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百年大计计中说到要打造多少中产阶级

[转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金庸论教育改革百年大计
&【概述】:
&&中国人做了百年强国梦,深知强之基础在富,欲富其国必先富其民,欲富其民必先富其心,其心富,在于一国之教育。教育大业,是中华民族复兴之始。然而中国教育,始终不能得到世界认可;中国最高等学府,一直没有产生国家级大师,也始终没有国际学术地位,于世界五分之一人口之泱泱大国极端不匹配。“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信息化社会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必然带动知识经济发展,必然推动文明融合,推动了全民精英时代的到来。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明古国需要何种大国人才,中国教育应该向何方发展?
我国现行教育管理,主要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计划体制的制度性弊端比较明显:应试型教育,缺少创新驱动;管教型教育,强调约束服从;填鸭式教育,压制张扬个性;功利性教育,有违教育本愿;高校治理官僚化、政治化;缺乏学术自由;人事制度僵化;事业化运作体制,以及教育资源分配差异化等一系列问题。在统一招生、统一考试、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进度来管理教育,管理学校。这种“大一统”的计划管理体制,偏好量化考核制度,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投入最多、产出最少的高能耗产业。【流水教育】
应试教育被视为体现社会公平的一道门槛,最大化周全了社会。但是进取没有门槛,其弊端是将其做为社会人才唯一评价标准,应试之外还当另设其他选拔体系。无论社会还是政府用人观念滞后,多愿以名牌高校为选择对象,多以服从官长意志为选拔方向,社会要形成新的用人观念,否则造成大量人才浪费或出走,中国教育也将会失去中产阶级这一主要客户群体,因此取消或者弱化文凭功用,提高个体能力评价机制,转变社会用人人事观念,在教育系统各个环节产生清源革新,量化评价向质化评价转变,这也是教育根本性问题——回归人本教育。【应试教育】
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等许多学派,并在后世各代涌现了很多名流高士,既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也有军事家、科学家和教育家,造就了辉煌的中国文化,为什么有的时代多,有的时代少?因为在人治之社会,思想与教育便在政治趋于平稳之时,走向平庸。百家争鸣需要给人们一个启发其思想和智慧的机制与平台。而今时学问尽是考试应对之策、衣食之谋,何有社会理想和梦想之存?【生活环境】
行政体制使得在教育领域也存在唯上不唯下体制,教育质量只对上级教育部门负责,各种繁重课业、表格、职称等等行政琐务占据教师大量精力,对于培养何等人才则不会太过用心。而学生对此也无可奈何。这等教育消费环境,世界无二,也无怪乎社会精英阶层甚至中产阶级将子女出国留学了。如果一个国家大部分精英阶层,选择将其子女送去国外接受高等教育,这个国家就不可能会有世界一流大学。高教生源流失,不仅是经济损失,更是精英出走,将会造成长期负面影响,关乎国家未来。【教育环境】
教师是教育行为的具体执行人、贯彻者,同时也成了这种教育体制的替罪羊,甚至成了帮凶。许多教师“失去了独立性”,“只有技术,缺乏艺术;只有知识,缺乏见识;只有学历,缺乏能力;只有苦力,缺乏魅力;只有表格,缺乏风格;只有规格,缺乏人格;只愿做题目,不愿做学问;只会纠缠于字面,不能深入于意旨;只会要求学生作文,自己却常常不如学生;只能关注学生成绩,不能注重塑造人格;只顾眼前利益,很少远大理想;读书不多,修养不够……”自然是体制、机制造成现今这种局面;制度是规范化、归一化、标准化的“现代性”特征之一,似乎现在特别强调制度的作用,总喜欢将一切问题归咎于制度,总想将一切制度化。然而,并非所有事物都可以规范化,制度化。譬如生活,制度化就失去人的意义;又譬如师生之间教于学,个体素质之间差异很大,尺度把握自由度很大,很难以制度化来规范,所以教育要强调目的性,而非教学形式之制度化。【教师素质】
科学工具益愈发达,人之学习能力进步愈快。互联网时代,不能否认,中国当前教育模式过于陈旧老化,已经浪费大量智力资源,已经极大遏制了国家快速发展。人文匮乏,思想机械,如今举国一副面孔、天下一个声音,随声附和、人云亦云,不敢力排众议、没有自我主张,缺少独立人格,如此国家如此人民,如何能创新?教育体制使中国只能从事制造业,大学彻底变成打工仔培训机构。
人格教育学上可以分为“知、情、志”三方面,而中国当今之教育只注重知识灌输,忽视情志培养,加之课程机械流程化,本已于不利于人格修养之学校生活,更加形成“习艺愈勤去修养愈远”之局面,导致社会“每多随波逐浪之徒,而少砥柱中流之辈”。每一个人都有主动自塑能力,中小学教育中,以训练、宣传、说教者居多,如此便限制了其身心自由之发展,成为了教育流水线下面目整齐、了无个性的产品。而文化素质教育,是触及心灵之共鸣,是精神动力之源泉,说教宣传不是教育。放开体制、制度拘囿,不妨留取时光于广大学子,授于自学自治自造自成之法,于修正中扶持,于自治中管理,成龙成虎,自由自在,任其方便。使得教育与生命体用结合、与社会生活接轨,培养出毕业之后可立即全身心投入社会发展创新大潮中之时代娇子,而非需要重新学起的半成品。【教育时弊】
