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家户收费站费王海滨村干部名单

(责任编辑: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7 邮箱:北大渠乡八家户村住村工作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三年规划(年)
发布时间: 11:17:54.0&&来源:县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作者:&&浏览次数:270&&最后更新:首届乌鲁木齐市道德模范评选投票规则及候选人名单
[导读]为广泛征求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首届乌鲁木齐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今天在乌鲁木齐晚报和红山网刊登正式候选人的事迹,面向社会进行公示,接受干部群众和社会监督。20多年的诚信立足,真抓实干,张有胜已成为新疆蔬菜行业的领头人,他先后荣获“乌鲁木齐市商业工作先进个人”和“自治区商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为广泛征求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首届乌鲁木齐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今天在乌鲁木齐晚报和红山网刊登正式候选人的事迹,面向社会进行公示,接受干部群众和社会监督。同时刊登首届乌鲁木齐市道德模范选票、投票规则,接受公众投票。公示和投票从即日起到日止。投票请寄至:乌鲁木齐市南湖东路30号市委宣传部宣教处,邮编:830063。对候选人若有意见,可在7月15日前向组委会办公室反映,通信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湖东路30号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邮编:830063;电话:,;电子信箱:。
  首届乌鲁木齐市道德模范评选投票规则
(示意图 打印无效)
  1.候选人代码由英文大写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中,字母A(敬业奉献模范)、B(助人为乐模范)、C(团结友爱模范)、D(诚实守信模范)、E(见义勇为模范)、F(孝老爱亲模范)代表道德模范类别,数字(如01~28)代表候选人序号,候选人以姓氏笔画排序,投票时填写候选人代码即可。候选人的代码分别为:A1陈彩云、A2阿巴尔·加马力、A3范从平、A4赵秀娟、A5贾翠花、A6赛力克哈孜·热合曼、B7尤佩纪、B8艾则孜·尼亚孜、B9许英、B10周亚、B11常万长、B12崔逢春、C13王开志、C14李振西、C15阿西耶·乌拉音、C16努尔艾力·艾木都力、C17茹克娅·托乎提、C18谢彦林、D19马胜利、D20张有胜、E21年随有、E22张新平、E23苗小军、F24王学玲、F25朱见宝、F26吐尔逊·艾山、F27陈保金、F28傲英。
  2.选票必须填写投票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或军人证件号码),16岁以下公民填写户口本上的身份证件编号。填写错误、重复填写或者空白,选票无效。
  3.每人只限填一张选票,填写时,请用碳素笔或圆珠笔将所选候选人序号后的“○”涂黑,涂黑部分复印无效。
  4.受他人委托代投票的,选票应写明委托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否则选票无效。
  5.凡已在乌鲁木齐晚报上投票者,不得在红山网上投票。从乌鲁木齐晚报上剪下的选票有效,选票用A4纸复印有效,但复印的选票必须与原票样大小一致,不得缩放。一封信件只能投寄一张选票,超出者按一张选票计算。
  6.选票请寄至:乌鲁木齐市南湖东路30号市委宣传部宣教处,邮编:830063。投票请注明“首届乌鲁木齐市道德模范选票”字样。
  7.选票截止时间:选票在日前(以当日邮戳为准)寄达有效,过期无效。
  首届乌鲁木齐市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简介
  一、 首届乌鲁木齐市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6人)
  陈彩云,女,汉族,1956年9月生,中共党员,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司法所所长。
  板房沟乡白杨沟村的哈萨克族未婚青年哈不力从企业下岗后无所事事,总是提出要与父母分割财产这种有悖于哈萨克民族习惯的要求,双方多次发生口角,后来发展到用刀威胁、逼迫父母分家产的地步。陈彩云了解情况后,没有立刻进行调解,而是用拉家常让老人和儿子意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最终,父母理解了儿子的想法,儿子也表态分家后一定勤劳致富、孝敬父母。陈彩云当场为他们草拟了家庭财产分割协议,通过后续随访,现在哈不力走上了致富路,父子关系融洽。
  “用我们的热心和热血温暖一颗颗冰冷的心”这是陈彩云对待“两劳”释放人员的工作理念。合胜村的黄某刑满释放回家,一无所有,陈彩云从解决他的住房、生活费、承包地、划拨宅基地、种地所需的种子、化肥到协调减免建房手续费一件一件帮他协调办理。现在,黄某除种地外,还当上了建筑工程小老板,过上了富裕安定的日子。
  2008年5月,农民工陶用武在建筑施工中不慎从架板上跌落造成八级伤残,后就伤害赔偿纠纷诉至乌鲁木齐县人民法院。其间,身无分文的陶用武多次产生轻生念头,陈彩云将其接到自己家中,安排食宿,并耐心做他的思想工作,同时协调县法院在12月底执行回部分案款,使他能够回老家与家人团聚。
  2006年陈彩云被自治区司法厅评为“人民调解先进个人”,2007年自治区司法厅授予她个人三等功荣誉,2010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荣誉称号。
  阿巴尔·加马力,男,维吾尔族,中共党员,1948年5月生,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东沟乡高崖子村村医。
