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魔盒官方下载一键驱散已经打开,但是后面的一排小方框不知所终,求教各位如何将那小框子调出来

  一口气追到这,先顶再看  
  楼主很受欢迎,人气很旺。  看来大家对历险类的情节非常喜欢,因为普通人的生活一般都平平淡淡,波澜不惊,而这类小说满足了大家的想象。  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固然令人惴惴不安,但也充满了吸引力。
  朴实的文字娓娓道来,好故事  
  顶贴就是更新的动力,加油!
  解决了秋向美的事,叶舟将柳斌留下,想商讨一下库存问题。  “柳经理,库存清理什么时候开始?”  “那先要找齐几个分公司经理,然后把会计也找来,将商品移交过来,我才能开始啊!”柳斌说的是正常程序。  “这要拖到猴年马月?”  “叶总,这里面有经济责任,不这样今后怎么说得清楚呢?”柳经理辩解道。  “跟谁说清楚?”叶舟反问道。说到经营,他可是内行。“分公司都倒闭那么多年了,总公司下拨的几百万流动资金全打了水漂也没问责,几十万积压商品处理一下,有什么责任不责任?”  “那总该有个手续啦!难道我就这样将仓库打开?那今后里面有多少东西,应该卖多少钱出来,帐怎么对呢?”柳斌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叶舟火了,语调严厉起来,“柳经理,这些工作难道不该你去做,难道要公司请个人替你全都准备好不成?”  “叶总,我不是推脱……”柳斌有些急了,“要不这样,你说我该怎么做?我保证你怎么说,我就怎么搞!”  叶舟心中泛起一个问号,这个柳斌到底行不行啊,区区小事竟然束手无策!  “你当了那么多年经理,听说过帐实相符没有?货在仓库里,这就是最准确的帐!盘底会不会?”  “那就先盘底啰?但是盘完底还是要对帐啦?”柳斌的思路始终停留在经济责任原则上。  叶舟心中有数,宏安公司那七个分公司的帐,已经成了一笔糊涂帐,那些经理也早已甩手不管了。公司下拨的流动资金都收不回来,再计较什么经济责任还有什么意义?柳经理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有他的小九九——他巴不得叶舟将话挑明,说今后总公司不会再追究分公司的经济责任了,因为他就是分公司经理之一,总公司下拨的130多万流动资金在他手上烟消云散,他心中一直有个结,担心预后不良。然而这个态叶舟不能表,毕竟关系到几百万国有资产,谁有权力说就这么算了?  “你先动手清点商品,边盘底边考虑对帐的事。找邹科长也好,找分公司的经理、会计也好,这不都该你去考虑和运作吗?”柳斌的态度给人的感觉有些推三阻四,叶舟已经相当不耐烦了。  “走,带我去仓库看看!”叶舟说完站了起来。  “我没有钥匙哦!”柳斌跟着站了起来,为难地说。  “我说你一天到晚都在干些什么?是不是要我帮你准备钥匙,然后带你去参观?”叶舟忍无可忍,大声训斥起来。  柳斌低头不做声。  “你到底会不会办事?啊?”叶舟真生气了,声音近乎吼叫,人也站了起来。  正在这时,邹科长进来了,将一串钥匙放在办公桌上说,“仓库钥匙在这里。”  “看看,钥匙就在财务科,你问了吗?找了吗?不想办法,不下功夫,就知道嚷嚷困难。告诉你,这种作风可不行!”  柳斌被叶舟的气势镇住了,不敢反驳。邹科长连忙抓起钥匙递给他,示意他离开。
  叶舟气得双手叉腰,“这个柳斌,搞什么名堂?”他感觉柳斌不行,用错人了。  “只要用心做,能力还是有!”邹科长见叶总发火的样子挺吓人,小心地选择着措辞同,“他这个人呢,就是气不顺的时候有点婆婆妈妈,好象故意想引起别人注意一样。”  “气不顺?哼!谁管他气顺不顺!不行就给老子滚蛋!”叶舟踱到窗前,望着外面,恶狠狠地想。  邹科长不知何时退了出去。  柳斌挨了一顿训,叫上小吴,两人立马去了仓库。此后整整半个月,他一头扎在里面,日以继夜地干,很快就将底子摸清楚了,货值按进价大约60多万,预计可变现20多万。  “哎呀,招租公告又被撕下来了!”叶舟大清早上班,黄剑等在地坪里,手里拿着一张撕烂的大红纸。这是他昨天贴在商场门口的招租启示,上面写着本商场整体出租,价格从优,联系人和电话。