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山料还是和田玉籽料手镯特征

青玉籽料手镯和青玉山料手镯区别
这两者区别还是蛮大的。
一、颜色上,青玉籽料手镯一般和青海青玉的颜色是有明显区别的,青海青玉一般呈现淡青色,而好的青玉籽料手镯有一种俄碧玉鸭蛋青的感觉。
二、水头区别比较明显。青海料青玉手镯看上去有水水的感觉,而青玉籽料手镯没有那么大的水头,和白玉籽料的感觉相同。温润不外露。
三、油性上,籽料手镯虽然抛的是亚光,但摸上去油润感还是不错的。而一般青海料青玉手镯抛的是亮光。
四、结构上,青玉籽料手镯的结构属于中等,很少有能达到无结构的程度。而青海青玉却两级分化,要么结构很粗,要么就是打灯都无结构。
需要补充的是,对于青玉籽料手镯的拍摄不是很好拍,经常会发生色变。在正常光线下观看呈现青绿色,但照相的时候,总会照不出它本来的青绿色,而照得青灰些。这个大家在网购的时候要注意些。好的青颜色的也是值得收藏的。
本文由家有和田网原创,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和田玉山料手镯
是这样开采来的
在和田玉中有和田玉籽料和山料之分,顾名思义,山料是储藏在山脉中的和田玉,籽料是地质运动山料掉落河流中形成的。
山料是和田玉四种产状形态之一,且为原生矿,是其它几种玉石的来源。
和田玉山料分布在海拔米的昆仑雪山之巅,山道险阻,高寒缺氧,几乎没有路。
驴能去的地方就用驴驮,驴不能去的地方就用人扛,那山路陡峭得吓人,稍不留神驮着玉石的驴就会跌入深谷,为玉石而粉身碎骨。
要知道玉石的形成过程,要知道什么样的岩石里有玉石。玉石也是地壳运动的产物。
还要要懂得看矿脉,才有可能找到新的玉矿,熟知爆破技术。
取玉时要用膨胀剂,采取无声爆破,不能强撬,以避免人为的裂缝。
终于有收获了。
本文由点睛阁珠宝提供,点睛阁是国内彩色珠宝企业,旗下拥有“粤饰粤美” “浪漫饰界” “点睛阁” 等珠宝品牌;产品涵盖:银饰,,碧玺,石榴石,葡萄石,,青金石,玛瑙,琥珀,蜜蜡,,等等。以及各种手串,佛珠等品类。
更多珠宝玉石资讯,关注公众号:djgzbw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经营彩色珠宝,玉器翡翠,藏品文玩。
中高端时尚珠宝品牌
今日搜狐热点-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和田山料越来越少 很多假冒籽料
来源: 人民网作者: 许悦 莫谨榕
侯舜瑜:以同等档次的手镯为例,韩料的手镯市场价大概是1万-2万元,青海料的是4万-5万元,俄料的要十来万,新疆山料比较少见,一只手镯大概20万-30万元,最贵的是新疆籽料,一只手镯要70万-100万元。
原标题: 和田山料越来越少 很多假冒籽料
和田玉籽料仙寿恒昌钺形珮
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山料制方形笔筒
和田玉籽料三顾茅庐套牌
和田玉籽料龟鹤延年把件,2012年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银奖
  什么是和田玉?原本用了几千年的词现在倒有些混乱了。在一些人的认识中,和田玉就是产于新疆和田地区的玉。但在国家标准中,和田玉并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成为透闪石含量一般在95%以上玉石的泛指。
  在珠宝鉴定上和田玉不分产地产状,但在实际的业内交易中,不同产地的软玉如新疆料、俄罗斯料、青海料、韩国料等的价格却相差甚远。这给了商家很多可趁之机,对消费者而言却是平添了很多识别的烦恼。
  还有很多藏家不解的是,新疆和田玉山料的产量比籽料不知道要大多少倍,但在目前的市场上,遍地是籽料,反倒是山料的数量很少,这是为什么?业内人士透露,因为很多山料都被用来假冒成籽料。
  不同产地和田玉差别有多大?
