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旗取将打一个数字?

旗的成语:别树一旗、扯顺风旗、扯鼓夺旗、重整旗鼓、扯旗放炮、大张旗鼓、鼓旗相当、鼓馁旗靡、红旗报捷、黄旗紫盖、卷旗息鼓、旌旗卷舒、旌旗蔽日、拉大旗作虎皮、搴旗取将、旗靡辙乱、旗布星峙、搴旗斩将、旗鼓相当、旗帜鲜明、旗开得胜、收旗卷伞、星旗电戟、掩旗息鼓、偃旗卧鼓、偃旗仆鼓、偃旗息鼓、摇旗呐喊、斩将夺旗、重振旗鼓、重兴旗鼓、斩将刈旗、正正之旗、辙乱旗靡、斩将搴旗、拔旗易帜、重张旗鼓、旌旗蔽天、旌旗蔽空、敛旗息鼓、靡旗辙乱、仆旗息鼓、旗开取胜、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旗开马到、旗鼓相望、搴旗斩馘、搴旗虏将、顺风扯旗、卧旗息鼓

(1)别树一旗:比喻与众不同,加成一家。

(2)扯顺风旗:形容随风摆动,顺势迎合,奉承别人。

(3)扯鼓夺旗:形容作战勇敢。

(4)重整旗鼓:比喻失败之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

(5)扯旗放炮:比喻公开张扬

(6)大张旗鼓:张:陈设,展示;旗鼓:旗帜和战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7)鼓旗相当:同“旗鼓相当”。

(8)鼓馁旗靡:鼓点无力,旗帜歪倒。形容军队士气不振。

(9)红旗报捷:清代军队出征,打了胜仗,派专人手持红旗,急驰进京报捷。现用作报喜的意思。

(10)黄旗紫盖:天空中出现状如黄旗紫盖的云气。旧为皇帝出世的征兆。

(11)卷旗息鼓:犹偃旗息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12)旌旗卷舒:舒:展开。战旗随风飘动,有时卷起,有时展开。比喻战事持续。

(13)旌旗蔽日: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特指战旗。战旗遮住了日光。形容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

(14)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15)搴旗取将: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16)旗靡辙乱:谓阵脚已乱,抵挡不住。

(17)旗布星峙:犹言星罗棋布。

(18)搴旗斩将: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19)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20)旗帜鲜明:比喻立场、观点、态度等十分明确。

(21)旗开得胜: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22)收旗卷伞:喻停止活动。

(23)星旗电戟:军旗象繁星,剑戟如闪电。比喻军容之盛。

(24)掩旗息鼓:①卷起军旗,停擂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②比喻停止行动。

(25)偃旗卧鼓:见“偃旗息鼓”。

(26)偃旗仆鼓:见“偃旗息鼓”。

(27)偃旗息鼓: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28)摇旗呐喊:原指古代作战时摇着旗子,大声喊杀助威。现比喻给别人助长声势。

(29)斩将夺旗: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30)重振旗鼓:见“重整旗鼓”。

(31)重兴旗鼓:犹言重整旗鼓。

(32)斩将刈旗:同“斩将搴旗”。

(33)正正之旗:正正:整齐。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

(34)辙乱旗靡:辙:车辙;靡:倒下。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逃窜。

(35)斩将搴旗:搴:拔取。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36)拔旗易帜:旗:旗帜;易:换。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37)重张旗鼓:重:重新;旗鼓:古时作战用的旌旗与战鼓。比喻失败或受挫折后,重新整顿与组织力量,准备再干

(38)旌旗蔽天:旌旗:旗帜;蔽:遮蔽。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39)旌旗蔽空:旌旗:旗帜;蔽:遮蔽。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40)敛旗息鼓:息:停止。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比喻无声无息地停止运动

(41)靡旗辙乱:靡:倒下。指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

(42)仆旗息鼓:息:停止。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比喻无声无息地停止运动

(43)旗开取胜: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44)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令旗一挥,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45)旗开马到:令旗一挥,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46)旗鼓相望:望:向远看。队伍很长,旗帜和战鼓前后相接,威武雄壮

(47)搴旗斩馘:搴:拔取;馘:割敌人的左耳。拔取敌人的旗帜,斩杀敌人的将士。形容勇猛善战

(48)搴旗虏将:搴:拔取;虏:俘获。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49)顺风扯旗:顺;趋向同一方向。顺着风向扯起旗子。比喻因势乘便行事

(50)卧旗息鼓:息鼓:停止敲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

起名网成语大全精选搴旗斩将的意思及对应发音、搴旗斩将的意思、造句、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信息、搴旗斩将该成语词条添加于

释义: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出处:《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 【解释】: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 【出自】:《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 【示例】:即使~,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zh?),多是长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砍断:斩断。斩首。斩决。斩除。斩草除根。斩钉截铁。先斩后奏。披荆斩棘。

快要:将要。将至。将来。即将。
带领,扶助:将雏。扶将。将军。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用言语刺激:你别将他的火儿了。
兽类生子:将驹。将小猪。
顺从:将就(迁就,凑合)。将计就计。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将出来。
刚,刚刚:将将。将才。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将领。
统率,指挥:将百万之众。

《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寒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