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里明明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描述评价很高,为什么还有人说

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的吗?_三国演义传解读_四大名著
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是三国时期的文章名篇,受到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史学家、文学家的赞赏。《前出师表》写于公元227年,是诸葛亮兴兵北伐曹魏之前写给蜀汉后主刘禅的。表中陈述他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北伐中原复兴汉室的决心;又叮嘱后主励jīng图治,“亲贤臣,远小人”,依靠忠纯良实之臣下,把国家治理好。《三国志》作者陈寿对此文评价很高,将其收入诸葛亮传和他的文集中。《后出师表》写于公元228年,是诸葛亮第二次兴兵北伐曹魏之前写给蜀汉后主刘禅的。当时曹魏的大将曹休在石亭(今安徽潜山东北)被东吴名将陆逊打败,魏军东下救援,关中空虚。诸葛亮欲乘此机会再伐中原,但由于第一次北伐的失败,群臣对此举多有疑虑,诸葛亮乃在《后出师表》中分析当前形势,伸张“讨贼之义”,表明自己“鞠躬尽瘁”,以死报国的决心。此表收在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写的《汉晋春秋》中,原出东吴官员张俨的《默记》,但陈寿编写的诸葛亮传和诸葛亮文集均未收录。所以后来有人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感情真挚,文笔朴实,与曹魏时代的华丽文风大异其趣,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给予高度的赞扬:“魏初表章,指事造实,术其靡丽,则未是美矣;至于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表之英也。”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对前后《出师表》大加赞美之词:“孔明出师二表,简而且尽,真而不肆,大哉言乎!与伊训、说命相表里,非秦汉以下以事君为说者所能至。”桐城派大家方苞则说诸葛亮的《出师表》“其言语气象”,“高朗切至”,“绝非两汉文士之所能近似”。诸葛亮的《出师表》尤为历代爱国者所喜爱。传说宋代名将岳飞过南阳,谒武侯祠,深夜秉烛读诸葛亮的石刻出师二表,感动得“泪如雨下”,是夜,竟不能成眠,惟“坐以待旦”。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其气贯长河的爱国诗篇《正气歌》里对《出师表》亦有极高的评价:“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尽管陈寿《三国志》未收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但在宋元明时期很少有人对此文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修《资治通鉴》时,认为《后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表达了诸葛亮忠贞为国的精神,所以全文录入。宋元之际的学者胡三省长年为《资治通鉴》作注解、考据,他也认为此文为诸葛亮作品。明代作家罗贯中编写《三国演义》,亦不怀疑《后出师表》的作者有问题,并将其全文录人书中。对《后出师表》的真实性提出否定意见的首先是清代的一些学者。清代学者黄式三在《儆季居集》中说:“世传诸葛亮武侯有前后出师之表……前表悲壮,后表衰飒。前表意周而辞简,后表意窘而辞缍。岂街亭一败,遂足以褫其魄而夺其气乎!以是知后表之为赝也……独不思《赵云传》乎!《云传》曰:‘建兴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七年,卒。’而后表作于六年之十一月,已言赵云之丧,其谬著矣!”黄式三在这段话里,对《后出师表》提出了两个疑点:一个是文气问题,即“前表悲壮,后表衰飒”等等。这个问题是存在的,但这一点不能证实《后出师表》是赝品。因为文章的“悲壮”或“衰飒”是由写文章时的环境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不能说一个人只能写文气一样的文章,也不能说两篇文气有差异的文章就一定是两个人写的。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是在两种情况下写就的,《前出师表》是在第一次北伐前写的,当时的蜀国“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虽然魏国的兵力在整体上比蜀国强大,但诸葛亮兵出祁山,与魏国争衡凉州,还是有把握的。