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12巴尔海姆地下道西部翡翠老坑和新坑的区别地区怎么过去

查看: 2908|回复: 7
巴尔海姆地下道的问题
主题帖子积分
魔导士, 积分 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魔导士, 积分 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分支任务已经做完,钥匙入手,地下道重开,试探着在里面走了走,被怪物揍了个满头包,轰出来了……
请问在地下道刷装备大概需要多少等级?装备需要到什么档次?专题只有这里可刷的装备,没有这里的怪物资料。
哪位好心的高手指点一下,不胜感激
主题帖子积分
魔剑士, 积分 46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8 积分
魔剑士, 积分 46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8 积分
RE:巴尔海姆地下道的问题
不怕死20级去吧
谁说没怪物资料的,当然有怪物资料!
国际版地下道刷装备没什么前途了。就连deathbringer也因为职业分化而只需刷一把。
主题帖子积分
RE:巴尔海姆地下道的问题
专题很强大,什么资料都有的:
就说楼主遇见的蛤蟆吧:LV 8~39[/COLOR]
地下道深处的骷髅: LV 38~57[/COLOR]
主题帖子积分
魔导士, 积分 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魔导士, 积分 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Re:巴尔海姆地下道的问题
高级蛤蟆没遇上,倒是看到成双成对的爆弹在飘来飘去,本来都是非主动攻击的,不知怎么就一拥而上了……
战斗成员均为34级,HP2000+,感觉应该足够了,没想到被打的这么惨。据说刷告死者的稀有怪有1000+的吸血攻击,不知我这状态能挨到偷出东西的那一刻么
另:由于对FF10英文配音的深恶痛绝,玩的是日版……
主题帖子积分
骑士, 积分 2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 积分
骑士, 积分 2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 积分
RE:巴尔海姆地下道的问题
。。。哦哦lz握手吧,我玩的也是日版
主题帖子积分
RE:巴尔海姆地下道的问题
[QUOTE=客串天使的恶魔]本来都是非主动攻击的,不知怎么就一拥而上了……[/QUOTE]
你惹着他们了,比如范围魔法(包括回复魔法-_-)
再往里走不死怪就更够呛了 - -
主题帖子积分
空手家, 积分 11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62 积分
空手家, 积分 11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62 积分
Re:巴尔海姆地下道的问题
[quote=客串天使的恶魔]高级蛤蟆没遇上,倒是看到成双成对的爆弹在飘来飘去,本来都是非主动攻击的,不知怎么就一拥而上了……
战斗成员均为34级,HP2000+,感觉应该足够了,没想到被打的这么惨。据说刷告死者的稀有怪有1000+的吸血攻击,不知我这状态能挨到偷出东西的那一刻么
另:由于对FF10英文配音的深恶痛绝,玩的是日版…… [/quote]
ff12的英配很不错,玩国际版吧
主题帖子积分
RE:巴尔海姆地下道的问题
[QUOTE=门神Kahn]ff12的英配很不错,玩国际版吧[/QUOTE]
= =......................
侯爵那个调调真是把我囧到了。
Powered by| FF12世界观 | 世界 地理
[29] イヴァリース地域 | Ivalice | 伊瓦利斯 | From 12
伊瓦利斯由瓦伦蒂亚、奥达利亚和科尔文三块大陆组成,全境有青翠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宜人的气候条件,从而产生了多姿多彩的生命。
