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荀彧时代荀彧推荐的人才有哪些

如何评价荀彧?
三国时期曹孟德的忠实谋士,也是旧汉朝的忠实拥护者。
以前写过一篇关于荀彧的文章,现在来答一下这道题。荀彧字文若,因为做了十几年的尚书令,而被人尊称为令君。这个男子从名到字都美好优雅到无以复加,史书中的“为人伟美”,碑文上的“瑰姿奇表”,诗词中的“荀令衣香”,纵是比之弦误顾曲的美周郎,抚琴广陵的嵇叔夜也不遑多让。他是曹操麾下最重要的谋士,究竟重要到何种程度,放眼三国,也许只有诸葛亮之于刘备可比。刘备无诸葛,无以白手起家,与曹孙鼎足三分,曹操无荀彧,亦不复为北方之雄。荀彧出身名门,少时便被誉为“王佐之才”,后来在四世三公的袁绍手下任职,袁绍为人能折节下士,素有威名,将荀彧奉为上宾,再加上高贵的出身,看起来确实是个值得追随的主公。然而荀彧却在袁绍势力最盛的时候预料到了他的败亡,一眼看中了当时名不见经传又是宦官之后的奋武将军曹操,在世人不解的目光和叹息中,放弃了势倾天下的袁绍,投靠了相较之下几乎一无所有的曹操,从此改变了这位乱世奸雄一生的命运。荀彧长期坚守在曹操的后方,极少亲临战场,这种坚守使得转战四方的曹操没有了后顾之忧。兴平元年,恐怕是曹操一生中最悲惨的一年,纵是后来赤壁惨败,退走华容也未必有这般狼狈,那一年曹操的合家老小俱被陶谦手下大将张闿所杀,曹操切齿拊心,痛心疾首,率领大军风樯阵马地冲入徐州报仇,前方战事还没个结果,后方兖州他最信赖的朋友张邈和心腹谋士陈宫竟连和吕布一起背叛了他。曹操大军在外,留守兵少,督将大吏又多与张、陈二人同谋,一是兖州诸城皆闻风而叛,眼看曹操便要落入进退不得,无家可归的境地,却是年轻文弱的荀彧挽狂澜于既倒,驰召夏侯惇,夜诛谋叛者数十人,终使情势安定下来。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城中情势稍稳,豫州刺史郭贡便带着数万大军兵临城下。传言郭贡与吕布同谋,城破人亡便在眼前,众人皆惊恐万分,惟有荀彧镇定自若,郭贡请荀彧出城相见,荀彧凛然无惧,欲只身赴会。夏侯惇担忧不已,劝道:“君,一州之镇也,往必危,不可。”荀彧却淡淡说道:“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言罢,即只身出城会见郭贡,郭贡见荀彧谈笑从容,没有半分惧色,心知鄄城难以攻夺,不日便退了兵。演义里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妇孺皆知,历来被视为至勇,然而,纵是武功高强如关二爷,去见文质彬彬的鲁肃(虽然这种彬彬只是表象,狂人鲁子敬引弓洞穿牛皮大盾的武力也不是白给的呀),尚要有宝刀护身哩!而荀彧不会武功,但是他谦雅言谈之间的勇决果毅,却是千千万万的虎贲骁将也难以企及。这文弱儒生手无寸铁,于数万敌军之中只身会见郭贡,不但神色自若,全身而退,更保全了鄄城,真可称得上是“智者无惑,勇者无惧”了。虽然荀彧比曹操小七岁,但曹操却将他视为师长,敬重有加。两人的关系,可以用钟繇的一句话来概括:“夫明君师臣,其次友之,以太祖之聪明,每有大事,常先咨之荀君,是则古师友之义也。吾等受命而行,犹或不尽,相去顾不远邪?”曹操麾下谋士如雨,机变无方者不乏其人,曹操与他们君臣相处得也非常融洽,但其他谋士再如何智计百出,也只是“受命而行”,出谋划策,惟有荀彧不同,在荀彧面前,曹操恭谨谦卑得像个向老师求教的弟子,虽然常年征战在外,但无论军国大事,必写信向后方的荀彧请教。究竟是怎样非比寻常的智慧,使荀彧在英才济济的曹营中卓荦独秀,受到一世之杰的曹操如此的敬重呢?荀彧的智慧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看破世事,洞察人心。这个人智慧如神,他能在一个人最势盛的时候睹见他的败亡,强盛如董卓、袁绍,名重如审配、逢纪,聪明如田丰、许攸,勇猛如颜良、文丑,无一能逃过他的预言;他亦能在一个人籍籍无名的时候预见他未来的辉煌,当年的曹操在各路诸侯中尚是人微言轻,而荀彧投靠他之后,却一点一点帮他握住了整个天下,曹操麾下最重要的几个谋士几乎都是荀彧所引荐——荀攸号为谋主,郭嘉鬼谋百出,陈群治世大才,司马懿通权达变,华歆、钟繇、王朗位列三公,等等诸人,不胜枚举;他还能洞察这时代的走向,众人茫然时,他成竹在胸,众人冒进时,他清醒自若,众人绝望时,他于必死之地窥见生机,他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却不绝不袖手旁观,而是指引着曹魏集团顺势而为,终而统一北方。