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本机型很多,各位最熟悉键盘小游戏的是哪个?

游戏本死忠必看 Alienware笔记本发展史
我的图书馆
游戏本死忠必看 Alienware笔记本发展史
08:58&&中关村在线 &近日,编辑非常荣幸的接到戴尔公司的邀请,参观了Alienware位于北京的评测室。对于戴尔旗下的Alienware高端游戏电脑品牌,相信不少网友都已是如雷贯耳。本次参观的评测环境并不算很大,但就在这个空间有限的地方,几乎所有的电脑设备都与Alienware有关,进入后我们满眼都是印有Alienware的笔记本、台式机、机箱、显示器、鼠标、宣传海报和LOGO。说到Alienware发展史,似乎话题有些夸张了。其实这个品牌还是很年轻的,自从第一款标注着Alienware字样电脑诞生之日起到现在,也不过仅有十几年的时间,自从1996年创立以来,Alienware的宗旨就是提供最强的PC性能,最有个性的设计和最好的服务。Alienware顶级游戏本演变进化论今天我们主要回忆的Alienware笔记本产品,Alienware开展笔记本电脑业务时间比较晚,直到2002年,带着外星人Logo的笔记本电脑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这么晚才进入笔记本电脑市场原因很多,首先就是技术关。相比桌面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在散热和功耗上有更高的要求,而追求“性能至上”Alienware很难把这么多高性能高功耗的器件集成在笔记本电脑狭窄的空间里,只能选择降低要求或者等待技术更新,Alienware显然选择了后者。戴尔Alienware笔记本产品线汇总产品型号M11xM14xM15xM17xM18xM11x R2M14x R2M15x R2M17x R2M18x R2M17x R3M11x R3M17x R4屏幕比例11.6英寸14英寸15.6英寸17.3英寸18.4英寸最早上市2010年初2011年2009年2009年2011年最强CPUi7-2657Mi7-3720QM&i7-740QM&i7-3820QM&i7-3920XM最强GPUGT 540M& GT 650MGTX 460M&HD 7970M&HD 7970M CF3Dmark Vantage4091分10243分7035分21472分35926分Alienware笔记本产品正式敲开中国大门是在2009年,也就是Alienware被戴尔收购之后,因此在中国发展历程大概为四年,但却在顶级游戏笔记本中给大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本文并未按照Alienware笔记本推出时间来一一介绍,个人认为Alienware产品最好的梳理方式是按照规格尺寸来了解,这样方便大家整理记忆。Alienware笔记本归于戴尔麾下后共拥有规格有:M11x、M14x、M15x、M17x和M18x,M后面数字部分分别代表这不同屏幕尺寸。小知识:Alienware品牌创始人1996年,从小一起在迈阿密长大的好友Nelson Gonzalez和Alex Aguila在当地成立了Alienware品牌,两个人中学时期就开始组装能满足时下最顶级的游戏硬件需求的电脑。特别由于Gonzalez对当时鼎鼎大名的飞行模拟游戏《Falcon3.0》的热爱,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运行这种高端游戏的电脑,Alienware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Alienware最著名的口号之一“We don't just konw gamers,we are gamers”——正式品牌形象的最贴切体现·收购前Alienware笔记本的造型是什么样子?在正式介绍Alienware笔记本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戴尔收购前Alienware两款原型机的模样.也许正式早期外星人特立独行的造型和强悍的硬件性能招致了戴尔的青睐,最终使其成为一款霸气十足的独立品牌。当年的绿巨人Alienware Area-51mAlienware的定位决定了它的笔记本电脑绝不平凡,张狂、另类、强悍成为Alienware本本的最佳写照。就拿Alienware第一款游戏笔记本电脑Area-51m来说,这款发布于2002年4月,本本外形即使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也显得个性十足。外观方面大胆的采用了鲜艳的苹果绿,在那个满是黑、白、灰的时代,这个绿得让人心跳加速的大家伙太惹眼了,也太张狂了。2002年4月发布的第一款Alienware Area-51m再看看它的主要硬件配置:2.8 GHz P4 CPU,512 MB DDR PC-2100 内存,40 GB 5400RPM ATA-100硬盘,ATi Mobility Radeon 9000独立显卡(64MB显存),3D兼容声卡,Combo24x10x24 CD-RW/8xDVD光驱”。而那时普通台机的配置也才“1.8~2.4GHz的P4处理器、256MB内存、40GB硬盘、GFMX200/400显卡、DVD光驱”而已。毫不夸张的说,Area-51m应付那时的游戏应该绰绰有余。这么一台配置强大的游戏笔记本电脑,价格自然不菲,即使在当年的节日季促销活动中,如此配置的Alienware Area-51m价格依然高达2900美元。Alienware Sentia m34502003年8月,Alienware发布了革命性的移动解决方案——Sentia笔记本,以不到4英镑的全重成为不牺牲性能的联想旅行伴侣。Sentia配置全新的英特尔奔腾处理器,更快的333MHz内存并支持802.11b/g无线网络标准。200年发布的新版本中强化了无线功能、电池续航、便携性能。Alienware Sentia m3450顶盖上夸张的骨架结构Alienware Sentia m34501099美元版的Sentia m3450笔记本电脑采用了Intel Core Duo T2300处理器,主频为1.66GHz,2MB二级缓存 667MHz FSB,操作系统可选择Windows XP Home Edition SP2或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 SP2 。显示屏为14英寸XGA液晶宽屏,带有130万像素摄像头。芯片组为Alienware Intel 945GM + ICH7,集成Intel? GMA 950 Extreme Graphics显示核心。内存标配512MB DDR2双通道,5400转40GB硬盘,8X DVD Combo光驱。