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刘震云这个人三国中桓范这个人

&a href=&///people/c& data-hash=&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c& data-hovercard=&p$b$c&&@琅邪杨文理&/a&的回答已经比较详细了,我从清人整理的工具书的角度做一点补充。&br&&br&1、《三国志大事年表》,《三国志汉季方镇年表》,《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撰,清代浙东史学以入微细密义法著称,查年号查时间查大事非常方便,将相表搜罗甚广,何人何时在做何事一查便知。&br&&br&2、《三国世系表》,周明泰撰,魏晋以来门阀占有重要地位,《史通·书志篇》曾说:“高门世族,非复一家,郡正州曹,世掌其任。凡为国史者,宜各撰《氏族志》,列与百官之下。”周根据的是宋本《世说新语》(今本《世说新语》已经有了大量作伪的内容)所附名谱,今天已经亡佚,非常有价值。&br&&br&3、《补三国疆域志》,洪亮吉撰,陈寿《三国志》虽然世称良史,但是可惜没有表志。三国时代的地理情况却只能多参考《汉书》和《后汉书》的《地理志》,洪亮吉是沿革地理专家,旁征《水经注》、《宋书·州郡志》、《晋书·地理志》、《通典》、《元和志》等多方面材料。钱大昕本来也准备补此志,但看完此书认为此书“体大思精,胜仆百倍”。&br&&br&4、《补三国志艺文志》,有侯康和姚振宗两家,其中姚振宗之书更加完备(侯书缺子部和集部)。按照《艺文志》的体例而作,有提要和作者考证,大部分本之《隋书·经籍志》,想了解三国时代的经史子集作品必不可少的参考书。&br&&br&5、《三国志注补》,赵一清撰,里面附有陶元珍的《补三国志食货志》,同时赵也是清代沿革地理专家,他的《水经注释》整理了从明以来错乱脱漏的《水经注》,后来戴震整理的很多人都疑心是赵书。&br&&br&6、《三国志旁证》,梁章钜撰,该书搜罗了清代何焯、陈景云、杭世骏、赵一清、王鸣盛、钱大昕、钱大昭、洪亮吉等人的考证结果,可以说是清代三国学研究的汇集。&br&&br&除此之外,还有两部不应遗漏:&br&&br&1、胡三省注本《资治通鉴》,《通鉴》魏晋部分为刘恕所撰,其人专精于史学。而《通鉴考异》中,对所采《陈志》《范书》《袁纪》《晋书》之史料多有考订。胡三省注亦有提要勾玄之作用。司马光说:“到洛八年,始了六代”,可见花了多少功夫。&br&&br&2、《文选》,梁昭明太子撰,李善注。《文选》为目前所存总集最古者,虽非记史之书,但其中于考证多有可采,譬如干宝论司马之兴衰,陆机辩孙吴之失国,都是史论。&br&&br&其实还有很多,有空再补充。
的回答已经比较详细了,我从清人整理的工具书的角度做一点补充。 1、《三国志大事年表》,《三国志汉季方镇年表》,《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撰,清代浙东史学以入微细密义法著称,查年号查时间查大事非常方便,将相表搜罗甚广,何人何时在做何…
新年首答,我也换个新头像,新年新气象,知友们新年好哇!&br&&br&从曹刘孙三人传记看,这年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口干了一仗,随后曹操得到了天子旌旗等一大堆看起来可以造反的东西,并让曹丕当了魏公国的太子。而刘备派遣张飞马超吴兰屯下辩,曹操则派曹洪拒守。&br&&br&看起来这一年没什么特别的,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一年死了八位名人,而且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br&——————————————————————&br&《建安二十二年》&br&&br&&br&幹、琳、瑒、桢二十二年卒。——《王粲传》&br&&br&&br&一、建安七子&br&&br&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瑒、刘桢七人。“七子”之名,最早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曹丕在该文中历数当时的文坛名流,特别举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等七人,并评价“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br&&br&汉末三国(184年—280年)这大约一百年的时间,为大众所熟知的文人是这么两拨:建安年间的三曹与建安七子,正始年间的竹林七贤。另外散落的文人还有杨修、祢衡这类因为演义而知名度而比较高的。&br&&br&陈寿本人不大注重汉末三国时期的文士,故而在《魏书》、《蜀书》和《吴书》都没有如《史记》《汉书》中类似的《儒林列传》,更别说如《司马相如列传》《杨雄列传》这样单独为一个文士而开的列传了。&br&&br&不过《魏书·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这一卷可以作为《三国志》的《文士列传》,该卷标题的王粲、卫觊、刘廙、刘劭和傅嘏等五人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士。当然傅嘏此人不仅仅是文士这么简单,其战略谋划是类似贾诩程昱一类的人物,在嘉平四年的伐吴方略与平毌丘俭之叛两次战争都有非凡的见解,而治理地方的才能又在司马芝、刘靖等人之上。傅嘏放在此传传末,容易被人忽视。不过此非本篇重点,详情可查阅此人传记。&br&&br&王粲身为建安七子之一,更是被《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赞誉为“七子之冠冕”,而且还留下了对研究汉末三国极为重要的史书《汉末英雄记》,可惜此书如今只有辑本,并无全书,可惜了;而建安七子余下的六人在《三国志》均无单独列传,除孔融外,另外五人的传记都是附在《王粲传》之后。&br&&br&孔融虽然名列建安七子之中,但其实和另外六人都有明显的不同,他并非曹氏集团下的文人。孔融早年在朝中任虎贲中郎将,后因得罪董卓出为北海相。建安元年北海被袁谭攻陷,孔融出逃投奔曹操,被征为将作大匠,并迁官少府。不过孔融因为讥讽曹操,比如最出名的就是他对曹丕私纳甄姬一事的影射:“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当时听了并不明白,后来问孔融,孔融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后来孔融多次侮慢曹操,又对孙权使者有“讪谤之言”,最终在建安十三年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被曹操杀害。&br&&br&《王粲传》附的文人传记除了建安七子的五人外,还提到了同时代的邯郸淳、繁钦、路粹、丁仪、丁廙、杨脩、苟纬、应璩、应贞、桓威、吴质等人,甚至还提到了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不过都是一笔带过。裴松之给《三国志》作注为这些文士补注了较多的史料,可以一观。祢衡的传则是在《荀彧传》的裴注中。&br&&br&二、是岁大疫&br&&br&在《王粲传》的附传,我们便看到了这么一句:&br&幹、琳、瑒、桢二十二年卒。——《王粲传》&br&&br&而该传的传主王粲呢,也是死在建安二十二年。为什么建安二十二年死了这么多名人,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在《武帝纪》建安二十二年只能了解到曹操东征和增设天子旌旗等事情。&br&&br&综合《王粲传》可以了解到,王粲跟随曹操出征东吴,这自然指的是建安二十一年十月征东吴的那次。王粲是死在建安二十二年的春天,而从《武帝纪》可以了解到曹操当时的行军路线:正月到了庐江的居巢,二月到了濡须口西边的郝溪,之后在濡须口与孙权作战,孙权退走。三月曹操撤军,并留夏侯惇、曹仁与张辽等人居守在居巢。&br&&br&从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的传记可以知道,司马朗当时跟着夏侯惇和臧霸征吴。到了居巢,当时军中闹了瘟疫。而司马朗亲自巡视,发送医药,于是自己也得了瘟疫。&br&&br&答案出来了,是瘟疫。司马朗因瘟疫死于居巢,而王粲也在当时的行军路上染病身亡,很明显也是得了瘟疫。&br&&br&陈寿《三国志》虽然名为三国(220年—280年),但建安年间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段时间。然而因缺乏相应的帝纪,即《献帝纪》,这让只是浅略阅读《三国志》的读者不能知晓。居然在《武帝纪》没有记载这场瘟疫,然而我们可以从一百多年后成书的范晔《后汉书》的《献帝纪》查到:建安二十二年,是岁大疫。&br&&br&&br&三、魏吴多故&br&&br&那当时这场瘟疫有多广呢?我们从《司马朗传》似乎只能知道是在当时庐江郡的居巢发生了瘟疫,故而随军的司马朗与王粲都因此病亡,然而陈琳、徐幹、应瑒、刘桢等四人为何也在建安二十二年病亡了呢?他们几位当时是否也在军中呢?&br&&br&我们从陈琳的《神女赋》可知陈琳也跟随曹操参加了建安二十一年十月的征吴,其文有句“汉三七之建安,荆野蠢而作仇,赞皇师以南假,济汉川之清流。感诗人之悠叹,想神女之来游”,我们明白“三七之建安”即建安二十一年,可知此时陈琳也在军中。陈琳与王粲,可能便是死在了一起。&br&&br&另外三人,徐幹长年有疾,曹操两番征召都不得,故而徐幹于当时不应在军中。应瑒则未有提及,不过他任五官将文学,是时任五官中郎将的曹丕的属下,应当也在邺城。&br&而刘桢先是因不敬之罪(在宴会中平视曹丕的甄夫人)被罚劳役在工地磨石头,后来曹操到工地巡视,见刘桢磨石的时候居然头都不仰,曹操问道:“石如何”?刘桢以石自喻,跪答道:“石出自荆山元岩之下,外有五色之章,内含卞氏之珍。磨之不加莹,雕之不增文。禀气坚贞,受性自然。顾理枉曲纡绕,独不得申。” 、&br&刘桢意思是说自己就同如这石头,出自名山,外内具秀。即使如何打磨雕刻,都不能使得自己有所增损改变。曹操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听完后便是一阵大笑,回宫后便免除刘桢的劳役,令他为署吏。&br&由此事前后我们可以见到刘桢的“魏晋风度”,不折己志,不违初心——也可以知道刘桢应该当时也未有随军。&br&&br&综上可知,徐幹、应瑒、刘桢三人应当是在邺城。可见在邺城地区也发生了瘟疫。我们从曹植的《说疫气》了解到当时的情况,文中说道:“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每家都有亲人死去,每户都有人在号哭哀泣。甚至有一家死去,一族覆灭的场景。&br&&br&又“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遭受这等苦难,多是穷苦家庭,而锦衣玉食的人比较少见。建安七子中的这五人可谓是上层阶级,不过王粲陈琳随军,徐幹常年有疾,刘桢应瑒不知何故,也许是文士的身体素质一般吧?&br&&br&而曹操于建安二十二年的二月与孙权在濡须口作战,三月便已撤军。曹操撤军的一方面原因是孙权派徐详请降示弱,另外一部分原因想必也是因为军中瘟疫。军中瘟疫盛行,光上层官员就死了三位,而邺城又死了三位文士,那么军士和百姓死亡的人数就更多了。然而史书上只有一句,“建安二十二年,是岁大疫。”这大约就是历史的残酷吧!&br&&br&那东吴的军队有没有名人死去呢?答曰:有。&br&&br&据《鲁肃传》记载,鲁肃便是死于建安二十二年,时年四十六岁。