可能是商户心怀不满,趁晚上将它扯下来丢在地上,已经是第三次了,也不知谁干的。  叶舟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也知道商户的问题并不是问题,谁来接盘才是问题的关键。“再写,继续贴!顺便警告一下那些商户,谁撕谁负责!”叶舟简短地布置了两句,径直上了楼。  叶舟在办公室一页一页地翻查着通讯录,希望找到一个对招商有帮助的人。“通讯录”是九十年代以前社交场上人人必备的一个纸质小本,上面记载着一些常用电话,随身携带。那时电脑和手机尚未普及,互联网才刚开始萌芽,如果没有通讯录,在场面上混的人会寸步难行。谁能想到,仅仅十年之后,如此常见的东西竟然需要添加名词解释。时代进步之快,由此可见一斑。  叶舟在零售行业浸润多年,知道大商场往往会有一些想要场地却无法满足的客户,说不定这部分人会有独立开店的意向。他给九湖大厦的同事打了几个电话,巧了,那边还真有一个想租地下层开超市的人,都缠了一个多月了,九湖不想给。  叶舟大喜,放下电话,叫上黄主任就往九湖赶,福建人李老板已经等在那里了。双方很快就谈妥了合作意向,叶舟马上打车带李老板来现场考察,李老板对场地非常满意,双方一拍即合。  叶舟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这么大的事,一个早工就搞定了,黄剑佩服不已。
  下午,叶舟正在办公室和黄剑草拟一楼商场的租赁合同,邹科长不声不响过来,将总经理办公室的门关上了,原来税务所的人来了。刚过了十分钟,邹科长又推门进来说,专管员想见一见新来的老总。  “见我干什么?”叶舟不喜欢同工商税务打交道,何况来的只是一个专管员。  “我们今年还没开始交税,税务所有看法了。”邹科长解释道。  “宏安公司都穷成这样了还交税?”  “叶总,税务是强制义务呢,话可千万不敢这么说!我们只能强调困难,交不起,欠得起!”邹科长担心地提醒道。  叶舟不想听邹科长给自己上课,“我们现在欠多少税?”  “五十七万多!”  “怎么会有这么多?”  “场地租金房产税要收12%,营业税要收5%,还有教育费附加,总共十七点几,我们一年上头吃光用光,累积起来不快?”  “17%点几?怎么会有这么高?就没有别的帐务处理方法可以低一点吗?”叶舟想到了合理避税。  “会计制度就是这么规定的,定死了的,有什么办法?”邹科长是个照招牌吃面的人,循规蹈矩,但叶舟不是,他遇事喜欢想办法。  “这个事可以咨询一下妻子,妻子是注册会计师,这方面是内行。”叶舟盘算着,但没说出口。  “那我现在请她过来?”邹科长见叶舟不说话,以为他默许了。   唉,欠债的气短,那就见见吧!  叶舟站了起来,“人在哪儿?男的女的?”   “女的,在财务室。我还是请她到你这边来吧?”邹科长可能觉得在总经理室接见专管员更郑重一些。会计可不敢得罪税务所的人。  “不用了,我过去!”叶舟示意黄剑回自己办公室去继续拟协议,然后跟邹科长走了出来。  刚到走廊上,就听到西边有人在大声责骂:  “培哥你他妈昏了头了?老子的私人物品你也敢动?”  叶舟站住了。  “好象是陈友湘!”邹科长说。  竟然还有人敢上来闹?叶舟抬脚就朝陈友湘走去。  欲知后事,请看下节。
  真的好赞的说,每天为了看更新,一天刷新好多遍,嘿嘿,楼主加油的说  
  本来希望楼主多更新点  
  一天比一天精彩,越来越厉害。
  楼主真心写不要怕埋没、图名何意?写不写你的事、我们观众还是观众  
  楼主的故事写的不错,当中人物命运也比较辛酸。中国太大了,各地风情。各种江湖。  
  真真好,盼望出书
  越看越有滋味,谢谢楼主
  继续关注,以求更新  
  光顾的看了写的很精彩。楼主加油。
  你才知道你傻x!  
  虽然选择了只看楼主,但依然要顶,加油!  
  楼主文字很有画面感!  
  这是好文一篇
  老公在外地,又木有情人,所以一直追楼主贴子  
  精彩啊,原来江湖里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啊,受教了  
  再来,我很无聊不?  
  我是一个公司里面的人,感谢您老的好文章,开眼界了,一直都在跟着你爬楼,没感觉一点累,希望继续…祝您亲节快乐!!  
  做个记号,看楼主精彩下文!
