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台州玉兰广场琼华园和陆汉什么关系

求 仙剑奇侠传4每种怪物身上会掉落的物品的名单 。_百度知道
求 仙剑奇侠传4每种怪物身上会掉落的物品的名单 。
还有仙剑奇侠传4每种怪物身上能偷得到的物品名单
提问者采纳
地点 怪物 掉落物品 偷窃可得物品 石沉溪洞 朱蛤 朱蛤涎 止血草 石沉溪洞 翼手 赤嵴骨 止血草 紫云架 松塔 止血草 紫云架 野猴 金钱*100 紫云架 山猪 利刃爪 鼠儿果 紫云架 雾灵 晨甘露 鼠儿果 紫云架 吸血蚊子 吸血针 血凝精 太平村 钟馗巨汉 金钱*1000 巢湖 雾灵 晨甘露 鼠儿果 巢湖 吸血蚊子 吸血针 血凝精 巢湖 狼 利刃爪、噬金牙 神行丸 巢湖 鳄鱼 鳞光甲、珍珠蚌壳 金蝉蜕 巢湖 风邪兽 止血草*2 柳府 赝月 紫影瞳 鸣风石 柳府 节节高 还魂香 柳府 醉月 娥女香 玉真散 八公山 花脚草蚊 吸血针、滴血翅 蜂王蜜 八公山 豺 利刃爪、噬金牙、狂暴利爪 止血草 八公山 花斑虎 尖锐臼齿、花纹虎皮、狂暴利爪 大力丸 八公山 血灵 索魂绫 玉真散 女萝岩 毒蜘蛛 青幽液 蛊 女萝岩 赤蜘蛛 毒蛛涎 鼠儿果 女萝岩 赤链蛇 软鳞蜕、火云鳞、赤蛇涎、异精筋 毒蜂巢 女萝岩 钩镰蝎 钩镰刺 回生仙饮 女萝岩 褐翼 赤嵴骨 止血草*2 女萝岩 丝萝 冰晶醉花蕊、百花醉仙露 天心葵*2 千佛塔 执杖僧甲 法螺、紫金佛钵 金钱*96 千佛塔 执锤僧甲 紫金佛钵 金钱*69 千佛塔 执杖僧乙 紫金佛钵 金刚咒 千佛塔 执锤僧乙 法螺 五生牯铃 淮南王陵 红纸马 索魂绫 雷火珠 淮南王陵 黑纸马 索魂绫 封咒符 淮南王陵 尸童 绿玉骨、邪灵石 行军丹 淮南王陵 竹叶青 青蛇涎、鳞光甲 射影寒砂 淮南王陵 血灵 索魂绫 玉真散 淮南王陵 腐尸道人 鬼骨火 锁灵环 碗丘山 花斑虎 尖锐臼齿、花纹虎皮、狂暴利爪 大力丸 碗丘山 花脚草蚊 吸血针、滴血翅 蜂王蜜 碗丘山 血灵 索魂绫 玉真散 太一仙径 冰蛤 朱蛤涎、珍珠蚌壳 密雨银芒 太一仙径 三头幻人 青霜紫晶穗 捆仙绳 太一仙径 独目居士 青霜紫晶穗、暗目珠 晗光琉璃 太一仙径 蟾王 异精筋 寒蟾露*3 太一仙径 如意婆婆 福寿果 还神丹 太一仙径 腹眼仙将 金芒石、玄武甲片 大力丸 太一仙径 无头行者 蓝焰烈云带 龙穴石髓 太一仙径 仙人骑 残牛角 吉祥如意符*2 太一仙径 白狐 雪云毛 疾风符 须臾幻境-酒 千杯不醉 冰魄晶、琼浆玉露 天心葵 须臾幻境-酒 万盅不倒 冰魄晶 通天丸 须臾幻境-酒 神仙灯 紫影瞳 无忧梦铃 须臾幻境-酒 兽面爵 冰魄晶、百花醉仙露 济生散 须臾幻境-财 金光元宝 金芒石 金钱*666 须臾幻境-财 和合如意 碎如意 金钱*999 须臾幻境-财 神仙灯 紫影瞳 无忧梦铃 月牙河谷 啮沙怪 玄武甲片、尖锐臼齿 碧磷砂 月牙河谷 棘刺 万棘针 龙须金藤 月牙河谷 黑蝎王 钩镰刺 坠影含幽 月牙河谷 卷土 封喉羽 醉花荫 暗香 娥女香、百花醉仙露 络灵瑶草 醉花荫 沉霜 百花醉仙露、冰晶醉花蕊、玉露琼浆
四合寒香 醉花荫 金蟾 灵运宝令 醉花荫 流萤 濡润叶、冰晶醉花蕊 迷魂散 狐仙居 花斑蛇 赤蛇涎、青蛇涎、鳞光甲 八味檀香散 狐仙居 火云狐 雪云毛 晗光琉璃 狐仙居 摄魂 脂凝丸 狐仙居 金蟾 朱蛤涎 灵运宝令 炎帝神农洞 火球怪 雷火珠*2 炎帝神农洞 啮岩怪 尖锐臼齿 坠影含幽*2 炎帝神农洞 火魁 金钱*1000 炎帝神农洞 烬枝 还神丹 炎帝神农洞 炽岩 火云鳞 涣神砂 炎帝神农洞 狞狰 狂兽皮 天香续命露 百翎洲 大狂 灵骨突 紫菁玉蓉膏 百翎洲 飞鹰 灵骨突 寒鸦羽 百翎洲 炎羽 灵骨突、火云鳞 玉真散 不周山 吞月猫妖 妖猫邪眼 幻界水晶 不周山 花纹蜘蛛 青幽液 蛊 不周山 食魂 摄魂花 金钱*666 不周山 风行者 软鳞蜕 玄灵碧瑶 不周山 唤雨 晗灵果 放逐渊 大头鬼 绿玉骨 大破天甲散 放逐渊 招魂幡 骷髅鼓 放逐渊 饿死鬼 断魂散魄牙 凝酥软香 放逐渊 鬼卒 暗血凝脂 金钱*1000 封神陵 天禄 五色茸 金钱*1200 封神陵 玄武幻灵 玄武甲片 晗光琉璃*2 封神陵 月羽 蓝焰烈云带 脂凝丸 封神陵 苍角 尖韧角 影月神石 封神陵 昭命 烟月神镜 昆仑琼华派 男弟子甲 六阳剑柄 天香续命露 昆仑琼华派 男弟子乙 六阳剑柄 八味檀香散 昆仑琼华派 女弟子 青玉梭 晗灵果 昆仑琼华派 开明兽 异精筋 烟月神镜*3 昆仑琼华派 离朱 冰魄晶 紫菁玉蓉膏*3 昆仑琼华派 陆吾 涣神砂*3 昆仑琼华派 英招 珍珠蚌壳 天香续命露*2场景名 怪物名 尸块名 偷窃品 石沉溪洞 朱蛤 朱蛤涎 止血草 石沉溪洞 翼手 赤脊骨 止血草 紫云架 松塔 止血草 紫云架 野猴 金钱*100 紫云架 山猪 利刃爪 鼠儿果 紫云架 雾灵 晨甘露 鼠儿果 紫云架 吸血蚊子 血凝精 太平村 钟馗巨汉 金钱*1000 巢湖 雾灵 晨甘露 鼠儿果 巢湖 吸血蚊子 吸血针 血凝精 巢湖 狼 利刃爪、噬金牙 神行丸 巢湖 鳄鱼 鳞光甲、珍珠蚌壳 金蝉蜕 巢湖 风邪兽 止血草*2 柳府 赝月 紫影瞳 鸣风石 柳府 节节高 还魂香 柳府 醉月 娥女香 玉真散 八公山 花脚草蚊 吸血针、滴血翅 蜂王蜜 八公山 豺 利刃爪、噬金牙、狂暴利爪 止血草 八公山 花斑虎 尖锐臼齿、花纹虎皮、狂暴利爪 大力丸 八公山 血灵 索魂绫 玉真散 女萝岩 毒蜘蛛 青幽液 蛊 女萝岩 赤蜘蛛 毒蛛涎 鼠儿果 女萝岩 赤链蛇 软鳞蜕、火云鳞、赤蛇涎、异精筋 毒蜂巢 女萝岩 钩镰蝎 钩镰刺 回生仙饮 女萝岩 褐翼 赤脊骨 止血草*2 女萝岩 丝萝 冰晶醉花蕊、百花醉仙露 天心葵*2 淮南王陵 红纸马 索魂绫 雷火珠 淮南王陵 黑纸马 索魂绫 封咒符 淮南王陵 尸童 绿玉骨、邪灵石 行军丹 淮南王陵 竹叶青 青蛇涎、鳞光甲 射影寒砂 淮南王陵 血灵 索魂绫 玉真散 淮南王陵 腐尸道人 鬼骨火 锁灵环 碗丘山 花斑虎 尖锐臼齿、花纹虎皮、狂暴利爪 大力丸 碗丘山 花脚草蚊 吸血针、滴血翅 蜂王蜜 碗丘山 血灵 索魂绫 玉真散 千佛塔 执杖僧甲 法螺、紫金佛钵 金钱*96 千佛塔 执锤僧甲 紫金佛钵 金钱*69 千佛塔 执杖僧乙 紫金佛钵 金刚咒 千佛塔 执锤僧乙 法螺 五生牯铃 太一仙径 冰蛤 朱蛤涎、珍珠蚌壳 密雨银芒 太一仙径 三头幻人 青霜紫晶穗 捆仙绳 太一仙径 独目居士 青霜紫晶穗、暗目珠 晗光琉璃 太一仙径 蟾王 异精筋 寒蟾露*3 太一仙径 如意婆婆 福寿果 还神丹 太一仙径 腹眼仙将 金芒石、玄武甲片 大力丸 太一仙径 无头行者 蓝焰烈云带 龙穴石髓 太一仙径 仙人骑 残牛角 吉祥如意符*2 太一仙径 白狐 雪云毛 疾风符 须臾幻境-酒 千杯不醉 冰魄晶、琼浆玉露 天心葵 须臾幻境-酒 万盅不倒 冰魄晶 通天丸 须臾幻境-酒 神仙灯 紫影瞳 无忧梦铃 须臾幻境-酒 兽面爵 冰魄晶、百花醉仙露 济生散 须臾幻境-财 金光元宝 金芒石 金钱*666 须臾幻境-财 和合如意 碎如意 金钱*999 须臾幻境-财 神仙灯 紫影瞳 无忧梦铃 月牙河谷 啮沙怪 玄武甲片、尖锐臼齿 碧磷砂 月牙河谷 棘刺 万棘针 龙须金藤 月牙河谷 黑蝎王 钩镰刺 坠影含幽 月牙河谷 卷土 封喉羽 剑林 魁召 菩提凝冰露 剑林 符灵 还神丹 醉花荫 暗香 娥女香、百花醉仙露 络灵瑶草 醉花荫 沉霜 百花醉仙露、冰晶醉花蕊 四合寒香 醉花荫 金蟾 灵运宝令 醉花荫 流萤 濡润叶、冰晶醉花蕊 迷魂散 狐仙居 花斑蛇 赤蛇涎、青蛇涎、鳞光甲 八味檀香散 狐仙居 火云狐 雪云毛 晗光琉璃 狐仙居 摄魂 脂凝丸 狐仙居 金蟾 朱蛤涎 灵运宝令 炎帝神农洞 火球怪 雷火珠*2 炎帝神农洞 啮岩怪 尖锐臼齿 坠影含幽*2 炎帝神农洞 火魁 金钱*1000 炎帝神农洞 烬枝 还神丹 炎帝神农洞 炽岩 火云鳞 涣神砂 炎帝神农洞 狞狰 狂兽皮 天香续命露 百翎洲 大狂 灵骨突 紫菁玉蓉膏 百翎洲 飞鹰 灵骨突 寒鸦羽 百翎洲 炎羽 灵骨突、火云鳞 玉真散 不周山 吞月猫妖 妖猫邪眼 幻界水晶 不周山 花纹蜘蛛 青幽液 蛊 不周山 食魂 摄魂花 金钱*666 不周山 风行者 软鳞蜕 玄灵碧瑶 不周山 唤雨 晗灵果 放逐渊 大头鬼 绿玉骨 大破天甲散 放逐渊 招魂幡 骷髅鼓 放逐渊 饿死鬼 断魂散魄牙 凝酥软香 放逐渊 鬼卒 暗血凝脂 金钱*1000 封神陵 天禄 五色茸 金钱*1200 封神陵 玄武幻灵 玄武甲片 晗光琉璃*2 封神陵 月羽 蓝焰烈云带 脂凝丸 封神陵 苍角 尖韧角 影月神石 封神陵 昭命 烟月神镜 幻暝界外围 瞳寂 夜魅灵石*2 夜魅灵石 幻暝界外围 瞳幽 幽梦棱晶*2 幽梦棱晶 幻暝界外围 归邪 绮梦魔珠*2 绮梦魔珠 幻暝界外围 元越 六阳剑柄 扶摇仙果 幻暝界外围 明召 天香续命露*2 幻暝界外围 虚凉 天仙玉露*2 幻暝界外围 明戍 紫菁玉蓉膏*4 幻暝界外围 明青 金钱*5000 幻暝界外围 入门男弟子甲 金钱*1200 幻暝界外围 入门男弟子乙 金钱*800 幻暝界外围 入门女弟子 四合寒香 昆仑琼华派 男弟子甲 六阳剑柄 天香续命露 昆仑琼华派 男弟子乙 六阳剑柄 八味檀香散 昆仑琼华派 女弟子 青玉梭 晗灵果 昆仑琼华派 开明兽 异精筋 烟月神镜*3 昆仑琼华派 离朱 冰魄晶 紫菁玉蓉膏*3 昆仑琼华派 陆吾 涣神砂*3 昆仑琼华派 英招 珍珠蚌壳 天香续命露*2
参考资料:
凮殘あ淩度ツ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5条回答
仙剑奇侠传4全攻略·部分怪物掉落物品以及偷窃物品地点
掉落物品 偷窃可得物品石沉溪洞 朱蛤 朱蛤涎 止血草石沉溪洞 翼手 赤脊骨 止血草紫云架
止血草紫云架
金钱*100紫云架
山猪 利刃爪 鼠儿果紫云架
雾灵 晨甘露 鼠儿果紫云架
血凝精太平村
金钱*1000巢湖
雾灵 晨甘露 鼠儿果巢湖
吸血蚊子 吸血针 血凝精巢湖
狼 利刃爪、噬金牙 神行丸巢湖
鳄鱼 鳞光甲、珍珠蚌壳 金蝉蜕巢湖
止血草*2柳府
赝月 紫影瞳 鸣风石柳府
还魂香柳府
醉月 娥女香 玉真散八公山
花脚草蚊 吸血针、滴血翅 蜂王蜜八公山
豺 利刃爪、噬金牙、狂暴利爪 止血草八公山
花斑虎 尖锐臼齿、花纹虎皮、狂暴利爪 大力丸八公山
血灵 索魂绫 玉真散女萝岩
毒蜘蛛 青幽液 蛊女萝岩
赤蜘蛛 毒蛛涎 鼠儿果女萝岩
赤链蛇 软鳞蜕、火云鳞、赤蛇涎、异精筋 毒蜂巢女萝岩
钩镰蝎 钩镰刺 回生仙饮女萝岩
褐翼 赤脊骨 止血草*2女萝岩
丝萝 冰晶醉花蕊、百花醉仙露 天心葵*2千佛塔
执杖僧甲 法螺、紫金佛钵 金钱*96千佛塔
执锤僧甲 紫金佛钵 金钱*69千佛塔
执杖僧乙 紫金佛钵 金刚咒千佛塔
执锤僧乙 法螺 五生牯铃淮南王陵 红纸马 索魂绫 雷火珠淮南王陵 黑纸马 索魂绫 封咒符淮南王陵 尸童 绿玉骨、邪灵石 行军丹淮南王陵 竹叶青 青蛇涎、鳞光甲 射影寒砂淮南王陵 血灵 索魂绫 玉真散淮南王陵 腐尸道人 鬼骨火 锁灵环碗丘山
花斑虎 尖锐臼齿、花纹虎皮、狂暴利爪 大力丸碗丘山
花脚草蚊 吸血针、滴血翅 蜂王蜜碗丘山