所以他对这次用兵,信心比较足。在这种情况下写的表章,文气自然也比较足。《后出师表》是在第二次北伐前写的,当时的蜀国,刚经历了祁山兵败、失街亭、斩马谡的打击,诸葛亮自贬三等,虽经近一年的恢复,但军力已大不如以前,在这种情况下写的表章,能不是“悲壮”之余有一点“衰飒”之气吗?这一点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倒很理解,他在《后出师表》的末尾注云:“自祁山之败,亮益知魏人情,故其所言如此。”而且《后出师表》除了“知臣伐贼,才弱敌强”,“然不伐贼,王业亦亡”这几句,有点“衰飒”之气外,其他如力驳各种反对北伐之议,指明“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文情慷慨,壮怀激烈,并非都是“衰飒”之气。就文气而论,除了差异之外,还有许多共同的东西,例如两篇中数引“先帝”,恳恳恻恻,情切意深;又如两篇中自谦屡屡,“庶竭驽钝”(前),“臣驽下”(后),谨慎小心,兢兢业业;再如两篇中写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前),“寝不安席”(后),忠款之意,溢于言表。这些共同的东西不很能说明前后《出师表》系出一人之手吗?黄式三对《后出师表》的第二个疑点是赵云的卒年问题。他认为《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说赵云死于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后出师表》写于建兴六年十一月(公元228年),其中却说赵云已死。如果《后出师表》真是诸葛亮写的,怎么他连赵云的卒年都不清楚呢?这个问题清代学者何焯做过分析。何焯说:假若赵云在诸葛亮第二次兴兵北伐时还健在,那么诸葛亮“必(让其)别统万众,使其复所负”,但第二次北伐时,赵云的名字不再出现,因此,赵云很可能死于《后出师表》之前(即建兴六年十一月或十一月之前),《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记载的死亡日期,比实际死亡日期拖后了几十天。因为建兴六年十一月与建兴七年一月相差只有几十天。死亡日期,多写或少写了几十天,在现代也是常有的事情,不能以此证明《后出师表》就是伪作。除此之外,还有人提出《后出师表》中的李服、阳群、马玉、阎芝等均不见于《三国志》,以此反证《后出师表》之伪。但胡三省在《资治通鉴》魏纪明帝太和二年注中已考证李服即王服,“与董承谋杀(曹)操,被诛”,又阳群是蜀将,总任巴西太守。马玉、阎芝等虽然在《三国志》上查不到名字,但三国人物数以千计,有传者仅占少数,也不能据此以否定《后出师表》的真实性。还有《后出师表》中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屡为后人引述。现代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和文学家鲁迅、郭沫若等也曾引用诸葛亮的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和革命群众。处于大变动时代的诸葛亮胸怀大志,才华杰出。他为三顾茅庐的先帝刘备所感动,企望扶助刘备的继承人刘禅实现国家统一的大业,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只有这等胸怀、这等激情的人才写得出这样的历史名句。总之,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不应贸然否定诸葛亮对《后出师表》的著作权。即使是现代法庭,对取消一个人的著作权也要以事实为依据吧!(选自戚文陈宁宁著《三国人物论》,东方出版中心)《三国志》明明对诸葛亮评价很高,为什么还有人说陈寿黑诸葛亮?《三国志》明明对诸葛亮评价很高,为什么还有人说陈寿黑诸葛亮?英国的东西百家号有人说陈寿黑诸葛亮,如果说这个“有人”是现代人的话,那么显然,他必然是先看了三国演义且深信不疑,而后再看三国志再得出的这般结论。而且,这个人,颇有一种粉丝心态,即他所尊奉的人必然是完美无缺,谁说诸葛亮的不是,哪怕是一点点,他也会勃然大怒(这一点与而今的许多明星粉态度是很相近的)。这个其实是这样的,大家都夸诸葛亮,说他智谋自古天下第一,而小陈说诸葛的智谋虽高,但北伐不成、复兴汉室也不成,和一流军事家相比,毕竟还是差一点,于是小陈便挨揍了,说他是亮黑。当然,说陈寿黑诸葛亮,其实并非起于现代,而是早有此议。那么咱就来看看,陈寿究竟有没有黑诸葛亮?事实上,这个问题很早就有官方论述,譬如《晋书》就说:陈寿的老爸做过马谡的参谋(参军),后来马谡被诸葛亮杀了,陈寿他爹也被牵连,剔了个光头(髡),于是有人就说:陈寿写《诸葛亮传》,说军事实在不是诸葛亮的特长(将略非所长),这是诽谤!但实际上,这些批评陈寿的人,很可能连《三国志》的《诸葛亮传》都没看过,因为陈寿在《亮传》中给了诸葛很高的评价,说诸葛亮治理蜀地,真正做到了开诚布公,不建功立业就不赏赐,不做坏事就不贬责。