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5bug刷鹰头币史上有什么 bug 级的存在

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和使用知乎。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和使用知乎。战争史上有什么 bug 级的存在?
我的图书馆
战争史上有什么 bug 级的存在?
图片转载需私信,而且说下我换头像了 (?_?)。怎么说呢,要说是BUG级,最起码要是一个能持续影响深远的人物,否则也就仅仅是个小插曲了,所以看来没多少人提到这位众所周知的人物啊。这个马上也要在专栏里写了,也就是我们神奇的皇帝刘彻,也就是后来被称作汉武帝的这位,至于他怎么当上皇帝的在之后的文章里会说,也是个不亚于甄嬛传的狗血剧情。其实我们的沛县丰邑地痞刘邦拿下这个天下的时候啊,这个国家早就已经千疮百孔了,当年秦始皇的时候,好歹还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不要小看这仅仅几句话,其实可以说秦始皇通过侵略战争第一次正式把中央政权深入到了现在的“广西”“广东”“福建”这三个区域,这三个曾经是西瓯越人、南越人、闽越人的区块彻底成了所谓“中国”的一部分,而匈奴也被蒙恬的长城军团搞的根本没法触碰到内地,可以说这个时候秦也像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帝国一样,在统一之后迅速的发动了对外战争并且节节胜利。关于这段历史以及秦末战争这里就不多说了,文尾有链接,关键还是把重点放到汉朝,总之刘邦屌丝逆袭拿下这个天下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国家和秦始皇的时代彻底反过来了,首先就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当时秦设立的百越地区的南海郡(广东)一带,当时的秦朝的副将赵佗,在这里割据并且迅速的控制了桂林郡和象郡(广西),领着下面乱七八糟的华夏小弟还有百越小弟就算是造了反了。等到刘邦干掉项羽之后,给闽越人封的“闽越国”这边从听话也慢慢的变得独立,终于到了文景的时代,就成了一股福建独立势力了。图 南越闽越独立,这两个曾经的外族地盘(百越)又一次脱离,百濮的“夜郎”“滇国”也在西南过的很开心。我们再回到北方,匈奴本来是个草原乱七八糟放羊娃搞出来的一个部落联盟,当时战国的时候,南边的华夏人一直在撕,战斗力也很高,现在陕西内蒙宁夏一带的什么义渠、林胡、楼烦啊就一直被秦赵吊打,所以这些人只能慢慢结盟,躲到更北方的地方去,秦统一之后也是一直被蒙恬压制,但是正好也是巧了,陈胜吴广项羽等撕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匈奴联盟出来了一个叫做——冒顿(音莫独)的单于。居住在大兴安岭一带有一个部落联盟叫做“东胡”,这群人总觉得匈奴联盟越来越大,侵犯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于是就开始挑衅匈奴,结果挑衅不成反而被X,冒顿击败东胡,按照东胡的传说,一部分东胡逃到鲜卑山,一部分逃到乌桓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成为“鲜卑”“乌桓”部族,实际上这个很有可能就是被匈奴给拆分瓦解的,东胡部族全部臣服匈奴,匈奴的势力范围威胁到了现在的东北地区,虽然这个地区也是和当时的我们没什么鸟关系。图 匈奴控制东胡在河西走廊,还有一个神奇的民族,这群人要是说血统吧,属于一波非常古老的印欧人,我们也叫他们“吐火罗人”。换句话说是一批很早的白种人,他们一直居住在新疆直到甘肃的绿洲地带,其中最大的一波人,又被我们称为“月氏”。图 属于吐火罗人的月氏然而月氏也有个很大的敌人,就是西边伊犁河谷天山一带,也就是现在北疆的塞种人部落——乌孙,塞种人也是一批很古老的白种人——雅利安人的一支,他们的亲戚早就去南边建立波斯了,而这群人还在北边游牧,随着月氏越来越强大,两边的碰撞也就不可避免了。