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个大海战2安卓usb调试版结果第一回合完成后就卡死了……试了几次都这样,这是手机问题吗……

大海战2积分抽奖技巧
更新时间:
下载:4,575次
平台:Android
安卓 4.1 大海战2 积分抽奖技巧
怎样才能不浪费积分且充分利用游戏中有限的抽奖机会呢?在这里小编给你支支两招:一是要天天登陆游戏,要知道抽奖机会可是有限的,只有每天登陆才能把握更多抽奖机会从而翻倍盈利;二是抽奖后一定要玩玩游戏哦,这样才能充分利用你的奖品获得更多积分哦!快下载九游的最新游戏试试小编的招数灵不灵吧!
请选择品牌
请选择机型4.1
小贴士:建议您想先设置机型,设置后您就直接浏览全部适合您手机的游戏,下载使用更放心。
九游()是手机游戏下载第一门户,提供最新安卓安卓4.1下载、礼包、激活码,最好玩的大海战2攻略,欢迎访问与玩家交流。
(Battle Fleet 2)是Capital j Media LLC开发的一款策略类游戏。大海战2(Battle Fleet 2)是一款以二战为背景的策略游戏,游戏中玩家需要熟练操作舰艇和武器,通过精准的射击击沉敌舰。同时,还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战术,来获得最终的胜利。游戏还支持多很模式,可以跟小伙伴一起对战。
点击查看更多
您可能还想关注:
看了大海战2积分抽奖技巧的用户还看了:
关于安卓4.1
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同时也是Google于日宣布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主要使用于便携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 专区提供最新手机游戏免费下载。
Android 4.1系统的研发代号是 Jelly Bean(果冻豆),总的来说 ,Android 4.1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继承了Android 4.0的基本特性,发扬Holo风格的设计理念,又完善了用户体验, 整合新的Google服务,为Android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生命力 。安卓4.1手机用户可通过九游下载。大海战2无法联网
更新时间:
下载:4,575次
平台:Android
安卓手机大海战2无法联网
相信大家平时玩手机游戏的时候都遇到过无法联网的情况,一般可能性比较大的是网络问题(信号较弱),也有可能是手机设置或者游戏设置的问题,都检查一下吧。推荐大家下载,有单机版,不用联网。
请选择品牌
请选择机型手机
小贴士:建议您想先设置机型,设置后您就直接浏览全部适合您手机的游戏,下载使用更放心。
九游()是手机游戏下载第一门户,提供最新安卓安卓手机下载、礼包、激活码,最好玩的大海战2攻略,欢迎访问与玩家交流。
(Battle Fleet 2)是Capital j Media LLC开发的一款策略类游戏。大海战2(Battle Fleet 2)是一款以二战为背景的策略游戏,游戏中玩家需要熟练操作舰艇和武器,通过精准的射击击沉敌舰。同时,还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战术,来获得最终的胜利。游戏还支持多很模式,可以跟小伙伴一起对战。
点击查看更多
您可能还想关注:
看了大海战2无法联网的用户还看了:
关于安卓手机
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同时也是Google于日宣布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主要使用于便携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 专区提供最新手机游戏免费下载。
