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兽头下有五个圆孔铜钱是什么朝代的

济南扑克三公出千道具电话
最新求购转让信息
请在下面输入宝贝的链接地址
已支持以下网站:
亲,只分享香港宝贝哦,要不会被过滤。
登录淘香港
& 两周内免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
发消息给:
消息内容:
& (200/200字以内)
从下方选择你的标签
添加属于自己的标签,找到同道中人。
点击进行选择,你可以给自己贴10个标签哦!
我的个性签名
说一句你的个性宣言(最多40字)(40/40)
这里是你在淘香港的签名档,宣布你的个性态度。未找到指定的会员玉坠上有金鱼铜钱蝙蝠还有竹子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玉坠上有金鱼铜钱蝙蝠还有竹子什么意思
玉上有竹子和蝙蝠的意思竹子:平安竹,富贵竹.竹报平安或节节高,竹青翠挺拔,奇姿出众,四时常茂,寓蓬勃向上,志高万丈,步步高升.也是“君子”美誉蝙蝠:寓意福到和福气.五个福和寿字或寿桃,寓意五福献寿,五福临门,福气满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年年有余,福在眼前节节高。鱼就是年年有余,蝙蝠就是福,铜钱的眼,竹子节节高。
其他1条回答
金鱼应该是年年有余,蝙蝠的蝠和福同音,寓意有福气,竹子应该是取竹报平安的意思
总的意思呢
其实就是富贵安康的美好祝愿,古代的人讲究这些
竹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转载]中华文物典藏之玉器篇(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
秦代虽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兵马俑但出土玉器寥寥可数,秦玉艺术面貌有赖考古新发现。汉代玉器继承三代玉雕之精华,建构了中国玉文化的基本格局。汉代玉器可分为礼玉、葬玉、饰玉、陈设玉四大类,汉代以写实主义风格雕琢的玉奔马、玉熊、玉鹰、玉辟邪等,凝聚着汉代浑厚豪放的时代精神。汉代玉器设计制作比前代更为精巧,结构上打破了对称的格局,着意追求活泼流动、变化多端的效果,镂空技艺精致灵巧,玲珑剔透,刻划纤细如发,自然流畅,显示出很高水平。最能体现汉代玉器特色和雕琢工艺水平的,是葬玉和陈设玉,为祈求尸体不配而制作的葬玉,以玉衣为代表,著名的"金镂玉衣"是葬玉的典型。尤其是各种陈设玉,其雕琢精湛,构图变幻莫测,设计新颖活泼而不囿常规,纹饰华丽却不落俗套,整体形象充满动势和灵气,充分显示了汉代自由浪漫、雄浑豪放的时代风貌。
&&&&&&&&&&&&&&&&&&&&&&&&&&&&&&&一,&
汉代 螭虎纹玉剑珌
宽7.4、高4、厚1.4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红旗机械厂基建工地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青玉,淡青色,玉摽平面呈梯形,中部较厚,两侧斜收变薄,上端正钻一直圆孔,两面均浮雕螭虎形象。螭虎张口衔一瑞草,瑞草的雕琢技法从线刻至压地隐起乃至浮雕,其过十分自然。
直径17.4、孔径2.8、厚0.7厘米
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关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白玉,温润纯净,形制规整,内孔缘和璧外缘均阴刻一圈压边线,璧两面均浮雕排列整体的乳丁纹,除内外缘有部分乳丁不完整之外,其余乳丁均饱满完整,大小相同,间距匀称,两面纹饰相同。
东汉 玉辟邪
残高18.5、长18、宽6.7厘米
陕西省宝鸡市北郊汉墓出土,现藏于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
青玉,有较明显的黑色纹带,圆雕,采用一块较大的玉料雕琢而成,辟邪昂首挺胸,隆鼻鼓目,双耳后耸,作张口怒吼状,颌下有长髯,与胸肌相连,额后有一长方体榫座,背上还琢出圆筒状孔,并与脑后一股长发相连,辟邪肩生双翼,翼羽层层叠压,后腿上也雕有羽毛。
长11、宽2.6、高2.8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红旗机械厂基建工地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1对。青玉,两件均有少量受沁白斑,圆雕,两件玉猪大小,形制相同,风格均写实,但眼睛额饰略有区别,均为叶形大耳,拱鼻,有浅浅的鼻孔,头身浑然一体,以斜刀刻出腿部,并加饰阴线,呈曲腿伏卧状,臀部浑圆,底部四肢浮雕成两个“八”字形,一件玉猪为阴线菱形眼,并加有弧形阴线眼眉,额部有阴线菱形网纹饰,而另一件玉猪,在额头上仅有极浅的菱形划痕,眼部亦有不规则的划痕。
汉代 熊纹玉剑首
长8.5、高6.5、厚2.2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红旗机械厂基建工地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白玉,有部分褐色沁斑,上部轮廓近似三角形,下部轮廓近似长方形,将其中内侧一部分切掉,形成一个倒置的“L”形面,在其上端钻有两个圆形直孔,上部圆雕的螭虎在镂空的卷云上曲体爬行,另外,两面还雕琢出猴子,尖嘴兽,螭虎等七种不同的动物形象。
长13、宽2.6、高2.3厘米
陕西省华阴县油巷新村大司徒刘崎墓中出土,现藏于华阴西岳庙文物管理处
白玉无瑕,玉猪呈长方体平卧状,猪身,鼻盘,嘴端,臀部均呈方形或长方形,以斜刀刻出猪之四肢和耳朵,头顶下斜,拱鼻翘起,鼻孔和眼睛未刻,尾部,颌下各横穿一孔,腹右侧留有断茬痕。
长10.8、宽2.2、高2.8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红庙坡汉墓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白玉,光洁纯净,玉猪呈方体平卧伏,以细阴线刻出三角形眼,以斜刀刻出玉猪的四肢和双耳,小腿压于腹下,头部上端斜下,拱鼻翘起,无鼻孔,方臀,尾部和颌下各横穿一孔。
代 螭虎纹玉剑珌
宽7.4、高4、厚1.4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红旗机械厂基建工地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青玉,淡青色,玉摽平面呈梯形,中部较厚,两侧斜收变薄,上端正钻一直圆孔,两面均浮雕螭虎形象。螭虎张口衔一瑞草,瑞草的雕琢技法从线刻至压地隐起乃至浮雕,其过十分自然。
西汉 玉人骑马
高7、长8.9厘米
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新庄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出土,现藏于咸阳市博物馆
羊脂白玉,纯净无瑕,圆雕,整体形象是玉仙人骑玉天马。玉马呈奔跑状。肩部和胸侧刻出互相叠压的三层羽翅,前蹄踏在球状物上,马背上骑一羽人,一手摁在马颈部,另一手握一双灵芝草,羽人肩部和腰部均雕出羽翼,脚踏板下雕琢着的云纹,寓意为天马在空中行走。
长8、高4.8厘米
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新庄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出土,现藏于咸阳市博物馆
白色,玉色光亮,圆雕,玉熊圆头,圆眼,长吻短尾,粗颈,双耳后抿,呈蹒跚行走状,憨态可掬,悠闲自在,造型生动,手法写实,以极少量的阴线刻划细部,通体抛光。
西汉 玉獬豸
长4.5、高3.7、厚1.6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三桥镇汉墓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商店
白玉,玉质温润,圆雕,獬豸圆眼昂首,胸肌隆突,双耳竖立,头顶直立一尖角,长嘴短尾,前右腿折叠呈跪姿,蹄足,其余三条腿呈曲卧状,以阴线勾勒体毛,线槽底部未抛光,留有毛茬,獬豸是古代传说中能辨曲直,以角触不正之人的神兽。
长7、宽5、翅宽7.1、尾宽2.6、高2.5厘米
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新庄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出土,现藏于咸阳市博物馆
玉呈青白色和少量黄色及部分红璞,圆雕,玉鹰展双翅呈飞翔状,双腿爪部并拢,收于腹下,玉鹰圆眼勾喙,目光凶猛,碾琢出起伏并层层叠压的双翅,羽毛丰满,再饰以长阴线和密集的短阴线,头后和身背上阴刻出“V”形纹饰,以示绒羽。
东汉 心形玉佩
长10.2、宽6.3、孔径1.8-3.7、厚0.4厘米
陕西省华阴县油巷新村大司徒刘崎墓中出土,现藏于华阴西岳庙文物管理处
白玉,表面多处夹有赭色,玉佩呈椭圆形,正面微鼓,中心部位为一椭圆形孔。孔边缘镂雕出三只螭虎,螭虎头上雕出长独角,四肢弯曲,均呈正背连体的穿云奔腾状,正面浮雕的螭虎又用阴线装饰细部。背面较平,以阴刻的曲线和短平行细线装饰螭虎身躯和四肢。
西汉 玉俑头
高8.5、面宽4厘米
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新庄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出土,现藏于咸阳市博物馆
青玉,青绿色,圆雕,玉俑头戴冠,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胡须稀疏,长眼直鼻,嘴巴微启,双耳较大,脑后发丝精雕细刻,脖子下端有断茬,冠顶有一可插发簪的穿孔,通体抛磨光亮。
西汉 高足玉杯
口径6.3、高9.5、柄高3.5、足径4.6厘米
陕西省咸阳市西郊大泉村汉昭帝平陵陪葬墓出土,现藏于咸阳市博物馆
青玉,有灰褐色斑,玉杯呈圆筒形,上侈下敛,有高足,柄下部呈实心喇叭状,形制规整,但有部分残尖,通体光素无纹。
西汉 螭虎纹玉剑格
长5.5、高1.9、厚0.3厘米
陕西省长安县郭杜镇邓店村汉墓出土,现藏于长安博物馆
玉呈青白色,表面附有铁锈痕,玉质细腻,抛磨光亮,玉剑格卡在铁剑身后端和剑茎之间,玉剑格体近似“山”字形,中脊凸出,两侧斜收较薄,侧面为菱形,中有长方形圆角穿孔,一面造型为高浮雕螭虎,另一面以脊部为中心阴刻兽面纹。
西汉 玉组佩
由上至下:鹰形玉珩,长9.9、宽4、厚0.25厘米
双鹰纹玉璧,直径7、孔径3、厚0.3厘米
镂空玉舞人,长4.4、宽2.2、厚0.2厘米
凤形玉觽,长10、宽3.2、厚0.25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三桥镇汉墓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商店
白玉,有部分灰白沁斑,由鹰形玉珩,鹰纹玉璧各一,玉舞人和凤纹玉觽各两件所组成的一套完整的玉组佩,其丝绶已朽。玉珩雕琢成展翅飞翔的玉鹰形象,玉璧璧面内雕琢两只背向之雄鹰,玉人形象服饰相同,形态婀娜多姿,笑容可掬。凤鸟形玉觽,圆眼尖长喙,头顶有卷曲高冠,身尾相连呈弧形
西汉 猴纹熊纹玉环
西汉 七节兽头弦纹玉带钩