所以整个蜀地之人,既害怕他的严厉,又信服他的公正——从这些言辞之间,我们完全可以认为陈寿是在歌颂诸葛亮,何以会说诽谤呢?那么晋书里对陈寿的指责又是谁的意思呢?《晋书》编写之际,已然是唐朝初年,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做监修,令狐德棻、李义府等人执笔。房玄龄、褚遂良貌似没问题,那么许敬宗呢?话说当时武媚娘已然成为唐高宗的宠妃,高宗想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媚娘做皇后,许敬宗就是迎合的主力之一,而在事成之后,他便与同为《晋书》执笔人之一的李义府一起诬告包括《晋书》监修人褚遂良在内的大臣群体,最终罢职流亡丢了性命。所以,深疑在《晋书》里指责陈寿的,就是许敬宗、李义府这一路货色(这种人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也不是从唐朝这里开始,之前就有类似一批人攻击陈寿,见下文)。实际上,《晋书》对陈寿的攻击,简直就是有点下作, 有点象是揭发性质的《坏人小陈事迹榜》,第一是说陈寿不孝,老爸死了,他追思成疾,就让家里女仆给他拿药,结果就这么一件事,被当作了恶贯满盈的事件,甚至做官以后,也因这个得不到升迁(显然得不到的真正原因是权力场上的较量失败,这个只是借口而已)。第二还是说陈寿不孝,老妈死前,留言埋葬在洛阳,陈寿就听她的话,结果遭到大众的指责。《华阳国志》还特别加了一句,说陈寿为什么对这个老妈这么差,是因为此母其实是继母。(某剧中的李义府)而关于诸葛亮这件事,有人便说了,除了陈寿老爸的事之外,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很鄙视陈寿。所以陈寿怀恨在心,连诸葛瞻一块骂,说他只写得一手好书法,有名无实,尤其是军事完全没货——这个咱真不好说,陈寿究竟有没有这份心思,但问题是,你若要指责陈寿,也该有证据才是,事实上诸葛瞻确实没有军事才干,你让陈寿怎么讲?讲诸葛瞻打败了邓艾、复兴蜀汉?还有那本《华阳国志》,说陈寿刚到洛阳之际,和寿良、李宓、李骧邓一批青年才俊关系都很好,但慢慢地却变成互相攻讦——谁也瞧不起谁,还互相诬陷。所以有这么一句话,人做事了,便有很多不做事的人跳出来,说此人不好,某年某月打盒饭没排队,又某年某月坐车没给老大爷让座,是个坏人,所以一定不能用他。这种情形,往往发生在主人公是没有过硬背景挺他的条件之下。若是一个真的没德行也没本事却有后台的人获得提拔,这些人反而会高呼英明,挤着去给这人道喜送礼去了。《凭栏观史》特约撰稿人: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英国的东西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通过历史来看今天。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三国志》中单独立传的臣子有两个,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谁?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曹操、刘备、孙权等皇帝级别的人物,可以享受到单独列传的待遇。但是,如同太史公的《史记》中,项羽以霸王的身份享受到皇帝才有的本纪待遇一样。在三国志中,竟然也有两位非皇帝人物被陈寿单独列传。一是蜀汉的诸葛亮,二是孙吴的陆逊。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两位臣子可以享受到三国志中皇帝才有的资格呢?首先,在回答上一个问题之前,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蜀汉和东吴各有一个臣子上榜,曹操集团就没有一个可以单独列传的文臣武将吗?对此,在笔者看来,曹操集团的谋士也好,武将也罢,实在缺乏一个无可替代,能够力挽狂澜的人物。当然,这也和曹操性格多疑,事必亲躬的行事风格存在关系。在曹魏的文臣武将中,五子良将和郭嘉等谋士,都是可以替代的。当然,这也说明曹操的人才储备实在太充足了,这个战死或病逝的话,那个就可以立马补上来。即便是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懿,那也是靠着司马家族的支持。换而言之,如果没有司马懿,司马家族等世家大族还可以推选出新的利益代言人。由此,再说一说诸葛亮和陆续为什么能以臣子的身份单独列传。就诸葛亮来说,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等人老早就起家闯天下,结果打了多少年还是没有求得一个安稳的老窝。但是在遇到诸葛亮之后,一切都向着有利的局面展开。北拒曹操,东和孙吴,西取益州,三足鼎立。当然,诸葛亮最大的贡献还是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对于丧失了荆州的蜀汉,无疑于成为折翼的天使,再也飞不起来了。但诸葛亮硬是凭着自己在军事、外交、政治等多领域的耕耘,延续了蜀汉的生命。此中功劳不仅能和刘备相媲美,更是人才匮乏的蜀汉无人可代替的。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蜀汉明明缺人,为何诸葛亮还非杀马谡不可?其实全是马谡咎由自取|三国志|马谡|诸葛亮_新浪网
