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恋爱蛙先生怎么样》到养蛙游戏讲讲什么是空巢青年

从《恋爱先生》到养蛙游戏 无不争说“空巢青年”_网易新闻
从《恋爱先生》到养蛙游戏 无不争说“空巢青年”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靳东的角色虽然多金帅气但也是空巢青年。
从《恋爱先生》到养蛙游戏,无不争说“空巢青年”
内心充盈,才能无惧“空巢”
热播剧《恋爱先生》创下高收视,也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坎,它涉及的“空巢青年”话题引起观众热议。与此同时,最近火爆的养蛙游戏折射出了同样的现实。在大城市中,空巢青年为何空虚、寂寞、冷?和“空巢老人”有什么关系?我们以为,外在的空巢只是表象,只有内心充盈,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策划:徐晖
撰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俊
《恋爱先生》罗?h是典型空巢青年
刚落幕的热播剧《恋爱先生》中,第27集有一段对“空巢青年”的刻画:罗?h(江疏影饰演)辞职之后在家哭了3天,一直没有吃饭,程皓的爸爸,也是罗?h的对门邻居去疯狂敲门,罗?h问他“有事吗?”程父说:“我3天没见你出门了,电视也没声音,看看你是不是还活着呀。”罗?h说:“您什么时候这么爱管闲事了?”程父说:“什么叫我管闲事啊?社会新闻上经常报道,就你们这样的空巢青年,背井离乡独居独宿,真的要是喝水呛死了,洗澡摔死了,十天半月的都没人发现!”程父看到“脱了相”的罗?h,问她被谁欺负了,罗?h终于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对于这个情节,许多观众表示看得特别揪心,也让大家了解到了一个让人有些心酸的群体――空巢青年。戏里的罗?h就是典型:从比利时回到国内做五星级酒店的行政经理,人生地不熟,没有朋友和很多储蓄,闲暇时间只愿意宅在家里,吃饭主要靠叫外卖,生活并没有很舒适,但还是不愿意将近况告诉妈妈。妈妈来到女儿这里住几天,她又不太适应,赶紧催妈妈回老家,自己重新进入“空巢青年”的模式。
剧中的程皓(靳东饰演)虽然多金帅气,但也是“空巢青年”,下班后喜欢与扫地机器人为伴。最后,男女主角相互表白,决定要正式在一起时,程皓决定卖掉房子,要求和女主角做室友,还说“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有房子又有什么意义呢?反正也没有归属感”。
“空巢青年”不必然等于孤独可悲
影视作品和游戏都在讲“空巢青年”,究竟这个概念的意思是什么?它一般指年龄介于20岁到30岁之间,离开父母亲人到大城市打拼,工作资历不够丰富,并未在职场站稳脚跟,租房居住的单身年轻人。据统计,中国的“空巢青年”已经超过5800万人。对此,知乎上有一条描述得到网友的众多点赞,“留守儿童、空巢青年、空巢老人,可能是我这辈子要体验的三种状态”。
有网友这样描述一个典型的“空巢青年”:“刚到大城市工作不久,居住环境从月租几百元的地下室、城中村到三四千元的一居室,唯一熟悉的室友是喂养的宠物猫、狗,厨房有全套餐具但吃饭主要靠外卖,长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无缝切换,见得最多的人是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这样看来,“空巢青年”的真正问题不是独居,而是生活心态上的“宅”和懒。他们不主动拓展社交圈,甚至有些“空巢青年”在网络社交媒体上表现活跃,但实际生活中却有社交障碍。
有人认为,“空巢青年”的休息时间主要用来睡觉、玩手机、玩游戏、看电视、看电影。对此,之前坊间热传的“国际孤独等级表”的表述就更形象了,其中“一个人吃火锅”被排在第五级,不少人大呼“受不了”。
尽管“空巢青年”得到诸多“批评”,也有不少人自嘲,但有人表示不应该大加挞伐,因为这种自由便利的生活“孤单而灿烂”,在年轻人中日益流行。而且,在大多数网友看来,“空巢青年”独自生活并不必然等于孤独、可悲,而是为了梦想而奋斗的必经阶段。
单身消费套餐
让“空巢”更便利
和空巢老人一样,空巢青年也是城市化发展、社会人员快速流动的结果。在许多年轻人看来,自己远离家乡,在外求学深造打拼,为的就是能实现人生理想,这样就不得不离开父母和老家,分隔两地让双方进入相同的“空巢”状态。
同时,作为独生子女,这些年轻人从小在家人的宠爱和期待中成长。他们习惯于家中没有同龄人的生活,而且从小被父母教导要学会独立,而作为父母唯一的依靠,他们默默地承受着无法与人分担的压力。此外,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一代难免很焦虑,焦虑之后更感到迷茫,情绪或许就变得被动和消极。
另外,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给“空巢青年”不与真实的外界联系提供了条件。借助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查询到各种信息,并且迅速便捷地买到需要的东西,这让“宅”和自我封闭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商家还专门开辟了各种单身消费套餐,甚至有“一人食火锅”,消费者就更不用担心一个人吃不完了。
天天玩养蛙游戏为何不与人交往?