血灵 索魂绫 玉真散太一仙径 冰蛤 朱蛤涎、珍珠蚌壳 密雨银芒太一仙径 三头幻人 青霜紫晶穗 捆仙绳太一仙径 独目居士 青霜紫晶穗、暗目珠 晗光琉璃太一仙径 蟾王 异精筋 寒蟾露*3太一仙径 如意婆婆 福寿果 还神丹太一仙径 腹眼仙将 金芒石、玄武甲片 大力丸太一仙径 无头行者 蓝焰烈云带 龙穴石髓太一仙径 仙人骑 残牛角 吉祥如意符*2太一仙径 白狐 雪云毛 疾风符须臾幻境-酒 千杯不醉 冰魄晶、琼浆玉露 天心葵须臾幻境-酒 万盅不倒 冰魄晶 通天丸须臾幻境-酒 神仙灯 紫影瞳 无忧梦铃须臾幻境-酒 兽面爵 冰魄晶、百花醉仙露 济生散须臾幻境-财 金光元宝 金芒石 金钱*666须臾幻境-财 和合如意 碎如意 金钱*999须臾幻境-财 神仙灯 紫影瞳 无忧梦铃月牙河谷 啮沙怪 玄武甲片、尖锐臼齿 碧磷砂月牙河谷 棘刺 万棘针 龙须金藤月牙河谷 黑蝎王 钩镰刺 坠影含幽月牙河谷 卷土
封喉羽醉花荫
暗香 娥女香、百花醉仙露 络灵瑶草醉花荫
沉霜 百花醉仙露、冰晶醉花蕊 四合寒香醉花荫
灵运宝令醉花荫
流萤 濡润叶、冰晶醉花蕊 迷魂散狐仙居
花斑蛇 赤蛇涎、青蛇涎、鳞光甲 八味檀香散狐仙居
火云狐 雪云毛 晗光琉璃狐仙居
脂凝丸狐仙居
金蟾 朱蛤涎 灵运宝令炎帝神农洞 火球怪
雷火珠*2炎帝神农洞 啮岩怪 尖锐臼齿 坠影含幽*2炎帝神农洞 火魁
金钱*1000炎帝神农洞 烬枝
还神丹炎帝神农洞 炽岩 火云鳞 涣神砂炎帝神农洞 狞狰 狂兽皮 天香续命露百翎洲
大狂 灵骨突 紫菁玉蓉膏百翎洲
飞鹰 灵骨突 寒鸦羽百翎洲
炎羽 灵骨突、火云鳞 玉真散不周山
吞月猫妖 妖猫邪眼 幻界水晶不周山
花纹蜘蛛 青幽液 蛊不周山
食魂 摄魂花 金钱*666不周山
风行者 软鳞蜕 玄灵碧瑶不周山
晗灵果放逐渊
大头鬼 绿玉骨 大破天甲散放逐渊
骷髅鼓放逐渊
饿死鬼 断魂散魄牙 凝酥软香放逐渊
鬼卒 暗血凝脂 金钱*1000封神陵
天禄 五色茸 金钱*1200封神陵
玄武幻灵 玄武甲片 晗光琉璃*2封神陵
月羽 蓝焰烈云带 脂凝丸封神陵
苍角 尖韧角 影月神石封神陵
烟月神镜昆仑琼华派 男弟子甲 六阳剑柄 天香续命露昆仑琼华派 男弟子乙 六阳剑柄 八味檀香散昆仑琼华派 女弟子 青玉梭 晗灵果昆仑琼华派 开明兽 异精筋 烟月神镜*3昆仑琼华派 离朱 冰魄晶 紫菁玉蓉膏*3昆仑琼华派 陆吾
涣神砂*3昆仑琼华派 英招 珍珠蚌壳 天香续命露*2
楼主官方论坛上也不会有你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玩仙剑4已经是很久前的事情了。很多都不记得。好像每次偷的时候都只是得药·少量怪会得石头PS·怪死后掉什么东西就能偷到什么·
我记得我下的文件里有一本攻略,里面不但有lz所说,还有迷宫走法,各种支线剧情,铸造攻略,人物手绘等等
仙4物品比较多,其实你只需要针对一些必须要的注灵材料,查一下在那么场景什么怪身上掉就行了,基本上这样的怪不超过7 8种,留意下不错过就行,有的场景无法第2次进入。比如说眠眠,封免,水咒,生命守护等等
仙剑奇侠传4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水木-燕赵之风·河北-|燕赵文化志| 第八章 园林、桥梁
主题文章列表
下一页&共1页&
|燕赵文化志| 第八章 园林、桥梁
发信人:&yaclear&(清一),&信区:&Hebei
标&&题:&|燕赵文化志|&第八章&园林、桥梁
发信站:&水木社区&(Thu&May&11&21:50:18&2006),&站内
第八章&&园林、桥梁
  燕赵大地古典园林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史籍资料上看可追溯到公元前十三世纪的商周。《史记·殷本纪》载:商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之苑,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乐戏于沙丘。”文中提到的沙丘苑台(今河北广宗县大平台)就是供帝王后妃“乐戏”的一座园林。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及其子在公元前295年曾游居沙丘,并发生了沙丘宫变。秦始皇吞并六国,一统天下,于公元前210年东巡回返也病逝于沙丘平台,说明至少在秦时沙丘苑台还相当繁盛。古人模山建台不仅有娱乐目的,也表示了对山岳的崇拜,象征着一种不可企及的权势和力量。故尔,随周王室衰微,诸侯各霸一方,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建台设囿之风极盛,如楚庄王筑层台,吴王夫差筑姑苏台、赵武灵王筑丛台等。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随后是汉代秦而兴,秦汉实现大一统,宫苑之盛也空前未有。汉末魏晋时代,魏王曹操在邺都建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高耸凌空,气势宏伟。魏晋还是士人园林得到发展的时期,并以诗情画意般的格调和情韵影响到皇家园林的景观设计。唐宋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阶段,不仅皇家园林,而且地方州郡园林也有显著发展,如正定的潭园、定州的众春园等,皆名冠北方。
  中国造园的一系列手法在唐宋时已逐渐发展成熟,园林景观体系也更加完美。魏晋以后,尤其唐宋,造园者刻意追求园林与大自然相融合而形成的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征之一,发展到明清更是如此。
  自元至明清,三朝的全国性政治、文化中心都在北京。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已步入末期,但以北京的自然条件与几千年来古典园林建筑的丰富经验相结合,创造出了代表最高艺术成就的京都皇家园林,在燕赵大地再度出现园林艺术的繁盛局面。
  桥,“水梁也”。原始的桥梁以石块或树干搁置河道上以便通行。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豫让桥在燕赵大地最为著名,有清光绪碑石立于遗址(今河北邢台市北郊)。魏晋时代,邺都城内有天宝桥横跨漳渠,水自桥下东流入湟水。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军事斗争的需要,各式各样的桥梁纵横在河道湖池之上,造桥的科学性和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建于隋代的赵州大石拱桥——安济桥就具有创新特点和重大的技术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桥梁史上都有典型意义。唐宋辽金时期,以卢沟桥在中外负有盛名,有关“斩龙剑”的神化传说都具有科学的内涵。明清间的桥梁更为多见,举凡邯郸“学步桥”、保定“伍仁桥”、沧州的“杜林桥”、衡水的“衡水石桥”等,虽已历经数百年,但至今神韵犹在。
&&&&见载和流传至今的古园林、桥梁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
第一节 明清以前著名的园林
  一、武灵丛台
  沙丘苑台已无迹可寻,而春秋战国时代的武灵丛台至今有遗迹可考。《汉书·高后纪》载,高后元年(前187年)“夏五月丙申,赵王宫丛台灾”。这是丛台之名最早的记载。唐颜师古注曰:“连聚非一,故名丛台,盖六国时赵王故台也。”又据《水经注》:“(牛首水)又东迳丛台南,六国时赵王之台也。”丛台上原建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规模宏大,似人间奇观:“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壮丽奇特,名扬列国。世传丛台建于赵武灵王,故习称武灵丛台,时为观看军事操练和歌舞娱乐的地方,正所谓“台上弦歌醉美人,台下橐鞬跃武士”。台址在河北省邯郸市区东北,沁河南畔,现仅存一台,高26米。
  赵国原是列国中的弱国,赵武灵王即位后,下令变服,教民骑射,以30年的武功而取胡地灭中山,开拓疆域,消除边患,完成了先世未竟事业。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强国的经远之策,丛台就是赵国革新图强的历史见证。古今凭吊者,无不追慕英雄本人及其业绩。
  汉代,丛台是汉之赵国的景物,其历史意义远非当初,主要供游乐而已。东汉初年,以战争为直接原因,邯郸城开始衰落了,丛台也逐渐荒芜湮没,昔日之胜迹已多不存在。唐代诗人岑参诗曰:“客从长安来,驰马邯郸道;伤心丛台下,一旦生蔓草。”李白《照眉池》诗也有“回首丛台尽荆棘”的描述。不过,一直到宋金时期,台上仍有残破的亭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武灵丛台遭到过无数次天灾人祸的破坏,到明清时有过大规模的修复,但已非原貌。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据胜亭于台上,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于台上建行宫,道光十年(1830年)大地震严重破坏了丛台建筑,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进行重修。丛台中间夯土筑城,外包青砖,高26米,东西长59米,南北宽22米,台前两侧有砖道,直通台顶。其上有明建据胜亭,门额上书“武灵丛台”四个大字,远眺丛台全景仍有威武雄壮之感。
  二、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
  曹操是三国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初入仕,志本不广,“欲为一郡守”而已,但在东汉末的纷争兼并局势中,却成了割据的群雄之一。他戎马半生,以政治家的广阔胸襟、卓越的军事才干,击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中国的基础。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称魏王,都邺。此时,曹操踌躇满志,不可一世。
  邺作为王业本基,城建巍峨壮观,精舍飞翠,高楼连云。建安十五年(210年)作铜雀台,建安十八年(213年)在铜雀台南作金虎台,次年又筑北台,曰冰井台。左思《魏都赋》曰:“三台列峙而峥嵘也。”《水经注》载,邺城西北有三台,皆因城之基,巍然崇举,其高若山。铜雀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屋顶“云雀踢甍而矫首,壮翼擒于青霄”。金虎台高八丈,冰井台亦高八丈,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炭,又有粟窖及盐,以防不测。三台中,以铜雀台为最,台高“拟华山之削成”,其雄伟高峻之势象征了魏王的气魄和权势。曹操雅好文学,自己也曾写过《登台赋》借以抒发情怀。东汉末出现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阮禹、徐幹、陈琳、应玚)为核心作家的建安文学,他们开创了一个诗歌的辉煌时代,其特点之一就是慷慨激昂地唱出了建立统一局面的理想,怀抱壮志,希望作出一番事业。曹操的《短歌行》是英雄为自己事业的慷慨悲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现了曹操广阔的政治胸襟。《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唱出了他建功立业的信心。曹操筑三台、写《登台赋》都是他宏伟气魄、壮志雄心的艺术体现。从艺术风格上看,三台的外形虽有高下之分,但错落有致,整体布局呈“山”字形,铜雀台居中,原高十丈,南北两侧的金虎台、冰井台各八丈,给人以平稳、对应的和谐之感,说明设计者对多座单体建筑群在位置、高度的组合关系方面都有完美的艺术追求。