社会是人之载体,而非人之主体,社会应当尊崇生命之自由价值,独惜现代教育,过把社会当做目的,迎合社会之需要,造就了“工业强国”下的“机械”精英,而少“文艺复兴”下的人文精英。大学精神应当独立于政治体制、自由于意识形态、批判于落后世俗、超脱于功利社会。大学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更应是培养人格、塑造精神、贯彻理想的地方。除了术业有专攻,学生也还需要接受人之为人的基本教育,以克服过度专业化所带来的精神缺失。然而,当下大学教育的精神传承出现了断裂和变异,遇见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模仿主义使大学知识体系趋于板结;实利主义使大学精神面貌日益贫乏;科学主义使大学人文传统长期受压;庸俗主义使大学师道尊严残存无几;滥情主义使大学学生心理脆弱偏激。计划经济教育体制,始终难以摆脱“穷人教育”,总归顾不上人文素养之追求。【大学弊端】
相较五四前后,北京大学建立“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精神,比之现在更具进步性。此后,包括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国立大学,南开、复旦等私立大学,以及金陵、沪江等教会大学均以欧美大学为模式,基本确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之大学制度,以及实行通才教育、选课制、学分制等教学制度。并改革教育体系,直接与西方现代教育运动接轨,确定新学制七项标准:一、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二、发挥平民教育精神;三、谋个性之发展;四、注意国民经济力;五、注意生活教育;六、使教育易于普及;七、多留各地伸缩余地。从中不难看出“儿童中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实际上,中国人文教育,自一九四九年止。【五四建制】
温家宝总理曾说:“看一个大学是不是一流大学,首先不是看它有没有一流的理工科,而是要看它有没有一流的文科,尤其是看它有没有一流的文史哲。”社会一切发展皆不过是人在起作用,人的社会人文素质决定人类历史发展方向。毛泽东主席曾说:“决定战争胜负者不是武器,是人。”所以,决定国家经济发展者亦非高楼、公路、设备,而是人,国家之未来终归在人的素质。教育应以人为最高目的,“人是唯一永恒主体!”【主体】
今日之少年,便是国家明日之栋梁。我们待要一个怎样的明日国家,则必先造就一批怎样的学子,只有解决这一先决理论问题,才能实施真正之教育。二百年前德国教育界宣言曾如是说道,教育之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自身力量,培养自我学习之主动性,掌握认知力、判断力、归纳力和理解力等等诸般思维能力,以便使其在目前种种无法预料之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之选择。台湾地区教育法指出:“教育之目的以培养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养、法治观念、人文涵养、强健体魄及思考、判断与创造能力,并促进其对基本人权之尊重、生态环境之保护及对不同国家、族群、性别、宗教、文化之了解与关怀,使其成为具有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之现代化国民。”【教育目的】
人们总是在关注高考,而不关心教育;总是刻苦于试卷,而盲目于知识;总是追求分数,而不关心成长;总是注重学历,而不锻炼能力;总是沉迷于生活享受,而漠视生命价值;人们眼里的好孩子也总是没出息。是不是社会观念出了问题——我们为什么上大学?【社会观念】
对于个人来讲,读书之目的是进修学问,增进学识涵养,练成智慧,使人在律法道德之内,从心所欲;在烦恼追随之缤纷世界,给予人生希望。并且让人们知道,不是所有物质都需要奋斗,不是所有知识都必须拥有,不是所有梦想都值得追求,接受教育不全是为了工作,工作也不全是为了生活。潘光旦先生讲:“任何学问有三种用途:一是理论之用,二是技术之用,三是组织之用。没有理论,技术之用不深;没有组织,则技术之用不广。”根据不同功能,人类文化可以分为三大范畴:一、知识文化——对于事物及其现象之客观认识;二、技术文化——根据主观意愿改造客观世界并不断提高效率之认识;三、观念文化——泛指思想、哲学领域,用以治理自我、改造世界之主观认识。三大文化分类配合“生存、生活、生命“三个角度去思考人生与学习,则当会另有原初之想。【读书目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应在通而不在专,人生主体是为立人,“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为人生之一部分,其足以辅翼人生,推进人生,固为事实,然不能谓全部人生即寄寓于事业也。”故而大学教育当先立得人正,然后万事可做。“通识为本,专识为末”。造就德、智、体三者皆尽优秀之人。是故教育内容应该有二:对人们进行实践能力之训练(客观),掌握制造创新之技术,造成一适于人类生存之物质世界。对人们进行人文道德之塑造(主观),使得个体和谐于群体,造成一内心圆满、广大和谐之理想精神世界。而于个体,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一生所需的知识不可能在学校全部掌握,因此要知类通达,专类深入;站在生命之高度,重新认识、定位学习之目的;站在生活之高度,重新把握、调整学习之内容;以生命之有限,生活之维艰,选择高效适己之方法。【教育内容】