但是最后还是月氏技高一筹,他们击败了也乌孙的老大“难兜靡”,(靡这个字类似日语的桑,推测是所有雅利安塞种贵族名字的一个尊称),乌孙向巴尔喀什湖一带迁徙(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东部以及天山西部,也就是现在的伊犁。难兜靡家破人亡,最后儿子“猎骄靡”被冒顿单于抚养成人,随后与匈奴结盟复国,这样一来,猎骄靡熊熊的仇恨就必须要找个机会报复了。最终在冒顿单于的帮助下,乌孙匈奴联军残酷的吊打月氏,月氏被打的亲娘都不认识了,月氏王的脑袋都被匈奴人做成了酒壶,就这样月氏被迫西迁,融合了一部分南疆的羌人,一直跑到了帕米尔高原西边,也就是现在的阿富汗一带,这也就是后来的“大月氏”,当年这个地方叫巴克特里亚。可是这么一来,整个吐火罗人和一部分雅利安人全部被匈奴控制,这样一下,匈奴就成了一个包围汉朝的庞然大物,不可同日而语了。图 匈奴控制东西两个部落,成为了一个黄白混有的巨大部落联盟,汉成了个汉堡肉饼一样被夹在各个部族中间,非常可怜。结果也就是这段时间,又一个货出现了,当时刘邦在沛县起兵的时候有个哥们叫卢绾,刘邦事成之后各种分封诸侯王,就给这人分到了边疆地区燕地,也就是北京一带,结果这人后来投靠了匈奴不说,小弟卫满还进入了商朝遗民箕子建立的“箕子朝鲜”,渗透进入内部之后直接推翻了箕子朝鲜,这也就是朝鲜历史上的“卫满朝鲜”时代。(上图的朝鲜区块)反过来看匈奴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趴在汉的北部,就算一百个长城,也根本防不住,刘邦打冒顿单于最后被羞辱(白登之围)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甚至等到刘邦死了之后,冒顿单于还要把人家老婆吕后这个“寡妇”过继过去,可以说这个大汉朝的羞辱也实在是到了极致,更何况中国多年战乱,所有民众疲惫不堪,国家凋敝,内部也是穷困的不得了。可惜我们这个民族和游牧民族最不同的是,我们是靠着软硬并施,通过蚕食,同化,战争。在汉代之前就经历了上千年才获得广阔领土。靠暂时的武力震慑,与周围的部落达成暂时的松散联盟终究会遇到大麻烦。随后也是大家熟知的”七国之乱“,周亚夫平定叛乱之后,国家开始正式统一,文景时代的“黄老之术”“休养生息”开始奏效,这种无为无不为的状态持续下去。终于到了刘彻继位时,大家也都知道,国库穿铜钱的绳子都腐烂了,花不出去。刘彻,谥号武皇帝,谁也没想到这个叫做“刘彘”的起个歪名好养活的孩纸,成为了决定中国两千年命运的人物,或许也是因为有了刘彻的汉朝,“汉”终于从一条江最终成为了一个民族的名字。刘彻,直到他的奶奶窦太后死了之后,他才算开始执政。窦太后一直还是那套说道不道说玄不玄的手法,而刘彻更推崇的是以中央为最高权力,进行统一国家,威震四方的思想。所以说不是儒家选择了刘彻,是刘彻选择了儒家作为解释自己思想的武器。儒生董仲舒和刘彻一同搞出了个新儒家,确立等级秩序,确立君权天授的天人合一思想,削弱儒家认“仁”的成分而偏重“礼”的成分。加上刘彻加大削弱诸侯的“推恩令”(诸侯不断细分)。“中国”算是彻底的稳定下来,慢慢的没任何人怀疑汉的正统性质,刘家人就是中国的大救星,我们希望他万世一系,永远统治我们。这看起来也是个“中国特色”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样一来,中央的皇权终于可以任意的调动地方的资产和权利,以全国之力办大事,虽然这个时候汉的疆土并不是很大,也就是南到江西,西到四川,北到内蒙,东到南京一带的国家。匈奴这个时候是伊稚斜单于执政,发展到了顶峰,不仅仅是草原诸国,新疆地区同样属于吐火罗人的城邦,以龟兹、焉耆、轮台、楼兰等为首的西域36国也开始依附。甚至亚历山大当年留下来的遗产“大夏王国”(也叫巴克特里亚希腊王国,阿富汗一带)也与匈奴交好。前面说的在南方的闽越、南越、夜郎、滇国也是一个比一个猖狂,没事就把汉朝批判一番。刘彻发现这两个都不好惹啊,一个太强,一个太远。算了,自己这么野心勃勃怎么办呢,先把西南(云南四川贵州广西)一带还没有成气候的“夜郎”搞下来吧。