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组.进活动提示的二战联合舰队有多强(水上部队)是怎么搞

2260人阅读
(八)超越进攻极限&&责任归罪于最高统帅部  关于&进攻极限&的判定,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却十分困难。&进攻极限&究竟应该定在哪里?一旦决定,又将怎样马上落实,这都是些难题。无论是哪一国家哪一支部队,大概都免不了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在前线乘胜追击的将士们无论如何不会放弃仓惶逃遁的敌军,作战指挥部要想阻止这种追击也是相当困难的,往往是战局已陷入走投无路之际才不得不加以考虑。更何况,发现&进攻极限&是一般的具体作战指挥官们难以做到的,只有具有相当洞察力的著名指挥官才能正确判定。  以近代战争为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马恩河会战&时,德国部队超越了&进攻极限&,遭到法国军队的反击,不得不实行战略总退却,从而失去了企图进行短期决战的机会,陷入了长达4年的长期战争之中,最终遭到失败。当时,自命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德国军队的右翼部队,连续进行了22天的进攻,经历了16次战斗,于9月5日到达马恩河。但从战略上来看,在8月末德军就应该在埃纳河北面停止攻势,进行休整,以便恢复战斗力。这就是所谓&进攻极限&的问题。从当时德国公开的战史报道来看,德国军队司令部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已达到&进攻极限&,但是,当战斗进入9月份时,对此已有所觉察,并于9月6日下达了:&第一集团军立即在马恩河和埃纳河之间地区停止前进&的命令。然而,第一集团军司令克鲁克大将却无视这一命令,继续追击退却中的法国第五集团军和英国军队,远远地超越了马恩河一线。就这样,德国军队拉长了战线,被法国军队杀了个回马枪,爆发了著名的200万大军激战的马恩河战役。激战5昼夜,结果,德军不得不退却,从而永远失去了一次早期决战的大好机会。  在此,让我们再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两、三个例子。1940年,意大利墨索里尼的军队越过埃及国境侵入了西迪巴腊尼,超越了&进攻极限&,被英军将领韦维尔击败。但后来,韦维尔在与德军交战中又追击700余公里,也超越了&进攻极限&(班加西附近),遭到德国将军隆美尔元帅的反击而败退。然而,在后来的战斗中,隆美尔元帅又长驱进击,在托布鲁克一带超越&进攻极限&,结果遭到溃败,宏伟的作战计划从此付之东流。另外,在德苏战争中,双方都有因超越&进攻极限&而遭失败的教训,关于这一点,人们恐怕也记忆犹新吧!  因此,作为一员名将,首先必须善于发现第一&进攻极限&,然后再作第二次进攻的准备。这期间一般称之为&作战间隔&。即使是世界上有名的将领,在处理这种&作战间隔&时也深感棘手。这是不能以自己的意志来决定的。如果在作第二次进攻的准备中敌人实施反扑,此&作战间隔&将会遭到破坏。但是,如果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发动进攻,设定&间隔&,是能够正确判断出&进攻极限&的。日俄战争中,日军从得利寺到辽阳、沙河、奉天各作了2个月的&间隔&,重整了兵力,把&进攻极限&预定在奉天,然后,在战略上采取进攻防御的方针,向着结束战争的目标迈进。  但是,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是不允许日本有&作战间隔&的。瓜岛撤退后,美军不容日本有一丝一毫的喘息,继续进攻,而且攻势不断加强。另外,从所罗门战役后半期开始,日本企图搞1年的作战间隔,以谋求恢复其空中力量。但是,就在整顿工作尚未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美国又向马里亚纳群岛(以塞班岛为中心)出击,给日军以出其不意的打击。不难看出,美国的&作战间隔&非常短,而且&进攻极限&相当长。    &进攻极限&是由该国的兵力、供应能力以及进击速度不同而各异的。美国方面特意把&进攻极限&设定在很远的地方。相反,日本却一直把&进攻极限&设定在短距离上。此次南进作战是迫不得已的,主要是出自如果没有石油则不能进行战争这样一种考虑。然而,日本的石油运输能力(包括其他物资)在昭和16年12月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于是,日本决定用掠夺来弥补不足。开战时,每当舰队在印度洋击沉1艘船舶时,军令部就严厉地训斥道:&不能击沉,一定要设法捕获。&   从上述情况来看,可以说日本方面从战争一开始就忽视了&进攻极限&这个大问题,而仅仅抱着既然战争已经打响,只好竭尽全力干下去的信念。   按理说,日军应该以确保油田地带和交通安全为最大限度的战场为前提,及时汇集兵力,停止进攻,早日制定&进攻极限&,重新考虑战斗区域。把敌人赶向远方看起来似乎是安全的,然而实际上随时都有拉大作战间隔的危险。  腊包尔就已经处于&进攻极限&的边缘,由于岛屿、港湾和陆地有所不同,所以战斗区域稍有超越也难免的。实际上,战争一开始就应该考虑到将所罗门战役控制在北端的腊包尔,而将瓜岛以北诸岛置于决战战场以外。然而,就当时情况来看,要求大本营能有这样的深谋远虑和勇气是完全不可能的。而对于前线的司令官和将军们来说,这又是他们权限以外的事情,所以,所罗门消耗战战略失败的责任应该归罪于最高统帅部的无能。
