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应试指导在用药指导中,遇到什么情形需要向患者解释剂量如何折算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执业药师复习指导: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来源:  11:55:34 【】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就是剂量-效应关系。由于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在药理学研究中更常用浓度-效应关系。用效应强弱为纵座标、药物浓度为横座标作图得直方双曲线。如将药物浓度改用对数值作图则呈典型的对称S型曲线,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量效曲线。药理效应强弱有的是连续增减的量变,称为量反应,例如血压的升降、平滑肌舒缩等,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有些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称为质反应,如死亡与生存、抽搐与不抽搐等,必需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用累加阳性率对数剂量(或浓度)作图也呈典型对称S型量效曲线。
  从上述两种量效曲线可以看出下列几个特定位点:最小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阈浓度。如果横座标用剂量表示,将“浓度”改为 “剂量”即可,下同。半数有效量 是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分别用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半数有效剂量(ED50)表示。如果效应指标为中毒或死亡则可改用半数中毒浓度(TC50)、半数中毒剂量(TD50)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半数致死剂量(LD50)表示。继续增加浓度或剂量而效应量不再继续上升时,这在量反应中称为最大效能,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在质反应中阳性反应率达100%,再增加药量也不过如此。如果反应指标是死亡则此时的剂量称为最小致死量。药物效应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药物的最大效能与效应强度含意完全不同,二者并不平行。例如利尿药以每日排钠量为效应指标进行比较氢氯噻嗪的效应强度大于呋塞米,而后者的最大效能大于前者。药物的最大效能值有较大实际意义,不区分最大效能与效应强度只讲某药较另药强若干倍是易被误解的。量效曲线中段斜率(slope)较陡的提示药效较激烈,较平坦的提示药效较温和。但在质反应曲线,斜率较陡的曲线还提示实验个体差异较小。曲线上的每个具体数据常用标准差表示个体差异。
  TD50/ED50或TC50/EC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是药物的安全性指标。治疗指数为4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为2的药物安全。由于TD与ED两条量曲线的首尾可能重叠,即ED95可能大于TD5,就是说在没能获得充分疗效的剂量时可能已有少数病人中毒,因此不能认为治疗指数为4的药物是安全的。还由于该指标所指的药物效应及毒性反应性质不明确,这一安全指标并不可靠。在动物实验常用LD50/ED50作为治疗指数,性质相似。较好的药物安全性指标是ED95~TD5之间的距离,称为安全范围,其值越大越安全。药物的安全性与药物剂量(或浓度)有关,因此如果将ED与TD两条量效曲线同时画出并加以比较则比较具体。
  关于药物剂量各国药典都制定了常用剂量范围,非药典药药厂在说明书上也有介绍。药典对于剧毒类药品还规定了极量(包括单剂量、一日量及疗程量),超限用药造成不良后果医生应负法律责任。
推荐资源:
更多资料请访问:1&&
文章责编:船长&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4:59:07)?&&( 14:35:48)?&&( 14:30:01)?&&( 14:00:17)?&&( 17:04:28)?&&( 16:57:56)
在线名师:  
副教授,在著名高校任教10余年,已收入中国医师协会名录。现担...[]
在线名师:  
医学硕士,北京某三甲医院主治医师。他讲课风格鲜明,内容上坚持“...[]
在线名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卫生法...[]
在线名师:  
研究生导师,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编委,从事“中药学专业”研究和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您的位置: &
执业药师业务规范(试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执业药师管理机构及有关单位:
  为推动和促进我国医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增强执业药师和所在执业单位的自律意识,引导执业药师开展优良药学服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国药学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和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联合制订了《执业药师业务规范(试行)》,予以发布,自日起施行。
  希望广大执业药师和所在的执业单位积极响应并自觉践行。
  执业药师业务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执业药师的业务行为,保障公众合理用药,践行优良药学服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直接面向公众提供药学服务的执业药师。执业药师对公众合理使用药品负责。
  第三条 执业药师业务规范是指执业药师在运用药学等相关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从事业务活动时,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业务活动包括处方调剂、用药咨询、药物警戒、健康教育等。
  第四条 执业药师应当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遵从伦理、服务健康、自觉学习、提升能力为基本准则。
  第五条 执业药师应当佩戴徽章上岗执业以示身份;并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完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执业能力,满足个人和对患者用药指导及健康服务的需要。
