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孙权老婆怎么换不了啊

褚时健、董明珠、雷军、刘强东、戴威…这十年他们做对了什么?
十年,对企业家意味着什么?回看过往,很多的企业家十年事业突飞猛进,也有的企业经历了岁月的洗涤,重新找到了脚下的路……今年,已经90岁的褚时健选择了退居二线、过了花甲之年的董明珠继续为中国制造呐喊、雷军第二次敲响了上市的钟声、刘强东带领京东连续实现第八季度的盈利、90后戴威在共享单车的浪潮里起伏……他们何以成为现在的模样?何以成为卓越的企业家?
2008年对很多国人来说,是难忘的一年。奥运圣火在北京点燃、第一批90后集体迈入大学……
2018年依然注定是一个很特别的年份:8月8日是北京奥运会开幕整整十年的时间、中美贸易战打响、俄罗斯世界杯火热落幕、疫苗事件引起极大关注、Me too运动席卷了公益圈媒体圈和文化圈……
,奥运十年给我们这代人带来了很多改变,也给我们的人生涂上了不一样的色彩。
十年,对企业家意味着什么?回看过往,很多的企业家十年事业突飞猛进,也有的企业经历了岁月的洗涤,重新找到了脚下的路……
今年,已经90岁的褚时健选择了退居二线、过了花甲之年的董明珠继续为中国制造呐喊、雷军第二次敲响了上市的钟声、刘强东带领京东连续实现第八季度的盈利、90后戴威在共享单车的浪潮里起伏……他们何以成为现在的模样?何以成为卓越的企业家?
十年对我们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又如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奥运十年,和岛君一起寻找答案。
他们的2008年
2008年,褚时健种的橙子销量突破3000吨。
当地的水果商给这种冰糖橙打出一个招牌:褚时健种的橙子。
2002年,74岁的褚时健和妻子马静芬借了1000多万元钱,承包云南哀牢山上的2400亩荒地,6年后结下了这些果实。
在橙子从种下去到挂果的六年漫长时光里,褚时健常常挂着胰岛素输液瓶,去山里查看果苗,查看一个个橙子。
某一天,已担任格力电器总裁的董明珠接到一个离职同事的电话。原来他曾供职格力,发明众多,后被竞争者以重金挖走,如今又想重返格力。
但是董明珠没有给这位昔日老友机会,强硬地拒绝了他的请求。做事铁面无私,六亲不认,这就是董明珠。也因此,有人说董明珠走过的地方,寸草不生。
这一年,南方的冬天格外冷,雷军已辞去金山CEO职位近一年。他实现了财务自由,生活悠闲,每天睡到自然醒,还可以去找曾经的老部下吃烤串、喝酒、聊天。
此时的雷军已进入四十不惑之年,他在思考人生的下一个方向是什么,但始终没有忘记18岁时的梦想:创立一家像苹果、微软那样伟大的公司。
刘强东创立的京东商城进入第10个年头,遇到了一次生死考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如果无法持续拿到B轮融资,将面临员工解散和破产的残酷现实。
而在此之前,刘强东已投资数十亿元用于仓储物流的建设。
这个公司凝聚了刘强东无数的心血。
他从中关村的一个小柜台起步创业,走了十年才有了现在的规模。2008年销售突破10亿,但是没有盈利。他极度沮丧,那年愁白了头。
当这些企业大佬们或者为已有规模的企业忙碌,或者思考人生下一个方向时,出生于1991年的戴威在读高中,他要全力准备一年后的高考。
他们的2013年
2013年,褚一斌终于下定决心听从父亲褚时健的召唤,离开生活几十年的新加坡,回到昆明。半生聚少离多的褚时健家庭,终于得以团聚。
而去年是褚时健种橙子的第十个年头,褚橙首次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当时的宣传语“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橙)”感动了数亿人。
“褚橙进京”一度成为2012年的网络热词,一橙难求,销售量突破万吨大关。那一年,褚橙有了个新名字:励志橙。
董明珠今年59岁,她从朱江洪手中接过权杖有一年的时间。她成为格力的“最大IP”,格力也进入“董明珠时代”,并留下深深的董式烙印。
这一年,在第十四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董明珠和雷军打了一个广为人知的10亿赌局。
董明珠坚定地相信:5年之后,小米营业额不会超过格力;格力不可能输,中国制造一定会崛起!
