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符号大全之轮里面的FREESPINS符号有什么用

瑜珈(瑜伽)的定義、真諦、功用 ˙瑜珈有三個主要的定義: 1. 將心靈的各種習性傾向懸止稱為瑜珈。 (Yogashcitta vrtti nirodhah) 2. 如果心緒傾向都懸止,那麼所有
我的图书馆
瑜珈(瑜伽)的定義、真諦、功用 ˙瑜珈有三個主要的定義: 1. 將心靈的各種習性傾向懸止稱為瑜珈。 (Yogashcitta vrtti nirodhah) 2. 如果心緒傾向都懸止,那麼所有
瑜珈(瑜伽)的定義、真諦、功用˙瑜珈有三個主要的定義:
1. 將心靈的各種習性傾向懸止稱為瑜珈。(Yogashcitta vrtti nirodhah) 2.
如果心緒傾向都懸止,那麼所有思想過程都會停止。 (Sarva'cint'aparity'ago nishcinta yoga ucyate)
3. 個體意識(小我)與至上意識(大我)融合為一稱為瑜珈。 (Sam'yogo yogo ityukto jiiva'tma'
Parama'tma'nah) ˙瑜珈(瑜伽)的真諦 :
在第一種定義裡,只是將心靈傾向懸止或壓抑,一旦心理壓力去除,積習便又顯現,此一型態的瑜珈無法導向靈性上的進步。在第二種定義裡,所有思想都已停止(無念),亦無法達到靈性上全然的成就。唯有第三種定義,個體小我與至上大我甜美的結合才是瑜珈的真諦,也如同中國所說的天人合一。也就是
yoga 的真正字義(融合為一)。 YOGA 的字義 瑜珈乃梵語「 YOGA 」的音譯。 YOGA 是由動詞字根 Yuj 或
yunj 加字尾 ghain 所組成。 Yuj 意為「加」。如 1+1=2 ; Yunj 意為融合如 1+1=1 。其真正的意義是 Yunj
,即小我個體和宇宙大我(道)的結合,也如同中國所說的天人合一。在上述定義中的 3 即是此義,而 1 和 2 的定義則是鍛鍊的過程而非目的
(附註: YOGA 的正確念法為 JOGA 而非 YOGA ,依照佛經漢譯系統的音譯為瑜伽,當今口語化的音譯為瑜珈)
當今瑜珈風行全世界,其功用不僅是為了塑身、美容甚或健康而已,其實他還包括了知識瑜珈、行動瑜珈、虔誠瑜珈和帕坦佳利( Patanjali
)所歸納的瑜珈八部功法( Ashtanga Yoga
,持戒、精進、瑜珈體位法、生命能控制法、感官回收、心靈集中、禪定、三摩地)。瑜珈整體的鍛鍊對身、心、靈的提昇幫助很大,它也提供了有心靈修者一條達到天人合一的途徑。
一般我們所認知的瑜珈肢體動作,僅屬於瑜珈八部功法中的第三項瑜珈體位法( A'sana )。它是整體瑜珈鍛鍊的基礎功課。
瑜珈(瑜伽)體位法( A'sana )的定義: 1.A'sana
的字義是位置、姿勢、體位,在瑜珈裡是指肢體的動作體位。所以譯為瑜珈體位法。 2.
瑜珈體位法是一種令人身體上舒適、心靈上鎮定的姿式。練習體位法,會使腺體、神經、組織、肌肉和身體的各部份都作用到。 3.
瑜珈體位法是配合適當的呼吸與觀想,將身體置於平和,安靜及舒適的姿式上 ( 或固定於某一姿式上,止息一段時間 ) 。 ˙瑜珈(瑜伽)體位法的功用:
1. 矯正不正常的腺體,以控制各種情緒 ( 並使身體正常發展 ) 。 2. 使身體富有彈性。 3. 平衡身體及心靈。
4. 可以去除心靈中粗鈍的思想。 5. 使心靈準備好,接受更精細更高層次的靈修
˙瑜珈(瑜伽)體位法的功能分類:(1)Sva'sthya'sana(健康的瑜珈體位法):對健康有益,而對心靈可能有益,可能無益,但至少不會對心靈傷害。(2)Dhya'na'sana(禪定的瑜珈體位法):對心靈有益,而對身體可能有益,可能無益,但至少不會對身體有害。瑜珈(瑜伽)淵源
˙希瓦(Shiva)時代:大約在西元前年間,有位聖者希瓦(Shiva)誕生於印度蒙古利亞人的家庭中,他同時精通密宗和瑜珈的修行,他把密宗(Tantra,非指佛教密宗,而是原始密宗)和瑜珈整理出一套完整的身、心、靈鍛鍊法。後世稱他為密宗和瑜珈之父。無疑他就是瑜珈的始祖。在那時就已有瑜珈體位法(A'sana),瑜珈行者發覺到動物的活動、鬆弛、睡眠等的本能習慣及生病時的自然療法等動作,而模仿一些對人體有益的動作得來。如蛇式、蝗蟲式、孔雀式、魚式、貓式、兔式……等。另外一些動作則是來自瑜珈行者自行體驗,試驗所創造出來的。
˙克里斯那(Krshna)時代:大約在西元前年間,有位聖者克里斯那(Krshna)誕生於印度的vrinda'vana,更進一步的把瑜珈發揚光大,其主要的教誨載於薄伽梵歌(Bhagvad
Giita)中,此書被普遍視為瑜珈的最高聖典。 瑜珈(瑜伽)派別 哈達瑜珈( Hat'ha yoga )˙ Hat'ha
的主要字義與功能有三個: 其一為 ha 是人體第 5 個脈輪( cakra )的音根, t'ha 是第 6
個脈輪的音根,此種鍛鍊試圖經由肉體的鍛練來進而控制心靈,但是在肉體老化衰弱時,將無法控制昔日暫時懸止的心靈力量。其二為 ha 是太陽或火的音根,
t'ha 是月亮或是冷靜的音根,當這兩個相對相反的波流 ha 和 t'ha--
一個是行動波流,而另一個是停止行動的波流,左脈和右脈強行合而為一,此即稱為哈達瑜珈。其三為 ha 代表太陽脈 ( su'rya na'dii )
,它是身體力量的音根。 t'ha 代表月脈 ( candra na'dii ) ,它是心靈的音根。所以哈達 (hat'ha)
的涵義為藉著身體的力量強迫地控制心靈。˙依據哈達瑜珈論釋經( Hat'ha Yoga pradi'pika
,它是哈達瑜珈最重要的經典之一)第一章第一節所述:「哈達瑜珈是達到勝王瑜珈的階梯」,而在第一章第十九節(有的版本是第十七節)提到:「哈達瑜珈的第一個階段是瑜珈體位法(
A'sana )的鍛鍊」。 在本書中,除了瑜珈體位法的鍛鍊外,也有不少身印( mudra' )、鎖印( bandha )、擊印( vedha
)和呼吸、住氣( kumbhaka )、生命能( prana )的鍛鍊,並且重視飲食調養。這些無非都是要幫助拙火( kun'd'alinii
,又譯為靈蛇)的提昇,以作為修煉勝王瑜珈的基礎。 勝王瑜珈( Ra'ja yoga )Ra'ja 的字義為〝王〞,所以
勝王瑜珈又譯為王者瑜珈,是以達到和 Onm'ka'ra ( onm 的音,其義為至上)結合為最高境界。如同哈達瑜珈論釋經( Hat'ha Yoga
Pradi'pika ,此經是 Svatmarama
所著,它是哈達瑜珈最重要的經典之一)在第四章第七十七節(七十六節)所說的:「當心靈與冥想的對象(至上)融合為一時是為勝王瑜珈( Ra'ja Yoga
),此時,瑜珈行者就等同上帝成為宇宙的創造與毀滅者」。其鍛鍊法不只著重瑜珈體位法、呼吸控制法也包含了瑜珈冥想、禪定和三摩地等心靈與靈性的層次。所以勝王瑜珈是大多數瑜珈行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大約在西元前 100-200 年間左右(另一說法為西元前300- 400年間),有位偉大的瑜珈士名叫 Patanjali
,將瑜珈各派精華蒐集整理成瑜珈經( Yoga Su'tra ),此經中第二章從二十九節起,教導瑜珈八部功法( Asht'a'nga yoga
),此八部功法如下: 1. 持戒( Yama ) 2. 精進( Niyama ) 3. 體位法( A'sana ) 4. 生命能控制法(
Pra'n'a'ya'ma ) 5. 感官回收( Pratya'ha'ra ) 6. 心靈集中( Dha'ran'a' ) 7. 禪定( Dhya'na )
8. 三摩地( Sama'dhi ),它的修持法已涵蓋了身、心、靈三個層面,故瑜珈界普遍認為 Patanjali
的八部功法是勝王瑜珈的代表,而勝王瑜珈也被視為瑜珈的主流派別之一。 王者之王瑜珈( Ra'jadhira'ja yoga )
Ra'jadhira'ja 的字義是〝王者之王〞。大約在西元前 50 至 100 年間,有位印度聖者阿士塔伐卡( Asht'a'vakra
