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光州国际大酒店跆拳道距离南城还是北城是南还是北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_百度百科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
位于东南部、中部,因潢河(支流)穿城而过而得名,地理坐标为东径114°53′—115°21′,北纬31°52′—32°22′。县境东连潢川县,西靠,南接,北与、隔淮河相望,为豫东南的中心,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境内有望河楼、三义观、七里清泉等旅游景点。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潢川简介
  县位于省的东南部,南依,北临淮河,地处豫、鄂、皖三省的连接地带,地处东经114°53′~ 115°21′,北纬31°52′~ 32°22′之间。旧称,因潢河穿城得名潢川。
潢川与潢河县境西临光山、东连潢川、南接、北与息县、淮滨隔淮河相望,东距227公里(按高速公路里程计算)、南离223公里(按高速公路里程计算)、北至413公里(按高速公路里程计算)、西抵696公里(按高速公路里程计算),为豫东南重要的与物流中心,拥居豫南唯一的省级——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2009年被河南省政府增加为省直管县试点,凸显了潢川在河南经济与城镇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将为全国探索省直管县提供有益的试点与借鉴。信阳市十一五规划提出潢川县与光山县施行一体化战略,2010年6月信阳市成立常务副市长领衔的“潢光一体化”领导小组,加快两县城市化进程,其中,潢川城区偏向西南发展。全县人口80万,总面积1666.1平方公里,其中97万亩,水域面积16万亩。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简介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1]
,潢川县人民政府官方网站。旗下含书记信箱、县长热线、领导讲话、、潢川信访、旅游观光、企业风采、潢川论坛、政策解读、公务员、县情概览、图说潢川、政府文件、信息公开申请、网上咨询、政见行风、消费维权、中华黄姓、潢川文苑、农民工等多个优质频道及潢川本地生活信息最新实用资讯,为潢川百姓的城市生活提供帮助和支持,是地区知名综合门户网站之一。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旗下走进潢川是潢川最大、最火爆的信息资讯平台,是潢川人的精神家园,汇聚潢川信息的源泉!拥有庞大浏览量,汇集各类资讯,每天有上万人关注的家乡发展,是潢川网民必上的家乡网站。
潢川紧跟着时代的大步伐,如今在党的正确引导下,努力实现潢川的跨越式发展,潢川人民也将不懈努力为蓼城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作为城市对外的一张靓丽名片,也将一如既往,创新突破,为城市建设作出更大的奉献。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定位
核心定位:潢川资讯第一门户平台
:直播潢川,贴近生活,情系百姓。
服务定位:服务潢川,奉献潢川。
效益定位:社会民生第一,经济利益第二,价值不断积累与提升。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战略定位
。优化城区空间结构,依托一河(潢河)(京九大道、),推进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城市拓展区“三区”充分融合。推进“潢光一体化”,沿京九大道往南、潢河往上,规划建设,充分彰显城市个性特色,提升城市品位。
潢川县基地。提升“鳖、鸭、花、猪”等传统特色产业,把畜禽肉类综合加工、优质粮油精深加工、水产品加工、饮料制造等四大产业培育成上规模、具特色、有品牌的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新型建材、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使潢川在“十二五”时期发展成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举的特色产业基地。
商贸物流集散地。立足潢川商贸优势,加快物流产业发展,建设物流园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优化提升各类专业市场,建设世博为代表的中心商务区,完善城乡商贸网络,增强辐射能力,把潢川建成区域商贸集散地。
和谐宜居地。以提高城乡水平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城镇化。坚持绿色发展,培育低碳经济,在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基础上,持续促进生态与发展的有机结合,生态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全力打造和谐、生态、。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历史文化
