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24式视频对人体静型和动态技法的要求

当前位置: >>
陈式太极拳械套路名称汇编
自助发陈氏太极拳发展简史及其演变自陈王庭在 16 世纪创造一至五路太极拳、一路炮捶后,又创造了刀、枪、剑、锏等器械套路。刺枪术 和八杆四杆术对练套路中运用太极拳术的缠丝劲,开辟了长兵器阴阳变换、刚柔相济的先河。太极双人推 手的创建,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技击实践方法,既不会伤人,又可实际检验武功。 分门别类的太极拳自 成体系后,陈家沟太极拳之风顿开,当地歌谣:&喝喝陈沟水,都会跷跷腿&,&会不会,金刚大捣碓&。尚武 之风甚盛。 陈氏十四世陈长兴() ,字云亭,著《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 、 、 《太极拳战斗篇》等。他打破门规局限,将陈家沟的独得之秘--太极拳传于河北永年县的杨福魁(露禅) , 在太极拳史上开始了第一次大发展大普及时期。 陈氏第十四世陈有本() ,字道生,受业其 父,太极拳炉火纯青,当时精于太极拳者多出其门,著名的有陈仲`、陈季`、陈清萍、陈耕耘等。他除 完整保留并传下了祖传拳架外(后人称小架或小圈) ,且不受其限,多有创新。他在教授族侄陈耕耘时(因 其父陈长兴常年在外保镖,而求教于陈有本) ,为使耕耘早日功夫上身,将架型予以放大,突出爆发力,创 出了独具特色的大架拳法(后人也称为大圈) 。大架拳法后由陈耕耘一支传下,传到十七世陈发科广授门徒, 使大架拳法得以光大海内。 陈氏第十五世陈清萍() ,入赘温县陈家 2.5 公里处赵堡镇,他在祖传太极拳(小架)套路 基础上进行修改,形成了一套小巧紧凑,逐步加圈,由简到繁,不断提高拳艺技巧的练习套路。后人称其 所传太极拳为赵堡架。 陈氏第十六世陈鑫() ,字品三,具文采。他感到陈氏太极拳虽经历代口 传亲授,然文字著作较少,不利广泛传播。为阐发祖传太极拳学说,闭门著述,费时十二年,完成《陈氏 太极拳图画讲义》四卷、 《陈氏太极拳易象数》六卷,全面整理陈氏世代积累的练拳经验。著述以易理说拳 理,引证阴阳、经络学说,以缠丝劲为核心,以内气为统帅,为陈氏太极拳理论宝库中一座引人瞩目的丰 碑。他还著有《陈氏家乘》《三三六拳谱》等拳术著作。 、 陈氏第十七世陈发科(),字福生, 是近代陈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对发展和传播陈氏太极拳做出了杰出贡献。自 1929 年至 1957 年一直在北 京授拳,以其刚柔相济,采、、肘、靠、拿、跌、掷、打兼施并用,技击精妙著称。他以与人为善、武 德高尚而受到世人敬仰。他教授徒弟很多,有顾留馨、洪均生、田秀臣、雷慕尼、冯志强、李经梧、肖庆 林等。其子照旭、照奎、女豫霞,拳艺很好。 陈氏第十八世陈照丕() ,字续甫。1928 年 秋,应北平同仁堂东家乐佑申和乐善同兄弟二人之邀,在北平授拳。有同乡李敬庄(字庆林)为其在《北 平晚报》 (1928 年 10 月)刊发文章宣扬拳艺名扬北平武界,曾立擂台 7 天,大获全胜。后被中华民国南京 市市长请往授拳,拳踪广远。著有《陈氏太极拳汇宗》《太极拳入门》《陈氏太极拳图解》《陈氏太极拳 、 、 、 理论十三篇》等。所授弟子中王西安、朱天才、陈小旺、陈正雷功夫惊人,被海内外赞誉为陈式太极拳&四 大金刚&。照丕先生武德高尚,诲人不倦,是陈氏太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陈家沟拳械套 路有:老架一、二路(炮捶) ;新架一、二路(炮捶) ;小架一、二路以及五种推手法、太极单刀、双刀、 单剑、双剑、双锏、梨花枪、白猿棍、春秋大刀、四杆、八杆、十三杆等。 陈氏太极拳经过近百年的 发展演变,派生了杨、吴、武、孙四大流派。陈氏太极拳的特点(一)外似处女,内似金刚 中华武术,门派繁多,仅拳术就有几百种。各门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内外两家。 外家拳多以拳打脚踢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战,攻防含义较为明显、让人一看便知是武术。陈氏太极拳 则别具特色: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以内气催动外形, 上下相随,连绵不断,以腰为轴,节节贯串,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轻轻运转,默默停止。其功防含意大 都隐于内而不显于外,往往使人误认为此拳像摸鱼--样,不是武术。特别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要求周 身放松,不用僵力,主要是锻炼下盘功夫,使足下生根,转髋灵活,输通气血,练就充足的内气,意到气 到,气到劲到,立身中正,八面支撑使身体内外各部建起巩固的防线,形成一身备五弓的蓄发之势,这样, 不遇敌则已,若遇劲敌,则内劲猝发,如迅雷烈风,故外似处女,内似金刚,此为陈氏太极拳的一大特点。 (二)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 大家见过头顶碎砖、脖缠钢筋等,这是硬气功的运气方法。内气运到头顶上,头能将砖碰碎;运到脖 颈上,能将钢筋缠绕起来。 陈式太极拳结合力学和经络学的理论,采用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以小力胜大力,以弱力胜强力。好象用 一个小小的千斤顶,就能将载重几吨货物的汽车顶起来一样。所谓太极拳蓄发相变、引劲落空 、借力打人, 以四两拨千斤,皆是螺旋劲所起的作用。故《拳论》讲:&虚笼诈诱、只为一转 &从经络学上来讲,经络是 指布满人体的气血通路,源于脏腑,流于肢体,脏腑经络气血失和,则神机反常而生疾病,和则气血流畅 而强身延年。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以拳术与导引吐纳为表里,拳势动作采用螺旋缠丝式的伸缩旋转,要 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宜鼓荡、气遍身躯&;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微微旋转使 腰隙(两肾)左右抽换,通过旋腰转脊,缠绕运动,布于全身;通任、督两脉,上行为旋腕转膀,下行为旋 踝转膝,达于四梢,复归丹田,动作呈弧形,圆活连贯,一招一势,承上启下,一气呵成,导致气血循环, 此为运劲 (即运气),它区别于用劲。这种系统的运气方法是符合经络学说的道理,也是其它拳法和体育运 动所少有的。 (三)把武术与导引吐纳相结合 导引和吐纳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养身术,早在公元前几百年的《老子》 、《孟子》等著作中已有记载。 汉初淮南子刘安就编成《六禽戏》,汉末著名医学家华佗又改为《五禽戏》,他模仿禽兽的动、摇、屈伸、 仰俯、顾盼、跳跃等动作,并结合呼吸运动,用于治病保健锻炼,是后来气功和内行功的先导,也是道家 养生学的基础。陈氏太极拳把导引、吐纳术和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内外 兼修的内功拳运动,这不仅对强身健体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拳术的搏击技巧也是一个创造性的 发展。 (四)陈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 刚和柔,两者是相互对立的,然而陈氏太极拳则把刚劲与柔劲揉和在整个套路中,一招一势刚中寓柔, 柔中寓刚,达到刚柔相济。《拳谱》规定:&运动之功夫,先化劲为柔,然后练柔成刚,及其至也,亦柔亦 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故此拳不可以刚名,亦不可以柔名,直以太极之名名之。&为什么太极拳的劲力 要以刚柔相济为准呢?因有刚而无柔的劲缺乏韧性。易折易损,没有技击格斗的实用价值,只有柔而无刚的 劲因失去爆发力也无济实用。故《拳论》指出:&然刚柔既分,而发用有别,四肢发劲,气形诸外,而内持 静重,刚势也;气屯于内而外现轻和,柔势也。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 催迫不捷。刚柔相济,则粘、游、连、随、腾、闪、折、空、颉⑥邸⒓贰⑥辔薏坏闷渥匀灰印8杖岵豢 偏用,用武岂可忽耶!& 刚和柔的变换,从神与气上来讲,是通过隐与显表现出来的,隐则为柔,显则为刚。从姿势上来讲, 是通过开与合表现出来的,合则为柔,开则为刚 (即蓄则为柔,发则为刚)。在运劲过程中表现为柔,在运 动到落点时表现为刚。因有神气的隐显与姿势的开合,刚柔就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落点是运动到达尽头 之点,是神显与气聚之处,所以表现为刚,除此之外,运气转换过程则宜用柔法。陈氏太极拳的每个动作 都是有开有合,每个开合动作都有运劲、有落点,落点要用刚劲,其它都用柔劲,以做到刚柔相济。这是 做到刚柔相济必须掌握的原则,也是练习避实击虚,蓄而后发,引进落空,松活弹抖的基础。 (五)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 陈氏太极拳是内外兼修的内家拳术,内家拳的动作都是在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的。意:即心意、意识。陈 鑫《拳论》说:&打拳心为主&,&妙机本是从心发&,&运用在心,此是真诀&。&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 听命&。&问:运行之主宰?曰:主宰于心,心欲左右更迭运行,则左右手足即更迭运行;心欲用缠丝劲顺转圈, 则左右手即用缠丝劲顺转圈;心欲沉肘压肩,肘即沉、肩即压;心欲胸腹前合,腰劲塌下,裆口开圆,而 胸向前合,腰劲刹下,裆口开圆,无不如意;心欲屈两膝,两膝即屈,右足随右手运行,左足随左手运行, 两膝与左右足皆随之,不然多生疵累,此官骸不得不从乎心也。吾故曰:心为一身运行之主宰。以上所言, 即是心意与动作的关系。《拳论》又云:&打拳以调养气血,呼吸顺其自然……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 玄关。......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由此可知,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的密切关系。在走 架子时,一举一动都是在意的指挥下,将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和呼吸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呼蓄 吸,顺其自然,心意不可使气,轻轻运转,成为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 (六)实战性的竞技运动一一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 武术自古以来就有踢、打、摔、拿、跌五种分部练习法,而摔法只讲摔,不阱打,几千年来就一直独 立发展,其他四种虽也综合锻炼,但仍各具特色。古代有&南拳北腿&、&长拳短打&之称,也就说明这种分 歧。与戚继光同时代的名手,如山东的&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等, 也都各具一技之长。同时,由于踢、打、拿、跌四法在实践中有较大的伤害性,因此,历来大都只作假想 性或象征性的练习,这就为花假手法开了方便之门。而前人所苦心积累的点滴经验,也因实践不足,很难 提高技击水平。这就是我国古代一些著名拳种在教传之后&失其真意&或竞技无一人传习的原因之一。 