地区气候主要是由空气中存在的魔雾浓度所决定的,不过相关联的机理还没有彻底弄清楚。许多种族也以伊瓦利斯为家,他们拥有各自的文化圈。不过在这当中,远胜其他种族、分布最为普遍的是人族,整个世界的事务都以人类为中心。
[30] オーダリア大陸 | Ordalia | 奥达利亚 | From 16
奥达利亚是在伊瓦利斯西侧的一块大陆。中央肥沃的平原是罗扎利亚大帝国的所在。罗扎利亚以东地区的气候很干燥,大半是沙漠。
加尔提亚半岛处在大陆的东部,可说是连接瓦伦蒂亚和科尔文的交汇路口,一向是被各国所觊觎的战略要地。虽然达尔玛斯卡在过去的数百年中一直控制着半岛,但还是在两年前阿尔卡迪亚帝国的入侵中沦陷了。
[31] バレンディア大陸 | Valendia | 瓦伦蒂亚 | From 140
瓦伦蒂亚坐落在奥达利亚的东北方,气候总体来说相当温和,魔雾浓度也远比其他两个大陆稳定。大陆上散布着众多城镇和村庄,从内陆地区一直延伸到纳尔多亚内海,主要受阿尔卡迪亚所管辖。
纳布拉迪亚则位于佛恩海峡的西瓦伦蒂亚一侧,曾经繁荣一时,但在两年前阿尔卡迪亚入侵后毁灭了,首都纳布迪斯已变成废墟一片。
[32] ケルオン大陸 | Kerwon | 科尔文 | From 74
科尔文是一块位于奥达利亚东南方的大陆,七成被森林覆盖。这里的气候随着区域不同波动很大,有些不太宜人的地方根本渺无人烟。在科尔文西部居住着加里夫族,在北方中央森林地带居住着维埃拉族,两族都过着平静的生活,完全没有受到充斥人族历史的扩张欲望所影响。
虽然说人族在其他两块大陆势力很强盛,不过在科尔文的话,只能在东部的高地看见,他们住在基尔提亚教的布尔·奥米赛斯圣山上。
[33] 空中大陸プルヴァマ | Purvama,The Floating Lands | 空中大陆普尔瓦马 | From 45
空中大陆普尔瓦马是一片悬浮的在纳尔多亚海上的巨大陆块。不过这样各种大小的陆块在伊瓦利斯随处可见,尽管它们是如何形成的还是一个谜。
它们悬浮的地区对其气候有一点影响,不过绝大多数是温暖的亚热带气候,上面生长着茂盛的原始森林,里面有各种珍奇动植物。
这些浮空大陆里面有高度富集的魔石。在飞空艇成为流行交通工具后,采矿的移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魔石最突出的地带。多斯托尼斯的布耶尔巴是众多天空都市中最大的一个,并享有对其他各城市的管理权。
[34] ダルマスカ王国| Kingdom of Dalmasca | 达尔玛斯卡王国 | From 2
达尔玛斯卡王国由拉巴纳斯塔城和四周的土地组成,统治着加尔提亚半岛的一部分。虽然领土很小但其位置位于三块大陆交界处,从而使其作为一个贸易中心发展起来。其建国已经经过了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也有很多武装力量觊觎其丰富多样的文化和重要的战略位置,妄图夺取她。
不过在704年(两年前)阿尔卡迪亚的入侵中,达尔玛斯卡战败,被纳入了帝国的直接统治之下。
[35] ナブラディア王国 | The Kingdom of Nabradia | 纳布拉迪亚王国 | From 210
纳布拉迪亚是达尔玛斯卡的邻国,两国都继承了统一伊瓦利斯的霸王的血统。纳布拉迪亚作为一个农业和工业中心,繁荣发展了很多很多年,境内有令人艳羡的美丽山河和富饶的自然资源。
两年前,一场内部政治斗争最终演化为了内战,从而给阿尔卡迪亚的入侵大开了门户。在纳布迪斯被围困了数日之后,一场神秘的爆炸席卷了整个城市。硝烟后,纳布拉迪亚的政治和文化心脏化为了废墟,为这个王国敲响了丧钟。
[36] アルケイディア帝国 | The Archadia Empire | 阿尔卡迪亚帝国 | From 168
阿尔卡迪亚是瓦伦蒂亚最强大的主权国家。不过起初只是一个以议会为中心的共和国。不过随后军队的兴起使其在200年前转变为帝国制。
随着统治方式的转变,阿尔卡迪亚开始入侵邻邦,很快便成为了伊瓦利斯最强大的国家。
虽然在过去传统上皇帝是由军队出身者所担任,不过在握有政治实权的索利德王室对军队的头面人物进行了清洗之后,他们建立了延续至今的索利德皇家。
[37] ロザリア帝国 | The Rozzarian Empire | 罗扎利亚帝国 | From 169