后来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一书中这样写到:“董明珠的挺身而出,让所有的制造业者在最苦恼和迷茫的时候,看到了新的希望,好好地为他们争了一口气。”
此时的雷军不过创立小米才3年,他开始经常把“飞猪理论”挂在嘴边。“风口上的猪也会飞”、“专注、极致、口碑、快”的小米七字口诀等论断成为众多互联网从业者的金科玉律。
之所以敢和董小姐打赌,他有自己的底气。
这一年小米手机严重供不应求,MIUI用户数突破3000万,小米手机全年销售1870万台,含税销售额316亿元。
毫无硬件行业经验的小米手机已经做到了中国第一,雷军笃定小米增长后劲十足。
2013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1200.43亿元,利润总额128.92亿元。显然小米和格力远远不是一个量级的企业。
此时,京东发展迅猛。4月23日,京东宣布注册用户正式突破1亿。这得益于2009年1月,京东商城获得了共计2100万美元的联合注资,才得以度过当年的难关,起死回生。
拿到注资的两个月后,刘强东便将公司去商城化,改“京东商城”为“京东”。
也是这一年,刘强东游学哥伦比亚大学,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章泽天。
京东何时盈利的问题,一直被外界所猜测,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上市的步伐。
一年后,也就是2014年5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市值接近260亿美元,成为当时中国仅次于腾讯、百度的第三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2013年,戴威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系本科毕业了,但没有像他的很多同班同学一样去金光闪闪的投行或咨询公司,而是选择去偏远的青海省大通县东峡镇支教,担任数学老师。
往返小镇与县城的山路崎岖,一辆山地车陪戴威度过每个周末的时光。他爱上了骑行,骑行成为他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一年后,他和5名北大的自行车骑行爱好者酝酿做一些和骑行有关的事,注册了一家名为“ofo”的公司。
直到2015年3月,戴威和他的团队才拿到了一笔100万元天使投资,激动不已。
他们的2018年
在离90岁生日还有6天的时候,1月17日,褚时健公布自己将退居二线,把接力棒交给了儿子褚一斌。这离1979年褚时健正式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已过去了近40年。
这位中国烟草大王、中国橙王终于卸下了最后的担子。此时,他的内心还在眺望2020年,果子产量能达到6万吨。
5月31日是董明珠的第二届格力电器董事长任期届满的日子,有关她是否退休的话题一次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热点。
尽管自从两年前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开始,关于她的退休传闻就甚嚣尘上。
在格力的梦想盛宴上,董明珠直言“退休是一个自然规律,但是我认为我今天还很年轻。虽然我已经60多岁,但是我的心像25岁一样”。
此时离36岁的她第一次来珠海加入格力,已经过去了28年。
距离10亿赌局到期还有半年之时,雷军7月9日在香港交易所,第二次敲响了上市之钟,小米IPO规模跻身有史以来全球科技股前三名。
度过年的低谷,小米成为少有的在手机行业销量下滑之后,又成功逆转的公司。
2017年,小米的营收跨过1000亿门槛,达到1146.25亿元,与格力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据格力电器2017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达1482.86亿元,净利润224.02亿元,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董明珠、雷军谁赢谁输,很快要水落石出了,但结果显然不再那么重要。
4月,刘强东向他妻子的母校清华大学捐赠2亿元人民币,并在苏世民书院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一场刘氏英文演讲。今年,京东迎来成立的20周年。
京东第一季度净营收为人民币1001亿元,净利润为15.249亿元人民币,实现了连续八个季度的盈利。
6月18日谷歌5.5亿美元入股京东,京东第一架重型无人机正式下线。刘强东在新零售战场上变得扬眉吐气起来。
对戴威来说,2018年并不好过。
这一年将是他所在的共享单车行业生死决战的一年。仅仅一年前,千亿资本涌入这一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大量同类企业倒闭,哀鸿遍野。
ofo的最大竞争对手摩拜在4月传来以37亿美元被美团收购的消息,80后的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离场。
相比之下,戴威面临的处境愈发艰难——资金链断裂、裁员、国际化收缩——甚至创始团队出局等消息不绝于耳。
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难度远超过他这个年龄应承受的。
时间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褚时健出生于1928年,他从中国烟草大王到锒铛入狱,再到古稀之年创业,成为中国橙王,其跌宕起伏的人生在他人眼中是传奇,在他眼中只是认认真真对待的平常。
褚时健说,去世后,墓碑上就写五个字:褚时健,属牛。一个伟大的人格,可以在自己身上克服一个时代。褚时健做到了!
董明珠出生于1954年,从第一线的销售到格力掌舵人,她有锋芒有棱角。在格力28年,她兢兢业业,信仰实体经济、自主创新,已然成为中国制造的代言人。
董明珠成就了格力,格力也成就了董明珠。董明珠带给我们的精彩还远未结束。
雷军出生于1969年,从金山到小米,他始终站在了互联网的前沿,颠覆着,创新着,继续打造着心中的小米生态链。
在中国商业史上,小米注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几年前小米有一句很流行的广告语:“我们的名字叫年轻,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我们不断向前,无所畏惧,去探索、去改变、去拼搏,让世界看清我们的样子,我们的时代来了!”
刘强东出生于1974年,他是一个农家子弟,小学四年级才在镇上见到电灯,从中关村的小柜台起步,打造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他始终惦念老家宿迁的乡亲们、相信品质经济、不断推动消费升级。
此时,国内的新零售战场已烟硝四起,国内的互联网巨头格局也悄然发生变化。刘强东显然有了更足的信心。
戴威出生于1991年,他代表了一个年轻群体的新崛起。27岁的他不觉间引领了一个行业向前发展。
无论ofo最终走向何方,戴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90后年轻企业家在新经济时代的多种可能。
暮然回首,惊觉90后也已近30岁,他们也将越来越频繁地站在世界舞台中间。
十年,他们做对了什么?