陈王庭以沾、粘、连、随、颉⑥邸⒓贰次行哪谌荩诼菪频幕∩希丛炝顺率咸 人推手法,练习大脑反应和皮肤触觉的灵敏性,综合了踢、打、摔、拿、跌等竞技技巧,并且还有所发展。 譬如拿法,它不限于拿人的关节,而是着重拿人的劲路,这就高于一般拿法的技巧。陈氏太极拳这种推手 方法,技击性较强,因此对发展体力、耐力、速度、灵敏和技巧都是行之有效的。这种推手方法代替了假 想性和象征性的花假手法,解决了实习时的场地、护具和特制服装等问题,成为随时随地两人可以搭手练 习的竞技运动。双人粘枪法也同于此。陈式太极拳的练习步骤与方法陈正雷(一)熟练套路 明确姿势? 所谓“套路”是指太极拳的整套架式。所谓“姿势”是指每个架式的动作结构 。初学时主要重于套路 熟练,方位正确。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套路已熟练,这时就必须侧重于姿势 的正确,这样才能产生内气, 发挥健身及技击上的效果。现分两个方面,谈谈这一阶段的练习方法及注意 事项。? 1.动寓静之内,静寓动之中。练陈氏太级拳必须保持思想上的清静,排除一切内外干扰。只有这样才 利于收敛内气,引动鼓荡。《拳论》说:“静养灵根气养神”。所谓养根的“根”,就是根本,也就是肾 脏。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根”,内藏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静则养根”,也就是说, 只有在意识清净的条件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与收藏,从而使五脏健运, 内气充沛,神得所养,动作 矫健。 2.注意身法,初练太极拳,不应要求过高,操之过急,就和初学写字一样,能写成横平、竖直、点、 钩等笔划,组合成方块就行。初学练拳,身法上只要求头部自然端正,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步法上只要 能做好弓步、虚步、开步和收步,知道方位即可,至于不可避免出现的毛病,像挑肩架肘、横气填胸、呼 吸发喘、手足颤抖等现象,不宜深究。但运行方位、角度、顺序必须绝对正确,力争做到姿势柔软、大方 顺随。 每天坚持练 10 遍左右,两个月即可将套路练熟。这时要进一步考虑动作要求, 从头至足,一招一势 进行纠正。在动作速度上尽量放慢,以利于揣摩思考动作的正确与否。每天坚持 10 遍拳,再练习一个时期, 就可以通过这一阶段而进入第二阶段了。 (二)调整身法 周身放松? 所谓“身法”,是指练拳时对周身各部位要求的原则。要调整身法,首先必须在放松上下功夫。为了 使骨节松开,伸筋拔骨,可选练些动作,如“金刚捣碓”、“掩手肱拳”、“摆脚跌叉”等,但要尽量放 松,不要用拙力。 这一阶段练习出现的主要毛病是立身不正,横气填胸,挑肩架肘等,产生这些毛病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对“放松”这个含意理解不够;二是腿的支撑力不足,难以放松。《拳论》说:“身必以端正为本。 以周身自然为妙。”也就是说套路架式的练习,身法上要以立身中正为根本。所说的“端正”,也有两种 含意:一是指躯干四肢及头的位置中正,即身体不偏不倚之意;另一种是身体在歪斜情况下,保持相对平 衡,如开步时的上引下进动作。所谓“放松”就是说在腿的支撑下,全身各部自然协调地松下,气沉丹田。 初学时由于对这些问题没有理解和注意,加上功力浅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上述毛病。可通过增加练 拳遍数放低身法,加大运动量,并且做一些单腿或双腿下蹲运动及站桩功来克服上述毛病。同时注意松胯、 曲膝、圆裆,保持立身中正。随着腿部力量的增长,身法的放松,可使胸部、背部,肋部及膈肌自然下沉, 体内的气机升降协调,呼吸自然,肺活量增强,其毛病就会消除。 这一阶段练习,需有 3 至 4 个月时间。届时,身法已得到调整,姿势已基本正确, 并且随着练习质 量的提高,已有内气活动的感觉。 (三)疏通经络 引动内气? 经络遍布周身,内联脏腑,外系肌表,从而沟通人体上下表里,是调节机体和内气运行的通道。“气” 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极其微小的物质微粒,很难直观察觉,只能通过人的感觉器官, 根据事物的各种变化而体现它的存在。人体的气,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禀赋于先天父母之精气,二 是饮食物化生的水谷之精气,以及存在于人体内的精气,通过脾、肺、肾三脏的生理功能综合作用而生成。 《拳论》说:“气者,生之本,经者,气之路,经不通则气不行。”又说:“以吾本身自有之元气,运行 吾身”,“以气运形, 一气贯通”。说明气是本身固有的本元物质,只有在经络畅通无阻的情况下,才能 引动与鼓荡,达到一气贯通,从而产生防病健身和技击效果。 前面已经说过,在“调整身法,周身放松”阶段后期,体内已有内气流动的感觉,练拳也有兴趣。但 是这个感觉如波浪起伏,时有时无,时隐时现。经过一段时间,甚至会全然无有。这是经络之气通流不畅, 气机运行不利,内气引动不力之故。因此,在这一阶段练习中必须重于意念引导,在大脑意识的指挥下, 以意运形,使内气节节贯穿。如有不顺之处,可以自行调整身法,以得劲为准。练习速度宜慢不宜快。一 招一式要精力专注,活泼无滞。外形尽量与内气意识保持一致。这样进一步练习一段时间,内气就会自然 畅通,僵劲拙力也会慢慢克服,逐渐达到周身相随,连绵不断,内气会按拳势要求,产生有规律的鼓荡, 达到一气贯通。 (四)形气结合 如环无端? 所谓“形”是指形体,也就是拳式动作的外在表现。“气”即指内气。从医学 角度讲,“形”、“气” 是统一的,是相互依附,相互为用的。《拳论》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及能收敛入骨”。又说:“以 气运身,务令顺随。”就是要求每招每势,都要注意以意引气,以气运身,顺其自然,催动外形。通过形 气结合的反复练习,使内气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在体内运行。努力做到, 周身一致,内外合一,外形在 内气的催动下,一动则周身全动,一静则周身全静,动静开合,起落旋转,无不顺其自然。在练习过程中, 身与手、内与外某 一部位不够协调,某一部位即产生矛盾,就会影响内气的贯通,从而使意气与形体难以 结合。如动作运行速度的快慢,以及身法位置角度掌握不够,难以适 得其中,在套路架式的练习中,就会 产生身慢、手快、眼不随等散乱现象,不能身手一家,动作协调。谚云:“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手 到身也到,击敌如摧草”。说明形气结合,身肢顺随的重要性。这一阶段的练习,要注重于意念与形体姿 势的结合,也就是心到、意到、气到、 形到,使内气一气贯通。同时应当理解,某一部的开合,是全身整 体开合的局部表现,全身总的毛病,也可以从局部反应出来。因此,凡是调整局部姿势时, 务必注意整体 的调整,从而达到意气合一。这一阶段的具体表现为:肌肤发胀,手指发麻,足跟发重,丹田有发沉之感。 (五)周身相随 内外一致? “周身相随,内外一到”的意思,是指全身形成一完整的运动体系。陈长兴在 《十大要论》云:“太 级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 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 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 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 者,其斯之谓欤!”此段论 述,具体阐明了周身相随、内外一致,以及一气贯通的整体表现。 在周身内外相随一致这一阶段,内气虽已贯通,但很薄弱。在练拳时,稍不注 意或运动不当(如疲劳 过度或精神欠佳),都会影响内气的贯通和运行。在前一阶段,如身、手、内、外产生了矛盾,可以用调整 身法的办法去解决,使姿势 顺随,内气贯通。而在这一阶段,就不许用调整身法的办法去解决。这一阶段, 要求周身相随,以内气催外形。气不到,外形寂然不动;气一到,外形随气而 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 每招每势,气由丹田发起,内走五脏百骸,外行肌肤毫毛,运行周身而复归丹田,缠绕往来,圆转自如。 动作以缠丝劲为核心, 以内气为统驭,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缠丝劲”发源于肾,起于丹田,遍布 全身,处处有之,无时不然,衍溢于四体之内,浸润于百骸之间,达四梢 通九窍,增长内气无穷,使内劲 收敛入骨。伸筋壮骨、气血流通,消化饮食,祛病延年,皆缠丝内劲之功效。“缠丝系劲”为陈氏太极拳 之精华。 此段时间,每天除坚持练架式套路以外,可以结合练习推手,从而体会沾连粘 随,挤按的劲别,校正 拳势运动的正确与否。每天还可以增加练习几遍炮捶,用来增强耐力和爆发力;练习刀枪剑棍等器械,以 检验手眼身法步的配合。从 而使在练拳时,能够做到不加思索,不犯疑意,不期而然,内外一致,周身相 随的程度。完全掌握太极拳的要求和运动规律。 通过这一阶段练习,已经有了自我纠正的能力,可以脱离老师的指导,不走弯 路。继续深入研究,就 可逐步进入奥妙境界。陈鑫说:“理不明,延明师;路不清,访良友;理明路清,而犹未能,再加终日乾 乾之功,进而不止,日久自 到。” (六)稳固根基 充实内气 所谓“稳固根基,充实内气”,意思是指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扎稳下盘,以促使内气的 充实和饱满。《拳论》云:“根本固而枝叶荣。”培其根则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练习拳架,就 是培根润源的方法。这里所指的“根”,具有根其之意,也就是下盘。《拳论》云:“下盘稳固,上肢自 然轻灵”。所说的“下盘”,就是指体的下半部分“腿”而言,靠腿的撑力,以两足为基础,裆劲圆活自 然、沉稳。另一咱说潮“根本”指元气。元气藏于肾、肾气足则精力充沛,即为“根本固”。所谓“润其 源”,源指根源,即本源。元气为诸气之本,根源于肾通于丹田,禀赋于先天,又称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 根。肾藏元阴元阳,元阴以养五脏之阴,元阳以养五脏之阳,周身之阳得以温、阴得以养,故生机旺盛, 则又反过来益助肾气,充盈丹田。这样相互资益,周而复始,从而使根本固,源流润。 经过以上几个阶段,练拳时周身已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但在配合呼吸上不能恰当自然和细腻。 在第一至四阶段,由于动作姿势的僵硬不协调,及内气外形不结合,要求动作配合呼吸是做不到的。到了 第五阶段,虽然周身相随,内外结合一致,但在动作加速、疾变,或者快慢相间时,动作与呼吸就难以配 合。在这一阶段的练习时,随着练拳质量的提高,动作与呼吸必须严密配合。 要特别指出,此阶段的腹式呼吸形式与医学上的腹式呼吸恰恰相反,就是要做逆式呼吸。在正常的生 理条件下,人们的呼吸方式和过程,是由肺、胸膜、肋间内外肌、隔肌等来参与完成的。主要表现以胸式 呼吸为主,同时在腹肌配合下完成。在胸腔脏器病变时,由于胸式呼吸受到限制,则代偿性地使腹式呼吸 加大加强。这咱腹式呼吸的运动表现为:吸气时膈肌收缩,腹腔脏器下移,腹内压升高,腹部向外突出; 呼气时膈肌舒缓,腹腔脏器上移回位,腹壁收敛。 太极拳中的“腹式逆呼吸”与上述情况恰好相反。其表现为吸气时、小腹内收,膈肌上升,丹田之气由 小腹上升,胃部自然隆起,胸廓自然扩张,肺活量加大;呼气时小腹外突,膈肌下降,内气下沉至丹田, 胃部与胸廓自然平复。由于腰肾旋转,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结合一致。发劲时呼吸的配合,是用短促的一 吸一呼来完成的。 