罗扎利亚帝国位于奥达利亚西部,传说有一支能与阿尔卡迪亚帝国匹敌的军队。虽然罗扎利亚是由皇帝统治,但还是一个军事国家,军队享有很大的实权。
近些年来,皇帝辈出的马格里斯家族想要限制军队的权力,便掀起了一系列限制其权限的改革运动。不过,阿尔卡迪亚对达尔玛斯卡的无端入侵在罗扎利亚当权集团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现在两国关系高度紧张。
[38] ヤクト | Jagd | 雅科特地带 | From 68
雅科特地带是指大气中充满魔雾,土壤富含魔石的地区,受此影响飞空石的正常运作会受到阻碍。据记载气候的改变可以导致原本不是雅科特地带的地方变成雅科特地带,不过相反的情况却从来没有在历史中有任何记载。因为飞空艇无法进入雅科特地带,这些地区也就不属于任何大国管辖。雅科特便成了无法无天的危险地带。
[39] 王都ラバナスタ | Rabanastre | 王都拉巴纳斯塔 | From 14
拉巴纳斯塔是旧达尔玛斯卡的首都,在此前的繁复历史中,有无数王国争夺这片加尔提亚半岛上的土地。拉巴纳斯塔数百年来一直是由达尔玛斯卡皇家统治,直到两年前受阿尔卡迪亚入侵而陷落,现在已经是帝国的领土。这座城市的故事就是瓦伦蒂亚、奥达利亚和科尔文三种文化的故事。拉巴纳斯塔一直对远道而来的商人们敞开欢迎的大门。
拉巴纳斯塔的主城由东南西北基本方向划分为4个部分。东区和西区是商业区,大街上各种商店摊贩林林总总地排列着。北区的街道变宽,形成一个面朝皇宫的广场。广场以南各有3道大门,城墙外便是达尔玛斯卡沙漠和吉萨平原。
飞空艇港在城的西郊,周围有无数私人飞空艇码头。在城的西北部矗立着一座加尔提亚风格的宏伟教堂建筑。房顶的钟声响起的时候,城中千家万户都能听见。
[40] ダウンタウン | Lowtown | 地下区 | From 8
地下区,如同其名,坐落在拉巴纳斯塔城街区的底下。地下区里有许多巨柱支撑着上面高耸的建筑。在与阿尔卡迪亚的战争之前,很多商人把地下区作为贮存食物和商品的地方。随着战败和阿尔卡迪亚的占领,很多居住在拉巴纳斯塔上部的居民迁居到了这里,使这里逐渐变成了居住区。除了通向上面街区的通道出口处外,地下区没有自然光线,无论白天黑夜都很阴暗。许多战争孤儿把地下区作为他们的新家。
[41] ラバナスタ王宮 | Royal Palace | 皇宫 | From 24
从拉巴纳斯塔市中心向北走几步路就到了皇宫大门。
与阿尔卡迪亚的战争之前,这座宏伟的建筑是达尔玛斯卡皇家的住所,也是侍奉他们的骑士团的营房。现在是阿尔卡迪亚执政官居住和办公的寓所。这座宫殿本身是几百年前所建,一直是许多达尔玛斯卡国王的住所,最近的便是拉米纳斯王了。在她漫长的历史中,皇宫添加了无数的附属建筑(拉巴纳斯塔皇城曾数次因外国势力入侵而沦陷)。不过建筑总体的加尔提亚风格依然保留了下来。
皇宫中有机关暗室,内中藏有皇家的文件和宝藏。皇宫高墙外的人没几个知道它们的所在。
[42] ガラムサイズ水路 | Garamsythe Waterway | 加兰塞斯水路 | From 22
这是一条在拉巴纳斯塔皇城下深处流淌的水路。在过去数世纪中反复改建了无数次,如今已没有人知晓其所有迷宫般的通路了。据说有些还可以通向皇宫。
在地下区有通向水路的阶梯,不过通常为了阻止外人进入,是锁着的。
[43] ナルビナ城塞 | Nalbina Fortress | 纳尔比那城塞 | From 7
建立在达尔玛斯卡和纳布拉迪亚旧王国间的一片绿洲上。由于有高耸的山脉和荒凉的沙漠作为天然屏障,纳尔比那打败了无数次的侵略。纳尔比那城塞和在其庇护下兴起的商业区形成了当地贸易的热点。
旨在结束与阿尔卡迪亚的敌对战争的条约曾在纳尔比那签订。不过签订之后,达尔玛斯卡国王就立刻被暗杀了。于是达尔玛斯卡王国便完全被阿尔卡迪亚帝国所控制。在战后被阿尔卡迪亚军占领的两年间,城塞成了对抗遥远而又极具威胁的罗扎利亚帝国的关键战略据点。不过时至今日,城塞还在修复战争中造成的损失。
拜络绎不绝的人流所赐,最近有杂货市场正在城塞外蓬勃发展。纳尔比纳是拉巴纳斯塔和纳布迪斯的交通枢纽。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个独一无二的要塞。众多旅行者慕名而来,见证这个城塞蓬勃发展的盛况。这座城池不想被世人遗忘,更不想在硝烟中分崩离析(最后一段感谢RestlessDream的指正 )
