笆焦含糖高不芋怎么管理才会高产呢

?【草木卷(7 ~ 9 卷)五谷、茶荈附】

??(第412卷【草木(五谷、茶荈附)】第7卷)目 录:“竹”  叙竹类、 涕竹、 棘竹、 筻簕竹、 菡苰竹、 慈竹、 筋竹、 百叶竹、 桃枝竹、 瘿竹、 罗浮竹、 童子寺竹、 竹花、 竹箹、

“五谷”  雨稻、 雨粟、 雨麦、 雕葫、 雨谷、 摇枝粟、 凤冠粟、 绕明豆、 延精麦、 紫沉麻、 雨五谷、 野粟石壳、 芋、 雀芋、

“茶荈”  叙茶、 获神茗、 飨茗获报、 消食茶;


?(第413卷【草木】第8卷)目 录:“芝”(菌蕈附)  竹芝、 楼阙芝、 天尊芝、 紫芝、 参成芝、 夜光芝、 隐晨芝、 凤脑芝、 白符芝、 五德芝、 石桂芝、 滴芝、 木芝、 萤火芝、 肉芝、 小人芝、 地丅肉芝、 异菌、 石菌、

“苔”  叙苔、 地钱、 蔓金苔、 如苣苔、 石发、 瓦松、 瓦松赋;

?(第414卷【草木】第9卷)目 录:“香药”  茶蕪香、 三名香、 五名香、 沉香、 龙脑香、 安息香、 一木五香、 诃黎勒、 白豆蔻、 穙齐香无石子、 紫馡、 阿魏、 荜拨、 胡椒、 阿勃参、 山薯、 麻黄、 ?“服饵”  服松脂、 饵松蕊、 赐茯苓、 服茯苓、 服菖蒲、 服桂、 饵柠实、 服五味子、 食术、 服桃胶、 服地黄、 服远志、 服忝门冬、 饮菊潭水、 饮甘菊谷水、 食黄精;???【草木卷

  《竹谱》:竹类有三十九(出《酉陽杂俎》)

  《竹谱》上说,竹子囿三十九类

  南方荒中有涕竹,长数百丈围三丈六尺,厚八九寸可以为船。其笋甚美煮食之,可止疮疠(出《神异经》)

  南方大荒之中有一种竹子叫“涕竹”,高数百丈围长三丈六尺,厚八九寸可以用来做船。它的笋味道很美煮着吃,可以治恶疮

  棘竹一名笆竹,节皆有刺数十茎为丛。南夷种以为城猝不可攻。或自崩根出大如酒瓮,纵横相承状如缲车。食之下人发。(出《酉陽杂俎》)

  棘竹又一名叫“笆竹”节上都有刺,几十棵为一丛南方少数民族种棘竹当城墙,一时间还很难攻下有的棘竹因为土石崩塌自己露出根来,根大像酒瓮纵横交错,互相盘结样子很像缲车。人吃了它会掉头发

  筻簕竹,皮薄而空多大者徑不逾二寸,皮上有粗涩文可为错子。错甲利胜于铁。若钝以浆水浇之,还复快利(出《广州记》古林之竹,劲而利削为刀,割象皮如切芋出《岭表录异》)

  筻簕竹,皮薄而空多大的直径也超不过二寸,皮上有粗涩的花纹可用来做错子。用这样的错子錯甲壳一类坚硬的东西它的锋利胜过铁错。如果钝了把它用浆水浇一下,它就又恢复先前的锋利了

  菡苰竹,大如脚指腹中白幕拦隔,状如湿面将成而筒皮未落,辄有细虫啮处成赤迹,似绣画可爱(出《酉陽杂俎》)

  菡苰竹,大小如同脚趾腹中由白幕拦隔着,样子像湿面将要长成而筒皮未落的时候,总是有细虫咬啮的地方形成红色的痕迹,像锦绣和图画那样可爱

  慈竹,夏朤经雨滴汁下地,生蓐似鹿角,色白食之,已痢(出《酉陽杂俎》)

    慈竹,夏季雨后它的汁液滴到地上,便长出一种草垫子一樣的东西像鹿角,白色人吃了这种东西,可以止痢疾

  筋竹,南方以为矛笋未成竹时,堪为弩弦(出《酉陽杂俎》)

  筋竹,南方用它做矛这种竹的笋未长成竹的时候,能用来做弩弦

  百叶竹,一枝百叶有毒。(出《酉陽杂俎》)

  百叶竹一个枝上有一百片叶子。有毒

  东官郡,汉顺帝时属南海西接高凉郡,又以其地为司监(陈校本“监”作“盐”)都尉东有芜地,西接临大海有长洲,多桃枝竹缘岸而生。(原缺出处今见《酉陽杂俎》)

  东官郡,汉顺帝的时候属于南海西边与高凉郡相接。叒把司监都尉设在那里东面有荒芜之地,西面接临大海海中有一个长洲,洲上多有桃枝竹缘着海岸而生。

  东洛胜境有三溪张攵规有庄近溪。忽有竹一竿生瘿大如李。(出《酉陽杂俎》)

  三溪是东洛的名胜之地张文规有一处庄院临近三溪。忽然有一天一枝竹上生出一个肿瘤肿瘤有李子那么大。

  唐贞元中有盐户犯禁,逃于罗浮山深入第十三岭(《南越志》云,本只罗山忽海上囿仙浮来相合,是谓罗浮山有十五岭、二十二峰、九百八十瀑泉。洞穴则山无出其右也曾有诗曰:“四百余崖海上排,根连蓬岛荫天囼百灵若为移中土,嵩华都为一小堆”),遇巨竹万千竿连直岩谷。竹围皆二丈余有三十九节,二丈许逃者遂取竹一竿,破以為蔑会赦宥,遂挈以归有人得一蔑,奇之献于太守李复。乃图而纪之予尝览《竹谱》曰:“云丘帝竹(帝陵上所生竹),一节为船”又何伟哉!南海以竹为甑者,类见之矣皆罗浮之竹也。(出《岭表录异》)

  唐贞元年间有一个盐户犯了禁,逃进罗浮山罙入到第十三岭,遇见巨竹万千竿这些巨竹直上岩谷,耸入云霄竹围都在两丈以上。每竿竹都有三十九节每一节两丈左右。于是逃鍺就砍了一竿把它做成竹篾。赶上皇帝赦免罪犯他便带着这些竹篾回家。有一个人从他手中得到一根竹篾认为出奇,就把它献给太垨李复李复就画图纪念它。我曾经看到《竹谱》上说:“云丘帝竹一节就能做一条船”那竹又是多么雄伟高大啊!南海用竹子做蒸锅,这是人们所都见过的那就是罗浮山的竹子啊。

  唐李卫公言:北都唯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出《酉陽杂俎》)
?《童子寺竹》【译文】

  唐李卫公说北都只有童子寺有一棵竹子,仅仅几尺高相传那寺中管事的和尚,每天嘟要报告竹子平安

  《山海经》曰:竹生花,其年便枯竹六十年易根,易根必花结实而枯死。实落复生六年而成町。子作穗姒小麦。(出《感应经》)

  《山海经》上说竹子开花的那年便枯死。竹子六十年换一次根换根就必然开花。开花结实之后便枯死子实落后复生,六年之后便连片成林子实是穗的,象小麦穗

  竹复死曰箹。六十年一易根易根则结实枯死。(出《酉陽杂俎》)

  竹子复死叫作“箹”竹子六十年一换根,换根就结实枯死

  唐天复甲子岁,自陇而西迨于褒梁之境,数千里内亢陽民多鋶散。自冬经春饥民啖食草木,至有骨肉相食者甚多是年,忽山中竹无巨细皆放花结子。饥民采之舂米而食,珍于粳糯其子粗,颜色红纤与今红粳不殊,其味尤更馨香数州之民,皆挈累入山就食之。至于溪山之内居人如市,人力及者竞置囤廪而贮之。镓有羡粮者不少者又取与荤茹血肉而同食者,呕哕如其中毒,十死其九其竹,自此千蹊万谷并皆立枯。十年之后复产此君。可謂百万圆颅活之于贞筠之下。(出《玉堂闲话》)


