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冰可以在冰下部署吗

由于“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一直没有在094型战略核潜艇的平台上进行试射,或者参与高调的军事演习及新武器展示活动,这表明新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及其配属弹道导弹还没有达到战斗部署的状态。此外,即使这两个系统已经部署,解放军海军新的系统在质量上也落后于西方现有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平台。与解放军海军相比,美国海军在数量上同样占有优势,其战略核潜艇部队由1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组成。

美国国家安全专家撰写的报告认为,可以想象,未来,解放军海军将会竭尽全力弥补这一缺口,并拉近与美国战略核潜艇力量之间的差距。解放军海军很有可能已经从不太成功的092“夏”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项目上汲取了重大经验和教训,并将它们用到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发展上。迄今为止,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或许只是另一个试验性项目而已,尽管代价比较高昂,但解放军海军正在努力发展096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作为中国海基核威慑的支柱力量。

有报告称,096型“唐”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已经完成设计工作。据一篇报告所述,一张型号未知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照片曾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这张照片显示,该弹道导弹核潜艇有24个导弹发射管,“中国正在从事下一代096级战略核潜艇的发展工作,其外型结构跟094‘晋’级核潜艇近似,很有可能具备在极地冰层覆盖下发射导弹的能力。”

在部署概念方,更加安静的096型核潜艇能够携带更加先进的“巨浪”-3型导弹,该导弹具备比“巨浪”-2型导弹更远的射程。这使得中国可以将096型核潜艇部署到没有保护力量覆盖的太平洋海域,并且被探测到的机会比094型核潜艇也低得多。此外,射程更远的“巨浪”-3型潜射弹道导弹可以让中国采取一种“棱堡”式的部署战略,并且将更大范围的美国境内目标纳入射程范围内。同样地,剩下的094型核潜艇可以依据上述“棱堡”战略,采取协同部署的方式,或者采取一种开阔海域部署的方式。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原标题:美军核潜艇的水下破冰“运动”,到底是怎么玩的?

2018年3月中旬,美英海军进行了冷战后最大规模的北极水下演习——“ICEX2018”,美军核潜艇“哈特福德”号成功演练从水下破冰而出的科目。美国《大众机械》称,别看核潜艇“穿冰”显得轻而易举,但“前期功课”却非常复杂。

不光是为了吸口新鲜空气

近年来,北约国家同俄罗斯围绕北极航道的争夺趋向白热化,在北极冰盖下部署核潜艇成为双方常用的手段。前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潜艇部队发言人克罗斯比中校称,极地环境“神秘而特殊”,厚厚的冰层是水下活动最好的“护身符”,能屏蔽目前已知的任何空中侦察,但同时冰层也阻隔了电磁信号的传输,令隐藏冰下的潜艇无法对外通信。“这意味着潜艇要具备破冰能力,以便获得最新指令。北极是战略要点,潜艇在此更新数据非常必要,所以破冰不光为吸口新鲜空气。”

潜艇如果战时部署到北极,还有个不得不冲出冰面的理由——发射导弹。“若大战爆发,北极会成为战略导弹核潜艇(SSBN)的发射阵地,”克罗斯比说,“很显然,它们无法在冰下发射导弹,必须让发射管露出冰面。”即便是平时,潜艇演练“破冰”也带有强烈目的性。《大众机械》称,破冰演练可收集大量数据,对科研和战备都是双赢,“潜艇破冰过程会伴随大量研究工作,比如测量冰层厚度、确定冰面地形等。对科学家来说,这对研究北极气候变化无比珍贵,对军方来说,积累类似数据,能让北极战备更扎实周密。”

“A计划”和“B计划”

核潜艇虽有数千吨重的钢铁之躯,但要挤破北极冰层也是相当危险的事。2007年,英国核潜艇在北极实施演练时就造成了两名水兵死亡。

英海军核潜艇在北冰洋破冰而出

美国核潜艇执行破冰演练时,都会制定A、B两个计划。“A计划”是借助美国国家冰雪中心提供的工具和数据寻找“有漏洞的冰层”。北极冰盖并非浑然一体,在洋流和风力作用下通常出现“冰层裂隙”,是核潜艇上浮的理想地点;另外,温暖的洋流或海岸引起的融化效应,还会在冰盖上形成“敞口区域”,即被厚厚冰层包围的薄冰甚至无冰区,俄海军甚至将这类区域起名为“冰间湖”。“若找到这样的位置,当然再好不过,”克罗斯比说,“但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得不采用‘B计划’。”

简单地说,“B计划”就是强行破冰。据介绍,外壳经加固处理的核潜艇能冲破9英尺冰层。但即使有强大破冰能力,核潜艇也不能蛮干,“决定使用‘B计划’后,我们必须用所有侦测器材,帮助确定最佳冲击点,”克罗斯比说,“表面上平滑无比的冰层,水下部分却密布尖锐棱角,有的能轻易撕开核潜艇外壳,我们要避开的就是这些地方。”要特别注意的是,冲击点上方一定不能有冰山。

“别把头和手伸出窗外!”

