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际油价价暴跌:是市场规律还是“权利游戏”

国际油价暴跌:是市场规律还是“权利游戏” _ 东方财富网
国际油价暴跌:是市场规律还是“权利游戏”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今年6月以来,国际从每桶100多美元高位持续下跌。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1月27日决定不减产后,国际油价更是出现10%暴跌。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11月28日价格创下近5年多来最低点,收于每桶66.15美元。油价暴跌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重要影响,也让国际关系走势备受关注。  油价触底?根本原因在市场周期波动  “最近的油价下跌,是市场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对中新社记者说,经过2007年至2008年的价格高峰,国际油价下跌属正常的波动趋势。  具体来看,首先是供求关系影响油价变化。供应上,美国爆发页岩油革命,突然增加的供应减轻了北美市场对国际石油的依附度;需求上,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导致石油需求增长缓慢。国际能源署在11月上旬发布全球能源展望报告中预计,未来全球能源需求增速将明显放缓,从过去20年每年2%下降到2025年后的每年1%。供应方的多元化和需求方的增速放缓,导致买方市场出现。  此外,由于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政策,美元面临升值预期,而以美元为计价工具的石油价格下跌也是正常规律。  油价“阴谋论”?地缘政治博弈确是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各种“阴谋论”也开始流行并集中在两个版本:一是“沙特在利用低油价打击美国页岩油”。页岩油革命已令美国严重威胁到沙特在原油市场稳坐多年的头把交椅。  另一版本则为,美国和沙特在利用油价“打压”俄罗斯和伊朗。根据德意志10月公布的数据,俄罗斯需要每桶约110美元的价格来平衡预算。而伊朗则需要每桶130美元的价格支撑。两国都是美国和沙特在地缘政治上的对手。  大学(北京)国际石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庞昌伟在对中新社记者说,上世纪80年代,美国和沙特确曾通过压低油价,使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经济陷入全面困境。但现在无此必要,因为真正决定油价变动的还是“看不见的手”,如果人为压低价格,美国大批生产页岩油的小公司也会减产,最终价格会回到市场。  陈凤英则认为,美国和沙特的确可通过“价格战”来打压俄罗斯,并“顺带”压低拉美经济的发展士气,达到其政治或商业目的。但在此过程中,美国也会因难以获利而伤及自身。  也有观察者认为,油价博弈,已越来越呈多极化特征,无论美国还是沙特,都没有能力独自在国际油市翻云覆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宋国友日前就对中文媒体指出,需要引入一种均衡的分析框架,把经济和政治安全两大变量通过合理的系数和解释,共同纳入到国际油价变化分析中,以排除单独的纯市场论和单独的纯安全论的片面性。  中国应为国际油价下跌负责?纯属无稽之谈  对于《华尔街日报》日前刊文评论指“中国经济硬着陆导致石油需求放缓,中国是国际油价下跌的重要推动因素”。  庞昌伟指出,“这种言论既无数据支撑,也不合逻辑,纯属无稽之谈。”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原油总进口量比去年同期增加9.2%,达到2.526亿吨,10月份原油进口量也同比大增18%。这些数据表明,在全球油价连续下降期间,中国一直在增加原油进口。  “中国是世界油价的稳定器,而非破坏力量”,庞昌伟说,如果没有中国拉动,国际油价恐怕要经历断崖式的暴跌。  陈凤英指出,中国经济增速确在放缓,但背后也有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与“硬着陆”相反,中国政府正将经济带向“软着陆”。油价下跌,除了能以更低价格购入石油,也能促进中国“限煤稳油增气”的能源结构调整。“改善能源结构,走节约型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正在做的事情,也是正确的事情。”  “与抄底救市相比,经济结构转型才是中国为世界经济做的最大贡献”,陈凤英强调,中国正在向世界释放一个信息,中国不会无度进口能源,而是要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真正转向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DF062)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正文