安卓手机指的是有Android这个操作系统的手机,诺基亚用的都是塞班系统,现在谷歌推出的安卓系统,比塞班开放,软件资源更多,可玩性比塞班高很多,现在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塞班了。安卓手机手机用户可通过九游下载。非洲的殇子——迦太基共和国兴亡记&(二)转
 4.罗马登场
  罗马确实不是一天建成的。而且,这个施工期如此漫长,以至于文献史料已不能呈现其全貌,追溯永恒之城的来历,又得求诸传说,而这个传说比迦太基的牛皮圈地还传奇。
  话说大约两千八百年以前,在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入海口处有个小国,名叫阿尔巴,这个国家有一位贤明的国王努弥托和一位阴险的御弟阿穆略。接下来就是老套路,弟弟政变放逐了哥哥,杀了哥哥的儿子,又逼哥哥的女儿削发为尼(确切地说是在战神马尔斯庙作贞女祭司,意思差不多),以为这样一来就绝了哥哥的后嗣,可以高枕无忧。
  可能是阿穆略比较尊重女性,干尽坏事之余,偏留了侄女一条命,结果一念之仁,斩草不除根,出了岔子。出家的侄女很快怀孕了,生下俩大胖小子。当事人坚称,孩子的爹就是战神马尔斯,就象圣母玛丽亚坚称耶稣的爹是耶和华一样。古时候没有DNA亲子鉴定技术,因此也查不出究竟是谁这么大胆子,敢跟国王抢师太。阿穆略闻报,重又走上了反派戏路,先弄死侄女,又把那两个孩子扔到台伯河里,让他们自生自灭。
  凡是婴儿时代在河里的漂过又没漂死的,长大了都会有出息,摩西如此,唐僧如此,岳飞如此,这俩不知爹是谁的孩子也如此。他们在玩激流回旋的时候,岸上来了一只失恋的母狼,看见两个雪玉可爱的婴孩漂在水里,该母狼心有所感,焕发出伟大的母性气息,将他们衔上岸来为之哺乳。这两个孩子就这样喝着狼奶长大,那东西纯天然,无污染,不会把人喝出肾结石来,因此小哥俩成长得格外茁壮,就跟人猿泰山似的。
  后来机缘巧合,两兄弟回归人类社会,分别得名罗慕洛和勒莫。再后来又机缘巧合,长大后的罗慕洛和勒莫遇到了他们的外祖父努弥托(够能活的),老人家对他们痛说革命家史,两兄弟立志报复国恨家仇。两个狼孩都武功高强,这一天联手攻入宫中,三千甲士竟不能挡,僭主阿穆略伏诛。狼孩兄弟匡扶外祖父努弥托重登大位后,离开阿尔巴寻找自己的事业去了,他们溯台伯河而上,走到了卡皮托尔山麓,建立了一座城市。后来两兄弟因为打鸟儿问题发生龃龉,哥哥罗慕洛打死了弟弟勒莫,独享了新城市的冠名权:罗马。相传,那一天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
  正式史籍的记载,远没这么热闹,但时间倒是对得上,公元前753年起,一些拉丁部落就像美国西进运动那样,赶着大车,唱着《红河谷》,拖家带口地来到这片台伯河西南岸的滩涂之地结庐而居,于是有了罗马的前身。或许现实中的罗慕洛,就是这些拓荒移民中的一员吧。
  拉丁人来的时候,这里并不是无人区,伊特拉斯坎人(有的书上也叫伊特鲁里亚人)早就住这了。伊特拉斯坎人到底是什么人,现在也说不太清楚,反正亚平宁半岛的第一拨常住居民就是他们,初来乍到的罗马先驱得看他们脸色。到了公元前六世纪,伊特拉斯坎统治者由于“贪暴”被罗马人驱逐了——所有的叛乱者都会把作乱动机归结为统治者贪暴。此后双方进行了长期的,坚苦卓绝的斗争,起初罗马人少钱少家伙少,落尽下风,但伊特拉斯坎人也没把他们当盘菜,他们对在西西里岛更感兴趣,可惜在公元前474年与希腊人的一场大海战中舰队全军覆没,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396年,罗马人攻陷了邻近的维伊堡要塞,该要塞一直是伊特拉斯坎人征伐罗马的基地,失去这个据点后,他们已很难对罗马人构成直接威胁。接着更倒霉的事情发生了,居住在今天法国一带的高卢人南侵,公元前390年,他们渡过波河南下,席卷整个半岛,伊特拉斯坎人在这场浩劫中湮灭,至此,他们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引领罗马人出场。
  高卢人的入侵也波及到罗马。传说高卢士兵准备趁夜偷袭,结果不慎惊动了罗马人放养的鹅,群鹅一起曲项向天歌,守城战士们被惊醒,高卢人只好退走。随后,罗马人支付赎金请求高卢酋长退兵,后者同意了。受降仪式中,高卢人在分金秤上做手脚,罗马代表识破后加以质疑,高卢领袖布伦努斯大手一挥,甩出一句千古牛言:“战败的人就该倒霉”