曹操曾在为荀彧请功的表文中说:“彧睹胜败之机,略不世出也。”我们可以看到,曹操一生中几乎所有重要的决策,都有着荀彧的智慧。当乱世烽烟四起,天子颠沛流离时,是劝曹操迎奉天子,从此曹操征战四方,以顺讨逆,名正而言顺;当世人皆以为袁绍不可战胜的时候,是荀彧对曹操说:“公有四胜——度胜、谋胜、武胜、德胜”;官渡之战,当曹操粮草将尽,欲退还许昌时,是荀彧对他说:“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官渡一战曹操克平四州,威震天下……多少次“以亡为存”,多少次“以祸致褔”,曹操曾说:“天下之定,彧之功也”,而从无野战之功的荀彧,也确实担得起这样的赞誉。曹操多次向皇上上表为荀彧请赏,荀彧固辞,他便一封一封地写信去劝,甚至欲表荀彧为三公,荀彧前后十让,曹操才不再勉强。最难能可贵的是,荀彧不但谋略绝世,功高无俦,品行更是洁白清皓如梅上初雪。当天下崩乱,汉道凌迟,当“兴复汉室”变成不怀好意的口号,当仁义道德成为华而不实的摆设,当人们的信仰只剩下力量与权谋,还有这么一个人——他行走在鲜血与白骨之上,周旋于阴谋与杀伐之间,以济世弭乱、匡扶汉室为己任,他的每一计每一策,从不以毁灭什么为目的,而是站在汉室和黎民的立场上,以仁义为先,将混乱的局势理得清清楚楚,宛若深沉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始终指引着正义和光明的位置。他让那些对世情绝望的人瞿然一醒,原来仁义也可以有这样的力量!东汉末年,桓灵昏聩,一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者们头戴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苍天已死!那是一个道德崩坏的时代,信仰与忠贞脆弱得一碰即碎,而背叛却轻巧得理所应当,贪婪的心永远无法满足,仁慈与悲悯遗失在不切实际的空想中,但是,还有一个荀令君。司马懿说:“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钟繇说:“颜子既没,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傅子说:“荀令君仁以立德,明以举贤,行无谄赎,谋能应机。”这个人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告诉世人,真正的勇者,不会畏惧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真正的智者,有着光明和仁爱的智慧,能看破一切险恶的阴谋;真正的仁者,磊落于行,悲悯于心,无终食之间违仁,颠沛亦如是,造次亦如是。曹操说:“荀令君之进善,不进不休。”他便是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向世人证明着,在权谋与征伐之外,还有着仁义的力量值得人去相信。正因如此,二十九岁的荀彧在乱世群雄中选择了立志“以义灭身,投死为国”的曹操,也正因如此,五十岁的荀彧在曹操决定要进魏公,加九锡的时候郁郁而终。荀彧的死是一个谜。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想为曹操请旨进魏公,加九锡,荀彧秉着对汉室的忠贞,苦心劝说董昭等人君子爱人以德,不应陷曹操于不义,其实他又何尝不知道,这本就是曹操的野心。世事太无常,人心太易变,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将最初的理想坚持到最后,信誓旦旦,终是不思其反,戮力同心,终是本同末离。荀彧很悲伤,人世间最悲伤的,莫过于你悲伤,且无可奈何,无可挽回。但是,荀彧总想着自己或许还能挽回点什么,自己或许还应该做些什么。于是,他死了,他用自己干干净净的死亡告诉曹操最后一句话:“本兴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我们当初是为了匡复汉室,平弭战乱才兴的义兵哪!你已经忘记了吗?