小知识:外星人LOGO的由来Alienware品牌名称的由来则归结于Gonzalez本人对《X档案》系列剧集的喜爱,他对UFO和科学幻想的痴迷为ALIENWARE产品家族打下了深深的基因烙印,所有的ALIENWARE家族成员都带有浓厚的“外星人”元素,尤其在早期产品的造型上更能感受到强烈的H.R Giger(“异型”的创造者)风格。·别低看了它 尺寸最小最强悍的M11X首先来介绍的就是Alienware M11x,首先该规格是在2010年年初推出,它是Alienware自面世以来尺寸最小的游戏笔记本电脑。起初上市时机型配置有两颗Penryn核心处理器,入门级机型搭载Pentium SU4100、高配机型搭载酷睿2双核SU英寸屏幕配置两种图像处理单元,GMA 4500M HD集成显卡和NVIDIA GeForce GT 335M(72个流处理器、128位1GB DDR3 RAM显存),3DMark06的成绩大概在6000分左右,在当时那个时代这样的成绩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外星人Alienware M11xAlienware M11x冷峻的的背光键盘远远看去,外形上与Alienware M14x基本十分相似,我们完全可以看作是小版的M14x。同样焕彩可调节的键盘灯也同时出现在M11x身上。性能方面m后续尽管M11x R3也搭载过平民级显卡GT 540M,但显卡性能也就是将将达到游戏玩家的基本水准。机身背部可定制的铭牌Alienware M11x可选隐形黑、星云红色顶盖,机身表面使用工程塑料材质,给人以细腻柔和的类肤质触感。机身底部的Alienware通用铭牌可以镌刻个性字符。这款机器的开关按键位于屏幕下方的中央位置,开关按键被设计成了一个Alienware标志性的外星人图案,外星人的两个眼睛是硬盘指示灯,在硬盘工作的时候它就会不停闪烁。这款机器的前沿部位也会亮起蓝色的灯光,炫彩的光感效果也是该机型独有的设计。香港明星谢霆锋现场把玩Alienware M11x顺便八卦一下,Alienware M11x也曾经被一些明星染指过,谢霆锋就是其中一位。在某次活动中,偏爱游戏的谢霆锋也对Alienware M11x爱不释手。其实这款“小巨人”游戏本还是得到了不少玩家认可,身边也有很多便携游戏控都非常喜欢。但非常遗憾告诉大家,目前Alienware官方网站已难觅 M11x的身影了,两年三代的短命历程令人印象深刻。今后Alienware M11x是否会复出不得而知,不过对于游戏玩家而言,M11x屏幕尺寸小、显卡不够给力和受众人群小,这三个弱点也许就是导致戴尔将其停产的直接原因。实践证明小尺寸本不适合玩游戏纵观11.6英寸笔记本市场现状,自从上网本退出历史舞台后,市面除了寥寥可数的少数商用笔记本外,11.6英寸规格下的笔记本产品大部分厂商已经不再涉足。因此Alienware M11x综合性能和游戏性能都是无人能敌的,更重要的是Alienware M11x的设计者可以将所有外星人的元素不折不扣的放在如此小规格的机身中,便携性和稳定性也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这款机型市场表现并不理想,因此产量并不是很多。但从产品设计上,足可以证明Alienware在顶级游戏本制造方面拥有非常独到的一面。·经典霸气的外形 M14X最适合的尺寸Alienware M14x最早期版本目前已停产,该机型是在2011年推出的M15x的替代品,与单核GPU和英特尔i5和i7处理器的支持。14英寸对于欧美用户来说尺码还是有些偏小,不过戴尔更加看好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玩家,开始。Alienware M14x R2是刚刚过去的2012年全面更新的,M14x R2目前已经更新到英特尔第三代智能酷睿处理器和NVIDIA(英伟达)GeForce 600系列独立显卡外加蓝光插槽驱动器。最近的评测产品中,Alienware M14x R2硬件配置方面采用了GT 650M独显,对于Alienware笔记本来说,强大的游戏性能是网友们对其最直接的了解,采用GTX 660M都不会让用户满意,更何况只有GT 650M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上一代M14x R1版的显卡为GT 555M,也并非顶级发烧级显卡,所以R2选用28nm开普勒架构的GT 650M也是顺理成章的升级。GT 650M独显参数一览为了让大家更直观了解这款显卡的性能,我们通过3DMark Vantage对其图形性能进行评估,最终 GPU 部分得到了35585分,与上一代GT 550M相比,性能提升达到了50%,同时对比主流笔记本中的GT 640M显卡也有25%的提升,虽然没有配备更好的独立显卡,但GT 650M在性能方面还是良心满满。外星人M14x R2配备GT 650M的3DMARK跑分成绩由此可见,采用GT 650M的外星人M14x其新架构独立显卡还是有着出色表现的,这也应了之前说道今年笔记本中较为主流移动级显卡中GT 650M会大放异彩的假想,可以说是主流笔记本首选的显卡选择之一,应对以前绝大多数大型3D游戏,也将会有更为流畅的运行体验。小知识:什么是AlienFX?Alienware游戏本除了硬朗的身形外,最耀眼炫目的就是键盘背光灯系统,不仅起到夜晚照亮作用,更重要的是渲染炫酷的使用气氛。而实现这些不同颜色变幻功能的都要归功于一款ALienFX照明系统。AlienFX系统照明技术可提供众多主题以及多达5120亿种独特的照明组合,用户可以任意选择,随意搭配。用户可以对自己的系统进行定制,选择与游戏中的事件相对应的游戏主题,搭配独一无二的照明效果,享受完全身临其境的美妙体验。·放弃是有原因的 M15x已不在服役按照数字排序比14英寸稍大的就应该是15.6英寸,目前国内以及台湾地区大部分PC厂商都将15.6英寸笔记本定义为主流影音型游戏型。然而戴尔ALienware M15x自2009年上市第一代后,仅推出两代就在2011年悄然宣布退役了。独立显卡方面曾经搭载过GeForce GTX 260M、GT 240M、ATI Radeon HD 5730或HD 5850独显显卡和GeForce GTX 460M。为什么Alienware放弃了M15x?对于M15x的停产很多玩家都很不解,戴尔全球副总裁阿瑟·刘易斯对下架原因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Alienware M15x一直卖的很好,其停产与销售无关。因为全新14寸机型M14x的推出,15.6英寸的Alienware存在必要性就不是那么大了。”本人处于好奇还是顺便咨询了在场的工程师得以求证。“目前国内市场15英寸游戏笔记本还是很盛行,那为什么Alienware产品线上看不到M15x这个系列了呢?”