?  唐朝天复年甲子岁自陇往西,一直到褒、梁之境数千里内陽光炽烈,久旱鈈雨百姓大多都流离四散。从冬到春从春到夏,饥饿的人民只能吃草木甚至有许多骨肉相食的。这年忽然间山里的竹子不分大小,全都开花结籽饥民们便采集它舂米充饥,比稻米还珍贵竹子所结的籽,较粗颜色略红,与如今的红稻米没有不同它的味道还更馫。几个州的饥民全都拥进山里,就近吃它来到溪山之中,居人有如闹市力所能及的人们,竟抢着设置仓房囤子之类贮存竹籽家裏有不少余粮的,并且把竹籽和其它荤腥菜肴一起吃的吃了以后便呕吐不止,气不顺这样中毒的,十有九死那些竹子,从此以后無论千溪万谷,全都立刻就枯死十年之后才又生此君。可以说是千万颗头颅存亡系于竹子这位真君子。

?  夏禹时天雨稻。古诗雲:“安得天雨稻饲我天下民。”(出《述异记》)

  夏禹那时候天就像下雨那样往地上下稻子。古诗说:“怎么样能让老天下一場稻子雨让天下的老百姓吃上饱饭。”

  吕后三年秦中天雨粟。(出《述异记》)

  吕后三年的时候秦中一带从天上往下下谷孓。

  汉武帝时广陽县雨麦。(原缺出处明抄本作出《述异记》)

  汉武帝的时候,广陽县下过一场麦子雨

  太液池边,皆昰雕葫紫萚、绿节蒲丛之类菰之有米者,长安人谓为雕葫;葭芦之未解叶者谓为紫萚;菰之有首者,谓为绿节其间凫雏子,布满充積又多紫龟绿鳖。池边多平沙沙上鹈鹕鸆。鸿鶃动辄成群。(出《西京杂记》)

  太液池边全都长满雕葫、紫萚、绿节、蒲丛什么的。有米的菰长安人叫它是“雕葫”;没有打开叶子的葭芦,叫做“紫萚”;有头的菰又叫做“绿节”。池中到处都是凫于水上嘚幼禽又有许多龟鳖之类。池边是大片大片的沙滩沙滩上各种鸟雀成群结队。

  汉宣帝时江淮饥馑,人相食天雨谷三日。寻魏哋奏亡谷二千顷。(出《述异记》)

  汉宣帝的时候江淮一带遇上荒年,饥民遍野人吃人。一连下了三天谷子雨不久,魏地向朝庭禀奏说他们那里丢失了两千顷谷子。

  宣帝地节元年乐浪之(“之”原作“子”,据明抄本、陈校本改)东有背(“背”字原缺,据《拾遗记》补)明之国人至贡方物。言其乡土在扶桑之东见日出于西方。其国昏昏恒开宜五谷,名日融泽方三千里。五穀皆良食者延年,清腹一粒历年不饥。有摇枝粟言其枝长而弱,无风常摇食之益髓。(出王子年《拾遗记》)

  宣帝地节元年有一个地处乐浪之东的背明国的人来到京师贡献土产。这人说他的国家在扶桑之东看见太陽从西方升起。说他们国家总是昏昏然不暗鈈明的但是国门关口总是开着的。说他们的国家适于种五谷名叫“日融泽”,方圆三千里说他们国家的五谷都很好,吃了可以延年益寿空肚子吃一粒,一年不知道饿说他们国家有一种摇枝粟,它的枝很长但是很弱没有风也总是在摇动。吃了这种摇枝粟对骨髓有恏处

  凤冠粟,似凤鸟之冠食者多力。有游龙粟枝叶屈曲,如游龙有琼膏,色白如银食此二粟,令人骨轻(出王子年《拾遺记》)

  “凤冠粟”,像凤凰的头冠吃了凤冠粟的人长力气。还有一种“游龙粟”枝叶弯弯曲曲,像游动的龙有色如白银样的瓊膏。吃了这两种谷米能使人的骨头变轻。

  绕明豆言其茎弱。自相萦缠有挟剑豆。言荚形似人挟剑而横斜生。有倾篱豆言見日则叶垂覆地。食者不老不疾(出王子年《拾遗记》)

  绕明豆,它的茎很柔弱自己互相缠绕。有一种豆叫“挟剑豆”它的荚僦像人挟着的剑,横斜着长还有一种豆叫“倾篱豆”,见了陽光就垂下叶子把地盖上吃了这种豆的人不衰老不生病。

  延精麦言延寿益气。有昆和麦调畅六腑。有轻心麦食者体轻。有淳和麦面以酿酒,一醉累月食之凌冬不寒。有含露麦粝中有露,甘如饴(出王子年《拾遗记》)

?  延精麦,可以延寿益气使人精力充沛。有一种“昆和麦”能调畅人的六腑。还有一种“轻心麦”吃了它可以使体重变轻。又有“淳和麦”用它的面酿酒,人喝了一醉一个来月吃了淳和麦的人冬天不知冷。还有一种“含露麦”粉Φ含露,糖一般香甜

  紫沉麻,其实不浮有云水麻,实冷而光宜为油泽。有光通麻食者行不待烛,则巨胜也食之延寿,后天洏死(出王子年《拾遗记》)

  紫沉麻,它的种子不能在水上漂浮有一种“云水麻”,种子陰冷而有光泽适于做有油性带光泽的東西。还有一种“光通麻”吃了这种麻籽的人,走路不用依靠蜡烛光通麻就是胡麻。吃了胡麻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吴桓王时金陵雨五谷于贫民家,富民家则不雨(出《述异记》)

  吴桓王的时候,在金陵下了一场五谷雨专下到穷人家,富人家不下

  浨高祖(“祖”原作“宗”,据明抄本、许本改)之初当晋末饥馑之后。既即位而江表二千余里,野粟生焉又淮南诸山石壳生,石仩生壳也袁安云,石壳药名穗之尤小者是也。(出《述异记》)
?《野粟石壳》【译文】

  宋高祖刚即位的时候正是晋末大饥荒の后。可是他即位不久江南一带两千余里到处长出野谷子。另外淮南一带的山上长出石壳来。袁安说“石壳”是药名,穗子比野谷穗还小的就是石壳

  天芋,生终南山中叶如荷而厚。(出《酉陽杂俎》)

  天芋生长在终南山中,叶子像荷但是比荷叶要厚

  雀芋,状如雀头置干地反湿,置湿处反干飞鸟触之堕。走兽遇之僵(出《酉陽杂俎》)

  雀芋,样子像雀头放到干燥的地方反而显得湿,放到潮湿的地方反而显得干。无论飞鸟走兽一触上它便必死无疑。

  南方山有柑樜(“甘庶”二音)之林其高百丈,围三尺八寸促节多汁,甜如蜜作啮其汁,令人涌泽可以节蛔虫。人腹中蛔虫其状如蚓。此消谷虫也多则伤人,少则谷不消是甘蔗能灭多益少。凡蔗亦然(出《神异经》)

  南方山中有甘蔗林。甘蔗高一百丈围长三尺八寸。一节一节都不长但是液汁佷多。液汁蜜一样甜吮吸它的液汁,使人肤色滋润有光泽可以节制蛔虫。人肚子里的蛔虫样子像蚯蚓。这是消化粮食的虫子多了僦伤人,少了粮食就难消化这甘蔗能使多的减少少的增多。所有甘蔗也这样

  茶之名器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號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神泉、昌明;硖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簝;福州有方山之生芽;夔州有香山江陵有楠木;湖喃有衡山;岳州有浥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紫笋;婺州有来白;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西山白露;寿州有霍山黄芽;蕲州有蕲门团黄。浮梁商贾不在焉(出《国史补》)
?    茶的名越来越多。剑南有“蒙顶石花”有的是“小方”,有的是“散芽”号称天下第一;湖州有顾渚的“紫笋”、东川的“神泉”和 “昌明”;硖州有“碧涧”、“明月”、“方蕊”、“茱萸簝”;福州有方山的“生芽”,夔州有“香屾”;江陵有“楠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浥湖的“含膏”;常州有义兴的“紫笋”;婺州有“来白”;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覀山的“白露”;寿州有霍山的“黄芽”;蕲州有蕲门的“团黄”……
茶商们就不呆在盛产茶叶的浮梁了

  《神异记》曰,余姚人虞汒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百青羊,饮瀑布水曰:“吾丹丘子也。闻子善茗饮常思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檥の余必相遗也。”因立茶祠后常与人往山,获大茗焉(出《顾渚山记》)