由于缺乏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之密切结合,学子辛苦学得知识,于社会生活却无所其用,往往令人惊叹中国教育所授者多是屠龙之术,而人生大体所运用者,却是业余实践得来。而在德国“小孩一般三岁可上幼儿园,为期三年。这三年中,他们会参观警察局,学习如何报警;参观消防警察局,学习灭火和躲避火灾;参观市政府,认识市长,看他如何为市民服务;去坐有轨电车,学会记住回家的路线;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和选货……三年后,他们具备初步的生存能力。”没有哪一门“学问”比“生活”本身更重要!“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停止现有党化教育,放开学术自由,简化课程,提高品质,倡导生活教育。世界需要偏才,需要特色,而生活却需要全面,哪怕平庸。【生活教育】
中国一直存在着两套道德体系,一套是为着校内生活,一套为着社会生活。走入社会之后,发现自己与之格格不入,所见背驰于所学,相信书本,还是相信眼睛?就此不甘心浑浑噩噩,吃喝玩乐了此一生,不甘心做一对社会无足轻重之人,而常于我们左右者,多是自私自利之徒,没有崇高忘我之辈。要坚持理想正义,还是从众流俗,现代社会急待给出我们年轻人一个平实的信仰交代。【教育要与生活对接】
无论是教育体制、环境、目的、主体、机制还是内容,在新型历史条件下,各种传统观念正在被颠覆,各种新型时代思维正在建立,必须重新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教育体制改革也因此面临六大任务:一、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四、办学体制改革;五、管理体制改革;六、扩大教育开放&;无论是去行政化还是去政治化,在中国政治构架内,如果教改仅仅由教育官僚来进行,则很难成功。这就需要中央领导人强有力之政治支持,否则,教育家谈教改,只能是理想而不是现实。一个国家变革,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必然是教育家办教育,偶然是领导人会在某个时点推动改革,取决于社会愿力和领导人个体觉悟。故而,教育改革必须呼吁顶层设计,实现上下互动,多面合作。只有制度体制改革,缺少思想观念创新,师生素质必然不适应体制;只有思想观念创新,缺少体制周全维护,创新必然遭遇行政阻力;所以,改革设计必须周详齐备,全面展开。【重构体系】
【大学自治】: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人,使其发展自我能力、完善自我人格,使其担当社会责任,而非据以何种目的造成此种工具。“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政党是要制造一种特别的群性,抹杀个性。”古人云:“一年之计树谷;十年之际树木;百年之际树人。”可见教育之目的是求远效而非图近功。是故,蔡元培先生讲:“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之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之影响。”
在我且看来,真正学问从古来就没有畅行天下过,五千年社会,文化不过是作为政治之工具,真正的文化零落于民间。当今之世,学术如不能独立于政治,则万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日。如果学术不独立,则中国学者一直会“普遍缺乏批评世道之道德勇气”,也定然因此“不敢有社会理想”,而大学更是会“失去了重点、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一贯保持之人文传统。”陈独秀先生讲:“中国学术不发达之最大原因,莫如学者自身不知学术独立之神圣。”
一个人之未来,取决于其自身智慧运用文化之能力;主体在于人,一个国家之未来,在于其国民文化素质,最终在于教育体制结构。大学,是中国未来发展之基和动力之源——学术不独立,则无大学;无大学,则无大国。学术之独立自由,不惟使学术成为学术,亦且使政治成为政治。若无独立自由之学术,则无清正公允之政治;一个自由独立之学术体,自然能够培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从而建树公正合理之政治道统,故而,争取学术独立自由,不惟是学者之责任,而尊重学术独立自由亦是政治家之义务了。【学术独立】
“凡有志于根本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熊十力语)而体制讲求群性,自上而下,使一级一级处于被动,不能生发本我意愿之动力,只能抹平思想之灵性、扼杀精神之独立,削足适履而已。人文学术,当以大体不悖、具体自任其正大生发之原则促进,许一宽松之体制,方能使思想百花齐放。大体不离规矩,具体由其自治。人是智慧能动型动物,思想学术最是由不得制度化。
今时学者鲜有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后天下之乐而乐、为道赴死之古朴君子之风,而多纠心于体制学位之福利,为学位而做学问,不对接于体用,所作学问孤立于生活,丧失其时代益用价值。朱光潜云:“学者当以远大自期,津津于求田问舍,殊非大器焉。”虽言甚是,但渺小之个体终究要生活,远大自期者属个体意志,概为少数,学术群体之意志还当有先进之体制为之策动。故而——人文道德不畅,实为落后体制之遗祸!