)發明了一套控制脈輪和心緒傾向的功法。他寫了一本書阿士塔伐卡本集( Asht'a'vakra Sam'hita' ,又稱為阿士塔伐卡歌 Asht'a'vakra
。這位聖者將這套鍛鍊的法門稱為王者之王瑜珈。在此法門裡,增加許多心靈導向靈性的功法。在當今瑜珈界裡,雖未如勝王瑜珈普遍,但他確提供靈修者一條更精細更靈性的路徑。
行動瑜珈 ( Karma Yog a,又譯為業瑜珈 )Karma
的字義是〝行為或業行〞,這個法門的功用著重在身、心的一切行為上,讓一切身、心的行為(業行)都導向 Onm 的最高目標上。例如: ˙
一切的言行,思維都在大宇宙的心靈裡面 ˙ 人類生命的過程,由過去到現在不斷的身(心)演化,亦屬行動瑜珈 知識瑜珈( Jinana
Yoga,Jnana Yoga): Jina'na
的字義是〝知識〞,此處的知識特指內在真我的知。在此法門裡著重瑜珈哲學、心法的修習。把人類生活中身、心的覺受、變化和宇宙萬象的信息都與 Onm
環節在一起。例如:˙ 將一千種心緒傾向( vrttis ),與知識都導向至上本體 ˙
人類生活的演化過程中,心智和物質層面都產生精細的改變,為對抗心智的缺點,產生心靈世界的變化,亦稱之為知識瑜珈 虔誠瑜珈( Bhakti yoga
,又譯為信仰瑜珈) Bhakti 是由 bhaj+ 字尾 ktin
組成,其意為〝心無二念的朝向至上;虔誠的呼喚著〞。其主要的心法是把祂(至上)的念帶入生活中的每一事物上,觀想著個體與至上(祂)合一。並視萬事萬物均為至上。
梵咒瑜珈( Mantra yoga ,又譯為真言瑜珈)Mantra 是由 man (心靈)和 tra
(解脫)所組成。宇宙萬象均是一種波,存在、業力、生死也都是波。梵咒瑜珈的行者藉由持咒與觀想來淨化身心的業力、提昇拙火( kun'd'alinii
),以達到與至高的 Onm 結合。個人修持的梵咒基本上都是由偉大的靈性上師依個人的需要,所給與的特定梵咒。也有一些是屬於普世皆可修的大明咒。 拙火瑜珈(
Kundalini yoga ,又譯為靈蛇瑜珈、軍荼利瑜珈)kundalinii 的字義為〝捲曲的蛇〞,在修行的哲學裡認為 kun'd'alinii
是每一個人潛在的靈能。它蟄伏在人脊椎底端的海底輪,瑜珈行者藉著各種修練法,就是要將此 kun'd'alinii
沿著中脈提昇至頂輪(明點),以獲得解脫。嚴格來說,它並不是某一特定法門,而是一位解脫者所必經之路。 深定瑜珈(Laya
yoga)laya的字義是消融、心靈不動搖的狀態。laya
yoga是瑜珈派別的一支,其義為達到心靈不動搖或心靈消融的三摩地境界。依據奧義瑜珈論(yogatattvopanishad)第19節:「偉大的瑜珈行者Vishnu對Brahma說:依不同的鍛鍊法,瑜珈可分為許多型式,在這些型式中,最主要的有四個支別,梵咒瑜珈(mantra
yoga)、深定瑜珈(laya yoga)、哈達瑜珈(hatha yoga)和勝王瑜珈(raja yoga)」。在laya
yoga裡較為強調的有三脈(nadii)、七輪(cakra)、拙火(kundalini)、集中(Concentration)和梵咒(mantra),以喚起拙火消融於甚深三摩地為主訴求。在laya
yoga裡又分為吠陀式(Vaidika)和密宗式(Tantrika)兩種。密宗式並非不同於吠陀式,而是它改良了吠陀式,使之較適合大眾學習。在密宗式的laya
yoga裡共有9部功法(9種主要鍛鍊法)1. Yama(持戒)2. Niyama(精進)3.
Sthu'lakriya(字義是粗糙面的修持,此處指的是肌肉的控制過程,與Asana、mudra相似)4.
Su'kshmakriya(字義是精細面的修持,此處指的是呼吸的控制過程,與Prana yama相似)5. Pratyahara(感官回收)6.
Dharana(心靈集中、念住)7. Dhyana(禪那)8. Layakriya(心靈融入的修持)9.
Samadhi(三摩地)這9部功法與勝王瑜珈的8部功法(Ashtanga yoga)相類似。密宗瑜珈(Tantra
yoga)密宗(Tantra)的真義,是那探索宇宙的奧秘、尋找生命的本源、增進全體人類和萬物福祉的一種科學、道路或法門,並非特指佛教的密宗。在1955年,有一位偉大的聖者Shrii
A'nandamu'rti先生,結合了瑜珈和密宗的精神而創立了密宗瑜珈。此密宗瑜珈是源自於上主希瓦所教導的密宗修持方法與理念,是一種身、心、靈的修持法門,它包括了瑜珈八部功法、王者之王瑜珈、知識瑜珈、行動瑜珈、虔誠瑜珈、梵咒瑜珈和拙火瑜珈的修持,並結合社會學和科學的修持,也是對生命和宇宙真理探尋的法門。它不是某一種宗教,也不是專為女子而設立的瑜珈體位法班,更非當今有些人對密宗瑜珈誤解為男女性關係的瑜珈。瑜珈(瑜伽)八部功法ASHTANGA
YOGA簡介(又譯為八步功法 、 八肢瑜珈 ) 大約在西元前
100至200年間左右。有位偉大的瑜珈士叫做Patanjali,將各派修行精華蒐集整理成瑜珈經(Yoga Su '
tra)。其中最主要的內容便是在闡述瑜珈八部功法。簡述如下(內容解說以阿南達瑪迦上師的開示為主) 一﹑持戒( YAMA或譯為外在控制)
本條共有五項,告知我們什麼不應該做 1.不傷害(Ahims ' a ' ) 2.不虧於心的誠信(Satya)
3.不偷竊(Asteya) 4.心不離道(Brahmacarya) 5.不役於物(Aparigraha)
二﹑精進( NIYAMA或譯為內在控制) 本條共有五項,告知我們應如何精進實行 1.潔淨(Shaoca)
2.知足(Santos ' a) 3.服務(刻苦行)(Tapah) 4.研讀經文(Sva ' dhya '
ya) 5.安住於至上(Iishvara Pran ' idha ' na) 三﹑瑜珈體位法( A ' SANA ,
又譯為調身) 體位法是配合適當的呼吸與觀想,將身體置於和平﹑安靜及舒適的姿式上。練習體位法,會使腺體﹑神經﹑組織﹑肌肉和身體的各部份都作用到。
四﹑生命能控制法( PRA ' N ' A ' YA'MA , 又譯為調息)
生命能控制法是一種呼吸控制的工夫,同時加上至上意識的觀想,它有助於心靈集中與冥想。呼吸控制法必須配合特定的觀想,亦即觀想在特別的點上,如果沒有與特定點的觀想結合在一起,它會影響自我的控制,而使心靈起伏不定。
五﹑感官回收( PRATYA ' HA ' RA,又譯為攝心)
感官回收是把心靈從外在客體中收攝回來,並且驅策這回收的心靈朝向至上意識。感官回收應該永遠與集中聯結在一起。
外在的回收只的是將心靈從外在世界的注意力,收攝到內在的心靈世界裡﹔內在的回收指的是將心靈從海底輪收攝提升到頂輪,亦即令心靈從較低層次提升到較高層次,並與至上本體融合為一。
六﹑心靈集中( DHA ' RAN ' A ' ,又譯為凝神、住念)
心靈集中是制心於一處。這意味著將心念集中在人體內與五大元素(及相關脈輪)相應的控制點上,並從事至上的觀想。禪定是某種停住不動的,亦即禪定的標的是固定不動的,集中則是隨著標的而移動。集中的本身是固定不動的,但是它的內涵是做至上觀想,所以它的標的會逐漸導向更高的層次,而達到最終的至上。
七﹑禪定( DHYA ' NA,又譯為禪那、入定)
禪定是心靈質的不斷之流,將一切心靈傾向收攝回來並導向目標(至上本體)。在上一則裡提到禪定是某種停止不動的,這裡所謂的不動指的是禪定的標的是固定的,但是一切的心靈傾向之流皆導向目標(至上)。
八﹑三摩地( SAMA ' DHI,又譯為三昧、定境)
三摩地的字義是與目標合一,又義為定境.。三摩地的種類有很多種。可簡略分為無餘依三摩地(Nirvikalpa sama '
dhi)和有餘依三摩地(Savikalpa sama '
dhi)。無餘依三摩地是個體意識融入至上意識裡,是屬無限的融入,個體意識已不復存在。有餘依三摩地是一種有限的融入。可分為許多種,最高的一種是個體心靈已融入個體意識而不復存在。
三脈(NADII)、七輪(Cakra)、腺體與拙火:(一)瑜伽脈(NADII)瑜伽脈並不是血管脈、神經、或氣脈,而是比它們更精細的脈,它並非是肉眼所能看得到的,卻是控制著最精細的生命能量與功能,與最精細的心靈有關,是解脫者必經道路。最主要的脈有三支:中脈、左脈與右脈。1.
