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君华御庭大家觉得好吗电脑武将谁蓄起了最牛b

[转载]太极吟诵
太极吟诵——第二期中级班丁武将老师讲课录音文字版&&&&&&&&&&&&&&&&&&&&&&
我这样说大家承认不承认,既然吟诵是国学内容之一,它不是拿来舞台上来做给大家看的,不是拿来表演的,那他是干什么的?所以我觉得徐老师说,吟诵是中国人的读书法,我不是拿来表演的,而且徐老师他们去找还活着的老人,诶呀,你读过私塾,吟诵一段,表演一下给我看看,老人家说对不起,我不表演,吟诵怎么是表演的呢?诶,说你展示展示,展示一下,让我们了解一下,老先生说这个可以,本身吟诵这个东西不是拿来作秀的,拿来作秀你去听歌,对不对?现在好听的歌曲,舞台剧等等的,美的不得了,你要想了解,学习吟诵,不是看我来如何给你表演,所以呢,我这个开场白给大家泼点冷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大家一定要明白,学吟诵既然不是像学歌曲,学跳舞,学表演,我们在坐学吟诵的人,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成为艺术系,表演系的人吧?没有说有一天我在舞台上怎么样吧?那到底是为什么?学吟诵干什么?读书法,怎么个读法?我们学吟诵我们是为了很好的按中国人的方式去创作,按中国人的方式去读书,但是前提,前提很重要,如果前提错了,这个书你还是读不好,你用吟诵的方法去做诗你一样不会做,前提很重要,我今天想给大家讲的就是一个前提,就是修身文化,吟诵如果不和修身文化结合,吟诵没有生命力,我告诉大家,一点生命力都没有,唱歌,表演他可以不和修身文化结合,他可以不结合,但是有些唱歌演员,唱到老的时候会用气以后,也会和修身结合了,很多唱歌唱的一流的演员,他不伤自己,他会运气,最后身体蛮棒的,修身修的很好,而且不仅身体好,品质,魅力,人格都出来,但是他没有必然联系,唱歌和修身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然而今天我告诉大家,吟诵如果不跟修身文化结合,你的吟诵就是在作秀,而你作秀又秀的半拉卡机,你还不如去和那个学唱歌,秀的还更美一点,学跳舞修的还更风采一点,所以,它的本质和唱歌,和表演是不一样的,它的总的指向是修身。
所以,我在这个地方我跟大家讲,在很多地方讲课我都会把爱因斯坦的这段话拿出来给大家说一下,“个人的生命,只有当他使一切有生命的生命生活的更高尚,更优美时才有意义,生命是神圣的,也就是最高的,对于其他一切价值都是从属的。”这一段话是非常有分量的,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吟诵如果指向修身文化那我们自己就要去使我们生命高尚,使我们生命优美,并且还要使我们的家人,朋友的生命变的高尚,优美,所以呢,我这一生有一个愿望,就是净化点亮自己的心灯,再做一个提灯照路的人,将光明照耀每一处黑暗的角落,这是我这一生的追求。所以在我的实验室,实验室早期的时候,我做茶道,太极实验。近几年我也做了很多吟诵的实验,我一定会放这样一个灯在我的实验室,这个灯叫点心灯,点亮自己的心,也点亮别人的心。
这是我太极拳的老师,冯志强老师,指引我不断的进步,指引我不断的学习,他的师父,一个叫陈发科,一个叫胡耀贞,两位是我的师爷,冯志强老师的这两位师父都是中国解放初的时候中国武术界的泰斗,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第一任的国术馆馆长是我的师爷,胡耀贞先生,第二任的国术馆馆长是陈发科,还是我的师爷,而非常有意思的是,我这两位师爷都是医术的高人,行医的高人,胡耀贞是给中央领导看病的,陈发科在北京是以非常一流的医馆而著称,但是他们都是武术大家,但是他们为什么又都是中医的高人呢?大家要想一想这里面是有道理的,所以,武术是指向修身的,武术的根本也是修身文化,我的两个师爷都是这样的高人,全部指向修身,所以,吟诵我告诉大家也是要指向修身的,否则大家就偏离方向了,二十多年前,将近三十年前我去见到冯志强老师的时候,老师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道,中国人的道,儒释道的道包含在里面,宇宙之大道,武,医,道武医是一家,不能分,后来我这几年搞茶道研究的时候,在后面加上了一个字是艺术的艺,最近,这一个星期,我又加了一个字,理,理学的理,五个字了,道武医艺理,不分家,这五者不分家,那么,我们的吟诵在这里面有没有道?大家告诉我?一定有道,要不要结合武?武在里面就是动,要不要结合适当的动啊?大家都会自然而然的动,动就是武,但是你动的对不对,自然不自然,自在不自在,是不是符合我们国学里面的一些深刻内涵,没有好好的学习,好好的训练你就一定不对,你就一定不会很好的到武。有么有医?医就是修身文化,如果你的吟诵不指向修身文化,我刚才讲的你吟诵在这里作秀,作的不像,好,吟诵里面有没有艺术,要作出来美啊,最后要通达这个理,把所有这些都贯串起来,变成明白吟诵我真正学习他是因为什么。所以,道武医艺理。
那么,我非常荣幸的同时还有另外两位老师,我和他们学习了好多年,这位是李少波老师,是中国真气运行的创始人,一百多岁,他也是中国研究道医的高人,八十多岁的时候他抛弃中医,他原来是中医的大教授,中医的泰斗,但是他八十岁以后,他说中医是小伎俩,道医!我以前使用针灸,吃点药啊这个技术,不是最高明的中医,应该还有最高明的中医,他后边的二十多年就发奋的专研,并且普及道医文化,也就是根本的修身文化,所以,今天我想告诉大家,吟诵,比中医还要高的道医,如果你指向了,把吟诵当成修身文化来修养的话,你实际上就把握了一个非常非常了不起的道医的手段,每天用吟诵给自己开药方,每天用吟诵给自己治病,完全能做到。所以,我希望大家今天这堂课不要白听。
我的第三位老师是杨佛兴老师,是中国密宗传人,传到他是第五十一代,大家知道密宗在西藏有藏传密宗,在日本有东密,有台密,在中国纯正的密宗从唐朝开始叫唐密,传到今天我的这位杨佛兴老师是第五十一代,大家知道密宗还有一个词叫真言宗,什么叫真言?真言就是咒,念咒语,所以吟诵,我敢肯定的说,如果指向修身文化的话是来至于真言宗,我敢肯定的说在坐没有一个人,如果你没有修过密宗的话,你们的吟诵没有我要告诉大家的那种吟诵味,大家说叫喇嘛调。我们都是练这个的,你们就不明白修身文化,因为他来自于密宗,这个声音不能丢掉。才叫吟诵,所以,有时候感到,这个文化要往深处走,不要漂在表面,在表面上大家学不会的,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讲的,从修身的角度来理解吟诵,这是今天的主要课题,首先,我想跟大家讲,大家理解一下修身文化的必要性,其实刚才我也谈到了,国学如果不指向修身,不指向修身里面的心性,这个国学就在作秀,你背那个经史子集都是给别人看的,不是真正实惠的,今天要你一开口就经史子集吗?显得你有文化吗?不需要,那就叫作秀。需要的是你真正的从心性上,我们今天有一个词叫素质,这个人有没有素质,读文科的读到博士了,还没有素质,他背的经史子集很多了,他没有素质就是没有素质,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心性还没有改变,他的心性还是粗野的,还是肮脏的,还是被逼的,还是下流的。他有文化吗?没有文化,他有素质吗?没有素质,他读到博士也只是一个知识的积累而已,今天我们这个社会教育,法律,国家,管理,家庭等等,可以给你各种约束,各种那种所谓的今天讲到的那种用钱可以购买到的教育,但是你的心性,你的修为一定只有靠自己,花钱反倒买不来,古人就是家教,家教如果不够格了的话,力量不到,一定要去找一个师父,连皇帝都要把自己的孩子托付于国师,托付于太傅,太保。家里面有钱的人要有私塾先生,有钱人他自己本身已经很有文化了,但是他觉得不行,他觉得有欠缺,要把孩子还是要托付给私塾先生去带去。所以,我要跟大家讲,修身文化就是指向心性,那么修身文化对健康,本身大家一讲修身养性,对健康大家都很理解,大家都觉得很必要,但是大家不是很知道他的必要,因为问了多人,我去年去了几十个省市,每个省市最有钱的人,他们银行存款要超过一千万,有资格听我讲课,给他们讲健康,我讲课也不白讲,我要向他们问,问他们对生命的理解,问下来,几十个城市跑下来,对生命的理解,对幸福的理解,对健康的理解,零,都是有钱人,为什么是这样?不理解,不知道是什么,因为大家把健康都交给医院了,我是公费医疗啊,我有钱啊,我有了病就去治啊,全世界最好的医疗,我有钱就去治啊,我需要费那么大的劲干嘛?那,实际上,我这里面排的这个表,就是今天死亡率排名,死亡率最高的是心脑血管,其实是癌症,然后就是医疗,药物也让你死亡,你到医疗的机构去也是让你死的,排名第三,接下来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然后事故,汽车事故,工伤事故等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个自身免疫性疾病至少有四十种,包括白癜风等等这些,自身性免疫性疾病,很可怕的,今天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这些人百分之九十的原因是吃的太多了,吃的营养太好了,吸收不了,结果,那个营养到了血液里面以后,给的营养太足了,我们身体有一个防卫军,国防部部队这个国防部就要去作战,营养这么多他没有地方作战,他只能找你自己作战,自己跟自己作战,所以叫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病有四十多种,得这种病的人笔笔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慢性疲劳综合症,压力啊,为了买房子,买车啊,最近美国心理学家说了,这些都是看得见的病,心理健康疾病,心理的疾病,上升的趋势不得了,癫狂症,抑郁症,自发病,那么,早在五年前,有一本书,叫《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这是一个外国人到中国拿着科研经费,在中国研究了四十年,他做了一个健康调查,他说,你一生有百分之四十七的概率得癌症,女性最少是三十八,在过去的十年中,三十岁的人患糖尿病,发病率升高了百分之七十,百分之四十七会患上癌症,就是我们在坐的基本上一半以上的会得癌症,剩下没得癌症的那一半的人,百分之八十会得心脑血管疾病,还剩下没几个好人了,活着不如死了,所以大部分人最后都会以因为疾病而让自己走掉,痛苦的走掉,我们古人经常是可以做到无疾而终的,为什么今天大家做不到,而且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大家一生所有的积累,百分之九十的积蓄会用在你临时前的那个疾病上,现在网络上有句话说,如果花不掉还挺可惜的,说:人死了钱没花了,白费劲。