图 夜郎和滇国夜郎一般认为属于古百濮的一个部落联盟的泛称,地区大约就是现在的贵州云南一带,后来这帮人很多都成了东南亚少数民族了,不过这是后话了。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派唐蒙从巴蜀进军夜郎,不断招降东瓯夜郎的部落首领,“如南夷(夜郎)例”“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笮可置郡”。但是随着地区的稳定,南部广西云南一带的夜郎又开始叛乱,汉朝军队平南越,接着“行诛隔滇道者且兰,斩首数万,遂平南夷为牂牁郡。夜郎侯始依南粤,南粤已破,还诛反者,夜郎遂入朝。上以为夜郎王”。总之这古文大家就大概理解下就好了,反正汉没费太大力气就真正控制了东部南部的夜郎地区。这个时候四川西部以及云南的夜郎以及“滇国”开始不满,看着自己骨肉同胞逐步被蚕食,非常不爽的发出了,良辰有一百种办法让你在本地活不下去……哦不,“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 ”这也就是夜郎自大的来源。滇王开始割据进攻汉。汉朝便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出兵击灭这群人的老大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汉朝在滇国境内设益州郡,赐滇王印,令其复长其民。至此,汉朝基本上将西南夷地区纳入其统治范围。所以还没等打,滇王就吓尿,所以自己归顺了汉。至此西南平定。不过在灭掉滇国之前,平定南部的刘彻就已经开始对匈奴开始了,我们就较为概括的称为汉匈三大战役吧,我们发现汉武帝在这个时候就体现了他战略家的一面了,如果对付匈奴,最重要的就是切断匈奴的两个管道,这就像输卵管或者输精管一样,一旦断了,我们的匈奴可就麻烦多了,接下来上图。图 如果要是重新寻找在匈奴包围中的主动权,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祁连山和大漠围成的“河西走廊”,这样一来匈奴和吐火罗人以及乌孙等的联系就会被很大的削弱,而东边燕山和渤海所形成的 “辽西走廊”,一旦汉可以控制,就可以直接影响匈奴和东胡的联系,这样一来匈奴的两个“翅膀”就受到了极大地影响。于是轰轰烈烈的战争就打响了,通过前面的铺垫大家也知道了,核心就是东西北三线的战争。一 河南之战 (也叫河东战争)公元前127年,匈奴贵族搞了两万骑兵(河北怀来县)、渔阳(北京一带)。刘彻声东击西的,派小舅子卫青率3万骑出云中(内蒙托克托县),西至陇西(甘肃东部),收复河套地区,扫除匈奴进犯的军事据点。 卫青采取迂回进攻的方法,从后路包抄,一举赶走匈奴的楼烦王(好烦啊)和白羊王(脾气大),解除了长安的威胁。 于是,刘彻在那里设朔方郡、五原郡,移民10万屯垦,又重新修了秦代的旧长城,派兵驻守。 卫青升为长平侯。二 河西之战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所以是汉武帝的.....小舅子的外甥是不是也应该叫外甥,这人用很多人所说的话就是,是个自带GPS的上天选中的少年。和卫青征战的时候,一马当先,率领800来骑兵突进匈奴营地几百里,取得大胜。刘彻据此封他为冠军侯,给他造了一座大宅子,让他去看。霍去病搞出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元前121年。刘彻派霍去病攻占曾被匈奴占领的陇西(甘肃酒泉一带),越过焉支山(甘肃山丹县)西进,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军短兵肉搏,大获全胜。同年夏天,霍去病第二次西征,越居延泽(内蒙古居延海),攻到祁连山,大破匈奴军,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 霍去病将美酒倒入泉水,犒劳将士,酒泉因此得名。同年,匈奴贵族内部分裂,浑邪王率四万人降汉。这次战役后,汉在这里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历史上称“河西四郡”。