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电视剧3原雷霆九州现在怎么 没有了

[汉匈战争,之三,汉景帝]蒙霜兜鍪空挂壁&伏鞘八方徒蒙尘
蒙霜兜鍪空挂壁 伏鞘八方徒蒙尘
汉景帝刘启,作为皇帝来说,几乎可以作为千年皇权的化身和缩影…在刘启之后无数的皇帝,都可以算得上是他的学生….单以权谋而论,他的的确确是史无前例的,这一点做得远远超过霸武有余柔韧不足的秦始皇、豪杰(无赖)气深重爷爷刘邦和“忠厚老实”的父亲刘恒。
而他本人死后的谥号,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对他一生的最好注释---根据周代《谥法解》,
“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天生喜欢权谋之术,这是一位富有政治天才的帝王,这方面他甚至要强过儿子刘彻。
(前言:本次我们将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解读景帝一朝。别觉得都是冗杂废话。事实上,就和前面说的一样,景帝很有代表性,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分析出很多关于一个王朝面对游牧民族侵略的种种细节与制约。
这些旧事都在未来不断的重演。&宗祠,外戚,士林,诸侯,每一方都是强大的力量;做皇帝的必须长袖善舞才能游走平衡于其间,成为一代明君而不是被绞杀为已故的皇帝。
很多人读到欧洲中世纪历史,有爵位贵族们种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大呼过瘾。
事实上,要告诉诸位的是,这种高智商的角力,中国古代更加擅长。紧张,刺激,波澜起伏,丝毫不比欧洲要差。而且更加温情脉脉。)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twb/tu/5-af24-419c-a613-.bmp" DATA_UE_SRC="/twb/u/net/../../tu/5-af24-419c-a613-.bmp" TITLE="汉景帝.jpg"
ALT="[汉匈战争,之三,汉景帝]蒙霜兜鍪空挂壁&伏鞘八方徒蒙尘" />
一、晓望朝云日初现(公元前188年-157年)
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刘启出生;文帝元年正月(公元前179年),被立为皇太子(9岁),文帝后元七年六月(公元前157年)身登大宝(31岁)可以说刘启早年运势非常大吉---他的父亲皇权稳固,他本人是嫡长子不存在争夺储位(暂时),他顺顺利利的继承了皇位(可能三十一岁继承皇位算是很迟,可是比起他作为诸侯王战战兢兢被迎立的父亲,他那依靠母亲智计百出才终于成为帝国继承人的儿子刘彻,以及他蒙冤而死的孙子刘据,真的已经算是很好运了..参考一下后世的历史,我们更能发现,这是相当平稳的皇权交接,史书在这方面基本是一片空白….完全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对于史官来说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段历史非常太平,太平到了没有留下文字的必要,否则他们也会以曲笔记载一二。)
然而,早年间的刘启,虽然史料中基本一片空白,却还是留下了一点点端倪,足以使我们推知他的性格。“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於是遣其丧归葬。”---司马光《史记·卷一百六·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这里的皇太子就是刘启,这也是他作为太子唯一留下的史料…&&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残酷的岁月会把刘启一步步塑造成为一个果决冷酷的君王…然而此时他还只是血气方刚的少年,依然会轻狂会桀骜….&&&虽然可以说这里是一起意外事件,过失杀人…&然而却着实能看出刘启根本不是一个忠厚老实到任人欺负的家伙,他不像他那在史家笔下完美无瑕的老爹,然而这却让我更喜欢他,因为这缺点让他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子。
刘启的这个性格特点会在未来无数次重现,并根本性的改变历史的走向….当然那是以后的事情了…&另外一个伏笔就是,痛失爱子的吴王刘濞从此日益骄横,不臣之心渐生,他将刘启的皇权视为杀死自己儿子的凶器,并且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天潢贵胄,帝国的主人(刘恒是被元勋贵戚选中的,很多诸侯王不服…认为刘恒刘启一脉不能算正统…这也是为什么日后能有七个诸侯王一起作乱的重要原因…他们根本不信服皇权),这让他离谋反越来越近……
让我们把时间轴拉回公元前157年,汉景帝刚刚成为皇帝的时候。误杀吴太子一事,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和刘启有关的后续…然而想必他素以忠厚著称的父亲刘恒和精明而不好打发的母亲窦漪房(这位很不好对付的老太太后来成为了武帝刘彻极大的一个障碍….)是大发雷霆了…&虽然史官没有记载,但刘启后来明显老实了很多,再没有在小事上出现过这种类似的错误…八成是吃了不少苦头…&然而他依然是心服口未服,内心压制了冲动而不是彻底消解它,年轻皇帝此时还没达到这个境界…&这让他日后又犯了一个大错(从长远来看倒未必是坏事…这个下文会提到)。
二、尽九州之铁,不能铸此一错(公元前154年-151年)
刘启刚登基,迫在眉睫的大问题就是尾大不掉的诸侯王们…&这个从他爷爷时就开始积累的大危机,终于快要爆发了。
这笔烂帐要从著名混混刘邦与项羽对战开始…楚汉之战中,汉军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绝对劣势…为了获得打败项羽的力量,中立观望着的助阵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刘邦开出了封王的条件……而项羽却非常吝惜封爵。
最终汉军同盟取得了胜利,论功行赏,张耳、吴芮、彭越、黥布、臧荼、卢绾和韩信成为七个异姓诸侯王。
刘邦其实离守信用的人十万八千里,但是天下人都在看,众目睽睽之下,他不得不分封了这几位能量很大的将领。当时分封制还有很多支持者,这是一股强大的守旧力量。
然而刘亭长毕竟是江湖出身,既不厚道也不守信(就人品方面他不是好人,却的确是个好皇帝,大多数时候,守信厚道的好人当不了好皇帝,甚至当不了皇帝。),风头过后,就开始着手一个一个的收拾这些异姓诸侯王。
老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定了这票猛人,自己也在与黥布身中一箭,重伤不治而死…&然而他毕竟是解决了当下的问题,避免了自己的后代成为傀儡一样的周天子第二…&因为无论刘邦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只要他执掌皇权,就决不允许自己的帝国有遭到挑战的可能性,而当时的各诸侯王,除了一些礼仪规制上的事情,在自己的封地上真的和皇帝没有任何区别…刘邦这一代还好,如果这个问题积累下去,一定会导致严重的内乱,又回回到春秋战国多方角力的时代,而且这时战国七雄的后裔们在民间也蠢蠢欲动,他们在秦末已经抓住时机掀起了一波大浪,而刘邦是不会坐视自己创立的帝国也被这些人如此糟蹋的…&所以即使他已经是个糟老头子,依然亲自披挂上阵,平定了这些土皇帝。就这一点,刘邦的确是伟大的皇帝,目光深远,将帝国的延续传承置于自己的个人享乐之上,高出秦始皇不少。&&&&刘邦晚年,郑重的与大臣杀白马立誓,非刘氏不能称王---“非刘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算是给了后世的诸侯一个束缚。
到了文景二帝的时代,问题变得越发尖锐…..虽然大家都是亲戚,可是地方封国的权力还是过大,皇帝很尴尬的发现自己的统治地区不过几个郡县那么大,而全国大部分地方的实际掌控者,依然是刘姓诸侯王们…所以即使是丰年,国库的收入也极为有限,大部分钱都在诸侯口袋里,朝廷拿不出来钱。&&前面也说到过,文帝是被平定诸吕之乱的大臣们迎立的,地位相当不稳固,又有元勋贵戚掣肘,所以他其实没有解决诸侯问题的能力。策立之功却时时掣肘的勋旧贵戚、尾大不掉的同姓诸侯、飞扬跋扈的匈奴铁骑,这是一环套一环,好似匠人精心铸造的机关,解得了前一个,才能解后一个...景帝一朝丰富多彩的原因之一就是老朽死的差不多了、一茬新锐接替了...