在呼吸配合一致以后,除了正常的套路练习外,还要加练些辅助功。如:练站桩,采用大马步、弓步、 丁步都行, 练拳前后坚持 20 分钟, 练习稳固桩步, 呼吸行气, 发展力量和耐力; 练抖杆子, 用后尾直径 6--8 厘米,长 3 米的白蜡木杆,每天用拦、拿、扎的方法抖 100 下。另外还要把拳式内的单势发劲分别抽出练 习,以增加在根基稳固、内气充实情况下的蓄发力。 (七)触觉灵敏 知已知彼? 这一阶段,主要是练习全身空灵,身体皮肢感受的灵敏性,也就是接受信息传递采取行动的应激反射。 练习太极拳的人,随着功夫的加深,这个应激反射过程也随之加强,直至接受信息传递如闪电,应激反射 如雷霆。人体的反射活动基础称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部分: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和效应器。简单地说,反射过程的进行,是由一定的刺激被一定的感受器接受,感受器发生兴奋,兴奋由 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神经中枢,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综合活动产生兴奋。兴奋又经过特定的 传出神经到达效应 器。这一阶段主要是练习加强加快这个反射过程。练好这种功夫,必须以充实的内气做 中流砥柱,使内气充盈丹田,贯注全身,内至脏腑经络,外至肌肤毫发,周身各部如电充身,触觉极其灵 敏。格斗时才能做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彼微动,已先动,后发先至”。 这一阶段,仍应 按前段练习套路和辅助功,还应经常练习推手竞技,在实践中,锻炼听劲、灵劲,周身上下结合劲。在练 习拳时,功应内收,气行于外的表现和缠丝劲的外形动作,也庆内收与缩小。也就是由大圈到中圈的练习 方法。拳架练习,应缓慢柔和,平稳舒展。陈复元说:“学时宜慢,慢不家痴呆,习而后快,快不可错乱; 快后复缓,是为柔,柔外刚自在其中,是为刚柔和济。” 这段练习,就是“快后复缓”阶段。积功日久,就可做到静如山岳,急如闪电。就象射箭一样,慢拉 弓弦开满月,力聚弓背,松弓弦,矢疾出,威力大,其快无比。 这一阶段后期,可以做到:眼神如捕鼠之猫,动作如翱翔这鹰,身形轻灵矫健, 意识反应及皮肢触觉 十分灵敏,运动出于无心,鼓舞生于不觉。 (八)得机得势 舍已从人? “得机”就是利用最恰当的时机。“得势”就是得到已顺人背的形势。“舍已从人”意思是舍掉自己, 以顺从别人,随顺化解,不顶不抗。对方控制住我的手(梢节),我以肘肩来化解;控制住肘肩,我以胸腰 来化解;控制住胸腰,我以裆劲与手臂来化解。陈鑫在“单鞭”一势中写道:“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 动脉络通,中间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形象地说明要周身相随,蓄发相变,舍已从人,顺 随化解。所谓“借力打人”或“四两拨千斤”,就是利用杠杆、滑轮、离心力、向心力、摩擦力等力学原 理,使对方之力又加于对方之身,以我之小力击倒对方。 这一阶段,是由中圈到小圈时期。《拳论》云:“要想拳练好,除非圈练小。”在这一阶段练习时, 外形要求轻松自然,舒展大方。内劲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应用时劲由内换,一般人难以看出。这些内 劲在体内的表现,象是一股热流发于丹田,随着意识的引导,由根到梢;由内到外,绵绵不断地遍布全身。 每时每刻都有肌肤发胀,手指发麻、脚跟发重、拳顶发悬、丹田发沉,膀胱发热的感觉。对敌时得机得势, 舍已从人,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 (九)身如火药 一动即发? “身如火药,一动即发”是内气充实饱满阶段技击的形式表现。此段是太极拳的基本成功阶段,功夫 已基本达到刚柔相济,周身肌肤充满了内气,已具有强大反弹力。只要对方之力一加我身,犹如火药见火, 烘然而发。达到了这层功夫,周峰内外已成为混圆一体,犹如太极这象。在这个充盈的太极圈内,有纯厚 的真气为根基,有旺盛的机能之气为动力,有十二经络联系内外,在意气鼓荡的作用下,使一切外业之力 无法加于自身。不但不能使这个混圆的太极整体遭到丝毫破坏,反而由于太极内气的无穷威力,产生强大 的反弹作用,使进击者得到相反的效果。这好象去击打充满气的皮球一样,用力越大,它跳得越高。另一 种是太极混圆一体的球形圆滑作用,遇有外力接触其身,就会象旋转着的圆球将它引化落空。如陈发科在 北京教拳时,弟子们纷纷传说,陈老师背部有弩弓(所说的弩弓即是反弹力)。有一天,发科公便对几个好 奇的弟子爽快地说:“来,你们一摸便知。”说着面壁而立,让两个身强力大的徒弟,分别按住背部,只 听“哈”的一声,将二人发出 2 米多远。发科公则屹然而立,脚步丝毫未动。接着又叫徒弟们往他身上撞, 不但丝毫不能撞动他,反而被他在两脚未动的情况下,将徒弟们发了 3 米多远。这说明太极内气充盛了, 就可以“遭到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 在这一阶段练习时,除了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外,主要以培养本元为主,陈鑫说:“心为一身之主,肾 为性命之原,必清心寡欲,培其根本之地,无使伤损。根本固而枝叶荣,万事可作,斯为至要。”所谓“清 心寡欲”,“培其根本”,“无使损”等,都说明在此阶段,更应注意:心静、神安、精固。只可培其不 足,不可伐其有余。《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瞻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病安从来。以志闲而少欲, 心安而不惧……” (十)变化无方 神鬼莫测? “变化无方,神鬼莫测”,是形容拳术已达到炉火炖青,登峰造极的境界。运 动变化及技击表现难以 看出,难以意测。玄奥渊博皆在其中。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练拳到此阶段,功夫已经成熟,出神入化, 奥妙无穷,举手投足,皆能阴阳平衡,八面支撑;内气已达皮肤之外,毫毛之间,外力虽未接触皮肢,动 触毫毛即有感觉,随即化劲发出,威力无穷。陈鑫有诗赞云:“神穆穆,貌皇皇,气象混沦,虚灵具一心, 万象藏五蕴,寂然不动若愚人,谁知道阴阳结合在此身,任凭他四面八方人难近,纵有那勇过人,突然来 侵,倾者倾,跌者跌,莫测其神,且更有,去难去,进难进,如站在圆石头上立不稳,实在险峻,后悔难 免陨。岂有别法门。只要功夫纯。全凭一开一合,一笔横扫千人军。” 陈氏太极拳基本动作与缠丝劲的练习左单云手 右单云手动作一:两腿开步成左弓步, 左手蛑磷笙ド嫌 动作一:两腿开步,成右弓步,右手蛑劣蚁ド 肩平;右手叉腰,拇指在后,四指在前,重心 与肩平;左手叉腰,拇指在后,四指在前,重 在左,目视左手。 心在右,目视右手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微左转,重心移至左腿; 同时左手划弧下沉,里合于小腹前,为顺缠丝 同时右手划弧下沉,里合至小腹前,为顺缠丝 劲。 劲,目视身体右侧前方动作三:接上势, 身体继续右转, 重心移至左腿;动作三:接上势,身体继续左转,重心向右移; 同时左手向右上穿掌外翻至右胸前,为逆缠丝 同时右手向左上穿掌外翻至左胸前,为逆缠丝 劲,目视身体左侧前方. 劲,目视右侧 动作四:接上势,松左胯,身体向左转,左手逆 动作四:接上势,松右胯,身体向右转,右手逆 缠外开至左膝上与肩平,目视左手。至此整个 缠外开至右膝上与肩平,目视正前方。其他要 左单云手动作完成,目视前方。 求与左单云手相同。 一合一开为一拍,一般在每个动作单练时,练 够二八拍为一节,也可以反复多练。初学时, 可按照文字,对照图解细心揣摸,搞清动作运 行路线。 熟练后, 再体会重心移动的盘旋路线, 以及腰左右旋转和手臂的顺逆缠丝的转换速 度。只有这样,才能由生到熟,由熟到顺,逐 步达到周身相随,连绵不断。双云手左右后抵翻手缠动作一:由单鞭动作起势, 两腿开步, 成左弓步,动作一:两腿成右弓步,左手置于左胸前与肩 两臂展开,立身中正,目视前方 平;右手合于右腰间,目视前方动作二:接上势, 身体微向左转, 右手变掌顺缠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微左转,重心移至左腿; 划弧下沉于小腹前;左手变逆缠上颍渴佑 同时左手逆缠后捋至左腰间,右手先逆缠后捋 侧前方 变顺缠上翻,前蛑劣倚厍埃渴忧胺 接上势,身体先左后右转,重心由左腿移至右 腿;同时右手向左向上,变逆缠向右颍笫 顺缠划弧, 里合于左腿内侧, 目视左侧前方(图 1-22),然后再返回原位。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向右转,重心右移;同时 右手逆缠后捋至右腰间;左手先逆缠后捋变顺 缠上翻至身左前方,目视前方 这样循环往返,反复多练,以身领手,以腰催 肩,以肩催肘,再贯于手,练习周身结合的后 这样反复循环运转,可练习旋裆转腰,两臂左 捋劲。 右缠丝,周身协调一致。也可结合步法,如并 注意:在手后捋转折上翻时,切勿挑肩。 步、偷步、盖步及旋转身法等进行练习。握拳左右缠双手缠动作一:在左右后捋的基础上,两手握拳,右 动作一:先立正站立成预备姿势,然后提左腿 拳心向内,置于身前与肩平,左拳心向上,合 向前上步,两手左顺右逆缠,向前划弧上棚后 于左腰间,重心在左腿,目视身体右侧前方 捋,目视前方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向右转,重心右移;右 拳逆缠先向左向下划弧里合于右胸腰;左手逆 动作二:接上势,两手后捋身体右转,重心移 缠划弧向后再向上颍渴幼蟛嗲胺至左腿动作三:接上势,身体继续右转,右拳逆缠向 后划弧向右虺觯笕渌巢蚶锖嫌谛厍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向左转,两手走下弧左 中线,拳心向里,目视左侧前方 逆右顺缠向前动作四:接上势,身体向左转,重心左移,左 动作四:接上势,两手继续向上略变右逆左顺 拳逆缠划弧里合,拳心向下;右拳变顺缠向上 缠。身体微右转 转,目视前方动作五:接上势,上动不停,身体右转,重心 接上势, 身体继续左转, 左拳逆缠合于左腰间,右移,两手向右后捋。 右拳变顺缠向里合于胸前中线,拳心向里,目 这样循环往复,可反复多练。也可右腿在前, 视前方。 左腿在后, 左右调换。 两手在身体两侧划立圆, 这样反复多次,主要是练习裆部的左右盘旋和 主要以裆腰旋转,带动两臂缠绕,以身领手, 腰的左右旋转,及两拳螺旋顺逆缠丝与里合外 以意导气。 蚓 陈式太极拳械套路名称汇编一、陈氏太极缠丝功 功法主要是让初学者对太极功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陈氏太极功法主要是让初学者对太极功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提高对太极拳中呼与吸的认 识,加强对拳理拳法的理解,另外,这套功法中是太极功法中最低层的展现。层次越高,其 加强对拳理拳法的理解,另外,这套功法中是太极功法中最低层的展现。层次越高, 外形反而不显。也就是说“有意不露其形” 望各位爱好者提高认识, 外形反而不显。也就是说“有意不露其形”。望各位爱好者提高认识,用科学自然的方法练 反而不显 习,不然就会有“走气”之说,甚至会出现气闷、横气填胸、头晕等症状。 不然就会有“走气”之说,甚至会出现气闷、横气填胸、头晕等症状。 陈氏太极功法动作名称 1 无极桩 2 正面单手缠丝 3 侧面单手缠丝 4 正面上下缠丝绸 5 正面里外缠丝 6 正面里外侧 面缠丝 7 正面里外上下缠丝 8 正面双手缠丝 9 正面双手上下缠丝 10 正面双手开合缠丝 11 斜步上下缠丝 12 斜步双手缠丝 13 斜步左右缠丝 14 前后缠丝 15 大小缠丝 单腿的缠丝: 单腿的缠丝:1 开合缠丝 2 上下缠丝 3 上步缠丝绸 4 倒步缠丝 5 拗步缠丝 6 定步缠丝 二、陈氏太极拳十九势 掌门人陈小旺大师结合老架、新架、 十九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结合老架、新架、小架于一身所创的陈氏 简化太极套路之一。 