长19.4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郊六村堡西梁果村建章宫遗址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青白玉,有部分铁锈沁色,它由钩头,纽和形状不尽相同的玉管穿铁芯所组成,钩头上的兽近似马头,呈回首状,菱形眼,颈部多处阴刻纤细的网纹,一节圆管上有两只圆雕玉兔。
前三件长9、宽2.5、厚0.5厘米
后一件残长7.3、宽2.5、厚0.5厘米
陕西省长安县茅坡村汉墓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4件。青玉,青灰色,扁平体,尖首长方形。其中一件底部略残,两面均有雕纹,可以清楚地看出,前三件是由蒲纹双身兽面纹玉璧切割而成,后一件是由谷纹双身兽面纹切割而成。
印面边长2.1、高1.2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范南村陈请士墓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青玉,呈青黄色。覆斗形纽,纽上有一穿,形制规整,印面方正,其上阴刻篆体“陈请士”三字,字体规整,抛磨光亮。
西汉 水晶印
边长2、高1.5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范南村陈请士墓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透明,纯净无瑕,覆斗形纽,上有一穿,印面方正平整,阴刻篆体“陈请士”三字,字体规整大方,通体抛光。
长12.2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王沟村汉墓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1对。青玉质,有侵蚀痕。形若半壁,近边缘部饰阴刻线纹一周,内饰谷纹
东汉 玛瑙珠
长2.3、直径0.4-0.6、孔径0.1-0.15厘米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岔河崖墓3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半透明,主体淡褐至褐色,枣核形,中间有一道白色条带。
直径3.1厘米
贵州省普安县铜鼓山遗址出土,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墨玉,呈黑色,有少量褐色斑,不透明,玦口为平头。
汉代 琥珀兽
长4、宽2、高2.6厘米
云南省昆明市羊甫头墓地采集,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暗红色。兽作伏卧,雕刻简练,体中有一穿孔,可供佩系。
西汉 铜柄玉器
通长12厘米
云南省昆明市羊甫头墓地113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浅黄色,琢制光滑,镂空铜柄,前镶尖锥形玉器。
西汉 玛瑙葫芦形珠串饰
长约1.2、底端口径0.9、顶端口径0.6厘米
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共10粒,其中红玛瑙珠3粒,白玛瑙珠7粒。呈透明状,光洁滑润,器形如葫芦瓶,中央有一穿孔直贯两端,下端口圆平,上端口小如细颈瓶口。
西汉 绿松石鸟、兽形珠
左上:高2.2、宽1.7、厚0.7厘米
左下:高2、宽3.1、厚1厘米
右上:高1.9、宽2.5、厚0.5厘米
右下:高1.5、宽1.1、厚0.8厘米
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13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4件。依其天然的形状,略加琢磨修饰而成,均经抛光,表面平整光亮,左上有件,绿色闪蓝,正面简略刻划,似一兽头之侧面相,背面平,有似衣扣的双孔,且贯通,当为兽头形扣;左下一件,翠绿色,整形似展翅飞翔的鸟,其因钻孔自鸟首至尾,当为有装饰作用的珠子,右上一件,淡蓝绿色,正面经简略刻划,似向下俯瞰的飞鹰,背面仅有一孔,且不通面,其用途待考,右下一件,灰褐绿色,整形似狐首,因钻孔自兽口至顶,为有装饰作用的珠子。
西汉 方形玉石
左:长7、宽3.5-4.4、高4.1厘米
右:长6.4、宽4-5.3、高5.6厘米
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12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2块。灰绿色。玉体厚重,应为玉料。
西汉 玉珠挡
左:长2.2、宽0.7、厚0.4厘米
中:长1.5、宽0.6、厚0.2厘米
右:直径1.3、厚0.1-0.2厘米
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3件。鸡骨白色,左件作矩形,有竖直的四个穿孔;中件亦为矩形,有竖直的三个穿孔;右件为圆饼形,中间有一个穿孔,珠挡是用来节束串饰的,当将成串的珠子通过穿孔时,穿孔控制线绳,使细密多色彩的珠子组合成多珠串饰,因此,滇玉器中已有组佩玉饰了。
西汉 玉珠襦
复原长约150、宽80厘米
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如图所示的串联穿缀的式样为发掘后经现场考古专家复原的。这些珠、管、扣往往出自漆棺内,珠管扣相连,纵横有序地串连成一个整件,略近长方形珠衣,这种珠衣覆盖于死者骨架上,因而断定是古滇王室成员或贵族专门用于丧葬的珠襦。
西汉 玉覆面
复原长70、宽50厘米
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6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共166片。规整。有穿孔的玉片69片,包括与人眼,鼻,嘴部吻合的形状特殊的10片,呈浅绿间白,淡黄绿等色,蜡脂光泽,半透明状,玉片均光洁滑润,其他玉片呈长方形,方形,梯形片,三角形等状,角或边均穿有细孔,孔径1.5-2毫米,片体很薄,另有97片多呈灰褐绿,灰乳白色,为玉璧或其他玉器改制的玉片,边角均无穿缀的孔洞,且大多断口粗糙,形状略呈长方形,弧边三角形等的玉片,尺寸比有孔玉片略大一周。
长10、最宽1.5、厚0.2厘米
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15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鸡骨白色。形似兽角形,一端有穿孔
西汉 月牙形玉饰
最大件长3.7、宽0.2-1.1、厚0.1厘米
最小件长3、宽0.2-1、厚0.1厘米
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6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11件。灰白至淡黄褐或灰绿,一面光洁滑润,有玻璃光泽;另一面受土蚀出现褐色斑,似月牙形,上圆下锐,两面磨平,多数两端均穿一孔,也有下端无孔。
西汉 玉珠襦
复原长40、宽30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47号墓出土,现藏于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用金、玉、玛瑙、绿松石、琉璃质料的管、珠、扣、片等1047件,穿缀成许多行横串,串串相连,缝缀在一块白色帛布上,大致呈长方形,形成“珠襦”,宛如珠宝缝缀的“珠被”。
西汉 墨玉策子
高4.8、宽4.2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47号墓出土,现藏于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色黑如墨,不透明。器形似马具中的方形策子,两侧边自下至上略收呈椭圆弧边,弧边中部突出一圆柱形条,截面半圆柱,环背面平,沿环正面中部有一凹槽由上至下边两侧端形成向内卷云弦纹。
高1.3、边长2厘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新村32号墓出土,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青玉,呈黄白色,覆斗纽,正方形,印面阴刻缪篆“危息”二字。印面残有印泥痕。
高1.1、边长1.3厘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火车站74号出土,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青玉,棕褐色,龟纽,腹下有穿,正方形,印面阴刻“吕万年印”四字,缪篆。印文沟内残有印泥痕。
新莽 玉嗲钩、钩环
左:长4、宽1.5
右:直径4、孔径2.5厘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环城乡黄泥岗出土,现藏于合浦县博物馆
白玉,浅黄色,带钩为雁形,素面,形态优美,钩环圆雕一条蜷曲的蟠龙,龙头和四肢高浮雕,躯体上的云纹等则以细线阴刻,出土时,子钩与母钩相互钩挂在一起。
新莽 “宜子孙日益昌”玉璧
高27、宽18.3、厚0.6厘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环城乡黄泥岗1号墓出土,现藏于合浦县博物馆
鸡骨白色,璧饰谷纹,边缘有斜向突棱,孔缘为平突棱。廓外上部透雕龙纹和文字,中轴线对称二龙,龙身有云纹缭绕,回首立足于吉祥语之上,吉语为“宜子孙日益昌”六个篆字。
汉代 金柄玉环
玉环直径4.7、孔径1.7厘米;金柄长2.5、宽0.8厘米
广东省肇庆市北岭松山出土,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浅黄白色,内外有齿棱。饰云纹,一面阴刻,一面为凸起的阳纹,金柄作长方形,镶嵌于圆环上,柄端有銎,銎内装三棱形铜条。
东汉 金星石兽
长1.1、高0.8厘米
广东省德庆县大辽山出土,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黑色,光泽闪亮,形似狮子,伏卧状,腰际有一小穿孔,为珠串饰之一件。
西汉 玉兽首衔璧
通长18.2、兽首长11.3、宽13.8、厚0.7、畀径8.9、孔径3.4、厚0.4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青玉,浅黄色,有褐斑,大部分受沁严重呈白色,已失光泽,仅兽鼻及玉璧部分温润透亮,由整玉雕成,主纹为近方形的兽首(辅首),透雕,怒目横髭。兽鼻中有銎孔,衔璧,兽首右侧透雕一只螭虎,立姿,头朝下,独角,尖嘴竖耳,尾部蜷曲。
西汉 六博棋子
长3.4、宽2、厚1.3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玉与水晶各六枚,同为长方形。玉质的六枚皆碧玉,深绿色,有黄白色斑,致密坚硬。选料相同,大小一致,打磨平滑。
西汉 铜承盘高足玉杯
通高17、铜承盘高5、径23.6厘米
