如果分子和分母成倍数关系,就可化为整数,如不是倍数关系,则化为带分数。3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31.约分:五年级下学期数学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的安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本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争取数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二、复习目标: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复习有关图形的变换,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分数加、减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简单的统计,学会使用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总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知识之间的联系。2、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整理和复习。3、加强反馈,注意因材施教。4、以“课标”为本,扣紧“三维”目标。5、力求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四、复习措施:1、在复习分块章节中,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上进行记忆。比如:基础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在课堂上、在系统复习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防止学生机械地背诵;但是对于计量单位要求学生在记忆时,比较相对的单位,理顺关系。2、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紧抓学生的能力的培养。(1)四则混合运算方面,重视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既要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又要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简便方法计算。利用晚自习与课后辅导时间对学生进行多次的过关练习。(2)在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上,多利用实物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习题类型的全面性,指导学生学习。(3)应用题中着重训练学生的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寻求合理的简便解题方法,练讲结合,归纳总结,抓订正、抓落实。(4)其它的知识将在复习过程中穿插的进行,以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具体要求。3、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启发,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对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尽量跟上复习进度,同时开“小灶”,利用课间与课后时间,按最低的要求进行辅导。而对于能力较强,程度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做,老师随时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4、在复习期间,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的复习,进行系统化的归纳和整理,对学生多采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5、在复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地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达到预期的复习目标。五、复习时间安排:1、6月16、17日复习图形的变换、因数和倍数;2、6月18日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3、6月19日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4、6月20日复习简单统计、数学广角;5、6月23日第五次检测;5、6月24、25日准备期末测试。五年级下数学复习计划大全一、学情分析总体情况: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但也有一部分学困生,这些学生惰性强,上课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订正。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做题较粗心,计算不用草稿纸,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解决问题不仔细审题,理解能力不够强,需要在复习中加强训练。二、复习目标1、一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2、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3、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理解。复习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4、复习课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5、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习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习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习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习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6、复习中的练习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7、复习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三、复习内容1、复习分数乘法和除法时要使所有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知道一道分数乘法或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及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3、复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使学生掌握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熟练掌握算术解答的方法。4、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重点复习最基本的概念和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容积的计算)和实际应用,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之间的改写,加强几何知识内容的联系,注意综合运用,灵活掌握。5、复习统计,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6、复习数学与购物,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各种策略加以分析比较,选择最有利的够物策略;用表面积等知识,继续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复习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重视查漏补缺。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情况,确定班级的复习计划,对相对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复习和练习。2、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复习题的设计中要十分注意层次性。3、要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去。可采用的一些形式:学生自己出题目练习,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去交流与合作。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理结合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篇18: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五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一 图形的变换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旋转的性质: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旋转中心是不动的点。知识点连接:平移、轴对称、旋转的区别联系二 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找因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因数与倍数是相对存在,不能脱离开来:2是4的因数,4是2的倍数因数与倍数指的通常是整数,不能针对小数。2.4×5=12,所以5是12的因数(×)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 偶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能同时被2、3、5整除的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1: 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五年级数学下册倍数知识点知识点:倍数问题:2的倍数有哪些?2的倍数有:2,4,6,8 …例1、 小蜗牛找倍数(找出3的倍数)。练习3、5的倍数有哪些?7的倍数呢?5的倍数:7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 ),( )的倍数。用字母表示因数与倍数的关系:a x b = c (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a、b都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说一说:在0、3、4、7、15、16、77、31、62中择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1、根据算式:4×8=32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的倍数?2、根据算式:63÷7=9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的倍数?3、判断:1.2÷0.2=6我们能说0.2和6是1.2的因数;1.2是0.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吗?