  阿巴尔·加马力兼任东沟乡高崖子村、月牙湾村的村医一干就是44年。他每月只有200元的工作补助,但只要病人需要,他从未推托,家里的农活基本由妻子承担。有一次,妻子在地里边干活边哭:“不去不行吗,干了这么多年,白天晚上都休息不了,还穷。”“不干咋办呢?有人病了,我就得去啊。”他家的电话号码,村民们说是村里的“120”,都能脱口而出。可是他的小女儿患精神分裂症三年了,因为没攒够医药费,他只能将孩子关在屋里。
  为了减轻农牧民看病负担,他自学了针灸,村民们的牙疼、头疼,经他一扎就不疼了,看病只要没用耗材和药品,就一律不收费。2011年11月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阿巴尔赶到牧民努尔汗家,小心翼翼地亲自为她的小女儿服糖丸,上马离开时,他两次发力才跨上那匹陪伴他近十年的老马。从乡卫生院领上药赶到患者家,他骑马至少要走两个小时,这条路他已不知道走了多少遍。30年前,他骑马给牧民看病时将腿摔断了,天一冷,疼得更厉害。村里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由衷地说:“没有他,我们活不到这么大岁数……”
  日,阿巴尔作为新疆唯一被推荐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和全国各地192位乡村医生一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和表彰。
  范从平,男,汉族,1961年9月生,中共党员,乌鲁木齐县托里乡乌什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原先的乌什城村村民多年只种植单一的粮食作物,这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打铁需要自身硬”,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农耕生产行家里手的范从平上任后首先努力钻研各类产业政策,带领支部一班人,进组入户摸底,详细记录各家各户的生产情况,广泛征询村民意见,最终提出将乌什城村作为首府的“菜篮子、肉篮子”的发展构想,把蔬菜种植和牲畜养殖作为全村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使蔬菜种植见效快,他决定引进洋葱种植技术。许多村民不敢尝试,他就挨家挨户做工作,在村里举办洋葱种植技术免费培训班,对种植户引种、化肥、育苗、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等工作进行长期跟踪指导;手把手地向少数民族村民教授种植技术,帮扶他们发展生产,带领他们共同富裕。全村经济总收入由2006年的3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2217万元,人均收入8345元。
  范从平通过培养一批致富骨干,再进一步鼓励致富骨干积极加入党组织,发挥他们先进事迹的示范作用,向群众传达党的路线和政策,使群众逐渐形成感恩的心,心向党组织。他还组织村里开展各类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和娱乐活动,党员干部和村民们在活动中了解国家大事和各类惠农政策,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村里面貌焕然一新。村里民族成分多样,范从平长期坚持向群众讲述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先后制定了反恐应急预案,建立民兵应急防暴队伍,动员全村群众开展了群防群治工作。近年来刑事案件发案率逐年降低,社会稳定和谐,至今无一起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发生。
  2003年至2004年,范从平同志先后荣获“自治区农村青年致富状元”等荣誉称号。
  赵秀娟,女,汉族,46岁,中共党员,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主任。
  12年来,赵秀娟为打造97.4交通广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每年组织策划四十多次特别节目及大型公益活动。2005年、2007年,通过 97.4交通广播,先后为出租车司机苏晓丽患白血病的女儿以及患癌症的哥冯晓龙举办募捐活动,共募集善款40.2万元;汶川地震发生后,她策划了“抗震救灾”系列特别报道节目,向社会发起募捐活动,筹集善款35万元。5月18日又发起“真情涌动 爱在边城”大型赈灾义演活动,共募集款、物元;日,她带领97.4交通广播携手新疆慈善总会等部门共同发起“温暖 2010-救助优秀大学生付伟鹏”的募捐活动,使付伟鹏得到及时治疗并重返大学校园;2011年1月,赵秀娟在“抗严寒、 暖人心”活动中,带领媒体人在红山体育馆等三个地点举行“97.4交通广播好司机联盟”活动,两天内共有1300辆私家车主参加到活动中,缓解了市民出行难题,这一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节目报道。
  赵秀娟分管97.4交通广播以来,该节目先后获得国家、自治区和市级“巾帼建功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由她策划、编辑的40多篇作品分别荣获新疆广播新闻奖的一、二、三等奖。2006年,她获得”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贾翠花,女,蒙古族,1969年2月生,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
  一年冬天,贾翠花所在的重症精神科男病区收治了一名有严重幻觉、妄想及冲动伤人等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这名病人对给他喂药和翻身查体的护士张嘴就咬,又踢又打,科室其他医护人员都面露难色,贾翠花却连续十几天日夜守护在病人身旁,始终用温柔的言语、会心的笑容治疗患者疾病,也温暖着他的心。
  贾翠花能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双语服务”为她的护理工作开辟了绿色通道。一年夏天,科室来了一名患有抑郁症的维吾尔族小伙子,病人和家属都不懂汉语,无法与医生沟通,她主动担任起翻译工作,并用维吾尔语为患者做心理护理,一有时间,她就陪病人下棋、打牌、聊天,从生活、身体和精神各个方面给予病人护理关怀,小伙子痊愈出院那天,家人拉着贾翠花的手千恩万谢。2010年2月,一位七十多岁患有老年痴呆症及其它多种重病的维吾尔族老人转诊到四医院急诊科,贾翠花每天坚持给老人翻身,按摩,换药,查找资料,寻求新的褥疮护理方法,半个多月过去了,老人的褥疮渐渐愈合,病情也稳定了,虽然患有老年痴呆症,可是一见到贾护士长他就会开心地笑起来。