《恋爱先生》对“空巢青年”有生动的反映,近期火爆的一款手机游戏《旅行青蛙》同样折射了这一群体的心态,游戏里沉默寡言、热爱旅行的青蛙成了他们的新宠。
游戏中,青蛙独自吃饭、读书、睡觉、旅行、做手工,和游戏玩家全程没有交流。玩家能做的就是在“庭院”里采摘三叶草“赚钱”,为青蛙准备餐食、整理出发的行囊,然后青蛙会悄悄离开,玩家只能孤独地等它静静归来。偶尔,它会为玩家拍一张照片寄回,让玩家知道它身在何处,甚至还寄来一些“土特产”,带来小惊喜。不过,玩家和青蛙的联系也仅限于此,更多时候玩家见不到它,也不知道它在哪儿。
许多玩家表示,其实“养蛙”等于“养娃”,自己所做的一切和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非常相似:推开家门,总会看到餐桌上摆好父母准备好的可口饭菜;离开家乡,奔向远方,日益年迈的父母除了惦念,能做的也只是为孩子整理行囊,多准备些衣物、食物,将这份家的温暖尽力延续得久一点。而父母辛劳半生就是希望多换得一些“三叶草”,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以及更安稳的成长条件。这份长情的付出,这些默默的奉献,是游戏内外并无二致的父母深情。
父母在老家是空巢老人,年轻一代就是游戏中的蛙,就是空巢青年。在一线大城市,年轻人一个人住,每天迎着人潮、挤十几站地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大部分时间里形单影只。长此以往,空巢青年就渐渐习惯了一个人过日子,也习惯面对激烈的竞争,却无处倾诉艰辛和苦痛的现实生活,对家人也多半“报喜不报忧”。
从这个角度来看,玩家与蛙之间的情感联系恰到好处但又不会过分亲密,不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就能治愈空巢青年的空虚和寂寞。
还有人提出疑问,这些人每天都惦记着打开游戏看看青蛙的动态,为什么不愿意花时间与朋友交流?
请放下手机,
回到现实中来
春节将近,“空巢青年”满心欢喜地踏上回乡的路途,但也将面临甜蜜的烦恼。他们会遭到父母和家人盘问:谈恋爱了没有?升职加薪了没有?不少人会不耐烦,我以为,与其把它看作是一种逼问,不如看成温暖的问候,巧妙回答就好。
和父母久别相聚的那几天也要改变一下“空巢”时的习惯。多和他们说说话,而不是只有在“该吃饭了”“该睡觉了”“该起床了”这样的时刻才和父母说上一句话,哪怕是一起看看电视、一起散散步,也远比低头看手机的“自处”要好。因为那种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感觉,才是年迈父母最渴望的。
更重要的功夫在平时,我们需要和父母家人加强联系交流。哪怕隔几天跟他们通一次电话,发几条微信,告诉他们你最近在忙些什么,去了哪些地方,甚至在追什么剧,看什么小说,即便他们不太懂,但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就能让家人感觉到你对他们的在乎。当城市里华灯初上,自己身心俱疲时,来自家人的关心,就能成为温暖身心的热汤。
只有内心充盈,才能无惧外在的“空巢”问题。即使一个人生活,同样可以丰富充实。多读书学习,多走出去交朋友,多培养兴趣爱好,多发展才华技能,人生就不会那么空虚、寂寞、冷了。所以,要跳出这种慵懒的心理,用积极的心态去安排生活,用详实的规划来填补无所事事的“无聊”时光。如能这样,不只是我们自己的“空巢”暖了、满了,也给了远方的家人一个安心的回应。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从《恋爱先生》到养蛙游戏 无不争说“空巢青年”--文娱--河南--地方--首页
从《恋爱先生》到养蛙游戏 无不争说“空巢青年”
靳东的角色虽然多金帅气但也是空巢青年。
江疏影出演空巢青年罗玥。
“养蛙”游戏盛行。
热播剧《恋爱先生》创下高收视,也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坎,它涉及的“空巢青年”话题引起观众热议。与此同时,最近火爆的养蛙游戏折射出了同样的现实。在大城市中,空巢青年为何空虚、寂寞、冷?和“空巢老人”有什么关系?我们以为,外在的空巢只是表象,只有内心充盈,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恋爱先生》罗玥是典型空巢青年