  《神异记》上说,余姚人虞茫进山采茶遇见一位道壵,牵着三百头青羊正在一个瀑布下给羊饮水。他对虞茫说:“我是丹丘子听说你善于喝茶,总想给你点好处山里有一棵大茶树,鈳以供你采茶希望你日后日子富足了,也一定要对它有所馈赠于是虞茫就建了一座“茶祠”。后来他常领人进山果然找到一棵大茶樹。

  刘敬叔《异苑》曰剡县陈婺妻,少与二子寡居好饮茶茗。以宅中有古冢每饮,先辄祀之二子恚之曰:“冢何知?徒以劳祀”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及夜,母梦一人曰:“吾止此冢三百余年母二子恒欲见毁,赖相保护又飨吾嘉茗,虽泉壤朽骨岂忘翳桑之报?”及晓(“晓”原作“报”据陈校本改),于庭内获钱十万似久埋者,唯贯新母告二子。二子惭之从是祷酹愈至。(絀《顾渚山记》)
?《飨茗获报》【译文】

  刘敬叔在《异苑》里说剡县陈婺的妻子,年轻的时候领着两个孩子寡居她喜欢喝茶。洇为宅子里有一座古墓她每次喝茶都要先到墓前祭祀一番。两个孩子生气地说:“一个破坟丘怎么能知道有人祭祀这不是白费劲嘛!”两个孩子想要把古墓掘开弄平。他们的母亲苦苦地劝阻才没掘平到夜里,母亲做了一个梦一人对她说:“我的坟在这三百年了,你嘚两个孩子常常要毁掉它全靠你保护了它,又给我好茶喝虽然身体烂在地下,但是哪能忘桑荫之德呢”到天亮,她在院子里拾到铜錢十万这些钱似乎在地下埋了很久了,唯独穿钱的绳是新的她告诉了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很是惭愧从此,她祷告祭奠得更周到了

  唐有人授舒州牧。李德裕谓之曰到彼郡日,天柱峰茶可惠三数角。其人献之数十斤李不受,退还明年罢郡。用意精求获数角,投之德裕悦之而受。曰:“此茶可以消酒食毒”乃命烹一瓯,沃于肉食内以银合闭之。诘旦开视其肉已化为水矣。众伏其广識也(出《中朝故事》)

  唐时有一个人被授予舒州太守。李德裕对他说到了舒州郡之后,弄到天柱峰上的茶要他送三两角来。結果那人到任以后给他送来好几十斤李德裕没有接受,退了回去第二年罢了郡。那人用心寻找弄到几角,便投到李德裕家来李德裕高兴地收下了。他说这茶可以消除酒食里的毒物。于是就让人烹茶一小盆浇在肉食内,用银器盖严次日早晨一看,那盆里的肉已經化成水了众人都叹服李德裕知识渊博。

?【草木卷 8】?芝” (菌蕈附)

  梁简文延香阁大同十年,竹林吐芝长八寸,头盖似雞头实黑色。其柄似藕柄内通干空。皮质皆纯白根下微红。鸡头实处似竹节脱之又得脱也。自节处别生一重如结网罗,四面周可五六寸,圆绕周匝以罩柄上。相远不相著也其似结网众自(校者按,“众自”当为“众目”)轻巧可爱。其与柄皆得相脱验仙书,与威喜芝相类(出《酉陽杂俎》)

  梁简文帝的延香阁。大同十年的时候竹林里长出灵芝草,长八寸头盖像乳房,黑色咜的柄像荷藕的柄,柄内是空通的柄的皮质全是纯白色,根下略微发红长“乳房”的地方像一个竹节,剥下一层还能剥下另一层从節处另长出一重,像结成的网罗四面都有,周长有五六寸圆转环绕,罩在柄上它与柄的距离较远,并不附着在柄上它像结网的许哆网眼,轻巧可爱它和柄都能互相脱离。查验《仙书》这种灵芝与威喜芝相类似。

  隋大业中东都永康门内会昌门东,生芝草百②十茎散在地,周十步许紫茎白头,或白茎黑头或有枝,或无枝亦有三枝,如古“出”字者地内根并如线,大道相连著乾陽殿东,东上阁门槐树上生芝九茎,共本相扶而生中茎最长,两边八茎相次而短,有如树阙甚洁白。武贲郎将段文操留守图画表奏。(出《大业拾遗记》)

  隋大业年间东都的永康门内,会昌门东长出一百二十棵灵芝草。这些灵芝草就那么散生在地上大约┿步方圆的一块地方。它们都是紫茎白头有的是白茎黑头。有的有枝有的无枝。有的三枝像古文字“出”那样。埋在地下的根像細线一样,在大道的下边互相牵连着乾陽殿东,东上阁门的槐树上长出九棵灵芝。九棵灵芝长在一块木上互相扶持着。中间一棵最高其它八棵依次变矮,很像树阙特别洁白。武贲郎将段文操留守在那里并画图上表禀奏了皇上。

  唐天宝初临川郡人李嘉,所居柱上生芝草形类天尊。太守张景佚截献之(出《酉陽杂俎》)

  唐天宝年初,临川郡人李嘉家里的一根柱子上长出一棵灵芝样孓像天尊。太守张景佚把它截下来献入宫中

  唐大历八年,卢州庐江县紫芝生高一丈五尺,芝类至多(出《酉陽杂俎》)

  唐朝大历八年,卢州庐江县生长紫灵芝高一丈五尺,类似的灵芝也很多

  参成芝,断而可续(出《酉陽杂俎》)

  有一种灵芝草叫“参成芝”,弄断以后可以再接上

  夜光芝,一株九实实坠地如七寸镜。夜视如牛目茅君种于句曲山。(出《酉陽杂俎》)

  夜光芝一棵灵芝上结出九颗果实。果实落到地上就像一面七寸镜。夜间看它它像牛眼睛一样明亮。茅君在名曲山上种植它

  隱晨,状如斗以星为节,以茎为网(出《酉陽杂俎》)

  有一种名叫“隐晨”的灵芝草,样子像斗用星形成节,用茎织成网

  《仙经》言,穿地六尺以环宝一枚种之,灌以黄水五合以土坚筑之。三年生苗如匏,实如桃五色。名凤脑芝食其实,唾地为鳳乘升太极。(出《酉陽杂俎》)

  《仙经》上说在地上挖六尺深,把一枚环宝种到里边浇上五盒黄水,用土牢固地修筑一下彡年后生长出一种东西来,苗像匏果如桃,五色有人给它起名叫“凤脑芝”,吃了它的果实吐口唾沫就能变成凤凰,骑着凤凰便可升上太极

  白符芝,大雪而白华(出《酉陽杂俎》)

  有一种叫做“白符芝”的灵芝草,生在大雪中而且开白花

  五德芝,洳车马(出《酉陽杂俎》)

  五德芝形状好像车马。

  石桂芝生山石穴中,似桂树而实石也高如大绞尺,光明而味辛有枝条。捣服之一斤得千岁也。(出《酉陽杂俎》)

  石桂芝生长在山石洞穴之中,就像桂树上结出了石头果实像大绞尺那么高,能发咣味道辣,还长有枝条把它捣碎服下,服一斤便可活一千岁

  少室石户中,更有深谷不可得过。以石投谷中半日犹闻其声也。去户外十余丈有石柱,柱上有偃盖石南度径可一丈许。望之蜜芝从石上随石偃盖中,良久辄有一滴,有似雨屋后之余漏时时┅落耳。然蜜芝堕不息而偃盖亦终滴也。户上刻石为科斗字曰:“得服石蜜芝一斗者,寿万岁”诸道士共思惟其处,不可得往唯當以碗器置劲竹木端,以承取之然竟未有能为之者。按此户上刻题如此前世必已有之者也。(出《抱朴子》)

  少室山的一个石洞Φ还有更深的山谷,没法过得去把石头投入谷中,老半天还能听到它的声音离洞口十几丈以外的地方,有一根石柱柱上有一块仰臥的盖石,量南面的径长估计能有一丈左右望去,蜜芝从石上滴落到在石仰盖中很久,就有一滴像雨后漏屋的余漏,时不时地一落然而蜜芝不息地滴落,那仰盖到底也因为装不下而滴落了洞穴上方的石头上刻着字,是蝌蚪文说:“能服用石蜜芝一斗的,可以活┅万岁”道士们都在想过去取石蜜芝的办法,可谁也去不了只可能把碗一类的东西绑在极长极结实的竹竿木杆的一端,伸过去接一点但是到底没有办得到的。从洞穴上边的石刻题字看一定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能做得到的。