  三台曹操始修,以后北朝列国,如后赵、燕、北魏、北齐等都重修过。后赵石虎将铜雀台又增高二丈,立一屋,连栋接檐,于屋上又起五层楼,高十五丈,于楼巅作铜雀,舒翼若飞,整个铜雀台去地二十七丈。石虎是一个暴虐荒淫的统治者,他大修宫苑、圈占猎场,激起了人民的义愤,加速了自己的灭亡。北周大象二年(380年)北周灭齐,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讨杨坚,兵败。杨坚火毁邺城,三台也随之成为荒基零础、蔓草弥望的一片废墟。
  三、潭 园
  宋人沈括说:“镇阳池苑之胜冠于诸镇。”(《梦溪笔谈》卷二四)镇阳即真定府(今河北正定),池苑即府署后的潭园,又称北潭或海子园。
  潭园的发展有很长的历史。清光绪《正定县志》记载:“正定潭园之胜自唐已著,历五代至宋时屡见名人题咏,……其胜况可概见。”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王镕承百年之祖业,袭成德军(今河北正定)节度使。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晋王李克用发兵来攻,时幽州李匡威率兵相救,击退了晋兵。不料,幽州兵变,李匡威反失故地。王镕为报援救之恩,遂大兴土木,修筑亭馆于潭园,事之如父。公元960年,北宋建国,为统一北方,攻辽、灭北汉,宋太祖、宋太宗先后率重兵赴真定驻跸潭园,潭园改为帝王行宫,其繁盛也自然胜过唐时。
  宋吕颐浩《燕魏杂记》载:“潭园围九里,古木参天,台沼相望。”园内景观以水体为主,池中“碧水潾潾”,水中荷花开、水鸟鸣,呈现天然图画。潭水丰沛还可泛舟,真定民俗每年三月十八日为行乐日,欧阳修曾目睹“浪遶春潭逐彩舟”的热闹场面。宋天历四年(1044年),欧阳修任河北转运按察使,因此他的题咏也较多。繁花满园是潭园又一景观,欧阳修《寄田元均》诗云:“莫忘镇阳遗爱在,北潭桃李正絪缊。”《留题镇阳潭园》云:“……北园潭上花,安问谁所植,春风无先后,烂熳争红白……。”司马光《答李密学诗》曰:“遥知潭上酌,多少插花人。”万紫千红的花卉引得蜂蝶成团,鸟语花香,给潭园增色不少。“古木参天”是潭园植物景观的又一特征,苍劲、挺秀的松、柏经寒不凋。潭园之盛引来宋代名士欧阳修、司马光、沈括等游赏、歌咏,留下了不少诗文佳作。真定是唐宋时代的名藩大郡,特别在北宋时期,工商、文化都较前发达,盛产丝织名品鹿胎、透背,宋廷在此特设场院。真定又是南北百货交易之所,年商税3.9万贯,在全宋也屈指可数。真定隆兴寺有铜铸大悲菩萨高达22米,又是佛教文化胜地。潭园园林艺术之兴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真定府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也是真定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1153年(金贞元元年)金朝海陵王为修筑中都(今北京市)宫城,命“取真定潭园林木”,致使“大木千章根株断”,百年古木被滥伐,一座以水景、古木、花卉见长的园林横遭罹难,从此潭园风景日渐萧条,“数百年来成寂寞,一泓寒碧漾清波”。
  四、莲花池
  位于保定市区的莲花池以独特的风格著称于世,有“小西湖”之誉。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保州都元帅张柔大兴园池,在唐代临漪亭的基础上辟为张氏园林,初名雪香园,后因园内池水盈盈,荷莲满塘,改名莲花池。张柔为蒙古南下中原屡建奇功,“名震河朔”,被封为忠武王。以后明清两代,莲花池又作行宫,终成畿南一座帝王园林。
  莲花池以水景为主,池中有“水心亭”,其他桥楼台榭皆环池而建,总面积2.4万多平方米,其中水面占7900平方米。水心亭原名临漪亭,高12米,亭西南有苑虹桥,西北有五孔桥,两桥衔亭接岸。池水分南北二塘,中以藻咏厅(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赋,故名)为界,两塘之间有白玉三孔石拱桥横跨其上,桥体小巧玲珑,拱顶雕饕餮纹兽头,两侧栏板浮雕荷中净瓶,是一处完美的艺术小品。池岸多翠柏青松垂柳,池中遍植红白莲荷,其间有游鱼戏水,“燕蹴漪纹”,景象如诗似画。
  园内建筑如楼亭轩榭起伏多姿,风景清胜。造园者把诗文、书法艺术融汇于园林,以追求格调清雅的情韵。莲池的书法艺术主要集中在高芬轩后面的碑刻长廊,是清代所建景观,全部82方嵌砌在墙壁上,有晋代书圣王羲之、唐代草圣怀素与颜真卿、宋代米芾、明代王阳明与董其昌等人杰作,也有清康熙、乾隆两帝的御题。书法内容包括《莲池十二咏》、《蜀山调歌》、《罗汉赞》、《客座私祝碑》等。书法与园林相映生辉,是莲花池的又一艺术特色。
&&&&保州自古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到了元代,张柔不仅马上惯战,而且尽力于文治,自为保州都元帅,使之“楼观相望,陂池映带若图画,遂为燕南一大都会”(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保州文化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莲花池的艺术风格与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雕刻艺术有密切关系,造园者运用这些艺术形式突出园林主题,渲染气氛,创造出特定的意境。园中的匾额、楹联引人触景生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成为北方不可多得的园林名胜。
第二节 清代北京皇家园林
  北京园林历史悠久,而建造皇家园林则始于辽朝。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升幽州为南京,作陪都,长春宫、内果园、延芳淀就是皇室游乐之所。金元两朝人工造园明显增多,如玉泉山、香山、琼华岛、大宁宫,都是供帝王登山玩水的园林名胜。明清两朝的皇家园林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达到鼎盛时期。
  一、颐和园
  全国著名的古典园林——颐和园坐落在距北京市区10公里的西北郊,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典园林,它以鲜明的风格特征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一)园史述略
  自然条件是建园的基础。北京西北郊有山有水,京西蜿蜒的群山有一支余脉,辽金时称金山,元时改称瓮山,山下多股泉水汇集成湖,名瓮山湖,因位于京西,明时又称“西湖”。环湖十里,盛夏之月,堤柳丛翠,中隐村落,稻田千顷,群蛙乱鸣,一派江南农家气象。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首先吸引了金元皇帝常来游赏,陆续建了多座行宫和寺庙,如护圣寺,寺前有三台,就是金元君主看花钓鱼、游乐更衣之处,寺极壮丽,还有金元御制的碑刻。明朝宣宗、武宗两帝也曾在此修亭、建寺,如望湖亭、园静寺等,于是有了当时的“西湖十景”。清朝定鼎之后,特别“康乾盛世”时期,京西皇家园林获得了大发展,经改建、扩建和新建,有了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清漪园这些相互联属的皇家园林。
  1.乾隆时期的清漪园
  清漪园是颐和园的前身。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为祝贺母后钮钴禄氏60大寿,将瓮山改名万寿山,修建了大报恩延寿寺,西湖经疏竣改名昆明湖。新建中的一座园林名清漪园,从乾隆十四年(1749年)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历时15年时间建成的清漪园是仿照江南风光景色而建,既有雍荣华贵的宏大气魄,又有清雅俊逸的情趣。
  清漪园建成后,经嘉庆、道光两帝,到咸丰皇帝时遭到严重破坏,中历百年。咸丰十年(1860年)九月,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侵入北京后大肆焚掠,“三山五园”变成了一片焦土。清漪园残存的只有铜亭、石舫、多宝琉璃佛塔等难以焚毁的几处建筑。劫后的悲凉情景有诗描述曰:“玉泉悲咽昆明塞,唯有铜犀守荆棘。青芝岫里狐夜啼,绣绮桥下鱼空泣。”
  2.光绪时期重建改名颐和园
  逃往热河避难的咸丰皇帝于1861年病死,年仅6岁的同治帝即位,其生母就是咸丰帝的妃子叶赫那拉氏,以后冠以徽号,尊称“慈禧太后”。同治及其后继者光绪两帝在位47年间,皆由她垂帘听政,把清朝大权独揽在手,干尽了误国误民的坏事。她生活腐化,穷奢极欲,为了个人颐养游乐,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以皇帝名义下令修复清漪园,并改名为“颐和园”,含有归政后“颐养太和”之意,实际是欺世盗名。巨额的建筑经费主要靠为强兵而设的海军军费,梁启超说,慈禧“只知有一园(颐和园),而不知有国”(《戊戌政变记》)。直到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马关条约》签定,清政府割地又赔款,民族危亡加剧,引起了变法图强的政治运动,海军衙门随之撤销,颐和园的建筑才被迫停止。
  颐和园不仅是慈禧太后居住行乐之所,年年二月来园,十月回宫,游山逛水,看戏听曲,而且军国政要之事几乎都由她在这里决策。1900年8月,英、德、俄、美、日、法、意、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往西安仓皇逃命,而颐和园却遭到了肆意抢掠和践踏。1901年慈禧回到了北京,又动用巨款重新修复残破不堪的颐和园。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于同年同月病死,颐和园的修建也就停止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一场革命也结束了颐和园作为独家帝王园林的历史。
  (二)园林主要景区景点
  1.东宫门区
  东宫门是颐和园正门,进门后有一片富丽堂皇的宫殿,这是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区域。