  安倍“积极的和平主义”:出口武器、参加战争  日 01:01
中国经营报
  陈言  执政一年后,安倍晋三首相渐渐不谈以牵制中国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外交”,而开始大谈“积极的和平  主义”了。“积极”是指日本要出口武器,参加战争。  几年前一位日本的外交官愤愤地说:“我们的武器出口三原则,让日本出口学生骑车时戴的安全帽都很  困难。因为那些安全帽有可能被用于斗殴。”那时其他的日本外交官,正在菲律宾、越南谈日本将已经决定  退役的近海舰艇出售给他们。菲律宾、越南正急需相关的舰艇。日本口头上说的想出口学生骑车时戴的安全  帽,与日本实际上准备出口的舰艇,有些像是挂羊头卖狗肉,是唯恐天下不乱。  ==========================================================================  日本政府在“安倍的积极和平主义”口号的掩盖下修宪扩军,甚至还要在国外设立军事基地。不知又会有  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注明:安倍的“积极和平主义”与通常所说的“世界和平”的含义完全是两回事。  日本政府不合理和不符合国际法的做法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其背后,说不定美国在幕后操控。  更何况,美国已经在日本领土上设立了军事基地,而且  美日两国是军事同盟关系。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仍在“服刑期”,美日同盟关系明显就违法了国际法,而且美日同盟可能  是一个法西斯性质的同盟。日本政府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可以看作是美国要维护法西斯主义的一种表现,甚至可以看作美国  支持法西斯主义者向全球各国挑战的一种方式。(注明:美国与日本  结盟的事项与二战的反西斯盟国是两个不同的事项。)还有,中国相关部门在处理相关事件方面(相关事件指的是日本政府违反  国际法的行为)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失职现象。(中国可以要求联合国制裁美国。)  附:  日本是二战的侵略国,当时也是法西斯性质的国家,极其严重地破坏世界和平。  日本最后也成了战败国。仍在“服刑期”的日本,没有最终的领土决定权、军事决定权,没有国  际发言权。日本的领土只能看作是联合国直接管辖的一个地区。而且,联合国对日本还有征收一定的  资产和资金的权力。  在慰安妇问题上,日本仍不认罪。另外,日本很多的违反国际法的政策背后,美国应当正在幕后操控。原因:  美国就是一只黑手,当年美国侵略朝鲜,而中国则是“抗美援朝”。至今,美国仍不愿提交投降  书,意味着美国仍要继续发动侵略战争。联合国应当制裁美国。  仅供参考。
  楼主辛苦了,保重身体!我现在才知道写文章那么难!  
  很精彩、几年没有看到这么好看的帖子、楼主加油
  追了2天,总算跟上大部队了.楼主加油啊.写的太好了.  
  楼主脑子里装的东西真多!怎么学来的?  
  精彩!!!!!  声情并茂!!!!  留爪!!!!!!!  
  不顶楼主一下,对不起这么好看的内容!对不起,顶晚了!  
  看来网上也有江湖啊!利益冲突了?  
  居然在文中看见主角来我家乡,感觉太有意思了。  
  @奔石周 1206楼
15:56:36  解决了秋向美的事,叶舟将柳斌留下,想商讨一下库存问题。  “柳经理,库存清理什么时候开始?”  “那先要找齐几个分公司经理,然后把会计也找来,将商品移交过来,我才能开始啊!”柳斌说的是正常程序。  “这要拖到猴年马月?”  “叶总,这里面有经济责任,不这样今后怎么说得清楚呢?”柳经理辩解道。  “跟谁说清楚?”叶舟反问道。说到经营,他可是内行。“分公司都倒闭那么多年了,总公司下拨的......  -----------------------------  专门注册个号,就为看你的书,别太监了。
  和世界杯一样精彩,支持朋友!  
  宁波的天气好闷。今天回了一趟家。加油,支持不断。  朋友常来看看,加油  
  楼主,我也就是个俗人所以才一直在混故事听,看到你故事里精彩处就喝个彩,现在給你多捧个人场,出书了咱再捧个钱场  
  习惯性只看楼主,看到楼主建议冒泡就出来露一下脸。天涯真的卧虎藏龙,曾经追过鬼吹灯,追过气御千年,现在追的是楼主这贴,不知道您何时出书,能免费看到何时(⌒▽⌒)  
  只看书,不说话。  
  跟着叶舟这样的老板干,不拿工资都愿意,我们公司也是拖工资,老板又不作为,六月份的工资到现在也没发,唉  
  自己说一定更新,回头又说不更了,出尔反尔,卖起贵米来了?  
  顶顶,支持楼主,很好看,还有咩?  
