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幻想14网络游戏》系列是如何持续影响游戏开发者的

您尚未登录:请
译介 | Polygon的《最终幻想》主系列游戏榜单
帖子27&精华&积分100&激骚2 度&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不管后面的作品怎么排,欧美媒体心目中的第一永远是那一作。
事实上译者没玩过任何一作最终幻想游戏(翻的我头昏脑涨),所以只能到天幻网查阅游戏术语,但也只是浅尝辄止,如有错漏,还请海涵。另外凡是原文涉及到角色情节剧透的部分全部删去。
今年12月18日,《最终幻想》系列迎来了它的30周年纪念。我们不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庞杂系列中的哪一作才是最好的?和马力欧与洛克人系列游戏一样,很少有一款《最终幻想》游戏是真正糟糕的,大多数都很棒。但毫无疑问,惟有一款游戏能成为真正的第一。我们不仅仅根据作品的影响力和小时候有多喜爱它们来决定,还要考虑它们在今日是否能经得起检验。
1987年于NES发售的《最终幻想》,已经产生了数十部续作和衍生游戏,以及类似于《勇气默示录》的精神续作。对所有这些游戏进行排名将会是件愚蠢的差事,所以为了迎接这个纪念日,我采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基本规则:只给《最终幻想》主系列游戏排名,非罗马数字标注者不得参与,带有数字或副标题的作品也不予考虑。
《最终幻想13:雷霆归来》和《最终幻想7:核心危机》是值得一评的,但考虑到还有类似于地狱犬的挽歌和亡灵之翼这种东西的游戏,你不得不在半打令人痛苦的作品里艰难找寻潜藏在列表底部的好游戏。而我又该如何合理的处理类似于《最终幻想15》后续更新的部分?算了吧,我选择跳过所有的续作和衍生游戏。我只允许一个游戏打破此规则,它作为某游戏的续作在发售后本质上完全成为了另一款游戏。
16.《最终幻想14》(PC/PS3/PS4,2010)
你能说起的关于《最终幻想14》最好的事情,就是它那灾难性的后果迫使SE对其内部进程进行了长时间,刻苦的观察,并最终将自己从悬崖边拉了回来。《最终幻想14》作为一款大规模多人游戏是一场完全的混乱,不知何故,几乎是成功指导《最终幻想11》的原班人马却搞砸了本作。《最终幻想14》过时落后的任务和等级设计让玩家想起了《最终幻想11》的好,当然了,《最终幻想11》最初的版本稍微有点臃肿。从它毫无生气的世界到乏味的设计,再到不必要的配置需求让游戏在最强大电脑上的表现也杯水车薪,《最终幻想14》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最终幻想14》曾被认为会让SE度过几年黑色岁月。然而SE为了生存,完全摧毁了原作并重整旗鼓的变革游戏。想想看,你不用再玩最初版本的《最终幻想14》了,这才是最棒的事。你们现在安全了,糟糕透顶的MMO再也无法伤害你们了。
15.《最终幻想2》(FAMICOM,1988)
让我们说回NES主机,出在它上的游戏续作都有着怪诞的名声,并与前作没有紧密联系,想一想《超级马力欧兄弟2》,《塞尔达传说2》和《恶魔城2》。虽然《最终幻想2》从没有发售过美版,但它还是让这个观点颇具说服力。从表面上看,《最终幻想2》是一款类似于一代的RPG游戏,但是它几乎改变了除基础的四人团队回合制战斗这个点子之外的所有系统。基于职业的团队构建系统变成了四个有名有姓的固定英雄和一个轮换阵容;角色等级和经验值改为了熟练度,通过不断运用各种战斗方式提升角色的各项属性;有等级的魔法系统转变为法力池系统,采用与提升属性相同的“越使用越强力”的熟练度系统。
这一切都很有创造性,但也特别晦暗。每一件《最终幻想2》展示出的东西,比如让与npc对话更有交互性的关键词系统,虽然很酷,但也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它的设计者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适当的平衡游戏和让它对玩家更友好。这导致了出乎意料的副作用:玩家攻击自己团队中的成员以增加熟练度。未来的《最终幻想》续作回归了传统的方式,而《最终幻想2》的古怪点子将会在《沙加》系列中被继续探索。
14.《最终幻想》(NES,1987)
你不得不放弃一个刚刚开始的游戏。它感觉像是整个RPG领域的第一次尝试,无疑,它是它那个时代的产物。作为一款1987年的RPG,《最终幻想》鹤立鸡群,它并不是简单模仿Enix的《勇者斗恶龙》,而是试图追溯到角色扮演游戏的源头,运用许多改编自《创世纪》,《巫术》,甚至《龙与地下城》中的要素。它也有一个雄心勃勃的故事情节,时间旅行和一个封闭的时间循环,作为一款NES游戏,实在令人兴奋。
