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险峻腾云驾雾打一个数字字是什么?


环球网资讯
2022-10-31 12:13
·北京
0
来源:中国军网边关数字■李国涛  傅德旺雪域边关,数字无处不在。山的高度、路的长度,虽然两者都是客观存在,但冠以具体数字,无形中便多了几分巍峨、几分险峻。西藏边防军人几乎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亲朋好友,对方的开场提问往往是“你那里海拔有多高”,一个普通的数字足以引发对方的惊叹。在他们看来,3000米以上就是生命禁区,在那里的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山高路远,令人望而生畏,可边防军人偏爱“人往高处走”。有例为证,那年春节前夕,某边防连受领任务进驻4820地域。4820地域,顾名思义海拔4820米。驻地常年风雪肆虐,积雪最深处可达3米,进驻的简易房内没有电、没有信号。可让连长、指导员头疼的不是生活保障问题,而是选派谁去的“幸福”烦恼。连队官兵听说有重要任务,纷纷写下请战书、摁下红手印。最终连队党支部开会讨论决定,选派15名党员干部骨干执行进驻任务。除夕前一天,一行人爬冰卧雪,将五星红旗插上雪山之巅。4050+770=4820,这道算术题再简单不过。但从海拔4050米的连队到4820米的哨点,增加的不仅是770米的高度,还有能掀翻铁皮屋顶的狂风、能短时间晒黑皮肤的强紫外线,以及难以言表的寂寞。人们总是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却少有人知道,在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常年驻守着一群可爱的官兵。他们的风花雪月无关繁华,他们在冰封苦寒之地,燃烧着一颗颗滚烫的心。山的海拔高度能给人直观的身体感受,胸闷头晕、呼吸困难,大家称之为“高原反应”,但路的长度往往会造成错觉和误解。一条隐藏在大山褶皱中的巡逻路,目的地是海拔4950米的山口。从宿营地出发到山口,距离只有10公里。按照惯性思维,在高原上10公里顶多就是四五个小时的路程。可山的褶皱拉长了路的长度,悬崖峭壁增加了路的难度。负重攀行于忽上忽下的羊肠小道,一趟下来,巡逻官兵至少耗时12个小时。戍边人似乎对海拔高度、道路长度没什么概念,8天7夜、5天4夜、3天2夜……再难再险,他们都无畏出征。走过山重水复,转战清晨日暮,他们的脚印连成线,成为雪域边关亮丽的风景。巡逻的次数、身上的伤疤数、穿坏的胶鞋数……边防军人从不刻意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戍边成绩。外人眼中的生死考验,于他们不过是家常便饭。一位身经百战的尖刀班班长,刻骨铭心的却是自己缺席的那一次巡逻。因为参加上级比武集训,他没能进入巡逻名单。那次执甲出征,突遇塌方,战友被滚石砸中,将19岁的年轻生命定格在雪山峡谷。噩耗传来,尖刀班班长陷入深深的自责懊悔。数字定义着山的高度、路的长度,也增加着思念的浓度。“你有多久没见到父母了?”“你入伍以来回家过了几次春节?”“你陪小孩过了几次生日?”……面对简单的问题,边防军人总是含糊其辞。他们不是不清楚,而是不想记得太清楚。数字越具体,越能增加思念的分量和亏欠的程度。这时候的数字像一根尖锐的刺,直戳泪点。都说边防军人的父母不是一天天老去的,而是一年年老去的;边防军人的孩子不是一天天长大的,而是一年年长大的。他们何尝不知道陪伴的意义,只是陪伴与坚守,孰轻孰重?他们已经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2020-08-07 17:34
来源:
佚名
曲阳
古北岳山巍峨险峻 壁画生动传神
北魏宣武帝景明到正始年间,北魏朝廷在今曲阳县境内建北岳庙,确立其为古北岳恒山的祭祀之所。
近年来,专家们认为北岳庙内现存壁画为元、明两代画师依据吴道子底稿所绘,我们得以通过画师之手,一睹宛若轻风吹拂过的飘逸唐韵。
2012年,曲阳县委托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来修复壁画。修复专家们本着不破坏壁画的原则,清理覆盖灰尘,去除鸟类遗弃物和病害,填补裂隙修复划痕,确保了壁画原真性和修复效果。
田庄大墓 形制罕见
田庄大墓,背倚太行余脉,坐北朝南。整个墓穴长达66米,10个圆形侧室高低错落地环绕前、后两室,犹若众星拱辰。在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墓葬中,这种形制极其罕见。
依墓葬形制及仪卫壁画中人物服饰可以推断,墓葬年代在中唐以后,五代之前。
壁画中,胡人力士开道,甚至出现了近似帝王使用的仪仗。这幅壁画,是华北地区同期砖室墓中,首次发现的唐代风格大型仪卫壁画,具有很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田庄大墓,也因此成了曲阳在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记录。