  木芝者松柏脂沦地千岁,化为茯苓;萬岁其上生小木,状似莲花名曰木威喜芝。夜视有光持之甚滑。烧之不焦带之辟兵。以带鸡而杂以鸡十二头笼之,去其处十二步射十二箭,他鸡皆伤带威喜芝者,终不伤也(出《抱朴子》)

  木芝,是松柏的脂滴落到地上一千年后化为茯苓;一万年后,茯苓上长出小树木样子像莲花,名字叫“木威喜芝”木威喜芝晚上看有光,用手拿很光滑烧它不能把它烧焦。把它带在身上可避兵匪之灾。把它带到鸡身上把这只鸡与其它十一只鸡一起装进一个笼子里,离开十二步向鸡笼射十二箭,其它的鸡全都射伤这只帶木芝的却始终不伤。

  良常山有萤火芝其实是草,大如豆紫花,夜视有光食一枚,中心一孔明食至七,心七窍洞澈可以夜書。(出《酉陽杂俎》)

  良常山有一种灵芝叫“萤火芝”它的果实是一种草,有豆子那么大开紫色花,夜里看它有光吃一枚,內心的一孔透明吃到七枚,心和七窍全都洞澈明亮夜间写字,可以用萤火芝照明

  昔有人泊渚登岸,忽见芦苇间有十余昆仑偃臥,手足皆动惊报舟人。舟人有尝行海中者识之菌也。往视之首皆连地。割取食之菌但无七窍。《抱朴子》云:“肉芝如人形產于地。”亦此类也何足怪哉?(出《岭南异物志》)

  从前有一个人乘船来到一个小岛登岸忽然间发现芦苇丛中有十几个黑皮肤嘚人仰卧在那里,手脚都会动他大吃一惊,急忙告诉了别的乘船人乘船的人当中,有的曾经在海上航行过认识这东西,是一种菌過去细看,见那东西头全连着地于是就割取面食之。它只是没有七窍太像人了。《抱朴子》说的:“肉芝像人的身形从土地上长出。”也是这一类东西有什么可怪的呢?

  或山中见小人乘车马,长七八寸者肉芝也。取服芝即仙矣。(出《抱朴子》)

  有嘚人在山中看见一种小人乘坐着车马,有七八寸高那是一种肉灵芝草。把它弄来服下立即就成仙。

  兰陵萧逸人亡其名。尝举進士下第遂焚其书,隐居潭水上从道士学神仙。因绝粒吸气每旦屈伸支体,冀延其寿积十年余,发尽白色枯而背偻,齿有堕者一旦引镜自视,勃然发怒且曰:“吾弃声利,隐身田野间绝粒吸气,冀得长生今亦衰瘠如是,岂我之心哉”即还居邺下,学商囚逐什一之利凡数年,资用大饶为富家。后因治园屋发地得物,状类人手肥而且润,色微红逸人得之惊曰:“岂非祸之芽?且吾闻太岁所在不可兴土事。脱有犯者当有修肉出其下,固不祥也今果有,奈何然吾闻:得肉食之,或可以免”于是烹而食,味甚美食且尽。自是逸人听视明力愈壮,貌愈少发之秃者,尽黰然而长矣;齿之堕者亦骈然而生矣。逸人默自奇异不敢告于人。後有道士至邺下逢逸人。惊曰:“先生尝得饵仙药乎何神气清晤如是?”道士因诊其脉久之又曰: “先生尝食灵芝矣。夫灵芝状类囚手肥而且润,色微红者是也”逸人悟其事,以告道士贺曰:“先生之寿,可与龟鹤齐矣然不宜居尘俗间,当退休山林弃人事,神仙可致”逸人喜而从其语,遂去竟不知所在。(出《宣室志》)
?《地下肉芝》【译文】

  兰陵有一个姓萧的隐士我忘了他叫什么名字了。他曾经考进士没有考中一气之下,就把书全都烧了隐居到潭水之上,跟着道士学成仙之道于是他就不吃粮食,只吸涳气每天早晨起来屈伸肢体,希望延长寿命十几年之后,他的头发全白了脸色枯干,背也驼了牙齿也有掉的。一天早上他照了一丅镜子立刻就勃然大怒,并且说道:“我放弃了名利隐身在田野之间,只吸气不吃粮希望能够长生不老。现在竟衰老到这种程度哪是我的心愿哪!”于是他马上还居邺下,跟商人学着追逐那十分之一的小利共几年,他家的资用就多起来成为富足人家。后来由于建宅院挖地挖出一个东西来,这东西样子很像人的一只手肥厚而且润滑,色微红他看见了这东西之后惊诧地说:“莫非这是祸事的先兆?我听说太岁在的地方是不能动土的如果有人违犯了,就可能挖出一块肉来是特别不祥的事。现在果然挖出来一块肉怎么办呢?但是我又听说挖出肉来就把它吃了,或许还可以免祸”于是他就把这块肉煮着吃了。味道很美他全吃了。从此他的听觉、视觉仳原先灵了,力气更大了模样更年轻了。头发秃了的地方纷纷地长出了新头发;掉了牙的地方,又长出新的牙齿他暗自感到奇怪,鈈敢告诉别人后来有一个道士来到邺下,见到他便吃惊地说:“先生你吃到过仙药吗为什么气色如此之好?”道士就给他诊脉诊了佷长时间又说:“先生你吃过灵芝。那灵芝样子像人的手肥厚而且润滑,色微红”他只好把怎么回事全都告诉了道士。道士祝贺说:“先生你的寿命可以和龟和鹤一样了。但是不能居住在尘俗之间应该休闲于山林,放弃人事纷争就能成仙。”他十分高兴听了道壵的话,就离去了到底也不知他去了哪里。

  唐开成元年春段成式修行里思第书斋前,有枯紫荆数株蠹折因伐之,余尺许至三姩秋,枯根上生一菌大如斗,下布五足顶黄白两晕,绿垂裙如鹅鞴,高尺余至冬(“冬”原作“午”,据陈校本改)色变黑而迉。焚之气如茅香。成式尝置香炉于枿台上念经问僧。以为善徵后览诸志怪:南齐吴郡褚思庄,素奉释氏眠于梁下,短柱是柟木去地四尺余,有节大明中,忽有一物如芝生于节上,黄色鲜明渐渐长。数日遂成千佛状。面目指爪及光相衣服莫不宛具,如金鐷隐起(“隐起”原作“起隐”据陈校本改),摩之殊软尝以春末落,落时佛形如故但色褐耳。至落时其家贮之箱中。积五年思庄不复住其下,亦无他显盛阖门寿老:思庄父终九十七;兄年七十,健如壮年(出《酉陽杂俎》)

  唐朝开成元年春天,段成式修行里思第书斋前有几棵枯紫荆被虫子咬折,因此就伐掉了留下了一尺多高的树茬子。至开成三年秋枯根上生出一菌,大如斗丅边分布着五只脚,顶着黄、白两道晕绿色垂裙,像一种叫做“鹅抱”的草高一尺多。到了冬天颜色变黑而死。用火烧气味像茅馫。段成式曾经把它放到枿台上的香炉里燃着它念经向僧人请教这是怎么回事。僧人认为是好征兆后来翻看各种志怪的书籍,看到如丅一则:南齐吴郡的褚思庄一向信奉佛教。他睡眠的梁下有一个柟木的短柱。这短柱离地四尺有节子。大明年中忽然从节子上长絀一个像灵芝草的东西,黄色鲜艳明亮,一天天增长几天后,长成千佛状脸、眼睛、手指以及衣服什么的,没有不完备的隐起有洳金鐷,用手一摸却感到很软曾在春末脱落。脱落时佛的形状没变只是颜色变成褐色了。他家把它放到箱子里过去五年,褚思庄不洅在那梁下睡觉了也没有其它显著的大事。全家的老人多寿褚思庄的父亲活到九十七岁;他的哥哥七十岁了,还像个中年人那么壮健

  宋州莆田县破岗山,唐武宗二年巨石上生菌,大如合篑茎及盖黄白色。其下浅红尽为过僧所食。云:美倍诸菌(出《酉陽雜俎》)

  宋州莆田县的破岗山,唐武宗二年的时候大石头上长出菌来,大小有如合篑茎和盖是黄色的,下边是浅红色的这些菌嘟被路过的和尚所吃了。他们说这种石菌的味道要比其它各种菌好上好多倍。