尽管如此,《最终幻想》作为系列的第一作,久远的令我们很难静下心去回顾它。游戏的重制版修改了一些比较显眼的缺点,但这并不能更改一个事实,本质上这是一款内容极其有限和简单的RPG。那个时代的好游戏?一款值得开启一个系列的经典游戏?当然。但也是非常过时的游戏。
13.《最终幻想13》(PS3/XBOX 360,2010)
类似于《最终幻想14》,《最终幻想13》是在游戏产业步入高清时代后,SE内部进程崩溃的又一个“里程碑”。与《最终幻想14》不同的是,考虑到只有在延期发售的最终阶段,才进行角色,故事和世界的精炼来让本作看起来更像是一款电子游戏,《最终幻想13》实际上还可以。它无疑是系列中最漂亮的一部作品,但这看起来是以游戏其他方面的贫乏为代价得到的结果:故事只解释清楚了很少一部分情节,世界由一条直通最终boss的绵延直路组成,战斗系统变成稍作修改的高速ATB战斗系统和BREAK系统。总之,《最终幻想13》包含了许多最好的要素,却达成了“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12.《最终幻想3》(FAMICOM,1990)
好吧,从很多方面讲,本作才是第一个真正有最终幻想感觉的《最终幻想》。它引入了转职系统,允许玩家重新选择他们同伴角色的职业来更好的应对新的事态。比如把所有人转职为拥有特殊能力“跳跃”的龙骑士,可以躲避敌人的单一打击。它还确立了我们所认为的经典最终幻想叙事的基调,也就是说涉及一个广阔和神秘的世界,它会随着玩家与NPC们的交互而发生物理性的改变,主角取路赶往信奉虚无主义的最终boss处,而boss们的存在和动机从没被彻底解释清楚过。尽管如此,《最终幻想3》是一款8位的RPG,这让回溯它变得难以忍受。转职并不简单,而冒险的某些部分感觉很累人。特别是最终迷宫杂乱无章,错综复杂,塞满了高等级的怪物,多个残忍无情的boss,并且完全没有存盘点。《最终幻想3》是一款坚实的游戏,但它需要对过时的游戏设计传统和大量令人难以忍受部分的高度忍耐力。
11.《最终幻想11》(PC/PS2/XBOX 360/PS3,2002)
与很多长期运营的MMO游戏一样,今日的《最终幻想11》与近乎十五年前游戏刚刚发行时的样子截然不同。你可能还记得它于2002年推出,比《魔兽世界》还要早。事实上它一直存活到了今天,并拥有一批忠实的玩家(至少在PC上是如此;去年主机版本关服了),监督者颇具灵活性并且自愿重塑游戏以适应这个游戏类型的激烈演变。这个游戏的世界Vana'diel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再有很多限制;角色的成长不再那样麻烦,技能和职业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十几种附加剧本为玩家提供了持续的新故事素材和成长属性。
虽然《最终幻想11》从来没有像《魔兽世界》那样受欢迎,但持久的流行程度和稳固的用户基础帮助SE从《最终幻想13》和《最终幻想14》接连失败的打击中挺过来。或许最重要的是,《最终幻想11》展现了主机玩家同样对MMO游戏张开怀抱,为今天主机在线游戏的发展奠定基础。
10.《最终幻想10》(PLAYSTATION 2,2001)
作为系列中第一款出在PS2上的游戏,《最终幻想10》留下了许多始终出现在后续作品中的标准。预渲染背景被即时演算影像取代。角色们的对话终于有了配音。解开迷宫开始变得和击败boss一样重要。
更激进的变动也随之而至。自NES时代以来,系列标志性的ATB战斗系统第一次被完全的回合制系统取代。如同《最终幻想13》,《最终幻想10》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沿着单一路径抵达结尾的线性流程。。。即便如此,旅程包含了足够的多样性和隐藏的秘密。
现在感觉《最终幻想10》在许多方面都像是这个系列进化的死胡同,比如它独特的战斗系统和3D世界中的固定视角。但它也给系列带来了令人愉悦的演变。虽然本作不属于系列中绝对意义上的最佳作品,却还是一个有价值的的转变。
9.《最终幻想15》(PS4/XBOX ONE,2016)
本作是SE艰难步入高清影像世界后的另一名受害者。《最终幻想15》最初被作为《最终幻想13》的续作“最终幻想13Versus”宣布,十多年后才最终发售。这绝不是个好兆头,但尽管《最终幻想15》遇到了很多困难。。。游戏其实还不错。当然,它有它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除非你看大量的补充材料,否则故事看起来并不合理。但在《最终幻想15》奇妙的混合风格中,这些缺点互相制衡着。一方面,它有系列历史上最宏大,最雄心勃勃的背景,一个玩家可以安逸探索的全方位的开放世界。另一方面,故事围绕着一群紧密团结的同伴们希望帮助王子诺克提斯复国展开。