刚落幕的热播剧《恋爱先生》中,第27集有一段对“空巢青年”的刻画:罗玥(江疏影饰演)辞职之后在家哭了3天,一直没有吃饭,程皓的爸爸,也是罗玥的对门邻居去疯狂敲门,罗玥问他“有事吗?”程父说:“我3天没见你出门了,电视也没声音,看看你是不是还活着呀。”罗玥说:“您什么时候这么爱管闲事了?”程父说:“什么叫我管闲事啊?社会新闻上经常报道,就你们这样的空巢青年,背井离乡独居独宿,真的要是喝水呛死了,洗澡摔死了,十天半月的都没人发现!”程父看到“脱了相”的罗玥,问她被谁欺负了,罗玥终于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对于这个情节,许多观众表示看得特别揪心,也让大家了解到了一个让人有些心酸的群体——空巢青年。戏里的罗玥就是典型:从比利时回到国内做五星级酒店的行政经理,人生地不熟,没有朋友和很多储蓄,闲暇时间只愿意宅在家里,吃饭主要靠叫外卖,生活并没有很舒适,但还是不愿意将近况告诉妈妈。妈妈来到女儿这里住几天,她又不太适应,赶紧催妈妈回老家,自己重新进入“空巢青年”的模式。
剧中的程皓(靳东饰演)虽然多金帅气,但也是“空巢青年”,下班后喜欢与扫地机器人为伴。最后,男女主角相互表白,决定要正式在一起时,程皓决定卖掉房子,要求和女主角做室友,还说“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有房子又有什么意义呢?反正也没有归属感”。
“空巢青年”不必然等于孤独可悲
影视作品和游戏都在讲“空巢青年”,究竟这个概念的意思是什么?它一般指年龄介于20岁到30岁之间,离开父母亲人到大城市打拼,工作资历不够丰富,并未在职场站稳脚跟,租房居住的单身年轻人。据统计,中国的“空巢青年”已经超过5800万人。对此,知乎上有一条描述得到网友的众多点赞,“留守儿童、空巢青年、空巢老人,可能是我这辈子要体验的三种状态”。
有网友这样描述一个典型的“空巢青年”:“刚到大城市工作不久,居住环境从月租几百元的地下室、城中村到三四千元的一居室,唯一熟悉的室友是喂养的宠物猫、狗,厨房有全套餐具但吃饭主要靠外卖,长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无缝切换,见得最多的人是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这样看来,“空巢青年”的真正问题不是独居,而是生活心态上的“宅”和懒。他们不主动拓展社交圈,甚至有些“空巢青年”在网络社交媒体上表现活跃,但实际生活中却有社交障碍。
有人认为,“空巢青年”的休息时间主要用来睡觉、玩手机、玩游戏、看电视、看电影。对此,之前坊间热传的“国际孤独等级表”的表述就更形象了,其中“一个人吃火锅”被排在第五级,不少人大呼“受不了”。
尽管“空巢青年”得到诸多“批评”,也有不少人自嘲,但有人表示不应该大加挞伐,因为这种自由便利的生活“孤单而灿烂”,在年轻人中日益流行。而且,在大多数网友看来,“空巢青年”独自生活并不必然等于孤独、可悲,而是为了梦想而奋斗的必经阶段。
单身消费套餐
让“空巢”更便利
和空巢老人一样,空巢青年也是城市化发展、社会人员快速流动的结果。在许多年轻人看来,自己远离家乡,在外求学深造打拼,为的就是能实现人生理想,这样就不得不离开父母和老家,分隔两地让双方进入相同的“空巢”状态。
同时,作为独生子女,这些年轻人从小在家人的宠爱和期待中成长。他们习惯于家中没有同龄人的生活,而且从小被父母教导要学会独立,而作为父母唯一的依靠,他们默默地承受着无法与人分担的压力。此外,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一代难免很焦虑,焦虑之后更感到迷茫,情绪或许就变得被动和消极。
另外,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给“空巢青年”不与真实的外界联系提供了条件。借助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查询到各种信息,并且迅速便捷地买到需要的东西,这让“宅”和自我封闭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商家还专门开辟了各种单身消费套餐,甚至有“一人食火锅”,消费者就更不用担心一个人吃不完了。
天天玩养蛙游戏为何不与人交往?