温家宝总理指出,“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学术院府本该是民族梦想萌生之地,而政府只是实施推动梦想之工具而已,没有大学自治,便不会有创新型社会;没有独立之精神,便不会有创新型人才;教育体制改革目标,必须是大学自治和学术独立,——大学脱离教育部行政体系,变教育法规定“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为“国家学术委员会指导下校长负责制”,直属于国家学术委员会。修改《教育法》,设立《学校法》,回归教授治校。让学术独立于政治,政治听取学术之建议,进行学术专业化治理。
教育不可能有什么行政指导思想,而必须有国家学术指导纲目,行政职能只能是服务,教育的唯一目的是为了社会进步培养更多人才,如果背离这一根本,教育可能会被既得利益者把持,根据其自身需要而培养出特定社会体系之人才,成为维护自身利益之工具。其排序应该是社会——教育——政府,而现在是社会各行各业处在政府总体性权力统摄之下,本末倒置。教育与其他行业一样,被捆住手脚,发展不前。
教育改革必须敢于触及和解决重大问题。一、进行教育指导思想、教育价值之更新。弱化指导思想,提倡个体道德自治、学术自助,去行政化之强制灌输、简单应试模式,取消现有党化教育,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全面、综合改良与提升人的文化(知识教育、人文教育)素质的教育;确立“新民”、“立人”为立国之本,解决“知识肥大”、“德育干瘪”的局面。二、进行教育体制、机制之改革。温公曾言:“不能因五十年的政治而丢掉五千年的文化。”斯言平实而伟大,平实因其道理浅显,伟大则因其当下语境彰显。学术去行政化,需要政治家拥有胆魄与战略眼光。当今教育一直延续建国以来,将教育作为政治意识、控制手段、政治任务来对待,违背教育规律,无视人性,在社科方面,比之民国,有退无进。因此要突破政治代替教育的瓶颈,使教育部回归本来行政职能:组织教育资源、协调教育政策执行、保障供给优质教育产品。“知道为智,体道为德”。提供学生自证体验空间,任其自由寻找对自身有意义之事,而不是把人脑当做一个容器,往里装东西,只有通过批判性思考,于质疑中确立,于体悟中总结,才能成就独立之人格。三、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认真审视政治与教育的关系:将教育从政治性、行政性、工具性转为人文性、公共性、学术性;四、从全局上改革教育行政化布局,制定规划,放权开放;五、从运行上彻底打破分工不清、职责不明之校园政治困局,健全教育机制,分担监管责任;施行双规探路,保有老路子,开拓新路子,带动旧路子;六、战略决策层要有改革意识,改革总归是人的因素,一个不想改革者,总是“话已说尽,事无可为”,一个改革者即便困难重重,也总会千方百计推动改革。所以,改革贵在用人,层层选拔或推举改革者主政,教育改革局面将会打开。
【建立自我价值体系】:
人之外一切皆为工具。确立“人是唯一永恒主体!”之理性观念,确立人之为主体,以人为本;人为一切道之主,万物皆为人而设、为人所用,人在,一切皆在;人无,一切皆不在。虽万物皆备于我,但应理性处置人与自然之关系。在这个主体大化范围之内,推动思想多样性、文化多元化发展,进行比较、归纳、整合而得创新,以使文化更加全面合理服务于人之本体;即要我们使人类文化百花齐放又要万法归宗,这一宗旨就是为人之所用。&
人文社科界有一难题——如何使民众体现一种文化之生活,即如何使文化作用于生活?其中是一种内化能力,兴趣心理接受文化认知,文化认知转化为自我意识,形成人生智慧,这便是内化过程。一个人只有具有了相当的内化意识与内化能力,其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才能真正提高自我素质和提升直接阅历之价值,才能从历史中汲取滋养和借鉴别人之经验。内化思想,是一个人生活实践素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人于外在是相同的,唯一不同只是内在思想。各种文化体系已足备于生活日用之资,只是未能加之于诸人之身,并优化成为精英,使人与文化两相属,空使巨大文化资源浪费。远观与取用之间,人已天壤之别。
中国传统文化勿论先秦诸子、战国百家、汉魏玄学、宋明理学,勿论儒家、道家、佛家,皆围绕于人内之事:倡人伦,厚道德,言人治,重人事,和人际,万般所穷者无不为人,而少言外物。在此,吾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之自学、自成、自造、自强、自治、自我反省修正、格物致知、顿渐禅悟修持之学问,概括之为:自治学。归纳为一系统。今后,我们便要将这一不成学术之学问,发扬于社会人文教育,普及于日用生活,使人人道德自治,自成其才,造就一个全民精英时代。
