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那些人物是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物

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故事
答案长度必须超过10个字,请勿发布无效或违法言论。
(共有4个回答)
赵尚志是著名抗日将领,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毛泽东曾赞扬说:“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赵尚志,1908年10月生,辽宁省朝阳县人,1919年随全家流亡哈尔滨,早年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同年冬受命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1926年5月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哈尔滨参加建立党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软硬兼施,他严守党的机密,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1933年10月领导创建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任队长。游击队创立时,他与战友们发出誓言:“我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全体战士,为收复东北失地,争回祖国自由,哪怕枪林弹雨,万死不辞,赴汤蹈火,千辛不避,誓心武装东北三千万同胞,驱逐日寇海陆空军滚出满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奋斗到底!”。 随着部队的发展壮大,1934年6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35年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1936年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同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后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主席、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面对日伪军的疯狂“讨伐”、“清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险恶环境中,赵尚志率领抗联部队对日伪军进行了英勇无比的艰苦战斗,远征松嫩平原,爬冰卧雪,餐风宿露,作战百余次,打破了日伪军一次次的重兵“讨伐”和“清剿”。 日,赵尚志在率部对敌人作战中身负重伤被俘,他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痛斥敌人。穷凶极恶的敌人割下了赵尚志的头颅,运到长春庆功,把他的躯体扔进了松花江的冰窟中。赵尚志壮烈牺牲时,年仅34岁。 解放后,为了表彰赵尚志的抗日功绩并永远缅怀这位抗日英雄,人民政府把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把他的牺牲地改为尚志村,把哈尔滨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尚志大街”。
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是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三十二师九十六团二营六连六班班长。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他以身体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国民党军据守的桥型暗堡,壮烈牺牲,时年19岁。 英雄牺牲了,英雄的光辉形象永存。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1954年,隆化县委、县政府为纪念董存瑞烈士,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民政部、国家教委、团中央、国家文物局联合定为全国百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7年,被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董存瑞烈士陵园,建在河北省隆化县城西北的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1954年建成后,又于1957年、1960年、1967年、1975年先后几次扩建,初步形成了纪念体系。1987年,重建了烈士纪念碑,1991年,重建了董存瑞烈士纪念馆。现在,董存瑞烈士陵园共占地71000平方米,有9项纪念建筑。陵园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式。在长396米的中央主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是大门、牌楼、董存瑞烈士塑像、董存瑞纪念碑、烈士墓。大门横额上是萧克将军题写的园名“董存瑞烈士陵园”。董存瑞纪念馆有张爱萍将军题写的馆名。董存瑞烈士纪念碑碑体正面用金色大字镌刻着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元帅的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日开展的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着董存瑞烈士事迹图片、油画、烈士遗物,并陈展着重要的文献资料和有关董存瑞烈士事迹的文艺作品50余册、件;党和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为英雄题写的诗、词100余件。由著名播音员方明解说的半景画,反映1948年隆化攻坚战的电动沙盘,采用了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地展现了隆化攻坚战的浴血奋战场面和董存瑞的英雄壮举。陵园外西南200米的地方,是董存瑞当年炸毁的敌桥型暗堡处,建有花岗石碑身、高4米的“董存瑞烈士牺牲地址”标志碑。