总而言之,今天空气污染,所有农产,农药,防腐剂,添加剂等等,对一个人的生命已经构成了重大的威胁。大家今天可能不了解,我们今天做饭做菜要用油,用油来炒菜。大部分人用的是大豆油,我们的国家每年我们自己生产,农民种植的大豆,不用转基因,不到一千万吨,不到一千万吨的这个大豆出油率非常的差,完全从土地里面,也上了化肥。农民种的这个大豆,非转基因的,但是也不是非常绿色的,但是即使这样的大豆我们国家每年产量在一千万吨左右,全部被日本人买走,我们吃的全是转基因大豆,从哪里来的?美国,又便宜,出油率又高,那个大豆从外国运到我们种大豆的农民家里,比我们农民的价钱还便宜,出油率还高,每年要进口大概六千万吨到八千万吨,这个转基因大豆,非常大的颗粒,用六号轻汽油把它泡出来的那个油就是你们诸位在街上吃的油。轻汽油泡,泡完之后就出来油了,然后一加温轻汽油跑了剩下的油,只要里面含有十到百分之二十的轻汽油含量都是符合国家卫生部标准的,没有任何问题,还不仅如此,这个大豆,做完油以后的豆粕,往里面加各种激素,我们今天吃的所有的鸡鸭鱼肉用的那个饲料就是它,鸡长的又肥,猪长的又大,长的又快,你们回去看看你们家的厨房,看看那个油,在一百五十块钱以下,基本上属于转基因的大豆油,或者这一类,三百块钱,五百块钱一桶的,低温,一级压榨才勉强符合标准,那样的油才是真正健康的油,不用高温,低温就可以了。这种例子太多了,我就意思给大家讲,我们今天你们生命实际是没有保障的,修身文化是一个最重要的保证,所以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必然诉求生活质量,而追求生活质量的真实目的就是向往生命的质量,优质的生命必然导致生命质量的思考,追求幸福美好的人生梦想是从生命质量开始的,那么,自然界动物的寿命应该是其生长期的五倍,人的生长期是二十五年,那么我们普通人的生命本来都应该在一百二十五以上,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很难熬过八十四岁,但是我们的古人,老子一百六十多岁,孙思邈一百四十多岁等等,一百二十多岁的人多了。以前的医疗条件很差的,老子那个时代没有针药打的,那么,西方比较看重什么呢?它从健康四要素
自然界动物的寿命应该是其生长期的五倍,人的生长期是25年,那么我们普通人的正常寿命本来都应该在125岁以上,但是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很难熬过84岁,七三、八四大家都知道,但是我们的古人,像老子160岁、孙思邈140多岁、虚云和尚120多岁、赵州和尚120多岁,120多岁的人多了,以前的医疗条件很差的,连打针都没有,老子那个时代没有针药打的。那么,西方从健康治疗术、心态、饮食、运动、睡眠,它把健康归结在这上面,那么东方文化呢,没有运动,恰恰没有sport这个词,在我们的这个修身文化里面,我们东方文化里面跟这个比较相关联的一个词叫修炼,或者叫修身养性,这个修身养性后面藏的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不用sport?有一段时间我到农村去,我吓了一跳,我们这个全民普及运动在农民那个村子里面到处都有运动器材,花了十几万,我问农民为什么不到那个上面跑步,为什么不去用运动器材啊?他说“只有有毛病的人才到那上面去,说神经病才到那上面去,没有人去,说天天劳动都累得够呛,还跑那去干什么?”说“我们村有个神经病天天在那儿整来整去,他说我到你们城里去,看你们城里人个个是神经病,你们真是吃饱了撑的”。中国人没有这个东西的,真的,你到农村去看,农民会笑话你的,到跑步机上去跑步,农民背过身马上就说你真是神经病。所以,这个大家要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我们是中国人,不是西方人。那么我们这个修身文化后面藏的秘密是什么?我们不用sport,我们用修炼,修炼到底是什么?修身指的是什么?它的秘密是什么?这个大家要去思考,我会慢慢跟大家讲。所以呢,人们关心健康,但是并不知道健康的关键在于对修身文化的正确理解,就是我指的背后的那个秘密。那么我们看看古人对修身文化看得多重,在《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庄子》,所有这些书里面,你们去看,我今天举几个简单例子给大家,那里面都没有sport,没有运动这个词,大家看不到,你去看古书里面没有运动的,全是修身,你们去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天下齐”,你看这里面始终在讲修身,而且把修身作为齐家治国的根本,在修身之前讲要诚意正心,你看看,修身是不是中间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而且大家去读《大学》、《中庸》,如果你不修身,你根本就谈不上齐家啊,按古人讲,如果你不修身,你没有资格把家搞好,你搞不好家庭的,他反复论证这个问题,为什么你不修身你就不能把家庭搞好,家庭关系处理不好,家庭和谐完全没有,如果一个国家的人个个都不懂修身的话,个个家庭都不好的话,这个国家就不可能真正地被治理好。所以,修身在我们这个民族里面,我把它叫做根文化,因为,大家记住,修身看得见,在修身前面的诚意、正心看不见,虽然有方法去修但是看不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看得见的,诚意、正心这前面两项是看不见的,所以我们经常把这两项不说了,但是我告诉大家这两件事情非常重要,我就反复地在实验室里面做实验,后面做得再好,隐在前面的两个做不好,后面全部也歪,所以前面那两件事情是根本的根,在泥土底下的根,后面这个树干叫修身,上面的树叶、果实、花朵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家一看这个树,一去想像这个树的时候,就把中国文化想明白了。你看,包括讲的这个定和静的问题,定和静的问题就是诚意和正心的问题,我们经常讲“我的孩子就是静不下来”,诚意不够、正心不够,他怎么静得下来?所以,《大学》里面一上来就“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果这个先后关系你都不知道,不能够静、不能够定下来,你还想得这个、想得那个,什么你都得不到,本末你都搞不清楚,得不到。你再看,所谓“修身在正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以修身底下那个根啊,诚意、正心是非常重要的。再看,我们讲的“中和”,中医的基本原理就是中和,不管你得什么病,你偏左还是偏右了、是阴了还是阳了,是这个火气大了还是身上寒凉,最后都是求中导和,我把你拉到正中间来,你的病就没了,我不去管你那个病,西医是直接把你的病给干掉,我们中国人是你的生命导向正中就行,但是呢,你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以啊,你看“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修身”,修身很重要,“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所以,你看,治人、治自己和治国当作一件事情来看,所以中国古人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啊,如果我不做宰相的话我就可以做一个好医生,这两者是一回事,因为治人和治国是一回事,治人就关键在于你自己的修身,你自己有实证,如果你对自己都不会调,你怎么去调别人呢?古人是这么看的。我下面念的这个都跟吟诵有非常大的关系,而且是吟诵的秘诀,真正吟诵的秘诀全在这儿,比如说刚才讲的这个“中”,吟诵如果不能求中导和,你的吟诵就不在修身文化上,不在修身文化上的吟诵就是做秀的吟诵,所以一定要求中导和,所以我们要学习吟诵的基本发音,是中脉上发出来的,导中。几年下来,我看了听了好多,很多人还是嗓子在冒音,根本没有中气,没有中气的吟诵不是修身的吟诵,是表演的吟诵,中气,“唵”,这叫中气,“啦”,这叫嗓子音,这个大家一听就清楚,唱歌是唱嗓子,但特别好的歌唱家是中气足的,你看我讲这句话是中气十足的,一听就知道,这个大家要去理解。包括这一段话也是吟诵的核心,不要看我在这儿讲正心和诚意,正心、诚意就是吟诵的根本,所以一个人要吟诵的时候,拿到古文也好什么也好,不是说我们今天为了做秀,100首,今天你们在座的各位学过吟诵的,拿出来一首让我服的,ok了,你拿出来一首真正达到丁老师要求的那种吟诵标准,我就说非常好,但是我到现在听到的非常少,起码达到丁老师这个中气的人非常少,你都没这个气,为什么?你诚意不够,你正心没做到,所以吟诵要非常严肃地去对待,要非常认真,把它当做修身文化的非常重要的一种修炼手段的时候,你就不会拿来一首,“哎呀,陈琴老师怎么吟的?徐健顺老师怎么吟的?跟着瞎学,你先把自己的气调正,正气所存的时候你来吟诵。怎么把自己的气调正啊?先练基本功——呼吸。你会不会呼吸啊?呼吸都不会,意识要调正,调到中正,如果这些都没有,你就是在学做秀的方法。然后再讲技巧,吟诵里面有没有技巧?我听过陈少松老师,我很喜欢他的《五柳先生》,他的《五柳先生》吟诵调里面就是我下面讲到的“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你们要去听陈少松的《五柳先生》的时候,他里面的这个致曲和有诚和变化就出来了,这是一个吟诵大家,我模仿几句给大家听,“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他这个吟诵曲适合用气,有没有这个曲折、致曲?在这里面有没有明暗?有没有动变?有没有化?这才是大家要去找的感觉,这里面就是太极。太极是曲而变通的、曲而柔化的,所以太极和太极拳不一样啊,太极拳是用太极的原理去打拳,同样,如果大家把吟诵当作修身文化,就要吟出太极的吟诵味儿,才有道性。