国际油价暴跌 各种阴谋论大PK
&|& 13:00:48&&国际先驱报&|&0条评论&|&
  起初,全世界都认为欧佩克不减产是一场针对普京的阴谋。有人认为,美国和欧盟在俄兼并克里米亚之后不能袖手旁观,希望通过打压油价遏制俄罗斯也是理所当然。据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计算,若原油价格维持在90美元/桶,2015年俄财政收入将减少1.2%。油价需维持在104美元/桶,才能收支平衡;而在110美元/桶以上,才能为俄GDP做出正面贡献。彭博社针对32位经济学家调查中值显示,如果乌拉尔原油价格持续低于80美元/桶,俄将陷入衰退。根据目前市场趋势,未来12个月内俄陷入衰退的概率高达75%。
  但是,阴谋论还有另一个版本,认为是沙特借机打击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及各种非常规油气开发、石油替代和节能技术的应用。穆罕默德?萨班在接受沙特《萨巴格》新闻网站专访时说,过去几年,世界各国,特别是能源消费大国,都在实施节能和减少使用石油及发展替代能源战略;有些领域,特别是交通运输,也在竭力减少使用石油。此外,受美国页岩油开采量飞速提高和世界经济整体疲软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对传统石油的需求正在萎缩,从而导致油价不断下跌。加拿大油砂、北极油气、深海石油和美国页岩油的开采成本都超过65美元/桶,如果油价降至其成本之下,对于非常规油气企业将产生巨大打击,他们的股票将暴跌,他们的项目将难以募集资金,这将会让传统石油行业得到喘息。
  阴谋论的第三个版本,是俄罗斯将计就计。俄总统普京先前说,不排除一些国家操纵国际能源市场打压俄罗斯经济的可能性,不过,这是一柄双刃剑,不仅伤及俄罗斯,同时也会影响制裁实施者、油价操纵者和俄罗斯的经济伙伴。造成油价暴跌的始作俑者是美国2006年兴起的页岩气革命。2013年美国页岩油产量达350万桶/日,使美国2013年的石油产量达到4.46亿吨,比2005年增产了44.4%;天然气产量达6776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产了34.5%。这些油气对美国的进口石油形成了巨大替代,从2005年至2013年,美石油进口净减少2.46亿吨,减少幅度达39%。这是造成全球石油供大于求的最主要原因。不过,美国的非常规油气开发大多是一些中小企业,他们的资本来源是曾经支持过IT革命的创业投资和风险基金,他们的财务模型和经营模式也非常类似IT企业。他们开发页岩油气采取了快打快放的生产模式,油气井产量迅速达到高峰,但也下降迅速,企业可以快速收回投资,再到资本市场募集更多的资金,打更多的井使成本降低。这种生产模式最害怕的就是资金链断裂,一旦资金链断了,泡沫就会灰飞烟灭。当年IT和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噩梦又会在页岩气革命中重演。于是乎有人认为,俄罗斯是想赌一把。谢钦曾说,低油价将对生产成本较高的产油国造成更大损失。普京也认为,低油价不会持续时间太长。似乎俄罗斯是把矛头指向了美国。美开采页岩油成本为每桶65至83美元,国际油价如果持续走低,美国将难以应对。页岩气泡沫破裂或可能再一次使美国艰难复苏的经济再次出现衰退。
  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是把“双刃剑”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当地时间11月27日决定不减产后,国际油价28日出现大幅下跌。
  自今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开始从每桶100多美元的高位持续下跌。近期看,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将受益巨大。中国原油和相关石油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2014年的进口量将超过3亿吨。如果油价从高位的107美元降至70美元,中国消费者可以节省几百亿美元的支出。为此,中国交通运输、商品物流、农业生产等方方面面会因此受益;中国进口的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价格都与油价挂钩,低油价将会反应到天然气降价上,将促进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有利于减少雾霾和温室气体排放;石油供应充足和低廉的油价还有助于我们推进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降低改革成本和风险。但是,石油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只有17.8%,对于整体经济的贡献有限。国际油价是从6月底开始下跌的,今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并没有出现逆转。
