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2.0视频好不好啊!我还没升级呢!视觉感觉有点灰色暗沉,不喜欢!!!!

来自子话题:
微博:最右,哈哈,点蜡烛。 &br&豆瓣:撕逼,掐架,写黄书。 &br&知乎:反对,打脸,没帮助。
微博:最右,哈哈,点蜡烛。 豆瓣:撕逼,掐架,写黄书。 知乎:反对,打脸,没帮助。
来自子话题:
我不知道她们为什么这么做。&br&但我愿意感谢并赞美她们。
我不知道她们为什么这么做。但我愿意感谢并赞美她们。
来自子话题:
&ul&&li&&b&首先从理论上看:&/b&&/li&&/ul&首先呢是心理因素上:&br&蓝色会让人感到平静安宁、深沉有礼,第一次看到知乎时,一片令人感到祥和的蓝色也是让我申请注册的一大原因。比如六色帽子理论就这么形容蓝色「Blue Hat Thinker is responsible for summaries, overviews and conclusions.」&br&&br&&br&再从人数基数上:&br&色彩心理学上有统计:蓝色是人们最喜爱的颜色,它是40%的男性和36%的女性最喜欢的颜色,只有2%的男性和1%的女性在调查表中选择蓝色作为「最不喜爱的颜色」。&br&然后红色是喜爱人数第二多的,各有20%的男人和女人把红色列为最喜爱的颜色,只有2%的男人和3%的女人称红色是「我不喜欢的颜色」。&br&出处来源:&a href=&/theory/theory012011.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theory/theo&/span&&span class=&invisible&&ry012011.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为了证明上述所说,全球知名分析服务公司KISSmetrics做了一个调查:对于一个程序而言,什么颜色有助于提高关注和利于营销:&img src=&/d9bafed932a8a_b.jpg& data-rawwidth=&795& data-rawheight=&6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5& data-original=&/d9bafed932a8a_r.jpg&&由图可知,女性用户喜爱蓝色,紫色和绿色,讨厌橙色,棕色和灰色;&br&男性用户喜爱蓝色,绿色和黑色,讨厌棕色,橙色和紫色。&br&调查结果很很符合上文色彩心理学的统计结果。&br&&br&&br&再看一张图:&img src=&/f2a25c70_b.jpg& data-rawwidth=&983& data-rawheight=&6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3& data-original=&/f2a25c70_r.jpg&&由图可知颜色在潜意识里赋予人们的信息,比如:&br&黄色:较为青春和乐观;红色:充满能量;绿色:较为轻松;黑色:适用于高档产品等等等等。&br&我们发现蓝色会给人一种信任和安全的感觉,企业范十足。&br&图片来源:&a href=&/the-science-of-colors-in-marketing-why-is-facebook-blu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y Facebook Is Blue: The Science of Colors in Marketing&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ul&&li&&b&下面从实例上看:&/b&&/li&&/ul&这里贴两张图:&img src=&/a76cbedbf9ad_b.jpg& data-rawwidth=&867&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7& data-original=&/a76cbedbf9ad_r.jpg&&&img src=&/b8e9a72ce2a99d98357cac7a813d297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8e9a72ce2a99d98357cac7a813d2976_r.jpg&&图片来源:百度搜索&br&由图可知,会发现主宰LOGO颜色的是蓝色,紧随其后的则是红色。无论是科技信息及相关企业,大多都遵循这一规律,这也符合上文中人数基数的调查结果。&br&&br&&br&我们再看一张图:&img src=&/acec88c4a8cef41e5397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cec88c4a8cef41e53974_r.jpg&&图中蓝色主要对应「TRUST」。&br&&br&&br&所以大多科技公司尤其爱使用蓝色,是名副其实的「科技色」,IT企业格外爱用,这个在知乎上也有过讨论。之前WINDOWS视窗、IBM,到后来的FACEBOOK,等蓝色巨人也让人们在信息领域联想到这些成功者,所以很多科技IT公司的LOGO也容易使用蓝色主调,从人的潜意识里导向像成功看齐。&br&&br&&br&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已经约定俗成地赋予某些颜色以特定的价值象征,所以很多时候企业LOGO的决策和方案制定上,信心与可靠之选往往在首选之列,最后都会选择安全的蓝色。&br&可以说这是人们对于蓝色的印象,也是蓝色带给人们的感觉。&br&&br&&br&以上
首先从理论上看:首先呢是心理因素上:蓝色会让人感到平静安宁、深沉有礼,第一次看到知乎时,一片令人感到祥和的蓝色也是让我申请注册的一大原因。比如六色帽子理论就这么形容蓝色「Blue Hat Thinker is responsible for summaries, overviews and conclus…
来自子话题:
声明:所有内容均来手打,表格是在word里面做出来之后截图上传知乎的,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商用。&br&&br&这个要看个人需求,不过对于大多数阅读者来说,&b&多看要更适合作为常用阅读APP。&/b&&br&我用过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移动端阅读APP(完美主义者都该烧死啊……),包括但不限于多看,豆瓣,静读天下,QQ阅读,字节社,Goodreader,Anyview,Kindle客户端等等,最后选择了多看,这里只比较多看和豆瓣,不过里面的很多结论对其他阅读器也适用。&br&&br&比较分为两个方面,&b&同样的功能,和差异化的功能&/b&——&br&&br&1,同等功能比较:(功能介绍皆引用自百度百科)&br&&img src=&/f4eea2ef422_b.jpg&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f4eea2ef422_r.jpg&&&img src=&/27ac5e4b0b1ca1a5625ece8f12426a69_b.jpg&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27ac5e4b0b1ca1a5625ece8f12426a69_r.jpg&&&img src=&/23f11afd32c19a5e31e0e3f77a599a61_b.jpg& data-rawwidth=&566& data-rawheight=&2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6& data-original=&/23f11afd32c19a5e31e0e3f77a599a61_r.jpg&&&br&&br&&br&下面的图片是多看IOS手机版多PDF文档使用了“文字重排”之后的效果,先是&b&“图片版PDF&/b&”:&br&&br&&img src=&/94ac8e0eaebef9ca00b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94ac8e0eaebef9ca00bc_r.jpg&&&img src=&/ac5b332c7cdc3da26d8066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ac5b332c7cdc3da26d80667_r.jpg&&&img src=&/afa73a78ff431eeb1d7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afa73a78ff431eeb1d77_r.jpg&&&img src=&/7d3b35f78f6b8193ebe31b904fdc27f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7d3b35f78f6b8193ebe31b904fdc27f8_r.jpg&&&br&(注意,各位在电脑上看得清不代表在手机上看得清,各位也可以用手机体验一下这几个图片,就能知道差别啦~)&br&&br&然后是“文字版PDF”,功能更是异常的强大!&br&&img src=&/eac24aad762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ac24aad762_r.jpg&&&img src=&/d833d24751aec85b4deb92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833d24751aec85b4deb927_r.jpg&&&br&各位,楼上这是PDF啊!PDF!!!我看过最好看的文字版PDF有木有!!!这排版,这字体,还能调整字号,还能下划线做笔记书摘……绝对是业界良心啊!