左脈從脊柱底的左邊開始蜿蜒而上繞到左鼻孔又稱陰脈,月脈,與靈性層次較有關係。 2.
右脈從脊柱底的右邊開始蜿蜒而上繞到右鼻孔,又稱陽脈,日脈,與物質層次較有關係。 3.
中脈在脊髓(脊椎)裡,從脊髓(脊椎)底端,沿著脊髓(脊椎)從海底輪至頂輪。
(二)脈輪(CAKRA)脈輪(cakra)是梵文用語,人的主要脈輪一共有七個,它是在左脈、右脈與中脈的交會處,其位置是在脊髓裡和腦裡。(但第6個與第7個脈輪就沒有在三脈交會處上)。從下至上分別為海底輪、生殖輪、臍輪、心輪、喉輪、眉心輪、頂輪,觀想的集中點分別為脊椎底端(或會陰)、前陰、肚臍、胸部的中心(或兩乳中間)、喉部、眉心、頭頂(或眉心往上十指寬處)。脈輪在解剖學上可以看到的是血管神經叢所聚集的地方,它是人的生命控制中心,直接控制著生理、心理和靈性三個層面。脈輪也包含一些腺體、次腺體及血管神經叢,較高層的脈輪較不依賴下層的脈輪,而下層的脈輪較依賴上層的脈輪。(三)腺體(Vrtti):腺體依照一般醫學上來說,是指可以分泌某些物質或激素的組織。這些激素稱為HORMONE(荷爾蒙)。它控制著生命的種種機能,分泌過多或不足時都會產生某種病變。1.
外分泌腺:指腺體本身有特殊的管狀結構,腺體的分泌物經由導管直接排出去作用,如唾液腺。2.
內分泌腺為無管腺,其分泌物直接被分泌至分泌細胞周圍的細胞外空間,而後進入微血管內隨血液循環被送至其標的組織發生作用。內分泌腺所分泌的物質即稱為荷爾蒙或激素。任何荷爾蒙要產生其效果,必須與〝標的細胞〞或〝標的器官〞的接受體結合,而改變它們的活動。身體的內分泌腺包括松果體、腦下垂體、下視丘、甲狀腺、副甲狀腺、(胸腺)、腎上腺、胰臟、卵巢、睪丸、腎、胃、小腸及胎盤。這些腺體中,有些是同時為外分泌腺及內分泌腺,例如胰臟。依照瑜伽的觀點,這些人體內的腺體和次腺體,不但與生理有關也與習性、情緒及心靈有直接的關聯。拙火(Kun’d’alinii):拙火是生命能量所潛伏者,有人譯作拙火或軍荼利,它又稱為能量之蛇。在三脈的最低交會點,第一個脈輪之下﹝幾乎是同一點﹞有一巨大的能量,以順時針的方向捲曲3又1/2圈,一個是誕生,一個是生活,一個是死,而還有一半是再生(因為尚未生,但必須生,所以是一半)。」頭咬著尾巴,古代的瑜伽行者稱它為KUN’D’ALINII,其意為能量之蛇,或稱為KULA
KUN’D’ALINII,KULA其意為脊椎底端,在大多數人身中拙火是睡著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也不感覺到它的力量,所有靈修的目的,就是為喚醒這神性的宇宙能量,使之沿著中脈上昇,以達到頂輪,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覺人。瑜伽派別裏有一派就叫做KUN’D’ALINII軍荼利瑜伽,就是專修此路。體位法、食物、外在行為控制、內在行為控制、梵咒
…等都可以幫助我們喚醒拙火。除此之外,在靈性的修持上道上,只有一位偉大的上師才能協助我們將拙火提升到最高點。心靈層次與修持法人的存在,實際上包括肉體的層面、心靈的層面和靈性的層面,但是如果我們心靈極度的開展,將會發現到心、物原是一如的。人活著,大部份僅運用其潛能的百分之一、二而已,對於深層的心靈潛能幾乎都不曉得其存在,這是由於低層次心靈的活動阻礙了高層次心靈的展現。人從事靈修的過程中,會不斷的開發潛能,增長智慧,讓心靈更精細,更擴展。(一)個體心靈的五個層次位置(梵文kos’a是指「層」的意思)1.
肉體:由食物所構成的層次(1)肉體是由五大元素所構成的一切,舉凡肉體的一切,包括肌肉、骨骼、血液、神經、大腦、腺體、運動器官和感覺器官,都屬於肉體的層次。肉體是心靈的軀殼,沒有心靈的作用,肉體就失去生命的意義。而肉體的持續存在則需五大元素(如:食物)供給他營養。(2)鍛鍊方式:如食物、斷食、體位法…等。2.
心靈的第一層:意識心靈(粗鈍的心靈、慾望層次)(1)主要作用:A.感覺 B.慾求或嫌惡
C.行動。人基本的本能如飢餓、睡眠、恐懼、性……等、初層次的思考與短暫記憶都包含在此層內。(2)鍛鍊方式:除肉體鍛鍊方式外,再加內外在行為控制、瑜珈八部功法、靜坐。3.
心靈的第二層:潛意識心靈(精細的心靈、作意(識)層)(1)主要作用:A.深沈思考、推理、反省 B.深層記憶與回憶
C.夢境(2)鍛鍊方式:除了意識層鍛鍊法外,再加生命能(呼吸)控制法。4.
心靈的第三層:(超意識的第一層,或致因心靈的第一層)超心理的心靈(1)主要特點:A.創造性的內觀 B.夢的直覺 C.直覺
D.因果業報的儲藏所。這是個超越人、地、時、空的範疇,時空在此處是同時的。此層次的心靈是不經由邏輯、思考、推理、記憶,也不經由學習。5.
心靈的第四層(致因心靈的第二層):特殊知識(近真知)的層次(1)主要特點:A.明辨B.不執著。在此特殊知識的層次裡,心靈更加擴展,除了有較好的人格特質如平靜、祥和、擴展、謙卑外,更具有精細的智慧及不執著的特質。(2)鍛鍊方式:除了前一層次的鍛鍊法外,再加心靈集中。6.