  (1)仁寿殿 东宫门漆朱红色,上嵌以金黄色的门钉,檐下有光绪皇帝手书的“颐和园”大匾额。进入宫门通过仁寿门就是仁寿殿庭院,殿前有铜龙、铜凤、铜麒麟、太湖石和延年井,既有皇城大殿的肃穆气氛,又不显呆板。仁寿殿是光绪和慈禧坐朝听政的大殿,仿清漪园的勤政殿,七楹,名“仁寿”是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殿内有光绪皇帝御用的宝座、龙案,以及屏风、鼎炉、鹤灯、掌扇等帝王仪仗之物。紫檀木制作的屏风上雕有龙纹,还有226个写法各异的“寿”字。
  (2)玉澜堂和乐寿堂 由仁寿殿南侧西行到达玉澜堂,正殿坐北朝南,是光绪皇帝的住所。维新变法失败后,慈禧曾在此囚禁过光绪,殿内有宝座、御案、香几等陈设。
  玉澜堂后有宜芸馆,馆西北是乐寿堂,为慈禧的寝室,晚年多在这里度过。乐寿堂内的陈设豪华,除宝座、御案、掌扇外,有名贵的瓷器、漆器,剔透玲珑的玉雕、牙雕,珠光宝气,多姿多彩。乐寿堂在园中的位置也最优,正门外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距仁寿殿不远,西可接长廊,问政、游乐皆便。堂前有石屏,色青而润,原石出在房山,“长三丈、广七尺”,乾隆皇帝令人运至清漪园,置于乐寿堂前,并御题“青芝岫”三字,象征皇基永固。
  (3)戏楼和长廊 仁寿殿北是德和园,专为慈禧看戏而设,由大戏楼、扮戏楼、颐乐殿、看戏廊联属组成,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戏楼。戏台高21米,宽17米,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都有活动地板,即所谓“天井”、“地井”,角色可从天而降,也可破地而出,表演生动。
  慈禧太后喜好京剧,如痴如醉,清末著名表演艺术家谭鑫培、杨小楼等都屡屡在此登台献艺。逢年过节好戏连台,园内锣鼓喧天,异常热闹。颐乐殿是慈禧看戏处,陈设同乐寿堂一般豪华,正中宝座叫金漆珐琅百鸟朝凤宝座,由玉石镶嵌的四季花鸟大插瓶也显得格外精巧,象征四季的牡丹、荷花、菊花、梅花鲜艳夺目。
  长廊位于乐寿堂西,通过“邀月门”即可到达。全长728米,共合273间,横枋上有风景、历史故事、神话、戏曲绘画546幅,复加其他陪衬的花卉、虫鸟写意画共计8000多幅,长廊就是画廊,也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美如七彩长虹,状如蜿蜒溪水,顺廊可直通石舫,在颐和园景观中起到了沟通山水、连缀景点的纽带作用。
  2.万寿山阳坡制高点风景区
  万寿山阳坡有一组上下一字排开的阁楼殿宇,它们从临湖的“云辉玉宇”牌楼依次向上是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到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一条全园的中轴线,其中以佛香阁为主景。这组体态高大凌空的阁楼殿堂勾勒出整座园林的天际线。
  (1)排云殿 殿前排云门门阔五间,两侧有铜狮一对和排衙石12块。进门入排云殿,原址是清漪园的大报恩延寿寺,是乾隆帝为母祝寿所建,慈禧也将排云殿作为接受皇帝、群臣祝贺生日的地方。晋郭璞游仙诗中有“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的诗句,殿名“排云”出于此,取其吉祥之意。
  (2)佛香阁 清漪园旧有佛香阁,原意筑9层,到8层时停建,后毁于英法联军,光绪时期重建。位于大报恩延寿寺后,三层、四重檐、八面形的佛香阁建在一座高达60米的台基上,阁高又达41米,气势雄伟。在阁西有铜亭一座,这是清漪园旧有建筑,原名宝云阁,“范铜为宇”,独具特色。
  (3)智慧海 颐和园最高处建筑物是智慧海,其特点在于无一根木料,全用彩色琉璃砖瓦构筑,故又称无梁殿,这是一个匠心独具的伟大创造。殿外壁在乾隆时期原雕有上千尊佛像,后毁于英法联军。殿前还耸立琉璃牌坊一座,额上刻有佛家偈语。
  3.后山后湖风景区
  自智慧海而下进入清静幽辟的后山区,与山前景观不同。主要建筑在清漪园时是位于后山中央的“须弥灵境”,一组藏式喇嘛庙,以及四大部洲,即南赡部洲、东圣部身洲、西牛贺洲、北拘卢洲。按佛教神话,“须弥山”是宇宙世界的中心,位于大海中央,神仙所居,海中布列的四大洲是一般人类所居之处。这组宗教建筑在咸丰十年(1860年)时被毁,光绪年间又重修。后山东部的多宝琉璃塔也是比较突出的建筑,由五色琉璃合成,八面七层,黄碧彩翠,不施寸木,黄金为顶,玉石为台,千佛瑞相,一一具足,乾隆皇帝曾作御制万寿山多宝佛塔颂。
  后山有苏州街又称买卖街,设在后湖俗称苏州河两岸,仿江南水乡风光。岸边“略仿市廛景物”,店铺鳞次栉比,有茶楼绸布、古玩、糕点、金银首饰诸店数十家。
  位于后湖的东端有被称为“园中之园”的谐趣园,原名“惠山园”,乾隆十六年(1751年)仿建无锡寄畅园,毁于英法联军,光绪时重建。园内一潭碧水,环湖一组低平线条柔缓的建筑,有用游廊连缀起来的十三座楼台亭榭,竹影拂栏,廊壁漏窗,一派浓郁的江南景色。进入园内一院清静,仿佛踏进另一个园林世界。园名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的含意。
  4.昆明湖风景区
  昆明湖水面达二百公顷之广,湖中有堤、岛、桥、亭,湖水碧波荡漾,景色如画。
  (1)西堤 在昆明湖西面有一道南北向长堤,仿杭州苏堤而建,堤上架有造型各异的6座桥,依次为柳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界湖桥。其中以玉带桥最著名,通体洁白,半弧形桥身与水中倒影相连恰似玉带,远看又如一颗水上明珠。长堤上绿柳成行,像珠帘丝垂的走廊。
  靠近西堤北端的湖面上有一座汉白玉雕造的石舫,清漪园旧物,也是观赏湖光山色的地方,乾隆御制石舫记曰:“余之石舫,盖筑之昆明湖中,不依汀傍岸,虽无九成之规,而有一帆之慨。弥近烟云之赏,回远风浪之马敬……。”(于敏中:《日下旧闻考·清漪园》)重修颐和园时于船台上加盖西洋式阁楼两层,慈禧称之为“清晏舫”,表江山太平之意。
  (2)东堤 与昆明湖西堤遥遥相对的是石砌东堤。乾隆时期,畅春园西接昆明湖,可泛舟相通。后因昆明湖向东扩展,畅春园西堤即“兰芝堤”就变成了昆明湖东堤,乾隆有诗曰:“西堤此日是东堤”即指此,诗句刻在东堤昆仑石上。昆明湖东水面有龙王岛,十七孔白石虹桥把岛与东堤连接起来,长150米,宽8米,两侧石栏上雕有石狮数百,姿态各异,仿卢沟桥而建。
  十七孔桥东端有廓如亭,亭北有铜牛,清漪园旧有之物,传说可镇水患。乾隆帝的《金牛铭》铸在牛背上,其文略曰:“夏禹治水,铁牛传颂。义重安澜,后人景从。……蛟龙远避,……潴流万顷。金写神牛,用镇悠水。”(于敏中:《日下旧闻考·清漪园》)铜牛静卧在石座上,远眺湖面,昂首竖耳,体态矫健。
  颐和园是北京三山五园中唯一幸存的一处完整园林,从总体布局到各景区景点,都代表了清代皇家园林的艺术成就。
  (三)颐和园的艺术特色
  颐和园的建筑继承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和造园手法,突出体现了京都皇家园林的独特风格。这里的每一处景观都会引起人们的历史联想,记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1.园林整体布局是山水相间而又以水体为基调,以水取胜。充分利用自然川、泉,丰富园林的水景观,并使水景与众多的建筑相融合、相映衬,是我国园林艺术的一个传统。颐和园面积4350亩,其中水面积占3/4,造园者以水面为主设计整体布局,颐和园前身取名“清漪园”就是取其清波满园的意思。(罗哲文:《颐和园—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珍贵遗产》,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
  考察颐和园内的主要建筑和风景点,如佛香阁、乐寿堂都面临湖水,或是俯览湖水。同时,许多建筑如知春亭、玉带桥、西堤、东湖岛等,又无不借助湖光波影创造出优美的景观。
  在广阔的昆明湖北岸,耸立着翠屏般的万寿山,高达60米。颐和园虽然以水体为主,但湖山结合,浑然一体,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镜子,山临水,水映山,山水相融合,广阔无际。
  2.以传统的造园手法,创造出诗情画意般的境界。将诗、画与园林建筑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如在画中”的境界,这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园林文化的特色。
  对比鲜明。在颐和园中,既有金碧辉煌的前山,又有风景幽静的后山;既有宫殿密集的东宫门区,又有景物旷野的西堤区;既有湖面平远的昆明湖景区,又有突兀高远的万寿山景区。颐和园内处处有开阖转换,给人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借景映衬。将园外景物借入园中,使有限的园林景观融入到广阔的空间中去,这种意境的感受全靠造园的艺术技巧。从高高的佛香阁远望湖区,园外层层远山和玉泉山宝塔都可纳入视野,使人产生园林景观已融入宇宙的意趣。
  集景模写。中国造园艺术讲究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既有了自然的湖山之胜,还需要人工造景来相互映衬。乾隆皇帝曾数次南巡,爱慕江南的风光景色,因此兴建清漪园时,将全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南的名胜建筑仿造在园内,如后湖的苏州街,虽人工所造,但宛如江南水乡。其他如西堤仿苏堤、十七孔桥仿卢沟桥等等无不是集景模写的佳作。
  穿插串联。让分散的园林景观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离不开穿插串联的造园手法。颐和园沿前山湖岸的长廊,蜿蜒迤逦,从邀月门到石舫岸边的石丈亭,全长728米,将前山的多处景观连接在一起,并衔接了山水之隔,使分散的数百处建筑没有杂乱无章之感。而且长廊本身也像一条环绕昆明湖北岸的七彩锦带,又自成一个景观。长廊之外,是广阔的湖面,山湖相映,上下天光,一派诗情画意。
  颐和园的造园手法决不止于此,它如向背、开阖、争避、隐显等手法皆得体现,大至风景区,小至山石花木等景点,其安排设计都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中轴对称,殿宇辉煌,充满帝王之气。北京自金元以至明清作为帝王之都已有近800年的历史,西郊诸园几乎与帝都有同样长的历史,它们的规划设计、建筑、色彩、气度都是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