“以忧薨”,陈寿用三个字就概括了荀彧的死,裴松之为之补充了一段《魏氏春秋》的记载,说曹操送给了荀彧一个食盒,打开却是空的,然后荀彧便服毒自尽了。其实曹操都无须为荀彧的死负责,逼死荀彧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他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却终无法装聋作哑,随波逐流,他做不到若无其事的背叛,脱下汉服便食魏粟。连汉献帝都说:“当今之世,尺土非复朕有,一夫岂复朕民?”他眼睁睁地看着理想的高峰崩塌于前,除了殉葬,根本别无选择。当年,在曹操对前途一无所知的时候,荀彧来到他身边,从此廿年君臣,他对他推心置腹,他对他竭智尽忠,同生共死,休戚与共,他们一起走过最绝望的岁月,最深沉的黑暗,他以为他是他命里的星,霸道的王佐,他以为他是他忠贞的主,王道的周公。可是,他们都错了,曹操低估了荀彧的忠节,荀彧高估了曹操的坚守,彼此都是太过聪明的人,算尽天下,洞察人心,却唯独看不清自己,算错了对方。这个人的一生,还是袁宏在《三国名臣赞序》中概括的最为恰当:“文若怀独见之明,而有救世之心,论时则民方涂炭,计能则莫出魏武,故委面霸朝,豫谋世事。举才不以标鉴。故人亡而后显;筹画不以要功,故事至而后定。虽亡身明顺,识亦高矣。”我宁愿相信,曹操至死也没有称帝,是因为无法面对荀彧来自黄泉下的逼视,虽然这位盖世奸雄的感情,绝不至于如此柔软和脆弱。荀彧至死仍是汉臣,却与荀攸贾诩和传录在魏志里。虽然当攸诩二人沐浴着魏的光荣的时候,荀彧已经与名存实亡的大汉一起沉入黄泉了。然而历史便是历史,无论荀彧愿不愿意,曹魏势倾天下,群英之中,他当居功首,他不但要与攸诩二人和传,而且还要写在所有谋士的最前面。多可悲,他一手成就了曹魏的权势,这权势最终却毁了他。三国里的很多英雄都有自己特别的爱好,孙策善于棋,张飞精于画,而荀彧则喜好熏香。据说,他到人家家里坐客,离去之后三日清香不散,荀令衣香,历来便被作为美男子的经典典故。然而,沧海横流,玉石同碎,血雨腥风,减尽荀令昨日香,建安十七年,荀彧郁郁而终后,这充斥着血腥气的杀伐乱世,再也难觅那一缕清沁肺腑的衣香了。~~~~~~~~~~~~~~~~~~~~~~~~~~~~~~~~~~~~~~~~评论区有人问到空食盒的事件,这件事不见于正传,只见于裴松之所引注的魏氏春秋中,是否真实待考。如文中所说,荀彧的死是必然,无论曹操送什么都一样,所以空食盒的意义本无深究的必要,但是身为令君粉的我对这种小细节却是大有兴趣。摘录原文如下:魏氏春秋曰: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咸熙二年,赠彧太尉。看过很多对空食盒的理解,有认为“盒”即是“合”,是曹操让荀彧闭嘴沉默不要再插手称魏王的事;也有说空食盒即是没有用,意味着此时的荀彧对曹操已经没有价值了;甚至还有说空食盒里放着毒药的。这些解释我觉得都不太说得通,对于空食盒事件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一家之言,聊搏一哂。武王伐纣后,天下宗周,却有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生生饿死在深山中。这是伯夷叔齐的迂腐,也是他们的气节。对于荀彧来说,他身穿汉服,也是不能食魏粟的,他看起来一直为曹操做事,其实一直是为心中的汉朝做事。于是曹操送给他一个空食盒,其实是想告诉他,你一直想守护匡扶的汉室,已经不存在了!你一直执着的汉粟,已经不存在了,一粒都没有。当今之世,尺土非复汉有,一夫岂复汉民?空无一物的食盒就像最后一根稻草,终于摧毁了荀彧。
看到这个问题有点激动,我觉得我应该来答一下。但是要从何说起呢?对于他的喜欢和对奉孝的不同,似乎更多有敬佩的意思在里面。这样一个人,连称呼他的表字都觉得过分狎昵,在大多数场合下我称呼他令君,要我怎样去评价他?说评价实在不敢,诸位若是无事就当我随意闲扯几句吧。〇、立场问题首先题主的这个题目就让我如鲠在喉,何谓“旧汉朝的忠实拥护者”?这种事如何能得知?况且观令君一生献策可有一计是为大汉是为献帝?迎献帝那可不是令君首提的,他不过是附议罢了。令君投曹在迎献帝前,若是这献帝没有迎来他做的和孙权、刘备手下的谋士又有何不同?我知道到这儿你们又要扯他反对称公的事,为什么反对称公就意味着反对曹操意味着拥护汉朝?事实上曹操即便不进爵魏公,也在实际上拥有了魏公的地位和号召力,接下来只要继续举着奉天讨逆的大旗稳步推进,终有一天“王器自至”。