褚时健、董明珠、雷军、刘强东和戴威是5个时代的人,他们共同经历的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大鱼大”的十年。
他们年龄不同、所处行业不同、出生和经历迥异,但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标签是:中国企业家。他们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卓越代表;他们的十年,也是企业家群体探索、曲折心路历程的十年;他们身上闪烁着不同时代创业者、企业家的共同光辉。
1.坚韧的心
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我们看到的任何无限风光的背后都是血与泪的代价,都是全力以赴的坚持。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褚时健71岁锒铛入狱,他选择淡忘过去,74岁时东山再起,再次成就了自己;从2004年至2010年,王兴连续创业10多个项目,次次告败,终于多年后在美团找到自己的位置;马云高考3次,求职时被30家公司拒绝,10次申请哈佛被拒绝,做阿里巴巴犯了“1001个错误”,屡次遇到危机;今年年初,曾经的计算机天才、明星创业者茅侃侃因亏损负债选择自杀……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当孤独的时候,企业家能做的是用左手温暖右手。
每一个企业家内心早已千疮百孔,历经万劫不复后,塑造了一颗坚韧的心。
2.对事业矢志不渝的信念
唯有拥有坚定的信念、对事业的热忱,才能从行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即便雷军和董明珠赌约,并不是两人绝对的水火不相容,而是他们有各自对事业坚信的秉性。
雷军心中燃烧着做一家像苹果、微软伟大公司的火焰,坚守在互联网阵地,相信新模式,耐心打磨,做出金山、小米两家上市公司;董小姐则坚守实体经济,相信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还有李宁,这位从运动员转型的企业家。
他是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获得过十四个世界冠军,赢得一百多枚金牌。2008年奥运会,他在鸟巢上空,绕场一周点燃火炬,铸就了历史经典时刻。
1988年退役后,李宁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企业。
2004年,李宁品牌顺利上市。
但从2011年到2016年,公司深陷低谷,李宁沉住气,依然坚守体育产业,进行各种调整,终于在2017年上半年扭亏为盈。
太多的企业家选定了一个方向,纵然历经千辛万苦,坚守初心,最终才赢得了尊敬。
3.成长最有力量
陈春花教授特别喜欢说一句话:万物之中,成长最美。
不管对于企业家群体,还是我们个体而言,成长最宝贵。
它和年龄无关,和经历无关,只和内心向上的真实渴望相关。
我们不能低估时间带给人的改变与可能,也不能低估人内心可以超越时间的力量。
人们习惯以五年、十年作为一个时间段,给人生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戴威仅用4年多的时间,成长为一个行业的引领者,成为各大榜单常驻的唯一90后;小米用了8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港交所上市;伊利作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合作伙伴,携手奥运十三年,陪伴国人见证奥运盛典,坚守为国人提供营养和健康的助力。
,中国奥运十年,也是中国经济腾飞发展的十年。
这是一个里程碑,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启程。
企业家精神亦与奥林匹克精神互相辉映,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企业家精神越来越为人所熟知,奥运播下的拼搏种子也在亲历者身上不断成长壮大。致敬这十年成长的人们!
伊利《奥运十年》
这是时间的力量,更是成长的力量。
十年对你又意味着什么?
当我们站在时空的坐标轴再审看个体,渺小而虚无。但若将时间放大到一个国家的经历,宏大而震撼。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深陷中美贸易战,承受房价、教育、医疗三座大山的压力,还要面临疫苗之殇、P2P接连暴雷带来的惊恐。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巨变、机会迸发与有各种可能性的时代,这也是民族信心极大受鼓舞的时代,民族企业越来越多地绽放在世界舞台:苹果达到万亿市值,但华为手机份额已超越苹果;家乐福撤离中国,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版块在不断延伸……
面向未来,我们的内心一次次升腾出巨大的勇气和信心,因为这个国家在不断在成长,因为我们内心永葆对未来成长的渴望!
最精彩的永远是在未来,请时光见证。
怀揣着奥运梦想上路,走向属于我们的下一个十年。
本文作者:鲁一
本文来源:正和岛
90后褚时健
褚时健(图片来源:《中国企业家》,摄影/史小兵)
褚时健管不了那么多了,那是下一代的事情。他说:“我已经甘心了,我筋疲力尽了。”
参加王石的跨年活动时,马静芬穿了一件皮毛翻边的大披肩,戴着一串珍珠项链,好多人见了夸她漂亮,她特别开心。
马静芬今年85岁,她的丈夫是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她一生中有很多被斗的经历,绝大多数是陪着丈夫一起忍受的,年轻时丈夫被打成右派,年老时他又遭审讯牢狱之灾,唯一的女儿也受到牵连——在狱中自杀,让她饱尝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
褚时健的夫人马静芬正在让客人尝试褚橙(图片来源:《中国企业家》,摄影/史小兵)