(九)反攻战略之争&&对日反攻战及其意见分歧  如上所述,自昭和17年8月到19年2月之间,日美在瓜岛以及所罗门群岛历时整整1年半的战役概况,已经基本上清楚了。战役之后,西南太平洋海空暂时平静了(美军发现在马绍尔群岛的夸加林岛上建有日本飞机场则是在昭和18年12月的事情),看来,决战战场似乎移到了南方各岛,人们怀疑舰队主力的海上决战才刚刚敲响了锣鼓就匆匆地收场了。  如同在日本人们难以摸清联合舰队的行动一样,美国方面也捉摸不透日本舰队的动向。除了仅能推测两国舰队总有一天会交战之外,其他一无所知。再说,自美国对日反击的第一步&&攻占瓜岛以及图拉吉岛之后;海战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那种大舰队从正面进攻的作战方式已经无影无踪,而以登陆作战以及支援登陆作战为主的陆海空战斗成了主要的作战形式。  事实上,在昭和17年 [ 译者注:日版原文是昭和18年(1943年),有误。 ] ,美国的战争最高领导者就决定要逐渐踏上&占领东京的道路&,并在7月2日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上通过了&瞭望台&战役计划,该作战方案规定:(1)预计在8月1日夺取图拉吉岛以及附近各军事要点,战役由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负责指挥。(2)占领所罗门群岛的其他各岛以及萨摩亚群岛 [ 译者注:疑原文有误。据分析,这里应指俾斯麦群岛。 ] ,战役由麦克阿瑟将军负责指挥。根据这一计划,出现了相同海域和同一攻击目标的战斗却分属于美海陆两军指挥这一奇怪的现象。例如,进攻图拉吉、瓜岛主要由美海军承担;进攻布干维尔、腊包尔主要由美陆军承担。这样,美国陆海军之间一面同日本进行着殊死决战,一面进行着激烈的权力争夺,因此,在瓜岛和所罗门群岛战斗中,日本若能攻其不备,不能说没有成功的把握。如前所述,美陆军少将安德森所说的&日本军队在第二次攻击时,如果能投入第三次攻击时所拥有的兵力&&一个半师,美国一定会遭到失败&这一席话就将成为事实。日本方面,虽然陆海军首脑之间也存在着对立与不和,但是,在战斗中还是发挥了互相协作的精神。正如在马来亚作战中山下奉文和小泽治三郎协调一致一样,在瓜岛作战中,参战的将领们也能够相互协作。而美国军队即使在远征方面也没有达到相互之间的谅解。举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日本军队对瓜岛的反击出乎意外地猛烈,使美国守岛部队陷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地,因此,9月4日,美国在努美阿召开了海陆军首脑紧急会议,研讨对策。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空军参谋总长阿诺德、南太平洋舰队司令戈姆利、远东陆军参谋长萨札兰多、登陆部队指挥官特纳等出席了会议。但是,麦克阿瑟将军却拒绝参加会议,不仅如此,当尼米兹提出需要1万名陆军向瓜岛增援时,麦克阿瑟却以新几内亚作战吃紧而拒绝了尼米兹的要求(当时,麦克阿瑟将军拥有兵力5.5万名)。不久,麦克阿瑟将军又向尼米兹提出请求增援其一个水兵师,包括2艘航空母舰的一支舰队、一个大队的大型轰炸机,以便沿所罗门群岛北上进击,对此要求,尼米兹也借口作战频繁而直截了当地加以拒绝。  鉴于美陆海两军首脑的矛盾日益严重,瓜岛的战况对美不利,10月24日,罗斯福总统以合众国陆海空总司令的名义向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出了紧急命令:&立即采取行动,迅速增援瓜岛。&遵照美国总统的指令,陆海两军才勉强达成协议。然而,此时此刻的日本军队却失去了天赐良机。如果日本陆军对美陆海两军的状况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并能以强大的兵力进行反击的话,日军便有可能夺回瓜岛和图拉吉岛。一旦成功之后,美国陆海军之间的对立有可能进一步激化,无疑,对日本来说,战局将会变得光明起来。  麦克阿瑟和尼米兹仿佛是命中注定的冤家对头,后来,在&进攻东京的路线&上,两人又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但是,在必须加强对日作战的兵力这一点上,两人的意见却是一致的。然而,与其说是他们两人的一致意见,倒不如说是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企图让盟国充分认识太平洋战争的艰难性这一点上意见是一致的。  当时,盟军方面确立了以欧洲战场为重点的方针,把太平洋战场列为第二战线,在兵力部署的比例上,欧洲战场占85%,太平洋战场仅占15%。美国对此极为不满,要求在太平洋方面至少要占30%,以便加强对日本的压力。美国认为,在德国败退之际,日本的军事力量也在显著地衰退,意欲一举把日本置于举手投降的地步。  在日至25日的&卡萨布兰卡会议&(美英法首脑以及各军种参谋长的聚会)上,美国就提出了上述主张。会议期间,美罗斯福总统提出&以船舶消耗战迫使日本屈服是一个非常经济的作战方法,因此,首先应该发挥潜艇的作用,同时,以中国为基地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这一提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是一个很理想的方案)。马歇尔和金海军上将两位军事首脑也极力主张&在太平洋上要确保决定性的兵力&。总之,看不出有进行大舰队作战的迹象。
(十)双管齐下直捣东京&&舰队决战终将在日本近海爆发  日美舰队经过一系列海上决战,特别是日军从瓜岛撤离之后,美海军完全掌握了西南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并截断了日本军队的海上运输线,一时士气大振,信心倍增。昭和18年5月12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罗斯福-丘吉尔会谈 [ 译者注:即日到25日举行的华盛顿会议。 ] (三军参谋长随同参加)以及8月19日召开的魁北克会议上,盟军决定对日作战以登陆战为中心,并决定将&进攻东京的路线&分为两路。   第一反攻路线(A):马绍尔群岛&特鲁克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硫黄岛&日本 [ 译者注:即中太平洋反攻路线。 ] 。   第二反攻路线(B):新几内亚&棉兰老&吕宋&台湾&冲绳&日本 [ 译者注:亦即西南太平洋反攻路线。 ] 。   围绕这两条反攻路线,尼米兹(第一反攻路线总指挥)和麦克阿瑟(第二反攻路线总指挥)之间又发生了激烈争执。但是,关于以航空母舰舰队为核心,展开逐岛作战的思想并没有产生任何疑义。在同年11月22日召开的&开罗会议&上,在确定了上述两条进攻路线的同时,也制定了1944年对日作战的设想,其大体内容如下:   1. 攻占日本重要据点,强迫日本无条件投降,应视为盟军作战的重点。   2. 若一旦掌握战机,便全歼日本舰队,以潜艇和飞机封锁日本本土。    3. 途经菲律宾的大反攻 [ 译者注:指上述(B)反攻路线。 ] 应和内南洋进攻 [ 译者注:指上述(A)反攻路线。 ] 战同时并举。    4. 