这话大家把它记下来:如果大家把吟诵作为修身文化来修炼的话,那么吟诵中要有太极的味道才具有道性,具有道性的吟诵才真正面向修身文化。我希望大家学吟诵能够朝这个方面思考一下。这也是吟诵的核心的要素,可以说是秘诀中的秘诀。它讲了“故志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这几个也,博厚高明悠久,这几个字,吟诵的秘诀。大家看,我演示一下徐健顺老师的《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有高,有没有特别的低厚?有没有远?悠远,让这个气息在里面回荡,这个才修身,如果没有气息在腹内的,大家回去练,其实每个方式,当你把这个久远,“嘘”,大家跟我来,你们去感受你们的内脏,吸满一口,“嘘”,哪个内脏特别紧?心肝脾肺肾,哪个感到特别紧?肺紧,还有哪里?“嘘”这个字是对应脾的,肝脾这一块,特别是肝,所以大家如果肝脏不好的人,到了春天就经常发“嘘”,大家去摸自己的肝,特别紧,这是调肝的,你生气了,肝胆,你到一边“嘘、嘘”,你多吹几口,那个火就好了,大家去看,吟诵就是调气的,这里面“呼“是调什么?“呼”是调肾,“呵”调心的,“呬”调肺的,大家去简单一查六字诀,每个音都调一个脏腑,但是你一定要做到博厚高明悠久,如果达不到久,内脏根本就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没有得到充分的太极,就是没有一收一放、一收一放,它没达到这个振动,内气没有在里面鼓荡,效果就非常地差,没什么效果,在嗓子上“后皇嘉树”,一点用都没有,做秀还没有唱歌好听,而且我跟大家讲,所有的吟诵里面不能丢掉一个“唵”字,
“唵”字是打开百会穴的,大家来跟我念,右手摸着这个百会,“唵~”,蜜蜂就这个声音,所有的喇嘛调就是要把这个“唵”音打出来。我吟诵一段,大家去数一下我有多少这个“唵”音,“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寒山寺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多少个?一直在念“唵”吧?我是不是一直在念“唵”?这是真言宗里面的秘诀,“唵”字,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唵”字,修身就没有。时间关系啊,孔子、孟子说的我就不说了,其实都是在讲修身,以前古人讲这个学生学生,学习生存、生活和生命之道,叫学生。什么叫学生?学生是学生命的,我们今天去学知识了。知识要不要学?要。生命要不要学?更要。所以,时间关系啊,我不能跟大家展开很多东西。我在上海讲了8个小时,那么有些重点的我跟大家讲讲。那么修身文化成为现代人的修行生活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希望大家一定要记住。大家不要以为那些穿着袈裟、穿着道袍的人,他们有资格享受修行生活,我们普通人就不能享受修行生活,不是的,禅宗和密宗都是给我们普通人的,不是给穿着袈裟的人的,它是专门给我们普通人在工作当中、在生活当中了生死的,学习、提高生命质量、提高生命素质。乔布斯,大家知道他修禅宗修了多少年?他发明了那么多电脑、手机,他修了40年,每天3个小时,他拜了一个日本的禅宗大师,所以,禅宗和密宗大家分得清啵?都是不穿袈裟的,老百姓,生活禅,这个禅那个禅都可以,女人禅,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我们生活需要禅的,在中国文化里面不用sport,就用到禅,禅代替了sport,审美取向也是一个,中国的女人审美取向是有禅意,也就是这个人非常安宁,这个人就特别美。要是这个女孩子张牙舞爪走过来,西方人觉得挺美,中国人看了“有毛病,精神出问题了”,那么大家要了解,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那么密宗呢,禅宗是给小学生、中学生的,密宗是给大学生、研究生的,密宗更难一点,或者说知识更丰富一点,就是涵盖的文化范围可能更宽一点,根子要求可能更深一点,但是它们都是不要穿袈裟,不要信这个教、那个教,你就做生命的一个修炼而已。所以,大家又看到了“治心一处无处不治”这句话,在所有的国学里面,这是最经典的一句话,所以修身文化为什么讲要诚意、正心?心在这里面主宰着一切,所以“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故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心乃合道”,那么西方也一样,大家看美国西点军校在世界目前所有教育机构的排名,已经连续5年还是8年一直排名军校第一,它连研究生都不要,不培养,就培养本科生。怎么去看它是全球教育机构第一呢?去看全球那些当什么总裁、国务卿啊政要、经要的人数,数来数去,西点军校的人最多,没有超过它的,它不需要博士生、研究生,就本科生,把心炼好了,OK了,西点的培养就是把一个人的心给培养好。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立足点是修身文化,修身文化的本质是身心艺德灵一体的全面素质改造、潜能挖掘的一项工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套完整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的关键点是长期、正确地逐渐体验有无相生、刚柔相济、意身相和的生命最高境界。这个地方我跟大家讲太极是刚柔相济大家听得懂啊,吟诵是意声相和,看,有无相生,那当然是,练太极前我们要入静、入无,所以要站桩、要打坐,要学习这些东西,有无它相互生,然后才能谈刚柔相济。意声相和就是吟诵,是非常重要的,在真言宗就是要去持真言,就是要去念咒,当然念咒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它要有观想,念每个咒都是有观想的。如果能够行解,了悟传统文化中修身文化的这些精髓,实际上就是关于生命学养及重构的工程,这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必然希望得到的有关生命的最高体验,大家不信,你们看,这是最高体验,你花一个亿,沿着这个天转一圈,现在在美国花一个亿美元,让你坐宇宙飞船走一圈,那个体验没什么了不起,但是中国人的学养、生命重构,这个体验如果你能做到,你也能像老子那样160多岁,大家说,是不是最高的生命体验?所以,老子说要“居于道、应于德、隐于山”,孔子呢“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两者呢稍微有一点差别,老子是天天在道里待着的人,所以,孔子去见老子就是不得了,这个人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这个人不得了,孔子还有释迦牟尼那个时候都是40来岁,老子已经80多岁了,他们是同一个时代的,等孔子到80多岁去世了,老子还活着,到了160多岁,自己骑个牛走了,不跟你们玩儿了,其实他的寿命远远高于160多岁,骑个牛走的时候,管那个关口的叫尹喜,“老先生,你不能走,把你的修炼心得体会写下来”,他写了个《道德经》,就是这么简单。那么,时间关系啊,我必须跳过一些东西,包括对医的理解,大家可能很多人都不能知道什么是医,那么刚才讲到艺术的“艺”、快乐的“乐”,这个乐在古汉字里面它就是药加上个草字头,就是在自然生态当中获得一种快乐,这就是人的大药,每个人身上都有,所以如果大家明白我今天讲话的主旨的话,吟诵就是要让自己获得一个自然生态,并且要让自己在里面感受那种快乐,明白了吧?这就把修身文化找到了。如果苦大仇深“后皇嘉树”又要表演,那么全部都不是,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希望大家(注意/思考)。那么关于生命啊,大家也不是很理解,因为谈修身文化,你不了解生命,其实也很遗憾,但是在座的如果没上过我的课的学生,大部分人不是很了解,其实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有几套能量系统来支撑它的,在古文当中谈到修身文化的时候喜欢用天、地、人这三个词,天一般代表的是宇宙能量系统,地代表的是先天能量系统,人是后天能量系统,所以中国人崇尚天地人合一,我们专门有一个修炼吟诵的功法,就是练天地人的能量系统混合起来,得到天地和自身能量系统的一个完满匹配,如果你连生命这个结构都不懂,光以为我的能量就是吃那点饭、吃那点东西得到的,大错特错,我们吃到的东西所获得的能量非常非常少,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天和地当中得到巨多的能量,源源不断的能量,如果让你不见天日你试试看?所以我们说旧社会的老百姓生活在不见天日的日子里面,那是不得了的,不见天日,今天大家生活在没有地气,因为什么?活在钢筋水泥的这种城市结构当中,缺少地气,所以,隔一段时间,大家到郊外啊,现在喜欢旅游,为什么?接触大自然,去感受一些地底下的能量,提供给我们的(能量),所以,我们要大量地人法地,人要从地里面,地法天,天法自然,这个之间它是有关系的,所以呢如果讲修身文化呢大家一定要了解心性修为,这个词实际上内容很深奥,简单说一下,养形、养神、养性和灵修,包括爱迪生都讲了,99%的汗水,1%的灵感,但是那1%的灵感往往比那99%的汗水更重要,所以这个灵感是要去修炼的,吟诵可以培养你的灵感,它不仅具有养形、养神、养性,也可以进行灵修,吟诵全部能完成,我今天等会儿会拿出时间来告诉大家吟诵怎么调形、怎么调神,怎么养性,怎么进行灵修,大概跟大家讲一点,但时间关系啊,我不好给大家讲得太多。刚才跟大家讲到禅宗,禅宗里面的快乐叫禅悦,那么大家都知道禅宗六祖是个打柴的,但是后来非常厉害,成为一代大家,“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来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禅宗六祖的这五个自性,我把它定义为自性生态创生学,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创生出清净、创生出万法、创生出不动摇的、足具的自性出来,每个人都可以,而如果大家今天是吟诵班的,我就告诉大家,通过吟诵就能够完成这些事情。