  主持人:在一些人的认识中,和田玉就是产于新疆和田地区的玉。但在国家标准中,和田玉并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一个玉种的名称。这个标准一直备受诟病,一些不法商家在售卖俄罗斯料、青海料、韩国料时故意误导消费者,说是新疆和田玉。可以说如何区分不同产地的和田玉,已经成为目前影响和田玉买卖和收藏的一个最重要问题。
  侯舜瑜:在国家1996年颁布的标准中,把和田玉称为软玉,并且规定产地不参与定名。也就是说,凡是成分、物化特征等符合该标准中“软玉”的内涵,一概称之为软玉,不究其产地。在这一标准中,摒弃了容易引起产地歧义的“和田玉”名称。这一规定从科学的角度讲是严格的,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却是丧失了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具有极大品牌价值的“和田玉”这一名牌。在行业中,特别是新疆地区引起了强烈不满。
  首先,和田玉的名称已经沿用了几千年,享誉古今中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它就是无可替代的玉石之王。
  其次,软玉一个“软”字,容易让消费者简单地理解此种玉硬度不高。软的玉显然价值不高,但其实这种玉并不软,还相当硬,它的莫氏硬度为6-6.5,是优良的玉材。
  到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对《珠宝玉石标准》进行修订,明确规定可以使用“和田玉”来定名,替代原来的“软玉”。但同时,和田玉变成了一个玉种的名称,丧失了产地的含义。也就是说,和田玉泛指透闪石含量一般在95%以上的玉石,不论是俄罗斯、青海还是辽宁、韩国产的透闪石玉,统统称为和田玉。现在在鉴定证书、标签上写的“和田玉”,不一定是新疆和田所产的玉,但它一定是透闪石玉。
  主持人:不同产地的和田玉,玉质相差有多大?
  杨明星:优质的地层出优质的玉,产地很重要。根据其形成的条件,我们可以把软玉分为两类:东西昆仑、俄罗斯、韩国产的软玉均属A类;贵州、广西产的软玉以及各地碧玉属于B类。
  为什么这么分类?因为软玉最主要是由CaO、MgO、SiO2、H2O这几种元素构成的,之所以形成不同种类的玉,关键就看镁元素。A类软玉形成的关键地层“白云质大理岩”,可以给软玉的形成提供CaO和MgO,岩浆只需提供SiO2和H2O。而B类软玉形成于“大理岩”,只能提供CaO,关键的镁元素只能来源于岩浆,由岩浆提供SiO2、H2O和MgO。不同的组合方式,决定了形成的玉种以及玉质的好坏。其中,关键地层就是“白云质大理岩”,它的形成有点难,地质时代越晚则越少,主要是在15亿-20亿年前形成的。昆仑山为什么产和田玉,就是因为当地有关键地层优势。
  主持人:新疆料、青海料、俄料、韩料同属A类软玉,现在大家都叫和田玉,商家也特意模糊了它们的产地,它们外观上是否容易区分?
  侯舜瑜:新疆产的和田玉,除籽料外观与山料、青海料、俄料及韩国料等有些差别外,山料与其他地方产的软玉在成分、结构、物化性质等方面难以区分。但我们这些老行家还是能够辨别出来的。
  青海软玉也称昆仑玉,因为它形成的矿区水系不发达,所以青海料只有山料,没有山流水料和籽料。青海料以白玉、青白玉、青玉为主。青海料有两种特色玉,一种是烟青玉,带有淡淡的灰紫色;另一种是翠青玉,是在白玉、青白玉中分布有嫩翠色的斑块,类似翡翠的翠色。
  杨明星:颜色变化较多是青海料的一个重要特点,烟紫色和翠青色的软玉只有青海料有,新疆料是没这两种颜色的。但最具标志性的东西是青海料有水线,而且玉质相对比较透明,结晶比较粗,没有新疆料那么细腻。
  侯舜瑜:俄料除极少部分为山流水料、籽料外,绝大部分是山料。韩料就是韩国春川白玉,矿山储量据说有30万吨左右。
  杨明星:俄料最大的特点就是白,比新疆料还白,但是不够油润。
  主持人:现在市场上的和田玉以哪个产地的软玉为主?