潢川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黄姓发源地。春秋称黄国, 潢川潢河边汉代为,盛唐谓光州,民国二年更名。后设潢川专署,1952年并入信阳。历史上名人荟萃,古迹文物遍布。为战国之故地,元朝文豪马祖常之家乡。黄国故城气势恢宏,蔡番青铜器精美绝伦,清代铁旗杆赫然矗立,墨迹碑刻出神入化,倾倒过无数文人墨客、名士风流。潢川风光旖旎,景色迷人:玉带般的潢河穿城而过,如虹飞架南北;春申、弋阳两城相峙,河上点点,时有渔舟唱晚;两岸,夜半;再有望河楼、三义观、晴堤新柳、七里清泉等景物,如涛如画,“光州十景”折服无数文人墨客,更是对光州茶赞赏有加“淮南茶,光州上”。“豫南小苏州”和“鱼米之乡”当之无愧。  古迹有的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和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的霸王台,望河楼藏有唐画家吴道子墨迹石刻观音像、虞州南亲笔“攀龙附凤”碑刻等。革命纪念地有成立于1926年的中共潢川特别支部旧址,1928年中共豫东南特委旧址,1931年潢川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景点有团中央干校旧址等。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产业概况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潢川在祖国的位置
潢川县是开发重点县、全国粮食大县、首批县、科技工作先进县、体育工作先进县 、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省对外开放县、试点县、生猪外贸出口基地县、全省35个(市)之一,2005年又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十一五”发展成为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的6个县(市)之一。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农林牧副渔业蓬勃发展,鳖、鸭、花、猪、渔等特色农业享誉全国。工业已形成轻纺、机电、食品、化工、建材、饲料等六大工业体系,培育出了华英、亚美、旭牛三大集团。华英是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华英的鸭子被誉为世界鸭王。商业贸易发达,是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商品集散地。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自然资源
潢川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丰裕,四季分明,盛产稻米、小麦、油菜、红麻、水产、畜禽、花卉、茶叶等。特色农业甲鱼年产35万公斤,有“甲鱼王国”之称;樱桃谷鸭养殖量达2400万只,居世界第—;花卉面积5万多亩,有200多个属类,是全国花木示范基地县和国家授牌的“”。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条件好,功能齐全。有11万伏、22万伏两个中心变电站和日供水8万吨水厂。中等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2005年,面积达28.6平方公里,比“九五”末增加9.8平方公里;27万人,比“九五”末增加11.2万人。至2006年,该县规划建设发展目标是城市建成区达到三十三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三十二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百分之三十八以上。至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五十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五十万,城市化水平达到百分之六十左右。  2008年,潢川完成生产总值94.8亿元,同上年相比,增长12.6%;完成63.2亿元,增长32%;10882元,增长1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4796元,增长19%;地方财政突破2亿元,增长13.3%;直接利用外资604万美元,增长31%,在全市名列前茅,入选2009年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产业布局
食品加工区:位于县城西部潢川县产业集聚区内,规划面积10.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畜禽加工、水产加工和,配套发展电子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形成链条相对完善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现代物流区:位于县城东部潢川内,总面积5.9平方公里。以火车站物流园区、民营工业园与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粮油加工、仓储、石油、粮食、建材、物流配送等产业,形成现代物流集聚区。在集聚区北部辅助发展粮油加工、绿色饮料、新型建材等工业。
中心商务商业区:位于,包括城南区和两部分,主要为城市的行政办公、居住、商务商业区,重点发展商贸、餐饮、住宿、文化、教育、医疗、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