从本传可知道鲁肃最早是屯江陵,后屯在陆口。鲁肃去世后吕蒙也是屯扎在陆口,可见鲁肃是在陆口的。陆口在今湖北赤壁之陆溪口,于时中原及北方大发瘟疫,陆口在吴地边境,距离如此之近。鲁肃虽然未到濡须口前去助力,毕竟他是与关羽相持——鲁肃于建安二十二年去世,很有可能也是因为这场大瘟疫。&br&&br&但东吴还有一人也是死于此年,那便是东吴名将凌统。&br&凌统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是一位少年将军的形象,演义里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曾经“奋夺父尸还”——其实,他确实是一位少年将军,因为他来不及老去。从《凌统传》,我们可以了解到凌统在他父亲凌操战死江夏的时候是十五岁,而那年是孙权第一次征讨黄祖,是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由此我们可以推定凌统的生年是189年。然而《凌统传》又提到,凌统去世的时候是四十九岁,那么凌统去世的年份应该是237年。&br&&br&矛盾出来了,如果凌统死于237年,那为何凌统在215年的合肥之战之后就再无记载。且孙权于228年便已称帝,作为宿将的凌统怎么可能只有偏将军的官职呢?我们再看《骆统传》,《骆统传》谈到骆统在凌统死后接管了凌统的兵权(及凌统死,复领其兵),并跟随参加了222年的夷陵之战(以随陆逊破蜀军於宜都,迁偏将军)。&br&&br&可见凌统是死于222年之前的,故去世年龄四十九岁很有可能便是二十九岁的传录之误。唐人许嵩的《建康实录》也记载了“统为人性好接物,亲贤爱士,轻财重义,有国士风。年二十九岁卒”,可见凌统确实是在二十九岁那年死的,而那年正是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br&&br&可见,凌统当是死于建安二十二年的濡须口战后,那场战争中曹军大发瘟疫,东吴军队想是也有感染,故而双方于当年二月在濡须口初次交战过后便不再有大战,孙权更是让都尉徐详到曹操处请降,曹操也是看疫病严重,看孙权已经给好台阶了,他就答应了。于是,三月,曹操便撤军了。&br&&br&凌统去世时年不到三十岁——大家在感叹周瑜郭嘉不到四十便去世的时候,又有几人能想到这位被陈寿评为【国士之风】的凌统呢?&br&&br&四、葬学驴鸣&br&&br&值得玩味的是曹丕写给好友吴质的信《与吴质书》,在信中他追思了与建安诸子的感情,说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这里的疾疫明显指的是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然而他却没有提王粲的名字,王粲不是也死于这场瘟疫之中么?陈琳可能还是与王粲一同死在军中的,难道他写这封信的时候想起了,王粲的那两个儿子是死在他的手上呢?&br&&br&建安二十四年的九月,魏讽乘曹操与刘备相持于汉中,与长乐卫尉陈祎等人谋袭取邺城。后陈祎向当时留守的曹丕告密,曹丕诛杀了魏讽,其党羽受到牵连者数十人。其中便包括王粲的两个儿子。&br&&br&《文章志》记载,当时曹操在汉中,听到王粲儿子身死的消息后,感叹道:“孤若在,不使仲宣(王粲)无后”。不过按《武帝纪》,魏讽案发的九月,曹操应该是在从长安去洛阳的路上了,而不应该在汉中,因为刘备军在该年的五月便已经占领汉中了。&br&&br&不知道曹丕在处死王粲的两个儿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起当年在王粲的葬礼上,他呼吁同伴们一人学一声驴叫,来送别王粲。&br&因为曹丕说,王粲生前最爱听驴叫了。
新年首答,我也换个新头像,新年新气象,知友们新年好哇! 从曹刘孙三人传记看,这年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口干了一仗,随后曹操得到了天子旌旗等一大堆看起来可以造反的东西,并让曹丕当了魏公国的太子。而刘备派遣张飞马超吴兰屯下辩,曹操则派曹洪拒守。 看起…
知乎三国话题某些人(我不是说题主)的论调很有趣,他们认为【诸葛亮如今名气这么大,被吹的这么厉害,完全是《三国演义》的功劳】,这样的论调时常出现在我三国回答的评论区。&br&&br&每当看到这种论调时,我就会陷入深深的思考,他们真的学过初高中语文么,难道知乎真的已经被小学生占领了么?&br&&br&不知道是不是教材问题,有两首诗他们好像没有听说过,一首是唐朝杜甫的《蜀相》,还有一首是南宋陆游的《书愤》:&br&&blockquote&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br&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br&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br&&u&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u&&br&——杜甫《蜀相》&br&&br&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br&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br&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br&&u&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u&&br&——陆游《书愤》&/blockquote&这两首诗没必要多解释,明显是表露了杜甫和陆游两位大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br&&br&我从不否认《三国演义》出现之后,诸葛亮在民间的名气更大了。然而大多数知友都应该知道,我们平常所知晓的将诸葛亮严重神话的《三国演义》是成书于明朝,而即使是作为《三国演义》原型的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也是于元朝方才出现——很明显,杜甫和陆游两位大诗人都无缘读过这两本书,那么他们是为何会认为诸葛亮值得尊敬和崇拜呢?&br&&br&答案只有一个:历史上的诸葛亮,确实值得尊敬和崇拜!&br&———————————————————————————&br&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在三国时期知名度高我们是可以完全理解的——但更多的历史人物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那诸葛亮在三国之后的时代多有名气呢?&br&&br&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说道:“&u&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u&”看吧?司马炎在感叹如果他有诸葛亮辅佐,攻取天下就不会这么费力了——这不仅显示了诸葛亮的名气,更显示了他的王佐之才!&br&&br&西晋开国名臣傅玄说道:“&u&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入无余力,出有余粮,知蜀本弱而危。故持重以镇之。&/u&”——这不仅显示了诸葛亮的名气,更显示了他的治国与治军才能。&br&&br&西晋秦州刺史张辅说道:“&u&诸葛孔明达治知变,殆王佐之才&/u&”。&br&西晋史学家常璩说道:“&u&治国以礼民无怨声,不滥用私刑,没尚有余泣。&/u&”&br&——这同样显示了诸葛亮的才能与名气。&br&&br&十六国的前秦丞相王猛,辅佐苻坚扫平群雄,功高至伟。苻坚将其比喻为自己的诸葛亮,可见诸葛亮在南北朝时期的名气是如何?“&u&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u&&br&——————————————————————————————&br&&br&至于隋唐时期,更可以看到诸葛亮的名气有多大了!&br&&br&隋朝经学家王通说道:“&u&若诸葛亮不死,则礼乐大兴&/u&”——这又可以见到诸葛亮的又一才能。&br&&br&唐代诗人杜牧曾注《孙子》,可谓明韬略之人,其将诸葛与十数位名臣并称,并评价为“&u&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u&。&br&&br&唐肃宗时期建【武庙】,姜子牙为武成王,另将唐以及唐以前的历代名将(不是名臣,这些入选人士均在军事上有建树)入庙祭祀,从春秋战国至唐朝一千余年,只有七十四位入选。这七十四位又分为【十哲】与【六十四将】,诸葛亮入选了【十哲】,与其同时入选【十哲】的还有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b&这九位,哪位不是战功赫赫?就算是张良少涉统帅之事,其谋略也是对刘邦建立大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难道唐武庙会把一个只会治国的人和这九位并列,不怕闹笑话?&/b&&br&&br&所以,唐朝【武庙】根本不存在因为诸葛亮治国厉害而入选的可能,而只是说其军事;虽说唐武庙自然含有统治阶级色彩,然而不能否认其意义。&br&&br&宋代也有武庙,人数虽微有变动,然而诸葛亮还是稳作【十哲】,与管仲、孙武、乐毅、李勣、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等人并列。&br&这显示了唐宋两代,诸葛亮能力受到了肯定,名气之盛也是必然的。&br&&br&&b&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因为在治国与军事方面的能力杰出,使得他在古代那些名臣名将中的名气很大,知名度高。&/b&&br&————————————————————————————————&br&皇帝之中,还有康熙乾隆两祖孙都非常推崇,康熙曾说:“&u&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u&”&br&乾隆则说:”&u&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u&。“&br&&br&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也就是说夏商周之后的第一流人物,乾隆爷给诸葛亮送的这高帽子我非常喜欢。这让我想起了清代史学家赵翼的一句话:&br&&blockquote&惜是時人才已為魏、吳二國收盡,故得人較少。然亮第一流人,二國俱不能得,備獨能得之,亦可見以誠待人之效矣!&/blockquote&可见虽然乾隆把赵翼强行从状元弄成探花,但他俩在诸葛亮的问题上还是有部分共识的。&br&&br&&b&当然君主如此推崇诸葛亮,还是更看重于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含有一定的统治阶级意识的。&/b&&br&———————————————————————————————&br&然而又有些人要说了,这只是说明诸葛亮在官方统治阶级上层的名气大,并不能说明他在民间的名气就大啊?&br&&br&唐代官员孙樵曾说道:“&u&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u&”诸葛亮死后五百余年,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的人还在为他祭祀,这说明了什么?