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卷轴阳光整合,用了阳光整合包,刚开新档就这个样子????啥情况有没有大佬帮忙解决一下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关于互联网的一些杂谈
Mary Meeker:2012互联网趋势报告
简要摘要:截至2011年底,全球约近23亿互联网用户,同比增长8%。中国列第一,有5.13亿网络用户,其次为美国,有2.45亿用户。尽管如此,中国和美国的不一定是网络增长的推动力。米克尔指出,新兴市场如菲律宾、印度、印尼去年的增长最强劲。&不过全球互联网普及率目前仅为32%,这表明网络还可增长很多年。米克尔的公司还调查了移动领域,发现现在全球有11亿移动用户,同比增长37%。与互联网一样,全球移动普及率相当低,只有18%。&但这些移动设备正推动网络流量的增长。KPCB发现,现在移动产品贡献的流量占所有互联网流量的10%。而2009年12月时,这一比例还只有1%。对广告客户来说,货币化是个大问题。在传统网络广告中,有效CPM(每千人成本)为3.50美元,而移动广告只有75美分。&
详细摘要:
1、互联网增长仍旧表现强劲;移动设备使用率迅速增长,而且仍处于早期阶段;
2、2011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为23亿人;新兴市场正在推动互联网用户人数增长;
3、全球移动3G用户人数已达11亿人,仍在实现非常迅速的增长;
4、iPad用户人数的增长速度超过iPhone,而后者的增长速度则快于iPod;
5、Android设备的用户人数增长速度超过iPhone;
6、29%的美国人拥有平板电脑或是电子书阅读器;
7、全球移动互联网流量迅速增长,在互联网总流量中所占比例升至10%,比2008年底增长2%。美国市场上,移动电子商务在总电子商务市场上所占比重为8%。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商业化进程正在改善,但大多数来自于应用而非广告;
8、互联网广告支出与用户在互联网上所花费的时间大致对等,但移动互联网广告支出仍旧落后于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上所花费的时间。广告收入仍主要来自于桌面互联网;
9、印度市场上5月份的移动互联网使用量首次超越桌面互联网使用量;大多数市场上都将出现这种趋势;移动互联网的CPM远低于桌面互联网;
10、1995年全球互联网收入为5500万美元,现在则为730亿美元;
11、所有一切都在被重新构想:生活方式、新闻和信息流、做笔记、画画、照相、剪贴簿、杂志、音乐、视频创造和制作、人才的商业化、家庭娱乐、电视、导航和实时交通、体育信息、家庭装修、打电话叫出租车、团购、现金出纳机、个人服务、想法构建、个人借款 、招募和招聘、焦点讨论、签名、学习、回报和满意度、通信、恒温控制器。诸如此类;
12、按市值计算,全球市场拥有36万亿美元的市场机会;
13、经济趋势表现不一,带有负面的倾向。在股票市场上,10周走势表现不佳。消费者信心接近于4年高点,但仍远低于30年平均值。49%的美国人认为经济状况疲弱,好于一年以前的52%,但仍旧是个糟糕的数字。预计欧洲经济将陷入衰退;
14、在技术方面,有很多东西让人激动,如iOS、Android和Windows Mobile等;
15、美国应得权益项目和利息支出将在15年时间里超过收入;
16、互联网泡沫已经产生?最近以来的IPO表现并不抢眼,许多股票的价格都接近于最初的IPO定价区间。与私募市场投资者相比,公开市场投资者更加持有怀疑态度。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表现良好,2011年5月份以每股45美元的IPO定价筹集了3.53亿美元资金,去年11 月份股价达到71美元。
报告正文:&去年第四季度全球移动3G用户总数已达11亿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7%,但渗透率仅为18%;与此相比,第四季度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为23亿人,比上年同期仅增长8%。&
上图:全球3G用户数已达11亿,同比增长37%,3G渗透率18%。&移动设备演进MODERN MOBILE DEVICE EVOLUTION:苹果公司的 iPod 改变了媒体行业,iPhone 将颠覆做的更进一步,而 iPad 的增长是 iPhone& 的 3倍。智能设备新使用率的增长速度超出以往任何时候,其中iPad和Android设备的增长曲线远比iPhone的增长曲线呈现出急剧增长的趋势。但未来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原因是全球智能手机使用量仅为9.53亿部,而手机使用量则为61亿部。
上图:虽然到目前为止已实现庞大增长,但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率仍有很大上升空间。&美国数据统计情况, 29%的美国人拥有移动设备 如 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移动领域赚钱能力&MOBILE MONETIZATION TRANSITION:在今年5月份,移动网络使用量在互联网总流量中所占比重达到了10%,而去年同期仅为5%左右。
上图:全球移动流量迅速增长,在互联网总流量中所占比例升至10%。&
上图是美国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和增长情况,对比 移动电商的增长数据统计图表。&
上图是 移动货币化(市场化)转化方面的数据图表统计情况&在移动网络的商业化问题上,目前已不仅限于广告。美国市场上,移动电子商务在总电子商务市场上所占比重为8%。应用以及应用内付款在移动网络商业化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已高达71%,而移动广告则仅占29%。米克尔认为,移动广告拥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原因是从目前看来,移动广告收入百分比与总媒体消费百分比脱轨。
上图:与移动网络使用量相比,移动广告支出大幅增长。&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使用量正在取代桌面互联网使用量。本月,印度市场上的总移动互联网使用量首次超越桌面互联网使用量。
上图:移动互联网使用量迅速增长,在2012年5月份的印度市场上超越高度商业化的桌面互联网使用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移动领域赚钱能力的劣势方面数据图表:许多领域中都有证据能表明移动互联网商业化与桌面互联网商业化之间的差距。在美国市场上,有效的桌面CPM(每千人成本)为3.50美元,而移动互联网的CPM仅为0.75美元,相当于后者的五倍。流媒体音乐服务提供商Pandora、腾讯(0700.HK)和社交游戏公司Zynga报 告的数据都表明,其移动业务的每用户平均收入最高要低五倍。谷歌和Facebook的业绩结果表明,移动业务正在限制其营收增长。
&参考成熟的日本移动市场数据情况,好消息:米克尔并未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但她带来了一线曙光。举例来说,在更加成熟一些的日本市场上,移动游戏厂商GREE的每用户平均收入取得了迅速的增长,在2012年初的每年每用户平均收入达到了24美元。另一家日本移动游戏厂商CyberAgent也取得了类似的增长 曲线,其移动业务用户的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现在已经上升至418美元,超出桌面业务的表现。
上图:日本移动游戏厂商GREE数据表明,移动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可迅速增长。&
上图:日本移动游戏厂商CyberAgent数据表明,移动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应可超越桌面ARPU。&基于来自日本市场的数据,米克尔预计称,美国市场上的移动互联网商业化水平可能会在一到三年时间里超过桌面互联网业务。她认为,这种趋势是无可避免的,但&只是需要时间&。强悍的平台方面PLATFORM FIRE HOSES:
上图是基于Facebook 开放平台,开放社交图谱Open Graph 的应用 Viddy 爆发情况。&苹果应用商店 App Store 的每天应用下载量数据图表网络+移动互联网重新发明了人类的生活和习惯& RE-IMAGINATION OF NEARLY EVERYTHING* & POWERED BY NEW DEVICES + CONNECTIVITY + UI + BEAUTY & WHERE WE ARE NOW&
上图,2002年起移动开始改变人类的各种生活方式和习惯&
上图提到了两个示例,大英百科全书停止纸质打印版和美国报纸广告情况。&接下来 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提到过了众多改变人类生活的场景演变:
&&更多的科技和产品正在改变着人类生活 NET, LOTS OF STUFF BEING RE-IMAGINED AND THERE&S A LOT MORE&
&上图提到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其他领域,还会有更多的科技和产品来颠覆人类的传统生活,主要有3方面:耳朵和身体方面;汽车领域;电视行业。&世界经济领域 ECONOMY & MIXED TRENDS, WITH NEGATIVE BIAS
&美国公司和科技方面成就和担忧 USA, INC. & A LOT TO BE EXCITED ABOUT IN TECH, A LOT TO BE WORRIED ABOUT IN OTHER AREAS&
随着诺基亚的彻底溃败,手机领域重新回到美国公司手中,以 Android 和 iOS 以及Windows 为标志。&最后,关于科技泡沫方面 BUBBLE & OR NOT?RECENT INTERNET IPOS & WHILE COMPELLING IN MARKET VALUE, NOT COMPELLING IN PERFORMANCE&最近,网络科技公司上市IPO,在资本估值方面和公司的运营数据等表现并不是很一致,如下是主要上市科技公司的估值和市值情况,目前 Linkedin 这个商务社交网络表现最好,目前估值 100亿美元。(题注:经过 该报告这么一表扬,Linkedin 股票会不会飞涨?非常有可能)
上图,特别提到了 上市商务社交网络 Linkedin 的股价变动情况。&
&来自摩根斯坦利的一个报告摘要:&
&上面是科技发展周期变动曲线,我们目前处于哪个阶段?总之,这次科技变革从各个方面都要比之前更加颠覆,更具有破坏力。&&本文转载自:&&