从此河西走廊成为汉的土地,打通了通往西域(新疆)的道路。三 漠北王庭战争说这个之前,就要提到一个神奇的武器,“弩”。弩在连年征战的战果时期就开始风靡,并逐渐发展出了步兵弩和战车强弩。由于汉人体力不比游牧民族,但是手工业以及木材极其发达,所以弩这个科技碾压的东西就出现了。 在英国史书中,狮心王查理就是死在弩箭下,“一个只经过十天训练的士兵,就可以熟练地使用弩并射杀经验老道的骑士”,而这个时候已经是中世纪。汉朝在公元前就已经开发出弩兵阵法,(类似英国的排队打枪),弩车方阵配合骑兵。所以这种赤裸裸的科技碾压,也造成了匈奴的惨败。公元前119年,重说三,刘彻派卫青、霍去病,小舅子大外甥齐上阵,率10万骑兵,几十万步兵,分别从定襄郡(呼和浩特)和代郡(张家口蔚县)出发,共击伊稚斜单于于漠北(蒙古高原)。 卫青北进千余里渡过大沙漠(戈壁沙漠),直抵阗颜山(蒙古杭爱山脉),搞掉1.9万多人,强弩进攻。霍去病深入1000多公里,追击匈奴左贤王兵到狼居胥山(蒙古肯特山),俘敌7.4万余人,饮马瀚海,到达今天的北海(俄罗斯贝加尔湖)。漠北之战之后出现了“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的局面。从此,匈奴北徙漠北并西迁。汉北自朔方,西至令居(甘肃永登),以60万吏卒屯田,加强防守。 汉武帝取得抗击匈奴的战争的胜利,使国家更加统一,长城内外“马牛放纵,畜积布野”,匈奴帝国开始走向衰落,但是,匈奴并未灭亡而且还是很强大,重说三。在解决匈奴王庭的同年,霍去病将东胡击败,并把乌桓从匈奴中摘除,使归附汉朝,并让其迁入辽东,成为制约其他东胡的屏障,在东北地区,设立乌桓都护府,类似现在的自治区。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三国时期袁绍手下的乌桓部落。随后刘彻开始了征服南越国闽越国的道路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1年光棍年),也不知道南越王是不是不知道汉正在北边杀的开心,可能是看到汉在南边没有兵了,竟然希望向北攻打汉,刘彻当时也就哭笑不得的派路博德、还有朝鲜战争那个杨仆等兵分五路沿水道征讨南越。等到之后的冬天,汉军攻克南越国都番禺(广州),生擒南越王相吕嘉,赵佗从陈胜吴广时期建立的南越灭亡。汉在南越设立南海,儋耳、珠奎、苍梧、玉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9郡(广东广西)。随后刘彻下令分兵征讨东越。至元封元年(前110年),各路汉军进至东越国境,原越建成侯敖与繇王居股合谋,杀余善降汉。刘彻因为闽越实在是太不熟了,地形也混乱,所以他就让各路将领将当地民众迁徙到江、淮地区,然后就进猛攻,闽越实在是受不了汉人这样的攻击,随后投降。至此,长期处于割据东越、南越地区的闽越国,其民众均归属汉朝,南边的疆域到达今天越南的南部。也就是这个时候,本来在东边坐着看汉和匈奴撕的卫满朝鲜想一直在这里闷声发大财,结果还没反应过来,汉武帝让杨朴(这人还有个名叫“楼船将军”)搞了50000水兵,从齐地进入渤海,荀彘将陆军从辽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夹击卫满朝鲜,前108年,卫满朝鲜灭亡。图 汉武帝灭卫满朝鲜,这样一来,整个辽西地区成为汉的内部势力,包括东北的东胡也别汉人控制,匈奴的东侧翅膀被彻底砍断。随后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设立的乐浪郡(朝鲜平壤)、玄菟郡(朝鲜咸兴)、真番郡、临屯郡。汉朝将上层是汉族贵族,下层为朝鲜土著的汉化朝鲜正式并入疆土。因为陆续有中原汉人去四郡任职,在整个汉魏西晋时期,朝鲜半岛北部地区一直是中国中原政权的郡县统治,在北朝鲜原生文化基础上创造了富有影响力的乐浪文化,并让朝鲜大量汉化,如今的韩语中仍保留70%的汉语词汇。控制朝鲜半岛的汉又开始和东北地区(吉林一带)的扶余人进行斗争,最后在南北朝时期此地区归顺扶余建立高句丽王朝。