《恋爱先生》对“空巢青年”有生动的反映,近期火爆的一款手机游戏《旅行青蛙》同样折射了这一群体的心态,游戏里沉默寡言、热爱旅行的青蛙成了他们的新宠。
游戏中,青蛙独自吃饭、读书、睡觉、旅行、做手工,和游戏玩家全程没有交流。玩家能做的就是在“庭院”里采摘三叶草“赚钱”,为青蛙准备餐食、整理出发的行囊,然后青蛙会悄悄离开,玩家只能孤独地等它静静归来。偶尔,它会为玩家拍一张照片寄回,让玩家知道它身在何处,甚至还寄来一些“土特产”,带来小惊喜。不过,玩家和青蛙的联系也仅限于此,更多时候玩家见不到它,也不知道它在哪儿。
许多玩家表示,其实“养蛙”等于“养娃”,自己所做的一切和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非常相似:推开家门,总会看到餐桌上摆好父母准备好的可口饭菜;离开家乡,奔向远方,日益年迈的父母除了惦念,能做的也只是为孩子整理行囊,多准备些衣物、食物,将这份家的温暖尽力延续得久一点。而父母辛劳半生就是希望多换得一些“三叶草”,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以及更安稳的成长条件。这份长情的付出,这些默默的奉献,是游戏内外并无二致的父母深情。
父母在老家是空巢老人,年轻一代就是游戏中的蛙,就是空巢青年。在一线大城市,年轻人一个人住,每天迎着人潮、挤十几站地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大部分时间里形单影只。长此以往,空巢青年就渐渐习惯了一个人过日子,也习惯面对激烈的竞争,却无处倾诉艰辛和苦痛的现实生活,对家人也多半“报喜不报忧”。
从这个角度来看,玩家与蛙之间的情感联系恰到好处但又不会过分亲密,不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就能治愈空巢青年的空虚和寂寞。
还有人提出疑问,这些人每天都惦记着打开游戏看看青蛙的动态,为什么不愿意花时间与朋友交流?
请放下手机,
回到现实中来
春节将近,“空巢青年”满心欢喜地踏上回乡的路途,但也将面临甜蜜的烦恼。他们会遭到父母和家人盘问:谈恋爱了没有?升职加薪了没有?不少人会不耐烦,我以为,与其把它看作是一种逼问,不如看成温暖的问候,巧妙回答就好。
和父母久别相聚的那几天也要改变一下“空巢”时的习惯。多和他们说说话,而不是只有在“该吃饭了”“该睡觉了”“该起床了”这样的时刻才和父母说上一句话,哪怕是一起看看电视、一起散散步,也远比低头看手机的“自处”要好。因为那种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感觉,才是年迈父母最渴望的。
更重要的功夫在平时,我们需要和父母家人加强联系交流。哪怕隔几天跟他们通一次电话,发几条微信,告诉他们你最近在忙些什么,去了哪些地方,甚至在追什么剧,看什么小说,即便他们不太懂,但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就能让家人感觉到你对他们的在乎。当城市里华灯初上,自己身心俱疲时,来自家人的关心,就能成为温暖身心的热汤。
只有内心充盈,才能无惧外在的“空巢”问题。即使一个人生活,同样可以丰富充实。多读书学习,多走出去交朋友,多培养兴趣爱好,多发展才华技能,人生就不会那么空虚、寂寞、冷了。所以,要跳出这种慵懒的心理,用积极的心态去安排生活,用详实的规划来填补无所事事的“无聊”时光。如能这样,不只是我们自己的“空巢”暖了、满了,也给了远方的家人一个安心的回应。
(C)2017 People.cn  靳东的角色虽然多金帅气但也是空巢青年。
  江疏影出演空巢青年罗玥。
  &养蛙&游戏盛行。
  热播剧《恋爱先生》创下高收视,也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坎,它涉及的&空巢青年&话题引起观众热议。与此同时,最近火爆的养蛙游戏折射出了同样的现实。在大城市中,空巢青年为何空虚、寂寞、冷?和&空巢老人&有什么关系?我们以为,外在的空巢只是表象,只有内心充盈,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恋爱先生》罗玥是典型空巢青年