为使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参观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界人士的题词,于1998年5月修建了对称的两座“名人题词碑廊”,将这些题词以石刻形式展出。省、市领导于日在董存瑞牺牲50周年纪念日上,为新塑的董存瑞铜像揭幕。 日,董存瑞出生在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一个贫苦家庭。残酷的社会现实,铸就了他幼小心灵中朴素的阶级感情。1940年,董存瑞已经11岁。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八路军开始在董存瑞的家乡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3年,董存瑞担任了南山堡第一任儿童团长。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区小队,同年,被编入冀热察军区第九旅,成了一名正式的八路军?战士。1947年?3月,董存瑞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向党宣誓:“我把这辈子交给党,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1948年,董存瑞所在部队升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5月,部队奉命向当时热河省省会承德的大门——隆化城挺进。 隆化是承德的屏障,国民党军在这里驻有一个团的兵力,周围筑有40多个永久性碉堡,由母堡、子堡组成碉堡群。在碉堡群周围,还设有很多副防御工事,如鹿砦、铁丝网、陷井、梅花桩、外壕等,各碉堡群之间都有火力联系,构成交叉火网。这些工事与隆化城依托的苔山、龙头山的有利地形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相当坚固的防御体系。因此,国民党认为隆化“固若金汤”。当解放军包围隆化之后,国民党军十三军军长石觉还在承德吹嘘:“共军能打下隆化,我就把承德白送给他们。” 5月18日,部队开到距隆化城不到5千米的土窑子沟,开始了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24日上午11点,全营召开“挂帅点将”战前动员大会,董存瑞第一个站起来,要求首长批准他挂帅。同志们都深知他机智勇敢,多次立功受奖,又是爆破能手,谁也不和他争,一致表示同意。董存瑞当上了“爆破元帅”,他点了郅顺义为“突击大将”,机枪班班长为火力掩护组组长,一班长为支援组长。然后,董存瑞代表大家表示决心,他激动地说:“我们练兵、诉苦为什么?去年打隆化我们一些同志牺牲了又是为什么?这回党把最光荣的任务交给我们了,没二话,天塌了也得完成!坚决响应党的‘五一’号召,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在这次战斗中,我负伤不下火线,牺牲了当个掩体,死也要把隆化拿下来!” 25日凌晨,天还没亮,阵地上一片寂静。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总攻的信号。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军强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敌人火力全给压住了。在硝烟弥漫、烈火滚滚中,苔山顶峰的砖塔,被我军的大炮轰倒了,炮楼也被打掉了,不一会儿,胜利的红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顶峰。5时25分,命令下达,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担任主攻,从城东北向隆化中学外围工事运动。敌人的机枪严密封锁着他们前进的道路。六连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互相配合,很快地攻破了隆化中学东北面的旧衙门碉堡群。董存瑞带领爆破组连续爆破了敌人4个炮楼、5个碉堡,胜利地完成了扫清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 下午3点30分,第二次总攻开始。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白副连长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去爆破,李振德冲出不远,炸药包就被敌人枪弹打中,李振德牺牲,其余两名爆破手负了重伤。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白副连长说:“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就是只剩下我一个人,也要完成任务。”这时,团部来了紧急命令,要六连火速从中学东北角插进去,配合已突进中学院内的兄弟部队,迅速解决战斗。白副连长和郭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说着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纸包,递给指导员说:“如果我牺牲了,这就是我最后的一次党费。”指导员接过小纸包,紧紧地握住董存瑞的手,深情地望着他说:“你一定要回来,我们都等着你胜利归来!”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在郅顺义火力掩护下,他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借着郅顺义扔出的手榴弹的烟雾,站起来一阵猛跑。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的耳边掠过。在快要冲进开阔地时,董存瑞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土堆,对郅顺义说:“你就在这儿掩护!”一阵手榴弹把敌人碉堡前的鹿砦、铁丝网炸了个稀巴烂。董存瑞趁这机会,冲进了开阔地,敌人的机枪更疯狂地朝这边射击,子弹打得他身边的尘土直冒烟。董存瑞沉着机智,他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也似的向前跃进几米。敌人的机枪又慌忙朝他打过来,突然,董存瑞扑倒了,郅顺义站起刚要向前冲去,只见他猛然爬起来,一阵快跑跳进旱河沟里,进入了敌人的火力死角。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他抱着炸药包迅速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郅顺义清清楚楚看着这一切,急得直攥拳头。 