(扶余人的高句丽和韩人的高丽王朝没有任何直接的民族关系,扶余人的血统以及语言更类似日本人和日语,这个之后再科普)解决了南北各国的汉已经开始威震周边,就连远在印度河的前面说过的大夏“巴克特里亚希腊王国”也开始恐惧,并希望同汉交好。但是同时因为迫于匈奴压力,只能静观其变,但是对于汉来说,折断了东翼的匈奴,只差西翼就可以彻底折断了。所以汉同唐一样,之前的连年内乱使得人们心中的血性还没消失,加上刚统一的政权的休养和集权,很容易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让力量和机动性都要更强的游牧民族吃大了亏,因为游牧民族一旦强大,松散的联盟就由于没有农业基础很难自给自足,最后导致内乱。所以秉承这种文化的汉,很难遇到敌手,包括下面所说的,高度发达的希腊化塞种城邦。刘彻自从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华夏人第一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刘彻在敦煌郡旁建设玉门关,并修筑长城防护匈奴。走出玉门关后,是一片巨大的湖泊,如同鸟兽栖息,树木参天。随后这篇大湖泊被命名蒲昌海,也就是现在的罗布泊。蒲昌海旁有一个富庶的国家,楼兰。随着之前张骞走西路,走过蒲昌海,发现了一片巨大的沙漠,沙漠中随着天山的融雪产生了片片绿洲,每个绿洲都是一个国家。整个西域,最强大的国家就是匈奴都礼让三分的轮台,还有以农业为主的龟兹。这个时候这些民族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加上吐火罗人和周边部族的交流已经半希腊化,有着巨大的宫殿和砖垒造的房屋,还有一定规模的广场。可惜在这群希望建功立业的史家中,并没有过多的记载这些美妙的国度。这些国家的居民以吐火罗人为主,最早认为在公元前2000年就定居在这个地方了。沙漠北部是轮台龟兹等国,南部是莎车、精绝等国家。穿过沙漠以西的帕米尔高原,前面也说了是以塞种人(使用印欧语言伊朗语族)为主的民族。北边的伊犁河谷(新疆伊犁到哈萨克斯坦)是匈奴的附属国乌孙。帕米尔西边的费尔干纳盆地(今乌兹别克斯坦)是当年希腊马其顿建立的极东城邦,后被塞种人入侵,并希腊化,建立了希腊化国家,大宛。南边是大夏——希腊王国,也就是著名的巴克特里亚王国,也是亚历山大东征之后留下的塞琉古帝国分裂出来的一部分,居民也是塞种,文化是希腊文化。《史记》记载“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这时的西亚、中亚以及新疆已经一定的希腊化,比较大的国家如大宛、大夏、安息,非常有可能建立大型剧场,浴场,民众的广场,巨大的爱奥尼克,多立克柱子耸立在街道上,衬托着贵族的威严。或许在两千年前,汉家的使团就徜徉在这希腊化的国家里,听着古希腊模式的交谈、戏剧,可惜这一切都被抹杀在汉家建功立业的欲望里。刘彻在元封年间,数次和南疆的车师、楼兰、莎车、龟兹进行战争,但是很难真正控制,都是前脚胜利,后脚就反,所以并没取得太大的战绩。图 中亚的各种希腊化塞种雅利安人的国家一切的转折就是,大宛战争。现在的时间是,公元前104年,刘彻改元太初,也就是太初元年,一个多么有纪念意义的名字,从这之后,汉,就不仅仅是一个朝代的名字了。刘彻随着连年的征战,已经拥有了东到朝鲜,北到蒙古高原,南到越南,西到敦煌的广大领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国思想逐渐在刘彻以及汉朝人心中形成,融合自古以来的华夏本位思想,华夏人带着自己的文化优越感开始希望”让所有周边部族开化“的想法,他们希望周边的部族都可以成为”华夏人“,这种大国心态以及华夏理念开始慢慢产生,从这之后,对于华夏,或者”中国来说,就没有西方小国一样的“民族国家”界限了,也没有老子“小国寡民,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大同想法了,取而代之的是改造后的儒家华夏的大一统帝国,奠定了以后“中华”的历史之路,也造就了“汉族”的形成。所以,征服西域,包围匈奴,成了重中之重。可是当年的很多酸儒甚至到了民国的很多“知识分子”,还是没有看清刘彻这个充满远见的大局。