(“布伦努斯”可能不是人名而是首领、酋长之类的称呼,因为此后的史书上出现过多个叫布伦努斯的凯尔特系蛮族首领)。罗马人当场就没了脾气,只好自认倒霉。这个胜者法则触及了他们的灵魂,罗马人就以此为理论依据,在随后的日子里让被他们打败的人加倍地倒足了霉。
  高卢军团撤走的次年,罗马人开始着手征服南边的邻居,那时,在靴子形状的亚平宁半岛上散居着许多拉丁裔的部落和城邦,在那不勒斯以南的“靴根”部分以及西西里岛东部,则是希腊殖民者的地盘,罗马人用了整整一百年的时间,统一了拉丁诸城并收编了伊特拉斯坎人残部,从诺阿河(台伯河以北)到那不勒斯悉归其有。与此同时,希腊世界经历了马其顿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父子两代的战争摧折,开始由盛转衰。此消彼长,亚平宁半岛南部的“大希腊”顺理成章地被罗马新贵视为下一个征服的目标。
  前面讲到过,当时地中海的势力范围已基本划定,迦太基及其腓尼基盟友占有西西里岛西部,而岛的东段是希腊人的地盘。如我们所知的那样,希腊世界是由一个个城邦组成的松散联盟,彼此不相统属,通常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不但希腊本土,海外殖民地也是类似的结构。这种小国寡民的模式固然有利于民主,但也容易招致强敌的觊觎。
  当时这一干弱小希腊城邦中,稍微不太弱的两个是位于亚平宁“靴根”部位的塔兰托和西西里岛东南的叙拉古。叙拉古的国王阿加索克利斯,年轻时也是个飞扬勇悍的角色,曾经率兵打到北非,与迦太基争雄,斗得旗鼓相当。但时移世易,如今的希腊世界已不复昔日之强盛,他本人也是烈士暮年,空怀壮心。公元前281年,罗马人的威胁越来越成为现实,老阿加索克利斯无力与抗,只好驰书求助于他的女婿,当时希腊世界的头号实力派,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请求军援。
  伊庇鲁斯国位于马其顿之南,大致在今天的阿尔巴尼亚一带,扼守着亚得里亚海的入口,与塔兰托隔海相望。此地民风尚武,颇有当年斯巴达之风,在雅典等一干老城邦堕入沉沉暮气中时,伊庇鲁斯以后起之秀的姿态,成长为希腊世界的一盏明灯。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匹阿斯就来自这里,国王皮洛士,可以和亚历山大攀得上亲戚,他血液中也有来自亚历山大母族的好战因子,手中握有强兵,有至于重现马其顿王的不世武功。当他接到岳父以及塔兰托人的求援后,觉得这是介入意大利事务的良机,于是点起两万精兵,蹈海而来。
  公元前280年,皮洛士和罗马人首次交锋,双方战于亚平宁半岛南段的赫拉克利亚,皮洛士用上了秘密武器:从东方塞琉古帝国进口的20头印度战象。罗马人哪见过这庞然大物,抵挡不住败下阵来,不过此役中普及了铁制短剑并采取线型阵列战术的罗马军人,对依然停留在马其顿方阵时代的希腊军队体现出了极大的优势,罗马人虽然败退,但皮洛士战后清点人数时发现他带来的两万子弟兵(此役投入11000人)一战折损了四千多,战斗减员超过30%。皮洛士即惊且痛,叹道:“再来这么一次胜利,就没人跟我回希腊了。”次年皮洛士又在罗马本土的奥斯库鲁姆再次获胜,同样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后来西谚中把这种损失极大收效甚微的惨胜叫做“皮洛士的胜利”,就源出此典。
  此时的迦太基,基本巩固了在西地中海和西西里岛西部的统治地位,对罗马人、伊特拉斯坎人、希腊人的乱斗只当热闹看,基本不插手。皮洛士的到来让迦太基感到了不安,尽管他们也不希望看见罗马人南下,但更不能容忍希腊人在地中海建立亚历山大式的霸权,于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他们与罗马人缔结盟约,派出舰队共同对付皮洛士。
  迦太基和罗马的合作,彼此都从第一刻起就心存芥蒂,双发都不曾提供、也不曾要求对方提供军援,即便在战时不利的时候也是如此——大家都怕引狼入室。
  公元275年,皮洛士试图偷袭罗马城南的贝尔凡托兵营,这一次他吃了败仗。赢的时候尚且损失惨重,失利的代价可想而知。征战六载,得不偿失,皮洛士明白了自己终究不是亚历山大,他决定收兵回国。
  临行时,皮洛士说:“我们走,让西西里变成罗马和迦太基的斗狗场吧!”他的预言很快就实现了。
 5.衅从此开