文化休闲旅游区:从京九大道到潢川站高速路口两侧为重点,以集、白店为主的,充分挖掘人文、山水和花木等,规划建设文化休闲娱乐设施,重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观光、餐饮、娱乐等休闲业,形成花木生产、交易和休闲娱乐集聚区。
现代高效农业区:县城东部和北部的广大乡镇,形成现代高效农业区,重点发展优质水稻、优质小麦、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花木等现代高效农业。
羽饰:以张集乡为中心,利用3-5年时间规划建设羽饰产业园,积极开发羽毛加工业及丝线、模具、粘胶、包装等相关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建成全国最大的羽毛工艺品加工基地。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产业结构
农业:继续促进科技农业、服务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合理规划,提升农业的生态、服务、观光、示范功能。
工业:重点发展以畜禽加工为核心,粮油加工、水产加工、绿色饮料制造为重点的食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新型建材、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羽饰制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到2015年,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1%。
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以现代物流为核心,以商业贸易、、信息服务、房地产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金融保险、公共服务、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到2015年,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1%。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交通
潢川区位优势独特,交通通讯发达。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黄金”地带。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公路交通
国道G312、G106线,G40和G45分别在县城交汇,县际交通便利,离豫南大部分县区均在1.5小时公路车程内。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铁路交通
潢川是河南7个重要铁路枢纽中唯一的县。、京九两条国家铁路交汇于此,为潢川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基础。潢川站现为下辖的国家二等车站。
境内还有位于的四等站,位于的五等站江集站,位于的五等站吕店站,位于的五等站传流店站。
河南省已规划濮阳至潢川铁路,即衡潢铁路濮潢段。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管道交通
国家支线工程经过潢川,并设中心气站;京九和沪乌光缆交汇潢川,开通了10万门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具有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独特交通、通讯中枢条件。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史上交通
潢川机场,建于时期,位于潢川西北部,属军民双用机场,现已废弃。机场区域现属春申街办。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建置沿革
潢川古为光国。《禹贡》载:“为扬州之域,三代因之”。春秋时为黄国。 距离县城西北5公里有黄国故城遗址,土夯结构保存完好,高度5-7米,经历2000余年屹立不倒。是中华黄姓发源地。战国春申君黄歇故里。十二年(公元前648年),楚灭黄,黄地入楚。秦并诸侯,分全国为36郡,今潢川地属九江郡。  西汉初(公元前206年)置,隶汝南郡;东汉初(公元前26年)改弋阳为,仍隶汝南郡。三国时期,魏文帝元年置,弋阳县为郡。 北齐元年(570年),更名定城县,仍为弋阳郡治所(今潢川);十一年(579年)北周攻占定城,改弋阳郡为淮南郡,定城为郡治。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淮南郡,直属光州。大业三年(607)光州该为弋阳郡,定城属之。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弋阳郡为光州,另置弦州,定城 潢川潢河边老桥为治所;(627年)废弦州。定城属光州。太极元年(712年)光州州治由光山迁至定城。元年(742年)改光州为弋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光州,宋宣和元年(1119年)光州改为光山军,不久又为光州,二十八年(1158年)为避太子光瑛讳,改光州为。定城均为州郡治。嘉熙元年(1237年)兵乱,光州徙治金刚台。