工程师解释到,由于目前全新Alienware M17X屏幕尺寸、性能更强重量方面也和M15x相差不大,基本上欧美游戏玩家更愿意选择M17x。针对国内便携性有一定需求的用户来说,可以直接选择 M14x,因此M15x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夹心层位置看起来似乎也很尴尬,因此干脆戴尔就取消了15.6英寸这个规格。Alienware M15xAlienware产品的外观设计可以说一直保持着业界领先水平,从整体到细节,这款机器无不体现着设计师们独特的创意。在顶盖用料方面,这款机器依然采用了阳极氧化铝材质,这种材料不但拥有着非常高的硬度,并且还有着很强的抗氧化能力。神秘的外星人图案是Alienware产品标志性的象征,自从戴尔收购Alienware之后,也许是为了保证Alienware品牌的原汁原味,我们发现其产品上并没有出现戴尔LOGO,这样的做法也深受广大“外星谜”的认可。戴尔AlenwareM15x整体外观机身左右两侧的扬声器早期M15x搭载NVIDA Geforce GTX 260M在3DMark Vantage测试中的成绩2009年10月份,Alienware M15x为最高配版本,除了最强劲的酷睿i7-920XM处理器之外,机器还拥有高达8GB的DDR3内存和单块GB硬盘,另外有一块NVIDIA GeForce GTX 260M独立显卡。3DMark Vantage GPU可以拿到22260分,3Dmark 06可以获得10604分。Alienware M15x R22010年底Alienware M15x R2在维持外观原貌的同时,硬件配置方面得到了全面升级。处理器更新到酷睿i5和i7,而独立显卡提升为NVIDA Geforce GTX 460M,最终停产的M15x最高显卡配置也就定格在GTX 460M上面。Alienware M15x R2外星人头像LOGO硬件配置上,Alienware M15x R2(ALW15D-518)笔记本采用酷睿i7-840QM四核移动处理器,英特尔Calpella芯片组,英特尔5300AGN无线网卡、戴尔Wireless 370蓝牙2.1模块;拥有1.5GB GDDR5显存的NVIDIA GeForce GTX 460M独立显卡;8GB双通道DDR3-1333MHz内存、750GB 7200转硬盘、固定吸入式蓝光BD-ROM/DVD+/-RW组合光驱。小知识:什么是AlienFusion?善用AlienFusion电源管理控制,用户可以合理配置电脑的设置,在充分提高性能和效率的同时,加强能耗的管理。既可以增强整机设置,支持要求苛刻的游戏和资源密集型任务,也可以调低设置,控制控制功耗,轻松运行日常程序。· 零的突破 M17x首次敲开中国大门翻看了一下中关村在线笔记本频道最早关于ALienware的评测文章,发现前辈编辑第一次与外星人亲密接触的时间是2009年,那个时间点也正是Alienware笔记本首次登陆中国的时候。Alienware M17x正式敲开了中国笔记本游戏市场的大门,外星人的神秘感也随之被公之于众。前卫新奇的金属外观模具,加之豪华的硬件配置,使得Alienware的产品极受发烧友们的欢迎。在当时笔者虽然无法拥有这么一台霸气昂贵的笔记本,但和很多网友一样,能将一张很酷的外星人头像作为自己电脑壁纸也是一件很美的事情。Alienware刚一登陆中国后,相关外星人品牌的周边产品也是一应俱全。有Alienware文化体恤衫、Alienware TactX耳机、Alienware奥德赛信使背包和公文包和Alienware限量手表等等。如果现在粉丝们手中还保留着这些物件的话,不仅可以当做纪念品陈列在书柜上,同时它们也具备了一定的收藏价值。 它是第一个发布基于Intel Core2 Duo处理器笔记本的公司,也是07年之前唯一提供NVIDIA SLI双显卡和17英寸LCD笔记本的厂商。中关村在线首次接触戴尔Alienware M17xAlienware M17x由于是较早推出的规格尺寸,因此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出了四代产品,最近一代就是去年发布不久的Alienware M17x R4。对比了一下这四代机型,外观的改动并不是很大,性能凭借第三代英特尔酷睿i7高性能处理器、NVIDIA GeForce GTX 680M和AMD Radeon HD 7970M顶级移动显卡及支持mSATA固态硬盘的多磁盘系统,带来全面的性能表现。ALIENWARE M17x R4版本较上一代ALIENWARE M17x R3版本,外观上基本保持一致,机身采用复合材质设计,表面拥有类肤质涂层,使用过程中能够明显感受到类肤质材质的细腻与柔和,科技感元素十足。唯一遗憾的是此次更新版本模具并没有像人们所期待的一样,采用阳极氧化铝制造工艺。机身整体采用类肤质材质设计A面依旧采用保留外星人发光logo在R2与R3版本升级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ALIENWARE多媒体导航键,而在R4版本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ALIENWARE特有的个性背光多媒体按键,梯形的偰角设计搭载神秘的无阵列规格的梯形排列方式,也让整个多媒体操控区域拥有一种神秘感。多媒体操控区域按键包括音量上下调节键,静音键,前后快进功能键、媒体播放键、光盘弹出键、无线网络开关、以及AlienFx软件快速开启键。虽然多媒体功能丰富,但依旧采用按压式风格,没有升级为触摸功能设计,且个别按键需较大力度按压,用户体验感稍差。外观虽依然张扬 但还是存在审美疲劳大部分朋友面对面接触Alienware都是从M17x开始的,目前M17x依然是当前外星人的主打系列。外形虽然延续着经典的设计元素,不过四代产品模具变化并不大,只是在硬件配置在不断更新而已。整体外形的一成不变给玩家也带来一丝审美疲劳。而对于戴尔来说,面对整个PC下滑趋势,这似乎和产品高额的开模成本形成了矛盾。·硕大身躯性能顶级 M18X稳如泰山时间点重新再拉回到2011年,M18x的首度推出令中国玩家并没有感到太大意外,外形依然延续前辈的设计元素,同样它也被业界认为是一款替代原来的M17x的产品。硕大的机身尺寸和顶级硬件搭配仍然是巨无霸的主要买点。与17英寸M17x相比,M18x大容量可以装载更多的硬件设备,其中双卡交火已经成为笔记本图形显示性能极致的标杆。Alienware M18x还拥有了一块的18.4英寸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宏。它拥有双GPU的支持,以及高达32 GB的DDR3-1600MHz的内存。去年Alienware M18x R2得到全新更新,硬件配置方面M18x开始搭载最新一代的英特尔Ivy Bridge酷睿i7高端处理器,并且显卡采用了双Nvidia 600M或AMD 7xxxM的系列GPU,和高达32 GB的DDR3-1600MHz的内存。