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勋人气到底是怎样怎样遵循律法?

(三)律法福音&-----杨斌牧师
上帝在创造时就已把道德律刻在人的良知中,也刻在了犹太人的良知里,上帝既然在创造中就已经给了,但为什么不赐下来?为什么直等到旷野中时才赐下诫命呢?
下面,我们来讲解一下,为什么神要在旷野赐下十条诫命(道德律)?
神赐下律法,是为要坚固上帝的应许。先有上帝的应许,然后才有律法。但是在人类还没有犯罪以前,神就把道德律刻在人的良知中,道德律就已经赐下了。如何来平衡这个问题呢?其实,这两个问题的讲解范畴是不一样的——刻在良知里,是在创造时;而犹太人在旷野当中领受律法,是上帝在救赎过程中再一次的重申。为什么要重申?由于原罪的蒙蔽,良知中的律法已经模糊了。比方说,今天世人的良知里仍有神的观念,但是对这一位神并不清楚,只是有一个神的观念而已,没有一个人真正的认识耶和华,这是因为“原罪的蒙蔽使得人对神的观念变得模糊了。”
上帝再一次赐下律法的目的,为的是要显明你的罪。上帝在创造人的时候,就把律法刻在了人的心里,把这个功用赋予人类。其目的是什么?(律法的三重功用)
第一,约束维护人类;
第二,咒诅定罪的功用;
第三,彰显上帝公义、圣洁、良善的功用。
因为那时亚当还没有犯罪,里面就已经有良知了。所以,那时律法还没有显罪的的功用。其主要目的是——赐下人类的本份,彰显上帝的公义良善与慈爱。所以说,律法不能被废止。上帝在旷野中向以色列人再一次重申律法,主要目的是提醒他们的罪。因此,在不同的范围里,律法的功用也是不同的。对于律法废止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搞清楚,就会造成失衡。安息日会因为不懂得这个真理,就走了律法主义的错误道路。比方说严守星期六的安息日,不能吃这不能吃那的,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礼仪律已经废除了。
基督徒有多少时候,活在律法的捆绑当中或者是在放纵当中,他自己还不知道。有许多人信了耶稣,他里面始终还有一个定罪感,这是在律法功用的使用上出了问题。
我们已经讲过律法的某些功用废除了。当我们信了耶稣,道德律的第二功用(咒诅)就废止了,它不能定你的罪,也不能再咒诅你。所以你信了耶稣之后,就永远不要再有定罪感。但是你总是有种定罪感在折磨着你,这说明你对律法道德律的第二个功用还不清楚,我们有时不知不觉中就会陷入到这里面。一个人重复的认某一个罪,认了又认,过了一年还在认,过了三年魔鬼提醒你,就又认了一遍,可能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这是什么原因?魔鬼最尖锐的刺刀就是在你犯罪的里面,拣你最丢人的、最说不出口的、最见不得人的那些东西,经常的提醒你:“看你犯了这么丢人的罪,你带着这罪……”
我们当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如何从律法之下得自由呢?如果我们能真正的明白律法的第二功用,魔鬼就不能再影响你了。无论你犯什么罪,哪怕是杀人这样十恶不赦的大罪,只要你信了耶稣也不要有定罪感了,因为你的罪也解决掉了。“因信称义”的意思就是我们的罪已经被主耶稣的宝血涂抹了,再也没有罪了,律法的咒诅性、定罪性都不存在了。因此,若你心里有定罪感的时候,其实你是走进了“律法之下”。如果这个问题弄不明白,你就会生活在捆绑当中,可你还不知道。但稍微不注意,又又会过一个放纵的生活,教会里面最难平衡的就是律法与福音的平衡,基督徒一生中最难平衡的也是这个问题。
&“因信称义”——上帝永远都不定我的罪了,“所以我无论犯什么罪,魔鬼怎样的提醒我,我仍是没有罪的”。这样你就被救赎、被释放了
,你才能过上一个有自由、有尊严的生活。我不但没有罪,而且我还有耶稣基督的义,称义不但是废弃了律法咒诅的功用,同时还要领受基督的义——我就像耶稣那样的圣洁与伟大,我在天父的眼中就像他儿子一样美好,你说你还有什么定罪感?魔鬼说我坏又有何用?所以,罗马书第八章说:“如今谁能控告我们?”如果我们若这一功用弄明白了,就得释放,尤其是在争战中,总得释放,不再受捆绑。
我们在学习第三功用时(上帝的公义圣洁与慈爱),同时又不要走到第二功用里。我们必须过一个上帝所喜悦的生活,但同时你稍微不注意又会走到第二功用里,想满足律法的要求,这样你就走进了“行为之约”的里面。基督徒在第三功用下要不要遵守上帝的律法?要!但你永远不要想用这个来讨上帝喜悦。你只要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你就是陷入了律法主义。你会问:遵守律法为什么不能讨上帝的喜悦?因为你的行为永远不能讨上帝的喜悦。人要想讨上帝的喜悦,要借着什么?“人非有信不能讨上帝的喜悦”。我们之所以要过一个顺从律法的生活,是因为:我认识了我的上帝,而且蒙了这么大的恩典,而且他的旨意里面也喜悦这样的生活,所以我才这样的生活。是遵守律法吗?从某些方面来讲这不叫遵守律法。所以,你在研究第三功用时,又不要陷入第二功用里,要在恩典之下看这个问题。很多基督徒不能平衡的处理这个问题:不是在律法主义下,就是在放纵主义下。
关于道德律的一些错误观点
1、福音派的观点——律法与爱是冲突的
福音派里中很多人认为律法与爱是冲突的,所以不能讲解律法。这是不明白上帝律法之人所说的话。他们认为:“律法与爱”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要是讲律法就是没有爱心,若要讲爱就不能讲律法。弟兄姊妹,上帝的本体是由什么构成的?爱与公义,这两个同时存在。那么上帝本体的一体两面有冲突吗?错误的教训说:为了爱就要破坏律法,谁守律法就是没有爱心。但圣经告诉我们:“真正的爱,就是满足上帝的律法”,而真正的遵守律法就是爱。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真正的遵守律法?——最终也是爱。没有爱也不能遵守律法,爱能成全律法。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约14:21)主耶稣在这里教导我们:真正的爱就是遵守上帝的命令。“我们遵守神的诫命,这就是爱他了。并且他的诫命不是难守的。”(约一5:3)使徒约翰在这里告诉我们:爱神,就是遵守上帝的诫命。你说你爱神,你不遵守上帝的命令这怎么叫爱神?你的爱是假的。