还记得前面说过的那个在冒顿单于帮助下报仇的乌孙国王“猎骄靡”么,这老头非常能活,当年张骞曾经造访乌孙,希望乌孙可以和汉联合对抗匈奴,乌孙也想脱离匈奴控制来独立,但是又惧怕匈奴,所以“猎骄靡”十分感动并且拒绝了张骞,张骞没办法只能去求月氏,结果被匈奴打成筛子的月氏竟然完全不记仇,只顾着自保,也不理他。张骞没办法只能去找大宛,虽然大宛对这个东方土豪很感兴趣,但是同样惧怕乌孙和匈奴,仍然只是做了礼仪性的交涉。图 大宛,一般认为是一个希腊化塞种城邦联合体国家,有一种说法名字来源于希腊的一支(爱奥尼亚),他们在我们亚欧大陆“中央山结”——帕米尔高原西侧(古代叫葱岭),这个地方是个水草丰美的“费尔干纳盆地”(在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算是亚欧中间的一块“兵家必争之地”了,这个地方的西边就是里海以及欧洲了。  西域有良马,良马在大宛。大宛的“贰师城”盛产汗血宝马,据说可以日行千里。汉武帝迫切需要这个宝马,并希望和大宛结盟,按理说既然是谈判肯定得搞一个去过很多西方国家的谈判高手去谈笑风生吧,结果汉武帝偏偏派了一个直肠子汉子“车令”带着一帮人还有一匹“金马”去大宛要“宝马”。图 大宛(开个玩笑)  结果车令到了位于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大宛首都贵山城之后,国王”毋寡“带着希腊贵族的高傲就一直对他没好气,当车令要马的时候,竟然直接就给回绝了,并且表示不稀罕你汉朝的金子。  所以,车令,神奇的,把马,摔了,我们的最佳男主角用自己摔马的动作代表着这个汉♂子对无耻的国王的强烈控诉,也引领了一个时代。  大宛是一个城邦联合体,最后不言而喻,在大宛王示意下,使团经过大宛边境城邦“郁成”的时候,壮士就这么的有去无回了。刘彻暴怒,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进攻大宛,现在想想为什么要派车令出使,就比较好解释了。李广利带着6000“属国军”,还有2万多恶少年,也就是俗称的少年犯,向遥远的费尔干纳走去。属国军,主要都是曾经匈奴的降部,但是这些人一直在河西受汉人的恩惠,往往比汉人更为忠诚。至于恶少年嘛。前112年,发兵击南越,皆将罪人。前109年,征朝鲜,募天下死罪为兵。前105年,讨伐昆明,赦警示亡命令从军所以刘彻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把这些犯人弄成军队去戍边。效果也确实很好。但是这次征战刘彻算错了,这一路之上,所有的亲匈国家全部都惧怕汉军来,纷纷闭门不出,就算楼兰这种已经臣服的国家,由于国家过于贫穷,根本不能给汉军提供资助。所以跨越沙漠以及盐碱地,尤其是还要翻越那个极度苦寒的帕米尔高原,到达大宛边境,前面说的那个郁成的时候,已经剩下仅仅不到一万人,属国军的马也都饿死了,这群丢盔弃甲的残兵,像幽灵一样,进攻较为薄弱的郁成城。大宛制度酷似希腊,虽然有一个中央君主,但是城邦都有着较高自治权,所以郁成直接与这村残兵开战。“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杀伤者甚众”李广利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狼狈班师,到了玉门关清点人数,不到三千人。这下大宛可算是开心了,原来把匈奴打的那么惨的汉,竟然这么弱鸡!我好厉害!哈哈哈!皇帝更是暴怒,刘彻怒说:”宛小国而不能下,而大夏之属轻汉?“。这也是在我另一个文章里写过的, 他让李广利不得进入玉门关,汉武帝动一半的国力,释放大量囚徒,并且搜寻大量“恶少年”加上自愿参军想来一次希腊城邦七日游的(雾),加上边境骑兵,一共10万余人,还不算粮草辎重。因为听闻大宛首都“贵山城”引水自城外,汉武帝征上千工匠,希望修筑工事断其水源。并令18万甲卒驻扎张掖酒泉以北进行布防,发天下七科讁,为李广利运粮。据说部队从头到尾的长度可以走一天。 现在想来,也只有这样的集权国家,才能做出这样的壮举。这一路上,众多国家再也不敢闭门不出,连尿都吓出来了,纷纷给汉军提供住所和食物,这次汉军改走北路,顺着天山,竟然遇到了轮台这个号称西域第一大国的国家,他们竟然不识相的希望打败汉军......