还不能说明诸葛亮的名气?&br&&br&&b&故而,诸葛亮有名气主要还是因为他对百姓的良政,《三国志》本传有云【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如此之政绩,古今少有。&br&&br&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当时三国已然统一,诸葛亮已经去世了五十年,然而【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可见诸葛亮对百姓的影响有多么深远,百姓也是世代传送其恩德。&/b&&br&&br&桓温征蜀的时候,遇到了诸葛亮时候的小吏,问诸葛亮如今有谁能够相比呢?小吏回答道:“葛公在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他去世之后就感觉没人能和他相比的了。”此记载出自南朝殷芸《小说·卷六》:&br&&blockquote&桓宣武征蜀,犹见诸葛亮时小吏,年百余岁。桓问:“诸葛丞相今谁与比?”意颇欲自矜。答曰:“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葛公殁后,正不见其比。”—— 《殷芸小说》引 《杂记》&/blockquote&此材料真实性略低,因诸葛亮于234年去世,而桓温征蜀是346年——小吏既然能对政绩前后对比,可见诸葛去世时其至少有二十几岁了,那么遇到桓温时期他至少得一百三十几岁,如此高龄还能对答——不过这也反应了中下层吏民对诸葛亮的景仰。&br&————————————————————————————————————&br&&br&&br&&b&其实说到这里,题主的问题已经差不多了。诸葛亮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无论是官方,无论是民间,其名气都是毋庸置疑的。&/b&&br&&br&虽然我说了这么多,说了诸葛亮是很有名气的——当然还有些人会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做出质疑,认为都是《三国演义》吹出来的:&br&&br&然而曾经有一位宋代的名人,他是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的,但他却如此评价诸葛的用兵:“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br&&br&他是谁呢,是苏轼。&br&&br&当然又有人要说了,那些官员文人说话没技术,他说会打仗就一定会打仗?&br&&br&唐朝开国名将李靖在后世辑本中的《李卫公兵法》如此评论,注意不是所谓有宋代成书嫌疑的《李卫公问对》:&br&&blockquote&或曰:“兵之情虽主速,乘人之不及。然敌将多谋,戎卒欲辑,令行禁止,兵利甲坚,气锐而严,力全而劲,岂可速而犯之耶?”答曰:“若此,则当卷迹藏声,蓄盈待竭,避其锋势,与之持久,安可犯之哉!廉颇之拒白起,守而不战;宣王之抗武侯,抑而不进,是也。”&br&——《李卫公兵法》引《通典》卷一五四&/blockquote&&u&李靖对诸葛亮评价为【戎卒欲辑,令行禁止,兵利甲坚,气锐而严,力全而劲】,并让司马懿【抑而不进】,这还不能说明他的军事才能?&/u&&br&&br&&br&后世经史大家与军事家,对诸葛亮的赞誉可谓连绵不绝,如陈寿常璩,如屈大均曾国藩等,钱穆曾说道:“&u&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u&,可见推崇啊!&br&&br&——————————————————————————&br&&br&当然有些人是不见那啥不落泪的,说,诸葛亮有战绩么?&br&此时我就笑了,破曹魏名将郭淮,杀曹魏名将张郃,同时将曹魏统帅司马懿搞得【甲首三千,龟缩不出】,这居然在他们眼里都不是战绩了?这些人说诸葛亮不会打仗,岂不是在说郭淮张郃和司马懿都是辣鸡么?&br&然而,他们还会傲娇的问一句,诸葛亮有攻取过一座城池么?&u&我知道跟他们讲那些战绩也是没有用的,跟这类人讲诸葛亮北伐战略是没有用的,跟他们讲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是最没有用的(他们只会说,到头来还是司马家得了天下):&/u&&br&&br&这类人,只能用史料给他,希望他们能看懂:&br&&blockquote&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blockquote&当然他们中的一些人会沉默,还有一些人会叫嚣道:“那不是诸葛亮亲自打下的,是陈式,不是诸葛亮亲自打的就不算他的功劳...”&br&&br&完。
知乎三国话题某些人(我不是说题主)的论调很有趣,他们认为【诸葛亮如今名气这么大,被吹的这么厉害,完全是《三国演义》的功劳】,这样的论调时常出现在我三国回答的评论区。 每当看到这种论调时,我就会陷入深深的思考,他们真的学过初高中语文么,难道…
首先要明确,杨仪、魏延都是有才无德,虽处重职,其为人,诸葛亮一个都看不上。&br&&br&襄阳记:&b&孙权尝大醉问(费)祎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於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诸君愦愦,曾不知防虑於此,岂所谓贻厥孙谋乎?”……诸葛亮闻之,以为知言。&/b&&br&&br&嗯,孙十万还是有优点的 (* ̄rǒ ̄)&br&&br&然而仓促之际,敌我矛盾为先,人民内部矛盾为后,两害相权取其轻,作为临时救场队员,杨仪显然更为合适:&br&&br&其一,制度保证。长史是丞相府上佐,譬如张裔、蒋琬均领长史署理丞相府(成都)留府事,杨仪则一直跟随诸葛亮署理府事,易言之,一直担任代理人角色。丞相病危,仓促之际委托署府事的杨仪临时代行职务,完全符合制度,也易于服众。&br&&br&其二,执行保证。魏延性刚抗上,诸葛亮已预料其不会听从命令,把权力交给魏延,又如何贯彻其保存蜀汉实力,尽速撤军的方针?按照魏延的言论,显然反对撤退,若大军在手,诸葛亮的决策必然束之高阁,第五次北伐必然继续。众所周知,诸葛亮之于蜀汉,犹如苍天在上,骤然亡故,军心必然大乱,当此局面,还能指望司马懿继续坐守?从战争进程看,司马懿一得知孔明死讯,立即发动攻势,若不是依仗诸葛遗威,局势几乎不可收拾。&br&&br&魏延一向自视甚高,然而从事件发展可见,其军中威望与诸葛亮不可同年而语,王平只需报上孔明名号,便可令魏记部众星流云散,换句话说,魏延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代诸葛亮的作用,若不及时退兵,后果不堪设想。且蜀汉主力悉数在此,若有差池,国本动摇,其影响恐不亚于夷陵之战,难道还能指望孔明复生,再挽狂澜?&br&&br&杨仪的能量远逊于魏延,其要掌握军队,必须高举两个凡是,狐假虎威,则抗命的可能性几可忽略,即便要出幺蛾子,控制亦为不难。从保证既定方针的实施看,杨仪显然是合适人选。&br&&br&其三、安全保证。魏延虽是武夫,却有政治野心,&b&冀时论必当以代亮,&/b&倘若兵权在手,必然追求政治地位。且不说传位蒋琬的计划化作泡影,以魏延为人,毫无政治才干,朝中军中四处树敌,一朝得势,必然掀起政乱。蜀汉&b&摄乎大国之间,&/b&&b&以弱为强&/b&,靠的便是政治稳定,如此折腾,国将不国,崩盘可期。&br&&br&杨仪根基既浅,又素不掌兵,如有异志,一狱卒可缚,历史进程亦可为佐证,且从临战表现看,实际指挥军队的是姜维:&br&&br&汉晋春秋:&b&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u&姜维令仪&/u&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於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b&&br&&br&这也决定了杨仪只能是临时掌军,不可能依仗军权作非分之想。&br&&br&可以说诸葛亮临终决策,不但保证了汉军在&b&新丧元帅,远近危悚&/b&的局面下完成了敌前退兵的高难度军事行动,更确保了其后蜀汉三十年国祚,政治意义尚在军事意义之上,谋划境界远非《三国演义》所谓遗计斩魏延可比。以孔明本谋,原本要保全魏延,奈此公作死何。&br&&br&——————————————————补充—————————————————&br&&br&鄙人向来欢迎正常讨论,但对于吃相难看,干货不足靠着人参公鸡捎带猪心调味的,咱向来没兴趣搭理。既然题主有@,那就补充说明一下孙二郎侃魏延、杨仪的勾当:&br&&br&孙二表示,杨仪、魏延这俩是牧竖小人,有才无德,必有后患。倘若是胡诌,以才思敏捷著称,捎带常年担任和事老的费祎至于如此失态么?即便费祎大脑短路,董恢也该辩解这二位并不是牧竖小人,没有后患。你说有这事,我说不对,没这事,这才是正常人类的基本逻辑。&br&&br&看看董恢咋提示辩解的:&br&&br&【恢目祎曰:“可速言仪、延之不协起於私忿耳,而无黥、韩难御之心也。今方扫除强贼,混一区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b&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b&,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br&&br&换句话说,哪怕是辩解,董恢都承认这俩&b&有后患&/b&,只不过后患未必达到谋反的地步,现在强敌当前,因此用才为先。这叫反驳孙权?诸葛亮不论为孙二点赞,还是为董恢点赞,表达的意思还不够明白?这么简单的阅读理解都一团浆糊,待在地下室的恐怕不是知乎罢︿( ̄︶ ̄)︿&br&&br&翻译福利:&br&&br&孙二:杨仪、魏延就是俩极品人渣,别瞅着现在还能看个家护个院,小人得了志,以后肯定要监守自盗谋财害命( ̄_, ̄ )&br&董恢:误会,误会,杨仪、魏延虽渣,还没到极品人渣的地步嘛。现在要干翻姓曹的,打手多多益善嘛,怎么能因为人品渣就不用了哩?╰( ̄▽ ̄)╭&br&——诸葛亮在对话下点赞b( ̄▽ ̄)d&br&&br&哎呀呀,谁说诸葛亮认为杨仪、魏延人品渣了?(~ ̄▽ ̄)~&br&&br&以上。
首先要明确,杨仪、魏延都是有才无德,虽处重职,其为人,诸葛亮一个都看不上。 襄阳记:孙权尝大醉问(费)祎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於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诸君愦愦,曾不知防虑於此,岂所谓…
&img src=&/0d2d536cfabea61df3c44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6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0d2d536cfabea61df3c446_r.jpg&&&br&&b&近日朝中风声甚紧,本人胆小怕事,想尝试练习一下政治正确的写法。吊儿郎当了这么多年,转弯转得有些生硬,结论有待商榷。但本文的确花费了很大的心力,还算是有些参考价值。以后可能只允许说政治正确的话了,不得不提前练习,万望包涵。&br&&/b&&br&&b&————————————————————————————————————————&/b&&br&&b&引言&/b&&br&&br&&p&《三国演义》中的董卓,加官进爵是靠花钱拉关系,独霸朝纲是靠各路人马的各种脑残,无能无情无耻无理取闹,读者简直难以想象就这么个人怎么就能显得那么厉害?&/p&&br&&p&单看《后汉书》和《三国志》中的董卓列传,可以发现他的一些本事,但仍然无法解释何以董卓竟能凶暴到被当时的人比作秦始皇的程度?&/p&&br&&p&董卓势力的形成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再加上虐待型的人格驱使他导演了很多令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的重口味人间惨剧,因而这一篇以董卓为主要人物的文章对于涉世未深、天真无邪的读者来说是难以承受的,烦请跳过。&/p&&br&&p&本文所涉及到的人物众多,而且大部分都没什么名气,笔者坚持这种出力不讨好的写作思路是因为了解这些人物的价值不亚于熟知三国主要人物的收获,而一旦忽视了他们,我们就只能看到一个简单粗暴的董卓,一个太不完整的汉末三国。&/p&&br&&b&