主耶稣爱他的父,这个爱的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主耶稣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要遵守天父的律法,满足律法的要求。所以,真爱就是遵守律法。反过来,只有爱才能导致你遵守律法。我们看约翰福音十四15,“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主耶稣在另一处还说道:“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是爱我了”。那么,主耶稣在教导“爱和律法”里有没有冲突?他说:真爱就是遵守律法,真遵守律法就是爱。这是上帝给我们的平衡,并且耶稣在约翰福音的十五章还专门讲到了爱与律法之间的关系,“我爱你们,正如父爱我一样,你们要常在我的爱里。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约15:9-10)一个人怎样才能常在主的爱里呢?“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主耶稣把爱与律法给我们讲得非常的平衡——只有遵守他的命令,才能得到上帝的爱,你要遵守他的命令,就是在上帝的爱里了。比方说,制定交通法规的人,他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的生命。你怎样才能得到制定法规之人的爱呢?别人都在右边走,你偏在左边走,违背这个法规,其结果是被车撞死,你的生命就无法得享其爱了。如果人们都能遵守交通法则,生命就都能得到保障,制定法规之人的那份爱就实现了。那么,天父定下这个律法的目的是什么?“不可杀人”目的是要我们珍爱生命,如果我们都能在这个法则里就被天父爱了,我们的生命就能得到保障,天父的爱就实现在我们的身上了。圣经告诉我们,真正的爱与律法是不能分离的,所以说,上帝本体的属性(慈爱与公义)一体两面,离开公义不能谈爱,离开爱不能谈公义。离开了爱谈律法,你永远都遵守不了。是什么促使你遵守律法?“爱心成全律法”,你没有爱的时候,一个很小的规条都会觉得很沉重。冰天雪地,你在那站几分钟都受不了,可谈恋爱的年轻人,他们呆多久都不觉得冷,这是为什么?爱能胜过苦难,爱能胜过一切的难处,若没有爱,你根本不能遵守律法。
保罗在论述这个问题时说,爱就成全了律法,一切的诫命都包括在爱人如已里了,爱能导致你遵守律法,遵守律法才得到天父的爱,爱与律法是绝对不能分离的。不能满足律法的情感不叫爱,比方说男女之间不照着律法的标准说“彼此相爱”,这叫淫乱,是彼此相害。为什么?因为不能满足上帝律法的情感就是邪情私欲,满足上帝律法的情感才是正情正欲。在律法之外没有真爱,今天在教会中,对上帝的公义特别的忽视,很多的传道人犯了严重的罪,有人说:不能说,说了就是你没有爱心,大家要彼此包容,要有爱心。这“要有爱心”几个字下隐藏着多少的罪。上帝不是这样处理这些问题的,哥林多教会里因为有犯淫乱的人,圣经说要奉主耶稣的名把这样的人赶出去。在第五章说道,“若有称为弟兄是淫乱的,贪心的、侮骂的、醉酒的,这样的人要把他赶出去,和他一起吃饭都不可。”为什么在今天的教会里不能说?在单位你贪污了五千块钱都要传你,更何况是贪污教会的钱了。还不能说,然后说什么彼此相爱,你这叫彼此相爱吗?因为忽视了上帝的公义,你这样做看起来象是爱他,但事实上是在害他,他犯了罪不接受惩戒,他以后会更加的放纵。故此,凡是违背上帝公义的,都不叫彼此相爱。所以,“律法与爱相冲突”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其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我们不能单讲一面,讲律法的同时,也要讲上帝的爱。没有上帝的爱,谁能遵守上帝的律法呢?
2、法利赛人的错误观念——神赐下律法是让人遵守的
法利赛人的错误的认为,上帝在旷野赐下律法就是叫他们遵守而称义的。他们错误的理解了上帝律法的功用。从根本上讲,上帝赐下律法不是让人来遵守的,其目的是叫人“因遵守称义而进天国”,因为人在原罪的捆绑之下永远不能遵守律法。
3、倪柝声的思想,小群的思想——上帝赐下律法是让人干犯的
他们是基于罗马书第五章:“律法本是外添的,叫恩典显多”。叫恩典显的更多,他们却说,赐下律法的目的是让人干犯,而显出你的罪。弟兄姊妹,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如果是这样的话,罪的源头是谁?这会把这种罪往神的身上推,就是说上帝的动机是恶的,这就会出问题。
4、律法与自由互相冲突
这种错误观念认为:律法使人不自由,律法与自由之间是冲突的,要想自由就不能讲律法,讲律法就受捆绑,福音派经常这样的教导信徒。律法的目的要使人得自由,但对于罪人来讲是不自由的。我们举个例子,火车在轨道上,对于这个火车来讲,车轨是它的律法。它在轨道上是自由的。但如果它冲出了轨道,你思想一下,轨道对于火车是自由的,它在轨道上,来来回回的很自由。但你想一想,如果火车头说:我就想往这边来,铁轨和轮子就会产生冲突。因此,律法不能使犯罪的人得自由。你想贪心,它不让你贪,你想偷盗,它不能偷,它处处与你为敌。所以说,人被原罪捆绑的时候,律法处处使你不自由,但若没有了罪的辖制,上帝负于人的律法的真正目的是要使人得自由。在雅各书里说道:“你们要照着那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是要照着律法行事为人。雅各非常懂得律法的功用,他说神的律法是叫人得自由的。但律法又捆绑人,诗篇的第二篇说道:“要脱去它的捆绑,从君王到百姓都喊着要抵挡耶和华并他的受膏者”。“它的捆绑”是指什么?指神的律法。我不要神的律法,那个自由是:我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叫自律。自律,是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律法。上帝说:我创造你,我给你一个律法,可他不要那个律法,他要自己的律法。我要脱开他的捆绑(上帝的律法)。所以,罪人在原罪的状态下处处不自由,因为他想违背上帝的律法。但如果人从原罪中脱离出来后,对于他律法就是自由的。所以雅各教导我们:那使人自由的律法,那么一个罪人他恨恶上帝,所以律法就跟他冲突。当一个罪人从原罪中被释放出来,从而喜爱上帝的公义、良善的时候,他对上帝的律法就是自由了,律法和他之间就是自由的关系了。就像火车在轨道上跑来跑去,它就是自由的。因此,在教会里讲解律法的时候,我们要看功用,在第三功用下是自由的。