突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威震敌胆。大批的后续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就在这个时候,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样,“哗哗”地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不动了,他抬头看了看桥顶,又扭头向后望了一眼,略略愣了一下,突然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火花和白烟!董存瑞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看到这情景,郅顺义不顾一切地跳下旱河,朝桥下的战友奔去。只听董存瑞朝他大声喊:“卧倒,快卧倒!”紧接着,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为了新中国,冲啊!”董存瑞的战友们高喊着这震撼山河的口号,冲进了隆化中学。 血一样鲜艳的红旗,升起在隆化城上空,高高飘扬。
最佳答案杨靖宇,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 杨靖宇指挥所部与日伪军作战数百次,沉重打击了日伪军,扩大了游击根据地。毛泽东曾撰文称赞:“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高度评价他和东北抗日联军,致电赞誉他们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1937年12月,经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杨靖宇被确定为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委员。 杨靖宇的军事指挥才能令狠如豺狼的敌人胆寒且无奈,因而一直妄想诱使他投降“归顺”。伪满1940年4月出版的日文《协和》杂志263期登载的《杨靖宇讨伐座谈会》一文有这样的记录:杨靖宇“不但有武功,而且有文才”,“才干不一般,不是一个寻常人物可比的人”。伪通化省的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向在场记者解释为什么非要劝杨靖宇“归顺”时说,“我们为了让杨(靖宇)活下去,使他的才能向好的作用方向转化,才考虑劝他归顺。” 1939年秋季以后,为了消灭东北抗日联军,敌人发动伪通化、间岛、奉天“三省联合大讨伐”,对抗联部队发起长时间的大举进攻。敌人为能早日抓到杨靖宇这个“大头目”,调集重兵对杨靖宇部实行野蛮、残酷的“包围追击”,“梳篦式”、“踩踏式”的“讨伐”。 对敌斗争进入到异常艰苦的阶段。仅从1940年初到2月中旬的50多天里,杨靖宇就率部与敌作战40多次,有时一天打几仗。杨靖宇充分发挥他的指挥才能,一次又一次突破敌人的围攻,但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我方无粮食弹药补充,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吞咽身上的棉絮,饥困交加,难再力战。杨靖宇不得不决定各部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以保存实力,待机重新集结。 对于抗联部队与日寇斗争的艰苦程度,彭真同志曾予这样总结:“我们共产党20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苦斗。” 现在的人想像不出那时的艰苦卓绝具体是个什么样子。曾当过杨靖宇身边警卫战士的黄生发老人回忆道: “天气嘎嘎冷,我们的棉衣又不齐,有的同志手脚冻伤了。可是敌人的部队越集越密,‘讨伐’越来越频繁。就在杨司令他们为解决棉衣问题召集各方面军负责人开会研究时,因叛徒出卖,在那尔轰的东北岔一带被岸谷隆一郎带领的日伪军层层包围,敌兵力达4万多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机枪大炮,汽车来回运送粮食、弹药。在我们的正面,敌人满山满谷。为了掩护各部队分头转移,杨司令带领我们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敌人,由机枪连开路,生生撕开一条口子。 “但是,当我们经南泊子突围到了五金顶子时,敌人已经纠集了更多的兵力,我们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难得到个休整的机会。雪地行军,裤子总是湿的,让寒风一吹,冻成冰甲,很难打弯,也不知有多沉,迈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烂了,只好割下几根柔软的榆树条子,从头拧到尾儿,当作绳子把鞋绑在脚上。衣服,全叫树枝扯烂了,开着花,白天黑夜都挂着厚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 “这时候,多么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冻成冰的衣服烤化、烤干,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别是夜里,气温降到摄氏零下40多度,冻得大树喀吧喀吧直响,粗大的树干冻裂了缝儿,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远,青烟飘上林梢,敌人就会像一群绿头苍蝇一样扑上来。我们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来再也起不来。 “更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啊,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找,没法挖,我们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层泛绿的嫩皮一片片削下来,放在嘴里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强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在与敌人反复周旋的过程中,为了缩小目标,杨靖宇又将队伍化为小组分散突围,他只留下十几个战士。由于他指挥作战机动灵活,使敌人始终无法掌握他的行踪和去向。后来叛徒供出了杨靖宇的行踪和去向,敌人遂缩小了包围圈,把杨靖宇和6名警卫战士围困在深山。 日,杨靖宇身边的最后两名警卫战士,在向群众购买粮食和衣服时被叛徒认出,壮烈牺牲,敌人因此更加缩小了对杨靖宇的包围圈。 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的周保中,在《杨靖宇将军生平事迹》中写道:“到2月18日,他仅有的2名警卫战士也在大东沟牺牲。至此,他只身一人,陷于敌魔爪中。敌人妄图生擒,但恐伪军不力,以日寇合围蒙江东南地区,封锁大小路口,迫他于绝境。在万分紧迫时,活动于蒙江、抚松间的曹亚范同志,获知他险状,便率突击部队自东南秃砬子、牛槽沟向黄花甸子疾驰,但敌人兵力过厚,曹部也被重重包围,敌飞机数十架轮流轰炸。2月23日下午,迫近之敌被击毙者20余人。敌人步步逼近,且高呼:‘放下武器,保留生命,还能富贵。’回答敌人的是他手中枪射出的子弹。敌人见招降无效,遂集中火力,他因而身中数弹,光荣殉国,时年35岁。时间是:日下午4时30分。”