舌尖上的产品经理
& & &最近很火热的《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让我们这代80后重新找回了童年美味和回忆,另一个侧面映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美食的继承已经渐行渐远。据报道称每晚央视播放这部纪录片时间段,淘宝卖各种特产饮食的店铺订单剧增,这或许是导演始料不及的,能够有如此的影响力我想中国的纪录片也算是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了。必定在中国拍纪录片没有几部拿得出手的,甚至播放渠道和收回成本都是个大问题。从国内电视屏幕来看,大部分都是引进国外纪录片,这种垄断的趋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将继续着。
  言归正传,简单谈论下&舌尖上&的互联网产品经理这个话题;
  无可避免,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兴起犹如这几年互联网公司做商城、平台、团购、做手机本质一样,都是一窝蜂的全上,做烂了,投资人的钱烧光了,活下来的就几家上市成功套现就算成功了,剩下90%都死翘翘。
& & 产品经理在公司不同发展阶段和环境的职责有很大区别,加上大多数产品经理都是半道出家、有的是从做研发、市场、产品设计、交互设计、运营、转型投身产品经理。实际上不论你是哪一个行业转做产品,有时候优势就是你的劣势,而劣势也可能成为你的优势,大家都面临着在公司团队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网络上经常有人讨论,怎么做市场分析、需求分析、竞品分析、产品的盈利模式设计、版本迭代周期和运营策略,以及&大产品经理战略布局规划一般是怎么做的&。大多数新手会经常提及这些问题,我也曾遇到过这样的提问,很难让人解释清楚,给出的答案人家总觉的是对的,但又说你说的太虚。反过来如果我谈论更具体的,人家又会说你谈论的都是个例太浅不全面。
& &费杰经常在博客里面提及的产品经理的心态和自我学习以及时刻反省的观点时时敲打着我前进,现在我很少再去谈及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谈及产品经理的职责范围是什么。因为新人总是要在这里面绕上几年才会有自己所处的行业和产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必然会有不少的沉淀。 而这些理性的思考和沉淀其实就产品经理一直所追求但有看不见的知识体系及技能体现。产品经理的经验主义有时候比做任何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更有说服力,所以有时候我常常提醒自己做出某个产品方案的同时,自己是否具备了这样的把控力。现在更多的是了解自己,分析自己,调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改变自己的决定。有意的在锻炼快速反应高效率的实现产品过程,又能掌握全局,还能不急不躁,达到运营对产品的期望以及后期的运营目标。
  如果你有人对你说&产品经理不就是画原型的工具么,你们在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产品测试、产品运营的部门体系里是最轻松的一种角色&,如果这个人是你的同行,那么他很有坑永远停留在当前这个位置,如果是你的领导对产品部或者产品经理是这样的认识,价值就是这些的话;要么你能改变观点认识,要么离开。
& 一个成功的产品经理的依据大多数是创造了对用户有着很大影响力的产品, 众人皆知。这类的产品经理要么苦其心志经过种种磨练,默默无名付出和坚持以及不熄灭的鸡血般的创业激情;才能够有这样的成就,而在团队里也是最低调最能够理性把握和分析市场动态的人物。
& &从需求最开始端到最后内测这期间过程,运营和产品人员的思路不论你通过什么流程和方法是很难控制信息流保持一致,市场和运营的人会告诉你市场瞬息万变,一个版本方案好不容易加班加点甚至通宵敲定。当研发告知短时间不能实现或者研发成本很高时,也或者今天告诉你能做,明天告诉你还是不能做的时候。我们说产品经理要有强大的沟通和协调以及强势的特征时,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很简单,有本事你自己做开发,自己做运营去。&
& &以上种种是大多数产品都会遇到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产品经理对每一个版本和方案要有预期的原则,而这些原则是建立在用户的基数和数据支撑上的,我们不能一口吃一个胖子,但也不能让产品方案被砍的一无是处。我们说,要多沟通,多沟通,其实沟通是需要找对决策层来说服,让他产生兴趣并争取更多的研发资源和投入的力度。很多时候得与失全凭自己对产品的重视度和心态决定的。产品团队里面人员过度的消极和不良的情绪是会传染到整个产品团队的,通常这样的态势不能控制时引导无效的情况下是需要进行优化的。如果自己有这方面的情绪和想法,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让自己安静半小时或者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更有效的解决方法,不能传播负面情绪,实事求是,把问题一一列出进行分析。一则是锻炼自己的耐心和心性。心性乱了,则六神无主。
& & 产品上线后你需要面对市场和运营人员对产品期望值和质疑的声音& &
& & 上线的产品好坏,和产品团队脱不了关系,所以对于以及成熟上线的产品,要清晰业务目标是什么,只要这些指数能够持续上升,其他的问题优先级永远没有这个高。
&  大的产品规划和战略布局这些事情是领导层会去考虑,产品经理或者部门经理也会参与一些进来,其实这些规划和战略产品布局从宏观更高层的角度来看怎么都是对的也是合理的。创业型的公司别谈行业市场数据趋势,很多时候我们搞不懂到底要做什么?我们的目标和理性很伟大,只是觉得像漂浮着的云,看得见摸不着。其实你把这些当成一种期望和目标,剩下了就是怎么分解主次产品各占据的市场用户比例以及运营策略目标的细分。前几款产品对市场用户需求的切入点是否找的准,微创新的思维方式就能够发挥。就比如,我们时常说要做这个行业的大平台,而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谈论大平台的概念都是领导谈的,产品经理要做的就是构建大平台的基础是什么,核心基础是用户,而行业用户需求在哪里?微创新的侧重点和切入点找准用户,大平台是靠子产品不同的需求领域来覆盖不同的用户需求层面来实现。我觉得如今互联网年代单纯的靠一款强大的产品硬性需求就能够提升影响力从而快速形成大平台的机会以及过了。
&  不同阶段的需求挖掘和承载的产品终端不一定是一款产品。而一款产品大多数是需要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快速迭代和提高用户粘度和在线时长。
  再谈谈产品和运营工作职责谁主导谁更有决定权这件事情,当然也有其他同行认为研发更有决定权,不论是那种局面,产品经理的尴尬处境是很难有所改变,所以产品经理对这些事情的心态要足够开放和理解。同样是做一件事情,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具体哪个职位和级别主导产品方向不是重点,而是在这过程中需要用自己经验去把控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打预防针,风险定义要么是计划延期,成本不可控,版本周期太长、运营策略和资源投入不给力、甚至包括投入市场的用户使用反馈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这其实是产品经理去考虑的&点&&线&&面& 不同层面思维意识了。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心性和心态的修炼就在于此了。&
本文转载自:&
工科男这八年
&(一)&眼瞅着毕业就八年了。&&在这个版看了这么久,从最初的水木清华到现在的水木社区,&&从最初的工作交流到现在的浮躁攀比,人在成长,版面也在变化。&&&&&&版面IT男众多,&&作为一个普通的扔在人堆里都显不出来的工科男,把自己的这八年经历写下,梳理一下作为传统行业的一员,从毕业到现在的收获和教训。&&&&&&&&&&八年前,T大的推研尘埃落定,作为挂科刚好超限的卢瑟,铁定没有了读研的机会。于是在最后一刹那,选择了本科毕业工作。&&&&&&还记得当时面试的场景,一个大教室,一次进一个人。我在名单上,属于倒数几位。好不容易轮到我,捋了捋头发,其实快一周没洗澡了(大家都是过来人,懒啊),确保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邋遢,走进了面试教室。一切都还顺利,运气好的是他们需要的知识,相关课程我的成绩都还算优秀,也着重看了看我挂科的课程,问了原因。&&&&&&最后,离毕业还有两个月的时候,他们才打电话给我,问我是不是愿意去他们那里,我说愿意的。其实选择不多,一共才三个offer,我选了最感兴趣的那一个。也就是这家公司,暂时叫它A公司吧。我估计他拖了这么长时间问我,大概我不属于他们的第一选择。&&&&&&选择A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作为工科男,希望能做点研发工作,加之这个行业也是干了本行,也是我从小就喜欢的行业。A的江湖地位又是行业的全球前列。老妈常常告诉我,如果能把爱好变成工作最好,如果不行,也要把工作变成爱好。选择A,就是把爱好变成了工作。其中还有个原因,就是A承诺送我出国工作培训半年,但是要签订长达6年的劳动合同。考虑到土包子没出过国,又是出国学习,这种机会当时还是非常看重的。&&&&&&于是乎,毕业之后,告别了北京,来到了上海,现在大家都叫它魔都。&&这就是我第一份工作,职位是工程师,工资是3k税前,不解决住房,不解决户口,打分也没通过,无它。&&&&&&&&(二)&从学生到民工的转变,并不是那么快的。&&实习期间,仍然保持着大学的习惯,上班另算,下了班,在租房的小区外吃一碗盖浇饭,然后冲回房间,要么玩游戏,到点了给同样工作了的gf电话,就像当初大学宿舍楼道里煲电话粥一般。不同的是,大学的异地很容易,工作的异地却很难。这我很快就知道了。&&&&&&到了上海一个月,出国的签证办好,同去公司的一批人,都被首先外派到国外培训和工作。说的好听点叫培训,因为那时候还有专门的人来给上课程,后来就只有当廉价劳动力的份,做一些基础而脏累的活。这说的好听点叫新人磨砺,说的难听点就是欺负新人。对我来说,我更喜欢后者,因为上课对我来说有点难,英语勉强及格的人,听力可想而知。没出国之前觉得出国很好,风景好可以到处玩,出国了才知道,到处玩是要钱的,收入不高的人是玩不起的,当民工的人是没空的。而除此之外,吃饭之类的,完全是杯具的。那个时候,最想吃的是榨菜,最吃腻的是泡面,最必修的是每天中午和gf的越洋电话。后来积累的电话卡,都可以凑成一副牌了。