那么这段话,大家都读过《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吟诵里面呢我们要学习很多的吟诵调、吟诵方法,包括丁老师讲的调形、调神、调气,各方面,这都是有为的,那么大家一看《金刚经》,这些有为的东西是不是都要抛弃?是,所以要找到那个自性,这些东西就可以抛弃。怎么抛弃呢?叫有无相生,不是随便不要的,所以要从有进到无里面去,什么叫有?什么叫无啊?今天概念讲了这么多,很简单,安宁自己就行了,做到安宁、心无杂念,胡思乱想的东西全部都没了,就进到无的状态,就进入到真正安宁的状态,所以,吟诵如果不能给你带来安宁,你想着去表演、想着去做秀,就远离修身文化。那么一个好的吟诵,你在家吟着吟着诵着诵着,忘了,自己都忘了,天地宇宙都忘了,浑然一体,这样的吟诵,OK,符合《金刚经》所说的,从有为进到了无为中,所以大家知道,这就是到很高的境界了,所以不要去小看这些经,《金刚经》、《心经》,全部都是吟诵的经典教材,你要想学好吟诵,你把我刚才说的这些经文吃透的话,吟诵所有的秘诀全部在里面,大家说丁老师有没有搞明白,我告诉大家,丁老师所有的吟诵就是这么学来的,我是通过这些古典经文蕴含的秘密,我打开以后我就知道吟诵是怎么回事,“应无所住,以生其心”,六祖慧能就是这句话,一下就开悟了,所以吟诵的时候,应无所住啊就是我们这个心有杂念来的时候,如果产生一个冲击波,任何一个杂念过来就会对我们心性产生一个冲击波,如果这个冲击波一拖拖它三年五年,他骂你一句,想它三年五年,你这个积累的杂念越来越多,你就变成一个心里面很脏、垃圾很多的人,“应无所住,以生其心”什么意思啊?他骂我一句马上就没了,第一秒就没了,所以你的心就是灵活的,就是创生的,就是美妙的,管他骂不骂,管他嫉妒不嫉妒,管他怎么样,干干净净的心念,所以呢心无挂碍,那么这个“五蕴皆空”在《心经》里面,“蕴”指的很多烦恼,五种,眼耳鼻舌身意感受的烦恼,都要一一打破,就像我刚才说的“应无所住”,不管它什么烦恼来了。学习越好的人,我告诉大家有一个毛病,烦恼越多,因为学习好的人都是记忆力特别好的,他心里装上去的东西以后他就半天不会忘掉,所以呢,学习特别好的人、专注力特别好的人,烦恼对他的刺激就最大,但是这个烦恼跟这个专注力这两件事情是同一件事情,你要读懂了《心经》你就知道这是同一件事情,非常大的烦恼也就是非常大的关注,是不是?大家告诉我。关注力越强的人,烦恼也就一定越强,如果你能把这个烦恼转化成菩提,菩提就是觉悟,就是让它快,就是刚才丁老师讲的那个心“啪”马上让它掉下来,而不是让它一直影响你,那这是要修炼的啊,我告诉大家吟诵可以做得到,你用吟诵去练,我就试过,别人骂了你,或者什么特别烦人的事,你跑到河边,“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再打一下太极“哼”,没了,在哪?不知道,烦恼没了,就这么简单,我们的情绪是可以转化掉的,要有方法,当然心性修为很重要。而实际上,如果大家听我的课,所有的经文我都串起来可以讲的,没任何问题,包括《六祖坛经》“心生种种法门,心灭种种法门”等等,是没有任何挂碍的。今天大家经常会说我们没有信仰了,只好去信信佛啊什么,但是我问了身边很多人“什么叫佛?”,“不知道”,就像我现在问大家什么叫太极,谁能告诉我?有谁告诉我什么叫太极?用准确的一句话。(“阴阳和谐”),挺好,还有谁说?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阴阳相生”),还有什么?好,没关系,大家都说得好专业,我都听不懂,什么叫和谐,我都听不懂,就是说要用很通俗的话跟大家交流,让别人一定能听得懂,你要一说阴阳相生、阴阳和谐,阴和阳咋相生嘛,阴咋生阳咋生,我就没搞明白,咋生啊?研究《道德经》的台湾最有名的一个学者叫陈鼓应,他的一个助理是我的学生,有一次他无意当中和陈鼓应聊天谈到“我的老师对《道德经》的理解,……”,陈鼓应就说“那我一定要见见你的老师”,见到我以后,陈鼓应马上就说“阴阳相生,有无相生,你跟我解释一下,有和无咋生来着?”,我说“好办,你要问别人可真不知道咋办,丁老师还真就可以帮你办,把有的变成无的,把无的变成有的”,当场一办,他就说“OK”,这就真才实学,别来假的,所以呢,佛也一样,大家说佛说得很多,我们先回到这个正题上讲,众生和佛的区别是什么?好,我来讲一下,佛者是什么呢?大觉之人,佛就是一个人嘛,是有大觉悟的人,下面这句话很专业,大家可以不去看它,“一切种智,常发”,不去管它,但是后面这句话是对一个大觉之人非常精准的定义,什么叫大觉悟的人啊?它说“经验具足,事事不待注意,心辄了了,无所住着,运用神速,妙符实际”,这样的人就是佛,这个定义好不好?大家太愿意了,不要把他神化,他就是个人,但是大家要记住“事事不待注意”,后面讲众生,你跟他对比着看,“经验未充,事事注意认真,不免流于住着,运用迟滞,不能自在,”如果大家吟诵变成那样,那完了,一点自在、一点放松没有,所以,大家要去就所谓的“无所住着”、“心辄了了”,刚才丁老师讲的那个脉冲不管对你的打击多大,来自于语言的打击、事件的打击、外在的打击、家庭的打击,管它什么伤害的东西,在一秒钟就调回来了,没了,这就叫心辄了了,我一画这个曲线大家就听得懂,是吧?很多人,一个仇恨积累一辈子,30年、50年,等着报仇,那个仇恨消不掉,那个心被一个东西拴着,你说他的生命能有多好?永远好不了。所以,大家今天谈到佛也好谈到道也好,包括宗教,都会有很多误解,什么叫宗啊?宗是以实力发人本性。什么叫教啊?以言说导人正轨。所以,我经常会无意间去说说今天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你看慧能是怎么说?他说“我要去说法的时候是不离自性,识自本性、见自本性”,没有修证之讲解,每落凡情,一个好的老师要随境而作、随问而答,巧应机宜,妙符实际,一个老师随便大家提的问题,马上就能解,他自己有实证,不是停留在书本上,我看了些东西我当二传手来传给你,那样的老师是,这就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一个西方的教练,比方说篮球教练,可以根本不会打篮球,戴着眼镜,研究了很多打篮球的理论就可以去教打篮球,指挥那些会打篮球的人,东方可不行啊,东方你要不会打篮球你去当教练,别人会笑话你简直是荒唐。这是不同的文化,我不去做过多分析,其实我都有分析,那好了,刚才说到这个,大家说思路被丁老师一打岔,大家很想知道丁老师怎么讲太极让大家听得懂是吧?那我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话,太极是什么呢?太极是把矛盾的对立的东西转化的一种智慧。好懂了吧?太极是一种智慧,是把本身是矛盾的、对立的两个事物互相转化掉,这就是太极,我这样说大家很容易懂吧?否则说阴生阳,阳生阴,咋生啊?如果说我们具备太极这种智慧,是不是解决我们很多很多问题?我们一生当中多少矛盾?天天是不是矛盾?跟自己家长有没有矛盾?跟自己孩子有没有矛盾?跟老公有没有矛盾?跟单位有没有矛盾?如果你有太极思维,你就能不断去处理那些矛盾,而且互相转化,不断地转化,碰到一件就转化,碰到一件就转化,到最后,游刃有余,所以我们经常说有些人在机关很会打太极,大家听懂了吧?说他上面玩得通,下面玩得通,左边玩得通,右边玩得通,哎,这个人太厉害了,他会打太极,所以,太极是解决矛盾的一种智慧,听明白了吧?如果把这个智慧放到打拳里面就叫太极拳,那么这个拳要解决什么矛盾啊?身心不和谐的矛盾,这是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要解决对抗当中的问题,别人要打你,你要让他打不着你,是不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要解决自己身心一大堆的不和谐,要都把它解决掉,如果大家对太极有这样的理解,用太极思维放到吟诵里面,那么吟诵如果指向修身文化的话,是不是一定要有太极思维?大家告诉我,一定要有,要用吟诵解决掉内在不和谐的东西才修身,是不是?大家告诉我,肯定不肯定?如果你不能把吟诵拿来做一个法器解决自己一大堆的矛盾,你学吟诵干什么?你去表演,去唱歌啊?又回到那个主题了啊。时间关系,我有很多就不去说,因为这里面讲到大量的中医和道医,这些我都跳过去。所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诚意、正心、修身是中国古文化的核心文化、根文化,涉及到中医、道医的内容我今天都来不及跟大家展开,那么,如何诚意、正心?如何修身?这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所以,丁老师刚才跟大家讲如果自己做不到,在台上瞎说是没有资格的,我到北大去说这几句话的时候呢,得罪不少人,我说“说得到做不到等于不知道”,哗,得罪一大堆学者,我说“做得到说不到其实不明道”,得罪一大堆只会苦哈哈练功夫的人,理论上不去也不行,所以,民间有句话“会说不会练是假把式,会练不会说是打把式,”所以,今天如果有资格去当大家的老师,一定是要会说还要会练,会练还要会说,要说明白,所以我今天才提出来道武医艺理,这个理要通,如果理不通你就不会说,如果理明白了,理通拳法精,理通吟诵好,如果你理都没通,你吟诵好什么?如果今天丁老师没跟大家讲吟诵是指向修身文化的,大家不懂这个道理,你天天在那儿扯着嗓子,唱歌不像唱歌,理都不明白,你吟诵能好到哪?好了,所以,我说吟诵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身文化,因为我是搞茶道研究的,我经常说茶道是文化修炼的一项必修课程,我们在茶道里面我要求我的学生把吟诵作为一种必修课程,吟诵是古人留给我们极其宝贵的修身文化,如果中国茶道是一种文化修炼的话,那么吟诵就是茶道这种文化修炼活动中极其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我擅长太极,全力弘扬中国茶道,而吟诵始终是其中的必修课。那么吟诵为什么会成为中国茶道中文化修炼的重要内容呢?