1、张自忠2、李家钰3、郝梦龄4、唐淮源 5、陈安宝 6、王甲本 7、武士敏 8、冯安邦 9、佟麟阁 10、吴克仁 11、赵登禹 12、黄梅兴 13、蔡炳兴 14、张本禹 15、梁鉴堂 16、姜玉贞 17、杨 杰 18、刘家麒 19、郑廷珍 20、庞汉桢 21、秦 霖 22、官惠民 23、刘眉生 25、夏国璋 26、饶国华 27、萧山令 28、朱 赤 29、高致嵩 30、姚中英 31、李兰池 32、易安华 33、司徒非 34、刘震东 35、王铭章 36、范廷兰 37、杨 怀 38、刘桂五 39、陈钟书 40、扈先梅 41、周 元 42、李必蕃 43、杨家骝 44、范筑先 45、徐积璋 46、李国良 47、张胥行 48、王禹九 49、唐聚五 50、马玉仁 51、钟 毅 52、燕鼎九 53、张雅韵 54、蒋志英 55、谢晋元 56、王 竣 57、梁希贤 58、陈文杞 59、寸性奇 60、陈忠柱 61、金崇印 62、石作衡 63、赖传湘 64、李翰卿 65、朱世勤 66、戴安澜 67、王风山 68、胡义宾 69、周 复 70、彭士量 71、许国璋 72、孙明瑾 73、卢广伟 74、王剑岳 75、陈济恒 76、史蔚馥 77、齐学启 78、高志航 79、张数桢 80、尉迟凤岗 81、雷 忠 82、吴国璋 83、庞泰峰 84、赵锡章 85、方叔洪 86、萨师俊 87、毛岱钧 88、胡文臣 89、赵渭冰 90、邹慕陶 91、黄启东 92、林英灿 93、郑做民 94、张 敬 95、刘世焱 96、朱实夫 97、吕旋蒙 98、胡厚基 99、陈绍堂 100、周鼎铭 101 刘胡兰
现在的抗日神剧真的很多,所以只要可以自己看看,就可以看到自己想要的小故事,这样也非常好
中国人民的抗日故事太多了,在这里没有办法一一述说。
马本斋之母白文秀被敌抓获拒绝投降绝食而死。整20字。
试题答案:《地道战》《地雷战》《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
(答案不唯一)
有真实的场景,不过少的可怜!由于当时条件有限,这些必要的摄象设备也很少.不过那时有国外的战地记者,当然也有自己的记者,由于战乱,有很少一部分保留了下来.现在记述
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女,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改名为刘胡兰村)人,日诞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出生时父母给她起名“刘富兰”,从名字上就可以
喋血孤城 血战昆仑关 血战台儿庄
一寸山河一寸血
望楼主采纳
谢晋元 率领八百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  谢晋元团长带领八百名英勇孤军死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掩护五十万名中国军队撤退,上海保卫战一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
少年抗日英雄有: 儿童团团长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大家都关注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关于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人物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关于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人物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22|
上传日期: 10:37:0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关于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人物
关注微信公众号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人物
导读: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荣立三等功以上指战员302724名,荣立集体三等功以上的单位5953个,其中被授予英雄、模范称号和特等功人员502名,分别为:特级英雄两名(杨根思、黄继光),一级英雄50名,一级模范4名,二级英雄286名,二级模范75名,特等功85名(同时被授予称号并立特等功者未计。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各种勋章、奖章23万余枚。其中,同时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的共12人。
杨根思()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荣立三等功以上指战员302724名,荣立集体三等功以上的单位5953个,其中被授予英雄、模范称号和特等功人员502名,分别为:特级英雄两名(杨根思、黄继光),一级英雄50名,一级模范4名,二级英雄286名,二级模范75名,特等功85名(同时被授予称号并立特等功者未计。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各种勋章、奖章23万余枚。其中,同时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的共12人。杨根思()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他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