&&&&&&渡过了苦逼的半年培训生活之后,公司说,你们可以回去干活了。于是一群人打包就回到魔都。重新租房,根据培训的效果,领导的感觉重新安排各自岗位,而我也尝到了异地的苦果,gf说,太远了,拜拜吧,短短一小时,gf就变成了exgf。本来就是苦逼的培训之后,我变得更苦逼了。唯一的好处是,由于我不喜欢上课,却喜欢做一些廉价劳动力的工作,这个表现从公司总部传到了魔都公司,所以领导反而觉得我可造之材,毕业于名牌大学却勇于吃苦。所以特地安排我进入最重要的项目组。&&&&&&重要的项目组不意味着重点待遇,倒是面临着重点盯梢干活,所以累死累活也不一定能让领导满意。而且这个项目是当时A公司引入中国的最新技术,除了我之外,全是洋鬼子。好在苦逼的培训让我适应了英语的交流,这也是业余时间恶补的结果。尼玛上下班都拿着随身听听听力啊,发现还是没什么效果,最直接的还是跟他们瞎侃来的有效。领导的安排和交代也有了效果,指派了专人来带我,每隔三个月,换一个带我的人,跟着他们学,随时揣个小本子,一年下来,笔记本记了有半米高。人牛逼不牛逼,一次看不出来,但态度一下就看出来了。因为我一副好学谦虚的样子,每个带我的人,都有一种为人师的优越感,加之他们都是老外,不担心教会了我自己没工作,所以基本上都算是倾囊传授,不过至今我觉得我学的还是不够到位。&&&&&&摊上个好项目组,自然会有同时进入公司的人的嫉妒。常常会听到传闻,某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一同进公司的同事,会在吃饭的时候议论,xx算个啥啊,他做的事情是个人就会做。狗屎运而已,要我干我肯定tmd牛逼多了。午餐吃饭的时候,也可以看到赤裸裸跟领导谄媚或是显摆自己业务熟练打压别人的场景。好在我这人心态够懒,从来不愿跟人计较,被人打压都懒得理。幸运的是,部门领导是个年轻时就被人打压的老实人,打压同事的人往往起到反效果。似乎这就是命运,什么样的天资有一定作用,但是工作了之后,最重要的是遇到什么领导,你又会怎样对待你的领导。&&&&&&一年很快过去了,据HR说,由于新人刚到一年,业绩不能分辨,所以薪水保守调整,从3k变成了4k每月。仍然没有其他的福利,户口也因为没打分上线,送回了老家。在那个租房要一千多的年代,好在物价还没有上涨,4k的生活只能说基本体面,却不可能有买房的想法。&&&(三)&一年过去了之后,在流动率较大的外企,我也算是老人了。老人就要被安排些老人该干的活。于是乎,我从工程师,加上了售后的职能,但是没有头衔,没有待遇。主要作用是协助质量部门,解决售后质量问题。说的是协助,由于质量部门主要管生产质量控制,根本没有相关技术人员解决非生产的质量问题,所以我就从协助变成了主导,从主导变成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干活了。&&&&&&做了售后,出差迅速变多,最高纪录是那个夏天,三个月家里电费一共才用了50块钱。做了售后才知道,原来我脸皮厚比较懒(主要是懒得吵架)还是优点,客户被我这种脾气的人搞的没脾气,还觉得我是个尊重客户的好员工。加上单身男闲工夫很多,业余时间义务接听客户抱怨和反馈,效果大好。在客户那边口碑渐长,关系也越搞越好。&&&&&&除了出差售后之外,我还跟着当初那个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带我的老外同事,都陆续回国了,回国之前都跟领导说,xx干的很不错了,我很放心,我的那些东西交给他了,他要有困难,打电话给我们来支持,他已经成长到不需要我现场指导和帮助了(废话,如果不跟领导这么说,这些外派的洋鬼子怎么能顺利回国)。搞笑的就变成了想回去的老外,都会跟领导说我干的好,如果干得不好,他们还得继续留在这里。我也还算争气,到投产之前都没有给他们捅娄子。基于我对他们回国事业的支持,他们在总部对我的支持总是不遗余力。尼玛不支持还得再跑回来啊。那时的魔都对他们完全没有吸引力。&&&&&&干了两年,当初的那个项目终于顺利投产。虽然产量不高,但是质量却很好,售后也没有什么问题(废话,都是老外过来做的,中国工程师只是辅助工作)。由于从头到尾跟完了这个项目,多少算是公司新技术第一人(中国人里面),我开始盘算自己下一步的职位了。根据我的经历和背景,看起来项目经理的职位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只是当时的项目经理均是外来空降的五年以上工作经验,还没有先例可以升过去的路线。为了做好准备,业余时间我开始学习相关的知识,看了不少纸上谈兵的书,坚持每天6:40起床,8点到公司,9点公司才上班,这样我可以有1小时的时间安心学习。&&&&&&这期间,公司的组织架构变动也很快,原来的部门经理换成了老外,副经理(也就是招我进公司的)因为跟老外不对付,被发配到闲置部门。支持我的部门经理,因为不甘总经理打压,跳槽闪人了。家教告诉我,做人要厚道。所以我一直保持着和当时部门经理的联系,直到这月还一起在北京喝过咖啡。而对于副经理,我没有因为他的失势而改变一直对他的尊重态度,毕竟是对我有知遇之恩的人。但是换来的主管我的副经理,是一个女博士,伊对我印象不佳,大概是我从事售后显得有点油滑,非常不对她严谨的态度,相比之下更器重另一个同事。该同事竟然会说自己梦中都在解决一个技术问题。我靠。这样的话真的有人相信吗?或者说,真的有人能说出这样的话?&&&&&&就这样,又一年过去了。这一年我见识到了外企所谓的空降和跳槽,真正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啊。由于那个项目投产,我没有捅娄子,加上要回国的老外总是说我好话,老板又给涨了点工资,变成了6k每月。还是没有别的福利,还是没有户口。&&(四)&自从琢磨着相当项目经理之后,我就一直在观察部门动向。&&&&&&结果发现新来的部门经理在整理部门架构,裁撤了项目经理职位(杯具,目标职位都没了),不过利好消息是,将项目经理职能转到技术组长的身上。两个资历最高的同事(交大硕士,毕业四年),变成了技术组长,兼管项目管理。看来没了项目经理职位,反而有利于我往技术组长方向靠拢,因为这要技术出身的人。&&&&&&于是我开始涉足更多的项目管理和客户沟通的工作。由于做过售后,所以跟客户打交道有天然的优先条件,毕竟很多人之前认识。公司刚好也缺人,也就任由我去做一些职责范围外的事情。加之因为售后积累的客户口碑,效果倒是不错。当时公司业务急速扩张,急需一个技术组长,招人又招不到合适的。我想我的机会来了。在考虑了很久之后,我拿着我准备的材料冲进了部门经理的办公室,材料上列举了我对部门缺人原因的分析,以及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总的来说就是你们缺人,我还是挺合适的,要不这位子让我来干。(在跟他谈之前,我下了功夫分析了他的性格和背景,作为一个老外,他对主动承担工作的人很有好感。有八卦显示他也是贫苦没背景的人混到这个地步,因为他说过穷的时候,咸鱼舍不得吃,面包在上面擦擦就吃面包。)他对我的这种生猛举动反应果然良好,乐呵呵的说,你既然说你这么合适,那就叫你主管领导来一起谈一下吧。你这种越级报告,可是大忌啊(我也是逼不得已,我的主管领导,就是那个女博士副经理,对我印象很一般,要升职她也会升另外一个,我跟她直接汇报的话,结果就是把我的要求压下来,根本不告诉部门老大)。&&&&&&在知会了部门经理之后,那个副经理也来讨论我这个生猛要求了,她坚决反对我的升职要求,理由有三,一是我太嫩,二是我技术能力不如她器重的那个,三是我居然有这样生猛要求,再一次循环证明我太嫩。对于她的想法,我也已经想好了对策,基于部门经理是不反对我的要求的,所以我提出了先干着不要求名分和待遇的方法,如果大家觉得好,就让我干,不好,那就当我白给公司做贡献。我的理论很简单,公司不能拒绝一个主动要为公司多做贡献的人,另外,士兵只有上了战场才能锻炼成老兵。既然所有损失都是我承担,副经理实在是找不到理由反对,只好同意。我给出这个对策的原因也直接,因为这个副经理是女博士,她再过三个月要休产假,届时是评定我是否合格的时机,最大的反对因素不在,我赢面很大。&&&&&&既然同意了,我就只能开始白干活了。这种事情风险很大,因为得罪主管领导,如果干活有了漏子,被整的概率是100%。一贯懒散的我,开始打起十二分精神,每天都做好当天计划,用老爹教的十字工作法,考虑上下级和同事的各种关系,总之尽量做到八面玲珑,战战兢兢不敢犯一点错误。好在那时候公司项目扩张,根本没有人会精耕细作的检查你的问题,只要大体上过得去,审查都不会很严格。&&&&&&后来的事情就顺利了,HR和部门经理在考察了我四个月之后,一致认为我符合要求,且工作积极,客户反映良好。将我升职为技术组长。后来副经理产假回来,发现木已成舟,也很聪明的知道这后面的背景和缘由,虽然不满但也不好发作。加之我的确表现还可以,也为她挣了不少脸面,所以她只能感慨一句,现在的年轻人,同人不同命啊!关键是自己争取。&&&&&&做了组长,带着几个人,有的人年纪也比我大不少,除了管好自己,管好团队的难度就更大了。分清每个人的个性爱好,擅长的领域,再根据这些来分派工作。确保满意的人做的高兴,不满的人没有口实,定期召开技术讨论会,相互培训,坚决清除只管自己没有团队精神的独狼。同时面对着三四个客户,同时管理四五个项目,部门之间的协作沟通,都是不同的压力。由于之前兼职做售后,生产和财务部门的人都混了脸熟,大家也都捧个场面,还有总部那边的老外也是支持,所以虽然资历尚浅,但组里的工作完全不逊于其他两个组。最让我自豪的是,这些组员在我离开A公司之后,公司四大块业务里面,我们组员就占了三大业务的主力技术人员(当然这也是后话,这和我有一年闲的发慌有点关系)。&&&&&&这一年,除了工作上的改善,和新的女朋友关系也稳定下来,到了调薪的时候,由于升职的关系,薪水涨到了9000,还解决了魔都户口。这算是干了这几年,唯一的福利。期间猎头骚扰也有不少,基于比较懒的原则,我基本上完全不上心,所以也没有跳槽。而原来对我不满的同期同事,某些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已经跳了好几家公司了。 &&&&(五)&到了工作第四年,开始上升乏力了。刚开始的闯劲也少了。谈了女朋友也影响了很多业余时间。但毕竟这就是必经之路的生活,人都要成立家庭的。这是我妈跟我常常念叨的事情。也只好开始存钱,顺便做点小兼职。&&&&&&公司新换了总经理,一个挪威人。不知道他怎么搞得,尤其看重我(事实上这不是好事)。大概是他从客户那里听到了对我夸奖,或是见过我亲力亲为去修公司的设备之类的。总之他貌似在偷偷的观察我们的动向。后来我才明白,他是想找一个符合他要求的人,去往某个二线城市,直接面对客户,并常驻我们公司在当地的分公司。而我做过售后,技术组长,加上跟客户的良好关系,成了他眼中最佳人选。所以对我的看重,事实上变成了我的被动。&&&&&&这种杯具的事情,最终还是来了,从那以后,他每个一个月跟我谈话一次,宗旨就是要求我去外地工作。但是待遇和职位都免谈,说是为了镀金,将来回来另有重用。尼玛到底是外国资本家,思路太剥削了。有的公司外派是镀金,但是我们公司外派,可是彻底的杯具,到二线城市被遗忘的分公司的角落,脱离了母公司的联系,沟通不畅,无法内部推动,最终的结果是边缘化。同时考虑到公司总经理的任免频繁程度,如果这位老总一走,下一任绝对不会想起来把我召回的,要是那样,我就彻底老在那里了。&&&&&&所以我铁了心反对这个决定,硬来不行,只好软钉子上。