杯身高7.8、口径4.2、底径2、壁厚2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整器由铜承盘,玉托架和高足玉杯三部分组成,高足玉杯由杯身和座足两节组成,接合面两边各钻出小孔,塞入竹钉,把身与座贯连,杯为青玉,湖绿色,莹润有光泽,呈长圆筒形。杯身下部有一玉质杯托,为花瓣花萼形,中为有突棱的圆孔,高足杯即套入孔中。杯托由一个三条金头银身的龙形托架举起,平置在铜承盘上。
西汉 铜框镶玉盖杯
通高16、杯高14、口径7.2、璧厚0.2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直口,短把,圈足。带盖。杯体为上侈下敛的圆筒形铜框,分为八格,每格上下缘有浅曹镶嵌玉片。构成一个圆口八棱筒形的喇叭足座杯,铜座上镶嵌五枚花瓣形玉片。盖框亦为铜质,中嵌圆形玉块,碾琢成三层,逐级收缩如螺纹,有两块镶嵌杯身的玉片缺失。
西汉 “帝印”玉印
高1.8、边长2.3、印台高0.8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青白玉,乳白色闪青,有光泽。螭虎纽,正方形。印面阴刻“帝印”二字,缪篆,有边栏和纵格。印文的槽沟尚残留有朱红色印泥。印台四周减地刻勾连雷纹,纽上的螭虎匍匐于云海之间,腹下有穿,可系带。
西汉 龙虎形玉带钩
长11.8、宽6.2、厚0.6、环径2.5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青玉,青白色,有褐是。致密润泽,钩体扁形,龙虎并体,颈以下有一条窄缝相分,钩部浮雕虎头形,尾周作龙首,龙仰身昂首,张口咬一环。虎亦伸爪攫环。龙虎躯体及圆环都以勾连云纹为饰,周缘有突棱。背面平素。中有扁圆形纽。
高3.5、宽3.5、厚1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青玉,黄白色,闪透青绿,部分受沁,圆雕舞女,头右侧綰一螺髻,身着右衽长袖衣裙,袖口和下摆刻出卷云纹花边。舞女扭腰并膝,呈跪姿,轻舒广袖,一手上扬,一手下甩,作长袖舞状,舞女神情专注,口微张似在唱歌,从其发髻看来,可能是越女踏舞的形象,出土时表粘有丝绢,中有一孔纵贯。
西汉 人形玉饰
左:高1.9、宽0.7厘米
中:高2、宽1厘米
右:高1.9、宽0.8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3件。为组玉佩的饰件,据观察为男性,皆以柱状青玉雕制,造型大体相近,平顶,拱手,跪坐,上下有纵孔贯穿,左件面型椭圆,正面阴刻五官,领襟,侧面及背面以阳线显示,中件正面圆鼓,阴刻眼,鼻,嘴,双耳外竖。衣袖,裙裾及背面发冠和双足均用阴线显示,右件阴刻五官,脑后有简单阴线刻出垂髻和衣纹
西汉 橄榄形玉珠
长3.2、宽1.6、厚0.4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西村凤凰岗出土,现藏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玉,黄褐色沁,橄榄圆形,两头对称,中间为突起宽带,上面浮雕涡纹,两侧细线阴刻小方格及圆涡纹,有一圆孔贯穿。
西汉 金钩玉龙
长11.5、宽1.6,厚0.4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青玉,黄白色,受沁严重,仅部分尚显出光泽,整器由一玉龙与一虎头金带钩套合而成,龙扁体如“S”形。两面饰突起涡纹,龙尾原已折断,断口两边各钻三个小孔,可用线联缀,金带钩铸成,钩首,尾均为虎头,钩腹连一圆钮,皆光素,出土时,玉龙尾部的下半截是套入金钩的銎口中的,其断口的两边都已摩擦平滑,显然是玉龙折断之后,专门设计制作虎头金钩与之配套。
西汉 双联玉璧
长12.4、通高7.6、璧径6.2、孔径2、厚0.4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黄白色青玉,有白斑,背面受沁有剥蚀,两圆璧外切并连,相连处有上下方均有透雕附饰。两璧大小相同。饰涡纹,下方的附饰为两只透雕凤鸟,展翅相对;上方为卷云纹,造型别致,为汉玉少见。
直径8.8、孔径4.3、厚0.4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青玉,湖绿色,有白斑,细润透亮,孔内透雕一游龙,昂首挺胸,作奔腾状,游龙健壮有力,造型优美,璧面饰浮凸涡纹,内外缘有斜向突棱。
西汉 玉衣头套
高33、长21、宽20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人头形,除正面有鼻子突起外,四面比较平齐,顶部漫圆,脸下有颈套。共用玉片265片,头套又分为头罩和面罩两部分:面罩正面略鼓,当中有鼻子突起,以长方形和三角形玉片连缀合拢而成,头套形如盔,圆顶以长方形,梯形玉片作圆环状分三行用丝缕连缀,顶部以一璧收口,头罩的枕部和两侧,即为罩体,呈由后向前围拢的圆弧体,其正面空缺为了与面罩相接。
西汉 丝缕玉衣
长173、肩宽44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玉衣共由2291块青玉片粘连缀接而成。外形与人体形状基本一样,分头套、上衣、袖筒、裤筒、手套和鞋六部分。为便于穿着,各部分分别制作。其中头套,手套和鞋的玉片均在片角钻孔,以丝线连缀;其余玉片用麻布衬里,每块玉片表面用窄丝带作交叉粘贴,然后再用宽丝带沿玉片的边缘作纵横粘连。由于整件玉片皆以丝带缀连,故称之为“丝缕玉衣”。
汉代 神兽纹玉樽
口径10.5,通高10.5,足高2厘米
湖南省安乡县黄山镇刘弘墓出土,现藏于安乡县文物管理所
玉质受沁呈粉白色,直筒形,器身有三道凹带纹,将纹饰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两侧铺首衔环作器耳,器身浮雕螭虎,龙,熊及乘云仙人,平底下置三熊足,为汉代遗留之物。
直径19.2,孔径2.75,边厚0.6-0.7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桐荫里1号墓出土,现藏于长沙市博物馆
青色,两面雕刻蒲纹,近内,外边缘各0.7厘米处阴刻浅弦纹一周,内外弦纹之间先刻30条交错阴线组成菱形方格纹,方格内再减地半浮雕六角形蒲纹,六角形不规整,内,外边缘打磨光滑,因打磨不规整,磨去圈内部分蒲纹。
东汉 玛瑙剑珌
长3.6,宽2.8,厚2.7厘米
湖南省永州市东门外文庙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呈白色和红色。器作菱形,上部浮雕一蟠曲的螭纹,其巧妙地利用原料上的局部红色,使螭的头,足,尾呈现红色,胸部呈淡红色,与剑鞘相接的一端,中部有两个小圆孔。
西汉 玛瑙印
左:高1.6,边长2.3厘米
右:高1.3,边长1.85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咸家湖陡璧山1号墓出土,现藏于长沙博物馆
2件。白色。印面呈正方形。二台式覆斗形纽,纽两侧斜直对穿纽孔,孔外粗内细,印面阴刻鸟虫篆文“曹□”两字。
每件长1.6,宽1.1,厚0.3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咸家湖陡璧山1号墓出土,现藏于长沙博物馆
12枚,白色。一枚有黑色沁,器形呈贝状,正面正中透雕一竖线锯齿状纹,上下各穿一孔,背面磨光。
西汉 龙纹玉牌饰
长8.8,宽4.3,厚0.3厘米
湖南省长沙市咸家湖陡璧山1号墓出土,现藏于长沙博物馆
白色,局部有黑色沁,长方形,外周有宽0.3厘米的外框,框内单面透雕龙纹,龙昂首张嘴,鬃鬓卷曲,四足三爪,一足前伸,一足后蹬,余两足按地,作行立腾飞状,龙身及周围雕刻云气纹,一端从背面钻一圆而有缺的穿孔,背面无纹,打磨光滑,一侧上下角磨薄。
长1.3,高1.8厘米
湖北省荆州市纪南镇凤凰山出土,现藏于荆州博物馆
白色,无光泽,鼻纽,印面有一“遂”字阳文。
长2.3、直径1.3厘米
江西省修水县查津坪上大队267地质队工地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黑色。圆柱状,微束腰,中有一通天穿。其中一端孔沿有一锅形凹面,稍残损。
东汉 滑石佩
长5.2、宽5厘米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獭仔岭5号墓出土,现藏于宜春市博物馆
滑石质。形近正方,每边中间部位均有一锯齿形缺口。正面四角各饰以双线圈点纹一个,并用细线贯连,中部有一小穿孔。背面光素无纹。
西汉 象牙环
直径7.5、厚0.7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永和大队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受沁呈灰褐色。扁平圆形,截面为八面形。每面棱线直挺、平缓,琢磨精细。
西汉 象牙璧
直径9.8、孔径4.7、厚0.4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永和大队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棕黄色。扁平圆形,中间有一小圆孔,两面都刻有蒲纹,工艺精细。
东汉 辟邪形玉壶
壶高6.8,宽6,厚4.5厘米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老虎墩东汉墓出土,现藏于扬州博物馆
和田青白玉质,质地细腻,滋润光洁,一跪坐状辟邪,圆睁双目,张口露齿,舌尖上卷,右手平托灵芝仙草,左手撑地,背负双翼,腹腔掏空,头顶开圆口,上置环纽银盖。
东汉 “宜子孙”玉璧
高9,直径7,厚0.4厘米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老虎墩东汉墓出土,现藏于扬州博物馆
青玉质,晶莹温润,局部带褐色沁泽,主体呈璧形,上面出廓,东汉时期典型出廓璧形态。通体透雕,出廓部分透雕仰身凤鸟,璧面透雕一对相背游动的螭龙,廓内外透雕“宜子孙”三字,构思奇妙。
东汉 玉具剑饰
首径4,厚0.4厘米 格长5.6,宽2厘米 璏长6.5,宽2.4,厚1.5厘米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老虎墩东汉墓出土,现藏于扬州博物馆
剑首玉质呈乳白色,边缘带黑斑,圆形,外面琢刻谷纹,团云纹,剑格为白玉,经铁沁局部带深褐色斑,一面浅浮雕兽面纹,另一面圆雕穿壁而过的螭龙,玛瑙质剑璏,白中泛红斑,长方形,表面浅浮雕螭龙纹,此玉具剑仅存三件,且玉质,雕工,纹样不同,有拼凑迹象,并不多见。
东汉 玉翁仲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东汉2号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青白玉质,局部略带白斑沁,中年男性形象,脸形较长异于常人,神情严肃,头戴高冠,宽带博衣,衣领右衽,腰际横对穿一孔,以系挂
东汉 贴金箔玉猪
长10.3,宽2.3,高2.5厘米
江苏省宝应县汜水镇汉墓出土,现藏于宝应县博物馆
1对。通体沁蚀,猪形,形体修长,四肢曲蹲,半蹲状,东汉晚期常见玉猪形态,原全身贴有金箔,大小,形象相同,应为左右手握。
东汉 玉麒麟
江苏省徐州市土山东汉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青玉质,沁泽较重,器表多有缺损,与玉天禄同一玉料雕琢,故色泽,沁蚀完全一致,蹲立状,侧首远眺,神情安静。
东汉 玉天禄
江苏省徐州市土山东汉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青玉质,沁泽较重,器表多有缺损,蹲立状,瞪眼嘶吼,面目凶狠,形态与工艺,与同墓出土的琥珀天禄,基本一致。