在日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在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这是敌人南逃的必经之地。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先后连续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且弹药用尽。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铜梁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曹玉海(年),山东省莒县人943年6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第114师第342团第l营任营长。
日,在朝鲜第四次战役汉江南岸坚守防御作战中,美军1个团在24架飞机、52辆坦克和大量火炮配合下,向他们营守卫的京安里以北350.3高地凶猛进攻。他勇敢机智,靠前指挥,组织部队打退敌人3次进攻。当一部分敌人突人阵地时,他带领部队英勇反击,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8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曹庆功(年),云南省武定县人,1948年10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9师第356团第l连任副班长。
日,在朝鲜第四次战役运动防御战斗中,他带领一个战斗小组在洪川江北岸望日里附近286高地执行阻击敌人的任务。他们打退敌人多次冲击后,阵地上只剩他1人,他因右臂被炸断流血过多昏了过去。当他苏醒过来时,敌人又冲上来了,他用尽全力拉响最后3枚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年26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王学凤(),安徽小砀山县人,1948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20师第358团第3连副班长。
1951年4月初在朝鲜第四次战役中,他带领的战斗小组在华岳山前沿阵地抗击敌人,战斗中,他的右手、腮帮、头部和胸部先后负伤,昏倒在工事里。当他在昏迷中听到敌人的嘈杂声知道敌人冲上来时,便支撑起负伤的身体,把枪摔坏,投出最后一颗手榴弹,跳下悬崖壮烈牺牲,时年25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王学凤(?--1951年),吉林省敦化市人,194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第141师第422团第5连任连长。
日,在秋季防御战役坚守天德山阵地的战斗中,他指挥全连与敌军激战8个小时,打退敌人11次冲击,歼敌300余人。次日拂晓前,他又带领40多战士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歼灭敌人80余名。10月3日,敌人又发起更为疯狂的进攻。最后,他在全连人员大部分伤亡、弹药耗尽的恶劣情况下,销毁文件,砸坏手枪,抱起石头砸向敌群,只身与敌激战,壮烈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孔庆三()山东历城县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7军80师炮兵团5班班长。
日第二次战役中,他所在的部队参加了围歼咸镜南道长津郡新兴里之敌的战斗,5班担负掩护突击部队前进的任务。激战中,在地面结冰,无法构筑炮阵地的情况下,他毫不犹豫、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肩膀顶住火炮架,命令助手开炮,及时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打开了突击部队前进的通道。但他自己却因火炮后座力的撞击、腹部又被迸回的弹片击中而壮烈牺牲。为表彰他的英雄事迹,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他的名字被镌刻在朝鲜长津湖畔志愿军烈士纪念塔上与世长存。孙占元(1925年--1952年)河南林县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7连班长、排长。在入朝作战作战中,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和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等作战。在战斗中他机智勇敢,多次立功。
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后,597.9高地炮火冲天、弹片横飞,孙占元奉命带领全排担任夺取2号阵地的突击任务。在冲锋至半山腰时部队受阻,他的双腿被炸成重伤,但他仍忍着巨痛爬行向前,亲自用手雷炸毁敌火力点,占领了敌阵地。随后,他又指挥全排连续击退敌军连级规模的两次反扑,并用缴获的两挺机枪轮流射击,歼敌80多人。当子弹打完后,他拿起最后一颗手雷滚入敌群,炸死8名敌人,自己也壮烈牺牲。为表彰他的英勇事迹,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奖状。黄继光(1930年--1952年)原名黄继广,四川中江县人。1949年参加革命,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代理班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上甘岭战役。由于多次出色完成任务,他两次被评为工作模范并荣立三等功。