首先是待遇不变是不人道的,要求工资再涨1w,每月一次来回上海探亲(尼玛我在上海没有亲属的),费用公司报销;其次外派得有钦差大臣的样子,至少是总助级别,否则我没法推动业务(尼玛总经理让我去的,我不能要个鸡毛令箭?);最后,召回我之后的职位得谈清楚,起码也是个部门副经理之类的,不能白奉献(尼玛要你拍拍屁股会挪威看峡湾了,我找谁哭去?)。这些条件,看似合理,但价码其实都不合理,至少在公司内部是没法执行的。我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知道我部门经理和人事经理都不希望我被外派,因为技术部门同样缺人,如果我就这样简单离开岗位,那我根本在本部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要一走,他们又得头痛很久。但是他们又苦于不能跟总经理对着干,至少为了我这种级别的小兵,他们不会愿意冒这个风险。所以我只能自己承担风险,给他们两个搞事的台阶了。&&&&&&事后就像是有默契一样,HR的老大双手一摊,这些要求我满足不了,总助级别,我们公司不是国企,我们没有这样的职位,再说,钱要的太多了吧,太黑!我的部门经理很合理的哭诉,这人在我们部门还是挺重要的,他走了我招个人还是很难的,培养个人更难。你让他走了,我这里的情况就好比我今晚回去跟我老婆说,我明天一早就要她生个儿子,她肯定双手跟我一摊,推车去超市买买看吧!最后的结果,是我没有被外派,但我还是得罪了总经理,因为丫多少知道我这个伎俩了。&&&&&&所以这一年,我就苦逼很多了,做事更小心,随时会被总经理下黑脚,经常批评我做事不力,耽误客户,影响销售啥的。好在我有一颗乐观的心脏,哥这几年,都熬过3届总经理了,还能怕你折磨我?其他的日常工作,跟前一年没有多大变化,组里的人员也很稳定,我也很乐意为他们争取待遇和加班费。被冷落的原来的副经理,我仍然对他尊重尤佳,经常会去家里拜访,有啥要帮忙的都是义不容辞。反正他得罪的是部门经理,哥连总经理都得罪了,还有啥怕的。。。。&&&&&&最终的结果是,这一年,木有加工资。原因么你懂得。总经理就想把我弄走吧大概。连我都搞不定,伊没有威信了。 &&&&(六)&到了第五年,因为得罪了总经理,而且总经理还没有跳槽,所以我开始变得被闲置了。&&&&&&闲置到了影响我组里组员的地步。&&由于闲置,我组里的项目就变少了,一些有进取心的组员就开始在别的组干活,也不怎么理我了。这点我很理解他们,人人都需要考虑自己的钱途,我也不能因为我的失误或不得已,影响他们的进步。所以对于这些事情,我不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鼓励。且主动协助其他组的工作。仗着自己的一点技术积累,经常给大家进行一些义务培训或是支持。总之闲归闲,我还是非常愿意提供给整个大团队支持和支援的。&&&&&&我也尝试问我过我的领导,她对我的态度是,你闲着可以,主动要工作的话,你干完了别人干什么?总之一点,总经理不待见的人,她当然乐的顺水推舟。这也是我之前种下的祸种,怪不得别人。衰到被总经理整的地步,我也不能去在公司要求其他进步了。所以闲下来的我,重拾当初的老习惯,早到公司,提前一小时,花这些时间学习其他的东西。期间我看了经济学、营销管理等各种杂七杂八的书籍,三脚猫的感受倒是不少。想想如果这么混下去,也不是办法,如果是能够换个地方,说不定能够更进一步。但问题就在于,我们都签署了竞业协议,是不能去同行业公司的。也不能做同种技术。所以我不但要考虑跳槽,还要考虑转行。这花了我一年多的时间去选择一个方向。&&&&&&期间,我尊重的之前的那个副经理,也换了另外一个好地方,大集团去大显身手去了,临走前,我们开了个盛大的party,仅限于他帮助过的那群人。party上我看的很感动,好人都是有感情的,厚道的人还是有好的回报。虽然不推荐和同事做朋友,但是这种事业上互助的关系,还是值得建立的。而且用于提供自己的资源的人,也显然会得到合理的回报。&&&&&&挥别了这位副总经理,我还得继续我的苦逼人生。但生活基本上就是学习、给人做培训,团队遇到问题我去帮个忙。在这种时候,谁是厚道人,谁比较傻逼非常容易看出来。&&&&&&当然,在苦逼的这一年,我也有不少收获,比如成功在不成功的日子里面骗了个lp。赶上了尾巴买了个不大的房子。最搞的事情,是居然在这种风声紧的时代,因为部门的组织结构再次变动,我被加了工资。现在回头想想,很有可能是HR经理和我部门经理看不下去,对我做了一些收入上的补偿。这也是我很感激他们的地方。&&&&&&这一年,苦逼了一年,无所事事,学了很多营销的课程,无心插柳的涨了点薪水,变成了11k每月。其他的奖金什么的,都不出意外的没有我的份。好在有点小兼职,能负担起组成家庭的生活。&&&&&&(七)&自从那个副经理走之后,我就觉得有点失落。&&&&&&是他招我进了公司,也是他安排我到了那个岗位。现在他也走了。外企所谓的斗争,都是血淋淋的,要么胜利,要么滚蛋。不走的话,耽误的是青春。临走的时候,我跟他表示了对生活的压力和看法,毕竟买房结婚办下来,耗光自己的积蓄没有啃老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他跟我说的话让我显然仍然记着:生活总会变好的,如果你担心他变坏,你生活着还有什么盼头?我结婚10年才有自己的房子,你将来一定会比我更好。保存着你对待工作的大气吧,将来会有更好的机会。&&&&&&结果还真有机会来了。没多久,他打我电话,问我有兴趣去某个公司没有,他可以推荐一下。问题是可以面试,但他不能影响决定。还有个大问题,是这是个销售岗位。他认为好的地方是这公司行业老大,牛逼哄哄,建议去锻炼下。而且据说领导不错。。&&&&&&我果断参加了面试,尼玛平时无聊看了快两年的营销和经济学,做销售也算是实践学习的知识了。结果好的惊人,很快就拿到了offer,摊开一看,尼玛是20k啊,我没见过这么多钱啊!记得最终面试的时候是一个中年老哥,仅仅问了我一个问题,你们做xx项目要多少钱?我回答,我不能告诉你,这是我公司的机密!伊继续说,你给我个范围,我就知道。我回答的结果他点了点头,就签了offer。&&&&&&进了公司才知道,这个中年老哥是行业大佬,是因为在前东家政治斗争心灰意冷,跑到这边来做中国区老大了。小庙,但估计价钱很高。不过我一直觉得这种大人物,是不会留在小规模的公司的,后来果然应验了。不过这是后话。离职之类的还算顺利,总经理还装的很,说xx你还可以回来的吗!我们这就是你的大家庭。我心说,尼玛你心里估计摇旗呐喊挂横幅让我滚蛋了吧?到底是高层,装的真相啊,我要幼稚点,还真以为我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呢。因为培训和违约,最后还赔了几万块钱,这也算一出杯具吧。但为了不被继续闲置,这也算必须的代价吧。&&&&&&到了新的公司,发现自己要从普通青年转成文艺青年。人人西装革履,不穿衬衫你都不好意思出门,穿了牛仔裤还被HR赶了出来。虽然不习惯,但我这种民工啥阵势没见过,不就是装作白领么,哥也买了几套西装,花了时间学会了打领带。总算看起来像唬人的架势了。&&&&&&新的领导,就是那位中年老哥,人真心厚道。虽然到了小庙,但是行业雄风犹在。加之我是他上任后招来的第一个人,伊就当我是子弟兵,否则我干的不好,说明他眼光不行啊。至于我真的能不能干好,我自己还真的有点打鼓。不过老板的面子够广,推荐我去了好几个客户那里,我靠,很多领导都是我在新闻上见过的,之前可没见过这些人。虽然我看起来年轻办事不牢的样子,但我老板的面子是不能不给的,勉强可以开始谈谈。谈下来之后,发现我也不是那种不靠谱的人,毕竟五年多的技术修炼也不是白扯的,尤其是被闲置的日子里面,正好有很多闲工夫琢磨很多问题。&&&&&&老板带的团队也不是白扯的,都是资历丰富的前技术人员,有的曾经还是总工级别的。各位老大哥都不拿我当外人,倾囊相授。我估计也因为老板的关系吧,大家给他面子,建立个牛逼的销售团队不能落下我这个年轻的菜鸟啊。我也不是傻子,投桃报李,主动帮他们翻译各种合同文件,技术文档,翻译的同时也迅速熟悉了公司的情况。还能学习每个前辈的书写风格和方法。累归累,好处还是挺多的。&&&&&&渐渐的,在这里也站住了脚,顺利通过了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结束后的一个月,我就签了人生第一个单子。老板乐呵呵的说,xx你牛逼啊,这记录公司没人破了吧。我心说,还不是你背后帮忙,我感激还来不及呢,当然你显然也是要树立你的威风啊。我赶紧回答:那不都是您的面子,我tmd资历这么浅,他们愿意相信我才怪呢。老板笑眯眯的点了点头。&&&&&&现在回想起来,走到这一步的最关键人物是那个副经理,他介绍了我,自己要是没准备的话,也没有可能通过面试。老板的知遇之恩,也是非常宝贵的。虽然最后赔了前东家几万块钱,让我一段生活窘迫了一下,但后来提高的收入很快弥补了。&&&&&&这也印证了那句话,做人厚道。提供资源的人,总会得到回报。&&&&(八)&我对老板的小庙的预感,果然很快应验了。&&&&&&对于这种近似赋闲在家的行业级大佬,多少公司觊觎啊。但老板为了这个团队,也一直没有动弹。我的分析是至少他觉得邀请他加盟的公司,诚意都不够。没有独裁和支持,这种行业不可能出成绩,他也一直在等待他的机会。&&&&&&工作其间,我也发现了我面临的另一个问题。这是一家欧洲的独资公司,鬼子从心底里看不上中国人,甚至看不上中国客户。以前中国客户属于没钱没文化,那是农民;现在中国客户是有钱没文化,那是暴发户。所以客户懂啥啊,全都得按照鬼子的来。这样就出了问题,随着中国客户越来越牛逼,双方越来越谈不到一起去。搞黄的生意渐渐多起来,鬼子觉得中国人不可理喻,中国客户觉得你们店大欺客。往往我需要很长时间,去说服鬼子做某件事情,反馈极慢,完全不是本土化公司的对手。&&&&&&所以在销售业绩上,我是节节败退,要么是签下了鬼子临时反悔嫌钱少不做了,要么是鬼子要了个天价,高的像竞争对手的2倍,完全不接受还价。做这样一个销售,那真是苦哈哈。之前老板还能靠着他的强势压住鬼子,但随着时间推移,鬼子没发现自己的让步能得到多大的利润,就继续坚持他们的老路子干活了。销售部门就变成了业绩惨淡的替死鬼,能干的项目不赚钱,能赚钱的项目拿不到。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是,一直扛着这个公司的老板终于接受了一家大公司的邀约,以近千万的年薪撤了。(待遇问题还是我后来套出来的)牛逼的人真舍得给钱啊。老板一走,鬼子就更嚣张了。一直带着我的几个老销售,经常在吃饭的时候笑谈,这里每签一个单子,就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啊,一点点透支着自己在行业里的信誉啊。因为老板走了,凝聚力缺失,很多人都心生退意。我作为刚刚上手的菜鸟,真是郁闷的要死。这叫做遇到了公司的辉煌顶峰,迅速跟公司走了下坡路。。。&&&&&&好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依然发挥了自己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继续到处跑着客户,尽人事安天命吧。其中的好处在于,我可以顶着公司还算牛逼的大旗,到处拜访客户,拓展自己的行业圈子。甭管生意成不成,混个脸熟,讨个口碑。加上天天跟技术人员泡在一起写方案,还修炼了不少技术内功。干活不行,解释给客户或是嘴上说说,还是滴水不漏的。这一点大概继承于我老娘,善于侃大山,跟人自来熟,来上海住半年,小区里保安没有不认识她的。我这点大概也来自于她。