  第六条 执业药师所在执业单位应当为执业药师履行本规范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硬件保证,支持并保障执业药师开展优良药学服务。
  第二章 处方调剂
  第七条 处方调剂包括处方审核和处方调配。执业药师应当凭医师处方调剂处方药品,非经医师处方不得调剂处方药。
  处方调剂应遵守有关法规、规章、医疗保险制度等各项规定。
  第八条 执业药师应当对处方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包括处方来源、医师执业资格、处方类别(麻醉药品处方、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普通处方)。
  执业药师对于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第九条 执业药师应当对处方的规范性进行审查,逐项认真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是否完整,书写或印制是否清晰,处方是否有效,医师签字或签章与备案字样是否一致等。
  执业药师对于不规范处方,不得调剂。
  第十条 执业药师应当问病调剂,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内容包括:
  (一)规定必须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二)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三)剂量、用法和疗程的正确性;
  (四)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五)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六)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和妊娠禁忌;
  (七)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对于存在用药不适宜情形的处方,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要求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不得擅自更改或者自行配发代用药品。
  第十一条 处方审核合格后,应当依照处方正确调配药品:
  (一)按照处方上药品顺序逐一调配;
  (二)药品配齐后,与处方逐条核对药品名称、剂量、规格、数量和用法用量,并准确书写标签;
  (三)对贵重药品及麻醉药品等需按规定登记;
  (四)同一患者持二张以上处方时,应逐张调配,以免发生差错;
  (五)对需要特殊条件存放的药品加贴醒目标签提示患者注意;
  (六)有条件时,应在每种药品外包装上分别贴上标签,内容包含:姓名、用法、用量、贮存条件等;
  (七)调配好的中药饮片包装袋均应注明患者姓名、剂数、煎煮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
  (八)审方、调配及核对发药者,均应在处方相应处签字或者签章。
  第十二条 调配中药饮片时,分剂量应当按&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方法。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另煎等应当另行单包并注明用法。
  第十三条 中草药处方中的贵重饮片、医疗用毒性饮片须双人复核调配,调配完毕后双人确认签字并登记账册。
  第十四条 发药前,应当核对调配的药品是否与处方所开药品相同、数量相符,有无错配、漏配、多配。
  第十五条 发药时,应当核实交付对象,按处方顺序将药品逐个交与患者或患者家属,并按处方医嘱(必要时可参考药品说明书),向患者或家属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基本内容应包括:
  (一)药品名称及数量;
  (二)用药原因;
  (三)用药剂量,日服次数或间隔时间、疗程,特别是有用药(时辰要求、日剂量顿服、不能与某种药物同服等)特殊要求的,应做特别交待,必要时使用用药标签;对于&必要时&使用的药品应特别交代一日最大用量或极量;
  (四)用药方法,必要时需解释剂量如何折算、演示如何量取等;
  (五)预期药品产生药效的时间及药效维持的时间;
  (六)忘服或漏服药物的处理办法,关注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七)药品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何避免及应对方法;
  (八)自我监测药物疗效的技巧;
  (九)贮存条件及药品有效期,需冷处(冰箱冷藏)存放的药品需特别提示;
  (十)中药汤剂煎煮方法及要求,先煎、后下、烊化等的煎服方法及煎煮器具的选用;
  (十一)如何避免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或特殊食物所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活方式的建议;
  (十二)当患者要求提供更多的药物治疗信息时,执业药师应当提供咨询服务。
  第十六条 处方调剂原则上应实行药品调配与复核发药双人核对制度,急诊、夜班等特殊情况可另行特殊规定。
  第三章 用药咨询
  第十七条 咨询服务的对象包括患者、医务人员和公众。对无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执业药师应当主动向其家属或监护人说明药品使用的各种事项。
  第十八条 咨询服务应当以当面语言交流为主,同时尽可能提供书面资料。
  第十九条 遇有下列情形时,执业药师应主动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
  (一)患者同时使用四种及以上药品的;
  (二)有既往药品不良反应史或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
  (三)用药依从性差的;
  (四)发现使用的药品中有配伍禁忌或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
  (五)需要进行药物血浓度监测的;
  (六)药品说明书近期有变更的;
  (七)使用特殊管理药品的;
  (八)所用药品的适应证多或用法用量复杂的;
  (九)贮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有效期短的或近效期药品的;
  (十)首次使用或持续使用该种药品的。
  第二十条 执业药师有义务向使用非处方药的患者提供专业指导,内容主要包括:
  (一)询问近期的疾病情况;
  (二)询问近期服用的药品;
  (三)对患者非处方药选用给予建议与指导;
  (四)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禁忌证、过敏史等。
  第二十一条 执业药师应当为特殊人群(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儿童、65岁以上老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透析患者等)提供专门的用药指导,特别关注这些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病情状况、用药注意事项及用药安全等。