外星人标志性背光键盘外星人 M18x R2的重量仍然是死沉死沉的,如果在地铁里看到有人拿着这款笔记本的话,大家要么认为他在炫富,要么就会叹服他的臂力。原本15英寸以上的笔记本产品机体重量就不太适合外出携带,更何况这款18英寸的超大号笔记本。实际测量M18x R2整机重量带电池重量为 5.831kg,配上电源达到了7.359kg。近15公斤的负重注定它的大部分时间都会摆放在桌子上。E挡GPU测试结果:80008分P挡GPU测试结果:25405分下面我们通过最为常见的 3DMark Vantage 对 NVIDIA GeForce GTX 675M SLI 独立显卡进行了实际跑分测试,最终E模式 GPU 获得了 80008 分,而 P 模式下 GPU 获得了 25405 分,这样成绩在移动级笔记本产品当中算是相当高的,在高画质下运行目前硬件杀手级别的游戏完全没有问题。写到最后“在顾客的心目中,Alienware代表了最酷、最时尚、性能最为强大、最具有创新性的品牌。人们喜欢我们的敏锐,前卫,甚至是放肆。”这是Alienware前CEO对这家世界顶级游戏PC品牌的自我评价。延伸阅读:M18x R2发烧游戏强者前日夜观天象,发现那颗新星再次升起,结果外星人就又来了。谈到移动端发烧级游戏笔记本,“外星人” ALIENWARE 可以说是最让人熟悉的,硬件配置发烧、外观造型发烧这两大特性让许多发烧网友无不为其动容,欲购一台了却多年心愿,当然该机价格亦是发烧。还记得当年的外星人吗?或者还记得当年的 M18x 吗?那可是配备双 AMD Radeon HD 6970M 独立显卡的移动游戏发烧级强机。本次外星人再次升级,依旧采用双显卡配置,显卡方面更换成 NVIDIA GeForce GTX 675M,游戏性能更加强大。ALIENWARE M18x R2评测18 英寸笔记本电脑?这可真是庞然大物,虽然可能会看到一些 20 英寸左右的“怪兽级”产品,但那毕竟是少数,而且在内地市场也难得一见。M18x 采用了 18.4 英寸
像素全高清分辨率超大显示屏,镜面屏设计显示效果清晰、锐利、通透,屏幕色彩纯正但易受反光影响视觉。外星人标志性背光键盘键盘背光灯是 ALIENWARE 系列值得炫耀的地方,也是最具亮点的细节设计,通过与 AlienFx 软件的配合,可以由用户进行个性十足的自定义设置,显示效果十分炫丽。ALIENWARE M18x R2 外观依旧是那样的霸气,不过此次的升级主要还是硬件方面,而外观稍有些许改进但总体变化并不大,因此本篇评测将着重测试该机升级硬件后的性能。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5月十大热文回顾:游戏本实力大比拼_网易数码
5月十大热文回顾:游戏本实力大比拼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1页:2015中高端移动独显横评刚刚过去的5月整个IT界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还是不再少数,比如首次在亚洲亮相的CES&Asia大展满足了一票科技迷的胃口,当然不得不提与原版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不过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CES&Asia还是有些概念化甚至是科幻化,他们最基本的诉求或许还是能够买到一台性能不俗的游戏本。说到游戏本选购作为消费者的你我必然好好比对一番,毕竟客观来讲当前市面上的那些中高端游戏本价格并不便宜,同时你可以买到的游戏本数量太过庞大,甚至很多机型在配置上差异并不大,那么在玲琅满目的产品中挑选出最合适的款型显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在整个5月中我们针对市面上热销的游戏本做了各种细化的横向解析,目的就是让广大消费者了解究竟哪一款最值得选!PC市场上,游戏本是最火热的领域之一。有的游戏本厂商力争将品牌打入主流市场,比如外星人;有的尝试超薄、外接显卡等新概念,如微星,更有很多新兴的厂商祭起性价比的大旗,靠实惠和性价比赢取用户的青睐,在过去的两年中,游戏本市场一直活力不减,越来越精彩。然而到底什么是游戏本,并不是特别明晰的概念。对于玩家来说,细分市场,搞清楚市售产品的情况是很困难的。抛开繁杂而不可量化的因素,游戏性能永远是游戏本的核心考量,也是对用户最重要的意义所在。ZOL笔记本频道今天就将汇集五款涵盖市售主流移动显卡的游戏本,用十四款游戏对比他们的游戏表现,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基础参考。本次评测共选用了五款游戏笔记本产品,他们是:Alienware&15&2015(A卡版)、微星GS70、神舟战神Z7M、炫龙X7战斗版和雷神911M,这五款游戏笔记本分别搭载了A卡移动旗舰R9-M295X、N卡中端新贵GTX960MGTX965M、N卡移动次旗舰GTX970M和上代旗舰GTX880M,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参测笔记本配置参数对比在配置方面,参测产品除炫龙X7外都搭载了i7&47X0&HQ系列BGA封装的处理器,这既是Intel主推的结果,也是游戏本轻薄化趋势的要求。此外,8GB&和8GB以上&DDR3内存和固态硬盘成为标配。我们将在附文中详细介绍五款游戏本的自身特色。本次评测的系统统一为Windows&8.1&64位,N卡驱动统一为350.12版,A卡驱动为15.03Beta版,CPU频率通过XTU统一稳定3.3GHz,测试内容全部为大型单机3D游戏,微星GS70与神舟Z7M内存为单通道8GB,其余机型均为双通道。下面我们将简单介绍参测游戏本的显卡详细规格参数。(全文点击)延伸阅读:大作究竟体验如何&2015春季游戏本横评同系有何差异?五代酷睿平台笔记本横评谁是移动办公利器?五款市售轻薄本横评