在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597.9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半山腰被敌机枪火力点压制,前进受阻。危急中,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爆破任务。他勇敢地冲向敌地堡,用手雷炸毁敌几个火力点后,敌一残存的火力点还在顽抗,部队前进依然困难。此时,黄继光身上已经7处负伤,手雷也已全部用光。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他忍住巨痛英勇地扑向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敌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壮烈献身精神的鼓舞下,反击部队迅速全歼美7师5个连,夺回阵地。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青年团中央授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为缅怀英雄,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其家乡中江县兴发乡也改名为继光乡。立特等功,获特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胡修道(1932年--)四川金堂县人。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5连战士,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参加了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上甘岭战役和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作战。
1952年11月上甘岭战役进入了决定性的反击阶段。5日,胡修道所在的连在上甘岭右侧的597.9高地连续敌军由排到两个营规模的41次反扑,歼灭了大量的敌人坚守住了阵地。在一天的激战中,特别是阵地上只剩下两个人的情况下,他一人坚守3号阵地,英勇机智地打退了敌人的10多次进攻,并创造了志愿军战士一人一天歼敌280余人的记录。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胡修道入朝参战,首战立功当英雄,被大家传为“神话”。员宝山(年),河南海上安阳县人,1949年5月参加革命,中国亿志愿军第42军第125师第375团第9连卫生员。 日,在朝鲜中马山战斗中,他奋勇抢救伤员,臀、臂、腿先后负伤,坚持不下火线。在腹部受重伤、肠子流出的严重情况下,仍忍受剧痛,爬上山头救护3名伤员,终因伤热时而是光荣牺牲,时年仅21岁。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的申请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高成山(年),河北省易县人,1940年6月参加八路军,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第204师第612团第6连任连长。
日,他带领全连在坚守朝鲜平安南道金化郡938.2高地战斗中,打垮敌军有敌机每天在40余架次配合的两个团的进攻。他组织7次较大的反击,打退敌人大小百余次冲锋,杀伤敌人1800余名,坚守阵地5昼。最后全连只剩几个人,他临危不惧,沉着指挥,完成了坚守任务,坚持到增援部队上来,打垮了进攻的敌人,直至壮烈牺牲,时年29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倪祥明(年),河南省杞县人,1949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115师第343团第7连任副班长。
1952年7月,在朝鲜涟川西222.9高地防御作战中,他在子弹打光后,冲入敌群,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年27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日,他所在部队党委根据他本人生前的申请要求和表现,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李家发(年),安徽省南陵县人,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7军第199师第595团第1连战士。19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日,在朝鲜金城战役反击轿岩山的战斗中,他所在的连队,担负主攻轿岩山西峰的战斗任务。当部队顺鱼脊脊形山梁前进时,被敌人铁丝网挡住了,他主动请战,拖着受伤的双腿,先后炸掉了铁丝网和3个地堡。这时他受重伤昏倒了。当部队继续发起冲击时,敌1个暗堡又响起了枪声。在多次爆破未成,部队冲击受阻的情况下,他从昏迷中惊醒,忍着7处伤痛的身体朝着敌人机枪扑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部队扫除了前进的障碍,使红旗插上了轿岩山,而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仅19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伍先华()四川遂宁市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2军34师100团2连3班战士、班长。先后参加了第5次战役、1952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作战和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日秋季战术性反击战中,他所在的部队参加歼灭江原道金城郡官岱里之敌的作战。战斗中,他机智灵活地指挥3班迅速完成了攻占敌720阵地的任务。当我突击队正向敌纵深发展时,敌坑道内一火力点吐出条条火舌将前进道路封死。伍先华又奋勇当先,率3名战士前去爆破敌火力点,途中3名战士相继负伤和牺牲,在此情形下,他毅然抱起包冲进敌人的坑道,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为部队打开了前进的通道。他的英雄行为惊天地、泣鬼神,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爆破英雄”称号,追认其为模范共产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奖状。牛保才()山西壶关县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1营营部电话班副班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阵地防御战役。
日“联合国军”为夺取上甘岭,在志愿军防线的中部打开缺口,发起“金化攻势”。战斗异常激烈,597.9高地半小时就落下7、8万发。牛保才冒着猛烈的炮火抢接电话线,他的左腿不幸被敌军炮弹弹片打断,血流入注。但他忍着巨痛,拼尽最后的力气爬到断线的地点,用嘴咬住一个线头,又用一只手拉住另一个线头,让电流通过自己的身体接通线路,保证了部队的通讯联络,直至壮烈牺牲。志愿军领导机关为这位英雄的电话兵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英雄”称号。杨春增()河北沙河县人。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2军35师104团4连3排副排长。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和1952年巩固阵地作战。