更好的弘扬陈氏太极拳, 简化太极套路之一。陈小旺大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陈氏太极拳,更好的弘扬陈氏太极拳,创 编的这套陈氏太极拳十九势,短小精辟,并且不失陈氏太极拳的风格及特点,是初学者的良 编的这套陈氏太极拳十九势, 短小精辟, 并且不失陈氏太极拳的风格及特点, 师益友。 师益友。 十九势动作名称: 陈式太极拳十九势动作名称: 1 预备势 2 金刚出庙 3 懒扎衣 4 上步斜行 5 上三步 6 左掩手肱拳 7 双推手 8 倒卷肱 9 闪通 背 10 右掩手肱拳 11 六封四闭 12 运手 13 高探马 14 右蹬一跟 15 左蹬一跟 16 野马分鬃 17 玉女穿梭 18 金刚捣碓 19 收势 三、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 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根据陈氏太极拳新架套路 中的基本要领和运动规律删略重复动作简化而出,此套路架式宽大,低沉稳重, 中的基本要领和运动规律删略重复动作简化而出,此套路架式宽大,低沉稳重,螺旋缠丝劲 别具一格,初学新架者习此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别具一格,初学新架者习此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式太极拳三十八势动作名称: 陈式太极拳三十八势动作名称: 1 预备势 2 金刚捣碓 3 白鹤亮翅 4 上三步 5 斜行 6 搂膝 7 前植 8 掩手肱拳 9 撇身捶 10 退步压肘 双推手 11 三换掌 12 肘底捶 13 倒卷肱 14 退步压肘 15 白蛇吐信 16 闪通背 17 前植 18 左青龙出水 19 击地捶 20 二起脚 21 护心拳 22 前招 23 后招 24 右蹬一跟 25 左蹬一跟 26 玉 女穿梭 27 懒扎衣 28 六封四闭 29 单鞭 30 雀地龙 31 上步七星 32 小擒打 33 运手 34 高探马 35 双摆莲 36 当头炮 37 金刚捣碓 38 收势 四、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老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根据祖传拳术的基础上, 陈氏太极拳老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根据祖传拳术的基础上,由博归约创编了流 传至今的老架一路、二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动作舒展大方,连绵不断,节节 传至今的老架一路、二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 柔中有刚, 动作舒展大方, 连绵不断, 贯串,沉着稳健,一动无有不动,运动如行云流水,发劲时要处处运用螺旋劲,以行引气, 贯串,沉着稳健,一动无有不动,运动如行云流水,发劲时要处处运用螺旋劲,以行引气, 有不动 以气催行,呼吸要自然,虚实要分明,含胸塌腰,蓄发相变,快慢相间, 以气催行,呼吸要自然,虚实要分明,含胸塌腰,蓄发相变,快慢相间,达到全身浑然一体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 1 预备势 2 金刚捣碓 3 懒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单鞭 6 金刚捣碓 7 白鹤亮翅 8 斜行 9 搂膝 10 上三步 11 斜行 12 搂膝 13 上三步 14 掩手肱 15 金刚捣碓 16 撇身捶 17 青龙出水 18 双推手 19 肘底看拳 20 倒卷肱 21 白鹤两翅 22 斜行 23 闪通背 24 掩手肱拳 25 六封四闭 26 单鞭 27 运手 28 高探马 29 右擦脚 30 左擦脚 31 左蹬一跟 32 上三步 33 神仙一把抓 34 踢二起 35 护心拳 36 旋风脚 37 右蹬一跟 38 掩手肱拳 39 小擒打 40 抱头推山 41 六封四闭 42 单鞭 43 前招 44 后招 45 野马分鬃 46 六封四闭 47 单鞭 48 玉女穿梭 49 懒扎衣 50 六封四闭 51 单鞭 52 运手 53 双摆 54 跌岔 55 金鸡独立 56 倒卷肱 57 白鹤亮翅 58 斜行 59 闪通背 60 掩手肱拳 61 六封四闭 62 单鞭 63 运手 64 高探马 65 十字脚 66 指裆捶 67 猿猴献果 68 单鞭 69 雀地龙 70 上步七星 71 下步跨肱 72 双摆莲 73 当头炮 74 金刚捣碓 75 收势 五、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 陈氏太极拳老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在根据祖传拳术的基础上, 陈氏太极拳老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在根据祖传拳术的基础上, 由博归约创编了流传至今的老架一路、二路。老架二路以刚为主, 由博归约创编了流传至今的老架一路、二路。老架二路以刚为主, 刚中有柔,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套路中窜蹦跳跃,腾挪闪战的动作更多, 刚中有柔,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套路中窜蹦跳跃,腾挪闪战的动作更多, 并且是向不同的角度、方向发出的弹簧劲,更加体现了快、 并且是向不同的角度、方向发出的弹簧劲,更加体现了快、刚、跃的特点。 跃的特点。 在运动时旋腰转脊,旋腕转膀和旋踝转膝,形成一静百骸皆随,一动全动的螺旋运动。 在运动时旋腰转脊,旋腕转膀和旋踝转膝,形成一静百骸皆随,一动全动的螺旋运动。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动作名称: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动作名称: 1 预备势 2 起势 3 金刚捣碓 4 懒扎衣 5 六封四闭 6 单鞭 7 翻花舞袖 8 护心拳 9 斜行 10 回头金刚捣碓 11 撇身捶 12 指裆 13 斩手 14 翻花舞袖 15 掩手肱拳 16 腰拦肘 17 大肱拳小肱拳 18 玉女穿梭 19 倒骑龙 20 掩手肱拳 21 里变里变 22 兽头式 23 披架子 24 翻花舞袖 25 掩手肱拳 26 伏虎 27 抹眉肱 28 黄龙三搅水 29 左冲 30 右冲 31 掩手肱拳 32 扫堂腿 33 掩手肱拳 34 全炮捶 35 掩手肱拳 36 捣叉捣叉 37 左二肱右二肱 38 回头当门炮 39 窝底大捉炮 40 腰拦肘 41 顺拦肘 42 窝底炮 43 左右三法 44 回头井拦直入 45 金刚捣碓 46 收势 六、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新架系陈家沟陈氏十七世祖陈发科根据陈氏太极拳老架套路基础上所创, 陈氏太极拳新架系陈家沟陈氏十七世祖陈发科根据陈氏太极拳老架套路基础上所创, 新架一路更加体现了陈氏太极拳的螺旋劲,增加了发力的连续性,提高陈氏太极拳的劲力。 新架一路更加体现了陈氏太极拳的螺旋劲,增加了发力的连续性,提高陈氏太极拳的劲力。 而且此套路手法多、变化快、胸腰运化突出、松活弹抖、螺旋缠丝劲更加明显, 而且此套路手法多、变化快、胸腰运化突出、松活弹抖、螺旋缠丝劲更加明显,练习起来非 常复杂、困难。 常复杂、困难。 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动作名称: 1 预备势 2 金刚捣碓 3 懒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单鞭 6 金刚捣碓 7 白鹤亮翅 掩手肱捶 8 斜行拗步 9 初收 10 前植 11 斜行拗步 12 再收 13 前植 14 掩手肱捶 15 金刚捣碓 16 披身捶 17 背折靠 18 青龙出水 19 双推手 20 三换掌 21 肘底捶 22 倒卷肱 23 退步压肘 24 中盘 25 白鹤亮翅 26 斜行拗步 27 闪通背 28 掩手肱捶 29 六封四闭 30 单鞭 31 运手 32 高探马 33 右擦脚 34 左擦脚 35 蹬一跟 36 前植 37 击地捶 38 翻身二起脚 39 兽头势 40 旋风脚 41 蹬一跟 42 掩手肱捶 43 小擒打 44 抱头推山 45 三换掌 46 六封四闭 47 单鞭 48 前招 49 后招 50 野马分鬃 51 六封四闭 52 单鞭 53 双震脚 54 玉女穿梭 55 懒扎衣 56 六封四闭 57 单鞭 58 运手 59 摆脚跌岔 60 左右金鸡独立 61 倒卷肱 62 退步压肘 63 中盘 64 白鹤亮翅 65 斜行拗步 66 闪通背 67 掩手肱捶 68 六封四闭 69 单鞭 70 运手 71 高探马 72 十字摆莲 73 指裆捶 74 白猿献果 75 六封四闭 76 单鞭 77 雀地龙 78 上步七星 79 退步跨虎 80 转身双摆莲 81 当头炮 82 金刚捣碓 83 收势 七、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 陈氏太极拳新架系陈家沟陈氏十七世祖陈发科根据陈氏太极拳老架套路基础上所创。 陈氏太极拳新架系陈家沟陈氏十七世祖陈发科根据陈氏太极拳老架套路基础上所创。 新架二路动作要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其外形上以发劲、跳跃为主,以缓柔沉稳为辅; 新架二路动作要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其外形上以发劲、跳跃为主,以缓柔沉稳为辅; 运劲方法要求以内劲为统驭,内不动,外不发,一动全动,节节贯串,一气呵成。 运劲方法要求以内劲为统驭,内不动,外不发,一动全动,节节贯串,一气呵成。 此套路中多以采、 此套路中多以采、、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主,棚、捋、挤、按四正手的运用为辅。 靠四隅手的运用为主, 按四正手的运用为辅。 刚中寓柔力求坚刚,震脚发力,闪战腾挪、窜蹦跳跃,着重于松活弹抖劲道的练习, 刚中寓柔力求坚刚,震脚发力,闪战腾挪、窜蹦跳跃,着重于松活弹抖劲道的练习, 从而得到开中寓合,合中寓开的统一功法。学习新架二路拳应在练好新架一路的基础上进行。 从而得到开中寓合,合中寓开的统一功法。学习新架二路拳应在练好新架一路的基础上进行。 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动作名称: 1 预备势 2 金刚捣碓 3 懒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单鞭 6 搬拦捶 7 护心捶 8 凤凰展翅 9 拗步斜行 10 煞腰压肘拳 11 井缆直入 12 风雪梅花 13 金刚捣碓 14 披身捶 15 背折靠 16 七寸靠 17 指裆捶 18 斩手炮 19 翻花舞袖 20 掩手肱捶 21 跃步拗鸾肘 2 运手 23 左转肱掌 24 运手 25 高探马 26 双拿双分 27 连珠炮 28 倒骑麟 29 白蛇吐信 30 闪通背 31 掩手肱捶 32 转身六合 33 左裹鞭炮 34 右裹鞭炮 35 兽头势 36 迎门铁扇 37 劈架子 38 翻花舞袖 39 掩手肱捶 40 伏虎 41 抹眉肱 42 饿虎跳涧 43 左黄龙三搅水 44 右黄龙三搅水 45 左蹬一跟 46 右蹬一跟 47 海底翻花 48 掩手肱捶 49 穿心炮 50 转胫炮 51 掩手肱捶 52 左冲 53 右冲 54 海底翻花 55 掩手肱捶 56 倒插花 57 夺二肱 58 连环炮 59 玉女穿梭 60 四头当门炮 61 玉女穿梭 62 四头当门炮 63 撇身捶 64 拗鸾肘 65 顺拦肘 66 穿心肘 67 窝里炮 68 井缆直入 69 风扫梅花 70 金刚捣碓 71 收势 八、陈氏太极拳国家竞赛套路 陈氏太极拳国家竞赛套路五十六势是由五十六个动作组成, 陈氏太极拳国家竞赛套路五十六势是由五十六个动作组成, 属于国家规定的竞赛套路,此套路多以陈氏太极拳新架为主组成, 属于国家规定的竞赛套路,此套路多以陈氏太极拳新架为主组成, 其功架舒展,动作优美,劲道明显,动作连贯、紧凑,左右并用。 