有的人一生平淡安稳,有的人一生波澜壮阔。2002年,74岁的褚时健在获准保外就医后,和马静芬一起,在云南省玉溪哀牢山承包了一片果园,种橙子。2012年,褚橙进京后引起轰动,一方面是口感甘甜,但更重要的是,种橙子的是一个84岁的创业者,他曾山穷水尽,终于柳暗花明。褚橙又被称为励志橙,尽管价格不菲,但趋之者若鹜。在所有自我激励的方式中,吃橙子大概是最为便宜的一种。
褚时健老了,中国人所追求的“福禄寿喜财”,到了晚年,大部分他倒是都占上了。他今年已经90岁,四世同堂,也有了家族产业,算是富有。继褚橙之后,褚氏又推出了其他的水果品种,例如沃柑、苹果等,也建设了包含旅游度假功能的褚橙庄园,甚至还开始做酒。
最难的是喜,在马静芬的回忆里,信手拈来的是磨难,是平常夫妻那样琐碎的争吵。近年来,家族产业传承的事情又被摆在桌面上,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也是麻烦事。1月17日,褚时健90岁的生日宴,也是云南褚氏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仪式,他自己当了新公司的董事长,儿子褚一斌出任总经理。按照规划,褚氏果业将通过收购成为褚橙品牌的运营平台,而褚一斌将作为接班人,主导这家新控股公司的发展。
据近期见过褚时健的人说,仪式结束后,褚的状态轻松了许多。还有十年,他就要一百岁了,他完全有资格从各种关系中松弛下来,包括子孙、配偶,和自己。
哪能像寻常人家
褚氏果业一上来就是股份公司,成立的当天便引入了投资,一看就是奔着资本市场去的,褚一斌到底是搞金融出身的。根据当天签署的增资认购协议,褚氏果业引入了两个新股东,仁恒物业服务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工商资料显示,褚氏果业的注册时间为日。公司有两名股东,分别是自然人股东马彦鹏和恒冠泰达公司。增资前,恒冠泰达持股比例高达99%,这是目前褚氏企业经营实体的控股平台,其大股东为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金泰公司现为褚氏企业最上层的结构,其大股东为马静芬。
尽管褚一斌现在还不是褚氏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但他显然已经在这个家族里掌握了重要话语权,在恒冠泰达对外投资的9家企业里,包括褚氏果业在内,褚一斌(CHU YI BIN)是8家企业的法人代表。他接班人的身份也得到了母亲的确认,在开业仪式上,马静芬说:“现在基本上儿子管得最多,今天可以算是传承下去了。”
根据褚一斌的介绍,褚氏果业将收购金泰公司的资产,未来一年内将开展第二轮融资,公司的发展重点仍然是褚橙,可以说是金泰公司的升级版。
穿上自己最贵的一套西服,褚时健站在褚氏果业的开业仪式上,他说:“到今天,年纪差不多90岁了,毛病一年比一年多,金泰公司到今天要变更它的经营方式了,很多地方我已经跟不上形势,但我愿意为它再出一把力。让它更好一些,让我的后代和朋友们一起努力把它经营好。需要我的时候我尽力,但更多的要靠他们,放手让他们去做。”
目前看来,褚氏家族产业的传承,已经形成了具体的方案。我们很难了解,这些年,围绕这个方案,这个饱受风霜的家族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我们也只能从走近褚氏家族的人的只言片语中,体会一二。
《褚时健传》的作者周桦曾经这样评价褚氏家族,除了李亚鑫,这个家里几乎每个人内心都有过巨大的伤痛,而且在很多年里,一家人没有生活在一起。回看这个家庭的经历,许多过往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
李亚鑫是褚时健外孙女任书逸的丈夫,他也曾是传承褚氏产业的有力竞争者。2008年,李亚鑫放弃了加拿大的工作、签证和可能的绿卡,和任一起来到了玉溪。那是褚橙经营困难的一年,根据媒体报道,当年年底,他们盘点一年的账,全公司全部收入加在一起是三十万九千六百元。
我们不能用今天褚氏产业的蓬勃,来评价李亚鑫当时的决定,因为那时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橙子还没有打开销路,褚时健还没有刑满,任书逸也还只是他的女朋友。显然,李亚鑫所作的决定,大部分是出于感情,而非理性。当他成为哀牢山果园的一名新员工时,工资不过每个月1200元。
褚橙商业上的成功,起源于2012年金泰公司与本来生活的合作,一场“褚橙进京”的营销,瞬间点燃了市场。在这件事里,李亚鑫起到了关键作用,他还主导建立了公司的品牌营销体系。李一度是这个家族产业的第二话事人,排名仅次于褚时健。
根据2010年凤凰网的一篇报道,李亚鑫曾被褚时健作为接班人考虑。褚时健接受采访时说,自己还可以干个七八年不成问题,到那时外孙女和外孙女婿培养得也差不多了,这片果园就交给他们。
随着褚一斌的归国,褚氏家族的接班人选变得不确定起来。关于褚一斌是什么时候回国的,不同媒体的陈述不同。2015年,《中国企业家》曾采访褚一斌,当时的说法是,他在2007年便已归国。但《人物》杂志报道称,2012年底,褚时健在电话里问远在新加坡的褚一斌,“我年纪大了,也跑不动了,你看怎么办?”褚一斌回了一句:“我明白”,便买票回家了。
褚一斌和李亚鑫都是留过洋的人,但两个人的风格却有很大差别,尤其是对待资本的态度。投资银行出身的褚一斌,非常希望褚氏产业能拥抱资本,但李亚鑫却担心资本会破坏农业发展的节奏。两人的矛盾一度比较公开化,日,褚一斌大张旗鼓地宣布和阿里进行独家合作,进驻天猫商城和天猫喵鲜生,并开展了一个满天星计划,还要在天猫上“独家”售卖新产品“褚柚”。11天后,剧情大反转,10月21日,一场内容为“向褚时健致敬”的发布会同样在褚氏庄园举行。褚时健的外孙女婿李亚鑫表示并没有所谓的天猫独家合作和满天星计划,也不存在“褚柚”产品,甚至褚时健本人也对此进行了否认。耐人寻味的是,褚时健居然亲自参加了两场发布会。结果10月份的闹剧过后,天猫上真的出现了两家卖褚橙的公司:褚一斌控制下的“褚氏新选水果旗舰店”和李亚鑫主导下的“褚橙水果旗舰店”。