  皮洛士认栽撤军,罗马人欢天喜地地庆祝,还专门发行了刻有大象图案的银币,以纪念打败他的战象,目前在罗马城的卡皮托尔博物馆还能看见这种纪念币。
  回到希腊后的第三个年头,皮洛士死了。亚平宁半岛上的塔兰托等一干希腊城邦,眼见大势已去,纷纷托庇于罗马麾下,现在,整个半岛都是罗马的了。
  不过,此前的盟友——海上的迦太基人成了新的威胁。
  当时的罗马主要还是一个陆权国家,半岛土地还算足适其愿,另外,鉴于地中海霸主迦太基的百年品牌,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暂时没有什么非分之想。而迦太基,作为海商民族天生对土地缺乏野心,也很满足于海上老大的地位,能垄断西地中海的贸易港口,顺便在非洲抓点奴隶,在西班牙挖点白银,也就很志得意满了,因此他们没采取什么措施来抑制罗马的崛起,只希望在西西里东南、已不复昔日强盛的叙拉古能作为一个战略缓冲带,把他们两国隔开。
  在这种实力对比下,两国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双方的和约规定中,迦太基承认罗马在亚平宁半岛的地位;不侵犯半岛以及西西里岛上罗马的盟邦;不在罗马人的势力范围殖民。罗马则不能在迦太基以西的海域航行;除非为了必要的维修,不能在撒丁尼亚(今撒丁岛)、科西嘉以及西班牙泊船;不经允许不能和迦太基下辖的口岸进行贸易,违约的船只按照惯例予以没收或击沉。这个条约对罗马的扩张是一种堵塞,而对迦太基的商业利益是一种保护,因此后者感到大占便宜,得意地说:“没有我们的同意,罗马人想在大海里洗洗手都没门。”
  但真正起到约束作用的,向来都不是什么条文和图章,而是这背后的实力,正如威尔·杜兰所说,罗马人肯和迦太基人做朋友的前提条件是后者强大得足以控制他们。罗马对这种势力范围划分十分不满,因为西西里岛土地肥沃,每年的农业出产足以供给全意大利半年之需,罗马人觊觎此地久矣。而且从战略角度上说,这里离亚平宁半岛太近,墨西拿海峡最窄处仅80多海里,迦太基人在岛上的军事存在就像达谟克利斯之剑一样让罗马人寝食难安。而如果能把西西里夺到手,不但可以摆脱这种威胁,还能凭借地利之便,进取科西嘉和撒丁尼亚,三大岛拱卫亚平宁,用“岛链防守”来保护本土,安全。因此,在迦太基用其百年积威来维系两国间这种不稳定的平衡时,罗马饿狼则从旁打量着,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机会就是人闹出来的,天下太平了,最失落的人就是雇佣兵,没有仗打了,这些人简直不知怎么讨生活,自然要闹。在西西里岛上,就有这么一伙人,他们原本来自意大利著名的雇佣兵产地坎帕尼亚,皮洛士战争时期受雇来到西西里打仗,战争结束后这伙下岗职工夺取了西西里岛东北的港口城市墨西拿自立为王,啸聚岛上。他们自称Mamertines,意思是战神马尔斯的子孙,四处滋扰,抢掠岛民。这里地处已衰败不堪的希腊人势力范围,各个城邦都拿他们没办法,只有南边叙拉古的领主西罗(Hiero)二世是个Hero,公元前265年,他集合了一支军队,准备去驱逐“战神子孙”收复墨西拿。西罗虽是贵族出身,但权位是当年在皮洛士军中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打仗很有一套,形如土匪的“战神子孙”们不是对手,很快被逼退到墨西拿城里困守,眼看坚持不下去,他们决定向罗马求援,派人送去降表,表示愿意献出城市主权以求得罗马人的保护。
  叙拉古本来曾站在皮洛士一边同罗马作战,但现在西罗知道罗马人惹不起,是以出兵前早就和他们打好了招呼,说定由他主攻罗马配合,夺下墨西拿后两家二一添作五。罗马人本来已经点头了,此刻正配合西罗在国内大造舆论,把这次与昔日冤家的携手说成是联合反恐统战斗争,伟大光荣正确。可现在局势变了:西罗答应分给罗马一半,而他们刚刚还在口诛笔伐的匪徒“战神子孙”现在愿意献上整座墨西拿城。
  要“光荣”还是要地盘?罗马人稍加权衡,很快选择了后者。他们派人告诉西罗,“战神子孙”现在已是自己人,叫他撤去围城的军队回叙拉古。西罗自然不肯听,而且得知罗马背盟后,他命人加紧攻打墨西拿,想抢在罗马人到来前破城,以免被夹击。
  这下“战神子孙”们更撑不住了,罗马人的部队还在海峡那边,远水难解近渴,子孙们决定索性装孙子装到底:再向岛西边的迦太基人投降一次。