  历来京都、皇城的整个规划都以对称、整齐为基本原则,宫宇、坛庙及主要官署都位于南北中轴线上及其两侧,线两边划分若干棋盘区。颐和园的园林建筑在前山区充分体现出中轴线的规划态势。前山是全园的建筑中心,这座建筑群,高阁凌空,殿宇辉煌,自山顶智慧海而下是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以达湖岸,构成一条鲜明的中轴线。在两翼,安排了一些起到烘托作用的建筑,佛香阁东侧下方有《万寿山昆明湖碑》和一组宗教殿宇,佛香阁西侧下方有一组建筑,即五方阁。从更大范围上看,前山的东西两面随山势上下还有许多景点建筑,东边有养云轩等,西边有画中游等。颐和园中轴线不只一条,在其他小建筑群内也各有对称的布局。建造具有轴线的殿宇和厅院是帝王权力在皇家苑囿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居于中轴线的排云殿建在宗教性建筑——佛香阁之下,也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君权神授”的思想。
  清代皇家园林全都有帝王处理政务的宫殿,清漪园中有勤政殿,颐和园有仁寿殿,相当于皇城中的金銮宝殿,是皇帝行使权力的地方,尤其慈禧太后的颐和园更是如此,因而进东宫门是一片富丽庄严、金碧交辉的宫殿式建筑群,殿阁斗拱累累,雕梁画栋。殿内设计也是照宫中帝王规格气派。庭院景物虽有山石花木点缀,但仍呈现出凝重、肃穆、森严的气氛。
  颐和园这座精美的皇家园林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优美传统,作为京都皇家园林,它又代表了全国园林文化的最高成就。
  二、圆明园
  位于北京西郊海淀东北的圆明园是清朝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营建时间长达150年之久,被誉为“万园之园”,是中国造园史上不朽的杰作。
  (一)建园始末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最初是赐给胤禛(即清世宗雍正皇帝)的花园。建园时,因高就势,傍山依水,相度地宜,构造亭柳,得天然之趣。由于水丰地肥,园内“槛花堤树,不灌溉而滋荣;巢鸟池鱼,乐飞潜而自集”,康熙赐以园额曰:“圆明”。雍正的《圆明园记》说明了圆明二字的寓意:“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即恪守圆通中庸、英明远见之意。
  经过雍正、乾隆两朝大事营建,全园景观都已完成。到嘉庆时代,清朝国势已明显呈现衰落,圆明园的豪华掩盖不住国家虚弱的本质。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大肆抢劫园中珍宝,10月18日士兵四处纵火,全园焚尽,火势达三昼夜犹不绝。同治帝即位,先期作过小规模修复,但内务府财源枯竭,重建已力所不及,同治十三年(1874年)下诏所有圆明园一切工程停止。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据北京,同治、光绪两帝修葺过的少数建筑亦荡然无存。宣统末年,在圆明园废址上,已是麦垅相望,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只保留一些山形地貌和少量建筑石雕残迹供人凭吊。
  (二)圆明园的布局和景物
  圆明园由三座相邻的园林连属组成,最大的是圆明园,园东是长春园,东南是万春园,大致成品字形,虽各有宫墙圈绕,但水系相通,又是难以分割的整体。园内山水呼应,林径曲折萦回,建筑错落起伏,规模宏大,景致俊秀。
  圆明园大致可分五个风景区:
  宫廷区,圆明园坐北朝南,宫廷区在最南面,进大宫门是金水桥,过桥是二宫门,进门后是正大光明殿,是清帝朝会听政的地方,7楹,东西配殿各5楹。殿东为勤政视贤殿,5楹,内设宝座,屏风上御书《无逸》一篇,后楹东壁陈御制创业守成难易说,西壁陈御制为君难跋。清帝在这里披省奏章,召对臣工。勤政视贤殿东又有飞云轩、怀清芬等,庭轩明敞,观阁相交。在大宫门前东西两侧分布各部衙门,文武朝房。这组建筑群的北面有前湖和九州清晏殿,7楹。殿北又有后湖,被9个小岛团团环抱,它体现了“一统九州,天下升平”的含意,“九州清晏”殿因此得名。这一组建筑是供皇帝及其后妃们居住、游玩的场所,岛上景色秀丽,如镂月开云岛,殿以楠木为材,覆二色瓦,焕若金碧,前植牡丹数万本,后列青青古松,最宜恬嬉。9个美如花的岛形似一个大花环。
  与后湖毗邻是福海区,这是圆明园中最大的水域,“周广数顷”,水中有“蓬岛瑶台”,原名蓬莱洲,大小三岛,仿唐代画家李思训画意,为仙山楼阁状,苕苕亭亭,望之若金堂玉楼。环岛有湖山在望、一碧万顷、别有洞天、平湖秋月、雷峰夕照等十几景,清帝常在海中泛舟取乐,节日夜放烟火,湖水彩色缤纷。在福海东北隅又有一潭池水,临岸建筑群名“方壶胜境”,是祭祀海神之处。造园者以此境即仙,从中体会无比广大的境界,独有情趣。
  后湖的北面和西北面有纵横的水道,将二十几个风景点勾通起来又为一区,与东面的福海区相接。这里的景色别具一格,如武陵春色是据晋人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建,一条小溪,复谷环抱,山桃万株,参错林麓间,或朝或夕,似雪似霞,莫可名状。另一处建筑名万方安和,于湖上架构,屋形卍字,取“安和愿万方”之意。文源阁是建在这个区的藏书楼,阁上下6楹,与紫禁城内的文渊阁、避暑山庄的文津阁,皆以贮《四库全书》。
  长春园、万春园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风景区。进长春园宫门有澹怀堂,东有茹园,西有倩园。堂北有长桥可通水中岛屿,岛上有金阁,象征海市蜃楼的幻景。西洋式建筑大都集中在这个风景区,形成了长春园的特色。这一组建筑群以三面不同的围墙划分三部分。第一面围墙中有谐奇趣和附属的养雀笼,第二面中有名为万花阵的花园,第三面中有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等,这里的景色具有异国风格。谐奇趣是第一座西式建筑,因受乾隆皇帝赏识,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创建了第一个水法并相继落成一处宫殿和喷泉,宫前有蓄水池,由4只石羊和10只野鸭组成的喷头放射出一束束光彩夺目的水柱,池中水花万点,凉气宜人,是清帝避暑时最喜欢的地方之一。
  万春园在长春园南面,是三园中最小的一座,主要供清朝历代皇太后、妃子们居住使用,其特点是小型庭院较多,如凝晖殿、中和堂、集禧堂、天地一家春、蔚藻堂等。
  圆明园是一座巨大的皇家园林,集中了我国南北造园艺术和中西合璧建筑的精华,园内众多的建筑群布置在山石湖溪之间,由游廊、桥梁、水道串连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无愧于“万园之园”的称誉。
  (三)园林艺术特色
  1.规模宏敞,神功壮丽,是大智大慧的结晶。圆明园是北京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总面积350公顷,周长10公里,规模大于颐和园。自康熙始建起,用150年之久完成了全园140余所堂皇的宫殿阁楼和100多处景观建筑。由于规模极为宏大,景色变化万千,被誉为“万园之园”。圆明三园及其附近的园苑连在一起,构成了东西绵延数十里一片瑰丽无比的景色风光。雍正在《圆明园记》中说,此园“规模之宏敞,邱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踰此”。
  圆明园主要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完成,所谓“康乾盛世”正是有清全盛时期,物阜年丰,库藏殷繁,经营此园所费巨款全依此时国势财力,故年年动工兴筑,岁岁有新景落成。园内景物建筑极为壮丽,鬼斧神工,艺术超群,每一处景观都是殚精构造,凝结着中华民族无比的智慧和惊人的创造力。
  2.荟萃精华,艺术非凡,曲尽游观之妙。圆明园凭借自然水源,挖湖开渠,堆山植木,缩影摹写,营造亭楼台榭,形成了环环相套,层层进深,互为因借的集锦式园林。
  著名的四十景是每组景观加上4个字的名字形成的,如“镂月开云”、“方壶胜境”等等,景名形象艺术、神形兼具。在四十景中仍以仿江南为多,如模杭州西湖而建的“平湖秋月”,依山面湖,竹树蒙密,秋深月皎,潋滟波光接天,雍正见景曰:“此时谁不道钱塘?”其他的“三潭印月”、“雷峰夕照”、“曲院风荷”、“四宜书屋”、“狮子林”等无不使人步入诗画意境。
  圆明园的建筑装潢十分精美,如竹园、接秀山房的门窗屏罩全系紫檀制成,嵌以珍宝,雕成“榴开百子”、“万代长春”、“寿献兰孙”等花式,极尽奢华瑰丽之能事,凡殿室陈设之物皆施以金、银、宝石、珍珠、翡翠、玛瑙等宝物,凡紫檀、漆器上皆镂刻山水、楼阁、人物、花木、虫鸟、豪华别致。圆明园内收藏着不计其数的珍宝、文物、工艺制品、古玩字画和大量古籍图书。圆明园是一座艺术巨构,奇丽甲天下。
  3.沟通文化,中西合璧,是造园史上独创。圆明园内西式建筑约20座,有殿堂、水法,异国情调,初为乾隆皇帝主张,并请郎士宁、蒋友仁设计、督造。郎士宁,意大利人,历仕康、雍、乾三朝,专以绘事供奉内廷,其画多参西法而施中国技艺。蒋友仁,法国教士,也专物理学,由乾隆召至京都,二人合作按清帝意图设计西式宫殿和水法,最大之喷泉可与法国凡尔赛及圣克劳教堂喷泉并驾。在海晏堂前的喷泉边缘上有一个精巧的漏壶,这件中国式计时器是蒋友仁仿造而成,其中还有十二青铜雕像,呈人身兽头形,代表中国古代的十二个时辰,时称十二星兽。每个时辰都有一兽口涌射喷水,以后各兽继之,轮留如此,周而复始。中国建筑专家“样式雷”也参与了其中的建筑。“样式雷”是当时对雷发达的尊称,因供役圆明园楠木作样式房掌案,于内廷营造有功,故名。建筑世家雷氏本江西人,清初营建皇宫三殿是“样式雷”发祥之始。圆明园许多建筑的设计及烫样(模型)皆出于雷氏之手。这些成就是历代传统经验的总结。在雷氏旧物中,有西式建筑谐奇趣、海源堂图样,表明了中西建筑艺术家的合作交流。圆明园既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之大成,又吸收了西式建筑的长处,中西并容,是中西建筑艺术互相沟通的一个范例,是中国造园史上的一个独创。
  圆明园是中国皇家园林建筑的典范,在历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价值,虽然圆明园已是废沼荒台,但它仍然是中国造园史上的不朽之作。
  三、香山、北海
  (一)香 山
  位于西山东麓,距北京市区20公里,总面积2300多亩,园内最高峰520米。香山之名源于山体顶部状如“香鼎”,每当晨夕,山顶喷云吐雾,似香烟缭绕,故称香炉山,简称香山。