  贾翠花十分注重总结积累自己先后在戒毒科、康复科、精神科、急诊科等临床一线从事护理工作的经验,并应用到临床带教和新护士的培训中。她还利用业余时间为躁动、谵妄病人自创了保护约束手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事护理工作二十六来,她从无差错事故及投诉事件发生,先后12次荣获市、局、院级先进工作者。
  赛力克哈孜·热合曼,男,哈萨克族,1956年12月生,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柏杨河乡邮递员。
  1976年,年仅19岁的赛力克哈孜从铁厂沟邮政支局局长手中接过一个邮递包,成了一名牧区委代办的邮递员,在牧区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人闲他不闲,人忙他更忙”一干就是30年。百姓称他是牧区的“绿衣使者”,为千家万户送去春天般的温暖。赛力克哈孜从正式挎上邮包的那一刻,就暗暗告诉自己把邮件报纸安全及时送到农牧民手中是自己光荣神圣的职责。他负责柏杨河乡阿合阿德尔、柏杨河、玉西布早、独山子、红柳、梧桐窝子六个村和20多家大大小小煤矿的邮件、报纸的投递工作。每天天不亮,赛力克哈孜就骑马从柏杨河的家出发到十几公里外的铁厂沟邮政支局领取邮件,再马不停蹄地赶回来。有时他顾不得下马回家吃口热饭,随便啃几口干馕就去投递,为牧民递上信件或包裹后,又赶往下一家。牧民家里经常没人,就送第二趟、第三趟。工作34年来他日均骑马行走30多公里,累计走了30多万公里,从没有接到一起用户投诉。
  “哪里有风,哪里就有我黑走马的身影,凡是梦想,骑上我的黑走马就能到达……”这是赛力克哈孜在路上最爱唱的一首歌。曾经那个高大英俊的哈萨克青年如今已是饱经沧桑、头发花白的老人,但那个已经更换了十几个始终跟随他的绿色邮包却依然挎在胸前。他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普通的邮递员,一个被当地群众称为“拿金子都换不来的人”。
  二、 首届乌鲁木齐市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6人)
  尤佩纪,男,汉族,1957年1月生,中共党员,新疆旅游出租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雷锋车队队长。
  尤佩纪有一个特别称号“出租行业居委会主任”,“有困难,找尤队!”已成为乌鲁木齐很多出租车驾驶员和特困市民的口头禅。2003年雷锋车队成立至今,他的手机号码始终24小时挂在118114的咨询平台上。
  乌鲁木齐市东南化工厂采购员在西山遭遇歹徒殴打、抢劫,路过此地的尤队长下车救助并被歹徒打伤,他不顾伤痛驾车到派出所报警,拉着民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追捕,将歹徒全部抓获;一次,尤师傅最终通过97.4广播电台找到了将装有护照、国际联航机票和84000美元等重要物品的挎包遗失在自己车上的一名外籍女乘客,归还了失物;当尤师傅将乘客遗失在车上的20多万元物品和单据完璧归赵时,乘客给他2000元现金以示感谢,他却将这笔钱捐给了特克斯县遭受特大暴雨洪水灾害的少女夏丽帕;尤师傅倡议全社会为夫妻双双身患癌症的哥冯小龙举办了“爱的传递——延续生命”大型公益募捐活动,募集资金24万元;汶川地震发生后,除了向灾区捐款,他还组织雷锋车队在5月19日全国哀悼日和全国人民一起进行悼念活动;他策划实施的“免费接送高考生”、助残日向残疾人献爱心、大年初一免费乘车、为福利院给老人送温暖、为SOS儿童村孩子过六一等活动,在社会上反响很大。
  2011年,尤佩纪荣获自治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
  艾则孜·尼亚孜,男,维吾尔族,1949年8月生,中共党员,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灯草沟村八组村民。
  艾则孜8岁时父母双亡,在孤儿院长大的他从小就怀有一颗感恩社会的心,开煤矿富裕起来后他投入很多精力扶贫帮困。哈萨克族牧民胡斯曼是残疾人,家庭困难,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艾则孜了解这一情况后,出钱为他检查身体,多年来一直为胡斯曼一家免费提供住房,还经常送去面粉、清油、衣物等生活物品,并为他家缴纳每月电费和子女的学费等。几年前,艾则孜收养了一名三岁的汉族女孩,把她当做亲生女儿一样抚养。艾则孜的妻子患有结核病,当他看到邻居困难户尔肯母子也患有结核病,便经常送去药品、生活必需品和钱等。尔肯母子病逝后,他又送去800元丧葬费,并动员街坊邻里为他们捐款。他还无偿将自家的耕地提供给有困难的邻居耕种。
  艾则孜的口袋里总揣着一把剃头刀,免费为八家户村的孤寡老人剃头、刮胡子。每年,他都开着小四轮拖拉机无偿为八家户的五保户们送去一车煤。当他了解到板房沟乡教育资金、过冬煤炭短缺时,又无偿为板房沟中学提供价值5000元的过冬煤,并连续两年向灯草沟学校捐款共10000元,为学校的体育教师和运动员捐助运动衣等财物。1995年煤矿停产后,艾则孜老人一直居住在延安新村社区,这里一直没有公厕,他在自家院子里修建了一座公厕,免费供大家使用,并每月花500元请专人打扫卫生。他还主动出资清理社区垃圾11车,并在回填后的垃圾坑上面种了50多棵果树,现在果树枝繁叶茂,成为当地居民环境保护示范点。
  许英,女,回族,1958年9月生,中共党员,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环保局干部。
  二十多年来,许英先后捐助82名孩子上学,资助金额8.3万余元,她用金子般的心,亲人样的情诠释着爱心,引领着善心,感动着人心。199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许英得知农十师184团的一些孩子因为贫困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在得到爱人的支持后,她很快联系捐助了5名孩子,捐助学费达5000元,从此开始了她的捐资助学之路。1998年,她资助了达坂城区西沟乡中心学校11名家庭极为困难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全部费用,十年间,许英和爱人陆续资助了西沟乡希望小学60多名困难学生完成小学至高中阶段的全部学费。2001年至2003年,她为乌鲁木齐市SOS儿童村的孩子捐献了价值8000余元的物品。2004年,她为伊宁县五一公社的老年活动中心捐款1000元。2008年的一场车祸夺走了丈夫的生命,在悲痛欲绝的日子里,许英也没有忘记西沟乡的孩子们,她不仅继续资助贫困学生,还呼吁身边的朋友、同事甚至网友来关注这些困难群体:在她的感召下,新疆金丝路旅行社的热心人士常年为西沟乡小学捐赠学习用品;一名上海网友资助了西沟乡37名困难学生的学费和大量生活用品;她还联系新疆艺术学院的大学生们利用暑假到西沟乡小学为孩子们进行公益演出……