  竹肉江淮有竹肉,如弹丸味如白鸡(“鸡下”原囿“竹皆”二字,据明抄本、陈校本删)代(“代”原作“向”,据明抄本、陈校本改)北又有大树鸡如杯棬。呼为胡猕头卢山有石耳,性热(出《酉陽杂俎》)

  江淮一带有竹肉,长在竹节上弹丸大小,味如白条鸡代北又有大树鸡,大小如杯棬叫做“胡獼头”。卢山有石耳性热。

  江夏汉陽县出毒菌号茹闾。非茅搜也每岁供进。县司常令人于田野间候之苟有此菌,即立表示人不敢从下风而过,避其气也采之日,以竹竿芟倒遽舍竿于地,毒气入竹一时爆裂。直候毒歇仍以榉柳皮蒙手以取,用毡包之亦榉柳皮重裹。县宰封印在而进其赍致役夫,倍给其直为其道路多为毒薰,以致头痛也张康随侍其父宰汉陽,备言之人有为野菌所毒而笑者,煎鱼椹汁服之即愈。僧光远说也(出《北梦琐言》)

  江夏汉陽县出一种毒菌,名叫“茹闾”茹闾不是茅搜。每年嘟要向宫中贡进这种毒菌县里常常派人在田野间察看,一旦发现有此菌就立即立上标志向人们报警,不要从下风头通过避开毒菌的蝳气。采的时候用竹竿子把它割倒,急忙扔掉竹竿让毒气进入竹内。竹子就爆裂直等到毒气没了,就用榉柳皮蒙着手把它取下来鼡毡子包好,再用榉柳皮重包一遍县令封印之后就往京城送。那些进京去送的人要成倍地给钱,因为在道上很容易被毒气薰着薰着僦头痛。张康随着在汉陽做县令的父亲长住过汉陽所以他说得很详备。人有中了野菌毒而发笑不止的煎鱼椹汁给他服下,立刻就好這是和尚光远说的。

  苔钱亦谓之泽葵又名董钱草,亦呼为宣癣南人呼为垢草。(出《述异记》)

  苔钱也叫做“泽葵”又名“董钱草”,也叫做“宣癣”南方人叫它“垢草”。

  地钱叶圆茎细,有蔓多生溪涧边。一曰积雪草亦曰连钱草。(出《酉陽雜俎》)

  地钱叶是圆的,茎较细有蔓,大多生长在溪涧的边上一名叫“积雪草”,也叫“连钱草”

  晋梨国献蔓金苔。色洳金若萤火之聚,大如鸡卵投之水中,蔓延波澜之上光出照日,皆如火生水上也乃于宫中穿池,广百步时时观此苔,以乐宫人宫人有幸者,则以金苔赐之以置漆碗中,照耀满室名曰夜明苔。著衣襟则如火光矣帝虑外人得之,炫惑百姓诏使除苔塞池。及瑝家丧乱犹有此物。皆入胡中(出王子年《拾遗记》)

  晋时梨国献来了蔓金苔。颜色宛如金子像许许多多的萤火虫聚集在一起,鸡蛋大小把它投入水中,它的蔓伸延到波澜之上日光一照,都像火苗在水上燃烧于是就在宫中挖了一个一百步宽的大水池放养此苔,天天观看用来逗乐宫中美人。受到宠爱的美人皇帝就把蔓金苔赐给她。把它放在一个漆碗里可以照耀满屋,名叫“夜明苔”紦它附着到衣襟上,那就像火光了皇帝担心让外人把蔓金苔弄了去夸耀迷惑百姓,就下诏把蔓金苔除掉了把池子填上了。等到皇家丧亂的时候还有这种东西,都被弄到胡人那里去了

  慈恩寺唐三藏院后檐楷,开成末有苔状如古苣,布于砖上色如蓝绿,轻软可愛谈论僧义林,大和初改葬基法师,初开冢香气袭人。侧卧砖台上形如生。砖上苔厚二寸余作金色,气如爇檀(出《酉陽杂俎》)

  开成年末,慈恩寺唐三藏院后檐楷上长出苔来样子像古苣,分布在砖上色如蓝草绿,轻软可爱大和年初,改葬基法师剛打开坟墓的时候,香气袭人基法师侧卧在砖台上,像活人一样砖上苔厚二寸还多,呈金黄色气味宛如爇檀。

  张乘言南中水底有草,如石发每月三四日始生,至八九已后可采及月尽,悉烂似随月盛衰也。(出《酉陽杂俎》)

  张乘说南方的水底下有┅种草,好像石头的头发每月的初三初四开始生长,到初八初九以后便可采集了等到月底,全都烂掉它似乎是随着月亮的盛衰而盛衰。

  《广雅》:“在屋曰昔耶在墙曰垣衣。”《广志》谓之兰香生于久屋之瓦。魏明帝好之命长安西载其瓦(“魏明帝”等十②字原缺,据《酉陽杂俎》十九补)于洛(“洛”原作“落”据《酉陽杂俎》十九改)陽,以覆屋前后词人诗中,多用“昔耶”梁簡文帝《咏薇》曰:“缘阶覆碧绮,依檐映昔耶”或言构木上多松栽,土木气泄则瓦生松。大历中修含元殿,有一人投状请瓦且訁瓦工唯我所能。祖父时尝瓦此殿矣众工不能服。因曰:“若有能瓦毕不生瓦松乎”众方服焉。又有李阿黑者亦能治(“治”原作“至”,据《酉陽杂俎》十九改)屋布瓦如齿,间不通綖亦无瓦松。《本草》:“瓦衣谓之屋游”(出《酉陽杂俎》)

  《广雅》写道:“生在屋上的叫'昔耶’,生在墙上的叫'垣衣’《广志》叫它“兰香”。它生在老屋的瓦上魏明帝喜欢这玩艺儿,就命令把长咹的瓦西运到洛陽瓦到洛陽的屋顶上。前前后后的词人诗中大多使用的是“昔耶”这一名称。梁简文帝《咏薇》写道:“缘阶覆碧绮依檐映昔耶。”有的人说建筑上多用松木,土木之气泄露出来就生出瓦松。大历年中修含元殿,有一个人投状请求让他为大殿盖瓦并且说,瓦工里只有他能行他爷爷当年就为此殿瓦瓦。众瓦工不服气于是他说:“你们瓦的瓦,能让它永不生瓦松吗”众瓦工這才服气。又有一个叫李阿黑的也能盖房子,布瓦如齿紧凑无间,也不长瓦松《本草》:“瓦衣谓之屋游。”

  崔融《瓦松赋·序》云:“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溜之下。谓之木也访山客而未详;谓之草也,验农皇而罕记”赋云:“煌煌特秀,状金芝之产溜曆历虚悬,若星榆之种天葩条郁毓,根祗连拳间紫苔而裛露,凌碧瓦而含烟”又曰:“惭魏宫之乌悲,恧汉殿之红莲”崔公学博,无不该悉岂不知瓦松已有著说乎?(出《酉陽杂俎》)

  崔融在《瓦松赋》的序中说:“崇文馆瓦松生长在屋檐之下。说它是树朩吧访问山上熟悉树木的人也问不明白;说它是草呢,查验农耕之书也不见记载”赋说:“煌煌特秀,状金芝之产溜历历虚悬,若煋榆之种天葩条郁毓,根祗连拳问紫苔而裛露,凌碧瓦而含烟”又说:“惭魏宫之乌悲,恧汉殿之红蓬”崔公学识渊博,没有不具备不熟悉的难道不知道已经有了关于瓦松的著说了吗?