  (19)  陈友湘何事取闹?原来培哥电话通知那些占用办公室的人来开门,结果谁也不当回事,他就根据叶总指示一顿乱撬,全部打开,逐间清理,其中就有陈友湘的一张办公桌。  陈友湘做过胡守业的小车司机,知道培哥的糯米坨性格,所以敢于借故发难。他万没想到管理人员现在抱成了团,他骂的是培哥,叶舟却斜刺里杀了出来。  “陈友湘,你骂谁?”还隔几米远,叶舟就厉声质问起来。  “培哥把我的私人物品弄丢了!”陈友湘试图为自己的行为寻找正义性,同时强调了“私人物品”和“丢失责任”两个概念。  “谁是你培哥?”叶舟来到陈友湘面前,绕过对方的说法,直抓他话里的破绽。  这是叶舟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来的雄辨技巧。辨论中要想不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千万不能直接去拆对方的理由,这是一个诀窍,因为对方经过深思熟虑抛出的说辞,不可能毫无道理,不容易彻底推翻,在人家的观点上缠斗,很容易发展为各执一词,相持不下。最好的办法是避开对方的堡垒(观点就是对手设置的防御堡垒),从他的话里找一条缝隙,直插进去,揪住他的破绽,让他意想不到,大吃一惊,动弹不得。这样一出手就可以挫动对方的锐气,夺取辩论的主动权。  陈友湘被叶舟抓住了小辫子,一时语塞。  “培哥是公司的副总经理,你对公司领导放尊重点!”叶舟手指着陈友湘的鼻子训斥道。这句话已经不啻是批评陈友湘对待培哥一个人的态度了,而是提醒他必须尊重公司的所有领导。  叶舟一出声,管理人员仿佛听到了命令,全都出来了。尹科长、岳东、黄剑、小吴将陈友湘围在中间,培哥站在旁边,叶舟站在对面,只没看见穆书记。  陈友湘的气势顿时矮了一截,有些手足无措起来。其实培哥刚才被陈友湘骂,大家也都听到了,但无人声援,可见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一种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但凡事不关己,就乐得高高挂起,只不过慑于叶舟的威压,不得不出来充当防浪林而已。  “你的私人物品被动了是吧?八楼是你的私人财产吗?公司的物业是你存放私人物品的地方吗?通知你,你当耳旁风,按规定处理了,你竟敢兴师问罪,你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呀?”叶舟一通破口大骂。  叶舟正在变粗鲁,说话声色俱厉,肢体语言杀气腾腾,简单粗暴的方式在低素质的人群中确实非常管用。  叶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改变,他一心只想成事,自然是什么方法好就用什么方法。前一阵他将贺满保教训了一顿,结果征服了贺满保,上午他将柳斌臭骂了一通,结果柳斌乖乖听话了,这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引导他在盛气凌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陈友湘这辈子还从来没有这样被人羞辱过,心中恨得咬牙切齿,口中却无言以对。  叶舟再次抬起手来,直指陈友湘的鼻子,“你给我看清形势,再敢到八楼来撒野,别说我对你不客气!”该说的话说完了,叶舟转身就走,这才发现穆书记就站在他身后,几乎惊着他。  “友湘,你有值钱的东西,培哥通知你,你要来拿啦!这里的办公室公司全部都要收回来出租,又不是只有你一间?这个时候你还上来闹,满保的事没听说啊?”叶舟绕过穆书记往办公室走,听出身后是穆书记在说话,口气又象批评又象关心。穆书记跟陈友湘关系不错,他是又要表明管理者的立场,又要体现对老朋友的关怀。  没有听到陈友湘的说话声。不一会儿,楼道上的铁门响了一下,叶舟回头一看,陈友湘已经走了,管理人员正在各回办公室。陈友湘自此跟叶舟结下深仇大恨,暗中发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叶舟来到财务室门前,敲了敲门,打算进去见税收专管员。  邹科长开了门,“专管员呢?”叶舟看到财务室没外人,问道。  “走了!”邹科长笑得很甜,似乎为陈友湘这一闹将专管员吓跑了而得意。  专管员还真是被这阵势吓跑的。她一看今天这氛围,就知道不是开口催税的时候,说了声“我改天再来”,就从东边楼道下去了。  走了就走了吧,要钱的又不是送钱的,没什么可惜,叶舟心想。刚要转身,忽然想起财务室的两员女将刚才没有出来助阵,于是说,“职工闹上门来了,你们怎么都不出来?”  “我本来到了门口的,看见只有陈友湘一个人,我们那么多人围着他,就没过去。”朱朱解释道,这倒也不是撒谎。  “那不行,如果大家都这么想,团队就散了,防浪林从哪里来?你们就是站在旁边看,也比不出面强!你不出来,别人知道是什么情况?有样学样怎么办?这样影响不好!”  “好好好,我们下次注意,以后不管什么事,第一时间出来配合!”邹科长说。  叶舟转身进了总经理室。今天的情况他很满意,管理人员对于培哥受辱无动于衷,他一出面大家就自觉跟了出来,这证明了他的号召力,说明自己经营团队的努力已初见成效。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这样的领导当起来才有劲。此劲宜鼓不宜松,所以他刚才毫不留情地批评了邹科长和朱朱。