在第二功用下(咒诅性的功用),如果你是个罪人就没有自由。所以律法与自由之间没有冲突。福音派的一些教导在这里出现了一些错误,其实许多人也不是敢讲,若是讲了,就好像你是被律法主义捆绑了,使人不自由。那么他所说的那个自由与上帝所说的自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上帝所说的自由,是合乎上帝律法的自由。我们人往往把自由理解为“为所欲为”,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上帝说什么?你那个自由是“为所欲为”。“为所欲为”不叫自由,而叫自杀。“为所当为”才叫自由,如果遵行了上帝的律法,那么律法与自由不但不冲突,而且还是和谒的。
5、新约耶稣的律法高于旧约的律法
很多的传道人这样讲:新约耶稣的律法高于旧约的律法,远志明的十二个讲道,特别的讲这个问题,耶稣的律法比旧约的律法高多啦,超越它多啦。我们说远志明弟兄是一个非常热心传福音的人,但是他神学里有很多的错误,他在《神州》里的启示论里有很大的错误。他在第二篇中讲到老子的道时,把老子的道和耶稣的道说成是等同的,这是个特别严重的错误,是启示论上的错误。我们基督教的信仰,唯一的根据是《圣经》,圣经是我们生活信仰的唯一标准。如果在《圣经》以外,象在老子的思想当中也有这个道的话,圣经之外另外有个标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他还有一个错误的教训,他说“基督的律法高于诫命”,他高举《马太福音》,他在谈到——旧约的诫命
“不可奸淫”,新约中主耶稣说:男人要是看见女人动了奸淫的念头,就已经犯淫乱了。他说:你看耶稣的律法比旧约的律法高到了什么地步。我们表面上看,耶稣所教导的这一个,好像比诫命要高,但我们的主来到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想传另外一个律法,我们的天父也没有另外的律法,他唯一的圣洁、公义、全备的律法就是道德律。《马太福音》的“登山宝训”,只是对诫命的一个全新的解释,因为犹太人在错误当中不理解诫命的意思,他们以为拿刀砍人这就叫作杀人,但是神造人时,具有灵魂与肉体两个方面——心灵和肉体。人的心灵与肉体是不能分开的。上帝造人即有肉体,也有灵魂。你用刀毁坏人的肉体是杀人,同样,你用恶意毁坏他的心灵时,你也是在杀人。羞辱人也是杀人。然而犹太人因为不懂得心灵的罪。所以,主耶稣是权威性的来解释律法,
从这个意义上讲,主耶稣没有教导更高的律法,他是在给我们讲解诫命是什么意思,如果主耶稣赐下一个比诫命更高的律法,神学上就会出一个大问题——摩西说“人若遵守诫命,就必因此活着”,如果耶稣基督的律法比这个律法还要高的话,你遵守诫命就不能得到永生了,因为你这个律法还不及主耶稣基督那个天国的律法。这里面会出问题的,其实主耶稣来就是成全这个律法,他没有赐下另外一个律法,这个律法就是我们天父赐下来最高的一个标准。比方说,这个律法公义到什么地步?圣洁到什么地步?良善到什么地步?要想看一看是怎么样子,到哪里看?到耶稣身上看,耶稣是律法的总结。律法所要表达的圣洁在哪里?也在耶稣的身上,他这样就合乎这个标准了。很多福音派的人把这个律法讲的一塌糊涂。这样的话,我们的神如果给出两个标准:耶和华在旧约给他子民一个标准,同时在新约又给了另外一个标准,这样神学就会出问题的。主耶稣来不是为要赐下一个新律法,主耶稣来是为要成全已经赐下的律法。所以你看远志明弟兄,讲解这个问题的时候,犯了极严重的错误。
这里我们看到了神学正统教义的重要性,但是像远志明弟兄他特别不注重这,他到神学院读书,读了两个月就不读了,他说没意思。所以,就造成了他的讲解里经常的出现错误,尤其那启示论里的错误,这不是一般的错误。如果老子的道和耶稣基督的道是一样的,我们信老子能得救吗?再有,老子如果都是神赐给中国的一个先知的话,默罕默德是不是神赐给阿拉伯人的先知呢?这些问题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天主教,在上个世纪的第二届“梵堤冈大会”中的提出了三个错误的理论:
第一,马利亚无原罪的教义,就在凡而大会议上确定了,但是那以前已经有了,只是没有以这个会议的形式坚守它。
第二,人的理性之光没有败坏,靠人的理性之光就可以找到上帝。
第三,在每一个宗教里都有得救的可能,
这是天主教上一个世纪作出来的错误教义。有些弟兄姊妹问我天主教是不是异端,就凭这几点你来判定,他已经严重错误到何等的地步了。
我们若对这个教义稍微有些松懈,基督教都要受到威胁。所以说,我们中国教会的需要教义上的建造、体制上的建造,要全面的建造。这个教义不能轻忽的。教会里很多的人就是糊里糊涂,这样的人不叫“属灵”,叫“属零”。成圣生活首在教义,所以基督徒的争战:第一,是真理做带子束腰,真理作带子束腰的目的是让你有力量、有分辨力、有判断力、有方向。你没有真理还有什么判断力,糊里糊涂能判断什么,能分辨什么,哪里还会有方向、有力量。当我们懂得这个教义的时候,任凭你怎么攻击我都无所谓。许多人不能接纳我,无所谓,为什么?只要我的主接纳我就好。我为什么还要求一个罪人接纳我呢,只要主耶稣接纳我就行了,就满足了。所以,你真理不清楚的时候,里面总是动摇的,看这个人的面子,看那个人的眼光。
6、新约只讲恩典不讲律法、律法是只赐给犹太人的
耶稣基督没有赐下新的律法,他所持守的就是天父赐下的十条诫命(道德律)。他所满足的、所成全的,就是这个律法。还有一个错误教训:新约只讲恩典不讲律法。新约真的不讲上帝的律法吗?不!十条诫命处处都在讲。“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林前9:21),然后还有一个错误的说法:律法是给犹太人的,对基督徒已经不起作用了,这是反律主义,错误的教训还有很多,这些是主要的、常见的一些错误的教训,他们都是因为不明白律法与福音的平衡而这样说的。
下面,我们来仔细的讲解一下十条诫命。学习神的道德律时,我们要持守的以下一些原则:
一、神的律法是全备的