  此外,许英对少数民族邻居、社区孤寡老人和素不相识的外来务工者也都给予了无私物质帮助。
  周亚,男,汉族,1964年5月生,中共党员,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旅游学院教师。
  周老师是一名注册的社区志愿者,他关注弱势群体的事迹先后被新华网、新疆电视台、《新京报》、《美国侨报》等60多家国内外媒体报道。2007年2月,他在进行社会调研时发现幸福路街道一些下岗职工孩子的数学成绩不太好,在详细了解了孩子们的需求后,他利用自己的特长,免费举办了寒暑假辅导班。2007年以来,他放弃了假期的休息时间,义务为孩子们授课168课时。作为社区志愿者,周亚把居民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办,他协调解决了社区长期没有物业、治安混乱的问题;反复协商帮助老人追回经济损失;他义务进行司法调解30多件……
  2009年乌鲁木齐各大媒体报道了好心的哥李伟身患疾病无钱医治的消息,周老师毫不犹豫地捐了1000元钱,李伟去世后,他又为其家属送去了200元慰问金。2008年9月,幸福路社区贫困居民张义出了交通事故,而他借别人的车又没有买保险,车上五位受伤农民工的医药费等全无着落,周亚得知了这一情况后,当天就从银行取出5000元钱捐助给他,让他安顿受伤农民工住院事宜。近年来,他个人向社会上各族困难居民捐款4万多元,作为一名中等收入的普通教师来说,实属不易!
  常万长,男,汉族,1982年10月生,中共党员,现为69246部队53分队战士,上士军衔。
  作为一名普通战士,常万长入伍12年和无偿献血这项公益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坚持每月无偿献血一次,献血28300毫升,以每200毫升为一个治疗单位,这些血可以救助140多个危重病人。从2001年5月开始,当时津贴只有120元的常万长每月却将省吃俭用的100元钱按时送到乌鲁木齐市64中两名贫困学生手中,12年来,他在家属无工作、母亲年迈多病的情况下,先后资助驻地3所学校的14名贫困生,累计捐助金额达23200元。他说:“奉献一片爱心,换来孩子们一生希望,值!”
  2009年,常万长主动向上级提出照顾享誉军内外、积劳成疾的国家一级演员哈米提老人的生活起居。老人患病后,脾气暴躁,拒绝打针吃药,动不动还谩骂身边人员,常万长耐心开导安抚老人情绪,使其接受治疗;为防止老人常年坐轮椅腿部肌肉萎缩,常万长坚持每天给老人捶腿按摩,帮助活动身体;老人肠胃不好,吃饭不方便,他就和炊事员一起研究食谱烹制美食,一口一口喂老人吃;老人孤独寂寞时,他给老人读书念报,散步聊天,千方百计让老人开心。2010年10月,常万长的妻子临产住进医院,刚准备回老家的他得知老人病情突然加重,躺在病床上不停呼唤自己的名字,在电话里委托家中父母照顾妻子后,又回到老人身边。老人大小便失禁,他为老人端屎接尿,替老人清洗身体,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老人身体康复很快。常万长3年来从未探亲休假,2岁的女儿只在视频中见过他。
  崔逢春,男,汉族,1963年生,中共党员,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美术教师。
  崔逢春是一位有着25年党龄的普通美术教师,他不因善小而不为,矢志不渝地追求生活和艺术的真善美境界。汶川地震后,他向地震灾区个人捐款2200元;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为本校考入大学的三名困难学生捐款3800元;2010年为本校高三年级学习成绩优异的10名学生每人购买了一张100元的购书卡,还为学校捐赠价值12000元的学习卡;舟曲地震发生后,他向灾区捐款6000元;2011年,他积极响应市教育工会“爱心献春蕾”活动,为10名贫困生捐款2000元,并捐赠价值1000元的图书;同年崔老师将吐鲁番邮政局出版的一套以他的画作为封面的明信片所得的2400元收入全部捐献给吐鲁番贫困儿童,并同时捐献了价值2800元的图书;为乌鲁木齐市某中学一名身患绝症女生捐款1万元;2012年,他又拿出1万元作为“爱心献春蕾”活动的基金,再次为吐鲁番贫困学生捐赠价值7000余元的图书。这一组组数据真实地反映了崔老师朴实无华的内心品质和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学校多次想把崔老师拿出自己的工资和艺术创作的收入捐资助学的情况告知全校师生和社会公众,但都被他婉言谢绝。
  崔老师说:“我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因为在这个岗位上才真正能衡量人生的价值,这就是我不悔的选择、不悔的追求。”他工作着,奉献着,并快乐着。
三、 首届乌鲁木齐市团结友爱模范候选人(6人)
  王开志,男,汉族,1966年5月生,中共党员,现任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人民武装部部长。
  王开志同志从军28年来“立足本职建功业,当兵奉献为人民”,在军地树立了团结友爱的良好形象。自2006年任高新区(新市区)人民武装部部长以来,他带头与辖区小地窝堡村开展“土地认种”活动,积极支援新农村建设;与二工街道长青社区开展联创联建,帮助社区投入资金10余万元修建了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联系474医院医疗小分队深入长青社区对1000多名各族群众开展义诊活动;组织民兵电力抢修分队和民兵抗洪抢险分队及时参与辖区抢险抢修任务。在开展“军民共建美好精神家园”活动过程中,他带领人武部官兵和五建社区工作人员一道连续奋战3个多月,把社区建设成为一个集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军地共享的红色文化阵地。
  2008年3月,他得知居民阿不都·外力夫妻均无工作,两个小孩年龄尚小,生活极其拮据,当场掏出了身上仅有的500元钱,在与部党委其他成员研究后决定从经费中挤出6000元,为阿不都·外力购买了卖烤羊肉的必备物品,并协调区工商部门为其办理了营业执照,使他们一家的生活有了保障。