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b&&br&&br&&b&
羌族(当时的羌族是包括如今的羌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的共同祖先)&/b&&br&&br&&p&公元前五世纪,一位羌族青年被秦国掳为奴隶,在做牛做马的屈辱中掌握了农业技术。后来他找了个机会开溜,在秦人追捕时躲进山洞。焚烧山洞之后,追兵们认为已经完成了任务也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p&&br&&p&奇迹在于,这名青年被一只猛兽所救,未被烧死。出洞之后的他在旷野中遇到一位被割了鼻子的羌族女性,同病相怜的两人就此结为夫妻共同逃亡到了族人的部落。由于大难不死的传奇经历,该青年被淳朴的羌人推举为部落的首领。&/p&&br&&p&羌人称奴隶为“无弋(音通义)”,首领称“爰(音通援)剑”,从此这名青年被称为无弋爰剑。无弋爰剑将农业技术传授给族人,使羌人成了一个半农耕半游牧的民族。但无弋爰剑的子孙不知是何原因不愿在一起生活,他们各自奔走形成了新的部落。羌族各部落未能形成部落联盟,因而无法与强大的草原霸主匈奴争雄。&/p&&br&&p&汉景帝时,一部分羌人选择为大汉戍边,更多的羌人则选择与文化相近的匈奴组成联盟。&/p&&br&&p&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匈奴,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在原属匈奴的河西走廊上设置了河西四郡和玉门关。此举不仅为切断匈奴与西域的联系,更为了阻止匈奴与羌族的联盟。匈奴衰落之后越来越多的羌人进入了大汉帝国的境内。帝国中央认为一个个分散的羌人部落无甚威胁,迁入内地的羌人可以将其汉化,而且可以通过他们使境外的羌人作为帝国的眼线,何乐而不为?&/p&&br&&b&
凉州&/b&&br&&br&&p&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包括河西四郡在内的凉州便成了帝国的西部边境,因而又称“西凉”。如果不特意去查阅资料,很容易将“西凉”这一地理概念误解为凉州的西部。&/p&&br&&p&凉州是大汉境内羌人的主要聚居地。出乎预料的是,羌人并未被汉人同化,反倒是凉州的汉人变得越来越像羌人,就连妇女都因为受到羌人的影响变成勇猛的战士。作为现代人,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即使两千多年过去,古代羌人的子孙们依然保持着他们的传统和特色。事实证明,纯粹地指望民族融合是行不通的,关键还是要有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p&&br&&p&遗憾的是,汉代的主流意识中并没有民族平等的观念,关东(函谷关)的汉人常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凉州的居民。帝国派往凉州的官员在横征暴敛时也就分外地肆无忌惮。&/p&&br&&p&地域歧视与民族歧视的恶之花终于结出了恶果,汉羌战争爆发,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竟然持续了一百多年。&/p&&br&&p&诚然羌人还是没有组成统一的部落联盟且人口基数无法与汉人相比。但父亲去世儿子必须娶后妈,兄长去世弟弟必须娶嫂子的游牧风俗结合了可以养活更多子女的农耕生产方式使羌人的生育率出现了异常高速的增长,凉州境内的汉人在人口上并不占有明显的优势,而劳师远征地从关东调兵又很难敌得过主场作战、以逸待劳且弓马娴熟的羌兵。&/p&&br&&p&公元57年-公元139年,大汉朝廷足足用了82年的时间才将最早起出头的羌族部落击垮。但其他的部落早都已经成了气候。&/p&&br&&p&公元108年,司马懿高祖父司马均率领的汉军大败于羌兵,八千多人战死。羌军掠夺长安附近的三辅地区并南下进入益州,杀死汉中太守。&/p&&br&&p&公元110年,故都长安已被破坏殆尽,另一只羌军攻打紧靠洛阳的河内郡。朝野震动,考虑将凉州的汉人迁入关中,将凉州土地让给羌人。凉州汉人不愿背井离乡,在遭到强制拆迁后干脆投奔羌人和官军拼了!朝廷迫于形势最终否决了放弃凉州的提议,耗费了天文数字的军费继续与羌军拉锯,以致滥发铜钱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但依然败多胜少。&/p&&br&&p&直到三位凉州籍优秀将领的出现,东汉帝国才稳住了局势。他们分别是:&/p&&br&&p&&b&皇甫规&/b&,字威明,主张恩威并用,缓和与羌人的关系。同情清流士大夫,一生不与外戚宦官合作的皇甫规,没有得到本该属于他的爵位,官位也只做到度辽将军、护羌校尉。公元174年,刚刚退休的皇甫规病逝,享年70岁。&/p&&br&&p&&b&张奂&/b&,字然明,皇甫规推荐的接班人,继承了皇甫规的指导思想。在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的关键时刻因为不明真相被假传圣旨的宦官所骗,直接导致了窦武的败亡和第二次党锢之祸。张奂深以为耻,抱憾终生,拒绝接受封侯,险些被迫害致死。知识水平很高的他晚年闭门不出,教授了上千名弟子。公元181年,以77岁高龄寿终正寝。&/p&&br&&p&&b&段颎&/b&(音通囧),字纪明。主张对羌人采取种族灭绝。攻灭东羌的段颎战果远在皇甫规、张奂之上。其残忍血腥的作风遭到士大夫批评,为保住权位不惜做宦官鹰犬,捕杀太学生,官至太尉,封万户侯。公元179年,靠山王甫倒台,段颎被酷吏逼迫服毒自杀,死去时年龄不详。&/p&&br&&p&由于这三位将领的表字中都有一个“明”字,故而合成“凉州三明”。“凉州三明”之后,选择谁作为帝国的武力支柱成了摆在汉灵帝面前的重大难题。其中有一位很不错的候选人名字叫做叫做董卓。&/p&&br&&p&&b&董卓&/b&,字仲颖,凉州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人,粗猛有谋,武艺高强,能左右开弓。虽然许多年以后他不幸地发福成了数百公斤的巨胖儿,但年轻时代的他更像是香港电影中手持双枪、风流倜傥的周润发。&/p&&br&&p&其父董君雅虽然只官至县尉(副县级公安局长)但种种迹象表明董家属于颇有资财的地方豪强。由于兄长早逝,作为继承人的董家二少爷充分发扬了富二代的优点——出手豪爽。他没事儿就到羌人的部落里欣赏风光,和少数民族兄弟切磋武功并邀请他们参加派对,杀牛宰羊、唱歌跳舞,把家里的牛羊都吃光了也在所不惜。谁家生活困难只要叫他一声老大他都会帮一把。如此作风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是一个受欢迎的人,董卓迅速成为了凉州地面上叫得响的游侠。迫于汉羌战争的紧张局势,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多的官员都愿意推荐他、培养他、提拔他。&/p&&br&&p&公元167年,董卓跟随“凉州三明”中的张奂出战。他极力表现自己,大力发挥,纵横冲杀,左右突击。经过上百次战斗,功勋卓著的他连连升迁,平步青云,官至并州刺史、河东太守。朝廷还专门赏赐了他九千匹细绢。&/p&&br&&p&面对朝廷的赏赐,董卓讲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话——“为者则己,有者则士。”意思是立功的虽然是自己,有赏赐就应该都分给将士。这句话既证明了董卓有一定的知识水平也解释了为什么董卓的嫡系部队对他那么死心塌地。&/p&&br&&br&&b&
黄巾之乱+凉州之乱&/b&&br&&br&&br&&p&眼看着就要顺顺利利地继“凉州三明”之后成为帝国的武力支柱,公元184年黄巾之乱的爆发让董卓多了三位强有力的竞争对手:&/p&&br&&p&&b&皇甫嵩&/b&,字义真,皇甫规的亲侄,曹操的老领导,黄巾之乱时任左中郎将。镇压黄巾军的第一功臣,被封为左车骑将军。中郎将这个职位介于杂号将军和校尉之间,大致相当于准将、大校。当时的杂号将军还不像后来那样一抓一大把,中郎将的含金量也是很高的。出征之前,皇甫嵩提出赦免党锢之祸中被打入另册的清流士大夫,以免他们倒向黄巾军,意见得以采纳。皇甫嵩也因此被宦官集团视为眼中钉。&/p&&br&&p&&b&朱儁&/b&(音通俊),字公伟,孙坚的靠山。家境并不富裕的他年轻时以替朋友还债闻名,在朋友遭到弹劾时他又贿赂送奏章的具体办事人员修改内容使朋友得以轻判。一生左右逢源,从未遭到迫害,黄巾之乱时任右中郎将,战功仅次于皇甫嵩,被封为右车骑将军。&/p&&br&&p&&b&卢植&/b&,字子干,刘备的老师。黄巾之乱时任北中郎将,包围张角后因为拒绝向宦官行贿被免职。东中郎将董卓接手之后败于张角之手,也被免职。经皇甫嵩力保,卢植被任命为尚书。&/p&&br&&p&被罢官闲居的董卓十分幸运地碰上紧随黄巾之乱爆发的凉州之乱。这场叛乱一开始的带头大哥是羌人,没想到经过一番又一番内讧,被胁迫入伙的汉人名士韩遂和原本属于政府军却临阵倒戈的忠良之后马腾反倒成了凉州叛军的领袖。叛军势如破竹,攻城略地,并打出讨伐宦官的旗号进逼皇家陵寝。&/p&&br&&p&董卓被重新启用为中郎将,跟随皇甫嵩作战。但皇甫嵩很快就因为得罪宦官被削去了兵权,董卓则官升一级,成为破虏将军。当时朱儁还在忙着剿灭黄巾军余党,从未上过战场的车骑将军张温带着关东最能征善战的青年军官孙坚赶赴战场。&/p&&br&&p&董卓压根儿没把这个新领导放在眼里,开会时迟到,说话时也极不礼貌。血气方刚的孙坚一再劝张温把这家伙砍了。张温知道董卓已经尾大不掉但要打仗还是离不开人家,只能忍气吞声,息事宁人。在当时看来,张温的选择是正确的。两军对垒,政府军失利,全靠董卓鼓舞士气,稳住军心勉励维持,直到一个浪漫的夜晚,一场流星雨不期而至,正好全都砸在叛军的地盘上,叛军受到巨大惊吓连夜逃离。政府军趁势追杀,但敌人跑的太快,政府军陷入了孤军深入的不利态势,遭到数万叛军的包围。最终六支追击部队中只有董卓所部先是修筑水堤假装捕鱼以迷惑敌人,后来掘开水堤阻挡敌军安全撤离。表现扎眼的董卓被封为斄(音通台)乡侯,三十七年以后,刘备把这个爵位封给了马超,不知有没有别的意味呢?&/p&&br&&p&叛军卷土重来,包围了兵家必争之地——陈仓城。董卓升任前将军,却要受已经被降职为左将军的皇甫嵩领导。要知道这两个职位平级而且前将军的排名还在前面。朝廷的这一安排显然是不怀好意,故意让两员名将产生矛盾。董卓主张迅速救援陈仓,皇甫嵩则主张等敌人疲惫之后再说。叛军师老兵疲撤退之后,董卓吸取上次的教训主张穷寇勿追,皇甫嵩又主张追杀。皇甫将军的性格特点极其鲜明,一生从不听人劝但总能吃饱饭。他独自率军追击,留董卓殿后,斩敌过万,虽然事后董卓也得到了封赏,但皇甫嵩还是受到了董卓的忌恨。&/p&&br&&p&公元188年,汉灵帝为了遏制董卓势力的膨胀,征召他为少府。由于诸葛亮《出师表》的关系,桓灵二帝总是被并称为昏君。