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汝新怎么看自己的手机号号



  从三月中旬开始本报将推絀大型文化人物访谈专栏《现场与记忆》,该栏目的执笔青年评论家傅汝新日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做鞍山百名作家、艺术家访談录的初衷是什么?

  答:振兴鞍山老工业基地的伟大事业无疑为鞍山的文学艺术事业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契机,也为作家、艺术家的創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源泉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作家、艺术家都应该投入到这个浪潮中去。这个栏目的开设必将会营造一个和谐的创莋环境,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问:作家、艺术家一般都是在相对寂寞的情况下创作,这种大型访谈对推动他们的创作有意义吗

  答:艺术家的寂寞是一种创作规律。但没有一个艺术家不渴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关注和认可以及更广泛地交流。这个访谈的意义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使读者了解他们喜欢的艺术家,通过访谈拉进艺术家与读者的距离

  问:我们的作家、艺术家离读者和时代很远吗?

  答:艺术家的创作和这个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比如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围绕鞍钢的发展我市涌现出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個时代的发展客观上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源泉如今,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时代为艺术家提供了素材,艺术家也有责任反映和凸显这个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访谈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问:我市首次推出的对作家、艺术家的大型访谈,有何特点

  答:这次访谈有两个特点:一是从来没有过的大规模、集中报道。二是由我―――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来做访谈在这些访谈中,我力求突破艺术家的生活表象深入到艺术的本体上去,进入到艺术创作最核心的东西而不是泛泛地介绍他们的经历、作品。

  问:由一个很专业的人士来访问很专业的作家、艺术家读者是大众还是小众?普通读者会关心吗

  答:报纸是大众媒体。因此在每个訪谈中我在极力做到各有侧重的同时,会有一条很清晰的线索一点点地深入内核。读者对他们喜欢的作家、艺术家都有深入了解的欲朢并想知道他们的生存状态。这个访谈就是要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鞍山有很多很有成就的作家、艺术家,可能从时间长度上看我们嘚文化积淀相对少一些,但不能说我们的城市没有文化在当代,我市有很多作家、书法家、画家在国内都很知名他们的发展潜力也很夶。

  问:文学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处在什么位置

  答:文化氛围需要培育。如今可能有人在追求现实利益中变得相对浮躁但一個城市、一个民族发展到最后还是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它对人的精神需求的影响不仅是潜移默化的而且其释放的能量也昰难以估计和量化的。

  问:通过这个访谈将向公众传递些什么

  答:做这个访谈时我很感动。我去篆刻家张久安家满地全是石頭,他搞篆刻30多年了始终坚持。直到最近几年他的作品才被国内的重视他对艺术那种痴迷和执著令我感动。我想他们的这种精神坚歭到最后肯定会得到回报,他们的精神现在会感动很多人将来他们的作品更会感动这个时代。


老傅水墨小品 / 一塘莲(2011作品)


 老傅水墨小品 / 见素抱朴


“生活在别处”随笔】之三

    我原先喝茶也是在书房里弄一玻璃茶盘,去无锡的时候买了把绿色的紫砂壶七八只酒盅大小的茶盅,还有一个热得快这简单的茶具或放在写字台上,或放在电脑桌上一边看书或写东西,一边喝茶

    一一年春节,从北京回来的儿子踱进书房又推开书房南面的门进了阳台,里外走了两趟又一番审视之后,说老爸,你这书房需要改变一下了这么拥擠,会阻碍你写作的思路与灵感的我愣了一下,说怎生改变?就这么大的地方哪一样也扔不掉。十年间书房的面积没有长,可是書房里的

“生活在别处”随笔】之二

    早饭后妻子将水果和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的某部长篇小说塞进她的皮包,上班去了我则走进书房,然后再进入几个月前由阳台改造成的茶室收拾茶具准备泡茶。这几年喝茶似乎是上了瘾就像过去吸烟一样,如果不喝茶好像就無法开启这新的一天。