东汉 琥珀天禄
江苏省徐州市土山东汉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血红琥珀,品质上等,表面带沁泽,依天然形状精雕细琢成蹲立的天禄,状如熊,神态狰狞,是传说中的神兽,多见于汉魏时期,身中穿一小孔,便于垂挂。
东汉 玉严卯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东汉2号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和田白玉,洁白无瑕,方柱形,上下大小一致,中间穿一小圆孔,外壁四面阴刻竖行殳书,计32字,内容与文献记载相符,为辟邪吉祥语,玉刚卯与严卯的区别,仅在第一句话“正月刚卯”与“疾日严卯”的语字之差,没有形状,质地之别。
东汉 玉司南佩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东汉2号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和田白玉,晶莹纯净,“工”字形,方柱体,器身以中间宽槽为界一分为二,下面有碗形小柱,上面出状如下勺的司南,仿佛是一测向的司南,按汉礼制规定,玉司南佩需用白玉制作。
东汉 琥珀司南佩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东汉2号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红色琥珀,也称血珀,内部脂质清晰可见,表面经土沁略为粗糙。“工”字形,为简化司南佩,可以佩挂。
东汉 玛瑙虎纽印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东汉2号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黄色,透明光亮,洁纯无瑕,盝顶方形印台,印面无纹,印纽圆雕一虎,半卧半立,虎视眈眈,神情并茂。
东汉 玉耳坠
江苏省徐州市土山东汉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耳坠由玛瑙,玉石管,红宝石三部分构成,以金丝串连,椭圆形的玛瑙纹理自然,黑白分明。垂挂在下面的是红宝石珠,琢磨光滑,中间以玉石管间隔,色泽艳丽。
西汉 鎏金铜架玉枕
通长37,高11.3,宽16.5厘米
江苏省徐州市后楼山西汉墓出土,现藏于徐州博物馆
鎏金铜枕架,四角附饰四条行龙,枕芯用木,木枕芯外镶贴玉板,并以销钉固定在枕架上,枕上玉板上刻有两条“S”形龙。
西汉 羊纽玉印
江苏省盱眙县东阳3号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青玉质,器表沁泽较重,方形印,羊纽,雕琢简约,形象不失生动,羊身下穿有一孔,用于系挂,印面无纹,轮廓圆润,系长期把玩所致,当为玉挂饰。
通高11.6,口径6.7,底径6.1厘米
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现藏于徐州博物馆
由盖,身两部分组成,一块整玉雕成,青白玉质,温润光亮,局部有深褐色斑点,斑纹。圆筒形,器身口沿下饰一周勾连纹带,外周壁通饰勾连云纹,底部出三足,足上部各雕有一兽头,精在器盖,盖面内圈透雕饰蒂纹,外圈饰翻滚浪花,富有想象力。
长6.2,宽3.4厘米
江苏省扬州市东风砖瓦厂汉墓出土,现藏于扬州博物馆
青黄玉质,表面带灰白色沁斑,蝉体扁宽,双目外突,蝉翼收缩成尖状,以“汉八刀”技法琢刻背,腹蝉纹,工艺精致。
长23.5,宽13,高14.3厘米
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质地淡青色,表面带沁蚀,伏卧状,头前倾,双目圆瞪,静中寓动,严阵以待,豹颈上有镶海贝的项圈,项圈上部有环形纽以系绳。
西汉 心形玉佩
长4.5,宽3.8,厚0.3厘米
江苏省铜山县小龟山西汉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青玉质,沁泽较重,造型特殊,主体部分呈心形,故称心形佩,心形佩中间穿圆孔,两侧镂雕抽象的凤鸟纹,正,背面略有不同,正面呈圆弧形,背面内凹,一端平整。
西汉 虎纹玉觽
长9.9,宽2.1,厚0.2厘米
江苏省泗阳县大青墩泗水国王陵区张庭意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白玉质,局部受深浅不一的褐色沁,系利用环状边角料依形施艺,雕琢一跳跃状螭龙,挺胸翘尾,龙首高昂,不同于汉代常见龙纹玉觽形态。
西汉 螭纹玉璧
直径8.2,孔径3.8,厚0.25厘米
江苏省泗阳县大青墩泗水国王陵区张庭意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白玉质,两边侧带深褐色沁斑,扁平圆形,内外缘出边廓,璧壁主体部分,以镂空技法,雕琢大小螭虎一对,呈“S”形游动状分布。
西汉 扭丝纹玉环
直径5.5厘米
江苏省阜宁县新沟合兴村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青白玉质,晶莹透明,带褐色沁斑,设计巧妙,在扁薄的环壁上,以镂空,起突等琢磨方式,雕成带三对结的绞索状双重玉环。
复原规格为长29.6、宽7.66、玉板厚1.1厘米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济北王陵出土,现藏于济南市长清区博物馆
一组。玉枕足为青绿玉。兼施透雕,凹面浅雕和线雕三种工艺,整体作变形兽面状;玉枕底板长方形,青绿玉,一端沁为鸡骨白、另一端有油渍状污染。向下的一面有线刻装饰,中间为弧边菱形网格纹,两侧为卷云纹;玉枕面板为几何形薄玉片,沁蚀严重,沁色多为黄土沁,间有灰白,红褐色和灰褐色斑,断面皆为灰白色;侧边板沁蚀严重,均为灰白色;正面饰阴线勾连云纹,背面无纹,均作长方形条状。
西汉 肛塞、阴茎罩
肛塞大端直径2.24、小端直径1.69、高7.1厘米;阴茎罩内径6.5、外径7.4、凸棱径7.84、高3.4厘米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济北王陵出土,现藏于济南市长清区博物馆
肛塞为圆柱形,鸡骨白沁,有青灰色斑;阴茎罩为灰白沁,有青灰色斑。圆筒状,无盖,估计原来应有其他质料的覆盖。外壁有两道凸棱,向内的一端有两个对称的小穿,应为敛葬时系缀而设。
西汉 龙形玉佩
长19.8、宽9.4厘米
山东省曲阜市九龙山汉墓出土,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白灰色,沁色较重。作片状弧形,两端镂雕精美的对称龙纹,龙背隆起,龙尾交接,双龙回首遥相呼应。
嵌玉鎏金铜饰 西汉
左:直径8.3,厚0.5厘米
右:直径9,厚0.5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1对。器为扁圆状,铜鎏金作托,边沿并铸凸凹形鸟兽纹饰。镶玉部分分内外两区,内区饰涡纹,云纹,外区分别有五个石榴形饰并均饰兽面纹,背面铸四鼻。
直径11.1,高4.4,壁厚0.4厘米
安徽省巢湖市北头西汉墓出土,现藏于巢湖市博物馆
青白色,局部褐色沁,盒圆形,由盒盖,合身两部分组成,上下纹饰基本相同,盒身口沿内镶一圈铜箍,作子口,盖微隆,顶面平,中心饰柿蒂纹,间以四乳丁纹和细网格纹装饰,内圈素面,外圈饰勾连卷云纹,间以四个变形兽面纹相隔,外沿打磨成斜凹面,阴刻均饰十二个简化凤纹,盖外壁饰勾连卷云纹,盒身饰“T”形卷云纹间以四个变形兽面纹。
直径11.1,高4.4,壁厚0.4厘米
安徽省巢湖市北头西汉墓出土,现藏于巢湖市博物馆
青白色,局部褐色沁,盒圆形,由盒盖,合身两部分组成,上下纹饰基本相同,盒身口沿内镶一圈铜箍,作子口,盖微隆,顶面平,中心饰柿蒂纹,间以四乳丁纹和细网格纹装饰,内圈素面,外圈饰勾连卷云纹,间以四个变形兽面纹相隔,外沿打磨成斜凹面,阴刻均饰十二个简化凤纹,盖外壁饰勾连卷云纹,盒身饰“T”形卷云纹间以四个变形兽面纹。
玛瑙璧 西汉
直径7.9厘米
山西省朔州市平朔露天矿仓库区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白色,泛黄,半透明,内有酱色斑。素面无纹饰。
玉座屏 东汉
通高16.9,长15.6,宽6.5厘米
河北省定县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青玉,座屏由四块镂雕玉片插接而成。两侧以双胜为支架,主体纹饰为透雕青龙,白虎纹,中间两屏片略呈半月形,透雕人物,鸟兽纹饰,两端有榫可插入架内,上屏片正中为“西王母”,分发高髻,凭几端坐,旁有朱雀,狐狸,三足鸟等;下屏片正中为“东王公”,亦凭几而坐,旁有侍者及熊,玄武等。
水晶剑首、剑璏 西汉晚期
剑首长3.5,宽2.3,高1.6厘米
剑璏长7,宽2.1,高1.7厘米
河北省邢台市北陈春刘迁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无色透明,光素无纹,剑首造型略呈橄榄状,中间有一圆形凹槽。内有铁锈痕迹,当为剑柄锈蚀所致,剑璏俯视为长方形,侧视有扁方孔,边缘棱角雕琢圆滑。
嵌玉马蹄金 西汉
长5.8,宽4.7,高3.7厘米
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汉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马蹄形,金质,顶面嵌白玉。上部边缘装饰一圈用金丝编缀而成的花纹带,蹄面饰四条平行波浪纹,底部一侧浅刻“三”。
金缕玉衣 西汉
通长172厘米
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妻窦綰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玉片多数呈纯绿色,夹有灰白,黄褐色,玉衣由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等五部分组成,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约700克。玉衣的前胸和后背用数块大玉片经包镶,粘贴等工艺制成,附有九窍塞,头下有鎏金镶玉铜枕。
金缕玉衣 西汉
通长188厘米
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上衣呈绿色,玉质莹润,下身为灰白和浅黄色。整体由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等五部分组成。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并附有九窍塞,玉衣头下有鎏金镶玉铜枕。
残长19.2,宽1.6,厚0.5厘米
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白玉,光洁无暇。首部透雕凤鸟卷云纹,上涂有朱砂痕迹,簪身线刻卷云纹,末端已残,器物玲珑剔透,线条流畅。
高1.5,径0.9里
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白玉。圆形,印座为半球形,其上透雕一条蟠螭作纽。座缘下阴刻卷云纹,印文篆体,阴刻“私信”二字。雕琢细腻,造型生动精美。
高2.3,长2.8,宽2.8厘米