《最终幻想15》突出展现了在为了世界命运而进行的王国之战中的小时刻:同伴们在一起露营,一同自拍逗比时刻,在战斗中互相取笑,一边听着经典的《最终幻想》游戏音乐一边开车上路。换句话说,《最终幻想15》有着系列独一无二的人文关怀。所有游戏中粗糙的部分和有问题的游戏设计(其中一些已经通过补丁和DLC修正了),都是因为完全专注于诺克提斯的团队而被忽视了。《最终幻想15》作为一款最初拥有诸多麻烦的续作,最终卓越的为系列指明了前进方向。
8.《最终幻想7》(PLAYSTATION,1997)
到目前为止,作为系列中在文化影响方面最重要的游戏,《最终幻想7》让《最终幻想》从只受特定群体欢迎的游戏成长为风靡世界的系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让其在20年前如此流行的事物,正是让它在今日显得极度过时的主因。几乎无缝的实时多边形混合,预渲染背景和计算机生成的过场动画是游戏开发者以新的方法利用技术模糊游戏与电影界线的辉煌范例。然而,现在看来这些要素笨拙而令人反感,为《最终幻想7》留下了系列最丑陋的视觉效果和系列历史中最肤浅的游戏机制。灵活的魔晶石系统在《最终幻想6》和《最终幻想8》中做的更好,浮华的怪物在今日已不再耀眼,它们只显得冗长乏味和迟钝。
不,让《最终幻想7》在今日值得重玩的是其颇有雄心的故事和角色发展。《最终幻想7》做出了许多勇敢的选择让角色变得令人难忘。主角克劳德斯特莱夫展现出的个性和成长相比系列扩展的世界观更令人信服。我很好奇即将到来的章节重制版游戏会如何用最适合的方案处理和改造这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他们将会在不丢掉使本作如此受人热爱的精华的情况下让游戏最好的部分获得新生。
7.《最终幻想14:重生之境》(PS3/PC/PS4,2013)
最初的《最终幻想14》大概是《最终幻想》编号作品中最差劲的,但它的重启作《最终幻想14:重生之境》,足以在系列中名列前茅。SE替换了《最终幻想14》的监督者,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赌注。SE让一名相对而言的公司新人,吉田直树,接管了游戏制作。他们相信他对MMO这个游戏类型的情深意切和深入理解能引领游戏重生。信心得到了回报。吉田直树差不多完全摧毁了原始游戏,以一个灾难事件结束了最初的世界,赐予Eorzea和粉丝们一个新的开始。
《最终幻想14:重生之境》玩起来就像是一封写给《最终幻想》和MMO类型的情书。这是一款精干,可亲的游戏,并竭力不使自己像是《魔兽世界》的复制品。整个世界充满了《最终幻想》的传统,有许多参考了系列最佳时刻的事件(包括对《最终幻想12》中伊瓦利斯的致敬)。游戏设法既能让人身临其境,又能让类型新手轻松地上手游戏,并且在PC和主机上都能运行良好。任何MMO都不可避免的要求——大量的自由游戏时间和可靠的网络连接——阻止本作成为《最终幻想》历史中最流行的作品。这既是一款杰出的游戏,又是一个可喜的迹象:SE并不惧怕对已经发售的游戏采取严厉的措施进行纠正。
6.《最终幻想9》(PLAYSTATION,2000)
作为《最终幻想》系列在PS主机上的高潮和旧世代主机RPG的欢愉庆典,《最终幻想9》有时感觉几乎就是系列“最伟大时刻”的集合。它最初是作为另一款游戏的续作制作的,但其中包含的如此之多的精华让它很轻易的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罗马数字Ⅸ。相较遍布于《最终幻想6》,《最终幻想7》和《最终幻想8》中的科幻感,《最终幻想9》发生在一个充满魔法,城堡和鹅卵石街道的世界。主人公希丹特莱巴尔有着顽皮和类似于汉索洛的品质,这让他成为一个不起眼的人和王国战争大背景下的局外人。
《最终幻想9》在一些地方给人相当参差不齐的感觉,叙事风格在喜剧和情节剧间疯狂的变幻。经过《最终幻想8》的放肆后,《最终幻想9》基础的游戏机制感觉有一点古板。其技术上的野心推动PS超越了自身的界限,但这种硬件上的步履维艰有时会导致缓慢和令人不悦的游戏体验。不过,如果由于这些小缺点就降低《最终幻想9》的评价,就未免太吝啬了。这是一款好心的游戏,充满了可爱的角色,它是在《最终幻想10》把系列推向现代化边缘之前对老式的《最终幻想》游戏最后一次感人的致敬。
5.《最终幻想8》(PLAYSTATION,1999)