而腾出手脚准备解决问题的刘启,最得力也最信任的助手,就是他当太子时候的老师,晁错。汉景帝与晁错的关系,非常复杂…一方面,是千年传承的君臣之道;另一方面,晁错不仅是景帝心里的能臣,还是他无比尊重的老师,其非凡的辩才让景帝对他的能力信任不已。
这种关系大概在历史上不多的几个类似例子之一就是宋神宗与王安石。宋神宗痛恨仁宗一朝冗兵冗官导致的一系列积弊,以王安石为师,希冀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富强大宋。
可惜王安石为人和他的外号“拗相公”一样,缺乏变通,加之改革过于急躁,最终导致了青苗法等的一系列失败。但是自始至终,神宗到死为止,都没有动摇过对王安石的信任,在他心里从未怪罪过王安石…&这是极为难得的信任与友谊,在古代等级森严的帝王与臣子之间,可以说真的是历史的一幕感人场景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之所以说前无古人,是因为景帝在3年后铸成了大错。&&现在是公元前157年,距离御史大夫晁错生命的终点,还有三年。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twb/tu/0723/aca5f67d-cc2-01d3ad6973be.bmp" DATA_UE_SRC="/twb/u/net/../../tu/0723/aca5f67d-cc2-01d3ad6973be.bmp" TITLE="晁错.jpg"
ALT="[汉匈战争,之三,汉景帝]蒙霜兜鍪空挂壁&伏鞘八方徒蒙尘" />
不得不说,吴楚七国之乱之前,晁大夫干得是相当不错。比如,他提出了“募民徒塞屯田”的主张,文帝采取了这一主张,“绝匈奴不与和亲”。令大批内地人迁往边疆屯田,这不还不能算是军屯,然而确是的的确确有效的拱卫了边境,甚至让匈奴在以多敌少的情况下在边民手里占不了便宜。这种屯边的最大好处是,在能保证制度完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调集人的主动性…&不像以前一触即溃的军队,他们每个人都有充分的理由去戍卫边疆,因为家就在自己背后…&&这种类似的思路千年之后,为明王朝创造了最后一只具有极强大战斗力的军队,关宁铁骑(前身为李成梁的辽东铁骑),在“以辽人守辽土”的准则下,他们成为后金军队最可怕的对手,直到清朝灭亡,关宁铁骑都没有被后金军打败过。
晁错作为这种制度的首创者(在此之前的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类似的长期屯边行动,即使秦朝也只是派兵短期驻扎…并不算长久之计。&&如果这里有疏漏,还请指正。),可以说目光相当长远。
也正是从这一时期期,汉人的足迹开始大量的朝各个方向扩散,带去一些新技术,带回一些新成果。
如果说上面的创举,还属于文官应有的本事,那么晁错的另一项天赋就让人十分惊叹了…文帝当国期间,晁错就陇西对抗匈奴的一项军事胜利做出了自己的总结,写了一篇《言兵事疏》。让人非常吃惊的是,这居然是一篇兵书,而且是一篇受到后世广泛赞誉的兵书!并不长,但是充满真知灼见..其中“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即有险阻,以此当之,平地通道,则以轻车材官制之.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衡加之以众,此万全之术也.”(意思是,将归降过来的游牧民族加以收编,以他们为军队整训的骨干,彻底改组训练出一只能达到游牧民族水平的骑兵…再辅佐以汉军的精锐步兵,步骑协同作战)----&不知道是历史的巧合,还是他的建议真的被采纳了…两汉确实是以这条建议为核心思想,大量整编改组了擅长机动奔袭的骑兵队伍(有时候是胡汉各半,有时候干脆是彻底由游民民族组建骑兵汉军充任步兵的混合军团),与匈奴人争雄漠北。&&此外书中还有关于中原步卒与游牧骑士的长短处对比,可以说就是后世中原王朝对抗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完美纲要….&&这篇文章在兵法史上地位非常高。
除了惊人的才华外,并不是书呆子的晁大夫还得到了景帝全部的信任。刚刚担任内史的晁错多次单独晋见景帝,共商国是而他仅仅是一个连三公九卿都算不上的内史。丞相申屠嘉极为不满(作为名义上的文官领袖,面子实在过不去),想要找茬收拾晁错。正巧,内史府坐落在太上庙(刘邦的爹)外的空地上,门朝东开,进出不方便;晁另开一个南面进出的门,凿通了太上庙外空地的围墙。申屠嘉知道后大怒,想借此过失,报请皇帝杀掉晁错。晁错得到消息后,立即单独向皇帝说明情况。等到申屠嘉到景帝面前告状,说晁错擅自凿开庙墙开门,请把他送交廷尉处死时,景帝对申屠嘉说:“晁错凿开的不是庙墙,只是庙内空地上的围墙,没有犯法。”申屠嘉只得谢罪而退,士大夫的尊严大受打击,不久就卧病在床,一命呜呼。
这件事可以看出两点:1,晁错的性格相当大胆随性,在他心里很少顾忌君臣间那种上上下下…&&这也几乎是注定了他的悲剧…
2,景帝对于晁错的信赖已经到达一个几乎无法动摇的地步了…要知道破坏庙堂宗室的建筑,依汉律可是大罪…景帝的废太子刘荣就死于这条罪名…可是晁错干了,景帝不仅没有生气,还庇护了他。
然而,才华横溢,深得皇帝信任的晁错,其实根基是相当不稳固的。
和王安石一样,他最致命的的弱点就是,行政过于严苛而少变通,你可以说他一心为国,但是他实实在在的得罪了大批士大夫…他们讨厌他武断骄横,他讨厌他们因私废公…彼此几乎是不在一个世界里。&&他的所有,都建立在皇帝本人的信任之下,如果没有了这份信任,可以说他的政治生命马上就会走到尽头。
这个转折点叫做《削藩策》。&&“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齐七十余城,楚四十余城,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反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谁能料到,这短短的几段话,将在未来几年掀起轩然大波….&&&晁错的这番建议呈上去,景帝很是赞许。君臣二人立即以最快的手段开始推行。(有充足的的理由相信很多冥顽不灵的老家伙拿祖制礼仪说事不同意,但是都被压下去了……&&这其中甚至包括晁错的老爹,他马上和晁错断绝了父子关系…从事后看,很好的保全了自己……)
帝国的行政机器迅速开动,官吏们被派向各个诸侯国,开始搜寻诸侯王不法的罪证。并极其迅速的以卖官等各种“无理”罪名(因为这种事其实大家都干过,类似今天的贪污,只是想不想整你的问题….)先后削去楚王戊的东海郡,赵王遂的常山郡和胶西王的6个县。&&这个举动无疑于把诸侯们放在鼎里炖….
很多人看到这里,就开始大骂晁错是个百无一用的的书生,废物一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景帝更是个性急冲动的糊涂蛋,就不敢学后世慢慢来钝刀子割肉文火煮青蛙吗?这不明摆着逼诸侯王作乱么?
要不是侥幸胜利,这不又是一个靖难之役吗?