  黄剑将拟好的合同送过来,叶舟看了看,改了改,抬头问,“要不要请个律师把把关?”  “请律师要钱啦,公司又没有法律顾问。”黄剑笑着说。他仍然站着,面前有椅子也没坐。  黄剑的话启发了叶舟,他敏锐地想到可以自己学习法律知识,对黄剑说,“你去买一本经济合同法方面的书来,我们自己把关!”  叶舟自此开始钻研民法知识,大有收获,法律知识受用终生。  “哎,我们在哪里跟李老板见面比较好?”  “李老板不是说到我们公司来谈吗?”黄剑小心求证道。  “我在想啊,你看我们这儿,这么寒酸,乱糟糟的,让合作伙伴看见象什么样?会被人看扁的!”叶舟谈了自己的顾虑。他现在视黄剑为心腹,办事随身带,说话无遮拦。  “那就到外面谈,街上到处是茶楼,包厢也不贵。”黄剑是直线思维,会错了叶舟的意。  “这个你去安排就是,记得通知李总!”既然黄剑没听懂,叶舟就只能挑明了说了,“我觉得公司的办公环境亟需改善一下,将办公室集中,将门禁移进来,形成一个规范的区间。还有,你看这里”,叶舟指了指空空如也的办公室,“至少要添置一套沙发吧?现在来三个人就有一个要站着,象什么样?”  “那是那是,前几天柳经理也这么说。”黄剑笑着附和道。  “哦,我想起来了!你负责搞一个新招牌吧,就是那种外面一个方框,中间铺红毯,毯上嵌金色铜字的那种!”  “哦,那东西我见过,好是好,只怕不便宜?”黄剑有些担心成本,看来公司困难的理念已经深植于他心中了。  “不贵,我以前做过,一两千块钱的事。也就是几个铜字外加一点装饰材料嘛!”叶舟显示自己的见多识广。  “那好,我马上去办。”黄剑爽快地答应着,然后问了一个细节问题,“招牌安在哪里呢?”  “装在八楼电梯对面的墙上吧!把那块木牌挂到一楼去,那地方的墙面就空了,那种招牌要周边空旷才显气势。”  “行!”   “黄主任,现在是非常时期。白天事多,有些事可能只能晚上加班做,有些事可能需要星期六星期天抽时间做,你可能会辛苦一点。”  “那没问题!我从上班到现在,几乎没休过双休日,晚上经常在家里搞到十一二点,事太多了!”黄剑边说边笑。听得出心情愉快,并无怨言。  叶舟点头赞许,现在他对黄剑的满意程度远在柳斌之上。  叶舟和李总的商谈进行得非常顺利,一个多小时协议就签下来了。租金从八十万起步,每年递增10%,合同首期五年。从茶楼出来,叶舟容光焕发,今天这一步是实质性的突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宏安公司从此不用担心发不出工资了,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前提,因为它可以换来稳定,而局面稳定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  “回去马上通知管理人员开会!”叶舟交待黄剑。  宏安公司会议室,黄剑兴冲冲地跟大家报喜,“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楼商场招租成功了,惠中惠超市已经签约了!”管理人员无不喜笑颜开。  “有牛皮呀,这么快!”穆书记先发了句感慨,既而望了望柳斌。  柳斌感觉到了穆书记挑逗的目光,脸上的笑容立刻凝固了。
  叶舟最后一个进入会场,坐下就开了腔,“公司形势发展很快,现在有几件事亟待处理,大家畅所欲言议一议。黄主任,做好记录。”  “第一件事,既然招商引资已经到位,一楼商场就应该尽快关闭,将地方腾出来。但是今天才是第9天,离我们原来规定的15天期限还有6天,怎么处理比较好?请大家谈谈看法。”   “我的意见还是言而有信比较好。既然说好半个月,何必急在一时?”穆书记处事有个原则,凡事力求稳妥。其实叶舟身边有这么个人中和一下他的急躁也不无益处。  柳斌刚才受了穆书记的刺激,这下找到报复机会了,“做工作,前怕狼后怕虎怎么行?”这句话明显是冲老穆去的,“我觉得现在关最好!反正迟早都会有纠纷,长痛不如短痛!就这几个商户,据我所知也没什么好怕的!”柳斌其实胆子并不大,但此刻表现得很急进。  “提前关门还是要有个说法才好,要不然那些商户问起来,我们怎么说呢?”邹科长和朱朱月月跟商户打经济交道,不希望伤害商户的感情。  “说法不是问题。我们给的是半个月期限,但并没有承诺商场会继续开门营业15天。我们可以先关门,但是允许商户再停留6天,到期我们清场,这个还在是在按计划行事。”黄剑说。  黄剑这个观点来自叶舟。下午跟李老板签约后从茶楼出来时,叶舟就告诉黄剑,一楼商场明天起要关门,黄剑当即提出期限未到,怕商户有看法,叶舟就说了上面的话。  这种招数叶舟以前在九湖大厦就用过,其中的逻辑是,允许你多久离开,并不意味着同意你生意做到最后一刻,这是两码事,不矛盾。  “哦,既然是这样,那就没什么好担心了啦!”柳斌仿佛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理论依据,心情愉悦地说。  叶舟注意到培哥没吭声,尹科长似乎也不大赞成,但他不想等了,“那就定了,物业科准备链条锁,今晚商场打烊后一楼大门加锁,从明天起拉闸断电,只开侧门进出。明天早上全体管理人员跟我一起在楼下等,与其让商户气势汹汹找上楼,不如我们主动出击去会一会他们。”  自从来到宏安公司,叶舟发现强硬对抗是解决疑难杂症的简便方法,屡试不爽,所以越来越喜欢逞强斗狠。  “我还是建议不要那么性急,太做出了人家会说闲话的。”穆书记今天异常孤立,但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穆书记,这件事情的关键在于,我们得罪这些商户那是一定的,闹矛盾是横竖无法避免的!如果我们多等6天商户就彻底没有意见了,那敢情好,但这是不可能的!他们在这里有钱赚,现在突然不让做了,他们怎么可能没有想法?意见是一定有的,我们提前几天关门,顶多是增大一点反弹而已。我倒觉得与其被动,不如主动,因为即便我们为商户考虑,商户也断不会替宏安公司打算。所以这个事不要再议了,大家记住明天准时到,不要让商户把门撬开了。”叶舟知道,今天在场的不止穆书记一个人心中有疙瘩,素性将事情的本质作了一个剖析。  培哥、尹科长和岳东果然频频点头。
  千言万语不如顶下  
  呵呵,也许这就是你想要的。  
  茧丝不断,情爱缠绵……静待
  从没有看过这类题材的文章,觉得写的不错,引人入胜,很好看。
  还没有更新啊?我都看了好几回了,呵呵。问一下楼主你的其他作品有电子书吗?  