如果《最终幻想9》是系列中自我参照最棒的一作,那它的前辈《最终幻想8》就是系列中最大胆和最不受约束的游戏。《最终幻想8》很可能是最不适合冠以《最终幻想》名号的作品,但它易于引发争议的本性正是其为何如此非凡的原因。在《最终幻想7》获得惊人的成功后,开发团队本可以简单的重复制作《最终幻想7》的复制品来满足粉丝要求更多类似游戏的呼声。相反,它违背了人们的期望:粉丝们想要一款精心运用《最终幻想7》的叙事模式并系统的拆解几乎所有粉丝们认为在《最终幻想》中应该理所当然出现的规则和机制来制作的RPG。
ATB系统以全新和陌生的方式运作。战斗的每一个方面都围绕着召唤兽展开:它们在战斗中,故事中和决定你的同伴掌握何种技能和能力时发挥主要作用。同时,游戏的魔法系统去除了法力池和守旧的法术等级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同伴的战斗相联系的有限资源,这为每一场战斗引入了风险回报的问题:你是冒着削弱队伍的风险施放魔法,还是挺过去?
《最终幻想8》要求你重新学习《最终幻想》的机制。你通过定期薪俸赚取一部分金钱并且很少在世界中使用它们。练级会让敌人变得更加强大,这导致游戏变得更难。魔法是珍贵和必不可少的。你不能买武器;你得重新铸造它们。有时你会扮演一个留着长发手持机关枪的古怪家伙而不是主角斯考尔。很多人认为《最终幻想8》无法可想的晦暗或者极其冗长乏味,因为他们发现最轻松的玩法是唤出召唤兽然后一遍又一遍的看召唤动画。但最重要的是,《最终幻想8》提出了大量非传统的系统,变通了看起来必需的策略,允许你拥有对游戏战斗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选择权。事实上,如果你花时间学习游戏的机制,《最终幻想8》将会是系列中最容易和最值得深入开发的游戏。它是对系列一次迷人的颠覆,几乎是后现代主义的设计,世界上没有另一款和它相似的游戏了。
4.《最终幻想4》(SUPER FAMICOM,1991)
系列中没有任何一款游戏像《最终幻想4》一样做了这么多事来定义究竟何谓《最终幻想》(以《最终幻想2》的名义在美国发售)。从动态ATB战斗系统的引入到《最终幻想3》转职系统的继续应用到清晰明确的角色塑造,《最终幻想4》标志着这个系列在找寻区别于《勇者斗恶龙》的个性方面已经胜过了之前的作品。所有定义了《最终幻想》的愚蠢和荒诞同样能在本作中找到最初的形式。《最终幻想4》关于古典希腊戏剧的方面是做作的,有着植松伸夫开创性的音乐,就如同《勇者斗恶龙》一般,《最终幻想4》同样以它的方式为主机RPG制订了规则。
如果《最终幻想4》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这种类型的核心在本作中太过简短和线性;就在事情真正开始有头绪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和最终boss面对面了。但无论你是有多么渴望玩到一款类似于《最终幻想4》的游戏,请不要去玩它的衍生续作。在这一点上要相信我。
3.《最终幻想5》(SUPER FAMICOM,1992)
在《最终幻想4》中,系列的创造者们采用了上一款游戏中的转职系统,并以之为原材料构建了一种故事驱动型任务。《最终幻想5》从叙事方面讲是完全的倒退,它的故事很可能是整个系列中最微不足道的。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团队把整个系列中最值得重玩的单一元素整合到了一起。
《最终幻想5》扩展了转职系统,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职业同时允许玩家混合搭配属于每个职业的技能。这个结果严格来说并不是故意安排给你无数个游玩游戏的方式,但它看起来确实如此。虽然有十足的灵活性,游戏从始至终的难度都十分平衡;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敌人都是一种挑战,但通过适当的团队设置,没有一段剧情是无法被攻克的。虽然当滚动字幕出现时,你可能不会记起太多《最终幻想5》角色和情节的事,但游戏系统天生的灵活性给了它真正“再玩一次”的吸引力。如果我用这种职业设置来玩呢?如果我试着对超级boss用那个技能呢?《最终幻想》设计的最基本特征在衍生作品《最终幻想战略版》中达到了真正的顶峰,但如果只在主系列范围内看,本作就是最大胆和最疯狂的了。
2.《最终幻想12》(PLAYSTATION 2,2006)
