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a是b的逆否命题题,所有甲省的人都没被接见过

数学老师写下一句话,“我爱你”要求改成逆否命题。
我们都说,“你不爱我”“你不爱我”。
“不是的。”老师说。
他先把它变成了这种形式,“如果有一个人是我,那么这个人爱你。”
老师接着开始改逆否命题了。
最后一刻,他停笔的瞬间,教室很安静。
“如果一个人不爱你,那么,这个人,不是我。”
喜欢就猛击分享!
个性网内容精选:2014国考行测: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的关系
在国家[微博]考试中,我们常常能够接触到逆否命题的应用,那什么情况下会利用逆否命题解题,逆否命题与原命题之间的关系怎样,中公教育[微博]专家跟大家一起讨论。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几个概念,命题是指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解释来说就是含有判断的句子。如果一个命题为原命题,则和它互为逆否命题的命题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命题分为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直言命题是含有一个判断的句子,就是一句话的命题,复言命题就是两个及以上直言命题的复合,明白这些概念,后面就好理解了。逆否命题的概念适用的前提是原命题为复言命题,而非直言命题。原因是直言命题难以区分前提和结论,如果能把直言命题等价转换为“若p,则q”的形式,那么可谈论其逆否命题。这里我们举例理解一下,我们可以把“我想你。”这句话转换成:若我存在,则至少存在一个想你的人。逆否命题为:若不存在一个想你的人,则我不存在。另外,逆否命题的原命题中须有适当的因果关系。若没有确实的因果关系则求逆否命题及由逆否命题判断真假是没有意义的。逻辑学认为,原命题和逆否命题之间是等价的,也就是原命题真,逆否命题也为真。也就是说逆否命题与原命题之间同真同假。再次强调,讨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必须是在命题为“若p,则q”的形式(或可以改写为“若p,则q”的形式)的前提下进行的。不具备“若p,则q”形式的命题,讨论其逆否命题是毫无意义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会用到逆命题和否命题的概念,举个例子:原命题:若情场得意,则赛场失意。逆命题:若赛场失意,则情场得意。否命题:若情场得意,则赛场不失意。逆否命题:若赛场不失意,则情场不得意。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很容易得出情场得意作为前件存在时,必然得出赛场失意这一后件成立,而其他无从得知。也就是说在赛场失意这一前件成立时,情场怎样不知道,不清楚,结论无从得知。而赛场没有失意这一前件成立时,我们一定可以知道,情场没有得意,而且我们也只能得出这一结论。这也就证明了原命题为真时,逆否命题同时为真的情况。在具体的题目中我们常运用这一条来解题,比如:【2012-江西-30】刑警王某从某个杀人现场勘察完毕回到局里。门卫老张问他结果怎么样,王某说知道了杀人犯到过现场。老张知道王刑警在调侃他,因为根本无须王某告诉,他就知道: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一定在现场。但据此回答,我们可以推知:A。如果张三案发时在现场,那么他就是杀人犯B。如果李四不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就不在现场C。如果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那么他就不是杀人犯D。即使许六不在案发现场,也有可能是杀人犯【答案】C。解析:题干“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一定在现场”是一个复言命题,其逆否命题一定是成立的,也就是若案发时某人不再现场,则他不是杀人犯。A项肯定了后件,B项否定了前件,均是无效的推理;C项刚好是逆否命题的表述,推理正确,D项错误。故答案选C。中公教育专家最后请大家记住,只有与题干或与题干的逆否命题表达形式一致的选项才是同真的,只要不一致即为假,我们可根据提问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中公教育)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责任编辑:sparklv]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日语中"你好"的发音是?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7被浏览2,218分享邀请回答1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导言:前面我们学习了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将一个命题“若p则q”的条件与结论交换,并同时否定所得到的新命题“若?q则?p”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根据这一法则,请同学们写出命题:“若a,b全为0,则ab=0”的逆否命题,抽一名中等水平的学生甲在黑板上写出,其余学生在下面练习。学生甲写出的逆否命题是:“若ab≠0,则a≠0且b≠0”。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思考,试判断学生甲写出的逆否命题是对还是错?学生乙:甲写出的逆否命题正确!教师:请你(学生乙)说明你的判断理由。学生乙:因为一个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同假。