为实现对日本本土的战略大轰炸,在塞班、关岛、提尼安各岛建立能够使用&超级空中堡垒&B-29式机的空军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美海军司令金海军上将公开宣称,美海军力量日趋雄厚,确信昭和20年春季来临之前能够击溃日本舰队。一贯不善于说大话的金海军上将这一席话给三军将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昭和18年12月28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对尼米兹和麦克阿瑟发出指令,明确下达了迅速从两条路线对日进行大反攻的战略计划。麦克阿瑟将军对从两条路线反攻日本的作战方案一直心怀不满,认为反攻东京的捷径在自己一方,而尼米兹一方的进攻路线则是个死胡同。因此,麦克阿瑟将军于昭和19年1月中旬派参谋长萨札兰多少将去华盛顿申述意见。但是,尼米兹对此也不甘示弱,立即派参谋长薛尔曼少将去华盛顿进行力争(当时的兵力部署是:麦克阿瑟将军方面拥有美陆军四个师,澳大利亚陆军六个师;尼米兹海军上将方面拥有陆军两个师,海军陆战队六个师)。  因此,在华盛顿,由威尔逊(海军)、恩毕克(陆军)、法阿查尔德(空军)三方代表进行协商,决定从反攻的第一路 [ 译者注:指中太平洋反攻路线 ] 中撤销特鲁克群岛,从第二路 [ 译者注:指西南太平洋反攻路线 ] 中撤销棉兰老岛,并强调在尽量减少牺牲的前提下完成战役目标。为达此目的,对双方进行了调解,仍旧强调了塞班岛的重要性。然而,麦克阿瑟和尼米兹之间的矛盾却越来越激烈,因此,罗斯福总统于7月27日、28日2天把麦克阿瑟和尼米兹两位指挥官召到夏威夷的某一王宫,经过三方会谈,两位将军终于言归于好,达成协议(根据此次会谈,尼米兹以航空母舰部队增援麦克阿瑟;麦克阿瑟部队北上大反攻时将越过台湾岛)。  以上所谈的是从瓜岛作战到所罗门作战的1年半的时间里美军制定战略决策的扼要概括,在决策的背后,则隐藏着美陆海两军指挥官激烈的争执和固执已见的分歧。  在日本方面,由于进行了所罗门航空消耗战,海空军损失飞机7000余架。正当举国上下竭尽全力生产飞机以补充海空军力量不足的时候,日本陆军却说:&也要分给我们一半。&于是,航空器材便被分成两份,实际上,陆军在所罗门一战中并没有损失飞机,因此,全部器材理所当然地应该分给海军。  想当年,陆军部部长田中义一和忙于建造&八八舰队&的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的步调是何等的一致啊!田中曾将陆军的扩充费拨出一部分给海军,这种&高姿态的理解和协作&在东条陆军大臣方面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日本海军对以东条为首的日本陆军首脑的反感几乎达到了沸点,同时,谴责海军大臣屿田懦弱无能的怨声传遍海军部内的每一个角落。在美国,是中央和谐而前线争吵,在日本,则是前钱和谐而中央争吵。   在这期间,美海军按照尼米兹的进攻方案,开始了对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的反攻。与此同时,麦克阿瑟的部队也开始了对新几内亚的进攻。到底&哪一面是美军的主攻方向&呢?日本军队大为迷惑,于是,不得不停止所罗门战役,放弃外围防御圈,退到内南洋-菲律宾内侧防御线。这种&不得已的后退&只是应付危局的权宜之计。如果战争开始时就计划把帝国的生存寄托在这条线上,那么,战局也许会相当理想。
第六章 马里亚纳海战伊藤正德 [日本] [出自《联合舰队的覆灭》] (一)寄希望于第一机动部队&&两位司令长官阵亡之后   日美海军海上舰队决战的日期比日本方面的预料整整晚了两年。这期间,由于疲于所罗门消耗战,日本把下一次的决战日期定在昭和20年春天,以期求得理想的所谓&作战间隔&,得以重整阵容(指空中战斗力)。然而,美国却不允许日本这样做,他们早在1年前就决定进攻塞班岛(昭和18年12月),就这样,双方的舰队决战在美国选择的时机和地点上拉开了战幕。  在两年中,日本海军方面发生了几起不幸的事件,其中最大的不幸是失去了两名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这是世界海战史上罕见的悲惨事件。第一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为了激励在所罗门前线苦战的日本官兵的士气,决定乘飞机去布干维尔岛。昭和18年4月18日,山本和宇垣参谋长分乘两架飞机出发,在到达目的地15分钟前,遭到20架 [ 译者注:有关资料记载是16架。 ] 美战斗机的伏击。山本座机被击中坠毁(山本大将的座机由6架战斗机护卫),山本司令长官当场阵亡。这一悲剧的发生是由于山本视察行动的密码电报被美军破译而造成的。这一悲惨事件给日本全军的士气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山本大将阵亡后,古贺峰一海军大将继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此时,日本海军处于防御作战的困境中,古贺为了振作海军士气,亲自率全军2次向马绍尔群岛一线出击,可是由于美舰队行踪莫测,日本舰队没有抓到战机。就在古贺出击马绍尔群岛之际,美海军利用空中优势发动的逐岛进攻不断取得进展。因此,古贺决定把作战防线后撤至马里亚纳群岛-西加罗林群岛-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一线,企图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展开最后的大决战,并决心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昭和19年3月27日,日本海军侦察机报告说在新几内亚北部发现美特混舰队正向西挺进,同时,来自大本营的情报说,敌人的大批运输船正在同一海面向北移动。因此,古贺决定和福留繁参谋长以及全体参谋分乘2架大型水上飞机,由帕劳群岛 [ 译者注:即今帛琉群岛。 ] 根据地飞往新的指挥地达沃。不料在飞行途中遭到强低气压的袭击,飞机坠毁,古贺身亡。在山本阵亡时,乘坐2号机的宇垣参谋长得以幸存(宇垣受重伤),而在古贺司令蒙难时,也是乘坐2号机的福留繁参谋长大难不死。两位司令的身亡如同一层阴影笼罩着日本海军,显示出一种不祥的征兆。  古贺司令长官生前对整个战局的形势进行了判断,认为舰队决战的时机已经为期不远。于是,重新对部队加以整编并决定按照下列路线退却:   1. 以机动部队为主力建立新的编制;    2. 