心靈的第五層(致因心靈的第三層):金黃色心靈(1)主要特點:A.渴望永恒與無限 B.感受到道的吸引力愈來愈強
C.強烈的虔誠感,渴望與道融合。在此層次裡,不求法、不求知,而是渴望與道合一,在心靈的第二、三層裡,會有求法修法之念,在第四層裡仍有是非對錯之辨及對執著的放下。而在此層裡既沒有是非對錯之辨,也沒有「放下執著」的問題。(2)鍛鍊方式:除了前一層次的鍛鍊法外,再加禪定、阿南達瑪迦靜坐。簡而言之,心靈提昇的目的在提昇智慧,擴展心靈,超越對待,服務社會,並進一步的融入於道中。瑜珈(瑜伽)聖典精選
1.薄伽梵歌(Bhagavad
Giita)Bhagavad的原型字是Bhagavan,其音譯是薄伽梵,其字義是指擁有神聖、萬能特質的人,Giita的字義是歌,所以Bhagavad
Giita就譯為薄伽梵歌,而此處的薄伽梵指的是被認為是至上化身的克里斯那(Krs'n'a)。在西元前年間,於當今印度及其鄰近地發生一場大戰役(Maha'bha'rata,又譯為摩訶婆羅多或大印度),在作戰前,克里斯那對阿周那(Arjuna)的長篇訓話,被稱為是薄伽梵歌。此篇訓話中隱含著宇宙間既微妙又崇高的哲理,也闡述了瑜珈行者所應有的神聖目標、理念和修行法。不僅在印度被視為最主要的聖典,也被世人認為是世界上四本偉大著作之一。當然也被瑜珈界公認為最高的聖典。
(以下摘錄自中國瑜珈出版社所出版的薄伽梵歌,此書本協會有代售)
第六章第二節能將個體小我與理念目標完美結合的修行,才稱為瑜珈。若不放下所有的思想念頭,無人能成為瑜珈行者。第八節一個控制了感官,身心毫不動搖的人;一個滿足於靈性的真知和自我的了悟,已達到瑜珈境界的人,他對泥土、石頭和黃金已無分別心,他就是一位真正的瑜珈行者。第二十九節如果達到瑜珈的境界,即能於萬有中見到一切等無差別,於一切事物中見到自性,於自性中見到一切萬有。第十八章第七節事實上放下一個人應盡的義務是錯誤的,因無知迷惑而放棄應盡的責任是惰性力量的表現。第四十九節一個無所執著,沒有欲求,同時能控制自己的人,他對行為結果沒有任何期盼之心,因而免於受到行為反作用力的束縛,他即能達到至上的境界。2.瑜珈經(Yoga
Su'tra)大約西元100~200年間,有位聖者Patanjali將瑜珈各派精華蒐集整理成為瑜珈經。此經中第二章第二十九節起,即闡述了舉世聞名的瑜珈八部功法(Asht'a'nga
Yoga),持戒、精進、體位法、生命能控制法、感官回收、心靈集中、禪定、三摩地。被尊為勝王瑜珈的代表。此經亦被認為是瑜珈界最主要的聖典之一。第一章第二十七節
:Om就是上帝的表徵。第二十八節 :以冥想著Om之義來持誦Om。第二十九節
:由此獲得真我之知並消除知的障礙。第三章第一節:制心於一處謂之集中(dha'ran'a')。第二節:不斷朝向至上目標的心靈之流謂之禪定(dhya'na)。第三節:冥想者已消融於冥想的目標,只有目標的存在謂之三摩地(sama'dhi)。3.哈達瑜珈論釋經(Hat'ha
Pradi'pika)此經於15世紀左右,由印度瑜珈行者Svatmarama所著的。主要的內容為哈達瑜珈的哲理、體位法、身印、呼吸法、拙火修持法和瑜珈養生功法。被尊為哈達瑜珈的主要聖典。第一章第一節
:哈達瑜珈是達到勝王瑜珈的階梯。第十九節 :哈達瑜珈的第一個階段是瑜珈體位法(A'sana)的鍛鍊。第六十七節
:實修的人才能獲得成就,僅靠閱讀經典而不鍛鍊的人是無法獲得成就的。第六十九節
:只要尚未達到勝王瑜珈之境,就當練習哈達瑜珈的各種體位法(a'sana)、住氣(kumbhaka)和身印(mudra')。第三章第一節
:就如蛇王以山和林來支撐地球,拙火(kundalini)是所有密宗和瑜珈行者的支柱。第二節
:當沈睡的拙火經由上師(Guru)的恩典喚醒時,所有脈輪(Cakra)和結(Granthi)都會被穿透。第五節
:為了喚醒沈睡於中脈入口的女神(拙火),就必須好好鍛鍊身印(Mudra')。第一○五節:就如同鑰匙將門打開一樣,瑜珈行者應藉由拙火來打開解脫之門。4.阿士塔伐卡歌集(Asht'a'vakra
Giita或Asht'a'vakra Sam'hita')大約在西元前50-100年間,印度有位聖者阿士塔伐卡
(Asht'a'vakra),他教導了許多心靈導向靈性的哲學和修持法,並把此套修行法稱為王者之王瑜珈。其名氣雖不若帕坦佳利(Patanjali)來得廣,但他所教導的靈性見地,足供有志想深入瑜珈更高境地者參研。他的著作就稱為阿士塔伐卡歌集。第一章第2節我的孩子,如果你想尋求解脫,就要避開像毒藥般的感官標的,而且以培養耐心、誠摯、憐憫、知足和真誠來當解毒劑。第11節假如一個人認為自己是自在的,他就是自在的,而假如一個人認為自己是受到束縳的,他就是受到束縳的,這裡所說的是真實的,「怎麼想,就會成為怎麼樣」。第12節你真正的本質是完美的、自在的,不從事行為的純意識(本性),是無所不在的見証者。他不執著於任何事物,沒有欲求而且常處祥和平靜。由於幻覺,你以為你在業力輪迴中。第二章第20節這個身體、天堂、地獄、束縳、解脫、恐懼等,這些都只是幻想。對我而言,所該做的是認知到他的本質就是純意識(如來真性)。第四章第6節能認知自己就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上主(上帝)的人是珍貴的,而且他知道無需畏懼任何事物。第八章第1節束縳是當心靈渴求某事、悲傷某事、拒絕某事、堅持某事、因某事而高興、因某事而不高興而產生的。第4節沒有「我」,就是解脫、一旦有「我」就是束縳。要慎思,既不要堅持任何事物,也不要拒絕任何事物。第十六章第1節
我的孩子,你可能持誦過或聽聞過無數的經典,但是直到你能忘記所有一切之前,你是無法於此中安頓自己。5.瑜珈心理學作者簡介:師利?師利?阿南達慕提先生(Shrii
?A'nandamu'rtijii),他於1921年誕生於印度,是一位偉大的靈性導師。他的教導涵蓋個人的身心靈以及整個宇宙的存在與非存在面。並在1955年創立阿南達瑪迦(A'nanda
Ma'rga),以了悟真我和服務社會為其宗旨,來推廣法性弘揚與社會福祉的工作。本書簡介:剖析人類身心靈的深層意涵,並教導人如何達到與「道」(至上)合一的方法,亦即達到真正瑜珈(天人合一)的境界。以下摘錄自阿南達瑪迦出版社所出版的瑜珈心理學。此書本協會有代售。第一章每個細胞均有其各自的心靈與靈魂,但細胞的心靈與人的心靈不同。人的心靈指的是個體小宇宙(unit
microcosm)再加上構成個體的所有原生細胞和後生細胞的集合,所以人的心靈是一個聚合的心靈。食用悅性食物(素食)和靈修的結果,使人的細胞也變得悅性。細胞所散發出來的光輝自然會在靈修者的肉身周圍形成氣場。這也是為何在許多聖者的圖像中都綻放著燦爛的氣場。第二章
記憶的永久居所是心靈質,即使印象已從神經細胞中消失,心靈還是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將之恢復。如果回憶的過程是透過大腦的幫助,就稱為「大腦記憶」。要重新體驗過去世的事件,人不需要舊有大腦的參與;新生兒還來不及和新大腦建立密切關係。其前世經驗的重現,就是「超腦記憶」。靈修者藉著靈性修持,將粗鈍的心靈懸止於精細的心靈中,再將精細的心靈懸止於致因心靈中,他們就可以在致因心靈中清楚看到井然有序的全部事件景像。第三章那些能在催眠狀態下見物,或透過凝視鏡面而能見物的人,就算真能看到什麼東西,也都僅是看到他們自身業力的反射或過去的心理印象罷了。第十章只要有一個認知的動作在心中發生,它的一部分就會扮演主體的角色,而另一部份則是扮演客體的角色。心靈被分割成兩個區間:由幾乎整個心靈質組成的客體區間;以及由認知之自我組成主體區間。第十五章超心理學將一生與另一生的間隙連繫起來,它連繫生生世世的間隙,因此超心理學是連結今生與前世的科學。第十九章靈修最重要的面向是脈輪(Cakra)淨化和脈輪控制。什麼是脈輪(Cakra)?它是腺體和次腺體的集合,而這些腺體與次腺體的位置,不同的動物各有不同。在人身上,脈輪是位於左脈、中脈和右脈的交會處。在人心中各種思想經常會冒現又消失。在這些心理現象的背後是與人類天生業力底層心緒傾向有主要關連。心緒傾向是按人所承繼的業力而形成的,這些心緒傾向的表現與控制有賴於各個脈輪。第二十三章心靈有一種頂點的層次,那就是冥想。冥想就是專注的觀照,並和一些精細且重要的人腦細胞結合在一起。每一個神經細胞都有一個它自己的控制點;對所有神經細胞而言,則有一個至上控制點,這個控制點稱為Guru
Cakra(上師輪)。所有腺體都受此至上樞紐所控制著。因此,冥想必須適當地和上師輪作個連結。中華民國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簡介本協會 ~
中華民國喜悅之路靜坐協會 ~ 於 1991 年 11 月 10 日經內政部 核准登記 。 是以秉持偉大的靈性導師 : 師利 ˙ 師利 ˙阿南達慕提先生
(Shrii Shrii A`nandamu`rti)的教誨所成立的靈性修持和服務社會的公益社團。我們的宗旨 : 了悟真我 ·
服務社會教導身、心、靈全方位的鍛鍊以達真我的了悟推廣世界一家、萬物一體的理念, 以促進世界和平、萬物和諧共存 弘法大綱 : 1.