&&&&&&所以尽管大家都苦哈哈的,年底也没有分到奖金,但所谓进步和淬炼,都在看不见的地方了。尤其是客户群,积累的非常有效。没事的时候,还经常跟以前的领导联系,尤其是那个A公司的副经理,有了成绩汇报一下,过年过节拜访一下。更有意思的是,这家公司的老板走了之后,还从他新东家那边给我了一些生意,以至于我的场面不至于太难看。混下来,我这个入门级菜鸟,居然成了公司里面业绩数一数二的人。真是狗屎运了。 &&&&(九)&跳槽跳坑里了,虽然我还在乐呵呵的在坑里洗澡,但水漫上来,我可能就麻烦了。这是我对这次跳槽的基本理解。钱多了点,有毛用。&&&&&&这时候,一个现在看来非常搞笑的机会来了。有天我正在中环上开车,接到一陌生电话,电话那头是个中年男人,字正腔圆的报出他的名字,我心说你不会是卖保险的吧。伊很认真的说,希望我加入他的公司。我说你干嘛的,他说我跟我现在的公司很像,但是人很少。希望我来加入帮忙一起做。我说你从哪里知道我手机的,你丫不会是猎头吧,猎头没你这么大年纪的啊。伊哈哈笑,说是我之前A公司的那个副经理告诉他我的电话号码的。他跟副经理是多年好友,多年前他困难的时候,副经理帮过他(看来对人厚道是多年传统啊),所以他现在希望找他帮忙找一个靠谱的人,加入他的公司。我心说,尼玛自己的公司,和我所在的行业大佬怎么比啊,干黄了哥难道一起喝西北风?但是处于对那个副经理的尊重,他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我就答应去见一面。&&&&&&约见的地点在市中心一个豪华酒店,搞笑的是咖啡厅满员没座位,只好坐在一个楼道的沙发里,我们两人聊了半小时。得之这位老兄拥有一个投资公司,多少钱不清楚,据他说很有钱。投了我所在行业四块业务,其中三块业务如火如荼,一块业务快死了。就是我现在做的这份业务。不同的是我所在公司是行业大佬。那块快死的业务,他撑了3年,投了很多钱,在国外还控股了一个技术团队,但是中国业务三年是零。。。(我后来才知道伊找我是最后一次尝试了,如果不成他就撤资了)我当场委婉的表达了我对他的谢意并觉得自己不靠谱。尼玛干了三年没生意,你找我这个不到30的人?你当我们是IT行业我是小马哥还是李帅哥啊?我说我不想害了你。可是伊诚意真的很好,今天邀我打高尔夫,明天请我去香港玩,后天问我要不要去德国happy。&&&&&&最后我磨不过,人家太有诚意,不敢得罪他,又不想伤了推荐人的面子,我只得答应他。说三个月之后到岗。但是前提是,我的收入不能受影响,薪水涨到30k,如果一年内还是没生意,伊还是得补我10w块钱奖金,还是税后的。我想这条件算离谱了,我都不知道尼玛30k能到手多少钱呢。伊想都没想居然答应了。答应了就干吧。既然接受了挑战,哥又不到三十输得起,大不了陪他玩一年,反正不是我的钱。三个月之后,我到岗,职位变成总经理,中国团队只有四五个人,还有好几个要辞职了。如果说我上次跳槽是掉坑里,这回第一感觉是我到火坑了。&&&&&&说归说,我爹说,既然答应了就得拼命干好。所以首先从公司的营业方向开始调整。好歹在行业大佬那里被熏陶了一下,多少知道市场行情和走势。清理了原来不必要的方向,卖掉了一条小的生产线(尼玛我都不知道这玩意他们搞来干嘛),集中精力面对一些特定领域。原因很简单,我们小公司,不能打大面积阵地战,只能选取有比较优势的小市场,集中火力玩命上。小市场又好防守,大公司又不一定看得上。走中间路线,选特定客户。&&&&&&然后是整理和海外技术团队的关系,前东家害惨了我,所以我坚决不允许任何反对声音,要么听我的干,要么你们自己干。反正尼玛干了这么多年这个样子,不如听我的。如我不在场,任何老外不允许跟客户直接沟通。(这只能是前期权宜之计,如果他们不是老搞砸事情,应该不会沦落到找我这种菜鸟,所以我推断他们肯定在谈客户的时候极度不靠谱)&&&&&&然后是调整工厂的投产目标,伊一个大工厂,满心情愿要做很多产品,但明显有些产品是冲击主营业务的,所以全部砍掉。&&&&&&最后是调整整个公司报价和成交体系,客户分成三类,一等客户一定争取,市场第一,只要保本,哪怕亏点,都要搞定。报价我说了算,亏10%以上才可以不做。定下各个客户的成交方式,做出必要的牺牲,第一步是成功打入市场,就当是花钱买广告。也要让别人知道,愿意用我们的产品。&&&&&&这么一整,海外团队倒是觉得我很新鲜,估摸着要看我的笑话,心说这小弟跟我儿子一般大,搞这些东西我看看你怎么收场。但介于老板的支持,他们也不敢瞎搞。中国团队就杯具了,等我这些整理完,只剩下两个人了。。。其中一个还是我自己。&&&&&&我靠,尼玛这才是真正的光杆司令啊。因为我要自己跑市场,所以把自己的名片上印了副总经理,这是我自己的小九九,nnd,一个公司的总经理都出来跑客户,这得是广东的骗子公司吧。但换成副总经理,很容易就能当成是管销售的副总经理,这样公司显得靠谱点了。&&&&&&就这样,我从诡异的火坑开始新一种职业生涯。&&&&&&(十)&早上趁着有人送儿子上幼儿园,我把剩下的写完吧。&&&&&&经过了我的一番折腾,有不服的已经离开了公司,离职原因都很搞笑,有个是居然直接回老家了。第一次让我知道还真有逃离北上广的人。留下的仅有一个人,原因也简单,伊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去处,在这里拿的薪水又还不错。语言方面有优势,伊感觉我为人还算厚道,留在这里就算是剩者为王吧。&&&&&&在我跑了两个月客户之后,最好的一哥们找到了我,说是一个很急的活,钱不多,10w美元,但是得先干活再签合同付钱。我算了一下,相当于一周的工作量,干!这种风险可控的事情,值得冒险一次。那时候是国庆节,国外不放假,让海外的团队迅速完成。国庆节回来的时候,已经交活了。完成的非常漂亮。对方马上签了合同,第二天钱款就到账了。尼玛这是三年以来中国第一笔开张啊&&更有意思的是,后续这家公司在一个月之内,又给了两个10w美元的小活,然后扔出了一个1300w美元的大单!我靠!尼玛狗屎运啊,我迅速调集所有团队成员扑上去搞,客户要求什么时候提供什么文档,谁敢拖延,这月工资哥就不给他。听到这消息,老板笑的眼睛都开花了,天天看到我就说福将啊福将!眼看着到了最终竞标会议,出了大篓子。竞标那天,上午我有个很重要的客户要拜访,只得让他们在一翻译的帮助下先去应付客户,当我安排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就有不好的感觉,但当时没在意。等我上午会议结束奔过去的时候,正是午饭时间。一帮老外坐在那里垂头丧气,我问伊咋了,说是最后没选我们。我心里骂了十遍自己,回过头去打听原因。结果原因是,做陈述的时候,一个评委问了我们方案先进性的问题,一个傻逼哥们居然被自己绕进去了,说我们还有更好的东西,我们建议你们采用这个&&最后人家一问,我们这个先进的东西要三年后才出来。我擦!尼玛卖白菜的有跟人说我这颗白菜不好的,我明年可以种出来更好的白菜,你明年再来买吧!那你现在这颗白菜就烂地里了啊!&&&&&&回来把噩耗告知老板,老板哭笑不得,差点骂了脏话。我想他那时候瞬间明白为什么三年没有开过张了&&从那以后,外国团队的哥们再也不敢乱说话,凡是都说,xx你觉得这事情你有啥意见?从此以后任何事情都绝对配合,我说,这文档我周五要。伊就会很认真的问,您是周五上午要还是周五下午要&&如果是上午,那我周四晚上加班了才能给您了&&&&&&&&秉承着这种态度,加之价格在市场上极度有竞争力(也没办法,小公司运营成本低,我自己都天天挤地铁,拒绝公司配车),再加上我之前的客户资源和口碑,陆陆续续有了各种生意,营业额每个月都涨,尤其是以前的领导们,都很捧场(质量没问题,价格是竞争对手的50-70%,客户很难不想试试看),几番折腾下来,半年多中国营业额已经超过海外市场过去全年营业额了。就为这事,我年底包了个红包给那个唯一留下来的人,是我喜欢的吉利数字,66666,伊笑的傻掉了。我说别笑死了,这只是非常规奖励,感谢你丫一直都没有撤退,多亏你我才能知道这里的很多历史。但今后该咋地咱们还得规矩的来。&&&&&&有了这种开端的基础,我可以大胆的跟老板介绍我一直向往的规划了。把他现有行业内公司整合起来,因为业务相关客户重叠,那么打通上下游,且业务有市场时间的阶段性,比如某些业务,五年后才能大收益,而有的业务你做了好多年,五年后可能市场会萎缩,要业务量有持续性。在上海建立总部和研发中心,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生产尽量还是保留在二线三线城市,把海外团队骨干挑几个到中国,培养本土团队,进一步下拉成本,海外团队包装成科技公司,研究海外上市的可能性(我要搞这个因为我有原始股啊)。这个规划跟他谈了有两个月之后,在我们拿到一单400w美元的合同的那天,伊叫我跟他去浦东打高尔夫练习场。我是土包子完全不会,看伊在那里玩,我坐在后面发呆。突然他问我,你说的这个总部和研发中心,我认为可以投资三个亿。地皮我一个关联公司有块工业用地,比较远,你以后上班要辛苦了。&&&&&&我马上跳起来了,心里说,尼玛你还真有钱啊!我说我根本没想这么多钱!我也完全不会规划这么多投资。我觉得技术中心一期1000w美元足够了。其他的我不知道怎么搞。他说那你就管你的那部分,其他的我让别人来帮你搞。我心说其他部分你让我搞我也不会啊,哥好不容易才看明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其他的东西根本一窍不通。但是当我真正站在那块还种着白菜搭着蔬菜大棚的地皮上时,我才意识到老板是认真要做的。我第一个反应是哥要把它干黄了咋办啊,伊不会学温州老板欠款跑路留个烂摊子给我吧?那可是要坐牢的。。。&&&&&&我知道wl版有些人更关心的是我现在又拿多少钱了。感觉多了的人会说,吹牛逼吧。感觉少了的人会说,这么点钱,廉价劳动力啊。我还在靠着那些固定工资养活着,分红是有的,也是大头,但我至今一分钱都还没有兑现,因为还不缺钱用,再者也想看看能不能再购进一些公司的股份,这些都还待讨论。老板没有想到这么快,我更加没想到这么快。哪怕到了最后,我为人做了嫁衣当了冤大头,我也能看到自己做的一些梦想变成真的吧。&&&&&&新的一页已经开始了,写到第十篇,就算终章吧。因为很多的不确定性,我没有资格将其写下来,因为这些未来的事情都没有证实。我知道这条路线是个非常规的路线,也是有很多机缘。经验教训恐怕都不能给wl版友太多参考。但最有价值的一点仍然是我一直在重复的,做人要厚道,业内要有口碑,主动提供资源的人,最终会得到回报,资源会派生出更多的资源,反过来会帮助提供资源的那些人。希望我能在将来,可以来写我喜剧的续集,当然也可能回来写的是杯具的续集。。。 &&&本文转自 :
Hey there, how you doing
互联网产品经理,全方位入门,图书推荐
产品经理本行相关的书并不多,我看过的有《产品经理实战手册》、《产品经理的第一本书》、《产品经理的第二本书》,都算比较经典,同时也比较偏向于传统产品。它们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传统的产品经理,其实&产品经理负责制&在我所知的公司里,都不存在。多数的所谓产品经理其实已经是我在第1.2节里说的&非典型产品经理&,我们大多数时间,写写文档,管管项目,还有很多与市场、销售等有关的事情,只是配合而已。
但是,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我们不得不储备一点,科特勒的《水平营销》可以打开思路,当然你要是碰巧看过更经典的《市场营销》大部头就更好了。