  迦太基虽然对攻城略地不怎么感兴趣,但有这样的现成便宜送上门来,还是却之不恭,于是开来了军队,准备接收墨西拿。这一来形势又为之一变,西罗知道如果迦太基和罗马都出兵打过来,自己非但夺不到墨西拿,甚至还有可能在他们的夹攻下灭国——毕竟这两大强国现在名义上还是盟友。
  微妙的时刻,西罗想出了一招好棋,他一边顺水推舟,对罗马表示同意退兵,卖他们一个人情;另一边在班师前派人对迦太基的司令游说,这座城就交给你们好了,不过西西里向来是我们两家的地盘,现在罗马人要跨过海来横插一杠,显然不怀好意,我们应当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这番说词让迦太基人很以为然,在他们的授意下,
“战神子孙”们写信向罗马致谢,同时请他们的舰队返航,因为迦太基军已经赶跑了西罗,解了墨西拿之围。
  这边厢,罗马元老院里也在激烈争执,一些稳健派表示,强大的迦太基已经介入,不应该和他们发生摩擦。说这话的大多是地主之类的不动产持有者,他们拥有的土地已足以享用,对拓殖海外没什么兴趣,深恐打起仗来破坏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商人们则是另一种态度,他们狂热地呼吁必须用战争把迦太基人赶出西西里,不用说,这自然是为了打破垄断,发展海外贸易的巨利了,其时这些富商巨贾们把持着百人大会,在罗马政坛有着相当的影响力。最终罗马人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们未来国运和世界格局走向的决定:出征。
  本来罗马也还没有完全做好与迦太基破脸的准备,但时不我待,此前无论是战神子孙还是西罗试图夺取墨西拿,他们都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因为罗马也需要一个在他们和迦太基之间的隔离带,但如果墨西拿落入迦太基手中,等于边境线向己方推近了,这是他们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罗马的船队全速驶向西西里。
  这时“战神子孙”报捷并请求班师的信函到了,罗马兵团的司令,军事执政官盖乌斯·克劳迪厄斯在他的战舰上阅罢,吩咐不要理会,船队兼程,破浪而来。
  登陆后,克劳迪厄斯邀请迦太基的司令汉诺来和他一起招集公民大会,商讨墨西拿城的未来。这位汉诺司令是个出奇的糊涂蛋,他此前已知道克劳迪厄斯不顾他们发去的捷报继续前进的事,还是不加防范,也没带兵就欣然跑去单刀赴会,结果可想而知,克劳迪厄斯岂能跟他客气,当场拿下,并逼迫他下令,让迦太基军队撤出城去。这司令不但糊涂而且惜命,受制于人,当下软了,遵照吩咐退避三舍。罗马人兵不血刃拿下墨西拿。
  有道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司令如此,其手下的战斗力不问可知,他们被赶出城去,想反攻又没信心,只好退回岛西自己的地盘休整。克劳迪厄斯却知道迦太基断不会善罢甘休,他派兵把住各处险要,同时急报朝中请求援兵。
  果然,迦太基元老院闻听此事气得火冒三丈,把那笨司令汉诺钉上十字架——汉诺是迦太基人中极普遍的姓氏,犹如中国的张王李赵,而汉诺司令这样一个悲喜剧人物竟没能在史书上留下大名,也不知他到底叫什么汉诺——接着派驻岛士兵再次出击,同时出动招牌的舰队,水陆并进,兵发墨西拿。在叙拉古养精蓄锐的西罗看出便宜,也再度挥师北上。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第一次布匿战争就这样开打了。
  其时是公元前264年。
6.淹死会水的
  战争的初始阶段,以寡敌众的罗马人只能蜷缩在墨西拿城中,深沟高垒,避而不战。但迦太基人的攻城手段实在欠佳,加上西罗虎视在侧,随时准备捡现成,这也让他们不得不有所保留。于是,迦太基-叙拉古联军兵困墨西拿城下。
  但迦太基人还有另一手,那就是他们的招牌海军。汉诺(本文中出现的第二个汉诺,在本文中,迦太基方面的汉尼拔、汉诺、哈斯德鲁巴,罗马方面的克劳迪厄斯、西庇阿等姓氏都会多次出现,为避免混淆笔者会分别加以标注。)率领舰队封锁了墨西拿海峡,一水之隔的雷吉乌姆城中,罗马第二执政官阿庇乌斯·克劳迪厄斯的大军在此集结,但无法跨海赴援。(本文中出现的第二个克劳迪厄斯,)