&br&&br&—————————————————我是沉着冷静的分割线————————————————&br&&br&&p&同样的功能比较完了,剩下的就是我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小的感想了,不成体系,想到哪说到哪——&/p&&p&1,&b&价格。&/b&两者半斤八两,多数书都在10元以下,不过有些时候,很多一样的书,多看便宜那么一点……个人经验,如果有错,欢迎指正。&/p&&br&&p&2,同样的书,多看的排版更舒服。比如迈克尔桑德尔的《金钱不能买什么》,两个阅读器都提供试读版,下载之后一对比就能看到差距了~(个人偏见,欢迎指正)&/p&&p&第一张:豆瓣阅读排版(这是最大的字体了,各位可以用手机体验一下,相当的小……)&/p&&p&第二张:多看,同一页,这个排版,我想用高下立判来形容应该没什么问题吧?&/p&&p&第三张:图片版的PDF文档,同一页,用多看PDF重排排好的(可以调整字体大小哦)~也很不错吧?&/p&&img src=&/819eda137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819eda1375_r.jpg&&&img src=&/6b7cfeaa6da395f555865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6b7cfeaa6da395f555865d_r.jpg&&&img src=&/db0fd9d345cebb7b4a5b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b0fd9d345cebb7b4a5bb_r.jpg&&&br&&br&&p&3,我说一些我很重要的,多看有而豆瓣没有的功能——&b&多看的阅读数据统计(我很喜欢),翻译(直接在书内就能查看单词,对阅读外文书籍超级有帮助),wifi传书(省下了数据线的麻烦),多看和小米账户合并后,有免费的5GB云空间存储(对我这种对平台丧心病狂分子来说,太重要了,就是云空间没有分类,存了3个G的电子书之后要了命了……),还可以做书摘,注释,书摘一键导出到Evernote(对我非常重要),这些,豆瓣都没有。&/b&&/p&&br&&p&4,&b&本地上传的书也可以同步阅读进度,书签和书摘。&/b&&/p&&p&我在多看花费已经超过800元了,算是支持正版的人了吧?可是有很多书,真的就没有正版书,包括一些教材,老书,冷门书,版权书,禁书……咳咳,这些书有阅读需求,可是没有正版书,没办法只能下载然后放到阅读器里面看,多看这个时候厉害的地方就显现出来了——本地上传的书,同一本书,上传到不同的平台上,他也能同步你的笔记和进度等,这本书删除之后过段时间再上传也一样……端端是业界良心!!!&/p&&br&&br&&b&5,整理书架。&/b&豆瓣阅读只能根据你的阅读顺序来调整图书排序,图书本身不能移动,不能整理,书一旦上了50本,对于我这个强迫症和整理癖来说绝对是噩梦~多看的“整理书架”功能深得我心,小细节设计的也很好~安卓版多看比IOS版本多看好的地方就是它可以直接扫描文件夹,在移动设备上都不需要整理了~我的做法是,在电脑上整理好,分门别类,然后直接导入安卓就拓展卡里,再用多看自定义扫描文件夹,然后整个文件夹迁移到多看的阅读界面……啊,真是科技改变生活啊~笑……&br&&br&先说到这吧,就给多看提几点建议——&br&1,云空间分类请尽快出!云空间PC版也需要!&br&2,图片版本PDF还是不能够做注释,所以只能用其他软件~&br&3,以前安卓版多看有一个神级功能——帮助TXT图书在网络上匹配封面,后来没有了……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么好的功能要取消(原谅我这强迫症患者吧……)是因为版权吗?希望这个功能能回来吧~&br&&br&最后,多看的口号就是“&b&总有人为精致付费&/b&”,我喜欢这个理念。&br&&br&——————————————我是沉着冷静的分割线——————————————————&br&PS:赞同多了,又被知乎精选推荐了,就得加点声明了,免得大家误会……&br&1,利益相关:重度移动端阅读份子,目前为止,在豆瓣上花了大概100多,在多看上花了830多。和两家没有任何利益相关~楼下回复中的&a data-hash=&c97e338a6f56ec61eb096b24f12956d8& href=&/people/c97e338a6f56ec61eb096b24f12956d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三皮& data-tip=&p$b$c97e338a6f56ec61eb096b24f12956d8&&@三皮&/a&同志就是多看阅读的产品经理,大家有建议和抱怨请和他联系吧,相信他会高兴的~&br&&br&2,这个楼里&a data-hash=&7d1ff5c1eccb110dbe949b1a18b568f8& href=&/people/7d1ff5c1eccb110dbe949b1a18b568f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厄梵& data-tip=&p$b$7d1ff5c1eccb110dbe949b1a18b568f8&&@厄梵&/a&的回答很好,我推荐大家看他的答案~他是从豆瓣作者的角度指出:“&b&豆瓣阅读和多看阅读各自的产品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同&/b&”,这点我完全同意,不过私以为有点跑题,题目问的就是“哪个阅读器的综合实力更强和阅读体验更好” ,所以我以普通使用者的身份给出了我的答案~&br&&br&&b&3,&/b&&b&我确实不知道我的阅读需求是不是具有代表性,&/b&关于本地化图书的支持,其实对我来说无关盗版(尽管那些书的纸质版价格确实要命……),现在呢,在半强迫半自愿的情况下,我必须要阅读一些专业书籍,教材和外文书籍,但是在这上面多看和豆瓣做的都不好(以上书籍两个阅读平台都缺失太多,可以说近乎没有),Kindle多平台做的也不好,&b&所以我对阅读器是否支持本地图书阅读和同步很看重~这在我的答案里多有体现,&/b&这是个人化阅读倾向带来的视角所限~请各位体谅。
声明:所有内容均来手打,表格是在word里面做出来之后截图上传知乎的,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商用。这个要看个人需求,不过对于大多数阅读者来说,多看要更适合作为常用阅读APP。我用过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移动端阅读APP(完美主义者都该烧死啊……),包括但不限…
来自子话题:
&p&更新于:&/p&&a href=&/advanced-wechat-platform-page-desig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手把手教你微信排版的进阶之道&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下文是利用Mardown进行快速微信排版的教程:&br&&br&其实,我觉得用markdown书写,然后渲染一下,文章结构清晰而且简洁。&br&&p&今天教你&strong&如何在“简陋编辑器”的现有条件下,利用Markdown+扩展插件来优化微信文章的排版&/strong&。&/p&&p&Markdown是一个极其优美、简洁的书写语言(不是编程哦!)。一旦使用,极易上瘾!&/p&&br&&b&1. Markdown是什么&/b&:(下文引用自简书:Markdown——入门指南)&blockquote&&p& Markdown 是一种轻量级的「标记语言」,目前也被越来越多的写作爱好者,撰稿者广泛使用。请不要被「标记」、「语言」所迷惑,Markdown 的语法十分简单。常用的标记符号也不超过十个,学习成本很低,且一旦熟悉这种语法规则,会有一劳永逸的效果。&/p&&/blockquote&&p&Markdown简洁的语法代替排版,而不像一般我们用的字处理软件 Word 或 Pages 有大量的排版、字体设置。它使我们专心于码字,用「标记」语法,来代替常见的排版格式。例如此文从内容到格式,甚至插图,键盘就可以通通搞定了。&/p&&br&&b&2. 使用Markdown语言写作的好处:&/b&&ul&&li&纯文本,所以兼容性极强,可以用所有文本编辑器打开&/li&&li&让你专注于文字而不是排版&/li&&li&格式转换方便,Markdown 的文本你可以轻松转换为 html、电子书等&/li&&li&结构清晰,排版美观,易读性强&/li&&/ul&&b&3. Markdown简明语法&/b&&ul&&li&&strong&标题&/strong&:对于文章的标题1、标题2,你只需要在文字前面加上对应数量的#号,Markdown会自动渲染出格式。&/li&&img src=&/ef84d14fc5dab40b967a477e1f001def_b.jpg& data-rawwidth=&521&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1& data-original=&/ef84d14fc5dab40b967a477e1f001def_r.jpg&&&li&&strong&列表&/strong&:在 Markdown 下,列表的显示只需要在文字前加上 - 或 * 即可变为无序列表,有序列表则直接在文字前加1. 2. 3.符号,再在符合和文字之间加上一个字符的空格即可。&/li&&img src=&/3ccf5dc00bdea2e2504488_b.jpg& data-rawwidth=&476& data-rawheight=&4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6& data-original=&/3ccf5dc00bdea2e2504488_r.jpg&&&li&&strong&引用&/strong&:如果你需要引用一小段别处的句子,那么就要用引用的格式。