把协助机动部队作战的基地航空部队扩大到内南洋的提尼安岛。 ?d@km.   3. 把联合舰队司令部撤到塞班岛,并决定死守塞班岛(古贺司令长官3月1日的指示)。如果古贺不是根据大本营的错误电报(电报告知美大批运输船向北移动)而决定飞向南方,从而导致以身殉职的话,塞班岛就不会轻而易举地被敌人夺去。从这个时期开始,不幸事件接踵而至,似乎战争之神从此将日本帝国抛弃了。   美军趁古贺司令长官战死之际,从4月开始,加速了反攻步伐。1日,美机再次空袭特鲁克,3日空袭荷兰迪亚,27日占领荷兰迪亚。5月1日美机第3次空袭特鲁克,27日又在要塞比亚克登陆。从上述敌人的攻势来看,其进攻的主要矛头是指向澳大利亚北部,还是菲律宾群岛一线(从比亚克登陆分析)?是在内南洋塞班岛方面(从空袭特鲁克分析),还是在中间的帕劳海域?日本军队一时无法对美军的作战意图作出正确的判断,而美军的战略高明之处就在于使对方难以搞清其作战动向。因此,日本在用兵上是何等地费尽心机就可想而知了。  决战的时刻渐渐逼近了,日本方面不得不做好迎击的准备。5月2日,日本大本营动用海军全部兵力进行决战的所谓&阿号作战& [ 译者注:阿为日本语50音图第一个字母的音译。 ] 计划秘密下达了,其内容是&动员全部兵力对付敌人的正面反攻,一举歼灭敌舰队,挫败其反攻企图&。总之,预料日美海军将展开全面冲突,海军官兵都相信这是&最后的一战&,因而,日本方面竭尽全力,倾其囊底,以期&必胜&。此次决战计划之周密、用心之良苦,与中途岛一战全然不同,甚至对一旦失掉战机将如何应付都事先进行了筹划。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是已故古贺大将所组建的&第一机动部队&。这支舰队集结在婆罗洲北方的塔威塔威岛待机。该舰队的特点是以航空母舰为主力,以舰载机为主要的攻击武器,将战列舰置于警戒护卫的地位。新的编制与山本司令长官时代相比已有明显不同,因为战争至此,海战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编的&第一机动部队&的兵力状况如下:  第一机动部队(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指挥)   第三舰队(小泽中将直接指挥):  第一航空战队&&&大凤&、&瑞鹤&、&翔鹤&。  第二航空战队&&&隼鹰&、&飞鹰&、&龙凤&。   第三航空战队&&&千岁&、&千代田&、&瑞凤&。  第十水雷战队&&&矢矧&、驱逐舰15艘。  第二舰队(栗田健男中将指挥):  第一战队&&&大和&、&武藏&、&长门&。  第三战队&&&金刚&、&榛名&。  第四战队&&&爱宕&、&高雄&、&摩耶&、&鸟海&。  第五战队&&&妙高&、&羽黑&。   第七战队&&&熊野&、&铃谷&、&利根&、&筑摩&。   第二水雷战队&&&能代&、驱逐舰14艘。  这一&阿号作战&实际上是水上部队主力和航空母舰部队主力攥成一支铁拳,在同一战场上共力出击。这一战斗将是双方大规模的首次交锋,也将是一次最后的决战。
(二)用于决战的基地空军&&参战飞机仅占20%   随着美军的攻势日趋猛烈,一场命运攸关的海上决战的爆发已经为期不远了。为此,日本方面除组建了小泽机动部队之外,又立即着手准备了另一支重要的作战力量&&大规模的陆基航空部队。这就是以提尼安岛(塞班以南20海里)为根据地的基地空军(名称是第一航空舰队),属大本营直接管辖,由空军专家角田觉治中将为指挥官,总兵力为飞机1644架,分别配备在提尼安岛、关岛、塞班岛、罗塔岛、硫黄岛、雅浦岛、帕劳群岛等各个机场。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企图使用陆基航空兵打击美军的内南洋登陆作战,同时,有力地支援小泽中将的机动部队(拥有飞机445架),二是根据情况,充分发挥这一比航空母舰部队还要雄厚优越的空中决战力量。  如果这一精心制定的作战方案得以顺利进行,马里亚纳海战大获全胜不是不可能的,全歼塞班岛登陆的美军也毫无疑问。不幸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作战计划遭受挫折,结果,1644架飞机中只有20%能够起飞参战。而且,在美军大规模空袭之下,除取得了微乎其微的一点局部胜利之外,基本上没有收到什么成效。据说,主要原因在于飞行员的技术不过硬。然而,难道失败的责任仅仅让飞行员来承担吗?  不难设想,如果不给飞行员训练的时间和机会,他们怎么会拥有高超的飞行技术呢?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驾驶员的情况也正是如此。总之,将技术低劣的驾驶员投入战场,这确是事实,飞行员们未能得到基本训练的时间和机会也是事实。因而,失败之罪责不应该由他们承担,而应该由无休止地驱使他们作战的陆海军首脑负责。  回顾中途岛海战,由于筹划失策而损失了无数的有战斗经验的飞行员,在所罗门消耗战中,海军也同样遭到很大的损失。当然,海军为加强和扩充空中兵力曾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时间不等人。大本营估计,要恢复上述&基地航空部队&的实力,需要1年的时间。在日益紧迫的战局面前,1年的时间是多么令人感到悠悠漫长啊!然而,从当时日本军队处于严重的&营养失调&这一现实状况来看,用一年的时间来恢复实力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况且,补充战机以及训练作战人员使之战斗化又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  早在昭和18年7月,即所罗门消耗战的末期,日本就制定了加强空中力量的计划,但是,进展一直不理想。直到进入昭和19年,这一计划才好不容易初见曙光,战斗机数量比称雄一时的零式战斗机(该机曾使美军心惊胆颤)增加了1倍(零式&52&型战斗机、&紫电&型、&雷电&型飞机),至于&彗星&轰炸机,&天山&鱼雷攻击机的性能则大大超过了美国,并已着手大批制造。如果有足够的技术熟练的飞行员来掌握这批性能优良的战机,日军也许不至于败给美军。总而言之,战局成败与提高生产力、加强对飞行员的训练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就象联合舰队的战舰不得不常驻南方的石油产地一样,飞机如果不去南方,飞行训练也无法实施。虽然从3月初开始,航空母舰就已经南下了,但是,由于美军的空袭十分猛烈,加之美潜艇活动相当猖獗,航空母舰无法在海面上进行训练。