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灰白色玉质,光洁明亮,方形,纽为一站立回首翘望之螭虎,其四肢粗壮有力,长尾卷于腹下,座缘四周阴刻卷云纹,无印文,造型生动,琢磨细腻。
镶玉鎏金铜仗顶 西汉
通高5.6,帽径5.3厘米
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鎏金镶玉,呈蘑菇形,圆帽顶中镶玉,下有方形銎。圆帽周壁鎏金,浮雕四座对称山峦,其间布列猴,狐等四兽,圆形镶玉晶莹洁白,中心钻一孔。玉上高浮雕两螭龙。
玉具铁剑 西汉
铁剑通长105.8,宽3.1厘米 剑首直径5.7,高1.2厘米
剑璏长9.7,宽2.3厘米 剑珌长3.8-5.9,宽6-7.2厘米
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剑身铁质,细长。剑格为白玉浮雕,两面分饰游龙和卷云纹。剑首,璏,琕亦均为白玉浮雕,雕琢细腻生动。剑首圆形,中央突起,阴刻卷云纹,周壁为二神兽,璏长方形,表面浮雕一只雄健而修长的神兽,珌为不规则长梯形,上浮雕五只嬉戏于云海间的神兽,剑首,珌上均有小孔。
镶玉鎏金铜枕 西汉
通长44.1,宽8.1,通高17.6厘米
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长方体,中空,鎏金镶玉,枕两端龙首高昂,龙身齐平形成枕面,下有两对龙爪形矮足。枕上平面镶嵌玉片,浅浮雕图案式云纹,前后侧面为透雕怪兽纹。枕两侧龙身镶嵌各式透雕玉片,出土时枕上残存丝棉枕套,枕内填充花椒以抗菌驱虫。
跽坐形玉人 西汉
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白玉,玉质洁白晶莹。圆雕。玉人脸形瘦削,长眉短须束发于脑后,头戴小冠,冠带扎于颔下。身穿右衽长衣,宽袖,腰间系斜格纹带,凭几而坐。双手置于几上。底座下面阴刻铭文五行十字:“维古玉人王公延十九年”。
镶玉鎏金铜铺首 西汉
通长12.4,铺首宽9.4厘米
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兽面衔环,通体鎏金,兽面呈长方形。两侧有二龙攀附。兽面中央镶嵌白玉,雕琢对称的卷云纹,组成象征性的兽面,额,眉,须处有细如毫发的纹饰。琢工细腻。
玉窍塞 东汉
鼻塞高1.7,直径1.2厘米,琀长3.7,宽2.4,高1.2厘米
天津市蓟县东大井墓葬出土,现藏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此组玉件所余3件,鼻塞一对。玉灰绿色,纯净光润,鼻塞作小圆柱体,琀一个。玉质较纯,温润。圆雕作简化蝉形,刻画手法介乎写意与写实之间。体扁平,正面微弧,无细部刻画,只以简练粗线刻出各部位轮廓,双目鼓凸,抿翅,上端略宽,下端渐收圆弧出尖表示尾部,为典型汉八刀作品。
鸽形玉饰 西汉
长1.2,高1厘米
北京市丰台区大葆台2号汉墓出土,现藏于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1对。白玉质,色泽湿润,扁平圆雕作鸽形,小巧写真,胸部有一圆孔,可知为垂饰。
汉白玉蝉。5.2
汉碧玉豚。11.52.9
汉镶玉镀金带钩。20.5
青玉卧羊 汉
长5.5厘米 高3.2厘米 重82克
青玉,圆雕。呈跪卧状,四肢收于腹下,尖嘴,硕大弯曲的双角,臀部丰满,刀工刚劲有力,底部呈菱形状。
直径7.6厘米 重39克
白玉,褐色沁,随身佩带的玉饰之一。形若璧,透雕盘龙纹,另面光素,遗有切割时的臺痕。其龙身阴刻线,寥寥数刀,简洁随意,不多修饰。相类佩饰见於一九六九年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四十三号东汉墓出土实物,可证其作品年代。
公元前2世纪
直径14厘米
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玉璧青白色,用名贵的新疆和田玉制成,玉质温润。玉璧正面满饰谷纹,排列有序,背面素面。谷纹玉璧在战国时期就很流行。战国玉璧上的谷纹,谷粒似旋涡,排列紧密。汉代的谷纹璧则不同,谷粒小而圆,为较高的凸起,且排列稀疏。这类谷纹玉璧,最初出现于战国时期长沙地区楚墓。该玉璧虽然雕琢精细,但背面无纹饰,作为佩戴玉璧的可能性较小,可能是楚王敛尸用璧,也可能属礼玉。
公元前2世纪
通长12、宽2.9、高4.4厘米
1992年韩山刘口墓出土
玉握为死者手中的握物,2件,均为豚形,大小基本相同,由主体和梯形附件两部分组成。主体黑玉质,以直线和弧钱部分表示猪腿与眼、鼻、底面前部有一直径0.3,深0.3厘米的小孔。梯形附件青玉质,顶面后部有一直径0.3、深0.3厘米的小孔。出土时孔内仍存有朽木痕迹,因此,主体底面与附件顶面的的孔应用木质棍状物相连接。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长4.4,宽2.3厘米
徐州博物馆藏
公元前2世纪
长4.8、宽2.5厘米
2002年陶家山汉墓出土
放置于死者口中的含物
公元前2世纪]
长280、宽110、高108厘米
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镶玉漆馆出土时已散乱,棺木朽毁,剩下大量原来镶嵌在棺外面的玉片。玉片在盗洞、甬道、等都有发现,共清理出1781片,有三角形、鞭形、长方形、正方形、窄长条形、弧形等。其中大玉版厚薄不均,分素面、带孔和带玉璧图案三种,绝大多数玉版背面都有朱书文字,内容为其尺寸和方位等。镶玉漆棺局部保持镶贴原状的仅有六组。1998年徐州博物馆对镶玉漆馆进行了成功修复。
复原后镶玉漆棺实际使用玉片的总数达2095片,多为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的碧玉。镶玉漆棺由棺体和棺盖两部分组成,棺盖由六排大玉版成行排列。两侧面的棺盖部分由菱形玉片及三角形玉片组成横菱形图案,四周以五孔长方形玉片镶边。棺体侧面上部三分之二部分以四组竖菱形玉片分割成三个平面,中间平面以五个饰玉璧的玉版组成对称图案。五个玉璧图案与东汉画像石中五星连珠的画像似。两侧平面为竖长方形、三角形玉片满贴,中间留横长方形空白。四周亦以长方形玉片镶边。镶玉漆棺的头、足档镶贴的图案相同。上部棺盖部分玉片排列与侧面相同。棺体高度三分之二以上部分,两侧为两组竖菱形玉片排列,中间由弧形玉片组成圆形图案,下部装饰亦与棺侧面下部装饰相同,中间留横长方形空白,所有空白的地方都有髹漆。棺盖四周的长方形玉片的五个孔原都嵌饰小金钉,每个金钉重约6克。棺侧璧形图案玉版间的小孔每侧14个,两侧共28个,都嵌饰大金钉,每个金钉约13克。棺上镶嵌玉璧的好孔直径大小不一,用玉铆钉、镶绿松石玉铆钉、贴金箔玉铆钉、带铜弧形框玉铆钉等把玉璧镶嵌在棺板上。在镶玉漆棺的侧面各有两个形制相同的竖长方形和一个横长方形髹漆空框;头足档各有一大圆及一个横长方形髹漆空框。根据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彩绘漆棺两侧挡板均有格子门,门两侧有执戈戟武士守卫的情况,镶玉漆棺侧面两个空白也应是门的象征,其寓意为供墓主灵魂出入。整个镶玉漆棺为髹漆木棺,除底外,表面镶满玉片,组成各种复杂的几何纹图案,布局又依据一定的规律设计排列,匠心独运,是目前形体最大、最为华丽的西汉镶玉外棺。从尺寸和出土情况看,该镶玉漆棺为外棺,其中还有一套木棺。
“食官监”玉枕
公元前2世纪
长35.5、宽7.8、高9.5厘米
年狮子山楚王墓“食官监”陪葬墓出土
这件玉枕出土于狮子山楚王墓内的一座陪葬墓中,因该墓出土有一枚方形铜印,印文为“食官监印”,而取名为“食官监”玉枕。玉枕呈板凳状。由枕足、枕板、兽头饰三部分构成。枕板内为一长方形木枕芯,上面镶饰有35片雕琢精美的龙形、长方形、“亚”字形等玉片。枕板两端为兽头状玉饰。枕腿略呈“工”字形。这种形制的玉枕还出土于狮子山楚王墓西面第5侧室和其他陪葬墓中,使用者应是楚王及殉葬宠妃。整个玉枕雕琢精细。华贵典雅,彰显着使用者高贵的身份。
公元前2世纪
长26.2、宽2.9厘米
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玉管为两根同样的细长圆管并联而成,两端连接处各以浅浮雕技法雕出一兽面纹。首面双目圆睁,两条长长的眉毛弯曲上卷,胡须在鼻端对称分布,须尖下弯,鼻子上端延伸出一冠状饰,显得十分威严。玉管中空,一端封闭,两端均饰有勾连云纹,中部磨光,素面。双联玉管由一端封口,两端留出连接部位,设计巧妙,琢磨精细。迄今尚未发现类似的玉管,这件玉管作何用途,仍待研究。
公元前2世纪
长14.3、宽4.5厘米
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玉冲牙出土于西侧第5室,以新疆和田青白玉制成。冲牙略呈半月形,整体造型为一尖尾虺龙,龙身上拱弯曲,方吻,巨口,口中有獠牙。龙身饰细密的勾连涡纹,颇类鳞甲。龙身的下缘透雕出变形龙须,后部饰疾行而回首的游龙,体态舒展流畅,使整器造型充满动感。龙唇、脊部有沁斑,尾部有沁色。玉冲牙在汉代已经较为少见,一般用于组玉佩中。这件玉冲牙的龙额头上有一圆孔,用于穿系悬挂,应为组玉佩中的一件。其尺寸较大,造型庄重典雅,是玉冲牙中的精品
凸字形玉衣片
公元前2世纪
1986年北洞山楚王墓出土
这些玉衣片出土于主体墓室和墓道中。1954年北洞山村民曾进入主体墓室,取走大量玉衣片。现存的玉衣片共计有73枚,以凸字表玉衣片为主体,每片上都有7个钻孔。还有少量的梯表、长方形、半圆形、刀形等不规则形状。玉质上乘,有白玉和青玉两种。玉片多为素面,表面打磨光滑,并经抛光处理,光洁细润,呈半透明状。有些玉片上有谷纹或蟠螭纹,系用谷纹玉壁或蟠螭纹玉璧改制而成。根据玉衣片玉质、厚度等可以推断这些玉衣片原先应用金丝缀合而成,表面呈鳞片状。北洞山楚王墓的金缕玉衣形制特点,工艺水平很高。在已出土的玉衣中,仅此一例。
夔龙纹玉璧
公元前2世纪
直径22.5厘米
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玉璧青玉质,璧用同心圆绳纹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涡纹,外区为变形夔龙纹。龙纹结构奇特,刻画正面龙头四组,龙头雕出额头及鼻梁,嘴不明显,鼻下部两侧各有两条粗阴线,粗阴线较宽,龙头上有两个飘带状角向两侧延伸,与细而长的飘带状龙身缠绕。这类玉璧在内区也多刻饰有蒲纹,是用浅而宽的横线或斜线把表面分割为似蜂房状排列的六方形。
龙凤纹玉璜
公元前2世纪
长21.1、宽4.2厘米
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玉璜出土于甬道中,是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众多玉璜中最为精美的一件,系用新疆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璜体上下两侧和两端皆减缘形成牙槽,而中部较大部分减缘则与一般玉璜不同。玉璜两面纹饰相同,每面以穿孔为中心,中间为一兽面纹,两侧各雕一龙,龙首一侧为凤喙,龙身旁布满凤羽。龙身外各雕四条相互虬曲蟠绕之龙。整件玉璜全部采用浅浮雕,两面共雕饰20条龙、4只凤鸟和2个兽面,即使穿系孔的周边亦浮雕出圆郭,不留空白,但构图饱满,密而不塞,给人以龙凤呈祥、龙腾万里之感,构图奇妙,工艺精湛,令人叫绝。玉璜自新石器时代出现后,造型变化较小,出郭、两端雕出龙首,璜体一般饰蒲纹、谷纹、卷云纹等。雕刻技法多为局部透雕或浮雕,也常使用线雕。
公元前2世纪
长17.5、宽10.2厘米