首先要恭喜您的是,您已经开始思考历史中人物的抉择,产生了代入感,而不是死读书了…&&然而很遗憾的是,还是想当然的超脱出了当时的局限性,代入感还是不够强。大部分人稍微努力一下都能达到这个程度,然而这还不能真正让人感悟到历史的精彩之处。
首先让我们来全面分析一下吴楚七国之乱这个时间点前后的周边环境。
1,汉军开始改制。&&《史记》中并未完整的描述这一段,司马迁以文官的视角,自然是不会太重视军中诸事,然而他还是侧面记载了一些蛛丝马迹,虽然他自己都未必知道。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曰,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史记.周勃世家》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twb/tu/b12-21a3--a79a17e49d32.bmp" DATA_UE_SRC="/twb/u/net/../../tu/b12-21a3--a79a17e49d32.bmp" TITLE="军队.jpg"
ALT="[汉匈战争,之三,汉景帝]蒙霜兜鍪空挂壁&伏鞘八方徒蒙尘" />
后元六年,是公元前158年,文帝死前一年,七国之乱前四年,这也是七国之乱中的汉军主将周亚夫正式踏上历史舞台,开始他一生传奇的一刻。
西汉初年,中原的军队是相当不够专业化的…&士卒是临时拉来的农民,这群老粗一辈子最擅长使用的工具是锄头,可能直到服役才第一次摸到武器,除了配给长兵器作为炮灰以外,真的不能指望他们太多。弓马娴熟战不畏死?别做梦了…&&而秦末的大乱更是基本摧毁了秦朝以来建立的初步成型的军事制度,虽然也有表现出众的士兵不断积功成为将军,可是更多是大家也不知道谁有本事,都是胡乱找了一个贵族做将军带兵去了…&&这种部队面对在血战中成长的匈奴人和职业部队的时候,结果可想而知…&很遗憾的,直到文帝时期,这种陋规依然继续着。
前文中提到的宗正刘礼和祝兹侯徐厉就是典型,一个宗室贵族,一个养优处尊的侯爷…他们基本是啥也不会的,在文帝的巡视中除了衬托周亚夫的正面形象,没有任何作用。
史记往后也再没有给这两人留下一个字,充分说明了他们的不值一提…&这倒是好事,这二位路人甲如果在以后带兵去打匈奴或者吴楚叛军,估计也就只能是在周亚夫的传记里多记一笔“某年某日,亚夫部将XX战于吴楚叛军,不利,士卒死万人..”。
很幸运的是,文帝和景帝找到了周亚夫,正如武帝发掘了卫青和霍去病。
周亚夫治军的风格从细柳营就可以看出来,他很明显的在走职业化军人的整编,赏罚分明,不避权贵(这群士兵面前,皇帝也没有被鸟…),这让他的军队成为了一只具有高昂战斗力的劲旅,并藉此赢得了对抗匈奴入侵的胜利。
没有任何理由相信如此表现的周亚夫不能得到文帝的看重,那样的话文帝可真是昏君了。
事实上,文帝弥留之际,也嘱咐景帝,如有动荡,必用亚夫,他是足以放心的将军。
景帝也不会白白浪费人才。从日后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的表现,可以看出来,这几年这位脾气很是不太好的将军一直在干一件事,练兵。
2,匈奴加大了入侵的力度和频率
文帝末年,匈奴老上单于病死…精于用兵的老上单于为匈奴基本平定了西域地区,赶走了大月氏。到了其子军臣单于时,又不断的把目光投向东边。大肆入侵汉朝,烽火一度传到了甘泉宫(汉朝皇室行宫,距长安仅两百里)…&这次入侵便是周亚夫大出风头的那一次…&&“军臣单于立四岁,匈奴复绝和亲,大入上郡、云中各三万骑,所杀略甚众而去。於是汉使三将军军屯北地,代屯句注,赵屯飞狐口,缘边亦各坚守以备胡寇。又置三将军,军长安西细柳、渭北棘门、霸上以备胡。胡骑入代句注边,烽火通於甘泉、长安。数月,汉兵至边,匈奴亦去远塞,汉兵亦罢。”---《史记.匈奴列传》&&可以看到的是,即使是周亚夫,也对匈奴几乎无可奈何。
等汉朝步卒赶到边塞,高机动性的匈奴骑兵早已跑的无影无踪。
这种打了抢一把就跑的无赖战术,让汉军无能为力而又望尘莫及。
即将即位的景帝感到匈奴人的刀锋越来越近,危险迫在眉睫了。
而要腾出手好好收拾匈奴,他必须有一个团结一统的王朝,而他没有,诸侯王们成为他的一大绊脚石。
3,拉梁王刘武加入朝廷的阵营
梁王刘武,是文帝和窦太后的嫡幼子,景帝刘启的亲弟。 他本来是淮阳王,后来梁王死而无后,由此文帝迁刘武为梁王(老实人可不傻….&他把刘武放在梁国这个兵家必争的交通要路,就是要他做自己哥哥的帝都锁钥,防范南面的诸侯王。&&不放在北面抵抗匈奴,而是放在南边,着实意味深长)。
而在诸多诸侯王里,刘武也毫无疑问是最支持也最亲近他的皇帝哥哥的一个。
七国之乱前一年,刘武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後传於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刘启给刘武开出了一个相当大的政治许诺,而且这个和老牌政治流氓朱棣开给儿子朱高熙的空头支票(好好干,太子的身体不太好---就这么几句暗示骗得朱高熙心花怒放,拼了命的替他爹搞靖难之役..)可完全不同,说的可是很明确了(景帝毕竟还年轻)。
我们无法考证景帝是喝多了不小心说错话,还是故意要给自己的弟弟一个盼头。
这个时机实在是太巧妙了,就在他决意削藩的前不久…&潜在意思无疑是要梁王和自己站在同一道对抗诸侯。
而梁王虽然出于谨慎不敢接受也知道这不大可能是真的,却也是被哥哥哄得心花怒放…&&窦太后也很开心,她很疼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就这么被彻底拉过来了,日后一心一意的替他哥哥打诸吴楚叛军,着实卖了一把死力气,那以后可能就是他自己的天下啊,谁不卖死力气?&&(其实即使不这么拉刘武,他也只能和哥哥站在一道,诸侯们知道他是景帝的弟弟,也绝不会放过他的…&只是景帝这么一来,充分调动了梁王刘武的积极性,让他发挥了自己全部的潜力,这大大改观了战局)&&&刘武暂时被糊弄过来了,并且带着朝廷援助给他的大量军需回封国了。景帝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却也埋下了日后争夺储位的后患,然而还是先顾眼前吧,吴楚马上要反了!
从上面三条,我们可以看出,景帝并非完全是一时冲动(虽然他确实也有点冲动)的公开削藩,他早已经慢慢的做好了准备,甚至可以说,景帝就在等着诸侯王们叛乱。&为什么景帝不能慢慢的分化削弱诸侯们,而迫不及待的要以雷霆之势不惜背上恶名也要和他的亲戚们作对呢?
因为匈奴绝不会给景帝什么时间。
匈奴希望的正是一个中央掌控力极弱,诸侯们心怀叵测的汉朝,这样他们可以继续连年入侵,烧杀抢掠边境(当时匈奴近乎年年入寇,汉朝的边郡每年要被掳走至少一万人,烧杀抢掠的损失不计其数…)甚至关西腹地。
“永远不要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原因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那样做。”---拿破仑.波拿巴
所以景帝毅然决然的要强行削藩,他不能再等下去了,帝国不能再拖延时间了,匈奴人的威压已经越来越近了…&景帝没有再花一两代人的时间去慢慢磨掉诸侯的条件,更何况,高皇帝的血脉,绝不甘心受人欺辱。匈奴的大仇,必须报!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以罪削楚王戊、赵王遂和胶西王卬封地;冬,景帝下令削吴国会稽、豫章郡。次年正月,吴王刘濞串通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等六王反。刘濞征封国内14岁以上,60岁以下男子入伍,聚众30余万人,号50万,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用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老惯例了,真庆幸窦太后还在,他们玩不出太后密诏这类更险恶的玩意儿)
的名义,举兵西向,从而开始了景帝一朝最大的危机---吴楚七国之乱.
刚开始的时候战局几乎一边倒的惨不忍睹:各诸侯国的朝廷官员在第一时间被处决,零散的一些守军很快的被吴楚劲旅打的稀里哗啦…从南到北,一路基本没有像样的抵抗。而刘启做了一件后悔终生的决定。气势汹汹的七国叛军让他有些慌乱,毕竟他还年轻。两朝老臣(吕后时代为吕氏的家臣,不计)袁盎上书,说既然七国叛军的旗号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加上又是晁大夫自己推行过于激进的削藩政策(老狐狸故意把皇帝撇在一边,留足了他的面子),那么不如牺牲晁错来打消七国叛军的口实,让他们退兵。
景帝沉思良久,最终艰难的同意了。&“吾不爱一人而谢天下”壮志未酬的晁错被腰斩于市。
看客们看到这里,总是觉得,景帝昏庸懦弱,袁盎奸诈诡秘。
然而真的如此吗?
袁盎,扬名于文帝时代,号称“无双国士”,素有贤名,史书和后世对他的评价都惊人的高。(袁丝公直,亦多附会。揽辔见重,却席翳赖。——唐.司马贞&&袁盎虽不好学,亦善傅会,仁心为质,引义慷慨。遭孝文初立,资适逢世。时以变易,及吴楚一说,说虽行哉,然复不遂。好声矜贤,竟以名败。——司马迁),参考他后来的表现,这人其实还算得上贤臣。但是他和晁错的关系极差,两个人从来都避而不见。至于原因,我想有两点。
1,还记得那个被晁错气死的申屠嘉吗?袁盎原本是此人的座上宾。&&自然和晁错结下了梁子。
2,晁错本人刚直而少变通,得罪的人不在少数,估计也没少得罪袁盎。最重要的,是吴楚叛乱以后,晁错要查袁盎收受吴王重贿的事情,却最终没查,袁盎却成了惊弓之鸟。这让他更有理由对晁错发难了。
晁错死后,景帝派袁盎作为使臣去和刘濞和谈。
刘濞狂妄的表示自己马上就要取得天下,无需和谈,自命为“东帝”,并软禁了袁盎,威逼他做自己的大臣(“咱们是老交情了,你要是帮我,怎么怎么地;你要是不帮我,怎么怎么样…”)。被软禁的袁盎没有答应,他表现出了贤臣最后的气节,等待死亡。却意外的得到了救助。半夜有人偷偷叫他,是囚禁他那一营的校尉司马,原来是他的故识。袁盎曾经有次放了自己的一个属下。此从史(官名)与袁盎的婢女私通。袁盎装作没有察觉,后有人告知从史,后者慌忙中逃窜。袁盎知道以后追上了他,却把婢女送与了他,依然让他做官,并未追究。这个人后来投了吴国,就是现在的这个校尉司马了。
这个人买了两石好酒,让守卒们喝的酩酊大醉,协助袁盎一起逃跑去了..