更有甚者,进入5月以后,整整有1个多月的时间停止了训练,就连操作熟练的飞行员们的技术也有所下降,真可谓祸不单行,两头损失。这比停止训练1个月的体育运动员产生的后果更为严重,这是关系到在激战中是击沉敌舰还是自己首先坠机而亡的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如果有足够的训练时间,拼死下一番功夫苦练,或许对战局有所补益。但是,美军的进攻速度之快大大出人意料,至少比日本所预期的时间要早半年。正因为如此,为了应付迅速降临的战神,从昭和19年2月中旬开始,日本方面便急如星火地将大批飞机运往内南洋基地(并不是成批地运输,而是陆陆续续地进驻),把它们分配在内南洋的12个基地,如上所述,总计1644架飞机。这是一支相当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但是不久,鉴于战况紧急,一部分被调到澳大利亚北部,这是由于后面将要叙述的对&决战海面&判断错误而造成的。当时,日军作战陷入极其混乱的状态中,飞机刚刚抵达比亚克岛,又立即返回帕劳,然后再转战至哈马黑拉,最后又匆匆忙忙地飞回提尼安和塞班岛。就这样,在连续西移东调之中多次发生飞行事故,又损失了一批飞机,这种转战飞行,对于飞行技术低劣的日本驾驶员来说也是一个大灾难。
(三)决战战场判断错误&&美军乘虚而入,塞班岛失陷  美军&反攻的主要矛头究竟指向何方&?换言之,捕捉实施主攻任务的美国舰队进行决死一战的战场到底在哪里?为了充分作好迎击作战的准备,必须要求对此进行正确的判断。然而,正确地进行判断,实际上是相当困难的。这是因为作战的主导权在美国而不在日本一方。根据侦察能手千早少佐6月1日深入侦察的结果判明,美军首先从比亚克登陆,然后空袭塞班、提尼安、硫黄岛,大舰队集结于马绍尔群岛的马朱罗基地。从上述情报进行分析,美军主攻方向可能是澳大利亚北部,可能是塞班,也可能是帕劳。对于这3个方面,日本军队即使搞清其中之一处,恐怕也难以确定应重点准备的重点海面。因此,&阿号作战&的指挥者不得不指示主要战场应该是&从中部太平洋起,直到菲律宾以及澳大利亚北部的海域&。  不客气地说,上述这个关于主要战场的指示简直等于零。换句话说,这道指令就意味着要部队做好能够适应上述3方面的各种作战准备,这实际上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未能向部队明确指出重点作战战场,这完全是联合舰队首脑们的责任。 j  美舰队主攻海域究竟在哪里?舰队首脑们在旗舰&大淀&上曾进行了反复的研究,结果认为,帕劳方面有50%的可能性,澳大利亚北部方面有40%的可能性,塞班岛方面的可能性最小,只有10%。当时,认为塞班方面的可能性最大的唯有情报参谋中岛亲孝中佐1人。然而,从眼下的战局来看,美军已经登陆比亚克,这自然就成了争夺的重要地点,如果美军在这里建起飞机场,菲律宾岛南部、帕劳都将进入美B-24飞机的轰炸范围之内,作战区域便由2个变成1个,因而,日本应该首先投入比亚克争夺战,这样一来,美军的机动部队也有可能参与这一争夺战,如果作战成功,那么,帕劳方面和菲律宾方面就有可能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日方采取的具体步骤是:把小泽的航空母舰部队和栗田的战舰部队集结到婆罗洲北端的塔威塔威(该点与帕劳、比亚克两岛等距离),然后进一步从提尼安方面抽调舰队的一部分和基地航空部队的飞机480架,向哈马黑拉(该岛也和帕劳、比亚克等距离)前进,旨在挑起比亚克争夺战,这就是所谓的&浑作战&。此次作战于6月3日发动,13日截止,其间日军曾2次出击,先后都以失败告终,遭到美军的耻笑。   就在日本海军主力向比亚克岛发动&浑作战&的同时,美军机动部队主力从比亚克岛调转矛头,于6月11日突然出现在关岛以东170海里海域,对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塞班、提尼安、关岛、罗塔岛4个基地同时发动了空袭。6月12日,空袭进一步加剧,日本基地空军遭到了非常沉重的打击。据不完全统计,日本损失飞机不下500余架。角田基地空军势力大减、士气不振是与&对战场的误判&密切相联的。至此,可以说只有中岛中佐1人的判断是正确的。   6月13日,美军向塞班实施猛烈的舰炮轰击,证明了敌人确实有在塞班岛登陆的意图,于是,指挥部立即命令尚在遥远的3000海里之外的小泽舰队北进出击。同时,指挥部也向提尼安基地航空部队下达了紧急动员令,可是,由于2天前惨遭美机空袭,基地空军已支离破碎。目前,唯有塞班岛上的守备部队在顽强地进行抵抗。指望小泽舰队抵达战场以及基地空军再次转进,显然还需要有一段时间。  然而,噩耗已经传来,位在日本生命线北端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塞班岛(后来该岛成了美B-29超级轰炸机基地),由于受到舰炮长达7个小时的轰击,第一道防线已被击溃,美军轻而易举地登陆成功,日本守备部队拼死抵抗也无力扭转败局。仅仅3个星期,塞班就被美军完全占领了。面对这种惨局,纵然把抵抗不力等等罪名全部加在陆海军头上,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以参谋总长东条对坚守一事已下了绝对保证&为理由而把罪名加给日本陆军的话,那么海军判断主要战场在帕劳和比亚克,从而听任美舰队轻松自如地炮击塞班岛,不也是难逃罪责吗?   当然,陆军在塞班岛修建的防御工事也是相当敷衍的。原来,他们悲观地认为,无论是多么坚固的防御工事,在敌舰炮火面前必将是不堪一击的,所以,防御工事仅仅使用了土堤和木材。有的陆军参谋曾经扬言说:&倘若敌人进攻塞班岛,定叫他有来无回。&从这点来看,日本陆军仍然相当轻视美陆军的进攻能力。至于战败的责任究竟应该由哪一方承担,在此,笔者就不加评述了。   进攻塞班岛的设想早在1943年1月的卡萨布兰卡会议(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会议)上就已经提出,在同年8月的魁北克会议上对此作出了决定。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把反攻塞班的时间定在第二年7月,并预定在占领塞班岛之后于10月1日建成B-29式轰炸机基地。面对这些事实,日本大本营竟然象个聋哑人似的,一无所知。而实际上,美军的这次进攻可以说是按照1年半以前就制定了的反攻方案进行的。