第2页:新Macbook一天办公实测新MacBook是苹果自2012年MacBook&Pro&Retina发布之后的又一力作。在MacBook&Pro&Retina身上我们感受到了Retina显示屏的魅力,期间遗憾于MacBook&Air没有Retina,而这一次新MacBook整合了Retina显示屏以及比MacBook&Air更轻薄的机身设计,注定这款产品会让不少人关注。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新MacBook并不是市面上第一款无风扇设计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也难说这是最好的产品,我们不能因为是苹果制造而一票认可。与Windows阵营的产品相比,新MacBook有着自己的优势也存在着一些弱势,这方面的差异是可以从实际的体验中得到结果的。再者,新MacBook并不适合所有人,原因在于OS&X与Windows系统之间的差异,在此不做深度对比。Mac有着自己的用户群,对于这一部分对MacBook有购买需求的用户来说,新MacBook在体验方面有着哪些不同是他们关心的,轻薄是一方面,无风扇设计也是一方面,性能表现是他们关心的,键盘手感更是他们想要了解的。新MacBook深空灰开箱因此以一种真实体验的态度来做新MacBook的评测,会更有说服力。笔者是MacBook用户也同时使用着Windows笔记本,本篇评测文章便是操作新MacBook来完成,从充满电开始一天的办公生活,到电池用完前能否结束上班时间呢?早晨10点正开始一天的办公体验体验的相关设置:全程开启Wi-Fi功能,亮度调节至75%(环境光较亮),打开QQ等聊天工具,邮箱处于常开状态,系统内安装Flash并设置其选择性打开(OS&X系统的续航/散热情况与是否安装Flash密切相关,这个问题后面的内容中会有详细的说明)。(全文点击)延伸阅读:新Macbook背后&苹果布局2合1的5大论据各有所需&戴尔新XPS&13对比新MacBook真的值得买?12英寸新MacBook抢先体验
第3页:四款游戏本实战GTA&V笔者家中的电脑购置于1999年,那个奔二奔三交替的年代硬件飞速发展,初时笔者还能用它畅玩《三角洲》和《雷神之锤》,几年后就不得不频繁到网吧去玩儿游戏了。去网吧玩什么呢?除了能联机的《星际》、《帝国》、《红警》、《魔兽》,大家最熟悉的就是GTA了。许多年后,当年的小伙伴们聊起来故旧往事,《侠盗》的作弊手段和各种隐藏剧情还是众人津津乐道的共同回忆。光阴荏苒,2015年,大家都换了不知道多少次的电脑,而R星终于在万众期待中发布了新的PC版GTA5,用最新的图形技术为渴望释放自己的沙盘游戏拥趸们奉献了时代大作。GTA&V&PC版来袭《侠盗猎车手》(Grand&Theft&Auto)是一款基于开放真实世界架构的动作冒险类游戏。该系列游戏因其极高的自由度以及互动性而享誉游戏界,玩家可以在开放世界环境中以第三人称或者第一人称视角进行游戏,并在其中与几乎所有的环境要素,包括物品和NPC进行基于真实自然及社会规则的互动。游戏背景洛圣都基于现实地区中的美国洛杉矶和加州南部制作,游戏拥有几乎与现实世界相同的世界观。玩家可扮演三位主角并在任意时刻进行切换,每位主角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与故事背景,以及交织的剧情。GTA&V&构筑缤纷复杂的世界GTA&V&还原度极高作为PC游戏史上的传奇力作,GTA系列作品风靡世界十七年,新推出的PC在材质特效放面更趋完美,对现实世界的模拟更加逼真火爆,对主机版构成了很大的优势,获得了万千玩家的热烈追捧。时下最火热的游戏笔记本能否应对这款游戏的挑战呢?今天ZOL笔记本频道就将简单探究这一问题。(全文点击)延伸阅读:好A卡全给苹果了?R9-M295X对决GTX970M真实体验式评测&用新MacBook办公的一天大作究竟体验如何&2015春季游戏本横评
第4页:六大游戏本谁散热最出色天气越来越热,这会大大降低人们周末出行的心情,与其被大大的太阳毒晒,还不如宅式娱乐来的舒服,而宅娱乐显然要有设备,因此游戏型笔记本在必然是首选。如今大家挑选游戏本,除了关注配置之外,对于散热效果好坏也是愈发上心,毕竟炎热的夏季谁也不想摸个火炉子娱乐,而且最关键的是散热好坏对于游戏体验也有影响,为了满足这部分玩家的选购诉求,我们特意对时下主流游戏本进行了烤机测试,你可以很直观的看到究竟哪些机型散热较佳。对任何电子设备来说,只要工作,就会产生热量,这是绕不开的核心问题。对于集成度很高的计算机来说,散热方式的选择、散热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能否稳定工作,关系到用户最基础的使用体验,无疑是模具设计的重中之重。&&&在著名的谍战动作系列电影《碟中谍4》中,阿汤哥的最后决战就发生在印度的服务器机房之中,影片将机房的散热系统作为“不可能挑战的任务(Mission&impossible&碟中谍直译)关卡设置,当做了剧情冲突的重要背景和关键元素。碟中谍四高潮冲突围绕服务器机房散热展开碟中谍四高潮冲突围绕服务器机房散热展开对于普通笔记本消费者而言,笔记本电脑的温度表现,同样是使用体验的最直观、最重要之处。在笔记本产品线中,主打高性能的游戏笔记本产品,尤为需要注意散热设计水平。烤机系考验散热重要手段对游戏本来说,CPU与GPU都是高性能的发热大户,用各种烤机软件对其极限温度进行压榨,是公认的有很大价值的检验散热水平参考手段。虽然说日常生活中,玩家玩游戏时对硬件的平均负载不能同烤机软件相比,但随机出现的瞬时、突发负载和极端情况仍不可避免,烤机软件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验证游戏本的散热与稳定性情况。今天ZOL评测中心笔记本频道,将汇集6款搭载高性能独显的中高端游戏笔记本,利用四款GPUGPU烤机软件,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环境,用相同的手段对市售常见的游戏本模具类型进行极限散热压力测试,考察游戏本散热的普遍状况。(全文阅读)延伸阅读:为退烧而生&技术达人散热改造终极教程科技往事:探讨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设计红外测温神器爆表&家里散热大户温度PK
第5页:12吋超薄本究竟该如何选苹果总是能够带来某一个产业的连锁效应,比如iPhone推出后,你发现整个世界的手机都触控了;iPad推出后,无论是有名的没名的大的小的,推出的产品无一不以XPad来命名;Macbook&Air自从被乔布斯从牛皮纸袋里取出,你又会发现笔记本电脑逐渐开始大玩“瘦身”。这就是苹果的厉害之处,不只是能推出一款出色的产品,而是能让这款产品去引领行业,成为行业中的标杆。当然笔者今天并不是要站在行业的高度去回望过去、展望未来,而是落地去讨论一个近期消费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12吋的超轻薄本到底该怎么选?而消费者的这个疑问究竟是从何而来呢?事实上这是由于苹果在最近推出了一款12吋的Macbook新品,虽然搭载了盼望已久的视网膜屏,但有些蹩脚的性能、过少的接口以及近万元的价格,则让大家抱怨连连,因此才抛出了上述问题,有问题自然要解决,以至于笔者将在下面的文章中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自从苹果推出了12吋的新Macbook后,总是被身边朋友询问各种各样有关这款产品的问题,当然核心问题还是会落到选购端,不过笔者今天的文章中并不会出现这款苹果旗下的新款笔记本,因为在《如果不差钱&你的苹果笔记本该怎么选》这篇文章中已经做了详细表述,以至于在这里就不占篇幅去赘言了。