你只需要在引用的文本前面加上一个 & 和空格即可,例如:&br&&img src=&/6e3ed6aac75_b.jpg& data-rawwidth=&504&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4& data-original=&/6e3ed6aac75_r.jpg&&&/li&&/ul&&p&更多Markdown语法,点击查看&a href=&http://jianshu.io/p/1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rkdown——入门指南&i class=&icon-external&&&/i&&/a&。(上图转载自简书)&/p&&br&&b&4. 如何在微信公众平台优化排版&/b&&ul&&li&在Chrome上安装&a href=&/webstore/detail/markdown-here/elifhakcjgalahccnjkneoccemfahfo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rkdown here&i class=&icon-external&&&/i&&/a&插件&br&&/li&&li&在微信公众后台使用Markdown语言写作&br&&/li&&br&&li&按住快捷键Ctrl+Alt+M,对Markdown文章进行渲染&br&&/li&&/ul&&p&至此,什么引用符号、标题样式、分割符、代码栏等样式就一一具备了。拿去得瑟吧!&/p&&br&&blockquote&本文源:&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半撇 - 做事有道儿&i class=&icon-external&&&/i&&/a&。&br&半撇是实用科技博客。微信号“半撇有道儿”。&/blockquote&
更新于:下文是利用Mardown进行快速微信排版的教程:其实,我觉得用markdown书写,然后渲染一下,文章结构清晰而且简洁。今天教你如何在“简陋编辑器”的现有条件下,利用Markdown+扩展插件来优化微信文章的排版。Ma…
来自子话题:
题主很敏锐的注意到了一个事实,知乎的用户数量和社区规模都比豆瓣小,但知乎的热门用户能比豆瓣的热门用户吸引到多几倍的关注者,这是为什么?以及这是知乎的优点吗?&br&&br&楼主如果知道长尾理论或幂律分布,那么我的解释会简短很多,画出关注数的分布图可以更清晰的描述题目里的现象:即豆瓣和知乎(以及更多网站)比起来是个头部更低,尾部更高的幂律图形。那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豆瓣相比知乎是去中心化的,更长尾的社区,而知乎本质是个高度中心化的媒体型网站。&br&&br&豆瓣从建站起初就以“去中心化”为目标,最终成为了一个多元并包的兴趣图谱型网站,多元兴趣和包容小众成为豆瓣真正的特色。而知乎,无疑是中心化的,因为知乎的媒体属性,媒体需要设置议题(知乎日报),制造名流(进站画面里就能看见知乎官方向新人推荐的站内名人头像),这些光环照耀的中心就是媒体向读者提供的内容(及内容生产者)。媒体式运营当然会促进各种关注向幂律曲线“头部”的用户高度集中,同一个内容生产者,在媒体环境下得到的关注自然比多元社区里得到的多得多。虽然从另一面,他在媒体环境里结识的朋友不一定有社区环境里结识的朋友多。&br&&br&对比来看豆瓣,同样是向新人推荐可关注的用户,豆瓣的算法会注意避开“红人”,向新人推荐小组,豆瓣的算法会注意避开“超大型小组”。总而言之,豆瓣的机制是尽量让小众有空间生长,不至于被头部挤压到无。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多元社区的需要,不是媒体的需要。媒体本质上就是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少数人身上。中心化并不是无代价的,对知乎来说,接下来向更多元领域的推广会变得越来越吃力。对于平面媒体,中心化就意味着定位自己的读者群,对于媒体型网站亦然。&br&&br&豆瓣去中心化的一个副效果(side effect)是:豆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站级别的红人,不管是哪个流派,哪个领域,都不容易得到全站千奇百怪各种口味的用户的共同认同。而知乎动用官方资源塑造的全站红人,理论上可能也会挤走部分不那么认同他们的用户(这个存疑)。&br&&br&&br&&br&ps,感谢目前得票第一的答案(虽然并不对题),其猛烈的吐槽非常有意义,已转我们的pm。
题主很敏锐的注意到了一个事实,知乎的用户数量和社区规模都比豆瓣小,但知乎的热门用户能比豆瓣的热门用户吸引到多几倍的关注者,这是为什么?以及这是知乎的优点吗?楼主如果知道长尾理论或幂律分布,那么我的解释会简短很多,画出关注数的分布图可以更清…
来自子话题:
(1)这个问题本身有一点把Facebook神秘化,其实中国的国有控股企业和一些民营家族企业倒可以说是“绝对的”“永久的”控制权,因为其持股比例甚至超过66%,在股东会投票时其他股东可以说是“永久少数”。
&br&&br& (2)扎克伯格本人只拥有不到30%的股份,但其持有的B系列股的投票权是A系列股的10倍,所以拥有大于持股比例的投票权。这种设置其实并不是Sean Parker本人的天才设计(其作为“连环创业者”对此确实非常重视),在科技公司中并不罕见。比如Google公司,也是双层结构(Dual Class Structure,或叫“超级投票权”“牛卡计划”),对外部投资者发行的A股有1票投票权,管理层持有的B股则有10票,佩奇和布林在2010年售股前拥有5770万Google B股——约等于18%的Google流通股本和59%的投票权,售股后跌至48%的投票权,从理论上丧失了绝对控制权,如果包括施密特在内的其他所有股东在股东会中联合起来反对他俩的话。百度也是这种10:1的双层结构,而Zynga更牛,设了三层结构,投票权之比是70:7:1!不过双层结构在纳斯达克以外的很多交易所(包括大陆和香港证交所)都不被允许,因为被认为可能会伤害公众投资者利益。
&br&&br&(3)由于上市前会不断引入风险投资者,大部分科技公司创始人的持股比例都不超过50%,有的甚至低于10%。即便使用了双层结构,也不能保证控制权是“绝对的”“永久的”,因为创始人本人很难说一辈子都不再出售手中的股票或者引入比较大的股东(反而是国有控股企业和家族企业经常这么干)。假设扎克伯格将来为了做慈善卖掉一部分股票,也是有可能丧失理论上的绝对控制权的。而且外部投资者愿意接受投票权悬殊的“不平等条约”,完全是因为该公司比同类公司增长更快更赚钱,如果哪天公司业绩变差,投资者纷纷抛售,这种双层结构是否还能维持也是值得怀疑的。 &br&&br&(4)2012年2月更新:根据最新公布的招股书,一些股东和扎克伯格达成了投票协议(voting agreements),同意扎克伯格代表他们的股份投票。这使扎克伯格拥有Facebook股份56.9%的投票权。投票协议也并非设计的结果,而是创始人依靠自己的能力和业绩获得了部分股东的完全信任。&br&&br& (5)企业创始人往往拥有远大于持股比例的控制力,毕竟是他把企业做大的,员工都是跟着他打天下的,股东的回报都是他带来的。乔布斯和马云对公司的有力控制都不是因为他们的投票权高,而是业绩出色加上个人感召力。反之,一些企业的创始人尽管从持股上牢牢控制公司,但由于不愿引进外部投资者,也不给员工股权作为激励,企业始终无法长大。
(1)这个问题本身有一点把Facebook神秘化,其实中国的国有控股企业和一些民营家族企业倒可以说是“绝对的”“永久的”控制权,因为其持股比例甚至超过66%,在股东会投票时其他股东可以说是“永久少数”。 (2)扎克伯格本人只拥有不到30%的股份,但其持有…
&b&圈子的形成&/b&&br&在微博你已经形成自己的圈子了,你只能看到你圈子内谈论的。偶尔看到异见者,也是被你圈子的人轮到死的散兵游勇。所以你总有一种“微博上我们是主流,对面已经被我轰到渣”的错觉。&br&&br&其实微博、QQ群、人人上什么人都有。极左极右、毛粉蒋粉、汪粉精日,他们都在一个圈子里面,相互交流相互确认。越交流越以为自己是对的。上次还看到一个QQ群的截图,里面是一群和狗做爱的女人交流经验。&br&&br&但是在知乎,你关注的人头上面可能就有和他观点完全相反的答案。而且知乎上各个阵营的“节点用户”会轮流带着他们的虾兵蟹将来点赞点踩。胜负殊难预料。&br&&br&大家都爱结党。大家都以为自己在独立思考,其实大多数人还是在和群体一起思考。&br&你有没有在大家一起高呼或痛批什么的时候默不作声?你是否心怀疑虑过?你是否曲意迎合你所在的阵营过?毕竟每个人的政见都或多或少有所不同。这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平日所说的“独立思考”是什么?&br&我好像听说过一个不合群的,叫索尔仁尼琴还是什么。&br&&br&&b&社交网络的算法&br&&/b&我们都知道很多社交网络会用点算法,刻意把你感兴趣的东西推送给你。也就是说,你刷的越久,你的每次互动就让你的圈子越来越遵循你的思考方式。&br&最近国外有人做了个实验,他对facebook上每一个自己看到的东西都不加辨别的点赞。&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article/40331/1.html?f=zaker&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你在 Facebook 上一直点赞,一直点一直点,会发生什么?&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一小时之内,马特的信息流里面已经没有人类的踪迹了。全都是品牌推广和广告消息。&br&……&br&在睡觉之前,他想起来自己应该点赞些关于加沙冲突的内容。于是他点赞了一条支持以色列的消息。转天早上,他的信息流内容完全转向极右。他还是要继续点赞,当然。于是他又点了第二修正案和反移民法案的页面。&br&……&br&当试验进行到第二天的时候,马特的 Facebook 内容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系统给他推荐的全是极右翼的内容,他已经担心自己会上黑名单了。