  老大,我大半夜等你更新那,你也喝高了,我每次睡觉前就看你的帖子啊,不看一段睡不着?  
  楼主辛苦,养好身体再来更。不差这一半天儿。  
  终于撵上了!累死我啦,不过有点后悔,慢点儿看好了,现在搞得等更新非常痛苦啊!楼主写的太好看了
  我方才的回复怎么没有了,难得看到这么好的文章,用了几天几夜才看到尾,真心赞一个。
  退一步海口天空  万里无云,青天白日~  
  第二页,有空再看  
  楼主拿数据线去了  
  看到此贴,勾起了我看美剧《越狱》时的感受,波澜不惊却又暗涛汹涌勾人心弦。只想马不停蹄地看完!大手笔呀^o^  另外非常佩服楼主追寻梦想的执著。  
  快出书啊,我要送给给家人和朋友。
  看望朋友,拜读佳作。 也希望朋友能够指导我的拙作《平城遗梦》
  时刻关注,精彩  
  只要你有ipad..iPhone  
  现在才搞明白  新天涯是一页一百楼  
  楼主,我越看越喜欢,希望更新快点…  
  手机党顶一下,楼主加油,很喜欢看O(∩_∩)O  
  楼主太勤快啦  
  O(∩_∩)O  
  “第二件事,八楼办公室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我准备让它改观一下。一是办公室全部集中到东头我那边去,将走廊上的门禁移进去,然后东边楼梯口再加装一道铁门,形成一个封闭的办公区,走廊上铺上地毯,看起来也象个公司的样子。二是墙面全部作一次重新粉刷,亮堂一点,也利于出租。三是做一个新招牌,就是四周一个木框,中间嵌铜字的那种。四是总经理室要添一张沙发,免得开个小会都没有坐的地方。大家说说看,怎么样?”  “办公室集中好,紧凑一些。”培哥这次负责清理办公室,所以这个问题第一个发言。  “墙面重新粉刷一下好,也花不了多少钱。租办公室的有人提过这个要求,还说我们不粉,他们也要请人粉。”尹科长关心自己招租的事,接着表了态。  “叶总办公室是要买张沙发。堂堂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家徒四壁,这怎么行?我早就说过要买,这个坚决支持!”柳斌借机向叶舟献媚。  “招牌的事我联系了,总造价大约一千六百元,但是宁波铜字需要提前五天预定。我准备晚上施工,明天晚上先将框子做起来,红毯铺好,等铜字来了再镶上去。”黄剑因为已经提前得到了叶舟的指令,谈的实际上已经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的问题了。  “这个东西,嘿嘿……我泼点冷水啊”,穆书记自嘲般笑了笑,近来叶舟做事风生水起,他的地位是越来越边缘化了,“招牌究竟要不要搞?我不是说它不好,我是担心太张扬了,不要让职工误以为公司有钱了,又来闹!”  “我认为地毯最好不要铺,我们公司这么困难,讲不了这种排场,要不然税务所的来了我都不好解释!”邹科长也担心露富有后遗症。  “走廊上的地毯可以不铺,别的办公室也没有必要铺,但是叶总的办公室还是要铺。总经理办公室关系到公司的形象,稍微讲究点也无话可说!”柳斌再次向叶舟示好。  叶舟今天对柳斌感觉很好。看来人人都喜欢别人讨好自己,这种需求甚至是隐性的,当事人并不明确知道它的存在,只有当供应产生了,带来了巨大的愉悦,才意识到它可以一下对接到心里去。  柳斌在逢迎叶舟方面确实有一套,始终注意突出总经理的特殊地位,在为叶总花钱上从不唱反调。也许这与他曾经任职部门经理多年的经历有关,知道手握财权的人多少有些特殊化的冲动。当然,柳斌的性格多变,要他逢迎你,前提是他自己气要顺,气不顺他就会闹别扭,阴阳怪气。
  “招牌还是有必要,今天我们跟李总签约,本来说好到我们八楼来的,但我们这里这么一塌糊涂,一点形象都没有,叶总只好安排在茶楼里面见面。公司今后还有对外关系,把形象搞好点有益无害。”黄剑可能没意识到,自己的意见是针对穆书记的。  连黄剑都不支持自己,穆书记更孤立了,心情郁闷都写在脸上。象他这么有城府的人,这种情况可不多见。  “哎,黄剑,招牌上是铺红地毯还是铺绿地毯啰?”朱朱不知怎么突然插进这么一句话来,简直风马年牛不相及,有点搞笑。  “应该是红毯吧!” 黄剑笑了笑说。  “我在银行里看到的好象铺的是绿毯呢!”朱朱说出了自己的根据。  穆书记不知是觉得好笑,还是为了缓和气氛,先嘿嘿了两声才问,“银行哪里有这种招牌?”  “怎么没有?交行大厅旁边那个搞理财的,墙上就有一个招牌,是绿毯!绿毯好看些!”朱朱记忆犹新。  开会如同人类的一切群体活动,人一多嘴就杂,嘴一杂就跑偏。会议的议题就象一棵树,长着长着枝繁叶茂了,脉络就不清晰了,必须及时修剪才能有型。开会如果不纠偏,议题一发散就会相去万里。扯闲谈之所以常被批评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病根就在这里。  叶舟觉得今天的会后面还有要事,红毯绿毯无所谓,于是说道,“绿毯好看就绿毯,红红绿绿关系不大!