1952年8月,杨春增所在部队奉命参加朝鲜江原道金城座东南无名高地的进攻战斗。战斗中他率领1个班迅速攻占了541阵地后,为巩固阵地,又从早上激战到下午。激战中他身边的战友不断倒下,在连续打退敌军多次进攻、歼敌100余名后,阵地上只剩下了他和卫生员。敌人又发起了疯狂的进攻,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杨春增抱起最后一颗反坦克雷冲入敌群,与30多名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追认他为模范共产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和英雄奖状。杨连第(1919年--1952年)天津市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抢修陇海路8号高桥时,因机智勇敢表现出色,荣获“登高英雄”称号。1950年9月光荣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同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铁道兵1师1团1连副连长。战斗中他所在的部队在朝鲜前线各铁路大桥间进行抢修,多次出色完成修桥任务。特别是1951年7月,在参加朝鲜评安南道清川江大桥抢修任务中,他带领一个排11次搭设人行便桥,并创造性地铁轨架浮桥,保证了正桥施工和顺利通车,有利地支援了前线的作战。1951年8月,他回北京出席志愿军铁道兵首届庆功大会,并当选为志愿军国庆归国观礼代表,还出席了全国铁路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杨育才(1926年--)陕西勉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8军203师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排长。
在入朝作战中,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金城战役。日,志愿军发起金城反击战役,杨育才所在部队急速向敌纵深插入。战斗中他奉命率侦察班11名战士和两名朝鲜联络员,机智勇敢,克服重重困难,化装深入敌后,出其不意地将南朝鲜军号称“白虎团”的首都师1团团部全部歼灭,共毙俘敌团长以下官兵70多人,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打乱了敌人的作战部署,为我军全歼守敌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表彰他的功绩,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奖状。张积慧(1927年--)山东荣成县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空军第4师12团3大队飞行大队长、副团长、团长。
在抗美援朝作战中曾10多次参加空战,击落击伤敌机5架。日,在反美军凭借其空中优势,对朝鲜北方的交通要道进行封锁的“绞杀战”中,张积慧和战友们一道并肩作战,并由他一举击落美国空军英雄、少校中队长、号称“空中一霸”的“王牌飞行员”乔治-阿-戴维斯,从而打破了“美国空军英雄不可战胜”的神话,引起美军,特别是美国空军的巨大震惊。对于他的出色表现,志愿军空军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被誉为“空中英雄”、“空中突击手”。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军功章。孙生禄(1928年-1952年)河北定兴县人。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空军第3师9团飞行员、飞行中队长。
在入朝作战的日子里,他英勇机智,曾数十次参加空战,击落敌机6架,击伤敌机1架,被人们赞誉为“空中突击手”。日,在与企图偷袭的敌机激战中,为掩护长机组,他果断地架机冲向敌机群,将敌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方向。在击落敌两架飞机后,他沉着地驾驶着受重伤20多处的战机返回基地。次日,他又升空作战,并击落1架敌机。返航时被从后方突袭的4架敌机击中,光荣牺牲。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人民军空军也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朝鲜人民军空军英雄”称号,并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勋章。罗盛教(1931年-1952年)湖南新化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日,在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为营救落水的朝鲜儿童,他冒着零下20℃的严寒先后3次跳入冰窟中,拼尽全力,救出因滑冰落入水中的朝鲜少年崔莹,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爱民模范”称号,青年团中央追认他为“模范青年团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战士荣誉勋章。为了纪念英雄,朝鲜人民把石田里和罗盛教牺牲的河流及安葬他的山分别改名为“罗盛教村”、“罗盛教河”、“罗盛教山”。许家朋()安徽省绩溪县人,1951年5月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0团第9连战士。 日夜,在反击石砚洞北山战斗中,他所在的突击排突入敌阵地后,为敌暗堡猛烈的机枪火力所阻,爆破手爆破未成,英勇牺牲。许家朋从牺牲的爆破手身边拿起包向敌暗堡扑去,在距敌10余米处两腿负伤,就夹着包爬行。在逼近敌暗堡后,发现包受潮失效,他猛然挺立起来,扑向敌碉堡机枪眼,双手紧抱敌机枪脚,胸膛紧抵枪口,整个上身都钻进了枪眼,阻止了敌人机枪发射,保证了攻击部队迅速攻占主峰,全歼守故100余人。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争中杰出的英雄人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