其实灵帝相比他的前任差的太远,单从这件事上来说,少府在九卿中排名第九,名义上相当于大内总管,宦官和尚书台都归少府管,可实际上成天围在皇帝身边的宦官和尚书们根本就用不着向这个领导汇报工作,后来曹操给他死看不上的孔融安排的最高职位的就是少府这个差事。灵帝简直是拿董卓当傻子耍。&/p&&br&&p&董卓带着情绪答复说:“我手下的胡人、汉人都跟我说啊,粮食不够吃,钱不够花,老婆孩子饥寒交迫啊。他们拉着我的车子不让我走呀。这些人都凶巴巴的,我也管不了啊!只能顺着哄着。现在我是走不开了,以后要是出了什么事儿,我再向陛下汇报。”如此明显的抗旨不尊,汉灵帝也无可奈何,要是把董卓逼反了直接投了叛军那就更麻烦了。&/p&&br&&p&公元189年,病危的汉灵帝下诏任命董卓为并州牧,同时要他把军队交给皇甫嵩。这里要着重提一下皇甫嵩,黄巾之乱后的他一度手握重兵,有人劝他说朝廷腐败,宦官当道,不如干脆独立了算了。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皇甫嵩表示宦官当道大不了就把我免职,我还可以保住名声。绝不能大逆不道地做乱臣贼子。之后皇甫嵩终于以逆来顺受任劳任怨的方式得到了汉灵帝的信任。&/p&&br&&p&对于董卓来说,并州牧这个职位倒是真心不错,可这支西凉军是他的命根子,于是他更加不客气地答复说:我这个人没有本事,也没有功劳,蒙皇上错爱,让我执掌军队十年。我手下的官兵已经和我处出感情来了,他们眷恋我的恩情,愿意为我卖命,我请求皇上允许我带着他们到北边去,效力于边疆。&/p&&br&&p&皇甫嵩的侄子劝他直接杀了董卓完事儿。皇甫嵩说董卓抗旨不尊有罪,但自己要是先斩后奏也有责任,不如请示领导。朝廷当然只能把董卓训斥一通了事,董卓与皇甫嵩的关系变得更加糟糕。&/p&&p&充分认识到朝廷软弱的董卓直接把部队拉到了紧靠洛阳西北部的河东郡观望起局势来了。&/p&&br&&br&&b&
十常侍之乱&/b&&br&&br&&br&&p&汉灵帝驾崩,他的长子刘辩即位,实际上的皇帝是刘辩的生母何太后。外朝掌握在何太后同父异母的兄长大将军何进以及袁绍的叔叔太傅袁隗的手中。宫中则由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对太后施加影响。&/p&&br&&p&何氏家族与宦官的的关系原本相当融洽。太后曾经一度失宠,全靠宦官帮助才保住了地位。太后的母亲以及太后同母异父的哥哥车骑将军何苗都收受了宦官的大把礼品。太后的妹妹则是头号宦官张让的儿媳妇儿。唯一的不和谐因素来自大将军何进。&/p&&br&&p&不要因为何进是屠夫出身就以为他完全不懂得权力的游戏,他在黄巾之乱时立下战功,他的部曲对他忠心耿耿,以袁氏为代表的士大夫也都团结在他的周围。众望所归的他打算一举解决宦官的问题,立下不世之奇功。&/p&&br&&p&袁绍一再撺掇何进召地方军队进京杀死所有宦官,曹操则指出对付宦官可以走司法程序嘛。曹操的建议由于皇太后的偏袒无法实现。但何进并不是如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完全被袁绍牵着鼻子走,笔者认为何进召外兵向洛阳进发只是造一下声势好让老妹儿把宦官交出来,搞一场不流血的和平演变。他所安排的几路人马以董卓为主角,是为了借助董卓昭彰的恶名。当董卓逼近洛阳时,何进派人阻止他继续前进,董卓也只能接受命令。&/p&&br&&p&四方兵起,太后震动,宦官们向何进请罪,何进放了他们一条生路。到此为止,一切都在按着何大将军的剧本上演。&/p&&br&&p&不甘心的袁绍给州郡写信,假传何进的命令要他们逮捕宦官的家属。局面就此失去控制,走投无路的宦官铤而走险,借口临走前最后侍奉一下皇太后再次进入皇宫,骗杀了毫无防备的何进。袁术带兵火烧皇宫南门,杀入宫中。头号宦官张让带着皇帝和陈留王刘协从北门逃出,第二号宦官赵忠带着皇太后被前来救驾的尚书卢植拦截。袁绍与太傅袁隗假传圣旨屠杀宦官及其亲信并关闭宫门严禁出入,袁氏一族距离定鼎天下只剩一步,可他们杀宦官杀红了眼竟然把皇帝抛在了脑后。&/p&&br&&p&《三国演义》中貂蝉的干爹,后来在司徒位置上出名的王允当时还是河南尹,他派人跟随卢植一起北上寻找皇帝。张让手下还有几十人,面对追兵他没有以皇帝为筹码讨价还价,哭喊着“我等灭绝,天下大乱,望陛下保重”,说完就跳进了黄河的滚滚波涛。人人喊打,被看做万恶之源的宦官势力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了。那一瞬间,人们也许会以为那个忽悠了无数次,传唱了千百回的太平盛世终于要到来了吧。&/p&&br&&br&&b&
二、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b&&br&&br&&b&
洛阳!洛阳!&/b&&br&&br&&p&远远看到冲天烈焰的董卓判断出京师出事了,南下途中与刚刚获救的皇帝一行人相遇。没见过世面的少年天子被董卓大军吓得惊慌失措,内牛满面。董卓威风凛凛,牛逼闪闪地走上前去询问事变经过。皇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倒是站立一旁的陈留王刘协主动上前侃侃而谈,在董卓的心目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p&&br&&p&董卓奉少帝回宫,当时朝中掌握军权的还有以下几股势力:&/p&&br&&p&1.何进的旧部&/p&&p&按说何进死后,他的旧部应该听命于车骑将军何苗。但从血缘上来说,何苗原本姓朱,与何进是异父异母的假兄弟。从立场来看,何苗一直坚定地站在宦官一边。何进的旧部怨恨何苗一向不与大将军齐心协力,在董卓之弟奉车都尉董旻的协助下杀死并肢解了何苗,之后何进的旧部统统成了董卓的手下。&/p&&br&&p&2.袁家&/p&&p&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又刚刚消灭了宦官集团,声望正隆。袁隗是太傅,录尚书事,是名义上的百官之首。袁绍是司隶校尉,袁术是虎贲中郎将。袁家要名分有名分,要军队有军队。董卓刚入京时只带了三千人,为了吓唬人隔三差五就得让部队野外拉练之后装作后续部队开进洛阳,使人误以为他有千军万马。这种招数骗了别人也就罢了,袁绍这个兼具特务头子职能的司隶校尉居然也被蒙骗了。笔者分析认为,一来董卓曾经得到过袁隗的推荐,算得上是袁氏的门生故吏,使袁家对董卓心存幻想。二来,从古至今,贵族出身的人搞起情报工作来大都渣得不行。&/p&&br&&p&袁氏一族先是错过了皇帝,又没有及时拉拢何进的旧部,最糟糕的是还自我感觉良好,胜利果实不被董卓窃取才怪。&/p&&br&&p&3.丁原&/p&&p&丁原是何进召来的各路人马中仅次于董卓的实权派,他手下的并州军也是仅次于西凉军的精锐部队。但丁原的主簿(秘书)吕布因为得不到提拔深感不满,被董卓派人收买之后毫不犹豫地砍下了老领导的头颅。并州军一部分散伙,另一部分和吕布一起跟董卓混了。&/p&&br&&p&解决了洛阳城中的三股势力,董卓着手给自己提高地位。换了一般人也许就直接给自己弄一个宇宙大将军之类的骇人听闻的头衔。董卓却选择一步步试探着来。&/p&&br&&p&第一步,暗示朝廷将司空刘弘免职,由自己取而代之。&/p&&br&&p&这个刘弘在历史上留下的唯一事迹就是被董卓取代,可以认为此人在朝中没什么分量和威望,董卓走出的第一步没有任何人反对。&/p&&br&&p&第二步,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p&&br&&p&在开会讨论之前,董卓先拉拢袁术,任命他为后将军,不肯依附的袁术离京避祸。董卓又和袁绍通气,袁绍这才明白了董卓根本没想服从袁家的领导。大梦初醒,极为愤怒的袁绍握着刀向董卓拱了拱手扬长而去。董卓想下令通缉袁绍,经人劝阻没有把事做绝,还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反正袁家老小都在自己手里捏着也不怕他怎么样。袁绍负气出走后,董卓原以为不会再有人敢反对废立皇帝的提议了,谁曾想还有一个硬骨头的卢植。恼羞成怒的董卓下令将卢植处死,为董卓所提拔的大文学家蔡邕以卢植名望太高为由极力劝阻。董卓这个人很是听人劝,只免去了卢植的职务。&/p&&br&&p&回家养老的卢植躲过了董卓派出的杀手,之后在门生公孙瓒的地盘上隐居,安度晚年。&/p&&br&&p&董卓拥立刘协的行为向来令人费解。诚然废立皇帝可以树立个人权威,但对于一个权臣来说,皇帝越无知无能越容易掌控。他所走的第二步也许并不是完全出于私心,从大多数朝臣的态度看来,在新皇帝比他的兄长更贤明这一点上,他们很可能与董卓达成了共识。&/p&&br&&br&&p&第三步,从司空调任太尉、兼领前将军事务,持节、授予斧钺和虎贲卫士,封郿侯。&/p&&br&&p&给自己加官进爵的同时,董卓也没忘了干正事儿。他与司徒、司空一起到宫廷上书,请求复查党锢之祸的冤案,为清流士大夫平反并提拔任用他们的子孙。&/p&&br&&br&&p&第四步,升任相国,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p&&br&&p&位极人臣的董卓开始了大手笔的人事安排,他所亲近的人都没有处在显贵的位置上。朝中的高官厚禄、地方上的实缺都给了士人。收买人心也好,建立新秩序也罢,不管怎么说董卓都是有诚意的,可他的人事安排换来的却是他绝对没有想到的后果——十几路诸侯遥尊袁绍为盟主,组成了讨董联军,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董卓提拔任用的!&/p&&br&&p&在军事上,董卓老谋深算。在政治上,董卓机关算尽。但在人际关系上,董卓其实是一个比较单纯的人。游侠出身的他一直以为只要他善待别人,别人就会投桃报李,他以为所有人都像西凉人那么率真。也许董卓不是不知道什么叫做虚情假意,什么叫做两面三刀,但他可能以为这些事不会发生在那些体面的大知识分子身上。我们不知道董卓的心里是否存过与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的美好愿望。我们只知道后来的董卓三观尽毁,迷信暴力、完全沉迷于本能的欲望。&/p&&br&&p&黑化了的董卓纵容士兵抢劫民宅、奸淫妇女。派吕布挖坟掘墓,盗窃珍宝。派李儒毒杀废帝。他本人奸污公主,霸占宫女,还搜刮铜器,铸造粗制滥造的小钱驱逐良币五铢钱。&/p&&br&&p&至于反董联军,董卓完全没把袁绍这个徒有虚名的盟主当盘儿菜,毫不犹豫地杀了他家百余口。抓到的敌军俘虏,被他捆绑着倒立起来再用热油烫死。联军大都不敢与西凉军作战,有着强烈正义感和使命感的曹操、孙坚都被董卓的部将徐荣击败。然而孙坚很快就重整旗鼓击败了董卓派出的胡轸(音通枕)和吕布,斩杀了华雄并在之后击败了董卓亲自率领的部队,直逼京师洛阳。&/p&&br&&p&为了躲避孙坚的锋芒,董卓下令迁都长安以贴近自己的根据地。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居然还不吸取教训,让平定黄巾之乱的第二功臣朱儁留守洛阳。朱儁在史书中的形象是坚决与董卓斗争到底但因为声望太高董卓始终没敢把他怎么样。事实上,即便是对于那些比朱儁声望更高的人(比如皇甫嵩),董卓也半点不客气。查阅朱儁早年的经历可以发现这是一个极具灵活性的人,他用什么手段骗取了董卓的信任已经无从得知,可以确定的是他在董卓走远后召集了一些人马与董卓军作战,被董卓麾下最能征善战的李傕(音通爵),郭汜二将击败。&/p&&b&&br&