元至元十年(1273年)置光州招讨司,三十年光州改为。定城为治所。明元年(1368年)省定城县入光州。四年光州属中都临濠(音háo)府(治今声),十三年仍属汝宁府。清二年(1724年)升光州为直隶州。
民国初,废府州设道尹。2年(1913年)光州改为潢川县,属豫南道(1914年改豫南道为汝阳道);1928年5乐河南省境划为14个,潢川为第十三行政区治所。1932年8月成立河南省第九区,署治潢川。1934年4月署治曾迁至经扶,旋即返潢。日潢川解放,潢川县人民民主政府和鄂豫区二专署同迁县城设治,5月撤消鄂豫区所辖一、二专署,合并为潢川专署,属,辖潢、光、固、息、商、罗、新7县,潢川县人民民主政府改为潢川县人民政府;1952年10月,信、潢两专署合并,潢川县隶属信阳专区。1970年属信阳地区。日开始,属信阳市至今未变。
日,信阳市成立了常务副市长领衔的“”领导小组,指导两县。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潢川专区
原为鄂豫区所属的一专区和二专区,1949年合并为潢川专区,专署驻潢川县。辖潢川、光山、(原经扶县改称)、商城、潢川、、息县等7县。1952年由潢川、潢川、息县3县析置淮滨县(驻乌龙集)。同年,撤销潢川专区,原潢川专区所属潢川、光山、新县、商城、潢川、罗山、息县、淮滨等8县并入信阳专区。  2009年被河南省政府列为河南省第一个省直管县,凸显了潢川在河南经济与城镇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将为全国探索省直管县提供有益的试点与借鉴。
潢光一体化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潢川、光山两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潢川县经济快速发展。08年,潢川县GDP总量达到98.9亿元,工业增加值33.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亿元,财政10.3亿元。不断加快。08年,城区达到28万,33.4平方公里,36.6%,在全省县级排名第18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超万元。07年,在全省县域经济GDP排位第47名,位居前列。  光山发展进入快车道。08年,光山县GDP总量75.0亿元,工业增加值16.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1亿元,城镇化率2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72元。  合并计算,两县GDP总量173.9亿元,工业增加值50.2亿元,财政收入3.8亿元。经济总量仅次于信阳市(含师河、两区),高于信阳东部的省扩权县潢川23.6%。城市化水平位居信阳市之后,排名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双双超万元,为两县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潢光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基础、优势
1、经济基础较好。综合考量两县经济总量、在省、市经济排位以及快速发展势头,启动“潢光一体化”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一体化”后能够起到带动的集聚效应、乘数效应,成为经济增长、城乡一体化的“发动机”  2、交通优势明显。两条(京九 宁西)铁路、两条高速公路(沪陕 大广)、两条国道(312 106)、两条光缆(京九、乌沪)、西气东输两条支线均经过潢川,形成了五个黄金“十字交叉”。使潢川县具有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独特交通通讯中枢地位。  3、经济区域中心地位日渐明晰。随着信阳经济一体化进程,信潢固沿路经济带已具雏形,初步形成了三个节点:西有信阳,东有潢川,潢川、光山正处于中间节点。全省看,北有经济带,“一体化”后,加速信潢固经济带的中部隆起,势将形成南北对称的小“郑汴洛”。以潢川为中心,北有郑州,南有武汉,东有合肥,潢、光处于此圆形“一小经济圈”的中心点。历史上,两县经济基础薄弱,处于经济圈的谷地,以“一体化”为契机,促成经济规模化,建成信阳副中心,是破解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  4、特色产业已具规模。目前,潢川已形成了“世界鸭王”-华英集团、糯米粉定为国家标准的黄国粮业为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已具规模,年产值超30亿元。花卉经济走向全国,建立了巩固的经销网络,年产值超16亿元;2001年始,潢川便是全国畜牧,畜牧养殖产业化发展至今已进入成熟。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独具特色,是潢川经济稳定、长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一体化”另一坚实基础。  5、文化资源丰富。中国金桂为代表的潢川花产业形成的花文化、、黄国故址(国保单位)、中华黄姓起源等一批历史、传统文化走向全国,以至世界华人圈,光山亦是出生地。丰厚的文化要素,历史底蕴为“一体化”注入了重要的人文、个性内容,奠定了文化基础与支撑。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潢光一体化”的发展机遇