  刚落幕的热播剧《恋爱先生》中,第27集有一段对&空巢青年&的刻画:罗玥(江疏影饰演)辞职之后在家哭了3天,一直没有吃饭,程皓的爸爸,也是罗玥的对门邻居去疯狂敲门,罗玥问他&有事吗?&程父说:&我3天没见你出门了,电视也没声音,看看你是不是还活着呀。&罗玥说:&您什么时候这么爱管闲事了?&程父说:&什么叫我管闲事啊?社会新闻上经常报道,就你们这样的空巢青年,背井离乡独居独宿,真的要是喝水呛死了,洗澡摔死了,十天半月的都没人发现!&程父看到&脱了相&的罗玥,问她被谁欺负了,罗玥终于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对于这个情节,许多观众表示看得特别揪心,也让大家了解到了一个让人有些心酸的群体&&空巢青年。戏里的罗玥就是典型:从比利时回到国内做五星级酒店的行政经理,人生地不熟,没有朋友和很多储蓄,闲暇时间只愿意宅在家里,吃饭主要靠叫外卖,生活并没有很舒适,但还是不愿意将近况告诉妈妈。妈妈来到女儿这里住几天,她又不太适应,赶紧催妈妈回老家,自己重新进入&空巢青年&的模式。
  剧中的程皓(靳东饰演)虽然多金帅气,但也是&空巢青年&,下班后喜欢与扫地机器人为伴。最后,男女主角相互表白,决定要正式在一起时,程皓决定卖掉房子,要求和女主角做室友,还说&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有房子又有什么意义呢?反正也没有归属感&。
  &空巢青年&不必然等于孤独可悲
  影视作品和游戏都在讲&空巢青年&,究竟这个概念的意思是什么?它一般指年龄介于20岁到30岁之间,离开父母亲人到大城市打拼,工作资历不够丰富,并未在职场站稳脚跟,租房居住的单身年轻人。据统计,中国的&空巢青年&已经超过5800万人。对此,知乎上有一条描述得到网友的众多点赞,&留守儿童、空巢青年、空巢老人,可能是我这辈子要体验的三种状态&。
  有网友这样描述一个典型的&空巢青年&:&刚到大城市工作不久,居住环境从月租几百元的地下室、城中村到三四千元的一居室,唯一熟悉的室友是喂养的宠物猫、狗,厨房有全套餐具但吃饭主要靠外卖,长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无缝切换,见得最多的人是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这样看来,&空巢青年&的真正问题不是独居,而是生活心态上的&宅&和懒。他们不主动拓展社交圈,甚至有些&空巢青年&在网络社交媒体上表现活跃,但实际生活中却有社交障碍。
  有人认为,&空巢青年&的休息时间主要用来睡觉、玩手机、玩游戏、看电视、看电影。对此,之前坊间热传的&国际孤独等级表&的表述就更形象了,其中&一个人吃火锅&被排在第五级,不少人大呼&受不了&。
  尽管&空巢青年&得到诸多&批评&,也有不少人自嘲,但有人表示不应该大加挞伐,因为这种自由便利的生活&孤单而灿烂&,在年轻人中日益流行。而且,在大多数网友看来,&空巢青年&独自生活并不必然等于孤独、可悲,而是为了梦想而奋斗的必经阶段。
  单身消费套餐
  让&空巢&更便利
  和空巢老人一样,空巢青年也是城市化发展、社会人员快速流动的结果。在许多年轻人看来,自己远离家乡,在外求学深造打拼,为的就是能实现人生理想,这样就不得不离开父母和老家,分隔两地让双方进入相同的&空巢&状态。
  同时,作为独生子女,这些年轻人从小在家人的宠爱和期待中成长。他们习惯于家中没有同龄人的生活,而且从小被父母教导要学会独立,而作为父母唯一的依靠,他们默默地承受着无法与人分担的压力。此外,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一代难免很焦虑,焦虑之后更感到迷茫,情绪或许就变得被动和消极。
  另外,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给&空巢青年&不与真实的外界联系提供了条件。借助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查询到各种信息,并且迅速便捷地买到需要的东西,这让&宅&和自我封闭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商家还专门开辟了各种单身消费套餐,甚至有&一人食火锅&,消费者就更不用担心一个人吃不完了。
  天天玩养蛙游戏为何不与人交往?
