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认识中国土生土长的人九大妖怪吗

日本那些让人不寒而栗的鬼,竟有70%都来源于中国!
说起鬼,我们都不陌生,在中国,最让人不寒而栗的要数红衣女鬼了,跟日本的贞子一样,光想想就让人汗毛都竖起来。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说说日本流传的各种鬼,它们的原型有70%都来自中国。关键是中国的鬼怪到了日本后,让中国人自己都目瞪口呆。
* 在中国,鬼多半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存在,但在日本,鬼则是妖怪的一种。因此以下统称为妖怪。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妖怪文化。
日本妖怪有上百种,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死了的、死不了的。
先来说说“死了的”妖怪,也就是拥有(过)生命的动植物、人类。
日本Vs中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鬼一般指人死后的灵魂,而万物修炼成的精灵,则用妖精、妖怪等词来形容。而日本文化中的鬼则有固定形象,与其说是“鬼”,仍是妖怪中的一种。
它们一般头上长角,头发卷曲,口中长有两颗大牙,生有尖爪,上身赤裸,腰间披一块虎皮裙,手执一条狼牙金棒。
与中国的渊源
此妖既然叫做“鬼”,其实是从中国而来。
日本学者马场明子在《鬼的研究》中提到:
日本鬼的形象,与鬼门的方位有关。在中国的《山海经》中,东北方向(丑寅之间)为众鬼出没之所,即鬼门。
丑和寅,分别对应着牛与虎。日本鬼头上生牛角,嘴中长虎牙的形象,正是引经据典而来。
▲《雄鬼图册》罗聘 局部
瘦成皮包骨
日本Vs中国
顾名思义,骨女就是一副骷髅模样的女妖,平时以人皮遮掩真面目。
人皮很美,引得风流好色的男人趋势若无,而在周围的人看来,却是一堆白骨和活人依偎在一起,相当恐怖。
骨女的杀气而怨念很重,但一般只对那些薄幸不良的男人进行报复。
▲泷夜叉姬操纵骸骨对战
与中国的渊源
这样的“骨感美人”可以追溯到《聊斋志异》中赫赫有名的画皮女鬼。
▲电影《画皮》
日本Vs中国
白天他们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一旦夜幕降临,不安分的脖子便开始不断伸长,有些妖的脖子与身体干脆分开, 在夜里翱翔。
飞翔的头颅是一个超能的武器,在夜间能够袭击人类,并吸取凡人的鲜血。
这种妖怪在日本一般叫做辘轳首,也就是脖子能像辘轳一样伸缩自如的人,一般为女子。
这种部族一般生活在南方,夜间身首分离,以耳朵为翅膀,以虫为食,到了早上头颅又回到身体上。而一旦中途遇到什么变故,头颅回不到身体上,就会死去。
与中国的渊源
这种恐怖又有些滑稽的飞头妖怪, 最初在中国被叫做落头氏。在晋代的《搜神记》中就记载过:
三国时吴国大将朱桓,有位婢女,每晚睡着后,头便会离开身体,从天窗飞出去,快天亮时才飞回来。
有次,同屋女伴起夜,看到棉被滑落,便替她盖上身体。天蒙蒙亮时,婢女的头颅飞回来,却怎么也找不到棉被盖住的身体,最终力竭而掉到地上。
这位落头氏,其实挺可怜的。在《搜神记》、《南方异物志》等古籍中,落头氏并不是什么害人的妖怪,只是一个奇异的部族而已。
长着龟头的小朋友
日本Vs中国
日本的河童是个可爱的小妖怪,皮肤上长着鳞甲, 手和脚上长有类似青蛙的蹼,背上背有乌龟壳,像个四、五岁左右的小孩子。
原本,河童生活在海底龙宫中,可以说是日本的水神。 随着原始信仰的衰落,人们渐渐忘记了它的神性, 把它归入到妖魔的行列中。
与中国的渊源
小妖怪在中国的祖先,叫做河伯,始出于《山海经》中的河伯是黄河之神。
不过这个神仙的名声后来不太好。“河伯娶妻”,坑害民女的故事,就讽刺的这位淫神。传说中,何伯还因为调戏洛神,被后羿射瞎了一只眼睛。
▲ 九歌·河伯
不过河伯与河童虽相似,年纪总是大了许多。
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则记载了一种小怪物:
“如三四岁小儿,鳞甲如鲮鲤…膝头似虎,掌爪长没水中,出膝头。小儿不知,欲取戏弄,便杀人”。
无论年龄、外貌、性情,都与日本的河童极其相似。
▲动画中的河童往往被塑造成可爱的形象