这里面就要深究几个,也是说到关于吟诵要注意的事项,首先呢,吟诵配合良好的观想,所以吟诵的时候要用观想,不要在那儿瞎吟,要有场景,比如说我刚才吟诵的月落乌啼,这个时候就是苏州河的钟声回荡的那个观想,当然,我们密宗里面它是对身体里面一些重要窍穴、一些秘穴在吟诵里面进行观想,长期以来,可以打通人的中脉,七大脉轮全部打通,这就比较高级,但我们作为吟诵来讲呢,陶冶性情的时候呢它是跟这个诗词文所表达的意境要进行一个观想,长期训练,这个观想能力会很强,能够让你专注并且忘掉烦恼,如果你吟诵得非常入味以后,入进去以后,它就使你和这个情景交融,并且达到修身的很好的目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宽宽松松、安安静静,自然而然,大家不要小看我说的这三句话,这是所有修炼法门、修身法门里面的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松、静、自然,不是所有的人不经过训练就能做到,我告诉大家,100%做不到,没有经过我的训练,没有经过我们传统文化一套非常严格的训练方法,松你松不了,静你静不了,自然你更自然不了,它是很严格的一套训练方法,放松是非常非常技术的一项活动,所以我们有很多父母说今天要高考了今天要答辩了,说孩子你要放松啊,孩子稍微聪明一点就会问“妈妈,你会放松吗?你告诉我咋放松。”一句话你就傻了,你自己都不会放松,你叫人家放松,放松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技术,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我的学生都要跟我经过严格的训练,有的三年有的五年,三年五年才学会放松呢,那么简单?所以,用吟诵的方法也可以让大家适当地体会。那么,安安静静就更难了,大家知道安安静静有多难吗?在这儿读过禅宗、禅文化书的人举手给我看看,还不是很多啊,静就是禅,禅律就是禅文化,很了不起的文化,希望大家一定要去,你们学古琴也是要入禅才能弹好的,学吟诵要入禅才以学好,学太极要学好禅文化才能打好太极,如果对禅文化一点不了解,我就不应该讲课了,因为我真的很抱歉,因为大家如果对禅文化不了解,那真的没法了解中国文化,所以,禅文化是一个非常非常了不起的文化,是中国的文化里面的核心。这个禅讲的根本就是入静,入静的时候,我刚才讲放松很难,入静呢,所以在禅宗里面,我今天跟大家讲,禅讲入静至少分到九个等级。所以,我到一些大老板那里去,他们说“入静还不简单?把手机一关,电脑一关,往那儿一坐,拿杯自己想喝的东西一喝就入静了呗”,我说“狗屁,那叫入狂想,入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在禅宗里面有一禅——刚刚入点静,二禅、三禅、四禅,到了四禅以后呢,开始入定,我们刚才讲的静、定,是《大学》讲的嘛,要知止才能定嘛,才能安嘛,对不对?那么,四禅以后才进入定,一定、二定、三定、四定,禅定之后,到了最后以什么作为标准,说明你进入静、足够的安静了?出了大智慧,般若智、禅定智,出了智慧,看出你的大智慧出来的时候才说你这个入静的功夫达到了。大家看过《功夫熊猫》举手,都看过,你看外国人把这个禅宗文化做成《功夫熊猫》了,说打不赢就是要安静嘛,安静了就能打赢了嘛,出智慧,就这么简单,外国人都把禅宗文化搞得明明白白了,大家一定要去了解一下禅宗文化,这是作为中国人必须了解的,所以,安静跟放松一样,也是一个特别的技巧,如果不会放松、不会安静,根本不要学太极,不要学吟诵,不要学古琴,你们今天到这儿来全是白学,也只有放松、安静、自然之后才能把诚意、正心真正完成。
那么这个时候我来跟大家讲吟诵上的一些技术上的细节要求。这是从修身的角度来看。首先,什么叫诵?从修身的角度讲,背文暗持叫诵,这段文要背下来,暗中持着它,这叫诵。什么叫吟?虎豹雷音也,大家在动物园见过豹子吧,你没见过豹子你也见过猫吧,你抱着猫会发现有时候“嗡~”,我没有张嘴巴,我学猫“嗡~”,这叫虎豹雷音,大家没练过这个学什么吟诵啊,懂吗?这叫吟啊,你们连这个都不懂,学什么吟啊,我都不知道大家学了几年吟诵,连最基本的东西都不懂,所以吟诵者像吞枣似的,一口气读下去,不必字字清楚,读出音节的扬否,也就是抑扬顿挫和韵律就可以,而且一定要有虎豹雷音在里面,所以,大声朗读是会伤肝的,大家千万不要让孩子大声朗读,把孩子就害苦了。太极拳也一样,非用蛮力、体力、气力,那样往往都会伤身体,要做到什么呢?意气劲始终精神守一,身心意气劲力无不周身一家,浑圆一气,太极拳要玩儿这个才对,跟吟诵一样。其中呢“哼”、“哈”,大家跟我念一下,闭嘴发“哼”,张嘴发“哈”,“哼”,站起来,这是打开我们肾门的,非常好,“哈”发得好,“哈”是打开肺的,我们的三魂七魄在肺上,要把一个小孩的魂魄固摄住一定要练这“哼”、“哈”二字。大家到寺院去看哼哈二将,哼哈一个是练性的一个是练命的,所以,吟诵之初要练哼哈,先把你的性命固住,如果哼哈都打不开,有些同学拷了我吟诵太极的视频吧?少儿吟诵太极视频,到时候可以拷给大家,里面很多地方就是让孩子在一个动作当中“哼”、“哈”,把小孩的气魄打开,这是吟诵的基础,如果连这个都没有,这是吟诵的基础,打开格局,我的老师告诉我,练拳到一定程度之后,骨骼肌肉都已经爽利坚实,只是功夫要向内走而不是只在皮毛,不是向外走,要泌进五脏六腑,要像做蜜饯一样让它沁到五脏六腑里面去,但这一步非常难,要用发声来接引,这个时候声音是由内而外的,劲力是由外向内,里应外合,功夫才能够成就,所以吟诵多么重要啊,所以我在教我学生太极的时候一定还要教一套茶道功夫,茶道里面就有吟诵和真言,只有这里应外合才能使你真正地筋皮骨肉、五脏六腑都达到高质量,魂魄才能固摄得住,精神才能守摄得了,行茶、行拳之道不过变化人的气质、素养,大家今天讲素质教育,懂吗?什么叫素质教育?“偶然人之神性,得之中正泰和之平常而已”,你看,古人把行茶、行拳当作一个平常而已,真正的强者所谓出神入化不是常人理解的眼力好、劲力大,而总能明察秋毫,即使身处黑暗、意外偷袭不失应物自然,什么意思?什么叫应物自然?下面这段话讲这个,叫做“有触必应,随感而发,无过而无不及,圆融无碍,自然节律,措之适宜,冷静清晰”,在座的谁能做到?有触,打太极的时候这个力量一触到你身上,“啪”就应,随感而发,一感,把眼睛蒙起来他也打不到你,黑暗之中他偷袭你,偷袭不到你,那么所谓的“所应而不失之自然”就是外力接过来的时候不失自然,但是我自己不知其所以然,就是我的变化完全随着对方的变化而变化,不用动脑,不用去想,这种不知其何以然才是真正的自然而然,我们在座的经常有人说自然而然,谁会?谁知道自然而然的本质意思?这种自然而然的节律才是自己本性能量的节奏,是从呼吸里面练出来的,从周身一家里练出来的,而周身一家的功夫非泯除凡识凡情而不能豁达也,我虽然在讲太极,实际上也是在讲吟诵,也就是大家吟诵要达到一种自然的节律,不要去一味地刻板地去追求老师是怎么样的,你自己的生理,你自己的节律,你自己的情绪,你自己的意像——就是观想,你自己的呼吸,这个我刚才讲的神气的鼓荡,它有个非常自然的状态出来,你按照它那个节律去呼吸的时候,你长久练练练,你的本性当中这个神气鼓荡的这个劲“啪”就出来了。大家再看这段话,“所谓总能明察秋毫,必然是从定、静而无丝毫之失漏中渐渐养育,方或许可以见出神入化之功”,所以中国人不讲sport运动,讲的是定和静,大家看《大学》、《论证》、《中庸》,讲的都是这个,这种冷静必须练得开了智慧方得冷静,也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静,静到定,定以后出了智慧,因此,行拳、行茶其实就是修炼心性,修炼心智,所谓入道无非就是打开本性中的心智而已,所以今天讲素质教育,我听了之后说谁懂,你们这些人懂素质教育吗?天天讲素质教育,古人素质教育讲的是这层功夫啊,比如说明察之功力,我们经常说明察秋毫,打太极的时候一定是非常敏锐的才能练好太极,它一般应战应敌之武学所必须,亦是治病救人、经世济国、民族发展、家族稳固的关键,明察秋毫就这么重要,“任何事情有非而非非,类似而非似者”,这段话听得懂吧?任何事情都有,表面上看上去是错的,实际上它不是错的,前面这句话。类似而非似者,好像是这样但是它就不是这样,大家听得懂吧?任何事物都有这样一个从表及里,由此及彼的一个过程,任何事情都有,如果你没有明察秋毫之力,欲将事情办好,全凭偶然的一种运气,不免失运而怨天,你这个运气也会失掉的你还会怨天,那么功夫厚重而打开心智的人,自性万法,谓之得中,得中者则轮转无滞,圆融无碍,无滞无碍则存而不亡,简而言之,不亡之道,原由于知察秋毫善恶也,明白了吧?为什么它是民族、国家,是自己健康,是自己的根本啊?是一个不亡之道啊。所谓茶道,亦察人,察人事、人情之道,也就是人道,心茶一道,禅茶一味,茶道中所要求的基本的定静功夫,内里所蕴之心,外临所达之境,其关键在于做到什么?三无和三昧,功德上身才是真正的正途。三无产品和三昧产品,三无和三昧是专业术语,跟大家简单地讲,所谓的三无指的是无念、无住、无相,吟诵一样要做到这三条,所谓无念就是一念初起,随性进行、不落心宿;所谓无相,外对万法,能离于相,得清净体;所谓无住,六尘当前,任其起灭,知而不染。三昧呢?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和般若三昧,吟诵的人也要达到。什么叫一行三昧呢?凡于一切处,称性进行,不设委屈劳虑,就是你在吟诵、在做事情的时候感到我们刚才说的药,快乐,自然生态,做任何事情都高高兴兴,没有任何时候感到我委屈了、烦死了,没有,这叫一行三昧。什么叫一相三昧呢?于一切相清静安隐,不念损益成坏。什么意思?我们的女孩子修到这个程度就是最美的,女人如果能够在任何时候清静安隐,你们去看宋庆龄啊这些大家,以前的这些大美人,走出来的时候清静安隐,不念损益成坏,“哎哟,我的包,哎哟,我的首饰,哎哟,我的化妆,哎哟,抹一抹”,这样的女人再美也不美,端庄清静安隐,往那儿一站,气度非凡,马上男性目光被吸引,你不动他不动,你一动啥都没了,但是要练出来。什么叫般若三昧呢?能净本心,使六识出门,于六尘中无染无碍。我的有些学生就经常误解,一定要在六尘中做到无碍,在这个俗世当中的各种困难矛盾当中,能够什么?我刚才讲的那种太极智慧,转化这种矛盾、处理这种矛盾,天天处理,把它当作业一样,来一个矛盾当成作业处理,以前做这个作业要三天,今天一秒钟就把它处理了,是不是高手啊?所有的矛盾马上处理,天天玩得开心,吃得好睡得好,吃嘛嘛香,睡嘛嘛香,这样的人是不是佛?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躲在山里啥都不去处理的人不是真正的佛,告诉大家。一定要积极入世、处理矛盾才有真正的智慧。