  中国是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海外市场不仅在欧美日,产油国也是中国商品销售的重要市场。产油国经济陷入困境将影响东南沿海制造业;中国是可再生能源产品最大的出口国,国际油价往往与天然气和各种可再生能源价格相挂钩,油价下跌必然影响可再生能源市场,进而影响这些产业的销售业绩和资本市场市值,影响他们融资能力和技术研发投入;我们为治理雾霾正在进行各种努力,发展电动汽车,鼓励低油耗小批量汽车,发展各种替代能源技术: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生物燃油、甲醇乙醇燃油等,低油价将使这些产业受到冲击,使我们在节能减排和能源替代上的诸多努力付之东流;中国在重庆和四川刚刚实现页岩气突破,是美国之外第一个实现商业化生产的国家。如果油价低迷,低于页岩气生产成本,将会影响两大油企在页岩气开发上的投入积极性;此外,石油公司的盈利锐减将影响他们在新资源的勘探开发投入,为未来的油价再一次高企埋下祸根。
  国际油价大跌再创五年新低 跌至每桶65美元水平
  中新社纽约12月5日电(记者 阮煜琳)沙特阿拉伯4日下调部分原油出口价格再次引发市场担忧,5日,国际原油基准价格再次大幅下跌,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再创五年新低。
  5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再创新低,跌穿每桶66美元。周五早盘,纽约商品交易所明年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30美元,跌幅2%,跌至每桶65.51美元。截至当日收盘,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97美元,跌幅1.45%,跌至每桶65.84美元。为日以来的最低原油合约结算价格。
  同期,伦敦布伦特1月结算的原油期货价格创下五年新低,并一举跌穿每桶70美元重要关口。当日报每桶69.07美元,下跌0.57美元,跌幅0.8%,为日以来的最低结算价格。
  全球最大的产油国沙特4日进一步降低了向亚洲和美国出售原油的价格。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称,已将1月份出口到亚洲的所有等级原油的官方售价较12月份每桶下调1.5至1.9美元。出口到美国的所有等级原油的售价也每桶下调了0.10至0.90美元。
  沙特阿拉伯一周前说服全球最大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维持产量目标不变。沙特意图通过降低油价,而不是通过调整石油出口产量来维持市场份额。
  自今年6月国际油价触及每桶115美元的高点以来,国际油价已经大跌了37%。
  有专家预计,国际油价还将进一步下跌。至明年1月左右,纽约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将下跌至每桶55美元左右,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跌至每桶60美元水平。虽然欧佩克上周决定拒绝为挽救油价而减产,但2015年的第一季度,对跌跌不休的油价,欧佩克可能将“被迫认输”。
  国际油价暴跌:是市场规律还是“权利游戏”?
  据中新社报道,今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从每桶100多美元高位持续下跌。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1月27日决定不减产后,国际油价更是出现10%暴跌。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11月28日价格创下近5年多来最低点,收于每桶66.15美元。油价暴跌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重要影响,也让国际关系走势备受关注。
  油价触底?根本原因在市场周期波动
  “最近的油价下跌,是市场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对中新社记者说,经过2007年至2008年的价格高峰,国际油价下跌属正常的波动趋势。
  具体来看,首先是供求关系影响油价变化。供应上,美国爆发页岩油革命,突然增加的供应减轻了北美市场对国际石油的依附度;需求上,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导致石油需求增长缓慢。国际能源署在11月上旬发布全球能源展望报告中预计,未来全球能源需求增速将明显放缓,从过去20年每年2%下降到2025年后的每年1%。供应方的多元化和需求方的增速放缓,导致买方市场出现。
  此外,由于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政策,美元面临升值预期,而以美元为计价工具的石油价格下跌也是正常规律。
  油价“阴谋论”?地缘政治博弈确是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各种“阴谋论”也开始流行并集中在两个版本:一是“沙特在利用低油价打击美国页岩油”。页岩油革命已令美国严重威胁到沙特在原油市场稳坐多年的头把交椅。