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玉龙出土于西侧是第5室,以新疆和田白玉雕琢而成,莹润有玻璃般光泽,法透明,局部有沁斑。造型为单体龙,身体卷曲,呈“S”形,又称“S形龙”。张须露齿,双目圆睁,鬣毛向两边卷曲,颈部以阴红刻出一圈绞丝纹,前肢曲折,爪趾锐利,呈尖钩状,龙尾上卷并平削,通体饰勾连涡纹。这件玉龙继承战国玉龙的雕琢风格,采用阴线刻、浮雕和局部透雕等技法,把龙潜深渊、蛰伏待时的意蕴刻划得淋漓尽致。玉龙眼睛下方有一钻孔,为佩戴时的系穿用孔,表明这件玉龙为佩饰。
汉 青玉镂雕龙纹饰
汉 青玉镂雕龙纹饰
神兽纹玉樽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高10.5厘米
1991年湖南省安乡县黄山头林场南禅湾西晋刘弘墓出土
湖南省安乡县文物管理所藏
玉质受沁呈粉白色。直筒形。器身有三道凹带纹将纹饰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设一对铺首衔环作器耳,器身浮雕螭虎、龙及乘云仙人。下部纹饰分成三组,分别以仙人与龙、虎与螭,龙与熊相对争斗为题材,平底下置三熊足。该器纹样繁密,神兽的形态亦多有变化,或引颈昴首,或怒目对峙翻转起伏,其间以流云作衬托,气势生动。此器出土於西晋荆州刺史刘弘墓。但从雕刻题材、碾工和艺术风格看,当为东汉时期的遗物,是当时玉雕工艺中的一件代表作。
蒲纹“宜子孙”玉壁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高20.8厘米
1982年山东省青州市马家冢出土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藏
壁扁圆形,上方镂雕双龙纽,纽中央镌隶书“宜子孙”三字。壁身饰蒲纹一周,外饰蟠龙纹。线条刚劲有力,高纽碾琢精工,为玉器中难得的佳品。
蒲纹“宜子孙”玉壁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高20.8厘米
1982年山东省青州市马家冢出土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藏
壁扁圆形,上方镂雕双龙纽,纽中央镌隶书“宜子孙”三字。壁身饰蒲纹一周,外饰蟠龙纹。线条刚劲有力,高纽碾琢精工,为玉器中难得的佳品。
飞熊玉水滴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通高7.7厘米
1984年江苏省邗江县出土
江苏省扬州博物馆藏
和田玉制品,造型为中空的坐姿飞熊,头顶部开圆孔,上置银盖。熊背有双翼,右前掌找灵芝草。
青白玉角杯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
通高18.4厘米,口径5.8—6.7厘米
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出土
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墓博物馆藏
玉色青黄,半透明,局部有红褐色斑。杯形如犀角,杯体和底雕卷云纹。
西汉青玉盒。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墓出土。广州市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质青翠,略显黄色。圆形,小圈足,盖面隆起,顶端连桥形纽,纽内绹纹圆环。造型优美。盖面上分三组纹饰,中心环钮处隐起八瓣柿蒂纹,向外两周饰变形勾连云纹。盖内以单线勾勒两只相对的凤鸟,线条流畅。器身花纹与盖相似,近足处饰绹索纹一周
。此盒精巧别致,纹饰华丽,碾琢精细光洁,是汉代玉器中的珍品。
透雕玉座屏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高15.6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北陵头出土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藏
玉质青白而略呈淡黄,间有赭斑。由四块玉组成双层座屏。两侧支架均为双联圆壁式,上下两壁各镂雕一盘龙。屏和上下两层,两端各有直榫插入支架上的铆孔内。上下层屏镂雕神话故事,似为传说中的东王公和西王母形象,另有凤鸟及羽人。
此种内容的图案在汉代画像砖中较流行,在玉器上较少见。此器造型亦为目前所仅见。
&&&&&&&&&&&&&&&&&&&&&&&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玉器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纷起,处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玉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抑制。在这一时期,玉器工艺比两汉显得萧条,传世或出土玉器也寥若晨星,做工也显得简略朴素,精工者极少。表明古代玉器史已由高度发达的、处于巅峰地位的两汉玉器工艺,渐渐向它的低谷滑落。同时又出现了向新功能、新领域转化的萌芽。隋唐时期国家强盛,经济发达,国富民强,也反映在玉文化的发展上,受到波斯文化的影响,隋唐玉器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造型和图案。佛教题材玉器有飞天,肖生玉有立人、双鹿、寿带、凤等,都受到当代绘画与雕塑艺术的影响。此时玉器加工技艺已趋成熟,砣法简练遒劲,突出形象的精神和气韵,颇有浪漫主义色彩。隋至盛唐玉器,不论是简练还是精琢,其处理都恰到好处,均可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
唐 碧玉雕花镜,直径7.1厘米,厚1厘米重119克。整体器形与唐代铜镜一致,镜面略隆起,镜背微凹,有三组隐起的牡丹花,用短小平行有力的阴线纹勾划,花形饱满,装饰性强。唐代铜镜较为多见,以玉做镜,目前仅知此一例。
唐 青玉龙纹璧。外径7.9厘米厚0.6厘米,内径3.2厘米重79克。青白玉,间有片状、点状黑色斑。扁圆体,中间有孔,以宽的阴线刻划二龙互相追逐,龙吻部略尖,口大张,拱背,尾和后肢相交缠,具有晚唐、五代至北宋初期龙的典型特征,与浙江五代吴汉月墓墓室的浮雕青龙相似。背面广素,有三对穿孔,为嵌件。
唐 墨玉马。长3.9厘米高2.5厘米,重24克。玉料灰白色间有黑色点状斑,圆雕。马跪卧伏,垂首,双耳直立,橄榄形眼,马尾盘卷,背至底部有一长方孔,体态丰满,具有典型的唐代风格。
唐 青玉云纹壁,直径12.3厘米重224克。青玉,带黑色斑点。古代为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所用礼器。主题纹饰为四朵如意云头,云头由花心、花瓣、花尾组成,云尾短而宽阔成飘拂状。云头整体弧形线段雕琢得优美流畅,每条弧形线段由多条小直线组合而成,其整体图案构思简练,布局合理,与陕西僖陵所出琉璃璧上的云纹相似,是件晚唐时期的代表作品。
唐 白玉云雁佩。长5.3厘米宽3.4厘米重15克。白玉,通体镂雕一云中飞翔的大雁,长长的双腿向后方伸展,双翅飞翔,雁翅和尾部以阴刻纹表示羽毛,三角形眼,雁的右侧饰有如意云纹,整体生动活泼,动感强烈,自然流畅。
唐—宋 青玉勺。长12厘米厚宽7.2厘米高1.8厘米重68克。
五代 玛瑙盏托。直径15.8厘米 高5.6厘米 重285克。玛瑙。器身内部带有红褐色的团状斑,整体造型为花瓣式,上部为立式弧形花口,口沿内收,圈足外撇,器的中下部刻为盘状,边沿用倭角处理,其造型优美,为五代特有
唐 玛瑙海棠式盏托。长15.5厘米 宽12.3厘米 高5厘米 重132克。玛瑙,月白色间有褐色团状斑。托上三分之二部份为椭圆形碗状,下三分之一为外撇的椭圆形圈足,在二者的结合部为外展海棠式板檐。板檐略呈弧状,器表面光素无纹,抛光精致,整器线条流畅优美,是唐代玛瑙器的精品。与陕西何家村出土的唐代窖藏玛瑙器皿的风格一致。
唐—北宋 白玉鹿饰件,宽5.8厘米高2.9厘米重47克。玉料洁白温润,单面凸雕,鹿伏卧,回首,云状角,橄榄形眼,双耳竖起,整器浑厚丰满,其时代应在唐到北宋之间。
唐代 壶门座玉棺。
长6.5、高4.8、前档宽3.5、厚档宽2.7厘米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现藏于法门寺博物馆
此棺位于水晶椁内,为五重宝函之一,以羊脂白玉琢制而成,形状犹如民间木棺,由盖,室,座三部分组成。棺盖为前宽后窄的拱弧形,盖前后各琢一道凹槽,棺体前端较宽高,后窄短,前后档呈半圆弧凸出,微向前倾,棺体上端两侧有轨槽,棺座和棺床呈一体,棺座两侧均镂空三个壶门,棺座前端镂空两个壶门,棺座后端镂空一个壶门,棺体四角和棺床四角相应位置均钻一孔,可插榫铆合。
唐代 水晶椁子
长10.5、高7、前档宽5.5、厚档宽4.5厘米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后室秘龛之内出土,现藏于法门寺博物馆
此棺为五重宝函之二。其形状大体如陕西现代民间木棺,由前宽后窄的拱弧形盖,略呈长方形的椁室,长方形的椁座所组成,盖,室,座分别各由一块水晶琢成,椁座四角各钻一孔,椁室四角均琢出圆棒状榫,椁座与椁室以榫铆相连,盖,档有子母口,椁盖顶粘有黄宝石与蓝宝石,前档贴有石榴叶状金花,此椁造型考究,工艺精湛。
唐代 玛瑙臼
长13.5、宽6.6、高3.7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深褐色,夹乳白缟带及缠丝等多种纹理的玛瑙。长椭圆形杯体,口沿微敛,腹部外鼓,下端内收,杯腔内底光滑,外底附一矮圈足,虽无雕琢纹样,但选用的玛瑙纹理自然交错,其美丽动人。
唐代 水晶八曲长杯
口沿长径9.6、短径6、高2.5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以透明白色水晶制作,其造型与白玉忍冬八曲长杯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前者有雕纹,而后者光素,有西方学者认为此水晶杯应是波斯萨珊的制品,但波斯迄今并未发现与此相同的水晶杯,而发现有与此相同的银器,因此,该杯可能是中国工匠以波斯萨珊银器为蓝本而作的仿制品。
唐代 羚羊首玛瑙杯
长15.5、杯口径5.9、高6.5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以酱红地缠橙黄夹乳白缟带的玛瑙制作,造型为弯角形杯,内腔深峻,杯口圆形,口沿下琢出两周凸弦纹,小端雕琢羚羊头,头上雕出两只弯曲的羚羊角,角尖接在杯口外侧,角上碾出凹槽,羊眼圆睁,眼球外凸,双耳后抿,口鼻端装有龙嘴形金帽,可以卸下,内部有流与杯腔相通,通体抛光。
匙长6.2、宽3.3、柄残长6.5厘米
陕西省礼泉县唐昭陵赵王李福墓出土,现藏于礼泉县昭陵博物馆
白玉,玉色纯净,匙面呈椭圆形,前端略尖,柄部分为两段,前组后细,并琢出台阶,通体抛磨,光素无纹。
唐代 镶金玉镯
直径8.1、孔径7、厚1.9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1对。玉色洁白,纯净,以金合页将三段弧形玉连为一体,玉质滋润,细腻晶莹,三段弧形玉等长,内弧壁平整,外弧壁上下沿内敛,中部雕琢成三圈凸棱,每段两端均包以金质虎头形合页,并以两枚金钉从内向外铆固,虎头之间亦以铰链式和合页轴相连,其销钉轴可灵活插入或拔出,以便关闭或开启,其设计之精巧,可谓鬼斧神工。
唐代 镶鎏金嵌宝珠玉镯