  迦太基人长围久困,墨西拿城中的盖·克劳迪厄斯苦苦支撑。眼见先头部队形势危殆,阿·克劳迪厄斯决定行险一搏,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率领部队放弃大船,改乘快艇,冲下黑沉沉的大海。罗马人的冒险精神再次受到了上天眷顾,汉诺连日来见罗马人不敢出战,此时已有些放松了警惕,竟让对手在他眼皮底下溜过海去。
  次日,阿·克劳迪厄斯的援军出现在墨西拿城下,围城的迦太基军大惊,仓促与战,城里养精蓄锐的盖·克劳迪厄斯也率部杀将出来,里外夹攻。迦太基阵中的努米底亚轻骑兵是克敌利器,给罗马制造了不小的麻烦,但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步兵,迦太基步兵的作战能力和罗马战士不在一个档次,很快就抵挡不住,那些作为雇佣兵的非洲骑手也就跟着一齐撤了。是役,罗马的马克西姆斯单骑陷阵,迦太基叙拉古两军健者莫能与抗,他因此被称为“墨西拿英雄”。
  罗马军试图追击南逃的西罗,结果老谋深算的后者在撤军途中还设下埋伏,挡住了罗马人,率残部逃回叙拉古。但此战让西罗亲眼看清了罗马的骁勇和迦太基的外强中干,这个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家伙转身投靠了罗马,从此成为罗马人在西西里岛最稳固的同盟。有了他这个样板,其他一些小邦,自然也知道趋利避害,况且迦太基人一贯搞商业垄断,早已让他们不满,此时都改旗易帜,投入罗马门下。
  墨西拿城下一战,迦太基人不敢再与罗马人在旷野争雄,他们的5万军队退入岛西端的要塞阿格拉琴托,坚守不出,罗马反过来挖深沟筑复垒,围困迦太基人。与此同时,急于戴罪立功的汉诺加紧了水上封锁,也掐住了罗马从本土获取支援的咽喉要道。双方就这样扣着彼此的脉门,在那比拼挨饿的能力。相持了快两年,终于迦太基人受不了了,开关出战。结果,罗马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但迦太基更惨,5万人被全歼,阿格拉琴托要塞易主。至此,罗马人拿下了西西里的桥头堡墨西拿,慑服了叙拉古等希腊城邦,第一回合取胜。
  但迦太基人仍握有制海权,他们的战舰能随时袭扰罗马的海上补给线,甚至袭击亚平宁半岛南段的沿海城镇。迦太基海军纵横来去,让这些罗马的新盟友陷入敌军随时可能兵临城下的恐慌,有些意大利城邦已在压力下倒戈。
  显然,迦太基人的意图显然是扬长避短,不与罗马在陆上争锋,而通过海上实力困罗马远征军于西西里,同时无休止地骚扰罗马沿海,逼迫其和谈。如果换成别的对手,可能真的就就范了,但罗马人的神经格外坚强,决心血拼到底,既然迦太基人的军事优势和信心都建立在海军上,那么就直接摧毁这个他们最得意的武器。公元前261年,罗马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造船运动,正巧一艘迦太基战舰在亚平宁半岛海域搁浅,被罗马人俘获。“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罗马人以这艘战舰为范本,造出了三排桨战舰20艘,五排桨战舰100艘,后人评价:罗马人用一年时间解决了拿破仑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把一个陆权国变成了海权国。
  公元前260年,罗马人这支由120艘崭新战舰组成的水师扬帆出海。但享誉数百年的迦太基海军毕竟不是浪得虚名,双方的初次海上较量是在墨西拿海峡的里帕拉岛,罗马执政官格涅乌斯·科尔涅利乌斯·西庇阿(第一个出现的西庇阿),率17艘战舰试图奇袭迦太基人的军港,结果全军覆没,西庇阿本人也被擒。
  迦太基战舰上通常的人员配备,有指挥官、划桨的水手,以及水兵。大海之上弓矢为先,水兵当中又以弓箭手为主,而负责近战的重甲步兵则数目很少,在一条200人的船上,通常只有10个。迦太基人格外强调船的速度和灵活性,划桨手的配备尤多,基本战法就是凭借灵巧的驾驶技术,绕到敌舰侧后方,撞断敌人的船桨使其变成固定靶,然后弓箭和抛石机伺候。此种打法极具高手风范,进攻时如蝴蝶穿花般盘旋,寻到破绽一击克敌,不多费弓弩箭簇,一击不中也能凭高超的划桨掌舵技术飘然远引。这样的敌人让罗马人颇感有劲使不上。
  里帕拉岛之败,让罗马人切实感受到了与迦太基海军的差距,但知难而退不是罗马人的思维方式,既然操控船只的技术赶不上对手,那就另辟蹊径,换别的方法克敌。罗马舰队一面躲避迦太基海军主力,一面研发秘密武器。
