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流星火雨是否有cd?是真的吗

彗星是流星麼?有什麼區別? - 知乎2被浏览618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最后的姿势》是真的吗?
《最后的姿势》是真的吗?
《最后的姿势》来源于512汶川大地震,是一篇教材改版中新出现的课文。谭千秋的形象让我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心理历程。
一开始,由于海门推行学程导航的备课模式,正好把这篇新课文的备课任务分给了我。于是细致研读,真的被谭老师那种舍己救人的行为感动,联系到汶川地震中涌现的一系列感人事迹,这样的文章真的能让我心灵震颤。于是用心研读文本,并揣摩作者的表现手法。花了我很大的心思,终于编制出一份自认为比较满意的教案。好不犹豫地提供给同事们,并毫无保留地放到了我的博客中(2009年9月1日),引来了很多的读者,并在网络上到处传播,目前,我的原创帖子已经达到10364次的访问量。虽然有点转载还带着我的名字,但很多都是擦掉了我的大名。但是想想,我写出来能让大家参考,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吗?
就让我通过教案简要解读我的理解:
一、谭千秋是个普通的教师,更是一个英雄。
(一)一个普通人
自由读课文,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关爱家人、工作积极)关键词:给小女儿、早早、平常
(二)一个英雄
学习第二段,感受潭老师的爱与责任
1.朗读课文,先在小组内分读课文,再在全班展示读。
2.说说段意,比较这段的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的关系,体会抓住重点内容,删除次要内容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学习单:自主圈画批注式学习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
(1)用“——”画出语言,用“~~~~~”画出动作。
(2)仔细阅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在旁边写上你的批注。
(3)交流:左边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二、作者绝对是个写作的高手。
(一)用环境描写来烘托。
(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体会连用3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
(3)楼房摇晃得……腾空而起。楼房马上要坍塌,情况危急到了极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4)地动山摇。……楼房塌陷了……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谭老师遇难了,他的姿势成为永恒的瞬间。
(5)朗读体会环境描写在写作中的烘托作用。
(二)用他人的评价来衬托。
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去掉这段,你觉得行吗?(显然不可以,这段侧面描写使故事变得真实可信。)
2.这一段引用了哪三位人物的话语?为什么这样选择?(救援人员、学生、老师)(他们的所见最后说服力)
3.朗读课文,抓住救援人员的语言,抓住飞身,抓住生死攸关组织有感情地朗读。
(三)篇末深情赞颂。
1.朗读第11小节,体会文本表达的情绪线索:亲切—痛苦—赞颂
2.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倘若请你把题目中的“最后”换成文中另外的词语,你会换成什么?
(爱的姿势/责任的姿势&
/英雄的姿势&
师德的姿势/千秋的姿势/)这题后来编制在毕业考题中。
三、引导学生立体感受谭千秋的人物形象。
1.英雄的描写随少,仍旧是重点。文中英雄的行为只有短短的八个字,语言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是在这个地震导致房子崩塌的瞬间。八个字和一句话已经足够表现一个英雄了。因此,教学的过程就要让这部分内容作为重点,该读的读,该演的演,该说的说……直到把英雄的形象铭刻在心为止。
2.其它的笔墨的作业也不容忽视。这是小学阶段课文中少有的特征,采用大量的环境描写和他人的行为描写,都是为了衬托英雄的壮举,这种写法值得揣摩。
大概在两个月后,我听到了一个让我震惊的消息:谭千秋的事迹有假,是当时的采访记者为了宣传的需要而编造出来的。当时采访课桌底下的四个学生,他们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是记者有意引导着学生,共同创造出了谭老师的英雄壮举。听到这个消息,我懵了!难道当时我伏案研究的英雄人物是假的?这则消息简直让我崩溃,我还有什么胆量去课堂上,和学生学习一个假英雄呢?纠结。
联系前一阵的一则报道:有人甚至是科学家,怀疑邱少云被火烧的壮举有假。突然心中释然了很多。权且把谭千秋的事迹当作文学作品来读,不是也很好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星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