(四)全力以赴,讨伐敌舰&&实施&外围歼击&战术   只要舰队决战能够取胜,即使塞班岛一时失陷,重新夺回来也是大有希望的,如果真能这样,或许还可以给日美战争的大局带来一线光明。小泽舰队在连夜装填重油10,800吨之后,在7艘加油船伴随下,立即向北进发了。途中,小泽舰队的主力又同参加&浑作战&的&武藏&、&大和&等舰只会合。航行中,日舰编队2次排除美潜艇的威胁,于6月18日下午3时到达塞班岛以西500海里处,这对于因燃料不足而尽量控制其作战半径的舰队以及将塞班岛列为第三位的决战战场的日本海军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成功之举。  同中途岛海战时南云舰队的作法已大不相同,在马里亚纳海战开始之前,小泽毫不各啬地向广大海域慎重地派出了3批侦察机,它们是:水上侦察机16架、舰载攻击机13架、舰载轰炸机13架。不久,日本侦察机回电报告说,美国舰队在海面上几乎集结了全部兵力,其兵力的分布是:  第一舰群,大型航空母舰2艘,战舰15艘。  第二舰群,大型航空母舰3艘,军舰20艘。   第三舰群,大型航空母舰2艘,军舰16艘。   第四舰群 [ 译者注:第四舰群是日本基地航空兵在南方发现的。 ] ,航空母舰4艘,各种军舰30艘。  把上述侦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知美舰队除了7艘大型航空母舰之外,还配备了轻型航空母舰8艘以上,护卫航空母舰10艘以上,其他军舰总计达80艘。后来得知,当时美舰队的总兵力实际上是:大型航空母舰7艘,轻型航空母舰8艘,护航航空母舰14艘,战列舰14艘,重型巡洋舰10艘,轻型巡洋舰11艘,防空巡洋舰4艘,驱逐舰86艘,合计154艘&&显然,这是一支势力相当庞大的舰队。美国海军在同一海域集结这么大的兵力,其目的是在马里亚纳群岛海面挑起一场日美海军的大决战。 [ 译者注:当时,美军全力以赴地在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进行登陆作战,庞大的舰队担任海空护卫,配合登陆作战,并不是企图主动进行一次大规模海战 ]   当时,日本侦察机所发现的只是美军第一线兵力,另外,还有约三分之一的兵力在100海里以外的后方海域上待机,其用意是当两军厮杀之后各俱伤亡时,以此精锐的力量再发动第二次会战,以期最后歼灭日本舰队。由此可知,美舰队实力之雄厚是相当惊人的。日美之间的兵力为1:3。  美国企图以此强大的兵力彻底击溃日本军队,这简直可以称其为&美国式的中途岛决战&。其作战方案是:首先占领塞班要塞,并把日本舰队诱至塞班海面之后予以歼灭。如果美国不再重蹈日本海军在中途岛作战中的覆辙,彻底获胜恐怕是没有什么疑义的。正如同其他若干战役一样,日本传授给美国不少战术,而美国正是使用从日本学来的战术,再加上精锐的机械化装备,使其完善。一旦时机成熟,以其雄厚的物质力量作后盾,向日本发起致命的进攻。   塞班作战和中途岛作战就其兵力而言,恰恰相反。这一战,美海军在马里亚纳建立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海上屏障&&大小航空母舰方面,日本是9艘,而美国是15艘(加上护航航空母舰的数量,双方母舰数量是9:29);舰载机数量,日本是430架(实际只有380架);美国则拥有1496架。面对如此强大的兵力,日本海军怎么能够取胜呢?这岂不是在拿着鸡蛋去碰石头吗?   令人吃惊的是,小泽中将态度安然,对胜利充满了信心。原来,在此次海战中,他计划以不损失日本航空母舰一根毫毛而将美航空母舰,尤其是大型航空母舰吃掉一半,从而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真可谓胆量如斗,斗志如火,计谋周全。原来,小泽中将心中早有自以为万无一失的作战方法,那就是&外围歼击&战术。  按一般常规,等距离的相互厮杀,敌我双方的损失应该是相同的(如果其他条件都相等的话)。如果真如此,日本舰队不仅不能取胜,反而因势力逐渐减弱而最终导致失败。因此,唯一的方法就是必须从对方火力达不到的位置上全力杀出,而且,日方还必须首先发现敌人。如果具备这两个前提的话,日本舰队取得海战的胜利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幸运的是,日本&五二型&战斗机和&彗星&、&天山&轰炸机以及鱼雷攻击机都已把战斗半径成功地扩大到400海里。据推断,美国的各种类型的飞机由于&格拉曼&战斗机续航力的限制,往返行程仅达220-280海里。因此,日本决定采取的战法是:从380海里的距离上实施第一次进攻,给美舰以先发制人的打击。在敌人混乱之际,再发起200乃至250海里的相互攻击(第二波进攻)。
(五)举杯祝贺 已成泡影&&佳音来到,疑窦大起   18日下午3时30分,当空战专家、第三航空战队司令大林少将接获发现美3群航空母舰编队的消息时,主张立即发起进攻,并下令航空母舰&千代田&号的舰载机迅速作好出击准备。此时,居然已有几架飞机迫不及待地起飞了。然而,小泽指挥官却非常镇静,并当即制止了这一行动。原来,他决定于19日凌晨再全力以赴地发起攻击。小泽长官认为:如果在下午3时半发动攻势,那么,日机返航的时间恰好是夜晚,难以安全返回母舰,势必被迫在关岛着陆。这样一来,就会给第二天的战斗造成很大影响。  小泽的这一从容不迫的镇静态度,充分显示了他作为一个统帅大军的指挥官所具有的胆识。他以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构想着如何进行第二天的总攻击。结果,一个完整的作战方案逐渐形成了,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外围歼击&战术。  能够暂时稳住大有一触即发的勇士们激昂的求战情绪,一旦时机成熟,立即唤起军队官兵们的战斗热情,与敌人决一死战,这才是主帅非凡的指挥才能。可笑的是,美航空母舰部队长官估计日本机群可能于18日晚展开攻击(按照以前的惯例,如果3点半发现对方侦察机,那么,2个小时以后,就会有攻击队出现),于是,做好了迎击准备,谁料事与愿违,空等一场。  日本母舰上的飞机之所以没有立即出击,或许是慑于3:1的兵力之差,尽量争取撤离到对方打击圈之外,然后寻找各个击破的机会这一缘故吧。而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向关岛方向移动,这样,第二天早晨即可派遣机队飞向关岛,在空袭关岛日军阵地的同时,搜索日舰编队,一旦发现目标,立即给予猛烈攻击,力争全歼之。为此,美舰队从容地驶向塞班岛以西200海里海域待机。   19日凌晨(日出时间是5时22分),决战的时刻终于来到了!这一天,海空乌云低垂,海面时而风雨交加,作为攻击日,气候极不理想。