  王开志同志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兰州、新疆两级军区表彰为“践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百名典型”、“百名昆仑卫士”、“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作为兰州军区表彰的维稳先进个人,受到胡锦涛主席亲切接见。
  李振西,男,汉族,1958年4月生,中共党员,乌鲁木齐县托里乡卫生院院长。
  托里乡山高沟险,农牧民高度散居,出身中医世家的李振西从医三十五年,被当地群众称为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每年,乡卫生院的七个人却要接待6000多人次就诊,为60多名新生儿进行11次防病治疗,为400多名儿童加强防病治疗。为保证全乡农牧民能看上病,李振西每年还要深入农舍或牧民毡房看诊200多次。有一次,大雪封山,为救治一名哈萨克族难产妇女,他在黑夜里步行跋涉了十几公里赶到她家,经过三个小时的抢救,产妇终于脱离了危险。2001年,全疆发生罕见的大雪灾,李振西组织抗灾保畜巡回医疗队顶风冒雪,为牧民送医送药,全乡没有发生一起伤冻死亡事件。李振西通过常年医疗实践,研究和总结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哈萨克族群众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有一位哈萨克族大娘患突发性脑出血症瘫痪在床,不能言语,他根据老人年龄、体质和病情配制中草药,每天下班步行十多公里,亲自给老人煎药,喂药,直到老人康复。李振西出诊不收费,30多年,他累计为困难农牧民垫付医药费5万余元,而他们全家却仍住在一间仅40平方米的土房子里,女儿失业下岗后,一直靠摆地摊维持家用。当地的哈萨克族牧民说:李医生给我们做的好事情,就像葡萄架上的一串串葡萄,看得见,数不清,是我们哈萨克族牧民的一个好儿子。2008年8月,李振西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模范先进个人”;2010年6月,被国家西部开发办公室评为“西部大开发先进个人”。
  阿西耶·乌拉音,女,维吾尔族,1951年生,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古牧地镇皇渠沿村村民。
  1995年9月,阿西耶去轮台看望大儿子的回家途中,在路边厕所里发现了一名奄奄一息、尚不满月的汉族女弃婴,她毅然将女孩抱回家,并取名努尔古丽。当时,阿西耶的丈夫刚去世,家里5个孩子,二儿子还有残疾,生活非常困难。为给收养的小古丽治病,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节衣缩食,甚至让15岁的小儿子到外面背砖挣钱,到处求医买药花去了一万多元,还欠下了一身债务,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小古丽的病情日渐好转。今年17岁的古丽,维汉双语的书写和交谈都十分流利,目前在江苏省的内高班学习,邻居们都夸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在当地民政部门、镇党委、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关心帮助下,老人无私抚养汉族女孩的感人事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现在,阿西耶老人两个女儿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她们共同负担起汉族妹妹努尔古丽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他们一家最大的心愿就是努尔古丽能够考上大学,如老人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一朵光彩照人的美丽花朵。2010年、2011年,阿西耶先后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和“乌鲁木齐市团结进步模范”荣誉称号。
  努尔艾力·艾木都力,男,维吾尔族,1985年4月生,中共党员,宝钢集团八钢公司炼铁分公司高炉分厂运转作业区综合泵工。
  “一个人大事做不了,总可以做一些小事的,我要尽我的微薄之力让更多的贫困孩子能上学……”努尔艾力从参军到工作的九年里始终视驻地群众为亲人,关爱弱势群体,主动与农村贫困户和孤寡老人结成帮扶对子,从积攒的战士津贴里拿出3万元长期义务资助当地贫困家庭;他先后为汶川地震灾区群众捐款近1万元。复员后的他成为一名普通的生产一线员工,自己并不富裕却节衣缩食,资助了乌市第91小学的一名汉族学生和一名维吾尔族学生完成学业。
  努尔艾力常跟周围的人这样说:“我们一家曾得过许多人的帮助,现在我有能力帮助别人了,就要把曾得到过的关爱,传递下去,每天少抽一支烟,少喝一口酒,将这些钱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的内心会得到安宁,身体也会更加健康”。现在,努尔艾力组建了一支名为“爱心青年志愿者”的公益组织,目前已经有100多人参加了该组织,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去。
  努尔艾力的家只有50多平方米,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和奖状:自治区和新疆军区“拥政爱民模范个人”、喀什地委和政府“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他开玩笑地说:“这是我家里最大的财富!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幸福。”
  茹克娅·托乎提,女,维吾尔族,47岁,中共党员,天山区团结路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2006年,茹克娅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三屯碑社区一名汉族低保户患有严重的脑瘫,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妻子照顾他和两个上学的孩子,家中生活极其困难。茹克娅在心里暗暗发誓要资助他家的两个孩子直到小学毕业,以后每年开学,她都不动声色地把400多元学费送到这名低保户家中,每逢六一儿童节,她都会为他家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三年来从未中断的资助和帮扶,终于使孩子们顺利完成了学业。可又有谁知道这个把爱心奉献给两名汉族孩子的热心女人,家里却有一个大脑发育不全,语言障碍的残疾孩子。