家族传承的问题必须解决,但褚时健和马静芬又担心传到儿孙手中搞砸了,他们决定让每个晚辈都管理一块地,马静芬自己也管一块,一边学习一边看谁做得最好。现在看来,这场考试里,褚一斌胜出了。根据媒体报道,2017年6月,褚时健已经做出了安排,他将结果告诉了李亚鑫夫妇,他们表示接受。
在褚氏果业的董事监管高层名单里,没有出现李亚鑫和任书逸,褚一斌的女儿褚楚担任了董事。当然,褚氏果业的成立,不能反映褚氏家族传承的全貌,李亚鑫告诉《中国企业家》,今年7、8月份,他们会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来说明这件事,但在此之前,他不希望再有人因为这件事,打扰老爷子。
吵了一辈子
和褚时健越来越往幕后退不同,马静芬在这几年迅速地走到台前。如果说褚时健是中国年纪最大的创业者,那么马静芬则是最年长的女创业者。她给自己创业确定的时间坐标,不是2002年陪褚时健上哀牢山,而是2013年褚橙庄园开工建设,她是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后来,作为接班人考试的陪跑者,她分到了玉溪磨皮村的一块地,种了沃柑,取名褚柑。
2002年,褚时健和马静芬在云南玉溪哀牢山承包了一片果园,种橙子(图片来源:《中国企业家》,摄影/史小兵)
对于自己的变化,马静芬是高兴的。2013年,她对手下人说,以前的我,只能被叫做褚马氏,但今后,我就是马静芬了。在近六十年里,马静芬的名字一直和褚时健联系在一起,但现在,她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出现在商业社会中,她要在商业历史上书写下自己的名字。
马静芬不是传统概念里的那种贤内助,对丈夫无条件服从,她十分要强,也很有主见。文革时期,褚时健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农场劳动。马静芬便带着年幼的孩子去找他,因为“农场里都是右派,就没有谁瞧不起谁了,再苦再难一家人也要在一起”。对于马静芬的这个决定,褚时健当时是反对的,但最终拗不过老婆。
因为褚时健的光环太过耀眼,人们在2002年的哀牢山上,只看到了褚,却忽略了马。但若不是马静芬的支持,一个人的褚时健独木难行,她是褚时健的第一个合伙人,褚负责种,她负责卖。“你种多少,我卖多少。”马静芬对褚时健说。她确实有销售天赋,2006年,褚氏夫妇带着橙子去昆明参加展销会,她拉出了一条红底白字的大横幅,上面写着“褚时健种的云冠牌冰糖橙”。老爷子怕旁人说闲话,把横幅撤下来,但马静芬趁他不注意又悄悄拉上了。这一年的褚橙,一度脱销。
只要稍稍观察,旁人不难发现,马静芬和褚时健的性格差别很大。褚时健沉稳内向,马静芬很外向。虽然走到聚光灯下不过几年时间,老太太已经很适应了。那天在王石的场子,她一点都不怯场,话很密,中气也足。她确切知道听众想了解什么,无非是褚时健的婚姻生活,夫妻共同长寿的秘诀,创业者也许还要一碗浓浓的鸡汤。她应该准备过一套内容,因为当晚她谈的,和前几次见诸报端的演讲没有太大区别。
马静芬和王石(图片来源:《中国企业家》,摄影/史小兵)
老太太甚至都学会抖包袱了。在舞台上,主持人毕啸南问她:“我还记得上次见面时,我问您嫁给褚时健后悔过吗?”这时,马静芬环顾台下:“你们不要告诉褚老啊。”之后顿了一顿,再说:“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嫁给他。”其实,这个话题,在褚氏果品的开业仪式上,她已经讲过,褚时健当时就在她身边。
两个性格迥异,爱好不同,但又都很要强的人在一起,就像针尖碰上麦芒,马静芬说他们吵了一辈子,“我也是不饶人的。”好在最近不吵了,因为她有了自己的事业,不再总是“他对我好,我就高兴,不好,就不高兴”。
在思想上,这对共同生活了63年的夫妻,是高度同化的。马静芬劝63岁的董明珠不要退休,因为“人生六十才开始”。谈到对寿命的期望值,她说“一百岁不封顶”,这些话褚时健都说过。
九十岁老灵魂
据说褚时健床头的书,有一人多高,全是关于橙子种植的,大家都说他是一个匠人,追求的是极致的品质。很多媒体报道中都曾有个观点,身为匠人的褚时健,对上市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的反感。
在接受《人物》杂志专访时,褚一斌确认,老头子在某个阶段,对产业和资本的融合确实是反感的,但“大家就说他是一个匠人,我说错,绝对是错。如果他是匠人,在90年代,云南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他修的,澜沧江的水电站,他去做了,投了上百亿,也是跟银行借钱去投的。这是一种战略,一种格局”。
单靠匠人精神,褚时健是做不出每年纳税上百亿的红塔集团的,他有胆识,有谋略。2002年,褚家只有不到300万积蓄,是褚时健跟一些老朋友借了500万,一股脑投进去,才把褚橙这件事立起来了。
但传统企业家褚时健对资本的态度,一定不如昔日的投资银行家褚一斌开放。拿此次开放融资的褚氏果业来说,增资进来的股东是仁恒。关于选择仁恒的理由,褚一斌的说法是:“对方以高端客户为主,消费力没问题。”但其实仁恒钟家和褚家早有渊源。据了解,仁恒集团老板钟声坚发家,靠的就是一家烟草企业肯给机会,当然现在不可考,这家企业是不是红塔。我们只知道,1990年代初,红塔集团和仁恒合资了纸业公司,为红塔的香烟提供包装。
褚家选择了一个老朋友,作为第一次的投资人,这其中是人情,也是两代人观点的折中。设想一下,如果褚时健一直拒绝资本,那么他和儿子的关系,家族产业的传承,可能会一直拧巴。已经90岁了,需要做一些决定,以前的很多想法就烟消云散吧。
最大的决定当然还是接班人。褚时健对外孙女是有亏欠的,在女儿自杀之后,老两口身在牢狱,任书逸便成了一只孤雁,被褚的老手下任新明收养。2008年,任书逸回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照顾两个老人。这些年,褚时健努力对外孙女一家好,不仅带他们做事,在生活上也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最终,褚时健还是让儿子接了班。这也很好理解,按照传统观念,子承父业,天经地义。
褚时健要退休了,依照自然规律,他会被淡忘,很难说一百年后,还会有多少人会去咀嚼他的故事。但是经营家族企业,谁不想做百年老店?