包括瑜珈八部功法在內的整體瑜珈鍛鍊課程 2. 自發功與各式氣功 3. 靈修哲學與心法 4. 靜坐 、 冥想與直覺開發 5. 正確飲食 、斷食和養生功法 6.
自然療法、瑜珈療法、另類療法和整合療法 7. 新人道教育與思維觀的推廣 8. 永續生態的推廣 9. 精細藝術與美學的推廣 10. 世界一家與萬物一體的理念推廣
11. 與上述瑜珈、自發功、靜坐、各式療法…等相關師資培訓
靈性導師簡介GURU是由兩個字所組成。GU表示黑暗﹔RU表示驅除黑暗,能引導我們由黑暗走向光明,步向解脫,就是GURU。
在世俗方面的知識學習中,我們需要老師。而在靈性
的修持道上,更需要一位能引導我們在身、心、靈都能成長的上師。他必須是一位自己已經解脫者,並且能指導他的弟子經由TANTRA(密宗瑜珈)的修持直到與至上本體的合一。一般皈依是指佛、法、僧的皈依,而密宗的皈依指的是對至上的臣服合一,完美的上師就是至上意識(道體、真理)的化身。祂包括佛、法、
僧三皈依。 我們的上師──巴巴,靈性上的名字為師利?師利?阿南達慕提先生, 於1921年5月的滿月日誕生於印度比哈省的加瑪埔。俗名為
P.R.Sarkar。是當代偉大的靈性 與社會的導師。我們尊稱祂為「巴巴」,巴巴的意思是 最親愛的,又義為靈性上的父親。祂生而天賦異秉,自幼就了知許多宇宙
的奧祕。於1939年,祂開始示現為一個密宗上師,為一位聲名狼藉的強盜 啟蒙,此後就不斷的給予眾人法性 的開示和啟蒙。巴巴於1955年,以「自
我了悟,服務社會」為理念,成立了阿南達瑪迦。致力 於傳授 密宗的修持 和瑜珈的鍛鍊。祂不但融合了瑜珈的八部功法,行動、知識、虔誠瑜珈,
也結合了現代的經濟、文化、教育、科學、醫學、心理學、哲學、藝術等 ,開發了我們許 多未知的領域。巴巴於日離開祂的肉身。
在那之前阿南達瑪迦的足跡幾乎已經遍及全世界各個角落。祂的神聖使命由數千名各國籍的阿闍黎和難以計數的瑪琪(弟子)共同繼續完成 。 導師年譜
1921 五月滿月日清晨六點零七分誕生於印度比哈省加滿坡,並取名為Arun'地 (字義為初昇的太陽)1925 改名為Prabha'ta
Rainjana Sarkar(意指為黎明上色和賜予萬物色彩的太陽)1939 八月滿月日在巴奇瑞迪河首次啟蒙Kalicharan
Bandopadhyay1955 創立國際靈修組織阿南達瑪迦「A'nanda Ma'rga」意為-「喜悅之路」, 一月九日在比哈省
加滿坡鎮舉行首次大法會(DMC)1958 成立文藝復興部門(RU)1959 提出進步運用論(PROUT) 1962
啟蒙首位典範師Avadhu’ta 1963 在印度喜悅之城(A'nandanagar)設立阿南達瑪迦總部(AMPS),同年並成立教育救難福利部門
(ERAWS)1964 成立阿南達瑪迦教育委員會及法性弘揚部門(SDM)1965 成立婦女福利部門 (WWD)1966
啟蒙首位女性典範師Avadhu'tika',同年並成立山地及落後地區福利部1968
在喜悅之城(A'nandanagar)設立科技學院,同年年底至1969年為阿南慕達提先生重要的靈性 示範年1969
宣布為研討會年(Seminar)和靈修年(Sa'dhana)1970
成立阿南達瑪迦國際救難組織,同年十月引介當今的靈性舞蹈Kiirtan,並宣佈為UKK年(結合靈性故事的Kiirtan)1971
介紹勇士舞Ta'n'd'ava及開示十六點原則 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被誣告入獄,開始長達七年的監獄生活1973
二月十三日在獄中被下毒,之後即開始長達五年四個月的斷食1975 印度甘地政府於七月三日宣布禁止阿南達瑪迦活動,本項禁令並於1977年終止
1978 八月二日印度高等法院宣判無罪,隨即獲釋出獄並結束斷食,同年九月六日首創高士基舞 (kaoshikii)1979
八月十五日到訪台灣,前後共停留十五天1982 發佈新人道主義(Neo-Humanism),九月十四日發表第一首曙光之歌(Prabha'ta
Sam'giita), 截至1990年十月共完成五千零一十八首曙光之歌1983 十一月六日完成「字母之科學」(Varn'a
Vijina'na)1985 完成「字母之異同」(Varn'a Vicitra)1986 十二月三十一日提出微生命理論1990
十月二十一日在印度加爾各答離開肉身 弘法內容(1)靈性靜坐方法
(2)靈性瑜珈體位法(3)自發功與各式氣功(4)呼吸鍛鍊法和生命能控制法(5)基本道德的修持法(6)靈性的三脈七輪修持法(7)生命潛能Kun'd'alinii修持法(8)心靈潛能的開發與直覺的鍛鍊(9)禪定與三摩地大法(10)正確飲食法(11)身、心、靈健康斷食法(12)養生功法(13)瑜珈心理學(14)生死與因果業報闡微(15)自然療法、瑜珈療法、另類療法、整合療法(16)新人道教育(17)新人道的思維觀(18)永續生態的推廣(含作物有機栽培法)(19)以靈性為基礎的經濟學(20)以靈性為基礎的社會學(21)宇宙音聲學(22)精細藝術與美學(23)文藝復興運動(24)在生活中修行(含家庭、事業與靈修的調適)(25)宇宙生命起源---微生命的研究(26)中庸(Prama')之道(27)社會服務(28)星相學(29)未來學
(30)推動社會建立世界一家、萬物一體的理念學員成長地圖各位親愛的學員同修,本協會的宗旨是「了悟真我、服務社會」,為推展此項工作,我們特別規劃了五大區塊的學程和活動參與。這五大區塊為:1.靜坐學習;2.瑜珈世界;3.自發功;4.養生醫學;5.服務和活動參與。每項都還有其細項(詳見成長地圖和各類各級課程)。您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專長和成長規劃參與各類學程和活動。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您可以同時學習靜坐暨各類學程並參與各項服務工作。師資介紹為能提昇教學品質
, 所有老師都由學有專精且取得合格教師證照的老師擔任 , 並特聘印度資深瑜珈軌範師 (Yoga A`ca`rya) Dada
Candreshvara`nanda 來擔任瑜珈哲學 、靜坐等修持法的總教師。 請點選老師姓名了解每位老師之現任工作、學經歷及著作,謝謝。 Dada
Candreshvara’nanda 1958年生 男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靜坐、哲學總教師 阿南達瑪迦遠東區弘法部
主任秘書學經歷: 成為瑜珈師已29年(1976年起) 曾任阿南達瑪迦全球瑜珈師(Yoga
A’ca’rya)訓練中心總秘書達10 年邱顯峰 1956年生 男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理事長
瑜珈教師培訓班教師 自發功各級課程教師 斷食自然療法師資培訓班講師學經歷:
教授瑜珈整體鍛鍊課程達17年以上(1988年起) 曾任中華瑜珈協會教師培訓班專題講座講師 曾任救國團瑜珈教師培訓班專題講座講師
曾於民國76-78年間擔任大乘禪功(佛乘宗前身)研究班講師 中醫師檢定考及格 研習自發功已有27年(1979年起)
研習瑜珈自然療法達11年以上(1994年起) 曾研習太極拳和太極導引 曾研習皮拉提斯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高級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教師證書審核委員會主委 阿南達瑪迦瑜珈靜坐協會常務理事
阿南達瑪迦公益基金會董事 教授身、心、靈暨氣功課程達32年以上(1973年起)著作:
靈性瑜珈-瑜珈體位法教學參考手冊 常用梵文暨梵文名字梵中索引吳宏杰 男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常務理事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斷食營、長靜坐營講師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各級課程教師學經歷:
教授瑜珈整體鍛鍊課程達14年(1991年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初中級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教師證書審核委員會主任委員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教學教務組召集人李政旺 男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秘書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研習太極導引 研習彼拉提斯
研習阿南達瑪迦靜坐16年(1989年起) 廣告攝影師李文迪 1957年生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常務理事 瑜珈教師培訓班教師 自發功各級課程教師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教師證書審核委員
太極瑜珈推廣教師 瑜珈自然療法推廣教師學經歷: 從不同瑜珈教師學習瑜珈整體鍛鍊課程達15年以上(1990年起)
從事瑜珈教學達12年以上(1993年起) 研習瑜珈心法 研習瑜珈自然療法 研習太極導引 研習PILATIS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高級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靈性瑜珈-瑜珈體位法教學參考手冊示範教師韋靈苗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常務理事 瑜珈教師培訓班教師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教師證書審核委員 密宗瑜珈教師學經歷:
學習瑜珈整體鍛鍊課程達20年以上(1985年起) 從事瑜珈教學達12年以上(1993年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高級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靈性瑜珈-瑜珈體位法教學參考手冊示範教師徐嘉琴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常務理事
瑜珈教師培訓班教師 瑜珈各級課程教師學經歷: 教授整體瑜珈鍛鍊10年以上(2005年起)
東山瑜珈合格教師 中華瑜珈協會合格教師 曾研習太極拳及太極導引 曾研習皮拉提斯 曾研習五禽戲功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高級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教師證書審核委員會委員吳奇偉 男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常務理事 基礎瑜珈體位法師資班教師學經歷: 教授瑜珈整體鍛鍊課程達9年以上(1996年起)
曾任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秘書長 研習八脈氣功自然療法等功法達20年(1985年起) 曾教授八脈氣功、太極功法與太極導引
曾研習推拿按摩、刮痧拔罐與中醫經絡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進階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教師證書審核委員會委員
研究中國傳統數術星象與健身法逾20年以上(1985年起)黃國豐 1965年生 男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秘書長 瑜珈高級班教師 瑜珈禪修班教師學經歷:
10年以上(1995年起)禪修及瑜珈整體鍛鍊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高級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中華世界道家學會理事
中醫師檢定考及格 古琴教學趙龍德 男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第7屆常務理事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教師進階師資檢覈及格
教授瑜珈整體鍛鍊課程7年以上(1998年起) 曾任國立中興大學阿南達社社團指導老師(年)
曾任全國大專生瑜珈體驗營瑜珈體位法老師(1998年)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第4屆理事、第5屆秘書長、第6屆常務理事王貴香
1959年生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 華夏技術學院瑜珈課教師
蘆荻社區大學瑜珈課程講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進階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新知婦女協會瑜珈課教師
板橋社區大學瑜珈課程講師蔡櫻鑾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 進步利用協會瑜珈課程教師
中央健保局瑜珈課程教師 民族國中專任瑜珈課程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曾任中國藝術學院專任瑜珈教師 曾任大安社區大學瑜珈教師 曾任長庚社區瑜珈教師 曾任SOGO文教專任瑜珈教師
曾任長青長老會專任瑜珈教師 曾任和平國中專任瑜珈教師 曾任中興保全瑜珈教師 曾任保德信投顧瑜珈教師
曾研習太極導引 曾研習彼拉提斯靈性瑜珈-瑜珈體位法教學參考手冊示範教師 洪英英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班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進階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研習太極導引 研習彼拉提斯 研習中國傳統氣功 研習體適能黃御璽 男性現任:
中華民國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 中華民國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理事學經歷: 中華民國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秘書長
從事瑜珈教學逾6年(1999年起) 圓桌教育學苑營運部襄理、協談中心老師 普利斯堡文教機構資訊行政中心主任
基督教互談協會社區輔導員結業 金車教育基金會『突破休閒』種子教師結業
個人情緒情感協談、家庭親子婚姻協談、生涯協談、社會適應處遇等10年助人經驗(1995年起) 同理心、自我覺察、自我成長團體帶領等5年帶領經驗
團隊動力、團隊共識、深度會談、團隊凝聚訓練等8年團隊帶領經驗 客戶服務、人力資源、資訊行政系規劃與推動等12年經驗
研習Satir家族治療訓練 研習NLP神經語言學訓練、敘事治療、精神分析、超個人心理 研習奧修動態靜心
研習太極拳、太極導引 研習彼拉提斯 研習自發動功李翠娟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進階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台北市特教巡迴服務老師
台北市立療養院醫謢人員瑜珈社團教師 荒野保護協會瑜珈課程教師 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 研習太極導引張祥悅
1972年生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進階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板橋社區大學瑜珈課程教師 遠傳電信瑜珈社教師黃淑惠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班教師
倚天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瑜珈社團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進階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研習太極導引
研習彼拉提斯許昕瑜 1972年生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進階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蘆荻社區大學瑜珈課程講師 板橋社區大學瑜珈課程講師李敏華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 板橋社區大學瑜珈課程講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進階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板橋社區大學瑜珈課程講師孫玉秋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班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研習太極導引葉惠美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 英文瑜珈班教師學經歷: 1998年起練習哈達瑜珈2年
2000年練習沖繩瑜珈1年並接受師資訓練 2000年至2002年間亦練習 Astangah瑜珈2年多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進階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研習太極導引 研習彼拉提斯 曾在個人瑜珈教室教學馬莉茵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進階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研習太極導引 研習彼拉提斯陳春綠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瑜珈整體鍛鍊課程達15年以上(1990年起)吳美惠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進階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進步利用協會瑜珈班教師
研習太極導引 研習彼拉提斯張娟娟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進階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研習太極導引 研習彼拉提斯高思楨 1963年生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健康瑜珈班教師 勝王瑜珈教師證照班教師 光陰彩繪天地主人之一
邱素貞瑜珈天地體位法教師學經歷: 研習瑜珈至今20年(1986年起) 啟蒙於高雄古嚴寺瑜珈行者
周賢德瑜珈會館教師師資合格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靜觀唯識深層溝通研究中心師資班結業 追隨楊廷英老師研習瑜珈
曾研習彼拉提斯李蘆鷺 1950年生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
Yuti瑜珈教室教師 各醫療院所身心靈健康諮詢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研習強力體適能瑜珈 研習彼拉提斯 研習哈達瑜珈 研習阿斯唐伽瑜珈 研習動瑜珈
研習瑜極著作: 身心靈健康手冊陳淑娟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
新莊社區大學瑜珈教師學經歷: 從不同瑜珈教師精研瑜珈5年(2000年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曾任寶佳機構專任瑜珈教師 曾任中國信託專任瑜珈教師張小玲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研習瑜珈逾6年(1999年起)
曾任SOGO文化教室會館瑜珈教師張瑜芳 1965年生 女性現任: 英文瑜珈班教師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學經歷: 研習瑜珈3年多(2002年起) 曾研習生機與自然療法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師資檢覈通過 廣告創意總監、編輯著作: 雲門舞集兒童律動/藍天教室專案記錄
在藍天下跳舞—天下雜誌出版張詠萱 男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學經歷:
研習瑜珈3年多(2002年起) 曾研習生機與自然療法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師資檢覈通過 廣告時尚攝影師著作:
在藍天下跳舞—天下雜誌出版 雲門舞集兒童律動/藍天教室專案記錄項成弢 1959年生 男性現 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研習瑜珈整體鍛鍊3年(2002年起)
研習情緒困擾與憂鬱症之自然療法3年 研習崑曲與推廣張大豐 男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
英文瑜珈班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基礎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研習太極導引孫麗宇 1953年生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教師檢覈通過黃麗娥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研習瑜珈14年(1991年起) 研習彼拉提斯 研習太極拳 研習敦煌舞 研習元極舞徐卿惠
1961年生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曾研習彼拉提斯 研習瑜珈5年(2000年起)李雅育 1970年生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課程教師學經歷: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英文瑜珈班教師蔡素蘭 1962年生
女性現任: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教師學經歷 :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瑜珈教師檢覈通過
曾研習禪修和瑜珈鍛鍊課程 曾研習道教神法與民俗療法 台灣省國術會民間傳統習用醫療課程結業
志工招募「服務」是身心成長最快的捷徑之一。本會是一服務性的公益團體,志工的參與,才是協會工作推展的主力。多項會務、弘法和社會服務都需要您熱誠參與。在此我們將工作項目分兩類,第一類是各工作組,以事務性和服務為主,第二類是課程教學的志工老師,簡述如下:1.