  远在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建香山寺和行宫,元明两代继作帝王游山避暑的驻跸之地。明嘉靖年间修“见心斋”,清代康熙十六年(1677年)建香山宫。自乾隆十年(1245年)起大规模营建风景区,共“二十八景”,总称“静宜园”,这是香山园林最兴盛的时代。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京,焚毁圆明园,劫掠颐和园,也破坏了静宜园。光绪十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再次受到践踏,园内精华被付之一炬。经两次焚掠已被破坏的景观都是精心构画的,与其他京西皇家园林一样瑰丽优美。如勤政殿5楹,南北配殿各5楹,是帝王延见公卿百僚的地方。翠微亭位宫门之南,大木森列,山麓稍北为小亭,入夏千景绿荫,禽声上下,如诗如画。翠微亭东又有青未了,登亭群峰苍翠满目,阡陌村墟,极望无际,都城烟树也隐隐可辨。香山寺位于园内东南部,原建于金朝世宗时期,依岩架壑,前殿5层,金碧辉煌。霞标蹬位于园西部,山路累石为蹬,凡九曲十八盘,仿唐代画家李思训、王维的《蜀山栈道》而建,踏蹬看霞光,景色妖娆。香山的景致既有壮丽的宫殿,更有山林风光的特色。
  山是香山静宜园的主体,丰富多变的山林中点缀着亭台楼阁,使香山显得格外幽雅,如见仙境。进入香山游观览旷既可以避暑,又可以陶养性情,领略到融入无穷宇宙空间的意趣,这正是中国魏晋以来士人园林所刻意追求的,它影响到皇家园林的发展,香山静宜园是又一个范例。
  (二)北 海
  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建园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29年),挖湖堆山,筑琼华岛,是仿海中三神山而建。元代至元元年(1264年)重修琼华岛,并建广寒殿,元人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记载,广寒殿“重阿藻井,文石甃地,四面琐窗板密,其里遍缀金红云,而幡龙矫蹇于丹楹之上”,殿宇壮丽。明清两代不断修缮扩建,特别乾隆在位时连续施工30年。原广寒殿倒塌,在旧址上建北海白塔,光绪年间进行过重修,园内青山绿水,画梁雕栋,风景俊秀,是皇城中一座精美别致的皇家园林。
  北海总面积68公顷,水面积过半。全园中心是琼华岛,岛高45米,周880米。白塔为藏式建筑。塔前有善因殿,供奉一尊铜铸千手千眼佛。岛上重要宫殿还有悦心殿,清帝视事于此。殿后有庆霄楼,为乾隆侍太后观冰娱之处。
&&&&北海是京都内建园时间最长,而规模又小的皇家园林,面积仅是颐和园的四分之一。园虽小,但景观体系具备,尽收天地丰华、乾坤气象,它体现了创造“壶中天地”意境的造园传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三节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位于长城古北口外的冀北山地,属燕山山脉,自古为“引弓之国、刍牧之地”。秦汉时期这一带属渔阳、古北平郡,至明初属于京师北平府。明末,漠南蒙古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汉统一蒙古诸部,承德为蒙古族的游牧之地。清初,属直隶省,雍正元年(1223年)设热河直隶厅,十一年(1734年)设置承德直隶州,“承德”名自此始。“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称热河行宫,在今承德市区北部,是清王朝在燕赵大地上兴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宫苑,是清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有第二政治中心之称。
  一、山庄史略
  (一)康熙时期
  清军入关之前,曾与蒙古结成联军,共同对明军作战。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在北京定都之后,仍与蒙古王公保持着联姻的关系。到十七世纪中叶,野心勃勃的沙俄侵略者不断侵扰中国北部边界,并勾结蒙古分裂分子发动叛乱。康熙为加强边防管理,密切同蒙古各部的关系,抵御沙俄的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自康熙十六年(1677年)起,开始建立北巡制度。康熙二十年(1681年),设置木兰围场(今河北围场),每年举行规模盛大的狩猎活动,称之为“秋狝大典”,皇帝亲率宗室亲王、六部大臣以及满、汉、蒙古王公大臣、内蒙古49旗、喀尔喀蒙古4部及西北厄鲁特蒙古诸部王公、台吉等贵族浩浩荡荡开赴围场,盘马弯弓射猎群兽,并将所获分赐给他们,既习武又增强了同边疆民族的团结。从此,北京至围场之间建立了多处行宫,作为康熙休息避暑、处理军政要务的场所。
  在各处行宫中,以热河行宫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最优。热河位于滦河右岸喀喇屯,这里群山环抱,土质肥沃,气温湿润,有利于动植物生长,宜于屯兵就食。同时,热河与北京靠近,“章奏朝发夕至,综理万机与宫中无异”,又紧邻蒙古各部,是岁幸木兰围场和巡视漠南蒙古的必经之地。因此,康熙决定在热河辟治园林,修建离宫。因岭上森林蔽日,一碧万顷,气候凉爽宜人,取名“避暑山庄”。
  (二)乾隆时期
  乾隆皇帝继位后,在山庄内增建了许多新建筑景观,在庄外的东面、北面,也大修庙宇,构成了极为壮观的避暑山庄、外八庙相互联属的清代皇家园林。
  山庄在建筑中,乾隆在此的政治活动也十分频繁,朝中许多重大决策都在山庄内制定,避暑山庄成为清前期全国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自1741年至1782年,乾隆38次至避暑山庄,初夏来,仲秋走,与随行文武大臣共同处理军国庶事。乾隆庆贺生日的万寿大典也在山庄“澹泊敬诚殿”举行,遇事也在殿内接见王公大臣、各国使节。乾隆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大事尤为重视。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山庄接见了杜尔伯特蒙古部首领三策凌(即策凌、策凌乌巴什、策凌孟克三位首领),成为反对准噶尔部分裂叛乱势力、维护全国统一、民族和睦的一段佳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居住在伊犁河畔的达什达瓦部人不受准噶尔叛乱分子的诱惑和胁迫,千里迢迢内迁热河。乾隆下令在山庄东部山麓仿伊犁河畔的“固尔扎都纲”,营建“安远庙”,表示对达什达瓦部宗教信仰的尊重。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土尔扈特部反对沙俄的压迫,部众46万人历经艰险返回中国,乾隆十分感动,并在山庄与部首领渥巴锡欢宴三日,封为汗。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70寿辰,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不远万里来山庄祝寿,表示心向中央之志。寿辰之日,班禅施了无量寿佛大灌顶,每天率僧为皇帝诵经祝福。班禅在山庄1个月零3天,受到乾隆热情接待,充分反映西藏边境和清王朝中央政府的密切关系,在各族人民心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乾隆在山庄接见过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并游览了山庄,马嘎尔尼感到“无上之光荣,心甚感激”。除英使外,山庄还接待过越南、朝鲜、南掌(老挝)、缅甸等国使臣,为发展与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
  “康乾盛世”是清王朝最强盛的时代,也是避暑山庄最兴旺的时期。嘉庆、道光两帝以来国势转衰,嘉庆帝也只是出于祖训不得已而为之来过山庄,以后因天理会义军一度攻入紫禁城,吓得他再也不敢出京了。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咸丰以“去木兰围场秋狝”为名,逃到山庄,第二年病死“烟波致爽殿”。此后,同治、光绪、宣统三帝均未到过山庄。同治即位之初,内阁曾就山庄发过一道“停工”旨意,这道旨意宣告了避暑山庄作为全国第二政治中心的历史的终结。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不断维修,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已成为中外著名的旅游胜地,被列入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并以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受到重点保护。
  二、避暑山庄的景观景点
  避暑山庄背山面湖,树木葱郁,绿草如茵,著名的72景布列园中,殿台亭榭相互掩映,湖洲沼岛错落有致,美不胜收的景观景点大致可分为四部分:
  (一)宫殿区
  山庄宫殿区集中在东南部,分为4组:正宫、松鹤斋、东宫、万壑松风。
  1.正宫
  丽正门是正宫的正门,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入二宫门即避暑山庄门,门额铜匾上有康熙五十年(1711年)题“避暑山庄”4个大字,凝重浑厚,遒劲有力。门内正中大殿即“澹泊敬诚殿”,这是皇帝听政和读书的场所。“澹泊”两字源于《易·系词》“不烦不扰,澹泊不失”。这里也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殿面7间,歇山卷棚顶,天花板和隔肩板上有卍字、寿字、蝙蝠、卷草刻花。殿正中有宝座、围屏,《耕织图》雕刻在围屏上。
  从澹泊敬诚殿向北,通过走廊到“四知书房”,供皇帝大典之后休息更衣使用,平日处理政务也在这里。继续向北,是“烟波致爽殿”,是清帝的寝宫,面阔5间,前后廊,殿内正中有宝座,后妃在这里朝见皇上。咸丰帝就病死在西暖阁中。慈禧太后也是在“烟波致爽殿”策划了“辛酉政变”,处置了顾命八大臣,实现垂帘听政。
  2.松鹤斋
  正宫东面有松鹤斋,是供太后居住的地方。这组建筑群,还包括继德堂、乐寿堂、畅远楼。当年松鹤斋内“常见青松蟠户外,更欣白鹤舞庭前”。松和鹤都是吉祥长寿的象征。
  3.东宫
  在松鹤斋东面有一组庞大建筑群,南起德汇门,北抵塞湖之滨,主体建筑依次有门殿、正殿、清音阁、福寿阁、勤政殿、卷阿胜境殿。勤政殿供皇帝召见大臣、办理政务使用,清方阁是大戏台,“楼阁皆重檐,高可达五丈旗”,福寿楼是后妃听戏的地方。
  4.万壑松风
  建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是宫殿区兴建最早的一组建筑群,包括万壑松风、鉴始斋、静佳室等殿,这里地势高,俯临湖水。主殿万壑松风坐南朝北,周围有大松林,山风吹来,松涛声不绝于耳。康熙在这里批阅奏章,召见大臣。鉴始斋是康熙教诲乾隆读书的地方,乾隆即位后为表示不忘教养之恩,改称“纪恩堂”。
  (二)湖 区
  7个面积不同的湖泊位于山庄东南部,分称:如意湖、上湖、下湖、镜湖、银湖、长湖、澄湖,总称塞湖,面积60万平方米。水源则来自武烈河和西北群山。