[44] ナルビナ城塞地下牢 | Nalbina Fortress & Dungeons | 纳尔比那城塞地下牢
纳尔比那城塞地下牢是阿尔卡迪亚军封锁了纳尔比那城塞的基部后建造的,本来只是一片复杂的地下区。除了平常的小偷和杀人犯外,同狱的还有持不同政见者和纳布拉迪亚军的俘虏。他们被没有差别、隔离和秩序地关在一起。在要塞的深处建有单人牢房用来羁押那些等待阿尔卡迪亚法庭审判的囚犯。
[45] バルハイム地下道 | Barheim Passage | 巴尔海姆地下道 | From 40
一条在纳尔比那城塞之下的地下道,原本是运输物资到城塞的铁路。在飞空艇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后,地下道便被关闭了。这条被废弃的铁路如今已充斥着魔雾,成为了无数猛兽的巢穴。
[46] 東ダルマスカ砂漠 | Dalmasca Estersand | 达尔玛斯卡东沙漠 | From 3
达尔玛斯卡最大的沙漠地带之一,位于拉巴纳斯塔东侧。里面充斥着各种野兽。城里的猎人组织对东沙漠很头疼。
一条清亮澄蓝的尼泊拉河横跨沙漠的中心,沿岸有不少村落。河中有渡船方便旅行者和货物运输。很多商人来往于拉巴纳斯塔时会在村庄里歇歇脚,做点生意。
[47] 西ダルマスカ砂漠 | Dalmasca Westersand | 达尔玛斯卡西沙漠 | From 5
达尔玛斯卡广大沙漠中的一片,位于拉巴纳斯塔西侧。因为这里很少有人光顾所以沙漠中没几条供行走的路。
达尔玛斯卡西沙漠的沙暴远比野兽叫人害怕。拉巴纳斯塔学会的众多科学家都因此投入到对沙暴预测的研究中去了。
[48] ギーザ草原 | Giza Plains | 吉萨草原 | From 10
吉萨草原是拉巴纳斯塔南面的一片广大的稀树草原。其周遭地区旱季和雨季的变化非常剧烈。草原上到处分布着巨大的黑色水晶,在旱季会吸收太阳光辉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草原中部附近有一个游牧部落,雨季他们会搬到山区去。在草原居住期间,男人们几乎总是外出放牧不归,留女人和孩子在村子里。这些牧人知道一种技艺,能够把黑色水晶的能量注入大块的魔石里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这叫做太阳石。他们赖以为生的牲口主要是蛇鸡兽。
[49] 大砂海オグル·エンサ | Ogir-Yensa Sandsea | 奥格尔·耶萨大砂海 | From 50
奥格尔·耶萨大砂海是一片位于耶萨雅科特地带的沙漠,大部分地区覆盖着细腻的沙粒。因为这些沙粒会像水那样涨落所以从古时候开始就一直被比做海。遗弃的钻井设备在起伏不定的沙丘中随处可见。
过去,罗扎利亚帝国想要从这里的土地中钻取石油,不过被乌鲁坦·耶萨族持续的猛攻所击退。那些人认为大沙海只属于他们自己。如今这片沙漠已经人迹罕至了。
[50] 大砂海ナム·エンサ | Nam-Yensa Sandsea | 纳姆·耶萨大砂海 | From 51
纳姆·耶萨大砂海也是一片位于耶萨雅科特地带西侧的沙漠。细沙构成的波浪有节奏地拍打着流动的沙丘。这里和奥格尔·耶萨大沙海一起被称做耶萨大沙海。
纳姆·耶萨西侧有一个叫做死者之谷的皇家陵墓,这样叫是因为有无数时运不济的冒险者和空贼都死在了这里。
[51] ゼルテニアン洞窟 | Zertinan Caverns | 泽尔提南洞窟 | From 104
泽尔提南洞窟是绵延于奥达利亚和科尔文内陆海的巨大地下洞窟群。其内部道路蜿蜒曲折,范围从耶萨雅科特地带到达尔玛斯卡,甚至到了班科尔。洞窟内幽暗深邃而又错综复杂,为罪犯和强盗提供了一个绝妙的藏身之所。靠近耶萨大沙海的边界处时常有致命的地下沙流。有凶猛的龙也在此筑巢。越靠近班科尔,海风的味道就越浓。这里从很多个洞窟的出口都可以俯瞰大海。
[52] レイスウォール王墓 | The Tomb of Raithwall | 莱斯沃尔王墓 | From 62