凌晨3时30分,小泽派出了第一批侦察机(水上侦察机16架);4时15分,又派出第二批侦察机(舰载攻击机13架,水上侦察机1架);4时25分,第三批侦察机(彗星机11架,水上侦察机2架)又腾空而起。战幕尚未拉开,日舰3批侦察机已先后振翅向东方380海里远的海空扑去。   6时34分,第一批搜索机在塞班264度、160海里处发现了由美大型航空母舰5艘、战列舰4艘、其他军舰10余艘组成的一支特混舰队。第二批侦察机也在其他海域发现了另一支美舰群。第三批侦察机的15号机在关岛以西70海里处又发现了美大型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5艘、其他军舰10余艘。这样,美军全部兵力的分布状况几乎全被日舰队掌握了。  当时,已被发现的美第一舰群与日舰队前卫群(第三航空母舰战队)的距离约300海里,与小泽的主力舰队(第一航空战队)的距离是400海里,这真是极其理想的攻击距离。更令日军满意的是,日本方面首先发现了美舰队,而对方似乎还没有发现小泽舰队。  战斗按照小泽中将的作战计划顺利地层开了。清晨7时30分,经过一夜充分准备的第一攻击波机群的引擎发动了。这支攻击队是由战斗机48架、轰炸机54架、鱼雷攻击机27架,合计129架战机组成的。当全部飞机成功地起飞完毕,旗舰上的小泽司令官、古村参谋长、大前首席参谋等,人人面带喜色,确信好久没有进行&举杯祝贺&的机会终于来到了。江幡大尉等各攻击队队长还特意跑到小泽司令官面前,信心百倍地说:&这次一定要报中途岛一箭之仇。&这时,设在木更津海面上的联合舰队司令部也同样在作着&举杯祝贺&的美梦,人人喜形于色,个个笑逐颜开。   几乎与此同时,第二航空母舰战队的战斗机16架、轰炸机7架、战斗轰炸机26架,第三航空母舰战队的战斗机14架、轰炸机8架、战斗轰炸机46架,共117架组成的机队又腾空而起,向美舰队扑去。此情此景,令人振奋!   机队出击之后,日舰上的指挥官们焦急地看着手表。上午10时&&10时半&&11时&&等啊等啊,简直是望眼欲穿,可是,一直没有接获攻击机队发回的战果报告。真是令人不可思议!按照原来的估计,此时此刻,诸如&我鱼雷正袭击敌航空母舰&,&我炸弹命中敌航空母舰&,&我鱼雷击中敌舰&等捷报应该雪片似地飞向指挥部。但是,11点钟过去了,仍旧音讯皆无。此时,参谋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究竟发生了什么意外呢?难道380海里的出击距离对技术不过硬的飞行员来说太远了吗?奇袭珍珠港时出击的距离才230海里,中途岛海战时也是230海里,而且,那还是由技术熟练的飞行员实施的。这一次,派遣技术不过硬的飞行员飞越380海里进行远距离进攻,是否太勉强了呢?   不!决不是!一方面,日机的性能与以前相比已经大大提高,其续航力已经延长了50%,这一良好的性能是美机所望尘莫及的。如果不能有效地发挥日机的这一特长,岂不是一种莫大的损失吗?只有利用这一性能优良的飞机才是日军以少胜多的唯一途径。再说,经过深思熟虑而制订的&外围歼击&战术也是极其高明、绝对有把握的。总之,最重要的是飞行距离,只要飞机性能能够耐得住这一距离的考验,即使飞行员的技术并不高超也能够马到成功。   参谋们忧虑重重,焦急万分。有的想,是不是恶劣的气候在作祟?有的说,是不是美舰先进的雷控高射炮的密集火网阻挡了攻击机队前进的航线?总之,在如此有利的条件下作战,竟然得不到一点战果报告,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六)作战上空 乌云密布&&若有雷达,能否取胜  尽管指挥官心中忧虑重重,但战机仍继续频频出动。上午10时,小泽司令官又派出了第二航空母舰战队的第二攻击波机队(护航机20架,轰炸机36架,战斗轰炸机26架)。第一航空母舰战队的第二攻击波机队因旗舰&大凤&遭受鱼雷攻击而耽误了起飞时间,直到12时30分,这支由战斗轰炸机10架、鱼雷攻击机4架、轰炸机4架组成的攻击队才向着第三支美航空母舰群飞去。就在这时,第一攻击波机队的少数飞机狼狈不堪地飞回来了。   据报告,由于浓云低垂,很难发现敌人舰群,而且,在美舰群前方30海里处的海空中,美战斗机群已经张网待机,大部分日机成了它们的饵食。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怀着必胜的信心出击的第一攻击披机队的246架飞机岂不是在没有取得任何战果的情况下大部分被击落了吗?(其中49架在进攻途中改变方向,把美第二航空母舰群作为进攻目标)这难道不是空前的惨败吗?  假如美军事先已经获悉日本发动空袭的情报,因而在自己舰队的前方30海里处布下空中防御的罗网进行迎击的话,这从战术上分析,正是把日本置于外围歼击战之中。面对这一高明的战术,日军只好甘败下风。那么,美舰队是否以此战术&&首先待机迎击,然后再乘胜追击&&来对付日本的呢?大本营是否事先估计到美军这一巧妙的战术呢?少数返航的飞机的报告是否正确呢?所有这一切暂时都是些问号。  果然,后来的事实证明,最初来自日本少数返航机的报告大部分是不正确的。美机击毁大批日机这是事实,但美机群并没有事先布下防御圈严阵以待,只是在空袭关岛后被紧急召回时,在返航途中与日本攻击机队遭遇。  原来,美机依照前一天晚上制定的作战计划,于上午8时许起飞前往关岛空袭。关岛与美航空母舰编队南端的那一舰群相距不过60海里,与其北端的一群也相距不到100海里。美国舰队通过雷达得知日本空军正向他们袭来,于是,慌忙下令机队从关岛方向返回,就在返航途中日美双方机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海空战,大约有半数日机尸沉大海。   用战斗机在近空中迎击日本机队是美军早在中途岛战役中就想采取的战术。此次,美军一定数目的飞机在舰队前方警戒待机并不足为奇,美大型战斗机编队在舰队前方30海里处布下防御网,首先拦截日本的空中攻击队,然后反过来再袭击日本舰队,这是美海军预定的战斗计划。但是,美机在当天并没有这样干。看来,这似乎不是美军固定的战术设想。但是,不管怎样,现实情况却是十分严重的:美国舰队用先进的雷达在150海里的远距离发现了日本空中攻击队,这确实令人大为惊讶。正因为这样,美舰队就可以从容不迫地出动舰载机实施拦截作战,也可以及时地调动在关岛上空作战的机群。因此,当日本空中攻击队在尚未达到美舰群上空时就被美机拖住,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空战,使日机群面临着极其不利的局面。  日机群在攻击中,还有一段十分令人痛惜的事情。一位美国航空母舰舰长曾回忆说:&当时,一部分日本攻击机在美舰队上空盘旋,是眼睁睁地等候挨炸呢,还是坐等鱼雷袭击?