其功架舒展,动作优美,劲道明显,动作连贯、紧凑,左右并用。 同时不丢掉陈氏太极拳的独有风格及特点,另外对于所有参赛者来说, 同时不丢掉陈氏太极拳的独有风格及特点,另外对于所有参赛者来说, 拳的独有风格及特点 不论是在动作的规范上,还是评分的标准上都是公平、公正的。 不论是在动作的规范上,还是评分的标准上都是公平、公正的。 对推广和普及陈氏太极拳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推广和普及陈氏太极拳起到重要的作用。 陈氏太极拳五十六势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拳五十六势动作名称; 1 起势 2 右金刚捣碓 3 懒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右单鞭 6 搬拦捶 7 护心拳 8 白鹤亮翅 9 斜行拗步 10 提收 11 前趟 12 右掩手肱拳 13 披身捶 14 背折靠 15 青龙出水 16 斩手 17 翻花舞袖 18 海底翻花 19 左掩手肱拳 20 左六封四闭 21 左单鞭 22 右运手 23 左运手 24 高探马 25 右连珠炮 26 左连珠炮 27 闪通背 28 指裆捶 29 白猿献果 30 双推手 31 中盘 32 前招 33 后招 34 右野马分鬃 35 左野马分鬃 36 摆莲跌岔 37 左右金鸡独立 38 倒卷肱 39 退步压肘 40 擦脚 41 蹬一跟 42 海底翻花 43 击地捶 44 翻身二起脚 45 双震脚 46 蹬腿 47 玉女穿梭 48 顺鸾肘 49 裹鞭炮 50 雀地龙 51 上步七星 52 退步胯虎 53 转身摆莲 4 当头炮 55 金刚捣碓 56 收势 九、陈氏太极拳大架一路 陈氏大架一路是陈家祖传套路简化而来,多以“太极”运行培元养气之功用, 陈氏大架一路是陈家祖传套路简化而来,多以“太极”运行培元养气之功用,达强身健体与 医疗保健之功用,陈氏太极拳养生功主要是以意引气,以气催形,形与呼吸配合运行, 医疗保健之功用,陈氏太极拳养生功主要是以意引气,以气催形,形与呼吸配合运行,此套 拳养生功主要是以意引气 路柔寓变刚,具有行气易掌握,简单易学,老少皆宜的养生套路, 路柔寓变刚,具有行气易掌握,简单易学,老少皆宜的养生套路,此套路亦称陈氏太极养生 功。 陈氏太极拳大架一路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拳大架一路动作名称: 1 预备势 2 金刚出庙 3 六封四闭 4 三换掌 5 单鞭 6 转身合手 7 白鹤亮翅 8 斜形 9 初收 10 前 11 上步钩手 12 神仙一把抓 13 拦门捶 14 护心拳 15 十字脚 16 单腿托日月 17 前后 招 18 缠丝手 19 云步合手 20 收势 十、陈氏太极拳大架二路 陈氏太极拳大架二路是由陈家祖传套路演变而来,此套路多以发劲为中心,更加体现出武术 陈氏太极拳大架二路是由陈家祖传套路演变而来,此套路多以发劲为中心,更加体现出武术 中的攻防意识形态,把陈氏太极拳中的跌、打、摔、拿及身法的变化以简便的方法表现出来, 中的攻防意识形态,把陈氏太极拳中的跌、 拿及身法的变化以简便的方法表现出来, 套路虽短,却不失陈氏太极拳“二路”的风格特点。 套路虽短,却不失陈氏太极拳“二路”的风格特点。 陈氏太极拳大架二路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拳大架二路动作名称: 1 预备势 2 金刚捣碓 3 单鞭 4 雀地龙 5 上步捣叉 6 左右三法 7 裹鞭炮 8 兽头势 9 劈手翻捶 10 掩手肱拳 11 十字手 12 伏虎势 13 立门肘 14 单腿展翅 15 转腰穿掌 16 迎面斩身炮 17 弹 腿当门炮 18 扫荡腿 19 上步推掌 20 收势 十一、 十一、陈氏太极单刀 陈氏太极单刀是陈氏太极套路中器械的一种,刀在冷兵器时代是常规兵器, 陈氏太极单刀是陈氏太极套路中器械的一种,刀在冷兵器时代是常规兵器,常常使用于战场 拼杀格斗,所以刀的演练风格更贴近实战,格架扫进,神出鬼没,劈砍撩扎、威猛异常, 拼杀格斗,所以刀的演练风格更贴近实战,格架扫进,神出鬼没,劈砍撩扎、威猛异常,因 格斗 而武术谚语中有“刀如猛虎,剑似游龙”描诉。单刀在练习时, 而武术谚语中有“刀如猛虎,剑似游龙”描诉。单刀在练习时,不但要有逼人的气势和简明 的节奏,更强调的是刀法的实用性,所以非常强调刀和手的相互配合,刀和身的相互配合, 的节奏,更强调的是刀法的实用性,所以非常强调刀和手的相互配合,刀和身的相互配合, 从而要达到刀身合一的境界。 从而要达到刀身合一的境界。 陈氏太极单刀套路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单刀套路动作名称: 1 预备势 2 单刀起势 3 护心刀 4 青龙出水 5 风卷残花 6 白云盖顶 7 黑虎搜山 8 苏秦背剑 9 金鸡独立 10 迎风滚避 11 腰斩白蛇 12 日套三环 13 拔云望日 14 左拔草寻蛇 15 右拔草寻蛇 16 青龙出水 17 风卷残花 18 雁别金翅 19 夜叉探海 20 左翻身砍 22 右翻身砍 22 白蛇吐信 23 怀中抱月 十二、 十二、陈氏太极双刀 陈氏太极双刀是陈氏太极套路中双器械的一种,几百年来在陈家沟广为流传。 陈氏太极双刀是陈氏太极套路中双器械的一种,几百年来在陈家沟广为流传。此套路布局合 理,刀法清晰,它以劈、砍、撩、挂、扎等刀法及刀舞花为主,同时结合了陈氏太极拳手、 刀法清晰,它以劈、 扎等刀法及刀舞花为主, 同时结合了陈氏太极拳手、 眼、身法、步,再运用太极的独有劲力,练起来威武有力,协调一致。练好双刀的基本要求: 身法、 再运用太极的独有劲力,练起来威武有力,协调一致。练好双刀的基本要求: 两刀不论从里往外,从上倒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都要经过后脑缠绕而过,方可发力; 两刀不论从里往外,从上倒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都要经过后脑缠绕而过,方可发力;再 加上套路拳术中的要求,所以想练好双刀实属不易;想体现出刀如流水、步法如飞, 加上套路拳术中的要求,所以想练好双刀实属不易;想体现出刀如流水、步法如飞,双刀交 不易 叉而不乱,双刀先后缠头裹脑快速发力,达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散的境界更是难上加难。 叉而不乱,双刀先后缠头裹脑快速发力,达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散的境界更是难上加难。 陈氏太极双刀套路动作名称 : 1 预备势 2 起势 3 全舞花朝阳 4 切三刀 5 一刀跃步 6 上三刀 7 雁别金翅 8 孤雁出群 9 一刀 朝阳 10 左插花 11 右插花 12 双刀朝阳 13 双刀蝴蝶戏水 14 拥一刀朝阳 15 左插花 16 右插 花 17 双刀朝阳 18 双刀伏虎 19 一刀朝阳 20 双刀楚汉 21 两刀朝阳 22 古树盘根 23 翻身砍 24 双刀朝阳 25 古树盘根 26 翻身砍 27 左右搅项 28 古树盘根 29 翻身砍 30 双刀朝阳 31 左 右转向 32 霸王举鼎 33 罗汉降龙 34 左右片马刀 35 双刀朝阳 36 连环刺虎 37 左扑 38 右扑 39 上步七星 40 下步跨虎 41 一刀下势 42 收势 十三、 十三、陈氏太极三十六势单剑 陈氏太极三十六势单剑套路是太极拳短兵器的一种。三十六剑招势缓慢、匀柔,优美大方, 陈氏太极三十六势单剑套路是太极拳短兵器的一种。三十六剑招势缓慢、匀柔,优美大方, 刚柔并用,练习起来玲珑多变,柔和自然,阴阳开合,最终把剑舞的像游龙一样, 刚柔并用,练习起来玲珑多变,柔和自然,阴阳开合,最终把剑舞的像游龙一样,使人剑合 一。 陈氏太极三十六势单剑套路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三十六势单剑套路动作名称: 1 太极剑初势 2 拦门剑 3 朝阳剑 4 肘底藏花 5 仙人指路 6 青龙出水 7 护膝剑 8 海底捞月 9 金鸡展翅 10 倒卷肱 11 虎抱头 12 野马跳涧 13 白蛇吐信 14 二龙戏珠 15 坐身勒马 16 钟魁 仗剑 17 罗汉降龙 18 金蜂点芯 19 灵猫扑鼠 20 顺水推舟 21 鹰熊斗智 22 燕子啄泥 23 金鸡 独立 24 犀牛望月 25 劲风偃草 26 斜飞 27 左右托千斤 28 左右截腕 29 横扫千军 30 金针倒 挂 31 猿猴缩身 32 落花势 33 哪叱探海 34 黄蜂入洞 35 交剑摆莲 36 收势 十四、 十四、陈氏太极四十九势单剑 陈氏太极单剑是太极拳套路中短器械的一种。此剑法结合陈氏太极拳的身法、步法、 陈氏太极单剑是太极拳套路中短器械的一种。此剑法结合陈氏太极拳的身法、步法、窜蹦跳 跃和运用陈氏太极的螺旋缠丝劲,劲达腕关节,从而用手腕来控制剑的形状,把剑的崩、 跃和运用陈氏太极的螺旋缠丝劲,劲达腕关节,从而用手腕来控制剑的形状,把剑的崩、挂、 缠丝劲 撩、劈、刺、点、托、架、扫、化等剑法运用出来。这套剑法沉稳、轻快、飘洒、自然,演 化等剑法运用出来。这套剑法沉稳、轻快、飘洒、自然, 练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劲贯剑身、人剑合一,方能真正体现出这套剑法的精华和奥妙。 练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劲贯剑身、人剑合一,方能真正体现出这套剑法的精华和奥妙。 陈氏太极单剑套路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单剑套路动作名称: 1 单剑起势 2 朝阳剑 3 仙人指路 4 青龙出水 5 护膝剑 6 闭门势 7 青龙出水 8 翻身下劈剑 9 青龙转身 10 斜飞 11 展翅点头 12 拨草寻蛇 13 金鸡独立 14 仙人指路 15 盖拦势 16 古树盘 白蛇吐信 根 17 饿虎扑食 18 青龙摆尾 19 倒倦肱 20 野马跳涧 21 白蛇吐信 22 乌龙摆尾 23 钟馗仗剑 24 罗汉降龙 25 黑熊翻背 26 燕子啄泥 27 白蛇吐信 28 斜飞 29 鹰熊斗智 30 燕子啄泥 31 摘 星换斗 32 海底捞月 33 仙人指路 34 凤凰点头 35 燕子啄泥 36 白蛇吐信 37 斜飞 38 左托千 斤 39 右托千斤 40 燕子啄泥 41 白猿献果 42 落花流水 43 上下斜刺 44 斜飞 45 哪叱探海 46 怪蟒翻身 47 韦驮献杵 48 磨盘剑 49 太极剑还原 十五、 十五、陈氏太极五十四势单剑 陈氏太极五十四势单剑是陈氏剑法最古老的套路,此剑法是由陈氏太极拳法中的手、 陈氏太极五十四势单剑是陈氏剑法最古老的套路,此剑法是由陈氏太极拳法中的手、眼、腿、 身法、步和运用陈氏太极独有的螺旋缠丝劲,劲力用于腕部,从而用手腕控制剑的姿态, 身法、步和运用陈氏太极独有的螺旋缠丝劲,劲力用于腕部,从而用手腕控制剑的姿态,把 运用陈氏太极独有的螺旋缠丝劲 剑的点、 剑的点、刺、劈、挂、托、扫、游、让、划等剑法使用出来,这套剑法沉稳、自然、飘洒、 划等剑法使用出来,这套剑法沉稳、自然、飘洒、 小巧玲珑多变,阴阳开合有度,演练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劲贯剑身, 小巧玲珑多变,阴阳开合有度,演练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劲贯剑身,最终把剑舞的游龙 一样, 一样,使人剑合一的境界 陈氏太极五十四单剑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五十四单剑动作名称: 1 陈氏太极单剑起氏 2 朝阳剑 3 仙人指路 4 肘底藏花 5 魁星氏 6 哪吒探海 7 青龙出水 8 护 膝剑 9 闭门氏 10 青龙出水 11 翻身下劈剑 12 青龙转身 13 斜飞氏 14 展翅点头 15 拨草寻蛇 16 金鸡独立 17 哪吒探海 18 盖拦氏 19 古树盘跟 20 饿虎扑食 21 青龙摆尾 22 倒卷肱 23 野 马跳剑 24 白蛇吐信 25 乌龙摆尾 26 钟馗仗剑 27 罗汉降龙 28 黑熊翻背 29 燕子啄泥 30 摘 星换斗 31 鹰熊斗智 32 燕子啄泥 33 灵猫扑鼠 34 金鸡抖翎 35 海底捞月 36 哪吒探海 37 犀 牛望月 38 劲风偃草 39 斜飞氏 40 左托千斤 41 右托千斤 42 左右截腕 43 横扫千军 44 金针 倒挂 45 白猿献果 46 落花氏 47 上下斜刺 48 斜飞氏 49 哪吒探海 50 鹞子翻身 51 韦驮献杵 52 磨盘剑 53 金针指南 54 陈氏太极单剑还原 十六、 十六、陈氏太极双剑 陈氏太极双剑是陈氏太极套路中双器械的一种,此套路是由太极双刀演变而来, 陈氏太极双剑是陈氏太极套路中双器械的一种,此套路是由太极双刀演变而来,双刀是从周 身旋转一圈方可发力,双剑却截然不同。