  侯舜瑜:之前有人做过统计,2011年在国内和田玉市场上,青海昆仑玉的年产量在吨左右,占中国和田玉市场最大的份额。海关也统计过俄罗斯软玉的年进口量,在500吨以上,市场占有量仅次于青海软玉。新疆和田玉矿山料的开采量只有100-200吨左右,籽料的年产量不足15吨。
  也就是说,新疆产的山玉和籽玉所占市场份额不足15%,籽玉所占份额不足1%,当然物以稀为贵。如果加上韩料,籽玉的市场占有率就更低了。
  主持人:不同产地的和田玉,价格相差有多大?
  侯舜瑜:以同等档次的手镯为例,韩料的手镯市场价大概是1万-2万元,青海料的是4万-5万元,俄料的要十来万,新疆山料比较少见,一只手镯大概20万-30万元,最贵的是新疆籽料,一只手镯要70万-100万元。
  以一件70-100克左右的手玩件为例,青海料1万元左右,俄料3万元左右,新疆山料较少,籽料的要超过10万元。
  为什么市场上籽料多山料少?
  主持人:除了产地的区别,同样是新疆料,山料和籽料的价格也是天壤之别。有些藏家认为,只有在河床中经历千万年冲刷淘洗磨炼出来的籽玉才是最好的。籽料是不是一定就比山料好?
  侯舜瑜:按照产出的地质成因,和田玉可以分为四大类,除了大家熟知的山料和籽料,还有山流水料,最近还有一种戈壁玉。
  山料是产于山上的原生矿,矿石埋藏于地下,未暴露地表,未经风霜雨雪,未经流水搬运。
  山流水料也称半山半水料,有的山料在地质运动时矿石破碎,风化剥落后,被冰雪、雨水或泥石流等搬到了山脚下,在河流的上游河滩堆积下来,但没被河水搬运到中下游,这样的矿石就称为山流水料。它的质量介于山料和籽料之间,所以有人叫它作籽料的母亲,是籽料的来源。
  籽料就是和田玉山料经河流搬运、被水冲刷筛选后形成的,最后以单块的形式在河床中堆积或沉淀。籽料因为经历磨蚀、碰撞、滚圆,所以外形没有棱角,就像一块鹅卵石。越到下游,籽玉的块头越小,质量越高。籽料通常只有几十克到几千克,几百千克的非常罕见。它的质地坚韧、细腻温润、光泽柔和、油性足,所以是和田玉中最具价值的品种。
  杨明星:现在行业内把籽料的价值推得很高,普遍认为籽料比山料好。但是不是籽料就一定比山料好?我觉得还是要客观地看问题。
  首先,山料和籽料同源,只不过一个在山上,一个滚了下山。但滚的过程中就一定滚得好吗?现在没有人能证明这个问题。很多人认为,山料经过流水的长途搬运,在反复冲洗、筛选的过程中优胜劣汰,留下的籽料坚硬致密,也是裂纹较少的部分,但我觉得不一定。有玉石雕刻大师就曾经跟我说,其实很多山料比籽料好,因为籽料在滚下山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撞击,造成了隐隐的裂隙,并不适合做细腻的雕刻。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籽料相对集中在新疆和田地区,其他地方很少,俄罗斯料也有籽玉,但数量相对较少。而且与山料相比,籽料的量非常少。商家如果要炒作山料很不容易,因为它的产量是无限的,但如果要捧籽料却是很容易的,因为籽料的量很有限。我听新疆的业内人士说过,开采最疯狂的时候,一年籽料的产量就有上百吨,但政府限制开采以后,籽料一年的产量可能只有几吨。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籽料并不一定就比山料好,优劣只不过是一个人为的选择过程?但把山料和籽料放在一起,籽料看起来的确会细腻很多啊。
  杨明星:很多学者说籽料的颗粒比山料的细,但我不认同这种观点。
  新疆有两条主要的河流,一条叫玉龙喀什河,一条叫喀拉喀什河,翻译成中文就是白玉河和墨玉河。白玉河这边出白玉多,还出了很多青白玉,墨玉河那边基本不出白玉,主要是青白玉。
  根据籽料的定义,只要是从山上滚下来滚圆了的都是籽料,青玉也是籽料,但是青玉就没人搭理它。现在市场上炒的是籽料里面的白玉,产量越小,价格越高。
  主持人:按照你们所说的,山料的量应该很大,为什么现在市场上遍地都是籽料,反倒是山料的数量很少?
