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 帮我 回忆 一下,坦克大战 有 火炮 吗

1、游戏地图做得巨大,建模非常丰富。每个据点道路四通发达,加入了刺客信条一样的爬杆,更加提高地图探索自由度。
1、这游戏估计是用2代的引擎做的。
2、节奏比三代差一些,比如枪械升级,非得有奇怪的完成目标才行。狙击镜也不能换了。
3、打火石换成了哨子,感觉不再有偷鸡摸狗搞事的偷窥感,非常遗憾。
4、扔一个石子,能引来一大堆人。基本上一个士兵起疑,会自顾自地大声喧哗,引起其他士兵注意。使得真实难度的节奏更加缓慢。我觉得士兵留意战友的岗哨是很正常也很出色的行为。但我不满的是,一个小石子声音波及的范围比之前3代的要扩大了5倍左右吧。
5、没有人车大战。3代让我最喜欢的是和虎式坦克大战,相当爽快。一炮就能轰死我那种。而本代只有3号坦克,以及两个装甲车,速度极慢,火力不高,样子伛偻丑陋,太弱了。打一枪三号坦克,根本就不搭理我,还继续开车走。而上一代打一枪虎式坦克,坦克长还能出舱门看一下,非常逼真。并且取消了所有战车坦克菊花的设定,必须让人贴近安置 炸药包才能毁掉装甲车。
6、太多武器强行DLC。我喜欢听的加兰德步枪子弹蹦出的ting声,结果还必须dlc。
7、有的奖杯强行让你联机。比如railyard和compound两个联机关,会将 信件物品收集、鹰雕像这种东西卡着。


亚洲战史上首次坦克大战:关东军23师团基本被歼灭

核心提示:8月24日后,各守据点的日军内外两面反击,试图突破包围圈,但均遭失败。日军完全被逐出蒙方所主张的国境线以外。关东军第23师团在这次战斗中基本被歼灭——总兵力为15975人,损失达12220人,死伤率高达80%。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2年08期,作者:何立波,原题为:《诺门罕之战:关东军为何惨败于苏军》,本文系节选  1939年5月11日,10余名蒙古骑兵越过哈拉哈河到诺门罕西南约15公里处巡逻。伪满国境警备队认为这属于越界行为,立即发起进攻,蒙古骑兵被迫退回哈拉哈河西岸。翌日,60名蒙古骑兵再度进入这一地区,双方再度交战。


  蒙军士兵不会想到,他们的这一举动竟点燃了一场大规模战役的导火索,使得这一地区本来潜伏的危机瞬间爆发开来。
  此时关东军驻海拉尔23师团的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是日军中少有的“苏联通”。他曾任日本驻苏武官,专门从事收集苏联方面的情报,对西伯利亚地区苏军的军事状况颇为了解。5月13日起,进入诺门罕的日军在一个轻型轰炸机中队的配合下,向蒙军发起进攻。战至5月15日,蒙军撤回了哈拉哈河西岸,日军也于5月17日返回海拉尔。但就在日军返回的第二天,蒙军又踏上哈拉哈河东岸,小松原见蒙军不依不饶,感觉机会来了——正好可以想法使战斗升级,挑起事端。
  日本参谋本部根据掌握的苏军情报,认为苏联红军虽然介入,但准备不足,不可能抵挡日军的进攻。日军补给线从海拉尔到诺门罕只有180公里,而苏军最近的铁路线距离诺门罕也有750公里。在日军看来,补给线超过250公里就不宜作战,尤其是苏联的大肃反运动,使得苏军指挥员多由年轻军官担任,缺乏战场经验,况且希特勒已对欧洲发起攻势,苏联的西部边境眼下也在吃紧。日本参谋本部遂决定支持关东军的计划。
  5月13日,小松原派出师团搜索队和1个步兵大队从海拉尔出发开往前线。5月15日,日军搜索队与蒙军在诺门罕发生激战。蒙军不敌日军,退回哈尔哈河西岸,日军也撤离了战场。其后,蒙军又越过哈拉哈河返回诺门罕,恢复了原来的警备态势。
  5月21日,日军第23师团出动1个联队,在1个轻轰炸机中队配合下发动攻击。苏军随即加入作战。日军猛攻数日不下,伤亡惨重。
  5月28日,日军发起突然袭击,大规模的战斗开始。小松原派出的部队是东支队等部队,共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典90塔克大战 单机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