  同年,两军舰队又战于墨西拿东北的密莱岬,汉诺见罗马的船队依旧迟缓笨拙,更加不将他们放在眼里,就指挥着舰队准备上去聚而歼之。但和他一样信心满满的迦太基水兵不知道,他们正全速冲向死神张开的血盆大口:罗马人的船头装了一个可以旋转180度的飞桥,带有坚固的铁钩,迦太基的船只一靠近,飞桥就抛出去牢牢地搭住他们的船舷,罗马步兵从桥上冲将过来。
  罗马人的这种特制的战舰叫做乌鸦船,那飞桥就是掠食的乌鸦之喙。原来他们自知无法在舰船机动性上超过迦太基人,就发明了这种装置,既能控制敌船,又能把自己擅长的地面白刃战转移到敌舰甲板上进行。罗马人采取了针对性部署,每艘能装载200人的船上,水兵竟多达120人,远远超过迦太基人的步兵人数,乌鸦嘴叨住猎物,这些海军陆战队的精锐就从飞桥上直冲敌舰,以众击寡,一时间短剑翻飞,如屠犬羊。
  用传统的眼光看,罗马人的乌鸦船属于不讲理的打法,就像足球赛你技战术比不过人家,就朝人家脚踝上招呼。但战场就是这么个以成败论英雄的地方,航海技术远胜的迦太基人再怎么抱怨罗马人“没技术含量”,也终究难挽败局。密莱岬之役,迦太基战船沉的沉俘的俘,损失50余艘,折兵过半。汉诺的旗舰也落入罗马人之手,他本人弃船而逃。此战,与其说罗马人战胜了迦太基,毋宁说他们战胜了对海战的恐惧与不适,从此他们在水面上就如在陆地上一样,可以傲视迦太基。
  按说一阵一仗只得失事属平常,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侠请重新来过。但迦太基人似乎不擅长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既没有想,当然也就没有想出破解乌鸦船的办法。公元前256年,迦太基动员350艘战舰,载约15万水兵,再次与罗马执政官马库斯·阿提利乌斯·雷古鲁斯率领的主力决战,对方的战舰有330艘,舰载兵力基本相当,这是古代海战史上空前规模的大火拼。双方战于西西里岛的埃克诺姆海面,千帆竞逐,百舸争流,罗马的乌鸦再次为迦太基人报丧,后者被击沉30艘,被俘64艘,而罗马方面的损失只有24艘。迦太基舰队一战报销三分之一,尽管他们此时仍在地中海上占有整体优势,但无论在战略还是在战术上都已陷于被动,独霸地中海的时代一去不返。
  从腓尼基到迦太基,纵横海洋久矣,此番竟败于初次举桨的晚生后辈,这正是善泳者溺于水。
 7.悲情双雄
  埃克诺姆大败之后,迦太基人的海军再难威胁意大利本土,不过他们还控制着撒丁尼亚、科西嘉以及西地中海为数不少的岛屿,可以以此为基地向罗马运输船发难,罗马人还是无法在西西里岛上安居。
  罗马人要么逐个夺取这些海军基地——就像二战时候美军逐个从日本人手中夺取太平洋上的小岛那样——毫无疑问,这将是代价惨重的;要么绕过它们,冒险直捣北非兵临迦太基城下,迫使对手屈服。海陆军的几次胜利让罗马元老院充斥着乐观情绪,急功近利之风抬头,元老们议定,携大捷之余威,将战火烧到阿非利加。埃克诺姆的英雄雷古鲁斯和另一名执政官福尔索领命出征。
  新败的迦太基船队退守突尼斯湾,以为罗马人必将在此登陆,而雷古鲁斯避实就虚,选择突尼斯湾东边的克鲁皮亚湾上岸,在无人防守的高地上扎营下寨,掳掠周边部落,将2万余人抓为奴隶。
  迦太基惊惧不已,这个共和国素来倚重雇佣兵,而不在本国公民中发展常备军,这些百年承平之民现在手足无措,只能向各路神仙祈求平安。这正是“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
  雷古鲁斯在营地驻扎了半年,四周都是适于迦太基骑兵和战象驰骋的开阔地,而他们竟一次也没敢来攻击。敌人的胆怯激发了雷古鲁斯灭此朝食的雄心,公元前255年,他分兵一半回去支援西西里的战事,自己率领剩下的15000步兵和500骑兵,朝迦太基进发。
  可惜雷古鲁斯的情报工作做得太差,如果他趁去年(公元前256年)迦太基人手忙脚乱的时候出击,或许还有胜算,而在他建营盘抓奴隶的这半年中,迦太基已经逐渐恢复了元气。并且,迦太基人虽不善战,却可以花钱请善战的民族为其效命。他们从盛产将领的斯巴达重金礼聘的高手桑提普斯,现已到位。