这是褚氏企业必须面临的矛盾,这些年,褚橙的广告语一直是:“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当褚时健的光环消散后,褚橙是否还可以卖的那么贵,卖得那么好?
褚时健管不了那么多了,那是下一代的事情。早在三年前,他就对《中国企业家》的记者说过:“我已经甘心了,我筋疲力尽了。”
本文作者:王芳洁
本文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生子当如刘强东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是曹孟德说的。笔者不及曹操之万一,可刘强东却着实可以媲美孙权。
提到他,大家联想到最多的字眼可能是“不知妻美”、“东兴饭局”之类....殊不知这些花边新闻仅仅是其真容的冰山一角。
即便抛开京东,他依旧是人中龙凤。
刘强东今年43岁,江苏宿迁人。
1992年,18岁的刘强东从宿迁中学毕业,以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18岁的刘强东
你也许会好奇既然是状元,为什么不是“清华北大”,而是“人民大学”?
事实上,刘强东确实可以选择清华大学,但是后来他主动放弃了。这个选择和当时刘强东的志向有关。
当时刘强东的班主任是一个非常关心时事的老师,总是喜欢带着学生们思考一些社会问题。
由于刘强东的成绩经常是全校第一,所以他很欣赏刘强东,也对他给予了厚望:虽然你改变不了这个社会,但是你将来可以做我们宿迁的父母官,在你的权限范围内,对宿迁人民好点,为老百姓多做点实事。
青年刘强东那时便有了一个梦想:从政。
虽然机缘巧合,刘强东后来并未走上这条路,但“治国平天下”的朴素儒家理想,已经深深刻入他的骨髓。
怀着激动的心情,刘强东从宿迁老家来到北京开始他人生新的旅途。
然而就在入学当晚,刘强东的梦就破碎了。同系的师哥告诉他,社会学与从政无关,这句话将刘强东的希望之火瞬间浇灭。
后来,刘强东更是在学校失去了他本以为志在必得的预备党员资格,这件事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直接让他放弃了从政的想法,成为一名商人。
毕业之后,他便和当时的女友龚晓京一同创立了京东,后经历种种曲折,终于成为一代互联网巨擘。
功成名就之后的刘强东并没有像大多数出人头地的穷苦孩子一样,将自己的生养之地弃之脑后,对穷亲戚避之不及,唯恐让人觉得出身卑贱。
1992年,18岁的他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但因家中穷困,离开老家的的时候,全部家当只有76个茶叶蛋和外婆缝在内裤里的500元现金,而且这些都是父母亲戚朋友和村民凑出来的血汗钱。
二十多年后,刘强东对这件事仍念念不忘,早餐吃个茶叶蛋都会想起光明村的乡亲,说“父老乡亲们的恩情,我会用一辈子来还!”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5年春节,刘强东回到了老家江苏省宿迁市来龙镇光明村,当场就给村里65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了一个一万元的大红包。
这种看似爆发户,土鳖的做法,却是最实在的。这一万元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可以花很久,更何况,在外打工的人有几个年底能给家里父母带回一万块!
2017年春节,刘强东宣布向宿迁捐赠1亿元,用于教育、文化、养老及扶弱帮贫等公益事业。此外,他和夫人章泽天还促成南京名校——南京外国语学校分校落户宿迁。
更重要的是京东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京东先后将全国客服中心、信息研发处理中心等五大中心和云计算基地放在宿迁,员工总数近万人。仅以呼叫业务为例,其在宿迁已经成为一个产业,带动了2万人就业和超过20亿的税收。
前两天,京东官方微信发布一则消息,刘强东又去老家拜年了!