所以呢,今天大家讲功德功德,功德这个词被用错了,以为捐了个庙是功德,以为给庙里捐了多少钱是功德,不是,毫无功德可言。什么叫功德?“常见本性,应用无染”,就是你经常能够把自己的本性觉照得到,去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会被污染,这就是功德啊,多么了不起啊,你能把这点做好就是一个圣人啊,这是功德。有的人说我非法地赚了好几个亿,我给捐一千万,功德大得很,毫无功德可言。当然,更深一点的术语,“洞明本体,兼达妙用”,这些比较专。所以吟诵与修身关键在于调气,入手之处在于调气,我们有句话叫做“人争一口气,治病一口痰”,打开心智啊,在古人、中医里面,把一个小孩的素质提高就是把他的心啊,我们知道一般人的心有几个窍?七窍嘛,但是能考上大学的人一般通了几个窍?五个窍,如果要是将来工作啊各方面都能当领导啊或者做事很成功的人,六窍。孔明是什么?七窍都通。所以呢,为什么会堵啊?有些人本来挺聪明的,后来越来越傻,我们经常说傻得比猪还笨,他怎么?心窍被堵住了,被什么堵住了?在中医里面叫被痰堵住了,痰是什么?是湿,湿化过来的,不是我们讲的简单口中那个痰,堵住心窍的那个痰是湿产生的,贪吃肉、贪睡的人就堵得多,越堵得多就越笨,越笨就越贪吃,到最后恶性循环,一窍不通,我们讲这个人,就是指这个。所以要用我们的训练方法去把这口气练好,打通我们的心窍,就是生命素质,生命素质是这么来干的,那么其中呢调气包括用气、运气和养气,这有句话叫做“本身事行”,这是个原则,大家一定要记住下面这句话,这是我们当时学很多年老师才讲的,叫做“气不本于身,则虚而不实,不行于事销,则实而仍虚”,什么意思啊?气啊要本于身,在身里面发出来的气,就是这个气要有根,但是呢,不仅要有根,还要通达到我们的手脚、头颅上面去,气要往外通达,达到四周,所以的话呢,大家练吟诵的时候首先气要练出根来,所以,我刚才教大家的“唵”这个音还有“哼”、“哈”这个音都是用来练根音的,我们叫根。“唵”,往下,用丹田,练出根音来,然后,把这个由根发出来的气息向四周,向四肢、头足扩散,大家微微闭上眼睛来感受,“唵”,能不能感觉到向四周?慢慢练,就能把这个气息通向自己的手、发、脚,向四肢通畅,能量向四周扩展,丹田压力越来越大,然后向四周扩散,其中呢中脉——就是从我们的百会穴到我们的会阴穴,中间这个柱子,它是所有能量的发力点,由这儿向四周扩,我们有时候要训练自己这种向外扩展的能力。我用手指,你看我这个能量向外走,“嘿,嘿”大家试一下,这个能量随着你的手指向外走,很好,这样训练,这样叫意声相和,头脑里面有个意,声音跟着这个意走,把这个意训练出来,长期训练,意声两者就结合起来,意识力就会很强。没有这种意识力的人,你看着别人说话,没有能量的。等丁老师说“怎么回事儿?”能量哗就过去了,顺着就过去了。所以,我到一个小学去带他们吟诵,一开始乱七八糟,根本不听指挥,我一吼,顺着小孩扫一排,全部都下来了,它这个能量在里面。那么,大家对气啊、用气、运气、养气啊要有一个基本的理解,气呢有五种清气,第一种叫先天自然之气,这是从母体中带来的;第二种叫乾坤正气,就是阴阳刚柔之气,这个需要训练,那么我们吟诵呢首先要学会刚柔,学会阴阳,所以气要能沉下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阴柔、刚柔都出来了,要经过训练,有刚有柔,有张有驰,有音有律,抑扬顿挫;那么第三种叫太和之气,就是我刚才讲的根气,它是丹田之气,也叫元气,五脏五气团聚、五气朝元,专业术语,就指的这个。那么这个呢一定要用“唵”音才能练出来,不用“唵”音练不出来,所以丹田之气包括我们刚才练的“哼”、“哈”都练不到丹田这个,“唵”,大家回去慢慢练,我们最早跟师父学真言宗的时候,就练这个“唵”音每天要练两个小时,一定要练到这个丹田,甚至最后有的人呢能够发出和音来,就是一个高音一个低音,同时发出来,我有的时候就能发出来,发得好的时候可以到三个音、五个音同时发,五个音就是五气都出来了;最后呢,第四个是浩然之气,“欲动纯青无浊,无滞无碍,豁达通透,落落大方”,那么浩然之气在吟诵的时候就要大家一定要动。待会儿大家可以拍照,我教大家几个吟诵的动作,一定要会动,我看到大家,那天我拷过来,很多老师带着学生做一些都是很随意的动作,太随意了,没理解,那么一定要动,待会儿我会教大家;第五个就叫混元一气,大家觉得很难理解了,而我练的太极就叫混元太极,是冯志强老师根据陈发科和胡耀贞,就刚才我讲的两个国术大家,晚年在自己一生的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这个太极里面,把太极再往上推了一把,作为秘传,那个时候不写书的,只传了几个徒弟,其中冯志强老师就得到了这个混元太极,而我在跟师父学这个混元太极的时候,开始是不理解,有陈式太极、杨式太极、吴式太极、孙式太极,什么混元太极?而我老师从来不说冯式太极,他已经是中国太极大家了,他也可以说我来个冯式太极,后来我去跟他申报非物质遗产,冯老师说这叫混元太极,不要叫冯式太极,这是第一;第二,这个传承还是由胡耀贞老师、陈发科老师所创的,他们把它在原来的太极上提升了,我来告诉大家混元太极为什么能够练全身团聚不散的这一股混元之气,而且我以最快的速度告诉大家一些基本的训练方法,大家在吟诵当中去运用它,有一天,浑身这股气就出来了,上身上得很快,非常殊胜。大家知道王凤仪老先生,非常了不起的中国教育家,他说过一句话“混元一气化三清”,他说“如果性中没有脾气就是性清,心里没有私欲就是心清,身上没有不良嗜好就是身清”,如果一个人混元之气上身的时候,自动地就能够身心性都得到三清,所以“混元一气三清净,返朴归真顺遂万物”,那么庄子认为只有自己返朴归真了才有资格去教化他人,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修为,在过去是没有资格去当别人老师的。那为人父母你当不了的话,你一定要把孩子托付给一个有这种资格的人。那么五种浊气:横气、邪气、戾气、滞气和浊气,我们经常浑身横气、邪气、戾气,还逆着跑气,还滞气,时间关系我不去讲,但这都是不太好的气息。那么,调气它主要讲的用气、运气、养气,我们身体啊,肌肤、毫毛、五脏六腑都有呼吸的窍穴,那么吟诵有一个次第,所以我跟大家讲了,学习吟诵的时候不要贪多,先就拿一两个,先背文暗持,然后再用虎豹雷音来诵它,也就是我刚才讲的几个发音的方式用丹田之气来慢慢地囫囵吞枣,来背文暗持,千万不要大声地去朗诵。所以,吟诵有几个次第:一是熟练,学一两个就可以把它练到精熟;第二要懂气、用气、运气,要会养气;第三,在这个过程当中,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你就那一首吟诵调,就那一个诗词,反复以后你就能入静,入静以后就能通过观想完成纯净你的心灵,到最后你的神能定下来。当你的神能够定下来的时候,你接机神明,就是说你的智慧可以慢慢打开,而且心窍那些痰都被化掉,智慧就逐渐开了。这有没有现代科学依据呢?我跟大家讲,我跟中科院心理所做了三年实验,到我那儿进行这个训练的人,大家后来发现大脑灰质密度,整个对负面情绪的控制能力,整个心智打开,完全不一样,后来中科院心理所的人发现通过丁老师这套训练方法,我们的这个骨髓啊,骨髓是可以通到大脑的,通过用气的训练方法可以真正地增益大脑的能量和营养,所以一个人开智要有物理条件,我们其他的能量都进不到大脑,骨髓可以去滋养大脑,而骨髓是靠气来推动的,所以,你看我们古人啊,早就掌握了真正开智慧的方法,你看,他这么说的,“两肾如汤热”,吟诵入神以后啊,背部很热,“肾部似火烧,五脏得滋养,消化饮食得自然,袪病又延年,浩然之气上升,混元之气亦是”,你看看,我们古人说得清清楚楚,什么叫生命教育,什么叫素质教育,什么叫挖掘一个人真正的智慧,要有方法,我今天把这个方法、次第告诉大家。好,那么,因为时间关系啊,我不能跟大家讲太多,所以我想这样,我们马上就做一些动作来告诉大家学习吟诵的时候的基本的一些身形上要注意的,可以去用的。首先,两个手是分阴阳的,太极嘛,所以吟诵的时候呢,一个手要是手心向上就为阳,手心向下就为阴,第一个动作大家学会从这儿心口出来向上转动,大家起来跟我做这个动作,左手为阴,大家可以拍下来。大家不要这样,你看,如果我这个手也阳、这个手也阳,很难看吧?如果我这个手自然摆放,双脚略比肩宽,有的同学可以宽一点有的可以窄一点,自然地,我们叫立身中正,虚凌顶颈,像葡萄一样,百会穴虚着,千万不要挺胸,有的人一吟诵就挺胸,这不是东方的美,东方的美是含胸的,肩膀要放松,双手自然放松,很松很自然,然后,这个手一定要略略地弯曲,形成一个弧形,这只手伸出来不要伸直,一定是松的,大家看我的手势,大家把它拍下来,松,什么叫松?和我们随意放松,一翻起来,很自然吧?这叫紧,这叫松,劳宫穴稍稍内合一点点,大家可以把这个姿势拍下来,好,这样伸手呢用很松的这个姿势,有圆曲有松,松松地按着,形成一个大的弧圆,这是一个基本姿势。放松,大家都试一下,会觉得很舒服,没有身体任何别扭,很放松,千万不要挺胸,非常地放松自然,这是吟诵的一个基本姿势。从这起来,眼神接着就过去了,意声相和。反过来一样,“月落乌啼”,这个动作出来了,气息,浩然的感觉,手型、姿势要摆正,不是表演,千万不要,一定要松、自然、圆润。那么这两个手呢可以反复,这个手呢自然放下以后,这个手再来,每个人没事在家吟诵的时候,忽然这个手,忽然这个手,然后重心呢可以随着这个略转,略偏一点,但是不要偏很多,不要偏失了,要无过而无不及,略略地随着它走,过一点点就可以了,放下来以后,然后这边,随放随走,大家可以随便拿个吟诵调,要做得自在,放松,这是阴阳手。那么第二个呢,稍微难一点,就是转着圈,就是手啊过来之后要转圈的,就是你看这个地方转圈过来,转个圈,这边也一样,你看,还是这个动作,但是加一个转圈,这个一转圈不要小看它,这就是一个混元,要转得自在、舒服,然后这个手要相反转,你看,同样一转,我怎么样让大家好学一点,兜个劲,上去,下来,这也是一样,兜个劲,上去,兜个劲,一兜劲,身体一晃,唰,非常地自然,大家觉得难不难?不难,好,回去练,练到在吟诵的时候身体很自然。好,这是两个动作。抖动,你看,我们先练一个基本抖动,转圈转圈,抖,反过来,转圈转圈,抖,这个有点难吧?这个是把我们的肾、身心放松,这个特别适合呢,如果我们拿着一个竹简,拿着一本书,在吟诵的时候呢,这样吟完了以后、出去了以后,一收,有些吟到特别来劲的时候,一出去以后接下来一收,一个这个劲儿它是一个抖劲儿,这个抖劲儿是放松,不是用力,往外抖也可以,往里抖也可以,这样兜进来以后一转,双手配合好,这时候呢一抖,不要小看这几个动作,请坐。