&br&……&br&马特认为,这次试验凸显的问题也正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人们纷纷给自己设置了政治和社会观点的“过滤器”,进而不断强化他们原有的立场。如今人们阅读和收看的内容都是极其细分的,只会针对各自独特的兴趣。&/blockquote&&br&所以其他社交网络让不同阵营的人越来越远、隔阂越来越深。&br&&b&而在知乎,一个问题下你可以看到各种阵营的答案。它让人们彼此碰撞和交流,拉近人们的距离。虽然有摩擦,但是不会隔绝。&br&&br&&/b&一觉醒来这么多赞了。 &a data-title=&@黄继新&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b6fb0b7b9c680& data-hash=&b6fb0b7b9c680& data-tip=&p$b$b6fb0b7b9c680&&@黄继新&/a& 咱们就按照行规的价格怎么样……一个赞五毛不多吧?我支付宝……&br&什么你说我签名?我马上就改……其实我也一直和知乎在一起……&br&&br&——————————————————————————————————&br&下面我更新点私货,求原谅。&br&以前 &a data-title=&@冷哲&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06f3b1c891d0d504eea8af& data-hash=&06f3b1c891d0d504eea8af& data-tip=&p$b$06f3b1c891d0d504eea8af&&@冷哲&/a& 大大说过,国内的政治讨论气氛总是很不冷静,这是因为大多数人之间,对政治的基本假设就不同。我觉得很有道理。&br&&br&但是我还是觉得,越是解决不了的死结,越需要冷静的讨论和让步。而不是大家各自窝在自己的小圈子之内,接受圈子的洗脑。&br&&br&无论你来自哪个圈子,先想想,我真的完全认同我的阵营吗?转基因也好中医也好韩寒也好,我都要遵循圈子内的政治正确吗?质疑别人之前,先质疑自己。&br&&br&然后走出来,听听对手在说什么。微博某些脸被打肿的大V并不是右翼人士的全部,周小平或者那些三个0用户也不是左派的全部。更重要的,世界上不只有左右两种人。请试着去交谈,理解和让步。&br&&br&其实都是我的无知天真之论,改变不了什么。看过笑笑就行了。
圈子的形成在微博你已经形成自己的圈子了,你只能看到你圈子内谈论的。偶尔看到异见者,也是被你圈子的人轮到死的散兵游勇。所以你总有一种“微博上我们是主流,对面已经被我轰到渣”的错觉。其实微博、QQ群、人人上什么人都有。极左极右、毛粉蒋粉、汪粉精…
来自子话题:
我前不久采访了陆琪。&br&感觉本人就是牛头不对马嘴之人,非要跟我大谈王阳明的心学,可是说来说去也没说清楚心学到底在说什么;后来又跟我扯佛学,这方面我懂点儿,便彻底觉得他只是卖弄玄乎罢了。&br&自我感觉十分良好,认为自己已经到达一个很高的境界,可以没有情绪,并称一般人无法达到。我暗想「扯吧你就」。&br&最后我非常直接地问他「作为情感专家,你自己的感情生活顺利吗」他回答「肯定没有大问题的」我接着问感情态度时,他不愿意说太多,但是我追问他「你的感情算是三观端正吗」他答「也不算特别端正吧,但是我还是反对一夜情之类的,我还是要谈感情」——前半句我觉得是实话&br&&br&但是陆琪的存在时合理的——注意我说的是合理,不是应该——他自己也认为这个社会太需要倾听了,尤其是那些最最普通处于社会中底层的妇女朋友,是非常需要感情上的倾听和帮助的,这就是为什么陆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br&另外有一点,他说「很多人说王晶拍电影烂,但是你去拍拍看啊,你能拍出来每部都挣钱嘛」——也算是一句有道理的话,也算是他对自己的确切定位&br&&br&最后,他坚决声称从来没有通过微博约炮&br&
我前不久采访了陆琪。感觉本人就是牛头不对马嘴之人,非要跟我大谈王阳明的心学,可是说来说去也没说清楚心学到底在说什么;后来又跟我扯佛学,这方面我懂点儿,便彻底觉得他只是卖弄玄乎罢了。自我感觉十分良好,认为自己已经到达一个很高的境界,可以没有…
别太认真了,相信我,你父母谈的这些绝对比你想要说的更适合在饭桌上讨论。&br&&br&。。大家交流的是感情,而不是真理。
别太认真了,相信我,你父母谈的这些绝对比你想要说的更适合在饭桌上讨论。。。大家交流的是感情,而不是真理。
来自子话题:
因为他qq没加他爸妈。
因为他qq没加他爸妈。
来自子话题:
-----------------------------------------------------------------------------------------------------&br&半年多没更新答案,&b& VSCOcam&/b&现在也在常用列表里,操作比较简单,基本就用前几个滤镜,但是先上传再下载的模式久久不能适应。&br&两张花莲的图片:&br&&img src=&/1f830b8b51f4af9ebec44c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1f830b8b51f4af9ebec44c_r.jpg&&&img src=&/7c316bd6a13c85dc9cf41d082db1cd03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7c316bd6a13c85dc9cf41d082db1cd03_r.jpg&&&br&&br&&br&---------------------------------------------------原答案----------------------------------------------------------&br&介绍几个自己常用的。&br&&b&基础操作款:&/b&&br&&b&1、Snapseed&/b&&br&功能非常完整和强大,被称为手机上的PS。因为它抛弃了instagram的小清新滤镜。&br&自己作品:&br&&img src=&/bdbc08c40cffe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bdbc08c40cffe_r.jpg&&&br&&img src=&/1ceb61e4a2c_b.jpg& data-rawwidth=&3191& data-rawheight=&2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91& data-original=&/1ceb61e4a2c_r.jpg&&&br&&br&&b&2、Photo Editor by Aviary&/b&&br&这是新欢,因为它抛弃了snapseed。原因是同样功能齐全但操作比snapseed要简单,另外新版融合IOS7的界面视觉设计非常好。&br&自己作品:&br&&img src=&/5ea7baefba_b.jpg& data-rawwidth=&1936& data-rawheight=&25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36& data-original=&/5ea7baefba_r.jpg&&&b&风格特色款:&/b&&br&&b&1、Typic(Typic+)&/b&&br&比较风格化和艺术化,给照片添加文字、背景网格等等。&br&一分钟前匆匆制作:&br&&img src=&/61aebac17ff2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61aebac17ff2_r.jpg&&&br&&b&2、Cameran&/b&&br&蜷川实花的风格照片编辑,色彩浓郁、充满女性美感。自己不是很喜,但很多朋友爱用。&br&图片来自网络&br&&img src=&/21cd32b0ff3d5e981a9ec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1cd32b0ff3d5e981a9ec0_r.jpg&&
-----------------------------------------------------------------------------------------------------半年多没更新答案, VSCOcam现在也在常用列表里,操作比较简单,基本就用前几个滤镜,但是先上传再下载的模式久久不能适应。两张花莲的图…
来自子话题:
首先我想说,知乎「唯结果论」的吐槽横行,对内容的价值没有任何帮助。 &br&&br&&b&现在登基的,生下来就是真龙?&/b&见到强权就丧失独立思考的答案,比「理性装逼犯」还令人失望, &a data-hash=&e7e98eaf79e& href=&/people/e7e98eaf79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周源& data-tip=&p$b$e7e98eaf79e&&@周源&/a&&a data-hash=&8bb3b9cd605bf& href=&/people/8bb3b9cd605b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张亮& data-tip=&p$b$8bb3b9cd605bf&&@张亮&/a& 最好考虑一下提供更多内容的用户的感受。&br&&br&回问题,米聊是有机会的,而且是&b&「黄金机会」&/b&。&br&&br&2010 年,是 IM / SNS 解决方案的大变局时代。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br&PC -& 移动&br&图文 -& 语音(等移动端体验和功能的换代)&br&虚拟关系 -& 真实关系&br&&br&腾迅是各种强。&b&但是,如果你要挑战腾迅 ,从今天开始回想 10 年,真的有比 2010 年更好的机会???&/b&&br&&br&&b&PC -& 移动&/b&&br&2010 年,用户在迅速的从 PC 向智能手机迁移,但是 PC 上强势的 QQ 在手机上的体验已经落后于时代,而团队还在纠结 PC 用户的感受。