接下来笔者先来说说大家的一些误读,首先新Macbook并不是苹果推出的第一款12吋机型,第一款则是来自与其旗下的Powerbook&G4,据今天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或许这应该是大多数国人最早知晓的苹果笔记本,因为当年姚明参演的苹果广告中所拿的就是这款Powerbook&G4。再者,苹果也不是第一家推出12吋笔记本的厂商,毕竟在2000年IBM公司就推出了ThinkPad&X20。当然,没有一家厂商的势能能够与苹果相提并论,新Macbook推出后,其可谓辐射了整个12吋市场。事实上,在移动PC市场,12吋产品一直以来都十分小众化,因此各厂商几乎从来没有下大力度去推广,你能够想到的或许也仅限于ThinkPad&X系列机型。不过新Macbook推出必然会诱使各大PC厂商进驻12吋市场,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无意了解厂商的动态,他们只想知道现有的12吋本本到底该怎么选?其实从选购的角度来说,虽然12吋市场比较冷门,但产品形态是最多的,在笔者来看主要分为常规、二合一以及翻转三大阵营,而每一大阵营的人群都要根据应用习惯和诉求来设定,下面笔者就会从这三大阵营的角度去聊聊12吋本本的选购。(全文点击)延伸阅读:如果不差钱&你的苹果笔记本该怎么选有钱任性!12英寸苹果MacBook已遭拆解必须知道的21位苹果最成功的“成员”
第6页:谈谈无风扇电脑的选购随着新Macbook的上市,又一个关键词成为了讨论的热点——无风扇电脑,何为无风扇电脑?其实这很好理解,就是笔记本散热方式从有风扇的主动散热到无风扇的被动散热,这会让笔记本在轻薄程度上更上一层楼,但很多人也表示无风扇电脑会让性能大打折扣,因此对于无风扇电脑来说究竟该如何选购呢?毫不夸张来说,这两年是游戏笔记本的天下,以至于很多人在选购笔记本时会主要以显卡为参照标准,然而如今的移动独显性能究竟谁强谁弱呢?而这些疑问您都能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找到答案。无风扇电脑作为“新生”产品,引来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同时也是英特尔自CULV、超极本、2合1电脑之后的第四次便携型电脑革命。至此,笔记本电脑无风扇时代宣告来临。得益于14nm工艺制程、4.5W&TDP的英特尔酷睿M平台,OEM厂商可以设计出以被动散热方式为主的无风扇电脑,从而大幅度缩减笔记本电脑机身厚度,减轻其重量,降低噪音,并减少灰尘污染,纵观以往几次变革,无风扇对于笔记本电脑未来的意义不言而喻,同时也是对笔记本设计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2009年初,英特尔首次推动了笔记本低功耗与超便携革命,这与以往的硬件性能提升、工艺制程缩减、功耗缩减的常规节奏大为不同。凭借英特尔酷睿级SU系列低电压处理器,英特尔开始了笔记本轻薄化布局之路,虽然CULV最终以惨败收场,但笔记本行业原本以处理器、显卡性能提升为主的趋势被打破,进而衍生出另一条以轻薄化、便携性为趋势的新路线。2合1电脑与无风扇电脑是笔记本电脑最大的两次变革CULV失败给英特尔带来不小的压力,然而轻薄化革命的种子已经被悄然埋下。时隔两年之后的2011年,英特尔开始了笔记本便携性提升的第二次谋划布局,也就是后来为大众所熟知的“超极本”概念。CULV的失败来源于其性能,而超极本时代,低电压处理器的性能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并且随着制程工艺的缩减,超极本在便携性方面的提升远非CULV可比。此后,几乎与超极本同时崛起的还有2合1电脑,起初2合1电脑并没有独立的概念,而是归于超极本行列,但在产品细分之后,“2合1电脑”概念应运而生,在机身厚度与重量都达到较低量的时候,可拆分设计对于笔记本电脑便携性的提升给出了新方向,同时也是目前所能达到的唯一的最佳解决方案。而随着2013年底酷睿M平台的发布,无风扇电脑正式来临,笔记本在便携性方面再一次得到大幅度提升。回顾四次笔记本便携性革命,2合1电脑与无风扇电脑在其中拥有极其庞大的影响力,前者对笔记本外部设计形态给出了新的定义,而后者则对笔记本内部散热结构转变与机身厚度缩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那么,在无风扇电脑布局之初,我们有哪些产品可以选择?这些产品又适合哪些人群呢?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谈谈无风扇电脑的选购攻略。(全文点击)延伸阅读:源于新Macbook&12吋超薄本究竟该如何选别光顾着低价&淘二手本究竟有哪些陷阱何为游戏本?2015游戏本看的是综合素质
第7页:苹果新品中关村为何激情不再2005年,iPod&Shuffle成为了笔者的第一款苹果产品,距今天已经有十年时间了。十年前,国人的移动音乐设备大都还是以CD机、MD机以及各类MP3为主,然而在当时国人对于苹果产品的认知度并不高,因为除了姚明和侏儒明星维恩·特洛耶那则苹果Powerbook系列广告,国内媒体鲜有对于苹果产品的宣传。直到2007年,苹果产品才真正意义上在国内大爆发,因为在这一年苹果发布了两款革命性产品——iPhone和Macbook&Air。在这之后的苹果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iPad、iPhone&4创造了业界难以超越的神话,同时也把苹果送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然而随着近两年创新的匮乏,苹果新品一机难求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中关村里大大小小苹果专营店可谓是门可罗雀,但这都是创新贫瘠所引发的吗?由于工作的原因,笔者总是要到卖场中走一走,如今距离苹果刚刚发布的新品已有两个月时间,按照以往的规律,此时中关村苹果各大专营店门口应该是最热闹的,然而实际情况却可以用凄凉来形容。笔者也特意向一家老牌苹果专营店负责人小闻了解情况,小闻表示:“最近一年苹果产品真心感觉有点后劲不足了,iPad一年也就年底时候卖的好一些,可能大家为了送礼,其它时间出货量很低,Macbook一直就是不温不火,也就手机会稍微好一些,这与前两年的火爆景象大相径庭,本打算苹果新品能够带动一下市场,现在来看太难。”新Macbook——不太符合国情作为资深苹果经销商的小闻为何对于苹果新品如此没有信心?他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新Macbook在国内肯定不好卖,因为不太符合中国国情。