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废墟中搜救被困人员洞穴可变形搜救机器人最先是由哪个国家研发的

沈阳造三款地震救援机器人 手柄一动机器人就变形
订阅东北新闻报,移动发1到 联通发DBXW至 电信发DBXWB至
十指连"新" "掌"握精彩--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表面搜救机器人
  不怕毒,适合震后危险环境救援
  可爬30度的斜坡,越20厘米高障碍。最多可携带4台视频器,通过不同的载荷实现不同功能,双摆臂独立驱动保障机器人运动灵活。
  “去年7月份在参与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演习时,这台废墟表面搜救机器人的效果非常明显。”研发人员钟华说,当时设定的环境是在一栋地震后的斜楼内进行搜索,并有有毒气体泄漏。搜救机器人通过携带特定的载荷,对斜楼内有毒气体的浓度进行探测,并测试出风向与风速,温度和湿度。
  灾难过后,废墟表面搜救机器人不仅可在复杂的废墟表面进行最长持续3小时的探测工作,还能为受困人群输送食物和自救工具。
  洞穴搜救机器人
  可变形,参考变形虫和蛇制造而成
  自重18公斤,可载荷5公斤,运动速度18米/分钟,能够上30度坡和跨越30厘米沟壑。内置锂电池可支持机器人连续3小时工作,甚至可以边充电边工作。
  真实版“变形金刚”,由手柄操作,可变换多种造型,你说爽不爽?
  这台酷似卡通人物“瓦砾”的机器人,名叫废墟洞穴搜救机器人。它可以瞬间变化为一条直线,进入最小400mm×400mm的废墟洞穴,并通过实际情况自主变化成三角形、并排型、直线型或者D字形等多种造型。与废墟表面搜救机器人适合在复杂的废墟表面不同,这台机器人适合于相对狭小而平坦的搜救环境,通过载荷的摄像头对废墟下进行探测。
  “这是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产品,也是国内首次将可变形概念投入到地震搜救中。我们利用仿生学原理,参考了变形虫和蛇这两种生物,这种运动方式和形态也是世界首创。”研发人员龚海里表示。
  龚海里使用一个与控制台连接的手柄,控制机器人变化出各种形状,如果不知道这是一台搜救机器人,它更像是一台大型的变形金刚玩具!
  据了解,这三类搜救机器人将于“十二五”期间投入量产和并首先由国家地震救援队配备。在5年以内,机器人很有可能将在震后救援工作中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不得不相信,机器人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记者 刘 钊
  摄影 王大局共2页。
(沈阳晚报)
[责任编辑:钱文胜]
【一键分享
】【】【】【】【】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报道
本频道48小时排行细谈四川雅安芦山地震与青少儿机器人教育_少儿教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11贴子:
细谈四川雅安芦山地震与青少儿机器人教育收藏
时间一晃已经过去这么久,当时的情景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历历在目。据统计地震累计造成200余万人受灾,震区共发生余震4000多次。给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危机,因天气,以及余震不断等等原因导致搜救任务也变得异常的艰巨。在这次地震救援任务中我们的科研人员也首次使用了三款机器人参与地震救援。
近几年许多国家都在开发这种地震救援机器人。日本研究人员成功研制8米长的蛇形机器人,履带式救援机器人等。由于地震发生后废墟结构不稳定,很容易对在废墟中的救援队员造成危险。一些大面积的倒塌建筑,可以借助机械挖掘搜索,但一些缝隙、狭小空间等,救援队员进去有危险,大型设备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就需要这些特定的设备来完成搜救。我国地震搜救机器人系统已进入到示范应用阶段。目前空中搜索探测机器人、废墟洞穴可变形搜救机器人、废墟表面搜救机器人、智能机械手爪等系列机器人已经研制成功.
未来机器人的研究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机器人教育特别是青少儿机器人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森孚青少儿机器人教育是最早涉及机器人教育的机构之一,我们采访森孚机器人教育机构王校长获悉,机器人教育致力于培养青少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通过激发孩子的探索和创新的潜能,提升孩子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将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青少儿机器人教育发展的速度非常的快,同时相关部门也大力支持。在各类国内国际机器人大赛中屡次获奖的森孚机器人教育机构,也应邀参加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通过参加国内和国际的机器人竞赛,可以帮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创新能力等。同时,会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大有帮助:参加国际机器人大赛,能够为孩子今后留学海外铺平道路;参加国内机器人大赛,会为孩子升入理想中的学校深造提供有力支撑。
专家预测,未来我国的机器人事业的发展将会以机器人教育与科学研究组成,特别是机器人教育将会是重点的方向,我们向所有的四川雅安遇难同胞祈福,同时也希望我国的机器人教育与研究更上一层楼。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中国国防科技网科普频道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军工科普知识!