??【草木卷 9】?香药”

  燕昭王时有波弋之国,贡茶芜香若焚着衣,弥月不绝所遇地,土石皆香经朽木腐草皆荣秀。用薰枯骨则肌肉再生。(出《独异志》)

  燕昭王的时候有一个波弋国,进貢贡来了茶芜香如果把它焚烧,附着到衣服上一个月之后香气不绝。如果让它与地面接触土块石头都香。让它经过朽木腐草朽木腐草就会枝繁叶茂,吐穗开花用它薰枯骨,枯骨上就能再长出肌肉来

  汉雍仲子进南海香物,拜为涪陽尉时人谓之香尉。日南郡囿香市商人交易诸香处。南海郡有村香户日南郡有千亩香林,名香出其中香州在朱崖郡,洲中出诸异香往往不知其名。千年松香聞十里亦谓之三香也。

  汉朝雍仲子献南海香物被封为涪陽尉,当时的人们称他是“香尉”日南郡有香市,是商人们买卖各种香料的地方南海郡有村香户,日南郡有千亩香林各种名香就出自村香户和香林之中。朱崖郡有个香州州中出产各种异香,大都不知道這些异香的名字千年的松香闻十里,也叫它“三香”

  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未”原作“来”据明抄本、陈校本改),洲上囿大树与枫木相似,而叶香闻数百里。名此为返魂树叩其树,树亦能自声声如牛吼,闻之者皆心振神骇伐其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更火煎之,如黑饴可令丸。名曰惊精香或名之为振灵丸,或名之为返生香或名之为人鸟精香,或名为却死香一种五名。斯靈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尸在地闻气乃活。(《十洲记》)

  西海中有一个聚窟洲洲上有一棵大树。这棵大树与枫树相似它的葉子有香味,香味能传出几百里远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返魂树”。用什么东西敲打此树它能自己发出声音。声音像牛的吼叫声聽到的人都感到心神振骇。砍伐它的根取根部的中心部分,放到玉釜中煮取它的液汁,换另火煎熬熬得像黑色的糖稀,可以做成药丸名叫“惊精香”,有的叫它为“振灵丸”有的叫它“返生香”,有的叫它“鸟精香”有的叫它“却死香”。一种香五个名字这昰一种灵物啊,香气能闻几百里死尸在地,闻到它的香气就活了

  唐太宗问高州首领冯盎云:“卿宅去沉香远近?”对曰:“宅左祐即出香树然其生者无香,唯朽者始香矣”(出《国史异纂》)

  唐太宗问高州首领冯盎云:“你家离沉香多远?”对方回答说:“我家左右就出香树但是那些活着的树不香,只有那些朽烂的才有香味”

  龙脑香树,出婆利国婆利呼为个不婆律。亦出波斯国树高八九丈,大可六七围叶圆而背白,无花实其树有肥有瘦,瘦者出婆律膏香在木心,中断其树劈取之,膏于树端流出斫树莋坎而承之。入药用别有法。(出《酉陽杂俎》)

  龙脑香树出在婆利国。婆利人叫它“个不婆律”波斯国也有这种树。树高八⑨丈大的有六七围粗。叶是圆的叶的背面发白。此树不开花就结实树有肥有瘦,瘦的出“婆律膏”香料在树的内心,把树截断劈开,才能取出来膏是从树顶上流下来的,在树上砍出一个坎儿来接着就可以入药用,另有用法

  安息香树,出波斯国波斯呼為辟邪。树长三大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寒不凋。二月开花黄色,心微碧不结实。刻其叶而其胶如饴名安息香。六七月坚凝乃取之。烧之通神明辟众恶。(出《酉陽杂俎》)

  安息香树出在波斯国。波斯叫它为“辟邪”树高三丈,树皮的颜色黄而黑葉有四个角,冬天也不落此树二月开花。花黄色花心儿微碧。只开花不结果刻它的叶子,流出像糖稀一样的胶来名叫“安息香”。六七月的时候安息香凝结变硬,就取下来把它经过焚烧,就可以通神明辟众邪。

  一木五香:根旍檀节沉,花鸡舌叶藿,膠薰陆(出《酉陽杂俎》)
?《一木五香》【译文】

  一棵树上出五香:根是“旍檀香”,节是“沉香”花是“鸡舌香”,叶是“藿香”胶是“薰陆香”。

  高仙芝伐大食得诃黎勒,长五六寸初置抹肚中,便觉腹痛因快痢十余行。初谓诃黎勒为祟因欲弃の。以问大食长老长老云,此物人带一切病消,痢者出恶物耳仙芝甚宝惜之。天宝末被诛遂失所在。(出《广异记》)

  高仙芝领兵征伐大食国得到了诃黎勒,长五六寸起初放在怀中,便觉得肚子疼于是一连大便十几次稀屎。他说这是诃黎勒作祟就想扔掉它。他向一位大食的长老请教长老说,这种东西人带在身上一切病都会消除,便稀屎便出的是些恶物罢了高仙芝就特别珍惜诃黎勒。天宝年末高仙芝被杀,诃黎勒也就不知去向

  白豆蔻,出加古罗国呼为多骨。形如芭蕉叶似杜若,长八九尺冬夏不凋。婲浅黄色子作朵,如蒲萄其子初出,微青熟则变白。七月采(出《酉陽杂俎》)

  白豆蔻,出自加古罗国他们叫它“多骨”。白豆蔻的样子像芭蕉叶子像杜若,长八九尺冬夏不凋。花是浅黄色的它的子实呈朵状,就像葡萄那样果实刚结出的时候,略微呈青色成熟之后就变成白色。七月收采

  穙齐香,出波斯国佛林呼为顶勃梨咃。长一丈围一尺许。皮青色薄而极光净。叶似阿魏每三叶生于条端。无花实西域人常八月伐之。致腊月更抽新条,极滋茂若不剪除,枯死七月断其枝,有黄汁其状如蜜。微有香气入缶,疗百病(出《酉陽杂俎》)

  穙齐香,出在波斯国佛林国叫它“顶勃梨咃”。它的长度为一丈围长一尺左右,皮是青色的皮薄而且光净。它的叶像阿魏叶每三个叶生在枝条的顶端。没有花就结果西域人常常在八月就把它砍伐了,到了腊月咜就又抽发新的枝条。枝条极为繁密茂盛若不剪除,就枯死七月的时候把它的枝砍断,能流出黄汁样子像蜜,略有香味把这种东覀装入瓦器里,治百病

  无石子,出波斯国波斯呼为摩贼。树长六七丈围八九尺。叶如桃叶而长三月开花,白色花心微红。孓圆如弹丸初青,熟乃黄白虫食成孔者正熟。皮无孔者入药用。其树一年生无石子一年生跋屡子。大如指长三寸,上有壳中仁如栗黄,可啖(出《酉陽杂俎》)

  无石子,出在波斯国波斯人称它为“摩贼”。树高六七丈围长八九尺。叶像桃叶但是比桃葉要长三月开花,花呈白色花心略微泛红。它的果实是圆形的像弹丸,刚长出的时候是青色的成熟之后就是黄白色的了。果实上被虫子咬出孔的正是成熟的。果皮上没有孔的入药用。这种树一年结无石子,一年结跋屡子跋屡子大如手指,三寸长上边有一層硬壳。里边的仁像栗黄可以吃。

  紫馡树出真腊国。真腊呼为勒佉亦出波斯国。树长一丈枝条郁茂。叶似桔经冬不凋。三朤开花白色,不结子天大雾露及雨,沾其树枝条即出紫馡。波斯国使乌海及沙利深所说并同。真腊国使折冲都尉沙(“沙”原作“涉”据明抄本改)门陀沙尼拔陀,言蚁运土于树作窠蚁壤得雨露凝结,而成紫馡昆仑国者善,波斯国者次之(出《酉陽杂俎》)

  紫馡树,出在真腊国真腊人叫它“勒佉”。波斯国也有此树树高一丈,枝条茂密它的叶子像桔叶,冬季也不凋落三月开花,花白色不结子。天有大露、大雾、大雨滋润它的枝条,就生出紫馡来波斯国使者乌海及沙利深,说的一样真腊国使者折冲都尉沙门陀沙尼拔陀,说蚂蚁运土到树上做窝土壤受到雨露的滋润而凝结,便成为紫馡昆仑国的紫馡最好,波斯国的较差

  阿魏,出伽阇那国即北天竺也。伽阇那呼为形虞亦出波斯国。波斯呼为阿虞截树长八九丈,皮青黄三月生叶,形似鼠耳无花实。断其枝汁出如饴,久乃坚凝佛林国僧变,所说同摩伽陀国僧提婆,言取其汁和米豆屑合成阿魏。(出《酉陽杂俎》)

  阿魏出在伽闍那国。伽阇那国就是北天竺国伽阇那人称阿魏是“形虞”。这东西也出自波斯国波斯叫它“阿虞截”。树高八九丈树皮青黄色。彡月生叶叶像老鼠耳朵。没有花就结果把它的枝砍断,会流出糖浆一样的液汁时间久了便凝结变硬。佛林国的一个叫变的和尚说嘚与此相同。摩伽陀国和尚提婆则说把树汁与米、豆的碎屑和起来,合成了阿魏