为什么?小试牛刀1. 填空:(1)3×7=21,( )和( )是( )的因数,( )是( )和( )的倍数。(2)72的因数是( ),最小倍数是( ),最小因数是( )。(3)一个数(0除外),它的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 )。2.判断:(1)6是因数,30是倍数。 ( )(2)因为8÷0.8=10,所以8是0.8和10的倍数,0.8和10是8的因数。 (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小于这个数。 ( )(4)甲数比乙数大,甲因数的个数比乙数多。3、写出各数的因数或倍数。因数 倍数(写出5个)10 417 728 1032 1248 15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复习计划1、“亲其师、信其道”,家长要让孩子与老师心理相融,情感相通,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育发生作用。“罗森塔尔”效应充分说明了,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期待,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对学生发展具有推动和引导作用。2、正确认识自我,给予成功机会:成功对人的发展具有激励作用。孩子克服困难,完成时要要及时肯定他们,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克服自卑的心理。3、 激发学习兴趣,消除畏惧心理:兴趣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要把数学教得“有趣”。在初一开始学习数学的第一节课,首先让学生知道数学将学些什么,学了数学有什么用,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生动的讲解,让学生知道“数学有趣”、“数学有用”,然后进一步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只要第一步开头开得好,就会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精神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心理环境,消除了畏惧心理,树立了要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让学生有多动手的机会。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由对数学的好奇而产生要探索它的兴趣。4、 激励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的基本心理因素。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将来要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必须自强不息,提高自己的智能。而智能的提高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条件的。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需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加强数学学习上的竞争,考试、参加数学竞赛,还有学习上的落后将潜伏着丧失自尊的威胁,这些都可以形成一种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积极进取替代惰性心理。5、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有些学生,智商并不低,学习也认真了,但是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他们所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学习方法不当所造成。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科学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等环节。学习困难学生在这几个环节上往往做不好。如:他们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听课思想容易开小差,平时不重视即时复习,总是考试前才匆匆忙忙的复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等等。针对这些情况,对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1)指导掌握好预习、听课的环节。学会了课前预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听课效率。课堂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课注意力集中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和基础。学习困难学生往往课堂听课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虽然影响听课注意力集中的因素有许多,但是最关键的是帮助学会自我克制,自我约束,才能使听课效率得以提高。(2)过多的依赖于别人是难以养成自信心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独立完成作业能逐渐提高自学能力。(3)联系实际来学习数学。观察和探究是学好数学的基本方法,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同学们熟悉的自然现象和事物都跟数学知识有关,鼓励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后,就会尝到甜头,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的自信心。篇19: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倍数与因数1、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2、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3、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4、倍数和因数: 举例如4×5=20,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5、找倍数:从1倍开始有序的找。6、一个数倍数的特点: ①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②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③没有的倍数。7、找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一对一对有序的找较好。8、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②最小的因数是1; ③的因数是它本身。9、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10、奇数和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按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自然数可以分成两类:奇数和偶数11、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12、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1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的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2、4、6、8的数; 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①个位是0或5的数; 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的特征: ①个位是0的数; ②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14、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是的质数中的偶数。 100以内的质数:15、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16、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分,自然数可以分为三类。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数学学习方法技巧第一,不懂就问。学习的时候多少都会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就要积极提问、讨论,不要因为害怕胆小,就憋着问题或者略过问题,这样只会造成你在学习上的隐患。对于那些比较难的问题,可以去向老师提问,或者跟其他同学讨论,你就可能从别人那里学习到好的的方法和技巧。要知道,学习的基础是勤学,学习的关键是好问。第二,实战培养。有的同学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表现都很好,作业也完成的很不错,可是一到了考试的时候,成绩就不那么理想了,所以在平时,大家要把作业当成考试,然后在考试时,就把它当成作业,适时的去调整方法。第三,把握良机。如果在一定时间过后,没有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就会遗忘。每个人记忆的时长都是不一样的,可以根据自己遗忘的规律去复习功课,这样就能保证牢牢的掌握好知识点了。★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总结★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册★ 五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数学单元知识点★ 小学数学五年级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单元测试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 经典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总结.doc》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总结(精选19篇)】相关文章:七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2-09-20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2022-04-30数学的知识点总结2022-05-08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2022022-06-12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2023-04-05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2022-09-09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2023-08-15考研数学知识点总结2023-10-11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2022-09-24五年级数学上册必考知识点2022-09-0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减数 减数 差的和是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