双剑是以剑法中的刺、 身旋转一圈方可发力,双剑却截然不同。双剑是以剑法中的刺、点、撩、挂等用法,配合太 挂等用法, 极拳中的太极劲道,动作灵活多变,力透于腕,用腕控制剑的形状,在身前旋转一周而发, 极拳中的太极劲道,动作灵活多变,力透于腕,用腕控制剑的形状,在身前旋转一周而发, 使两剑交叉使用,从而达到攻防并用;更加体现了剑术中的灵活、飘洒、自然、轻快、 使两剑交叉使用,从而达到攻防并用;更加体现了剑术中的灵活、飘洒、自然、轻快、优美 大方等特点。 大方等特点。 陈氏太极双剑套路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双剑套路动作名称: 1 预备势 2 起势 3 落花流水朝阳剑 4 转身美女望月 5 夜叉探海 6 黑熊翻背朝阳剑 7 转身凤 凰双展翅 8 上三剑 9 古树盘根 10 日套三环 11 黑熊翻背朝阳剑 12 左罗汉降龙 13 右罗汉降 龙 14 转身蝴蝶戏水 15 黑熊翻背朝阳剑 16 左罗汉降龙 17 右罗汉降龙 18 转身十郎担山虎 19 黑熊翻背朝阳剑 20 钟馗仗剑 21 古树盘根 22 翻身下劈剑 23 黑熊翻背朝阳剑 24 右翻身 下劈剑 25 左翻身下劈剑 26 转身朝阳剑 27 左右磨盘剑 28 霸王举鼎 29 护膝剑 30 白蛇吐信 31 左凤凰双展翅 2 右凤凰双展 33 转身朝阳剑 34 连环刺虎 35 左右双舞剑 36 左盘龙剑 37 右卧虎剑 38 狮子滚绣球 39 拨云望日 40 怀中揽月 41 双剑还原 十七、 十七、陈氏太极春秋大刀 陈氏太极春秋大刀套路亦称青龙偃月刀,此器械属于太极器械中的长器械,又属于重器械。 陈氏太极春秋大刀套路亦称青龙偃月刀,此器械属于太极器械中的长器械,又属于重器械。 太极大刀挥舞是时气势雄伟,力大沉稳, 太极大刀挥舞是时气势雄伟,力大沉稳,有“兵中之帅”之美誉,出于它结合了太极拳术中 兵中之帅”之美誉, 的悬腕转膀、窜蹦跳跃、旋腰转背和刀法中的劈、 的悬腕转膀、窜蹦跳跃、旋腰转背和刀法中的劈、砍、抹、推、架等刀法,因此练习时步法 架等刀法, 稳健、灵活。同时该套路动作紧凑、协调,呈现出勇猛彪悍的气势,犹如“猛虎下山”此外, 稳健、灵活。同时该套路动作紧凑、协调,呈现出勇猛彪悍的气势,犹如“猛虎下山”此外, 它还有长兵短用之法。 它还有长兵短用之法。 陈氏春秋大刀套路动作名称: 陈氏春秋大刀套路动作名称: 1 关公提刀上大霸桥 2 白云盖顶呈英豪 3 举刀磨旗怀抱月 4 上三刀吓杀许褚 5 下三刀惊退曹 全舞花 操 6 白猿拖刀往上砍 7 全舞花 8 一蚧⒕偷胤衫 9 分鬃刀难摭难挡 10 转身一刀往上砍 11 十字刀劈砍胸怀 12 磨腰刀回头盘根 13 舞花撒手往上砍 14 举刀磨旗怀抱月 15 舞花撒手往 下砍 16 落在怀中又抱月 17 全舞花刷刀翻身砍 18 刺回一举挑人魂 19 舞花往左定下势 20 白 云盖顶又转回 21 右插花翻身砍 22 再举青龙看死人 23 舞花向右定下势 24 白云盖顶又转回 25 接酒挑袍猛回头 26 花刀转下铜判竿 27 舞花双脚谁敢阻 28 花刀转下铁门栓 29 卷帘倒退 难遮闭 30 十字一刀忙举起 31 转身再举龙探水 32 收势 十八、陈氏太极二十四势枪 十八、陈氏太极二十四势枪 陈氏太极二十四枪套路是以太极功法与枪的拦、 陈氏太极二十四枪套路是以太极功法与枪的拦、拿、扎有机的结合,套路虽然短小,但不失 扎有机的结合,套路虽然短小, 枪法之精要。对初学者来说简单易学,同时不能对太极枪的特点和用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枪法之精要。对初学者来说简单易学,同时不能对太极枪的特点和用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对学习和掌握梨花枪起到重要作用。 对学习和掌握梨花枪起到重要作用。 陈氏太极二十四枪套路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二十四枪套路动作名称: 1 起势夜叉探海风 2 中平枪 3 上平枪 4 下平枪 5 青龙献果 6 边拦枪 7 黄龙点杆 8 裙拦枪 9 朝天枪 10 铁牛耕地 11 滴水枪 12 骑枪 13 猿猴拖枪 14 抱琵琶 15 灵猫捉鼠 16 泰山压顶 17 美女纫针 18 苍龙摆尾 19 刺闯鸿门 20 六封枪 21 护膝枪 22 鹞子扑鹌鹑 23 姜太公钓鱼 24 回马枪收势 十九、 十九、陈氏太极梨花枪夹白猿棍 陈氏太极枪亦名梨花枪夹白猿棍套路是陈氏太极套路中长兵器的一种。 陈氏太极枪亦名梨花枪夹白猿棍套路是陈氏太极套路中长兵器的一种。此套路汇集枪棍之特 点,在实战应用中,既能枪扎一条线,双能棍扫一大片,还可长器短用之法。要练好陈氏太 在实战应用中,既能枪扎一条线,双能棍扫一大片,还可长器短用之法。 极枪,必须先求稳,稳则准,准才能使出太极枪枪法之精华。太极枪在枪棍并用的风格中, 极枪, 必须先求稳,稳则准, 准才能使出太极枪枪法之精华。太极枪在枪棍并用的风格中, 使太极枪套路在太极拳术中手、 使太极枪套路在太极拳术中手、眼、身法、步协调的配合下相互为用的独到之处,太极枪多 身法、步协调的配合下相互为用的独到之处, 以扎、 以扎、拦、缠、挑、劈、架、绞等枪法以及多种舞花组成的独特用法,使枪棍之法在演练时 绞等枪法以及多种舞花组成的独特用法, 变幻莫测,动如雷霆,势如游龙,节奏流畅,长器械之威武。 变幻莫测,动如雷霆,势如游龙,节奏流畅,长器械之威武。 威武 陈氏太极枪亦名梨花枪夹白猿棍套路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枪亦名梨花枪夹白猿棍套路动作名称: 1 预备势 2 夜叉探海 3 全舞花 4 中平枪 5 点三枪 6 刺上平枪 7 卸下来珍珠倒卷帘 8 下平枪 9 掂腿搂一枪 10 扎青龙献果 11 上步戳一枪 12 扫地刺边拦枪 13 往前打两枪 14 黄龙点杆 15 挑一枪 16 扫一枪 17 半个舞花 18 摇裙拦枪 19 回头半个舞花 20 手按地蛇枪 21 崩一枪 22 刷一枪 23 掩两枪 24 左摇旗一扫朝天枪 25 右摇旗一扫铁牛耕地 26 回头半个舞花 27 下滴水 枪 28 掩两枪 29 上骑龙枪 30 上一步拨草寻蛇 31 下一步白猿拖枪 32 回头乌龙入洞 33 崩一 枪 34 横扫两枪 35 掂回枪抱琵琶势 36 回头半个舞花 37 灵猫扑鼠 38 转身卸下刺一枪 39 左 扑一枪 40 右扑一枪 41 回头蹬踢一棍子 42 单手出枪 43 全舞花 44 二郎担山 45 横扫一枪 46 半个舞花 47 六封枪 48 半个舞花 49 鹞子扑鹌鹑 50 崩一枪 51 转身旋腿挑一棍子 52 扎一枪 53 全舞花 54 二郎担山 55 横扫一枪 56 半个舞花 57 美女纫针 58 玉女穿梭 59 刺闯鸿门 60 泰山压顶 61 半个舞花 62 护膝枪 63 掩两枪 64 苍龙摆尾 65 右侧前挡枪 66 左侧前挡枪 67 扫一枪 68 崩一枪 69 半个舞花 70 姜太公钓鱼 71 回马枪 72 收势 二十、 二十、陈氏太极球 陈氏太极球套路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产物,它主要是用来锻炼底盘、手指、手腕、 陈氏太极球套路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产物,它主要是用来锻炼底盘、手指、手腕、大小臂及腰 腿之力,对练习陈氏太极拳套路有一定的帮助。另外, 腿之力,对练习陈氏太极拳套路有一定的帮助。另外,对拳理拳法的认识起到了抛砖引玉的 作用。 作用。 陈氏太极球套路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球套路动作名称: 1 起势 2 太极推磨 3 单手托日月 4 天地乾坤 5 倒转阴阳 6 阴阳在手 7 旋转乾坤 8 龙凤天地 9 收势 二十一、 二十一、陈氏太极双锏 陈氏太极双锏是陈氏太极套路中的双器械之一,双锏多以打、 陈氏太极双锏是陈氏太极套路中的双器械之一,双锏多以打、压、砸、挡、戳等锏法为主, 戳等锏法为主, 同时结合陈氏太极拳功法,编出来的双锏套路。此套路对练习太极拳的功架, 同时结合陈氏太极拳功法,编出来的双锏套路。此套路对练习太极拳的功架,周身协调一致 太极拳功法 有很好的帮助,同时也可以加强攻防意识。由于对身法的要求较高,所以要想练好此套路, 有很好的帮助,同时也可以加强攻防意识。由于对身法的要求较高,所以要想练好此套路, 必须有较好的拳术功架方可习练。 必须有较好的拳术功架方可习练。 陈氏双锏套路动作名称: 陈氏双锏套路动作名称: 1 起势 2 兽头锏 3 左右搅项锏 4 乾坤锏 5 美女纫针锏 6 夙矜背锏 7 盘龙锏 8 舞花锏 9 鸡锏 10 腿转身压双锏 11 伏虎锏 2 雄鹰展翅锏 13 罗汉降龙锏 14 左右十字锏 15 地趟锏 16 转身 腾空翻身锏 17 四方舞花锏 18 仆步枷锏 19 收势 二十二、 二十二、陈氏太极齐眉棍 陈氏太极齐眉棍套路是所有器械中属于不长不短的器械,此棍与眉齐高,故称齐眉棍。 陈氏太极齐眉棍套路是所有器械中属于不长不短的器械,此棍与眉齐高,故称齐眉棍。此套 不长不短的器械 路把棍法之中的横扫、 路把棍法之中的横扫、劈、顶、挡等棍法与太极中的独有步法、身法等相融合组合而成短而 挡等棍法与太极中的独有步法、 精的套路。若想练好此套路必须把棍的认识与对拳术中的理解合二为一,才能使出此棍法中: 精的套路。若想练好此套路必须把棍的认识与对拳术中的理解合二为一,才能使出此棍法中: 棍扫一大片之精华所在。 棍扫一大片之精华所在。 陈氏太极齐眉棍套路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齐眉棍套路动作名称: 1 起势 2 盘腿背山 3 棍扫中原 4 泰山压顶 5 反手棍 6 猿猴缩身 7 横扫千军 8 开山劈地 9 缠 手架棍 10 转腰戳棍 11 顶天立地 12 齐眉腿 13 秋风扫落叶 14 收势 二十三、 二十三、陈氏太极梢棍 陈氏太极梢棍是祖传传统套路, 陈氏太极梢棍是祖传传统套路,“梢”产生于农间,此器物用于收豆子等农作物,后来衍变 产生于农间,此器物用于收豆子等农作物, 于收豆子等农作物 为器械。此物分两种:一种为梢杆,另一个为梢棍。起因世间万物分阴阳,此物也分大小, 为器械。此物分两种:一种为梢杆,另一个为梢棍。起因世间万物分阴阳,此物也分大小, 杆者为大,棍者为小。此套路也是由陈氏太极套路功法与梢中的劈、 杆者为大,棍者为小。此套路也是由陈氏太极套路功法与梢中的劈、压、缠、绞等梢法与梢 舞花相互结合组成,具有长兵器械短用及软器械之用法。 舞花相互结合组成,具有长兵器械短用及软器械之用法。 