何以产生诸子百家?实因人心趣向不同,各创一套性情生活理论:儒家正大中庸,可以立命做人;佛家广大圆融,可以和谐此心;道家清净虚涵,可以避害养身。才性独具,各有极致。而人俱有普遍广适性,不应以一派之哲学一家之教义梏囿其心,故不应以一学统诸人,而应使一人统摄诸学:天汉古学,取益致用。我们创造文化同时又为文化所塑造;文化拿来使用之外,别无他用。文化之小用:调和身心,运用自我;大用:治理生活,发展社会;承前人经验以启后人心智,改善人间,优化人生。
&&&&传统文化理想不外使人得道成佛入圣,或灭人欲或求不可得;使千万人学成一仙一佛一圣人,而不能集仙佛圣贤千万希望成一真我。便如同中国教育,用一个模子框伪千万人。广大高明,在于全面系统之科学方法治理人生,而学佛成仙得道非人生终极目的。儒家、佛法、道术不外是一种人生之道、一种可供选择之生存设想。千般法门皆备于我,自当有择其至,方不会白发有悔。提长挈短,于大有无所不用其至。儒家中庸以立世做人,道家清净以养生存身,佛家圆融以见性破执,诸子百家千万学问无不为我运用一生,三家不合于外,必一于内。建立一大内在体系,以整合之法融汇归纳天下文化,以自治之术贯通运用所有学问,后而得其用。这一内在体系总旨即是:我用一切学问。
人的区别在于心智,要知道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终身不懈的追求;互联网技术将古今中西所有文化呈现在每个人面前,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疲惫与迷茫,拣择心、内化能力下降,信息过载对于任何人来讲都是一个矛盾体,如何选择,如何运用,需要一个自我内化体系来分解拣择——自治学,需要个体自我管理自我主导意识的觉醒,因此,社会教育有必要重新审视互联网其工具性结构和人心自性之强化。所谓自治,是于千万繁华之中求得简单之学问,使得万千学问作用于我一身,是用先进科学合理的哲学思想方法等所有可以益用之工具,对人生做出有效治理。先进文化零散于传统文化之中,整合归纳成一系统是易事,难在切实普遍于日用生活,亦即依据先进文化治理自我之过程。网络时代,知识只需检索而无需储备,唯有经验与能力需要训练。而学术对于学者,已无需要创新出奇,贵能整合利用。
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改造社会必由改造个人起始。群性改造(中国教育)往往趋向抹平个人差异,求统一机械之社会个体精英,而个人又归结于自由意志,群性改造个人进而改造社会都不免落空。唯有发动个人本源动力——自我治理,概之于大体不悖之信仰依持,自由进取,自成自造,百花齐放万马奔腾,方能造就一个生机活力之社会。这个大体就是“人文精神、道德秩序”。在学校教育课程中加入传统文化中生涯、生命健康管理之学问,使得人人自少年时候便懂得经营自我生命、治理身体健康,以此立人新民,由我一人之自治,推及人人自治,成为社会和谐之基础。【自治学】
每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精神倾向,凡于其时代各方面之行动,无不在其精神倾向范围之内,谓之人文思潮。譬如现代人心禀持功利主义实效原则,讲究实际利益,崇尚金钱,并不重视人文道德建设,而使全社会民心偏激无当浅薄无根,道德沦落,廉耻丧失,制造不公,致使人文环境恶化,破坏社会和谐。以致“现代女孩纳闷喜儿何以不肯嫁黄世仁”、“少年立志做贪官”则不难理解了。如今人心浮慕,不肯以本我力量求真知识,鲜廉寡耻;不务按部就班工夫,贪高骛远;不思勤奋节制,炫富少仁,而必以人文破之、道德立之,【人文时弊】
中国人讲私情、谋私利、重私德、轻公德、逞私见、好私斗,如此民族性弱点在社会公共生活日益复杂之今日,必要确立社会个体实质性责任。所谓人人有责之事,往往人人互相依持,都不会去担当,譬如公德——必须以制度落实责任于个体,确立人的社会责任,施行社会公德经济问责制,以经济制裁等手段治理生活中未触犯法律而又不道德之行为。就今年日本发生核危机,而中国却发生抢盐潮事件显示,在一个丧失公信力的政府背后,是一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自治能力之解体社会。“有自治秩序,人心始不可操纵”。建立合乎时代发展之人文精神和公德秩序,建立现代人生操作系统,遇诸事而不纷乱,谋有定而后从容,迫切而重要。“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天下事务求之于个人,好似无关。也无能力去改变,而社会是由个人组成,只有人人遵守公德秩序才能使社会安定和谐;只有人人皆去发展自我成为社会精英才能使时代有所进步。所以,确立个体社会责任,是和谐稳定之基础。【个体责任】