岁月对《最终幻想》颇具争议的第十二章节十分仁慈。今年夏天期待已久的某HD重制版有助于巩固《最终幻想12》的确是遥遥领先于它所处时代的事实,并且经过这么多年,它变得更加引人入胜和意义重大。十年前,《最终幻想12》模糊单人RPG和大型多人RPG界线的决心曾让它非常有争议。它复杂的Gambit系统(允许玩家有效的安排团队成员的行动)支撑了游戏的设计。而今日在开放世界即时RPG中用AI控制团队成员的景象已经变得司空见惯。然而在《最终幻想12》后没有任何作品能和Gambits系统提供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媲美。
开放世界RPG仍在努力实现所有《最终幻想12》做过的正确事情。即使是简单的小细节——比如通过生命图标的颜色从视觉上区分会被动和主动攻击你的怪物——也不是所有游戏总能做到的(包括最近的《异度神剑2》)。很少有开放世界的冒险设法去平衡自由探索和结构性叙事间的关系,游戏允许你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闲逛,即使你可能力有不逮。但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它往往只是让你用你的方式进行,使“适当的”顺序产生些有趣的中断成为可能。
《最终幻想12》是一款以你所罕见的方式信任和尊重玩家的游戏,特别是作为一款故事驱动型JRPG。虽然它可能没有系列中最棒的故事,但广阔的世界和耐玩的游戏设计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它的不足。
1.《最终幻想6》(SUPER FAMICOM,1994)
最终,只有一款游戏完美的包含和体现了《最终幻想》系列所有伟大之处,它就是1994年的《最终幻想6》(最初以《最终幻想3》的名义在美国发售)。处在系列老式游戏和现代游戏的分水岭,《最终幻想6》就像是一款真正达成了两全其美的游戏。它用老派的图形绘制出蒸汽朋克式的世界,而那些描绘出16位背景的视觉效果就像《最终幻想7》一般大胆和现代化。故事情节就和后来PS主机上的游戏一样宏大,只是在规模上因为硬件机能的限制显得更适度。《最终幻想6》事实上可能是唯一一款在反派毁灭世界的疯狂计划完成后,才仅仅是另一半冒险开端的游戏。
并不只有这些是《最终幻想6》的独特之处。游戏以某种方式巧妙地促成了一个由十几名角色组成的团队,并且其中大部分角色都很有趣,不同寻常且富有同情心。它巧妙的结合两种定义了多年来《最终幻想》发展的基本架构方法:上半部是高度线性的故事驱动型游戏;下半部是完全开放的世界,玩家可以用任何他们喜欢的顺序进行游戏。
《最终幻想6》奖励花时间使用隐藏技能,特殊武器甚至附加角色探索世界和挑战额外战斗的玩家。它还奖励花时间理解游戏机制的玩家,对他们完全开放整个战斗系统的关键之处,并让玩家自己定制团队的成员。
《最终幻想6》在首次亮相接近25年后,仍然保持着难以置信的可玩性和耐玩度。它是系列早期作品的顶点,同时包含着系列尚未到来的变化。它的音乐,图形和演出把SNES的硬件机能推向极限。诙谐的剧本做到了幽默,伤感并富有戏剧性,却从不让玩家迷惑也没有前后矛盾之处。《最终幻想6》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虽然它的许多续作在某一方面超越了它,但别无其他作品像《最终幻想6》一样巧妙的做到了尽善尽美。
帖子4194&精华&积分12352&激骚164 度&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做得最好的还是7
帖子18846&精华&积分29250&激骚142 度&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FF9是唯一打通的FF
If I just lay here,would you lie with me and just forget the world?
关我P事,关你P事
帖子36640&精华&积分37551&激骚1837 度&爱车理念S1&主机PC&相机&手机A5108&注册时间&
引用:原帖由 迷雾惊魂 于
15:07 发表
做得最好的还是7 到目前为止,作为系列中在文化影响方面最重要的游戏,《最终幻想7》让《最终幻想》从只受特定群体欢迎的游戏成长为风靡世界的系列。
我也是觉得7是划时代的游戏。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知道是谁统治着你,那就是看看你不能批评谁。
不和傻逼争论
帖子3233&精华&积分21431&激骚70 度&爱车我&主机为&相机秋&手机香&注册时间&
posted by wap, platform: OPPO
ff7复刻版明年有戏吗?