刘强东认真地将每一个亲戚的称呼都一一列举,有130字之多。并且在末尾称自己为“大强子”。
可以说,是得益于他的“带领”,光明村才不再是那个穷得叮当响村子。目前村里已有200人在京东工作,多数现在已经是有车有房。
有了钱不忘本,刘强东很厚道。
在京东的发展历程中,刘强东曾经多次空降部门高管。
例如时任COO沈皓瑜、CMO蓝烨、CTO王亚卿等等,在后来的发展中,刘强东逐渐意识到因为缺少创业时期的共事经历,自己和这些光鲜亮丽的职业经理人,始终难以“贴心”。
京东离职的旧部一个接一个地被召回。
2015年,为前宝洁职位最高的华人熊青云让路的无线业务负责人徐雷,重掌其一手创建的市场部。
京东管培生张雱重回刘强东身边担任助理,并任京东系多家公司的法人代表。
2016年8月,在沃尔玛与京东达成深度战略合作2个月后,此前离职的“京东最年轻副总裁”余睿,最近又重回刘强东麾下,并被任命为1号店CEO。
不仅兄弟一个接一个地被召回,连刘强东的前女友都被请了回来。
笔者不知道刘强东有多少“前女友”,但龚晓京一定是最重要的那个。因为她就是京东的“京”字。
在企业文化培训的时候,刘强东被塑造成了重情重义的耿直汉子。龚小京是爱慕虚荣的女人,嫌刘总穷和他分手了。而刘总难忘初恋所以叫京东。但是又不肯原谅她,所以京券和东券不能一起用。
这段京东前员工的话估计要“名不副实”了。
2016年8月,在近日某财经会议上,流出龚晓京代表京东参加该会议的桌签及签到表格的照片。京东集团对此的回应是:“龚晓京女士从原单位离任后,目前担任京东集团公共事务战略顾问。”
从京东官方的回应可以确认,“京”、“东”再次聚齐了。
如今的刘强东已有家室,请回初恋女友做公司顾问这件事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有些暧昧。
但是笔者觉得,越是公开回应,越是胸中坦荡。
而且从刘强东因入党受阻便弃政从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志存高远,且行动力极强的人,儿女情长未免太小,装不下刘强东的格局。
生子当如刘强东
刘强东,从小家穷,父母跑船,状元及第,进京读书,写过程序,站过柜台,热心慈善。
他的成长史就是一个别人家孩子的典型,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持身中正。
不像那位红极一时和各国政要称兄道弟的芮某某,同样的别人家孩子,可惜德行有失,走错了路。
从这一点看,刘强东配得上他拥有的财富。
《红楼梦》中曹雪芹借贾雨村之口评价贾宝玉:
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然生于薄祚寒门,甚至为奇优,为名娼,亦断不至为走卒健仆,甘遭庸夫驱制。
刘强东就是这样的人,任何时代都不会是贩夫走卒。
本文来源:创业邦
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的真面目,她到底有多狠!确实震撼
视频《董明珠:对自己狠一点!》
本文是董明珠之前所做的一次演讲。对于董明珠,有人说她霸道强悍,有人说她六亲不认。董明珠却说:铁血柔情两难全。
普通员工也要对企业负责
我应聘到格力电器的时候,是去做业务人员。说实在话,那时候连空调是什么东西我都不懂。但是我去的时候,恰巧遇到一个很大的难题,上一任的一个业务人员,留下了一笔四十多万元的债务。很多人都说,董明珠你别去追了,这跟你没有关系。我跟他们说,我是格力的员工,今天我接替了他的位子,我就要对企业负责任。
这一笔债我追了四十多天,天天堵在债主的门口,他到哪我就跟到哪,不断地去问他要。最后他终于同意了,他说你来拿货吧,我把货给你。结果到我去取货那时他又不见了,我特别生气,找到了他手下的员工,动之以情,晓之以礼,让他们能够理解我:如果我们两个企业换过来,你们会怎么样?他们听了很感动,说明天老总一到,就偷偷地通知你。
第二天那个老总到的时候,我就堵在那儿。当时我的心情很激动,我自己去搬,那个空调很重,但是我不管,就是拖也要把它往车上拖。结果我把它拖完以后,我上了车还怕他把货追下来,把我车子拦下来。等我车子发动的那一瞬间,我跟他说:“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再和你做生意!”也就是那个时刻,我真的流泪了,我哭了,因为追债太困难了。
很多人对这件事不理解,这不是你个人的东西,你干嘛这么较劲?
我觉得作为一个人,一定要有做人的原则,就是要对别人负责任,你是这个企业的员工,你要对你的企业负责任。
权力是用来谋公的,不能谋私
一个人再有能力,如果企业真的垮掉了,你还能存在吗?我用两个我当了部长之后的例子,来说明对自己狠一点的好处在哪里。
第一个,我们那个时候销售还有淡旺季,到了旺季大家都来催货,经销商找到我的哥哥说:“你帮我拿一百万的货,我可以给你两三万块钱的提成。”我哥哥很高兴,打了个电话给我说,明珠我明天想到珠海来。
我说你来干什么?他说要来拿货。我说你又不是经销商,你来拿什么货啊?他说我来拿货,经销商有好处给我啊,拿一百万可以给我两三万块钱。当时我一听就跟他说你不要来,接着就把电话挂了。
然后我马上打电话给经销商,问他是不是通过我哥哥拿货呢?他说是啊是啊,他也很高兴,因为觉得接上头了。但是我给了他一句话,说现在开始,通知你停你的货了。
他就觉得不可理解,因为你格力没有任何损失,而且通过你哥哥拿到货,你哥哥也能得到好处,对公对私都有好处,你为什么不干呢?他想来想去想不明白,跑去找我哥哥说,你这个妹妹是不是你亲妹妹啊?我哥哥也不理解,他说,你手上有这个权力,又不是让你违法,你就为我们家里做一点点事,让我们有一点点发财的机会,你为什么不给?我跟我哥讲,一个人拥有权力的时候,这个权利不是为自己和家人服务的。
半个月后,那个经销商写了个保证书给我,说绝不再找我哥哥了。那一年格力跟他做了七千多万,如果按照那个百分之二的比例提成,我哥哥当年就可以拿到一百几十万的。但是你要知道,我哥哥是发财了,但所有的商家将如何看格力电器?他们以后还会用心去做市场吗?只怕那时候他们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天天找格力电器去勾兑关系。
管理团队要在自律的基础上严要求
第二个对自己狠的例子是什么呢?后来我回来当部长才发现,公司里面原来有那么多的问题。到了旺季,不要说这些开票的人有权力,连我们的搬运工都有权力:你想先上货吗,你先送给我一箱水。甚至后来,演变成“谁给我好处多我就给谁先发货”,这是公司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你们可以想想当时这样的一个状态,这个企业还能不能有生命力?