我们只好准备火炮,惊恐地等待厄运降临。然而,日本飞机只是投下少数几枚炸弹就返航了。这可能是由于浓云低垂,日机没有发现我们的缘故。根据这一事实判断,日本的飞机肯定没有装备雷达。&  失败的原因非常清楚了。浓云密布大大有利于美舰编队,而对日本舰队来说却极其不幸,日舰队虽然做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并企图以鱼雷轰炸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但是,由于浓云作祟,终于失掉了机翼下的绝好目标。必胜的大好时机被恶劣的气候葬送了,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  虽说浓云给日本机队带来严重的不利,但是,如果日本攻击队能够巧妙地加以利用,不能说没有取胜的希望。因为,日机完全可以利用密云作掩护,穿越缝隙,急剧下降,实现突袭。但是,遗憾的是,日机没有安装雷达,很难判明自己的攻击目标究竟在哪里。完全可以这样说,从战术上而言,日本达到了置美舰队于外围歼击战之中的目的,而从机械能力上看,则完全被敌军置自己于外围歼击战之中了。
(七)旗舰&大凤&号倾覆沉没&&塞班海面惨败记   战况表明,日本的外围歼击战非但没有成功,反而给日本舰队带来了灾难。最可悲的是新式精锐旗舰&大凤&号,在遭到美潜艇的鱼雷袭击后,在数小时内爆炸沉没。   19日上午8时10分,&大凤&在送走攻击队最后1架飞机时,不幸被美潜艇&大青花鱼&号发射的1枚鱼雷击中。&大凤&号航空母舰的排水量为3.2万吨,是1个月以前才服役的最新式大型航空母舰,曾被日本海军自豪地称之为&不沉航空母舰&。一般地说,两三枚鱼雷对该舰的攻击简直是隔靴搔痒,不起作用。但是,也许是疏忽大意,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母舰中雷后猛烈的爆炸将母舰上的升降梯毁坏了,为了封闭该处,无意中将通风口堵塞,使得从油管中渗漏出大量的可燃气体聚集起来,由于电火花作祟,引起了大爆炸(下午2时32分,即被美潜艇鱼雷击中后大约过了6个小时)。当日下午6时28分,在夜幕降临之际,旗舰&大凤&终于在塞班以西500海里处沉没了。   在这一沉没事件中,还有一件使日军官兵们永生难忘的事情。上午8时10分,当旗舰&大凤&正在忙着送走一架又一架战机的时候,突然发现1枚鱼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径直向母舰扑来。这时,母舰转舵闪避显然已经来不及了,眼看着一场被敌鱼雷击中,母舰倾覆沉没的悲剧就要发生了。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只见1架刚刚起飞的由小松笑雄驾驶的飞机在跃跃上升的时候,突然急剧下降,冲向海面。原来,当小松驾机从&大凤&号上起飞时,吃惊地发现了这条鱼雷正向&大凤&冲去,在这万分危急之中,他毅然驾机冲撞鱼雷来拯救旗舰&大凤&。这种舍身救舰的忠勇赤诚之心深深地感动了日本广大官兵。  实际上,在广阔的海底世界,美潜艇一直在巧妙地运动着,小泽舰队一直面临着美潜艇的威胁。早在6月15日,美潜艇&飞鱼&号就在圣贝尔海峡发现了小泽舰队,&海马&号潜艇于同一天下午发现了日本第一航空战队。而且,美&棘鳍&号潜艇于6月17日晚10时又发现了日军海上供应船。就这样,它们于19、20两天在附近海域游弋,寻机准备发动攻击&&这才是正确使用潜艇的上策。在这一点上,美军指挥官显然远远超过了日本海军首脑。   在&大凤&号航空母舰遭到美潜艇攻击后数小时,即11时20分,另1艘大型航空母舰&翔鹤&号又遭到雷击。据说有4枚鱼雷命中该舰,造成&翔鹤&起火,并于下午2时沉入海底。至此,日本当时拥有的3艘大型航空母舰中的2艘就这样在顷刻之间死于非命,剩下的1艘母舰&瑞鹤&号也负弹累累。    &大凤&沉没后,小泽指挥官只好转移到重型巡洋舰&羽黑&号上。悔恨和恼怒曾使他一度想发动第三次攻击,但是,眼看着舰上剩余的飞机不满百架,而且又适值夜晚,成功的把握不大,不得已只好作罢。   日舰第二攻击波机队虽然在广阔的海面上进行了搜索,但始终没有发现美国舰群。因此,其中的第二航空母舰战队所属的50架飞机于下午3时11分飞向关岛,不料途中遭到美国战斗机群的伏击,33架被击落,剩余的17架虽然勉强着陆,但已遍体鳞伤,不能使用了。这一天,日本机动部队的舰载机共损失380架,这是美军对日本舰队的一次致命的打击。  当晚,根据联合舰队司令部的命令,小泽决心率舰撤退。20日晨,各舰船补充燃料,然后撤往中城湾(位于冲绳)。下午5时10分,在后方200余海里处发现美航空母舰2艘,其他舰只10余艘。小泽怀着侥幸取胜的心理,决心回头捞一把,遂派水上部队(第二舰队)的全部兵力展开夜战。进攻命令于晚上7时下达。不料事与愿违,小泽部队反而遭到了美机群攻击,机动部队中的母舰&瑞鹤&、&隼鹰&、&龙凤&、&千代田&各舰均遭到敌机的直接轰炸,母舰&飞鹰&也遭美潜艇的鱼雷袭击,身负重伤,在漂流中被美机击沉。  另外,栗田舰队中的&大和&、&武藏&2艘巨型战列舰在接到反击命令之后,立即派出了10架搜索机、轰炸机向东方追击2小时,至夜晚9时,仍未发现美舰队,威风凛凛的18英寸的巨炮未发一弹,不得已扫兴而归。此后,完全与敌舰队脱离了接触。日本机动部队遍体鳞伤,于6月24日回到了濑户内海柱岛泊地。  就这样,满怀信心发动的决心全歼美机动部队的最后决战,却以自己的惨败而告终。经此一战,日本若想再发动一场海上舰队作战,没有半年时间的修整是绝对不可能的了。这次战斗,日本方面损失大型舰空母舰2艘,轻型航空母舰1艘,损失舰载机380余架,虽然不能说日本从此失去了重建机动部队的能力,但是,要想恢复机动部队原有的规模将是相当困难的。此次惨败,使日军统帅陷入了困苦的绝望之中,日本方面在这一战斗中虽说并非一无所获,但战果却寥寥无几。据美国报道,美军损失飞机9架,战舰&南达科塔&舰面中弹1颗,重型巡洋舰&明尼阿波利斯&、航空母舰&邦克山&遭日本飞机近弹袭击而起火&&这对日军来说,是一次可耻的惨败!
&&相关文章推荐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135226次
积分:1639
积分:1639
排名:千里之外
原创:11篇
转载:79篇
评论:27条
(1)(8)(12)(28)(9)(18)(1)(9)(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合舰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