在耶萨雅科特地带以西,死者之谷深处,矗立着霸王莱斯沃尔之墓。这是一座加尔提亚联盟时代建造的巨型石制建筑,其目的是为了颂扬其平定整个纳尔多亚海周边地区的丰功伟绩。内中的技术和建筑手法远超现代人的理解范围。除了莱斯沃尔的墓穴外,墓中还藏有无价的皇家财宝。不过只有那些能证明自己皇室血统的人才能进入,而入侵者会遭遇最可怕的陷阱和守卫。虽然空贼们知晓这财宝的存在,不过目前为止还没人能成功地偷盗出来。
[53] 空中都市ビュエルバ | Bhujerba | 空中都市布耶尔巴 |
空中都市布耶尔巴是空中大陆上的一个自治城邦。起初只是随着飞空艇的降临而形成的魔石开采殖民地。浮空大陆的魔石矿出产的魔石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要比地面的要好得多。布耶尔巴也就依靠这些石头带来的财富迅速地发展起来。
在加尔提亚联盟时代,昂多尔家族就接手了布耶尔巴的统治事务,这样的统治一直延续到了今日。他们在两年前阿尔卡迪亚的侵略战中保持了中立立场,从而使得他们在战后的和平谈判中充当了调停者的角色。和多斯托尼斯大多数城市一样,布耶尔巴有很多斜坡。商人的房屋和店铺聚集在顶部附近,而居民区则在下部。在坡的最底部是一大片晶石矿井网络,即卢苏魔矿。
许多人来到布耶尔巴就是为了在露天公园里目睹天堂般的美景。不过很少有人会从天上掉下来。而且更有趣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例摔死的报道。
[54] ルース魔石鉱 | Lhusu Mines | 卢苏魔石矿 | From 42
卢苏魔石矿是一个位于浮空大陆的魔石矿。自从矿脉被首度发现以来已经过去许多年了。然而直至今日,矿井运转依然良好,出产的矿石依然优质。
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魔矿的繁荣应归功于许多世纪前就由昂多尔家族开展的计划:境内的采掘行为都受到了细致的管理,决不允许从某一处地方开采太多的矿石从而让魔石晶体能自然恢复。卢苏魔矿以其高质量的飞空石和记忆石最为著名,前者能使飞空艇翱翔于天际,后者则能将声音甚至图像贮存在其独特的晶体结构中。
不过,矿井中高浓度的魔雾也吸引了各种魔兽。所以每当要计划开采的时候,必须要建立起魔障挡住它们。
[55] 帝都アルケイディス | Archades | 帝都阿尔卡迪斯 | From 142
阿尔卡迪亚帝国的首都。起初建立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城邦,不过在加尔提亚联盟所带来的漫长和平时期中,它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当建立帝国的时候,市中心作了迁移,形成了今天所知的阿尔卡迪斯。
虽然很缺乏自然资源和土地,阿尔卡迪斯还是以学术之城而闻名于世。所有信息和科技都在此汇集,其培养的著名魔法师和工匠简直不计其数。实际上,知识才是阿尔卡迪亚帝国的真正力量。以帝国皇宫为中心,阿尔卡迪斯城形成一个八角形。在皇宫周围是元老院议事堂和其他行政机构,更远处是蓬勃发展的商业区。市中心的建筑高耸入云,而中下层主要用来居住。各建筑高度的巨大差异使得小型飞空艇在城中很流行,因为这是到达这个大都会各个层次最有效的手段。
阿尔卡迪斯半数以上是人族,他们曾一度全部居住在地面附近。不过最近有权力或者有钱的居民移居到了高层的寓所里,并开着私人飞空艇到处穿行。
[56] アルケイディス旧市街 | Old Archades | 阿尔卡迪斯旧市街 | From 183
阿尔卡迪斯城郊的一个区域。随着统治向帝国制转化,一个新城建起来了。于是之前的老街区便被归到了旧城区里。当时,社会底层人民居住在这里,此外还有随着帝国的兴起丧失了权力的贵族,而那些实权在握者则住在新城里。虽然几个世纪过去了,到现在却一点也没有改变。旧城区的居民大部分是流浪者和不受帝国法律保护的人。
与新城的高楼大厦不同,旧城依然还是砖石房屋。这里的一切都被忽视被抛弃了,只剩下慢慢腐烂的命运。由于当局一点也不想照管旧城的统治,所以根本没做任何努力来振兴这片地区。
[57] ドラクロア研究所 | Draklor Laboratory | 德拉克勒研究所 | From 147
一个武器研究实验室,位于阿尔卡迪亚东北部行政区不远处,由阿尔卡迪亚帝国军所管理运营。希德鲁法斯·迪穆·布纳萨博士是首席研究员和决策者。