历史上看,潢川即是豫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唐宋元明为光州,清设直隶州,建国初期置潢川专署,1952年迁入信阳至今,发展机遇因此中断。进入新世纪,建成后,省政府提出了“北抓商丘,南抓潢川”的发展规划,后列入全省26个城镇化重点县和首批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全省35个扩权县之一,2005年又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十一五”发展成为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中等城市的6个县之一,再次重现发展机遇。  全国看,信阳处在国家加快中西部发展的区域中心,是沿铁路东承西进的中继,潢、光正处于副中心位置,“一体化”有借势发展的潜力。  进入09年,提出了加快“省管县”步伐。以“一体化”促成“省管县”,以“省管县”获取  省财政支持、政策倾斜,反哺“一体化”,形成良性发展,面临难得的政策机遇。目前,利益于国家“促内需,保增长”的,潢川已争取资金3.34亿元,位于全省第一,全市第一,部分资金可用于启动“一体化”进程的前期准备。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潢光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目前,实践“一体化”的经验不多。前些年,河南省有过“渑义一体化”(、)试点。“一体化”是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件创新工程,要有办大事的魄力与决心,令人鼓舞的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实现中原崛起,推动信阳经济大发展”的高度,开始审视、布局“潢光一体化”。在此,提出若干思路,以期抛砖引玉。
1、整合行政资源,首先实施行政一体化。建设,周边应伴有,目前,潢川、光山同为县级城市,无主、次之分。“一体化”的唯一选项就是“融城”。而“融城”的首要是实施行政一体化。前期可组建强有力的“一体化”领导机构。机构拟应市级规格,市主要领导负责,两县主要领导参加,实施“市长工程”。兼顾效率、稳定的基础上,积极稳妥、统一有序地进行行政资源整合。
2、整合城市规划,实施一体化。两县原有城市建设规模及实施部分已有相当基础。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规划升级,重新定位主城区,划分城市,重点规划。鉴于潢川的区位优势、经济地位,光山应积极向北发展,潢川适度南倾。
3、整合,实施区划一体化。目前,“一体化”区域有潢川、光山两个县级区划,一个河南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效率、集约为原则,拟应实行“两办一区”体制,即潢川办事处、光山办事处和开发区。
4、整合经济资源,实施经济一体化。目前,光山工业基础较好,潢川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特色突出,立足于区位优势商贸、物流发展势头强劲。突出两地优势,合理进行经济布局。如:在建的华英工业园可沿潢光路向南延伸,鼓胀产业集聚区,形成沿路经济带。
5、整合基础建设,实施基础设施一体化。
一是着手潢光路的拓宽改造,建设。
二是启动、加快面向开发区的京九大道和面向沪陕高速门户的万亩花卉示范园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形成主城区的向心力、辐射力。
三是论证、规划沿、光山县城、潢川县城的环路建设。
四是从细节入手,如可先期开通潢光两地市内公交。
6、整合宣传资源,实施对外宣传的一体化。潢、光两县要,充分利用两地宣传资源,通过部门、媒体、网络、人文等各个渠道,立体宣传,面向全省、全国积极推介“潢光一体化”,招商引资,获取政策支持,为“一体化”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潢川十二五规划之潢光一体化
按照功能对接、产业互补、资源共享、生态共建的要求,坚持把潢光一体化放在信阳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谋划,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工作力度,完善规划编制工作,提升建设理念和标准,动员全市力量,着力推进潢光的区域对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错位发展,加快推进潢光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潢光一体化发展,力争“十二五”末,使潢光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共建、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成为豫东南、、鄂北;交通、通讯枢纽城市;以轻工、商贸为主的生态宜居复合型城市。
突出城市特色,推进功能对接。充分发挥两县优势,通过整合区域资源,强化产业互补,完善服务设施,突出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娱乐功能相互对接,功能互补。
实现相向发展,推进空间对接。按照“五大复合”理念,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加快编制潢光一体化发展建设、区域控制性规划等规划,加强功能性组团建设,加快功能布局、、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统一规划建设,重点做好潢河两岸集景观、休闲、居住、商业、为一体的综合片区、万亩花卉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密切空间联系,实现相向发展,推进空间对接。