社科院应设立人文院士,大学高校应由思想家、战略家主政。在美国各个知名精英大学的校长中,多是由社会科学、人文学方面专家执掌,而中国重点大学校长恰恰相反,基本都是学理工者担任。社会只重视当前经济之发展,而忽视文化之久远设计,必然道德与金钱失衡,产生社会罪恶、腐败、道德堕落诸多负面因素。如同一个人经济雄厚,却无文化,虽富也不得生命之大趣。一个国家仅以经济立国,虽富也不长久。一个国家缺乏文化财富,虽大也只是小国。“没有科技,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则不打自垮。”实践证明,文理相辅、中西互补、脑手综合、知行合一充分体现了人之文化素质之内涵;真正之教育,一定旨在全面提升人的文化素质,综合改良教育模式,立人而能新民,全民精英而后能国强。【人文教育】
因此教育需要重建人文学科社会地位,重估人文传统。传统伦理讲“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对待金钱的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造就了丰富发达的人生价值观念。中国道德文明建设首要存诚立信,建立诚信之人际交往秩序。整合传统文化中一些传万世而皆准之朴素思想,光大具有世界价值之德育思想(伦理的、道德的、思想的、政治的、宗教的诸大范畴之内),归纳具有普遍认同之价值,以建立国家文化认同、人文道德秩序。【人文传统】
中国传统学问向以造成人品为目的,而唯物主义一切科学化之后,各大学科分解细致,人文科学因其并无造成物质世界之直接用处,人文教育终就不能以学科产业化施授,人文道德秩序终于无人施授、无人问津、无从追究其责任缺失者。文科是目的——做人,理科是工具——生存,而现代教育未能体现传统文化对于思想之修炼、精神之升华,完全是一种知识之训练、工具之运用,没有人文思想对于心灵之建设,没有人文精神引领与约束,太多科学力量将会沦为社会负面工具。【人文缺失】
互联网时代,知识很容易就能得来,很多根本不用储备,检索就行了。只要有电脑网络何时何地都能学习,这足以改变教育之形式。而人的能力是历练出来的,人的胸怀,人的境界,人的德行是修出来的。人自少年学习至青年成才十余年间,若此时火力不到,陶铸不纯,他日涉世立业,终究难成有用之人。网络应用于学习,教育内容将会建立以培养学生心智、磨砺精神为主体教育之环境,这将会改变教育之格局。
一个国家,民族性格和社会状况,大半是由教育和政治所造成。倘若民族种姓不健全或者社会状况不稳定,必然就是教育与政治责任缺失。一国之民众,素质体现在德智体三方面,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三者皆以自我发愿求取为动力,只有每一个人皆注重此三育,方能一人及人人而得普遍素质之提高。假如,自觉学习成为每个人生存生活生命之责任、义务,可以提高群体理性回归,那么,就需要确立人生责任,以制度化生存,以合理感性生活,以智慧走过生命。
中国的教育改革要倾向于人文建设,新其民、立其人,而后使其知。只有人之主体建立,才能合理运行人生其他(学习、事业、婚姻、家庭)诸事。所以我们学校教育要改进、建立锻炼人之心智、能力、格局、境界、德行等等诸般环境,造就德智体三优人才,才能培养出人格完整之现代君子。
国外教育实验证明,学生品德与品德教育无关。事实俱在,建国之后,各种价值观灌输收效甚微,学生品德必然是在独立思考下,透过思辨过程自我体证得来,简单道德灌输只是愚化行径。而现下所推行的公民道德建设,仅仅流于宣传,而宣传不是教育,不能深入人心,要有实质之内容切合于生活,策动其心灵,才能表现于行为。
一个社会制度只有周全了个人,使其在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下自由发展,才有可能成就真正的人才;每个人出生之后,便意味着承担了国家个体责任,而国家也当给出相应福利,给每一个人设立一笔生命基金,使其在教育时期自我治理之用。教育之于男女之责任,相对于社会做为一个男人之责任,相对于家庭做为一个女人之美德,“男性学”、“&女性学”两门课程当入现代教育体系,造成现实生活之实际用处。
【公民素质建设】:&
“一国之强弱,视人民之德行。”近六十年来中国之教育,培养了大批工具理性之技术知识人才,而少有独立思想意识和批判精神之现代文化精英产生,如同有才智却无理想、有工具却无目的、有力量却不知做什么。兰德公司发布报告称:中国的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失败和耻辱。它已经不能够服务于教育本应所服务的对象:社会。这个教育体系不能提供给社会许多有用的个体。它只是制造出一群投机分子,他们渴望能够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因此,发展经济要与发展文化(道德人文)并举,发展公民教育建设,现在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不对等,人人都想向社会索取权益,却少有人各司其责、规矩办事。&&