陈氏太极梢棍套路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梢棍套路动作名称: 1 预备势 2 梢杆起势 3 梢花 4 天地梢 5 退步压梢 6 翻身梢 7 侧缠梢 8 梢棍定势 9 上旋梢 10 中原一点红 11 侧踢梢 12 鲤鱼打挺 13 退步定梢 14 收势 二十四、 二十四、陈氏太极梢杆 陈氏太极梢杆是祖传传统套路,“梢”产生于农间,此器物用于收豆子等农作物,后来衍变 陈氏太极梢杆是祖传传统套路, 产生于农间, 此器物用于收豆子等农作物, 豆子等农作物 为器械。此物分两种:一种为梢杆,另一个为梢棍。起因世间万物分阴阳,此物也分大小, 为器械。此物分两种:一种为梢杆,另一个为梢棍。起因世间万物分阴阳,此物也分大小, 杆者为大,棍者为小。此套路也是由陈氏太极套路功法与梢中的劈、 杆者为大,棍者为小。此套路也是由陈氏太极套路功法与梢中的劈、压、缠、绞等梢法与梢 舞花相互结合组成,具有长兵器械短用及软器械之用法。 舞花相互结合组成,具有长兵器械短用及软器械之用法。 陈氏太极梢杆套路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梢杆套路动作名称: 1 起势 2 梢舞花 3 侧旋梢 4 雀梢 5 右缠 6 摔踢梢 7 翻地梢 8 盘步梢 9 缠步定梢 10 展翅梢 11 吐缠梢 12 连环三梢 13 翻天梢 14 惊天两梢 15 定步梢 16 旋转梢 17 梢棒归一 二十五、 二十五、陈氏太极推手 陈氏太极推手也称“搁手” 是双人相互攻防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独特技击训练方法, 陈氏太极推手也称“搁手”,是双人相互攻防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独特技击训练方法, 互攻防时 现在推手对练方式因练习目的可分为四种: 健康推手, 实践推手, 实战推手, 现在推手对练方式因练习目的可分为四种:⑴健康推手,⑵实践推手,⑶实战推手,⑷散手 推手。陈氏太极推手多以螺旋缠绕、粘连相随为中心,采用颉 推手。陈氏太极推手多以螺旋缠绕、粘连相随为中心,采用颉⑥邸⒓贰础瘛、肘、 靠等技法,结合游、 靠等技法,结合游、闪、腾、折、空等身法,运用跌、打、摔、拿等技击方法,习练时能感 空等身法,运用跌、 拿等技击方法, 觉身体内外的变化。陈氏太极推手与陈氏太极拳套路是分不开的,套路功夫不到, 觉身体内外的变化。陈氏太极推手与陈氏太极拳套路是分不开的,套路功夫不到,推手时就 会出现破绽,容易给对手造成可乘之机,因此,推手与套路练习不可过偏。 会出现破绽,容易给对手造成可乘之机,因此,推手与套路练习不可过偏。练习陈氏太极推 手是检验自己功夫的有效方法。 手是检验自己功夫的有效方法。 陈氏太极推手共有五种对练方法:⑴单手推手,⑵双手推手,⑶活步推手,⑷大捋推手,⑸ 陈氏太极推手共有五种对练方法: 手推手, 双手推手, 活步推手, 大捋推手, 花脚步推手。 花脚步推手。 五种推手方法简介如下: 五种推手方法简介如下: ⑴单手推手,是初学者的练习方法,两人各用一只手,彼此相互来回滑空牵牛之法,无功夫 单手推手,是初学者的练习方法,两人各用一只手,彼此相互来回滑空牵牛之法, 者,脚跟多被牵制,有功夫者,可随对方变化而变化。单手以手背为阴,手掌为阳。手法采 脚跟多被牵制,有功夫者,可随对方变化而变化。单手以手背为阴,手掌为阳。 用平圆、立圆、侧圆等方法,步法采用逆步法、顺步法及交叉步法等方法, 用平圆、立圆、侧圆等方法,步法采用逆步法、顺步法及交叉步法等方法,在练习中互相结 合运用。 合运用。 ⑵双手推手,是熟练单手推手后的进一步练习,主要突出练习者两手同时并用之法,攻防意 双手推手,是熟练单手推手后的进一步练习,主要突出练习者两手同时并用之法, 识较明显,经过上下、里外、左右、前后、开合等方法循环练习, 识较明显,经过上下、里外、左右、前后、开合等方法循环练习,能进一步提高练习者的攻 防技击方法。 防技击方法。 ⑶活步推手,是陈氏太极推手更深一层次的练习,练习者可逐渐掌握陈氏太极推手的各种技 步推手,是陈氏太极推手更深一层次的练习, 击方法,把肩、 击方法,把肩、胯、肘、抓、拿、摔、打等技法灵活运用,以灵活掌握左右两边挽推的实用 打等技法灵活运用, 及应用方法。 及应用方法。 ⑷大捋推手, 是在掌握活步推手之后为进一步提高腿部力量,使更加灵活稳固的练习方法, 大捋推手, 是在掌握活步推手之后为进一步提高腿部力量,使更加灵活稳固的练习方法, 大捋推手以扎实稳健与左右两边的铺步滑牵推挽两手的变化,包括各种攻防技击意识。 大捋推手以扎实稳健与左右两边的铺步滑牵推挽两手的变化,包括各种攻防技击意识。 ⑸花脚步推手,是在练习好单手、双手、活步、大捋等推手后,缩小步法,以锻炼游、让等 花脚步推手,是在练习好单手、双手、活步、大捋等推手后,缩小步法,以锻炼游、 步法,以灵活、 步法,以灵活、滑、漂而稳健等身法,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可用垫步、偷步、跃步等步法, 漂而稳健等身法,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可用垫步、偷步、跃步等步法, 把陈氏太极推手的颉 把陈氏太极推手的颉⑥邸⒓贰础瘛、肘、靠等技法用于实战,切记要随机应变、乘 靠等技法用于实战,切记要随机应变、 虚而击、能攻善防,守不住则走,不可求胜心切,失掉重心,花脚步推手多以旋身、 虚而击、能攻善防,守不住则走,不可求胜心切,失掉重心,花脚步推手多以旋身、直攻等 方法相互结合运用。 方法相互结合运用。 推手口诀: 推手口诀: 单手推手:未会牵牛意何在,单手犹如弄丝罗,年年祈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更多。 单手推手:未会牵牛意何在,单手犹如弄丝罗,年年祈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更多。 双手推手:滑如冰凌粘似胶,软似棉花硬似铁 双手推手:滑如冰凌粘似胶, 活步推手:蜣奂钒葱肴险妫舷孪嗨嫒四呀文憔蘖创蛭遥6牧讲ηЫ铩 活步推手:蜣奂钒葱肴险妫舷孪嗨嫒四呀文憔蘖创蛭遥6牧讲ηЫ铩 大捋推手:两腿铺地如顽石,下盘稳固如地基,身上自有弹簧力,灵机一动鸟难飞。 大捋推手:两腿铺地如顽石,下盘稳固如地基,身上自有弹簧力,灵机一动鸟难飞。 花脚步推手:二人推手如围棋,一来一往费心机,围到山穷水尽处,陡然一势分高低 花脚步推手:二人推手如围棋,一来一往费心机,围到山穷水尽处,陡然一势分高低。 总之,推手的要点是:心要静,以腰为主宰,处处运用螺旋缠丝劲,以形引气,以气催形, 总之,推手的要点是:心要静,以腰为主宰,处处运用螺旋缠丝劲,以形引气,以气催形, 上面要轻、 上面要轻、灵、活,中间要合,下面要沉、重、稳,不丢不顶,回转自如。正是:千转万转 中间要合,下面要沉、 不丢不顶,回转自如。正是: 多演练,巧到熟时巧自生。 多演练,巧到熟时巧自生。 二十六、 二十六、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是由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有本所创,小架一路练习时小巧玲珑, 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是由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有本所创,小架一路练习时小巧玲珑, 柔和自然,阴阳开合,动静分明,发力要内外协调,配合一致,才能达到回转自如, 柔和自然,阴阳开合,动静分明,发力要内外协调,配合一致,才能达到回转自如,浑然一 体。动作名称: 动作名称: 1 起势 2 金刚捣碓 3 懒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单鞭 6 金刚捣碓 7 白鹤亮翅 8 搂膝拗步 9 初收 10 斜行拗步 11 再收 12 前植 13 掩手肱拳 14 金刚捣碓 15 披身捶 16 背折靠 17 肘底看拳 18 倒卷肱 19 白鹤亮翅 20 搂膝拗步 21 闪通背 22 掩手肱拳 23 懒扎衣 24 六封四闭 25 单鞭 左右云手 26 左右云手 27 高探马 28 右插脚 29 左插脚 30 中单鞭 31 下掩手 32 二起脚 33 兽头势 34 踢左一脚 35 蹬右一脚 36 掩手捶 37 小擒打 38 抱头推山 39 六封四闭 40 单鞭 41 前招 42 后招 43 野马分鬃 44 六封四闭 45 单鞭 46 玉女穿梭 47 懒扎衣 48 六封四闭 49 单鞭 50 左 右云手 51 摆脚 52 跌岔 53 金鸡独立 54 朝天蹬 55 倒卷肱 56 白鹤亮翅 57 搂膝拗步 58 闪 通背 59 掩手捶 60 懒扎衣 61 六封四闭 62 单鞭 63 左右云手 64 高探马 65 十字脚 66 指裆 捶 67 青龙出水 68 六封四闭 69 单鞭 70 铺地锦 71 上步七星 72 下步胯虎 73 当头炮 74 金 刚捣碓 75 收势 二十七、 二十七、陈氏太极拳小架二路 陈氏太极拳小架二路,是由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有本所创, 陈氏太极拳小架二路,是由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有本所创,小架二路须在小架一路的基 础上方可练习,小架二路以虚实变化,动静结合,呼吸深沉,动作要一气呵成,发劲刚勇, 础上方可练习,小架二路以虚实变化,动静结合,呼吸深沉,动作要一气呵成,发劲刚勇, 收蓄兼并,运行疾速,外刚内柔,形成处处运用螺旋缠丝劲,达到刚柔变化有度, 收蓄兼并,运行疾速,外刚内柔,形成处处运用螺旋缠丝劲,达到刚柔变化有度,形成一动 全动的螺旋运动。动作名称: 全动的螺旋运动。动作名称: 1 金刚捣碓 2 懒扎衣 3 单鞭 4 护心拳 5 前植 6 回头庇身 7 指裆捶 8 斩手炮 9 翻花 10 埯手肱拳 舞袖 11 埯手肱拳 12 拗拦肘 13 大肱拳 14 小肱拳 15 玉女穿梭 16 倒骑龙 17 连环炮 18 掩 手肱拳 19 左右裹鞭炮 20 兽头势 21 劈架子 22 掩手肱拳 23 伏虎势 24 抹眉肱 25 左右黄龙 三搅水 26 前冲 27 后冲 28 掩手肱拳 29 上步转胫炮 30 掩手肱拳 31 全炮捶 32 掩手肱拳 33 上步倒 34 左右二肱 35 抹眉肱 36 上步当头炮 37 变势大捉炮 38 斩手炮 39 顺拦肘 40 窝底 炮 41 井拦直入 42 金刚捣碓 二十八、 二十八、陈氏太极大杆对练 陈氏太极大杆对练套路,以陈氏太极拳的手、 陈氏太极大杆对练套路,以陈氏太极拳的手、眼、身、法、步结合陈氏大杆套路基本技法, 步结合陈氏大杆套路基本技法, 杆套路基本技法 以螺旋缠丝劲与陈氏太极大杆的刺、崩等技法为主,其特点是:粘连相随,或扫、或披, 以螺旋缠丝劲与陈氏太极大杆的刺、崩等技法为主,其特点是:粘连相随,或扫、或披,招 势多变而简练。通过双人演练,身体可达到更高的灵敏性,有助于爆发力的提高,使攻防意 势多变而简练。通过双人演练,身体可达到更高的灵敏性, 有助于爆发力的提高, 识进入更高的境界。 识进入更高的境界。 动作名称: 1 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大杆预备势 2 陈氏太极大杆起势 3 左青龙出水 4 右刺崩杆 5 拦路虎 6 饿虎扑食 7 上缠崩杆 8 斜劈杆 9 十字架杆 10 翻手崩杆 11 压杆 12 下劈杆 13 转身缠杆 14 攻防杆 15 转身崩挡杆 16 搅水杆 17 缠手崩刺杆 18 俊鸟入巢势 19 中心入碓 20 童子拜观音 21 旋身刺杆 22 上刺架杆 23 下缠杆 24 上缠崩杆 25 大杆向夹 26 下虎势 27 大杆收势 二十九、 二十九、陈氏太极梢杆对练 陈氏太极梢杆对练套路,以大杆用法与梢杆用法相互结合, 陈氏太极梢杆对练套路,以大杆用法与梢杆用法相互结合,演练时须把陈氏太极拳的螺旋缠 丝劲用于实战,使对练者更好的掌握陈氏太极兵器中实战技法, 丝劲用于实战,使对练者更好的掌握陈氏太极兵器中实战技法,使对练者技法与器械融为一 体,从而达到动静分明,实战时灵活多变的作用。 从而达到动静分明,实战时灵活多变的作用。 