直径7、孔径6、厚1.7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1对。玉色青白,纯净,玉质温润细腻,三段弧形玉均是内弧壁平整光滑,外弧壁上下缘内收,中部雕琢成三圈凸棱,其中两段弧形玉的一端以鎏金铜片,包钉在一起,不能打开,其外缘制作成花朵形,中部花蕾高凸,内镶浅紫色宝石,第三段弧形玉的两端与前两段弧形玉的另外一端之间,则以鎏金铰链式合页轴相连,其轴可以抽出或插上,以便玉臂环开启或闭合,两合页外缘均制成虎头形,头向相背,料珠镶双眼球,头顶各嵌一枚浅紫色宝石。
唐代 花卉纹玉盒
长4.5、宽3.5、高1.4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宫城遗址内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青玉,表面呈浅灰褐色,盒盖盒身均琢成方形委角,有子母口可以扣合,盒内抛光,盒身,盒盖均剔地雕出花卉枝叶,在盒身,盒盖的侧面阴刻蔓草纹,盒盖,盒身顶端凸出部分各镂空一对互相嬉戏之鸳鸯,并作为盒之把手,盒身,盒盖下端侧面中部各钻一圆孔,嵌入金纽,以便开启玉盒
唐代 凤鸟海棠纹玉簪饰
长10、宽3.5、厚0.15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内兴庆宫遗址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白玉,青白色,薄片状。雕刻一束繁茂的枝叶。上端雕出形体较大的一只凤鸟伏栖在盛开的海棠花上,两面花纹相同,雕刻技法亦同上,枝茎上亦雕出小缺口,以便系之。
左:长6.7、宽1.7厘米
右:长7.6、宽1.7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电缆厂唐墓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白玉,青白色,表面有粉白色沁。两件形制相同,均为双股钗,钗前端近锥形,后端顶部呈弧形,此之隋代玉钗后端更为宽大肥厚。通体抛光。
唐代 嵌金丝玉佩
底边长4.8、高4.5、厚0.3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唐大明宫遗址内的孙家湾村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玉色雪白,润泽。扁平体,平面近似桃形,底边平齐,两侧为对称的三连弧边形,顶部为三角形,正面阴刻出图案化的长茎蔓草纹,其内嵌以金丝,金线上尚有黑色颜料,上端钻一圆孔,钻孔使错金图案略有伤残,背面光素无纹。
唐代 胡腾舞纹玉铊尾
长10.5、宽5.1、厚0.9厘米
陕西省礼泉县唐昭陵陵园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白玉,乳白色,圆首矩形,两面边缘均削棱,正面雕出一跳胡腾舞的男子。舞者长发卷曲,高鼻深目,面带微笑,上着圆领紧身长袖衣,腰系长裙,裙下摆饰花边,足蹬高筒靴,屈肘扬右手,左手摁于臀侧,双手均藏于袖中,右腿腾起,左腿微曲,肩披飘带,舞于圆毯之上。圆毯周饰垂索,其内阴刻一“田”字,背面方形一端削低一层,所切的平面呈圆把形和长方形,并在其上钻出五个隧孔,以便将鞓末端与其固定在一起。
唐代 狮纹玉带
方銙背面长3.6、宽3.4、正面长3.4、厚0.7厘米
圆首矩形銙背面长4.8、宽3.4、正面长4.6、宽3.2、厚0.7厘米
圆首矩形铊尾背面长5、宽3.4、正面长4.8、宽3.2、厚0.85厘米
带扣扣环长径5.6、短径3.2、环面宽1、厚0.7、扣针长3.1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白玉,乳白色,此玉带由狮纹方銙13,狮纹圆首矩形銙,狮纹圆首矩形铊尾,玉玦各一,总计16件所组成,带銙,铊正面雕琢出各种形态的狮纹。
唐代 九环十四銙蹀躞玉带
复原长度1.5米 方銙长3.2、宽2.9、厚0.3厘米 附环长径2.9、短径2.6、厚0.3厘米
柿蒂纹方銙边长3、厚0.3厘米有孔尖拱形銙底边长3、高3、厚0.3厘米圆首矩形銙长5.5、宽3、厚0.3厘米玉带扣长径4、短径2.9、厚0.3厘米圆首矩形铊尾长8.6、宽3、厚0.3厘米偏心孔环直径2.7、厚0.2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白玉,微泛青色,此玉带由附环方銙九,柿蒂纹方銙二,有孔尖拱形銙三,圆首矩形銙,玉带扣,圆首矩形铊尾各一,偏心孔环八,总计25件组所构成,结构完整,形制规范,通体光素
唐代 玉梁金筐真珠蹀躞带
复原长度1.5米 圆首矩形带銙长8、宽3.5、厚1.2厘米
圆形宝细銙直径3、厚1.2厘米玉梁宝细蹀躞饰上节长6、宽4.2、厚0.8厘米,下节畅.2、宽6、厚0.8厘米玉带扣长径4.8、短径3、厚0.6、扣针长3厘米
陕西省长安县南里王村唐窦皦墓出土,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青白玉,部分泛浅绿,此玉带表框皆以青白玉制作,框内为“金框宝细真珠装”。它由圆首矩形銙四,圆形带銙八,圆形偏心孔环一,忍冬形蹀躞带饰和玉带扣各一所组成。玉表框在唐代文献中称为“玉梁”,该玉带玉质温润莹秀,制作考究,“金筐宝细真珠装”豪华富丽,工艺精湛
隋代 金扣玉杯
口径5.6、高4.1、圈足底径2.9、金扣宽0.6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玉祥门外隋李静训墓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白玉,玉色纯净,玉质温润而富有光泽,杯作大口平唇,深腹,壁上阔下敛,平底,下有假圈足,口沿外一周镶金,白玉衬托金扣,黄白相映,富丽堂皇,造型优美。
隋代 镶宝珠金项链
周径43、垂珠长3.1厘米 重91.25克
陕西省西安市玉祥门隋大业四年李静训墓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项链由各镶10颗珍珠的28个球形饰所组成,金球分为左右两组,每组14个,各球之间用金丝编织的链索连接,在两组金球链索之顶端各有一方形金饰,内嵌“青金石”。项链下端有五件垂饰,居中为圆形金饰,其内嵌有红色鸡血石,鸡血石一周有24颗珍珠,左右两边各连接一四边内曲的方形金饰,其上皆嵌有蓝色珠饰,最下端挂一心形蓝色珠饰,其边缘的金饰作三角并行线凹入状。
唐代 花形玉簪首
长2.42、宽1.42、厚3.5厘米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唐墓出土,现藏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羊脂玉,月白色,微黄。整体雕刻,单面雕。器表雕刻两层,下层枝叶较为简单,上层花朵为两枝,相邻的花缘叠压,表现出花繁叶茂的形象
唐代 水晶坠饰
长4、宽2.6、厚1.2厘米
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州区南郊乡羊坊村史索岩夫妇合葬墓出土,现藏于固原博物馆
形状不规则,上嵌水晶。水晶泛蓝,表面鼓起,上有几处凹痕。水晶之下为一鎏金底托,下部稍翘,上有一短柄,柄环已残。
魏晋时期 玉笄
长10、宽0.6、厚0.5厘米
青海省西宁市南滩砖瓦厂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白色,玉质细腻温润,晶洁透亮。四棱柱长棒菜。一头大浑圆,一头小而尖。素面,通体抛光。
魏 镶绿松石金耳环
直径4.8厘米
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州区三营镇化平村北魏墓出土,现藏于固原博物馆
1对。金耳环内镶嵌绿松石与珍珠,错位排列,数量不等。
魏晋时期 玉纺轮
直径5、厚1.2、孔径0.5厘米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所。
青玉质,侵蚀严重。扁圆体,中心穿一圆孔。素面
大理国(937-1253年) 琥珀塔
高4、底径2.9厘米
云南省大理市三塔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深红色似枣红色,微透明,可依稀见其晶体内的冰裂纹,圆丘形舍利塔身上有锥形塔刹,底内凹似碗,圈足底。
大理国(937-1253年) 玛瑙念珠
枣核形珠最大件长3.2、直径0.9厘米
球形珠最大件直径1.8、最小件直径0.5厘米
云南省大理市三塔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1组27枚,多圆球形珠,另有枣核管形,扁圆管形珠,其色以红白相间及褐白相间的多色珠为主,也有几粒为棕红,褐色的单色玛瑙珠
大理国(937-1253年) 孔雀石珠串饰
管珠长2、直径1.1-1.8厘米
枣核形珠最大件长2、直径1.4厘米
云南省大理市三塔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1串12枚,形态各异,打磨,抛光较粗糙
大理国(937-1253年) 水晶杵
长6.3、球径2.1厘米
云南省大理市三塔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晶莹剔透,杵形,柄作圆柱形,杵为多棱圆球状,杵为佛教施法之法器。
大理国(937-1253年) 观音石雕像
通高14、像高10.9、座最宽7.5厘米
云南省大理三塔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大理岩,白色泛黄,表面光洁滑润,有蜡脂光泽,像身与座分别雕成,以木签相插接,为观音像,像后饰银质火焰状背光,观音坐于石台座上,口施朱色,眼施墨色彩,右手拈巾,左手抚座,身披的帔帛,佩挂的璎珞随身姿自然垂落,显得姿态优美。
大理国(937-1253年) 水晶佛像
高7、底座宽2.1-5厘米
云南省大理市三塔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晶莹剔透,阿閦佛像,结跏趺坐,高鼻深目,身着袒右肩袈裟,右臂伸直置膝上,右手手心向上,平置腹前,结予愿印。
广东省韶关市罗源洞张九皋墓出土,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青玉,玉质莹润,颜色泛青,呈三菱形,三面磨光,与玉猪同出,可能也是玉握的一种。
广东省韶关市罗源洞张九皋墓出土,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青玉,以简练刀法刻出卧猪形态
唐代 人物抚鹿纹玉佩
高7.7,宽4.3,厚1.1厘米
江苏省无锡市南郊邓湾里顾林夫妇合葬墓出土,现藏于无锡市博物馆
青白玉质,沁泽如甘栗,遍布牛毛纹,椭圆形状,中间较厚,边缘稍薄,通体以浅浮雕技法,琢刻人物抚鹿图,人物,侍童,神鹿错落有致,神情并茂,旁边以卷草云纹装饰,浑然一体。
南朝早期 玉马头
长4.7,宽1.3厘米
江苏省南京市光华门外石门坎墓葬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青白玉质,通体沁成褐色,表面带白斑,圆雕成马首状,形象生动逼真,颈部简化,较短,似可嵌入它物,可能为杖首饰玉。
南朝 水晶球
江西省南昌市郊京山南朝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透明无色。圆球形,光洁透亮,有多处小疤痕。