帖子3822&精华&积分27884&激骚56 度&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最喜欢12,7,5,6
帖子22834&精华&积分53877&激骚1649 度&爱车&主机Nintendo&相机Film&手机Meizu&来自深圳&注册时间&
第一名认同
http://shop.taobao.com
http://www.douban.com/people/leyoung/
UID11076&帖子22834&精华&积分53877&交易积分0 &阅读权限50&来自深圳&在线时间1484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帖子4149&精华&积分37080&激骚353 度&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其实仔细想想,FF6的世界毁灭,真的如文中所说把冒险分成了’上半部’与’下半部‘吗?不是吧。世界毁灭后,其实根本就没多少主线相关剧情,大部分是一些个人的单元剧。更确切地说,世界毁灭这个时间点,其实剧情已经完成80%-90%了。
嘉兴路小透明
帖子26376&精华&积分48612&激骚2358 度&爱车SNH48 TEAM H2&主机妮宝宝&相机偶像的黎明&手机&注册时间&
12的好真的是玩下去了才知道!
帖子14946&精华&积分35408&激骚186 度&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前两名没意见,6完美,12就是在教业界怎样做rpg
带给你幸福的女神
帖子13186&精华&积分28221&激骚469 度&爱车TOYOTA AE86&主机NEC PC9801&相机CANON EOS 5D Mark III&手机SHARP 903SH&注册时间&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4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请相信爱会有奇迹
UID7149&帖子13186&精华&积分28221&交易积分0 &阅读权限40&在线时间512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帖子916&精华&积分3384&激骚-93 度&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6.7是印象最深的
FF从10就开始烂掉了
FF10飞空艇用选单的
连大地图都没有
圣剑传说3很棒
(228.74 KB)
(33.91 KB)
但是圣剑传说4也是烂掉了
Star Ocean3也不如Star Ocean2
(148.69 KB)
PS2根本是JRPG杀手
专门把名作打烂
[ 本帖最后由 223622 于
05:04 编辑 ]
A9VG索索追杀到这里.再从这里黑回A9VG
我真的服了这些GK索索群体!!!!!!
http://i.imgur.com/ITRHen6.jpg
https://i.imgur.com/sAW8A5K.jpg
可见GK索索从A9VG特意来TGFC无脑黑的人真不少!!!
年轻的法海
帖子1505&精华&积分14542&激骚56 度&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6最高!满意这个评分
其实我小时候的梦想并不是要当什么科学家,我只是幻想自己是地主家的少爷,家有良田千顷,终日不学无术,没事领着一群狗奴才上街去,调戏一下良家少女
帖子1046&精华&积分2262&激骚42 度&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6的汉化也很棒,当时是模拟器玩的汉化版。那个古代人,翻译用的很多文言文,很有味道。
帖子674&精华&积分6413&激骚22 度&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主机上的只玩过789
希望能重制6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论坛入口:
  |   |    |   | 
29岁的《最终幻想》系列曾启蒙众多开发者
  1987年,当第一代《最终幻想》发售的时候,没有人意识到游戏名称中的“最终”是个多么错误的描述,也没有人会想到这一系列会对全球的游戏开发者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
  《最终幻想》历史最悠久的系列之一,而最新发行的《最终幻想15》也是玩家们期待最久的游戏之一,而随着它的到来,也是时候盘点一下Square Enix的这款卓越的角色扮演系列是如何将革新引入游戏界,又是如何影响其他设计者的。
  我们采访了几位把这一系列视为试金石的开发者和游戏爱好者,了解了他们认为《最终幻想》系列如此独特的原因。
  1.激励了上千开发者投身游戏制作
  有这么一种说法“买第一张地下丝绒(Velvet Underground)乐队专辑的只有几千人,但每个购买者组建了自己的乐队。”数百万的人玩过早期的《最终幻想》系列,系统机制、故事线、人物和表现手法让许多人深受启发,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中向这部经典致敬。