耶和华的律法是全备的,我们不要以为只有这十条,这十条就是全备。什么叫罪?“违背律法就是罪”(约一3:4)。所谓的罪,就是我们人类犯的所有罪,都是违背了十条诫命的结果。一个人如果能满足这十条,就是完全的人了。所以,少年财主问耶稣怎么得永生,主耶稣说:“你遵守了这十条诫命就能进天国”,这说明十条诫命是全备的。也是人人都当遵行的责任。既然是全备的,它就要求人禁止微小的罪,人类所有的罪都是因违背诫命造成的。从《创世记》到《启示录》上帝所说的每一个罪都是在律法之下的,律法能把人所有的罪都显露出来。其实不用说是十条,就是拿出其中的几条,你若真的能遵守的话,我们的个世界就会立刻变样。举个例子,“不可偷盗、不可贪心、不可作假见证”,这三个罪假如没有人违背,人人都不贪心、不偷盗、不作假见证,弟兄姊妹,想一想我们的世界会变得多么太平!没有人偷盗,要铁门有何用?生产防盗门、防护网有何用?还要警察干嘛?不贪心、不作假见证,还哪里会有贪官污吏了,还要设反贪局、检察院,这许多的职责有何用?把做这些事的钱修公路好不好?你看,只要人不违背这几条,真的无法想像世界会变得多美好。如果没有人违背“不可杀人”这一条,国家还要军队做什么?主耶和华说:“你们饥饿非因无饼,乃因你们没有我的话”。这一条如果人都不违背,一个原子弹能修多少条路?能够改善我们多少条件,能够安装多少的暖气,建多少所大学?“你们饥饿非因无饼”,上帝不是没有给你,可你把这东西用来做什么了?把亿万的资产用来制造那些东西杀人。所以说,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是违背了神的诫命。
二、神的律法是属灵的
在《罗马书》第七章中,保罗说:“我们原晓得律法是属乎灵的……”,它既然是属灵的,我们就要用悟性、情感和意志来理解,用心灵来领会,不要单独的从物质的层面来看它。它是属灵的,它这里面与神连接着,与灵界连接着。它里面讲解公义、圣洁、良善、慈爱。所以,我们学习律法要祈求上帝来光照我们,赐给我们悟性,没有悟性是不能明白这些的真理的。
三、律法禁止的罪,就是要我们完成相反的责任;吩咐一个责任,就是要禁止我们相反的罪
学习律法时我们要清楚,律法禁止的罪,就是要我们完成相反的责任。理解律法绝对不能消极的理解。律法在说到“不可”的时候,同时就是要求你完成相反的责任。比方说,上帝说“不可杀人”,这就要求你完成“爱人的责任”。你不能单理解为:我就不杀人就可以了,你在禁止罪的同时还要求我们来完成相反的责任。相反的,吩咐一个责任的同时,就要禁止相反的罪,这是我们要持守的原则。在十条诫命中,神吩咐我们一些责任。第四条,“当守安息日”;第五条,“当孝敬父母”,这两条诫命里,神特别的吩咐了我们当尽的责任,所以我们就要禁止相反的罪。所谓相反的罪,神吩咐“当守安息日”,那就是“不可违背安息日”;神吩咐“要孝敬父母”,我们就要禁止“不孝敬父母”——不尊重父母,不孝敬父母,不尊重长辈,不顺从属灵的长辈,不顺从执政掌权者,这些罪我们都要禁止。
我们在领受律法的时候,不可很偏面很狭窄的领会,那是不可以的。
四、律法所禁止的不要去行,吩咐的永远是责任。
这个原则一定要持守。它所禁止的,你就不要去行,它所吩咐的,永远是你的责任。永远的责任是说:你不能说,我今天孝敬父母,明天就不孝敬了,这样不可以,只要是上帝吩咐了,就永远都是你的责任。这些都是有圣经的根据的,“所以你们要谨守遵行。这就是你们在万民眼前的智慧,聪明。他们听见这一切律法,必说,这大国的人真是有智慧,有聪明。哪一大国的人有神与他们相近,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在我们求告他的时候与我们相近吗?又哪一大国有这样公义的律例典章,像我今日在你们面前所陈明的这一切呢?”(申4:6-8),当然《罗马书》、《约伯记》同样都有记载,上面第三点,以赛亚书五十八章第三节,这都有根据。
五、上帝禁止一个罪,类似的也禁止,吩咐一个责任,类似的也是责任
上帝吩咐我们“不可作假见证”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撒谎吗?神吩咐一个责任,类似的也是你的责任。比方说,上帝吩咐“当孝敬父母”,当孝敬父母其它有没有类似的?与父母类似的“长辈”,我们要不要尊敬?类似的也是我们的责任,你肉体有父母,在教会里有没有你的父母?有没有类似的?保罗说:“我用福音所生的儿子提摩太”,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保罗也是提摩太的父亲。孝敬父母还包括对属灵长辈的孝敬。类似的都要遵守,我们讲解第五条诫命再来仔细讲解。
六、神所禁止我们的,也要使他人避免;所吩咐我们的,也要使他人遵守
上帝吩咐我们“不可杀人”,这里包括了“不可恨人”,你自己不能恨人,那么,我们也不能纵容别人去恨人,你应尽量的劝戒别人不要恨人。上帝吩咐我们的,我们也要让他人来遵守。比方说“孝敬父母”,这是上帝吩咐我们的,同时也有责任劝戒我们身边的同事、朋友、邻居要孝敬父母,这是我们的责任。弟兄姊妹,你不要以为:我遵守了“孝敬父母”这条诫命,就可以讨上帝的喜悦了。可你的同事是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你从来没有用这样的道理教导过他,你也是犯了不孝敬父母的罪,当这条律法讲出来的时候,你就会知道“我们的罪多的象牛毛”了,就这么可怕啊!上帝给了你责任,你身边的人触犯了,你有责任劝勉他,你若不劝勉他,你就犯了这条诫命。在旧约里,上帝吩咐以西结:现在以色列人犯罪,我吩咐你去给他们说,你要是说了,他们灭亡了,你没有罪。但是如果你不说,他们灭亡了,我就要先找你。这些原则在圣经上都有。你说我信了耶稣就不恨人了,因为恨人就触犯诫命了,可是你的一个朋友总是在苦毒当中,你从来没有用这个道理教导他,你就已经触犯杀人罪,因为,上帝吩咐你的责任,你也有责任让别人这样遵守。
七、吩咐他人的要帮助实现,禁止他人的不要同行
上帝要吩咐他人的,你的责任是帮助他实现。那么禁止他人的你不要同行。这原则要把握,我们学习神的道德律,理解十条诫命,首先要把这几个原则把握好。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上帝诫命的次序:
一、属灵次序:
十条诫命中,一至四条讲的是神——人应当向神尽的本份;五至十条讲的是人——人应当向人尽的本份。“人向神”和“人向人”尽本份,谁在先?所以主耶稣说,“你们应当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神,其次要爱人如已”,这个次序要把握好——“先是神,后是人”,所以,诫命要求我们在人生的一切关系中,要把神放在首位。其实,十条诫命本质就是以神为中心的。我们看起来后五条也不是单讲人的。
下面,我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它的本质是以神为中心?