各工作組有:(1)瑪琪關懷(2)社會服務(3)總務-包括櫃台、環境清潔、餐廚等輪值(4)文書-包括英文及其他語文翻譯,電腦文書、各種資料建檔,網站管理、軟體設計(5)財務-包括出納、財務、會計和部份採購(6)各種課程的助教與管理(7)婦女及幼兒的關心照顧2.志工老師:學習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教學。透過教學可增進自己的所學,並貢獻給社會。在您研習各類各級師資班後,可先參與助教行列的實習課程,再逐步成為正式的老師。除了課程外,在平常也能給予瑪琪在身心方面、工作居家和靜坐方面的意見和諮詢。上述多方面的工作需要龐大的人力,企盼您的加入,團體是屬於你我大家共有的,讓我們一起同心協力的維護它,以便能對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不分場所,不論對象,不計方法
盡你所能,努力行善,直到永遠 ~巴巴瑜珈(瑜伽)課程介紹 整體瑜珈的鍛鍊涵蓋非常廣 , 本會依不同的需求設計了五種定期性的課程
: • 健康瑜珈班 : 以瑜珈體位法的教學為主 , 無論是初學或已學過者均可參加 。 • 靈性瑜珈班 :
舉凡與瑜珈鍛鍊有關的所有 身、心、靈課程 , 如瑜珈八部功法、 靜坐 、 冥想 、 直覺開發 、 Onm的修持、靈修哲學、心法、養生、永續生態…等,
均包括在內, 由淺入深, 共有8個程級的課程(師資班除外), 適合所有人的參與。 • 瑜珈禪修班 : 以瑜珈靜坐 、哲學、心法、養生等主題為主
, 以瑜珈體位法為輔, 共有初級和中級等兩級課程, 下接靈性瑜珈的高級班。凡對靈修有興趣者, 無論是初學或已學過者均可參加。 • 師資培訓班 :
分瑜珈體位法4個級別、身印2個級別和哲學3個級別等三類共9種級別的班, 主要目的是培訓師資。 詳見靈性瑜珈班的學程介紹。 原則上, 不接受直接上師資班,
而必須從基礎(上)開始學起。 • 瑜珈教師證照班 : 本會共發給兩種瑜珈教師證照, 其一是勝王瑜珈教師證照,
發給對象是有來參加勝王瑜珈教師證照班, 並通過檢覈者, 其二是靈性瑜珈教師證照, 共分三級, 發給對象是參加各級體位法師資班, 並通過檢覈者。
備註:為鼓勵學員能持續不斷精進,凡上過本會各道場定期性課程(健康瑜珈班除外)
之學員,均得於三年內免費再複習一期,唯複習前仍需預約報名健康瑜珈(瑜伽)班1.上課內容:以瑜珈體位法為主的教學,無論是初學或以上過者均可參加(上滿60堂課者,課報名參加勝王瑜珈教師證照班)2.收費方式:會員制12堂課--2800元(限3個月內上完)48堂課--9500元(限1年內上完,免費加送一期初級瑜珈禪修班)1年內不限堂數--18000元(免費加送初級及中級瑜珈禪修班各一期)3.上課方式:加入會員後,隨時選課隨時上課。(須先預約)道場別
星期 上課時間 忠孝道場 二、三、四、五 晨間班 8:00-9:20午間班 12:10-13:30 一、三、四 傍晚班
17:20-18:40 靈性瑜珈(瑜伽)班舉凡與瑜珈鍛鍊有關的所有 身、心、靈課程 , 如瑜珈八部功法、 靜坐 、 冥想
、直覺開發 、Onm的修持、靈修哲學、心法、養生、永續生態…等, 均包括在內, 由淺入深, 共有8個程級的課程(師資班除外),
適合所有人的參與.每班一期的上課堂數是12堂,每堂課的時間是140分鐘,共計28個小時,各班課程綱要如下,詳細內容請點選各班課程表:基礎班(上)和(下):基礎哲學、基礎瑜珈體位法與靜坐入門進階班(上)和(下):進階哲學、進階瑜珈體位法、與基礎靜坐高級班:高級哲學、身印、鎖印、進階靜坐(一)初研班:較深入的身、心、靈與社會哲學、進階靜坐(二)中研班:心靈潛能的開發、改善世界的社會理論與實務、進階靜坐(三)高研班:三摩地與真我的解脫、推動世界社會全面性的改善,進階靜坐(四)靈性瑜珈基礎班(上)
週別 課程內容/第一節(40分) 課程內容/第二節(100分) 一 練習體位法應注意的事項 1.腹式呼吸與止息簡介
2.暖身運動與拉筋運動 3.攤屍式 4.按摩法 二 整體瑜珈修行法簡介瑜珈身印 三 體位法的意義功能、種類與起源簡介 蛇式 四
半浴法簡介 風箱式 五 靈性舞蹈-KIIRTAN 起床伸展身印 六 心靈之舞-KAOSHKII 兔式 七 勇士舞-TANDAVA 大拜式
八 食物簡介 頭碰膝式 九 正確飲食法 駱駝式(一) 十 斷食的意義與功效 蝗蟲式 十一 如何斷食 困難背部伸展式 十二
體位法面面觀(一) 弓式座談會靈性瑜珈基礎班(下) 週別 課程內容/第一節 課程內容/第二節 一
至上本體簡介 牛頭式 二 1.密宗上師 2.上師簡介 1.閃電式 2.困難閃電式 三 靜坐簡介 十字式 四 外在控制(YAMA) 扭轉式
五 內在控制(NIYAMA) 駱駝式(二) 六 靈性標幟(YANTRA)手碰腳式 七
梵咒(MANTRA)簡介(本週起安排學靜坐) 蓮花式、完美坐式 八 團體靜坐簡介 行動式 九 十五項行為準則 鋤式 十
社會與家庭倫理觀簡介 輪式 十一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簡介靜坐前後梵唱及GURU PUJA簡單教唱肩立式 十二 體位法面面觀(二)
魚式身印座談會 靈性瑜珈進階班 (上)週別 課程內容/第一節 課程內容/第二節 一 基本靜坐與靜坐次第簡介(一)
拜日式(一) 二 基本靜坐與靜坐次第簡介(二) 拜日式(二) 三 至上法性簡介 樹式 四 瑜珈脈、脈叢結與Kun'd'alinii
簡介(一) 平衡式 五 瑜珈脈、脈叢結與Kun'd'alinii 簡介(二) 簡易椅式 六 腺體、心緒傾向與靈性修持的關係(一) 困難椅式
七 腺體、心緒傾向與靈性修持的關係(二) 知識式 八 生死與因果業報簡介(一) 理念式 九 生死與因果業報簡介(二) 簡易鴿子式
十 完美上師與弟子 鳥式 十一 正確密宗的修持目標與理念(一) 總複習(一) 十二 正確密宗的修持目標與理念(二)座談會
總複習(二) 靈性瑜珈進階班(下)週別 課程內容/第一節 課程內容/第二節 一 至上戒律與誓言(一) 天秤式 二
至上戒律與誓言(二) 烏鴉式 三 靜坐前後梵唱與GURU PUJA的精義(一) 孔雀式 四 靜坐前後梵唱與GURU PUJA的精義(二) 能量式
五 修行秘訣--十六點原則總論(一) 意識式 六 修行秘訣--十六點原則總論(二) 半意識式 七 修行秘訣--十六點原則總論(三)
鎖蓮式(一) 八 萬物循環史(一) 鎖蓮式(二) 九 萬物循環史(二) 勇氣式吊胃身印(一) 十
靜坐的身心變化現象及其剖析(一) 吊胃身印(二) 十一 靜坐的身心變化現象及其剖析(二) 體位法面面觀(三) 十二