  《恋爱先生》对&空巢青年&有生动的反映,近期火爆的一款手机游戏《旅行青蛙》同样折射了这一群体的心态,游戏里沉默寡言、热爱旅行的青蛙成了他们的新宠。
  游戏中,青蛙独自吃饭、读书、睡觉、旅行、做手工,和游戏玩家全程没有交流。玩家能做的就是在&庭院&里采摘三叶草&赚钱&,为青蛙准备餐食、整理出发的行囊,然后青蛙会悄悄离开,玩家只能孤独地等它静静归来。偶尔,它会为玩家拍一张照片寄回,让玩家知道它身在何处,甚至还寄来一些&土特产&,带来小惊喜。不过,玩家和青蛙的联系也仅限于此,更多时候玩家见不到它,也不知道它在哪儿。
  许多玩家表示,其实&养蛙&等于&养娃&,自己所做的一切和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非常相似:推开家门,总会看到餐桌上摆好父母准备好的可口饭菜;离开家乡,奔向远方,日益年迈的父母除了惦念,能做的也只是为孩子整理行囊,多准备些衣物、食物,将这份家的温暖尽力延续得久一点。而父母辛劳半生就是希望多换得一些&三叶草&,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以及更安稳的成长条件。这份长情的付出,这些默默的奉献,是游戏内外并无二致的父母深情。
  父母在老家是空巢老人,年轻一代就是游戏中的蛙,就是空巢青年。在一线大城市,年轻人一个人住,每天迎着人潮、挤十几站地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大部分时间里形单影只。长此以往,空巢青年就渐渐习惯了一个人过日子,也习惯面对激烈的竞争,却无处倾诉艰辛和苦痛的现实生活,对家人也多半&报喜不报忧&。
  从这个角度来看,玩家与蛙之间的情感联系恰到好处但又不会过分亲密,不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就能治愈空巢青年的空虚和寂寞。
  还有人提出疑问,这些人每天都惦记着打开游戏看看青蛙的动态,为什么不愿意花时间与朋友交流?
  请放下手机,
  回到现实中来
  春节将近,&空巢青年&满心欢喜地踏上回乡的路途,但也将面临甜蜜的烦恼。他们会遭到父母和家人盘问:谈恋爱了没有?升职加薪了没有?不少人会不耐烦,我以为,与其把它看作是一种逼问,不如看成温暖的问候,巧妙回答就好。
  和父母久别相聚的那几天也要改变一下&空巢&时的习惯。多和他们说说话,而不是只有在&该吃饭了&&该睡觉了&&该起床了&这样的时刻才和父母说上一句话,哪怕是一起看看电视、一起散散步,也远比低头看手机的&自处&要好。因为那种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感觉,才是年迈父母最渴望的。
  更重要的功夫在平时,我们需要和父母家人加强联系交流。哪怕隔几天跟他们通一次电话,发几条微信,告诉他们你最近在忙些什么,去了哪些地方,甚至在追什么剧,看什么小说,即便他们不太懂,但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就能让家人感觉到你对他们的在乎。当城市里华灯初上,自己身心俱疲时,来自家人的关心,就能成为温暖身心的热汤。
  只有内心充盈,才能无惧外在的&空巢&问题。即使一个人生活,同样可以丰富充实。多读书学习,多走出去交朋友,多培养兴趣爱好,多发展才华技能,人生就不会那么空虚、寂寞、冷了。所以,要跳出这种慵懒的心理,用积极的心态去安排生活,用详实的规划来填补无所事事的&无聊&时光。如能这样,不只是我们自己的&空巢&暖了、满了,也给了远方的家人一个安心的回应。
无相关信息
和合承德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承德日报”、“来源:承德晚报”、“来源:和合承德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承德日报社和和合承德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和合承德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承德日报”、“来源:承德晚报”、“来源:和合承德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的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和合承德网联系。
承德市委外宣局、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承德日报社主办
广告许可证:冀承工商广字第002号
冀ICP备号-2
举报邮箱:
举报电话: /&&|&&&&|&&&&|&&&&|&&&&|&&&&|&&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5
&您当前的位置 :
从《恋爱先生》到养蛙游戏 无不争说“空巢青年” 时间: 08:47