办公室的事交给培哥,今晚先移门禁,明天移办公室、装东楼道铁门,后天开始粉刷。记住,我们现在搞事不要分什么上班下班,什么时候方便什么时候干!”  “那我这里有几个细节要落实一下,穆书记一个人一间办公室,柳经理是继续跟我共用一间,还是……”培哥开始婆婆妈妈起来。他内心是希望柳斌自立门户的,因为柳斌老不关门,让他心里不踏实。  “唉呀,叶总刚才是说移办公室,又不是重新分配办公室?”柳斌有点不耐烦了。培哥怕得罪人,柳斌却不怕得罪他,可见老实人也未必能八面玲珑。  “哎,我不一个人一间办公室,我跟黄主任共一间!”穆书记可能发现了柳斌跟培哥共用办公室的好处,所以想通过与黄剑共办公室加强对黄剑的控制。  “办公室还有小吴哪?”培哥的意思是办公室有两个人,如果穆书记加进去,三个人太挤了。  “小吴让他一个人到一边啦,以前他本来就是单独办公的。”穆书记似乎嫌培哥多事,他只想要黄剑,不想要小吴。  如果叶舟稍微老成一点,他从一开始就应该阻止柳斌和培哥共用办公室,现在更不能让穆书记跟黄剑成天搅在一起,可惜他恰恰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国企那种单间办公的方式弊端当真非常之大,职员各有天地,互相封闭,不仅无法监督,而且关门闭户,暗室密谋,最容易扯是生非。现代企业采用大间隔断式办公,连隔音墙都采用透明玻璃,确实是人事管理上的一大进步。
  “还有一个问题,叶总办公室的地毯到底铺不铺?”这已经不是问题了还问,培哥真是“脱掉裤子打屁,多此一举”!  “叶总办公室搞好点我同意!”穆书记突然拐弯了。其实这个意见也多余,因为此刻他同不同意已经无关紧要了。可见做事情表态,先后不同效果大不同。  “铺红的还是绿的?”所有人都没想到培哥会来这么一句,大笑起来。连叶舟都觉得好笑,培哥自己也笑了。  清理八楼办公室这件事,培哥干得不错。不声不响,应做的工作全都到位了。叶舟忽然觉得,培哥这个糯米坨只要使用得当,也不见得完全没有价值。  “好,第三件事!”叶舟止住大家的笑,继续往下推进议程,“西门面清理得怎么样了?”叶舟转头望向尹科长。  “除了秋向美的门面,其它的都签了。”尹科长答得很简洁。  “秋向美什么问题?”  “她说她要看看别人都是怎么搞的,然后再想想,一个月之后回我的信。”尹科长似乎有些无可奈何。  “一个月?这么久!”叶舟刚要表态,邹科长急忙插了进来,“一个月就一个月,反正只有这么一个特殊的人!”  “确实,这家人还是不要招惹的好。”柳斌附议。  “这样啦,一个月之后如果秋向美不签合同,由我负责!”穆书记不知是想挽回今天屡议屡败的面子还是什么原因,竟主动揽事上身,少见地拍起胸脯来。  “那行,秋向美就网开一面。岳东,八楼招租情况如何?”叶舟转移了话题。  “八楼已经定出去五间了,房子是有人要,就是楼层比较高,电梯比较旧,价格起不来!”岳东水平不高,平时话不多,介绍情况一是一,二是二,没有任何修饰。  “这个价格可以了,以前空在这里几年不也就这么过去了?”朱朱说。“这几年我跑银行,基本上都是空手去,带钱回来。现在倒过来了,天天送钱去存,空手回来。自从叶总来了,公司的情况真的不同了,我觉得已经蛮好了!”朱朱现身说法,谈起了对比,只不过妇道人家,显得太知足,目标不远大。  果然,黄剑笑着说,“明天公司有七十万现金进帐,那才是钱!”  “七十万?哪里来那么多钱?”邹科长几乎惊叫起来,这也是在座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黄剑看了看叶舟,见老总没有阻止意思,于是透露道,“惠中惠超市明天交押金,五十万,加上首季租金二十万,不就是七十万?”  在团队之中能够掌握别人不知道的信息是一种特权,可以成为炫耀的资本。黄剑天天跟着老总跑,自然比其他人知道的多一些。  “哦嗬,公司帐上好久没看到这么多钱了!”朱朱喜不自胜,就象自己发了一笔意外之财一样惊喜。  邹科长感慨万千,“哎呀,这下好了!其实我们公司的职工也好打发,只要按时发工资,就是有人想闹也闹不起来了!”  邹科长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叶舟也相信是这么回事,其他人恐怕也没有理由反对,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错的。职工有了饭吃就不闹事了吗?非也!有了饭吃还会有人想肉吃,有了肉吃还会有人想酒喝,有了酒喝还会有人追求营养,吃的问题解决还有穿的问题,穿解决了还有住的问题,住的问题解决还有行的问题,住和行解决了还有旅游、娱乐、休闲的问题;物质要求满足之后还有精神需求,要尊严,要尊重,要自我,要实现价值,精神需求满足之后还有社会诉求,要公平,要正义,要民主,要监督,要透明,要权力……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金钱根本喂不饱欲望这头野兽,充其量只能安抚一时!