研究分为飞空艇设计、各类武器和魔法实验。近年来实验室对魔石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在制造人工魔石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魔石中抽取能量的方法也得到了很大改进。这里安排了严格的安全系统保证任何未经批准的人都无法接触到此实验室的机密知识。
[58] フォーン海岸 | Phon Coast | 佛恩海岸 | From 131
佛恩海岸处在佛恩海峡,后者将阿尔卡迪亚与纳布拉迪亚隔开。佛恩海岸以其白色的沙滩和茂盛的草木而广受称赞。海滩上有个猎人营地吸引着过往的冒险者和赏金猎人的目光,从而形成了一个团体。他们在此分享信息,同时在探险的间隔休息一下。
[59] ツィッタ大草原 | Tchita Uplands | 齐塔大草原 | From 134
齐塔大草原是靠近阿尔卡迪亚南部的一片丘陵地区。在广泛采用飞空艇作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之前,这片区域是通向帝都的交通要道,路上到处都是旅行者。在茂密的草丛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废墟。阿尔卡迪斯的学者也时常来这里探索废墟的奥秘。它们不知何时由远古某文明建造在此。
[60] ソーヘン地下宮殿 | Sochen Cave Palace | 索亨地下宫殿 | From 139
阿尔卡迪亚境内的一个巨大的地下宫殿,由天然洞窟和废弃的远古宫殿组成。里面很多路在现在的地图上还没有画出来。从一些墙壁上装饰的雕刻来看,这个建筑群可能是在加尔提亚联盟时期某段时间建造的。不过,建筑的相关记载已经找不到了。人们曾发起过遗迹的调查团绘制这里不计其数的走廊的地图。不过由于这里孳生了许多凶恶野兽的缘故,进程受到严重阻碍。
[61] セロビ台地 | Cerobi Steppe | 塞罗比台地 | From 200
塞罗比台地是位于阿尔卡迪亚东部的一片丘陵高地。通向巴尔冯海姆港的公路经过这里。由于塞罗比和巴尔冯海姆间的气流出了名的不稳定,陆路还和空中运输一样受欢迎。
过去,这片地区的农民建立了风车,利用从纳尔多亚海吹来的风研磨收获的谷物。不过,随着魔法和机械的利用及发展,风车已经不再使用了。现在只是作为过去的见证者留在那里。
[62] 港町バーフォンハイム | The Port at Balfonheim | 巴尔冯海姆港町 | From 175
巴尔冯海姆港町是一个兴旺的海港,在纳尔多亚海边,以其富饶的渔场而闻名。除了渔业,这个海港还是知名的造船中心,为造船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随着飞空艇的普及,对船的需求减少了,造船师还是可以的得到不错的收入。巴尔冯海姆的权力属于经营海运的船长和海盗。虽然这里名义上属于阿尔卡迪亚帝国管理,不过足额的贿赂确保了这个城市的自治性统治。
这座城很小,是传统的海港城镇。房屋依山而建,铺满鹅卵石的小巷蜿蜒其间。每天市场里的摊位上总有新鲜的海产,还有商人和海盗带来的许多商品。有数条水路穿过城市,各自输送着饮用水和货物。在巴尔冯海姆西部矗立着空贼王雷达斯的住宅。
[63] ナブレウス湿原 | Nabreus Deadlands | 纳布琉斯湿原 | From 206
纳布琉斯湿原就是曾经的纳布迪斯,纳布拉迪亚繁荣的首都。
在两年前与阿尔卡迪亚间的战争中,这座城市毁于一旦,只留下一座萦绕着魔雾的可怕废墟。即使是白天,阳光也无法透过这永不消逝的雾气。雾气之下,浓重的魔雾带来了各种各样无比怪异的动植物,它们个个凶猛异常。
[64] 死都ナブディス | Necrohol of Nabidis | 死都纳布迪斯 | From 211
死都纳布迪斯曾是纳布拉迪亚皇族居住的宫殿,叫做白绿宫(Verdpale Palace)。
过去它曾傲然挺立于湖的中央,不过在两年前遭受袭击而毁灭了,如今只剩废墟。虽然从那行将坍圮的墙壁上还能依稀感受到一点从前的风采,但其内部早已严重损毁,昏暗中,一大半已经沉入水下。现在,魔雾自在地飘荡在废弃的厅堂间,曾经的辉煌早已被亵渎,只剩下成群凶恶的野兽。
