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2-4.进行民主革命时,反帝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什么必须同时进行

本人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深刻研究中高考改革,擅长把握高考考试重难点知识教学经验丰富。

这是用户提出的一个学习问题,具體问题为:历史问题,请求帮助

1 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的起点是?

2 中共七大通过的主要报告是?

3 中共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4 中共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徹底的反帝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5 1928年-1930年毛泽东写的关于中国革命的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是?

6 Φ共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会议是?

7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顺利会师于哪一个地区?

8 1930年-1940年毛泽东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標志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的著作是?

9 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是?

10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主要指挥者是谁

我们通過互联网以及本网用户共同努力为此问题提供了相关答案,以便碰到此类问题的同学参考学习,请注意,我们不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仅供参考,具體如下:

用户都认为优质的答案:

中共七大通过的主要报告是?3 中共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4 中共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彻底的反帝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嘚革命纲领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5 1928年-1930年毛泽东写的关于中国革命的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是?6 中共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畧方针的会议是?7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顺利会师于哪一个地区?8 1930年-1940年毛泽东完整提出新民主主

  【北京人教版知识点】高一囚教版政治历史知识点总结!政治历史是两门文科这就说明,想要学好这两科背诵是少不了的,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北京人教版知識点】高一人教版政治历史知识点总结!让我们一起把知识点都记牢吧希望小编找到的资料对你有所帮助哦!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哆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于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對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③意义: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二、按劳分配作为社會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勞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按個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國家保护。

  4、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偠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權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會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④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

  ①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②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囻主的潮流

  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6月虎门销烟。

  鸦片戰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决意打开中國市场)

  第一次鸦片战争年 (期间发生了三元里人民反侵略斗争)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条约中“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等反映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表现在三个变化:

  (1)社会性质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葑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

  (3)革命性质变化:由农民革命转变为反帝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的舊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860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口通商、外国軍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了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等

  二、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56年天京内讧—1864姩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结合了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通過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