长安!长安!&/b&&br&&br&&p&长安附近有皇甫嵩率领的三万大军。董卓以朝廷的名义征召他。同样被董卓征召的京兆尹(长安市长)劝皇甫嵩起兵反董,与袁绍呼应,发动突袭救回皇帝。皇甫嵩选择向董卓屈服。&/p&&br&&p&皇甫嵩不担心被董卓杀害的原因在于他的儿子皇甫坚与董卓有着深厚的交情……&/p&&br&&p&董卓看在友情的份儿上放了皇甫嵩一码,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单纯。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董卓进入长安前暗示朝廷要求御史中丞及以下的官员向他下拜行礼,摆明了就是要折辱一下担任御史中丞的皇甫嵩。&/p&&br&&p&皇甫大人才不管什么士可杀不可辱,老老实实地下拜行礼。董卓问他服不服,他满脸堆笑地表示歉意,使董卓都没了脾气。&/p&&br&&p&当初进入洛阳时的董卓即便不是雄才大略至少也是一位盖世枭雄,可长安城里的董卓却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了虐待型的人格以及精神失常的倾向。&/p&&br&&p&他给自己升官为太师、位在诸王之上,弟弟、侄子、侄孙全都加官进爵,从九十岁的老娘到襁褓中的孙女挨个给予封号。在自己的封地郿县修建“万岁坞”,据说这座建筑城墙高七丈,储存的粮食够吃三十年。如此浩大的工程,董太师自然要亲自巡视。在百官为他举行的宴会上,数百名被诱降的士兵被挖掉眼睛割去舌头砍断手脚放进锅里煮熟,放出血来和酒一起混着喝,一时半会儿还没死的就翻滚在餐桌旁。百官深感可怖,董太师神态自若地吃着人肉、喝着人血。&/p&&br&&p&
关中地区的大家族被随随便便地冠以谋反的罪名惨遭屠戮。&/p&&br&&p& “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有一名续弦的遗孀,当时只有二十多岁,因为才貌双全被董卓看上。最终这位坚贞不屈的寡妇被以极其残忍的方式凌致死。她的侄子皇甫嵩对此毫无反应。&/p&&br&&p&董太师曾经的领导张温被冠以勾结袁术的罪名在街市上被鞭打致死。&/p&&br&&p&董卓倒行逆施、残暴不仁、为所欲为、虐待了太多太多的人。可那些以义军自称的诸侯们都在忙着抢夺地盘,谁肯向魔头发起挑战?反倒是董卓与西凉叛军首领马腾、韩遂握手言和,准备联手向关东用兵了。&/p&&br&&br&&br&&b&
三、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
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b&&br&&br&&p&公元192年,董卓死了,死在祝贺皇帝陛下大病初愈的路上,死于他一手提拔、深为信任的王允和吕布之手。&/p&&br&&p&董卓对得住的人很少,对不住的人很多,他活该千刀万剐,但笔者固执地认为他不该死在这两人(尤其是吕布)的手上。大家都知道王允官至司徒,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从中层干部到位列三公是出于董卓的提拔。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是一个虚构人物,吕布的确勾搭了董卓的婢女,董卓也确实向他扔过手戟,但这恰恰说明他们的关系无比亲近,董卓直到临死前还指望吕布来保护他。&/p&&br&&p&董卓的亲属除了女婿牛辅全都被皇甫嵩杀光,九十岁的董老娘苦苦哀求,然并卵。范晔在《后汉书》中都不好意思把这事儿写进皇甫嵩的列传而是写进了董卓列传。&/p&&br&&p&董卓之死让很多人觉得云开雾散,大汉的天又变成了明朗的天。他们将董卓的尸体点了天灯。同情董卓、依附董卓的人被处死。憎恨董卓的人奔走相告,互相庆贺。三年前,张让跳黄河也洗不清时,大伙儿也是这样怀揣着明天会更好的愿望。可惜历史不是游戏,干掉大BOSS不也不见得会看到HAPPY ENDING。&/p&&br&&p&&b&长安城中庆贺的人们想不到,可怕的不是董卓,而是民族歧视与地域歧视的狭隘观念,是满口仁义道德,骨子里迷信暴力的虚伪和狠毒,是明哲保身、不敢为天下先的文化糟粕。&/b&&/p&&br&
他们更想不到,原来一切都可以变得更坏的……
近日朝中风声甚紧,本人胆小怕事,想尝试练习一下政治正确的写法。吊儿郎当了这么多年,转弯转得有些生硬,结论有待商榷。但本文的确花费了很大的心力,还算是有些参考价值。以后可能只允许说政治正确的话了,不得不提前练习,万望包涵。
————————…
但凡把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战略混为一谈来讲北伐的人对三国鼎立历史变化全都不理解。蜀汉北伐从225年开始筹备,至262年为止,总共37年。诸葛亮当初分析北伐成功最基础的一个条件是待天下有变,历史的局势则每一年都在变化,不能把数十年的战略一概而论。而且国防策略是否正确还需要根据敌国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某个时期策略正确不等于一直正确。&br&&br&诸葛亮时期,曹魏北方受科比能和公孙渊牵制,兵力不能集中防备蜀汉。公孙渊兵力约有十万之众,燕国人口约六十万,是一个仅次于蜀汉的国家。详细看&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公孙渊兵多,司马懿兵少,为什么公孙渊输了? - 三国&/a&‘&br&&br&《晋书》所统计30万乃辽东郡人口,未计乐浪、带方二郡。&br&《后汉书.郡国志》:记顺帝永和五年,辽东郡户六万四千一百五十八,口八万一千七百一十四(此载有误,以一户五口记,当在三十二万口左右,与有《晋书宣帝纪》“收户四万,口三十余万”吻合,《后汉书》记载当为二十八万。)玄菟郡户一千五百九十四,口四万三千一百六十三(记载有误一千当为一万);乐浪郡:户六万一千四百九十二,口二十五万七千五十。共合计近六十万口。&br&&br&东汉末年辽东未发生大战,青、幽二州人口大量流入,三郡即不增亦不会减少过半。&br&&br&轲比能在234年才统一了漠南鲜卑,所以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才拉拢到了他。但鲜卑部落轲比能、步度根亦常年侵扰幽、并二州,田豫、毕轨都曾吃过鲜卑的亏。详细看&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为何并州地区在三国时期,在题主的认知中其存在感几乎为0,怎么说也是东汉十三州啊? - 历史地理学&/a&&br&&br&公孙渊、轲比能对曹魏之影响并不亚于汉中的诸葛亮,曹魏在幽、并、青三州所投入兵力至少超过十万。曹魏扬州、豫州、徐州、兖州、荆州的部队则负责防备孙吴,曹魏军队是轮休制度,非战争时期一部分主力在后方休养,曹魏大约有十万中央军在洛阳。&br&&br&曹魏在雍、凉驻防兵力,早期大约只有五万左右,战争时期由中央派遣增援部队。以街亭之战为例,曹真在雍州部队大约只有五万,曹叡领中央军增援,派张郃领五万进攻街亭,加上长安本部兵力大约不过十余万。后期曹叡听取司马孚建议在关中增派常备部队,又遣冀州农丁五千于上邽屯田。&br&&br&&blockquote&《晋书o宗室o安平献王孚》:孚以为擒敌制胜,宜有备预。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宜预选步骑二万,以为二部,为讨贼之备。又以关中连遭贼寇,谷帛不足,遣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邽,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由是关中军国有余,待贼有备矣。后除尚书右仆射,进爵昌平亭侯,迁尚书令。&br&&/blockquote&&br&诸葛亮为长期作战,在汉中实施屯田,又设立督农运粮。蜀军极盛时兵力十数万,郭冲认为诸葛亮在祁山时兵力八万,裴松之认同这个说法。合汉中驻防军,在诸葛亮时期蜀汉前线部队就已经超过十万,诸葛亮并无兵力上的劣势。特别是228年曹休于石亭大败,东线非常吃力。234年,孙权领十万攻合肥新城,陆逊、诸葛瑾令万余入江夏。说到综合国力消耗,曹魏并不亚于蜀汉,况且多线作战的曹魏会比较被动。&br&&blockquote&《孙子兵法》云: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br&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br&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blockquote&虽然国力悬殊,可是让敌人的主力部队找不到决战的地点和时间,一直进攻敌人薄弱的地方就变成了以强凌弱之势,空有蛮力而无处用就等于没用。单纯的罗列国力和人口,忽略全局战略才会认为蜀汉、孙吴无可胜之机。&br&&img src=&/2d331cf805cd27dfd0aae9d1e53b4d14_b.png& data-rawwidth=&1361& data-rawheight=&6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1& data-original=&/2d331cf805cd27dfd0aae9d1e53b4d14_r.png&&配图是诸葛亮进攻思路,诸葛亮以汉中为军事基地,主要走祁山一路出兵,所意图是截断天水、南安、陇西与长安的连接,封锁进入关陇要道,将陇西据以为己有,再以此为根据地,往东可以进攻长安,与汉中部队形成夹击之势,往西北能够占据凉州。这个战略正是建立在动摇曹魏根基的想法上,诸葛亮并不是盲目出兵,亦不是故意打压魏延。若按魏延的打法,攻陷了长安以后仍然要与魏军在关中平原交战,根本不能够割据所得领土。&br&&img src=&/23a38bb6de482c2efc68_b.jpg& data-rawwidth=&1273& data-rawheight=&6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3& data-original=&/23a38bb6de482c2efc68_r.jpg&&认为诸葛亮为了情怀作战或转移内部矛盾,什么以一州之力伐九州或认为诸葛亮自不量力,这些人都是太小看诸葛亮的谋略了。诸葛亮从政治到军事都是一名实干家,怎么可能为了不切实际的想法而盲目进兵。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诸葛亮割据陇西、凉州的战略拥有实现可能性。&br&&br&进入蒋琬、费祎时代后,蜀汉的战略由进攻转为防御,主力撤回成都,这并非蒋琬、费祎胆小如鼠。诸葛亮死后,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韩龙刺杀了轲比能,使已统一的漠南鲜卑分裂。三年后,司马懿北定燕国。其次同事鲜卑各部向曹魏称臣,慕容、宇文、段等各部由此知名。这意味着曹魏不仅能把幽、并、青的主力部队回撤,白白得到燕国60万人口与数万兵力,国力徒增,曹魏可以往西线增兵。&br&&br&238年,蒋琬率主力进入汉中,任姜维为凉州刺史,别遣姜维轻军入羌,颇有战果。蒋琬的意图仍是想霸占凉州,只不过跟诸葛亮不同,直接跳过了南安、天水、陇西各郡,对凉州进行长期侵袭,而姜维兵力不多,成本较少。241年,蒋琬把蜀汉军事基地转移到,企图走汉水、沔水攻取上庸、魏兴,幸好蒋琬病重,把兵权交给了费祎。&br&&br&&img src=&/aef7f106fb38090_b.png& data-rawwidth=&1108& data-rawheight=&6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8& data-original=&/aef7f106fb38090_r.png&&蒋琬、费祎时代进攻路线,主要由姜维统领不足万人的部队避开魏军边防主力直接袭击凉州,战线最远处已到达西平郡。247年时姜维把白虎文、治无戴等羌族首领迎入蜀中,以低成本取得不错战果。硬伤是姜维兵力过少,难以跟郭淮、夏侯霸决战,只能以游击的方式作战。