而进爵魏公,对外则成为众矢之的,对内则忠汉之臣心怀不忿,于己又背负不忠之名为天下人所不齿。让利而取害,在王佐看来绝对是不智的行为,自然要劝谏。那样一个聪明的人,怎可能看不出曹操的野心,如果真心拥护汉朝怎可能到最后才搞这么一出近似螳臂当车的反对?这件事逻辑上说不通……所以我一向觉得令君绝不是什么为汉守节的腐儒,王佐之才的目光岂会如此狭隘,私下以为令君之志乃是平天下,至于天下姓刘还是姓曹绝不会是他拘泥的事。还有另外一个角度,如果令君真的跟曹总闹得非常不愉快,像阿丕这种很会做人的人还会“曲礼事彧”,还嘻嘻哈哈跟令君炫耀自己的骑射本领?懂不懂什么叫避嫌?还想不想做太子了→_→再有就是令君死后公达照样做尚书令,令君的儿子孙子照样在魏国混得好好的→_→对比一下渣权对周瑜儿子的态度……(我真的不是黑渣权啊!)总之曹总和令君怎么看也不像是搞得剑拔弩张的样子啊。关于令君之死的扩展阅读一、品行1、不拘小节之所以觉得令君不是一个腐儒一样的人物,那是因为他本人倒的确是一个有些不拘小节的人呢,既然说到这里就讲他的几件小事。第一件是有人预测正旦要日食,但刘劭说是算错令君也同意。于是荀彧就没下令停朝会,后来被晋人吐槽不合礼法之类的。第二件是半夜偷听(真的是偷听啊有木有→_→)杜畿和耿纪夜谈,第二天就派人去找耿纪说:“有囯士而不进,何以居位”把人家吓得半死。第三件事讲令君带巾出门被树枝压出了一个帅气的形状,他也没弄回来,竟然成为一种风尚(果然什么事都得看脸→_→)文官一般当时带冠,然后令君带巾就出去了……然后还引领汉末时尚潮流了……其他还有主张复肉刑,以及和仲长统讨论的时候主张散斋时允许用宴乐,这些都可以看出他绝对不是那种老夫子啦。2、德行周备裴注里讲了这么个故事,就是荀彧的某个亲戚想走后门到荀彧这弄个议郎做做,彧笑曰:「官者,所以表才也,若如汝言,众人其谓我何?」答应自然不会答应,但也没义正言辞把人家骂回去,搞得对方没台阶下,这个就叫情商!《魏氏春秋》载:“彧德行周备,非正道不用心,名重天下,莫不以为仪表,海内英隽咸宗焉。”这边就是我为啥一直说令君是大众偶像的出处来着→_→还有令君侄子的好基友钟太傅曾经饱含深情地说过:“颜子既没,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另外典略里记载“彧折节下士,坐不累席”,在当时,席子层数的多少可以来表示尊卑,铺得越多越尊贵,令君虽然身居高位却仍然谦和有礼。
3、人缘好情商高基本上和令君相处或者共事过的人只要是正常人,都对令君那是赞不绝口,跟他关系很好的,这和令君性格好以及情商高那是分不开的。前面陆续讲了一些,这边再补充一点。首先是曹操父子啦,曹总对令君那是完全不吝惜溢美之词,什么“吾之子房”啊、“荀令君之进善,不进不休”啦、《请爵荀彧表》啦,就不一一罗列了。至于阿丕的话前面讲了这边不提了。还有阿植也给令君写了诔文《光禄大夫荀彧诔》,原文不存只剩片段这边就贴一下“如冰之清,如玉之洁;法而不威,和而不亵。百寮唏嘘,天子沾缨。机女投杼,农夫辍耕。轮结辙而不转,马悲鸣而倚衡。”这个花痴境界跟我等凡人就是不同!高,实在是高!其他的话,讲讲他和俩亲戚的关系。一个是侄子公达,令君推让三公的时候可是找的公达跟曹总说的,推让了十几次(公达好耐心,点赞!)。另一个是令君花痴团团长,他的女婿陈群,他是怎么评价令君的?他说的是:“荀文若、公达、休若、友若、仲豫,当今并无对。”令君排第一哦。最后讲讲其他同僚对他的评价。钟繇前面提过了,然后他本人还在《宣示表》里饱含深情地怀念过和令君愉快的共事经历,神马“昔与文若奉侍先帝”之类的同僚JQ(钟太傅,你俩和曹总的关系这么红果果地讲出来真的大丈夫?)就不多说了。还有一个重磅人士司马宣帝对令君评价也巨高:“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宣帝这人的能力大家看在眼里,然后他本人对令君评价又这么高,很能说明问题了吧。当然这边不得不说,虽然大多数人是正常人,但也总归是存在逗比的吧,没错,我开这一节就是为了讲讲祢衡这个逗比→_→陈群、司马朗他都看不上眼,人就问他觉得荀文若、赵稚长如何,他说“文若可借面吊丧,稚长可使监厨请客。”我私下里一直很黑暗地认为祢衡估计真是长得丑(那时候还是挺以貌取人的),看人令君长得帅(典略曰:彧为人伟美。又潘勖为彧碑文,称彧“瑰姿奇表”),就说人家徒有其表……羡慕嫉妒恨就直说→_→人好歹有表,有总比没有强啊……二、能力好吧,前面讲的有点颠覆荀彧的大众形象,让我们回到正轨。