小闻表示:“新Macbook这么轻薄的机身应该符合高端商务人士的口味,但据其了解,国内高端商务人士绝大多数还是会选择ThinkPad、惠普或者是戴尔旗下的产品,甚少会选择Macbook,一来是系统的应用习惯,二来Macbook这种时尚的外观不太适合严肃的商务场合。”在国内高端商务人士还是钟情于ThinkPad(图片来源:nipic)既然国内那些高端商务人士为新Macbook买单的几率会很低,喜欢尝鲜的学生市场如何呢?答案还是NO,小闻认为:“虽然现在学生群体的选购预算相比以前大幅提升,源于家长更舍得花钱了,iPhone&6刚出的时候,家长带着孩子来买的不在少数,但学生是最钟情于电子游戏的群体,关键是笔记本没有随身携带的必要,无法满足虚荣心,所以新Macbook与学生人群的整个状态都是偏离的,这不是钱的问题,最庞大的两大消费人群都把握不住,新Macbook在国内怎么能好卖。”?Apple&Watch——出货慢是最大败笔经营了十年苹果产品,小闻说最令他充满期待的只有iPhone、iPad和刚刚推出的Apple&Watch,因为它们的的确确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但小闻表示Apple&Watch注定要比前两者遭遇更多困难,而这个困难源于苹果驾轻就熟的饥饿营销。Apple&Watch出货慢成最大败笔(图片来源:bing)小闻认为:“在Apple&Watch上玩饥饿营销导致出货量很慢,这会让苹果损失大量潜在的购买人群,因为很多购买苹果产品的人都是冲动消费,或者喜欢尝鲜,但到店里询问发现没货,到货时间也未知,就会有失落感,而等待的时间里这部分消费群体会去搜集各类有关Apple&Watch的信息,这会让他们趋于理性,趋于理性的结果是会认为Apple&Watch并不是特别值得购买,最起码第一代产品是这样,毕竟的确有很多的不成熟地方,而且Apple&Watch能干的iPhone也能干,这与当初iPhone、iPad颠覆产业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延伸阅读:如果不差钱&你的苹果笔记本该怎么选源于新Macbook&12吋超薄本究竟该如何选这个举措不简单&1元APP到底改变了什么
第8页:F1车迷带你走进赛车世界当“4K”的概念渐渐进入到大众视野后,很多支持4K的设备脱颖而出,电视,摄像机,单反,运动摄像机包括笔记本电脑,这些设备让人们在生活中更容易感受到4K的魅力所在。过往模糊的视频,让人们对于用视频记录生活并不在意。如今能用4K视频记录生活,乐趣迥然。而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这样一位用户,他是十年的资深F1车迷,亦是卡丁车爱好者,同时也是4K高清视频爱好者。当车迷邂逅4K视频,会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后文会有精彩图文以及视频等着各位,下面先来认识下本文的主人公。本期主角Hans参与卡丁车比赛十年F1车迷生涯&铸就超级粉丝个人介绍:大家好,我是Hans,一位怀揣着遥远赛车梦想的普通人。喜欢一切与赛车有关的事物,比如不错过每一场F1赛车比赛,最喜欢玩赛车游戏,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喜欢去卡丁车馆体验赛车带来的刺激。当然除了这些,我还自己购买了一台GoPro运动摄像机来拍摄各种视频,尤其是每次驾驶卡丁车的全过程视频。4K的超高分辨率能够记录下更多的细节,同时在我的4K笔记本上也能够带来更棒的效果,帮助我分析每一次的弯道走线,以便下次能够跑出更快的成绩。Hans工位的F1车模&舒马赫最后的座驾问:第一次接触F1是在几岁,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Hans:第一次接触F1赛车可以追溯到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了,还记得那会我应该还睡在自己的婴儿床里面,最喜欢的玩具就是那会街边很常见的F1赛车玩具。我现在还依稀记得那会拿着赛车玩具在电视上面摩擦,只不过那会我根本不知道那会的电视画面就是F1比赛的直播。直到2005年的时候才碰巧终于了解到了比赛直播的播出时间,也就是从那会开始,我几乎每一场直播都没有错过。问:把自己定义为什么程度的F1车迷?(业余、专业、铁杆)Hans:我觉得我应该在业余与专业之间吧,谈不上专业。因为,现在工作了之后很难有时间去观看每一场比赛,所以有好多东西已经不是很了解了。而且,自从比赛规则把引擎的声音削弱了之后,现在的F1比赛变的越来越没有意思,也就没有太大的动力吸引我去观看每一场比赛了。工作后没时间看每一场比赛的Hans&会下载比赛视频问:最喜欢的车手以及最喜欢的车队?Hans:最喜欢的车手当然是舒马赫了,我桌子上摆的模型就是他在F1的最后座驾。现在的话自然还是喜欢之前车王所在的奔驰车队,至于车手应该是比较年轻的汉米尔顿,他的驾驶风格我非常喜欢。问:最喜欢的赛道?Hans:仔细想想应该是日本的铃鹿赛道,这条赛道在各种赛车游戏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所以我自然也就逐渐的越来越熟悉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还在法拉利车队的舒马赫在第一次退役前的最后一次比赛就是在铃鹿,当时因为引擎爆缸退出比赛,遗憾的无缘第八个车手总冠军。问:记忆最深刻的一场比赛?Hans:应该也是那次舒马赫在铃鹿赛道因为爆缸退赛,我觉得太可惜了!问:第一次接触卡丁车是什么时候?为什么选择卡丁车?Hans:第一次接触卡丁车应该也是很小的时候,记得那会开一圈就要将近100元,而且那会的我并不敢开的太快,现在工作了之后,终于可以去时不时的玩一下了。虽然每天都在玩赛车游戏,但是任何一个虚拟游戏都比不上真实的赛车带来的刺激体验,而卡丁车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我体验到这种刺激。研究精彩的比赛回放问:作为车迷同时也是视频爱好者,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Hans:这两者的联系我觉得是必然的,因为如果你喜欢这项运动就会希望记录下你在进行这项运动的点点滴滴,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才导致我去学习拍摄视频。问:为什么喜欢用GoPro记录卡丁车比赛画面?Hans:一方面是因为它小巧,可以方便的固定在车架上,而且还可以录制4K高清视频。另一方面这个视角与F1比赛转播时候的车载镜头画面十分相似,录制下来之后可以帮助我后续分析自己的赛车技术在那些地方还有提升的空间。