  另一版本则为,美国和沙特在利用油价“打压”俄罗斯和伊朗。根据德意志银行10月公布的数据,俄罗斯需要每桶约110美元的价格来平衡预算。而伊朗则需要每桶130美元的价格支撑。两国都是美国和沙特在地缘政治上的对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石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庞昌伟在对中新社记者说,上世纪80年代,美国和沙特确曾通过压低油价,使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经济陷入全面困境。但现在无此必要,因为真正决定油价变动的还是“看不见的手”,如果人为压低价格,美国大批生产页岩油的小公司也会减产,最终价格会回到市场。
  陈凤英则认为,美国和沙特的确可通过“价格战”来打压俄罗斯,并“顺带”压低拉美经济的发展士气,达到其政治或商业目的。但在此过程中,美国也会因难以获利而伤及自身。
  也有观察者认为,油价博弈,已越来越呈多极化特征,无论美国还是沙特,都没有能力独自在国际油市翻云覆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宋国友日前就对中文媒体指出,需要引入一种均衡的分析框架,把经济和政治安全两大变量通过合理的系数和解释,共同纳入到国际油价变化分析中,以排除单独的纯市场论和单独的纯安全论的片面性。
  中国应为国际油价下跌负责?纯属无稽之谈
  对于《华尔街日报》日前刊文评论指“中国经济硬着陆导致石油需求放缓,中国是国际油价下跌的重要推动因素”。
  庞昌伟指出,“这种言论既无数据支撑,也不合逻辑,纯属无稽之谈。”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原油总进口量比去年同期增加9.2%,达到2.526亿吨,10月份原油进口量也同比大增18%。这些数据表明,在全球油价连续下降期间,中国一直在增加原油进口。
  “中国是世界油价的稳定器,而非破坏力量”,庞昌伟说,如果没有中国拉动,国际油价恐怕要经历断崖式的暴跌。
  陈凤英指出,中国经济增速确在放缓,但背后也有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与“硬着陆”相反,中国政府正将经济带向“软着陆”。油价下跌,除了能以更低价格购入石油,也能促进中国“限煤稳油增气”的能源结构调整。“改善能源结构,走节约型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正在做的事情,也是正确的事情。”
  “与抄底救市相比,经济结构转型才是中国为世界经济做的最大贡献”,陈凤英强调,中国正在向世界释放一个信息,中国不会无度进口能源,而是要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真正转向可持续发展。
您可或者,也可直接以游客身份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123456789101112
Copyright (C) .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国际油价暴跌:是市场规律还是“权利游戏”?_播报天下_贵阳网
&&&&&&>&&&&&正文
国际油价暴跌:是市场规律还是“权利游戏”?
摘要:纯属无稽之谈  对于《华尔街日报》日前刊文评论指“中国经济硬着陆导致石油需求放缓,中国是国际油价下跌的重要推动因素”。“中国是世界油价的稳定器,而非破坏力量”,庞昌伟说,如果没有中国拉动,国际油价恐怕要经历断崖式的暴跌。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 电 题:国际油价暴跌:是市场规律还是“权利游戏”?
中新社记者 刘旭
今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从每桶100多美元高位持续下跌。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1月27日决定不减产后,国际油价更是出现10%暴跌。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11月28日价格创下近5年多来最低点,收于每桶66.15美元。油价暴跌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重要影响,也让国际关系走势备受关注。
油价触底?根本原因在市场周期波动
“最近的油价下跌,是市场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对中新社记者说,经过2007年至2008年的价格高峰,国际油价下跌属正常的波动趋势。
具体来看,首先是供求关系影响油价变化。供应上,美国爆发页岩油革命,突然增加的供应减轻了北美市场对国际石油的依附度;需求上,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导致石油需求增长缓慢。国际能源署在11月上旬发布全球能源展望报告中预计,未来全球能源需求增速将明显放缓,从过去20年每年2%下降到2025年后的每年1%。供应方的多元化和需求方的增速放缓,导致买方市场出现。