这几个简单动作大家在吟诵中去练,先从单手开始,身体慢慢转动,两边转,慢慢练,到最后,双手再动起来,精气神把它练足了,浩然之气感觉出来,吟诵不适合做别的,只有功夫特别高,太极打到浑然一体的时候,有时候可以很随性而来,那个一吟出来的时候,加上力道,哗一出来,那个就比较难,离大家距离比较远,但是如果真的学好太极那也没什么,但是初学,我的经验,大家把我这几个最基本的练到很习惯了,你身体已经具备这个太极的圆润的动作了,刚才这几个大家看其实都是太极,太极拳在打的时候都是在做这些动作,只是我们稍微把它跟吟诵一结合,大家在打的时候、做吟诵的时候呢它就有一股气息,意和身结合起来,这样的话呢,大家在吟诵的时候不会乱来。大家去看,特别好的一级的演员,他往往一只手,他这两个手的劲绑着的,他不会出这个手,这个手这样,飘着手,他不会,他一只手的时候一定是持着个劲,好的演员,他是无意识的,但是他做对了,当然,我相信他们可能会对形体有专门的训练的,怎么样这个信息才能得到更充分的运用,时间关系啊,过于复杂一些的动作,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专门跟吟诵配合起来做一些动作,比较简化的动作我创造了18个,今天大家学到的是3个,就是单手加上旋转加上弹抖,这3个动作我觉得初学,如果大家运用自如,双手就可以两个动作,我在有一段时间训练这个吟诵的时候呢,我自己走路的时候都去练双手这个弹抖劲,这个是比较难的,但是你要有这个,你在吟诵的时候有这股气从丹田出来,这样一抖,整个身体放松,非常舒服,这个大家回去不要贪多,要去练,初练的时候两个手来,一个手你弹抖不出来的,两个手好练一点,这样转转转,啪,反过来转转转,啪。还不好练的话呢,就这么练,大家站起来,这么转,用手来带动腰的转动,不用腰来带手,手管腰,一、二、三、四,嗒嗒,女同志这个非常减肥,这个腰肾啊你要是打通以后气脉就通,这样的话你在吟诵的时候,不要小看,有的时候一收,这个劲一带,这个气息就容易贯通,它是为了贯通我们的气脉的,那么大家没事要去练。如果大家练到打坐的时候,打坐之前一定要做这个动作,它也是打通气脉用的。
还有一点时间,我给大家,实际上大家可能听过王绍璠老师讲归零,禅文化的归零,有没有听过?都没有听过,如果大家听过,我讲起来就特别舒服,因为王绍璠老师在中国推广禅文化,王绍璠老师是南怀瑾的一个大弟子,他也是跟南怀瑾修炼了几十年,到大陆来,他是台湾人,然后到大陆来传播禅文化,一生为禅文化奋斗,很了不起的一个老先生,他在八十年代就到大陆来了,就发现很多人都不懂什么是禅,他说这可不得了啊,我们民族的人要不了解什么是禅可不得了啊,他就发了个大的愿,要发扬禅文化,大家可能买到他很多的书,写了很多关于禅文化的书,当年八十年代的时候,只要去听他的课,他给你十美元,他为了推广禅文化,所以在座的各位要不去看看禅的书,好像有点对不起王老师啊。这个老师在禅文化呢,我觉得在中国包括北大、清华,很多高级总裁班等等,讲了很多,他讲这个禅文化呢归结为,他有一套训练方法,他把它归结为归零的一套智慧,归零,他认为任何一个人,如果能够时刻让自己归零,在《道德经》里面呢讲什么叫入静,“静曰归根复命”,如果一个人静下来,真正达到静的要求呢,你就能够修复、恢复自己的生命,那么当然我刚才讲了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其中静要达到归零,那么这个零呢,在《道德经》里面这个零指的就是道,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呢,王绍璠老师的归零说穿了就是要达到道的境界,回归到道的境界,这个道的境界实际上就是归根复命的一种境界。
因为大家了解的禅宗文化比较少,我多做一些简单介绍,这么多年以来,中国的道学文化、禅宗文化、佛学文化成为全世界大家所关注的东方文化的核心,为什么?因为大家发现今天的污染也好、医疗也好,包括现在的克隆技术、干细胞之类的所谓科技的手段,都没有解决这个让人的生命能够,但是怎么那么多年以前就能够让自己活一百六、七十岁,一百八、九十岁,而且还返老还童,那他一定是找到生命的一个钥匙,这个钥匙是什么呢?让你能够重新活。因为我们肉体的生命,历史上记载老子在出关的时候,就走出去的时候,鹤发童颜,长得跟个小孩一样,那今天大家说要年轻,说活到三十多岁、四十多岁就不要活了,女同志说四十多岁就别活了,没美丽可言了,皮肤皱了活什么活?没意思了,那你要有一套办法让自己的皮肤又变成十几岁、二十几岁,能不能做到?所以,西方人发现中国人原来是可以做到的,它就是要你能够重新让自己的细胞啊、自己的生命啊,所以它叫生命再造工程。归根复命、入静了,有什么好处啊?可以让你的生命再造,这个事情了不起啊,是人类历史上已经做到了但是现在科技解释不清楚的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且不用任何化学药物,不用干细胞,不用什么克隆技术,就完全能够做到,而西方人发现中国人就简单地用禅宗、归零、入静,就这么个静,技术就这几项,就能达到这样,刚才我们讲了还能开智慧,还能让一个人的潜力无限地激发出来,所以中国人不用运动,用zen,用禅,用修炼,是很了不起的,这件事情是中国文化里面非常了不起的,所以我衷心地希望大家学吟诵、学古琴不要偏离了,以为自己多才多艺,千万不要往那个方向上走,要往这个方向上走,去让自己变得不用化妆品更美丽,不用吃这个药、那个药、打这个激素、那个激素变得更年轻,这才是最实惠的吧?所以我讲吟诵和修身文化,今天大家觉得没有白听吧?(没有),好,谢谢大家。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最难完成的是什么?就是归零是很难的,入静也是很难的,所以要归零的话呢,要从,我们生活在万物当中、生活在矛盾当中,六尘杂染当中,我们都是俗人,丁老师也是,那么我们要归到这个状态,它要逆着归回去,要从“三”,“三”就代表着万物万事,要归到“二”,再从“二”归到“一”,再从“一”归到“零”,它有个逆的过程,其中从“三”归到“二”,“二”就是指的太极,就是我们讲的对立的,把这个“二”再变成“一”呢,就是把这个对立的事物用智慧让他转化成统一的,解决我们所有的矛盾,所以,太极如此地重要。否则,光跟你说“我们要归零”,你把这个“二”去掉,你“一”就达不到,在这个中国文化里面、佛教里面有一个字叫“皈依”大家知道吧?那个“皈依”指的就是那个“归一”,就这么简单,虽然写的字不是这个“归一”,好像很宗教,但是我跟大家讲,就是达到统一,达到了一种稍微神秘点讲一种加持,一种特殊的一个体系,归到那个里面去。而这个过程呢,所有的法门都离不开把对立的事物、把矛盾转化成统一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太极在这里面是尤其重要。不是指的太极拳啊,太极和太极拳大家一定要分开,太极是一种智慧,处理任何对立事物,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时时刻刻都是对立的,每个人天生都是对立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太极嘛,你看,我举(例),睡觉、醒过来,这两者是对立的吧?你要天天不睡觉不行,睡多了也不行,你要不把这两者很好地统一好就出事了。吃下去,拉出来,对立吧?如果这二者破坏了,光吃不拉,一定会死;光拉不吃,天天拉,吃不下去,一定有问题。你看,睡眠、饮食、呼吸,都是我们生命最关键的吧?一呼一吸,是不是?对立的吧?我们的心脏,打出去,收回来,对立的吧?这二者要不要统一起来?转化得非常好。所以,我们任何人的生命,一生下来,先天具足的都是在太极里面运转,我们后天破坏,天天破坏,我们天天熬夜,不想睡觉,一直到给自己折腾到失眠、睡不着觉才高兴,完了以后又去治,不知道咋治。我们天天呢,我真知道有的人三天不上厕所、四天不上、五天不上,最后憋得急,哎哟,得来点开塞露,是吧?就自己故意破坏自己的太极,大家最不容易注意的就是呼吸,以为自己生下来就会呼吸,告诉你,我有个测试,我测在座所有的人呼吸都不及格,你们不经过训练都在60分以下,我们的呼吸假如说是这么大的范围的话,一呼一吸是这么大范围的话,不经过训练的人,这个肺就是天天在这个地方,买个汽车的人知道,过一段时间是不是要到高速上去拉一下?不拉,你的车会怎么样?越开越慢,对吗?(对),所以呢,我们的肺,排气啊,也要充分地把它拉开,否则你这个呼吸就越来越少,越来越少,最后呼吸变得非常没有能力、没有功能,所以,你的生命质量大大下降,你不知道,你以为“哎呀,我是不是最近吃得不好啊?我怎么烦啊?”人家都不烦你干嘛烦?呼吸,你吃的这个气就不够,人首先是要吃气的,你吃的气都不对,你怎么行啊?所以呢,这个呼吸是要经过训练的,告诉大家,你们在座学吟诵,比外面的人多了一个法门,刚才丁老师讲了,厚高远明久,是不是?吟诵的时候怎么样?把这个呼吸慢慢地拉开,而且震荡,腹部、胸腔,我们叫折叠、震荡,是不是把呼吸练好了?在什么地方练的,大家知道吗?到什么地方去练?有讲究,选地点是道家非常讲究的,根据自己的身体来选,如果你是冬天手脚冰凉的人,我告诉大家到什么地方练吟诵啊?太阳底下,大山的正面、阳面,如果你怕太阳直晒,你到太阳晒的树底下,让阳光充分地对你滋养,在那儿吟诵,那感觉(太好了)。如果你是一个又冒疙瘩,又头上长这个长那个,你不要这样弄,你越这样弄越难受,燥得很,到哪儿?阴沟,到山的背面、有水的地方,阴、湿的地方,到那儿吟诵,你会觉得肺啊、浑身啊舒服得不得了,这就是中医啊,中医不是我刚才讲了讲究中和吗?求中导和嘛,中医就学会六个字“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温之”,就把这六个字搞明白,一平衡就完了。这是选地点,如果你是皮肤干燥的,你就选湿一点的地方,你如果身体没有长脓疮,到干燥一点的地方去练。时间,什么时间练?(早上),说得很好,练吟诵最好的时间,早上五点,一起来,简单地漱口,甚至不要漱口,就是简单地上上厕所,完了以后,找到好的地方就开始练吟诵了,安安静静地,但是丁老师的姿势,一个一个,慢慢地动,然后浑然一体,最后哗一下一整很舒服。(那时候太阳还没出来)如果说实在起不来,还有一个时间,下午5点到7点也很好,这都是一些阴阳的转化时间。那么中午的11点到1点和晚上的11点到1点都容易吵别人、干扰别人,本来这个时间可以。刚才我讲的这个地点啊,如果你生病了,如果你这会儿有病而且是大病,在选地点的时候呢,除了我刚才讲的阴阳调配,还有一个地点大家一定要小心,秘不传人,大家想听吗?