袁盎路上遇到了梁国的骑兵,得以回到长安,向景帝报告了情况。景帝悔之晚矣,更坚定了平定叛军的决心。
所以这样大家一致认为一个离奸臣十万八千里又忠于国家的人(不然早降了吴王),进言要杀晁错,是相当有分量的。
而景帝呢?袁盎的仆人邓公担任校尉(原文为谒者仆射邓公,谒者有多个意思,因为后面的校尉明显是他的官职,所以这里的谒者应该是仆人的意思),上阵参战。战后景帝亲自召见了他,问了很多事。邓公很直接的指出了景帝的错误:“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任命邓公为城阳中尉。
以邓公身份的卑微,景帝居然亲自召见他。而且很直接的表现了悔恨,承认了自己的过错,还重重封赏了邓公(中尉算是初步踏入权利舞台的角色,不小的官职了。),这不能不说他对老师晁错感情深厚。(后世的武帝与主父偃又旧事重演…)
分析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袁盎被认为是无双国士,和得罪一大票人的晁错不一样,他有着深厚的文官根基。他嘴里说出来的话一定会被认为是出自大义发自他内心的(其他人并不知道他收受贿赂所以要杀晁错这件事)。袁盎代表了文官士大夫的一种力量。(或者该说传统儒家式思维?)
& 这种力量我在
耿恭篇里也写到过。&他们的想法相当惊人,认为一切都是任政不够才导致的,只要外修威仪内敛仁义,就一定能威服外戎(这种看上去很中二的看法在古代相当有代表性和群众基础,深深扎根于士大夫的体面里)。这一次,他们认为,杀了晁错,事情就会有转机。
& 而遭到文官士林狙击的刘启又能如何呢?
他贵为皇帝,但是依然在政治游戏里不具备绝对优势,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根基。窦太后和外戚们保持了中立,他是没有支持者的。
&&艰难之下,刘启做了一个成熟政治家唯一的选择,舍小取大。如果我们从人性的阴暗面来说,那么刘启果断的发挥了他善于谋略的性格特点,让晁错充当了替罪羊,集中了天下人的怨恨,避免了自己被拎到前台遭受攻击,最大化了晁错的价值。
杀晁错一举三得:1,堵住在朝文官的嘴,安抚他们的情绪,稳住内部的朝堂和后方的稳定。2,借机给自己个台阶,不至于太难堪。3,打掉诸侯们的口实,让他们师出无名。来争取天下中立者们的助力和道义的帮助。
& 我们已经很难知道刘启当时到底如何想了。
然而,他作为一个正在成熟的政治家,无论他是善也罢恶也罢,他都只能有一个选择---“吾不爱一人而谢天下”。&这是身为帝皇的悲哀,天下的共主,却无法保全自己的老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老师成了权力的牺牲品。&景帝难道不知道即使杀了晁错,吴楚联军也很难退吗?他应该是知道这个可能性的,可天下大势,注定了晁错必须死…&朝堂之上,需要一个足够的祭品来平息他们对景帝的不满;天下也需要一个合适的筹码,来抗衡吴楚叛军。&这时,真的能让人深刻的感受到历史冰冷残酷的一面。
而无论景帝怎么想,让一个人杀掉自己的老师,和过去的自己告别,真的是一件很悲哀痛苦的事。&&经历这件事的景帝,在痛苦中真正的成为了一个成熟老练的政治家,一个精通权谋的皇帝。
不知道九泉之下的晁老师会不会欣慰的笑,也不知道景帝会不会一个人默默的举酒祭奠老师。皇位,真的让人非常孤寂啊…&&帝王家太多的事,当事人并没有做什么选择的权力。
这也是身为强者的悲哀。
让我们回到七国之乱的战场上来,战场形势依旧非常糟糕。就连梁王刘武的武装也三下五除二的被吴楚叛军打败了…好在刘武本人很有骨气,野战不成,就开始倚仗自己的国都睢阳打防守战。
梁王面对的是七王叛军中最精锐的吴楚步兵…(或许这一点也间接证明了刘启黑了他弟弟一把)。梁王被打的相当狼狈,他虽然不是孬种,没给他哥丢人,但是战斗力的差距实在太明显了。虽然准备充足城防坚固,但是睢阳一度岌岌可危,最后梁王孤注一掷连宫里的宫女宦官也派上去了。
正史虽然没有细说,但是相信脾性暴烈的刘武本人也应该是上城墙守卫去了。(名字里的“武”字,可没有白起…)
到最后,吴楚联军已经攻破城墙了,梁王就带着军队和敌人在城里厮杀。梁军作为军队,战斗力不够强大,却的的确确足够坚韧。
& 看到这儿,大家可能都觉得奇怪…梁王都这样了,是不是该谢幕了? 事实上,他的戏份还早着呢。吴楚联军刚攻破城墙没多久,就撤出去了。
之所以撤,是因为被文帝赞誉有加的周亚夫使坏了。
& 周亚夫这么久的时间一直没闲着,他一直在忙着给吴楚叛军挖一个大坑…&他的战法就是抄七国联军的后路,率先击败吴楚的精锐力量,一举打垮汉军的气势。&要的刚好就是让梁王去耗掉吴楚骄兵的锐气。(周亚夫也很不厚道的把梁王当做了垫脚石。但是他远没有景帝圆滑,而是非常露骨的表现出对梁王死活不是很在意的态度,在他心里平乱是第一位的。
这也让他和梁王结下了非常深的仇怨,这是后话了。)&&他派了一支奇兵经武关至洛阳断了叛军的粮道。
乘机逼迫吴楚联军与自己决战。 士气已衰断粮无援的吴楚叛军一战即溃,大败千里。
吴楚之乱动若狂雷,却仅仅三个月就被平定了。刘濞逃到东瓯,为东瓯王所杀。其余六王畏罪自杀,七国都被废除。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twb/tu/aa-2288-44ab-84ce-efe7ffd66a67.bmp" DATA_UE_SRC="/twb/u/net/../../tu/aa-2288-44ab-84ce-efe7ffd66a67.bmp" TITLE="七国.jpg"
ALT="[汉匈战争,之三,汉景帝]蒙霜兜鍪空挂壁&伏鞘八方徒蒙尘" />&七国之乱示意图
& 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以后,尾大不掉的诸侯们被狠狠整了一把。诸侯王国领郡由高祖时的42郡减为26郡,而中央直辖郡由15郡增加至44郡,使汉郡总数大大超过诸侯王国郡数。
加之收回盐铁权等一系列措施,诸侯们基本丧失了在正面战场上对抗中央的实力。
这一时期还有三件看似不值一提的小事。
一、是七国之乱期间,匈奴虽然受七国诸侯之邀,有意入侵边地(侧面说明吴楚七国公然往卖国的路线上走)。但是匈奴万万没有想到战争从正月开始,四月就彻底收尾了,还不过三个月,没能来得及准备。
匈奴作为来去如风的草原游牧民族,一直以轻装坚韧,机动灵活著称,为什么会来不及准备呢?