  侯舜瑜:现在市场上山料的数量的确不多,很多人都说,山料都被拿来假冒籽料了。天然的籽料是山料经河流搬运、冲刷分选后形成的,假冒的籽料就是人为地模仿这个河水冲刷的过程。天然籽料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现在的机器可以让山料在模拟的环境里连续滚上一年,也能将山料滚圆了。
  和田玉开采是不是真的很难?
  主持人:和田玉最近十年价格涨得这么厉害,主要炒的还是一个资源稀缺的概念。现在新疆和田玉的开采是不是真的很困难?
  侯舜瑜:和田玉特别是新疆和田籽玉,产于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及两岸滩地、旧河道中。经历几千年的开采,特别是十几年来机械化的大规模开采,有些地方的河滩被挖到20米深,有些地方经多次翻挖,现在已很难开采到籽料了。
  杨明星:籽料的开采很简单,我在矿区看到很多维族大爷,农闲的时候就扛一把小铁钉耙子,蹲在河边乱扒,谁都不知道哪里有籽料,运气好的话还是能够找到一小块的,这是最标准的开采方式。所以籽料不是开采难,而是数量少。
  后来也有用挖掘机挖的,也是乱挖,挖出一挖斗的石头后,每个挖斗前面站3个人,就盯着挖斗慢慢把石头卸下来。他们都练就了火眼金睛,石头里面如果混杂有籽料,他们一眼就能发现。最高峰的时候,从河床到山边上有5000台挖掘机在挖籽料,对自然的破坏很大,所以政府就出面限制开采了。
  开采山料则是直接用炸药。我去过青藏公路旁边的纳赤台三岔河玉石矿,应该算是交通条件最好的一个矿点,其他很多都藏在山腹里。我们去的时候玉带已经被挖出来了,老板将整座山都承包了下来,用炸药炸开随便开采。
  这个矿点最高点海拔4230米。所产玉石以白玉为主,也产青白玉、青玉,个头很大,白玉最厚的将近1米,单块可达1吨多。
  之前说新疆白玉的产量少,主要是因为当地的地理条件险恶,又没有修路,运送玉石只能靠毛驴驮。现在路修好了,大型机械都能上去了,再布上炸药,半个山就被炸下来了。如果运气好遇上矿脉比较粗的,一天出个几吨、几十吨都有可能,产量不算小。现在昆仑山还有很多山料开采不出来。
  主持人:如果开采难度小了,产量大了,那上涨空间以后不是会越来越小?