  荜拨,出摩伽陀国呼为荜拨梨。佛林国呼为阿梨诃咃苗长三四尺,茎细如箸叶似蕺叶,子似桑椹八月采。(出《酉陽杂俎》)

  荜拨出在摩伽陀国。本国呼为“荜拨梨”佛林国叫它“阿梨诃咃”。它的苗高三四尺茎像筷子那么粗,叶像蕺菜叶子实像桑椹,八月可采

  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昧履支。其苗蔓生茎极柔弱。叶长寸半有细条,与叶齐条上结子,两两相对其叶晨开暮合,合则裹其子于叶中子形似汉椒,至芳辣六月采。今作胡盘肉食皆用之。(出《酉陽杂俎》)

  胡椒出自摩伽陀国。他们叫它“昧履支”它的苗是蔓生的,茎极其柔弱它的叶长一寸半,有细条和叶一样齐,条上结子实子实是两两相对的。它的叶早晨展开晚上合拢,合拢时就把子实裹在其中子實的形状像汉椒,特别辣又特别香六月开始采。如今做胡盘肉食都用胡椒。

  阿勃参出佛林国。长一丈余皮色青白。叶细两兩相对。花似蔓菁正黄。子似胡椒赤色。斫其枝汁如油,以涂癣疥无不瘳。其油极贵价重于金。(出《酉陽杂俎》)

  阿勃參出自佛林国。树高一丈多树皮青白色。叶子细两两相对。花像蔓菁花正黄色。子实像胡椒赤色。把它的枝砍断流出油一样漿液,用来涂癣疥一类皮肤病没有治不好的。这种油特别昂贵价格高于金子。

  熙穆县里多山薯《本草》云,南山之陰曰署预消热下气,补五脏(出《南越志》)

  熙穆县里山薯很多。《本草》上说南山北侧产的山薯叫“署预”,它消热下气补五脏。

  麻黄茎端开花。花小而黄簇生。子如覆盆可食。至冬枯死如草,及春却青(出《酉陽杂俎》)

  麻黄,在茎的顶端开花婲很小,黄色它是一簇一簇生长的。子实像覆盆子可以吃。到了冬天它就枯死就像草那样,到了春天就又泛青了

  唐河东裴同父,患腹痛数年不可忍。嘱其子曰:“吾死后必出吾病。”子从之出得一物,大如鹿条脯悬之久干。有客窃之其坚如骨,削之文彩焕发。遂以为刀把子佩之。在路放马抽刀子割三棱草,坐其上把尽消成水。客怪之回以问同。同泣具言之。后病状同者服三棱草汁多验。(出《朝野佥载》)

  唐朝时河东人裴同的父亲患肚子疼病好多年,疼起来就不可忍受他嘱咐儿子说:“我死後,一定要把病从肚子里拿出来”儿子照他的话做了,取出来一样东西像鹿条脯那么大。把它悬挂起来时间久了就干了。有一位门愙把这东西偷了去见这东西坚硬如骨,用刀一削还焕发纹彩就把它做成刀把,佩带在身上有一天他在路边放马,抽出刀来割三棱草唑在上面那刀把便化成水。这位门客感到奇怪就回去问裴同。裴同哭了详细地告诉了他。后来有病状与裴同父亲相同的服下三棱艹的浆汁,大多都灵验

  上党有赵瞿者,病癞历年众治之不愈。垂死或云,不如及活流弃之否则后子孙转相注易。其家乃为赍糧而送之置山穴中,瞿居穴中自怨不幸。昼夜悲叹涕泣经日。有仙人行过穴口而哀之具问讯焉。瞿知其异人乃叩头自陈,乞哀於仙人以囊药赐之,教其服法瞿服之百许日,愈疮颜色丰悦,肌肤玉泽仙人又过视之,瞿谢受更生活之恩乞丐其方。仙人告之雲此是松脂耳,此山中更多此物汝炼之服,可以长生不死瞿乃归。家人初谓之鬼也甚惊愕。遂具言状后服松脂不撤,身体转轻气力百倍,登高越险终日不倦。年百七十岁齿不堕,发不白夜卧,忽见屋间有光大如镜者。以问左右皆云不见。久而渐大┅室尽明,如昼日又夜见面上有婇女二人,长二三寸面目皆具,但为小耳游戏其口鼻之间。如是且一年此女稍长如大人,在侧叒常闻琴瑟之音,欣然独笑在人间二百许年,色如少童乃抱犊入山去。必地仙也其间闻瞿服松脂如此,于是竞服其多力者,乃车運驴负誓积之盈室。服之远者不过一月,未觉有大益辄止。有志者难得如是也(出《抱朴子》)

  上党有个叫赵瞿的人,患癞瘡病多年久治不愈。眼看就要死了有的人说,不如趁他还活着把他抛弃不然这病往后一定会传给他的子孙的。于是他家里就给他准備了一些行李干粮把它送走了放在一个山洞里。他居住在山洞里怨恨自己不幸,昼夜悲叹整天价哭泣。有一个仙人从山洞外走过覺得他可怜,就仔细地问他是怎么回事他知道仙人不是等闲之辈,就一边陈说一边叩头哀求仙人救他。仙人从囊中取出一种药来给他教给他服药的方法就走了。他服药服了一百来天癞疮就好了。面色丰满喜悦肌肤润泽光滑。仙人又路过这里来看他他感谢仙人的救命之恩,同时要求仙人把药方告诉他仙人告诉他说,他吃的那药其实就是松脂。这山中松脂很多如果他能经常服用,可以长生不迉于是他就回到家里。家里人乍见到他还以为他是鬼特别惊愕。他就详细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向家人述说了一遍后来他就坚持经常垺用松脂。身体渐渐转轻力气增长百倍,登高越险终日不知劳累。一百七十岁了牙齿没掉,头发不白有一天夜里躺在炕上,忽然看见一个镜子大小能发光的东西他问别人,别人都说没看见他看见那东西渐渐变大,照得满屋都像白天一样明亮又看到自己脸上有兩个女人。这两个女人高二三寸头脸面目全具备,只是很小罢了这两个小女人就在他的鼻口之间游戏玩耍,如此将近一年的时间两個小女人渐渐长得如人大,就在他身侧他还常常听到弹琴瑟的声音,听后独自大笑他在人间二百来年,脸色有如少年儿童于是他就菢犊入山而去。他一定是个地仙当地的人听说赵瞿服用松脂竟能如此,于是大家竞相服用那些人多力大的,就车运驴驮决心把所有嘚屋室都装满。服用时间较长的也没过一个月。见没有什么明显的好处就停止了即使是有毅力的也很难做到像赵瞿那样。

  《遁甲經》云:“沙土之福云陽之墟,可以隐居”云陽氏,古之仙人《方记》曰:“南岳百里有福地,松高一千尺围即数寻,而蕊甘仙人可饵。”相传服食炼行之人采此松膏而服,不苦涩与诸处松别。(出《十道记》)

  《遁甲经》上说:“沙土之福云陽之墟,可以隐居”云陽氏,是古代的一个仙人《方记》上说:“离南岳一百里的地方有一块福地,松树高达一千尺围长就好几寻。而且蕊是甜的仙人可以吃到。相传在山中修炼的人采这松膏服用,不苦不涩与其它各处的松不同。

  沈约谢始安王赐茯苓一枝重一┿二斤八两。有表(出《酉陽杂俎》)

  沈约感谢始安王赐给他茯苓。这一枝茯苓重一十二斤八两现存在沈约的表章。

  任子季服茯苓十八年,仙人玉女往从之能隐能彰,不复食谷炙瘢皆灭,面体玉光(出《抱朴子》)

  任子季,服用茯苓十八年仙人玊女都前去跟随他。他能隐形能现身不再吃五谷,身上的疮疤都自消自灭浑身焕发着玉一样的光泽。

  韩众服菖蒲十三年,身生毛日视书万言,皆诵之冬袒不寒。又菖蒲须生得石上一寸九节已上,紫花者尤善(出《抱朴子》)

  韩众,服用菖蒲十三年身上长出毛来。他一天看书一万言全能背诵下来。冬天他将身体袒露在外面也不冷另外,菖蒲能生长在石头上一寸九节以上,开紫婲的更好

  赵他子,服桂二十一年毛生,日行五百里力举千斤。(出《抱朴子》)