问:未来还将做什么事情,来支持自己的F1梦想?Hans:未来嘛,当然是想亲自去一趟上海,亲临现场观看一次F1比赛。当然,眼下要紧的事情还是赚更多的钱,这样才能有资金去玩赛车这项花费巨大的运动。虽然,赛车可能是我心中最遥远的梦,我不能指望它能赚钱,但只要有一点点希望,我便会去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既然提及卡丁车相信各位也能猜到接下来的内容了,不错,我们带着Hans来到北京的一家卡丁车馆。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卡丁车比赛的同时,也用GoPro记录下全程比赛的4K视频,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下刺激的卡丁车比赛吧。卡丁车实况拍摄更多卡丁车比赛高清大图,请(点击查看全文)延伸阅读:超高清魅力&华硕UX501&4K触屏版首测用数据说话&笔记本电脑真能玩4K游戏?未来肯定普及!4K笔记本大吐槽终极篇
第9页:解读Intel创新生态圈移动智能时代的到来迅猛而又无情,巨大的冲击力摧垮了原本的生态平衡。电脑等诸多行业在这前所未有的巨变中难以转圜、深陷泥淖。在这场变革大潮中,OEM厂商所受到的冲击较小,且能够通过快速的战略布局扭转态势,然而两大电脑处理器芯片厂商AMD与英特尔,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AMD退守一隅的情况下,英特尔承载了来自移动级芯片领域的巨大冲击。2008年,当苹果第一代iphone推出的时候,几乎没有多少人会意识到“移动智能”风潮的席卷,两年之后第一代ipad的推出,彻底引发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大变革。然而在PC行业尚未遭受到直接冲击,且英特尔将所有注意力放在超极本布局的情况下,移动智能设备以核爆式的威力席卷了传统行业,而作为PC处理器芯片巨人的英特尔,则显然不只是慢了半拍。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风起云涌之时,当传统PC行业在巨大的冲击下逐渐陷入低谷之时,英特尔开始意识到自身的迟滞,并试图予以反击。然而事实是残酷的,力求借助BayTrail-M&Atom平台、传统OEM厂商的2合1电脑以及盟友微软的Windows&8系统,打造全新移动智能生态圈的蓝图迅速破灭,同时也宣告了英特尔第一次反击战的失利。ARM,依然固守着移动智能领域的大半江山,甚至一度让英特尔无法渗透其中。历史没有如果,也无法读取存档从头再来,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会做出怎样的调整去争取主动权呢?(全文点击)延伸阅读:Win10前景乐观?英特尔CEO表示不看好英特尔施浩德:轻小化与无线缆是重头戏英特尔将推新Thunderbolt&或下月亮相
第10页:好产品为何没有大市场毫无疑问,要想在IT界站稳脚跟,企业所具有创新力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当下这个产品急速更迭的时代,然而当我们看看索尼如今的处境,会在心里产生疑问,真的是这样吗?的确,索尼在科技领域的创新力无人能及,其黑科技产品更是数不胜数,但在去年抛弃了VAIO,同时连年不断的亏损,为什么高创新力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每年五月底对于科技迷来说,台北电脑展会着实的吸引眼球,而今年除了养眼的台妹还有什么是必须了解的事情呢?带着这些疑问,一起随笔者进入这期的一周高点击热文盘点。从去年2月份索尼宣布将旗下的笔记本电脑业务连同“VAIO”品牌,全部转让出售给“日本产业合作伙伴”(JIP)为此设立的一家新公司后,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如果你在淘宝、京东这样的大型电商平台输入“索尼VAIO”,页面上充斥的基本都是过老的二手品甚至是配件,此时你的凄凉感会陡然而生。在这个到处都在宣扬索尼大法好的时代,索尼VAIO怎么会走到这般境地,或许是每个索粉心中都不愿面对的现实,当然VAIO这个品牌并没有消亡,不过失去了索尼这面大旗,VAIO似乎也成了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毕竟谁都明白根正苗红的道理。索尼的硬件创新能力在业界无人能及,就连苹果也要甘拜下风,有人给索尼旗下的产品设定了一则公式“索尼产品=工业设计+黑科技+想象力”,而索尼大法好的教义也正是由无数黑科技产品堆砌而成,毫不夸张的说,索尼十多年前推出的很多黑科技产品到今天也没有实现。当然客观来说,一些黑科技产品没有在市场中出现并不是技术达不到,而是市场前景不佳,但索尼的产品思路却完全不同,一定要做出超过这个行业和对手若干年的作品,有一种一黑到底劲头,但市场好不好,质量好不好,消费者接受能力则从来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索尼VAIO正是倒在了对黑科技的无限推崇上(图片来源:wallpapercuber)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索尼依靠着黑科技产品取得难以企及的地位,甚至连乔布斯这样在产品和设计上的偏执狂都宣称自己是索尼的粉丝,但索尼今天的窘境也正是由于对黑科技的无限推崇,完全忽略市场反响所导致的,毕竟市场无需哗众取宠,销量带来的真金白银才是王道。黑科技思维打造的索尼VAIO(图片来源:awoltrends)
显然索尼VAIO在这种黑科技思维下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当然你可以用PC市场销量整体走低的事实来反驳笔者,但索尼在1982年就涉足了个人电脑市场,作为最早进入个人电脑市场的品牌,其本应充当的是领头羊角色,然而现实是市场基本被联想、华硕、惠普、戴尔、宏碁这五大品牌的瓜分,索尼分得一杯残羹的机会都没有。其实很多时候创新过度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而索尼显然没有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全文点击)延伸阅读:中国玩家&翻身&&电子游戏迎来最好时代这个举措不简单&1元APP到底改变了什么还想稳步增长吗?PC厂商必须做的四件事
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迅速熟悉的暖场小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