第一条,“除我以外,不可有别神”,这里讲到我们一生敬拜的对象。
第二条,你不能用一些偶像的方式,这是讲“敬拜的方法”,你不能用神启示以外的方法来信。敬拜上帝,犹太人说杀个儿女献摩洛,你说,我们也把儿女献给耶和华吧?上帝没有叫你用这种方式来敬拜他。所以,你敬拜的方法一定要正确。有人说,画个耶稣的像吧,这样好理解,这个方法上帝没有启示你,你虽然敬拜的对象正确了,可方法错误了。所以,第二条诫命说的是——敬拜的方法,不能用神启示以外的方法来敬拜他。
第三条,不可妄称神的名,讲的是“敬拜的态度”。说我敬拜的对象和方法都正确了,但我的心态不严肃,态度不好,你的敬拜也是无效的,上帝也是不喜悦你的。很多人在主日,一边谈着怎么发财,做生意,一边去聚会去;许多人聚会时松松散散的,还没有聚会就想着早点结束,上帝能喜悦吗?士兵在接受国家主席的检阅前,都要准备一两年。接见时脸上有一个蚊子都不能用手拍,咬死你也不能动。你朝见君王时,让你站着,你敢动吗?所以你说,我敬拜对了,方法也对了,可你的态度不好,上帝同样不喜悦。
第四条,当守安息日,讲的是“敬拜的时间”。上帝还特别分别出一日,让我们来敬拜他。
前四条,指的都是对神本体的一种态度,以神为中心。那么,下面说到的“孝敬父母、不可偷盗……”这不就是说的人吗?这是以神为中心吗?我告诉你,这也是以神为中心!“孝敬父母”的理由在哪里?权威在哪里?“不可偷盗”的权威在哪里?
权威就在于上帝的属性,后面的六条都是根据上帝的属性而来的,上帝造人是以他自己的形象而创造的,在这上面要体现出来。
第一个,“孝敬父母”说的什么?根据的是什么?权威来自什么?为什么要尊重在上有权柄的人?因为“地上所有的权柄,都是上帝以他至高的主权赐下来的”,包括父母的权柄同样也是,所以,这一条是指向神的主权。
第六条,不可杀人,为什么不可杀人?你杀鸡的时候没有觉得不可以,可你用刀杀了人时,就会觉得良心不安呢?这里面有神的形像。杀人就是毁坏上帝的形像。
第七条,不可奸淫,为什么不可奸淫?上帝有“圣洁”的属性?比方说,不可偷盗,为什么不可偷盗?在你家也是在,在他家也是在,搬到他家不就是换个地方,为什么不可以?这里面讲的是上帝的公义的属性,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上帝都按着他的公义和主权分给他们资财,你违背了这个次序就是违背了上帝的公义。
第九条,不可妄作假见证。这样说也是说,那样说也是说,可为什么这样说可以,那样说就不可以?我们的主还有一个“信实”属性。
第十个,不可贪心。这里牵涉到上帝“无限丰富”的属性?神是无限的,能够满足你的生命,他给你的都是足够的,所以,你不要另外的再求,另外再求就表示神不能满足你。
我们这样分析起诫命来的时候,你看是不是以神为中心的?前面是对神的本体,后面是对神的属性。这些都说到神造人的形像,十条诫命真的像大海一样,你真的一直考察下去时,就会发现,这里面的全备,神的本体、属性、公义、良善、圣洁、至高的权威,这是以神为中心的。同时我们看到,还有一个次序:神是在最高。“除我以外不可有别神”,然后下面才是人。最后的“不可贪心,不可偷盗”,牵涉到的是物质,它们是“神、人、物”的关系。当人类犯罪之后,这个关系就颠倒过来了,人关心的首先是“物质”,然后是“人”,最后才是“神”,为什么神最后被人踩在脚底下了呢?说这个神是人造出来的,是不是?所以说,当人犯罪之后,这个次序就完全的颠倒了,人成为拜物主义者、拜金主义者,求神怜悯我们。
二、内在与外在的次序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神的律法的另一个次序是“内在与外在”的次序。内在的与外在的,它既是“思想”规范,同时也是“言语与行为”的规范。既有“内心“的规范,也有“外在”的规范,因此我们在学习诫命这些原则时,首先要清楚,另外还要把握的一个原则——律法带有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违反一条就是违反全部”。“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2:10)。
下面,我们逐条分析道德律,翻到出埃及记二十章,上帝赐下十条诫命的律法,我们在学习诫命的时候特别容易忽略一个内容——律法的序言。这个序言非常重要的,上帝在赐下诫命之前有几句话,神吩咐这一切的话说:“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这是十诫命的序言。我们先看:“我是耶和华你的神”,在中文里隐藏着,所以不太好理解,但在原文里这节特别重要,“你的神”,耶和华神是什么意思?自有永有,永不更改。因此,首先上帝以他至高的权威,宣布他是自有永有、永不改变的,这是权威。神是绝对的主权者,神是你一生敬拜的对象,“我是耶和华”是绝对的,是永远不变的,天地万物都没有的时候我已经存在了,我是立法者,我是权威者,摩西在诗篇九十篇说道:“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神”。什么都不是的那一个是什么?创造之前,诸山、大海、陆地未曾造成之前,你是神,万物都不存在的时,神存在着。他是主权者,是绝对的主权者、永恒者、全能者、自有永有不改变者,他是立法者同时也赐福者。为什么叫赐福者呢?——“我是你的神”,
“你的神”强调的是“上帝的圣约”,上帝在给亚伯拉罕立约的时候说:“我要作你并你后裔的神,所以我就是你的神,不但如此,我不但是你的神,还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因此他是拯救者,他是绝对的主权者、赐福者、施恩者。因着这个缘故你要听下面的话,遵行上帝的话,故此我们要遵行他一切的诫命。