应该说,吴楚七国选择的叛乱时机延误了匈奴的准备,很讽刺的帮了刘启一把。
作为草原游牧民族,漫长的冬季是最难熬的,缺少给养,牛马没法像春夏一样随意放羊,只能躲在帐篷里熬过寒冬。冬天伊始,马匹就只能靠囤积的草料过冬了,而且越是膘肥体壮奔驰如雷的战马越是娇贵,几顿饿下来就会很快丧失速度。虽然匈奴马以坚韧不挑食著称,但是毕竟还是要进食,让草原勇士随身背着大包小包的草料也实在不体面……所以游牧民族的入侵多在秋季为主,既不会错过放牧的活计,又刚好可以在中原人忙于秋收的时候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打击。(也有异类,比如契丹。契丹在北面作为大辽存在的时候是一个非常不典型的游牧民族,因为他们是半牧半农的,所以军队的后勤做的极好,契丹兵士会带着好几个家奴随军伺候以及打包战利品,冲锋的时候甚至会让擅长弓马的家奴代替自己先打头阵…) 所以这次匈奴人没有赶得上,他们依旧用老方式和汉朝作战。
从战略眼光上来看,匈奴人已经走下坡路了…&如果他们有足够的勇气一人三马不计代价的直插长安,恐怕汉朝的历史会彻底改写。但这时候的匈奴只是想乘机敲一笔,等到春暖花开舒舒服服的时候再去收割。于是他们错过了时间。
二、汉军和吴楚联军军队构成的不同。
汉军以战车和骑兵为主,而吴楚联军以步兵为主,这几乎也可以说注定了战局….&吴楚步兵,攻坚不成,反被汉军奇兵迅速抄了后路断了粮道。这一幕眼熟吧?没错,这正是高祖刘邦白登之围被匈奴团团围困的又一次再现(从大局而言),只不过当初的猎物早就成了猎手而已。
应该说,这正式标志着汉朝军队的战斗力开始逐渐复苏(汉初的那一批精锐随着韩信故去,战斗力下降很快,不然也不会那么容易的被围在白登了…)。无论是士兵的素质,还是中下层军官指挥协调的能力,都有显著提升。大奔袭长途迂回这种战法,是最考验一支军队的。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蒙古人战术几乎是不可复制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士兵和低级军官在执行力方面近乎达到了巅峰状态。
另外,汉军的骑兵登场了,虽然还很不起眼,却是标志性的---招募一伙儿亡命之徒或是乌合之众的农夫去当步兵很简单,然而骑兵却必须是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
三、李广正式登场了。其实在文帝时期,李广就已经被皇帝瞩目,但是他并没有特别大的功勋,所以天下不知。吴楚七国之乱,李广以骁骑都尉的身份参战,夺旗斩将,立下赫赫盛名,天下方闻李广之名。
他战后却因为私自接受了梁王将军印的原因,被皇帝有意冷落,没有封赏,而是调任上谷太守。
(善于权谋的景帝不会喜欢自己的将军和诸侯有什么密切的关系,这可是谋反的准备工序之一…&然而他却未放弃李广或是大发雷霆,而是任命他去做太守。
就这一点,可以说景帝经历丧师之痛,完全成熟了。&作为政治家,他绝不做多余的事,绝不浪费能用的人才。这是非常卓越的政治素养…&正如他原谅了提出杀晁错的袁盎一样…)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twb/tu/9-39e6-4e4d-ad3a-70a295a3bbdb.bmp" DATA_UE_SRC="/twb/u/net/../../tu/9-39e6-4e4d-ad3a-70a295a3bbdb.bmp" TITLE="李广.jpg"
ALT="[汉匈战争,之三,汉景帝]蒙霜兜鍪空挂壁&伏鞘八方徒蒙尘" />
李广登场,预兆了星空的大变动就要来临了…紫薇这颗属于帝王的星辰以其高贵超然,守护了大地的和平几十年,何其平淡无常的几十年;然而未来的天空却会被属于象征灾祸的荧惑和战乱的贪狼照亮,刀剑咆哮霹雳弦惊将会是最响亮的声音。
武神已经为未来百年的战争送来了主将和骁骑---陇西良家子。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史记》,这是日后威震天下的陇西良家子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中,日后共用同一个名号的关西大汉们为大汉贡献了大量精锐的士兵和骁勇的将领(耿恭篇中登场和提到的猛将,几乎全部是陇西良家子出身)。
陇西良家子,是对一批人的特定称呼。当时的关中一带,尚武之气风行,又因为陕甘一带是和匈奴交锋的前沿,几乎所有人都和匈奴人有血仇。
这些人在历史上几乎算是异类,他们崇武弃文,以自己武人的身份而骄傲。大抵都是颇有些家财出身良好的(所以谓之良家子),优越的家境给了他们练习弓马的机会(自古就有穷文富武之说,因为武人的一套披挂行头和日常种种,都少不得银钱)。因为自小操练之故,他们个个弓马娴熟,成为了汉军骑兵最好的兵源,并作为了汉军军中的骨干力量。“天水、陇西……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良家子的存在,有利的保障了汉军骑兵的优质兵源,经历武帝有意的扶植(后文会详写),成为了汉朝最可靠的募军系统的一部分。
(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不清楚,一个运行良好可靠的募军系统对于一个王朝的重要性。简单的做几个对照吧:唐代,初期高昂的战斗力主要是依托府兵制(又一个可靠的系统),中后期府兵制崩坏,只得开始依靠游牧民族军队的力量,这也给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宋代,军事体制是一个非常大的弊端,五代十国继承的习惯让士卒们大都是骄兵悍将,士大夫们又总对武人保持敌意和歧视,终宋一朝,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元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可是即使这样,成吉思汗早期也处理掉了一批骄横的主儿乞人(精选出来的强悍之士,勇士中的勇士),才得以建立良好的军制;明代更是非常典型,因为没有很好的募军系统,在开国初期的精兵悍卒之后,军队的战斗力直线下降,兵油子和兵痞充斥部队,明代中后期有战斗力的军队,大都是私人的,如李成梁的辽东铁骑和戚继光的戚家军。)
后世文采斐然的曹植专门写过《白马篇》来歌颂这些为帝国贡献了全部的人们: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twb/tu/faf6-e-84b2-5ac0423b4eff.bmp" DATA_UE_SRC="/twb/u/net/../../tu/faf6-e-84b2-5ac0423b4eff.bmp" TITLE="霍去病-良家子.jpg"
ALT="[汉匈战争,之三,汉景帝]蒙霜兜鍪空挂壁&伏鞘八方徒蒙尘" />&实在找不到图,只好勉强凑一张作为后世良家子的霍去病画像
他们将是未来战争中汉朝最强有力的臂膀,并会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的全部活力,来浇筑帝国的和平之花。大家还记得前面提到过的周亚夫的骑兵和闪电般的抄后路断粮道吧?
很显然,陇西良家子是其中的骨干。这一批人的青年时代刚好赶上七国之乱,等到武帝用兵时,他们大都如李广一般已是中年了。
经历了战火淬炼,他们作为中上层军官,对于维系部队战斗力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不再是最锐利的刀锋,却依旧是坚不可摧的刀背。而那时登场的战争主力,便是他们教育之下的子侄辈了。
三、萧墙家祸谁能解(公元前153年~150年)
七国之乱平定了。景帝的地位和权威都得到了巩固,然而他的麻烦才刚刚开始,夺储之战来了。
七国之乱平定后,刘启充分表现出了老牌政治家的天赋,将给梁王的许诺当做不存在的空气,迅速的在公元前153年立四月立栗姬所生长子刘荣为太子。
刘武结结实实的被哥哥涮了一把,他很生气,却也没有办法,毕竟谁让人家是皇帝呢?