  本来在列奥尼达那个时代,斯巴达人是以步兵作战见长的,但桑提普斯久历近东,和擅长骑马的努米底亚人打交道,成长为一个优秀的骑兵指挥官。他的部队,步兵数量略少于雷古鲁斯,但配备了4000努米底亚轻骑兵,外加100头战象。两军接战,桑提普斯集中轻骑兵,猛攻罗马军左翼,雷古鲁斯的500骑很快被杀散,此时桑提普斯的100头战象如坦克般向中军撵压过来,罗马人侧翼失去保护,无法维持队形,抵挡不住,一万余人被消灭。但罗马右翼部队的2000余人还是从不争气的迦太基步兵包围中杀出血路,逃回克鲁皮亚湾的大营。
  轻敌的雷古鲁斯于战场被俘,囚在迦太基城,一关就是5年。这5年中两国兵戈不断,罗马人先是在赫梅岬海战中击毁迦太基舰船114艘,兵抵克鲁皮亚,于桑提普斯重围中接应败军撤退,上演了古代版拯救大兵瑞恩(公元前255年),又在西西里夺取战略重镇帕诺穆(今西西里首府巴勒莫,公元前254年)。但迦太基人屡有神助,罗马舰队在这两次胜利之后都遭遇了暴风雨,船只累计损失420余艘,战场优势在天灾面前化为乌有。
  不过战争对迦太基的伤害也不小,因为他们的军队主要都是雇佣兵,常年征战,军费数字已极为骇人,已几乎掏空了国库,而战争又使得航运贸易大受影响,财源也趋于枯竭。再打下去,就得迦太基的寡头政府自掏腰包补贴国家亏空了,这显然是他们所不情愿的,所以议院一心寻求停战,趁现在战场局面还不算太坏,谈判时还能有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公元前251年,迦太基派出一个使节团赴罗马,请对方给和平一个机会。在押的雷古拉斯也被一同派去,临行前,迦太基议院和他约定,如果他能促成和议,就还他自由,否则他就要回到迦太基来继续作囚犯。
  结果,作为和平使节的雷古鲁斯一回到他熟悉的罗马市政厅,马上将迦太基的虚实和盘托出,并号召自己的同胞说,迦太基人就快撑不下去了,务须再咬牙坚持一下,让他们彻底屈服,不要现在就签合约。他的说辞打动了罗马元老院,他们拒绝了迦太基使团提出的停火条件。
  雷古鲁斯力挫和议,有功于父母之邦,但如果仅有此一项,那他也不过是个骗取敌人信任的卧底。此人的英雄之处在于,他即便对敌人也决不肯失信,明知必死,还是要和使团一起返回迦太基,家人戚友百般挽留也不为所动。
  果然,当使节船载着雷古鲁斯南归时,等待他的是死亡,确切地说是虐杀。迦太基常规的处决方式包括钉十字架、在柴堆上烧烤、用大象踩等等,已今天的眼光看这都是恐怖的非人道酷刑,但他们似乎还嫌不够,为雷古鲁斯量身定做了一款新的死刑:他被关进一个仅能容下一人的狭小木笼,笼子四壁钉进长钉,人必须立正站好,否则只要稍一动就会被钉子贯体而入。这样不知站了多久,雷古鲁斯死了。
  雷古鲁斯和迦太基议院订下的,乃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之约,他既没有家人被扣做人质,身上也没被下什么“三尸脑神丹”、“三聚氰胺粉”之类的慢性毒药,一回故土迦太基人就无法控制他。因此,这种情势下他仍然肯回迦太基,乃是真正的慷慨赴死,这种重诺轻生的气概,千年之下犹令人敬佩。雷古鲁斯的事迹被编入罗马的小学生爱国主义教材,代代流传。
  至于那位打败他的斯巴达人桑提普斯,结局也是个悲剧。当后来迦太基终于和罗马达成和平协议后,此人乘船返回希腊,迦太基人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竟在途中将船凿沉,桑提普斯就这样带着他的战利品长眠海底。阿庇安的《罗马史(残卷)》中称,迦太基人不想让保卫非洲的伟大功绩落在一个拉西第梦人(自处指斯巴达人)头上,于是将他干掉,此说显然太过儿戏,不过根据迦太基人一项注意限制武人势力,惯于鸟尽弓藏的做法来看,这故事也未必是空穴来风。
  这两位悲情英雄就这样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闪亮登场,又黯然出局。
  (笔者注:关于桑提普斯的功劳及生死,蒙森的《罗马史》中有不同见解,他说:“所谓迦太基的得救皆因桑提普斯的军事天才,此说大概是浮夸之谈,迦太基军官不必待外国人的指教而后才知道非洲的轻骑兵适用于平原而非山地,这些故事是希腊卫兵室闲谈的遗响。”他还考证称桑提普斯没死于迦太基人之手,而是乘船到了埃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卓真机调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