  靳东的角色虽然多金帅气但也是空巢青年。
  江疏影出演空巢青年罗玥。
  “养蛙”游戏盛行。
  热播剧《恋爱先生》创下高收视,也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坎,它涉及的“空巢青年”话题引起观众热议。与此同时,最近火爆的养蛙游戏折射出了同样的现实。在大城市中,空巢青年为何空虚、寂寞、冷?和“空巢老人”有什么关系?我们以为,外在的空巢只是表象,只有内心充盈,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恋爱先生》罗玥是典型空巢青年
  刚落幕的热播剧《恋爱先生》中,第27集有一段对“空巢青年”的刻画:罗玥(江疏影饰演)辞职之后在家哭了3天,一直没有吃饭,程皓的爸爸,也是罗玥的对门邻居去疯狂敲门,罗玥问他“有事吗?”程父说:“我3天没见你出门了,电视也没声音,看看你是不是还活着呀。”罗玥说:“您什么时候这么爱管闲事了?”程父说:“什么叫我管闲事啊?社会新闻上经常报道,就你们这样的空巢青年,背井离乡独居独宿,真的要是喝水呛死了,洗澡摔死了,十天半月的都没人发现!”程父看到“脱了相”的罗玥,问她被谁欺负了,罗玥终于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对于这个情节,许多观众表示看得特别揪心,也让大家了解到了一个让人有些心酸的群体——空巢青年。戏里的罗玥就是典型:从比利时回到国内做五星级酒店的行政经理,人生地不熟,没有朋友和很多储蓄,闲暇时间只愿意宅在家里,吃饭主要靠叫外卖,生活并没有很舒适,但还是不愿意将近况告诉妈妈。妈妈来到女儿这里住几天,她又不太适应,赶紧催妈妈回老家,自己重新进入“空巢青年”的模式。
  剧中的程皓(靳东饰演)虽然多金帅气,但也是“空巢青年”,下班后喜欢与扫地机器人为伴。最后,男女主角相互表白,决定要正式在一起时,程皓决定卖掉房子,要求和女主角做室友,还说“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有房子又有什么意义呢?反正也没有归属感”。
  “空巢青年”不必然等于孤独可悲
  影视作品和游戏都在讲“空巢青年”,究竟这个概念的意思是什么?它一般指年龄介于20岁到30岁之间,离开父母亲人到大城市打拼,工作资历不够丰富,并未在职场站稳脚跟,租房居住的单身年轻人。据统计,中国的“空巢青年”已经超过5800万人。对此,知乎上有一条描述得到网友的众多点赞,“留守儿童、空巢青年、空巢老人,可能是我这辈子要体验的三种状态”。
  有网友这样描述一个典型的“空巢青年”:“刚到大城市工作不久,居住环境从月租几百元的地下室、城中村到三四千元的一居室,唯一熟悉的室友是喂养的宠物猫、狗,厨房有全套餐具但吃饭主要靠外卖,长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无缝切换,见得最多的人是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这样看来,“空巢青年”的真正问题不是独居,而是生活心态上的“宅”和懒。他们不主动拓展社交圈,甚至有些“空巢青年”在网络社交媒体上表现活跃,但实际生活中却有社交障碍。
  有人认为,“空巢青年”的休息时间主要用来睡觉、玩手机、玩游戏、看电视、看电影。对此,之前坊间热传的“国际孤独等级表”的表述就更形象了,其中“一个人吃火锅”被排在第五级,不少人大呼“受不了”。
  尽管“空巢青年”得到诸多“批评”,也有不少人自嘲,但有人表示不应该大加挞伐,因为这种自由便利的生活“孤单而灿烂”,在年轻人中日益流行。而且,在大多数网友看来,“空巢青年”独自生活并不必然等于孤独、可悲,而是为了梦想而奋斗的必经阶段。
  单身消费套餐
  让“空巢”更便利
  和空巢老人一样,空巢青年也是城市化发展、社会人员快速流动的结果。在许多年轻人看来,自己远离家乡,在外求学深造打拼,为的就是能实现人生理想,这样就不得不离开父母和老家,分隔两地让双方进入相同的“空巢”状态。
  同时,作为独生子女,这些年轻人从小在家人的宠爱和期待中成长。他们习惯于家中没有同龄人的生活,而且从小被父母教导要学会独立,而作为父母唯一的依靠,他们默默地承受着无法与人分担的压力。此外,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一代难免很焦虑,焦虑之后更感到迷茫,情绪或许就变得被动和消极。
  另外,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给“空巢青年”不与真实的外界联系提供了条件。借助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查询到各种信息,并且迅速便捷地买到需要的东西,这让“宅”和自我封闭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商家还专门开辟了各种单身消费套餐,甚至有“一人食火锅”,消费者就更不用担心一个人吃不完了。
  天天玩养蛙游戏为何不与人交往?