加快通道建设,推进城区对接。完善两城间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路网建设,加快推进潢光路、等快速通道建设,加强供排水、电、气、暖、通讯等地下管网建设,优化通道沿线加工业、现代物流业、商住、文化和生态建设布局,推进城区对接。
统筹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对接。结合两县实际,合理,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推进潢光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潢川西部工业集聚区、东部经济技术集聚区建设,重点做好高科技示范园、食品工业集聚区等园区建设,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食品加工、花卉产业、特色养殖等产业,逐步实现两县的产业对接。   建立共享机制,推进服务对接。推行教育、科技、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和金融、电信、电力等同城化,推进服务对接。
加强生态共建,推进生态对接。构建生态共建机制,加快建设两县城之间主要干道两侧,规划建设潢河两岸生态景观带,着力建设大型主题广场和项目,着力发展都市型农业、观光农业和花卉产业等产业,强化潢河、南大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实现生态协调共建,推进生态对接。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潢光新城
潢光新城位于潢川、光山两县县城之间,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其中潢川24平方公里、光山76平方公里。该项工作是市政府为推进区域跨越式发展和加快实现城镇一体化建设而确定的。意在尽快实现两县产业、市场、基础设施、投资环境“四个一体化”和推进两县“六个衔接”。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潢川地区城镇空间布局
“一心”,即以潢川
县城区和城区外围的、隆古乡、、、等五个为核心增长极。  “两带”,即以由东西向横穿全县的312国道而成的城镇带,自西向东依次贯穿傅店镇、中心城区、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伞陂寺镇、、;以由南北向纵穿全县106国道而成的城镇带,自北向南以此贯穿牛岗集、、中心城区、白店乡和。
“三轴”,即以338省道为一级发展轴,贯穿、仁和镇、彭家店集等乡镇;以008县道和县域东部环路为两个二级发展轴,分别贯穿魏岗乡(牛岗集)、、踅孜镇、上油岗乡等乡镇和上油岗乡、桃林铺镇()、张集乡、江家集镇、双柳树镇等乡镇。
“四区”,即四个城镇发展协调区,即以中心城区、傅店镇、隆古乡、伞陂寺镇、白店乡、卜塔集镇为西部城镇发展协调区;以双柳树镇、仁和镇、江家集镇、传流店乡为南部城镇发展协调区;以魏岗乡、来龙乡、踅孜镇、上油岗乡、为北部城镇发展协调区;以桃林铺镇(黄湖农场)、岗镇、张集乡为东部城镇发展协调区。
元代以前光州有旧志多种,皆散佚。(参考《中国古方志考})明志初修于弘治间,知州主修,书十卷,《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均著录。张辉,仅知其弘治间来任,它皆 潢川出土的文物
无考。再修于嘉靖间,纂,喻时序。葛臣宇子良,潢川县举人,时任光州通判,热衷修志,除纂此州志外,又纂潢川县志,书流传至今。喻时,光山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仕至,《明史》有传。《晁氏宝文堂书目》著录《光州志》一种,疑为以上二书之一。三修于万历三年(1575年),知州延州人纂修。陈烨,举人,万历二年来任。陈璋,举人,曾任刑部。《脉望馆书目》、《澹生堂藏书目》各著录《光州志》一种,四册,疑为此书。以上三书皆佚。清代凡六修:顺治、二朝各修一次,乾隆、光绪二朝各修二次(一种日光绪《光州乡土志》),书悉存。民国时曾修县志,历时多年稿就,只印一册即停,现仅存印本,余稿皆佚。  明代以来共修志十种,存者七;佚者三,皆为明志。
春申君——黄歇塑像
春申君黄歇(?~前238),中国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周朝黄国(潢川)贵族后裔。黄歇游学博闻,善辩。考烈,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地12县。
春申君明智忠信,宽厚爱人,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而闻于世。顷襄王时,派大将带兵打败和后,联合韩、魏两国共同讨伐,形势危急,顷襄王派能言善辩的春申君出使,说服秦昭王退兵。顷襄王病重,春申君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太子完逃回楚国即位,即考烈王。考烈王任他为相。在围攻时,春申君带兵救援。后又为楚北伐灭鲁。
当时,春申君以此为忧。后来,春申君娶赵人之妹。李园妹有身孕后,献于考烈王,生子被立为太子(即楚幽王),而李园妹被立为王后。李园因此逐渐掌握大权,蓄养死士,欲杀春申君。考烈王病死后,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