  1.东湖区
  包括下湖、镜湖水域和岛屿。经过东宫区,出卷阿胜境殿就是东湖区。它包括水心榭、文园狮子林、清舒山馆、戒律堂、汇万总春之庙(花神庙)、金山和热河泉等地方。
  水心榭位于下湖与东湖之间,是从卷阿胜境殿进入湖区的必经之地,上有3座重檐式亭榭。榭下承以石梁,梁下有水闸八孔,闸门可调节水量使下湖总能保持高于银湖的水面,流水昼夜不息。
  与水心榭隔湖相望的是文园狮子林,仿苏州狮子林所建,精巧幽美,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文园内有狮子林、虹桥、浮山等16景。
  金山是康熙仿照镇江金山的名胜建造的,最高处是上帝阁,高3层,登临远眺,山湖美景尽收眼底。金山之北有热河泉,这是清帝泛舟游湖和赛龙船的起点。
  2.中湖区
  “芝径云堤”仿苏州堤,位于湖区中心,连接着环碧、月色江声、如意洲等岛屿。如意洲美如玉,是湖区中的大洲,洲上有12景,如金莲映日、沧浪屿、观莲所等。洲的西北有以“金莲映日”命名的殿室,院内有金莲花,阳光映照如黄金洒地。殿南有观莲所,是一处专供帝王观赏荷花的小亭。位于洲西北还有沧浪屿,意境取材于《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在房北有全石为底的小池,湖水清澈,游鱼倏忽往来,此处有“园中之园”之称。
  如意洲北有一个小岛,即青莲岛,上有著名的烟雨楼,上下两层,单檐,周围有廊。登楼可欣赏到雨中濛濛的烟雾。这座楼仿浙江省嘉兴县南湖鸳鸯岛上的烟雨楼建造,以感受雨雾如烟的意境。
  如意湖与上湖之间的环碧洲上有采菱渡,渡口有草亭一座,夏季到来,“菱花菱实满塘”,清帝与后妃来此采莲泛舟。
  3.西湖区
  如意湖及西岸一带属西区,这里有如意湖亭、芳园居,沿湖岸有芳清临流、长虹饮练、临芳墅、知鱼矶等胜迹。
  如意湖北有一处四合院式建筑总名芳园居,俗称买卖街,皇帝在山庄居住,由这里提供一切所需物资。在如意湖滨有题名芳清临流的小亭,岸上树木葱茂,亭中可见“远禽出没于烟际”,如画一般。芳清临流之北有殿5间就是临芳墅、知鱼矶,皇帝后妃常在此临湖垂钓。在湖区西北,有观瀑亭,亭北有山泉,亭西有瀑布,亭左右有白莲如云的池塘,处处诗情画意。
  (三)平原区
  位于湖区以北,直至西北山麓。
  1.东部平原
  位于热河泉北,有春好轩、嘉树轩、永祐寺等9组建筑,是赏花纳凉的地方,乾隆《秋海棠》诗:“春好轩前风露好,居然八月有三春。”永祐寺是平原区最大一组建筑物,为殿式大型佛寺,山门前有牌坊3座,山门以北有钟鼓楼,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宝轮殿、后殿、舍利塔、御容楼。寺有4块碑文,分汉、满、蒙、藏4种文字,有《永祐寺碑文》、《永祐寺舍利塔记》、《避暑山庄百韵诗》等。塔仿南京报恩寺塔修建,八角形10层,高60米。
  2.中部平原
  由万树园、试马埭组成,地广数千亩。
  试马埭是“秋狝大典”之前放牧、“调试”马匹之处。万树园面积辽阔,原是蒙古牧马场地,后圈入山庄里。这里芳草如茵,一派草原景色。万树园还是山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特别乾隆、嘉庆两帝常在这里接见蒙古、西藏等民族的王公贵族、宗教首领和外国使节,并且颁赏、赐宴、观火戏、马技等。上千人参加的“大蒙古宴”更体现了草原游牧民族的风俗习惯。
  3.西部平原
  位于万树园迤西的西岭山麓,有文津阁、宁静斋、玉琴轩等建筑。文津阁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是模仿浙江宁波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而建。与北京皇宫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合称4阁,为皇家藏书楼。乾隆组织编纂的《四库全书》,其中一部就藏于文津阁。这座楼外观两层,内实三层,中间一层为书库。阁东有乾隆亲写的《文津阁记》碑。阁前有袖珍湖、假山,筑有趣亭和月台。
  三、山庄园林的艺术特色
  承德避暑山庄是个风景奇丽、熔山水与古建筑于一炉、并具南秀北雄之美的风景区,又具有清前期第二政治中心的丰富的历史内涵,是集中体现我国园林艺术伟大成就的又一座皇家园林,它完美的园林风貌显示出独有的艺术魅力。
  1.充分运用园外借景,突出自然山水之美。承德避暑山庄不以豪华巍峨的建筑取胜,而是运用借景手法,突出崇山峻岭水态林姿的优美。
  山庄总面积560公顷,是清代修建的离宫别苑中最大的一个,庄内地形复杂,有山地、湖沼、谷原,而山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整个山庄与武烈河东岸起伏的山峦相呼应。这种整体布局为庄内景点与庄外峰峦形成配景奠定了基础。
  《园冶》说:“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有悬,有平有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功。”康熙有诗曰:“非是天然石峰起,何以人力作雕题。”上述都点出了造园要充分利用自然景色的思想。避暑山庄于4处山巅各建一亭:“四面云山”、“锤峰落照”、“南山积雪”、“北枕山峰”。通过4亭把山庄周围的山壑林泉之美都控于园内。如“四面云山”在山庄西北高峰,四周群山环列,于亭中远眺,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南山积雪”远借园外僧帽山,苍翠的山峰闪烁一道白雪。在“锤峰落照”上,可见夕阳映照的磬锤峰。4亭之外,还有许多亭榭都可因借而成景。在山区中,建有30余处园林景点,10余处寺庙是山庄的精华所在。进入山庄,园林的高远壮观,凌空的奇峰,尽染的层峦都极为美妙,给人以“野”的情趣,产生园林融于云山之中的感觉。
  造园者一方面发挥了山体的优势,另一方面是开发水景。山庄利用山涧泉水开挖几座人工湖,通过水把山景引入园内,磬锤峰和罗汉山的峰姿都能倒映在湖中,造成层次深远,山水交融,构图完美的空间。
  2.移天缩地,山庄独具南秀北雄的风格。
  “康乾盛世”时代,清帝国统一强大,在造园时要“移天缩地在君怀”是自然产生的欲望。山庄内模仿江南、蒙古、西藏等地区的名胜景物很多。乾隆主张“略师其意,就天然之势,不舍己之长”,不要简单地抄袭,而是根据山庄的自然条件,吸取外地造园的艺术精华形成自己的风格。山庄烟雨楼,仿浙江嘉兴南湖之烟雨楼,高二层,四周池水遍植荷苇,每逢降雨,水天一色,比之南湖烟雨楼所见更胜一筹。
  万树园是仿蒙古草原风光的园中之园。这里原是蒙古牧马草地,园内草丰树茂,飞禽走兽,野兔出没,麋鹿悠游,几座蒙古包点缀其间,更现出一派西北草原景色,置身园中,野趣横生。山庄凝聚了我国南北园林艺术的精华,形成南秀北雄兼而有之的独特风格。庄内有江南水乡的秀丽,塞外草原的纯朴,西北高原的雄浑;庄外有汇集汉、藏、蒙各族建筑艺术成就的12座金碧辉煌的庙宇,祖国锦绣河山的壮丽景象,移天缩地展现在承德避暑山庄。
  3.山庄园林与藏式庙宇融为一体,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象征。寺庙进入园林早自东汉当佛教传入中国时就逐渐得到发展,塔庙几乎成了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景观。康乾两帝在避暑山庄建造喇嘛庙还有它的政治内涵。
  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清定鼎北京后,蒙古、西藏的分裂分子发动叛乱,康熙、乾隆两帝以武力平定之后,为加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强大,积极推行“恩”、“抚”政策。喇嘛教盛行于蒙古、西藏,以宗教为纽带增强与这些地区的联系是当时重要的措施之一,在避暑山庄周围兴建喇嘛庙,其政治目的就在于此。现存的有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这些寺庙皆面向避暑山庄,如众星捧月,象征着“康乾盛世”时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安定和民族和睦。
&&&&承德避暑山庄是占地最广的一座皇家园林,它熔大自然景色和人工造景于一炉,博采汉藏建筑之精华,形成自己独特的园林风格,它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珍宝。
第四节 著名的桥
  一、世界首创“敞肩拱”的安济
  桥燕赵大地上流传一首“华北四宝”的民谣:“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安济桥习称赵州桥,从历史年代上看,安济桥建于隋代,早于其他三宝,故应属四宝之首。纵观世界桥梁史,安济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径最大的敞肩圆弧拱桥。
  (一)桥梁建筑工程
  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南门外约6里的洨河上。赵县,古称赵州,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州控据太行,襟带横漳”,南达洛阳,北抵涿州(今涿州市)。洨河源头起自西北太行,东流过赵州,入于葫芦河,每当夏季,“大雨时行,伏水迅发,建瓯而下,势不可遏”,时常阻断南北交通。过去,靠舟船摆渡往来士宦商旅。隋文帝开皇中期,约十一年(591年)至十九年(599年)关于建桥年代,学术界说法不一,有说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本书采用开皇说,参见黄梦平等著《中国赵州桥》一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年版。在匠师李春主持下,建成了横跨洨河的安济桥,俗称赵州大石桥。李春其人在史籍上有明确记载,唐中书令张嘉贞写的《石桥铭序》:“赵州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者。”
  安济桥全长64.4米,宽9米,是一座单孔弧形敞肩坦拱桥。主拱由28道石拱券纵向并列砌筑,跨径37.37米,弧矢7.23米。主拱两端各有2个小拱,近桥侧的小拱跨径3.8米,近桥中央的小拱跨径2.85米。造桥石料由元氏、赞皇、获鹿等县几十公里外运来,石质为素白色石灰岩。新桥建成,不仅外观优美,宛如卧波长虹,而且结构坚固,承受能力强,是造成后一直屹立至今的最古的桥。历代对大石桥都有修缮保护措施,除桥面、桥栏有换修外,主要部位桥台、桥基都是隋朝原件原物,这在中外桥梁史上均属罕见。