  第二十二条 执业药师应当为慢性病患者建立药历,定期随访并做好随访记录;帮助患者及时发现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状况,给予处置建议或就医指导。
  患者用药咨询的内容应当建立咨询记录,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事项必须标注。如果患者不愿意接受咨询服务或指导也应记录备案。
  第四章 药物警戒
  第二十三条 执业药师应当对使用药品进行安全跟踪,特别关注新上市的药品和特殊人群使用的药品。
  第二十四条 执业药师应当承担药物警戒的责任,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时应当及时记录、填写报表并按规定逐级上报。
  第二十五条 执业药师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识别用药错误和药物不良事件。
  执业药师应当在审核处方、医嘱、药品标签、包装、药品名称、配方、发药、给药、用药指导及随访等全过程中防范用药错误和药物不良事件。
  第二十六条 执业药师在日常的患者咨询和用药监护中,应特别关注患者新发生的疾病,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判断患者新发生的疾病是否与药品的使用有关,一旦发现应当及时纠正和上报。
  第五章 健康教育
  第二十七条 执业药师有责任和义务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向公众宣传药品知识,积极倡导和推进合理用药理念,普及合理用药文化。
  对于药品的用法、用量处于调整阶段以及其它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应当加强随访,追踪用药教育的效果。
  第二十八条 执业药师应当倡导并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
  应当关注和学习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发布的慢病报告,了解本地区慢性病发病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为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发挥作用。
  第二十九条 执业药师在抑制社会的药物滥用方面应当发挥积极作用。
  严格执行对特殊管理药品的管制,避免患者过量使用含麻黄碱制剂,关注老人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对已经发生药物滥用的患者应告知其危害性。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规范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国药学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和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制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规范自日起施行。
没有下一篇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
辅导班特色
2016年执业药师通关无忧班
系统精讲课程+考前冲刺课程+应试技巧课程,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不限专家答疑。班主任小班管理+学前综合测评+定制学习计划+学习进度提醒+每日考点学习资料推送。
签约学习,不通过考试退还学费。
2016年执业药师特惠班
系统精讲课程+考前冲刺课程+应试技巧课程+考题精讲课程,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不限专家答疑。班主任小班管理+学前综合测评+定制学习计划+学习进度提醒+每日考点学习资料推送。
签约学习,不通过考试第二年免费重学。
2016年执业药师系统精讲班
按照考试大纲尽可能多的覆盖各章节考点,课程讲解细致,同时结合实际考试。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不限次专家答疑。
2016年药事管理与法规通关无忧班
系统精讲课程+考前冲刺课程+应试技巧课程,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不限专家答疑。班主任小班管理+学前综合测评+定制学习计划+学习进度提醒+每日考点学习资料推送。
签约学习,不通过考试退还学费。
2016年药事管理与法规特惠班
系统精讲课程+考前冲刺课程+应试技巧课程,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不限专家答疑。班主任小班管理+学前综合测评+定制学习计划+学习进度提醒+每日考点学习资料推送。
签约学习,不通过考试第二年免费重学。
2016年药事管理与法规系统精讲班
按照考试大纲尽可能多的覆盖各章节考点,课程讲解细致,同时结合实际考试。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不限次专家答疑。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 正文
《执业药师业务规范(试行)》修改内容|变化解读
 来源:食药法苑 &&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资格认证中心于11月12日发布《执业药师业务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共计6章31条,自日起施行。
规范的法律依据
根据国家药监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的数据,截止日,全国注册执业药师243279人,其中注册在社会药店的执业药师有203954人,占全部注册执业药师的83.8%,社会药店的执业药师已经占了大多数。
中国执业药师制度建立以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规章,对社会药店的执业药师配备与执业药师职责作出了详细规定,包括2002年《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04年《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7年《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12年《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2015年《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对零售企业配备执业药师的规定,2004年《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对执业药师注册实施机关的规定等。
规范较征求意见稿区别