原命题“若a,b全为0,则ab=0”是一个真命题,它的逆否命题也应该是一个真命题。当ab≠0时,只有a≠0且b≠0才是真命题,因此,甲写出的逆否命题是正确的。教师:学生乙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对他所作出的判断有没有相反的意见?学生丙:有!我认为学生甲写出的逆否命题是错误的,其理由是:原命题中条件“a,b全为0”的否定不应该是“a≠0且b≠0”,而应该是“a,b不全为0”,因此,所给命题的逆否命题应该是:“若ab≠0,则a,b不全为0”。教师:你(学生丙)能不能将理由说得更加具体一些?学生丙:我还没有深入考虑,只能说到这个层次。乙丙两位同学的发言都有道理,谁对谁非教师暂时不作裁决,让他们再继续思考。教师:甲丙两同学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究竟哪一个答案对呢?还有没有其它的答案呢?教师趁势提出以下两个问题,让学生练习。问题1:写出命题“若a≠0,b=0,则ab=0”的逆否命题。问题2:写出命题“若a=0,b≠0,则ab=0”的逆否命题。让两个学生(学生丁解答问题1,学生戊解答问题2)在黑板上写出,其余学生在下面练习。学生丁对问题1写出的逆否命题是:“若ab≠0,则a≠0且b≠0”。学生戊对问题2写出的逆否命题也是:“若ab≠0,则a≠0且b≠0”。教师:学生丁、戊写出的结论对吗?学生己:丁、戊两位同学写出的逆否命题都正确。教师:请你(学生乙)说说判断理由。学生己:因为一个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问题1、2给出的原命题都是真命题,它们的逆否命题也应该是真命题。当ab≠0时,只有a≠0且b≠0时才是真命题,因此,丁、戊两位同学写出的逆否命题都是正确的。教师:还有没有相反的判断结论。学生庚:有!我认为丁、戊两位同学写出的结论都是错的。教师:为什么?学生庚:我觉得问题1的条件“a≠0,b=0”的否定应是“a=0或b≠0”;问题2的条件“a=0,b≠0”的否定应是“a≠0或b=0”,因此,问题1的逆否命题应该是“若ab≠0,则a=0或b≠0”;问题2的逆否命题应是:“若ab≠0,则a≠0或b=0”。教师:你(学生庚)能不能把理由再说得详细一点?学生庚:还没有思考成熟。教师:请大家再考虑,到底是学生已的判断正确,还是学生庚的判断正确?此时,学生各执一词,有的说学生乙的判断对,有的说学生庚的判断对,还有的说学生乙和学生庚的判断都对,因为他们说得都有道理。这时,该由老师作裁决了。裁决1:我们知道,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是互为逆否的关系,当我们把逆否命题作为原命题时,它的逆否命题就是原命题,学生甲、丁、戊对三个不同的命题“若a=0且b=0,则ab=0” (1)“若a≠0且b=0,则ab=0” (2)“若a=0且b≠0,则ab=0” (3)写出的逆否命题都是同一个命题:“若ab≠0,则a≠0且b≠0” (4)我们把命题(4)作为原命题,则它的逆否命题就应该是(1)(2)(3),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命题存在三个逆否命题,究竟取哪一个?三个都对吗?三个都对显然不可能,因为“a≠0且b≠0”的否定是唯一的,它的否定应该是“a=0或b=0”,而不应该是“a=0且b=0;a≠0且b=0;a=0且b≠0”,因此,甲、乙、丙三个同学写出的逆否命题都是错误的。裁决2: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的条件应该是原命题结论的否定,逆否命题结论应是原命题条件的否定,对于原命题:“若a,b全为0,则ab=0”,其结论“ab=0”的否定应是“ab≠0”,这一点无可厚非。关键是条件“a,b全为0”的否定应该是什么?下面我们对此进行全面的分析:“a,b全为0”即是“a=0且b=0”,其否定应该是“a,b不全为0”,所以,学生丙的答案是正确的,同理可以分析学生庚的判断是正确的,请同学们课后去分析。裁决3:学生丙写出的逆否命题“若ab≠0,则a,b不全为0”是一个真命题,a,b不全为0就是a,b中至少有一个不等于0,也就是a≠0或b≠0,它包含三种情况:①a≠0,b=0;②a=0,b≠0;③a≠0,b≠0。由ab≠0可推出“a≠0且b≠0”为真;由“a≠0且b≠0”为真可推出“a≠0或b≠0”为真,因此,命题“若ab≠0,则a,b不全为0”是一个真命题,这说明学生丙的答案没有违背一个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同假这一规律。裁决4:写一个命题“若p则q”的逆否命题“若?q则?p”。我们不能够根据写出的命题与原命题同真同假作为逆否命题的判断依据,一个命题与原命题同真同假只是一个命题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判断逆否命题的标准应该是从定义出发,逆否命题的条件应是原命题的结论的否定,逆否命题的结论应该是原命题的条件的否定。这才是判断的依据。例如:命题“若ab≠0,则a≠0且b≠0”与原命题“若a,b全为0,则ab=0”同为真命题,但是,它并不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因为“a≠0且b≠0”不是原命题条件“a,b全为0”的否定。写一个命题“若p则q”的逆否命题“若?q则?p”。其关键在于正确地写出非p和非q,对于含有量词的全称命题和存在性命题,它们的否定要仔细推敲。一般地,关于存在性命题q:存在x∈A,使q(x)成立,它的否命题是?q:对任意x∈A,都使q(x)不成立。关于全称命题p:对任意x∈A,都有p(x)成立,它的否命题是?p:对任意x∈A,都使p(x)不成立。通过学生的辨析和教师给出的四个裁决,学生不仅明白了命题“若a,b全为0,则ab=0”的逆否命题正误的判定方法和理由,而且对一般的全称命题和存在性命题的逆否命题该这样写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逆否命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