春申君因保太子登基有功而官封令尹,地封故吴之地,都在其封域之内。春申君任相以来,做了许多为百姓称道的好事,春申理水、出兵救赵等故事传遍之地。
上海的母亲河的得名以及上海简称“申”,都缘于上海城市之父——春申君黄歇。
元代——马祖常
马祖常(),字伯庸,光州(今潢川)人。祖宗雍古部人,居(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高祖锡里吉思,金末为兵马司判官,死后赠封恒州刺史,子孙按照“以官为姓”的惯例改姓马。曾祖月合乃,跟随至汴,累官;父润,同知总管府事,曾任光州监军,始居光州。  (日-日),作家,河南潢川人,妻子。
地形、地貌
潢川地处大别山侧向过渡地带,合肥-潢川盆地西侧,地质结构属边缘的一部分,地貌为剥蚀侵蚀类型,地势北低,略向东北倾斜。境内淮凤岗、七里岗、黄寺岗与寨河、潢河、、春河“三岗四河”相间分布,淮河沿县北侧东流,将全县地貌分为三个类型:南部为低山丘陵,面积占11.4%;中北部为垄岗,面积占65.7%;沿河为洼地,面积占22.9%。
气候、土壤
潢川位于北部的边缘,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年均2092小时,太阳辐射量118.25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226天,全年平均温度15.3℃,年均降雨量1039毫米。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共有三个土类、7个亚类、17个土属、61个土种,其中水稻土占68%,黄棕壤土占26.4%,潮土占5.6%。
资源、特色
潢川水资源充足。水资源年均总量73.47亿立方米,地表径流占7.9%、地下水占1.3%、过境水占
(6张)87.9%。动植物资源丰富。县域内有高等植物247科839种,脊椎动物3类30目295种,有13种、省重点保护动物18种。特色产业闻名遐迩。潢川是中国花木生产基地,花卉种植面积达18万亩,卜塔集镇被命名为“”;华英集团被誉称为“中国鸭王”,年生产加工樱桃谷鸭7000万只,产品畅销韩、日、、和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华鳖为正宗原产地,年产生态中华鳖(甲鱼)36万公斤,被誉为“甲鱼王国”。此外,潢川贡面、卜集州姜、、高桩馒头、三股油叉等地方名产名吃享誉全国。
富强潢川。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24.2亿元,继续在全市各县域中保持领先地位,经济总量力争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6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37.3亿元,年均增长26%以上。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20%。和优化取得显著进展,三次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到2015年,优化到20:39:41。
宜居潢川。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大力推进“潢光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继续加强建设,推进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供热、供气和治理污染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基本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50 万人左右。
和谐潢川。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达到24018元,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0596元。全县居住、出行、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条件有较大改善,覆盖城乡的逐步完善,不断推进。到2015年,、分别达到95%、98%,和覆盖率分别达到94%和94%。控制在4.5%以内,“十二五”期间累计3.6万人,转移27万人,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呈现新局面。
生态潢川。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县域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公众的环保和生态意识明显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得到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到2015年,林木覆盖率达到36.6%,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85%以上,“十二五”期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7%,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分别控制在3.8kg/万元和4.8kg/万元以内。