史书上留下了“至仑头,仑头不下....攻数日,屠之”,汉军竟然给这个国家执行了彻底的灭绝,最少3万的国民,一个不留,彻底的被抹杀在历史长河里。复仇心切的汉家将士,就像一群野兽一样,残暴的抹杀了一个文明,至此西域诸国,无一敢阻拦汉军。经历了一段痛苦的跋涉,清点人数,发现竟然就剩下3万人。这些保守征战之苦的汉人,竟然一多半当了逃兵,融入到西域的吐火罗欧罗巴国家中去。也就仅仅这3万人,一路杀到首都贵山城。汉军断了大宛水源后,没想到果然是有高度发达的城邦文明的国家,大宛竟然用城内的储存水进行维持。 大宛现在仍然认为汉军是纸老虎,调动全国军队希望歼灭汉军。没想到,汉军的弩兵集团和车载强弩,给这个国家造成了科技碾压。一排排希腊骑兵和步兵死在强弩中,汉军仅仅3万人,全歼6万大宛部队。攻杀40天后,大宛城破,贵族勇士“煎靡”被捉,其他贵族躲在内城恐惧之极。最后秉承着希腊的民主制度,贵族们一致认为是因为国王的脑残才招致此大祸,所以开了个会,直接把国王“毋寡”处死,带着首级见了李广利。并和李广利说,说这次战争的罪魁祸首已经除了,希望求和停战,否则大宛会杀死所有的宝马并血战到底。李广利一怕北边的康居顺便南下,二怕真的马都被杀了不好交差,于是答应合议,立亲汉贵族“昧蔡”为王,大宛成为汉的附属国。于是李广利带着大宛所有的马,班师。途中,听说郁成又偷袭汉军,血洗这个有着血海深仇的郁成,却放走了郁成的国王。国王逃到康居,康居惧怕,送给汉军上官桀,手下骑兵赵弟杀死郁成王。之后就是神奇的连锁反应。班师走到河西走廊后,西域国家纷纷送子女到汉成为人质,大骨头龟兹由于接受了周围国家的人质,被汉军又一次吊打,随后全面山寨汉文化,成了塞外汉人重镇。乌孙随即同意依附汉朝,对抗匈奴。这次战争,让西域一直到乌兹别克斯坦的地区彻底成为了汉的疆域,从这之后,匈奴的第二个翅膀彻底被切断,匈奴彻底成了瓮中之鳖,这个大漠草原雄鹰被汉彻底包围,随后被汉撕裂成南北匈奴,最后本来不可一世的匈奴,我们北边最大的游牧民威胁,淡出在历史长河中。所以无论后世所谓“史学家”如何评价“汉武帝,暴虐”“李广利,庸才”,也因为这次战争是“封建王朝的对外侵略战争”,所以在我们这个时代被本朝限制宣传力度非常的弱。领土极大扩大的汉,文化传播极度频繁,刘彻在位末期,秦隶已经彻底简化为“汉隶”,已经极度近似现在的楷书,并两千年几乎未变,成为整个东亚中亚的共用文字。“汉隶”穿越时间空间。征战一生的刘彻,随着晚年的“轮台罪己诏”,带着争议的千古一帝,溘然长逝。死后谥号“孝武皇帝” 但是他塑造的汉,已经从变成了一个在从被匈奴以及西域诸国包抄的东方国家,彻底成为了亚洲大陆上的——“中央之国”华夏民族的概念逐步在这个时候变成了“中华”概念的雏形,周边无论是说阿尔泰语言的东胡,还是说欧洲语言的高加索部族,吐火罗人,塞种人,全部认“汉”文化为正统,所有的华夏族人可以在见到外国使团的时候,骄傲的说——“我是汉人”。  犯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从这之后,无论是朝鲜,越南,安息(帕提亚波斯),大夏(阿富汗、印度)甚至后来灭亡大夏的“月氏”建立的”贵霜帝国,以至于欧洲的罗马,都带着深刻的大汉的印象,让“汉”成为了世界强权国家的象征。罗马、安息、贵霜、汉的带领下,世界进入四大帝国时代,也就是这样,我们这个民族坎坷几千年,终于在汉的时候在世界上稳定了一席之地,让原来毫无存在感的华夏人被世界所认知,也正是因为秦汉奠定的版图基础,让这个大国不间断地存在了两千多年。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有些英雄,是不能忘记的,我们需要英雄,中国需要英雄。英雄难道不是秦皇汉武这样的帝王将相么?以上这里不安利别的答案了这个算是这篇回答的前传当然了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栏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战争5卡bug看广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