  中国开发者杨冰就是最近的一个例子。他太喜欢《最终幻想15》的预告片了,于是他自己做了一款新游戏的雏形,名为《失落之魂》(Lost Soul Aside)。耗时两年后,他发布了自己的预告片,收货了大量反响。索尼和Epic这样的发行商甚至与他取得了联系,希望能发行这款游戏。
  《最终幻想》系列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游戏人,让他们做出了自己的游戏。
  Zeboyd Games因其老派的JRPG游戏闻名,比如《死亡之息7》(Breath of Death VII)和《邪神拯救世界》(Cthulhu Saves the World)。而Ackk Studios即将发行的游戏《YIIK》使用了预渲染画面的游戏背景,就是致敬经典的《最终幻想7》。
image001.png (280.43 KB, 下载次数: 26)
11:19 上传
  “我还清晰地记得自己从Blockbuster(英国一家DVD租赁公司)买了碟回家,想试着玩玩《最终幻想4》,”Zeboyd Games程序员Bill Steirnberg说,“我记得自己当时想‘这里面的人跟《塞尔达传说》里的完全不一样’。一开始我不想玩了,因为我当时是个孩子,这不是我期望中的那样。但之后我却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我记得自己买到《最终幻想9》的时候可开心了,” Ackk Studios的联合创始人Andrew Allanson说,“我并不会经常买游戏,所以我买的时候会确保这是一款可以玩很久的游戏。《最终幻想》有四张碟,让我觉得很兴奋。在通关以后,我马上又买了第七部和第八部,然后买了超级任天堂来玩《最终幻想6》。于是在两年时间里,除了《最终幻想战略版》之外,我通关了当时的整个系列,那时候我才十三岁。”
image003.jpg (45.54 KB, 下载次数: 27)
11:19 上传
《晶体管》
  Supergiant的头两款游戏《堡垒》(Bastion)和《晶体管》(Transistor)让玩家沉浸在充满幻想感的异世界,这与《最终幻想》的世界设定相似。
  “我尤其记得自己小时候在任天堂的系统里玩初代《最终幻想》的经历,” Supergiant的创意总监Greg Kasavin说,“即使在不玩的时候,我也会在脑子想新玩法:‘如果我用四个黑皮带创造一个角色会怎么样,或者两个黑魔道士、一个红魔道士和一个白魔道士?’现在听起来很蠢,但当时能有一款如此自由奔放的游戏是让人耳目一新的。”
  “就我个人而言,《最终幻想》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些游戏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知道游戏中的互动式叙事能达到什么效果,” Kasavin补充道,“我太在意那些人物和他们的故事了,游戏开发者们如此勇敢,每次都能创造出新的世界和人物,把人物处理得如此细腻,让我们感同身受……简单来说,我也想做出像《最终幻想》系列这样让玩家有这种感受的游戏。”
  2.塑造有个性的人物
  在一款游戏中,当你接下来的八十个小时都要和固定的一些游戏人物一起度过时,这些人物是否能很好地陪伴你是很重要的。《最终幻想》系列的开发团队在经年累月中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他们就像一个个明星,我们都能叫出名字:克劳德、斯考尔、艾克莱尔(Lightning)、艾瑞丝、比比(Vivi)和齐达内(Zidane)等。
image005.jpg (52.4 KB, 下载次数: 25)
11:19 上传
  从第一部中的迦兰多(Garland)威胁着要打败我们的时候,这一系列就开始为玩家呈现难忘的人物。
  作为一个开发者或是作者,能够创造出经受时间考验的人物是很幸运的。《最终幻想》的人物丰富到足以在最佳榜单占据好几个位子。不同的发行商和粉丝网站的前20、25,甚至前100位最棒的人物中,都能看到这一系列的影子。
  “我想许多人就是被《最终幻想》系列的人物吸引过来的,” Steirnberg说,“他们有些能获得玩家的支持,有些有点蠢蠢的,甚至有些会让人恼火。但在我看来,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是非常突出的。”
  “在《最终幻想4》中有一个场景,一个名叫Tellah的老人一心想为女儿报仇,绝望地牺牲了自己,”Kasavin说道,“尽管这不是PRG游戏中首个可玩的角色在故事中死去,但他最后的任务失败却很有冲击力,也成为了这个难忘的故事中一个重要的时刻。”
  3.难忘的游戏世界
  《最终幻想15》不是《最终幻想14》的延续,就像《最终幻想2》也没有炒第一部的冷饭。这一系列中,每一款游戏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有一个全新的世界等待玩家探索。如果玩家愿意花时间去玩的话,这款游戏就成功了。大多数时候,《最终幻想》都为玩家创造了一个值得探索的世界。
  “当我想到《最终幻想》系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大量的游戏历程:漫长而艰难的旅程,每一次能见到的新面孔和新地点。”正在为Square Enix的《王国之心2》工作的Alexa Ray Corriea这样说道,“我玩这款游戏是把它当作一个出口。我就是学校里的书呆子学生,总是被欺凌,因为不追随潮流而受排挤,至今我仍是这样觉得。《最终幻想》就是我的安全港,我在这里能聆听美丽的故事,挑战自己。”
image007.jpg (57.58 KB, 下载次数: 25)