田庄大墓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为保护遗迹信息,在挖掘项目中引入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绘制三维透视图,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学术新发现。
星眸顾拍精神峭 罗袖迎风身段小
擎阁,在曲阳县流传上千年,是曲阳民间社火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擎阁最初是人们在祭祀时擎托供品的工具,后来以幼童的阁上表演代替了供品,从娱神变为娱人。
稳固,是擎阁表演的基本保障。为确保架上儿童的安全,曲阳擎阁艺人用一只木质假脚代替儿童的真腿,使儿童双腿得以固定在铁架上。儿童在空中从容自若,如履平地。
“ 星眸顾拍精神峭,罗袖迎风身段小”,阁上童子随着地方戏曲的锣鼓点儿,表演舞蹈动作,更具观赏性。擎架的大人,务必沉稳有力,聚精会神。后来,擎阁中平增了杂技的惊险,从擎一人发展到擎两人、三人。
陈平均,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阳擎阁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擎阁道具的制作和改良。
在曲阳县政府的支持下,擎阁走出山区,参加了北岳庙庙会、河北省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曲阳山区里的民俗文化大放异彩,成为曲阳县文化旅游的一道独特风景。
曲阳石刻:吐故纳新 融通中西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自1840年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牺牲的人民英雄而修建。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个由国家兴建的大型纪念碑建筑,碑座的四周,由10幅真人大小的浮雕组成。如此大规模、高标准的纪念碑浮雕作品,就出自曲阳石雕艺人之手。
刘红立是曲阳石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师父王二生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雕刻工作。
当年,12名曲阳工匠利用点线仪,忠实地再现了原创艺术家的意图,使近200个神态各异、热血澎湃的英雄形象从冰冷的汉白玉石中浮现出来。
西汉时期曲阳人就从事石刻石雕,到了唐朝,曲阳成为北方汉白玉石像雕造中心。故宫博物院里有一座修德白石馆,专为展示曲阳修德寺出土的白石造像而设。
元大都兴建时,正是曲阳人杨琼主持雕刻了其中大部分石雕。此后,明清两代紫禁城的建造,尤其是中轴线上的石雕,大都出自曲阳石匠之手。
2010年,曲阳县成立了雕塑文化产业园,通过计算机三维建模,可以利用数控技术,精准控制石雕的各项数据,让曲阳石雕实现更为严格、标准化的批量生产。
定窑瓷塑 造型独特
宋代曲阳县隶属定州,曲阳窑口里出产的瓷器被时人称为定瓷,是北宋五大名窑中烧造白瓷的窑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曲阳人陈文增对定瓷碎片的化学成分反复做了分析实验,确定了定窑白瓷的烧制配方,率先成功烧制出定瓷的多种器型,但定窑成功复烧后,艺人们大多生产日用瓷器,多为杯碗瓶盏,很少有人烧制瓷塑。
瓷塑是瓷器中的一个品种,它不同于一般瓷器,先用瓷泥堆塑造型,再入窑高温烧制,因其造型生动,更具艺术价值。
定瓷代表作“孩儿枕”就是使用这种技法烧制而成,儿童面容细部刻画极为传神,是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巅峰之作。
2011年,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覆盖石雕、定瓷、泥塑等各类艺术形式。曲阳雕塑产业在园区的管理下协同发展。
2018年,曲阳县成立了定窑瓷塑研究所。
着力于定瓷、石雕的产业技术革新,曲阳县正在践行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2015年,曲阳县旅游产业被纳入了“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总体规划”。他们依托自身文化优势,精心打造了“古北岳之旅 ”、“雕刻美好时光”、“休闲度假慢游曲阳”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彰显地域文化亮点,实现文化带动经济、经济推动文化的良性循环。
来源:保定日报和保定文化旅游综合整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云驾雾打一个数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