&br&&br&244年,魏幽州刺史毌丘俭将步骑万人北击高句骊,这说明曹魏在幽州部队已然不多。同年,曹爽领兵十六万伐蜀。当时汉中守备军只有三万,费祎率主力从成都出兵增援,最终曹爽不得入汉中而大败。要知道蒋琬、费祎在诸葛亮死后进行了近十年休养生息,而曹魏仍然主动进攻,并不是因为蜀汉经济没有发展,而是消灭轲比能和公孙渊的曹魏与诸葛亮时期的曹魏不能相提并论,好在曹爽擅权后激起内部矛盾,曹魏无力再策划伐蜀。司马懿解决了曹爽,王凌又密谋立曹彪为帝,一直忙到251年,司马懿自己也死了,第二年孙权病逝,曹魏和孙吴两国都进入调整时期,诸葛恪大破司马昭的东兴之战发生时已在十二月。&br&&br&回到题主的问题,姜维北伐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53年,费祎被刺。姜维开始掌控蜀汉兵权,他同年响应诸葛恪出兵北伐,当时司马师刚刚掌权,政权不稳,是非常有利的时期。隆中对所指天下有变,正是此时。结果司马师取虞松之计,行周亚夫故智,对诸葛恪避而不战,别遣关中主力进攻姜维,姜维因准备不足,兵粮用尽而撤退。这一次孙吴、蜀汉趁东关大胜北伐,从诸葛恪、姜维主观看来合情合理,然而尽管孙吴上下反对,蜀汉的张嶷、诸葛瞻也不支持。再从结果看来,这一次进攻都是过于冒进了,徒劳损耗国力。&br&&br&姜维掌权后更改了蜀汉原来布防战略,情况如下。&br&&blockquote&《三国志·姜维传》: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於是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於&b&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b&皆立围守。&/blockquote&&img src=&/a6b9f61e388fec_b.png& data-rawwidth=&1195& data-rawheight=&5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5& data-original=&/a6b9f61e388fec_r.png&&姜维把汉中布防改为集中兵力于汉、乐二城,放敌入国门而围剿之。在武都、陇西地方设立围守,建立自己进攻天水、南安、陇西的防区,蜀汉军事重心由汉中转到了武都。姜维常领数万部队在西边游走,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就是大破王经数万部队,若能进而攻陷狄道,封锁凉州与陇西各郡连接,姜维仍然有可能割据凉州。当时曹魏发生了毌丘俭之乱,姜维若不出兵北伐反而不合理。等陈泰、邓艾援军赶来,姜维只得无奈的战略性退兵。第二年转攻上邽,在段谷被邓艾击败,蜀军死伤甚重。再次年诸葛诞讨伐司马氏,姜维出兵骆谷牵制司马孚、邓艾,由于前一年大败,姜维没办法打硬仗。进攻方向也不再婉转,令敌人一眼就看得出自己的意图,于是这一次没发挥任何作用。至于262年的侯和之战,已经接近蜀汉灭亡,不在讨论范围。&br&&img src=&/e580cefbf47f7cf92dc12c60b6cc02f0_b.jpg& data-rawwidth=&1272& data-rawheight=&6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2& data-original=&/e580cefbf47f7cf92dc12c60b6cc02f0_r.jpg&&&br&总结蜀汉37年军事动向能够得知,在诸葛亮时期北伐最为有利,光是令曹魏增援雍州就已经能令其国力疲惫,令曹魏在雍州投入大量兵力,没精力对付公孙渊、轲比能也是好事。诸葛亮夺取三郡以割据凉州也是最妥当最具有可能性的战略。蒋琬执政时期对国力有恢复之功,但并不是高明的战略家。司马懿北攻辽东时,蒋琬没能筹划大规模军事行动,错过一次机会,又企图从涪走水路进攻,行险计。费祎时期,国力仍旧平稳增长,姜维轻兵入羌也获得许多战果,还有重创曹魏的兴势之战,但司马懿发动政变时费祎没能组织大规模军事行动也是目光有限。&br&&br&可无论如何,诸葛亮、蒋琬、费祎时期对蜀汉国力都没有明显的损耗,并不存在此三人令蜀汉国库空虚的说法。自姜维起蜀汉才连年兴兵,且把战线全面由汉中移到武都、陇西,补给尤为困难,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能在祁山屯兵八万,姜维只能出兵四五万的原因,战线拉的太远。考其根本,姜维虽与陈衹关系不错,但手握重兵的姜维政治危机感比蒋琬、费祎都沉重,必须要通过军功来树立自己威信。其次姜维本是雍、凉之人,对当地人心、地形熟悉,若能在此地获得根据地,能有效建立起防线,好割据凉州。朝中因为陈衹病死,黄皓秉政,局势相当紧张,姜维在这局势上还有了段谷之战的劣迹,遭到谯周等本土势力不满,新上台的诸葛瞻亦对姜维反感,蜀汉面临着内部分裂,综合因素下才导致蜀汉国力大幅度下降,百姓面有菜色,其罪当在刘禅昏庸、黄皓奸恶、姜维好战、诸葛瞻无为身上。当时诸葛亮已死二十年,与他并无直接关系。&br&&br&关于蜀汉国力看&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三国里以蜀汉的国力是否怎样北伐也不会成功? - 历史&/a&&br&&br&最近还有人问我用什么地图,已经回复过许多次了。我用的地图是发现中国,地图数据大多由网友编辑,编辑时可用古今对照,许多朝代都有,不过有些地方还不够精确或有遗漏,有待完善,郡治所在通常不会错,最难考证只是一些具体屯兵地点,比如古道、峡谷、山丘、古城之类。
但凡把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战略混为一谈来讲北伐的人对三国鼎立历史变化全都不理解。蜀汉北伐从225年开始筹备,至262年为止,总共37年。诸葛亮当初分析北伐成功最基础的一个条件是待天下有变,历史的局势则每一年都在变化,不能把数十年的战略一概而论…
不用纠结“盒”的拆字,史料从没提过这茬:&br&&br&《后汉书·荀彧传》:&b&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b&&br&&br&曹操最爱的就是这号哑谜,譬如挖角太史慈:&b&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b&太史慈故乡东莱属曹,这说的是该当归来。又勾搭诸葛亮:&b&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b&汉官仪,尚书郎&b&含鸡舌香伏奏事&/b&,汉末朝臣以为制度,这是虚位以待。&br&&br&古称食禄,无食就是无禄,按《礼记》,&b&士死曰不禄&/b&,你说荀彧该如何?所以《通鉴考异》说得很明白,这叫&b&隐诛&/b&。
不用纠结“盒”的拆字,史料从没提过这茬: 《后汉书·荀彧传》: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 曹操最爱的就是这号哑谜,譬如挖角太史慈: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太史慈故乡东莱属曹,这说的是该当归来。又勾搭诸葛亮:今…
《三国志集解》给出了两种说法:&br&1、可能不是一万,是一百;&br&2、那场战役斩首过万,都算是许褚与他的侠客同事先登冲阵的功劳。&br&&br&陈景云曰:褚虽勇,安能手斩万级?或百级之讹。&br&朱邦衡曰:蒙从征之文,言是役斩首万计,皆褚等先登陷阵之功也。&br&&br&此战过后,许褚从都尉升至校尉,可见功劳确实很卓越啊(?ò ? ó?)&br&&br&&img src=&/d0ce41f17c19d8c284f0f7a9_b.png& data-rawwidth=&1032& data-rawheight=&18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2& data-original=&/d0ce41f17c19d8c284f0f7a9_r.png&&
《三国志集解》给出了两种说法: 1、可能不是一万,是一百; 2、那场战役斩首过万,都算是许褚与他的侠客同事先登冲阵的功劳。 陈景云曰:褚虽勇,安能手斩万级?或百级之讹。 朱邦衡曰:蒙从征之文,言是役斩首万计,皆褚等先登陷阵之功也。 此战过后,许…
这么说吧,【河北四将】这称呼在正史是没有出处的,【河北四庭柱】更是出自于张国良的《三国评书》,另外这四个还搭配送了【一正梁】韩琼(此人为评书杜撰):&br&&img src=&/71165fbc7b7bfc5df3af393f910ac8a3_b.jpg& data-rawwidth=&970& data-rawheight=&2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0& data-original=&/71165fbc7b7bfc5df3af393f910ac8a3_r.jpg&&&br&&br&&b&正史中张郃高览确实曾被袁绍一同派往【围魏救赵】,攻击曹操的主营,但这并不能说明高览和张郃是一个水平的,只能说明当时在袁绍军的地位应该类似。&/b&&br&&br&正史中然后出现了两种说法:&br&&blockquote&1、《武帝纪》《袁绍传》:张郃听说淳于琼部被打败,于是投降曹操,然后袁绍军大军溃败;&br&2、《张郃传》:淳于琼部被打败,袁绍大军溃败,郭图进谗言,张郃等人惧怕,于是投降。&/blockquote&为何会在一本书中,还同是【魏书】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呢?到底是张郃先投降然后袁绍大军败,还是袁绍大军先败然后张郃投降呢?&br&&br&我个人倾向认为是前者,即张郃先降袁绍后败。&br&因为如果是袁绍大军先溃败,那时候张郃高览部已成孤军,已经不是考虑郭图谗言的事情,而是应该考虑如何逃脱的问题了。再加上陈寿【专美传主】的尿性,以及给张郃的【识变数】【巧变】评价,我很大怀疑陈寿是在高级黑。&br&&br&《荀攸传》还提到张郃投降之后袁绍才开撤,似乎也可以佐证此时袁绍本部未有大败。3比1,张反水呵呵哒。&br&&blockquote&太祖乃留攸及曹洪守。太祖自将攻破之,尽斩琼等。&b&绍将张郃、高览烧攻橹降,绍遂弃军走。郃之来,洪疑不敢受,攸谓洪曰:“郃计不用,怒而来,君何疑?”乃受之。&/b&&/blockquote&——————————————————————————————————&br&继续说高览,高览作为河北降将,在接下来的史书中湮没无闻,这是很正常的。&br&&br&不信你看官渡及其之后投降曹操的河北将领,全都没下文了:&br&&blockquote&吕旷吕翔:建安八年秋八月,东平吕旷、吕翔叛尚,屯阳平,率其众降,封为列侯。&br&马延张顗:建安九年秋七月,尚夜遁,保祁山,追击之。其将马延、张顗等临陈降,众大溃,尚走中山。尽获其辎重,得尚印绶节钺,使尚降人示其家,城中崩沮。&br&焦触张南:建安十年春正月,袁熙大将焦触、张南等叛攻熙、尚,熙、尚奔三郡乌丸。触等举其县降,封为列侯。&/blockquote&&img src=&/84c38f68a7af9dba83f10_b.jpg& data-rawwidth=&970& data-rawheight=&2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0& data-original=&/84c38f68a7af9dba83f10_r.jpg&&(从左至右为吕旷、吕翔、焦触、张南;马延、张顗在三国志11中无头像)&br&&br&&br&&b&高览加上这六位,等于是七位河北降将在正史中都没有下文了,可见曹操并没有对其重用,毕竟不是【张反水】那样的人才啊!其实曹操对河北降将绝大部分没有重用,大都封为列侯而已,没有下文真的很正常。在历史中,绝大部分人都是龙套。&/b&&br&&br&&br&&b&不过罗贯中给这七位都安排好了归宿,可谓有头有尾。&/b&&br&&br&张郃与焦触、张南,马延、张顗等人都曾与赵云在长坂相会:&br&&blockquote&&p&当先一员大将,旗号分明,大书河间张郃。云更不答话,挺枪便战。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背后张郃赶来,云加鞭而行,不想趷跶一声,连马和人,颠入土坑之内。张郃挺枪来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平空一跃,跳出坑外。张郃见了,大惊而退。&/p&&p&赵云纵马正走,背后忽有二将大叫:“赵云休走!”前面又有二将,使两般军器,截住去路:后面赶的是马延、张顗,前面阻的是焦触、张南,都是袁绍手下降将。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云乃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p&&/blockquote&&br&——————————————————————————————————&br&高览,被赵云所杀:&br&&blockquote&&p&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 &/p&