相对9月25日公布的《执业药师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11月12日公布的《执业药师业务规范(试行)》相同的是,二者均分为总则、处方调剂、用药咨询、药物警戒、健康教育及附则,共6章。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在具体的用词上进行了更加细致、全面地斟酌之外,主要修改有如下几处,请广大执业药师工作人员了解:
1、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即规范的第十条。强调执业药师应当问病调剂,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
2、规范的第五条增加内容,要求执业药师应当佩戴徽章上岗执业以示身份。
3、增加对执业药师所在单位的相关内容,要求执业药师所在执业单位应当为执业药师履行规范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硬件保证,支持并保障执业药师开展优良药学服务。
4、第九条规定加强了对处方规范性的审核,要求执业药师逐项认真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是否完整,书写或印制是否清晰,处方是否有效,医师签字或签章与备案字样是否一致等,对于不规范处方,不得调剂。
5、将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二条(对应规范的第二十三条)中,&执业药师应当对使用药品进行安全监测&,改为&执业药师应当对使用药品进行安全跟踪&。更加强化执业药师对药品安全的责任意识。
6、将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三条(对应规范的第二十四条)执业药师应当承担药物警戒的责任的六个具体的小点,精简为&发执业药师应当承担药物警戒的责任,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时应当及时记录、填写报表并按规定逐级上报。&
附:《执业药师业务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执业药师的业务行为,保障公众合理用药,践行优良药学服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直接面向公众提供药学服务的执业药师。执业药师对公众合理使用药品负责。
第三条 执业药师业务规范是指执业药师在运用药学等相关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从事业务活动时,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业务活动包括处方调剂、用药咨询、药物警戒、健康教育等。
第四条 执业药师应当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遵从伦理、服务健康、自觉学习、提升能力为基本准则。
第五条 执业药师应当佩戴徽章上岗执业以示身份;并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完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执业能力,满足个人和对患者用药指导及健康服务的需要。
第六条 执业药师所在执业单位应当为执业药师履行本规范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硬件保证,支持并保障执业药师开展优良药学服务。
第二章 处方调剂
第七条 处方调剂包括处方审核和处方调配。执业药师应当凭医师处方调剂处方药品,非经医师处方不得调剂处方药。
处方调剂应遵守有关法规、规章、医疗保险制度等各项规定。
第八条 执业药师应当对处方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包括处方来源、医师执业资格、处方类别(麻醉药品处方、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普通处方)。
执业药师对于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第九条 执业药师应当对处方的规范性进行审查,逐项认真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是否完整,书写或印制是否清晰,处方是否有效,医师签字或签章与备案字样是否一致等。
执业药师对于不规范处方,不得调剂。
第十条 执业药师应当问病调剂,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内容包括:
(一)规定必须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二)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三)剂量、用法和疗程的正确性;(四)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五)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六)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和妊娠禁忌;(七)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对于存在用药不适宜情形的处方,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要求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不得擅自更改或者自行配发代用药品。
第十一条 处方审核合格后,应当依照处方正确调配药品:
(一)按照处方上药品顺序逐一调配;(二)药品配齐后,与处方逐条核对药品名称、剂量、规格、数量和用法用量,并准确书写标签;(三)对贵重药品及麻醉药品等需按规定登记;(四)同一患者持二张以上处方时,应逐张调配,以免发生差错;(五)对需要特殊条件存放的药品加贴醒目标签提示患者注意;(六)有条件时,应在每种药品外包装上分别贴上标签,内容包含:姓名、用法、用量、贮存条件等;(七)调配好的中药饮片包装袋均应注明患者姓名、剂数、煎煮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八)审方、调配及核对发药者,均应在处方相应处签字或者签章。
第十二条 调配中药饮片时,分剂量应当按&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方法。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另煎等应当另行单包并注明用法。
第十三条 处方中的贵重饮片、医疗用毒性饮片须双人复核调配,调配完毕后双人确认签字并登记账册。
第十四条 发药前,应当核对调配的药品是否与处方所开药品相同、数量相符,有无错配、漏配、多配。
第十五条 发药时,应当核实交付对象,按处方顺序将药品逐个交与患者或患者家属,并按处方医嘱(必要时可参考药品说明书),向患者或家属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基本内容应包括:
(一)药品名称及数量;(二)用药原因;(三)用药剂量,日服次数或间隔时间、疗程,特别是有用药(时辰要求、日剂量顿服、不能与某种药物同服等)特殊要求的,应做特别交待,必要时使用用药标签;对于&必要时&使用的药品应特别交代一日最大用量或极量;(四)用药方法,必要时需解释剂量如何折算、演示如何量取等;(五)预期药品产生药效的时间及药效维持的时间;(六)忘服或漏服药物的处理办法,关注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七)药品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何避免及应对方法;(八)自我监测药物疗效的技巧;(九)贮存条件及药品有效期,需冷处(冰箱冷藏)存放的药品需特别提示;(十)中药汤剂煎煮方法及要求,先煎、后下、烊化等的煎服方法及煎煮器具的选用;(十一)如何避免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或特殊食物所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活方式的建议;(十二)当患者要求提供更多的药物治疗信息时,执业药师应当提供咨询服务。
第十六条 处方调剂原则上应实行药品调配与复核发药双人核对制度,急诊、夜班等特殊情况可另行特殊规定。
第三章 用药咨询
第十七条 咨询服务的对象包括患者、医务人员和公众。对无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执业药师应当主动向其家属或监护人说明药品使用的各种事项。
第十八条 咨询服务应当以当面语言交流为主,同时尽可能提供书面资料。
第十九条 遇有下列情形时,执业药师应主动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
(一)患者同时使用四种及以上药品的;(二)有既往药品不良反应史或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三)用药依从性差的;(四)发现使用的药品中有配伍禁忌或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五)需要进行药物血浓度监测的;(六)药品说明书近期有变更的;(七)使用特殊管理药品的;(八)所用药品的适应证多或用法用量复杂的;(九)贮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有效期短的或近效期药品的;(十)首次使用或持续使用该种药品的。
第二十条 执业药师有义务向使用非处方药的患者提供专业指导,内容主要包括:
(一)询问近期的疾病情况;(二)询问近期服用的药品;(三)对患者非处方药选用给予建议与指导;(四)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禁忌证、过敏史等。
第二十一条 执业药师应当为特殊人群(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儿童、65岁以上老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透析患者等)提供专门的用药指导,特别关注这些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病情状况、用药注意事项及用药安全等。
第二十二条 执业药师应当为慢性病患者建立药历,定期随访并做好随访记录;帮助患者及时发现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状况,给予处置建议或就医指导。
患者用药咨询的内容应当建立咨询记录,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事项必须标注。如果患者不愿意接受咨询服务或指导也应记录备案。
第四章 药物警戒
第二十三条 执业药师应当对使用药品进行安全跟踪,特别关注新上市的药品和特殊人群使用的药品。
第二十四条 执业药师应当承担药物警戒的责任,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时应当及时记录、填写报表并按规定逐级上报。
第二十五条 执业药师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识别用药错误和药物不良事件。
执业药师应当在审核处方、医嘱、药品标签、包装、药品名称、配方、发药、给药、用药指导及随访等全过程中防范用药错误和药物不良事件。
第二十六条 执业药师在日常的患者咨询和用药监护中,应特别关注患者新发生的疾病,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判断患者新发生的疾病是否与药品的使用有关,一旦发现应当及时纠正和上报。
第五章 健康教育
第二十七条 执业药师有责任和义务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向公众宣传药品知识,积极倡导和推进合理用药理念,普及合理用药文化。
对于药品的用法、用量处于调整阶段以及其它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应当加强随访,追踪用药教育的效果。
第二十八条 执业药师应当倡导并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
应当关注和学习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发布的慢病报告,了解本地区慢性病发病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为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发挥作用。
第二十九条 执业药师在抑制社会的药物滥用方面应当发挥积极作用。
严格执行对特殊管理药品的管制,避免患者过量使用含麻黄碱制剂,关注老人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对已经发生药物滥用的患者应告知其危害性。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规范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国药学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和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制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规范自日起施行。
2017药学/中药学考试网络辅导班次介绍
药学/中药学考试网络辅导班次介绍 |
特色通关班
精品无忧班
实验无忧班
550元/人 
800元/人 
1500元/人 
600元/人 
850元/人 
1600元/人 
650元/人 
900元/人 
1700元/人 
550元/人 
800元/人 
1500元/人 
600元/人 
850元/人 
1600元/人 
650元/人 
900元/人 
1700元/人 
报名审核不通过,下期免费重学
报名审核或考试不过,下期免费重学
报名审核或考试不过,下期免费重学
42大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助考之星--百万题库软件: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执业药师应试指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