地震救援机器人
核心提示:救援机器人救援机器人,为救援而采取先进科学技术研制的机器人,如地震救援机器人,它是一种专门用于大地震后在地下商场的废墟中
救援机器人,为救援而采取先进科学技术研制的机器人,如地震救援机器人,它是一种专门用于大地震后在地下商场的废墟中寻找幸存者执行救援任务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配备了彩色,热和通讯系统。
我国研制成功地震救援机器人
实验人员操作地震救援机器人
地震救援机器人
  已研制出多款地震救援机器人可深入废墟、危险化学品环境实行救援
  新快报讯 记者从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了解到,针对地震灾害救援的复杂性,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多款地震搜救机器人,目前已进入示范应用阶段。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将作为地震应急搜救装备投入实际使用。特别是其中一款小机器人,有望率先在地震救援中使用。
  地震人工救援充满危险
  根据近几年地震救援情况不难看出,由于地震发生后废墟结构极不稳定,很容易对在废墟中的救援队员造成危险。而涉核、涉化设施的震后救援,更充满危险性。
  据了解,在日本参与救援的各国救援队,这次主要还是携带生命探测仪、切割装置等救援设备。由于目前重灾区面临核泄漏危机这一特殊情况,各国救援队正面临救援难题。
  比如此次日本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奔赴的是遭受严重海啸灾害的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特别是灾区下雪后,冒着严寒,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在岩手县大船渡市完成了对200余幢房屋的拉网式排查搜索。
  一些大面积的倒塌建筑,可以借助机械挖掘搜索,但一些缝隙、狭小空间等,救援队员进去有危险,大型设备又没有&用武之地&,就需要一些特定的设备来完成搜救。
  救援机器人已研制成功
  记者日前获悉,&废墟搜索与辅助救援机器人&课题取得重要进展。目前空中搜索探测机器人、废墟洞穴可变形搜救机器人、废墟表面搜救机器人、智能机械手爪等系列机器人已经研制成功。
  2010年7月,上述几款机器人在北京进行了联调集成实验。主要是进行低空侦察灾情、搜索幸存人员、输送生命、投放救灾物资、喷撒防疫药品、拾取重要物品等多项地震搜救功能的操作实验。
  据了解,这次实验非常成功,也标志着我国地震搜救机器人系统已进入到示范应用阶段,有望在&十二五&期间作为地震应急搜救装备投入实际使用。
全站关键字:----频道头部广告调用
我国研制地震救援机器人 可入废墟危险环境(图)
实验人员操作地震救援机器人
地震救援机器人
  已研制出多款地震救援机器人可深入废墟、危险化学品环境实行救援
记者从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了解到,针对地震灾害救援的复杂性,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多款地震搜救机器人,目前已进入示范应用阶段。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将作为地震应急搜救装备投入实际使用。特别是其中一款小飞机机器人,有望率先在地震救援中使用。
地震人工救援充满危险
根据近几年地震救援情况不难看出,由于地震发生后废墟结构极不稳定,很容易对在废墟中的救援队员造成危险。而涉核、涉化设施的震后救援,更充满危险性。
据了解,在日本参与救援的各国救援队,这次主要还是携带生命探测仪、切割装置等救援设备。由于目前重灾区面临核泄漏危机这一特殊情况,各国救援队正面临救援难题。
比如此次日本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奔赴的是遭受严重海啸灾害的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特别是灾区下雪后,冒着严寒,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在岩手县大船渡市完成了对200余幢房屋的拉网式排查搜索。
一些大面积的倒塌建筑,可以借助机械挖掘搜索,但一些缝隙、狭小空间等,救援队员进去有危险,大型设备又没有“用武之地”,就需要一些特定的设备来完成搜救。
救援机器人已研制成功
记者日前获悉,“废墟搜索与辅助救援机器人”课题取得重要进展。目前空中搜索探测机器人、废墟洞穴可变形搜救机器人、废墟表面搜救机器人、智能机械手爪等系列机器人已经研制成功。
2010年7月,上述几款机器人在北京进行了联调集成实验。主要是进行低空侦察灾情、搜索幸存人员、输送生命给养、投放救灾物资、喷撒防疫药品、拾取重要物品等多项地震搜救功能的操作实验。
据了解,这次实验非常成功,也标志着我国地震搜救机器人系统已进入到示范应用阶段,有望在“十二五”期间作为地震应急搜救装备投入实际使用。
小飞机机器人
空中扫描“电子眼” 技能:传回实时图像
在这几款地震救援机器人中,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牵头研发的小飞机机器人是唯一一款可以在天上飞的机器人。
这款机器人学名为旋翼飞行机器人,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架小型无人驾驶直升机。其翼展3米左右,机身长3米左右。最快飞行速度可达70公里/小时左右,在进行超低空飞行时,最低离地面高度仅为10米,可根据山势等地形变化调整飞行高度和速度,使用93号汽油即可。它可进行大范围宏观灾情信息调查,比如可将方圆几十公里内的灾情信息在第一时间反馈给救援部门,为决策者进行支持。
&& 相关文章
·····
&& 发表评论
右侧调用-广告
右侧调用-本站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器人总动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