自己也早知道,自己继承大统是一个奢望,只是心存了一点点幻想而已。按理来说,立长也是传统规矩,刘武的确也没话说,安安心心做自己的富贵诸侯混吃混喝就好了。
但是意外发生了,一号种子选手刘荣居然出局了…
这都要归功于刘荣有个极品的妈,栗姬。当时馆陶公主刘嫖(与皇帝和刘武都出自窦太后)为了自己日后的荣华富贵,想要与栗姬结亲,将女儿陈娇嫁与刘荣达成政治联姻。栗姬却因为刘嫖常向景帝进贡美女讨好巴结分了自己的宠(一个见风使舵的老鸨,居然敢来高攀我儿子?!),怀恨在心而果断拒绝了。
可惜浅薄的栗姬根本不懂这位馆陶公主的能量有多大…她可是长公主,汉室彼时最有影响力的长公主。汉朝天下虽大,能说得动窦太后、景帝、梁王三人的,就只有她了。这个女人在窦太后那儿的影响力大到可怕…和她结仇,对于刘荣的太子生涯绝不是什么好事。
& 栗姬放过了一个良机,却被王美人王娡看到了。刘嫖被栗姬拒绝后,仍然要为自己的荣华富贵寻找最好的政治投机目标,她看上了皇十子刘彻。未来的汉武帝这时还是一个四岁不到的孩子,他的命运主要掌握在其母王娡手中。王娡也是一个颇有心机的女人,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得承大统,和刘嫖一拍即合,双方成了政治同盟。刘嫖由于对栗姬的怨恨和为自己的女婿刘彻做打算,开始在皇帝和太后耳边吹风…&虽然太后和皇帝未必真的相信,但是动摇刘荣那并不稳固的位置已经足够了…&景帝已经开始思考刘荣是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了。
& 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秋九月,无后少宠的薄皇后(刘启祖母薄氏的族人)被废,后位空出。景帝开始思考这个位置最合适的后妃。
按理说母以子贵,栗姬是最理所应当的人选,可是景帝心里还在迟疑不定。
犹豫中的景帝偶然贵体抱恙,为此心情也不怎么高兴,便告诉栗姬:“我百年以后,希望你能善待其他的妃子与她们的儿子。”栗姬听完这话,反而更加暴怒起来,她非但不愿意照顾其他有宠的姬妾子女,甚至对景帝出言不逊。景帝对她的态度也相当不满,却还是忍耐下来,只差没有发作而已。栗姬或许只是在刷女人的小性子,但是在最不恰当的时候选择最不恰当的方式表达最不恰当的态度,只能说是自掘坟墓了。&而景帝老谋深算,居然也引而不发,很可能是担心提早表现出来,栗姬的哀求会让自己心软,依附太子的一干大臣会察觉并开始上书。
把事情闹大,是不必要的麻烦,他要等一个最好的时机,干干净净的处理掉已被否定的栗姬和刘荣。
王娡察觉到了景帝心态的变化,暗中唆使栗姬的兄长大行令(掌交际礼仪之官,武帝后来改之为大鸿胪)栗青上书。愚蠢的栗青大喜,以为王美人心悦诚服的认同自己的外甥了,便向景帝进言:“常言道:‘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天太子的生母还只是一个姬妾,现在应该要给她一个名号才是,所以应当立为皇后。”景帝大怒曰:“这是你该说的话吗?!”于是将栗青处死,并且废太子为临江王,其母栗姬打入冷宫,时为汉景帝前元七年春正月(公元前150年)。
眼看刘彻可以很顺利的即位了,刘武却又横插了进来。小儿子在家里一般是最受宠的,这是人之常情,帝王家也不例外。窦老太太最疼他这个小儿子,大概又是从他小儿子嘴里听到了什么,还有当年景帝未兑现的诺言,让窦太后在刘荣被废以后很积极主动的支持梁王刘武被立为帝国的皇太弟(继承人)。(刘荣被立前,窦太后也动过这个心思,因为大臣们反应激烈而作罢。)
景帝嘴上不置可否唯唯诺诺,心里很不以为,却又为难在自己的娘实在不好打发。此时之前被他放过一马的袁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袁盎虽然进言错杀了晁错,在他和景帝心里产生了很大的隔阂,但是景帝依然以国士之礼对待袁盎,经常派人来向他询问计谋策略。(可是说景帝是个礼贤下士的好皇帝;不过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他那绝不做多余的事决不浪费一个人人才的政治家本能,让他知道袁盎非常重要)&而袁盎“无双国士”的名头毕竟没有白来,依然有着自己作为贤臣的坚持。他充分发挥自己在文臣间的影响力上书坚决反立梁王为后。
(他虽和晁错有隙,却的的确确在重要的时候忠于国家本身,并未因因私废公。这点值得太多人学习…)而因为女儿陈娇而加入这场储位争夺战的长公主刘嫖更是充分发挥了贴身小棉袄的作用,缠得窦老太太不厌其烦,却因为也是自己的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好发作,因而保持了中立,梁王失去了最有立的支持者。
而不方便直接表态的景帝如释重负,便顺势立了刘彻为太子,刘武的愿望再次落空。
曾经在七国之乱里以骁勇善战著称的梁王暴跳如雷,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他认为都是自己哥哥身边的大臣进了谗言,才让自己失去了作为继承人的机会。于是在身边谋臣羊胜、公孙诡的鼓动下&“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馀人”…
袁盎是他名单上首当其冲的第一人,然而他竟有了一次好运。第一个刺客来到关中,打听袁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众人赞不绝口。刺客便去见袁盎说:“我接受了梁王的金钱来刺杀你,您是个厚道人,我不忍心刺杀您。但以后还会有十多批人来刺杀您,希望您好好防备一下!”
可见该人心中仍是自认为侠客的。&&逃过一劫的袁盎心中很不愉快,出门占卜问吉凶,在回来的路上被第二个刺客行刺身亡。
他终究还是疏忽了,忘了一个人很难有两次好运。
袁盎乃是朝廷重臣,士林领袖,他和其余十几人的被刺震惊了朝野,一时舆论哗然。景帝龙颜大怒,命令掌管京师治安,亲领北军的中尉(古代官职)郅都彻查此案。
换了一般人,可能会畏惧梁王和窦太后的权势,但是郅都不会。
郅都,西汉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生性耿直,“敢直谏”,能“面折大臣于朝”,毫不在乎得罪人。
郅都的性格可以从一个实例看出来:他当年人微言轻时随汉景帝到上林苑(皇家园林)。随行的贾姬如厕时,突然一头野猪冲进厕所。汉景帝以目示意郅都去救贾姬,但郅都手持兵器,只保护在皇帝身旁,并不行动。汉景帝自己拿起武器,想要救人。郅都跪在汉景帝前面说:“失掉一个姬妾,还会有另一位姬妾入宫。天下难道会缺贾姬这种女子吗?陛下如此轻视自己的安危,将社稷和太后置于何地?!”汉景帝只好把贾姬丢在一边。还好野猪没有伤人就跑出了厕所。
窦老太太听说这件事后很高兴(她不久就会不高兴了…),认为郅都是个难得的忠臣,能考虑宗庙社稷,直言进谏,于是赐郅都百金。汉景帝从此重用郅都。
连皇帝本人,郅都都不畏惧,他在乎的是维护他所效忠的皇权,守护皇帝的根本利益而不是皇帝的欲望,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是国之栋梁。
西汉初年倡导“无为而治”,豪强地头蛇很快坐大,很多人横行当地鱼肉乡里,根本不把国法放在眼里。而郅都做郡守,针对不法豪强目无国法、肆行无忌的特点,以暴制暴。到任即,推行严法,开西汉以严厉手段打击豪强之先河。他在任一年多,“郡中不拾遗”。郅都雷厉风行地打击济南豪强,影响极大,周围十几郡太守对他衷心敬服,视他如上司。
公元前150年争储时,郅都晋为中尉,掌管京师治安,亲领北军。他执法不阿,从不趋炎附势,;他行法不避权贵,凡犯法违禁者,不论何官何人,一律以法惩之。列侯宗室对郅都是又恨又怕,见他皆侧目而视,背后称他为“苍鹰”,喻指他执法异常凶猛。
郅都为人勇敢,有气力,公正廉洁,不翻开私人求情的信。送礼,他不接受,私人的请托他不听。他有一句名言,可以说是对他自己自己一生的权势:“以倍亲而仕,当奉职死节于官下,总不顾妻子”(&“已经背离父母而来当官,我就应当在官位上奉公尽职,保持节操而死,不能顾念妻子儿女”)---《史记.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这样一个人去查刘武,刚好是才堪大用。他丝毫不顾忌得罪人,很快带着法令和官吏赶到梁国调查,并要求梁王交出嫌犯羊胜、公孙诡。梁王虽然暴躁少谋,却也十分讲义气,将二人庇佑在自己的宫中。于是郅都团团包围了他的王宫。在梁国内史韩安国(日后武帝一朝很重要的一位大臣)的劝说下,梁王最终交出了二人,可他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大臣了…&自古以来,大王愿意为谋臣担负责任,为数寥寥。(按理说以窦老太太的个性,知道郅都竟敢带人包围她小儿子的王宫,一定会睚眦必报的。然而这一次郅都安然无恙---因为刘武能不能活下去还要画个大大的问号呢…老太太正忙着跟皇上闹呢,没时间管郅都这件小事。)
事已至此,梁王知道自己已无继承大统的希望,于是哀求姐姐刘嫖代自己向哥哥景帝求情。
在刘嫖的影响力下,景帝的怒气稍微得以缓解,刘武于是入朝谢罪。
他听取了谋士的建议,故意避开朝廷迎接的队伍,轻装便衣,迅速赶到姐姐家藏了起来。
车驾没有迎到梁王,太后大惊失色,哭泣着说:皇帝杀了我的儿子啊!
景帝也十分忧心。 刘武此时突然出现,负荆请罪,于是大家都很开心,便和好了。
然而景帝真的会放过梁王这个潜在的威胁吗?