此外,由于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政策,美元面临升值预期,而以美元为计价工具的石油价格下跌也是正常规律。
油价“阴谋论”?地缘政治博弈确是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各种“阴谋论”也开始流行并集中在两个版本:一是“沙特在利用低油价打击美国页岩油”。页岩油革命已令美国严重威胁到沙特在原油市场稳坐多年的头把交椅。
另一版本则为,美国和沙特在利用油价“打压”俄罗斯和伊朗。根据德意志银行10月公布的数据,俄罗斯需要每桶约110美元的价格来平衡预算。而伊朗则需要每桶130美元的价格支撑。两国都是美国和沙特在地缘政治上的对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石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庞昌伟在对中新社记者说,上世纪80年代,美国和沙特确曾通过压低油价,使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经济陷入全面困境。但现在无此必要,因为真正决定油价变动的还是“看不见的手”,如果人为压低价格,美国大批生产页岩油的小公司也会减产,最终价格会回到市场。
陈凤英则认为,美国和沙特的确可通过“价格战”来打压俄罗斯,并“顺带”压低拉美经济的发展士气,达到其政治或商业目的。但在此过程中,美国也会因难以获利而伤及自身。
也有观察者认为,油价博弈,已越来越呈多极化特征,无论美国还是沙特,都没有能力独自在国际油市翻云覆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宋国友日前就对中文媒体指出,需要引入一种均衡的分析框架,把经济和政治安全两大变量通过合理的系数和解释,共同纳入到国际油价变化分析中,以排除单独的纯市场论和单独的纯安全论的片面性。
中国应为国际油价下跌负责?纯属无稽之谈
对于《华尔街日报》日前刊文评论指“中国经济硬着陆导致石油需求放缓,中国是国际油价下跌的重要推动因素”。
庞昌伟指出,“这种言论既无数据支撑,也不合逻辑,纯属无稽之谈。”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原油总进口量比去年同期增加9.2%,达到2.526亿吨,10月份原油进口量也同比大增18%。这些数据表明,在全球油价连续下降期间,中国一直在增加原油进口。
“中国是世界油价的稳定器,而非破坏力量”,庞昌伟说,如果没有中国拉动,国际油价恐怕要经历断崖式的暴跌。
陈凤英指出,中国经济增速确在放缓,但背后也有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与“硬着陆”相反,中国政府正将经济带向“软着陆”。油价下跌,除了能以更低价格购入石油,也能促进中国“限煤稳油增气”的能源结构调整。“改善能源结构,走节约型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正在做的事情,也是正确的事情。”
“与抄底救市相比,经济结构转型才是中国为世界经济做的最大贡献”,陈凤英强调,中国正在向世界释放一个信息,中国不会无度进口能源,而是要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真正转向可持续发展。(完)
责任编辑:
  11月24日,贵州龙里县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讲习 ...近日,天柱县蓝田镇公闪村一村民在朋友圈发布一种被当地 ...11月24日上午,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在 ...  11月25日,记者从余庆县旅游部门获悉:为更好地做好 ...
20日,爱奇艺全新情景喜剧脱口秀节目《冒犯家族》在上海举...昨天,即将在12月22日上映的电影《机器之血》曝光了贺岁 ...看这样一部电影,就像看视觉概念设计师的展示———段子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关于2017年10月( ...由曹盾执导,黄轩、窦骁、周一围等众多实力演员联袂出演 ...
击剑为盟,欢乐联动,2017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击剑项目城市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滑雪二部部长李扬23日表示 ...巴西媒体23日援引意大利安莎社的消息说,现效力于巴西米 ...捷克当地时间11月21日,中国足协与捷克足球老牌劲旅布拉 ...一场马拉松过后,长沙这块中国足球和篮球的福地,如今也 ...
小露香肩可以让你在人群中脱引而出,并且散发着女性独有 ...碎花裙的种类很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缤纷碎花,也 ...少女时代组合成员泰妍3月24日韩国仁川机场街拍:身着Clau...最近总有小伙伴反馈说丰胸贫乳都穿不了露肩衣,编编觉得 ...近期街拍TOP单品当属金属色百褶裙,无论明星、时尚博主还...