  乌鲁木齐市“7·5”事件发生后,茹克娅为保护被困群众的生命安全,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将被困的50名各族群众转移到社区办公室。辖区15岁的少年李方玮,意外受重伤,生命垂危,他母亲患有肾炎、心脏病、哮喘等疾病,养病在家,全家仅靠父亲一人在外边打零工赚钱,家庭条件非常困难,茹克娅拿出自己的1000元钱交给孩子的父母。她还为大湾南社区的30个困难家庭送去面粉和清油,并拿出身上的300元钱分给困难家庭,帮助他们暂渡难关。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她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0年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自治区妇联“百名先进妇女”等多项荣誉称号。
  谢彦林,男,汉族,1967年1月生,新华社新疆分社机关工会主席、离退休服务中心主任。
  谢彦林主动照顾患有严重肺气肿和心脏病的维吾尔族老记者阿布列孜,一干就是六年。老人每次住院,谢彦林都会提前联系医院和病床,办好住院手续,每隔两天为老人送些生活用品。老人腿脚不便,平时在门诊打针输液,他都会搀扶护送,安顿好后,再回单位上班,算好时间再接他回家。六年来谢彦林陪伴阿布列孜治病的情景让医院的医生护士误以为他们是父子。2005年老人郑重地把工资卡和医保卡交给谢彦林保管,从那以后,谢彦林成为阿布列孜的“财务管家”。2007年,为使阿布列孜在病床上坚持翻译的《战争年代的彭德怀》维吾尔语书稿尽快同读者见面,谢彦林多次就出书事宜往返于新疆人民出版社, 终于使该书被列入新疆2008年百部社教类图书出版。2009年2月,在阿布列孜老人去世当天,谢彦林与几位同事顶风冒雪,昼夜兼程600多公里,天亮前将其灵柩护送到哈密农村进行安葬,这种善始善终的高尚行为,在维吾尔族同胞中影响很大。谢彦林在工作和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的事迹不胜枚举。2010年,他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四、 首届乌鲁木齐市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2人)
  马胜利,男,回族,1968年1月生,乌鲁木齐市公交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
  日下午3点左右,马胜利将一位老人送到长春路后,接着又拉送了3名乘客,倒车时,突然发现车后门处有一个绿色手提袋,在确认不是车上乘客的物品后,他打开手提袋,里面放着厚厚一沓百元面值的钞票,共有8500多元,另有9张存折,上面有15.6万元的存款,此外,还有失主的工资卡、身份证等重要证件。经过仔细回想,马胜利确定手提袋就是那位在长春路下车的老人的,他立即掉头开往长春路,在老人下车的地方足足等了半小时,却未见失主踪影。因为担心丢钱的人着急,他将车开回公司说明情况后,立即帮着寻找老人的联系方式,最后辗转联系上失主存钱的碱泉街邮局,依据邮局提供的客户信息好不容易才联系上老人的孙女。原来失主叫王守臣,是位铁路退休工人,他和孙女从碱泉街搭车办事,匆忙下车时竟将手提袋落在车上。当老人面对失而复得的物品时,当即从包里拿出2000元现金放在马胜利的手上,不住地说:“好人啊!好人啊!”马胜利婉言谢绝了老人的好意。
  马胜利“面对巨款不贪心,拾金不昧送上门”的事迹在《晨报》、《乌鲁木齐晚报》、《新疆法制报》、974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他以守法经营和诚信服务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出租车司机的良好形象,得到了广大乘客和公司的高度认可。
  张有胜,男,汉族,1962年2月生,乌鲁木齐北园春蔬菜产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世纪90年代,张有胜和他人共同组建了乌鲁木齐五运司蔬菜批发市场,他始终以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为立业之本,把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作为企业生命线。企业发展壮大之际,一些不法商人采用暴力手段胁迫张有胜和他们联手垄断蔬菜经营市场,他因为拒绝了这些人的不法企图而遭到报复,全身多处被不法商人砍伤。当有人问他是否为自己的选择后悔时,他说:“我坚信诚信经营是一个商人的本分。”
  2009年,乌鲁木齐市的蔬菜销售出现紧张状况,他亲自带领市场商户深入周边农村,大量收购农户手中的蔬菜,并组织经营户在市内蔬菜销售紧张的地区进行平价销售。同时为保证周边地区向首府紧急调运的蔬菜能及时销售到市民手中,他更是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亲自在市场内组织人手进行批发销售,为平抑蔬菜价格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由于蔬菜种植品类不均衡,疆内部分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蔬菜滞销问题,每当得知这种情况,他都会安排所属企业尽全力进行收购,使农户损失降到最低。
  20多年的诚信立足,真抓实干,张有胜已成为新疆蔬菜行业的领头人,他先后荣获“乌鲁木齐市商业工作先进个人”和“自治区商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年随有,男,汉族, 1963年7月生,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外来务工人员。