[65] モスフォーラ山地 | Mosphoran Highwaste | 莫斯佛兰山地 | From 118
莫斯佛兰山地是一片位于达尔玛斯卡和纳布拉迪亚间的雄伟山脉,以其奇峰怪石而闻名。山路上,有岩石悬垂而下,好似道道飞檐;山尖上,有孤傲的尖石划破长空。
在顶峰间的山口处有一块平地,那里有泉水从地下汩汩流出,成为了疲惫的旅行者理想的休憩之处。空地中的祠庙是加尔提亚联盟时期所建。其供奉的神祗的名字早已无人知晓。
[66] サリカ樹林 | The Salikawood | 萨利卡树林 | From 122
萨利卡树林位于纳布迪亚中部森林密布的地区,有多条悬挂在茂密的树木间的通路,可通向阿尔卡迪亚。不过,许多树桥已经布满了厚厚的苔藓,处在腐烂的晚期了。在飞空艇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后,陆上的道路被抛弃了。如今。森林里的野兽远比旅行者多。
这片森林曾是纳布拉迪亚王国的领土。不过在王国灭亡后无人照管的两年里,这里猛兽的数量与日俱增。
[67] リドルアナ大瀑布 | The Ridorana Cataract | 里多拉纳大瀑布 | From 173
里多拉纳大瀑布是海床上一个奇特的缺口,这里有一个无尽的漩涡,永远把周围的海水向下拉。在大瀑布边上有一座岛,岛上屹立着一座古老的大灯塔,四周是远古的遗迹。如此巨大的建筑表明这里曾经是一个繁荣发达的大城市,不过它的兴衰史如今已无人知晓。
这岛四周是雅科特地带,所以飞空艇难以接近。而靠近大瀑布的水域海流复杂,使得从海路上岛变为不可能。
[68] リドルアナ大灯台 | The Paros of Ridorana | 里多拉纳大灯台 | From 179
里多拉纳大灯台是一座屹立在里多拉纳大瀑布附近的岛屿上的巨塔。
虽然实际上并不是座灯塔,不过其顶部会发出一道奇特的光芒,这光芒能穿透最漆黑的夜,从而得名大灯塔。四周遗迹的建筑风格有相似性,不过没人知道其建造的详情。
[69] ガリフの地ジャハラ | Jahara | 加里夫村庄贾哈拉 | From 68
贾哈拉是班科尔的一个加里夫族村庄。在这里年长的族长监督管理部落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虽然这片地区也有很多其他的村庄,不过他们之间没有什么直接的交流。
从远古开始加里夫族就一直崇拜魔石,部族传说中有不少提到了魔石。时机恰当的时候,长者会向村中的年轻人教授这些内容,偶尔也会传授给其他地方来的外族来访者。由于加里夫族憎恶机械和钢铁,他们的建筑绝大部分是以木材、石头和其他非人工制品为基础建造的。其房屋是用草和皮革条建造,能够通风,格外适合这里炎热干燥的气候。在小丘上有一个会议室,旁边有一堆长明的温暖篝火。会议室旁是长者的屋子。小丘下是一片空地,四周环绕着治疗师和匠人的屋子,还有牲口圈,里面养着牲口,加里夫语叫做“娜娜”。
达尔玛斯卡多年来一直尊重加里夫族的生活方式,与这些与世隔绝的人保持了长期和平贸易往来关系。
[70] オズモーネ平原 | Ozmone Plain | 奥兹蒙尼平原 | From 66
奥兹蒙尼平原是班科尔的一块大平原,草地很茂盛,到处可以看到石灰岩层。
过去,奥兹蒙尼平原上空曾爆发了一场激战。现在散布在平原中破败的飞空艇残骸可说是曾发生在这里的那场大屠杀的纪念碑。
[71] エルトの里 | Eruyt Village | 埃鲁伊特之里 | From 73
埃鲁伊特之里一个隐藏在歌尔摩丛林中的埃维拉族村庄。丛林中散布着许多处埃维拉族村落,不过都有人看守。维埃拉族天性喜欢隐居,她们与世隔绝地生活着,甚至连同族的社会都尽量避免接触。她们能够如此地远离尘世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因为她们能听到森林精灵的声音,从而知道森林里发生的一切。在伊瓦利斯历史上,很少有埃维拉族敢于离开森林,所以没多少人知晓她们的律法和习俗。
埃维拉族的村庄由许多大树组成,互相之间由悬空的道路连接。在树干周围是住房和供奉森林精灵的祠庙。白天,许多埃维拉族会来到村子里的空地上,那里有一股闪耀的清泉,而她们会在那冥想。其首领居住在村庄的中央,根据“森林之语”进行管理。进行圣礼的制药师和守林人站在她身旁进行辅佐,维护村庄和埃维拉族的生活习俗。