动作名称: 1 动作名称: 梢杆起势 2 梢把势 3 梢头架杆 4 盘腿拨杆 5 上步平杆 6 搅梢压梢 7 梢杆定势 8 跃步雀梢 9 蹬腿翻梢 10 展翅梢 11 反手缠梢 12 左手梢 13 定步架梢 14 旋转梢 15 攻防步 16 连环梢 17 太极步 18 梢杆交叉 19 杆缠梢 20 梢杆分势 21 梢杆收势三十。陈式太极单刀 三十。 1、单刀起势 2、护心刀 3、青龙出水 4、风卷残花 5、白云盖顶 6、黑虎搜山 7、苏秦背剑 8、金鸡独立 10、 11、 12、 9、迎风滚避 10、腰斩白蛇 11、日套三环 12、拨云望日 13、 14、 15、 16、 13、左拨草寻蛇 14、右拨草寻蛇 15、青龙出水 16、风卷残花 17、雁别金翅 18、夜叉探海 19、左翻身砍 20、右翻身砍 17、 18、 19、 20、 21、 22、 23、 21、白蛇吐信 22、怀中抱月 23、收势 三十一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从老架中精选而出,陈正雷创编。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从老架中精选而出,陈正雷创编。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的创编主要是为了陈式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的创编主要是为了陈式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 因为对于不懂武术的初学者而言, 因为对于不懂武术的初学者而言,陈式太极老架一路是一套动作非常 复杂而变化多端的内家拳种,普通人是极难在短期入门掌握的, 复杂而变化多端的内家拳种,普通人是极难在短期入门掌握的, 因此也就有了“太极十年不出门”一说。 因此也就有了“太极十年不出门”一说。为了便于广大人民群众 学习掌握陈式太极拳,由陈式太极拳第十九代掌门人陈正雷大师创编浓缩老架一路精要而成。 学习掌握陈式太极拳,由陈式太极拳第十九代掌门人陈正雷大师创编浓缩老架一路精要而成。 陈式太极十八式动作具有老架一路各种特点及诸多动作精华, 陈式太极十八式动作具有老架一路各种特点及诸多动作精华,非常适合初学陈式太极拳爱好 者习练。 者习练。 拳式口诀如下: 拳式口诀如下: 第一式: 第一式:太极起势 第五式: 第五式:单鞭 第十四式:云手 第十四式: 第十八式: 第十八式:收势 三十二 陈式太极拳养身 24 式(陈式太极拳简化 24 式) 第 1 式起势 第 5 式单鞭 第 9 式掩手肱捶 第 13 式海底翻花 第 17 式裹鞭炮 第 20 式揽扎衣 第 24 式收势 第 2 式金刚捣碓 第 6 式白鹤亮翅 第 10 式摆莲跌叉 第 14 式二起脚 第 18 式护心捶 第 21 式云手 第 3 式揽扎衣 第 7 式斜行 第 11 式金鸡独立 第 15 式玉女穿梭 第 19 式穿心肘 第 22 式当头炮 第 23 式金刚捣碓 式六封四闭 第 4 式六封四闭 第 8 式搂膝拗步 第 12 式翻花舞袖 第 16 式顺鸾肘 第十式: 第十式:掩手肱拳 第二式: 第二式:金刚捣碓 第十一式: 第十一式:高探马 第十五式:转身双摆莲 第十五式: 第三式: 第三式:懒扎衣 第四式: 第四式:六封四闭 第九式: 第九式: 拗步 第十三式: 第十三式:玉女穿梭 第十七式:金刚捣碓 第十七式: 第六式: 第六式:白鹅亮翅 第七式: 第七式:斜形 第八式: 第八式: 搂膝 第十二式: 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第十六式:当头炮 第十六式:陈氏太极拳特点及练拳要领太极拳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历经风雨近四百年,先后又演变分支出杨氏、吴氏、孙氏等多家流派。//陈氏太 极拳老架一路,是陈氏太极拳系列套路中最为古老的套路之一,由 75 个(也说是 74 个动作,区别仅在 74 路中起势不算进去而已)动作构成,一般完整练习一遍,所需时间约为 15 分钟左右。//她本于中国传统太极 哲理思想,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而强内壮外健体魄;以慢求静,由静而忘我而涵养心性;形神松柔, ,积柔 成刚,刚柔互济而克敌制胜。所以说,太极拳不仅是武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克敌制胜、内 外兼修的内功拳。其动作以柔为主、轻轻呼吸、缓缓运动、节节贯穿、连绵不断、松活弹抖、轻柔随意。 适合各种年龄体质者练习,是比较普及的套路之一。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上三步 11、斜行 12、搂膝 13、上三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拳 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鹤亮翅 22、斜行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闭 26、单鞭 27、运手 28、高探马 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跟 32、上三步 33、击地捶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 42、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分鬃 46、六封四闭 47、单鞭 48、玉女穿梭 49、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运手 53、双摆脚 54、跌岔 55、金鸡独立 56、倒卷肱 57、白鹤亮翅 58、斜行 59、闪通背 60、掩手肱拳 61、六封四闭 62、单鞭 63、运手 64、高探马 65、十字脚 66、指裆捶 67、猿猴献果 68、单鞭 69、雀地龙 70、上步七星 71、下步跨肱 72、转身摆莲 73、当头炮 74、金刚捣碓 75、收势 第一特点 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第二特点 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第三特点 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 第四特点 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 第五特点 腰脊带头、内外相合的节节贯串运动 第六特点 相连不断、滔滔不绝的一气呵成运动 第七特点 从柔到刚、从刚到柔的刚柔相济运动 第八特点 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的快慢相间运动 第一特点 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拳谱规定: 1)“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2)“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3)“心为令,气为旗”,“气以直养而无害”; 4)“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从上列四项规定可以看出,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也是行气练气的拳。但练拳时,要“以心行气”:心 为发令者,气为奉令而行的“传旗”;一举一动均要用意不用力,先意动而后形动,这样才能做到“意到气到”, 气到劲到,动作才能沉着,久练之后才能收敛入骨,达到“行气”最深入的功夫。因此,可以说太极拳是一种 意气运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和用意不用拙力,是太极拳的第一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练拳时,意识要贯注在动作上,以意行气,不可只顾默想内气如何运行。 (2)练拳时动作要顺遂、沉着,劲运到终点时要表现出劲别来,这是使意气得到鼓荡的三个措施。 (3)紧紧掌握外显的神气鼓荡,以便做到不痴不呆,并反过来促进内在的意气运动。 (4)善于运用其它七个特点,以便配合着来提高意气运动。 第二特点 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拳谱规定: (1)“需领顶劲,气沉丹田”; (2)“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3)“松腰圆铛,开胯屈膝”; (4)“神聚气敛,身手放长”。 从上列四项规定可以看出,需领顶劲和气沉丹田是身躯放长,含胸拔背是以前胸作支柱把后背放长; 沉肩坠肘是手臂放长;松腰圆铛和开胯屈膝,并使腿部得到圆活旋转,是腿部在这种特定的姿势下放长的 结果。所以太极拳的步法必须在圆铛松腰和开胯屈膝的姿势下用旋踝转腿来倒换虚实。外表看,是腿的缠 丝劲的表现,其实内部促进了腿的放长。这一系列的放长,又促进了全身的放长;使身肢不特产生了弹性, 形成棚劲,而且因全身放长,促使精神也能自然提起。因此,只要具备了放长的姿势,就不容易发生努责 鼓劲(拙力)的毛病,为自然的松开和身手放长提供了条件。所以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就成了太极拳的 第二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太极拳主要是练习棚劲, 棚劲生于弹性,弹性则生于身肢的放长,因此要注意身肢的放长。 (2)身躯及上部的放长,必须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和含胸拔背。 (3)手足的放长,必须是沉肩坠肘、松腰圆裆和开胯屈膝的旋转。 (4)练习棚劲时,先求绵软以去掉旧力(拙力),同时放长以生长弹性的新劲。 (5)只有神聚气敛地练拳,才是加强绷劲的内在因素。 第三特点 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 拳谱规定: (1)“运劲如抽丝”; (2)“运劲如缠丝”; (3)“任君开展与收敛,千万不可离太极”; (4)“妙手一运一太极,迹象化完归乌有”。 从上列四项规定中可以看出,太极拳运动必须如抽丝的形状。抽丝是旋转着抽出来的,因为直抽于旋 转之中,自然就形成一种螺旋的形状,这是曲直对立面的统一。至于缠丝劲或抽丝劲都是指这个意思。因 为在缠的过程中伸缩其四肢同样会产生一种螺旋的形象,所以拳论说,不论开展的大动作或紧凑的小动作, 千万不可离开这种对立统一的太极劲。练纯熟之后,这种缠丝圈就越练越小,达到有圈不见圈的境界,到 那时就纯以意知了,所以顺逆缠丝对立统一的螺旋运动就成为太极拳的第三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缠丝劲为太极拳命名的由来,没有缠丝劲就不能使劲环绕着身肢节节上升,达到完整一气。 (2)须知“贯串”的要求,不仅是运动须通过关节部分,而且还须使它通过整个关节上下的肌肉部分,这是 螺旋缠丝的作用。 (3)太极拳有一对基本缠丝和五对方位缠丝是教和学太极拳的最好的工具。 (4)运劲如缠丝,只有在轻灵贯串条件下才能实现;同时,神气方面必须鼓荡和内敛。 (5)缠丝劲的运用不可产生缺陷、凹凸和断续等三个缺点。 第四特点 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 拳谱规定: (1)“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氏太极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