生存所需基本要素暨生活指引(一)簡介 總複習(二)座談會 靈性瑜珈高級班週別 課程內容/第一節 課程內容/第二節
一 身印簡介(一) 心靈的五個層次(一) 二 身印簡介(二) 心靈的五個層次(二) 三 三鎖印瑜珈(一) 感官的回收與集中(一)
四 三鎖印瑜珈(二) 感官的回收與集中(二) 五 1.海底輪身印 2.生殖輪身印 3.臍輪身印 心智圓融之鑰--新人道主義(一) 六
1.心輪身印 2.喉輪身印 3.眉心輪身印 心智圓融之鑰--新人道主義(二) 七 1.押胃身印 2.三首身印 修行理念的目標(靜坐第一課) 八
靜坐成功的41個要點 九 鳥喙身印 PROUT 簡介 -- 以靈性為基礎的社會經濟哲學 十 微生命簡介 十一 提肛身印
禪定入門簡介(一) 十二 身印總複習 禪定入門簡介(二)座談會靈性瑜珈初級研究班週別 課程內容
一 修行者的磨練與考驗 二 阿南達經 (一) 三 阿南達經 (二) 四 阿南達經 (三) 五 阿南達經 (四)
六 阿南達經 (五) 七 阿南達經 (六) 八 阿南達經 (七) 九 阿南達經 (八) 十 音根的要義與靈性修持的關係
十一 阿南達瑪迦組織與功能簡介 十二 心懷至上理念 (GURU MANTRA) 靈性瑜珈中級研究班週別 課程內容
一 PRAMA’ - 質量並重與平衡均衡的整體修行理念 二 法性(DHARMA),宗教(RELIGION)與教條(DOGMA)的差別 三
新人道主義的教育理念與指導原則 四 PROUT 的精義(一) 五 PROUT 的精義(二) 六 MASTER UNIT - 典範社區
七 理想農業 -- 兼談水資源,環保與生態保育 八 瑜珈心理學(一) 九 瑜珈心理學(二) 十 1. 瑜珈心理學(三) 2.
生死與因果業報闡微 十一 1. 密宗的真諦(來源、定義、內涵與修煉法;正道與黑道密宗) 2. 小宇宙及其理念目標 十二 靜坐第三課的奧秘
靈性瑜珈高級研究班週別 課程內容 一 Namah Shiva'ya Sha'nta'ya(一) 二 Namah
Shiva'ya Sha'nta'ya(二) 三 Nama'mi Krs'n'a Sundaram(一) 四 Nama'mi Krs'n'a
Sundaram(二) 五 Some Discourses on Krs'n'a and The Giita' 六 微生命探源 七 1.
靜坐第四課---生命能控制法 2. 靜坐第五課---脈輪淨化法 八 1. 小宇宙及其理念目標 2. 虔誠者的理念目標---Ta'raka Brahma
3. 觀想上師,以上師為庇護所(Gurusaka'sha) 九 禪定、三摩地與解脫(一) 十 禪定、三摩地與解脫(二) 十一 1.
Sadvipra的使命 2. 全面性的社會運動與改革 十二 1. 靜坐第六課---Guru Dhya'na 2. 虔誠---回家之路
瑜珈(瑜伽)禪修班以瑜珈靜坐 、哲學、心法、養生等主題為主 , 以瑜珈體位法為輔, 共有初級 (請點選觀看課程內容) 和中級
(請點選觀看課程內容) 等兩級課程, 下接 靈性瑜珈的高級班 (請點選觀看課程內容) 。凡對靈修有興趣者, 無論是初學或已學過者均可參加。每班一期的上課堂數是
16 堂 , 每堂課的時間是 140 分鐘 , 共計約 37 小時半 初級瑜珈禪修班 週別 課程內容/第一節(100分)
課程內容/第二節(40分) 一 1.課程簡介 2.整體瑜珈修行法簡介 練習瑜珈體位法應注意事項 二 體位法的意義、功能、種類與起源簡介
1.暖身運動 2.拉筋動作 3.攤屍式 4.按摩法 三 半浴法簡介 1.暖身與拉筋的強化 2.腹部呼吸法與止息簡介 四 至上本體、密宗與上師簡介
瑜珈身印 五 靜坐簡介 蛇式 六 外在與內在行為控制簡介 風箱式 七 靈性標幟與梵咒簡介 起床伸展身印 八
靈性舞蹈—kiirtan 體位法複習(一) 九 1.心靈之舞—kaoshikii 2.勇士舞—Tandava 兔式 十 食物簡介 大拜式
十一 正確飲食法 頭碰膝式 十二 斷食的意義與功效 駱駝式(一) 十三 如何斷食 蝗蟲式 十四 1.團體靜坐簡介
2.靜坐前後梵唱簡單教唱 困難背部伸展式 十五 1.十五項行為規範 2.社會與家庭倫理觀 弓式 十六 1.協會簡介
2.體位法面面觀(一) 1.體位法複習(二)2.座談會 中級瑜珈禪修班 週別 課程內容/第一節(100分)
課程內容/第二節(40分) 一 基本靜坐與靜坐次第簡介 牛頭式 二 至上法性簡介 手碰腳式 三
瑜珈脈、脈叢結與Kun’d’alinii簡介(一) 1.蓮花式 2.完美坐式 四
1.瑜珈脈、脈叢結與Kun’d’alinii簡介(二)2.腺體、心緒傾向與靈性修持的關係(一)鋤式 五
腺體、心緒傾向與靈性修持的關係(二) 肩立式 六 生死與因果業報簡介 魚式身印 七 完美上師與弟子 總複習(一) 八
正確密宗的修持目標與理念 體位法面面觀(一)(二) 九 至上戒律與誓言 樹式 十 靜坐前後梵唱與Guru Puja的精義 平衡式 十一
修行秘訣—十六點原則總論(一) 簡易椅式 十二 修行秘訣—十六點原則總論(二) 困難椅式 十三 萬物循環史 理念式 十四
靜坐的身心變化現象及其剖析(一) 勇氣式 十五 靜坐的身心變化現象及其剖析(二) 總複習(二) 十六 生活所需基本要素暨生活指引(一)簡介
體位法面面觀(三) 師資培訓 師資培訓班分瑜珈體位法
4個級別、身印2個級別和哲學3個級別等三類共9種級別的班, 主要目的是培訓師資。詳見靈性瑜珈班的學程介紹(在本網頁的下方) 原則上,
不接受直接上師資班, 而必須從基礎(上)開始學起 補充說明(1) 體位法師資班的培訓共分兩類 , 其一是勝王瑜珈教師 ,
其二是靈性瑜珈教師 . 其異同如下 : 勝王瑜珈教師 靈性瑜珈教師 級別 共一級課程 分基礎 , 進階 , 高級等三個級別
學程 較短 較長 體位法研習 較少 較多 哲學與心法 較少 較多 課程關連性 獨立 與基礎 ,
進階暨體位法師資班等課程的教學配合 參加對象 • 參加健康瑜珈班的學員 • 非參加本協會瑜珈班的學員 參加靈性瑜珈班的學員
教師證照取得 必須通過勝王瑜珈教師的檢覈 必須通過各級靈性瑜珈體位法師資的檢覈 參加檢覈的資格 • 勝王瑜珈教師證照班的學員 •
靈性瑜珈體位法師資班的學員 ( 註 : 不要求吃全素 , 也不要求必須學過瑪迦的靜坐課 ) • 各級靈性瑜珈體位法師資班的學員
• 吃全素 • 基礎師資必須已學瑪迦靜坐 1~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限宝石符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