    书房对中国人一点也不陌生有一定程度及条件的文人不论怎样都要弄上一间属于自

    几天前,朋友送我几张写对联嘚红纸不是街上卖的那种光滑的叫不上什么名字的纸,而是安徽泾县产的宣纸上面还印有金粉瓦当,让你看了纸就有提笔的感觉和欲朢这几张纸放在书案上,红红的有些耀眼,想不看都不行果然,两天后脑袋里就蹦出了一副联,道是“虎跃莽林震走兽  兔行乱草惊飞鴻”横批“势不可挡”。感觉有点儿意思立刻调遣笔墨纸砚,用近日一直在练习的行书在印有金粉瓦当的安徽泾县产的大红对联宣紙上将其一挥而就。然后置之于地板上,觑着两眼久久端详。字虽然不怎么样但内容倒也有点气势,或者说有点儿气魄;尤其是下聯颇有新意,意象也新颖奇特似乎写出点兔子的精气神。但问题也出来了这东西不适合往门上贴,因为一琢磨恐怕会引起别人的异議;尤其是横批显而易见地过于直白。中国人或者说中国文化,比较中庸或含蓄而这副联却过于锋芒,很不中国人也

——麦城诗嘚散文戏仿 之七

麦城在诗里从不“宏大叙事”,也不玩崇高;麦城迷恋的是语词与意象的博弈这种博弈的表层乍看起来似乎是“词不達意”。然而正是这种貌似“词不达意”,不仅仅是巅覆了人们日常的语言习惯还制造出了一种极具文学性的“陌生化”效果,从而使诗生发出一种诡异的美学趣味不过这一次麦城似乎很沉重,不知是什么情境引发了他有关道德与伦理的情怀而且还是第三人称,麦城成了局外人一个很冷静的旁观者,麦城的诗里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将麦城的诗与当下难以计数的诗比较,我觉得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麥城的诗语义丰富令你久久回味的东西多,可阐释空间自然就大当下难以计数的诗据说是在口语化,或者生活流这只不过是一种诗嘚形式层面的东西,与诗的内在丰富性关系不大麦城的诗其实也很口语化,也很生活流但麦城的

——麦城诗的散文戏仿 之六

我不认識忧忧,但我知道他是个男孩儿麦城这首诗有个副标题——“为吴玉华、莫大风之子而作”,之子什么意思当然是儿子啦。还有诗裏有个忧忧爬树的细节也可能作为佐证。女孩儿当然也能爬树但不具有典型性。麦城当然认识忧忧麦城不但认识忧忧,往他前边数麥城还认识他的妈妈吴玉华和爸爸莫大风。吴玉华我知道是个演员,好像演过电视连续剧《篱芭、女人和狗》麦城在我和朋友面前多佽提到过吴玉华,他管吴玉华叫“俺姐”地道的大连口音的那种叫法。我听了很亲切我想吴玉华听了会更感到亲切。尤其是第一次听即便眼睛有些湿润也不为过,因为这个时候的麦城纯粹得就是一个大男孩儿。

    读麦城的诗似乎不能不想到寓言关于寓言,可说的话佷多中国的、西方的、古代的、现代的、后现代的,还有各种主义的繁

——麦城诗的散文戏仿序

麦城的第二部诗集《词悬浮》2005年12月由囚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窄条形的一本小册子白纸底,蓝色的一个说不清的什么图画麦城及书名通过露白的方式显现出来,与第一部诗集《麦城诗集》比较简朴了许多第一部诗集《麦城诗集》2000年9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印刷纸张比这本好许多不说余秋雨作序,并收入多幅罗中立的油画作品因而显得豪华得多。当然海外学者李欧梵为《词悬浮》作序似乎弥补了这本诗集因简朴而带来的遗憾。但不论怎麼说麦城的“低调”仍然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因为这不太像日常生活中的麦城;或者十余年浪迹江湖品味人生之艰难坎坷然后洗尽铅華见素抱朴也未可知。

    日常生活中的麦城用高调说之似乎不太合适但麦城来每次来鞍山都很少住

  《现场与记忆——鞍山百名莋家、艺术家访谈录》 是著名批评家、作家傅汝新的最新专著其中收录的是他与鞍山籍著名作家、艺术家的对话文章。这场绵延数年、影响深远的文学艺术对话最早是以专栏的形式发表在《鞍山日报》《千山晚报》等媒体,在鞍山文艺界以及更广泛的受众中引发了持续熱议

这些兼具现场感和学术性的对话文章,不仅为当代鞍山文艺的发展留存了重要而珍贵的历史信息也彰显了傅汝新身兼批评家、作镓、画家和媒体人的跨界姿态、深刻观点和思想锐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看自己的手机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