11:19 上传
  “对我来说,《最终幻想》是第一款能让我感同身受的游戏,其中人物的感觉和游戏世界都是有意义的,” Allanson说,“当你玩《最终幻想7》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也不得不去拯救世界,因为实在是太让人沉浸其中了。不论是美术效果、人物还是音乐,都让人心动不已。”
  4.独特而影响深远的音乐
  “我喜爱《最终幻想》系列用音乐来渲染效果,” Kasavin说道,“它们会发布乐谱,而不仅仅是游戏原声带。”
  作曲家Nobuo Uematsu让这款简单的RPG游戏变得丰满,他的音乐流传了数十年。他所作的主题曲曾在音乐会和粉丝的婚礼上被演奏过。
image009.jpg (44.92 KB, 下载次数: 25)
11:19 上传
  大多数经典游戏都不能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标志性的音乐。但这恰恰是任天堂3DS(后期iOS)上的《节奏剧场:最终幻想》(Theatrhythm: Final Fantasy)的内容。
  “他们为《最终幻想6》中一个著名的歌剧场景重新编曲,并收录进了《Distant Worlds》(《最终幻想》系列歌曲的官方专辑)。如果你听这首曲子,并和瓦格纳这样的歌剧比较的话,你会发现这首曲子也是一样的复杂。” Allanson这样硕大,“它们有着同样复杂的乐谱和和声部分。在某种程度上,电子游戏已经不走这个方向了。所有人好像都想做电影音乐,都是无伤大雅的。《神秘海域4》打的一手安全牌,你会觉得自己是边看《法律与秩序》(Law &Order)边玩游戏的。而《最终幻想》系列一直都像歌剧一样有力。”
  5.富有创造力的品牌拓展
  除了今年冬天发行的第15部主线游戏外,《最终幻想》系列还拓宽到了传统RPG游戏之外的领域。不仅有节奏游戏和掌上机的陆行鸟游戏,还有《最终幻想战略版》(Final Fantasy Tactics)(皇家骑士团主创人员打造的策略游戏)和3D打斗风的《最终幻想:纷争》(Dissidia Final Fantasy)。Square把这款本应是一次性的探险,打造成了可以无限再生的品牌资源,能够嫁接到各种全新的、 不同的想法中去。
image011.jpg (43.58 KB, 下载次数: 25)
11:19 上传
  “《王国之心》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看起来不像是会成功的样子,”Corriea说,“迪士尼是甜美可爱的,《最终幻想》是黑暗复杂的。但这两者都为受中国提供了在其他媒体中罕见的故事深度和情感力量。《最终幻想》系列一直都围绕着一个想法:英雄踏上漫长的征程,其中包含了几种元素,比如仙人掌、莫古力、水晶和不死鸟之尾。围绕这个想法你可以从任意角度创造任意的事物。也许这就是开发者的本意,也许这只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6.精心制作的场景
  《最终幻想15》是一个长达10年的任务,制作团队斥巨资打造。它有许多让人期待的地方。这一系列一直都追求带给玩家纷繁的游戏体验,要比他们之前玩过的更细腻更宏大。
  “我想《最终幻想》比《勇者斗恶龙》优秀的原因在于,即使《勇者斗恶龙》做得很好,但Squaresoft能够进一步推动故事情节,不仅在制作能力和质量上走在了大家前面,还能够知道大家想要什么样的游戏,想要什么样的规模和场景。” Steirnberg说,“《最终幻想6》可能是许多人在这一系列中最喜欢的了。这一部之后,他们加快速度推出了《7》。一旦你有了一款销量百万的经典游戏,你就有上百万的经费做出一款更大、更好、更了不起的作品。”
  “自《最终幻想7》之后,这一系列成为了日本游戏业大预算制作的楷模,它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极高的制作水准和具体的视角,” Kasavin说,“我认为它代表了一种特定类型的大型游戏,比起直接的动作,它更注重游戏世界的建造和故事情节的讲述。”
  尽管在数十年的等待中,其他经典系列都承诺说要做出前所未有的规模,但它们都还没有实现。在日本,《勇者斗恶龙》成为了事实上人们会翘班翘课来玩的游戏。有些人质疑,创造最壮观的场面是否还是这一系列值得奋斗的目标?
  “我并不确定把场面做得越来越大对这个品牌是否如此重要,” Kasavin补充道,“我很乐意见到继承了《最终幻想6》或是《最终幻想战略版》精神的新游戏。我承认我可能并不代表大多数,但我更关注故事情节的基调和质量,以及内在的游戏系统,而不是场景的还原度。”
via:Gamasutra
声明:游资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游资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公众号
下载我们官方APP-游戏行
关注手游动态微信公众号
马化腾:随着腾讯业务的多元化 网络游戏收网易自动化UI测试解决方案Airtest Project英雄互娱2017净利润9.11亿元 上榜科技部独腾讯收购育碧5%股权达成战略合作,维旺迪主网易西方魔幻MMO《光明大陆》上架Steam 上瑞典工作室:做游戏,而不做饥饿艺术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终幻想15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