中国的妖魔鬼怪大多是失去了生命的动植物,但在日本规模最大的鬼怪却是没有生命、压根死不了的,也就是第二类:付丧神。
他们都是日常用的器物,什么小灯笼、小雨伞,长了耳眼口鼻,成为半器物半妖的妖怪。
▲左为女妖阿岩,因貌丑被丈夫抛弃,附于提灯上报仇
传说,只要一件物品被主人防止不理100年,就会因心生怨念,吸收天地精华,变态成妖怪,危害人间,此类妖怪称为付丧神。
与中国的渊源
这个妖怪的概念,其实也可以追溯到中国东汉时期。
“魅,老精物也”。——《说文解字》许慎
物老成精,由此又引申出“老魅”、“物魅”、“精魅”等等概念。“魅”,也就是日本“付丧神”的文化灵感和来源。
这个被国人遗忘的妖怪概念,却在日本被认可了,还发展出精彩的妖怪器物文化。
▲ 成精的老木柜,里面的妖怪都是被主人遗忘的物件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主要是日本人的恋物情节,或者更确地说,是他们特别“惜物”,甚至延续到了日常的方方面面。
▲ 分享一只超萌的妖怪
对一切生灵怀有珍惜、膜拜之心,这也是日本妖怪文化产生的原因。
他们把大自然里有太多自己看不见、摸不着,又无法控制的力量,称之为妖怪,也因为这份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之心,才让日本的妖怪文化盛行。
▲在诵汉诗的妖怪
今天我们不是崇日媚外,只是提起飞头蛮、河童这些日本妖怪,却不知道他们其实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妖怪,甚至还有更多的中国妖怪,被湮没在日本文化中...但是我们却不知道,甚至不在意。
看完之后,你觉得是日本的鬼可怕
还是我们中国的鬼更可怕?
欢迎分享和评论哦~
你可能会喜欢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日本有名的妖怪竟然都来自中国!
日本有名的妖怪竟然都来自中国!
现在提起飞头蛮(中国传说的妖怪。通常是人类的姿态,到夜里头部会携带着五脏六腑与身体分离然后在空中飞来飞去。 出处:搜神记 ),姑获鸟,阴摩罗鬼这些妖怪,感觉都是日本出身,但其实它们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妖怪,而且还有更多的中国妖怪被湮没在日本妖怪中。感觉日本的妖怪好像要比中国出名的多,我们中国的妖怪除了耳熟能详的狐狸精、画皮少数几个其他的好像都不太出名,而我们提起日本的八歧大蛇、酒吞童子、土蜘蛛倒是熟得很。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呢?其一是系统性,日本神道教号称八百万鬼神,事实上比较出名的有500只以上。起初大部分是以民间传说的形式存在,在鸟山石燕以浮世绘的形式进行系统的整理后,更加深入人心。相比之下中国的妖怪数量远超日本妖怪,但被记载下来的却少很多。很多有名的妖怪都没有记载。各神话小说中也是各讲各的,对中国妖怪没有一个系统的整理。甚至于一听就是很有官方感觉的《中国妖怪事典》都出自日本人之手。其二是故事性,虽然《聊斋》,《子不语》等书中的妖怪故事性极强,但是记载中国妖怪最多的书《山海经》却比较散漫,很多稍稍联想就极有趣的故事都被一笔带过,甚至大部分妖怪都是说一下栖息地,样子,法力,吃起来怎么样就结束,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影响。没有故事性就吸引不了人,没人喜欢自然名气就没有日本的妖怪高。其三是重视程度,如上所说,日本的妖怪学可以堂堂在高校授课,学生还不少。在中国开个妖怪学试试?顶多在民俗里找到个分支,还是大冷门日本有关妖怪的各类文化产品不胜枚举,从上个世纪水木茂掀起妖怪狂潮以来,直到今天日本的妖怪文化还在盛行。一系列主打妖怪文化的动漫或者小说使得日本的妖怪文化长久不衰。但中国方面的妖怪系列却很少有拿得出手的,比不上日本妖怪的名声也理所当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我希望我能表达出我所发现的生活的一些美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生土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