  杨明星:真正好的白玉料也不是很好找的,像纳赤台三岔河玉石矿这样的好矿,几百个矿里也很难找出一个。
  新疆和田玉主要产于莎车、皮山、和田、于田、且末、若羌一带,其中且末和若羌这两个地方的条件好一些,挖掘机和炸药上得去。但即使且末县这样比较好开采的玉矿,也要开吉普车颠簸6个小时才能到矿点。我到矿点一看,山坡都是70度的峭壁,海拔低一点的在3000多米,高一点的要4500米,在那里呼吸很困难,开矿的人身体条件要很好才行。
  说和田玉稀缺,其实现在很多白玉都囤在仓库里,玉山商人时刻盯着市场,白玉的投放量一定要先看市场的接受度,市场不好的时候,投放尽量少一点,不管别人怎么出高价,就是不卖,让市场有个消化的过程,而稳定的价格其实对行业发展也是有利的。
  和田白玉原料价格
  40年涨了2000倍
  主持人:广东人向来偏爱翡翠,十年前和田玉在广东的价格非常便宜,即使是在偏爱白玉的北方地区,它的价格也不高。和田玉的价格飞升应该出现在最近十多年间,它价格涨幅有多大?
  侯舜瑜:这几年和田玉疯狂升值,价格疯涨。以近似的一块俄料青白玉牌子为例,2000年的时候也就2000元左右,从2005年开始上涨,到2009年涨到1.5万元,此后价格疯涨,到2014年已经可以卖到5万元。
  和田玉特别是和田籽玉的价格涨得更厉害,近年来优质的1公斤原料达20万元以上,最为优质的羊脂玉1公斤能达100万元。一件籽玉挂件几万元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在上世纪60年代,1公斤的籽玉也就50-60元;2003年底,一般的新疆和田玉籽料约2万元/kg;到2004年下半年,价格涨到5万元/kg;到2010年,上等和田玉籽料的价格已经是20万-30万元/kg。有些特别好的羊脂白玉以块论价,已远远超过黄金的价格。
  山料的价格变动虽然没有这么疯狂,但涨幅也很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疆山料仅卖3-4元/kg;2003年市场上卖300-400元/kg;2005年,普通山料在矿山买是600-700元/kg,运到和田市为1000元/kg,运到乌鲁木齐是元/kg,到了上海、北京等地,价格涨到元/kg。
  40多年的时间里,新疆和田白玉的原料价格上涨了2000多倍,尤其是从2000年价格大涨至今,和田玉几乎每年都以一到两倍的速度在升值。即使是现在珠宝玉石市场出现了调整,但受影响的只是中低档的和田玉,高档的和田玉价格并不受影响。
  相关链接(中国经济网玉石频道):/jade/
扫一扫加入南方网微信朋友圈
编辑: 黄伟浩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俄料与青海料的区分看到不少的山料牌子和手镯,很白,说是和田的山料或山流水,其实这些都不是和田的山料,那是什么?是青海料和俄料.其实和田地区山上一直为冰雪覆盖,开采其很短,产量很少,并已多年未出很白的缺陷少能出手镯和大牌子的料了.新疆除了和田地区外,且末现在产量也不大,多为青玉和青白玉.于田的现在山料产量也少,同时脆性大内裂多.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如何辨别青海料、俄料及和田料?”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每个初接触和田玉的朋友都会问的问题.要辨别这三种容易混淆的玉石,首先要搞清楚究竟何谓青海料?何谓俄料?何谓和田料?青海料:自1994年以来,新疆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产于青海省的软玉制品.由于它与传统的和田玉有某些不同特点,且供货量大,价格低廉,一时对和田玉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同时在命名的销售上也引起了一些混乱.青海软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一百余公坦克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至今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三处.当地海拔高度虽高但相对高度差不大,交通较为便利.该地产出的玉料以矿采山料为主,少量山流水(戈壁)料,未见子料.