&br&而微信?非腾讯当时的战略级别项目,早期 QQ 弹窗之类的支持根本没有。张小龙的团队是买来的,又离开总部在广研折腾。&b&更重要的,张小龙年底才开始画线框图。&/b&&br&&br&&b&图文 -& 语音(等移动端体验和功能的换代)&/b&&br&2010 年,短语音的爆发点 Talkbox 还未出现。移动 IM 层出不穷,大家都在试错,没有谁领先别人。(引领今后几年进化风向的 Line 还没出来)&br&&br&&b&虚拟关系 -& 真实关系&/b&&br&&b&移动互联网上,手机地址簿是一个独立于 QQ 的,更有价值的关系网。&/b& kik msg 读取地址簿建立关系网方式证明, IM 软件完全可以基于手机地址簿重建完整的关系。(今天秘密也再次证明这一点)&br&&br&所以对于移动关系网的建立, 2010 年是个千载难逢的时机:&br&&ul&&li&&b&在新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圈地(当年的 手Q 因其体验不能称作选手);&/b&&br&&/li&&li&&b&全新的功能和体验要求;&/b&&br&&/li&&li&&b&现成的,对所有人开放的关系网。&/b&&br&&/li&&/ul&&br&&b&而米聊恰恰赶在 2010 年 12 月发布了(早于微信两个月,早于真正有竞争力的微信 2.0 七个月)。并且,在很长的时间内保持了势头。&/b&如果看 2011 年的百度指数,「唯结果论」们恐怕又会诟病腾讯的内斗,并且盛赞雷军才是真龙了吧?&br&&img src=&/a88e3d6a0a6ac347d9c44_b.jpg& data-rawwidth=&2064& data-rawheight=&8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64& data-original=&/a88e3d6a0a6ac347d9c44_r.jpg&&&br&回头看,这场战役的转折点是微信 2.0 的发布(升级为战略级项目 QQ 开推是张小龙对内证明自己之后的事情了)。微信抄了 Talkbox 的短语音功能。而米聊若能保证 短语音 + 自动读取地址簿 + kik msg 级别的移动端体验 的组合拳,配合雷军的营销能力?&b&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b&&br&&br&所以, 2013 年这场 PK 的尘埃落定,马化腾怕也长舒了一口气:&br&&a href=&/internet/detail_/.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马化腾:腾讯如果没有微信 可能面临一场灾难&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对于雷军而言,建立小米帝国,或挑翻腾讯帝国,&b&肯定都是需要全身心投入才能干成的事情(相信米聊作为三驾马车中的一个就可以干翻腾迅?这心也太大了。。。)。&/b&&br&&br&年轻快意的,也许会选择后者(早年雷军也曾用 wps 死嗑 office ,结果是一头包),但是成为沉稳精明八面玲珑的生意人之后会怎么选择?历史已经给了答案。&br&&br&简单说,米聊真的有机会建立一番伟业(收益风险都比小米更高)。但是雷军选择了对手更弱,成功率更高的小米。&br&&br&&b&米聊,其实就是小米的「&/b&&b&机会成本&/b&&b&」&/b&&b&。&/b&
首先我想说,知乎「唯结果论」的吐槽横行,对内容的价值没有任何帮助。 现在登基的,生下来就是真龙?见到强权就丧失独立思考的答案,比「理性装逼犯」还令人失望,
最好考虑一下提供更多内容的用户的感受。回问题,米聊是有机会的,而且是「黄…
来自子话题: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分析G+&ul&&li&从产品层面:G+是个非常优秀的产品,得到了评论家的好评。G+的用户体验是由Andy Hertzfeld设计,很好地结合了Facebook、Twitter、甚至新浪微博的各种功能。几个特别优秀的产品功能:1)整合多功能(见下)、2)比Facebook更好用的移动应用,尤其在Android上面、3)好友管理功能比Facebook远远好用,可以有很多个圈子、4)更容易分享、5)更好的聊天功能,尤其是引入视频聊天。&/li&&li&从整合层面:G+又引入GMail联系人(GMail有2亿用户!)。另外,Video、搜索、地图、Picasa、Doc、Youtube等都是引领业界的产品,现在都已经整合进入G+,对于谷歌忠诚用户,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方便的谷歌的整合产品。为了它,连谷歌上面的菜单都变成黑色的了!&/li&&li&从用户反映层面:G+推出前10天达到接近1000万用户,这个速度是不可想象的,也只有谷歌的后台才能支撑这样的疯狂成长。另外,很多互联网界的大佬都已经迁移”家园“到G+(例如:Robert Scoble, Bill Gross, Danny Sullivan, Kevin Rose, Guy Kawasaki...),其中有些已经把自己博客主页转到G+。&/li&&li&从技术层面:谷歌的后台已经发挥作用。谷歌的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也已经很聪明地建议了很多朋友给我。未来,更好的搜索,更好的内容推荐和发现、更多需要巨大后台的技术,都用上了谷歌的优势。谷歌已经有每个用户的邮箱、搜索记录、和其他使用习惯,都可以用来优化用户的体验和选项。&/li&&li&从决心层面:谷歌把今年的员工红利捆绑上社交占有率,在做了很多失败社交产品后屡败屡战,累计过去失败经验,秘密打造G+。&/li&&li&从生态环境层面:谷歌会用非常好的条件(例如更高的分成,更开放的API)去吸引那些不想太依靠Facebook的公司,例如Zynga。谷歌会把社交产品和其他产品一起兜售给广告主。&/li&&li&从资金层面,谷歌拥有近200亿现金,而且早就对外说它为了战略目标不在乎一个季度的盈利。无论是作为推广费、合作费、收买合作伙伴、收购公司,这个巨大的资源都不能忽视。&/li&&li&从战略和互联网格局层面:谷歌是个开放的公司,希望大家都开放,才能搜索组织所有的信息。Facebook是个封闭的公司,希望利用只有自己拥有的资源,创造独自的价值。今年,因为Facebook的强大,让谷歌无法收录世界最大网站的内容。长期,这会伤害谷歌的搜索体验和完整度。所以谷歌必然希望逼迫Facebook变得更开放,所以G+应该会走开放路线,提供更开放的API,也希望更多小社交产品甚至平台愿意内容被放到G+平台上。这样会逼Facebook走上更开放路线。&/li&&/ul&&br&当然,谷歌也面临很多巨大的挑战:&br&&ul&&li&G+实在是太晚了,现在当Facebook已经拥有7亿忠实用户,拥有众多应用的成功平台,广告主已经开始主打Facebook网址而非官网,是否来得及?&/li&&li&G+是很好的设计,但是建立一个社区不能一步登天,而需要精心经营,把用户、内容、反馈等融入一个多步而且经常修改的产品。有人说G+是个最好的木匠,但是养一个社区像是种一棵树,而一个木匠无法打造一棵树。比如说,Facebook是逐步经过用户扩散设计出来的:刚开始是哈佛人实名登录,然后常春藤,然后所有大学,然后高中,然后几个大公司,最后才开放注册。每个阶段都是学习进步的过程,专注解决一个用户群的问题之后,再走下一步,一步步打造出今天的Facebook。而G+ 一下就一千万用户,很快过亿,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迭代、修正种种问题?会不会因为分散的用户群,无法清晰地听到用户的声音?从Stack Overflow的发展和Yahoo Answers的对比(它们类似知乎和百度知道,当然Yahoo Answers没有百度知道那么成功),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状况。&/li&&li&G+初步得到了谷粉和极客用户的支持,但是这些人不见得是社区里面最好的种子用户。谷粉和极客欣赏精美的设计,但是他们不见得有最完整的社交圈,最强的传播作用,也不见得能创造最让人瞩目的内容。&/li&&li&G+男女用户失调,有碍未来发展。男用户87%,女用户11%。见:&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li&&/ul&&br&G+必然成功和G+必然失败的理由都很充分。最好的情况,G+可以挑战Facebook霸权,或者逼迫Facebook开放。最差的情况G+也会是一个社交类的一个生存着(Robert Scoble说最糟G+就会是一个极客社区)。&br&&br&所以,Facebook和扎克伯格当然必须重视G+。&br&&br&有网友一定要我挑选一个赢家。我认为:赢家就是用户,因为(1)能有更多的竞争选择,最后总是用户受利,(2)Facebook封闭垄断的局面很可能因为G+得到改善。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分析G+从产品层面:G+是个非常优秀的产品,得到了评论家的好评。G+的用户体验是由Andy Hertzfeld设计,很好地结合了Facebook、Twitter、甚至新浪微博的各种功能。几个特别优秀的产品功能:1)整合多功能(见下)、2)比Facebook更好…
来自子话题:
问题改了,增补答案。&br&原问题:为什么微信没有iPad应用?&br&有人说:“有啊,我就是在iPad上登陆微信”(回复:你使用的是iPhone版本的微信,目前没有专门为iPad开发的微信)&br&有人问:“微信为什么只允许单设备登入,我在iPad登陆后,手机端自动下线?”(回复:不管你的面前有几块屏幕,你的目光每次只能聚焦在一块屏幕上接收和处理信息)&br&有人说:“我就是想用iPad版本的微信!”(回复:你想用的是大屏的体验,确实,iPad上阅读文章和看朋友圈的体验更好,所以没准哪天微信会推出一个iPad的客户端。但,进入之后,只有一个像网页版的二维码,扫描之后跟网页版的形式差不多)&br&有一天,电视在客厅焕发出新的活力,知乎上有人问:“微信为什么没有TV版?”(回复:可能这时公众账号开始发布视频,朋友圈开始分享视频。你想要的是一个更大的屏幕和更流畅的观感,这时扫描二维码,进入TV版,形式跟网页版差不多,但所有的内容还是&b&全部且唯一&/b&的存在你的手机上)&br&(跑题一下,说二维码是移动搜索的入口,那绝对是忽悠。二维码建立的是连接,每个人有了二维码名片,建立的是人和人之间的连接;每个公众账号有了二维码,建立的是人和社团,组织,媒体之间的连接;每个无生命的物品有了二维码,建立的是人和设备、机器之间的连接。所以二维码不是移动搜索的入口,二维码是建立连接一种方式)&br&&b&微信希望自己成为用户信息的收发中心,那么必须时时刻刻跟着用户,同时为了用户能够方便的使用身边的工具,微信可以连接各种各样的设备,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但目前来看手机是唯一一个能够时时刻刻跟着用户的东西。&/b&&br&当你换设备登陆后,微信认为你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新的能跟你时刻在一起的设备上了,所以退出原来的设备,登陆新的设备。这也是在暗示用户,你的信息中心已经跟你一同来到了新的设备,你也无需担心原设备上的信息安全问题,因为那里需要重新登陆才能获取你的信息。&br&&br&有人说:“微信为何不能把信息存储在云端,我在其他设备上登陆时,还可以向上刷新出以前的信息”(回复:“这也是大伙讨论的重点,{为何不能把信息从手机端存储搬到微信的服务器端存储},不管是腾讯的技术问题,还是建设维护服务器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需求是要满足的。”&br&
&br&------------------------------------------------------------------------------------------------------------------------------------------------&br&&b&为什么微信没有iPad应用?
&br&&br&诶。。。肯动脑子的人真少(什么QQ阻拦,什么摇不了,想象力倒是挺丰富:)&br&微信为何没有iPad版?因为微信只希望你在手机上使用。(一会再说网页版)&br&为什么是手机?&ul&&li&因为&b&手机是你身体的一部分&/b&(不理解这句话,看一下电影【全面回忆】,里面人使用的手机,真的是把一个电路板内置到人的手里)。你每天起床,会不会先看手机?上厕所会不会带着手机?吃饭时手机是不是在你兜里或者餐桌上?PC或者pad能做到这样的跟你形影不离吗?&br&&/li&&li&&b&手机现在基本是人手一部&/b&,pad或者PC能做到每人一个吗?别说很多人没有,就是有Pad的人,很多时候是一个家庭共享一个,对于微信这样一款个人信息性极强的app,你家的pad上登陆谁的微信?&/li&&li&在网络允许的情况下,&b&微信希望信息永远可到达用户&/b&。所以只有附着在手机这样“用户身体的一部分“时,用户才是永远时时在线。所以微信没有去做在线和隐身的功能。&/li&&/ul&
微信的定位是汇集一个人全部的信息流,所以必须有一个地方能够&b&全部且唯一&/b&的存储你所有的信息(你自己删掉的除外),这也是为何微信4.5版本中,可以在聊天记录中搜索。相比QQ,你的信息分散在手机、pad、PC中,如果需要找一个信息,你知道去哪找吗?&br&
再说网页版,根本就没有啥网页版。只不过有这样一个场景,你坐在电脑前,同时在用手机上的微信打字,看着电脑的键盘流口水。所以这时,只不过让你借用电脑的键盘而已。这也是为什么网页版的登陆方式是扫描二维码,而不是输入账号和密码。(回忆一下,你登陆的时候,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确认登陆,跟线下关注一个公众账号的流程完全一样,&b&说明扫描二维码仅仅是帮助你把手机和电脑(准确的是电脑的键盘和屏幕)建立了连接&/b&,而不是你在电脑上登陆了你的微信账号)。除了扫描的方式很方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暗示用户这里不是长久之地,只是让你借用键盘和屏幕而已,其他的功能还得用手机。这也是为何用网页版发送和接收的信息在手机上会同步。看明白微信对待网页版的态度,就会明白微信永远不会出手机以外的客户端。除非哪天google眼镜代替了手机,同时人人都在用。&br&
一个版本做起来不难,要坚持拒绝很多功能,很难。&br&
问题改了,增补答案。原问题:为什么微信没有iPad应用?有人说:“有啊,我就是在iPad上登陆微信”(回复:你使用的是iPhone版本的微信,目前没有专门为iPad开发的微信)有人问:“微信为什么只允许单设备登入,我在iPad登陆后,手机端自动下线?”(回复:…
来自子话题:
要求女生怎么做的段子写在草榴了
要求女生怎么做的段子写在草榴了
来自子话题:
关于百万用户,几位朋友们说的很对: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只要找到个好的切入点,快速迭代, 再借助一点运气, 一个小团队或甚至一个独立开发者做出百万甚至千万用户级别的产品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了。&br&&br&关于我们团队为什么那么小,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我们深信早期团员必须要找最优秀,最匹配的。不管我们需要帮助,多么着急,有多少事情做不过来,也绝对不会降低标准。&br&&br&直到几个月前,团队里只有我和另外一位工程师写代码。他做android,web和聊天,我做后台,数据分析和iOS。当时跟我们做同类产品的团队都是二三十人以上的。假如我需要要出去融个资或者谈个合作,团队就几周发不出新版本。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仍然会连续拒绝几十个不合格的面试者。团队也会质疑是不是我要求太高,或者建议能不能招几个应急的人先用,都被我拒绝了。这段时间内,投资人和创始伙伴多次被我弄得快要急死了,其实当时我自己也很着急。不过回头看我还认为自己的坚持是对的。团队的文化是自我复制的。最早进的几个人是什么样的,以后整个公司就会是什么样的,一旦锁定了之后是无法改变的。&br&&br&第二个原因其实是我的一个严重失误。我在硅谷看到过很多神话般的故事,让我以为创业就应像人家Instagram那样,四五个工程师做个好产品,滚雪球一样的飞速冲到大公司的怀抱中。这些故事让我觉得小团队才是最酷的。直到不久以前我才明白,Instagram的故事是仅仅属于硅谷的。在中国创业的创业环境很不一样。一路上有很多绊脚石,强盗,和想搭顺风车的人。四五个nerd走这条路是很危险的。这条路上也有大公司在前面等着你,只不过他们手里拿的往往不是一张支票。&br&&br&其实对于那些顶级的创业团队来说,只用几个人做出个百万级别的产品绝不是难事。他们选择不这么做是因为这不是个有意义的目标。只要能满足需求,用户不会在乎一个产品是4个人还是40个人做出来的。同样,投资人也不在乎你的增长是自然的还是一个月花几十万刷出来的。顶级VC会考虑到一个团队的效率和可扩展性,但那些只看看肤浅数据,听听故事就掏腰包给钱的投资人也不少。&br&&br&如果在一年前我会很自豪的回答这个问题,宣扬以下我们的极小团队。但是现在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好事,甚至后悔没更早醒悟。&br&&br&我们在过去的几个月做了很多调整,如今我们的团队比起当时更完整,更强大。我们的榜样不再是那些Instagram类的故事,而是搭建一支同时容纳nerd和fighter的多元化团队。
关于百万用户,几位朋友们说的很对: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只要找到个好的切入点,快速迭代, 再借助一点运气, 一个小团队或甚至一个独立开发者做出百万甚至千万用户级别的产品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了。关于我们团队为什么那么小,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
电话号码系统纯粹是为了方便接线员寻址,后来是机器之间互联,强加给人类的一套死板的命名规则。但是在&b&很长时间内电话号码仍然会存在,尽管其重要性会逐渐下降。&/b&&br&&br&论证之前,先将两个故事吧。历史是一面镜子,总能给我们很多启发。&br&&ul&&li&先看看国外公司的客服电话,通常你会注意到:这些电话号码看起来l好像毫无规律,不像国内号码尽可能短小精悍(比如国内银行的客服号码通常都一律是95XXX)。举例来讲,微软的客服电话是 (800) (642-7676)——太难记了,简直莫名其妙嘛!别着急,先看看这个键盘:&img src=&/eec00c4af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ec00c4afe_r.jpg&&对照这个键盘,在上面按MICROSOFT,你得到什么?没错,就是642-7676!(多出来两位没有用)还需要记微软的客服号码吗?不用了!比招商银行的95555还好记。同理,IPHONE的客服电话是什么? (800) MY-IPHONE (694-7466)。&/li&&li&再看看IP地址系统,最早定义的8个字节,真的是完全为二进制的机器高效交换数据包设计的!人类费劲去记忆了吗?没有。随着主机数目的增加,人们发明了DNS服务,提供一个助记符(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img src=&/73df4ebc580bf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2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73df4ebc580bf_r.jpg&&&/li&&/ul&回过头来,由于电话键盘上字母的出现,或者DNS域名系统的出现,电话号码或者IP地址消失了吗?