  在桥梁结构上,安济桥采用了纵向并列砌筑的施工方法,由平行而紧密并列的28个石券构成,使每一道拱圈自成整孔体系。这种结构造成横向联系薄弱,缺乏整体性,容易向两侧分散倾倒。但李春根据汉以来的传统方法,在券面上用横向的石板加一层伏,在券面与伏之间再加许多横向的铁条,把这些券拉连在一起,最后,将桥的宽度中间逐渐减少,使两旁的各道券都微微向内倾斜。由于采取这些措施,每道拱券都能独立自成一体,增强了全桥的整体性。安济桥千年之后仍基本保持原貌,完全证实了造桥的各项施工工艺是成功的。
  (二)安济桥的科学、艺术价值
  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割据的局面,开通著名的南北大运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赵州安济桥建设的成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成果,是最先进的桥梁技术的结晶。
  李春建造安济桥在主拱肋与桥面之间设计了并列的4个孔,挖去部分填肩材料,从而形成了“敞肩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赵州桥“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但是它的‘敞肩拱’技术,今天桥梁工程上还在广泛应用,并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新型的‘双曲拱’的技术创造,在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茅以升:《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前言》,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
  “敞肩拱”的科学性在于:第一,拱肩敞开式可减轻桥的自重。既节省了原材料,又能减轻桥基负担。桥台轻巧了,可以将桥直接建在地基上。经千年,桥台走动很少,地基沉陷极微。科学探测表明,安济桥没有长后座式的桥台,桥台基础没木桩,而是低拱脚、浅基础、短桥台。第二,石拱桥所用拱石压强度极高,安济桥拱石每平方厘米抗压强度为1000公斤,桥身有超乎寻常的承受能力和稳定性。传说张果老、柴王爷负重过桥,一个在毛驴上装着日、月、星辰,一个在小车上装着五岳名山,所载何其重,但桥面上仅留下了“驴蹄印”、“车道沟”。古人以形象的传说故事表明了大石桥有神化般的稳固性。经现代科学验核发现,由于在拱肩上开出4个小孔并采用16—30厘米厚的拱顶薄填石后,使拱轴线(一般就是拱券的中心线)和恒载力线一根绳子悬在空中,其形状就是该绳子的拉力线,若把它翻转180°,就是恒载压力线。甚为接近,造成拱圈各个横截面上均受压力或受到极小的拉力,这是拱圈千年不坠的又一重要原因。第三,桥身大拱的两肩各有两个小拱,它们的作用还在于当河水暴涨的时候,又能帮助宣泄洪水,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少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唐张嘉贞在《石桥铭记》中说:“两崖嵌四穴,盖以杀怒水之荡突。”讲的也是这一道理。据计算,4个小拱大约可增加过水面积16.5%,自隋至清,河北省发生洪水多次,大石桥并没有被冲没,再次证明古人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古人认为只有“神丁”才能造出这样精美的桥。整座桥两侧共有44根望柱、42块栏板。从雕刻变换方式来说,望柱可分3种,一是柱头多用双宝珠,柱脚作成方凸榫,尺寸略小。二是斗子竹节式望柱,它自地木伏之上采用竹节,然后连续刻画盆唇,斗形撮顶,覆钵,顶端是轮廓柔和的单宝珠。三是最精美的蟠龙望柱,柱身长,底为地木伏,在地木伏与盆唇之间浮雕蟠龙,盆唇上连续用斗形撮顶和覆钵,顶部再加节纹4节。蟠龙似汪洋戏水,苍龙欲意腾飞,龙兽之状,跌宕多姿,刀法苍劲古朴。在主拱顶上有龙门石一块,雕吸水状龙头,寄寓石桥长久永存,不受水害之意。在仰天石(帽石)雕八瓣莲花,点缀于桥侧,手法浪漫。大石桥的栏板雕琢精美,年代最早的是隋朝雕龙栏板,在半圆形寻杖和方形地木伏之间刻饕餮或行龙,蛟龙或单或双,或盘或游,有的鳞甲披挂,有的以花叶宝珠衬托,形象如生,神态动人。其次是具有六朝风格的斗子卷叶栏板,在寻杖与地木伏间加盆唇一道,其上刻斗子卷叶二、三、四片不等。再次是金代栏板,取人物山水为题。此外还有以故事、龙虎、卷叶荷叶题材的石雕栏板。这些建筑装饰,雕技圆润纯熟,细微之地多富于变化,艺术风格新颖独特,别具其殊。
  国内享有盛誉,美名也远扬国外,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说:“弓形拱是从中国传到欧洲去的发明之一,李春建成安济桥后,显然成了一个学派和风格,并延续了数世纪之久。”中国建桥的技术和艺术经李春之手得到了弘扬和发展,理应受到天下人的景慕,清代饶梦铭诗曰:“谁到桥头问李春,仙驴仙迹幻成真;长虹应卷涛声急,似问残碑悦故人。”
  赵州桥堪称世界名桥,它的交通使用价值已成历史,但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世代永存,是燕赵大地上一块夺目的瑰宝。
  二、无定河上的“永定”桥——卢沟桥
  发源于山西省北部管涔山的桑干河,东流至河北省称无定河,以因频频泛滥成灾而得名。多少世纪以来,河上从无经久坚固的桥梁问世,自金代建卢沟桥,虽洪水滔天而桥却安然无恙,至今已800年,被誉为无定河上的“永定”桥。
  (一)桥梁工程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部,桥名源自卢沟河。这条河又称无定河,清康熙皇帝改称永定河。河的上游桑干河夹带大量泥沙而下,水流混浊,故又叫黑水河,“水黑曰卢”,这是卢沟河桥的名称由来。
  卢沟河上原有渡口码头,也有暂用的浮桥,《新唐书》记载:“自桑干河抵卢思台,行八百里,渠塞不可通,挺欲通漕至卢沟桥。”不过这座桥是非永久性的。据宋代使臣许亢宗所著的《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记载:“过卢沟河,水极湍激,燕人每候水浅深,置小桥以渡,岁以为常。近年,都水监辄于此河两岸造浮梁。”这是北宋使臣在宋宣和四年(1125年)所见。金代海陵王在贞元元年(1153年)决定将都城从东北肇兴之地迁中都(今北京市)。时金宋对峙,作为半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进一步改善中都与都南广大地区的交通状况已势在必为。《金史·河渠志》记载,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五月诏:卢沟河使旅往来之要津,令建石桥。未行而世宗崩。章宗大定二十九年六月复以涉者病流湍急,诏命造舟,既而更命建石桥。明昌三年三月成,敕名广利。”史书记载的广利桥就是卢沟桥。
  这座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石拱联桥。卢沟桥建成于金,以后历代加以修缮,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令造过街塔于桥上”。明正统九年(1444年)曾重修石栏。清康熙七年(1668年)大修,“整顿如旧”。雍正、乾隆两帝时对桥面、桥柱等部位也作过翻修,至今,卢沟桥仍保存着历史的原貌。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是最早向世界介绍这座桥的使者,他说:“自汗八里城(即元大都——今北京市)发足以后,骑行十里,抵一极大河流,名称普里桑干(即卢沟河)。……河上有一美丽石桥,各处桥梁之美鲜有及之者。”他还说:“老实说,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马可波罗游记》)
  (二)卢沟桥的科学与艺术价值
  卢沟桥是多跨拱桥,全桥由11个不等跨圆弧拱组成,拱卷用框式模联法砌成,在每个拱底有8道贯通的模条石与券脸石相交砌,使整个拱形成一体。在拱背上平铺护券石一层,拱石与拱石之间有腰铁相连。这种多跨拱桥与安济桥不同,11个孔洞间,每相邻的两孔都有一个共同的拱脚,因此,桥上每孔的承载都有全桥各孔的“支援”,参与协同承受压力,使大桥“坚固莫比”。
  传说,卢沟桥藏有斩龙剑,每每洪水排山倒海而下,10条恶龙能使洪水驯服地自桥孔中通过,大石桥安然无恙。这10条龙其实就是10个桥墩的分水顶。造桥者根据卢沟河水势凶猛的特点,砌筑了10座特殊的桥墩,墩宽自6.5米至7.9米不等,墩前逆水面均有尖长为4.5米至5.2米的分水尖,也叫“尖嘴”,每个分水尖顶部垂直嵌放一根26厘米边长的三角铁柱,分水尖凤凰台上再加放1.82米厚的压面石,使其更为坚固。每逢洪水冲下,它能斩冰分水,大大减轻冲击力,保护桥墩。据记载,元明清以来,河北省三次特大洪水,两岸河堤均被摧毁,唯卢沟桥得免,足见其坚固。
  卢沟桥不仅重于实用,而且继承了中国古代艺术传统,把科学的造型结构与精湛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俗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石桥上有精雕细琢的502个石狮子就是卢沟桥的艺术特色之一。明朝史籍《长安客话》上说:“左右石栏刻为狮形,凡一百状,数之辄隐其一。”这些石狮多数雕刻在石柱上,姿态各异,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仰望云天。大石狮有雌雄之分,雌的与小狮玩耍,雄的在滚动绣球,千姿百态,神情活现,惟妙惟肖。
  卢沟桥自身美,它像“苍龙北峙”,如“卧虹千尺”,同时也增加了环境美。大自然的美与卢沟桥浑然一体,勾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乾隆咏题“卢沟晓月”,成为燕京八景之一,这是情景交融的描绘,是卢沟桥独有的艺术魅力。
  坐落在华北至东北陆路交通咽喉要地上的卢沟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建桥以来,金元更迭、明清交替之际,这里都发生过激战。1937年发生在此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和宛平墙头上的累累弹痕,是中华民族英勇不屈,浴血奋战,抗击外侮的历史见证。
  燕赵大地上饱经风霜的座座古桥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智慧,是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石板路上,铁驴铿锵响。
※&来源:·水木社区&newsmth.net·[FROM:&166.111.72.12]
下一页&共1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州玉兰广场琼华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