很多企业请成龙代言以后,为什么垮掉了?不是因为成龙代言垮掉的,我认为导致那个企业垮掉最起码的因素是没有完整的企业制度。所以有人说,董姐以前非常好说话,怎么回来当了部长摇身一变,对我们这么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我们所有的女性是不准戴耳环、戒指,不可以留长头发,要是长头发必须盘起来,否则不可以上班。
大家很奇怪,你董明珠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在一盘散沙的条件下,要让他们有集体的观念,首先要从行为上约束他们。我当时做了一个规定,上班不准吃东西,不准窃窃私耳,不准互相交流讲话。如果没有事情做,你就给我看书。
当时我们的内勤人员觉得我只是说说而已。直到有一天,我从别的办公室走到内勤办公室,大概只有五秒钟的时间,我们下班铃声就响了。但是在铃响之前,我看到我们的员工在吃东西。当时我就罚了他们的款,然后他们又找了一个理由说,我们也没有办法,是某某人带来给我们吃的,你要罚不能罚我们。我说那更好,那你们就罚五十他就罚一百。我们那个罚一百块的员工,家庭条件是非常困难的。那时我们的工资才多少呢,做后勤只有八百块钱一个月,罚一百块钱对他来说是很大的一个数字。
下班以后,我从我的口袋里拿了一百块钱给他,并告诉他说那罚款跟这一百块钱不是一回事。那个款已经上交了,这是我给你的一百块钱,是因为你家庭困难,我给了你这一百块钱,但不等于是把这一百块钱的罚款还给你。通过这样的处罚,让公司里的员工意识到了我们应该遵守制度。
2001年,我当了总经理,当时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格力电器也开始有员工罢工了。在开会的时候有人说,现在的员工太难管,太刁蛮。但是我说不是,员工是很可爱的,他没有权力,他是被动的。而我们的干部是风,风往哪里吹,草就会往哪边倒。这时我在想,出现这么多的不好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我们的干部队伍出了问题。于是我刚上任总经理的那一年,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整顿干部作风。
很多人都说董明珠管营销很厉害,当总经理能不能管得到我们啊?但是那次干部作风整顿会议以后,他们说董明珠太厉害了,但是希望你光打雷不要下雨,过去的就过去了,从现在开始严格要求行不行啊。我说不行,因为你们侵吞了企业国有资产,利用手上的权力得到你们自己的个人利益,伤害了企业利益,伤害了其他员工的感情,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在对干部作风做了整顿以后,我想我们得知道更多的情况,得听我们真正一线工人的声音。
但是,我发现能倾听一线员工声音的总经理信箱,都摆在了厂长办公室的门口,这样还有谁敢投诉呢?因为当有人投了一个东西进去以后,如果总经理找这个厂长谈话,厂长肯定就知道是谁投的,那这个人很可能就被炒掉了,所以没人敢投诉。
那么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就把我们的食堂、厕所,反正看不见的角落,全部都挂上总经理的信箱。最高峰的时候,我收到过七百多封员工写给总经理的投诉信。我们根据这七百多封投诉信,找出我们的问题,从而练就了一个优秀的干部队伍。
被认可与尊重不是钱能换来的
我觉得这些都属于我们讲的所谓“狠”字,在这个过程中,你为难的一定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是自已所在的团队。我觉得我为格力电器工作22年所付出的都是值得的。
今天我走到全世界,甚至这次走到台湾,当我在过安检的时候,一个安检员认出了我,他说你是董明珠?我就笑了笑。格力空调已经与董明珠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你说这种尊重用钱能买来吗?买不来。
一个人一定要有追求,不要光考虑眼前的利益,或者说不要为钱而活。人生最大的价值,不是在于你多么富有,而是你回头看的时候,问心无愧,那才是真正的价值。
我曾经在很多场合演讲时说过,别人通过奋斗最后都获得了财富,现在已经是多少多少亿的身价,但是我没有,但我同样觉得我很幸福。因为我造就、培养了千千万万的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我觉得我的价值就在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记得我12岁上学的时候,我们班的辅导员说今天大家一定要去游泳。我觉得自己很难看,很丑,所以不愿意去。后来老师就给我做了很多思想工作,说你个子这么高,你为什么不能去,就是他这句话激发了我,我说去就去。当时老师说给我挑3个能够横渡长江的教练教我游泳。
这3个教练见到水,就像回到家一样,他们在我面前杵了个棍子,说让我先顺着棍子倒在水里等,等他们游一圈回来再教我。恰恰就在他们游一圈的时间里,我差点淹死掉。当时那水大概有这么深,因为在河边上,当你倒进去根本就起不来,后来有一帮刚学会游泳的人看见了,他们过来把我抓起来了。经历过这个,大家可能会说我再也不游泳了,但是后来我就琢磨了一下,我一定要学会游泳,如果我不会游泳,有一天还是会被淹死。
另外一个让我感动的,是我的儿子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从不需要我到学校接他,一次都没有。有一次我从他校门口走过的时候,看到他正好放学,我开了车,真的想停下来接他。但是我一想,觉得一定要让他自己走回家去,所以我没有接他。那天儿子很晚才回来,我就问他路上干什么去了?
他就告诉我说,他在那等车,因为有空调的车是两块钱,没有空调的车是一块钱,他为了等那一块钱的车,等了有半个小时。你说我们是不是缺这一块钱呢?不缺。但是我觉得对孩子也一样,所谓的狠一点,就是让他培养出艰苦奋斗的精神。
儿子跟我讲了一句话,妈妈您能从零开始,我也可以。他自己在外面给别人打工,一个月就挣五千块钱,但是他干得很开心,很快乐。就这点来讲,我很欣慰。我想借这个机会讲一点:只有通过经历与奋斗,你回味的时候才会觉得你的人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本文来源:加入老板商会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