碍于太后,景帝的确对梁王加以优待,然而却实实在在的提防着自己的好弟弟。
他这个好弟弟每次入朝,窦老太太都很开心。刘武于是借机想多待一阵,景帝却没有答应。
虽然刘武是很有影响力的诸侯,他在朝堂上却缺乏代言人。因为平定治国之乱时结下的梁子,此时的丞相周亚夫和他几乎势不两立,两个人很诡异的达成了景帝一朝的一种政治平衡,不知这里面是否有景帝刻意引导的成分。
朝觐的时候被哥哥很快的赶跑,在朝堂上又没有影响力,梁王被牢牢的锁死在梁国,终于在公元前144年郁郁而终。
窦老太太听到消息,再次发难…大哭之后开始绝食:皇帝终于杀了我儿子啊!
(由此可见老太太对她这个小儿子偏爱到什么程度,难道皇帝不是你的儿子吗?)
景帝在和长公主商议之后,决定将梁国一分为五,让梁王的每个儿子都有封地,女儿享受汤沐邑。奏报给窦太后,老太太觉得满意了,于是才开始吃饭。然而老太太还是被景帝算计了一把。梁国实力雄厚,地处要害,实在太让景帝忌惮,却碍于窦老太太,不方便直接收归朝廷。他便分封了梁王的儿子们,表面上看起来皇恩浩荡人人有份,实际上被肢解的支离破碎的梁国再也无法对中央构成威胁…&这是后世推恩令的一个惊人雷同…
梁王退出了夺储的舞台,可是刘荣依然还活着。他虽然已被废为临江王,但是如果有居心叵测的大臣拥立,还是会对景帝自己指定的刘彻构成威胁。
于是,公元前148年,大臣举报刘荣占宗庙地修建宫室,刘荣进京面圣,被传至中尉府受审。郅都责讯甚严,刘荣恐惧,请求郅都给他刀笔,欲写信直接向汉景帝谢罪,郅都不许。窦太后堂侄魏其侯窦婴派人悄悄送给刘荣刀笔,刘荣向景帝写信谢罪后,便在中尉府自杀身亡。
这段话大大的可疑……1,之前我们在晁错的事例中也说过了,“损毁宗庙”虽然是重罪,然而却是可大可小,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意愿。晁错就一点事也没有。
可是这一次,景帝本人一言不发,可以说是主动放弃了法外开恩赦免儿子的打算,把他交给了大汉的律法处置。
2,刘荣乃是景帝的儿子,为什么景帝刻意避而不见,而是直接把他交给以刚直严苛而不逃避权贵的“苍鹰”郅都。这等于是故意在折辱刘荣。
3,郅都为什么对刘荣严防死守,不许他写信?郅都虽然严苛,却并非不近人情,按理说书信也算是权益的一种,刘荣贵为皇亲,于情于礼都应该给他这个方便。让人很难不怀疑这件事是不是得到了景帝的暗中授意。
以上三点,让人唯一能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景帝是的的确确打算除掉他这个儿子,为太子扫清障碍了。
我们多次注意到,景帝的性格绝不做多余的事,绝不浪费有用的人。&他大费周章的审讯刘荣,还要冒着窦老太太大发脾气的危险(刘荣毕竟还是她的长孙),如果不是因为有明确的目的,是不可能的。于是一件可大可小的罪行,就成了景帝手里收缩自如的绳索,套在了刘荣脖子上。
写到这儿,大家可能看的都有点迷惑,不知道为什么景帝非要对付自己的弟弟,对付自己的儿子。实质上,一切都是为了皇权,景帝也不是残暴好杀的恶魔…&&历朝历代,皇帝的弟弟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威胁。因为他们往往有可能在暗影中悄悄夺走皇帝留给自己儿子的皇权。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广义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吧?
宋太祖辛辛苦苦打下来天下,到头来却是替弟弟做了“嫁衣”而已…而赵广义即位不久,太祖的儿子就马上“意外身亡”了。
还有隋代的废太子杨勇和隋炀帝,&&这都是血淋淋的例子,皇帝不可能不在意。
至于废太子,同样有人可能会拿来做文章…所以…&呵,生在帝王家的悲哀,即使是自己的亲人,为了权力,也必须铲除…(中国古代做的已经很温情脉脉了,围绕继承权大都还是以贤名立威然后夺权。欧洲人做的远远比这个血腥残暴的多。)
刘荣死了,他的谢罪书还是让窦太后看到了。
老太太大怒,当即要追究郅都的责任,准备对他加以酷刑(窦老太是个标准的法盲,她不在乎法律是如何,然而伤害了她在意的人,她一定会报复)。景帝在关键的时候插手了。不知出于惜才亦或是宽厚亦或是感谢郅都替自己背了一个黑锅达成了自己除掉刘荣的愿望,景帝的迅速的在窦太后发难之前,将郅都免职,然后在郅都返乡的路上悄悄的派使者持节任命郅都为雁门郡太守,不必到长安领旨,直接赴雁门上任。
这个做法的确保全了郅都,窦老太太横竖问不到这个人,也就慢慢的忘记了。
匈奴人一向敬佩郅都的节操威名(他们出了名的崇拜英雄,已经成为文化习俗了…),得知郅都就任雁门太守,惊恐万分。郅都才抵达雁门郡,匈奴马上军后撤,远离雁门。至郅都死,都不敢靠近雁门郡。
匈奴人曾用木头刻成郅都之形的木偶,立为箭靶,令匈奴骑兵奔跑射击,然而因为畏惧郅都,竟无一人能够射中。
最后,无计可施的匈奴人再次学习自己的汉朝邻居,玩起了阴谋。他们故意想办法把郅都担任雁门太守的消息泄露给了窦太后,窦太后大怒之余,直接处死了郅都,这一次景帝也保不住他了。
郅都死后,匈奴马上大举入侵雁门,而太守不能抵御。
郅都此人,正如他自己的名言“以倍亲而仕,当奉职死节于官下,总不顾妻子”。后世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被誉为被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与李牧赵奢等著名大将并称。他也的确配得上这个称呼。
历史上和他非常相似的就是吴起。
(吴起也是刚毅苛刻,为了求名妻子死了也不回家。(郅都是出自为国效忠之心,这不一样)他治理魏国期间,周围的国家都不敢侵犯魏国。后来吴起因奸臣作祟政敌弹劾,逃亡入楚。在楚国期间他大力推行改革,得罪了大批贵族,却碍于楚王庇护不敢动手。
楚王葬礼上他们密谋杀死吴起,被吴起猜到。吴起纵身伏在楚王尸身上。
那些贵族怨恨吴起,砍杀他之余竟连楚王尸体也损伤了,于是全部都被灭族了…吴起就这样给自己报了仇。)
刘武死了,刘荣也死了,那么久没有人威胁到太子刘彻以后的地位了吗?不,老谋深算的景帝知道,还有。
五,狡兔尽灭,走狗何用?(公元前143-141年)
还记得颇会打仗不会做人,现任丞相的周亚夫吧?
他可是个标准的刺头…&桀骜不驯犹如猛虎,却偏僻擅长打仗。这是一柄危险的刀,不握在自己手里,就很有可能被敌人拿去刺向自己心窝。&而景帝决意收拾他的时候,办法很简单,就是给周亚夫难堪。骄傲如周亚夫,如何受得了委屈呢?
他于是托病辞官。 可是毕竟周亚夫还是壮年。
景帝又把他召进宫中设宴招待,想试探他脾气是不是改了,所以他的面前不给放筷子。周亚夫不高兴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景帝笑着对他说:“莫非这还不能让你满意吗”周亚夫羞愤不已,不情愿地向景帝跪下谢罪。景帝刚说了个“起”,他就马上站了起来,不等景帝再说话,就自己走了。景帝叹息着说:“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内心已经在考虑除掉周亚夫了…
这之后,周亚夫的儿子又给自己的父亲惹了大祸。他采买了五百甲盾准备给自己的父亲死后陪葬,被人告发。(私自买卖甲盾是大罪,相关的兵武方面的禁忌我们会在武帝篇详细说明。)&景帝命人追查,周亚夫在受审中受到羞辱(或者说他自认为受到了羞辱…),开始绝食。五天后,曾经纵横天下的周亚夫吐血身亡。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twb/tu/0723/ef2ee47f-b7b8-45b0-84c0-f1af.bmp" DATA_UE_SRC="/twb/u/net/../../tu/0723/ef2ee47f-b7b8-45b0-84c0-f1af.bmp" TITLE="周亚夫.jpg"
ALT="[汉匈战争,之三,汉景帝]蒙霜兜鍪空挂壁&伏鞘八方徒蒙尘" />
周亚夫画像
周亚夫死的时候刚好是公元前143年,梁王刘武死的时间。
之前也说过,周亚夫是景帝故意留下制衡刘武的,现在刘武死了,留着周亚夫还有什么用呢?