产品的用户体验很关键,2007年看了《用户体验的要素》,里面谈到的&五个层次&对我的影响很大,不错的小书,一个晚上就可以读完,但最好慢慢读慢慢消化。此为必看书。而用户体验最关键的就是要重视用户,所以学一点用户研究的方法也很必要,《赢在用户》是入门的好选择。我认为同类的书还有《一目了然》、《点石成金》、《胜于言传》等,都不错,只是很互联网,对传统行业未必适合。
然后,我们可以体会一下设计的现实与浪漫:读一读D.Norman大师的《设计心理学》与《情感化设计》,我觉得这两部是姊妹篇,最好按照先后顺序读。
提到产品设计,与产品经理最相关的还是交互设计,我一直说,在公司里也被迫的经常做一些交互设计的事情,而交互设计又是那么的专业和有深度,所以也意味着被迫的犯很多交互设计的错误,于是只好通过看一些书来尽量少错一点。
最经典的可算交互设计之父Alan Cooper(此牛人也是VB之父)的《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现在已经是3.0版,有关交互设计的内容非常全面。《交互设计之路》一书的作者又是Cooper,个人感觉这本书读起来比上一本轻松一些,少了理论多了例子,入门可以更轻松。《GUI设计禁忌》,更加实用,讨论&术&的一本书,更适合一线的交互设计师。《可用性工程》,一般般,比较理论化,像教材,有些通用原则值得仔细品味。
我们发现,上面这些书绝大多数都是翻译作品,至于读原版还是中译版,我的思路是这样的:首先需要对自己的英文水平做出准确的判断,通常读非母语要花更多的时间,你需要评估多花的时间是否能补偿因为原版带来的额外收益。而这个额外的收益,一是省去了对翻译质量的担忧,并不是说翻译的一定比原版差,但翻译的过程肯定或多或少会加入译者的理解,而这个理解的附加值,是加分还是减分,是很难知晓的,除非你去问读过两种版本的人,且这个人要对这个话题非常的有研究。另一个额外收益就是中译本一般都要晚几年出来,所以如果你能搞到原本先睹为快的话,会在团队里显得特别牛。
很多老外写的书值得我们学习,比如企业管理类的《公司进化论》、《跨越鸿沟》,全书就在说一张图,他们很善于把复杂的道理说简单,这对我们做产品很有启发。而《罗伯特议事规则》,则把&开会&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说得头头是道,逻辑严密,有专门讲主持会议的主席的规则,有针对会议秘书的规则,有普通与会者的规则,有针对不同意见的提出和表达的规则,有关辩论的规则,还有非常重要的、不同情况下的表决规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研究。
继续,我们来看项目管理相关的书,《软件工程》课本其实就不错,但也许你和我一样,在学的时候并没有体会。至于经典,《人月神话》关注&软件开发&本身,《人件》则关注软件开发中的&人&,大师们的作品经久不衰。
产品经理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很重要,所以我们有必要读一本UML相关的书,体会一下怎么用抽象模型的方法来描述一个领域、一系列事物,我看的是《UML基础、案例与应用》,同事推荐的,题名中有&UML&字样的书应该都差不多。
敏捷方法在互联网、软件产品上特别适用:《敏捷估计与规划》很适合开发经理看,《敏捷迭代开发:管理者指南》比较理论化,你也可以把它们推荐给团队的技术负责人。
对了,必须提一下阿朱的《走出软件作坊》,难得的一本&自己人&写的书,真实的小公司就是软件作坊,很实用。
工作后的学习都是很实用主义的,用到什么补什么,而且要善于在一本几百页的书中迅速找出对当前有用的那几页,这是一种能力。跳出去用产品经理的思路想,读一本书的目标是什么?可能很多人把目标设置为&&读完它。我原来也是这样,但是我们深入思考一下,读完其实只是手段,手段背后的目的,应该是希望有所收获。地球上的书是永远读不完的,哪怕是你感兴趣的书也是读不完的,那我们不妨按照根本目的做一个优化,把目标改进为&&用最少的时间吸取一本书里的精华部分,这个精华部分是60%?80%?90%?各人的情况不同,就要靠你自己把握了。也正是因为清楚了哪些内容需要精读、哪些选读、哪些浏览,我才能在工作后,可支配时间变少的情况下,反而能够每年读几十本。而学习的过程,也从单纯的读书变为&读书+读事+读人&,我更多的是通过从书中找理论支撑,然后在工作中实践,同时多和更有经验的前辈交流。
最后还有一些书,可能表面上看起来和产品经理关系不大,但我总觉得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一个产品经理,甚至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帮助,比如我喜欢看的还有如下几类。
科学修养,思维方法、心理学类,比如《决策与判断》、《别做正常的傻瓜》、《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黑天鹅》、《美第奇效应》、《社会性动物》、《统计数字会撒谎》等;人文修养,历史、经济、社会、政治类,比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激荡三十年》、《万历十五年》、《常识》、《大败局》等;新经济系列:《长尾理论》、《世界是平的》、《维基经济学》、《未来是湿的》、《众包》、《轻公司》等;自我提升、精神力量的书,比如《影响力》、《把时间当作朋友》、《当下的力量》、《少有人走的路》、《遇见未知的自己》等。
上述图书,有个很好地了解详细内容的途径&&豆瓣,同学们可以去对应的页面查看简介、书评等。对于读书,兴趣更浓的同学可以去看看我的豆瓣上标记过的书,也欢迎各种方式的交流。&
最后,把这些书都列出来,如果谁要写论文引用的话,格式都给你准备好了,哈哈。从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有趣的事实,比如:IT类书籍的四大出版社:机械工业、电子工业、人民邮电、清华,绝大多数是中译本,原创书还是太少;而中信出版社出了很多经管类好书。知道某个社擅长出哪种书,选书的时候,也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参考因素。
&《产品经理实战手册》,王欣、夏济 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产品经理的第一本书》,(美)哥乔斯 著,戴维依 译,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产品经理的第二本书》,(美)哥乔斯 著,戴维依 译,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水平营销》,(美)科特勒 等著,陈燕茹 译,中信出版社,2005&《市场营销》,(美)科特勒 著,俞利军 译,华夏出版社,2003&《用户体验的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WEB的设计》,(美)加瑞特(GARRETT,J.J) 著,范晓燕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赢在用户:WEB 人物角色创建和应用实践指南》,(美)穆德,亚尔 著,范晓燕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一目了然:WEB软件显性设计之路》,(美)霍克曼(HOEKAMAN,R.) 著,何潇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点石成金:访客至上的网页设计秘笈》(DON&T MAKE ME THINK原书第2版),(美)克鲁格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胜于言传:网站内容制胜宝典》,(英)瑞蒂希(REDISH,J.) 著,王冬妮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设计心理学》,诺曼 著,梅琼 译,中信出版社,2003&《情感化设计》,(美)诺曼 著,付秋芳,程进三 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美)库珀 等著,詹剑锋 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交互设计之路》,(美)库帕(COPER,A.) 著,(美)丁(DING,C.) 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GUI设计禁忌》,(美)约翰逊(JOHNSON,J.) 著,王蔓 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可用性工程》,(美)尼尔森 (NIELSEN JAKOB) 著,刘正捷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公司进化论:伟大的企业如何持续创新》,(美)摩尔(MOORE,G.A) 著,陈劲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跨越鸿沟》,(美)摩尔(MOORE,G.A.) 著,赵娅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罗伯特议事规则》,(美)罗伯特 著,袁天鹏,孙涤 译,格致出版社,2008&《软件工程》,(英)萨默维尔(SOMMERVILLE,I.) 著,程成,陈霞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人月神话》,(美)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 著,汪颖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人件》,TOM DEMARCO TIMOTHY LISTER 著,UMLCHINA翻译组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UML基础、案例与应用》,(美)施穆勒 著,李虎、赵龙刚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敏捷估计与规划》,(美)柯恩 著,宋锐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敏捷迭代开发:管理者指南》,(美)拉尔曼(LARMAN,G.) 