蜀汉明明缺人,为何诸葛亮还非杀马谡不可?其实全是马谡咎由自取
蜀汉明明缺人,为何诸葛亮还非杀马谡不可?其实全是马谡咎由自取
蜀汉后期,明明将领不足,为何诸葛亮还非杀马谡不可?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一切都是马谡咎由自取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以致于很多人都把这当成了史实,其实在《三国志》中,关于马谡的结局,有三种截然不同的记载。《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和《三国演义》中的说法相同:“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说的是诸葛亮下令处斩了马谡。《三国志·蜀书·马良传》记载:“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即马谡在狱中病故。而《三国志·蜀书·向朗传》的记载却是:“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意思是街亭之战后,马谡并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潜逃,而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去官职。 而基于此种说法,民间产生了很多相关的传说,比如在姜维传的设定中,马谡潜逃后改名宁随,并在诸葛亮病逝后重新为蜀汉效力。以上三种说法都出自《三国志》的原作者陈寿。同一个作者、同一部史书中对同一个人的记载出现三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史书中确实为之罕见。不过近年来有部分学者提出了能够解释这一疑云的观点。据《三国志·蜀书·马良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中的记载,马谡临死前曾写信给诸葛亮,说“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后诸葛亮待其遗孤如同己出。如果此记载属实,可证明马谡死前未曾有机会再与诸葛亮谋面,否则也无必要写这么一封信。而据《三国志·蜀书·王平传》中的记载,“丞相亮即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可见诸葛亮确实曾下达处死马谡的命令。基于以上证据,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马谡在街亭不遵诸葛亮的指示,以致最后惨败而归,无奈之下大军退回汉中。马谡深知兵败的严重性,并没有像广为流传的那样去诸葛亮那里自缚请罪,恰恰相反,他选择了畏罪潜逃。后来马谡被辑捕归案,诸葛亮判处其死刑,但还没来得及执行,马谡就病死在狱中了。而身为丞相长史的向朗碍于情面或出于爱才之心,在马谡潜逃后,因知情不报而被革职,无所事事达二十年之久。这种观点可以将《三国志》中三种不同的说法统一起来,而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斩了马谡的原因也很简单了。马谡确有才华,诸葛亮也很看好马谡,而且确实也想培养马谡成为蜀军的核心成员甚至成为继自己之后蜀国的股肱力量,所以才违背众人意见提拔马谡,任命马谡为先锋,以此提升马谡的资历。但是,马谡却因为骄傲自大导致街亭被破,而且还违背了诸葛亮的军令,是战场抗命致败的,按照军法,马谡当不当死?败了还不算完,还丢下烂摊子畏罪潜逃了,马谡当不当死?马谡不止一次犯了必死之罪,如果还不杀他,军法何在?何以服众?此罪可免,何罪不可免?可以说马谡被杀之死,完全是其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再者,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也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而马谡死后,诸葛亮不仅亲自前往吊丧,为他痛哭流涕,还安抚他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样恩待他们。可以说诸葛亮已经仁至义尽,把能做的都做了,还要他怎样?综合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描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