周亚夫这样行事散漫狂傲的人,要查他的罪挑刺证实在太容易了,却一直拖到了刘武死了以后才东窗事发。&周亚夫,刘武,都是天下的人杰,却都被善于谋略的景帝玩弄于股掌之间。景帝的政治才华,委实可畏可怖。
周亚夫只是一个典型,类似的刺头,都被景帝有意的为刘彻剪除了。这一点,景帝做的比他爷爷刘邦要好。刘邦最后的时光太仓促了,只来得及消灭异姓诸侯王..到他儿子“老实人”刘恒即位时,功勋贵戚让刘恒碍手碍脚。但刘彻会幸福的多,这是他爹景帝为他精心修剪的后院,几乎杂草和害虫都被剔除了。
有朋友也许会想,“狡兔死,走狗烹”,哼,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就是这么黑暗…&别介,可不能这么想。后世明代朱元璋发动机了很多次针对功臣元老的大清洗,太子朱标(未即位就病死了)进言说不应如此残忍好杀。朱元璋扔给他一根布满了刺的木棒,让朱标去捡。朱标不傻,当然不捡,只听见他爹冷冷的说,我现在就是在为你拔刺…
参考历史上,旧皇死去,新皇初来乍到无法压制威名赫赫的老臣的例子实在太多。运气好的是像霍光那样,还能为国尽忠;运气不好的,比如司马懿司马昭父子之于曹氏---对不起,为了我们的野心,麻烦您去投胎吧。同一个时间段不同的空间段里,凯撒死后,屋大维雷必达安东尼打成一团;后来的罗马皇帝提比略时,日耳曼人的入侵已经很严重了,好不容易他侄子日耳曼尼库斯骁勇善战打的日耳曼人心服口服还很快就被调回来,然后马上神秘死去了,日耳曼人就马上卷土重来了。&&至于亲兄妹乱伦,弑君夺位,更是数不胜数…古罗马一个文明,就换了无数的统治家族。按东方观点,那都是无数个王朝了…
景帝这件事做得优雅的多,不像朱元璋痛快淋漓的挥舞大棒把无辜者和有嫌疑的人一起打死,景帝的做法更像手术刀式的精确打击,目标小,不涉及无辜。
六、万里长城始自今
除了忙于收拾各类人物,为太子的王朝扫清障碍以外,景帝还忙活了很多事。
勤政爱民啦,大兴德政都是老调重弹,教科书上太多,我不想写,大家肯定也不爱看。这里就简单的谈谈和匈奴有关的几点。
1,继续坚持和匈奴和亲。
前面也写过,景帝年少时就失手杀死吴国太子,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温良恭俭的人。一个人年少时候流露出的性情是最真实的,后来随着年龄渐长,掩饰的好多了,但是这依然是他的本性。(影视剧《汉武大帝》刻画的就很好,有匈奴人入侵时景帝怒火万丈手握宝剑见他的将军们的镜头,可以说拍摄者对景帝的个性领悟非常好。)
可是毕竟现实摆在眼前,低头或是拼死一搏,只有两条路。这是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若干年后,崇祯皇帝和提倡和亲后金的臣子被群臣慷慨激昂的骂成了过街老鼠,于是大明不妥协,于是大明亡了。&顺势利导,是政治家最应该具备的品质;而暂时的低头,是为了未来勇武刚烈的复仇。这些,大明不懂,东林党不懂或者说不想懂,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实在是一群空言大义,误国害民的书生,只是书生罢了;但是汉朝懂,白登之围已经给出了唯一的路,再屈辱,也要走下去,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可以有朝一日真正的威震八荒!&景帝沉默的和亲,送走了注定终老漠北的女孩,和国库里千省万检下来的金银玉帛。
2,启用大批军事人才。李广,程不识,郅都(不要以为酷吏就不会打仗,虽然史书上一个字也没写过他的战功。但是匈奴人敬畏他犹如天神,可不是没有原因的…),韩安国都在这一时候涌现了出来。他们在武帝前期将成为最重要的支柱,牢牢的捍卫大汉帝国的边境,这几个人或许不擅长进攻,但是他们成功的把汉朝边郡变成了坚固的堡垒,匈奴人再也无法像过去那般如入无人之境一样的烧杀抢掠了。
3,兴修马政与边屯。有汉以来,高祖在白登吃了匈奴骑兵的大坑,于是决意大力发展骑兵。只是战后百业凋敝又有诸事掣肘,发展缓慢。到了景帝年间,大臣卫绾上书,要求
对于马匹严加控制,齿未平不得出关。 景帝欣然采纳。 后来被完善为--《厩律》为有关马政方面的法律,如规定“马高五尺九寸,齿未平,不得出关”,以防止有战斗力的马流入敌方。《马复令》规定官民人等为官府养马可免除一定的徭役和赋税。
这里的“齿未平”,实际上就是对马匹年龄的限制。马这类草食动物的牙齿最初是参差不齐的,后来随着漫长岁月中的咀嚼,逐渐被磨平了。牙口是判断马匹年龄的最好的办法。
景帝实质上是在为未来的大战提前做好基础准备。
并且,景帝一朝,开始大规模的在上郡等适合养马的边地养马,虽然曾被匈奴趁火打劫的在上郡抢过大批军马(史料没有明确记载时间,也没有明确记载此时的上郡太守是谁。能查到的,景帝一朝做的时间最长的上郡太守是李广。
不知道是不是李广任内之事。如果是,这个不大不小的责任,也够憋屈了…足以解释为什么李广没有得到更好的升迁奖赏),但是发展依然非常不错。官家的马匹总数达到了四十万。并且对于民间养马有了更加优惠的免税及照顾政策,对于陇西良家子来说,这更好的促进了他们练习弓马杀敌之术,影响了更多人。
还有黩罪之法”。这项措施是在文帝时由太子家令晁错提出,并被文帝批准实行的。景帝即位后,继续执行了被证实是十分有效的措施,并使它更为完善。大批徙民充实于边地,成为一支兵农混一的垦戍队伍,不但减轻了内地百姓的徭役,而且争取到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力的巩固了边境。
几乎可以说是最早的生产建设兵团了。这不同于秦代分化六国后裔的迁移,而是有目的的屯边。这些人和当地太守一起,让匈奴人发现抢劫汉朝边郡不再是一件舒服惬意的事情了。
太多太多的纵横捭阖与权谋机变,大大的影响了景帝的健康。后元三年正月,感到自己行将就木的景帝强撑着为十六岁的太子刘彻行冠礼(成年之礼)。享国十六载的刘启积劳成疾,健康迅速恶化。他临终前,对儿子刘彻说:“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事实证明他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后来刘彻犯的错误,正是这几个字…) 这二十字,可谓是至理名言。
登基十六年的刘启缓缓的合上了双眼,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他终于得到了彻底的安宁,离开了这个操心了十六年的帝国。
他走的很安详,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儿子,一定会是个好皇帝。
如果把汉朝的历史比喻为一柄利刃。高祖刘邦的时代就是选择汇聚天地灵气的地方,找到最适合铸造的矿料;文帝时代就是开始锻打铸造,剑坯成型;那么景帝时代就是最关键的,面临了最多考验的淬火、回火和开锋,这是决定一柄剑是屠户杀猪只刀还是冲阵斩将的利刃的最关键的时刻;至于武帝一朝,毫无疑问,是这病利刃饱饮鲜血,成就赫赫神威的时代;后面的朝代,可以说,相当于是这柄利刃被高高的放于宗庙,供万人瞻仰崇敬的时代。
最后,让我们回归标题吧。“凝霜兜鍪空挂壁,伏鞘八方徒蒙尘”---是自己配的标题。兜鍪是汉代传统的头盔;八方剑是汉代宝剑的象征,八方古剑如今可以说是价值连城的古物了。&&它们在这个时代,注定只能静静的藏于角落蒙尘。
然而,景帝并不会让它们白白等待的,宝剑轰鸣之声已经越来越响,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深深刺入敌人血肉的时刻已经越来越近了。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twb/tu/0723/13fdc428-e-b60d-d29e7c9fcb67.bmp" DATA_UE_SRC="/twb/u/net/../../tu/0723/13fdc428-e-b60d-d29e7c9fcb67.bmp" TITLE="李 广.jpg"
ALT="[汉匈战争,之三,汉景帝]蒙霜兜鍪空挂壁&伏鞘八方徒蒙尘" />&#820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吉思汗十勇士传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