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青海软玉按其颜色特征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其中最常用于假冒和田玉的是白玉,青海白玉是青海软玉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业内有时习惯上称为“青海白”.呈灰白—蜡白色,半透明,透明度明显好于和田白玉,质地细润,产出块度较大,有少量达到“ 羊脂白玉”品质.业内人士根据其不同的外观特征形象地描述为:奶白玉、透水白玉、梨花 白、米汤白等品种.青海白玉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大,但其透明度偏高,凝重质感不足,做薄后尤为轻飘.青海软玉中也有糖色玉品种,主要为浅黄褐色比较均匀的糖色浸染和斑点状的黑褐色 —黄褐色翳色糖.其糖色要么集中形成黑褐色斑点,要么色太浅,对俏色贡献不大,对玉质破坏不少,可利用价值较低.青海料的特点:一是“干”无油润度,但玉友要当心有的商人把青海料沁入油中,时间一久丑态毕露;二是“白”;三是“透” 大多呈透明状……青海料更多见疏松的类型,容易上色,不好打磨,容易出橘皮,容易黯淡 俄料大致分为白皮料和糖(俄)料,这是新疆行内的叫法.好的俄料特白,但不是和田料那种糯白、阴白色(微微泛青),俄料的白度无含蓄柔和之美(实物对比一目了然) 俄料及和田料虽然同属喀喇昆仑山系矿脉,但由于环境的不同,致使它们的内部结构不同,如分子结构的交织纤维状,从而引起后天变化的不同,导致价格上的差别…… 俄料实物上手——稍稍透光“毛毡状”的结构明显(肉眼可看),而和田料一般颗粒非常小,短轴方向一般在0.01mm以下,一般情况下肉眼看不清楚.(和田玉质地有絮和玉花等除外).另外,由于本身的分子结构特点,俄料不好打磨加工,大多情况下反光有班班驳驳的感觉,这也是鉴别的直接方法.有糖色的俄料--俄料的糖色很特殊,是酱色的,易趣有很多用它来冒充和田玉,甚至利用它的糖色与白肉的结合处,让白玉表面带点糖当皮来骗人.白皮俄料也能做色,做的好的,很难分辨,高档的俄料由于它的白度要比绝大多数的高档和田白玉高,更容易给人感官上带来更大的刺激,这也是近年玩家对和田羊脂白玉的白度要求提高的原因,Maggie认为一味追求和田白玉的白度,以俄料的白度标准衡量和田白玉有失偏颇,其实真正的羊脂白应该是细糯阴白(微微泛青)的.俄料也有带皮子的,但俄料的皮艳(更象沁色)并伴生石皮厚,因此在分辨带皮籽料时请注意,和田籽料的皮色薄且无石皮,这跟两种籽料的成因有关,原矿都存在与石皮结合的可能,但石皮强度始终是不如玉石的,和田籽料经玉龙河水的反复、持续的冲击,环境不同造成分离度的不同,疏松的被淘汰,剩下的总是坚实的,因此可归纳出和田籽料皮子的上述特性.俄料因为没有这种环境条件,因此石皮保留着原结合状态不变.和田料: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和田玉呈油脂或蜡状光泽且滋润感较强,好的料无瓷性,和田玉因玉质厚度不同而有区别,总体呈微透明或半透明状,手感较沉 光滑,硬度一般在6度至7度(新矿以及质地较差也有5.7度左右)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通常的说法是:和田上五公里出大料,中间出把件,下五公里出小子料且带皮的概率大 品质最好的当属20克左右.俄料子料受环境的锤炼是与和田子料不同的.和田子料承受的磨难更艰苦、更复杂,上至万古冰川沁淬、剥蚀,因地壳变动随冰川运动剥落出来,逐步形成山水流,风餐露宿,饱受温差折磨,遇到山洪又投入到急流怀抱,有的被带到了戈壁,有的埋没在水沙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万年亿年的磨炼方成就今生.因此即使同是子料,俄籽料也脱不了闷.冰对玉的萃取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和田子料原生矿在海拔5000以上,覆几十米甚至百米厚万古冰川.不同环境下,出生的玉秉性也是不尽相同的.和田玉要更加温润、晶莹,且越盘越油.而俄料变化过程相反,越玩越透(浑白变干透,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上却显干透).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田带皮籽料手镯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