第一条诫命&& 敬拜的对象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这一条说的是我们一生敬拜对象。在这面,神命令我们什么责任?我们当做什么?所有的诫命都本着两个点:一个是命令我们什么,一个是禁止我们什么。我们要晓得我们的责任,既然他是永远的敬拜者,被尊崇的那一位——主权者、永恒不变者、拯救者,因此在这一条诫命里,上帝命令我们:必须认识而且承认独一的上帝,你必须认识他,还要承认他。圣经里的经文很多,“要竭力追求认识他,因为他是你的神”,所以你说,我就不愿意看圣经,属灵书籍我也不爱读,你就是违背第一条诫命——不愿意竭力的认识耶和华。旧约说:“他出现确如晨光”,你为什么不追求认识他?他是你的神,是你的赐福者,不但要追求认识他,还要承认他,在任何时候都要承认他。这条诫命命令我们,还要崇拜他、荣耀他、尊崇他,还要在心灵里思念他,你的心思如果不想神,你这就违背了第一条诫命了。上帝造你思想是叫你瞎乱思想的吗?是叫你思想怎么贪财,做这些事的吗?如果这样,你思想的功用就变成虚谎的了。上帝说,你这样就是违背了第一条诫命。弟兄姊妹,可想而知这个问题严重性啊,上帝给了我们思想,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我们究竟有多少时间思想上帝了呢?思想上帝的话、思想上帝的性情、思想上帝的作为。还要默想他,你看旧约那些圣徒默想耶和华,不出声的默想,看大自然想神的作为,看圣经默想神的话;还要记念他,旧约诗篇说我们要记念他,常常记念他给你的恩典,记念他的作为;还要敬慕他、仰慕他;还要想念他,地的四极都要想念耶和华,天天的想神,想念他,就如三岁的孩子想他的妈妈一样。当你不想他的时候,就说明你心中另有情人,你就违背第一条诫命。还要有忌邪的心,因为上帝是忌邪的,这都是上帝的命令,非尼哈有忌邪之心。还要依靠他,凡事上都要依靠他,你不依靠他,上帝就不喜悦你;不依靠他,你就是依靠自己、依靠别人、依靠物质、依靠财富、依靠势力,这都是上帝不喜悦的,你就是把神给忽视了;你还要常常向神呼吁,还要将赞美与感恩归给他,大事小事凡事感恩:上帝给你财富你感恩,小偷偷了你家的东西还要感谢主。
约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财富都失去了,但他还是俯伏在耶和华面前感恩,为什么?给是上帝给的,拿是上帝拿的;他想给就给,想拿就拿,我们要凡事感谢!健康了感谢主,有病了还是感谢主。上帝给你两个钱,你就感谢,可生意一旦不好了,就愁眉苦脸,你这就是违背了第一条诫命。你的神呢?连不信的人都说:你看你没有神了,一点神气都没有了。“没有神气”是什么意思?第一条诫命没有了。凡事要仰望他,无论多么的困难,无论目前的状况多么的不理想,仰望他!!为什么?因为我有一位救赎者,他是我的神,他是我的赐福者。我仰望他,对他的话语一定要顺服,常常地顺服。《诗篇》里让我们看到:要常常地以他为乐,“以神为乐”这是我们人生最大的乐趣。人生的目的就是:荣耀神,以神为乐,直到永远!有的人不以神为乐,而是以钱、以房屋、以吸烟喝酒为乐,这都是没有神的表现,你要省察你的乐趣从哪里来,如果你的乐趣不是从神来,那么你的信仰就有问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罪。一个正确的人生,他的乐趣唯独从神而来。而你的那个乐叫“快乐”,罪中之乐很快就会落下来,但是基督徒以神为乐的“乐”是“喜乐”是内在的,是从里面发出来的,而快乐是外在的,都很短暂。因着有神的话语而发出微笑的叫喜乐,洒点香水叫快乐,因着有神的话而从里面散发出来的鲜花的香气叫喜乐,这两个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一生要以神为喜乐,还要常常留意上帝对我们的悦纳,要挚爱他,要常常为罪忧伤。看到罪的时候要忧伤,因为神的形象遭到了沾污,要忧伤,为着别人亵渎神你要忧伤,该制止的时候要制止,你不能任凭人亵渎神。加尔文说:“主人要受到欺侮的时候,狗都知道叫一叫。”何况是我们人呢,要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
很多人会这样说:信什么不都是信,信耶稣能得救,信阿拉、信佛也能得救,这叫“条条大道通罗马”。没有这回事!除了耶和华神以外,没有别的神,宗教上没有属同同归的道理。还有人说,神还不是都是一样的,一样的神有没有?有!凡是人造的神都是一样的,它们都画等号。但是我们的真神和任何的假神不能画等号,这就是上帝在第一条诫命里面命令我们的责任。我们在对照这责任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的人生是亏欠的。第一条诫命要求我们必须以圣经所说的去认识神,因此,基督徒选择教会特别的重要,你不能说去哪个教会都一样,你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怎么能够说去哪个教会都是一样呢,你跑到异端那里也是一样的?所以选择教会就特别重要。
你也不可以秘密地去认识神,而不加入教会,有许多人说:我在家里信就好了。我们的神不是这样吩咐的,这样不可以,对待神的事情不可心持两意,这是以利亚对众民所说的:
“你们心持两意要到几时呢?若耶和华是神,就当顺从耶和华。若巴力是神,就当顺从巴力。”(王上18:21)不能心持两意,脚踩两只船,有很多的人这样想:我在世的时候快快乐乐,在临死的时候我再敬他一下,这样不是世上的好处和天国的好处都得到了吗?你向人传耶稣,很多人却说:我现在上班,等我退休了再去信。这都是错误的。
第一条诫命要求我们必须公开的委身于他,在任何事情上,唯独神有优先权,你不能把其它的事情放在这个事情之上。因此,神对于宗教的要求也没有中立的可能,你的教育不可能是中立的,不是为神就是为撒旦的;你的宗教不是敬拜上帝,就是撒旦的影子,一定没有中立的可能;基督徒的生活也不可能是中立的,你不在义中生活,就在罪中生活;娱乐也不可能是中立的,要么是荣耀上帝,要么就是羞辱上帝,所以基督徒在选择娱乐时也要当心。我们的生活、教育、科学,我们的一切都要指向上帝,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有多少东西是以这个敬拜对象为中心呢?