(想)你们的出生地,你在哪出生的,如果你有大病,赶快回归故里,到那儿去吟诵去,到那儿再去找那个山水去平衡,你很多病很快就没了,就这么妙,因为你出生的那个地方蕴含了非常多的跟你相关的生命信息,我们讲归根复命嘛,你从那儿来的回到那儿去。在这个时间方面也有个秘密,大家猜到了吧?出生的时间,练一天等于你平常练100天,所以自己出生的那一天,过生日不要出去瞎逛,干嘛?请假,到山里练吟诵去,阴历,出生的时间,那一天你比如说早上正好是9点钟出生的,你5点钟就出发去山里,9点钟啥也不干,就吟诵,在那儿安安静静地,来他几首。把古琴一带,如果学了丁老师的茶道,再泡一壶茶,啊,神仙。所以呢,大家要玩儿就要玩儿得是那么回事,要真懂,不懂呢就叫瞎玩儿、附庸风雅。那么,最后呢,大家在练吟诵的时候,除了我刚才讲的那个基本动作之外,有几个基本功,其中一个我们叫天人合一,这个基本功呢,最后作为这堂课的结束跟大家讲一下,请大家站起来,这个功法呢,简单说起来就是吸气的时候这样向天,特别特别地吸满,吸得满满的,向天拥抱,然后开始发“唵”音呼气,“唵”,再来,吸满,呼,“唵”,再来一遍,大家坐的位子不太合适,回去要弯腰啊,最少要弯过膝盖,手要摸到膝盖以下,吸,好,呼,“唵”,好,请坐。给大家数量的指标,第一个,一呼一吸为一次,108次一个周期,刚开始如果你静不下来,做到四十多次就烦了,你不信就回去试试看,看有谁能第一次就做满108次。好了,108次,我告诉大家及格是多少时间,一个小时,(一小时之内还是一小时之外?)一小时之外,意味着什么?一分钟只有几次?一分钟最多给你两次的机会,才及格。我为什么说你们都不及格呢?你们最多一分钟做到四次,不信你们去试,也就是说你们做完108次,一看表,半个小时,离及格还远着呢。那我的学生大部分能做到多长时间呢?80分,108次如果做到两个小时,给他打分是80分,在座的各位,你们如果不经过两三年的训练,很难达到。(老师,100分是多长时间?)100分,选这个是最好的,最好做。(周围没有什么山啊?)没有山就大学校园里啊,相对好一点,空气好一点。(家里呢?阳台上?)尽量到外面。那大家刚才问到100分,100分是指的什么呢?能做五个108次(连续做吗?),连续做,不停,而且每个都在两小时(那就是十个小时),(都不停吗?)不停,只能喝点水。你经过训练以后,十个小时没有任何问题。大家不要追求这个100分,刚开始的时候能够达到及格(就行)。达到及格一般要(练)多长时间呢?我带了有十来年的时间了,一般都要将近六个月到八个月,而且是每天都练的话,能达到一个小时。但是我跟大家讲,达到一个小时对于城里人就够了,非常放松,坚持做,简直已经是神仙了,非常好,你们不知道有多好,就这么一件事情,比你买5000块钱健身卡到健身房效果要好得多,不信你就试,太省钱了,丁博士给你们省了多少钱?练十年下来是省了多少钱?而且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享受大自然,原来不会啊。有一个院士到英国去,出国之前就来找我,他叫我小丁,我们关系很好,他说“小丁,我要到英国去做访问学者,待两年,那边山坡上山花蔓蔓,非常美,但我不知道干嘛,不该天天傻看着”,我说就做这个,半年以后给我写来信说“我太感谢你了,就做这一个动作,我在那个地方把我的腰腿病、呼吸道还有什么糖尿病包括高血压全部治好了”,他说“我真没有想到,就做了半年”,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有没有同学知道藏传密宗?有人懂吗?(一点点),有了解,知道磕大头吗?(知道),磕大头呢是宗教化,而且太难了,我们这个怎么样?如果你们知道的人,是不是一样?(不一样,不过磕大头其实也能治很多病,它也是108下),对,你看我一说她就懂了,但是呢那个比较宗教化,而且要求场地啊很多东西,那么我们这个走到哪儿都能练,它很自然,非常自在,而且就是有点去宗教化,就是说它就是个训练,不需要那样那样,那样那样别人就把你当法**功了,所以,大家也要小心一点。包括练吟诵就非常好,所以,我希望大家用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文化方式去修身,这样的话,大家的生命、生活和幸福感,整个一生都不一样。好,谢谢大家。
刘奶景:大家有什么疑问想问丁老师的,可以问几个问题。
问:请丁老师配合太极动作给我们吟诵一首,好吗?
丁老师:《五柳先生》?这个没有挑战,还有什么问题?我等会儿再一起回答。
问:要是练瑜伽的话,这个可不可以呢?
丁老师:可以,太极就是瑜伽,太极是活动的瑜伽,太极是东方的芭蕾,是非常美的瑜伽。大家可能很难理解,因为瑜伽大家可能觉得要有一些身体的拉伸啊,太极一样的,太极不是说肢体没有拉伸的,等会儿这样,我给大家打一套混元太极,大家看看里面有没有,而且呢,它在打的过程当中,随时可以定,定住的时候就是瑜伽,我也会演示给大家看,还有什么问题?
问:刚才那个发音的字是六字大明咒中的“唵”呢还是“嗯”呢?我没听清。
丁老师:“唵”,六字大明咒中的“唵”。
问:关于任督二脉?
丁老师:对,如果大家像刚才这位先生了解这个真气运行法,(就知道)因为李少波老师呢,在80岁以后就是用这套真气运行法来解决很多人的健康问题和疾病问题,但是,任督二脉啊,我们刚才讲了中脉,中脉是佛教,密宗里面特别讲究中脉,那么道学里面是讲究任督二脉,就是身体是一个循环,前面是任脉,后面是督脉,气血从后面上来,然后从前面下来,形成一个周天的循转,真气在运行,这就叫任督二脉。那么任督二脉呢是一般我们现在的人很难练成的,要有老师很好地指导,还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而且训练比较得法,那几天就想打通任督二脉,我几乎没有见到过,在古代的文献中最少需要100天筑基,那么100天以后,那么大家会说真气运行,这个任督二脉打通有什么好处呢?这叫小周天,古人说“(小)周天一通,百骸不侵”,翻译成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很不容易得病,但是你一不小心,一不好好练,它又会堵塞,又会不通,所以呢,任督二脉在中医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大部分人不经过训练,我们在娘胎里的时候任督二脉先天是通的,从娘胎里出来它不不通了,容易生病,那么我们如果经过有效的训练,李少波老师总结了一套训练方法,在古人打通任督二脉的基础上提炼以后呢,他的方法比较简捷、有效,但是也是要经过艰苦训练的,所以网上有人说十几天、二三十天就打通了,我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有这样的人,那是奇才,很难得,非常少的人能够做到,所以大家不要去追求,就是很自然就可以了,我相信吟诵,吟诵我为什么让大家一定练这个天人合一和这个“唵”字诀呢?因为练这个“唵”字诀和呼气,呼气是让我们的心火下到丹田上去,从丹田往后面发出“唵”音来,所以,这个心火一下到丹田,我们这个地方吃的东西,相当于是三焦,相当于是锅,吃的东西底下有火,一个灶,能够把它融化掉,能够化掉生命的营养,所以心火,有的人冲到脑门上,高血压、心脏病都是心火冲到脑门上导致的,如果心火能够下去,就完全不一样了。下去以后如果能够通过练吟诵,就能够从后面通到百会,这就督脉就通了,所以,要讲起原理来,为什么教大家这些?原理就是指的还是在暗中告诉大家通过吟诵的方法是可以打通任督二脉的,最后是通中脉。还有什么问题?等会儿我来答。
问:我想问一下,练天人合一和……?
丁老师:对,完全是统一的,你练着练着你就会发现你的心神关注在呼吸上,就是刚才讲的一行三昧、一相三昧、般若三昧,你慢慢就能够过到入静的状态,杂念就越来越少,到最后忘我,非常地入静,很舒服。
问:吟诵太极的视频在哪里?
丁老师:我回头会录制出来,但是我制作了一个少儿吟诵太极的六式,六个动作,你们到时候可以找他去拷。还有什么问题?
问:想了解下学习班什么的信息?
丁老师:学习班,我不定期吧,像什么十一啊或者五一会有些三五天的班,平常大家反正周末有些朋友去我那个地方都很欢迎,具体的都可以找刘奶景了解。
问:发“唵”音时牙齿咬紧还是张开?
丁老师:微微地张开一点点,然后舌轻轻地往上靠,“唵”。好,我给大家表演一下太极。混元太极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圆活,不像我们传统的一些太极,虽然很静,但是初学会感觉到比较僵硬、比较死板,它这个呢就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中寓柔,是不是?快慢相间,是吧?是不是有点像芭蕾?然后这里面它很多动作都是像瑜伽一样可以停在那里,停下来,伸展,逐步调整。好,谢谢各位!
刘奶景:今天本来只想请丁老师过来教大家一些太极吟诵的动作,没想到丁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他是把吟诵提升到一种养生、修身跟修行的方法,而且把很多修行的方法融合到了一起,有心的老师可能会知道。我是丁老师的徒弟啊,他是我师父,但是我学得很不好,学到的也很少,今天师父讲的很多东西我是第一次听到,各位老师如果说从中能够找到某一项对自己很契合的方法然后勤而习之,应该对自己终生都很受益的,谢谢大家!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家觉得巧虎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