没有!&br&&br&从这两个故事我们学到什么?&br&&ul&&li&虽然电话号码系统是反人类设计,纯粹是为了方便早期机器之间互联,强加给人类的一套命名规则。但是&b&人类仍然可以想到巧妙的方法在其上做一个助记符&/b&,帮助我们不抛弃电话号码系统的情况下保持联络。再比如IP地址系统中,谷歌的DNS域名服务器就是非常好记的8.8.8.8(高级点儿的GFW功能会篡改这个地址返回的域名解析结果)。&/li&&li&&b&人类已经在电话号码系统投入了大量的投资&/b&(从个人名片到电话键盘到电话交换机),这个庞大的系统会有巨大的惯性。&b&在很长时间内我们并不会立即淘汰&/b&,而是会在上面用一套更人性化的翻译系统把简单易记的家人朋友同事姓名翻译成机器使用的电话号码——没错,这就是我们的通信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普及,&b&SNS会让通信录的交换更加容易弱化电话号码本身的重要性;而基于数字包交换的通信技术比如IP电话、视频电话会让电话系统的价值弱化&/b&。&/li&&/ul&最终的结果就是,电话号码会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只为某些小众的用途存在——就像如今的邮政信箱只为账单和广告存在一样,也许就像&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方胜Roy& data-hash=&63b51e6cee1cc3cf67aa53& href=&/people/63b51e6cee1cc3cf67aa53& data-tip=&p$b$63b51e6cee1cc3cf67aa53&&@方胜Hensen&/a&说的一样,只为电话账单而存在。但是&b&它还会存在下去,只是我们变得不在乎它的存在而已&/b&。
电话号码系统纯粹是为了方便接线员寻址,后来是机器之间互联,强加给人类的一套死板的命名规则。但是在很长时间内电话号码仍然会存在,尽管其重要性会逐渐下降。论证之前,先将两个故事吧。历史是一面镜子,总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先看看国外公司的客服电话,…
来自子话题:
大多顶着二次元头像又没有女朋友&br&&br&&b&图片采用 &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wilk | Put your twitter followers on your background&i class=&icon-external&&&/i&&/a& 随机生成,请勿当真或对号入座&/b&&br&&img src=&/cc32f2ca92c88f640facb7_b.jpg& data-rawwidth=&1296& data-rawheight=&8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96& data-original=&/cc32f2ca92c88f640facb7_r.jpg&&&img src=&/3ed9cdfd90dfa02_b.jpg& data-rawwidth=&1296& data-rawheight=&8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96& data-original=&/3ed9cdfd90dfa02_r.jpg&&&br&&b&图二仅为娱乐,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抱歉&/b&
大多顶着二次元头像又没有女朋友图片采用
随机生成,请勿当真或对号入座图二仅为娱乐,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抱歉
来自子话题:
我来写点吧:&br&&br&我通常关注的人读书不会太多,像那种成千上万本的其实意义不太大,我这里推荐几个我关注了的友邻,通常读书量在500-1000左右,但是通常会是学术著作并写了不少短评长评很有帮助。另,&b&&u&对于他们的兴趣和身份来自平时的观察和推测,仅供参考&/u&&/b&:&br&&br&1. &a href=&/people/skeeter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keeter&i class=&icon-external&&&/i&&/a& 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在读 历史&br&2. &a href=&/people/mujun_so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ujun&i class=&icon-external&&&/i&&/a& 布朗大学的社会学博士在读 社科&br&3. &a href=&/people/zhangjiawe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张佳玮&i class=&icon-external&&&/i&&/a& 大家都认识&br&4. &a href=&/people/wanga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王敖&i class=&icon-external&&&/i&&/a& 诗人 耶鲁大学文学博士 &br&5. &a href=&/people/malingca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lingcat&i class=&icon-external&&&/i&&/a& 复旦新闻系教师 读过3200+&br&6. &a href=&/people/418702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ateface&i class=&icon-external&&&/i&&/a& UCB历史博士&br&7. &a href=&/people/RD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DX&i class=&icon-external&&&/i&&/a& 西北大学哲学系 还会经常共享电子书哦 不过最近好像上的不多&br&8. &a href=&/people/suzhensh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蘇枕書&i class=&icon-external&&&/i&&/a& 目测是京大的 作家&br&9. &a href=&/people/skdle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狸猫&i class=&icon-external&&&/i&&/a& 英国文学&br&10. &a href=&/people/Peregrin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YING.&i class=&icon-external&&&/i&&/a& 哈佛大学宗教系博士在读 宗教&br&11. &a href=&/people/ziyoupaifeiza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功夫熊猫肥仔&i class=&icon-external&&&/i&&/a& 芝大的政治系 社科&br&12. &a href=&/people/fw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wb&i class=&icon-external&&&/i&&/a& 我们学校建筑系老师&br&13. &a href=&/people/cceng66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扬眉剑舞&i class=&icon-external&&&/i&&/a& 中国传统文化&br&14. &a href=&/people/esotericm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e frisson(TM)&i class=&icon-external&&&/i&&/a& 文史类 毒舌 犀利 我喜欢&br&15. &a href=&/people/firedod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ino&i class=&icon-external&&&/i&&/a& 巴政 法哲学&br&16. &a href=&/people/dreamingkitt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做梦的猫&i class=&icon-external&&&/i&&/a& 历史&br&17. &a href=&/people/qiaonase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乔纳森&i class=&icon-external&&&/i&&/a& 佩服 书评很多很好&br&18. &a href=&/people/angelscar9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丁萌&i class=&icon-external&&&/i&&/a& 政治哲学 思想史 基本每本书都有评论 或长或短&br&19. &a href=&/people/my_tornad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顺便感伤&i class=&icon-external&&&/i&&/a& UCL艺术史 