荀彧这个人嘛,很早就被何颙称为王佐之才了(这个何颙也是个奇人啊,看到令君又是异之,看到曹总又是异焉,照理说见过这么多奇人异事应该练就强大内心了吧,结果跟荀攸一起刺董被抓吓得自杀了……默),是曹魏这边难得的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谋士。1、内政首先是内政上,三国吧竟然有很多人怀疑荀彧的内政能力……这个虽然荀彧本传里没有太多记载,但是零散地在别人的传记里有不少。例如卫觊坐镇关中的时候如何治理等等都是和荀彧讨论的,荀彧再去找曹总的;然后赵俨把绵绢退还百姓加以安抚的事情也是先跟荀彧说,荀彧再去找曹总的;还有一件事是定都许昌以后兴立屯田,时人都说应当按牛收粮、佃农徼租的办法实行,枣祗过来给曹总一顿忽悠说不行,曹总直接就“孤不知所从,使与荀令君议之”,这边可以看出平时这种内政上的事情明显都是令君办的呀。顺便一提令君之所以称为令君是因为他大半辈子都在做尚书令啊,尚书令掌文书及群臣的奏章,曹总在外打仗,令君基本就是许都一把手了吧,他不搞内政搞什么啊→_→2、识人令君的识人之能简直到达了让人瞠目结舌的水平!这一点对己方和敌方都是如此。首先讲讲己方,曹总大半个军(hou)师(gong)团都是令君推荐来的啊!那个什么“尚书令荀彧领典枢机,好士爱奇”简直霸气侧漏啊有木有!之前有人问起我签名,没错,我把它当签名用的(请轻喷),出处就是这一句啦~随便讲讲,首先曹总自己对令君识人的评价是:“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你们知道的,我想吐槽没世不忘来着……)另外对于具体推荐的人,裴注里有这么一段“前后所举者,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锺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取士不以一揆,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荀攸后为魏尚书令,亦推贤进士。”令君所举人才之多,质量之高真是令人咋舌→_→而且这边也可以看出令君选拔人才也是不拘一格,和曹总的唯才是举那是臭味相投的(好像哪里不对,令君明明是香香的)。这种人会是腐儒咩?不可棱!然后讲讲对敌方谋士的认识,那肯定要讲官渡的神展开啦。荀彧对孔融评价袁绍账下各人说:“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最后的结果是:“审配以许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绍;颜良、文丑临阵授首;田丰以谏见诛:皆如彧所策。”这尼玛令君真的不是穿越过去的?!(当然个人觉得有个好哥哥真是比什么都重要啊!)3、胆略终于讲到这部分啦!尼玛坑爹的罗某把令君的胆识谋略都无情地无视掉了有木有!曹总问令君要人的时候是怎么说的?“谁能代卿为我谋者?”(其实很想吐槽“卿”这个第二人称……)这说明了啥?这说明了早期令君可是实打实的谋士啊!他担任的是随军的司马啊,负责给曹总出谋划策的有木有!具体军事上的建言有缓征徐州、先图吕布等等,不详细说了。还有各种给曹总打气啊,例如四胜四败、官渡坚持让曹总不退兵等等。最后终于讲到令君帅瞎我眼的胆识了!兖州之叛稍定,投机者郭贡被吕布煽动率领数万人兵临城下,军中人心惶惶。郭贡要求见荀彧,荀彧二话不说准备前往,夏侯惇就劝他说:“你是一州之镇,若前往必定会有危险,不能去!”但是令君却认为郭贡和张邈等人素无来往,这么急着赶来必定没有定下确定的方针,现在去游说就算不能让其相助至少可以让他保持中立,如果现在就怀疑他,他急起来可能就会发难。然后令君过去一顿忽悠,郭贡果然就退兵了。这什么魅力,什么口才哦!单枪匹马说退人家数万大军,这古往今来有几个谋士干过这种狂拽酷炫吊炸天的事情哦!私以为跟二爷万军之上取颜良首级那也是可以比一比的,只是一个武胜,一个智胜罢了。关于令君暂时就想到这些要说。总结一下,令君绝对就是德才兼备长得帅,不拘小节万人迷啊,搁到现在那是出身豪门富家子又是长期饭票公务员,他妻子唐氏上辈子一定也是拯救了银河系这辈子才嫁给令君的吧!这么看来我上辈子好事一定做得不够多,所以现在屌丝注孤……决定了,从明天开始拯救银河系!!!!!你们谁都别拦我!!!!!