著,张晓坤 等译,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走出软件作坊(IT人升职必备)》,阿朱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决策与判断》,(美)斯科特&普劳斯(SCOTT PLOUS) 著,施俊琦,王星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别做正常的傻瓜》,奚恺元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美)布朗,(美)基利 著,赵玉芳 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美)塔勒布 著,万丹 译,中信出版社,2009&《美第奇效应:创新灵感与交叉思维》,(美)约翰松 著,刘尔铎,杨小庄 译,商务印书馆,2006&《社会性动物》,(美)阿伦森 著,邢占军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统计数字会撒谎》,(美)达莱尔&哈夫 著,廖颖林 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激荡三十年》(上下册),吴晓波 著,中信出版社,2007(上册)、2008(下册)&《万历十五年》,(美)黄仁宇 著,中华书局,2007&《常识》,梁文道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大败局》(I、II),吴晓波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长尾理论》,(美)安德森 著,乔江涛 译,中信出版社,2006&《世界是平的》,(美)托马斯&弗里德曼 著,何帆、肖莹莹、郝正非 译,2006&《维基经济学: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加)泰普斯科特、(英)威廉姆斯 著,何帆、林季红 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未来是湿的》,(美)舍基 著,胡泳、沈满琳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众包:大众力量缘何推动商业未来》,(美)豪 著,牛文静 译,中信出版社,2009&《轻公司》,李黎,杜晨 著,中信出版社,2009&《影响力》,(美)罗伯特&西奥迪尼 著,陈叙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李笑来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当下的力量》,(德)托利 著,曹植 译,中信出版社,2009&《少有人走的路》(1、2、3),(美)派克(PECK,M.S.) 等著,于海生 等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1)、2008(2)、2009(3)&《遇见未知的自己》,张德芬 著,华夏出版社,2008&&&&&
PS:标题里的序号,是接着&产品设计体会&系列标的,那几个字实在没啥用了,以后就省了吧~
注释:本文转自豆瓣九点&原文链接: &&
一站式创新设计:天气应用惊艳登场
 如何使一个应用在众多同类竞品中脱颖而出?作为全球最普遍的应用之一:天气,是为大家所再熟悉不过的了,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我们如何设计并完成这个与众不同的天气应用。  不久前,我们(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简称CDC)接到并开始筹划启动这样一个全新的天气类设计项目,此前我们曾不止一次的进行过天气类的设计,其中也包括现在广为流传的QQ上的天气类图标。而今次的整个过程因采用了一站式的设计流程(既体验设计阶段集成高保真原型/前端实现输出),使得我们拥有了更自由的创新与细节实现的机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以创新与设计见长的团队来讲,这样的机会更能够几乎完美的将设计与体验实现至极致。&  于是在过去的六周时间里,整个团队通过非常高效的沟通与迭代使得设计不断与原型进行着融合,最终成为成品。
目录  设计目标  设计实现  天气的设计  SKYBOX天穹系统  OpenGL+XPlayer引擎与设计的融合
设计目标:创造体验峰值  人们是感性的,我们对一项事物的体验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高峰时与结束时的体验(峰终理论)。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差不多没有影响。  想要让用户对小Q天气产生深刻的记忆,就要在主要任务中打造一个正面情感的峰值。看天气预报核心目的就是看天气状态和温度。所以,我们决定在天气状态上,模拟真实的大自然场景,做动态天气,来为用户营造愉悦的产品体验。其他基本任务,达到使用方便舒适就好,在界面排布上也为突出动态天气信息。  如下图所示,我们预设了重中之重的峰值点&&动态天气:
 【图1】体验峰值&
设计实现:透过窗户看真实世界  基于创造体验峰值的设计目标,在明确气象信息的前提下设计动态天气给予用户更强的视觉冲击,从而更真实的还原当前的气候环境,而在用户虚拟环境的因素考虑中,我们希望传达给用户的隐喻信息并非在烈日当空的骄阳或大雨滂沱的雨地里,而是在室内,透过桌前或天花板的玻璃窗观看到外界的气象变化;在这个环境的基础上,配合设计目标,我们确定了将明确的展示信息打在玻璃上使之成为整个环境的第一层、而玻璃介质的设计为第二层,考虑到玻璃为透明介质,因此设计中增加了一部分光线的漫反射,目前的漫反射考虑了一些美观因素取消了一些不必要的物体投影,否则用3D软件模拟出的漫反射效果将会较大的扰乱玻璃窗后的主体世界过于喧宾夺主;玻璃窗的背后,则是一个真实的气象环境模拟,也是最花费设计的一项工作。
 【图2】天气应用的设计实现,上图中的环境为第一版的晴天,但因颜色与动画效果等原因未能收录至第一版的天气包中,我们也逐渐意识到设计是一个实践与动态呈现的过程,静态的画面再优雅但呈现出来就可能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几个最折腾的天气设计的过程。天气的设计
 【图3】构图上,我们慢慢明确了从散点式,水平式到焦点式的过度,这个有助于平衡左边的文字区域,也使焦点集中在某一个物体中。从而有机会可以虚化画面其他部分,使画面的变化更多。画面更加平衡。
【图4】色彩上,整个小Q天气使用的颜色会偏冷色调。除沙尘暴天气以外,基本上都在蓝灰色调上,原因在于取景主要以天空为主,以自然景色为主。虽然都是在蓝色调上徘徊,但也少范围地在冷色调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暖色作为点缀,如在蓝色的阴天里加入暖黄的光,以减弱冷色系给人带来的冰冷感。&
&【图5】雾天是我们第一个尝试的天气,也是探索性最强的一个。取景造型上,可以看到从早期设计的乡村街道到高楼大厦,从铺满霞光的马路到弥漫着中国风的河道。设计过程中,我们都做了多番的对比和校正。最后使用了灯塔这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元素。一来方便于聚焦视觉焦点。另外在冷色系里面添加黄色的暖光旨在增加温暖感。如大雾天的季节,总是接二连三的湿气弥漫,温度虽可能不低,但给人的感觉是阴冷的。在这个时候的场景取色上增加暖光,感觉将是较舒适的。
&【图6】上半图为晴天的向光的天气展示,下半图为背光的天气。虽然有太阳的图片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天晴的氛围。但是由于一般情况,人眼被太阳直射都会感觉到不适。而背向阳光观察事物的时候却是清晰、舒适,因此下半图的设计我们强调的是给人愉悦的感觉,在一轮反复验证之后,下图的方案被采用,并且也很快在用户的反馈中得到了肯定的声音。&
 【图7】在运动之中取巧,虽然动画引擎非常强大,提供了包括skybox等多种的运动模式,但是我们运用得最多的仍是平移。许多设计都是基于平移的基础上进行的。原因在于一个图片在X和Y轴上的平移,占用的机器性能是最少的。&
SKYBOX天穹  这个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广角的镜头拍摄效果以及当前非常流行的FPS(First Person Shooting)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其技术也借鉴了FPS的核心实现,从而创造出更真实流动的天空效果,配合不同的气象现象以及时间变化,我们希望这是整个设计中最流光溢彩的亮点。
 【图8】SKYBOX天穹的设计有很强的应用场景,甚至我们可以将SOSO全景的资源从网络上调用进来呈现该城市的地标建筑,这个疯狂的想法还在实现中;上图取自正在设计中的第二版高清皮肤。
OpenGL+XPlayer引擎与设计的融合&  &最逼真的效果应是拍摄一段视频并将之剪辑播放&,设计之初大家都如是认为,但与逼真的效果同样需要考量的是用户的机器硬件配置:任何一台PC设备,在播放视频时的消耗都是非常大的,我们并不希望摧毁用户的主机;同时,与iPhone等智能终端不同,Window基于其多进程的理念,因此其上的产品体验大都为非独占式的(大型游戏除外),也就是您几乎不可能只在WINDOWS下只运行天气这一个程序;除此以外,如果大量引入视频,软件的尺寸则会变得异常庞大,而产品在1M左右的预想也变为不可能,最终我们坚决的放弃了这个念头。  OpenGL作为当今主流的图形API之一,成为我们所采用的3D部分引擎展现接口,不仅仅因为其高性能的视觉图形渲染特性,还有其非常好的跨平台特点;而自行研发XPlayer的框架则是为了适应Windows系统上进行更加平滑的视觉渲染所构建的动画引擎,通过这套引擎规则,我们可以让设计师更加自由的创建并模拟天气世界的各种物体,比如不断升腾的雾气。&
&【图9】雾是在中国大多数城市比较罕见的天气现象,而对于雾的效果模拟也是设计团队最早进行的尝试,我们通过对大量真实雾天的图片与视频的观察最终完成了雾的模拟;&  雨雪天气在众多自然界气候现象里非常普遍,但因其随机性较难模拟,通过对随机粒子的贴图与视角转换,我们分别实现了从天窗降落的雨滴以及平铺的雪花效果的模拟,当然,我们也在脚本过程中加入了风的随机因素来更好的展现该粒子自然的效果;&
结语  最后,贴上本文的作者们,他们也是天气APP的设计与开发与用户研究人员,感谢你们在这6周里的创造!  接下来我们希望会有更多的机会为未来的创新做筹划,请大家给与我们您的宝贵意见,我们将尽可能的纳入未来的产品体验中去。&&本文转载自Tencent CDC Blog原文链接:&
code monkey
Code Monkey 程序猿之歌
  Code Monkey get up get coffee(程序猿起身喝咖啡)
  Code Monkey go to job(程序猿上班去)
  Code Monkey have boring meeting(程序猿开了个无聊的会)
  With boring manager Rob(一起开会的上司Rob也够无聊)
  Rob say Code Monkey very diligent(Rob说程序猿很勤奋)
  But his output stink(但做的东西却不行)
  His code not &functional& or &elegant&
& & (他的代码&用不了&或&不够好&)
  What do Code Monkey think?(程序猿在想什么?)