常让我自愧弗如 看他的日记和书评让我觉得我的本科喂狗了&br&20. &a href=&/peopl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莫水田&i class=&icon-external&&&/i&&/a& 哥大英文系的老师 不过不常标书&br&21. &a href=&/people/historian1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istorian晚晚&i class=&icon-external&&&/i&&/a& 历史&br&22. &a href=&/people/geof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東寫西讀&i class=&icon-external&&&/i&&/a& 1000+读书量居然每本都写评论&br&23. &a href=&/people/Annasijiere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無牙子&i class=&icon-external&&&/i&&/a& 东亚建筑史&br&24. &a href=&/people/donal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onald&i class=&icon-external&&&/i&&/a& 历史&br&&br&既然被豆瓣挖到了,再補充一些吧:&br&25. &a href=&/people/Arrowla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cy&i class=&icon-external&&&/i&&/a& UPenn 政治学&br&26. &a href=&/people/freyteam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ub rosa&i class=&icon-external&&&/i&&/a&
UPenn 历史&br&27. &a href=&/people/yuanchangge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袁长庚&i class=&icon-external&&&/i&&/a& 人类学&br&28. &a href=&/people/212072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埃涅阿斯&i class=&icon-external&&&/i&&/a& H大 似乎是古典学&br&29. &a href=&/people/iamsmok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moky&i class=&icon-external&&&/i&&/a& 哥大社会学博士&br&30. &a href=&/people/207650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彭浩仁&i class=&icon-external&&&/i&&/a& 历史&br&31. &a href=&/people/leoyin198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白鹇&i class=&icon-external&&&/i&&/a& 北大历史系&br&32. &a href=&/people/lonestarsta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onestarstar&i class=&icon-external&&&/i&&/a& 内亚/边疆史&br&33. &a href=&/people/charlotte901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harlotte&i class=&icon-external&&&/i&&/a& 哥大东亚系 文学&br&34. &a href=&/people/shushansha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rtful Dodger&i class=&icon-external&&&/i&&/a& 棕大文学&br&&br&写了教育背景并且没特别注明的一般读的书就是本专业的。&br&&br&持续更新 先写点 &br&&br&&u&&b&广告&/b&&/u&:我自己:&a href=&/people/ian_ya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Y1&i class=&icon-external&&&/i&&/a& 11年开始才玩豆瓣的 平时看有趣的闲书+文史政治&br&欢迎关注,虽然现阶段很少能创造好东西,不过会经常推荐好东西喔。&br&&br&赞同和感谢这么多,那么再多说几句吧:&br&1. 关于读书量与读书的问题。今天刚好看到有人推这篇&a href=&/group/topi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转】美国顶尖学校的文科博士是怎样炼成的?&i class=&icon-external&&&/i&&/a&说一小时能读400-1000页英文。YING老师说得好:「以每小時讀多少頁來談論讀書,在我聽來,就像跟人描述一頓飯,單單強調你吃這頓飯用了多少個碗。」 读书量也是如此,去年我零零总总读了二百余本,娱乐有余,学术不足。主要是对日本文化起了兴趣读了许多,可参加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理解日本文化,有哪些好书?&/a&中我的答案。但现在看,当时确有片面追求速度的弊病,书中总总早已忘了不少。读书就像吃饭,吃得多吃得快更得吃得好。今年由于准备GRE等诸多事情,单论读书量和速度显然比不上去年,但精读余英时高居翰先生的几本书,觉得收获颇丰。当然人人读书习惯殊异,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br&&br&2. 关于如何更有效利用豆瓣读书:以我所举第一位友邻 &a href=&/people/skeeter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keeter&i class=&icon-external&&&/i&&/a& 为例:从她的个人简介里我们知道她「四年級在讀歷史學博士生,專業中國史(17-20世紀),側重思想史,知識份子研究,以及意識形態與社會變遷之關係。」如果对这个领域有兴趣不妨看她的读书列表 &a href=&/people/skeeterr/coll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keeter读过的书(318)&i class=&icon-external&&&/i&&/a&,有的友邻喜欢贴读书标签,如果有那么搜寻更小领域也就更方便。如果没有的话不妨点击「按评价排序」,这样能看到她对于读过书的宏观评价。其次可看她总结的豆列 &a href=&/people/skeeterr/doulist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keeter的图书豆列&i class=&icon-external&&&/i&&/a&,包含11个根据具体课题所组织的图书列表,如现代欧美思想史、明清转变时期的中国等。&br&&br&3. 另一个有用的方法我以 14. &a href=&/people/esotericm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e frisson(TM)&i class=&icon-external&&&/i&&/a& 为例,从主页点进 &a href=&/people/esotericmc/review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e frisson(TM)的评论(37)&i class=&icon-external&&&/i&&/a& 可以看到他写过的书评/影评/音评,随便找 &a href=&/review/157208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荒誕派的學術 (评论: Music)&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篇,可以对于牛津通识系列里的这本有所甄别,&a href=&/review/130869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東海西海,心理攸同? (评论: 七缀集)&i class=&icon-external&&&/i&&/a& 一例可见对钱钟书先生著作的独特见解(同意与否见仁见智),&a href=&/review/117114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被翻譯糟蹋的書 (评论: 阿多诺)&i class=&icon-external&&&/i&&/a& 一例避免垃圾译本,这些都是实用的功能。
我来写点吧:我通常关注的人读书不会太多,像那种成千上万本的其实意义不太大,我这里推荐几个我关注了的友邻,通常读书量在500-1000左右,但是通常会是学术著作并写了不少短评长评很有帮助。另,对于他们的兴趣和身份来自平时的观察和推测,仅供参考: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f2.0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