  《恋爱先生》对“空巢青年”有生动的反映,近期火爆的一款手机游戏《旅行青蛙》同样折射了这一群体的心态,游戏里沉默寡言、热爱旅行的青蛙成了他们的新宠。
  游戏中,青蛙独自吃饭、读书、睡觉、旅行、做手工,和游戏玩家全程没有交流。玩家能做的就是在“庭院”里采摘三叶草“赚钱”,为青蛙准备餐食、整理出发的行囊,然后青蛙会悄悄离开,玩家只能孤独地等它静静归来。偶尔,它会为玩家拍一张照片寄回,让玩家知道它身在何处,甚至还寄来一些“土特产”,带来小惊喜。不过,玩家和青蛙的联系也仅限于此,更多时候玩家见不到它,也不知道它在哪儿。
  许多玩家表示,其实“养蛙”等于“养娃”,自己所做的一切和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非常相似:推开家门,总会看到餐桌上摆好父母准备好的可口饭菜;离开家乡,奔向远方,日益年迈的父母除了惦念,能做的也只是为孩子整理行囊,多准备些衣物、食物,将这份家的温暖尽力延续得久一点。而父母辛劳半生就是希望多换得一些“三叶草”,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以及更安稳的成长条件。这份长情的付出,这些默默的奉献,是游戏内外并无二致的父母深情。
  父母在老家是空巢老人,年轻一代就是游戏中的蛙,就是空巢青年。在一线大城市,年轻人一个人住,每天迎着人潮、挤十几站地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大部分时间里形单影只。长此以往,空巢青年就渐渐习惯了一个人过日子,也习惯面对激烈的竞争,却无处倾诉艰辛和苦痛的现实生活,对家人也多半“报喜不报忧”。
  从这个角度来看,玩家与蛙之间的情感联系恰到好处但又不会过分亲密,不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就能治愈空巢青年的空虚和寂寞。
  还有人提出疑问,这些人每天都惦记着打开游戏看看青蛙的动态,为什么不愿意花时间与朋友交流?
  请放下手机,
  回到现实中来
  春节将近,“空巢青年”满心欢喜地踏上回乡的路途,但也将面临甜蜜的烦恼。他们会遭到父母和家人盘问:谈恋爱了没有?升职加薪了没有?不少人会不耐烦,我以为,与其把它看作是一种逼问,不如看成温暖的问候,巧妙回答就好。
  和父母久别相聚的那几天也要改变一下“空巢”时的习惯。多和他们说说话,而不是只有在“该吃饭了”“该睡觉了”“该起床了”这样的时刻才和父母说上一句话,哪怕是一起看看电视、一起散散步,也远比低头看手机的“自处”要好。因为那种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感觉,才是年迈父母最渴望的。
  更重要的功夫在平时,我们需要和父母家人加强联系交流。哪怕隔几天跟他们通一次电话,发几条微信,告诉他们你最近在忙些什么,去了哪些地方,甚至在追什么剧,看什么小说,即便他们不太懂,但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就能让家人感觉到你对他们的在乎。当城市里华灯初上,自己身心俱疲时,来自家人的关心,就能成为温暖身心的热汤。
  只有内心充盈,才能无惧外在的“空巢”问题。即使一个人生活,同样可以丰富充实。多读书学习,多走出去交朋友,多培养兴趣爱好,多发展才华技能,人生就不会那么空虚、寂寞、冷了。所以,要跳出这种慵懒的心理,用积极的心态去安排生活,用详实的规划来填补无所事事的“无聊”时光。如能这样,不只是我们自己的“空巢”暖了、满了,也给了远方的家人一个安心的回应。
 [来源: ] [作者:张淳] [编辑:杨海成] 
红树林文学
新闻排行榜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33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蛙先生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