目前中国基督徒孩子的教育,我们都是拱手把孩子送到无神论者的手下去教育,这是在给撒旦培养工具,一年级有时候老师就教学生作弊、说谎,告诉孩子人是由猴子变来的。因此说,教育不能中立,在不能荣耀上帝的时候,就一定是在羞辱上帝。所以说,我们基督徒的责任非常的沉重,我们在这样的状况下不要谈教会的复兴,美国开办教会的学校,用上帝的办法来教导他们的孩子。但我们中国呢?弟兄姊妹,我们只有把我们的孩子交到无神论的手下任魔鬼催残。人们都知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你把孩子都交在撒旦的手下去培养,能给你培养成什么样?基督教在今天中国的严肃性,我们的孩子去违背诫命,我们做家长的都没有办法,为什么?因为学校要加课,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带领孩子主日敬拜,无神论的学校走的是违背上帝律法的道路。当人违背上帝律法的时候,上帝的咒诅也就来临了。中国的小孩子,从七八岁就戴上了小眼镜,这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中国孩子的近视律在全世界是第一,上帝造儿女在母胎中生下来的时候,每个孩子差不多都是带着一双好眼睛来到这个世界。没过几年就催残得看不见东西了。弟兄姊妹,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安息,眼睛天天对着书看,是学上帝的话吗?不是的,所以在想到这些问题时,我们就会知道基督教是何等的软弱。
因此,这条诫命要求我们基督徒的整个生活必须以神为中心,你不可能将你的生活分为宗教的和其它的。许多基督徒的生活是分裂的,好像来到教会就叫属灵的,做的神家里的工作就叫属灵的,在家里的吃饭穿衣,在世上的工作就不是属灵的,其实这一切都在上帝的眼光之下。“除我以外不可有别的神”正确的平衡做法应当是:无论是在教会、家庭中,还是在社会工作中都要以神为中心。上帝教导我们,不但在教会里要以他为中心,而且在家中,做父母的要在主里养育你们的儿女,你们做儿女的要在主里孝敬你们的父母;在社会工作上,你们做仆人的应当顺从你们肉身的主人,你们在上有权的、做主人的,应当善待你们的仆人,因为你也有一位主在天上,世上所有的工作都在上帝的眼目之下。所以说,每一件工作都能荣耀上帝,也能羞辱上帝,我们的生活是不能分割的。以神为中心做每一件事情,“荣耀他时都叫属灵”。你说:我没大用,只能每天在家里给丈夫做点饭菜,感谢主!你这也是荣耀上帝,当你的饭做得色香味美,你的丈夫吃得有滋有味的时候,这就叫属灵。每一件事情或大或小都能够荣耀上帝,或吃或喝都能够荣耀上帝,关健是你是否以上帝为中心了。所以说,不只是作教会的工作就是属灵了,任何一件事情上,就是你当保母就是每天照看看孩子,这也能荣耀上帝,因为你要思想:上帝为什么把这个孩子交在你的手上?为什么叫你做这个孩子的保母,而不做其他孩子的保母?上帝托付你的责任:就是要把耶和华独一的信仰教导给这个孩子,这就能荣耀上帝。因此,我们在每一个领域里都能荣耀上帝,也都有可能羞辱上帝。
这条诫命统领其它九条诫命,当违背了这一条的时候,其它的就都违背了。当你的心中没有神的时候,孝敬父母、不可偷盗,这些都不存在,这条最高的一条,是第一条。有的人信耶稣,却不聚会是肯定不对的。神的话遵行一部分也是不对的,很多的人在遵行神的话时是有选择的,我觉得这个比较好一点,比较合我的口味,我就遵守;有许多人读圣经,只读新约,不读旧约,这就已经违背了第一条诫命,你对上帝说话都轻忽,心中还能有神吗?就像丈夫与妻子吵架一样,妻子说你眼中还有我吗,我说话你都不放在心上。上帝写了六十六卷圣经,你只读其中的几卷,而不读其它的,你就是轻忽了神的圣言,就是违背第一条诫命。所以说我们新约、旧约都要读。我们既要讲创世记也要讲启示录,既讲诗篇智慧书也讲罗马书,什么都要讲。保罗说,凡上帝给我说的,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
这一条诫命还包括我们“知道而不信”和“信而不顺从”的罪,有时我们道理知道了,但在生活中却不信;有的人相信了,却不顺从,教会中有人会这样认为:圣经说的都是好的,可是谁能遵守得了呢?说这话的人是该当定罪的,因为你说这话的意思是根本就不愿意遵守上帝的话,你在犯罪的找藉口,你为什么不说保罗的另外一句话:“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行”,你应该说这样的话,前面的那句话是你在逃避上帝给你的责任,你不愿意遵行上帝的话,不尊重他。
在这条诫命里,我们若反过来看就是:上帝禁止我们否定神,禁止无神论。这自有永有的,天地万物还没有的时候就有了我,禁止我们无神论、多神论,禁止有任何偶像的崇拜,禁止不承认或忽视神当得的荣耀,在该荣耀他的时候不荣耀他,就是没有神。
这条诫命也禁止我们犯无知的罪。很多基督徒犯了无知的罪以后,不给他讲出来,他还不知道。不知道也是罪——无知的罪。这是因为你不渴慕真理,很多人就在圣言小学的开端,留级又留级,留了十年还是一年级,这就是保罗所说的圣言小学的开端。我们要离开这个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基督徒每天都要思想上帝的话,学习上帝的真理,不停的长进。教会里面很多人信了二十年,可还是个糊涂热,这都是犯了第一条诫命,极为严重的罪。上帝禁止我们忘记他,吃饭都忘记了祷告,都不知道感谢上帝,你眼中还有神吗?