活力潢川。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规模持续扩张  初步核算,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 华英集团
一产业增加值21.28亿元,增长11.6%;第二产业增加值22.75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为35.4:37.8:26.8,去年初步形成的“二一三”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646元,约折合925美元。快速发展,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9.9亿元,增长19.5%,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48.6%提高到49.8%。
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38.1%。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4.2%和12.2%。
市场物价运行平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2.2%,烟酒及用品上涨2.2%,居住价格总水平上升5.2%。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年末全县在岗职工人数38869人,比上年增加341人。全县新增就业岗位9411个,下岗再就业人员再就业4680人,全县年末为3.5%,比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特色小吃
潢川贡面,历史上称&&。此面系清油兑水盐合细面粉,经过拌、揉、发酵、盘条、上架、拉扯、凉晒、截切等十多道工序制成。
据《光州志》载:唐代、潢川已生产挂面,当时&风销华夏,夺魁九州&,被人们称为&光州魁面&。传说,到宋朝时,光州州官令工人将这种面去其头尾,取其中间,匀截成20公分左右的长度,用红绿纸卷成园筒形,每筒半斤,作为礼品进献给宫廷,宋仁宗食后,大赞:&美哉,光州贡面&!从此光州精制的筒装挂面,以&贡面&之称闻名于世。
潢川挂面有近千年的历史,生产精制的筒装贡面已有七百年左右,因此制作场坊遍及城乡,所产之面,畅销省内外。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贡面生产蓬勃发展,而且质量越来越好。现在的潢川贡面,条细如丝,中空如管,半斤一筒,色洁如银,包装美观,携带方便,宜于保藏,便于食用。下锅就熟,久不粘汤。清水下,爽利可口;兑汤下,香甜味美。营养价值高。且易于消化。所产数万斤,尚供不应求。潢川贡面已收入《中国名食录》。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三股油条
始于宋代。系以面粉为主料掺合多种作料油炸而成。其状长形三股,色泽嫩黄,食之酥脆香甜,一直为人们喜爱的早点。据传,清乾隆皇帝,每日早餐均食三股油条。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高桩馍
又名“千层糕”,起于宋代。以面粉为主料,经过发酵后,用手反复揉搓成形,再置入蒸茏内蒸薰而成,俗称蒸馍。形似蒙古包,色如雪,软似棉,皮薄如纸,内瓤自然分层,闻之清香,食之爽口,为宴客的主食。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潢川粉皮
以淀粉为原料(绿豆和豌豆粉为好),按淀粉用清水搅拌均匀,然后分舀入一个个特制的粉锅内(铜或铁制,直径约20厘米),放在沸水锅里不停地踅罗,直至凝固,再将粉锅移置于冷水中,取出即成。这种水粉皮光亮柔软,折叠不破,久煮不烂,清香爽口。可凉调下酒,又可作肉汤配料。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油炸绿豆丸
将绿豆磨成糁儿,用水浸泡去壳后,兑食盐、五香、葱姜、辣椒等作料搅匀,手挤成直径1厘米大小的丸,经油炸而成。丸子呈金黄色,久贮不坏,久煮不散。干食香酥,汤食鲜美,食用方便,还可作馈赠的礼品。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绿豆糍粑
以糯米、绿豆为主料,将糯米蒸熟捣成粘糊状,分成小糯米团再捏成薄片,包上煮熟的绿豆馅,制成椭圆形的半成品,经油炸而成。新出油锅的绿豆糍粑,色泽透黄发亮,两边布满油泡,吃时香柔甜美,食后余味无穷,为早点佳品。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神仙饺
以面粉制片皮,用猪肉配大葱、白菜或韭菜作馅。饺馅掺兑鸡蛋、香油等调拌,再用面皮包捏成饺,其形似猫耳,又称猫耳饺。此饺皮薄馅嫩,以清水或鸡汤煮熟,兼有水饺和混饨之美味。俗称神仙饺。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碗儿糕
原料就是家家都有的大米,把米加水打成浆再发酵。把发好的米浆一勺一勺舀进铺了白纱布的碗状格格里蒸,熟了端出来,虽然有热气腾腾,但有点其貌不扬,软软地塌在蒸笼里,它就变得小巧玲珑,圆润而丰满了。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潢川胡辣汤
四季皆宜,其味美可口,深得人们的青睐。它以大众化的品位和低廉的价格,始终成为人们早餐时的首选。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潢川光州驾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