看了楼上大家的回答,基本上很全面了,已经从战略、识人、内政、私德等各方面对荀彧有了相当的肯定。我想补充一点,通常会被大家忽视,但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文化方面。我们知道战乱时期,往往是文化发展的断层期。但三国为文化史贡献了很大的一笔。为大家所熟悉的三曹和建安七子,还有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魏晋玄学的发展。这不得不说也是得益于荀彧的高瞻远瞩。《三国志裴注版》引《彧别传》:是时征役草创,制度多所兴复,彧尝言于太祖曰:“昔舜分命禹、稷、契、皋陶以揆庶绩,教化征伐,并时而用。及高祖之初,金革方殷,犹举民能善教训者,叔孙通习礼仪於戎旅之间,世祖有投戈讲艺、息马论道之事,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今公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使干戈戢睦,大道流行,国难方弭,六礼俱治,此姬旦宰周之所以速平也。既立德立功,而又兼立言,诚仲尼述作之意;显制度於当时,扬名於后世,岂不盛哉!若须武事毕而后制作,以稽治化,於事未敏。宜天下大才通儒,考论六经,刊定传记,存古今之学,除其烦重,以一圣真,并隆礼学,渐敦教化,则王道两济。”彧从容与太祖论治道,如此之类甚众,太祖常嘉纳之。在乱世之中平定天下固然是最重要的事情,然而在这过程中还能考虑到天下平定之后的治理问题,大大减轻多年战乱的“后遗症”。荀彧谋的已经不只是家国,而是天下;立足战乱的当下,放眼的却是未来和平统一后的发展。每读何晏的论语注,王弼的老子注,都会对荀令君的高瞻远瞩心存感激。只可惜曹操终究未能平定天下,荀彧也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治世才华重整这破碎山河。
三国杀总结很好。能力:王佐之才。品德: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
是时候祭出这几张图了!个人以为是荀彧矛盾最好的描写劝进书包含几乎所有曹家重臣,荀彧根本无能为力;而“你这个臣子所受的待遇符合君子的名声吗?”(荀彧虽然有忠汉之名,但也因他是曹操最大的功臣而饱受非议)劝进书包含几乎所有曹家重臣,荀彧根本无能为力;而“你这个臣子所受的待遇符合君子的名声吗?”(荀彧虽然有忠汉之名,但也因他是曹操最大的功臣而饱受非议)现代人站在宏观视角不会觉得选择汉朝还是魏国有什么为难,但是,荀彧在太平的汉朝之下生活了现代人站在宏观视角不会觉得选择汉朝还是魏国有什么为难,但是,荀彧在太平的汉朝之下生活了26年,汉朝已经400年了。。。要想转变这种情怀对于荀彧太艰难,而荀彧又是造成曹家这个篡夺者的“罪魁祸首”。个中滋味。。。他不甘心汉朝的陨落,不甘心自己一手造就了篡汉的魏国,接受现实?他又做不到。他不甘心汉朝的陨落,不甘心自己一手造就了篡汉的魏国,接受现实?他又做不到。曹操送来了饭盒,荀彧选择了死亡
只能说荀彧这个人很惨,是的,很惨,他的一生就是一个悲剧。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只因忠汉,和曹操志向不一,落得个身死,而且不被魏廷承认,魏国配飨功臣不见荀彧。正始以前,子孙仕途受阻不可说与此无关。如果说只是这样,他至少还保住了汉臣之名。但是咸熙二年,也就是魏晋禅代的那一年,不知出于什么考虑,魏廷追赠他为太尉。也就是说,他的汉臣名分没了,变成了魏臣。历史仿佛给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他的死没有保全得了汉朝,而死后50年还失去了汉臣名分。荀彧初从曹操的时候做过曹操的司马,也就是他成为了曹操的属吏,按照东汉的风气,他和曹操直接缔结了君臣关系。即使以后仕汉朝为侍中守尚书令,参考单固,以荀彧的为人,依旧忠于故君在所难免。正始中,兗州刺史令狐愚与固父伯龙善,辟固,欲以为别驾。固不乐为州吏,辞以疾。愚礼意愈厚,固不欲应。固母夏侯氏谓固曰:“使君与汝父久善,故命汝不止,汝亦故当仕进,自可往耳。”固不获已,遂往,与兼治中从事杨康并为愚腹心。……其母知其惭也,字谓之曰:“恭夏,汝本自不欲应州郡也,我强故耳。汝为人吏,自当尔耳。此自门户衰,我无恨也。汝本意与我语。”固终不仰,又不语,以至於死。……临刑,俱出狱,固又骂康曰:“老奴,汝死自分耳。若令死者有知,汝何面目以行地下也。”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之后,摇身从袁绍部下变为了汉朝之臣,南征北讨,意气风发,权势加重,一改当年有志青年的形象,俨然打起了汉朝的主意,这时的荀彧怎么想的,我们不知道,他有没有做过什么,由于汉朝都许之后资料很少,只知道他阻止复九州和曹操称公,其他我们也不知道。