禁止我们误解上帝,尤其是在生命、生活、工作中发生一些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时,往往会生发恶心:上帝是不是不要我了?是不是丢弃我了?是不是不再爱我了?是不是不使用我了……等等许多的问题,你的这些想法与上帝的性情都是不一样的,上帝说:我要以永远的爱爱你,怎么不要你啦?你误解上帝到了什么地步?这些罪是我们经常犯的,这条诫命禁止我们一些谬见、错谬的见解,强解圣经,圣经说的不是那个意思,他强解成那个意思,这是谬见。
禁止我们与上帝不相配的邪恶思想,禁止我们窥探神的隐秘。许多初信的基督徒,其实他的心中某些方面哪也是好的,但他在无知当中犯了这个罪,他总是百般的问难,总是有一些的问题,为什么这?为什么哪?有些问题是有限度的,不可对上帝隐秘的旨意有一个擅自的窥探,这不可以的,上帝启示的东西就是启示的,比方说有的人会异想天开糊乱的想,说上帝造的海是这么大的,如果不造这么大的又怎么样,上帝造的就这么大,你乱想什么。有的人还问,上帝在造这个世界之前在干什么?这些都是窥探上帝隐秘的旨意,上帝没有说的你就不要窥探。很多人无端的发那些的问题,这时你无意中已经冒犯了神,有些人一遇到事情就发牢骚:为什么上帝这样对待我?你的这个态度就已经错了,你应当为着这个事情感谢上帝。为什么上帝不把这个东西给你?人家都有汽车,为什么上帝不给我一个?你这是怀着不信的恶心,上帝不给你自有他良善的旨意,不给你是为了你好,给你就不好,这才叫信心。你总是想用你的理性来解释,许多人总是问为什么,总想知道原因是什么,我告诉你:原因就是夏娃吃了那果子,她想象神一样知道一切的善恶,这就是原罪辖制你的结果。这些都是谬见,都是邪恶的思想。窥探上帝隐秘的旨意是上帝不允许的。
亵渎、怨恨上帝,尤其在逆境和苦难当中怨恨上帝。我们不要怨恨。提后书也提到了“专顾自己”,
神是我们生命的中心,你专顾自己好吗?这也是违背了这条诫命。
全部或者部分的偏离上帝,轻信盲从,当然异端也是违背这一条,还有经常的怀疑,神到底怎么样,上帝说的很清楚:“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永远不变,不要疑惑,只要信”。
有些人遇到困难就失望,这个“失望”就违背了第一条诫命。我是你的神,你失望什么?我是你的拯救者,大能者,你失望什么?你失望就说明你没有神,心中不仰望依靠神。
还有固执的罪,这个固执事实上就是以自己为神,还有的基督徒心灵“麻木”,还有的刚硬不改。
骄傲自大也是违背了这条诫命,还有任意妄为,心中没有神,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无法无天。还有自以为平安无事,这也是没有神的象征,不思想上帝自以为平安无事。
这一条诫命也禁止我们试探上帝,禁止我们爱宴乐,这是提后书所提到的,你总是爱宴乐就不会爱神了。许多基督徒虽有爱心,但败坏盲目,没有属灵的分辨力,这也是上帝所禁止的。还有《启示录》所提到的“不冷不热”,这是不信靠神的表现。在上帝的事情上是死的,最严重是背叛上帝,甚至还有人向圣徒、天使和其它受造之物祷告。犹太人向天使祷告,天主教向马利亚、使徒彼得祷告,这都是违背了诫命。
神禁止我们交鬼求问。你有你的神,有拯救者、依靠者、帮助者,你为什么去求问鬼?这里面包括了抽签算卦、看手象、面象,其实这些也违背了第二条诫命。
有时眼皮跳一跳,就想今天不吉利,这是许多人经常犯的罪,这是偶像势力、神秘势力。一个基督徒无论在怎样的状况下,都不可以对上帝的话语怠慢,藐视忽略他的命令,在圣灵的位格上,不可抵挡圣灵、消灭圣灵的感动,圣灵感动你向某某传福音,可你就是懒着不去,从而消灭圣灵的感动。还有人不满意上帝的安排,嫌妻子不好、丈夫不好、婆婆不好,同工不好或这个聚会点不好,这都是不满足于上帝的安排。还有许多人指责上帝将恶事加在人身上,有人将好处归于幸运,“哦,我今天还挺幸运”!你在说“幸运”的时候,就已经把荣耀归给偶像了。世界上没有幸运的事,如果你做生意赚了钱,这是上帝在永世当中已经决定了的。如果你一出门就被石头拌倒了,这也是上帝在永世当中已经定好了的。你说要是天上掉下个树枝砸在我的头上,这也是在上帝的预定当中吗?是的,因为主耶稣说:神若不允许,一根头发都不能变黑变白。一个麻雀都不能落在地上。除非你不相信主耶稣的话,主耶稣就是这样说的。
有人经常跟着异教徒说这样的话:咱们今天还怪有缘啊,其不知你说这话的时候上帝很生气,这是佛教的思想。哪里来的缘,这是神给你安排的。你应该感谢主,你却将好处归给幸运、归给偶像。还有人把好处归给自己,认为是自己能力挣来的,这都是违背了第一条诫命。所以,弟兄姊妹,第一条诫命要求我们一生一世要以我们的神作为我们敬拜的对象,作为我们生活的中心、敬拜的中心。我们或思想或言语或行动,都要以他为中心,这就是第一条诫命。
这一条诫命中
“除了我以外”,中文翻译的还不到位,其在原文是“在我面前”的意思。这几个字的意思特别重要,“在我面前”表示上帝是无所不知的,他时时监察你,上帝对你心中另有别神大为不悦:你不要在我面前耍花招,不要以为我不知道。
因此,弟兄姊妹,这条诫命要求我们以整全的人生来荣耀我们的上帝,或吃或喝都要为荣耀他;我们的思想要思想他、渴慕他;我们的言语要赞美他、尊崇他;我们的行动要荣耀他,这就是神给我们的人生要求。在对照这些要求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一天也做不到,所以上帝说世人都犯了罪,亏欠了神的荣耀。
祷告:天父啊,求怜悯我们,因为当我们学习你律法的时候,我们深深地知道,我们的罪是何等的深重。在我们的祖先犯罪之后,我们这些亚当的后裔是何等的可怜,我们的生活是何等的分裂,多少时候我们过着一个支离破碎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没有一个中心,我们可怜的在这个世界上度过我们的生命,主你虽然用这么大的恩典拯救了我们,可是我们还是常常的犯罪得罪你,主除了你的宝血能遮盖以外,我们什么也不能解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激光武器到底怎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