大件长18、宽3.5、厚0.4厘米
小件长7、宽2.5、厚0.4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郊京山南朝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2件。青白玉,光素无纹,杂有黄褐色斑点。一大一小,造型完全相同。呈扁平状云头形,上端呈弧形,中间雕琢有三个弧形,并钻有一小圆孔;下部两端圆弧形,上部正中和下部两个凸脊上各钻一小圆孔,以作系挂之用。
东晋 玉剑珌
长3.2,宽2.1,高1.9厘米
江苏省南京市仙鹤门外仙鹤山6号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白玉质,保存较好,内有长条形凹槽,两侧各有一小穿孔斜向与凹槽相通,便于固定,两面浅浮雕兽面纹,玉剑首,剑格,剑璏,剑珌同出一墓,同系一剑,系同块玉料琢刻,图像工艺稍逊,应是东晋时作实用玉。
东晋 玉剑璏
长9.1,宽2,高1.6厘米
江苏省南京市仙鹤门外仙鹤山6号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白玉质,局部有褐色沁斑,光洁滋润。形体扁平,修长,下面突出长方形穿孔,表面高浮雕一对螭龙纹,大小相配,嬉戏相对,并用阴线刻绘螭龙细部,形象较为生动
东晋 心形玉佩
长9.6,宽8.6,厚0.3-0.4厘米
江苏省南京市仙鹤门外仙鹤山2号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青白玉质,中间纯白,两边沁泽呈褐色,主体呈心形,顶端起尖,底部微孤,一面浅浮雕一游动的螭龙,中透圆孔,两侧透雕尽情嬉耍的龙,凤,并附以祥云,衬托出龙,凤的动态之美。
东晋 玉带钩
小长5.9,宽1.6,高1.9厘米
大长6.5,宽1.6,高1.8厘米
江苏省南京市仙鹤门外仙鹤山2号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2件。白玉质,质地光亮细润,保存完好,形态基本一致,大小略有不同,曲首弯钩形,以螭首作钩首,钩腹舒缓,钩腹中间琢磨二道突弦纹,形成三块叶形弧面。
玉钱、玉龟 五代
玉钱:直径2.5厘米
玉龟:长2.3厘米
浙江省杭州市雷峰塔地宫出土,现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钱为白玉,表面微沁为棕黄色,一面仿铜钱刻“开元通宝”字样,另一面为素面,玉龟灰白色玉,表面有红色土沁。为立体圆雕,龟的形象雕琢细腻生动。
玉善财童子 五代
高8.8,宽4.5厘米
浙江省杭州市雷峰塔地宫出土,现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白玉,有棕黄色沁瑕。扁平圆雕,头大后脑突出,眉眼鼻口及耳廓内均以阴线刻成,内穿肚兜,外着无领袖米字纹天衣,下摆飘逸,足登高靴,立于祥云之上,双手叉腰,俯视凡界,底座为扁方形,中有长方形插孔,用阴刻与浮雕结合的手法,雕琢九山八海纹。
玉观音 五代
浙江省杭州市雷峰塔地宫出土,现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白玉,边缘有棕黄色沁瑕。观音头戴宝冠,身着天衣,结跏趺坐于如意云头之上。
高4,口径8.7厘米
河南省伊川县鸦岭唐墓出土,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玉色青中泛白,直口,圆鼓腹,圈足。钵内底刻饰网格纹,通体抛光。
玉鸳鸯、玉饰 五代
鸳鸯:长3.7,高2.6厘米
玉球:高1.8,直径2.1厘米
浙江省临安市玲珑镇康陵出土,现藏于临安市文物馆
白玉。鸳鸯由身,翅和尾组合而成,原本是用细铜丝将各部分连缀而成,尾缺失;玉球饰由上下两个半球组合而成,以铜丝串连,中空,外表刻莲瓣纹;球体下端用铜丝连缀一瓜子形下玉坠。
玉杯 三国曹魏
高11.5,口径5.2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西区曹魏正始八年墓出土,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玉色白中泛青,玉质莹润,光洁,杯为直筒形,直口,柄形高圈足。通体抛光
玛瑙璧 西晋
直径9.7,孔径2.8厘米
河南省偃师市山化乡玉瑫村出土,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透雕勾连盘龙纹,通体抛光。
玉带銙 唐至辽代
长4.15,宽4.9,厚0.63厘米
安徽省合肥市省粮校工地出土,现藏于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青玉泛灰色,器呈扁平长方形,正面浅浮雕两鹿对卧于菩提树旁,昂首对视,四肢蜷曲于腹下,双鹿中间有一三角形山石,山石上阴刻菩提树干,背面未抛光,四角各钻一对牛鼻孔。
玉耳杯 南北朝
长径16.95,短径9.8,宽13,高4.8,壁厚0.15厘米
安徽省芜湖市月牙山3号墓出土,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青白玉,受沁严重呈灰白色,仿漆耳杯形制,杯口作长椭圆形,平口,左右各有一月牙形耳,弧圆腹,假圈足,平底,杯内一侧有一类似横隔挡的痕迹,素面无纹,外壁抛光,亮泽。
外径6.8,内径2.8,厚0.6,孔径0.12厘米
安徽省马鞍山市慈湖乡林里村六队东晋墓出土,现藏于马鞍山市博物馆
一侧有两个穿孔,另一侧一个穿孔,素面。表面能看到打磨形成的牛毛状打磨痕。
饰金玛瑙球 六朝
高2.74,直径2.35厘米
安徽省当涂县青山六朝墓出土,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紫色,玛瑙纹理清晰,球形,中间贯穿一孔,顶与底部各饰一花瓣形金饰片,上端有一环形纽,通体抛光亮丽。
玉耳饰& 渤海时期(698-926年)
直径2.65、孔径0.97、厚0.32厘米
黑龙江省宁安市莲花乡虹鳟鱼场渤海墓葬出土,现藏于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白色,夹杂黑色沁斑。器体呈圆形,两面光平,中部钻一圆玘,内缘一侧外凸,形成较窄的凹弧。通体抛光
玉骨朵 汉魏时期
外缘直径8.92-9.43、高4.58、孔径1.64-1.85厘米
黑龙江省宝清县夹信子乡光辉村出土,现藏于宝清县博物馆
黑色。主体呈圆形柱状,上、下两面磨光,中部自两面对钻一道长孔,体外侧伸出三层尖角,每层七个。
长9.7,宽4.3厘米
山西省寿阳县贾家庄厍狄廻洛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青玉,有光泽,扁平体,蝙蝠形,上端有一孔,下边沿有孔三个,正面线刻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鸟,空间以云纹点缀,背面线刻火焰状的云纹。
玉哀册 唐代
长28.4-28.6,宽2.8-3.2,厚1.4厘米
北京市丰台区王佐乡唐代史思明墓出土,现藏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汉白玉质地,共出土44枚,残断较严重,仅8枚完整。玉册形制规整,上下两端1.5厘米处均有3毫米直径的小孔,以便彼此连缀,每枚玉册均有阴刻行书体文字,字口内填金,其中七枚玉册背面极浅细的刻划有“哀”字,一枚玉册的背面有磨痕,仅可辨认一个“七”字。
山形玉摆件 唐代
长17.7,高9.3厘米
北京市丰台区王佐乡唐代史思明墓出土,现藏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青玉质,略带有石性。山形片状,整器有自然黑白纹理,正面随料材琢为五峰山形,微有起伏,以示沟壑交纵,两边基本对称,背面平,有磨痕。
北京市昌平区清河绒毯厂外窑堆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白玉质,润洁光亮,方孔圆钱式,钱廓微隆起,两面碾琢减地阳起楷书,一面为“野游重光”四字,一面为“疾疫鬼名”。字纹中夹有土锈,玉币方孔,边廓的锐感及“野”字虽有汉代遗风,但琢刻的朱文楷书,字体方正清雅,刀法平直流畅,正是六朝时期篆刻的特点,这枚玉币为辟邪乞福而作,后作冥钱。
长5厘米 宽2.8厘米 重10克
白玉,质地温润。圆雕,鸟飞翔状,双翅外展,以平行阴刻线表现羽毛。双腿伸直并拢,圆坑眼,凹处镶嵌绿松石。整体动感较强,形象稚拙可爱,此佩与唐代金银器上的鸟纹有相似之处,如陕西省何家村窖藏、陕西省光天县背阳村窖藏等
青玉鹿 唐—北宋
长4.5厘米 高2.9厘米 重36克
青白玉,局部有黄褐色条状斑。圆雕,鹿跪卧状,四肢收于腹下,头部上扬,橄榄形眼微突,灵芝状双角,背部至底部有一长方形穿孔。鹿体态丰满,从器型的风格上看与北京首都博物馆的北宋玉鹿有相似之处。
青玉闢邪 南北朝
长5.5厘米 高4.1厘米 重73克
青白玉,圆雕。昂首挺胸,圆眼突出、宽长眉、宽鼻头,张口露齿。云形耳,独角。腹部有羽翅,成跪坐状。形象生动。造型与南北朝石雕兽相似。玉闢邪又称异兽或独角兽。造型奇特,战国汉魏时期是制作神怪异兽的鼎盛时期。
白玉云龙佩 唐
长5.5厘米 宽3.5厘米 重38克
白玉、质地温润。圆雕,龙为行走状,弓背,一爪前伸,举至吻前,尾与后足交缠,下有四组云朵。此种形象的龙纹,唐代晚期、五代、辽均有出土物佐证。
白玉龙首 唐
长6厘米 宽1.7厘米 高1.9厘米 重35克
青白色。巨目宽眉长吻,口微张,口角处有一对穿孔,双耳后抿,头顶生有细长双角,角端捲角,眼珠、鼻孔、角端分别有圆点孔。整器呈长方形,外缘轮廓线条分明刚健有力,细部的刻划如毛发、胡须等以阴刻线纹处理,流畅准确。陕西西安南郊曲江池村出土的玉龙首,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玉龙首,西安唐长安城遗址麟德殿石螭首等,均与此龙首风格相近。
玛瑙伎乐人物带饰(三件) 唐
长5.2厘米 宽5厘米 总重158克
这是整套玉带中散失的三块,用玛瑙制成。纹饰为唐代独有的胡人伎乐纹。三块带銙上碾琢的人物均为高鼻深目的西域人形象,分别手持“杖雞娄与牢”、“曲颈琵琶拍板”盘腿於毯上作奏乐状,带銙背面均有四组对穿燧孔,用於穿钉固定在革带上。
白玉龙形簪柄一对 唐
长5.5厘米 宽3.6厘米 总重14克
青白色。扁平薄片状,成型对开法制作,单面作功,背面光素,正面龙拱背行走状,一爪捧火球至口中,龙发及长角后展,龙身下饰如意云纹。龙尾处似不完整,应是与其他金属镶嵌作簪柄或金、银步摇上的嵌饰。
白玉双孔雀纹梳子背 唐
长12.6厘米 宽4.6厘米 重24克
青白色玉,局部有褐色沁。半圆薄片状,双面压地隐起雕一对孔雀。孔雀尖嘴、圆圈眼,昂首挺胸呈展翅欲飞状。孔雀的尾、翅等部位用平行的短阴线表现,这是受唐代已成熟的绘画中的线描手法影响,也是唐代玉雕特色手法之一。
战国 玉蚀花瓍管
唐 青玉武士像
透空龙纹白玉鲜卑头
南朝宋元嘉七年(公元430年)
上海博物馆藏
白玉,质坚硬蕴亮。碾琢透空的龙纹装饰。背面镌阴文:“庚午,御府造白玉()带鲜卑头。其年十二月丙辰就,用功七百。将臣范许,奉车都尉臣程泾,令奉车都尉阁侯张余。”从铭文记录的干支记年和所涉及的官职人员,可以确认该作品为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御用品。
旧说:鲜卑,()带头也;由该作品铭文得到证实。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制铜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