与其他种族相比,埃维拉族生活的步调比较缓慢,更加潜心默祷,在时光之流中平静以待。不过有些年轻的埃维拉族已经开始质疑这种拒绝改变的信念,尤其是在这疾速发展的伊瓦利斯世界中。
[72] ゴルモア大森林 | Golmore Jungle | 歌尔摩大森林 | From72
歌尔摩大森林是蔓生于迪佛尔雅科特地带的丛林。因为没有被人族所染指所以还保持着本来的面目。虽然埃维拉族在丛林中建造了自己的村子,不过其通路复杂而又隐蔽。
丛林中也有许多魔障挡路。这些是埃维拉族为了防御入侵者而设。如果没有得到她们的赐福是无法通过的。
[73] 幻妖の森 | The Feywood | 幻妖之森 | From 160
幻妖之森是一片歌尔摩丛林深处的古老森林,充斥着浓厚的魔雾和常年不化的积雪。积雪是因为其地势很高。而浓厚的魔雾足以把埃维拉族也拒之门外。
这里的许多树木都已经耸立了数千年之久,有些甚至已经开始石化了。这里生长着许多曾一度认为灭绝了的植物,还有不少原始形态的珍禽异兽。
[74] ヘネ魔石鉱 | The Henne Magicite Mines | 赫尼魔石矿 | From 80
赫尼魔石矿处在班科尔山区。虽然其周围的魔矿都因矿脉干涸而停产关闭了,这里现在仍然在产出大量的魔石。
阿尔卡迪亚帝国拥有这里的采掘权。他们可以绕过中介和价格起伏不定的市场直接从这里得到魔石。所以这里是帝国的主要警戒地区。
[75] 古代都市ギルヴェガン | Giruvegun | 古代都市基鲁维冈 | From 165
据说基鲁维冈是迪佛尔雅科特地带深处的古代城市。不过浓重的魔雾掩蔽了它的真正所在。有人说里面隐藏着远古文明的秘密,那是一个人类知晓世界前的传说中的文明。不过真相已经无人知晓。
许多调查团都曾想找到这个地方,纪录下这里的知识。不过他们绝大多数都消失在了幻妖森林中。还有的人即使是分析所发现物品的外在结构时就已经因为困难重重而陷入绝望。直到今天,人类对其位置和秘密依然只是雾里看花而已。
[76] 神都ブルオミシェイス | Mt.Bur-Omisace | 神都布尔·奥米赛斯 | From 94
基尔提亚教的圣山,位于拉穆巴雅科特地带以北。信徒在此建造了一座庙宇来纪念这个基尔提亚教创始人开始布道的地方。这里有关于此圣地的文献记载,最早的可追溯到加尔提亚联盟时代的著作。
在其漫长的历史中,
布尔·奥米赛斯山从未落入任何外来政权手中。各个国家以基尔提亚教信徒不会参与任何国家的政治活动为条件,互相签订了条约保证其独立性。此条约一直延续到今日。
布尔·奥米赛斯山可以称作是基尔提亚教的圣地。这里除了庙宇外便仅有为数不多的几间住房了。不过,路边还是有些商店满足络绎不绝的香客的需要。近些年来,有不少难民从他们饱受战火蹂躏的祖国逃难自此,并在山间搭起了帐篷。基尔提亚教的牧师也给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能在此平静地生活。
由于布尔·奥米赛斯山四周是雅科特地带,朝觐的信徒必须乘船渡过纳尔多亚内海才能到达这座圣城。
[77] パラミナ大峡谷 | Paramina Rift | 帕拉米纳大峡谷 | From 87
一条穿过拉穆巴雅科特地带山区的帕拉米纳大峡谷,一片覆盖着严霜厚雪的不毛之地。在冰冻的河流中,可以看到废弃的飞空艇的外壳,此外还有加尔提亚联盟时期城市的遗迹四散其间。
许多学者相信,帕拉米纳大峡谷原本曾是片土壤肥沃、草木葱茏的地方,不过由于一场魔雾引起的气候剧变,这里变成了今天所看到的严寒无比的雅科特地带。
[78] ミリアム遺跡 | The Stilshrine of Miriam | 米利暗遗迹 | From 106
米利暗遗迹是位于拉穆巴雅科特地带深处的远古神庙。这里和莱斯沃尔王墓一样是在加尔提亚联盟时期所建。这座神庙本来是用来供奉远古的剑与力之神的。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基尔提亚主教选择了这里来安放霸王莱斯沃尔王的遗产。不过,他选择这里而不是自己教的庙宇的原因已经无从知晓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f12 地下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