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端这个穴位的发实用反射区穴位图谱是

& 穴位名称检索请直接输入名称,如中府。
兑端-体表图(点击放大)以下信息来自于《针灸学》七版教材【定位】上唇正中的尖端,红唇与皮肤交接处(见图3-96)。【解剖】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眶下神经支及面神经颊支。【主治】①昏迷,晕厥,癫狂,癔病;②口歪,口噤,口臭,齿痛;③消渴嗜饮。【操作】向上斜刺0.2~0.3寸。以下信息来自于互联网取穴方法:兑端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兑端穴(兑骨、唇上端)解析:兑端:兑,为口;端,指人中沟唇端。穴在唇上端,故名兑端。功效:宁神醒脑,生津止渴。主治疾病:昏迷,晕厥,癫狂,癔病,消渴嗜饮,口疮臭秽,齿痛,口噤,鼻塞。〖穴位配伍〗配目窗穴、正营穴、耳门穴治唇吻强,止齿龋痛。配本神穴治癫痫呕沫;〖生理解剖〗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面神经颊支及眶下神经分支
本经络穴位
督脉&&&&&&&&&&&&&&&&&&&&&&&&&&&兑端&&
电子书下载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
&&&&&&&&&&&&&&&&&&&&&&&&&&&&&&&&&&&&&&&&&&&&&&&&&&&&&&&&&&&&&&&&&&&&&&&&&&&&&&&&&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中医作品,为便于大家科研、教学、学习等用途,以及传播中医,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中医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不能仅凭此信息购药、用药、诊断疾病或开处方,而应以其使用说明书为准,并谨遵医嘱。
CopyRight (C) 2014 版权所有 &&站长信箱:&&按摩兑端穴位的作用 - 今日头条()
按摩兑端穴位的作用定位: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解剖: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面神经颊支及眶下神经分支。主治:昏迷,晕厥,癫狂,癔病,消渴嗜饮,口疮臭秽,齿痛,口噤,鼻塞。作用:缓解治疗鼻塞、鼻出血、鼻炎、齿龈痛、昏厥、癫痫等。配伍:配本神治癫痫呕沫;配目窗、正营、耳门治唇吻强,止齿龋痛。刺灸法:斜刺0.2~0.3寸;不灸。99健康网推荐阅读:按摩龈交穴位的作用按摩大迎穴位的作用
.cn 中国专业健康资讯门户网站,提供最全面、完善的健康信息网站。
分享健康养生经验,在吃喝玩乐中保健身体。
www.39.net 中国专业健康资讯门户网站。提供最专业、完善的健康信息服务,包括疾病,保健,健康新闻,专家咨询等服务。
普及男科知识,介绍国内外男科疾病新进展与动态,推动男性养生与保健,达到男人应该有”健“识
广州市家庭医生在线信息有限公司2008年8月由中山大学广州中大控股有限公司等投资设立,是一家专门从事互联网健康内容、健康服务和数字出版业务的企业。
www.mingyihui.net,名医汇, 中国最大一站式慢性病全程就医服务平台,让病患家庭轻松一点!择优就医,收录1883种不同病种治疗医生点评,3733家重点医院及其41万多医生的评价和评级。
易车购物10万买豪车 新劲炫ASX等你询底价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神庭穴_百度百科
神庭,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属督脉。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在左右额肌之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布有额神经分支。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泪出,目翳,雀目,鼻渊,鼻衄,癫狂,痫证,角弓反张。平刺0.3~0.5寸;可灸。
神庭穴功能作用
清头散风、镇静安神。
神庭穴定位
前发际正中直上5分。
神庭穴解剖
在左右额肌的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布有额神经分支。
神庭穴主治
癫痫、惊悸、失眠、头痛、眩晕、鼻渊。
神庭穴操作
平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神庭穴临床运用
本穴有清头散风、镇静安神的作用。配兑端、百会、承浆,可醒脑开窍、调和阴阳,主治癫痫呕沫;配心俞、太溪、安眠,可益心安神,主治失眠;配肝俞、肾俞,可补益肝肾、滋阴明目,主治雀目、目翳;配攒竹、迎香、合谷,可宣肺利窍、疏风清热,主治鼻塞、鼻衄。
神庭穴配伍
神庭配上星、肝俞、肾俞、百会,有补益肝肾,滋阴明目的作用,主治雀目,目翳。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通谷,有宣肺利窍,疏风清热的作用,主治鼻鼽清涕出。
神庭配兑端、承浆、有醒脑开窍,调阴和阳的作用,主治癫疾呕沫。
神庭穴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风眩善呕,烦满”,“寒热头痛,喘喝,目不能视”,“头脑中寒,鼻衄,目泣出”。[1]
2、《太平圣惠方》:“风痫,癫风不识人,羊鸣,角弓反张,目上视不识人,头风鼻渊,流涕不止,头痛目泪,惊不得安寝。”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学苑出版社,2007年07月
梁繁荣.《针灸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7月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区 短信 发射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