公交车行驶时,车内广播往往提醒乘客“别把头和手伸出窗外”,核潜艇从冰层下冲出也有类似要求。

英海军核潜艇在北冰洋破冰而出

发起冲击前,艇长会命令水兵收起潜望镜和主桅杆,将指挥塔围壳舵旋转90度,减少与冰层接触的面积。收拾停当后,“无牵无挂”的核潜艇将估算冰层厚度,若冰层薄,核潜艇会以较大速度上浮,凭借坚硬外壳和快速冲击突破。

“ICEX2018”演习中,重达7000吨的“哈特福德”号仅用10秒便从70英尺深的冰下一跃而出,激起无数冰屑雪块。薄冰给核潜艇造成的阻力远低于想象,核潜艇在冲击过程中不摇不动,如热刀切黄油般轻易出冰。

但碰到厚冰层就得悠着点了——核潜艇须缓慢上浮,艇壳接触到冰层后,压缩空气要将压载水柜里的水一点点排出以增加浮力,直到这股力量将冰层挤裂,这一过程叫作“静态加载”。冰层未破裂前,核潜艇每分钟只上浮几英寸,只有在挤裂冰层后才会大幅加快。曾随“哈特福德”号参加地“ICEX2016”演习的摄影师亚当·格罗弗说:“从厚冰层下上浮是漫长的过程,当艇身撞上冰层时,你会觉得一点点震动,就像坐在汽车里撞上什么东西一样,然后就是核潜艇从冰层中挤过发出的各种声音,非常清晰。”(新民晚报)

【订阅关注“国防时报排头兵”,纵览军情,聚焦热点!】

2018年3月13日,美国海军海狼级快速攻击潜艇康涅狄格号和洛杉矶级快速攻击号哈特福德号抵达北极海域,开始参加2018年北极圈冰上演习(ICEX),这是一次为期五周的北冰洋训练行动,旨在评估美国海军在极寒天气环境下的作战准备情况。该演习每两年举行一次。

参加这次演习还包括英国皇家海军的一艘特拉法加级核潜艇HMS Trenchan,这三艘核潜艇将一起训练在冰冷海域的作战活动,同时他们还将进行在北极冰面上收集科学数据的活动。

整个演习是从3月7日开始的,参演的美英海军人员将在北极的冰面上建立一个名为冰营滑板(Ice Camp Skate)的前哨基地,这是一个临时营地,可以容纳一个指挥中心,庇护所和其他基础设施,大概可以入驻50多名水手。

海军陆战队发展中心指挥官詹姆斯皮茨说:“对于每一次ICEX军演我们都能够利用此前获得的经验,并继续学习在这个独特而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作战的最佳方式,我们不断地在冰下测试新的战术,技术。”

在北极的冰盖上进行训练,首先需要将人员运送到冰面上。这需要核潜艇破冰而出。鉴于核潜艇研发之初就考虑到的这种类似的作战需求,因此核潜艇的艇体非常坚固;比如这次美英的三艘核潜艇就需要破开厚厚的冰层,最厚的可能要达到2米。从现场的画面来看,核潜艇破冰过程很轻松,并没有任何受到阻碍的情况出现。

为了人员更快更方便的出入潜艇,需要将被冰层覆盖的艇体通道清理出来。这就需要先期抵达的友军的支援。如果是第一艘潜艇,则人员需要从指挥舵上利用绳索下到冰面上。但后期抵达的潜艇就可以依靠友军帮忙了。

确定舱口的位置后就可以开工,旁边一名美军背着一支霰弹枪。这种枪械应该是用来对付可能来袭的北极熊或海豹海狮等大型动物。

确定位置后,就开始利用各种工具对冰层进行清除。

这个任务比较耗费体力,因此电锯和钢钎之类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清理冰层的工作不需要把艇身的冰层全部清除,只需要把舱盖上的冰层去掉就好。

如果发现清理出来的空间不够大,可以再利用电锯来扩大。

冰面被打开了足够舱盖开启的空间,潜艇内部的水兵开始打开舱盖。

潜艇的舱盖比较厚重,外面的美军在协助艇内的美军联合开启。

开启舱盖的美军并没有穿着保暖的厚厚服装,主要是艇内空间有限,穿太厚不便于灵活操作。另外舱盖开启时间不需要很长,艇员还是可以接受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潜艇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