近日,工信部网站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将围 ...[]
德莫高于爱民,微小的细节不仅展现出习近平亲民爱民的崇高风范,更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次生动阐释。一个月来,习近 ...[]国际油价暴跌:是市场规律还是“权利游戏”?|美联储|油价_凤凰资讯
国际油价暴跌:是市场规律还是“权利游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最近的油价下跌,是市场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对中新社记者说,经过2007年至2008年的价格高峰,国际油价下跌属正常的波动趋势。
原标题:国际油价暴跌:是市场规律还是“权利游戏”?中新社北京12月3日 电 题:国际油价暴跌:是市场规律还是“权利游戏”?中新社记者 刘旭今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从每桶100多美元高位持续下跌。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1月27日决定不减产后,国际油价更是出现10%暴跌。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11月28日价格创下近5年多来最低点,收于每桶66.15美元。油价暴跌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重要影响,也让国际关系走势备受关注。 油价触底?根本原因在市场周期波动“最近的油价下跌,是市场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对中新社记者说,经过2007年至2008年的价格高峰,国际油价下跌属正常的波动趋势。具体来看,首先是供求关系影响油价变化。供应上,美国爆发页岩油革命,突然增加的供应减轻了北美市场对国际石油的依附度;需求上,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导致石油需求增长缓慢。国际能源署在11月上旬发布全球能源展望报告中预计,未来全球能源需求增速将明显放缓,从过去20年每年2%下降到2025年后的每年1%。供应方的多元化和需求方的增速放缓,导致买方市场出现。此外,由于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政策,美元面临升值预期,而以美元为计价工具的石油价格下跌也是正常规律。油价“阴谋论”?地缘政治博弈确是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各种“阴谋论”也开始流行并集中在两个版本:一是“沙特在利用低油价打击美国页岩油”。页岩油革命已令美国严重威胁到沙特在原油市场稳坐多年的头把交椅。另一版本则为,美国和沙特在利用油价“打压”俄罗斯和伊朗。根据德意志银行10月公布的数据,俄罗斯需要每桶约110美元的价格来平衡预算。而伊朗则需要每桶130美元的价格支撑。两国都是美国和沙特在地缘政治上的对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石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庞昌伟在对中新社记者说,上世纪80年代,美国和沙特确曾通过压低油价,使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经济陷入全面困境。但现在无此必要,因为真正决定油价变动的还是“看不见的手”,如果人为压低价格,美国大批生产页岩油的小公司也会减产,最终价格会回到市场。陈凤英则认为,美国和沙特的确可通过“价格战”来打压俄罗斯,并“顺带”压低拉美经济的发展士气,达到其政治或商业目的。但在此过程中,美国也会因难以获利而伤及自身。也有观察者认为,油价博弈,已越来越呈多极化特征,无论美国还是沙特,都没有能力独自在国际油市翻云覆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宋国友日前就对中文媒体指出,需要引入一种均衡的分析框架,把经济和政治安全两大变量通过合理的系数和解释,共同纳入到国际油价变化分析中,以排除单独的纯市场论和单独的纯安全论的片面性。 中国应为国际油价下跌负责?纯属无稽之谈对于《华尔街日报》日前刊文评论指“中国经济硬着陆导致石油需求放缓,中国是国际油价下跌的重要推动因素”。庞昌伟指出,“这种言论既无数据支撑,也不合逻辑,纯属无稽之谈。”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原油总进口量比去年同期增加9.2%,达到2.526亿吨,10月份原油进口量也同比大增18%。这些数据表明,在全球油价连续下降期间,中国一直在增加原油进口。“中国是世界油价的稳定器,而非破坏力量”,庞昌伟说,如果没有中国拉动,国际油价恐怕要经历断崖式的暴跌。陈凤英指出,中国经济增速确在放缓,但背后也有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与“硬着陆”相反,中国政府正将经济带向“软着陆”。油价下跌,除了能以更低价格购入石油,也能促进中国“限煤稳油增气”的能源结构调整。“改善能源结构,走节约型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正在做的事情,也是正确的事情。”“与抄底救市相比,经济结构转型才是中国为世界经济做的最大贡献”,陈凤英强调,中国正在向世界释放一个信息,中国不会无度进口能源,而是要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真正转向可持续发展。(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15166
播放数:129053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油价走势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