  齐全美,时间好好啊
  “柳经理,库存清理情况如何?”看到大家的态度,叶舟有些得意,继续梳理工作,这是今天的第四件事,也是最后一件事。   “嘿嘿…嘿…东西是有人要,就是卖不起价呀!”柳斌不紧不慢地说。  “退库商品怎么处理的?”叶舟问。  “叶总,现在还退什么库哪?我们欠人家的钱,人家还不是也欠我们的钱?可以退的都是一些有市场的东西,好货都退给人家了,还拿什么变钱呢?现在大家都是欠,我们横竖也是欠,欠一百万是欠,欠三百万也是欠。所以我现在是拣好卖的卖,不管它是谁的东西。前几天一批常德水表厂的水表,货值四万多块,厂家的代表到了仓库,我也没让他拿走。我们卖出去之后厂方代表在市场上看到了,我也不认帐。做生意哪能那么老实呢?”柳斌似乎颇为得意。  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久了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无赖本性,逮着机会就耍,柳斌的态度很正常。  柳斌可能不会想到,他刚才一句“人家还不是也欠我们的钱”,歪打正着,一下触动了叶舟的神经。对呀,公司应收帐款几百万,这里面可以做文章啊!总不至于一笔都收不回来吧?不会的,不可能这么绝对!倘若能收百分之几十,那就是几十万哪!看来下一步的工作应该从清欠开始,这是一个新创收点!  叶舟为这一意外发现高兴不已,走神了,柳斌后来说了些什么根本没听见。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理论上都是一家人,所以企业之间通行的结算模式是“委托银行收款”,简称“托收”。所谓“托收”,就是先发货,货到之后供方委托银行代收货款。在一个信用意识刚刚萌芽的社会,这种结算形式的显著弊端就是造成了大量的合同违约,由此导致企业之间“三角债”盛行。  三角债就是你欠我的,我欠他的,他欠别人的。可以说,凡是那时从事经营的公司,没有一家不被三角债困扰的。生意做得越大,三角债就越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因为托收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拒付,而且供方毫无办法,只能重复托收,购方违约成本几乎为零。在这种情形下,社会信用很快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谁老实谁吃亏,谁按时付款谁完蛋——因为你讲信用别人不讲信用,你按时付款别人照常拖欠,这样你的资金很快就会入不敷出!  那时候,清收三角债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任何公司都无人敢理这茬。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政府也高度重视,国务院就曾经组织国有银行开展过数次大规模的清欠行动。政府甚至授权银行可以对一些恶意拖欠行为采取强制措施,禁止拒付,或者直接扣划帐款。然而现实情况错综复杂,强制措施挂一漏万,对三角债现象的整体改观收效甚微。  法院对此也束手无策,因为一个案件起诉之后,相关的三角债主体就会连带起诉。判决倒是容易,桥是桥,路是路,你欠谁的还给谁,谁欠你的还给你,可执行就难了。一团乱麻,从哪一根抽起呢?谁都想先收后付,谁都不愿先付后收,因为付款是实实在在的,收款能不能到帐却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三角债就是一个死结。当年大部分的三角债最后都烂掉了,这是一个时代的疤痕。所以叶舟这次动心思清欠,简直无异于火中取粟,他能成功吗?  请看第六章。
  给楼主推荐一好帖《我是屌丝,但我家冰柜里有个女神》也是鬼话版块的,作者南左律佑,很多人看完跟帖留言问内容是否是真实的呢  
  为什么我却希望lz是男生
  终于跟上节奏了,等着更新啊!  
  楼主快点吧,把昨天晚上落下的补上
  竟然追到了,有点惊喜又有点失落,不过楼主我支持你!  
  现在楼主是不是天天宅在家里写小说??好舒服!!
  现在天天等着更新,露珠要加油啊  
  刘烨、陈好演的叫那山那人那狗,超赞
  Lz.跟大伙聊天好好哦!如果能边更边聊更好哦!  
  ding--------------------------  
  上网来,想学习一下
  文笔和故事都不错,不过楼主还不要着急骄傲。老夜的五大贼王,看看那回复和点击率!  
  天涯真的有很多牛人!!!傅志彬,半兽人,bluehot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玩魔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