不过一边曹操是故君,一边献帝是皇帝,他夹在中间,既不能违命曹操,又不愿倾覆汉室,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想必是痛苦的。魏国的江山,荀彧是元勋,袁宏于后汉纪直斥刘氏之失天下,荀生为之也。然而亦不得不承认荀彧有救世之心。兵荒马乱,献帝受辱长安,荀彧辅佐曹操扫灭天下不臣之臣,然而最后这个大BOSS却是自己辅佐之人,是和自己有君臣之情的曹操。他们一起扫灭天下群雄,却无奈曹操野心的膨胀。虽然魏公国的建立并不会马上取代汉朝,然而一旦曹魏社稷的建立,代汉就只是时间问题。立志匡扶汉室,却要眼睁睁的看着汉室被倾覆,即使荀彧不死,他又能怎么样?即使荀彧能杀曹操,那荀彧也是不忠故君,汉室也会再度动乱,远离荀彧拯救汉室的初心,从道义上来说,荀彧也没法这么做。而他又不能违背良心助曹篡汉,却又明知木已成舟,势不可逆。于是,他只能死了,不管是被曹操杀了,还是他自己选择自杀,以悲剧收场。而他的死也改变不了什么,曹魏的江山也始终有他一份功劳。
个人认为,荀彧是汉王朝的守护者这个说法存疑。曹操拜公时,荀彧的反对可能完全是出于他身为颍川士族代表敏锐的政治嗅觉。曹操的确是明主,但是对于豪强士族来说,曹操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庶族政权,荀彧和曹操政治上真正的分野或许在这里。荀彧一生心里最重视的,只能是他作为颍川贵族的利益,其次是曹操,汉室不过是一套说辞。曹操通向魏王的道路正是荀彧和那群谋士将领一起铺的,记得那年张邈叛乱,荀彧孤身一人为了曹操的后方奔走;官渡前夕,荀彧力主进攻;更不要说荀彧为曹操带来的荀攸,郭嘉,陈群,钟繇等人。张绣,吕布,袁绍,刘备,孙权。以荀彧的水平,他不会看不出曹操的野心。如果荀彧是忠臣,他一生忠的只能只魏。说句玩笑话,荀彧如果真忠于汉室,他为什么不为刘备打江山呢?
看到这个问题有点激动,我觉得我应该来答一下.题主问:怎样评价三国中荀彧这个人?评价如下:三国第一战略家.三国第一世家代表.三国第一恶员工.说起荀令君,我的敬仰之情真是如同长江之水,滔滔不绝.这种敬仰之情中有不少是从小时候对孔明的景仰转化而来,因此更加滔滔不绝不可遏止,为何会有此转化?请听我慢慢道来.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乱世出英雄,三国期间,文人志士,英雄豪杰辈出.这么多人,不分类说哪有个章法.学生不才,将这些风流人物,粗略分类:1.战略家2.战术家3.参谋4.猛将5.文人6.其他什么是战略家?战略家,所谓经天纬地之才是也.天和地都度量的了,还有什么事情他们做不到吗?虽然还在愁明天的口粮是什么,却能清楚看到世界将会如何发展.别人还在报仇,掠夺,抢地盘,他们却已经知道未来.I spy,with my little eye.三国能人很多,制定的战略也很多,无论是否以结果论英雄,配得上"战略家"三个字的人,却屈指可数.战略家可以是君主,也可以是大臣.可以是文臣,也可以是武将.能制定战略的君主,是圣君.能拍板同意手下制定的战略的君主,是明君.能制定战略并规划予以实施的,即名臣良相也.三国之中,就有那么几位,通过自己的一双慧眼,抓住了这世界的规律.他们是古代的乔布斯,明察秋毫,又不脱离红尘,带着一尘不染的心,进入这污浊的世界,斡旋天地,因而青史留名.战略与战术:我不搞学术,所以只简单举个例子,说明战略和战术的区别.或者说,在本文中,战略和战术的区别:穷则搁置争议,达则自古以来,这叫战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政策,这叫战术.将反恐进行到底,这叫战略.攻打伊拉克,抓,,这叫战术.三分天下,挟天子而令诸侯,二分天下/联刘抗曹,这叫战略.取,定,定都,,这叫战术.另:战略虽产生在战术之前,但是战略家和执行战略的战术家,两者之间其实是不以此分高下的.再NB的战略,也需要好的战术执行().再强的执行力,也需要正确的方向引导().具体到荀令君身上,称其为三国第一战略家,并不过分.但~~~~~~~是~~~~~~~~仅仅一个战略家,能够填充得起荀令君高大伟岸的形象吗?私以为,必须将荀令君世家代表和魏武之臣的身份,综合起来看,才是一个立体的荀令君.关于荀令君为何能被称为第一战略家,先说一个词:"算无遗策".这个词往往用来形容他人,为免一粉胜十黑,就不比如了.但是不管形容谁,都是过誉了的,哪有人这能永远不犯错误.那么这个词儿,用来形容荀令君,过誉了吗? 还是有点儿过誉. 但是唯独从最重要的战略层面上,荀令君配得上"算无遗策".相比之下,即使是隆中对,也因为种种原因,只执行了一部分.