“公民社会”源自于欧洲,作为理解社会秩序之于个体之概念。建设公民社会之意义在于:培育社会自发力量,激发社会自治能力,提升社会发展活力,发挥公共治理智慧,从而实现“小政府、大社会””之善治目标。其利好在于:低行政成本、高效率社会。亦是责任分化权力、人人担当之社会。
何谓公民教育?公民教育要达成什么目标?民国时候《中华国民》:“国民为国家之分子,国势隆替,系于政治。政治良楛,系于风俗。风俗美恶,系于人民之德性。故人民对于国家,必修德淑性,以自尽其国民之分。所谓修德淑性者,恭俭持躬,朴勤处事,入则孝弟,出则忠信,重人道,谋公益,遵奉国宪,惠爱群伦,平时则振起工商,促进文化,战时则踊跃赴难,发扬国威。”——“概括言之,在养成明达之公民;演绎言之,则了解自己和社会之关系,启发改良社会之常识与思想,养成适于营现代生活之习惯。”
民国时代教育思想体现于教科书编辑大意中:“一、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守法合群之德义,以养成共和国民之人格。二、表章中华固有之国粹,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三、矫正旧有之弊俗,以增进国民之智德。四、详言国体、政体及一切法政常识,以普及参政之能力。五、提倡满汉蒙回藏五族平等主义,以巩固统一民国之基础。六、注重博爱主义,推及待外人、爱生物等事,以扩充国民之德量。七、注意体育及军事上之智识,以发挥尚武之精神。”等等。在课文《好国民》:“集众民而成国,一国之兴衰治乱,视其国民之品行能力;故修身善行为爱国之本务。……对己则修德、力学。……对社会,则敬老慈幼、救贫济困。……对国则纳税守法,卫国爱众;如此诚为好国民也。”内容已不仅停留在公民道德层面,而是涉及到公民之责任、权利和义务等社会所有方面,包括选举都已涵盖于其中;民国教育思想显然比之现在,境界更加高远,在体制、机制上也较为放开。
一个人没有大历史观,很难回归原初之心;一个国家没有大历史观,很难在发展中调整、修正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应该回向传统,&&总括全体
人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公民社会建设,现代中国有小民、草民、贱民、刁民、劣民,唯独没有国民、公民。公民即是向社会争取权益的同时,担当义务和责任,要具有:一、权利、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三位一体;二、纳税人意识,由此又可导出参政、议政、督政意识;三、自治意识,自治即意味着科学理性精神、独立人格、道德良知、公德意识,健全的心理素质,不断学习的能力,因此,自治又是一种公民责任。
人性、理性、诚信是和谐社会之基础软件,民主、公平、自由是和谐社会之基本构件;启蒙就是人们运用知识工具,构建自我的基础软件,进而向社会推求基本构件。启蒙是人类知识的重大拓展,是解放思想,建立自我的知识重建,所以,战略知识分子是启蒙的当然主体,以其知识性、创造性、批判性、前瞻性、系统性和社会而形成一大社会文化力量,对公民进行民主启蒙,以自治之精神推动“公民意识”之觉醒,造成一个文化社会。由知识分子之精英政治,带动向“公民社会”之进步。互联网时代,自我治理,自助启蒙是可行的。人民高度自觉,社会高度自治,有何等素质之公民便有何等进步之社会,现代教育之目的正是促使人人回归其心,担当责任,各尽其能。知识分子当予以启蒙引导,而民众也当借助互联网,进行自助教育。
【未来教育之可能】:
一、社会转型,必然导致大学转型。公民社会需求平民化教育,象牙塔内精英化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下一步大学教育必然向地方需求化方向发展,大学将会成为地方社会发展之智慧动力。向地方赋权,允许县域自治办学;向学校赋权,允许学术本位化管理,提倡学术独立自由,去行政化治理。进行专业化办学,建立地方政府与大学院府互动机制,在县域内提供生产、教育、研究、咨询,与县域民生诸业对接,为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公民教育提供智慧支持。【大学转型】
二、教育与财政脱钩。学校财政交予地方人大审计决策系统,并行施监督权,财政执行权交予校务委员会或校董事会,教育家只管教育。施行校长治校,由校务委员会或董事会依法按民主方式据校章聘任。实行教授治学,教授治学是教授自办学院,自立学科,自定教材,自选学生,自选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并接受社会监督和人大审查。政府支持教育不是政府管理校政。鼓励学术大师自主办学,建立书院、学院,开坛授徒,放开思想领域,发展社会科学。鼓励民间教育成为社会事业,而非营利性企业。【建制革新】