  年随有每天早出晚归在奇台路冷库蹬三轮车送货。日下午18时许,年随有和另外三辆满载货物的三轮车途经东宝冷库正赶上下班高峰被堵在路上。这时,他前面三轮车后有一个小伙子正鬼鬼祟祟地用匕首割捆绑货物的绳子,平素老实巴交的他平添一股勇气,大吼一声:“住手,抓小偷!”小偷吓得缩回了手,气急败坏转身持刀刺向年随有,嘴里不停地叫嚷:“我让你喊,我捅死你……”年随有坐在三轮车上躲闪不及,左腹部被刺伤,他强忍着剧痛,赤手空拳地和窃贼及其三四个同伙展开了殊死搏斗,窃贼的同伙看有人报警,一溜烟跑了,年随有和在场群众一起抓住作案的小偷将其扭送到派出所。年随有浑身都是血,左腹部已肿起一个碗口大的包,因其后背左侧伤势很重,需要住院治疗。“我没钱,算了,不治了。”“不行,一定要治。”碾子沟派出所的值班民警说,当晚为年随有捐助了600元钱。
  农民工年随有面对持刀小偷,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各级领导和群众不断关心慰问他,他的身体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三个孩子上学等家庭困难也得到了解决。
  张新平,男,汉族,1972年5月生,中共党员,乌鲁木齐市宏大出租汽车公司爱心车队驾驶员。
  日凌晨,张新平在行车途中发现一名歹徒抢包后逃窜,主动驾车与受害者一起追赶歹徒,被歹徒打成右臂骨折后仍协助民警将其抓获。日12时许,张师傅突然听到有人喊:“抓住他,抢劫啊!”赶紧靠边停车,恰巧这时,一个男青年抓着一个包正朝路边慌慌张张跑来,张师傅当即拦住他的去路,用力将他摔倒在地,协助派出所民警在最短时间内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日凌晨4时许,他发现有一群人聚集斗殴,原来是四名男青年抢劫了一位路人的1780元现金和一部手机,受害人说明情况后,他立刻通过车内声讯系统报警,协助派出所民警将四名嫌疑人抓获,将被抢财物如数归还受害人。日17时30分许,张新平与妻子途经南门地下通道时,派出所民警正在抓捕一名扒窃嫌疑人,他将妻子推到一旁,一跃而上将嫌疑人牢牢抓住。日12时许,徐女士刚要乘坐张师傅的车,耳环突然被抢,张师傅一面报警,一面追赶歹徒,并将其抓获送至派出所。2009年,张师傅拾获乘客遗失的2万元现金后,通过多种渠道寻找失主,最终将巨款交还失主手中。2008年张新平荣获“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的光荣称号。
  苗小军,男,汉族,1970年4月生,中共党员,自由职业。
  日,苗小军到西山幸福水库一号库游泳,特意带了自制的浮板。20时20分许,水库西边隐隐约约传来维吾尔语的呼救声,只见四周散步的人都往一个方向跑,他知道肯定出事了,便抱起浮板跟着大家一探究竟,原来是水库中心有两个维吾尔族少年溺水了,有一个瞬间就沉下去了,另一个正在一上一下地挣扎着。苗小军一边脱衣服,一边抱着浮板准备下水,围观的人冲他喊 “别下去了,十几米深的水呢,有一个已经不见了,这个看样子也不行了,太危险了,你再别冒险啦!”“救人要紧!”他奋不顾身地跳进水里,迅速向少年溺水的方向游去,游到他跟前,一把抓起正往下沉的少年,将浮板塞到少年怀里让他抓着浮板,自己将浮板上的绳子绑到腰间,拖着少年游向岸边,少年被救上岸,苗小军看他没有什么大碍,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悄悄离开了。
  邻居们说,苗小军天生是个热心肠,因为家离水库近,平时遇到这种事都会奋不顾身地帮助别人。去年夏天他救了三名在水库游泳时落水的学生;去年冬天,一位老人在水库边散步,跌进了十来米深的放水口,最后也是苗小军带人将老人从刺骨的冰水中救出并送到了医院。
  六、 首届乌鲁木齐市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5人)
  王学玲,女,汉族,1963年3月生,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和田街街道交通社区居民。
  王学玲结婚后一直与公婆住在一起,丈夫工作繁忙,照顾家庭的责任便落在她的肩上。1995年公公突发脑梗塞,经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但生活却不能自理,她每天为公公喂饭、翻身、擦身、按摩,在她的精心护理下,老人的身体渐渐好起来。2005年,公公再次突发脑梗塞,大小便失禁,祸不单行,婆婆也突发脑梗塞成了植物人,面对老人接二连三的身体变故,王学玲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耐心细致地伺候两位老人。根据公婆都要插胃管才能进食的特殊病情,她每天早晨7点钟就起床做饭,先用高压锅将肉和排骨压烂,再加入各种蔬菜,晾凉后用榨汁机榨成糊状流食,每两小时喂婆婆吃一次主食,中间按时喂酸奶、水、果汁和药,每天给公公喂三次主食,两次水果和酸奶;她每天早晚两次为公婆从头到脚擦洗身体,勤换衣服、被单,进行全身按摩,半夜起床给老人翻身更换尿不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复着这样的过程。她自己父母的身体也不好,家里最多同时有4位老人住院,她经常是从这个医院忙完后,再赶到另一家医院。
  王学玲为了家庭的幸福,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辛劳,用最平凡的行动为家庭、社会的和谐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朱见宝,男,汉族,48岁,中共党员,新疆盐湖制盐有限责任公司网络管理员。
  朱见宝在QQ留言上说:“而立之后,首推务实,为子、为夫、为父都要承担责任,工作和生活更要加倍努力,否则很难称职。”1994年,朱见宝结婚后一直和岳父岳母一起生活,岳父患有严重的哮喘和肺心病,岳母患有白血病,他要同时照顾岳父和住院化疗的岳母。岳母去世后,岳父身体更差,冬天不能出门,他买回理发工具定期为岳父理发;老人哮喘难受,他买回氧气瓶,让岳父在家里氧疗,几十公斤的大氧气瓶,他每星期得用拉拉车把空罐送到两公里外的加氧站,再把换好的氧气瓶拉回,搬到三楼,坚持了十多年;每周给患哮喘的岳父洗澡可不容易,温度低了会感冒,温度高了卫生间有水蒸气,老人喘得更厉害。他设法在卫生间安上取暖器,装上换气扇,再把氧气瓶搬到卫生间,老人一边吸氧、一边烤着暖气一边洗。
  岳父到医院看病打针,都是朱见宝从楼上背上背下;岳父大脑缺氧犯病,甚至大小便失禁,他就在旁边支个小床,随时起床伺候;岳父经常便秘,有时食物和药物都不管用,他就亲手把开塞露挤入岳父的肛门;2008年生活条件稍有好转,他立刻买回一台制氧机,让老人随时吸氧;遇上好天气,他把岳父背下楼晒太阳,休息日,还经常开车带岳父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