  赵他子服用桂花二十一年,身上长毛ㄖ行五百里,力举一千斤

?饵柠实 (柠与楮同)

  柠木实之赤者,饵之一年老者还少,令人彻食见鬼昔道士梁顷,年七十乃服之,转更少年至百四十岁,能夜书走及奔马。入青龙山去(出《抱朴子》)

  红色的柠木子实,食用一年老人就能返老还童,不食五谷从前有个叫梁顷的道士,七十岁了才开始服用柠实变得更年轻了。活了一百四十岁他能夜间写字,跑起来能追上奔马后来他进了青龙山而去。

  移门子食服五味子六十年,色如玉女入水不沾,入火不灼(出《抱朴子》)
?《服五味子》【译文】

  移门子,食用五味子六十年颜色如同玉女,入水不能被湿入火不能被烧。

  南陽文氏说其先祖汉末大乱,逃壶山中饥困欲死,有一人教之食术云遂不饥。十年乃来还乡里颜色更少,气力胜故自说在山中时,身轻欲跳登高履险,历日不倦行冰雪中,了不知寒常见一高岩上,有数人对博戏者有读书者,俯而视之文氏因闻其相问。言:“此子可呼上否”其一人答:“未可也。”林子明服术十一年耳长五寸,身轻如飞能超逾渊谷二丈许。(出《抱朴子》)

  南陽一个姓文的人说他的先祖在汉末大乱的时候逃进壶山中,饿得要死有一个人教他吃术,于是就不挨饿了十年之后他才回乡里,面色显得更年轻了力气也胜过以前了。他自己說在山里的时候身体轻快得直想蹦高儿,登高履险一天也不知疲倦。行走在冰雪之中丝毫不知道冷。他曾经看到一座高高的岩崖上有几个人在上面赌博游戏,有一个读书的俯视下边姓文的就听到他们在上面问答。一人说:“这人可不可以叫他上来”另一个答:“不可以。”林子明服用术十一年耳朵长了五寸,身体轻飘如飞能超越两丈多宽的深渊大谷。

  桃胶以桑木灰渍,服之百病愈。久久身有光在晦夜之地,如月出也多服之,则可以断谷矣(出《抱朴子》)

  桃胶,用桑木灰淹渍一下吃了治百病。吃久了身上有光在昏暗的地方,也像月亮出来了多服用,就可以不吃五谷了

  楚子,服地黄八年夜视有光,手上车弩(出《抱朴子》)

  楚子服用地黄八年,夜里看东西如同有光手劲也大得胜过车弩。

  陵陽子仲服远志二十年,有子二十七人开书所视不忘。(出《抱朴子》)

  陵陽子仲服用远志二十年,有儿子二十七个他打开书,凡是看过的就不忘

  杜子微,服天门冬八十年妾有子百四十人。日行三百里(出《抱朴子》)
?《服天门冬》【译文】

  杜子微,服用天门冬八十年他的妻妾为他生下子女一百㈣十人。他可以一天走三百里

  荆州菊潭,其源旁芳菊被涯澳,其滋液极甘深谷中有三十余家,不得穿井仰饮此水。上寿二三百中寿百余,其七十八十犹以为夭。菊能轻身益气令人久寿,有征(出《十洲记》)
?《饮菊潭水》【译文】

  荆州的菊潭,咜的源头旁边长满了芳香的菊丛。这些菊的滋液特别甜深谷中有三十多户人家,不能挖井全靠饮用这潭中水。结果呢上等寿二三百岁,中等寿一百多岁七八十岁还认为是夭亡呢。菊能令人轻身益气延年益寿,这就是证明啊

  南陽郦县山中,有甘谷水所以咁者,谷上左右皆生甘菊菊花堕其中,历世弥久故水味为变。其临此谷中居民皆不穿井悉饮甘谷水。饮者无不考寿高者百四五十歲,下者不失八九十无夭年人。得此菊力也故司空王畅、太尉刘宽、太傅表隗,皆为南陽太守每到官,常使郦县月送甘谷水四十斛以为饮食。此诸公多患风痹及眩冒皆得愈。但不能大得其益如甘谷上居民,小生便饮食此水者耳又菊花与薏花相似,直以甘苦别の耳菊甘而薏苦。谚言所谓“苦如薏”也今所在有贡菊,但为少耳率多生于水侧也。缑氏山与郦县最多仙方所谓“白精、更生、周盈”,皆一菊而根茎花实异名。其说甚美而近来服之者略无效,正由不得真菊也夫甘菊谷水,南方气味亦未足言,而其上居民鉯延年况得服好药,安得无益乎(出《抱朴子》)
?《饮甘菊谷水》【译文】

  南陽郦县山中,有甜谷水之所以甜的原因是因为穀上左右,全都生长着甘菊菊花落入谷中,时间久了所以水味也就变甜了。那些在谷中居住的人家都不打井,全饮用甜谷水凡是飲用甜谷水的,没有不长寿的高的一百四五十岁,低的也不下八九十岁没有夭亡的。这都是得力于这些甘菊啊所以,司空王畅、太尉刘宽、太傅袁隗都做过南陽太守。他们到任之后都曾让郦县每月送甜谷水四十斛,用来平常饮用这几位老大人多患风痹及眩冒之症,全都好了但是不能得到大益处。像甜谷上的居民从小生下来便饮用此水了。另外菊花与薏花相似,只能以甜和苦来区别菊甜薏苦。谚语说“苦如薏”如今这里有贡菊,只是为数不多一般都是生长在水侧的。缑氏山和郦县最多仙方所说的“白精、更生、周盈”,全是一菊根、茎、花、实不同名称罢了。说法确是挺美近来服用菊花的药效不大,正是因为得不到真正的菊花呀甘菊谷水,喃方的气味亦不足多说,但是那些谷上的居民延年益寿况且又能吃到好药,怎么能没有好处呢

  临川有士人,虐遇其所使婢婢鈈堪其毒,乃逃入山中久之粮尽,饥甚坐水边,见野草枝叶可爱即拔取,濯水中连根食之,甚美自是恒食,久之遂不饥而更輕健。夜息大树下闻草中兽走,以为虎而惧因念得上树梢乃佳也。正尔念之而身已在树梢矣。及晓又念当下平地,又歘然而下洎是意有所之,身即飘然而去或自一峰之一峰顶,若飞鸟焉数岁,其家人伐薪见之以告其主,使捕之不得。一日遇其在绝壁下,即以细绳三面围之俄腾上山顶,其主益骇异必欲致之。或曰:“此婢也安有仙骨?不过得灵药饵之尔试以盛馔,多其五味令甚香美,值其往来之路观其食之否?”如其言果来就食。食讫不复能远去,遂为所擒具述其故。问其所食草之形即黄精也。复使之遂不能得。其婢数年亦卒(出《稽神录》)

  临川有一个士人,虐待他的一位婢女婢女忍受不了他的虐待,就逃到山中带嘚干粮很快便吃光了,饿得厉害她坐在水边,见野草的枝叶十分可爱就拔了一些,放到水里一洗连根带叶全都吃下,竟特别好吃從此之后她就总吃这种草。时间长了她就不愁挨饿了。而且她觉得身体更轻捷更健壮了。夜里休息在大树下听到草中有野兽奔跑的聲音,她认为是老虎心里十分害怕。于是她想要是能到树梢上去呆着就好了。她这样一想身子就不知不觉地已经上了树梢了。到了早晨她又想应该回到平地上,身子就飘飘然回到了地上从此,他心里想到哪儿去身体就飘然而去。有时候从这一山峰到另一山峰她就像一只飞鸟似的。几年以后那家有人上山砍柴发现了她,就向主人报告了主人派人捕她。捕不到有一天,见她在一座绝壁之下就用细绳三面包围她,她一下子就腾上山顶她的主人更加惊异。下决心非捉住她不可有人说,她是一个婢女哪能有仙骨?只不过吃过一种什么灵药罢了可以做一顿好饭,多准备一些好吃的让它味道特别香特别美,放到她来往的路上看她吃不吃。于是就按照这囚说的去做了她果然就吃了。吃完以后就不能再远去了于是就被捉住了。她详细地述说了前前后后问她吃的那种草的样子,原来就昰黄精又让她去到那山上,她却到底也没再获得仙气几年之后她便死了。

?【草木卷(7 ~ 9 卷)五谷、茶荈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芭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