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能上网但是不能玩游戏玩游戏成癔,如何戒掉?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未成年人玩游戏
日 04:52来源:
支招》》未成年人玩游戏每周不超2小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日前,文化部网络游戏内容审查专家委员会、中国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委员会、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联合发布《未成年人健康参与网络游戏提示》,开出了解决小单方。专家们建议,未成年人应主动控制游戏时间。游戏只是学习、生活的调剂,要积极参与线下的各类活动,并让父母了解自己在网络游戏中的行为和体验。同时,不参与可能耗费较多时间的游戏设置。不玩大型角色扮演类游戏,不玩有PK类设置的游戏。在校学生每周玩游戏不超过2小时,每月在游戏中的花费不超过10元。不要将游戏当作精神寄托。尤其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压力和挫折时,应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倾诉,不要只依靠游戏来缓解压力。玩网络游戏时,未成年人还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包括个人家庭、朋友身份信息,家庭、学校、单位地址,电话号码等,防范网络陷阱和网络犯罪。 本组文字由本报记者 李晟 采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 &&&&&&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未成年人上网现象普遍 市民可打12318举报_新浪上饶
未成年人上网现象普遍 市民可打12318举报
上饶晚报评论
  本报讯(记者黄骏 曾纤摄影报道)近日,市民卓女士致电本报新闻热线,称自己发现在上饶市区、县城很多网吧都存在未成年人上网的情况,这种现象让身为家长的他十分担忧。
  对此情况,记者走访了市区各家网吧,发现在中午上学前、放学后、周末各大网吧确实有很多未成年人上网。记者询问某网吧了解到,在网吧内,未成年人只需要出示身份证甚至只需要一个身份证号码就可登记上网,这一举措给很多学生上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记者走访了上饶市公安局网监支队。负责人林江告诉记者,对于网吧监管,公安局网监支队只负责身份信息登记,即如身份证不登记就上网的话,这是属于公安局监管方面的,而未成年人上网主要是由文化局稽查支队负责。之后,记者走访了市文化局,文化局稽查支队的罗杰副支队长告诉记者,在上饶市区、县城的各大网吧内,要求各网吧在显著位置张贴“12318”举报热线,该举报热线是全国性的举报热线,文化局专门有人24小时接听电话,如市民在网吧发现有未成年人上网的话,就可以拨打热线电话举报。在接到举报电话后,稽查支队的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赶到举报现场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如举报属实,会对被举报的网吧下达停业整顿的处分。
  (原标题:未成年人上网现象普遍 文化稽查支队:欢迎拨打热线12318举报)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玩游戏的人都知道,你永远都不知道你的对手是谁,没准就是一个小学生,暑假要来了,做好被小学生坑的准备吧。比起坑队友,熊孩子更坑家长,花费数千万甚至上万元充值玩游戏。
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且辨别能力低,不知道自己花了这么多钱,家长能不嫩向游戏公司追回钱款?怎么追回?
根据现行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按照《民法通则》,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充值行为本身就是无效的,钱应该退还。而10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超出其能力范围的交易额,家长也有权主张撤销。
既然有法律明文规定,为何现实中不少家长仍然面临维权难题?举证困难是其中的主要障碍。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的韩颖律师指出,一些游戏公司对此类事件有内部的标准处理程序,一般会要求家长整理完备资料,如账单、扣费情况、消费记录、游戏账户,甚至会要求拍下未成年人5分钟的游戏操作视频来观察其熟练程度,判定是否由其本人进行充值操作。如证据充分,会退回50%—70%,甚至100%的消费款,数额根据游戏公司和家长协商确定。不过,如果家长在被扣费的时间节点上无法拿出当时未成年人玩游戏的证据,游戏公司也可能完全不配合,拒绝退款请求。“根据线上行为表现很难区分是否为未成年人操作,这是维权的难点所在。”
无论是游戏还是直播,用户要维权,就必须去游戏公司所在地的文化部门和消费者协会投诉,如果无法当面投诉,只能通过邮寄或者电话方式进行投诉,效果有限。
为防止孩子的“小钱包”被游戏商家盯上,关键是家长要尽到监护人责任,管好电子支付的账户密码。
如何追回钱款?
发生付费纠纷后,要保存好交易记录、银行流水信息等,为维权保留证据。通过短信中链接地址进入的游戏,一般通过运营商扣取话费,应联系运营商退还费用。如果是APP手游,并且开发公司没有运营资质的,涉及非法经营甚至犯罪问题,家长可直接向工商、公安部门报案。
(来源:人民日报)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关注: 2 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能上网不能玩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