  2011年,朱见宝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2012年被新疆国资委推荐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吐尔逊·艾山,男,维吾尔族,1965年12月生,中共党员,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中学政治、德育教研员。
  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使妻子成了植物人,使吐尔逊的家一下子跌入了冰点,“不抛弃,不放弃”是吐尔逊老师七年来对重病妻子无微不至关怀照顾的真实写照。医生说妻子会一直处于植物人状态,但吐尔逊坚信只要爱人活着,一切奇迹都可能发生。为了让妻子尽快好起来,他连续几个月都没在床上休息过,困了就靠着床头休息一会儿;妻子没有下咽意识,吃饭相当困难,他想尽一切办法给妻子喂饭,先用手捏住她的鼻子,等她张嘴时,赶紧舀一勺放进嘴里,一顿饭常常要喂两三个小时;昏迷状态的妻子大小便失禁,他每天坚持给妻子洗澡、按摩,换衣服、洗床单,一干就是7年。
  吐尔逊曾饱含深情地望着妻子说:“虽然你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顾,但因为你的存在,才让我们的孩子有了一个完整的家,让我的感情有了寄托,你活着就是我生活的动力。”
  单位同事和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使吐尔逊老师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并将它融入到平时的工作和对子女的教育中,他的两个儿子品学兼优,乐于助人,去年,大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疆医科大学本硕连读研究生班,成为同龄人的榜样。
  吐尔逊老师面对家庭不幸,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用自己的乐观精神诠释了爱的真谛。
  2008年至2010年,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政治教研员”、“全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陈保金,男,汉族,1972年3月生,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新民路街道荣惠社区居民、下岗职工。
  陈保金的母亲经检查患有严重精神分裂症,有一次走失了十多天,这期间,陈保金发动亲友和同学四处寻找才找回母亲。1993年,姐姐陈保华也被查出患有精神分裂症,这对陈保金一家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母亲和姐姐均无职业,常年看病吃药的费用都要靠这个贫困的家庭自己担负。陈保金看到父亲不仅要挣钱养家糊口,供自己上学,还要照顾患病的母亲及姐姐,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初中毕业后他就四处打零工,帮忙照顾家庭,然而不幸的是,父亲在1997年也患上脑血栓,病后成了老年痴呆,瘫痪在床,从此,年纪轻轻的陈保金靠在外打零工,一人担负起维持全家生计和照顾三个重病亲人的全部重任,在他的精心照顾下,父亲瘫痪在床十三年,身上无一处褥疮。2002年,姐姐走失一周,他一边登报发寻人启事,一边在街上四处寻找,等找到姐姐时,他脚上的鞋子都磨烂了。日,父亲因病去世,他妥善地处理完父亲的后事,一如既往地照顾着患病的母亲及姐姐。
  为了家庭的完整,为了照顾自己最亲的亲人,陈保金蹉跎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失去了组建自己幸福小家的机会,朴实无华地默默践行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尽到了一个儿子和弟弟应尽的全部责任和义务。
  傲英,女,蒙古族,1973年9月生,中共党员,乌鲁木齐市畜牧局水产草原站农业推广研究员。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2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傲英无怨无悔地实践着她的孝贤美德。15岁那年,母亲因病瘫痪,父亲身患重病,姐姐在外地上大学,年幼的她担负起照顾父母的全部重担。傲英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就将父母接到身边一起生活,父亲去世后,她强忍悲痛,全身心地照顾母亲,每天给母亲做饭、洗澡,陪她说话、唱歌,帮她按摩和做康复训练,不论冬夏从未间断过,卧床10多年的母亲如今终于能站起来了,甚至能帮她干点简单的家务。
  然而祸不单行,母亲身体稍有好转,丈夫却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傲英再次选择了坚强,无微不至的照顾终于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大病后的丈夫成了残疾人,但她却不离不弃,为了让母亲和丈夫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她将他俩的残疾证藏起来,每天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开开心心地过日子。世博会那年,傲英推着轮椅,带着一家人去了上海、北京等地,让母亲圆了看天安门的梦,让丈夫有了好好锻炼好好生活的信心。现在,丈夫生活也能自理了,一家人面对病痛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坚强面对,其乐融融地生活。
  傲英从来没有因为照顾家人而耽误工作,她是单位的骨干和优秀科技人才,并获多项优秀论文奖和市级科技进步奖等,真正做到了工作家庭两不误。
&o&&o&&o&&o&&o&
&o&&o&&o&&o&&o&
&o&&o&&o&&o&&o&
没有相关信息
Copyright (c)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新字63号 和 ICP编号:新
客服电话:10010 电子信箱: 地址:乌鲁木齐市黄河路168号 邮编:830000
免责申明:天脉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乌鲁木齐西八家户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