三、加强党化教育。既然共产党“代表着先进文化发展之方向”,讲究与时俱进,则必然不是一个思想固化、拘囿人心之政党,必然要以学术自新;而“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之普遍利益”,则必然与公平正义之公民社会发展相一致,公民素质建设与党化学术相一致,否则便是下愚教上智。所以,在加强党化教育之前,必须发展其自身成为一个不断更新的社会学术大党。【学术创新】
四、恢复游学传统。教育应该不拘形式,讲究个性化教育,放开“书院游学”、“在家上学”等等形式,学生以取得真才实学为根本,完全是自我主动型学习。建立好学校接收、结业制度,恢复古代游学教育之传统,一来充分利用各校师资力量,二来优化教学结构,形成多元化教育,利于产生学术大师。开放私立文理学院,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一个竞争性高等教育系统,避免千校一面,鼓励大师办学。这种学校规模较小,投资有限,只招本科生,以教学为主,没有研究生部。以其教育质量高,独立性强,可以在短时间内赶上西方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水平。中国要打造自己的哈佛、耶鲁恐怕百年难追;但要建立能和美国一流文理学院媲美的学校,是完全可能的。【游学走读】
五、教育学科要根据地方需求性分野建制。民国时期,科举废除后直接导致知识分子向城市急骤集中,这种知识青年“离村问题”,曾引起李大钊的密切注意,据他观察:乡村“一般知识阶级的青年,跑在都市上;求得一知半解,就专想在都市上活动,都不愿回到田园;专想在官僚中讨生活,却不愿再去工作。久而久之,青年常在都市中混的,都成了鬼蜮。农村中绝不见知识阶级的足迹,也就成了地狱”。故“中国农村的黑暗,算是达于极点”。而到现代社会虽然专业化细分很发达,但是产业结构并没有延伸到农村去,所以这种离村现象也一直没有改变,岗位职务集中城市,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等诸现象。因此地方大学要注重建立农科诸学,以使乡土精英得以教育。乡土教育要不分形式,要开放学校,使任何有学习需求者都可以自由来学得知识,教学要走向田间地头,要坐在农民炕上讲课。【学科分野】
【建立人文学院】:
学校培育学生真正有用的东西应该是:社会责任感和独立行为、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重视人的自然性,培育人的创造能力,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牢从事创新性劳动的知识基础——主要即是人文软实力。而中国人文教育缺失使得民众普遍素质不高,媒体也已经逐渐失去责任感和弘道教化之功用,追求商业化、产业化、娱乐化,越发肤浅、庸俗,基本难已做到“敢说话、说真话、说实话”,器用不畅;政府应该转变教育思想,认识到宣传并非教育,其并不能深入普及于人心,社会教育应当交与今世众学者主持舆论,依持传统精神,宣扬正大主流,引导正确价值,增进社会智慧,减少娱乐,节俭于身,福及于众,为子孙后代立久远之基。减少商业化运作,多办诸如“百家讲坛”之类节目及社会文化传播团体,使民众吸收历史传统,多识前言往行,增蓄其德。
社会,总归是人在起到决定性因素,做人便是社会教育的最根本目的。人之社会性,即在自治。道德的人面临不道德的社会,个体将被同化;道德的社会面对不道德的人,个体将被教化。只要社会意识形态良善,非道德个体就会趋向道德。因此建立人文学院很有必要。人文学科教育是重点之重,是社会之根本,将人文学科教育自现有体制分离出来,独立于诸大学科,建立生存、生活、生命体用体系,人人必修,并单独做为一大院府进行建制;教育之目的毕竟是为着社会之和谐,所以,这一部分建制不必拘囿于各种形式、制度,本着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拘年龄,可以随时接受或终止教育,以实用为主。
人文学院或行书院建制,成为一个人文大讲堂,没有体制上、形式上、心理上的围墙,完全开放式,成为一个学者向社会、老人向后辈讲述知识、传授经验之载体,建立道德契约,造成人文秩序。以其社会开放性引导、治理当地民风民俗,将生涯管理、国学运用、人生治理等等列为学子必修课程,以建立个体内在系统,指导生活。并将人文教育产业化,在全国推行,传播传统文化与国学智慧应用,建立基于传统之先进文化信仰,以造就大批人文社科人才,以实现道德发扬,人文兴国。并将之列入公共事业。以此微观上建立人文精神与道德秩序。
(待续-战略智库)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 百年大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