Code Monkey think maybe manager want to write god damned login page himself
(程序猿想,上司可能想干脆自己来写那个TMD登录页)
  Code Monkey not say it out loud(程序猿没大声说出来)
  Code Monkey not crazy, just proud(程序猿可没疯,只是有点得意)
  Code Monkey like Fritos(程序猿喜欢吃Fritos薯片)
  Code Monkey like Tab and Mountain Dew(程序猿喜欢喝Tab和Mountain Dew)
  Code Monkey very simple man(程序猿是个直爽人)
  With big warm fuzzy secret heart:(心里藏着点温暖的秘密:)
  Code Monkey like you (程序猿喜欢你)
  Code Monkey like you (程序猿喜欢你)
  Code Monkey hang around at front desk(程序猿在前台混着)
  Tell you sweater look nice(说你的毛线衣真好看)
  Code Monkey offer buy you soda(程序猿给你买苏打水)
  Bring you cup, bring you ice(还送上杯子和冰块)
  You say no thank you for the soda cause(你说谢谢,不用了)
  Soda make you fat(因为喝苏打水会变胖)
  Anyway you busy with the telephone(你得忙着接电话)
  No time for chat(没时间闲聊)
Code Monkey have long walk back to cubicle he sit down pretend to work
(程序猿走回小隔间,坐下假装工作)
  Code Monkey not thinking so straight(程序猿没想通)
  Code Monkey not feeling so great(程序猿感觉不太好)
  Code Monkey like Fritos(程序猿喜欢吃Fritos薯片)
  Code Monkey like Tab and Mountain Dew(程序猿喜欢喝Tab和Mountain Dew)
  Code Monkey very simple man(程序猿是个爽直人)
  With big warm fuzzy secret heart:(心里藏着点温暖的秘密)
  Code Monkey like you(程序猿喜欢你)
  Code Monkey like you a lot (程序猿很喜欢你)
  Code Monkey have every reason(程序猿有理由)
  To get out this place(离开这个地方)
  Code Monkey just keep on working(程序猿还是留下来工作)
  See your soft pretty face(看着你可爱柔软的脸)
  Much rather wake up, eat a coffee cake(醒来,咖啡蛋糕做早餐)
  Take bath, take nap(洗澡,睡觉)
  This job &fulfilling in creative way&(这工作&创意无穷&)
  Such a load of crap(真是废话一堆)
Code Monkey think someday he have everything even pretty girl like you
(程序猿以为总有一天会得到一切,包括像你一般好的女孩)
  Code Monkey just waiting for now(程序猿在等待)
  Code Monkey say someday, somehow(程序猿说,总有一天,总会实现)
  Code Monkey like Fritos(程序猿喜欢吃Fritos薯片)
  Code Monkey like Tab and Mountain Dew
& & (程序猿喜欢喝Tab和Mountain Dew)
  Code Monkey very simple man(程序猿是个爽直人)
  With big warm fuzzy secret heart:(心里藏着点温暖的秘密)
  Code Monkey like you(程序猿喜欢你)
  Code Monkey like you(程序猿喜欢你)
浅析产品新手引导设计
浅析产品新手引导设计
引导设计,现在也是大家比较热衷讨论的话题,各类的web产品也都纷纷效仿起移动端的引导方式,那么我先问一下,究竟什么是引导设计呢?
什么是引导设计?  我们把它拆开为&引导&和&设计&,那什么是引导呢?我们可以回归到生活中去寻找答案,导游带领游客参观景点,帮助安排食宿,让游客们轻松愉快地完成他们的旅程;老师教学生更快更深入地学习知识,学以致用;路边的醒目的箭头路标指引我们更快地找到地铁,这些都是引导在生活中的例子。
  所以可以概括,引导是带领既定的目标对象更快速更愉悦地达到目标的过程,引导设计则是这一过程的设计。在互联网产品的范畴中,新手引导设计是引导新手用户更快速更愉悦地学习使用产品这一过程的设计,它力图像导游、老师、路标一样带领新手用户快速地熟悉产品的整体功能,在用户操作遇到障碍之前给予及时的帮助。  但是,新手引导设计是不是就完全是为了引导新手用户学习使用产品的设计呢?这么说,未免也太高尚了点吧,回归到产品本身,是不是花大力气让产品上线就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呢,当然不全是,更多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盈利,这应该说是一种双赢。所以其实产品也存有自己的私心,产品可以利用新手引导这把利器将自己的产品更快地推销给用户,让用户快速地从新手用户向活跃度高、黏着度高的忠实用户转化。&
新手引导设计要满足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维持两者之间的平衡,实现双赢的局面。  如同Jesse James Garrett在《用户体验要素》提出最底层的架构是用户需求和网站目标一样,推动新手引导设计的原因也有两个: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对于新手引导来说,用户需求是快速、愉悦地学习使用产品。产品目标是将新手用户快速转化为活跃度高、黏着度高的忠实用户。  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出发的角度会不一样,有时候会存在着冲突,但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它们之间应该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可以达到产品目标的状态。所以新手引导设计就是要平衡处理好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实现双赢的局面。
满足用户需求:引导用户更快速、愉悦地学习使用产品  首先要满足的是用户需求,也就是引导新手用户更快速、愉悦、无阻碍地学习使用产品,且不要受过多的信息干扰,新手引导设计是这一过程的设计。从刚刚这句话来看,新手引导设计是要符合这几个特征的: a. 新手用户&&对产品一无所知,需重视产品的易学性、引导的有效性。 b. 更快更愉悦&&除了高效地达到目标之外,还需考虑愉悦性。 c. 过程&&是贯穿用户学习使用产品的整个过程,而不止是开始。
1.用产品本身来引导&&提高产品易学性  用产品本身来引导,降低产品的学习门槛,就是最好的引导方式,也是新手引导设计的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用界面告诉用户,他可以在这个界面去做什么,这样的隐形的引导让用户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学会使用产品了。保持产品简洁,突出核心功能  用产品本身来实现引导就要求产品需要做减法,保持产品简洁,突出核心功能,让用户一目了然。QQ6.3电脑管家通过简化布局,通过大量的留白和跳出的绿色大按钮聚焦用户视线的焦点,清晰告诉用户这个界面是用来安全体检的。
&用色调让用户专注于核心内容  人的视线会先看到亮色调(暖色调)的部分,后看到暗色调(冷色调)的部分,所以也可以用亮色调(暖色调)来突出核心内容,让用户的视觉聚焦在那里。轻博客鼻祖tumblr用暗色调弱化背景、导航,亮色调突出内容部分,让用户的视线焦点集中在发轻博文和阅读他人的博文的沉浸式阅读体验当中。&&
2.初次使用说明书引导&&让引导更高效有趣  用产品本身来引导用户学习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很多时候这种方式还是不够的,产品需要用一种更快速的方式,让用户对产品有一个全局性的认识。很多产品借用了生活中工业产品的使用说明书这一概念,在用户使用产品之初,告诉用户如何使用。首页功能介绍  在第一次使用产品的时候,在首页出现功能介绍,这种方式是比较常用的方式。如evernote在首页采用文字介绍其相关功能和使用方法,让用户对evernote主要功能有个初步的了解,但是很多时候,用户可能没有耐心去读完大段乏味的文字,而直接匆匆地跳过,就像前面说的,没有新手引导的第二个特性:更快更愉悦&&除了高效地达到目标之外,还需考虑愉悦性。所以单纯的文字介绍的引导性还是比较差的。
  QQ浏览器的首页功能介绍采用了图示的方式,精心的设计让用户更乐意把它看完。
&全局游览  全局游览就像是导游带领新手用户快速地游览整个产品一样,让新手用户对产品有个整体的认识,往往图文结合、精心的设计能给用户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让用户感动温暖。如下面QQ空间图文结合的方式、朋友网改版之后精心的全局游览让人眼前一亮,突出简洁的文字说明,清晰明了。
3.使用中适时出现的使用引导&&引导更是无处不在的过程  初次的使用说明由于一般采用的是独占式窗口的方式,只会放核心功能的引导说明,以免过多的提示对用户造成比较大的干扰,但很多其他功能也需要引导。因此除了在初次的使用说明之外,在用户学习使用产品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贯穿着引导。遮罩式操作介绍  在第一次进入到相应的场景时,出现界面操作介绍。如下面腾讯微博的APP,在第一次进入到身边的人的模块的时候,以半透明遮罩的方式显示操作介绍。
  EF单词APP在第一次进入这个界面的时候以灰色透明遮罩的方式在界面上圈出操作方式说明,很用心很温馨。
&内嵌式操作引导  内嵌式引导是将帮助引导直接嵌入到界面里,在需要引导的时候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如下面的QQ浏览器的九宫格没有添加网页的空白位置上引导操作&点击添加你喜欢的网站&,引导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添加。
  QQ iphone版在没有动态的时候给予内嵌式引导,在有动态的时候不再出现。
满足产品目标:引导新手用户向忠实用户转化  产品创造出来除了要满足用户需求之外,更要满足产品的目标:比竞品更强大更好用,用户下载量(在线量)更多,用户活跃度更高等等,对于新手用户,产品的目标是希望快速地将新手用户转化为活跃度高、黏着度高的忠实用户。即,新手用户引导设计在满足产品目标的层面上则是引导新手用户快速向活跃度高、黏着度高的忠实用户转化的设计。
1. 任务引导&&更快速更直接的转化  常见的引导方式是任务引导,即出现一个任务让用户去完成,这样的方式是比较直接的方式,同时也是比较快速的方式,所以也会成为产品中比较常用的引导方式。比如对产品来说可以提高人气度的操作:完善资料、上传头像等,会采用这种引导方式。不过任务的出现会对用户造成一定的干扰,根据干扰程度不同,可分为:独占式页面  腾讯微博的新手任务用独占式的页面引导用户对朋友和名人加进行收听,虽然干扰程度是蛮大的,但同时引导程度也是最好的,用这种方式引导用户完成一些非常重要的操作是非常快速而直接的。
&弹窗式  腾讯微博新手任务用弹窗引导上传头像,相比较弹窗会比独占式页面干扰性小一些,用户更容易选择关闭窗口和跳过,所以引导的成功率会相对来说差一些。
&小气泡式  小气泡的引导是相对干扰性比较小的方式,但引导性也是比较差的方式,用户容易无视和忽略它。如下面朋友网用小气泡的方式希望用户上传头像,希望通过有意思的手绘和文字的激励提高用户上传头像的可能。
&嵌入式  淘宝网利用头像的位置巧妙做了嵌入式的任务引导,对用户干扰几乎为零,但楚楚可怜的求真相的提示会让用户最后传上自己的头像,引导性也不错,不过需要一些时间,因为嵌入式的引导不需要用户及时的响应,可以在有时间的时候再来关注。
&  朋友网对用户加认识的人的操作嵌入到页面当中,将对用户的干扰程度降到最低。
2. 激励引导&&用隐形的方式来激励用户  用激励的方式促使用户完成产品的一些操作,提高用户资料的完整度、对产品的熟悉度、参与到产品某些活动中来等等。数字激励  用数字激励的方式也是比较见到的,比如朋友网用常驻的tips显示资料完整度数值,让用户有点击进去继续完善资料的欲望。
  QQ电脑管家用红色的数字警示用户没有扫描木马的天数,激励用户马上进行木马扫描。
榜样激励  虾米网利用榜样激励很好激发起人性的好胜心、融入欲望,让用户能够很快地参与进来。
3. 推荐&&让用户发现更多  除产品的基础体验之外,让用户发现更多其他的新功能或者好玩的活动,让用户成长为更高级的用户,同时他们对产品的认可度也会变高,成为产品的忠实用户。同时也因为产品随着发展也在不断的迭代和扩展,需要推荐用户来发现新增的功能点。新功能推荐  QQ空间用形象的tips告诉用户新增的回收站的功能;朋友网用tips推荐用户找朋友实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古卷轴阳光整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