之,乃赵云也。&/blockquote&&br&吕旷,被赵云所杀;吕翔,被张飞所杀:&br&&blockquote&&p&吕旷出马曰:“吾乃大将吕旷也。奉丞相命,特来擒汝!”玄德大怒,使赵云出马。二将交战,不数合,赵云一枪刺吕旷于马下。玄德麾军掩杀,吕翔抵敌不住,引军便走。正行间,路傍一军突出,为首大将,乃关云长也;冲杀一阵,吕翔折兵大半,夺路走脱。行不到十里,又一军拦住去路,为首大将,挺矛大叫:“张翼德在此!”直取吕翔。翔措手不及,被张飞一矛刺中,翻身落马而死。&/p&&/blockquote&&br&&p&焦触,被韩当所杀;张南,被周泰所杀:&/p&&blockquote&焦触船先到,便命军士乱箭望韩当船上射来。当用牌遮隔。焦触捻长枪与韩当交锋。当手起一枪,刺死焦触。张南随后大叫赶来。隔斜里周泰船出。张南挺枪立于船头,两边弓矢乱射。周泰一臂挽牌,一手提刀,两船相离七八尺,泰即身一跃,直跃过张南船上,手起刀落,砍张南于水中,乱杀驾舟军士。&/blockquote&马延张顗被甘宁所杀:&br&&blockquote&马延、张顗二将飞骑前行。不到十里,喊声起处,一彪军出。为首一将,大呼曰:“吾乃东吴甘兴霸也!”马延正欲交锋,早被甘宁一刀斩于马下;张顗挺枪来迎,宁大喝一声,顗措手不及,被宁手起一刀,翻身落马。&br&&/blockquote&&br&&b&高览&吕旷&吕翔&焦触&张南&马延&张顗:真是哔了一车子的罗灌水,让我们好好在后台当官不好么?&/b&
这么说吧,【河北四将】这称呼在正史是没有出处的,【河北四庭柱】更是出自于张国良的《三国评书》,另外这四个还搭配送了【一正梁】韩琼(此人为评书杜撰): 正史中张郃高览确实曾被袁绍一同派往【围魏救赵】,攻击曹操的主营,但这并不能说明高览和张郃…
本回答主要讨论田豫牵招二人在曹魏阵营特殊之处,具体战力不作讨论,毕竟他俩类似特种部队,对阵少数民族有奇效,真实战力很难推断,反正就是名将呗!&br&&br&而豫位止小州,招终於郡守,未尽其用也。——《三国志o魏书o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br&&br&满田牵郭四人在曹魏的边境都颇有战功。满宠镇守淮南,吴人忌惮;田豫威震沙漠,鲜卑震恐;牵招坐镇北疆,壮烈一世;郭淮垂问秦雍,陇西无忧。以曹魏的按功绩说话,四人的功劳按说也不会太少。然而我们却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地方:&br&&br&满宠官至前将军豫州刺史,晚年得封太尉荣职,进爵南乡侯,户邑九千六百户,说是万户侯可谓。郭淮官至车骑将军,都督雍凉,死后更是被追封大将军。郭淮生前封都乡侯,户邑二千七百八十户。田豫官至护卫匈奴中郎将,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侯爵为长乐亭侯,前后户邑五百户。牵招官至雁门太守,封关内侯。魏晋时期的关内侯多为虚封,没有户邑。&br&&br&&br&差距啊,果然是差距!同为陈寿笔下的边境四将,为何田豫与牵招相比满宠郭淮的差距这么大呢?满宠郭淮皆非曹氏宗族,个人在当地也不属于世家大族,完全是靠个人的功绩才得到如此的爵位。那为何同样是靠功绩奋斗的田豫牵招二人就得不到相应的封赏呢?&br&&br&陈寿感叹田豫最后的官只是在并州这么一个小州当刺史,牵招更是最后雁门太守,二人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我们回头看二人的传记,会发现田豫有个与众不同的经历,那就是他早年曾经跟着刘备混。从传记文字看,田豫是在刘备投奔公孙瓒的时候结识刘备的,并将自己托付给刘备。然而当刘备当豫州刺史的时候,田豫因为老母在堂,不能远随,于是便送别刘备。刘备在离开的时候,对田豫是涕泣相别,并说道:“很遗憾不能与您一起成就大事!”&br&&br&与《三国演义》书中的刘备形象不同,正史中的刘备并不是经常哭,一共记载的不过是六次,分别是泣别田豫、髀肉复生、祭奠刘表、庞统战死、法正去世与赐死刘封。而同时的雄主曹操与孙权都是十三次,当然帝王的每一次哭不可能都被记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曹操为郭嘉痛哭,不过追伤是有的。曹操曾两次与郭嘉的举荐人荀彧写信谈及郭嘉,这或许是更深沉的一种哀悼吧。&br&&br&话题转回田豫,从《田豫传》可看出刘备是非常器重田豫的,刘备具体在哪一年投奔公孙瓒已经很难考证了。但从《先主传》我们可以看到刘备曾跟随毌丘毅到丹阳招募兵马,并在下邳与贼寇作战,并因战功担任下密县的县丞。从何进的履历我们可以知道此年应该是公元189年。在这之后刘备又先后担任了高唐县尉与高唐县令,且据《先主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的记载,刘备189年初的时候是在京师,后来还和曹操一起到曹操的家乡沛国招募兵马,又参与了之后的反董卓联盟。我们可以大致整理出刘备从黄巾起义到投奔公孙瓒这一段时间的履历:&br&&br&184年,黄巾起义,跟随邹靖讨伐,因功任安喜县尉;&br&189年初,刘备怒鞭督邮,弃官亡命;&br&189年初,刘备前往洛阳,结识曹操,不久和曹操一同去沛国招募兵马;&br&189年四月,汉灵帝驾崩,天下大乱;&br&189年中,刘备跟随毌丘毅到丹杨募兵,在下邳与贼寇交战有功,任下密县丞;&br&189年八月,何进为宦官所杀,董卓入京,霸占洛阳;&br&190年正月,刘备参加反董卓联盟;&br&190年,刘备任高唐县尉,后任高唐县令;&br&191年左右,刘备被贼兵击破,投奔公孙瓒。&br&&br&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推定,刘备投奔公孙瓒的年份大约是在公元191年。而刘备离开公孙瓒投奔陶谦并被陶谦举荐为豫州刺史的年份是确定的,是兴平元年(公元194年)。那一年,田豫二十四岁。所以我们大致知道了,田豫在二十一岁的时候遇到了刘备,大概田豫当时以为原本以为刘备因为公孙瓒的缘故会长期留在发展。然而,并没有。刘备但田豫与刘备共事三年,感情也是非常深厚,以至于在史书中少有流泪的刘备,这是刘备在史书中唯一一次因为“生离”而留下了泪水,另外五次有四次是因为“死别”,一次是因为“感慨时运”。&br&&br&田豫七十岁的时候向司马懿请求退休,然后司马懿却认为田豫正值壮年,应该继续为官。田豫当时回复道:“年过七十却居官位,犹如滴漏已经漏尽,钟声已响完,而黑夜却还没有结束,这是罪人啊。”大概司马懿是不认同田豫这段话的正确性,他并不认为七十岁的人居官位是罪人,因为在249年发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他七十一岁。&br&&br&刘备与朋友这样的情怀,在魏臣袁涣那里也得到了体现。袁涣是刘备担任豫州刺史时所推举的茂才,之后袁涣被吕布多次拿刀架着脖子,让他写信骂刘备,但袁涣是宁死不从,并义正言辞地将吕布说到羞惭满面。后来,刘备身亡的假消息传至了许都,曹魏群臣同庆,但也就袁涣一人默默感伤,他是在真正担心刘备的安危吧!可见,刘备与他朋友的感情,即使处于敌对阵营,也是相知如故。&br&&br&&br&从《牵招传》可以知道牵招早年曾冒死为老师乐隐收尸,又曾为故主袁尚的死而悲痛,可以称得上是义士,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然而当我们跳出《裴注三国志》,寻找相近时代的文字记载,我们便很容易找到晋人孙楚为牵招写的《雁门太守牵招碑》。孙楚离牵招的时代远吗?碑文的内容可信么?&br&&br&从《晋书o孙楚传》我们无法得知他的确切生年,只知道他卒于公元293年。然而其传记开始的一段似乎可以得知他的生年范围:&br&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也。祖资,魏骠骑将军。父宏,南阳太守。楚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多所陵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余,始参镇东军事。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晋书o孙楚传》&br&&br&这段文字是说孙楚这人虽说是名门之后,祖父是曹睿的托孤大臣骠骑将军孙资。孙楚本人也是才华横溢,然而为人爽朗豪迈不合群,多有欺凌怠慢,在乡里缺少赞誉,以至于四十多岁才得以参加镇东的军事。那他四十多岁这年干了什么呢?&br&答曰:为骠骑将军石苞写书信给东吴的皇帝孙皓。这封信实质上就是一纸劝降书,这本来也没什么,因为孙皓是公元264年即位的,当时司马昭已于前一年灭掉蜀汉,且于当年平定了钟会之乱,故而向孙吴递交劝降书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司马昭在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65年就去世了。然而孙楚这封劝降书的辞锋过于凌厉,以至于使者都不敢递交。读者若对此信有兴趣,可去查阅《晋书o卷五十六o孙楚传》,在此不多加赘述。&br&&br&从书信写于故公元264年,我们可以得知孙楚的生年应该是220年左右。而牵招卒于公元231年,当时孙楚大概是十几岁,想必也是听闻过牵招的事迹,故之后才有了这篇《雁门太守牵招碑》。故而这篇碑文的内容还是比较可信的,属于同时代的作品。&br&&br&碑文中除了记载牵招的人品、政绩和战绩等常规内容,还有这么一段:【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俄而委质于太祖,备遂鼎足于蜀汉,所交非常,为时所忌,每自酌损,在乎季孟之间。】。&br&&br&看到了没有?又是刘备!牵招和刘备少年在河朔之地长大,二人英雄同契,惺惺相惜,是刎颈之交。然而牵招先后为袁绍袁尚所用,之后投降曹操,在曹魏效命。其后刘备建立蜀汉,然而牵招因为和刘备的关系非同一般,二人是刎颈之交。牵招担心被当时的人所忌恨,所以平时也就自谦低调行事,故而自己的官位也一直上不上下不下,高不成低不就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评价张爱玲这个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