孔明只说中了"三分天下",就享大名于千古,所谓"真万古人所不及也 -by 罗贯中". 在这个维度上比较,荀令君,跟孔明比,只强不弱.疑似荀令君战略:1.奉天子以令诸侯建安元年,遭之乱,逃出长安.内部,为是否迎天子,争论不休.此时制定"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用奇之时战略家,之时,镇守.在官渡和袁绍相持,兵疲粮尽,写信给荀彧问策.荀彧回信:"袁绍虽强,这么久都灭不了你,可见也就那个德性,你要挺住啊.现在正是"用奇之时",曹老大你以至弱当之强,肯定搞得定的,我代表河南老乡们,顶你,加油!"3.远交近攻统一北方,平山东黄巾得,败得,灭得,收,灭袁绍,,南下收,背后总闪烁着的影子.要先打,劝其先收复.要先打,劝其先打袁绍.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此时"不亚孙,吴"的,好像智商缺了弦儿,各种错误决策都要靠来纠正,并在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步步为营,先收复,奠定统一中原的基础,再统一中原,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最终统一了北方,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一切都是按照的剧本,一步步的演下去.若不是三国年代的人,大可评价他一句:"纵使卧龙复生,亦不过如此."何况孔明的隆中对,最终只实现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北伐无力,后人多归咎于武圣关羽,但是作为卓越的战略家,难道选择合适的执行者,不是份内之事吗? 孔明短处甚多,仅取此一处,在战略层面中,不如荀令君多矣.P.S:上面之所以说疑似,是因为历史是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比如奉天子可能出自毛玠,远交近攻可能出自郭嘉,各种史料,自相矛盾,如此种种,不胜枚举.我不搞考证,就不在这里展开我读史的三观了.但是无法否认的是,战略家,所有策略,条条应验,并举贤荐能,成为文官之首,为大魏奠定基石,再加上后期为大汉死节(被迫的),留下一个清澈透明的身影.在这个以成败论英雄的世界里,真可谓三国战略第一人也.相比之下,同样表现出洞察世情的,却明哲保身,以入世而出世,得享天年,其中高下,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文和和一万零一个荀彧,公道往往并不在"人心",而是在每个单独个体的心中.下面说说荀令君的另外两点,世家代表和恶员工(略黑,慎观):是典型的战略家,很少随军出征.可以想象成他"居中持重"(怕死),看似不如诸葛上马治军,下马治民远甚.但是荀彧的NB之处在于,问荀彧:"谁能代卿为我谋者?"荀彧说:",."荀彧还举荐过,,等人,他们都成了三国谋士的代表人物.再说说官渡之战,在大后方,老大来问计,回了一个"此用奇之时",这要是放在咱们普通人身上,那就是老板问你这事儿怎么办,你回答我跟着老板肯定行,估计早被开除了.再结合之前提出的"四胜四败",千方百计把老板忽悠上了战场,现在老板想撤?不行,必须继续忽悠!结合荀令君的兄弟荀谌的身份(袁绍幕僚),腹黑者请自行想象.也就是魏武帝和荀令君都非常人,能为常人所不能为,胜了不能胜的战役,以成败论英雄,最后成为千古佳话.套用前面的套路,魏武帝真三国时期战术家第一人也.荀令君,真贤臣也.出身豪门,举荐的各路文臣谋士,也都是士族出身,即所谓的"",这些既得利益者们联合起来,以为媒介,不但保住了自己的利益,还更上了一个台阶.作为这些人的领袖,自然要"居中持重",万一有个闪失,广大的豪门们怎么办.就算前方挂了,豪门们有荀令君在,断不致有失.天下是魏的天下,是晋的天下,更是豪门的天下.就算把魏晋换成了吴蜀,也依旧是豪门的天下.店小客大,则用奇之时,店大客小,则服毒自尽.飞鸟尽,良弓藏,不亦悲乎!,土豪代言人,功成魂飞去,一死以保名节以及广大土豪们的利益.中原无战事之后,则更加"居中持重".被骗出去劳军,结果就死在外地了(寿春).什么?你说他怕死又不体恤老板,最后活该被逼死?谋身当如,谋国还看.宝贵的荀令君出征记录,还是在一场必胜的战斗中.后来有人跟我说,出这招的是特么的荀攸,荀令君这"居中持重"四个字,看来是很难抹掉啦...(
易中天的评价是,孔融高傲,荀彧高尚,陈群高明高尚之人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杀荀彧技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